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看法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生产的看法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生产的看法和建议

篇1

1.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从领导到员工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尤其是在近些年,各行业的用电需求量很大,电力企业的生产任务较重,很容易忽视安全问题,不重视排除一些安全隐患。领导阶层虽然在工作的会议中数次强调电力的安全生产问题,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却没有的实际的措施来保证电力的安全生产,也没有对电力的生产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电力企业的员工对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了解,不重视。另外,电力企业对于安全生产防护措施的投入不够,投资较少,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忽略了安全,落后的管理方式以及有限的资金投入使得安全事故频发。

2.协调难度较大

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范围极广,参与的单位众多,这就势必会造成各单位之间协调起来相当困难,一些基层的领导干部对于电力的安全生产问题存在着不正确的看法,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甚至使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成为了真空地带。监督不到位也是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一线监督人员对于员工的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相当普遍,放不下面子成为了不监管的借口,此种问题使得安全问题由小变大,事故频发。

二、电力安全生产的相关建议

上文提到,电力企业想要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把好安全生产这道关,电力的安全生产才能保证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保证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从而使企业稳定的获得经济效益,一次重大的安全事故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已久获得的经济效益付之一炬,严重的事故更可能导致电力企业的停产或者破产。以下笔者就目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给出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增强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一定要转变以往传统的安全理念,要重视电力的安全生产管理,要“安全第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把电力安全生产关。在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向员工灌输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安全作为电力生产前提,在保证前提的基础下,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对于频发的安全事故进行事先的防范,发现安全问题立即处理,不留半点安全隐患。领导不但要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落实到位,监督人员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对于违规的操作以及其他不符合规定的操作立即制止。企业要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经验交流,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活动,把安全第一的意识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中。

2.加强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正在逐步的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也是如此,也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步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目前而言,我国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还相当的落后,因此,必须对目前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使安全生产的管理手段与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其次,要加强制度创新,创新制度的目的在于鼓励员工重视安全生产,并且对电力的安全生产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形成科学规范化的制度,用制度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用制度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

3.加强设备的管理,严格监督

在电力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电力生产设备的老化或者设备的突发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占比例很大,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于电力设备的监管,在设备的选用过程中切忌单方面将生产成本,不顾及产品的质量,导致生产过程中问题频出;严格遵守设备的报废制度,在我国的广大地区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很多电力设备都存在使用年限过长,还在服役的现象,设备的老化势必会导致问题频发,对于到达使用年限的电力设备要根据制度进行报废处理,切忌继续使用。要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查,巡查的目的在于检查设备是否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存在的小问题,放防患于未然,对于存在问题较为严重的设备要及时的予以更换。

三、结语

篇2

“《安全生产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总体改得比较全面,职责划分比较明确,企业执行起来操作性增强。”谈到他对《安全生产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的看法时,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监局副局长陈维民坦率地说道。

虽然《安全生产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提高,但陈维民表示并没有太大压力,“神华集团向来都是这么做的,煤矿开采作为高危行业,安全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个以煤矿为基础产业的特大型国有企业,神华集团一直非常重视安全管理。除执行国家明确要求的安全管理措施外,神华集团自2005年开始,还组织国内许多知名专家,专题研究煤矿安全管理问题,探索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完善。2011年神华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018,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根据神华的经验,陈维民建议在《安全生产法》中增加“企业应该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条款。

风险预控 针对性管控

风险预控是怎么回事呢?“简单地说,风险预控就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一方面促进企业规范化建设,另一方面防范事故发生。” 陈维民介绍说,这主要是从安全风险管理角度来说。

其实风险管理有很多种,像财务风险管理、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企业发展战略风险管理等,安全风险管理跟这些方面都有很大关系。比如,假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扩张,那么过多地兼并一些生产条件比较差、生产设施比较落后的矿井,安全生产就没有保障。企业发展战略定位不准,对安全管理会产生不利影响。

风险预控如何操作呢?陈维民概括地说,先进行危险源辨识,看看存在哪些危险因素,会引发哪些事件,之所以说“事件”而不是“事故”,是因为这些危险因素不一定发展成事故,会受到人员、设备、环境的共同影响。如果操作人员没有相应的安全素养或安全技能而进行作业,这就是风险(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后,进行风险评估,就是给危险源排排队,哪些是大的危险源,企业安全发展中要优先控制。”陈维民继续说,针对这些危险源,按照优先控制的顺序,企业需采取哪些措施,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后,风险是不是就降低了呢?如果风险确实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内,就不用采取新的措施了。但如果没有降低,就需重新再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像存在职业危害的场所给员工配备个体防护装备。实际上这些管理措施都可以算是风险控制措施。而风险一旦控制不住,发生失控怎么办?这就涉及到应急管理。

可以说,风险预控建立了一个科学的安全管理流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要求,结合煤矿生产中各系统、各工作岗位存在的人、机、环、管等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安全管理的依据和手段;通过落实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保证管控标准和措施执行到位。

陈维民举例说,煤矿井下工作面巷道出口可能出现宽度过小或一端过大、一端过小以及高度不够的情况,对于这类风险,神华集团的煤矿进行风险评估后,明确风险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班长)、直接管理人员(带班队长)、主要监管人员(安监员、采掘专检人员)及主要监管部门(安监处、生产调度中心),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当班带班队长检查发现安全出口宽度小于0.7m或有小于0.7m的趋势时,必须安排当班加刀或甩刀,调整工作面,保证安全出口宽度不小于0.7m;发现安全出口高度小于1.8m,立即进行起底爆破。” 陈维民介绍说。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系统整合

