工会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08-16 17:3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会信息化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会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1

关键词高校工会 信息化 信息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兴起,信息时代悄然而至。信息化社会既是科技革命的成果,也同时引入了一场新的变革与竞争。网络的共享性、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既给高校工会工作带来了种种挑战,同时也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工会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平台。

早在中国工会十四大的时候,王兆国主席就在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工会信息化建设,加强工会信息统计工作和基础工作”。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工会信息化建设是我们新时期工会建设中一项意义深远、责任重大的任务。

1目前高校工会信息化建设现状

现如今,高校工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各高校工会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会总体建设的重中之重。现状可以概括如下:

(1)高度重视,高校工会信息化建设蓬勃进行。自200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互联网中文网站正式开通以来,几年间,全国所有省级总工会和绝大多数地(市)工会及产业工会也相继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网站。与此同时,各高校工会组织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办公自动化平台建设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构建信息化工会。

(2)精心组织,高校工会信息化队伍建设成绩斐然。近几年来,各高校工会都十分重视信息化队伍的建设,许多高校工会都纷纷通过举办培训班、设立网上课堂等形式普及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知识,广大高校工会干部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开展工作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2依托信息化创新平台,加速构建高校信息化工会

2.1通过办公自动化网络建设,优化信息处理路径、方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工会内部的管理决策水平和运行效率

工会职能相对于维权来说,其实更多的应该是沟通,究其原因,就是建立起能妥善沟通学校部门与部门、部门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联系,为切实建立起便捷的沟通渠道,合理的沟通机制,应该加强以下几个办公自动化平台建设:

(1)意见管理平台。工会工作既繁琐又复杂,还具有十分鲜明的实时性。要想让我们高校工会工作真正做到“深入基层、有的放矢、合乎民意”那就必须要建立起一个拥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意见反馈系统和上下畅通、反映敏捷、表述准确的意见反馈渠道的意见管理平台。这个意见管理平台的建立必须包含“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网络意见墙”的形式向各个阶层的广大职工征求意见,这个意见可以是职工生活、工作中出现的矛盾,也可以是对工会工作的意见、建议。都说网络面前人人平等,通过这种不拘一格的形式切实做到广开言路、集思广议,收集到来自职工的第一手资料和声音。第二,当信息完成收集之后,对于收集到得信息就必须进行处理,可以考虑通过“专项信息调研网”的形式,围绕着学校改革发展的难点,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重点的、适时的开展一些专项调研活动,提炼有价值信息,准确表达职工的合理愿望和要求,使被动方式的信息收集逐步转变为主动式的信息开发和利用,使工会工作由“福利型”向“服务型”切实转变。第三,当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工作都完成了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信息的反馈与宣传,通过“心连心热线”等形式,将问题的调研结果、处理方式及时的向职工进行反馈,同时也是对工会工作的宣传,使工会真正成为职工心中的“家”。

(2)工作计划管理平台。前面说过,高校工会工作其本身就具有繁琐性、复杂性、实时性等特征,因此,要想使高校工会工作更加的系统、规范,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高校工会工作计划管理平台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高校工会工作计划管理平台应有文件管理系统和工作日程计划安排系统两部分构成。其中,文件管理系统应包括:文件收发系统和文件进程管理系统,文件收发系统主要是针对已经收到的文件和已经发出的文件进行统一的记录备案,文件进程管理系统主要是对文件的执行进度进行统一的监管。工作日程计划安排系统应包括:工作日程、工作安排、工作计划、工作查询及工作提示。要求通过该系统能直观的反应出近期内工会工作的日程安排,每一项工作的计划,对具体的工作能够进行分类查询及到了相应的时间系统会对待办事项进行提示。

(3)校务公开平台。近年来,校务公开已经逐渐成为各大高校工会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说到底,校务公开其实就是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直接体现,因此,通过建立高校校务公开平台,不断促进校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更好地维护教职工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和精神文化权利,是高校工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高校校务公开平台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校务公开专栏。校务公开专栏应该设置在学校醒目的地点,用于经常性的公开与教职工密切相关的信息。比如:有关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从评审工作的安排、评审工作纪律要求、评审工作异议期的征求意见以及评审结果;有关干部聘任的任前公示;有关推荐各类先进的候选人的意见征集;有关学校学科发展及规划方案;有关学校大型基建项目建设方案的意见征集;有关院系调整方案;有关住房改革、岗位津贴改革方案等等,都能够及时公开。

第二,定期召开校务信息会。对于教职工普遍关注的一些问题,如住房改革、人事改革、职务评聘等,工会应该以专题信息会的形式组织召集有关人员参加,由校主管领导亲自,并当场解答一些疑问,这样可以有效的拉近领导与职工、职工与工会之间的距离。

第三,利用校园网增强工作透明性。网络的共享性、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对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对学校的管理等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职工开始习惯于通过网络了解社会及学校信息。因此,高校工会应该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同时注意配合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上网公布校务信息。使学校教育、教学、培训、科研、师资、改革、财务等各方面信息都能够实时公布,及时更新。对有些公布的信息还能够利用网络收集反馈意见。

2.2 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相关技术手段,建立高校工会组织的工作数据库

工会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要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首先就要了解广大职工的实际工作、生活状况。我们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尤其是面对那些困难学生,我们为了了解他们的实际家庭、生活状况,都会对他们的基本情况进行建档,那么我们高校工会工作为什么不能借用这个思路呢?对于在学校各个阶层的职工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我们高校工会在开展平时工作的时候也应该注意积极建立数据库,对不同阶层、不同情况的职工要进行统一的分类摸底建档,切实了解职工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与困难,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盲目。高校工会工作数据库的建立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工会工作基本信息。工会工作基本信息数据库应该是工会工作当前状态的具体体现,其内容应包括:国家政策、工会工作档案、目前热点问题等。工会工作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第一、可以起到宣传国家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第二、对于工会以前做过的工作进行分类建档,可以很好的起到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的作用。第三、通过对于目前热点问题的建档,可以很直观的告诉我们高校工会工作者当前的工作重点、工作重心在哪里,使大家的工作不至于偏离中心。

