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发展 管理制度
1、引言
现代企业文明生产的重点之一就是安全生产管理,其在企业管理当中的重要性及作用日益重要。也就是说,安全生产管理的好坏与企业的发展及生存直接有关,怎样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是企业所有员工必须重点关注的事情。因此探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重要因素,将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中必不可少的措施。
2、促进企业安全文化构建,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责任观
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内部长期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的结合,也是指企业内安全生产的信念、理想、目标、风气、行为准则及价值观的综合表现。一般来讲安全文化包含三个部分;(1)安全精神文化,这是安全文化构建的最高层次,也是安全文化构建最难的部分;(2)物质安全文化,这是指设施、装备的安全性所表现出的文化价值及文化形态;(3)是指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各类生产条例等。另外管理队伍的安全意识、观念、目标、道德及精神风貌组成了安全文化生产的主体。总之通过加强安全文化的构建,确立以“安全生产为首位,加强预防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并全面贯彻“无安全就无效益”的安全生产理念及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最后在实践方面,有些企业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而放松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并且对安全设施的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规范,安全生产培训和防范力度不足,有的甚至出现违规指挥、违章操作等,导致安全生产一直处在很差的环境下。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安全生产管理将是企业生存的核心部位,将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合理协调,使得安全生产理念渗透的企业的方方面面,并重视培训,加强基础安全设施的投入,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健康发展。
3、加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力度,增强企业安全生产防范意识
如何有效的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安全防范意识,概括为以下几点:
3.1超前的安全意识
要想做好安全生产,企业必须要有超前的安全防范理念,在平时生产时重视对事故的预防,将事故的出现扼杀在萌芽当中。
3.2要有长远意识
做好安全生产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必须做到警钟长鸣,持之以恒。企业要遵循长远发展需求,详细分析出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点,并确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程,还要加强规程的实施力度,提高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构建长期有效安全生产模式。
3.3大局观意识
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国家、社会、企业及员工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企业管理人必须有良好的大局观,各个责任人必须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对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矛盾以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大家的原则来处理,并合理规划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3.4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要想在社会上得到长足发展,且贴合人们需求,就必须对现有的安全生产手段及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创建有自身特色的安全和生产管理模式,促使安全生产管理可持续发展。
3.5以人为本
人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中的主体,要想做好安全生产,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做到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使得广大员工直接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当中来,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使他们直接参与安全目标的制定及实施,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6切实加强效率意识
要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必须严格做好安全生产,从源头抓起,加大对安全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严禁随意降低安全生产投入、减少安全成本投入的做法。在此基础上企业也应该加强对安全隐患的预防,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
4、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
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一类竞争文化、经营文化、组织文化。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组织管理机构,加强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体现依靠人、尊重人的原则,努力提高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使职工切实投入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当中来,是构建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又一重点。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效率,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分工与职责,实行分区分段定点包干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把安全防范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③建立健全奖罚制度,把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业绩考评、晋职(级)挂钩,增强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紧迫感;④强化预防安全管理功能,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特别是要杜绝由于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
5、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注重和讲求制度“硬管理”和文化“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一方面是制度“硬管理”。通过健全与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设备与设施管理制度》、《防范检查制度》、《突发事件处理程序》、《值班后勤制度》等,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是文化“软管理”。我们知道,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必须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
6、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实施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文化不是现时的消费,而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投资。它能促使企业实现管理资源优化与整合,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增创经济效益的目的。预防型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管理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需要,只有将预防工作做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而不是等到安全事故发生,造成损失后,再做事后分析和善后处理。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保预防型安全管理持续有效地开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从战略管理的高度,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规划,确立安全目标,制订安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要对安全问题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密切注意各种安全动态,采取预先防范的有效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以确定危险的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遏制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是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与实务操作的能力;四是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与培训,使员工明确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投身于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之中,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7、结语
总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追求科学的安全管理,以保证企业生产在保障安全的环境中得到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伤亡事故,减少经济损失,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安全业绩是赢得建设单位和投资商信任、体现企业综合实力的展示板,而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赵红新.安全生产要防患于未然[J].中华建设,2008,(03).
