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团队建设范文

时间:2023-08-16 17:3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息化团队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信息化团队建设

篇1

关键词:集团企业 财务管理 信息化

一、我国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

1.外部环境因素

首先是相关制度不完善。我国针对财务管理运营这一方面,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制度,例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但是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而来的新型产物,因此在该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就现如今的信息化发展情况看,仍然存在有较多的问题。由于传统的财务制度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满足不了新生事物的要求,所以相关的管理制度缺失,引发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我国相关的法律部门需要深入的了解财务管理信息化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渐与企业财务管理相适应,有效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现如今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仍然影响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由于认识不够到位,对信息化发展的了解不够充分,导致多个部门都无法人事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阻碍了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

其次是财务数据存在安全隐患。站在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开发角度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我国的软件开发仍然落后与国外的发达国家,虽然我国的部分公司在软件开发层面具有坚实的基础,但是在软件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有部分不适的情况,由于我国的软件行业起步较晚,所以发展的速度难以跟上全球化的发展速度,创新能力不足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受到自身实力的限制,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所以软件的开发仍然处于“模拟”阶段。集团企业在开发财务软件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考虑到软件的安全性问题以及保密功能是否强大,一般软件在开发初期都是以满足多功能需求为最终目的的,若是软件出现安全性问题,不仅会为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社会效应。同时,国外的软件开发企业不断提高软件的价格,利用技术垄断的优势限制我国软件技术的发展,并且大多数软件并不适用与我国的企业发展需求,所以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我国仍然需要重视安全性问题。

最后是研究和认识不足。时代的发展促使着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产生,大多数国家在研究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中仍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我国在研究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受到创新能力不足的限制,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完备,传统思想对我国科技人员的影响十分深刻,要想实现创新,必须要摈弃传统的思想结构,将传统财务信息的滞后性存储问题有效解决。

2.企业内部原因

首先,无法确定财务管理的地位。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时间久远,受到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影响深刻,因此相关人员在面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时候,无法清晰的认识到其重要性,也无法展开明确的定位。就现如今的经济体制而言,财务管理信息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经济的全球化激励着我国企业快速发展,以国际化企业为目标,这时就需要确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地位。在企业发展中,信息化的发展是一场财务变革,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企业的领导者不重视财务管理的地位,在实际过程中难以得到实行。

其次,信息不健全。不透明、不对称、不集成的信息管理导致集团企业的数据无法充分的利用,企业管理者更是将个人利益放在集团利益之前,导致信息的提供不及时。同时,不同的企业在财务软件的选择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市场上的财务信息无法统一的进行编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成为主要的问题,导致管理不集中,信息不共享,企业的决策受到了限制。

最后,缺少相应的财务管理人才。要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人才竞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能够促使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想开展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要面对的就是冲击传统的企业财务人才,引入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求员工具备计算机知识,还必须要具备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以及软件维护和使用等知识。

二、我国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完善制度

国家需要根据当代的企业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要成立相应的财务管理鉴定部门,针对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的信息化安全性问题进行检测,有效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安全实现。政府机构除了要发挥自身作用以外,还需要帮助第三组织建立信息化服务机构,通过第三组织的研究带动企业的内部信息化发展。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法规,若是没有应用到实际中,也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成效,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执行的力度,营造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发展环境。

2.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对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是现阶段的首要目标,只有保证监督机制的完善才能够有效监督企业的财务信息录入情况,将财务管理的责任明确化,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企业也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范围,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形成规范化的操作防范措施,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录入的过程中,信息真实、准确,并且具有及时性,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时效性特征,在集团企业的未来发展中,为经济决策的制定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数据,增强说服力。

3.加强系统安全性

系统的安全运行涵盖了多个环节,要想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就需要重视信息化进程的每一个环节,及时有效的解决安全隐患。站在企业的层面进行分析,财务管理信息化在运行的过程当中,若是出现纰漏,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引发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需要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安全工作,首先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安全制度,确保企业内部的员工所接触到的财务信息不外漏;其次是需要开展软件维护,不能在遇到安全问题后才着手解决,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重视软件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安全。

4.软件技术要与企业管理的实际紧密结合

使用统一软件,加强对企业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运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可见,软件技术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企业,或者说它的根子就在企业,企业是软件开发的立足点,企业的需求是软件发展的方向。企业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软件公司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软件技术。管理需要软件,软件要有管理,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开发出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我们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5.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信息化水平

人才竞争是现阶段市场竞争中的关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知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首先,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才能够有效的操控软件;其次,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最后,必须要掌握软件维护和使用知识。只有利用综合性的新型人才,才能够保障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最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洪贵,赵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构建研究,管理理代化,2010年01期.

篇2

(IT事业部)

一、部门职能:

1.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拉动关键业务部门,不断整合和优化企业各项管理流程,推动信息系统供应商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建立适合公司发展与管理的有效信息管理平台。(XX)

2.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培训管理体系,培训各业务部门相关人员的信息系统操作规范。(XX)

3.及时发现并解决信息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异常问题,保障系统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为运营管理提供有效信息,为管理决策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4.信息系统及相关电脑硬件设备、网络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保障系统及相关电脑硬件设备、网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XX)

5.负责拟订公司信息系统相关设备的需求采购计划、配置方案;建立优质供应商库,公司长期合作伙伴,有效保障信息系统售后服务。(在采购)

6.配合公司的在建、改造项目工程,对项目中涉及到信息系统的部分给出合理的建议。(XX)

二、IT总监\经理岗位职责:

1、岗位职责

1)、负责主持本部门的全面工作,组织并监督完成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

2)、贯彻落实本部门工作标准,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做好衔接协调工作;

3)、负责公司整体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及费用预算;

4)、负责公司信息项目的立项及管理,包括制定项目计划、协调项目资源、控制项目工作进度及建设标准、预算控制、项目具体实施及验收。

5)、负责建立和推广公司信息化管理的操作标准规范,协调本部门与各业务部门的关系,提升各业务部门的运营效率。

6)、负责制定公司信息系统相关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7)、合理安排和管控信息部的各项日常运维管理的相关费用。

8)、组织安排信息部内部员工的培训工作,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工作效率。

9)、主持部门工作,负责信息部内部员工的工作指导及考评。

10)、完成公司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2、任职要求

1)、信息管理、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2)

、在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6年以上,3年以上团队管理经验;

3)

、对企业信息发展规划及建设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4)

、熟悉Windows

Server、AD域、数据库系统的安装、配置及维护,以及办公业务系统财务、OA的维护及管理,同时具有相应的实施经验;

5)、对公司服务器、网络及数据存储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保障数据安全;

6)、熟悉数据库管理技术(sybase/oracle/sqlserver等主流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熟练使用SQL语言;

7、熟练掌握各类操作系统、ERP软件系统、网络硬件的使用;

8)、熟悉CISCO、H3C等网络设备的管理以及故障排除与处理;

