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重点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放射医学技术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放射医学技术重点

篇1

一、放射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医学

放射医学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较多。各方面材料应该统筹安排。相互衔接。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其主要内容有。

(一)放射物理与辐射剂量学基础包括原子结构与核反应,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种类和规律,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辐射剂量学的基本物理和单位,外照射剂量学和内照射计量计算,射线探测。

(二)放射化学基础包括放射化学实验基础及应用,核燃料化学,天然放射性核素化学,人工放射性核素化学。

(三)放射损伤基础包括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基本规律,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机理,电离辐射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电离辐射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电离辐射传染和免疫的影响。

(四)放射毒理学包括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代谢规律,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损伤与反应,放射性核素中毒的急救与措施。核燃料毒理学,裂变产物毒理学。常用放射性核素毒理学。

(五)放射卫生防护包括作用于人体的放射源,从事封闭源工作的防护,从事开放源的防护,消除放射性污染和处理。放射性监测和保健措施,放射性核寨和放射在国民经济和医学应用中的防护,厂矿生产中放射粉尘和防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六)放射损伤临床包括急性放射病,核爆炸复合伤,慢性放射病,皮肤放射损伤,电离辐射对机体作用的远期后果。

二、影视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目前我国的电视机的绝对数量已居世界首位,看电视也成为我国广大民众最广泛最直接的新闻载体,在科学研究事业中更需要影视技术来反映科学研究工作过程、实验变化情况,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它显示的主要特点。

(一)由于电离辐射的不可见性和危害的严重性,就需要一种声、情、景并存的传播方式,而影视无疑是这方面最好的工具。为此。我们为放射医学安全知识普及拍摄了大量的记录片、纪实片。如:《放射源的自白》、《广东天然高本底辐射调查》、《急性放射病》、《内蒙白云稀土铁矿调查》和《医用×射线诊断设备质量保证与控制》等等。我们不断运用影视技术为放射医学研究。放射防护管理,放射法规宣传,放射事故调查,放射科技专业知识宣传教育服务。

(二)影视传播的及时性

影视传播的时效性非常强,不论事件是刚刚发生的还是正在发生的,都可以在电视等影视媒体上出现。摄录以后。经过简单的制作就可以播出,周期极短,可以做到“随时”拍摄。随着直播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影视节目可以做到实时转播。大大地缩短了现场与观众的距离,有利于传播的时效性和先入为主的传播规律发生作用。

(三)影视传播科研专题报道的重点

影视传播放射医学科研报道是通过多角度、多侧面集中反映一个主题的影视片。是放射医学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放射医学影视片一般要经历以放射医学题材为内容的专题片的拍摄、编辑制作阶段。影视片栏目的合作、研究和完成放射医学影视片的播放、宣传、发行三个阶段。

(四)影视片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是放射医学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使用VOD影视点播系统,制作上载放射医学影视片及科研资料片80余部。以点对点的形式播出,科研人员随时需要观看。随时点播。快结、方便,收到很好效果。

(五)随着核能事业的高速发展,放射医学将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影视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作用和地位将会进一步提高。如何更好的以影视技术为手段为新的放射医学研究作贡献将是我们应该注意和研究的新课题。

三、影视技术在放射医学研究中主要应用

根据放射医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影视的制作技术,在研究课题的进程中拍摄编制了几十部影视片,现就不同领域从多个研究项目中,以代表性的选择几部介绍如F:

(一)“放射源的自白”电视片,它是一部科研、宣传教育、认识使用封闭放射源的资料片。因为封闭放射源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方面已广泛的应用。如工业探伤、地质勘探、石油探井、食品保鲜及医学诊断治疗都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且使用的大小源型,品种很多。使用过程和方法又非常复杂,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为了保护居民健康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组织编制了安全使用和防护措施及意外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及科普宣传教育。这对正确使用保管封闭放射源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此,该录片于1992年获得全国第二届卫生电影电视“白鹤杯”二等奖。

