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篇1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汽车维修 应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10-034-010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载体,也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汽车维修是现代社会一门比较热门的工作,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汽车维修一体化教学概述

(一)概念。汽车维修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指汽车维修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以及经营服务等方面互相配套、促进,形成高效运行的整体。简而言之,是教学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解决汽车维修问题。

(二)特点。汽车维修一体化教学是建立在职业技术教学规律、原则基础上,实现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目标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与社会有机结合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及实用性等特点。一体化教学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上,引导学生学与做同时进行,不仅能够有效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还能够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创新精神,为未来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有效对策

(一)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由于汽车维修专业理论知识复杂、且抽象,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无法进行深入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缺乏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且实践课程较少,无法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汽车维修基础知识,通过利用模块化一体化教学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至关重要。针对技工院校教育特点,模块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基础要求,另外,模块化一体化教学也更具合理性,突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实践性人才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模块化教学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模块,教师针对模块的不同进行针对性教学,通过实物演示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资源利用率,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完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来调整和优化课程,将教学分为几大模块开展教学,例如:发动机故障诊断、发动机运行分析以及汽车技术等方面,并建立不同专业课题,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维修故障,完成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每个模块的具体要求安排课程,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添加汽车运行原理、维修经验等内容,促进教学体系改革,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体系。教师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坚持循序渐进,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基础,避免重复或者脱节问题,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程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适当倾斜实践教学,促使其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发挥作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三)加强实习室及实习基地建设。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离不开实践,加强实习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十分必要。第一,明确教学模式,并针对模块的特点及要求建立校内实习室,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支持。实践教学是学生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并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到一起,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学生汽车维修技能,例如:在进行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教学时,整个模块教学安排在汽车实训室进行,教学思路是理论讲解、动手实践、实践中针对各部件分析讲解、总结。

(四)重视校企合作。重视校企合作,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等,促使学生能够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掌握汽车维修知识,另外,学生在参与企业实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管理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专业维修能力。

(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师作为汽车维修专业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主体,其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技工院校要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一方面,教师通过自学,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技术等,通过分解维修过程,强化维修细节,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到企业中学习,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上文所述,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堂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突破。因此,教师应结合汽车维修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等,重视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将知识分为多个模块,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而促进我国技工教育进一步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黄静.种植汽车维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文理导航(中旬),2010,18(03):259-261.

篇2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化学教学 教学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随着现在学校教学设施的完善,多媒体逐步走进课堂。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和图像结合起来,对人们的视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深受人们的喜爱。信息技术的导入,为传统教学注入活力,大大增强教学效果。下面我具体探讨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先决条件,在教授过程中,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概念及原理比较抽象,这些特点常常会困扰教师和学生,有时候老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因为有些知识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不能理解,学习很吃力。如果充分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变抽象为直观,直接展示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的图片,生动的动画,适当的语音提示,为课堂创造逼真的教学环境,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不仅使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增加感知深度,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课堂上讲《原子的构成》时,利用图像将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汤姆逊的“水果布丁”模型和卢瑟福的行星模型做成flas:通过动画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有:中心的一个运动着的“球体”,周围有围绕“球体”运动的几个“粒子”。如在课堂上讲《水的组成》时,利用动画模拟“氢分子”和“氧分子”,通过燃烧,最后重新组合为“水分子”的过程。上述两个内容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入化学课堂,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知识点直观形象化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在有限的时间呈现更多的知识,将不同领域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可以利用图标、动画等多种图形系统,让学生切身感到物质变化的规律,对物质变化规律的理解也会加深。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降低教学难度。根据这些知识的特点设计多媒体课件,就更容易多,形象的图片、简洁准确的知识归纳,再由教师适当讲解,学生学习轻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化学变化是复杂的微观变化,传统教学手段很难给学生讲解清楚,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化学课的时间有限,想让学生开阔视野,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应该依靠多媒体。例如《金刚石、石墨、碳六十》这节课看似简单,其实很难给学生直观的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没有这种微观认识。教师通过计算机动画展示其结构,从而掌握结构和性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中突出重难点