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比较分散,各项规章制度也比较分散。陈维民认为,如果《安全生产法》提议企业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就可以将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系统地整合成一体,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应急预案等都整合在一块,形成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方法。

陈维民接着介绍了神华集团按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设置安全目标的过程。他说,先是由生产部、经营部等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年度生产经营、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计划;安全监管部门根据这些目标和计划,制定安全管理以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目标和计划;人力资源部汇总各部门的目标和工作计划,呈报给安委会讨论、审核、调整;总经理负责安全目标、指标的审批工作;最后仍由人力资源部对各单位的安全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惩。陈维民认为,这样一个操作流程,体现了职责的具体分配,企业执行起来操作性更强一些。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其实包含了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方法。”陈维民介绍说,它建立了从管理对象、管理职责、管理流程、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直至管理目标的一整套自动循环、闭环管理的机制。比如职工违章作业,首先要检查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有没有做到位,是否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定规章后有没有对职工进行培训,让职工了解这个规章;培训后有没有对职工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看职工是否按照规章要求操作,以及职工有没有反馈意见;再结合实际情况判断规章制定得合不合理,需不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如此,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既能实现超前预防管理,又促进闭环管理的持续改进。

引导企业转变观念

“总体来讲,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性、规范性的安全管理方法。”陈维民介绍说,咱们国家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标准规范,像澳大利亚、美国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比较成熟,已经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求。国外的企业在符合国家规程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再制定企业自己的风险管理规定。

陈维民建议说,在《安全生产法》中提出让企业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后,国家再配套出台一些规范标准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的要求进行规定,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陈维民分析说,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并没有多复杂,它是一套全面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是从预先控制的方面抓安全管理,企业目前的难题是观念还没转过来。如果从《安全生产法》法律层面引导企业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利于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篇3

关键词:安全监督 群众 工作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215-02

自2015年8月开工以来,工区工会在工区党政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劳动保护工作为提高施工经济效益服务和依靠职工群众实现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坚决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关于加强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八项措施》,提高劳动保护水平,补充监督机制中存在的漏洞,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同时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健康安全,在工区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在施工生产中群众安全监督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目前群安员的工作现状不容乐观,群安员活动的开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完善,才能更好地为施工生产服务。具体浅析如下。

1 群安员目前的现状

(1)该工区目前有20名群安员,分布在施工生产各关键岗位当中,基本上都是各工区的骨干分子,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相对一般员工较高,但年龄参差不齐,年龄稍大些的群安员现场经验丰富,但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较差,有时灵活性不够,遇到问题过于依赖经验;而年轻的群安员虽然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经验,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2)群安员培训时间不能保证,特别是工区目前施工战线长,又实行倒班制,居住在不同生活区,有时个别群安员有事请假,集中培训比较困难,工区工会牵头,工区安全部采取分批分次培训,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有时不能保证,可能造成一些群安员对安全生产方面的一些新知识、新法规和新规程不太了解。

(3)群安员的工作为兼职,待遇不高,如,表现不佳,取消本月群安员补贴,造成一些群安员工作积极性下降,有时碍于情面不敢管甚至是不想去管,工作力度不够。

(4)群安员工作的奖罚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集团公司工会在《关于加强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八项措施》中明确建立星级群安员评选制度和建立群安工作追责制度,但群安员工作还没有完全标准化造成具体执行上有一定难度。

2 目前群安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不愿监督。有个别群安员只挂名不监督,在具体工作中见事不问遇事不管,美其名曰“一岗双责”,实际上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根本忘记了自己是一名神圣的群众安全监督员。具体原因:首先,是其自身使命感及责任心相对较弱,这是由于其受到的引导、教育不足;其次,是在群安员的管理以及奖惩制度上相关部门没有予以完善,致使群安员在思想上懈怠,人为干不干都一样,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另外群安员待遇不高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之一。

(2)不会监督。主要原因是群安员的学习培训不够,专业知识不丰富。个别群安员平时不注意现场相关技术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差,造成自身的短板,也就无能力去发现安全隐患纠正违章了,直接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三违”现象屡禁不止;个别群安员有心去干好,但抓不到点子上,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事倍功半,劳民伤财;还有的群安员虽然在工作中敢管、负责,但方法不当,容易令人际关系紧张,阻碍安全监督工作的开展。

(3)不敢监督。工作中发现安全隐患或者“三违”问题后,有些群安员会提出自己的建议,但当自己的主张遇到阻力时,便会轻易放弃,这违背了群安员的使命以及工作责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因为没有完善的保障机制对群安员进行保障,在工作中也没有给予群安员及时的支持和后盾,导致群安员对自己的工作有顾虑;二是个别群安员有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

3 如何提高群安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群安员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消除根源、完善群安员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群安员工作的前提条件。目前,人们对群安员的地位、作用认识比较模糊,有的偏颇,有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其实也是影响群安员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群安员工作开展中必须要明白“五个明确”:明确群安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基本地位;明确群安员在群众安全监督中的主体地位;明确群安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宣传作用;明确群安员在安全生产中的信息员作用;明确群安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监督员作用;其次要建立健全群安员管理机制。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明确群安员的职责、地位及权利。首先,让职工群众认可和接受,用行政的力量为群安员撑腰,切实保障群安员的利益不受侵犯;其次,加大对群安员的津贴补助,用经济杠杆调动群安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加大责任落实,加强组织领导,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工作支持,为群安员的工作健康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工会组织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与安全部的沟通协调,把群安员工作的思路谋划好、措施落实好。

