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重点汇总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重点汇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历史重点汇总

篇1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②耀斑(色球)③太阳风(日冕)

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除极点都是15每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约1度每天

近日点最快

远日点最慢

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值。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

地震波

传播介质

通过莫霍界面

通过古登堡界面

纵波P

固液气

明显加快

突然下降

横波S

固体

明显加快

突然消失

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

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地幔2900km、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

 风

            所受的力

最后风向

近地面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成一个夹角

高空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平行

常见天气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雨区域

举例

冷锋

晴朗,温高压低

阴雨大风天气

晴朗温低压高

锋后

北方夏季暴雨,冬天冷空气南下,沙尘暴

暖峰

晴朗,温低压高

连续性降雨

晴朗温高压低

锋前

常见天气

   气压状况

运动方向

对应天气

典型天气

气旋

中间低,四周高

北逆南顺

阴雨天气

夏季南方的暴雨台风

反气旋

中间高,四周低

北顺南逆

晴朗干燥

长江伏旱、秋高气爽天气

气压分布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夏季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

气候特点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气流上升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暖多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

全年温暖湿润

全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季风)

南亚地区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夏季: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亚季风)

大陆东岸20到35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夏季:东南风    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

冬季:西北风

温带季风气候

(东亚季风)

大陆东岸35到55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东南分

冬季: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海平面上升2温度的变化3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

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最稳定)、大气降水(东部地区最主要)、冰川补给(西部地区)、季节性积雪(东北地区)、湖泊水

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场(四大渔场,秘鲁渔场原因不同,其他原因相同)、航海、污染物的扩散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多年的平均径流量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水资源对经济影响:数量影响经济规模,质量影响经济效益。

现在水资源利用出现的问题:数量,随人口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

质量,人类生产生活排污不断增多

面对措施 开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篇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可见,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但高中新课改的实施以来,高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笔者根据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提升高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在培养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上的特殊作用

1.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其终极目的是要关注人的心灵和生存。同时它还是一门全面理解人类行为的学科。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通过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思考过去,理解现实,懂得社会,认识自己。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探究,有助于发展批判思维,培养独立的判断能力、合理的价值取向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服务社会。

2.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自然科学方方面面,其内容之丰富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选择地开展历史的研究性学习,并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

3.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有其内在的联系性。因此,可以通过开展历史的研究性学习,强化学生的时空观,提高学生全盘、动态地分析和考虑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客观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类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提升学生应付社会变化的能力。

二、开展基于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历史研究性学习

1.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习适应能力

历史课堂中大量存在的就是常规课。常规课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我们认为,历史常规课的研究性学习重在按“探究”意识来组织教学内容,而不必刻意追求探究步骤的完整。如,教学《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时,设计环节如下:(1)情景引入:就“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内国际背景”,让学生看一段录像,时间约3分钟,之后学生从中归纳信息回答问题。(2)阅读课文:本节课要学习三个目,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内容,教师说明并屏幕显示阅读的要求:①构建知识结构;②指出疑难障碍;③围绕重点设计问题;④解答提出的问题。时间约10分钟。(3)教师示范提问:安排在第一目“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进行,时间约8分钟。第一步:让第一组成员简要说明本目的知识结构,一个同学讲不全,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第二步:教师询问学生有何疑难问题或学习障碍。第三步:教师就本目内容进行示范提问,如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一化三改”是怎样完成的?有何重大意义?等等。第四步:上述问题都是本课的重点问题,教师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逐题解答。(4)学生模拟提问:安排在第二、三目中进行,时间约15分钟。范式、程序与第二环节相同。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提纲挈领就本目内容进行总结。(5)小结讨论:时间约5分钟。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全局性的把握,安排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失误?造成失误的原因有哪些?从中应吸取哪些教训?(6)学习反思:时间约2分钟。突出个性,整理知识,研究不足,及时矫正,实现“堂堂清”。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努力建构开放性的课堂,呈现开放学习的态势;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强调合作与交流,关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适应学习需求。

2.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强化生活适应能力

高中生求知欲旺盛、自我意识增强,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不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激感效应等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转变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有强烈求知欲的探索者。当学生从封闭单调的学校教育向社会拓展后,他们对学习历史的认识必然得到升华。

3.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交往适应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大多都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的。每个小组成员之间都是既分工又合作的,每个学习环节都对课题的圆满完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就要求每个成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历史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能力、性格和知识结构组建课题组和合理分工,引导学生及时交流、协调矛盾、统一进度、精诚合作。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图文资料收集、甄别、归类、汇总,通过对问卷的设计、实施和统计分析,通过访谈和社会调查,通过激烈的讨论和深刻的反思,可以养成既合作又独立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和交往适应能力。

4.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挫折适应能力

篇3

关键词:信息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优秀表现。教育领域也是很早引入信息技术的领域之一,在我国起步虽然较晚,但推广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城镇中小学中,基本上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这些设备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哪些便捷呢?