多媒体的大信息、打容量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相比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知识难点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借助多媒体技术,将难点通过实物进行抽象的展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化学课本的每个章节都有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些是我们常说的教学难点。例如,在初中化学总复习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思考特征,把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在思维导图上。例如在复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快速识别和定位,分析查找出学生的偏差,进而及时讲解,提高学习效率。

四、化学课与实验结合教学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是化学理论赖以发展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知识,但是在某些方面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进行口头讲解,学生只凭空想象。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改变以前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理念,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能力培养还帮助教师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利用多媒体将其中抽象的内容化难为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感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为疑难问题创设突破口,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演示实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实验现象不明显,有的化学反应时间太长,有的反应速度太快,甚至有些实验毒性很大,危害学生和教师的健康等。多媒体教学把现代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弥补实验上的不足,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演示试样的可见度,增强演示实验的时效性,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还可以巩固练习等活动,将训练题适时投影,既省时、省力、有效减轻师生负担,又加大训练密度,提高效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自新课改以来,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媒体教学虽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必须注意它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从属地位,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师手段,而是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教师在引入多媒体前,应认真分析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恰当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变抽象为具体,能够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水平。

参考文献:

[1]付红艳.多媒体促进高初中化学知识衔接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篇3

关键词:微课 一体化课程 一体化教学 电梯 教学模式

【分类号】G712.4;G434

一、引言

2010年8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明确提出技工院校的改革发展基本方针:高端引领,多元办学,内涵发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技工院校开始试点,现以在技工院校铺开,收到很好的成效。在国外,“翻转课堂”的出现,使教学微视频逐渐为社会大众熟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

在技工院校中应该是用一体化教学还是微课教学?本文论述是在电梯教学中如果将微课与一体教学法融合,充分发挥两种方法优点,提高教学效果。

二、电梯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一)电梯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成效

一体化课程的构建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实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我校电梯专业自采用一体化教学后,教师编写了学习工作页,学生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具备了企业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提高了C合素质。

(二)电梯专业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层次有较差异,学习进度不一致,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对应的内容。

学生在基础水平、爱好兴趣、接受能力、思维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别,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一体化教学,不能顾及全班每一位学生。

2.教学重、难点难以突出,难以突破

一体化教学中学生是仿照企业工作模式来完成工作任务,在整个过程中难以体现重难点,且工作任务较繁重,项目较多时,学习比较困难。

三、微课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

(一)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二)教学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传播形式可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还可以解决学生喜欢上课玩手机的问题。

(三)微视频直观生动

微视频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法,容易理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微课零散,欠系统化

如果在技工院校中单一采用微课方法教学,学生的学习欠缺系统化,没有很好培养学生的自己思维及处理能力。所以,微课与一体化教学的结合,能让学生在企业岗位模式下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工作的难题。

四、微课在电梯一体化教学中应用

以“检查及调整电梯层门”工作任务为例说明微课与一体课程的结合应用。

(一)微课制作

检查及调整电梯层门工作任务中项目有:门导轨中心与地坎中心的垂直校正;门扇的垂直度检查及调整;门扇下端与地坎的间隙、门扇与门框的间隙、中分门扇间隙检查及调整;④调整门压导扳上挡轮与导轨间隙检查及调整;⑤锁钩与定位档块之间的间隙锁钩检查及调整;⑥与定位档块之间的吻合深度检查及调整。

把项目制作成一视频名为“门导轨中心和门扇垂直度检查调整”,项目制作为一视频,④项目制作成一个视频,把⑤⑥项目制作成一个视频名为“门锁的检查调整”。每个视频时间不超过8分钟。

作好课前准备,利用网络把制做好的视频发至学生手机,学生利用手机微信观看层门检查调整视频,认真思考,做好上课准备。

(二)微课在一体化课堂的应用

本次教学过程:

任务引入(电梯事故展示引入任务,5分钟)分配任务(工作任务为电梯层门检查及调整,5分钟)编写方案(10分钟)任务实施(45分钟)评价反馈(20分钟)下课(清理现场,5分钟)

1.微课在教学环节中体现

教师在引导学生编写层门检查调整的工作案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制作好的微课,学生也可利用手机重复观看,直至编写出适合实际操作的工作方案。在任务实施环节,学生按工作方案进行层门的检查及调整,必要时还可再次利用微视频,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2.微课解决知识点的重难点