篇2
关键词:安全管理;思政工作;目标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对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注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而忽视人本原理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是造成事故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就企业抓安全不能忽略政治思想工作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显性或隐性的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第二在管理中必须把安全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其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是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工作,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发挥着能量。所以,要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员工的有效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
第三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消除危险危害和避免事故的有效方法之一。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使员工按照安全生产的原则行事,树立“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良好思想。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使员工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消除安全生产的盲区、规范个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发现事故隐患而灭之。只要我们把人的不安全行为要素控制住,就能中断事故要素链,就能消除危险危害、避免事故发生的频率。
要控制好人的不安全行为一是要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法制管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具有其强制性的特性,它能极大地限制人们的不安全行为,惩罚人们的不安全行为带来的损失,规范人们有序的安全行为,做到预防为主,从而避免危险危害和事故的发生;要控制好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要靠安全生产管理。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在安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工作,才能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控制事故发生。
要控制好人的不安全行为三是要靠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员工辨别危险危害的能力;通过培训和教育种使员工对机器设备、设施的危险危害部位更加了解,使危险更加醒目;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员工避免伤害的能力;通过培训和教育来增强员工采取必要的行动来避免伤害的自觉胜。
要控制好人的不安全行为四是要靠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能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强烈的责任感。能使员工提高对不安全行为的认识和违规对他人造成损失的不可弥补。正确的人生观可以使员工积极向上,积极有效地制止他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危险危害和事故的发生。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使员工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当金钱的奴隶,敢于抵制强令冒险作业的行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思想,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对企业和个人负责的责任感能使员工的行为规范,操作正确,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人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能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使其充分主动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员工只要有了责任感和内在动力就能避免不被他人伤害、不伤害他人和制止他人的不安全行为。员工只要有了责任感和内在动力就能避免工作不出差错、减少危险危害和事故的发生。员工只要有了责任感和内在动力就能避免不出次品、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员工只要有了责任感和内在动力就能避免责任事故、减少危险危害和事故的发生。
篇3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云平台;大数据
安全生产管理永远是一个企业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不断在加强的其安全生产管理的力度,不断在探讨解决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不断转变管理理念,将云平台、大数据等信息化的要素加入其中。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将安全生产管理过程存在的信息盲区、平台功能性低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一、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命脉,而大数据、信息化管理是构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两者的结合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大趋势。2017年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的《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统一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系统。全面推进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安全生产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重大危险源管理体系,实现跨部门、跨地区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提升重大危险源监测、隐患排查、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预警监控能力……”。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很好的固化业务流程、制度规范、考核标准,使岗位责任、流程、制度执行到位,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协同化,杜绝人情干扰,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为流程改进、决策分析提供准确、详实、可追溯的数据支撑,从而很好的将安全生产管理“精、准、细、严”的理念精髓贯彻下去。
二、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据调查,大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早已实现了由简单数据处理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转变,如建立了办公系统、财务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科技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在各个企业得以推广应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化普及程度低部分企业仍未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即使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其信息化水平也仍然较低,大量信息依旧停留在繁重人工统计分析工作中,大大降低了管理效率。2.信息化平台功能性低部分企业采取了边开发、边改进的系统建设模式,造成了功能模块不齐全,这直接导致这些企业中,绝大多数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后,无法满足日常安全生产管理需要。3.信息化平台精细度低有的企业在开发其业务板块的时间先后,各业务以信息孤岛的形式存在,业务信息精细化程度不高,无法及时准确的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三、信息化云平台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及现状分析,结合目前国内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相应2015年国家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仅需要建立,还需要与企业其他业务板块进行整合,甚至与政府或者行业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接口。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来整合分散的计算、存储、数据和业务资源,从而解决各部门业务系统分散、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重复建设严重、应用部署灵活性不高、运维困难等问题,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基于上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云承载平台架构图可以了解到,整个系统构架将目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日常涉及的安全生产文件、工作动态、隐患排查、事故快报、信息台账、档案管理、ES系统、安全管理等基础信息设置于业务应用系统中。在进行云承载平台搭建时,通过将底层资源进行池化,实现资源的灵活调度及按需取用,通过安全建设,实现云内部的安全防护,从而更好承载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信息化业务。2.系统构架设计在企业云资源池的建立过程中,需要分别建立云计算中心、安全出口区、安全资源区、云平台管理区、网络互联区、应用资源区、存储资源区、数据库资源区,具体的功能划分以及区块之间的联系详见下图。3.云管理平台构架通过云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所有资源的统一管理,包括网络资源、内部用户和业务的融合管理,提供基本的网络资源管理、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内部用户管理及系统安全管理,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全网资源相关管理人员在云平台的相关活动日志的记录,并对其进行审计,最后以报表形式进行输出,简化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工作,也可通过大屏直观的展示出来。
四、总结
安全生产管理只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一部分,从一朵“小云”融汇成一朵“大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下阶段通过进一步完善“企业云平台”的构建,实现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开展的协同化、信息共享的标准化、决策分析的智能化。以标准的系统构架,为各级领导提供统一的决策支持平台,为各级生产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业务管理平台,为各级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与生产相适应的协同工作平台,以确保工作效率的提升,有更多精力专注于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战斗力。
作者:孔令 单位: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监部
参考文献:
篇4