1.放大了课本内容。在没有多媒体设备之前,学生只能在老师的带领下看自己的课本,开小差的机会比较多。而且学生的关注点也容易因为短暂的走思而与老师产生偏差。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课本内容放大到屏幕上,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

2.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设备除了可以将已有的教学内容放大到课堂中来以外,还可以应用互联网搜索到许多与教学相关的资料,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尤其是一些音频或者影像资料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

3.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有些教学内容较为复杂,但用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之后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就让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同时减少了老师讲解的时间,能够进行更多的教学内容。

4.能够提高课堂参与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备课过程中多了更多学生可以参与的环节。备课不再只是老师一个人的工作,可以将任务分配给学生,充分运用任务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地位,把课堂主导的地位还给学生。

二、信息化在课堂中的应用范例与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随着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普及和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信息化因为其在教学当中的优势,被更广泛地应用到了课堂教学当中。

1.将课本内容和习题内容集中放大展示到了屏幕中。这样老师可以根据自己要考查的重点,对课本内容进行增减,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

2.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扩充课本内容。利用互联网寻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音频内容,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能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课本内容。

3.变平面为立体,降低知识网络构建难度。学生接触到的都是课本平面知识,如果形成知识网络是比较难得的一个过程。利用幻灯片,可以根据授课重点,为学生直观清晰地展示知识网络结构,方便学生模仿学习。

4.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在备课环节中,可以将幻灯片制作、视频准备等步骤分配到不同的小组进行准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查找自己想了解的背景资料。在上课时,由学生中推举出一名主讲人,来为学生讲解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最后由老师对没准备到的重点内容进行补充或者对大家的成果进行讲评。这样能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关注度大幅度得到提升,也让课堂变得高效。

那么,具体到高中的历史课堂中,我们应该如何应用信息化的优势来开展教学活动呢?

1.利用互联网搜集展示专题图片,营造历史环境氛围。高中的历史课本中,讲述历史事件和事件意义的课文内容很多,图片内容所占比重较少。不能很好地向学生全面反映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通过互联网多搜集一些图片,可以更丰富立体地向学生展示当时的社会环境,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当时环境下的历史事件,从而对所学内容也印象深刻。

2.利用幻灯片形式展示时间轴。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历史课程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可以建立起一条时间轴,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在没有多媒体设备之前,老师只能利用有限的板书表格帮助学生梳理,不够全面直观。如果利用多媒体设备,搭配上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总结,不仅能涵盖更多内容,还能更直观地展现出中国史和世界史时间轴的重叠。这种做法能有效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保持思路条理清晰,复习时更有效率。

3.分配备课任务组织学生自己讲课。因为学生越来越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应用,可以将备课人物合理分配,将历史课堂交给学生自己来主导。最后老师对重点、考点进行点拨。这样学习能抓住学生兴趣,通过自己的准备也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4.将模拟练习题放大到幻灯片里。高中阶段,虽然有很多考试,但是也意味着没有很多的时间,同时给全班学生做统一的测验。历史知识点比较细碎,需要及时检验学生的记忆和应用情况。这种方法能充分利用课堂中的碎小时间,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当堂反馈出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是否达到了老师的预期设计。

三、信息化在历史复习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对于历史教学来说,课堂教学中有一类特殊的课程在整个教学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历史复习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复习课几乎占据了总教学课时中将近二分之一的时间。

主要原因是由于高中历史的主要教学内容与初中阶段内容重叠交叉,在讲授新的历史知识时,其实就是在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另外,作为高考文科考查的科目之一,历史学科由于内容多、时间线索纷繁复杂,给复习课带来的任务量一直很大。较为传统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划分专题复习。这种复习方式主要根据时代背景或者主要历史时间进行专题划分,然后细化专题知识点内容,带领学生梳理复习。优点是这种划分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而来,复习与检测都较有针对性。当然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教学大纲中会有一些重叠划分内容,复习时没有连贯性或将两部分重叠内容进行对比时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轴关系会给学生自己复习留下难题。