(2)工会成员管理基本信息。工会成员基本信息建档是否准确客观是高校工会工作能否的深入民心、富有成效的重要保障。工会成员基本信息建档要求我们高校工会工作者必须不遗余力、不辞辛劳的长期深入群众,切实了解那些特殊职工、困难职工的真实情况,摸清影响他们工作、家庭、生活的实际问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此外,工会成员基本信息数据库还应包括入会管理、会籍管理等工会会员日常事务管理。

(3)工会干部管理基本信息。工会工作数据库除了应包含:工会工作、工会成员信息外,同样也应包含工会干部的基本信息。其主要应包括:干部培训、奖惩、任免、调动等信息。

2.3 通过互联网络技术,加强工会网站建设,实现跨地区、跨学校、跨部门之间的工会信息交流,努力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建立起更大范围内的经验交流平台

网站是工会工作的窗口,也是宣传工会的载体、交流工作的平台、服务职工的桥梁。因此建设一个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功能齐全,集宣传与服务、资讯与交流为一体的工会网站平台是高校工会信息化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高校工会网站建设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加强网站版面建设,使网站的界面更加美观大方,工会特色更加突出鲜明;栏目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更加贴近广大职工需求。

(2)规范网站管理制度。工会网站的建设除了版面上的建设外,还应配以健全的网站管理制度,在网络管理制度中应该明确:网站主管领导、网站职责分工、网站信息审核流程及制度。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信息员队伍,通过奖励制度提高信息员投稿积极性,丰富稿源,提升网站管理质量。

(3)突出工作重点,增强网站实用性,简化操作过程。高校工会网站从内容和形式上必须突出工作特色;比如浙江工业大学工会网站推出电子报和教职工申诉办法,宁波大学网站突出细节与实效,通过主席信箱、女工信箱、青工委信箱和教工专刊投稿信箱,努力为教职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此外还有许多高校设置了绿色通道、便民服务、健康快车、快速搜索等栏目,受到教职工的欢迎。这些都是我们高校工会网站建设值得借鉴的地方。不仅如此,高校工会网站还应该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如:动画、视频、电视直播等,使得网站形式多样,图文并茂。

3 兼听则明,广开言路,创新思维,以高校工会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开创高校工会工作新局面

如今,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变革,凡事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高校工会身处这场变革之中,如何才能在新时代、新起点上,锐意进取,不断前进?晚清时期,曾经面对中国社会的变革,龚自珍疾呼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如今,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我们高校工会若想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唯有兼听则明,广开言路。只有当我们高校工会工作者能够真正站在人民群众之间,能够真正听取到来自不同阶层群众的最质朴的声音时,我们高校工会工作才能开展的更深入、更具体、更顺民心。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海纳百川、不拘一格、打破常规、创新思维。古语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实,高校工会的信息化建设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通过高校工会的信息化建设,促使高校工会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前行、永葆先进。

参考文献

[1] 肖文辉.高校工会信息化建设探讨与实践 [J].社会科学家,2006(1).

篇2

而这时往往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那么,移动信息化建设为什么势在必行呢?

移动化浪潮来势凶猛

对IT系统构成严重挑战

在短短几年之间,移动智能设备就以一种非常迅猛的速度渗透进我们大家的生活与工作之中。对于组织内的员工来说,PC不再是他们存储、处理工作信息的唯一终端,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来收发邮件、存储业务数据、处理工作流程。而这种变化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组织内IT系统的正常演化速度,一旦应对失措,很有可能给业务运营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致命打击。

可能有的IT负责人会认为,组织内的移动化应用尚不广泛,可以通过现有的一些信息化管理措施来应对。例如,为了防止移动设备接入内网造成数据泄密,那么就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关闭组织内的WIFI,切断移动设备与内网的联系;或是规定所有的业务流程只能通过PC来进行处理,以此从组织政策层面拒绝移动设备的应用。

但是,这种做法真的有效吗?在移动化趋势已经如此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更多的员工会选择“用脚投票”,将数据转移至未经批准、无法控制的移动设备中。而且,他们也总能找到应对的方式。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组织关闭了WIFI,员工并不会停止移动设备的使用,而是会使用其它的网络(如3G、4G、公共WIFI)来连接移动设备,进行邮件收发等工作,企业的既有移动化政策也就如“马其诺防线”一般沦为摆设。

移动信息化建设

最大程度上保护组织投资

很多组织之所以在移动信息化建设方面犹豫不决,很大的原因是基于成本的考虑。在进行部署移动信息化系统之后,还需要进行配套的设备适配、政策培训、IT运维等支撑,付出额外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等费用。但是,相对移动信息化建设所能带来的收益来说,这种投资却是值得的,其收益首先体现在其对组织生产力的提高上。

移动设备之所以有助于提高组织生产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提高了员工对于碎片化时间的使用。在移动设备的帮助下,员工不必局限在单位处理工作事宜,而是可以利用家中、上下班途中等闲暇的时间来保持工作状态,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各种事务能够更及时的被处理,工作流程也大大缩短。

根据思科对巴西、中国、德国、印度、英国和美国进行的移动信息化研究,大部分企业都从移动化趋势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其中,BYOD员工全球每周平均增加37分钟的有效办公时间,每周最高节约81分钟的时间,每年每名移动员工则可创造350美元的价值。这意味着,如果你公司的员工规模是100人,那么移动信息化建设将为你公司每年多创造35000美元的价值。

在顺风速运的移动信息化改造的实际案例中,顺风速运采用了提供了NQSky移动化平台,用于丢失设备找回、远程静默升级等需求之中。帮助顺丰高效应对取件、收件等快递业务,并彻底解决了系统升级缓慢、成本高的问题,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此外,移动信息化建设的另一大收益在于其有效规避了移动设备带来的安全风险。如果你对这个风险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那么想想这种情况吧:一个公司的高管刚用手机邮件客户端查看了某个包含有企业年度规划与重要客户信息的邮件,但是在参加一个行业会议的时候,手机遗失了。这时他不得不考虑,如果是竞争对手或是别有用心的人捡到这个手机并查看了这些机密信息,会对公司造成多大的潜在风险?