第二,要给群安员压担子。首先,要建立群安员日常工作精细化考核奖罚机制,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和群安员工作的特点,坚持对群安员的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标准及时兑现奖罚;其次,采取有效地措施来确保他们的工作质量,严格要求群安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时所发现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及时整改,如实填写当天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类事故,如实填写当天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不准避重就轻,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漏项缺项。同时让群安员明确自己肩负的职责,从思想上强化责任意识。

第三,加强学习培训。通过组织培训,加强群安员的岗位意识以及安全意识,令群安员在工作中一切以“安全”作为出发点,对待安全问题要“硬”起来。作为群安员,必须在生产中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熟练地掌握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安全知识,通过技能培训,掌握群安员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工作流程,提高群安员对安全隐患以及危险的辨识能力,并在发现安全事故以及突发性事故时具有应对能力,令群安员发挥真正的职能作用。

第四,要建立群监信息闭合处理考核机制。由于工区群安员多,信息量大,安全部对现场管理力度有限,无法一一对群安员汇报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这可能令很多信息无法落实,因而流失,也可能会对群安员工作态度以及效果造成影响。所以,一方面要鼓励群安员汇报发现的隐患;另一方面要群安员及时对隐患的整改进行督促,这就要求在隐患的消除问题上需要群安员自己予以跟踪督促,从而形成闭合性的处理体系。除此之外还需要工区为该处理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切实保证群众安全监督工作的实效性。

第五,开展群安员之间的竞争,要在群安员之间组织“评优找差”活动,坚持一月一考评、一奖罚、一通报,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局面,推动工区群众安全监督工作健康发展。

第六,在群安员中征集合理化建议。“群众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因此,应当定期开展建议活动,令群安员以安全生产为出发点多提建议,安全部和工会对建议进行收集整理,并由专人针对建议进行落实。这一举措不但可以征集到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合理建议,还能够及时对群安员的工作状况以及对工作的看法,对群安员工作予以改进,从而有效地提高群安员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生产中有效发挥群安员的作用能够切实保障生产安全,通过科学的管理以及合理的鼓励举措,令群安员在安全工作中发挥监督作用,保证施工安全。另外针对群安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要认真分析根源,针对性的予以改进,一定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对群安员工作的影响,更好地调动和发挥群安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施工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各地政府均均加大城市基础性建设,道路是越修越长,地上轻轨,地面高架,地下地铁,楼也是越盖越高,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尤其是近几年,个体建筑业迅猛发展,施工企业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施工工艺来看,已经从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步向机械化、专业化过渡,特别是近几年来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出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大量采用,不仅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保证工程质量,更应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近期各媒体频有报导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今年上海市静安区11・15重大火灾发生后,各地质安部门又加大对防火和消防的检查力度,但是总感觉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味道,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处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现就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角度,论述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

(一)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薄,安全生产隐患较多

1.施工现场大量使用不合格或应按规定报废的安全帽、安全网、漏电保护器等安全防护用品;施工机械设备、安全防护器材不按国家规定检测、报废、更新。

2.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全面、不严密、不牢固,用材不符合安全要求;宿舍、食堂、卫生间等生活设施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区、作业区极度脏乱差,文明施工达不到国家现行标准。

3.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偏少,未设置专项安全生产费用帐户;技术人员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项目部多数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不文明施工行为视而不见;安全隐患不按要求整改或拒绝整改。

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专业素质差、配置未达到国家规定;“内业不完整、外业有缺陷”。

5.弄虚作假应付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检查;平时无人管,检查前突击,查后即复原,出事钱摆平,是较为普遍、业内共知的一个“正常”现象。

6.个别领导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心存侥幸,工作中存在“事前无预防措施、事中无应急措施、事后无经验教训”;用无谓的“牺牲”换取暂期的经济效益。

(二)法规、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混乱

1.国家相继出台了《劳动法》、《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部颁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十几个,但施工企业对于这些法律法规、和上级建设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成了“老总不看、主管老总不认真看、项目经理让别人看,安全部门看了也白看”的局面,造成了人们对建筑企业生产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2.分部分项工程违法分包。施工项目部不能依法分包,将土建工程“单项或多项”分包给无任何资质的个人,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危险性高的分项工程,分包单位无视安全,这是存在和发生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

3.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野蛮施工。分包单位不服从总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项目经理或工长让塔吊在没有专职指挥,或出现“人证不符”的情况;架子工、电工、焊工、机械工等未经培训及取得资格证书的情况下就上岗作业。违章作业,基础施工不按设计要求防护,没有防止坍塌措施;临电未达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要求;脚手架不按规范进行防护,使用不合格或应淘汰的安全网或密目网;施工机械设备超期使用,不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现场的施工人员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等;外墙架杆、夹扣、平网等材料不满足安全要求;拆除外脚手架时,架子工直接将钢管、扣件扔在地面上;架子工等“特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按要求进行安全防护;有关人员不按检查要求整改安全

隐患。

4.奖惩机制不完善,对违规行为无约束力。企业未制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行之有效的奖惩办法,对遵章、守制与违法、违规行为没有明确的奖罚标准。