9)、具有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

10)、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谈判能力;

11)、工作责任心强、正直、忠诚、追求卓越;

三、系统及网络工程师岗位职责

1、岗位职责

1)、负责机房环境、机房内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定期对机房环境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2)、负责定期检查公司网络设备的运行状况,保证公司网络及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公司信息及资料外泄。

3)、根据公司要求对网络进行规划实施,并根据IT部的要求完成网络建设工作。

4)、协助部门经理完成公司信息系统的调整、升级、修改工作。

5)、负责公司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及故障的响应和初步诊断,并进行处理,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部门经理进行处理。

6)、负责制订业务培训计划、编写业务培训教材,对公司内部使用信息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

7)、负责公司PC机、打印机的维护,对提出问题的部门进行及时的解答和解决问题,并将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部门经理汇报。

8)、对部门的各类文件及检查实施记录,进行建档。

9)

、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2、任职要求

1)、信息管理、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2)、在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管理3年以上工作经验,对信息化架构有一定的见解;

3)、熟悉Windows

Server、AD域、数据库系统的安装、配置及维护,以及办公业务系统财务、OA的维护及管理;

4)、熟悉网络配置与维护;对网络安全,病毒防护有相应的经验及解决方案;

5)、熟练操作PC机各应用系统,具有能及时排除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能力,动手能力强;

6)、熟练掌握各类操作系统、ERP软件系统、网络硬件的使用;

7)、熟悉CISCO、H3C等网络设备的管理以及故障排除与处理;

8)、具有良好的团队建设精神;

篇3

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企业应根据当前业务现状及发展规划制定总体战略[1],指导企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企业总体战略包括智能战略、业务战略、产品战略及营销战略等。企业信息化战略也是总体战略的一部分,是信息化建设要实现的人物、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策略、措施的总称,是总体战略的技术支撑。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企业根据内外市场环境提出信息化战略;部署实施自身的IT架构,支持本企业业务模式的顺利开展,进而达到企业战略制定的总体目标。同时,业务现状、开展模式及发展规划是制定企业战略的基础,从业务、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决定了本企业的IT架构,从而逐步实现信息化战略的目标,为达到总体战略提供软硬件平台支撑。

2长远发展目标

由于企业信息化[2]是企业以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为基础,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全过程,同时企业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中,因此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考虑其长远发展目标,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网络经济竞争环境。在进行需求调研时,不仅要分析企业的业务现状,还需要考虑企业级更宏观的业务发展方向。只有充分结合企业长期发展目标,深入梳理企业业务发展模式,企业信息化规划才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长远利益。

3管理信息化与业务信息化并行

一个完善的企业往往由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构成。管理部门负责整合企业资源,建立标准化制度管理体系,为业务部门提供管理支持和服务;业务部门遵循管理制度,完成企业业务发展指标,为管理部门提供经济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在企业成立及发展的各个阶段缺一不可。然而,在信息化规划过程中,企业往往注重业务需求的信息化,易忽略管理部门日常办公的需求,导致分别以业务和管理为重的两大阵营协调沟通过程中频频出现冲突,不仅降低了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打破了融洽的工作环境和协作平台,更不利于业务的正常开展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在规划其信息化提升方案及长远目标时,需兼顾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共同诉求,,打造适用于全企业的信息化平台,以实现管理信息化[3]与业务信息化共同发展的目的,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促进企业总体战略的开展实现。

4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包括管理和业务流程的梳理、网络设备的部署、信息资源的整合及应用系统的开发,还应包括职工信息化意识与应用技能的全面提高。如果员工不能熟练掌握企业信息化平台使用方法,即使本企业信息化平台非常完善,也发挥不出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优势。因此,企业在部署其信息化平台的同时,需加强对全体职工网络及信息化相关认识的关注与培训工作,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网络和信息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职工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才能充分发挥软硬件平台的功效,为增强信息化效益、打造信息化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5可扩容性与可延展性

随着现代社会以计算机、通信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4]的不断提高,各企业已经成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及网络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促使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和业务变革,并及时动态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因此,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必须随着业务发展的改变而不断更新,以适应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业务往来的动态变化及管理制度的及时变更。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业务模式会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开辟全新的业务领域,因此相应的信息化平台应具备可扩容性,即在原有软硬件平台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一定规则增加其他功能。同时本企业在业务现状的基础上必然会加强对本领域业务的深入研究与推广,因此企业在信息化规划时也需认真斟酌信息化平台的可延展性,为后期信息化平台的更新和升级预留出灵活的接口,保障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的信息平台延展能力,为企业业务的长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6运行与维护过程中的团队建设

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部署是本企业提升其信息化水平的第一步,只是解决了网络平台的“有无”问题。要保证该平台的顺利运行,企业必须具有一批技术娴熟的系统运行与维护人员。软硬件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故障,诸如硬件设备更新操作系统、不同软件的兼容问题等,需要专业人员的从旁协助;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需要系统管理人员对用户标识符进行配置、增加、删除及权限授权划分等操作;随着信息化平台的投入运行,也需要对系统日常运行状况及时进行评估,以便在系统发生重大故障前采取应急措施,将系统故障带来的企业损失降低到最小;完成系统定期的风险评估工作,完善本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来自其他网络或终端的恶意攻击,并制定信息化平善及发展方向,从而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平稳升级与业务的顺利开展。

7结语

篇4

关键词:精益指标管理;SOA架构;制造执行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影响下,对于多品种小批量型企业在生产中无法采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提高效率、生产准备工作繁琐等特点,构建现代管理模式并充分发挥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快周转,建立以信息化为推手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精益生产管理的定义

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它的特点是强调客户对时间和价值的要求,以科学合理的制造体系来组织为客户带来增值的生产活动,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显著提高企业适应市场万变的能力。

作为信息工作者需要有决心、恒心和耐心,要坚持以企业信息化为企业改革和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使企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并发挥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纵观某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我们虽在诸如以信息化为技术手段辅助各类技术活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某产品科研生产大型离散性的特点中不难看出:生产现场才是企业的主战场,所以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的制造执行系统,避免生产现场信息化精益管理缺失才是当务之急。

二、何建设信息化型精益生产管理体系

在企业内我们按怎样的内在规律建设信息化,能使得信息化的效果落在实处;同时在信息化建设中如何贯彻精益制造的思想,使建立的信息化系统是“消除浪费,创造价值”的增值系统是最值得深思的。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企业将会明确战略发展方向和信息化规划及阶段性目标;建立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信息化项目组织结构,规范和完善信息化管理的部门职能;建立保障信息系统推进实施队伍的团队建设方案和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保障措施;推行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完善组织建设体系;针对现有上线模块项目的进行维持改善计划并充分利用企业已上线的信息系统,努力打造信息化型精益生产管理体系。

三、精益生产与MES(制造执行系统)