2.依据时间轴复习。这种复习方式应该是最科学的方式之一,不仅在复习时有线索可依,还可以建立清晰的时间网,了解各个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但是这种复习方法工作量大,全部靠老师一个人来整理,达不到让学生梳理复习的目的。

相较传统复习方法,信息化历史复习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但是却大大降低了我们复习课备课的任务量。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直观放大地将专题表格展示给学生。重叠内容也可以归纳在表格中利用数据图片进行充分对比展示。其次,数据检索排列功能的充分应用可以轻松地帮助我们梳理出不同的历史事件时间轴,并且能够随意拆分重组。这些内容还可以布置成为小组作业,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全班进行数据汇总。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复习课中,改变复习课“一言堂”的现象。

信息化在新课教授、复习课的整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对于信息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更广泛地推广和开发。

参考文献:

[1]王海涛.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应用信息技术[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05).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程;高效课堂;有效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05-01

就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来说,不仅是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科目之一。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从历史角度出发,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往往就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经过为主要的教学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历史之外的旁观者,对历史事件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一味的跟从教师的教学思路,对相关历史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点之外,更多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历史人文素质的教育,简言之就是"以史明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转变相应的教学理念,从历史的角度对学生加以引导,将历史进行还原,让学生在观察中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比如就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第三单元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在传统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节省课时,通常会直接为学生进行相关的总结,让学生进行记录即可,但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就应通过这些活动课程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在展开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并同时要求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为自己一方的辩论提供有力的依据。在辩论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发言,但要控制好秩序和时间,让学生在这种较为自由的学习空间中掌握并巩固相关历史知识点,学会站在现在的位置,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事件的来龙去脉,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2.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课堂呈现方式

除了上文中讲到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之外,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就历史课程本身而言,如果单从课程内容来看,有的历史事件与现在的时代相去甚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不到相应的学习热点,于是历史课程也就成为了学生眼中枯燥的代名词。针对这一现状,历史可侧很难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丰富立体的历史课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不同的呈现。比如就八年级历史教材第一单元""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前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收集相关的资料或视频,开展正式的教学之前,可以播放一遍让学生进行观看。在播放之前,教师应准备2~3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避免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毫无重点。

与此同时,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就一些较难的历史讨论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最后进行小组意见的汇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从某种程度来说,还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对象。因此,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组织之外,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初中教育体系的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月红;;"说书"--历史课堂的表达技巧[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篇5

拿到新教材,第一感觉是新颖、图文并茂,完全打破了老教材的体系,对知识进行了重组,以专题化方式出现,似乎教材变得更容易了;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感觉到新教材不好用。转念一想,新教材是许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理念指导下的教材,这样的编排肯定有一定的道理。我发现,其实是自己观念上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理解是肤浅的,是“教教材”的传统观念在作怪。通过进一步学习及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我发现新教材有许多亮点,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用好新教材,实现三维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比如,用好“历史纵横”和“模块链接”模块,用好图文史料,用好“学习延伸”模块等,在安排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史料,以扩展知识面,补充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良好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是一门艺术,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就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教法。

1.材料学习法。材料学习法是新课程教学中最重要和最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家实事求是求证历史的方法,并形成有尝试的历史认识。材料学习法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发现一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具有探究式学习的特征,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实质的要求。

2.讨论法。讨论法主要适用于原因、影响、评价类型的问题,一般采用分组讨论。学生结合课内外所接触的史实,通过分组讨论、汇总,使其对历史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辩论法。辩论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思辨性较强、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会有不同结论、目前史学界仍存在一定分歧的历史问题。通过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4.比较法。比较法教学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组织学生比较一些相似或相异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历史事件的复杂因素,学会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

5.讲授法。讲授法是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新课程教学中仍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能力难以达到的问题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除上述外,还有观察法、实践法、图表法等。若能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设民主环境,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民主的课堂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教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进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课堂教学有效性体现在教师能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越高。

2.教学目标设置要具有层次和符合学生实际。由于学生发展和能力的差异,教学目标既要让大部分学生吃饱,又要让一部分学生吃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全体学生都有所获。

3.提高学生参与度。有专家指出:“考查教学效率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要想提高学生参与度,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想、有所问、有所讲、有所作、有所学、有所获。

4.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问题设置要有梯度,有循序渐进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带着愉悦而奋进的心情一步步迈人知识的殿堂,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