把层门检查调整分成了几个小项目的检查调整,相当化整为零,学生可逐一攻破。每个教学微视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内容包括层门检查调整中的一个或几个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进度随时选择和观看视频,有效地学习相关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3.微课打破了局限于上课程上的学习

微视频作为网络资源,学生大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探索研究,拓展自己的知识,还可以与其它学生、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学生甚至可自己制作微课,供大家讨论和参考,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

4.微课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效果

微课融合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结合了两种教学方法的精华,教师在教学中变得更轻松,学生容易掌握知识点,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技能的同时,也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总结能力等综合能力,符合企业的用工要求,适合企业工作岗位能力的需求。

五、结束语

微课和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如何将用好,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发挥微课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工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志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研究与设计.《教育与职业》, 2012(14):148-149

篇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随之调整,不再是培养以往单一的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而是侧重培养在生产、技术一线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就需要中职教育突显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本位,更多地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竞争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利于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因此,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课中的应用迫在眉睫。

1 在专业教学中应用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的思路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体现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教思想。

1.1 充分认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先理论后实践,也就是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训室或实习室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完成。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顺序,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3个特性: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认识过程的同步性;认识形式的交错性。

1.2 充分理解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特点

1)有利于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并促进学生操作技能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职业教育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能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宗旨。“理实一体化”教学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性,实现教学信息的同一性,使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融于一体并进行有机组合,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以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操作技能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优势的发挥。教师、学生、教学设施、设备以及教学时间构成整个教育资源系统,首先,一体化教学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激励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其次,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学习上的同步性,提高学习质量;最后,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教学过程中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节约教学成本,更便利地实现产教结合。

2 理实一体化模式在专业教学中

的应用设计

2.1 根据教学实践整合专业教材,形成有效的校本教材

在教学中,应结合不同的专业以及学生的不同水平,对教材进行整合,形成有效的校本教材。在教材整合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依据模块化、项目化的要求及项目课程标准及技能鉴定标准,在结构和内容上以任务为驱动,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编写出一系列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材。教材理论内容少而精,以够用为度,突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教学,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

2.2 突出实践教学地位,设计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过程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流程,使每一个模块内容流程化,并便于实施。注重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并重的教学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比如在物业入住服务的教学中,先将教学过程分为两个大的模块,即入住服务和装修管理服务,然后再把每个模块划分为若干单元,单元中分为若干课题,课题中分为理论和实践,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采用情景模拟法,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入住服务的流程到装修管理的服务细节及对问题的处理,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下进行学习,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岗位要求为载体,以操作程序为一条明线,以基础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两条暗线,系统化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2.3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分组法设计课程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极大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总有一天会离开学校,自己去面对和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组法也是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分解模块操作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每组成员分别设置不同的职务,不同职务的学生要履行相应的职责,小组自身就可以进行内部事务协调、技术指导,实现辅导、管理、任务分配、组员成绩评定等工作。每组成员由学习能力强、中、弱的学生组成,实力尽量均衡,避免个人关系好的学生分在一组,有意识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项目小组中,职务可以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身的组织、管理、协调等能力得到锻炼,充分调动学生对自身职业素养全方位提高。分组教学不仅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增强学习自信心,而且也增强了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素养,教师也有时间对一些特殊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3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突破

的瓶颈

3.1 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室

要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同步性,单靠传统的教学场所已经满足不了这个需求,因此应构建适合专业教学的一体化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不单单是实训教室和传统教室的结合,而且是真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步和融合,实现教学做的统一。“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可以采用两种途径实施:一是在学校内建设,采用近于工作环境的相关设施设备、多媒体、电子白板、投影仪等相关资源来构建;二是借助合作办学的企业来实现,在企业内搭建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学习。

3.2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教师既精通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备“双师型”素质,即: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不断掌握新技术、收集新信息,并加以研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通过3条途径实施:一是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二是聘请一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三是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教师掌握更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具体的、适当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理论与生产实践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3.3 建立有效的学生成绩考核体系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理论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学生边学理论,边进行技能训练,即学即用。在这种情况下,过去单纯以理论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水平就会有失偏颇,而且也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突显实践能力的要求。所以学生最终成绩应由各项目技能训练的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按权重综合评定。根据课程目标设定评定指标,制定课程考核方案;依据考核方案在学习训练过程中逐项评定成绩,使理论、实践、考核三者同步进行,使考核更具科学性和综合性。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综合水平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

总之,在专业课教学中,探索“理实一体化”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学生顺利从学校过渡到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燕,孙超.理实一体化教学浅析[J].新课程学习,2011(5):47-48.