(二)影视片“白云鄂博稀土铁矿调查”

我国是个稀土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稀土元素与放射性钍共生。它对人体是否会造成危害和如何预防是个极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包钢白云稀土铁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我们就派出专门研究小组到该地区进行深入的研究,经过近30余年艰苦奋斗,使研究工作有了重大进展,对进行放射性研究保护人体健康,有了一套较完整可靠的措施。为此,该研究课题获得国家2004年科学技术二等奖。在现场调查工作过程中进行了较完整的拍摄和录象。编制成电视片“白云稀土铁矿调查”对推广防护措施,保护人体健康及今后进一步研究和认识是很有价值的资料片。

(三)影视片“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的研究”

由于核能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即大量人群经常接触比一般本底稍高的小剂量电离辐射,会不会产生有害影响。为了阐明这个问题,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性研究和人群调查,其中对世代居住在高本底地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尤受人们的重视。

自1972年起。在广东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开展了环境辐射剂量与居民健康状况的调查。工作在广东三个县阳江、恩平、台山进行,就调查现象与研究工作进行情况。获得的主要结果拍摄制作成科研录象片进行了分析研究。

高本底地区调查是一项调查地区广泛、持续时间较长、多种专业协作的课题。

高本底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辐射测量与剂量(2)居民健康检查与调查(3)高本底对照地区对比条件的研究等等。影视片“广东高本底地区的研究”无论在辐射防护的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重要意义。此项科研项目获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四)“警钟长鸣”是一部因丢失一颗小型放射源被人拣带回家中,造成家庭人员引起急性放射病的电视片,影视片描述了放射源丢失的过程及对病人诊断治疗的方法。介绍了放射源从丢失到找回入库的全过程。该片给人深刻的经验教训。影视片“警钟长鸣”它对如何保管放射源,丢失后如何寻找放射源,受害人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断、救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它对今后辐射源的防护、损伤诊断、治疗及剂量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应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影视片

X线包括X线机和CT机等,在医疗卫生行业广泛应用。受照人群很大。为了达到×线的诊断和治疗目的。降低受检者和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按照国际标准我们开展了医用×线诊断质量保障的研究,使我国放射技术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大迈进。经过研究,改善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受检者和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保证了×线机良好运行,为临床提供了最佳的诊断信息。完成录制“应用×射线诊断设备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影视片,它对推广应用培训及进一步改进×射线诊断设备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六)吸附型水采样器的研制和使用影视片

在环境放射性监测中,水源监测时,需要采集大量的水,工作非常费时费力,为此。科研人员经过反复多次实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吸附型水采样器,它的特点是采集的水量大。时间快。科研人员用它完成了我国江、河、湖、海的大面积水取样和监测,促进了我国环境水源的放射监测工作。

篇2

【关键词】

儿童;X线检查;防护

作者单位:265700山东省龙口市烟台龙矿中心医院放射科

常规的X线检查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X线对儿童的有害效应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儿童的骨骼、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性腺对放射线更为敏感,所以X线辐射对他们有大的潜在危险性[1]。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前提下,为使儿童在检查中接受最小的X线照射剂量,得到最佳的诊断信息,近几年山东省龙口市烟台龙矿中心医院采取了一些相应的防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采用数字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 DR)摄影技术取代常规胸部透视

强永刚教授[2]指出,世界上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已经淘汰了胸透检查,而我国使用率高达618%。 由于胸透的辐射剂量大,是胸片的20~30倍,对人体尤其是儿童会造成很大伤害。而DR照片是瞬间曝光,辐射剂量小,其产生的X射线剂量比常规的胸片减少1/2~1/3,而且能提高图像的分辨、显示能力,照片清晰度高,只要一次曝光就能捕捉到多层次的影像信息来满足诊断的要求。同时可采用计算机技术,实施各种图像后处理功能,增加显示信息的层次,满足诊断需求。