二、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迫使施工企业大量垫付工程款而产生高额利息,再加上建设单位不按合同规定及时付款、人工费、材料费的上涨等因素,造成施工成本不断增加、利润不断下降,使得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

(二)主观原因:思想意识问题

1.不能正确理解“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某些施工企业只考虑当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为挣钱,在质量、安全上不愿意投入,出事后就花大价钱出面摆平,结果是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自己也受了惩罚。

2.“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传统观念,淡化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国家依法赋予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利不被人重视,有关职能部门未依法履行相应的法律责任。

3.落后的安全生产管理观念,致使“死看死守”仍然视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导思想。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复杂多变性、生产流动性、不稳定的状态,决定了安全生产的动态管理。

4.宿命论、经验论残余思想作怪,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心存侥幸。总之,陈旧的安全生产管理观念,僵化的安全生产意识,是导致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根源。

三、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安全生产法律意识。

2.抓好队伍建设,禁止挂靠施工、私自分包工程。

3.建立竞争机制,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建立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技术等级制度,制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标准及工资标准,通过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内外业考核,发放相应工资。

4.完善安全制度建设,理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手段,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总公司应设置安全部,分公司设置安全科,施工项目部的安全负责人应由总公司委派,并由总公司发放工资,在项目部享受项目副经理待遇,这样就能让安全负责人有的放失、放开手脚、大担管理。总公司安全部,全面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宏观管理;分公司安全科,负责分公司安全生产的微观管理;施工项目部安全负责人,负责项目工程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5.完善奖惩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手段的震慑力。 制定并实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处罚办法》,加大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野蛮施工的处罚力度,扩大奖励遵章守制施工人员的正面影响,营造安全生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氛围。。

6.根据承包工程的施工环境和特点,加强技术方面的安全措施,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认真做好现场规划,加大安全方面的物质和经济方面的投入,特别是深大基坑施工、大模板施工、外墙保温施工、玻璃幕墙等关键部位和专项工程。

7.积极稳妥地推进建设工程保险制度,除了已实行的意外伤害等保险外,还应设立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新险种,如建设方责任险、职业责任险、工程质量保险、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等。其中一些险种应强制推行,同时政府要有政策支持。

8.综合治理建设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治理建设方的过分压价,施工方的过分竞价,压价行为;治理建设方强求施工方的“垫资”行为;治理建设方不按进度给付工程进度款以及拖欠工程款的行为;依法打击建筑材料供应者的垄断及强买、强卖行为,依法整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治安环境等。

篇5

关键词:安全意识安全管理

建筑业的超常规发展给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新的挑战。本人结合近年来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工作实际, 就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一些个人看法。

一、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

建筑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企业自身要真正重视安全,要让企业重视安全必须首先要使对企业生产经营拥有主要决策权的企业主要负责人从思想意识上对建筑安全高度重视。此外,企业是安全投入的主体,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在大部分企业中企业主要负责人往往掌握着财政大权。因此,只有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 取得他们对企业安全工作的大力支持,才能使安全投入得到保证,才能使安全措施落实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教育.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时加强案例教育,生动形象的案例教育有助于从思想上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②分级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级约谈中的分级指的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分级,在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时,可先由各地安监站站长进行约谈,告诉其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约谈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依然没有好转.再由各地建设局里主管领导对该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通过分级约谈,逐步施压,使企业主要负责人意识到安全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感觉到安全工作的压力,才可能对安全工作真正重视。

二、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监管模式

目前, 政府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部门仍然是运动员和裁判员两个角色集于一身, 这样很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而且也容易滋生腐败, 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项, 交由公民、市场和社会去处理和运作, 应该尽快建立一个合理的建筑施工监管模式, 打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的平台, 最好是引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评价中介组织机构,建立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建筑生产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企业( 项目) 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标准方法和应达到的要求, 使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达到实现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安全生产评价是综合评价一个企业( 项目) 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组织措施的完善性以及管理者和操作者安全素质高低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政策, 成立专业的安全生产评价机构, 强化建设单位(业主) 安全生产责任, 可鼓励其聘用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对安全生产进行管理, 强制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聘用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对企业安全生产负责。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机构做出的评价结果要及时上报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以便监督管理,并可以据此来进行安全文明工地和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的评定。

三、重点突出抓好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安全的,安全工作的目标应该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 也可以把伤害和损失降低到较轻的程度。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是建筑施工现场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根源,只有抓好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管理这个安全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才能避免群死群伤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实现上述安全工作目标。要管理好重大危险源,必须做好以下工作:①建立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评价标准体系,目前已经有学者开始着手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辩识问题的研究,但国家还没有对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做出具体规定;②加强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备案登记;③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随时掌握危险源的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同时要求施工企业在实施前和实施完毕后告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这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就可以准确了解当地建设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动态分布情况。

四、加强安监机构建设, 进一步规范安监工作

1)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自1999 年以来, 全国各地虽陆续成立了建筑安全监督站, 但到目前为止, 由于政府执法财政和人力资源有限, 许多地区还存在着质量监督站和安全监督站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现象, 经费来源严重不足, 安全监管工作难以充分开展, 削弱了对安全监督的力度, 所以国家要制定一个规范标准的组织机构模式, 比如说单位性质、经费来源问题; 负责制及责任制问题; 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问题; 检查检测设备问题等等。

2) 充实人员, 提高素质。

目前各级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的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紧