[2]贺应根,夏金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5(12):55-57.

篇5

正因为一体化教学有上述特点,故大部分职业技术教育的不同专业都在积极研究、探索一体化教学。眼镜技术专业是广州市中职学校的重点专业,过去几年来,一直在深入推广一体化教学,比如《验光技术》、《眼镜专业综合训练》、《隐形眼镜》、《眼镜质量标准与检测》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操作始终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讲、示范,学生听、观察、学做;教师辅导、讲评,学生改正、熟练、巩固、提高。通过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课堂纪律好了,技能掌握扎实了,上岗适应快了。

然而,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不断实践与改进,我们初步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一体化教学法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它着重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几年眼镜专业蓬勃发展,学生人数大增,以前每年招生2个班,现在是5个班甚至更多,而专业教师人数的增长却远远没有跟上,导致师资紧张,教师忙于应付日益增长的学生班级和人数,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对教学目标有时并不明确,从而导致只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从而没有完整地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目标。在以后的教改中,学校要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开展教师培训时要专题学习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根据社会对专业的人才要求,认真讨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编写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过程要充分考虑本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2.教学资源不够合理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开展好一体化教学,其相关的教学资源必须具备,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中牵涉到的教材、设备、仪器、工具、课件等,目前本专业设备陈旧、教材老化情况严重,明显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眼镜专业本身教材就少,而一体化教材更少。对于设备,眼镜专业目前有较多独立单一操作项目的实训室,仪器设备数量有限,还没有形成规范的一体化实训室,导致教学时要同时开放3到4个实验室,在班多、人多,实验室使用冲突的时候,一体化教学往往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因此,一体化教学要长久健康地发展下去,引进当今具有代表性,合乎本专业课程实际教学需要的设备,组建一体化教学实训室;同时要组织教师多参与一体化教学研究,不断探索一体化教学的新方法、新技巧,多组织和鼓励一体化教师自编教材、自制教具,撰写有关一体法教学法的论文、编写一体化教学教材,从而不断地丰富教学资源。

3.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一体化教学的课堂组织者主要是教师,即理论讲解与操作辅导为一人所承担。显然,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其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也是多方面的,既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扎实的操作技能,更要有丰富的课堂组织与管理经验。教师应站在本专业发展的前沿,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掌握本专业的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并将其及时充实到教学设备及教材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满足社会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

目前,眼镜专业的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符合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但许多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在眼镜店等一线技能岗位工作的机会很少,对眼镜市场的发展了解较少,容易造成课堂教学内容与市场所需的脱节。故学校应该不断地培训自己的教师,经常让他们深入眼镜店的一线工作中实践,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可外聘眼镜行业的工程师、技术骨干担任教师,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一体化教学的课堂管理需要全方位加强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果,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搞好课堂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常规教学的课堂一样,一体化教学必须制定相应的课堂规则。一体化教学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动用许多教学设备,所以教学管理比常规课堂要困难得多,管理的内容也比常规课堂要丰富得多,比较明显的是多了设备的管理和安全操作的管理。目前,在眼镜专业的一体化教学中,学生进入一体化教室后,老师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仪器设备故障应急教育;但教室没有在明显位置挂“一体化教室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规章制度,导致教师在管理课堂时会出现被动的局面。

在一体化教学的课堂管理中,眼镜专业的教师在学生管理的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方法。首先将全班学生按照人数、性别、成绩、口才、技能等进行初步分组(店),然后进一步对应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岗位进行人员设置,并且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最后选定一个组长(店长),协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在以后的教学中,每个人各行其责,教师管理组长(店长),组长(店长)管理自己的组(店)。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技能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

此外,一体化教学由于有实践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学生自我训练时,一定要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对个别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耐心教导,引导其步入正轨。每上完一个教学模块,都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交流,这样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同时也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授课技巧。