但在部署了移动信息化系统之后,这种安全顾虑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了。现在很多移动信息化系统都具备相对成熟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并针对移动设备遗失等场景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当再发生类似情况时,可以定位设备的位置,协助机主找到手机。还可以直接从服务端远程锁定设备或是擦除设备数据,这样可以将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集装箱化。集装箱化让所有的工作应用从个人手机的区域中隔离。组织对业务范畴发生的所有事情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能够采用所有必要的安全政策。然而,随着工作应用被从个人应用中隔离,组织不需要担心他们可能被意外地获取个人数据。因此,尽管进行移动信息化建设会在短期内增加组织的投资,但从长远来看,移动信息化系统的部署提高了组织效率,控制了安全风险,反而提高了组织在IT系统建设方面的投资回报率。

篇3

一、稳步推进校园网络各项建设与科学管理

1、确定校园网络系统安全整体方案并实施。

2、做好校园“一卡通”的配合工作,并进一步扩充功能和应用范围。

3、完善学校新电子邮件系统的管理工作。

4、学校各新建楼宇计算机网络的总体规划、建设。

5、网络流量监控与准入系统的选择和具体实施。

6、继续做好学校保密方面全校计算机信息安全检查工作。

二、积极推动学校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

1、在学校统一标准体系下,配合学校大型管理系统,以此为学校信息化高效管理的突破口。

2、进一步制定并完善学校信息化数字校园总体规划,并组织专家组论证。

3、努力构建学校数据共享中心,促进学校各类信息资源共享。

4、完成学校公共信息与沟通平台项目的开发。

5、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化工作管理条例,确定各部门网络信息工作职责,继续加强对各网络信息员的培训工作,完善信息化工作体系。

6、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筹划、组织召开全校信息化工作大会。

三、进一步加强内部建设,强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和谐集体

1、加强网络安全运行管理意识,完善监测体系,加强防范,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

2、进一步加强全校IP地址等资源的管理,优化配置。

3、加强各类网络服务器的维护管理,重点保障办公系统、邮件系统、学校

主页等日常系统的正常运行。

4、建立完善中心内部管理平台,使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合理。

5、健全各类规章制度,修订服务器操作规范,落实岗位职责,使中心各项

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6、进一步完善网络中心网页,给师生提供更好的网上服务。

8、加强自身队伍建设,通过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和交流的学习方式,不断提

篇4

“外企不是信息化天堂”

“就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而言,象思科这样的外企不是天堂,中国的政府部门、传统企业也不是灾难的集中地。” 思科中国区副总裁张思华很坦白地说:政府部门、传统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上马ERP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思科在推行信息化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

数据库不统一是企业或政府推行信息化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思科也不例外。思科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有一百多个,公司的IT部门一直在考虑将这些数据库减少到四、五个,但是发现项目在推行中阻力也很大。像销售管理系统,思科全球的公司都在使用,并且已经正常运行了许多年。上至公司总裁,下到普通销售人员都非常习惯这个系统。从2003年开始,公司整体从上到下开始推行新版本的销售管理系统,虽然连张思华本人都觉得比较麻烦,但升级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事情,这也是由思科的企业文化所决定的。对于这个过程,张思华说:“你可以提出意见供IT部门考虑做修改,但是必须给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时间。”

现在,思科能够做到,承诺每一个版本能解决什么问题就能保证按期实施。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每一个月都有大小不同的新版本升级,而新的销售管理系统确实越来越好了。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思科在做信息化应用规划初期就认识到,企业的信息化部署与一般的服务系统不同,不可能一觉醒来就全盘搞定,它包括速度快慢的不同,建设的进度和走向等问题。思科选择了从点的应用开始―从某一个部门节点的应用,到部门的全部,到部门的纵向集成,然后是几个部门的集成,最后到全方面的集成,到全社会的集成。这就是所谓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最著名的实例就是思科信息系统中的员工名录。

对于这家有17年历史的公司来说,由于公司迅猛发展,员工数量持续迅速增长,刚印好的员工通讯录不到一个月就会作废。工程师们建立了一个在线的员工名录,很快就在公司上下得到应用,全面替代了打印的通讯录。尽管这种电子名录有可能流失出去,但是为了让员工更容易地相互获取信息,思科认为值得冒这点风险。

思科的这个员工名录从一个由员工自行管理的应用程序发展到一个中央维护的大型程序。在员工名录里,除了个人联络信息的e-mail、电话、地址等信息外,还包含了组织信息,让用户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个员工在思科的组织体系中占据的位置,他向上汇报给哪些人,又有谁向他汇报。当员工变换工作或得到提升时,他就改变或更新自己的联络信息。此外,名录中还列出了员工的序号,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员工在思科工作时间的长短。

思科的员工体系结构庞大,持续增长,并且随时进行着动态调整。网络化的员工名录,使每一名员工可以方便地查到其他任何人的联系方式和在公司的地位;通过名录历史资料的变化,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还能进行组织分析。目前,思科的这个员工名录平均每个月被点击次数多达400余万次。