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日益严峻。五月末六月初,东北三省连续发生的几起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再一次为人们敲响了忽视安全生产的警钟。通过多年与生产企业的直接接触得出的结论是,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文明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突显。从一定意义上说,安全生产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搞好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大事。做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者,若要使安全生产的理念深入到每个人的脑海里,必须有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做基石。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开展。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安全的价值观、信念、理想、最高目标、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文化包括三大要素:一是安全物质文化,是指安全设施、装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的价值。二是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安全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条例等。三是安全的精神文化,这是安全文化最高层次、最具有活力的核心部分。
安全管理干部队伍的意识、观念、道德、目标、精神风貌等构成了安全文化的主要内涵。属于安全意识形态的范畴。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之中,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在实践中,有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放松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加之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工作与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甚至发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不良现象,致使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正确认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与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的重要作用,使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渗透到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中,重视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从而发掘出蕴藏在员工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大力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超前意识。搞好安全生产,要具有超前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并付诸实际行动,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是长远意识。搞好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根据安全发展的需要,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制定长远的安全管理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全局意识。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国家、企业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必须树立全局观,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矛盾,要以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来处理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四是创新意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就必须大胆地对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健康地发展。
五是人本意识。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安全目标、安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是效率意识。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避免随意减少安全生产投入,削减安全成本的短期行为,预防安全隐患的产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
安全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经营文化、竞争文化、组织文化。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信仰、价值观,会干扰环境和资源对组织的影响作用。因此,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依靠人、尊重人,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职工投身于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之中,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
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效率,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分工与职责,实行分区分段定点包干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把安全防范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三是建立健全奖罚制度,把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业绩考评、晋职(级)挂钩,增强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紧迫感;四是强化预防安全管理功能,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特别是要杜绝由于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
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注重和讲求制度“硬管理”和文化“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
一方面是制度“硬管理”。通过健全与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设备与设施管理制度》、《防范检查制度》、《突发事件处理程序》、《值班后勤制度》等,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与规范化。
另一方面是文化“软管理”。我们知道,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必须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是,管理制度再严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制度管理的强制性往往使得员工在形式上服从,而不能赢得员工的心,这也是不少安全制度流于形式,难以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文化“软管理”,促使员工认同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价值观,从而理解和执行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和指令,自觉地按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来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
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实施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
篇5
[关键词]瓦斯爆炸事故 矿山安全管理 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
在中国,矿山工作已经被列为是最危险的工作之一。我个人是在上大二的时候开始关注矿业工作的,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发生了众多的煤矿事故,至今历历在目:
2009年2月22日,山西古交市屯兰煤矿(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四采区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初步核实当班入井436人,造成78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
3月21日,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三角塘镇企业办煤矿(非法)发生透水事故,经调查,共有13人被困在井下。
5月30日重庆松藻矿务局同华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突出事故,共造成30人死亡77人受伤。
5月15日,云南昭通地区镇雄县武德镇干沟村茶山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发生时有13人入井,其中10人死亡,3人轻伤。
6月17日,贵州省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9人死亡,4人失踪。
7月22日,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鑫永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有24人入井,其中1人升井,23人被困。
11月22日,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郭家湾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
2010年3月1日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经调查,事故发生时井下共有77人,目前已有46人安全升井,还有31人被困井下。
这些也仅仅是一部分事故,据网上估计,2008年煤矿事故共造成3092人死亡,但是相对以前已经有很大的提高, 2002年6995人遇难,2003年6702人遇难,2004年6027人遇难,2005年5491人遇难。这一系列数据是多么吓人啊!而事故的发生有绝大部分是因为人为原因,因此必须进行矿山安全管理。
所谓矿山安全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地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它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只能够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实现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管理的内容如下。
(1)系统危险性的识别;
(2)系统可能发生事故类型和后果预测;
(3)事故原因和条件的分析,可做定性分析,也可作定量分析,可做“事后”分析,主要做“事前”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而定;
(4)针对系统做可靠性或故障率的分析;
(5)用人机工程的控制,研究人机关系和最佳配合;
(6)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因素的研究;
(7)安全措施;
(8)应急措施。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系统管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室,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已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人本管理。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
(3)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以预防为主,通过有效地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4)强制管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活动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和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地安全生产管理。
结语:实现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已经迫在眉睫,每年如此大的伤亡是多么的恐怖,只有实现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才能使煤矿行业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矿山事故分析与系统安全管理.冶金工业出版社.