缺, 也直接影响了安全监督任务的完成。建筑安全监督人员必须加强学习, 提高专业素质, 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 使监督工作到位, 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从而为事前预防提供有力保证, 建议尽快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制度, 走专业化执业资格路子, 合理划分专业, 保证监督检查质量。还要督促监管人员保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3) 要严把安全监督备案资料审查关。

对备案资料中申报的安全监管人员与施工现场明显不符, 安全考核合格证造假的一定要严厉查处。

五、安全技术一体化,加强安全技术培训

建筑安全和技术是密不可分,没有技术支撑的安全是无力的,安全要靠技术保驾护航。因此,必须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不断适应建筑安全工作发展的需要,在建筑安全技术培训中应注重“四个结合”: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②考试与考核相结合;③发证与技能相结合;④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篇6

当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工作重点在哪呢?通过参加国务院组织的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安全意识。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已被世人所公认的一个英明论断。仅从狭义层面上。发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能否得以发展取决于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和劳动者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在安全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劳动者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在安全上有了保障,则劳动者享受到了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便利和改善了劳动者的生存、生活条件。提高了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劳动者继而积极地投入到这生产活动中,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态势。反之,不言而喻。现代人应该很清楚以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电冰箱的命运。电冰箱的产生确实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当人们认识到它的制冷剂所使用的氟利昂给人的生存空间带来的安全威胁时,人们自然摈弃了氟利昂制冷剂的电冰箱。安全科学技术就是解决劳动者和他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在安全上如何得以保障的关键所在。这原是一条不用阐述的简单道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安全与危险的交界面是不同的。加上人的心理世界存在着侥幸心理和冒险精神,决定了有相当一部份人急于为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而将上述的简单道理抛置一边,以致酿成这些劳动者不但不能安全地享有他们自己劳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而且将他们自己的生命也付之一炬。难以计数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事例。正是充分的证据。贵州省威宁县富强铅锌矿“6.30”擅自采挖雷矿底柱造成冒顶事故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要在全国范围内明显地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强化安全科学技术在安全生产上的重要意义的宣传教育工作。在社会上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把意识化为体现对自己可贵生命珍惜的行为已成为其一的必要条件。

当务之急。要让劳动者(经营者应是劳动者的一个组成部分)改变目前在生产过程中是处在一个被监管情况下不得已而运作的一些安全生产行为活动的被动状态为“我要安全”、“生产必须安全”的主动行为,真正体现出责任主体的形态,使“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真正融入劳动者的思想意识,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动力源。

二、充分发挥安全技术专家的作用,改善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贵州之行,在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鲜见从事采矿和尾矿库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即使在地区(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内也少有理工科班出身的公职人员。工程技术专家更似凤毛麟角(雷山县安监局全体公职人员均非理工科专业毕业。印江县安监局仅1人为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安全技术专家的奇缺,严重地制约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要想借用“短、平、快”的方法手段以改变这落后局面,应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技术专家的作用。省、地区(市)级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可以建立有关安全生产技术专家的人才库,并在网络上公布其成员名单。一方面各类企业可邀请这些专家参与企业员工的培训、安全生产技术设施的改进更新、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指导等等,企业能便捷地取得这些专家在安全生产技术上所能给予的支撑;另一方面。让他们参加各级安全生产监察检查活动,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仅举两个例子以说明它的必要性。例一,赤天化集团公司作为有几十年历史的老企业,在氨罐区未设置易燃易爆气体泄露报警和水喷淋等重要的安全装置:例二,天柱县军辉矿业公司猪圈湾重晶石矿。作为斜井开拓的矿井。其排水管路仅一条,排水泵也未设置双电源供电。矿井的排水设施与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相差甚远。类似猪圈湾重晶石矿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存在。事实上,当地的安监部门并不少到这些企业进行现场监察检查工作,且经历了2007年6月至今的隐患排查活动,但未能发现这些企业安全生产设施上的缺陷。通过这次百日督查活动,惊异地发现,存在着相当数量上当地安监部门对企业的生产现场的监察检查,每一厂(矿)次,检查出安全生产隐患平均不超过3个。能发现在安全生产技术设施上存在的问题则更少,远远少于国家安全生产百日督查组到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各级安全生产监察、检查中,应邀请相应的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参加,利用和发挥他们的作用,以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设施的完善,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本质安全性。从治本入手,达到治标的目的。毫无疑问,省、市级以上的安监部门建立的安全生产技术专家人才库,将为充分利用和发挥安全生产技术专家的人才资源提供十分便利的渠道。

三、“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为了规范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人一机一环”条件,我们国家颁布实施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等。企业所必须遵守的现行的这些法制章程和技术文件。它们均是以往安全生产实践在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应用上的经验结晶。体现了一个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水平。

从各项指标上可以反映出。目前我国安全生产水平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针对这一客观现实,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仅说其中原因之一,是相当部分企业不遵守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制章程和技术文件。 “违法经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扭转这一局面,要让现行的法制章程和技术文件发挥其应有的权威性的约束力。做到“‘物’尽其用”,杜绝“违法经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

篇7

《责任的力量》是由局党委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反映一名叫何宗伟的职工防止行车重大事故引发深层思考和产生广泛影响的书,也可以说是局党委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出的书。在该书首发式上,铁路局刚刚表彰的20**年度十大安全标兵结合何宗伟防止事故的行为,谈了自己对安全生产的感想和看法。“何宗伟现象”成为会议高频词。