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如何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品质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精益生产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所选择、接受。精益制造执行系统是将信息技术、现代制造技术以及精益生产体系支持整个生产过程的精益化运行。它包括3方面:

首先,生产计划制造执行:通过对生产任务全过程中的实时数据的采集跟反馈,实现对车间生产业务执行过程的监控与管理,以达到企业管理层对生产过程管理的透明化、实时化、精益化的目标。

其次,生产过程成本控制:对生产所需的人、物料、加工图纸、设备、工具的元素进行管理,以达到优化配置和利用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

最后,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一方面,通过对生产工序的检验与控制,结合精益生产的自动化方法,提高产品的一次合格率,降低损失。另一方面,通过生产过程物料装配记录,实现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的目的。

四、企业精益指标管理系统亮点分析与实践总结

(一)自动化、图形化的业绩管理指标看板

基于MES系统中的数据信息,根据精益指标的分类,对精益指标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出指标的实际值,将各类精益指标以图表的形式进行集中展现,可直观反映出各类指标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对比、曲线过程和改进措施,实现生产现场和管理人员通过看板了解精益指标考核情况并提高现场业绩指标的准确率和高效率。

(二)可灵活定义的精益指标和指标计算公式

企业各生产单位由于生产特点和管理情况有所区分,各单位可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精益指标的编制。系统在业绩管理指标看板展示中,将显示出本单位自定义的精益指标,以及指标分析结果。除了指标可灵活定义之外,指标的计算公式也允许自由定义,这样可满足精益指标以及计算公式按照各单位的需求进行自行定义,达到精益指标功能的通用性,满足各生产单位的管理需求。精益指标的计算依据来源于MES中的各种数据信息,根据与相对应的数据建立关联,并计算出该指标的数值。

(三)用可视化工作流的技术来管理精益六西格玛业务流程

借鉴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收发文的流转和审批过程,在系统中引入可视化工作流的技术,对精益六西格玛的培训等管理流程以工作流的方式实现登记、审批、上报等业务流程。而且,用可视化工作流的技术可实现对流程的灵活设置和定义,当流程环节发生变化时,对工作流中的节点进行重新设置,从而达到业务流程的变化。

(四)统一标准流程的精益改善项目管理和推荐评比体系

为企业各生产单位的精益改善项目管理建立统一模板,精益改善项目的填报、审理、评分、推荐建立标准流程进行管理,并形成精益指标改善项目库,供精益管理参考和推荐评比的资料。

基于大型某企业MES系统中的精益指标管理系统从现场生产MES系统中获取实时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标准的精益指标管理系统对现场精益指标和六西格玛结合进行管理,从而实现精益改善科学管理手段,也为现场生产提供指导和有价值的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树华.精益生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 服装业 信息 网络

所谓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的广泛联系与信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在互联网上展开的一种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未来的经济是网络经济,很多的交易活动都需在网上直接进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必将成为全球贸易方式的主流,也将为服装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今天,中国的服装业将依靠网络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这是“因特网经济”的必然,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一、服装业电子商务的国际大势

从宏观角度讲,电子商务是计算机网络的又一次革命,旨在通过电子手段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秩序,它不仅涉及电子技术和商业交易本身,而且涉及到诸如金融、税务、教育等社会其他层面;从微观角度讲,电子商务是指各种具有商业活动能力的实体(生产企业、商贸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个人消费者等)利用网络和先进的数字化传媒技术进行的商业贸易活动。

根据市调公司Forrester Research预测,由于网上使用率增加、在线购物信赖度提高、对消费者的优惠政策,特别是更多妇女使用网络,使在线服装销售量不断增加,美国服装商品电子商务在今年保持了连续增长。预计2007年美国网络销售金额将高达221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1%,服装电子商务位居第一。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服装电子商务绝对可以称得上服装领域的一片蓝海,升值空间巨大。作为深处红海之中的传统服装企业,面对如此空白的一片市场,闻风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电子商务给服装企业带来的新变革

目前,对于大多数中小型服装企业来说,还没有意识到网络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变化,企业建设网站也成了一种时髦、一种形式、一种实力的象征。实际上,对我国的服装业而言,合理、适宜的电子商务模式,将会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服装企业可利用费用低廉、速度快捷的电子邮件与国内外客户进行联系。如许多跟单员在现场监督时发现问题,就可采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沟通,同时,来样加工企业也可接收国外企业的CAD纸样数据,直接用CAD系统排料输出,省去了用数字化仪输入的麻烦。

网络经济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获取信息的途径较多,方法简单,所以极大地缩短了信息处理时间,为企业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提供了可能。企业可通过网络密切注视纺织服装业的技术进步、品种更新、工艺改造等,从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影响服装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分析

服装企业是否需要电子商务,这在国内外都存在争议。意大利名牌PRADA的总裁伯塔利就明确表示过现在考虑电子商务是浪费时间。他的理由是作为名贵服装,关键在于品牌形象塑造上,而全世界有140多家专卖店的PRADA,是当今世界最酷的名牌,完全不用为缺少消费者而担忧。

但对国内大多数中小型服装企业来说,在对电子商务的认识问题上还需转变观念。服装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企业长期满足于来料来样加工,因此对市场动态、技术创新的把握能力较差。所以企业领导者应把眼光放远一点,从上网开始,逐步利用起网络这个现代化工具。

从服装消费者来看,还停留在传统的“先试穿,再购买”的思路中。据悉,上海的“网上南京路”自开通以来,业务量大的是手机、电器类产品,这是由于这类产品款式、型号简单,消费者查询信息时主要靠价格比较,即可做出购买决定。而服装则不然,虽然屏幕上的模特穿的服装很好看,但消费者不能肯定自己穿上后的效果,因为体型、肤色、气质等都会对着装后的效果产生影响,特别是高档服装,对合体性有很高的要求。

四、电子商务管理团队建设的组建

服装业电子商务管理团队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管理层来领导并指导其运作。这个核心管理层的能力将直接决定了这个团队整体的执行能力。它必须要有计划能力、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和控制能力,缺一不可。此外,还要求这个核心同时具备统御能力,具备驾御电子商务队伍的能力;具备实战力,用经验来归纳总结理论,从而进一步指导电子商务战略、战术的规划和执行;具备电子商务理论力,在这个以市场、以顾客为导向的时代里,企化成为电子商务的核心,电子商务理论已经成为电子商务活动的必要依据和准则。没有理论力的规引,服装企业就不会在电子商务事业的道路上走得很远。

电子商务管理的核心层是构筑团队支撑体系的基础,而整个团队支撑体系将是电子商务过程中最直接的执行者,他们执行力的好坏决定了团队电子商务活动能否有效地展开。在确定电子商务管理的核心层后,就需要有效地构筑团队的支撑体系。这里所指的团队的支撑体系包括:电子商务业务的执行层、电子商务政策、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等。