篇6
关键词:石油;安全生产;HSE管理;体系建设
石油化工产业作为典型的高危行业,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特别是由于石油产品的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有害等特性[1]。因此,石油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在20世纪80年生了几次损失较大的石油安全生产事故,在此之后,安全生产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企业管理层也逐渐认识到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性[2]。HSE作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和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我国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情况分析
我国当前的是由企业安全建设与管理现状可以分为几个不同梯队[3]。第一梯队主要以国际跨国公司为主,这些大型企业的设备和生产工艺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生产安全管理方面有着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第二梯队则是以我国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为代表的三大石油公司。这三大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企业生产和安全管理制度[4]。在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生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石油企业生产管理现状逐渐发展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而第三梯队则主要是是由企业系统,这些企业有一定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但是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生产设备、管理体系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安全隐患较多,事故也较多[5]。
2石油化工生产安全管理的问题分析
2.1安全管理理念滞后
我国当前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还相对较为裸游,虽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很充分,但是在怎样开展生产安全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还缺乏认识。从企业的管理层到员工,都普遍存在这一现象,而这也是影响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2.2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
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特别是在竞争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只有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来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生命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当前我国部分石油化工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这也是影响安全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3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3.1建立完善安全管理机构
对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首先是决策层。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应当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等决策层,主要从企业战略的层面对企业的生产安全、作业环境安全、劳动安全、环保等安全工作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对公司规划的执行进行指导。其次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修订小组。其职责主要是制定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制度,督促安全生产人员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最后则是生产岗位的安全监督工作小组。这一部分既是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者又是监督者,即要对石油生产一线安全工作负责又要监督和执行其他员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是保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的重要部分。
3.2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关系到每一名员工的切身利益,要让每一名员工都认识到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在企业内部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工作,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模式,例如,可印制发放安全生产知识手册,举办安全生产知识讲座,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组织安全生产有奖答疑等活动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另外,还应当在员工的日常工作过程中注重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将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员工内心。增强员工工作执行力的同时拓展员工的视野,更新员工的安全生产思维模式。
3.3安全生产管理落实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以后只有切实落实到位才能保证实现安全生产。因此,要不断细化分解安全生产的具体落实措施,集中力量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做好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监督约束。(1)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模式。安全生产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稳定,因此,要注重根据目标情况的变动来发现隐患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及时消除隐患,从源头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大到小,从小到细,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水平。(2)强化安全管理检查。加强现行的安全管理例行检查、专业检查、巡回检查和抽样检查工作,对安全隐患发生的源头、有可能发展的状态、生产设施设备、操作人员行为、生产环节等状态及时掌握和了解。掌握动态安全生产信息,为安全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4HSE体系建设
作为当前国际石油、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模式,HSE管理体系是石油化工企业进入国际舞台的通行证。HSE体系以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为主要理念,注重安全预防和全员参与,是一种持续建设型的安全管理体系,其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内部安全风险的识别与评价,同时对外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以此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实现石油化工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最终目标。
4.1建设以人为本的石油安全文化
石油化工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基础是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的推行,只有让所有企业员工都意识到“我要安全”这一理念,并将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通过事先预防和持续改进体现出来,时时刻刻将安全铭记于心,将安全生产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自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要通过系统的管理,将HSE管理体系建设标准进行规范和补充,将其转化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石油安全文化孕育其中,从关心人、保护人和尊重人的角度出发,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使企业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4.2强化管理项目,深入管理理念
首先,严格遵循HSE体系的要求,落实“属地管理、直线责任、有感领导”的要求,在相关项目开工之前提前识别潜在危险源并将工作计划上报分管领导和安全员审核备案。其次,要强化“属地管理”工作理念,明确“干工作必须先干好安全”的理念,将岗位安全职责划入业绩考核范畴。最后,要强化员工与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有意识的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技能,强化安全管理力度,保证安全工作目标的实现。
4.3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设备