另外,思科内部网里的“员工在线”(the Cisco Employee Connection,通常被简称为CEC)是大部分员工访问的第一个站点,因而也是思科商务流程自动化的一个鲜活的实例。在这里,所有员工管理方面的文书全部在网上完成。思科的员工会经常来访问这个站点。一位在思科工作多年的经理说,“我刚进思科时,在适应培训中得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到哪里可以完成什么事,找谁谈可以获得什么重要信息。我一直保存着这张纸,但我从来没有真正用到过它,因为我可以在网上找到任何东西。”

小步快跑 快速建设

思科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企业事业部经理隋成岩说:“建设信息化,我们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小步快跑,快速建设。”这里的“小步快跑”指的是项目上的策略,而不是规划上的策略。

隋成岩认为,中国过去没有咨询公司,特别是严格意义上的IT咨询公司。IT咨询的工作往往由集成商来完成,其中大部分还是硬件集成商,经验有限。所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论是做规划还是做方案,都有一个误区存在。比如做系统分析的,把业务先进行一套分析,分析完成之后提出需求,再按照需求做出来。分析―设计―实施,这个一般的流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实施完成是需要时间的,完成之后,需求却发生了变化。因此思科提出,信息化要根据目标和现状之间的差距来做规划。

思科把日常工作向网络迁移始于1994年,其中一些应用的迁移几个月就完成了,一些应用的迁移则持续经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迁移的目标不是根据“差距”来确定的话,象思科这样引领网络技术潮流的企业很难在几年的时间里不重复改变实施方案。而频繁改变方案是企业信息化进程中最耗时费力的事情。到1999年中期,思科内部员工的管理程序大部分被迁移到网络上,建立了一种员工自助式的工作环境。现在,思科的员工几乎都可以在网上独立完成任何事情,有不同的软件帮助员工完成各种工作―制定会议日程、预订会议室、报销旅行开支等。

谁应用 谁投资

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22-02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必要性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办学模式的转变,高校财务活动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高校办学资金筹措多元化,特别多校区办学与财务分级管理已比较普遍。高校财务管理面临严峻考验,而财务管理又是高等学校正常运行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与校园生活密不可分的基本环节,财务信息资源是数字校园的重要资源。

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比较落后,只能基本满足日常会计核算的需要,不能对学院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处理。但随着学校发展的扩大及业务处理方式的更新,原有的收费管理系统就没法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应用大量的报销业务、学生收费、管理工作、财务报表之外,还要应付师生的查询欠费、经费使用情况、经费余额、欠费统计等等。给高校的财务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也给财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部分高校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较少,难以深入监管基层的财务工作,而且财务信息化程度较低,甚至采用手工记账,财务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信息衰变程度严重,导致学校各部门难以获取及时、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甚至高校的有些部门不能理解财务管理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与财务部门难以配合默契,导致了高校财务管理不能顺利进行。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高校财务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向学校其他职能部门提供数据共享,已成为高校财务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推动高校财务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传统的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财务信息的输入、输出和整理上,然而工作效率却很低。高校建设财务信息系统可以自动的对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资源共享。财务信息资源共享主要表现在各部门之间进行财务信息的相互传递和交换。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将学校各方面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学校各部门的使用者可以随时对所需的数据信息进行查询,实现财务资源的高度共享。

3、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现代财务科学管理需要。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培养高级的财务管理人员,引进先进的财务软件,完善财务控制体系,注重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使高校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全面实现信息化,满足了高校内部财务科学管理的需要。

4、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加强财务监督职能。伴随着我国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财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使得学校的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加强了财务人员的互相监督,加强财务监督职能。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伴随高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信息化的雏形,甚至我国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走的更快,发展程度更高。但是,高校管理信息化仍在持续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不断的提出新要求。更重要的是,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和环境制约,从而导致存在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政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要明显滞后。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热情不高,投入较少,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发展的积极作用。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高校领导对财务信息化的认知不全面,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始,终始终无法切实的将信息化作为教学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高校财务的信息化建设。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目前,高校中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知识更新速度还有待提升,还需要一大批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技术人才,在学校中担任维护和更新系统、管理各种软件的集成和开发的人才。而目前高校中专门的人员设置很少,仅仅是维护日常网络的工作人员,没有真正的实现信息的更新和普及。同时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低,在执行会计活动的时候不能坚持原则、严格执法,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要求财务人员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发展、进步。

(二)网络安全性导致财务信息化平台搭建的风险增大

校园网的网络安全性,仍然是财务管理人员担心的问题,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目前的网络安全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网络安全的保护。首先,虽然高校内部会在网络的各个出口安装防火墙设备,但是财务数据以及会计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在使用内存卡、移动存储卡、局域网等传输介质之间传递的过程中,若工作人员疏于防范,或者不知道采取什么措施,防范不力,导致计算机受到感染,那么就会使得病毒肆意传播,使得财务系统受到病毒的攻击。其次在使用邮箱传递邮件的过程中若不使用加密技术的话,也不能保证交易信息不会被偶然发现这个页面的,未经授权并进行下载的人所截取。

(三)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不恰当

高校财务信息化,对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高校对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没有正确的认识,管理模式落后,使得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尽管各高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一定的设想,并且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技术实现上都没有突破,停滞不前,不能实现高校财务的科学管理。所以,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保证高校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现行的软件功不能满足财务信息化工作的要求

部分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认为信息化就是购买机器设备,往往只注重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资金的投入力度比较大,而忽视了核心的软件信息资源建设。现行的财务软件仅仅是对人工会计工作的模拟系统,只能应付日常的财务工作,而对于比较系统的财务工作还不能够支持。财务软件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内部的财务软件系统需要可以对财务数据进行加工,并且可以兑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的财务软件,提高财务信息的时效性。所以现行的软件功不能满足财务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三、发展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对策与建议