何宗伟是济源车务段阳城车站一名普通助理值班员。20**年5月12日3时34分,88874次列车牵引着4069吨货物从太行山呼啸而来,一辆辆快速运动的重车划破了深夜的寂静,列车带起的风,风裹着太行山谷深夜的寒气和铁路沿线的煤灰直往何宗伟脖子里钻。

何宗伟像往常一样,一边眯着眼拒挡着列车带起的煤灰,一边仔细观察和认真倾听车辆的运行状态。“卡嚓、卡嚓……吱……吱”不规则的异声让何宗伟警觉起来,随着“异声”,一个飞转的“火轮”从何宗伟眼前闪过。

“不好,车辆有故障。”何宗伟拿起对讲机就对值班员紧急呼叫:“停车,停车……”

一阵刺耳的紧急制动声,88874次货物列车停了下来。经检查,该列车第17位车辆的前台车中心盘脱出,摇枕严重歪斜,旁承错位,车轮发热,轮缘被严重划伤……就这样,何宗伟防止了一起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重载货物列车颠覆事故。

何宗伟得到了铁路局和济源车务段联合给予的10000元安全奖励。

何宗伟立功受奖后,在阳城车站,乃至整个济源车务段都引起了对何宗伟防止事故是“偶然”还是“必然”的“争论”。这种“争论”在郑州局党委“干预”下迅速传播全局,在随后的7个多月时间里,“学习何宗伟,安全立新功”成为全局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何宗伟现象”在全局悄然形成。

在“何宗伟现象”热议中,全局安全生产平稳发展,去年实现了干干净净的安全年。

这里避开何宗伟防止事故不说,就“何宗伟现象”的形成而言,给我们带来了有益思考。

思考之一:当一个人的良好安全行为变成一种现象时,铁路安全生产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采访时,记者了解到,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炎热,何宗伟接车都要坚持“四看”:上看装载加固,下看车辆走行,中看车门扒乘,后看尾部标志。这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应该说是何宗伟防止事故的根本原因。此次,局党委大张旗鼓地为何宗伟“扬名”,就是要在干部职工中推广一种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

“何宗伟现象”形成后,局党委并未“放任自流”,而是及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习何宗伟大家谈活动,并将职工对学习的思考、想法、建议等成果编辑出版,这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何宗伟现象”形成的过程。一旦这种习惯变成一种群体现象,我们的安全之路就会走得更长远。正如局党委书记杨建祥在《责任的力量》一书首发式上所言:“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而当这个渺小的力量被认同、被传播、被放大时,就会变得强大。”这也许就是局党委借典型造势的重要原因吧。

思考之二:问题越“争”越明,道理越“争”越清,“争论”让我们前进的方向更明。在跟踪“何宗伟现象”形成的整个过程中,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和深层思考的还是对何宗伟防止事故的“偶然”与“必然”的“争论”。济源车务段段长王建平告诉记者,在为何宗伟颁奖的当天,他接连三声大问:防止事故该不该?奖励万元值不值?对“安全功臣”服不服?前两问都引来了震耳欲聋的高声回答——该!值!唯独第三问,出现了短暂的停顿,并响起了一个低沉的声音:“有点不服!”

不服,是因为何宗伟防止事故多少含有一点“运气”的成分。应该说,何宗伟防止事故确有偶然因素,但也是能力所致。功过成败就在一瞬间,何宗伟牢牢把握住了这次机会,所以他防止了事故。然而,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住的。从眼前溜走的隐患并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偶然”与“必然”的“争论”,其结果自然是全员都受到了教育,这就远比一个人发挥作用强。

篇8

关键词:现代工业;生产管理;重点和难点

本文从现代工业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入手,对现代工业生产的产品质量、生产安全、成本管控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制约现代工业生产管理的因素,其中包含企业管理意识薄弱、制度体系不成熟以及员工素质较低等方面的影响。对提高工业生产管理效果的建议进行了完整总结,强调应该树立先进的管理意识、完善现有的制度体系、不断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通过研究和分析现代工业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现代工业生产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研究指导和支持。

一、现代工业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1.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多数情况下都与员工的质量观念薄弱和质量意识不足有关。很多员工认为产品质量问题事不关己,每天完成固定的工作任务、相同的工作内容,会缺乏长远的工作目标。此外,部分产品最开始的设计环节存在问题也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最终出现。如果设计技术水平盲目调高,导致技术人员操作困难,反而容易使产品质量下降。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的质量也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如果材料和设备脱节,必然导致产品不符合规格要求,加之部分员工不规范的作业,也会严重阻碍产品质量的提升。

2.生产安全问题突出。部分企业不重视工业生产的安全问题,单一重视经济效益,减少了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很容易导致机械设备不合格作业,为企业埋下安全隐患。此外,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不到位也会导致安全生产实践水平下降。在企业的生产工作中,应当注重生产管理机构的不断完善,避免人员冗杂,以及缺乏生产经验和安全知识的员工参与生产。目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营竞争环境下,企业一旦片面追求资金成本的降低,就很容易引起技术革新水平降低,导致企业生产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不利于企业增加生产活力,进而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生产安全问题需要企业的不断关注和重视。

二、制约工业生产管理的因素

1.企业管理意识薄弱。一旦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就很容易导致企业内部发展涉及到的各项事务受到影响。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自觉的运用已有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知识来维护企业运行,通过合理科学同时符合企业实际的问题分析,来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发挥对实践的良好规划和指导作用,进而不断成为一种内在意识。企业管理者如果在制度存在漏洞时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很容易导致企业运营失调;如果不重视企业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很容易导致生产安全隐患增加。所以,需要企业将人才管理、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和竞争创新发展各方面充分考虑到位,形成全面科学的管理意识。