先进的生产设备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石油生产加工的设备业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生产设备不仅能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也能很好的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因此,要重视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更新换代,要实现企业安全设备的有效管理,降低企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通过分析我们发现,HSE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与核心内容是一致的,以此,对石油行业和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可以以HSE管理体系为基础,以国家要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为要求,在企业中推行建设HSE管理体系,从而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企业安全管理的分散要素有效融合起来,通过完善、健全的综合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实现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综上所述,要实现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稳定提高,就必须要以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为基础,通过高效、稳定和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的规范性、合理性与安全性。通过建立起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将情感人融入安全管理,做到以人为本,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目标,在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同时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福军.浅谈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8(25):123.
[2]于菲菲,田文浩,王廷春.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04:112-115.
[3]王超.浅谈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03:68.
[4]杨书武.关于对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的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2(23):222.
篇7
【关键词】PDCA;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设规模非常庞大,建筑工地遍布城乡的各个角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做到让事故少发生,不发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2014年8月31日公布的新《安全生产法》在总则部分明确提出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希望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来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1]。近年来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2]。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施工生产具有要素的流动性,工种的复杂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如何采用标准化理论为指导,制定和使用标准,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贯穿整个生产管理过程,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
1.标准化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和手段的迫切需要。根据本人所了解的企业来看,特别是民营企业,大部分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效果都比较差,管理手段也很单一,“消防式”“应急式”“被动式”等现象较多,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不相互支撑不成系统,统一化、整体化水平比较低,管理体制机制看似灵活,实则没有规矩规则,无法成“方圆”,缺乏责、权、利统一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无法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无法有效支撑经营的扩张,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建筑企业,安全投入走过场,仅是买了些安全帽等之类;在管理机制上,存在层层分包,无证上岗等问题,安全制度挂墙上,但落不了地;在项目管理上,以控制成本为中心,安全投入上,能省则省;在管理手段上,到现场走一圈,开个检查意见书,罚款了事,对多个项目生产共性问题研究较少。所以,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推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建设,体制机制手段方法等可以整体考虑,相互形成呼应,从而提高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效力。2.标准化是降低安全生产管理成本,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追求卓越安全管理绩效的有效途径。面对生产线上的多个项目,不同的执行人员,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流程和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就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理解,得到各种不一样的结果。标准化就是将我们制定的制度、流程和措施转化为统一的可重复的简单的规定动作的组合。比如安全检查的检查流程,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工具化、定型化图集等,现场文明形象统一识别系统等安全生产标准化动作,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严格安全督查检查尺度,优化安全管理流程,规范安全管理行为和动作。通过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地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行为,并能有效地控制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绩效。3.标准化是推动安全生产管理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催化剂。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项目部是创新的第一车间,但是由于项目是流动的,人员是临时组建的,完成一个项目就奔向下一个项目,项目上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做法和经验往往得不到沉淀,得不到总结,得不到推广。通过标准化的建设,企业可以将项目上先进的做法总结出来进行推广,而项目上摸索出的先进做法被纳为标准,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将标准化贯穿于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个流程,就可以将项目部现场先进的安全生产实践成果用标准的形式加以提升,丰富企业标准化建设成果。同时,企业也可以向外部学习,将企业研发和对外学习的成果加以吸收改进创新,转为企业自身的标准。因此,通过标准化建设,可以大大促进内外先进做法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是安全生产管理实践和创新成果不断转化应用和持续改进的有效平台和载体。4.标准化是加强交流、形成和谐的管理氛围的有效手段[3]。有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判断原则,就是让下属明白做什么,清晰地界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加强沟通并有效是前提。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企业的要求是什么,各个职能部门需要向各个项目部进行交底,在落实过程中,发现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还要不断进行整改,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这就是一个不断沟通不断落实的过程。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和要求的整个管理链条中,企业层面———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能部门,项目层面———项目部管理团队,作业层面———劳务作业人员其实是一个相互交流、互相沟通、相互学习的过程。如何避免在下一次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在沟通中出现冲突,扯皮和理解不一致呢?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就可以促进企业、项目部、劳务班组之间有效沟通,提高管理沟通的效率,形成共识,达成一致的行动,保证企业目标和项目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形成和谐的管理氛围。
二、PDCA之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可行性分析
[4]PDCA循环,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首字母简称,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威廉•爱德华兹•戴明(WilliamEdwardsDeming)博士首次提出,所以又称戴明环(DemingCycle)。GB/T19001-2000标准中指出:“PDCA的方法适用于管理的所有过程”。根据PDCA循环理论,只有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无穷循环过程中,管控效力才有可能得到提升。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来说,一是安全生产管控的过程与这一过程完全吻合,安全生产就是一个安全方案制定、执行、检查和处理的过程。二是管控的有效性与循环原理完全吻合,PDCA每个循环都是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相互促进,大循环是小循环的依据和方向,小循环是大循环的落实和根基[4]。在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循环中的大环可以看成公司安全管理的过程,小环是项目部安全生产的运作过程。项目部小环及时总结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反馈给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大环,协助公司一起对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公司通过小环反馈上来的,总结经验,推广到更多的小环上。每循环一次,管理水平就提高一步。因此,PDCA循环理论运用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完全可行的,可以促进管安全与生产的有机统一,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
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PDCA实施策略