由于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今后的发展中,高校的财务工作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保证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克服现行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的需要

在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领导和决策者对财务信息化的认知和支持,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条件。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努力工作,还需要领导在资金投入上的大力支持。高校领导要对财务信息化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把财务信息化视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与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与问题。高校财务人员的工作是一项对原则性和专业性要求很强的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是保证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必须要对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财务人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其次,要加强高校内部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严格遵守财务制度的自觉性,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感,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保证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高校财务系统安全控制,加强技术防范,提高系统安全

财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系统,由于学校内部各部门间数据的流动性大,所以高校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对财务系统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就要求学校加强财务系统安全控制,加强技术防范,提高系统安全。财务人员要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及时的对计算机以及移动存储卡进行病毒查杀,对计算机的病毒库进行升级,做好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同时财务信息化系统的通信平台、网络平台以及操作平台采取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如采用防火墙、信息加密技术等使得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此外,建立科学的网络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财务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以及网络病毒等因素造成的财务风险。

(三)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上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当今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要求,这样就需要从管理模式的创新上来克服。作为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克服传统思想的束缚,强化创新意识。而高校领导也要从自身的办学层次及实际情况出发,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创新的同时要注意适时的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完成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由传统模式向新模式的过渡。改善财务部门的管理能力,提高财务分析、财务控制、风险分析能力,综合财务信息,为校领导、院系部分和个人提供财务信息服务。

(四)优化高校财务软件功能

优化高校财务软件功能是保证高校财务业务高效运转基本保证。财务软件从早期的财务电子计算机化发展到财务信息系统,进而发展到财务及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已大量融入了管理的思想,而不仅仅是对财务作简单的计算机模拟。在财务软件的具体应用中,对数据的来源,格式会提出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不规范、易出错等现实问题。同时财务违纪违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这为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和外部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财务软件功能的优化对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效的财务软件够保障高校财务管理得以良性可持续性的发展。财务软件功能的提高,会计数据处理和工作效能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保障高校管理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会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段。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还需要不断的完善,逐步的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财务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增强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为实现高校实现科学管理奠定基础,保证高校财务工作的高效率运行,也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境界,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高校管整体理水平提高,从容应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高校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段海艳.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D].西北工业大学,2003.

[2]罗兰.高校贷款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审计报,2006,03.

[3]陆媛.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及绩效指标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1.

[4]彭军岚.略谈高校的财务活动分析[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1:82-84.

[5]张海兰.网络信息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及其实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6-29.

[6]王建卫,范宏.高校信息化建设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06:215-223.

[7]柳虹.关于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事业财会,2005,02:24-25.

[8]骆光荣,程波,吴鸿彬.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04.

篇6

采访中,当记者问及中心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有何经验可以借鉴时,常艺谦虚地说,“经验谈不上,但是回头看中心这几年的发展,有三件大事不得不提。”

劲往一处使 凝聚团队合力

刚来到中心时,常艺就被全体职工的团结所感动,中心全体职工“特别朴素”,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制定工作方案和下一步发展目标时,中心领导班子会先集合中层干部讨论,然后交由工会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无论大事、小事,职工都会积极参与。当中心开展的某些工作与科室、个人的利益相冲突时,大家都不会为了自己的私心而影响工作,只要制定出目标,中心上下就会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领导班子有合力、职工有合力,大家劲儿往一块使,这是中心发展最可贵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常艺如是说。

制定绩效考核方案 重拾工作热情

实行收支两条线,中心所有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为了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领导班子决定制定一套新的考核方案。这套新方案实施后,扭转了很多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

“原来大家都认为做基本医疗工作挣钱,公共卫生服务不挣钱,即使考核,也考核不到公共卫生,因此大家都不愿意做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常艺介绍说,制定新的绩效考核方案时,不仅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化成分数,还将工作数量和质量同时和绩效挂钩,这样,大家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就逐渐提高了。

在新的绩效考核方案中,也会将基本医疗工作量化成分,但是和药品脱钩,要求次均费用、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之比的增幅同比不能上升,如果上升,反而会被扣分。绩效考核方案实施4年的时间,中心门诊人次、业务收入连年同比递增50%左右,极大地激发了中心工作人员的热情。

信息化建设 让中心走上“高速路”

从原来的手写处方,到现在PDA(掌上电脑)输液系统,常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门诊输液人次多,护士很担心打错针、输错液,而现在使用了PDA输液系统后,系统首先解决了患者身份识别问题。在穿刺或接瓶时,护士通过PDA扫描患者信息联的条码以及输液标签的条码,便可获得有效身份验证,若信息不相符,PDA便会报警提示。系统还能记录每一条医嘱的具体执行时间和执行人,以及医务人员对当时病症的描述和处理意见,方便管理者进行资源调配和人员管理。

常营地区作为北京市较大的回族聚集区,地区的健康管理工作也具有特殊的民族性。

健康封斋 特殊服务给特殊人群

封斋,是伊斯兰教的五大宗教功课之一,每年9月是教徒斋戒的月份,斋月期间,穆斯林从黎明开始到日落进行封斋,即不吃不喝、不行等,直到太阳西沉,才可进食。该辖区居民许大爷介绍说,以前,由于封斋期间饮食不规律,加上本身就有慢性病,封斋之后总要大病一场。

中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特别成立了“伊斯兰健康之家”。斋月到来时,中心会为社区居民讲解如何健康封斋,特别是对于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通过体检对这些人群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指导,比如高血压患者在封斋期间要换成长效药,这样既可以封斋又可以平稳降压。中心还印刷了健康封斋的小册子,为地区居民特殊的健康需求保驾护航。