五、结语

尽管我国电子商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影响服装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不利因素还很多,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电子商务的浪潮对企业来说更是一次机遇,关键是要选择合理、适宜的电子商务模式,这样,才能够帮助服装企业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时代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和集成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与信息化环境契合较早的企业不但在企业内部建立网络,以期信息共享、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而且还与外部网络链接、架构互联网络。信息网络的发展,使企业管理面临着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快捷化、一体化和全球化挑战,企业管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日益与企业信息化程度密不可分。信息化社会中,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不仅支撑企业的发展,也必然对企业管理提供新的机遇和模式。信息化成为企业管理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传统企业以追求成本、差异性和目标集聚三个重要指标所形成竞争优势的模式,已逐步向企业信息化所形成的独特竞争优势,即知识优势进行转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成为必然,进而要求企业管理的宏观战略思维亦须做出相应调整。

二、信息化视阈下企业管理面临的新趋势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并将成果运用于企业管理的一系列决策行为。它涵盖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实施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其结果将是生产经营过程的集合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甚至对传统的企业核心组织架构、既有运营流程、营销模式等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可以说,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以信息为核心的资源概念的泛化,逐步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载体来优化企业管理的模式,将成为未来企业管理的宏观战略思维需要考量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化影响企业管理战略的制定

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在实施层面有所表现,但其更为深远的影响体现在企业管理的战略思维层面。信息化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实施管控,并在此基础上修正既有的企业管理决策,同时,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管理信息的传递和企业管理资源的共享,使企业逐步实现对行业发展动态的掌控。以加强信息化的应用为旨归,有利于企业有效地整合内部各生产经营环节的力量,实现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与优化,进而以信息化为依托,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企业管理的水平。应充分意识到,信息化浪潮对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堪称企业管理思维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信息化促进企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首先,信息化将对生产环节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化手段可把局域网内相对独立的计算机终端捏合为功能更为完备、规模更为庞大的数字化网络系统,进而完成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减少生产与经营的中间环节,降低此环节的内耗。同时,网络系统将企业生产流程合理拆分为若干项相对独立的工作,并根据分解后的工作特征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达到最优组合。

其次,信息化有利于企业完善团队建设。在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比重不断增长的趋势下,企业产品的每个生产环节都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协作。以综合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加之城域网和局域网的普及,企业的生产环节以信息化为资源并实现传播和共享,加快了产品开发和生产的效率,进而极大增强了团队工作的效率与凝聚力。

最后,信息化有利于提升产品开发与设计的水平。产品是企业的核心,对企业管理方式也起到决定性指引作用,企业管理模式须与企业产品的特征相吻合。传统企业的产品生产环节涵盖产品设计、制作工艺设计、样品试制、批量生产等若干方面,在此纵向分工的过程中,各项工作均由不同的部门单独完成,若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则极易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必然降低工作效率,延长产品生产周期,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加强内部各部门间的联系,亦可与其他科研院所和顾客进行联系。实现异时、异地办公,直至实现产品生产从独立部门的串行流程转向多部门的并行流程转化,从而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三)信息化有助于经营理念和企业效益的提升

一方面,信息化推动企业经营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现代企业逐步追求跨地区、跨国家甚至是全球化经营,进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打破了局域性障碍,缩短了信息交流的时间,扩大了经营活动的空间,以速度和效益为衡量标准,经营活动得以开发出新的手段、条件和机制。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掀起了经营方式的革命。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经营方式――电子商务。可见,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快捷、便利的服务,此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交易方式逐步获得企业的认可,在此过程中,信息化促使贸易操作规范化,贸易手续简单化,贸易成本逐步降低,工作效率逐步提高。同时,信息化时代,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劳动工具智能化、人力资源知识化、货币的电子化等促进经营活动对能源和物资的依赖性逐步降低,有利于全球范围内资源的流通和配置,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四)信息化使企业管理决策更为规范合理

在开放交互的信息化背景下,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发生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变革,企业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产生了根本变化。同时,电子商务等一些新型经营模式和企业管理目标得以出现。信息技术在支配、引导、组织、协调企业的物资流通、技术流通、资金流通和人员流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皆有所提升,企业管理的诸多手段促使企业管理决策的规范化、合理化。

不容忽视的是,在信息化技术得以普及之前,传统企业管理方式在管理和决策制定上极为滞后,不仅影响管理手段的实施,也为企业管理埋下了尚不可预知的风险。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为建立快速、准确的风险评估机制和及时的预警机制创造了条件,得以进行风险监控,从而实现风险控制。

三、基于信息化趋势的企业管理宏观战略思维调整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调整

传统的建立在原始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工作制度早已无法适应现在市场竞争的需要。因而,原有的企业业务流程设计、管理制度、系统化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决策流程要在信息化的视阈内进行调整。信息化视阈下企业管理制度的更新是现代企业信息化的必然途径,企业应加快优化、制定既有的信息管理制度。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调整

信息化视阈下,企业管理宏观战略思维的更新是以信息和技术为依托而构成的企业内外部的协调系统,其旨归是紧密围绕企业核心的竞争力的提升而进行。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建立信息共享体是企业进行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有效方法,它有助于多个经营企业实现业务能力和业务范围的优势互补,从长远来看,有助于从战略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未来新核心竞争点的提炼也具有积极意义。

(三)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

信息化程度是企业管理思维的标志之一,同时,信息化手段有助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迅速做出经营管理手段的调整。因而,企业应不断融合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与高效利用,确保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向侧重分析和处理信息方向转移,企业在产业信息共享,以及与行业内部和消费者建立联系的能力将大幅提升,这对企业实施管理战略思维调整至关重要。

篇7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11301

1 新形势下供电企业财务管理面对的新挑战

1.1 资金管理及利用效率尚待提高

作为长期占据国家垄断行业的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省级电力公司通过预算、计划及对预算、计划的考核来实现对市县级供电业务生产、经营及财务的控制。其主要收入为企业和居民电费收入;主要支出为电网的新建、技术改造、修理等建设投资。由于监控不足、资金需求在各公司之间的不平衡、普遍缺乏财务管理观念、风险观念,在众多因素影响下,供电企业目前的资金在生产经营中的管理和利用效率不高。

1.2 电网建设项目等投资项目管理不足

电网建设由于经济及技术条件限制,供电企业在项目的前期工作、中间过程监督、结算及决算、项目后评价分析等很多方面都多有缺失。工程资金管理作为电网建设项目管理的保障基础,目前的突出问题有资金需求的预测不够准确、资金计划的编制不够科学、筹资的渠道不流畅等。

1.3 供电企业资产量巨大管理困难

供电企业的资产量巨大、类型多样,造成统筹管理难度巨大。同时还存在部门众多、部门间协调沟通不足的问题、各种技术条件限制下资产卡片与资产实物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尽管各级领导非常重视,但仍然很难实现有效的资产管理。