1.达标方案和目标制定(P阶段)目标是我们管理努力的方向。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达标方案和目标的制定非常重要,是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进行有效管控的基础。每个项目都不一样,情况都千差万别,项目的“标化”定位也不一样,有的是国标、有的是省标、有的是市标,有的不创标。即使不创标,安全红线也不能突破。特别是在危险性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上,标准化的作业方案和操作规程尤为重要。在项目启动开始,就要确定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目标,进行本项目的危险源识别,特别是重要危险源的识别和防控措施。根据安全目标的要求和危险源识别分析结果,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实施要求和方案措施,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和具体的考核标准以及奖惩办法。要按照5W2H的要求,时间、地点、费用、措施等都要力求量化,责任到人,并同时要签定安全目标责任承诺书。在目标控制上,每月、每季、每半年都对项目部现场安全标准化进行评定考核,实行动态监控,强化过程管理,保证安全标准化目标的实现。在项目计划基础上制定更加科学、缜密、完善、详细的安全达标方案,其中包括确定的安全达标总体方针和目标,以及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建设实施方案;落实各单位、安全达标责任,均是安全标准化建设执行阶段的基础保证。2.达标的执行(D阶段)安全生产标准化执行阶段的工作是安全达标的核心,按照设定的计划方案和管理目标,组织实施,层层落实,强化执行力,是PDCA这一循环的关键。在这里,公司应该将安全目标落实到项目部,公司结果导向,而项目部对于管理人员以及承接的劳务队伍,必须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要营造“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工作氛围,激发全员参与的工作意识。将执行阶段的每一个基础性安全工作做好,才能持续地推动更高一级的PDCA安全循环运行,阶段性、持久性地推进安全标准化的建设,确保安全达标规划目标的逐步实现。3.达标的检查(C阶段)检查是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检查就是看在实施过程之中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是否严格按照达标的方案要求操作执行,评判安全达标的程度。在检查中,寻找各项安全达标目标管理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之处,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后,公司应该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召集项目管理团队,汇总和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出现的问题、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下一阶段哪些该注意,哪些该改正,哪些该修正。常用的检查形式有:1)公司组织的检查;2)当地安监部门的检查;3)监理或业主的检查;4)项目部检查;5)班组自我检查。通过检查,能及时了解所制定的措施计划的执行情况,同时也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排除隐患,纠正偏差,避免造成严重后果。4.达标的改进(A阶段)PDCA循环的一个目的是实现预定的目标,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持续改进。只有持续改进,我们才能得到升华和不断进步。针对前一个阶段的检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成功之处,保留成功的经验,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并及时处理,避免代入下一个循环。一方面,对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为下一轮的循环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每一个工程项目就是一个PDCA循环小环,将随着项目的竣工而结束,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这个PDCA大循环却在持续进行中。将每一个竣工项目的PDCA循环小环进行总结,对已被实践反复证明科学、高效的重复性经验和做法,制定成安全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以提升整个企业安全标准化PDCA大循环的管理水平,从而指导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各个工程项目PDCA循环小环之中。在循环的机制上,对存在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强化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5]。通过绩效评价,量化安全达标工作的情况,根据量化的结果,给予一定的经济奖罚,并配套一定职位晋升、评奖评优等等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全面调动大家改进问题的主动性。
结束语
篇8
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完善符合安全系统管理的工作机制、建立安全生产过程考核和结果考
核相结合的机制、积极争取建立电力企业安全投入的合理回报机制,努力提高安全效益;研究
充实完善安全工作的定量分析水平,探索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管理的思路,以求对安全工作有
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
(一)树立安全系统管理理念
安全工作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开放系统,它包含人员、设备、物料、检测手段、工艺方法、信
息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全方位、全过程、
全员性、全天候”的特点,受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制约,需要在从生产到流通直至消费的各
个环节中,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制、宣传教育等各种手段,促进各方面通力合作,
共同努力,协调好整个系统中每个要素,使其运转处于正常、平稳状态,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
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摒弃一些错误认识,如认为安全管理主要局限于生产领域,只针对
生产领域去了解和处理存在的危险和隐患,片面、零碎地解决安全问题,认为安全生产主要是
安全管理部门的事等等。要树立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由人员、设备、电网、自然和
社会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动态安全系统,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安全各要素进行战
略重组,树立全方位、多层次、全员参与、全过程、一体化地解决具体问题的安全系统管理
理念。
(二)树立安全人本管理理念
在安全管理中,人既是保护的对象,又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人是事故的受害者,又往
往是肇事者,当然要强调以人为本。
所以,我们在管理安全生产中,要摒弃由于受封建社会文化和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而形成的重
物轻人,或重技术不重人,靠权力不靠人的以物为中心的思想。要把安全管理活动中人的因素
提到中心地位,深入细致地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和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方法,树立安全人
本管理理念。
(三)树立追求长期利益理念
安全活动是为了获得安全而进行的一种投资活动,以获得良好的安全经济效益为目的,安全
投入包括进行事先预防、控制事故发生的主动投资和为处理事故的被动投资。和其他有投入
产出的经济活动相比,短期内安全的产出与投入并不是简单对应的,即不一定多投入就多产
出,少投入就少产出,而表现为长期过程,并借助实际事故的少发生才会表现出来,安全投入
在短期内往往给人以劳而无功的错觉。
安全不仅可以减少负效益―――事故损失,而且可以带来间接的正效益―――良好的安全生
产秩序可大大提高工效、降低消耗,还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声誉,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还有
社会效益,具有高收益的特点。安全管理追求的是企业和社会的长期利益。
所以,我们要摒弃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忽视安全投入的思想和行为。树立追求长期利益的理念,
处理好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即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二、探索新思路,加强安全管理
(一)完善符合安全系统管理的工作机制
按照安全系统管理的思想,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是企业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即企业管理的综
合反映。安全生产工作要渗透到各部门、各环节,与各部门具体业务结合起来,各职能部门在
各自业务范围内都有安全生产的职责,故安全生产不光是安全生产部门和人员的事,而是人
人有责,应由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同时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也是为安全生产服务的,各职能部门
的工作不仅仅是各职能部门人员的责任,也是安全生产管理者的职责。所以安全生产管理者
和各职能部门之间要建立伙伴关系,通过安全生产管理者和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使各职能
部门的管理实践与公司安全生产的战略目标一致。要形成这种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各
部门要了解公司的安全技术和管理知识,要更多地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者提供服务和咨询,
让安全生产管理者参与本部门与安全生产相关政策的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者要了解与本公司
的管理相关的各种管理知识,有效地参与各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并组织实施各部门制定的
相关政策。
(二)建立安全生产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机制
安全效益表现为长期过程,并借助实际事故的少发生才会表现出来。电力系统绝大部分事故
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不良影响与干扰等叠加而成,具有偶
然性。如果仅仅以利润和事故来考核,就会使得管理者对安全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靠
突击式、运动式的方法抓安全;心存侥幸心理的管理者就会忽视、放松安全管理,形成削减、
挤占安全投入的短期行为,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换取利润;也会使职工心存侥幸心理,致使习惯
性违章屡禁不止。所以要建立安全生产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过
程考核。对安全生产管理者和各部门既要以利润和事故进行考核,同时更要用安全性评价结
果对他们进行过程考核。对职工既要以工作完成量和事故进行考核,同时更要用平常违章的