5.一体化教学的考评要多元化

考试是一种用以考查、甄别和鉴定人的差异情况的手段或方法。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为学生今后的职业打基础的教育,其最终成绩的评定是多方面分数构成的,既有卷面理论成绩,又有训练操作成绩,还有平时综合成绩,所以职业教育往往以考评代替考试,这样更能科学客观的评价一个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水平。考评是一体化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一体化教学在考评之前,教师要充分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以防所编试题难度过大或难度过小,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一体化教师在平时上课时,要认真记录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作业完成情况等,做到真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每次考评结束后,教师要进行认真的教学评估,要仔细分析本次考评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总结。

眼镜专业目前在许多课程中,都应用了考评来代替考试。在不断地实践与改进中,已经逐渐形成了适合本专业本课程的学生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评进行了细化和量化,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有力地促进了一体化教学的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虽然产生的时间不长,在应用中虽然产生了一些问题,但在当今职业技术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它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改善了目前单调的教学方法,改善了课堂的教学环境,改善了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厌学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眼镜专业作为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的朝阳专业,更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一体化教学,并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晓伟,王士南.对机械类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认识.职业教育研究,2005,(10):141.

篇6

摘要:阐述了“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按照汽车行业工作过程,在“一体化”专业教室进行学中做、做中学,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具体工作任务的“一体化”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分析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难点。

关键词:一体化;汽车专业;职业教育

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在这种环境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这种能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企业与学校联系紧密、学习与工作相互对应的教学模式的优点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凸显出来。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实训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性教学环节融合,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共同教、学、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加强了专业设施的建设。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专业中的实施

1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模块”的意思为“在符合实际工作的程序和规范的情况下,将一项工作划分为若干部分,要有清楚的开头和结尾,每一部分为一模块”。汽车专业课程应根据汽车行业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标准,对现在的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

2建立汽车模块一体化教室

根据汽车专业模块的教学要求,建设一体化教室,按照汽车专业的专业方向和科学标准建设专业教室。一体化教室应具有三部分功能:

(1)放置学生的桌椅板凳,便于学生学习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同时提供一个休息场所;

(2)具有多媒体电教化设施,提高教学效率;

(3)按照实际生产过程设置实训区,满足实训教学的现场操作、技能训练需求。

3教学安排和整体运作

为了便于组织和实施一体化教学,尽可能安排小班教学,每个班级人数控制在 20~30 人之间。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根据汽车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过程,把专业课程划分为若干个学习模块,每个模块根据特点实行项目化教学。

4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1)教学准备:做到教学资料齐全、教学设施正常,指导教师既具备汽车专业从业等级认证,又具备双师型教师的上岗资格。

(2)实施步骤:学生到相应的教学场地学习时,指导教师首先按照汽车企业的流程,介绍教学场所的设施、安全规则、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学习材料和工具器材的领取及贮放手续等。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以任务为导向,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

5模块化考核方法

(1)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在各个模块学习结束后,专门的专核小组要进行考核和质量评估。每一项目(模块)的成绩评定采用全方位、立体式考核办法,把考核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每一项目(模块)的考核均应包含考勤、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展示、作业、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等方面。

(2)每门一体化课程的综合考核成绩依据模块内容在该课程中的地位与权重按一定比例进行加权,综合评出学生该门课程成绩。

三、一体化教学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流程上的先复习、再讲课、课堂互动、作业和小结的模式。模块一体化教学的流程可以设计为先提出问题(或叫项目的提出),再自主研究、小组讨论、分析总结;然后讲解理论;再动手实践,一边实践一边解决问题;最后完成报告和总结。而且这种模式也可以反复地进行,也就是可以边讲边学边做,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鼓励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但是想要践行这种教学模式,仍存在着一些困难。

(1)师资队伍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一体化教学模式所需的双师型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要掌握良好的理论功底。这就使得我们从事传统教学的老师,必须加大力度、抓紧时间学习,弥补自己在理论或实践中的不足。

(2)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是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一体化教学既要实现知识的传授,又要实现技能的培养,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通过设置不同的模块以对应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因此,每个模块的划分是否适当,能否达到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模块的划分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点进行认真的梳理并对相关岗位进行深入的调研。