1.4 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的限制

近年来,供电企业信息化程度已经有所提高,但是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少供电企业由于管理水平限制,无法达到信息化的基本要求,最终造成业务与财务之间信息不同步,无法利用信息进行有效的决策和分析。

1.5 财务管理人员水平制约

随着企业发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范围涉及风险、投资、企业运营等多方面,供电企业普遍存在缺乏具有较高专业知识与素养的财务管理人员,这种人才短缺局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2 新形势下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高的方法探讨

2.1 采取多项措施提升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

营运资金管理包括对现金、存货、应收、应付款项等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

营运资金的运行管理情况,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供电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为了实现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保障营运资金的良好管理和运转。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完善资金计划,加强业务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业务发生同步现金流量预算的执行。通过预算管理,实时监督、控制各项经济指标,进而监控供电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

其次,强化风险意识、控制供电企业经营风险,及时回收电费。采取可操作的、统一的信用标准,谨慎选择大客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预收电费、设定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多种措施,同时加强对供电企业营销队伍的考核激励,最终加快电费回收,及时流转资金。

2.2 加强供电企业电网建设项目等投资管理

供电企业在进行电网建设投资项目时,加强前评估与后评价,以精细化建设指导工程项目进行,加强工程建设流程管理,缩短建设周期。项目建设前期财务管理部分,需要在投资规模控制、企业资产结构优化、财务风险评估、项目预算、评估项目策略等方面加强,还要将电网建设与规划结合起来,注重市场的导向,符合长远的经济发展计划,避免投资损失。项目进行期间,供电企业应该根据工程项目进度预测,制定准确的资金使用计划,合理统筹资金。项目价款结算环节,确保认真审核,项目建设过程中准确的核算项目成本,竣工结算环节实事求是,数据准确、内容真实完整。项目竣工后做好项目的财务分析与评价,以便为后续项目提供宝贵经验。

2.3 加强供电企业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作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与供电企业其他业务活动紧密相连,为了加强对供电企业资产的管理,可以将资产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进行标准化后融合在一起,通过资产全寿命周期系统进行标准化管理。

2.4 加强供电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水平决定了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的空间,供电企业需要在财务管理理论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以目标为导向,建立、推行、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分析体系,对公司管理及经营进行综合化、精细化的分析,从整体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建立企业市场分析体系,对公司电能销售情况的研究分析,深入研究市场,支撑公司战略决策。

2.5 加强供电企业财务人员培训

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影响。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加强供电企业财务人员团队建设。通过建立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调动财务人员工作态度和积极性;通过建立完善供电企业财务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强化对工作流程和岗位责任的认知;通过对财务人员进行经常、持续、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培训,最终提升财务管理团队的业务能力,使供电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在企业管理中作用有效提高。

3 结束语

我国供电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重要基础行业,本文对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在新形势下面对的挑战和提高方法做出一些探讨,希望能够为供电企业的良性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篇8

年的努力,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在思想认识还是管理技能都得到大幅提升,并逐步适应了自己的角色,肩负起领导的重托,为公司的正常运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现就我个人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20xx年基本情况

(一)思想情况

通过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的指导,以及自己的自身感悟,各方面的认识水平均得到很大的提高。逐步将自己从财务工作主力的定位中脱离出来,开始主动思考企业规划、部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开始主动学习、接纳、宣贯企业文化,基本实现了与公司领导层在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在工作中逐步担当起承上启下的中层角色,工作的局面正迅速打开。

(二)20xx年的主要工作业绩

积极推进团队建设。按照公司的要求,为了实现“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目的,公司成立伊始,我本人就响应公司的要求,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在领会公司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忠诚、荣誉、责任、创新”为核心的部门文化理念,制定了财务人员行为准则,基本建立了以“职业规划、月度计划、周计划、日安排”为一体的员工日常管理体系,并通过制定工作日历,强化员工的时间管理,同时通过认真贯彻人力资源部下发的绩效管理制度,提升内部绩效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建立、健全制度管理体系。为了确保公司在整个运营过程中,始终做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在企业成立之初,总会计师就安排我,组织计划财务部及时起草了交通费、差旅费等费用管理办法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为公司尽早具备基本办公条件提供了保障。为了进一步支持公司正常运转,我又组织计划财务部先后下发了合同管理办法、发票管理办法等12项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流程,基本搭建了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框架,为公司开展各项财务工作提供了

建立、健全核算体系。公司成立以来,我本人与计划财务部全体同仁通过不懈的努力,及时完成了帐套建立、科目预制、报表设置、单据印刷,印章刻制等工作,并在随后的工作中,及时指导各部门建立了低值易耗品出库台帐,理顺低值易耗品出入库管理程序,及时督促供应部完成工程物资计划价核算管理程序,并顺利完成资产盘点、报表报送等财务结帐工作。同时按照总会计师的安排,及早安排20xx年财务决算工作,为建立健全财务核算体系,完成20xx年财务决算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理顺内部经济运行机制。公司的各项制度下发以来,为了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弥补制度管控的空白,按照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的要求,我组织计划财务部先后对六项可控费用的管理程序和零星劳务、零星采购的管理程序进行了规范,同时建立了例行财务稽核制度,通过持续的制度改进和强化制度的日常监管,不断提升财务管控能力,降低了企业运营风险。

积极推进项目融资工作。服务项目建设是计划财务部整个项目建设期间的中心工作,按照公司的总体部署及总会计师的安排,我与金融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全面推介我公司的项目前景,并取得了金融机构的一致认可,顺利取得亿元的贷的款承诺函。经过认真考虑,基本确定,、、银行为我公司项目的主贷的款行。从12月份开始起,为了摸清20xx年经济形势的走向,我分别与银行进行了沟通,对20xx年贷的款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对明年的信贷政策有了基本的认识,为明年全面开展项目融资工作开了好头!

全面启动预算管理工作。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基础管理手段,在提升企业资源分配水平,提升企业管控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20xx年,在总会计师的直接领导下,我组织计划财务部利用编制全面预算报告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具有天庆特色的预算编制方法,形成预算管理制度,理顺预算控制程序,为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内部学习,提升整体素质。针对计划财务部员工普遍年纪较轻,积累缺乏的现状,按照总会计师的要求,我组织计划财务部全体员工认真开展制度学习,业务学习、管理技能学习,并创造良好的内部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员工素质得到快速提升,迅速达到了公司的基本要求。

(三)存在的问题

工作效率仍有待提高。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下,由于时间管理不到位,工作方法陈旧,工作技能不足等原因,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做事拖拉严重,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需要。

领导管理手段仍不娴熟。由于我个人管理经验不足,管理手段比较凌乱,不成系统,不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积极性,科学地组织内部工作,对工作的整体开展有一定的制约因素。

工作预见性不强。负责人的主要工作应该是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员工成才指明目标、提供方法、给予支持,因我未能及时制定计划财务部的发展规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削弱了员工创业的激情和士气。