数量、安全生产技能等安全能力和行为进行过程考核。并且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使这种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考核结果与管理者、职工的个人需求和发展结合起来,以激发他们
自觉地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实现安全的自主管理。
(三)研究充实完善安全工作的定量分析水平
由于安全投资一般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主要通过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来体现其价值,安全投资的经济效益融合在我们生产过程和社会中,不可能单独地、及时地显
现出来,表现为长期过程。因此要尽可能通过有效的方法把安全投资以后产生效益的最佳程
度表达清楚,使我们更明确地清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使政府、社会、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看
到安全投资的经济效益,从而自觉地加强安全投入,重视安全投资,重视安全工作。所以要不
断地研究充实完善我们安全工作的定量分析水平,使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安全投资带来的
经济效益分析充实完善起来,改变现在安全工作中定量分析相对较少,模糊性较强的现状。
(四)以人为本进行安全管理
在安全管理中不仅要依赖生产中的技术装备、生产组织水平,更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地研究
人的思想行为变化,把人文关怀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改进宣传教育工作,建设安全文化,
强化安全意识,塑造安全人格,提高人的安全素质。
要注重调动员工的安全管理积极性,使之成为安全因素。更加深入到职工的微观心理层面,
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方式有效地激励,持续不断地激发并满足职工的需要。对取得
成功的职工进行积极引导并保持激励的效果,不断为他们创造新的需要,使他们能不断前进,
为遭受挫折的职工提供一个又一个新的机会,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不使他们产生消极和对
抗行为,给他们新的希望。
结束语
在工作中,要根据职工的个性、心理、生物节律合理安排工作,合理搭配工作群体。为防
止由于人的生理原因造成失误,在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执行标准化作业等管理措施的同时,要
加强技术上的容错能力建设。在安全管理上要切实保障职工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建议权、批
评权、拒绝违章指挥或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撤离避险权。
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全员参与、全
篇9
关键词:行为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生产;生产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
煤矿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在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而人为导致的安全事故所占比例不断加大,这就说明安全行为管理已经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必须对其加以规范和管理。
一、行为安全管理的意义
行为安全管理可以对预期的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规范和纠正,从而有效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管理水平,加强对于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管理控制,进而促进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行为的形成和应用。一般来说,安全行为管理对于生产员工的参与更加的注重,通过对其进行安全管理的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其安全生产的意识,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不规范、不合理、不严谨的错误行为,并且还可以对生产中不安全的因素进行预测和监控,加强对于整体生产的安全管理,提高煤矿生产中的安全性。
二、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1、行为安全管理在前期准备阶段的应用
在进行煤矿的开采工作时,需要在施工前期进行合理的安全管理小组的分工,明确各小组的安全责任,并由组长组织行为安全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小组的成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行为和规定,以此来规范和维护整个小组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且按照行为安全管理的程序来对煤矿的开采生产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对整个开采过程进行系统的管理分析,掌握煤矿生产中的关键数据和重要信息,并提交有关的管理部门进行统计。另外,想要使得安全行为管理能够在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取得最好的成效,相关的管理人员就应当在平时的煤矿管理工作中加大对于行为安全管理小组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提高对于煤矿中遇到的危险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并且不断地改进煤矿生产人员的安全行为,创造安全、和谐的施工氛围。
2、行为安全管理在安全观察阶段的应用
想要减少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加大安全观察的力度,及早的发现危险因素并且对其进行规避。首先,要减少煤矿开采工作中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就要对煤矿工作人员的一些不安全行为进行明确,并且通过对工作环境以及人员心理素质的观察,加强人员的可度量行和可控性,从而根据这些不安全行为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其次,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组长及班长需要定期的进行煤矿安全交流学习,积极向基层的员工传达行为安全管理的相关细节,不断的加深煤矿工作人员对于安全施工的了解和认知,从而能够保证煤矿基层工作人员对于行为安全管理的掌握。最后,要将管理人员观察所得的工作环境、施工设备以及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等资料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整合,在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处理方式进行相应的统计,加强管理人员对行为安全管理的了解。
3、行为安全管理在生产阶段的应用
想要切实有效的实施行为安全管理,还需要对煤矿的开采工作一定的组织和预防工作,对于煤矿开采生产阶段来说,生产中的操作人员、机械设备等都是煤矿安全管理的范畴。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工序安全管理是整个煤矿生产的关键工作,因此,对于工序的安全管理则是严格按照施工操作的标准进行煤矿的生产,且相应的工作人员对于材料、机械的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过程控制,这种过程控制可以实现煤矿开采中的事前控制,即对于生产中的动态控制,这种方式可以在事故还未发生之前就及早的发现并且进行处理,从而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进行。除此之外,在煤矿开采工作工序管理中,控制生产工序的要素可以有效地将事故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从而消除引起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现在的煤矿矿井的设置都是环环相扣,每一道生产工序都会对后续的生产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只有将每一道工序都进行安全行为的管理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煤矿开采工作受到影响,从而才能够提高煤矿开采工作的效率,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4、建立相应的安全行为保障体制
由于煤矿的开采工作的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因此想要提高安全行为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安全行为保障体系,这样能加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系统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另外,相关部门通过建立煤矿生产中的安全行为保障体系,可以使得煤矿开采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煤矿的生产工作,即可以有效地调动煤矿生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安全行为保障制度还可以对职工进行相应的行为约束,避免其因自身的原因而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安全行为保障制度的建立也是为了贯彻和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大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力度,尽可能的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结束语
煤炭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因此对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行为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煤矿的安全开采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煤矿需求,还能够加快煤矿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强化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进而加强经营管理者在生产中的安全意识,保障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行为安全管理能够提高煤矿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科学度量能力和对于危险的判断和认知,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栗继祖,陈新国.ABC分析法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07)
[2]魏乾柱.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理论的运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1):148.