记者手记

篇7

1.1面对高校发展趋势,需要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当今面对着国际与国内形势的众多局势变化,全世界的很多国家的高校在招生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尤其不是名牌大学,很多二流学校招生要面对很多挑战,所以就必须要增强高校教育管的创新意识。显而易见,国于国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为了应付这一局面,能够更好的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人才做为保证,而人才如何培养,这就给高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是否能培养出好的创新型人才,这主要依托于有效的教育管理,就目前而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和现行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不符,从某种程度上对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障碍。总而言之,当前高校发展需要进行教育管理创新来适应形势的发展。

1.2面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大招生、学生教师人数成指数增长,学校的办学规模也逐渐扩大,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速度也加快了步伐,那么高校教育管理必须要紧紧跟上,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必须要与之相匹配,这就对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现实要求。当下,在各大高校都在搞“学校重建”运动,这项运动的开展,会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的发展需要高校进行教育管理创新。

1.3面对以往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从前高校教育管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高校教育管理往往都是靠领导的一句话,同一件事情不同时期结果不一样,不按标准和制度办事;第二个问题是高校教育管理观念总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是喜欢按照所谓的经验来管理高校,处理和解决管理问题思维方式比较老套;第三个问题是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高校教育管理效率低下,高校教育管理质量不高。

2.如何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创新

2.1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进到高等教育管理中,确保高校教育管理标准化。因为ISO9000质量体系能够帮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所以我们就要把它引入到教育管理中去,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对ISO9000质量体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要不断地深入学习,要把教育归类为服务业,并且按照服务业的要求,然后逐一对照ISO9000质量体系中的标准,最终制定出适合高校的教育管理的各项标准。只有这样,高校的教育管理才能当好教职工和学生的勤务兵,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这将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质量,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水平,能够使高校在现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2.2着手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平台的建设,确保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高校教育管理平台的建立需要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了这一平台就能使高校及时有关教育管理的政策规定,这样相关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及时的跟高校沟通,并把相关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传达回高校教育管理者,具有实时性,是教育管理双方很好的纽带,提高了工作效率。那么如何才能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呢?第一,高校要明确建立平台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初步拟定关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时,要逐步增强认知意识,以保证高校教育管理平台建设的有序进行;第二,高校必须知道使用平台者的需求,并且要按需建立简单、整洁、便于使用的高校教育管理平台。第三,高校既要不断地加强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还要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从而能使高校教育管理者可以更随心所欲地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篇8

[关键词]煤炭企业;信息化;知识转移;制约因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源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超越劳动、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性资源。Nonaka指出,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将新知识传遍整个企业并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相对于企业以往重视对有形生产要素的管理,组织是否能够有效的获取、转移和创造知识,并发挥知识型员工的知识潜能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非常重视对知识转移的研究。

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某个人的头脑中转移到另一个人头脑中、或从某个组织转移应用到另一个组织的过程,知识转移包括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吸收两个阶段。纵观国内外对企业知识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型企业,而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是煤炭企业知识转移的研究则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知识转移往往发生在知识型员工之间,而煤炭企业以技能单一的体力劳动者为主,而且该类企业大多是早期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具有较长时间的计划经济背景,长期以来习惯于国有企业的运营机制和管理制度,职工观念比较落后,思想观念转变缓慢,注重的是有形资产的管理,从而忽视了知识在企业中的作用。在信息技术覆盖各行各业的今天,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要想成功实施企业信息化,煤炭企业就要更新管理观念,把知识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资源,合理地对知识进行转移从而创造新知识。本文对信息化建设环境下煤炭企业的知识特征和企业进行知识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消除制约因素的方案,从而对煤炭企业知识转移活动进行更好的控制。

一、煤炭企业知识的特征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同时,我国拥有众多不同规模的煤炭企业,它们对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煤炭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多采取集团化发展,集团下属企业多、分布地域广,并存在生产过程复杂,生产系统形式多样,安全监控系统技术复杂、监控数据量大等特点,集团内相关企业间或企业各部门间需要借助网络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在这种情况下,知识转移对于提高企业的安全性及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是信息的深加工,按照知识的属性及其获取的难易程度,Polanyi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占全部知识的绝大部分。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难以模仿和共享,难以被其它竞争者复制和窃取,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同时由于隐性知识具有不易编码、垄断性等特性,难以在同行业之间进行交流和转移。下表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做了比较。对于企业而言,由于显性知识具有易编码、非垄断和易共享等特征,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学到,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而隐性知识则具有未编码、垄断性和不易共享等特征,是难以模仿的,很难被其它竞争对手复制或窃取。所以隐性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

表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对比

煤炭企业的显性知识主要表现在生产技术、制度与管理等几个方面,如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规章制度、管理方法等;而对于煤炭企业的隐性知识来说,则更多的表现为技术诀窍、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等形式,它们深深植根于员工的大脑,并在技术性的生产过程中发挥和表现出来。

二、煤炭企业知识转移的制约因素

尽管知识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能带来显著的绩效,但成功的知识转移是很难实现的,煤炭企业的知识管理工作处于刚起步阶段,在信息化过程中进行知识转移时存在以下一些制约因素。

1.隐性知识难以挖掘

通过对知识特征的分析可知,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由于隐性知识具有不易编码、垄断性等特性,难以在员工之间进行交流和转移。煤炭企业技能单一,员工文化水平较低,很难把生产过程中的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描述;另外,企业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特别是员工个体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来之不易,如果员工认为将自己的知识转移出去会导致自己在部门中的地位下降或者部门认为将知识转移给员工会影响部门的利益分割时,知识主体在知识转移时会对知识有所保留。知识不能充分表述,势必影响到知识转移的效果。