二、20xx年的基本设想

(一)针对

20xx年存在问题的改进方案

首先要强化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我将通过制定日工作安排意见等手段,降低无效工作的时间,减少上网时间,改进工作方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逐步整合管理手段,形成一套切合实际的管理方法。我将在学习其他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形成切合实际、行之有效、具有的可扩充性的内部管理方法,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坚持走动式管理,并多走出取经,以提高工作的预见性。管理不能闭门造车,无论内部管理,还是外部取经,都要到一线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基础的资料,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因此,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将确实贯彻走动式管理的方针,多走、多看、多想,在走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工作的预见性。

(二)工作的整体构想

认真做好文化融合,内部管理,团队建设工作。我将继续按照公司文化建设的要求,不断创新、丰富部门内部文化内涵,按照员工行为准则的具体要求,严格要求,提高员工自身素质,提升部门形象,打造团队卓越执行力。

做好项目融资工作、服务项目建设。通过认真研

究20xx年的经济形势及信贷政策,我将在总会计师的领导下,继续与金融机构和企业同行保持密切沟通,通过不同的方式,采取不同的手段,全力保证项目建设的

做好内部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明确计划财务部工作方向,为员工提供明确的个人职业指引,我将与总会计师保持充分沟通,在内部发展设想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定科学、可行的内部发展规划,以促进财务部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做好计划管理工作。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是一切管理的基础,一项业务从计划开始得不到控制,那么在以后各个阶段的管控都是徒劳的。因此,我将组织计划财务部积极研究计划管理的方法,整合企业内部管理资源,将企业计划管理水平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继续做好绩效管理、时间管理等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绩效管理和时间管理是大有可为的,要想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提升内部绩效,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因此,20xx年,我将大力改革计划财务部内部绩效管理和时间管理,以提高在这两个方面的管理水平。

开展财务管理研究。20xx年是企业的全面开展建设的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将逐步进入生产经营期,按照打造一流企业的要求,计划财务部将尽早谋划,我将组织全体员工,按照职业规划,分块开展企业财务管理研究工作,为打造优秀企业早做准备。

篇9

他,是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CIO——黄嘉粤。

时近岁末,趁着他前往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下简称“天相投顾”)子公司办事的“空当”,与他就地约定了采访时间。

初次见面,眼前这位圆脸、架着副半框眼镜,体型微胖的人,站在办公室门前,一脸热忱,毫无架子,一扫我对IT人内向、寡言的惯有印象,也竟很难将其与十多年丰富且厚实的从业履历相联划等。

寒暄间,走进他在子分公司相对简易的办公室,一杯热水已经递到我手中,像是朋友聊天,我们的对话也从调侃他粤式发音的普通话开始了。

CIO角色无需“标签式”预设

在CIO圈,黄嘉粤绝对是个“标签式”人物,这点他毫不否认。

“或许是因为我从制药业到金融业的巨大跨越,或许是因为获评2011年度中国优秀CIO增加的媒体曝光度,”黄嘉粤坦言,“当时的这一跳,的确引来不少业内关注。”

于是,关于CIO跨行转型之难、空降CIO如何获得信任等问题,也常被同业及媒体念及,向他寻求答案。

“这也敦促了我思考,环境变了,以前熟悉的业务流程完全被颠覆,必须面对金融业证券交易开市时间内系统零中断的风控要求。最初的三个月,压力巨大,每天睡眠不足三小时。”黄嘉粤毫不掩饰当初的艰难。

有些痛苦不会成为财富,但对痛苦的思考则让人受益良多。黄嘉粤即是如此。

当我谈及对CIO进行“学究范”、“80后”等标签式归纳,并追问他对CIO角色的定义时,黄嘉粤摇了摇头:“不要为CIO角色贴标签,因为国内能够作为管理者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的CIO真是凤毛麟角。CIO需要的不是某种归类,而要能依靠自身经验和能力,利用技术帮助企业提升业务。”

在他眼里,CIO必须技术管理“三七开”。“技术只是工具,管理才是能力体现。”黄嘉粤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差别很大,象牙塔内以对为目的的解题思路在CIO工作岗位上不再适用,因为IT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发性。”

这种能力绝非一蹴而就,需要经验的积累。黄嘉粤坦言:“我的知识多来源于实践。”

行动的巨人

抛弃对传统行业的熟络,像个“新人”步入金融业。做出这种选择,黄嘉粤胆识过人。

而在刚毕业不久时,时任中国医药(集团)广州公司电脑室负责人的他,主动请缨“下基层”的举动更令人费解。

只因一句话:“系统软件设计的关键点是必须熟悉业务全流程。”领导一拍板,黄嘉粤直接站到了业务第一线,两年时间内,从采购、销售、仓库,到开票、结算、客户服务,当时的所有业务环节,他都直接参与其中。实践期结束,他回到信息岗位,公司业务管理系统的初步架构已了然于胸。

我好奇,在多年制药业信息化从业历程中,就没碰上棘手问题?当然会有,这段回忆来自他在中国药材公司的项目经历,黄嘉粤毫不避讳:“公司的药材都是原料,以贵细、大料两类药材为例,一方面受天气、温湿度等储存条件影响,运输前后的轻重会有差异,势必牵涉库耗、途耗的计量;另一方面两者的单位基准不同,贵细以克计,大料论吨,单位换算也增加了业务系统设计的复杂性。经过两三年的系统设计、测试、调适、部署、实施,终于解决了药材流通业务中一些关键问题。”

行业跨越,身份转变,但黄嘉粤自己上手干的习惯还在。

在天相投顾,他曾连续三天,在机房与员工共同奋斗,解决问题;每次系统升级,他必到前端部门,亲自实践。用他的话来说,“做过之后,感觉不同,尤其是系统,与时俱进、不断升级。若不动手,多次升级之后,可能你的判断还停留在之前,那会有问题。”

这种实践模式也被他推行至天相投顾,黄嘉粤对信息部部门经理、主任的要求是“通吃”业务——必须把公司具体业务都干一遍,并且一定周期内操练一次。

在我看来,这或许就是弥久常新的根本。

“你还挺爱给自己找事。”我笑言。黄嘉粤正色道:“CIO可不能光是苦干,还得能言善道,不然真的很糟糕。”

沟通不行 事倍功半

“因为技术再怎么做,如果你表达不出来,没人知道,就没法把IT思想宣贯下去。”他说。

尤其是在IT制度严苛、系统复杂度高的金融行业,要按期顺利推进信息化项目,让业务部改变原有工作习惯,适应新系统的工作方式。这一过程就像一场革命,但又不能用革命的方式推广信息系统。

“无论是产品还是新事物,都有用户接受度,强压会逆反。并且人有惰性,习惯的方式不愿轻易改变,对系统的使用也是。”黄嘉粤分析,“我的方法有两个要点:一是舆论宣传,二是做群众基础。”