篇10
关键词:煤矿 生产调度系统 改造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021-01
1 煤矿调度指挥系统现状
国内的煤炭企业生产效率较低,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国家通过兼并重组煤炭企业数量,增加煤炭企业的平均产量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伴随着煤炭企业内部的重组整合,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效率已经迫在眉睫。
调度指挥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心脏,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控制部分,如何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和控制,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尤其重要。目前,很多煤炭企业的调度指挥系统已投入使用多年,随着矿井的不断延伸,大部分设备趋于老化,已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但要将整套系统更换,又存在很大的困难。如何能够尽最大可能的保护已有投资不受损失,将已建系统与新建系统无缝集成,使改造后的煤矿调度指挥系统可以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已成为调度指挥系统改造中最受关注的重点。因此,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合理的升级改造已成为最好的选择。
2 煤矿调度指挥系统改造中面临的问题
从煤矿的实际出发,现代煤矿生产是人员、物资、设备等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煤矿调度生产安全管理中,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会议。通常情况下,煤矿依靠面对面的会议形式来完成诸如交接班、生产讲评、工作总结等人员交互性内容。而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涉及到安全的设备和场所进行监控管理:例如绞车房、风机房、仓库、井口、巷道等事关安全的重点部位,这些部们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电流、电压等都需要持续地进行动态监视,煤矿企业通过煤矿综合监控系统来完成这部分工作。
传统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建设多套独立的传输系统来实现上述功能所需要数据的传输。但这种建设多套独立的传输系统的做法存在着兼容性差、共享性差、重复投资、操作复杂等诸多缺陷。为避免上述的问题,自动化平台调度指挥系统已成为最理想的选择。
3 煤矿调度指挥系统改造对传输系统的要求
煤矿调度指挥系统改造项目的信号对传输设备要求有以下几点。
(1)适应距离远,不受环境影响。
(2)多业务数据传输:除了传输安全生产的视频数据以外,还需要传输安全的设备和场所进行监控管理的数据,例如煤矿的绞车房、风机房、仓库、井口、巷道等事关生产安全的重点部位,这些部位的温湿度、电流、电压等都需要持续地进行动态监视数据的传输,此外对语音通信等多业务的传输也有要求。
(3)多级联网的传输:煤矿调度指挥系统一般分为多级监控中心,不仅要求井上、井下监控点数据汇集到某一中心,还需要向上一级进行多业务数据传输。
(4)稳定性: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环境复杂的实际情况,防雷与保证监控点视频的稳定传输是应当特别强调的。
4 简介改造项目里的自动化平台及显示系统的相关内容
4.1 矿井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矿井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主要由地面工业以太网和井下工业以太网两个环网组成。两个环网各自布置交换机,构成冗余双环网络。地面网络布线主要包括变电站、绞车房、风机房等形成地面环网;井下网络布线覆盖全矿井,并留有可扩展的接口和设施。下面简单列举地面环网交换机和井下环网交换机的一些特性有以下几点。
(1)地面环网交换机。
①提供模块化的设计,可灵活选择交换机的端口数量。
②高的通讯速率,实现控制网、视频网、音频网三网合一。
③使用虚拟局域网技术,划分独立子网,可降低网络负荷,确保网络安全及提高通讯速率。
④快速冗余环,网络重构时间小。
⑤网管及故障诊断,可实现远程实时在线故障诊断。
⑥支持流量限制功能,防止广播风暴。
⑦备用电源。
⑧电源实时监测。
⑨事件统计、报警。
⑩端口配置控制。
IP地址分配。
通过转换支持多信号接入。
(2)井下环网交换机。
井下环网交换机除满足地面环网交换机基本要求外,环网交换机及配套设备还需具有防爆性能,能够完全适应井下高温、潮湿、高粉尘的恶劣环境,要有过压过流保护,故障报警及定位,线路故障后快速切换到冗余链路。
4.2 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