2.企业制度体系不成熟。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整体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纲要。所以需要借助生产管理规范和标准的引导力量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生产效率,维护良好的生产规律和氛围。但是,大部分的企业存在管理体系不成熟的问题,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决策没有良好的管理标准和指导,阻碍了企业的进步和健康发展。因此,应当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并积极投入实践。在财务调查和统计等方面也应该关注工作的全面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管理来维护正常企业运行。3.企业员工素质较低。正是因为大部分企业的员工来源范围较广,整体的员工受教育程度较低,所以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无法保证。这些都是现代工业生产企业员工的最大特点。如果在员工培训期间的工作不到位,更加会导致员工综合素质降低。主要的员工素质低下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培训前期没有调查员工的个人意见,培训内容广泛但是没有明显的针对性,盲目依据热点设置课程,脱离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第二,没有制定较为系统的员工培训管理计划,导致培训课程不合理,进度不连贯,培训队伍建设混乱。

三、提高工业生产管理效果的建议

1.树立先进的管理意识。应当树立起先进的现代工业生产管理意识,做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无论是管理阶层还是被管理阶层,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对于管理者而言,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个人的管理知识水平,充实自己的管理经验,革新管理意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还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安排管理工作内容,不断提升管理工作效率。被管理人员也不应该仅仅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被管理者也应该积极反馈意见和建议,对管理效果和管理实践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构建起可循环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2.完善现有的制度体系。制度的完善是现代工业生产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应该遵循管理体系和管理知识标准要求,充分实现管理工作详细划分。对于人力资源、财务成本管控、设备维护、员工精神文化学习等多个不同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同时也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准则和管理标准,不可以局限于某一管理层面,忽视其他的管理内容之间的联系。而且,在长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制度配合来达成管理部门整体统一,构建一个更加系统和完善的管理服务制度体系。

3.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现代工业生产管理团队建设的重点和重要方式就在于培训课程的开展,需要关注和重视构建良好的课程培训氛围,提升培训的员工满意程度,高标准、高要求的开展各项培训活动。应该积极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生产管理培训人员进行培训授课,提升培训指导的水平,加大对培训的整体课程内容制定和培训进度把握的关注程度,提升系统化水平,带动整体培训流程更加紧密。可以提前做好课程安排,避免出现培训混乱等问题。此外,培训方式也应该多种多样,可以积极鼓励员工进行自主学习,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工业生产管理效果应该树立先进的管理意识、完善现有的制度体系、不断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和整体运作的核心内容就是生产管理,生产管理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做好经营决策。企业管理意识薄弱、制度体系不成熟以及员工素质较低等因素都不利于现代工业生产管理的发展。因此,应当树立先进的管理意识、完善现有的制度体系、不断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通过研究和分析现代工业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现代工业生产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研究指导和支持,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刘薇 单位:中航工业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永春.工业生产环境下现代手工生产的价值体现[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05:43-44.

[2]尤艳丽,闫换新.面向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的物流工程实验室规划[J].商场现代化,2010,11:123.

[3]王小军.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1,21:291-292.

[4]彭乐峰.美学与工业技术结合的回顾与展望——浅谈审美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2,03:119-122.

篇9

[关键词]矿山救护队 队伍建设 特点 煤矿企业

中图分类号:TD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344-01

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也是煤矿事故多发国,因此必须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给予充分和高度重视,就煤矿安全而言,首要的是对煤矿事故预防问题,这是保证煤矿安全的最主要方面,其次是在发生煤矿灾害事故后如何控制灾变与处理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国有财产损失问题。

我国煤矿救护队在处理煤矿各类灾害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人民生活财产损失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支安全有生力量和机动部队。对煤矿救护队自身来讲,提高抗灾水平和能力,提高救灾效果,历来是业务范围之内经常研究的课题。煤矿救护队应当经常总结日常管理及救灾实战经验、不断探讨提高救灾效果的途径与对策,克服不利因素,发扬有利因素,使煤矿救护队救灾水平和救灾效果日益完善与提高。

一、矿山救护工作的特殊性和现状

1、军事化管理的矿山救护队。矿山救护队是一个军事化管理的组织,对它的要求和管理工作,跟部队的性质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管理、严明的制度、严肃的态度、铁的纪律、听党指挥的工作作风。矿山救护队的责任在于矿山救援,矿山消防,安全生产监察与控制以及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当煤矿事故发生时,矿山救护队要体现出顽强的战斗作风与思想觉悟,要无条件接受组织上的任务分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服从组织要求,还要有处理煤矿事故的能力和手段。

2、矿山救护队是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的。但不是生产单位,它是属于并服务于矿井安全生产的。因此我们无法以经济效益,产品产值或利润为评估来衡量矿山救护队对国家,社会及企业做出的贡献。