2控制照射野,减少直接辐射危害

儿童摄片一般不应使用滤线栅,并且在投照中根据投照部位、焦片距离,将照射野严格控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最小范围内,每张胶片边缘均有1 cm以上的未感光区,以减少直接辐射的危害。

3对非投照部位进行屏蔽防护,对射线敏感的部位重点保护

在拍摄胸部时用铅橡皮遮盖中下腹部,用铅橡皮围脖、铅玻璃眼镜遮盖患儿颈部和眼部以防止生殖腺、甲状腺、眼晶状体受直接照射;在拍摄下肢时,用铅橡皮遮盖胸部及腹部;同时注意防护,拍上肢各部位时常取侧坐位,使性腺器官避开直接照射。

4加强拍片前沟通,争取患儿合作,避免重复照射

儿童重拍片的原因多为患儿不合作所造成的不正、影像模糊,因此摄片时保持患儿固定是重要环节。拍片前取得患儿和家长的合作,允许婴幼儿父母陪伴,从而减少了患儿因位置不正或活动而引起的重复摄片。对于实在无法配合的患儿,等其睡着后拍片,也是不错的选择。曝光时机房内始终只有一个受检患儿,按顺序逐个拍片,最大程度地保护好每位患儿,避免遭受不必要的辐射,同时请家长穿好防护衣,合作完成摄片工作。

5提高放射工作人员责任心,增强辐射防护意识

放射科技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工作前要认真检查设备性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能勉强使用,保证放射设备的正常运行,严格规章制度的执行,增强防护意识,要钻研业务,练就过硬的投照技术,决不增加患儿不必要的照射剂量。

本科在儿童的X线辐射防护工作中遵循以上几点外,还采用相对高kV、低毫安、短时间摄片,不仅减少患儿照射剂量,而且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和锐利度,使胶片影像层次分明。

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因其器官系统未发育成熟,接受过多的X线照射,其致癌率也相应大幅提高,因此,做好儿童X线检查的防护尤为重要,放射工作人员在儿童放射防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曝光条件、控制好照射野、非投照部位的防护,这是放射防护的基本要求,放射工作者必须提高对受检儿童的防护工作,保护儿童的健康。

参考文献

篇3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供大于求的现象仍是主流。“供求矛盾”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在“宏观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模式、“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在就业市场中选拔毕业生。“供求矛盾”的表现主要有: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甚至就读院校等等不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与技能等不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导致了毕业生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就业难。

所谓摩擦性就业,就是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岗位,而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找到具有某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这种劳动力供求间的不匹配,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摩擦性失业”。比如我国部分地区突出的“技工荒”,就是摩擦性就业的典型。但从近两年的发展来看,摩擦性就业又出现新的情况。随着劳动者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他们对用人单位在用工管理、社会保障、劳动条件、工资报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用人单位在这些方面的进展却相对缓慢,不能适应求职者的要求。这一矛盾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余石,南京师范大学08届新闻编辑专业本科毕业生。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小余先后到多家杂志社、出版公司实习。尽管他的工作非常出色,完全胜任编辑采访岗位,但他在每一家单位的工作时间均没有超过3个月。导致他不断从一个单位跳到另一个单位的主要原因是薪酬问题。

据了解,余石先后在四家杂志、出版公司工作,但用人单位给他开出的最高薪酬只有1200元,相当于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余石家住南京市郊区梅山,每天从家到单位至少需要4个小时,每月平均交通费不低于300元,再刨去吃饭500元、通讯60元等基本的日常开销,一个月收入所剩无几。如果考虑节省时间,在市区租个房子,几乎是不可能。因为薪酬问题,半年来,余石总是处于“失业――就业――再失业――再就业”的状态。