四、发展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1)首先可以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实习教师和行业相关专业人员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对准市场,服务市场,制订适合本地区的教学大纲。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动态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本地区经济建设需要。在调整教学过程中,大胆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使之模块化,大家共同讨论,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避免陈旧的、已经淘汰的知识在教学中大量出现。

(2)组织教师观摩资深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观摩前要求听课者了解所讲内容,写出授课的概要,比较自己与观摩教师实际讲解的异同。

(3)要培养具有教育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教育能力,要求教师具有教育传导能力、教育预见能力、教育过程控制能力等,善于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思想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而实际操作能力,则要求教师熟悉所讲汽车总成、零部件的拆装技巧,常用工具和检测仪器的正确使用、识读,相关故障的演示与分析排故,相关电子电路的实际动手操作。

篇7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汽车电器;理论与实践;三段式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技校生在毕业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教育,随着汽车行业的日益发展,汽车电器设备变得日趋复杂,社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改变,如何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所学、学有所用显得非常重要。而现在的职业教学课堂,大部分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有些课程虽然一直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但还是面临许多的困难,比如设备和师资等,甚至有些课程还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满堂理论灌输给学生,而我们的学生本身理论基础非常薄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也非常有限,大量的公式、定理、电路很容易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从而出现大面积睡觉、开小差、玩手机的现象,效果可想而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本人担任《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的课程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实践操作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校改进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尝试采用“理实一体化”、“三段式”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以汽车电器为例,结合一体化的特点做出教学调整和新的安排:

1.课程的安排相比以前有所不同,原来一个星期4节课,现在是6节,而且是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其中两节是理论,两节实训,为了更好地安排实训、更全面地总结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还安排了两节点评课。这样可以将理论课的授课知识立刻就予以实际操作,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加强操作动手的能力,实现在“学中做、做中学”。

2.理论课将知识构成、电路工作原理和电路检测方法授予学生,并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

3.在理论课的最后十五分钟,具体安排实训的内容,明确实训中注意事项和要领,并把实训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发到每个小组,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提高实训时的效率。

4.将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组成员中选出一位学习能力强、善于组织的学生当小组长,让其组织本组成员先一起讨论后列出操作顺序、注意事项,并记录在实训目标和总结报告表上。

5.各小组开始进行实训,期间可以相互讨论,互相合作完成。

6.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荣誉感,让各小组之间进行竞争,评出优胜小组,同时学生的操作过程也是考核的过程,以此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实训任务,也能够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能够在“做中学、学中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7.为了能将学生实训过程中的问题记录、收集,在实训过程中留下照片和影像资料,这样在点评课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特别指出学生的一些不规范操作,另一方面还能将表现优秀、动作规范的学生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篇8

关键词:中职会计 一体化 新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146-02

一体化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即“双重职业训练”,是指在企业里学习实际操作和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平行进行,是企业训练与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德国早在1996年就率先在职业学校实施学习领域课程,即以工作^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因此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趋势就是要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界限、淡化教室与实验室界限,将课堂搬至实训室、实训基地现场进行,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相融合。

1 建立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1)为中小企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大量的、一线的会计岗位初级会计人才。(2)重点培养技能过硬,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过硬的初级应用型会计人员。中职会计学生就业岗位有:主办会计、会计员、出纳员、收银员、仓管员、核算员。一体化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善于沟通的工作能力;通过一体化仿真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专业知识与职场人身份的统一。

2 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块

广西梧州林业学校根据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建立了模块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 ,以会计岗位为项目的模块,根据会计岗位的职责和任务要求,设立教学项目、强化实践教学、确定会计岗位的学习目标;根据岗位能力目标要求,设计学生要完成的岗位工作任务,以会计实践操作为主线,构建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的课程体系。逐步将课程发展由理论为实践服务向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过渡,将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方向相结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五大教学模块。