2.信息技术落后

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撑,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实施高效的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的共享, 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已经发展出许多促进知识转移的技术,通常被称作知识技术,包括多媒体、高级数据库、组建技术和因特网等。知识的成功转移需要借助这些知识技术,这些技术最大的价值在于提高知识转移的速度、容量,支持知识的编码。”九五”、”十五”期间,我国煤炭行业在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较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但是,煤炭行业的下属企业分布地域广且多处在偏远落后的小城市,它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较低,这就给知识转移工作带来了阻碍。

3.职工文化素质偏低

知识转移工作之所以在知识型企业进行得很顺利,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该类企业的员工学历及技能水平较高,员工在工作中能清楚的将个人的技能经验表达出来,其他人也能轻松地将其领会并实现知识创新。而煤炭企业职工平均知识素质低,企业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又不足,这就使知识在传递过程中丢失了大量有用信息,在知识的吸收过程中又容易发生对知识的错误理解,从而影响知识转移的质量。

三、解决方案

作者对以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存在以上制约因素的原因并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

1.与科研单位建立合作机制,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如果把员工头脑中的知识比作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则露出海面的部分就是显性知识,而海面以下的绝大部分是隐性知识。在海面下的这部分隐性知识中,较浅的一小部分是可见的,这部分看得到的隐性知识能通过各种途径转化和共享。煤炭企业科技信息渠道不畅通,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如果仅靠企业自身来挖掘可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作者提出与科研单位合作的方案,比如,我国煤炭类高校的科研力量是比较强的,企业可以与高校的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来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

2.增加对信息部门设施的投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当今,网络是知识转移的重要媒介,煤炭企业要调整资金的投放结构,下大力气增加计算机等网络设施的比重,加大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平台。另外,企业要舍得投入财力和物力培养信息技术人员,可采取对外招聘与定期培训内部员工相结合的方式,使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能紧随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从而为知识技术的应用提供先进的平台,进而使知识的转移更快捷顺畅。

3.构筑学习平台、提高职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造成煤炭企业职工文化素质低下的原因较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才流失,近年来,煤炭行业中部分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改善不多,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另外煤炭资源多产自于盆地,这就使煤炭企业多处于偏远小城镇,这也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

为了加强职工素质,企业要树立人才观念,把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岗位挂钩。除了高学历的人才,高级工人也是人才,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将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工艺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也实施配套改革,打破身份界限,工人也能竞争到技术管理岗位;对生产、技术改革上作出重大贡献的高级技术工人给予奖励,树立当技术工人也能成才的观念。同时在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把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岗位挂钩,把职工的技能水平作为上岗的基本资格。如对班、组长这个岗位应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水平,作出一个具体的要求,对从事特有工种的人员也应做出一个标准来,以此来调动职工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企业知识转移工作的质量。

四、结论

企业知识转移的作用是要通过知识的传递与创新拉动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与知识创新型企业相比,煤炭企业在进行知识转移时存在更多的困难,本文只是对煤炭企业进行知识转移工作初期阶段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只有将这些制约因素逐一消除,才能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知识转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应用,从而提高煤炭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HAMEL 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2):83-103

[2]IKUJIR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35-144

[3]南文党,赵庆龙等.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考[J].煤矿机械,2004(11):140-141

篇9

一、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1、落实规划,加大组织实施力度。为保证“五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我局研究制定了2010年度法制宣传工作计划,并于年初组织检查,督促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及时制定“五五”普法规划、建立普法台帐。上半年,我局还完成了“五五”普法全国统编教材的征订发行工作,全市共组织征订《农民法律知识读本》、《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公务员法律知识读本》2000多册。

2、突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今年3月,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联合下发了“法律六进”工作实施方案,并抽调18名法律专业人员成立“五五”普法宣讲团,在试讲演练的基础上,于今年4月率先完成“法律进乡村”活动,宣讲团成员结合农村实际,以《宪法》、《条例》、《公证法》、《继承法》和农民工维权知识为重点,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巡回授课,共1万多名基层干部群众参加了学习培训。进入6月以后,我局又组织宣讲团成员备课,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活动将陆续启动。

3、创新机制,不断增强法制宣传的社会效果。上半年,我局利用“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5”全国土地日等特殊时期,与相关单位共同开展了有关专业法的宣传活动,联合市交警部门到金集、安乐等中学举办了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讲座,并通过《普法简报》、电视、网站等媒体,积极做好普法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全市营造出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

二、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面履行基层司法行政各项职能

1、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今年5月,我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市司法所从原先28个撤并为15个,到目前,15个镇(街道)司法所共配备司法助理员16人,平均每所至少配备了1名正式在编人员;全市已实施国债项目的司法所共11个,剩余4个司法所正在进行国债项目申报,今年内采取垫资方式全部建成,其中有2个已经开工建设;结合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标准,我局制定了《司法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并严格采取“四个一”的管理模式,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司法所长例会、每季度开展一次督查、每半年组织一次考核评比、年终司法所长还要向局党组述职汇报一次,确保规范化要求落到实处。

2、人民调解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局统一了人民调解卷宗的制作格式,要求每个司法所全年形成规范化调解卷宗不少于20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纠纷月排查制度、纠纷月报告制度,积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上半年,全市司法所和各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286起,调解成功率98%,防止民转刑案件2起,制止群体性上访1件,防止群众性械斗1起,较好地发挥了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3、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实现建档管理。上半年,我局组织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专项活动,基本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全市共排查出2004-2006年刑释解教人员437人,其中已衔接367人,逐人登记并建立了《刑释解教人员详细情况表》,对未衔接人员已向公安部门作了通报,力争查明去向。各基层司法所进一步规范了刑释解教人员的卷宗档案,定期组织开展帮教活动,并按要求做好帮教记录,无一脱管、漏管,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重新犯罪。