“这就好像做媒体,项目推行前半年,我会通过内训、宣传等方式,让上到公司领导,下到基层员工都了解并开始关注即将上线的新系统。同时,对于新系统涉及的业务部门,我会主动去与部门经理沟通,可以从新系统带来的优势入手,让其认可项目可预期的成果和价值。有了部门经理的赞成,项目申报成功的机率更高,在培训、测试和部署时,也会得到业务方的支持。”他娓娓道来:“在企业内推广IT系统往往是个难点,甚至会影响IT系统建设的成败。必须提前沟通,循序渐进,从一些局部让大家习惯使用新系统,继而逐步扩大系统使用的方面和范围。”

再优秀的CIO也会偶尔出现沟通失误。“关键是CIO必须与IT部门成员、与业务部门拥有共同语言,寻找共同价值点。”黄嘉粤补充道。

但在IT价值衡量方面,很多信息化管理者也是一筹莫展。

即便是应用数学专业的黄嘉粤,也直呼IT价值量化难。“销售部的工作成绩一目了然,只看几个数字:全年销售额、成本、毛利、利润,不用复杂的公式运算就能判断销售部全年的贡献值。而信息部的工作必须局部量化,关注全年故障率、发生故障事件数、解决故障事件数,以及响应时长之外,我更关注IT如何改善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

“但成果的量化统计很难。需要不断收集、归类和总结系统升级前后、不同阶段的业务流转时长,在进行跟踪、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对比,这些直观的对比结果,也会让业务部门认可信息部,让其了解每年对IT人力的使用情况,以及需要IT部协助解决的故障数量,让他意识到缺IT不可。”也许是不止一次地思考过,他回答这一题简明、清晰。

师生谊与兄弟情

采访中,感受到CIO承担的角色之多。那么,怎样的人才能成为CIO?

“杂家。CIO就该是复合型人才。”略经思索,黄嘉粤回答我。

在黄嘉粤的理解中,CIO必须是经验和能力的结合体,通过对业务内容和流程的熟悉、理解,积累经验,依靠提高组织沟通、团队建设本领,提升能力。

“团队需要新晋人才,但每次面试,都让我纠结。”黄嘉粤感叹90后跳槽频密、不靠谱,透着几分师长的无奈。

“北京生存压力大,应聘者关心薪酬,无可厚非。但我个人排斥员工相互间工资的攀比。我会通过合同来约束员工骑驴找马的心理,希望员工能够在一家公司做满两至三年。”他解释道,“其实这对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益,我会让他们知道他的目标、下一步的晋升岗位,需要学习和补充的业务方向等。”

对IT团队的培养、建设,必须从招聘开始。这是黄嘉粤的观点。

在部门员工面前,他像老师,却不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观念的影响。手把手教,将所学分段式拆分,教给不同业务岗的员工。

正像他在微博中的自我描述:“90后的敏捷,80后的创新,70后的经验,60后的思维。生活就是要不断地勇敢创新!”。敏捷居首,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直面挑战。

“我希望他们不仅止于自身专业领域,要多学一些、多懂一点,做ORCALE的也得学点AIX,做硬件的,也应学习软件知识,每个人都应成为多面手。”黄家粤对其IT团队发展有着自己的执着。

在他眼里,IT人员年轻时多吃苦,有理财观,并能踏踏实实学好基础,日后便能获得更多。

当问及他与IT部门员工是怎样的关系时,他回答:“像是兄弟。”用黄嘉粤自己的话来说:“8小时内,我会有一说一,8小时外,我跟他们打成一片。”

“我认为,”他神色坚定,“CIO虽是管理者,要不断探索并实现自身价值,但在这一过程中,CIO个人成功的前提,必须要让你的团队成功。”

这,就是黄嘉粤奉行的IT团队组织管理哲学。

成功IT人士的习惯

在黄嘉粤的办公室内,临桌的白板上总或多或少地呈现着几幅流程图。这是他习惯的工作方法,无论遇上系统问题还是开发难点,他总习惯性地在白板上列出系统相关的人和事,明确不同部门间衔接的单据和数据类型。

业务流程结构逐渐清晰的过程,原来纠结的节点消失了,问题也迎刃而解。

基于这种方法,当一个故障问题或系统需求摆在眼前时,黄嘉粤会首先思考,这些系统涉及公司内部的哪些人、流程和数据,涉及哪些外部单位及相关部门的人与事,然后再做详细的业务流程梳理。通过流程梳理,每个环节、每一步数据源都很明确。

现在,这种思考方式也被他宣贯至天相投顾IT部。“我会要求员工针对自己每天的工作画出流程图,明确业务流程上存在哪些单据类型、哪些数据源之后,员工也会自发地敦促前一个业务节点提交信息。”

通过流程图工作法,黄嘉粤能“预测不可预测之事”,这样的思考方法,也是成功的IT人必须养成的习惯。

CIO如何成功“跳”与“转”?

问:当CIO准备从一个行业到另一个陌生行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怎样做到完美的转身?面对一个陌生行业,会有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需要企业具备哪些条件,才是CIO考虑跳与不跳的底线?

答:这是很多CIO关心的问题。CIO的工作主要是在公司经营战略上制定IT战略和具体实施计划,所以需要CIO首先积累几方面知识,一是组织能力,二是沟通能力,三是技术能力。对于各个行业,其实IT的工作都是类同的,所以把自身工作做好,就能做好积累。

对于陌生行业,首先要融入团队,与高管团队融合;然后就是熟悉这个行业,包括了解自身企业、竞争对手企业、国家相关政策等。决定跳与不跳,其实真是一个很难的决定,因为要离开一个熟悉的行业和环境,需要很大的决心,决定了,就必须义无反顾向前冲!

对于选择企业,我遵从两个原则:第一,这个企业的历史和发展前景;第二,这个企业是否能让我有更大发展空间。

问:在实际转型过程中,有些人转不好、不适应,会“死”的很快。忽然到另外一个企业重打地基,这种落差感会很大。在转型过程中,您更多关注的是什么?

答:转型好与不好,其实重点在于是否融入了团队,是否与老板的思想一致,有些老板希望CIO助其更好地建设IT项目,有些老板是想CIO给企业带来创新,所以一定要搞清楚老板的想法。这样在与高管、中层干部接触时,才能统一思想。

其实,每个CIO都想要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但这一切都需要CIO自己去创造,需要自己去熟悉。要让其他高管服你,你就要熟悉业务,“IT一定要以业务为导向”,这也是我一贯的宗旨,不熟悉业务,很难说服别人。自己的空间也就仅限于IT范畴了,路子只会越走越窄。

问:金融信息化和医药制造业信息化,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您为何选择金融行业作为跳槽的目标平台?最初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金融行业和建筑行业其实我是一直看好其未来发展潜力的行业,但在开始与猎头接触时,我其实还是很保守的,倾向选择传统医药制造业,毕竟自己很熟悉业务流程,熟悉IT环境以及供应商;但是我确实希望自己能在年轻的时候,尝试未接触过的行业,实现自我创新。作为CIO,如果自己都不敢创新,何谈给企业带来创新。

在接触、了解金融行业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金融IT讲求时效性、准确性、完整性,它“秒秒都是金”。尽管压力很大,但是转型的过程,确实挑战了自己,升华了自己。

问:IT部门负责人作为企业中层管理者,如何快速进入公司高管层或决策层?如何通过跳槽实现由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到高层管理者的跃变?