(1)会计基础技能模块(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2)会计岗位模块(财务会计、会计分岗实操、会计综合岗位实操、网中网会计教学软件应用平台)、(3)财会职业能力模块(基于财税审计一体化设计下的商业、工业、物流等企业现实情景经济业务)、(4)会计考证模块(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或珠算五级)、(5)会计技能比赛模块(院系、区赛)(点钞、翻打传票、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操作、会计手工账务处理竞赛平台);该校实施的是中职2+1学制,在校时间两年,第三年毕业实习,五大教学模块在教学时间上作如下安排:模块1安排在第一学期授课,采用传统理论、传统手工结合仿真教学软件平台基础训练部分一体化教学。模块2分别安排在第二、三、四学期授课,采用传统技能教学、传统信息化教学、现代化云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块3安排在第四学期授课,就业前将“业务、账务、税务、审计”融合成一个整体教学。模块4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授课,采用传统理论教学、传统信息化教学、现代化云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得会计专业的在校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学完了规定的考试科目,在校期间取得三次会计从业考证机会,大大增加了考证通过率,直至第三年毕业会计专业学生考证通过率接近100%。模块5的教学贯穿于4个学期当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竞技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各教学模块将理论知识与基本职业技能融合为一体,采用讲一演一练“电脑-终端-手机”三位一体方式完成,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让学习多方面切入学生生活。

3 构建现代化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即构建由传统技能教学、传统信息化教学过渡到现代化云教学模式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传统技能教学,强调技能,忽视理论基础。传统信息化教学利用视频、PPT等信息化技能解析理论知识,忽视了实操技能。现代化智慧云应用教学模式利用移动互联体系,将知识性讲解,实务操作训练结合起来采用情景互动微课仿真、三维仿真模拟平台,构建出现代化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电脑、终端、手机三位一体,提升学习效率,利用行动教学、实验教学、微课教学多角度教学,让学生在训练中慢慢熟悉会计工作内容、环境,全面了解会计工作流程,缩短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差距,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4 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实施理论教学讲授和实践教学操作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做相结合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四步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操作法、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5 建立双证制教育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在取得中职文凭的同时注重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双证制教育在学生的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建立会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中,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授课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在第一学年将有关专业课程与考证科目进行整合,提前将考证与专业课堂授课相统一,增加教材的有效性,提高考证通过率。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以会计就业岗位与工作过程为参照系,以岗位过程知识结合考证内容为主线,精简陈述性知识。

6 建设一体化实训教学体系

建立完善配套的会计实训教学文件以及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完善会计实训教学大纲,制定一体化实训指导书、一体化实训教材、实训课件、实训案例等教学项目,利用或与教学软件开发企业合作开发适合本专业本行业实际运用的校本教材和仿真教学平台操作模块。

7 构建一体化的实训教学场所

在校内建设会计实训室,校内会计实训基地,校外会计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会计实训场所,是实施一体化教学不可缺少的硬件和支持体系。为更好地实现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场所统一起来,改变过去理论教学只在教室进行,实训课程只在会计实训室中进行的分离状态。通过在一体化教学实训室授课,将传统的口授,板书、简单的电算化应用改变为专业理论结合会计实例教学、传统手工实训结合多媒体仿真教学平台应用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战训练,让学生作为未来职场人,参与企业竞争、承担岗位职责,接受企业的管理,通过现场训练培养会计岗位能力。

8 加强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不单是理论知识传播者,更是实践教学的主导者。在现阶段一体化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理论,而且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单掌握传统手工会计操作,更能熟练掌握互联网下的信息化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从机制上得到了保证。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苦练操作技能,以提高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学校一方面可以从校外聘请企业专家、会计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对本校教师实践教学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派教师到企业学习或是与信息化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提升。

9 构建一体化教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考核评价体系,以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把实践操作能力作为考核的出发点,使考核评价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相一致,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一是通过采纳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珠算等级证、收银员证等作为考核标准,使考核指标与国家或企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指标相一致,体现考核的真实性。二是改变传统的试卷成绩考核方式,采用多种多样考核评价方式,如根实施模块教学的实践要求,一年级的成绩考评可以是理论成绩+会计数码字成绩+点钞成绩+基础会计手工帐成绩+多媒体教学软件应用平台基础会计实训成绩+学生掌上互联手机实训做题量。二年级的成绩考评:理论成绩+传统岗位手工实操成绩+教学软件应用平台中级会计实训成绩+会计电算化成绩+会计从业资格证+学生掌上互联手机实训做题量。第三年将学校与用人单位考核评价一体化结合。新的一体化教学考评体系反映技能优先,双证合一,传统与互联网信息化相结合,淡化理论考试,增加职业素养考核,强化实践技能考核。

10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岗位需求、现代信息化的需要,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针对性地进行一体化教学,能够培养出基础扎实、上手快、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苏井源,李颖.中职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8):279-280.