三、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努力培育健康有序的法律服务市场

1、全市“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省厅、市司法局统一部署,结合办理市政协相关提案,今年3月以来,我局在全市开展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局机关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并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做好动员部署工作;在思想发动的基础上,全市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人员认真查摆执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并逐一制定了整改措施。

2、大力整顿和规范法律服务市场,法律服务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上半年,我局以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严格履行管理职责,集中开展了整顿和规范法律服务市场活动,一是对非法从事法律服务人员展开专项清查行动,全市共排查出8名“黑律师”,已全部被责令停止非法执业;二是聘请了15名行风监督员,实行开门评议,加强对法律服务行风的社会监督;三是结合法律服务年检注册工作,对法律服务机构进行了优化整合,全市基层法律服务所从28个整合为18个,律师事务所由4家合并为3家,相关人员进行了重组;四是完善了法律服务投诉查处机制,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委员会,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对各类投诉案件,做到及时处理、及时答复;五是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分别制定了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五是建立执业公示制度,将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人员的基本信息逐步通过网站对外公布。

3、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上半年,全市律师共担任法律顾问111家,各类诉讼案件204件,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5件;市公证处共办结各类公证事项840件;全市基层法律服务所共担任法律顾问103家,诉讼事务90件,非诉讼事务82件,调解纠纷90件,协办公证50件,见证30件。

四、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1、加强法律援助中心规范化建设。一是规范办案流程,明确了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审查、审批、分流程序,对于基层工作站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一律先由中心审批,再分配办理,杜绝有偿案件;二是规范了法律援助案件卷宗档案,统一印发了法律文书格式文本;三是规范接待咨询工作,设置了“148”接待咨询登记簿,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好电话接听和来人接待工作。上半年,全市共登记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件,解答法律咨询62人次。

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社会影响。今年3月,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市汽车站广场开展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法律宣传活动,向外出务工人员散发《农民工维权手册》300余份;5月20日,市法律援助中心与市残联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助残日法律咨询活动;同时,我们还利用“法律六进”活动,广泛宣传法律援助业务,公开服务电话和申请渠道,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公众知晓率。

3、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组织网络。今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市15个镇、街道已全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加上市残联、工会、共青团、妇联、人武部5个单位,全市现设有法律援助工作站20个,并统一制作了匾牌,将法律援助的受理条件、办案流程、工作制度等公布上墙,进一步方便了群众,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覆盖面。

五、坚持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按照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统一部署,今年以来,我局积极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在原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深化教育活动方案,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各项规定任务,在抓好《江文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基本学习科目的同时,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开展“以案析理”大讨论、举行新老党员宣誓仪式、组织学习考试、举办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成果展等各种形式,不断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增强了教育活动的效果。:

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力促进了司法行政队伍作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我们要求所有参学人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每人撰写2篇心得体会,并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了百名群众评议活动,对单位和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梳理,深入抓好清理思想、查摆整改工作,积极完善机关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对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继续抓好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今年以来,我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一是完成了内、外网网站建设,局机关开通了互联网门户网站(),并在政法专网上建成内网网站,各基层司法所单独制作了内、外网网页,相关基础材料已陆续添加完毕;二是完成了政法网接入工作,局机关接入政法网并开通了专网内线电话,司法所通过专用短号码拨号方式已全部接入政法网;三是完成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全省联网调试工作,即将投入应用。

篇10

搞好会计核算是做好学校财务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在巩固会计核算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

2、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我们将在xx年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一些校内财务规章制度,诸如:《清华大学非贸易非经营性外汇财务管理办法》、《清华大学二级核算单位会计工作制度》等,使会计工作有一个更加完善的制度环境。

3、进一步加强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

我们将进一步开发财务专网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财务处网页建设,做好财务信息的日常工作,方便教师查询,提高办公效率;完善内部报表制度,开发财务分析系统,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配合后勤部门做好社会化改革工作

从财务角度认真总结xx年后勤改革的经验,修订和完善后勤单位的经济管理办法,使其在自我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良性循环;设立后勤专管员了解后勤财务状况,帮助主管校长进行后勤理财;扩大后勤改革的范围,制定饮食服务中心、接待服务中心等部门的管理办法,配合后勤部门把后勤改革推向深入。

5、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核算水平

xx年将定期对会计核算和使用天财财务软件过程出现的问题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结合xx年的决算和总复核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地对一些重点科目进行讲解。

6、拓宽、完善天财软件在管理上的应用

xx年将重点开发为各系财务负责人和系会计人员使用的财务报表分析系统以及开发离任审计的财务指标评价系统。

7、管好、用好各种专项经费

xx做好211工程的验收检查及财务文件的归档以及财务数据和财务统计分析工作。掌握985经费的使用计划(规划),加强平日管理、检查、分析和控制工作。

8、清理会计档案库,开发票据管理软件

对所有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清查和分类,开发票据管理软件,加强票据的管理和监督。

9、完成助学金一级核算工作

在工资实现一级核算之后,完成助学金一级核算的动员、说服、组织、协调以及数据的采集、核算、岗位责任方面的工作,实现助学金的银行,从而提高助学金管理的运行效率。

10、加强平安互助基金、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及核算工作

进一步加强平安互助基金的管理,落实财务处、校医院和工会三方面的责任,建立科学、现代化的平安互助基金管理体系。

11、拓宽结算中心业务,实现金融创新

恢复结算中心对公(主要指后勤资金)部分核算业务;配合校园卡工程,研究落实校园卡小钱包结算功能方案;研究资金增值方案及方式;参与全国结算中心工作的研究;在总结xx年学生学费收取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xx年的收费工作。

12、进一步做好部门预算工作,探索基层单位预算管理规律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要求,总结大口径预算工作的规律,提高预算工作的预见性、民主性和科学性,做好学校部门预算的编制和落实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探索院系等基层单位预算管理的规律,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和基层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