3、由于岗位特殊,指战员经常面临着新老队员在岗交替,人员变更的环境之中。新队员的培养成长与老队员的退役安置成为矿山救护必须正视的一个课题,在频繁的新老队员交替中必须重视思想维稳工作,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确保救护工作的连贯性,调动新队员与老队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队伍的抢险救灾意识与服务意识,增强队伍的战斗力是救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4、矿山救护工作具有明显的紧迫性和危险性。一旦发生矿山事故,不管当时气候条件多么恶劣,不管事故是否能引起连续反应,只要接到事故电话,矿山救护人员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奔赴抢险救灾的第一现场,制定抢救战略,置个人安危于脑后,积极开展抢险救灾活动,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5、矿山救护队年轻人多,年轻人爱动,思想活跃,要不断的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培养队员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锻炼其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岗位精神。把这些突出的特点正确引导到救护工作上,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开展救护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时,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要掌握好队员的思想情绪。工作方法要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学会处理好干部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善于通过团体意识教育,巧妙的化解矛盾减少队伍中的不和谐现象。

以上几点和救护队管理工作是非常密切的。若管理工作跟不上,就会造成救护队伍思想混乱,纪律松散,工作拖拉,没有生机,失去战斗力,就不能达到“闻警即到、速战能胜”的救援理念。

二、几点看法和建议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要把救护队建成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必须从管理培训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行计划管理,认真开展岗位练兵和评比竞赛活动,开展多功能矿山救护队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等等。

1、适应新形势,实现多功能矿山救援队伍的转变。要把救护队建成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队伍,除了要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队伍和一个良好的管理外,还要经常开展比武竞赛和预防检查、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救护队在做好战备值班和抢险救灾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安全管理。积极参与煤矿安全预防性检查,积极协助生产矿井做好隐患整改落实工作和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等。

2、加大投入,改善和提升救援技术装备。随着正压呼吸器在我国煤矿救护队的使用,无疑提高了煤矿救护队的装备水平;但应当看到,我国煤矿救护队目前的装备水平还很低,一方面需要国家或煤炭企业在资金等方面支持煤矿救护队提高装备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兄弟队伍之间的交流学习,引进或消化吸收煤矿救护的先进技术及装备。

3、常抓不懈,加强培训和知识更新,科学练兵。一方面要做好理论教育培训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加大实战练习力度。模拟实战是要最大程度地接近实战,要科学拟定模拟救灾程序,树立现代化抢险救灾理念,锻炼救护技能,全面提升矿山救护队的抢险救灾水平。才能确保在实战中少流血,少牺牲,拉得出、打得赢。

4、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是管理的保障。矿山救护队实施的是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制度,强调并重视组织的统一性,制度的规范性,工作的有序性与管理的正规性。因此还应完善制定相应的制度条文。例如:救护队待机制度,会议制度,交接班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业务学习制度,请消假制度,训练制度,井下预防检查制度,技术装备维修保养制度,战后讲评制度,内务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等等。

5、做好新老队员的交替工作。矿山救护队的工作环境具有强烈的危险性,而作为从事救护工作的指战员来说所需要的知识也是综合性的,必须造就一大批真正身体健康,素质良好,爱岗敬业,懂得救护技术和管理的人员接替或补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应当重视现有力量,也应当重视有生力量的培养。在工作中,由于老队员经验丰富,老队员可以在小队或中队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小队或中队的技术业务培训与传帮带等方面必将发挥老队员的长处,对新队员必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新队员能迅速成长起来。

篇10

1“摸”

首先,摸清领导的意图。每篇讲话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必须摸清其背景、目的和意义所在。其次,摸清讲话的内容。一般而言,起草讲话稿前,领导会与写作班子研究讨论讲话稿的基本框架或大致轮廓。作为起草人员,必须认真琢磨、心领神会、把握精髓。再次,摸清讲话的风格。每位领导都有独特的讲话艺术和风格,因而只有把握领导的语言习惯,才能写出有个性的讲话稿来。

2“搜”

首先,搜集上情。重点是搜集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讲话资料,主要包括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领导讲话等。其次,搜集下情。主要是搜集与讲话内容相关的基层情况,比如,起草安全生产会议上的讲话,就要搜集当地安全生产形势与现状、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抓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等资料。再次,搜集先例。主要指以往涉及这方面内容的讲话材料,既要搜集以往几年当地领导的同类讲话稿,又可借鉴外地领导的同类讲话材料。

3“拟”

拟写讲话稿提纲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首先,提纲布局要严密。讲话稿的布局,就是章节和段落的层次安排。比如,起草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如果打算从思想认识、工作重点、保障措施三大板块布局,那么每一个大板块就是一个章节。如果每一个大板块又从几个小板块分述,比如工作重点,从加大林业生态建设的力度、加大林业产业发展的力度、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的力度三个方面分述,那么每一个小板块就是一个段落层次。其次,提纲观点要鲜明。观点鲜明,必须做到新颖、恰当。所谓新颖,就是观点要与时俱进、有新意;所谓恰当,就是观点要揭示主旨、切中要害、恰如其分。再次,提纲逻辑要严谨。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提炼观点,大板块与大板块之间、大板块与小板块之间、小板块与小板块之间都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既不能出现交叉或重复,也不能有所遗漏,且要经得起推敲。

4“写”

首先,遵循提纲写。提纲是起草讲话稿的主要依据,动笔时最好是遵循提纲、一气呵成,当然起草过程也是一个再思考再深化的过程,提纲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边起草边完善,但大的改动要谨慎。其次,突出主题写。讲话稿必须围绕主题和观点展开,切忌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再次,把握文风写。在语言的运用上,既要准确精练,又要通俗生动,使讲者朗朗上口,听者流畅顺耳。同时,还要把握领导讲话风格,突出个性化特色。

5“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