答:很多IT经理在企业中都是中层管理者,在本单位提升需要很大的努力,尤其是编制问题;可以通过跳槽来实现,但一定要做出对的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不要为提升而提升。

再补充一点,IT经理应该尽可能让老板认知你,让老板意识到你不单纯是一个IT经理,你是能为企业业务带来发展机会的人,这样才能有提升空间。IT经理必须要熟悉业务,要在企业中比任何人都熟悉业务。

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33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2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依托网络平台的商业性活动越来越多,如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网络平台交易活动、以实现企业业务网络化为中心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领域,为迎合社会发展对电子商务相关人才的需求以及电子商务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电子商务课程教育进入了大学课堂,并迅速发展。其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管理、营销策划、网络推广,网络客服、网络销售及运营等内容,其侧重于企业商务电子化的应用实战,也是基于社会化商务需求的实操性课程。

1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特点与F状

电子商务课程的教育教学源于商务活动发展的社会化需求,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受限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时间,电子商务课程的发展历程也不过十多年的时间,尚不成熟。

(1)电子商务课程是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课程。电子商务本身也涵盖了电子和商务两大方面。与电子相关的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商务则指的是企业或组织的商业化活动及业务,重点是企业或组织的业务过程,因此,电子商务课程的组成和内容必然包括多个领域和多个学科。跨领域、跨学科的课程对教学师资、教学材料资源、教学形式和手段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子商务课程跨领域、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受到研究者和教育者的普遍关注,如,陈宪宇关注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跨领域、跨学科的特性。而跨领域、跨学科的特性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电子商务课程必须组织涵盖各学科和领域的专家教师团队。教师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一位教师能精通多个领域或者单一领域的专家教师都难以完成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活动。现阶段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团队的组建已经开始进行,且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涵盖多个学科的电子商务二级学院进行针对性的教师团队建设。

其次,跨领域、跨学科为教学材料资源的建设带来了难题。教育资源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教材的组织,不同电子商务研究的重点不同,如,信息领域重点关注电子商务过程中信息的组织、管理与维护;管理领域则重点关注业务活动的电子化过程应用,因此教学材料难以综合。目前,电子商务课程教材在针对性、广泛性和教材深度上都存在问题。

最后,基于跨领域、跨学科的特性,不同领域或学科对电子商务的学习目标不同。电子商务课程包含多个方面,如计算机网设计、网络营销、网络产品规划、组织以及企业信息化等。不同方向教育的课程重点不尽相同,如,计算机网络专业,更关注于电子商务网络支撑平台的设计、开发与维护;而健康管理领域则可能更关注于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如HIS的运用等。

(2)电子商务课程是基于社会化商务需求的实操性课程。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掌握企业电子营销技能,服务于企业销售;掌握企业网络化电子商务的策划与组织技能;精通网站建设、管理与维护的相关技能;掌握网络推广技能;高效利用SEM、EDM等付费推广手段;掌握跨时空的运营与管理技能及电子商务网络团队建设组织技能等。其教学目标在于复合型、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适合应用于短时间学习、方法见效快、操作简便和全面面向实战的教育教学形式。

目前,电子商务课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紧密度不高。现今,电子商务的教学活动绝大部分在各高校开展。高校一般沿用其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模式,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以服务于理论教材为主,而非商务的社会化需求,导致其缺乏实践技能培养的意义。

(3)电子商务课程是基于发展的时效性课程。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整个商务过程。近些年,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出现,致使电子商务也处于一个高速的发展过程中,如,移动4G及宽带网络的迅猛发展,使视频化商务过程成为主流,这必然要求电子商务课程要不断变换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高校的教学需要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相应的成熟度,这是导致目前电子商务教学难以与社会发展同步、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与发展同步性不足的原因,也是电子商务课程面对的主要问题。

2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解析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或方法,其摒弃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教学模式,将二者合为一体,没有严格的理论与实践的划分界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首先在于教学主体的转变。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没有固定的理论讲解,教师不在是教学主体,学生通过教师布置、自选实践问题或项目构建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引导者、辅导者,并参与学生的整个实践过程。其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更加直接面对社会问题,以社会应用为根本,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同时也符合于构建主义的学习理念。再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基于学生实践,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毋庸置疑,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实操性课程的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重要改革方向,其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体现在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及教学考核的各个方面。

(1)电子商务课程一体化教学目标的建设。教学过程服务于教学目标,现今电子商务课程更加倾向于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应立足于现今的主流电子商务需求,构建服务于电子商务社会需求的目标,区别于传统以知识点为主的教学目标形式,进一步提升专业领域需求的针对性和黏合性。

(2)选取合适的一体化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本身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给出了电子商务课程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理念的实施需要适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辅助和完成。项目制的教学模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项目制的核心是服务于社会需求的构建主义的自主学习模式,非常适合于电子商务自身的特质需求。

(3)构建一体化的电子商务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电子商务一体化实施与开展的基础,一体化教学环境首先要实现传统理论与实践教室的一w化,构建一种开放式的电子商务教学空间,如可以借鉴美国HTH中学的一体化教室方案。电子商务一体化教学环境的第二个关键点是,教学环境的网络化和真实体验的仿真和虚拟化。电子商务本身是基于网络应用的商务形式,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使教学与电子商务实现了开放式对接。虚拟和仿真是构建实践技能培养的体验与实践环境,提供教学情景。

(4)合理组织一体化的电子商务教学材料资源。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构建主义的学习,基于电子商务应用的问题和项目资源是教材资源的重要形式。因此,针对电子商务需求,组织合理的、完备的、可实施的问题课程和项目课程材料成为了教学成功的关键点。

(5)丰富考核评价模式。传统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往往包括理论考试和上机考试两种形式,对教师的评价往往被忽视或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没有理论,能看到的是学生完成每个问题课程和项目课程的过程和成果应用,因此,应对考核评价进行形式上的丰富,如加入过程考核、成果的社会评价考核和成长档案等多种评价形式。

3 结 语

现代社会是高新技术推动下的高速发展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全新时代,电子商务正是在这种高速发展中新兴的科技应用与发展领域。电子商务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与社会作用毋庸置疑,也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领域。本文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特征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电子商务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对其一体化发展的多个教学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迎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J].职业技术,2011(11).

[2]胡桃,尧舜.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