篇9

一、以往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问题

近年来高等教育逐渐实现大众化,接受高等教育学生存在的差异性越来越大,生源质量可谓参差不齐,总是有一些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同时还缺少学习主动性,甚至存在学习情绪低,企图蒙混过关的思想。此外,还要大部分学生自身文化基础比较低,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其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在《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缺乏思路、摸不着头脑的现象。

(二)教师配置问题

因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配备的教师不同,因此学生很难将二者结合起来,也很难系统的获取知识。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教学分段实施,很容易就会造成二者相互脱节的问题,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上很难结合起来,因此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各自为阵”现象出现,缺乏对教材内在联系的协调以及对不同教学内容的统筹等,加上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不到调动,专业教学很难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资源问题

教材中存在着大量不准确的维修诊断数据,一些设备已经陈旧,理论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使得理论与实践操作严重脱节。一些实践指导教师每天对着陈旧的设备讲授已经过时的维修技术,加上教师的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更新,使得部分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严重降低。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质量严重下降,学生到了单位之后还要重新接受培养,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加强课程整合及优化

汽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非常多,课程整合与优化非常必需,模块式教学法比较常用。将汽车专业课程分成几个不同模块,将底盘构造、检测与维修以及故障诊断等课程整合为一门,再将该课程分成不同模块,分别进行底盘构造、检测与维修等模块的学习。在具体教学之中,应结合不同模块差异由不同教师共同完成各模块教学,充分利用实验条件安排个模块实践教学,并结合各模块要求条件配备实验设备,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顺利进行。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部分运行情况形象的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部分的原理。

(二)应用现代化教学设施

对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运用可以显著提升该专业课程教学效率,从而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支撑。为此,在实训车间应引进现代化设备,打造出现代化的实训教师,这样教学过程就会更加富有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在引进现代化设施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将实训室的用途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理实一体化教师中学习到各种汽车电控制性系统,从而加深学生这方面的认知与理解,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该专业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打造出“双师型”教师队伍

篇10

一、搞好适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教材建设

服装业是发展迅速的行业,服装款式千变万化。目前我校使用的《服装结构制图》和《服装制作工艺》教材内容较陈旧,学生毕业后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紧跟时代的潮流,开发一套适合本校特色教学的专业教材非常重要。例如,《服装结构制图》与《服装制作工艺》两门课程可以合二为一,可以将内容分为裙装、裤装、衬衣、正装等几部分,每一部分包括款式、量体、结构制图、样板制作、裁剪、工艺制作、检验包装等,结合服装企业的生产基本工艺流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有兴趣、有动力地学习专业知识。

“教学做一体化”校本教材的编写,需要深入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全面研究企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把岗位的典型任务转换成典型的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材的编写,让学生明确每一个任务下所要达到的目标,真正体会到“从做中学”的教学思想。

二、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实习实训室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习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服装结构制图》与《服装制作工艺》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将工艺实习室、打板室与教室构成一体,从实际需要出发,使学生方便、快捷地将所学专业理论内容充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将会给服装专业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

教师边授课边示范,学生边学习边操作,使打板室、工艺室成为教学的课堂,真正体现我校“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的“双化”教学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例如在讲授“西服裙结构制图”时,可以先讲理论,然后学生打板实践,后裁剪,后在工艺室教师边讲授边示范,学生后练习操作。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打板室和工艺实习室完成的,既节约教学场所,又节约了教师资源。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在职业学校中已经成为一份必需的力量。教师的身份既是“传道、授惑、解业”的传统教师,又是动手操作示范的技术人员,即专业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现在的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因此,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师资队伍非常重要。如专业科里培养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参加专业师资培训,并进企业实践锻炼等,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实践操作为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和兴趣。比如《服装结构制图》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为主,经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绘制1:5的结构制图,忽视实践的重要性,以至于学生到企业上不适应1:1比例制图,很难做打板等技术类的工作。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打板室直接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操作,按1:1比例打板,紧跟企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