相比于摩擦性就业难,结构性就业的情况更加突出。南京市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晓军告诉记者,2011年,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达24万人,毕业生总数比去年增长了14%。相比于前几年,增长的幅度虽然有所下降,但总体数量还是很大,再加上往年未能实现就业的,就业压力也不小,其中,结构性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流行语,现在看来有点过时了”。孙副主任说,除了化学专业,数学、物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求职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市场招聘资料显示,近几年来,到人才市场招聘的用人单位,几乎没有提出招聘数学、物理专业;相反,化学及机械类、电子类等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却是炙手可热。

刘冲,东南大学05届应用数学毕业生,2008年毕业后一直在找工作,简历投了上百份,大部分用人单位收了他的资料后就没有了下文。最后,他不得不在南京珠江路一家电脑公司干起了软件编程。

小刘说,虽然所干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但应用数学偏实际操作,所以工作起来一点不比专业计算机毕业生差。但目前来看,最大的问题不是专业不对口,而是未来的发展。他也试图跳槽到大的软件公司,但实力稍微过硬的软件企业都不愿意招聘一个非本专业毕业生。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用人需求直接下降了60%”。孙主任说,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大幅度滑坡,部分常年招聘行业不但没有人才需求,甚至出现大量岗位解除用工的情况,人才市场不但要应对当年的毕业生,还要应对大量的失业人员,这种就业需求负增长的状况一直延续到2010下半年才开始好转。与2009年相比,今年的就业率翻了一番,基本回到2008年之前的水平。

最新数据显示,南京地区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已与用人单位达成用工协议,初次就业率基本达到90%以上。今年四月中旬,200多家用人单位通过南京市人才市场招聘,进场找工作的学生不足200人,招聘单位比应聘者还要多;五月初,南京市人才市场组织用人单位直接进校园招聘,问津者寥寥,学校负责人表示,除了考研、出国的学生外,绝大部分学生与用人单位已初步达成就业协议。

二、摆正心态,更加理性看待就业

据介绍,从去年开始,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效力将进一步显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也已全面落实,同时启动的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包括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同时做实“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会给予较大扶持。南京市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将于今年的7月初正式开始启动。

“在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方面,我们非常希望高校毕业生能够到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就业,因为那些地方需要人才,有大量的工作岗位,有大量的创业机会。”针对目前就业中问题,孙晓军强调说,除了市场和专业的因素外,毕业生也要从自身找一找问题的症结。

第一,要摆正就业心态。许多毕业生文凭并不过硬,找工作时开出条件却有一大堆,诸如活太累不去,工资太少不干,甚至出现人际关系太复杂不干的情况。总体来说,这一类型的学生大致有两个特征:一是周期性失业,实习期往往是就业期;二是失业原因都微不足道,可能是单位偶尔的一次加班加点,也可能是上班路途太远,单位没有班车等原因;这样晃晃悠悠几年下来,这部分学生既没有积累到工作经验,也没能够提升专业水平。

第二,打破边远地区、农村地区没有前途的误区。近几年来,为了帮助就业,政府推行一系列就业帮扶计划,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比如说现在有4个国家项目:“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教师特岗”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这四个国家大学生下基层项目计划,每年大约能够吸纳20万人左右的毕业生。推行就业帮扶计划四五年来,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一听说是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简单地认为没有发展前途,不愿意参加。事实上,无论是“西部志愿者”,还是“大学生村官”计划,都是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的,前者依附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者则紧扣“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孙主任介绍说,根据国家发展中心,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发展日益完善,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迫切,毕业生再大量涌入,获得的就业机会只会更少,只能增加自身就业压力。相比之下,西北、西南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心,发展的空间会更大,机会也会更多。

第三,警惕新“啃老”一族。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一批“啃老”族。据介绍,新一代“啃老族”大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好,父母对子女的自立要求不强,以至于他们的就业欲望不强。

三、辨证看待“专业对口”问题

日前,上海学生事务中心完成一项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显示,有61%的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并未将“专业对口”作为考虑因素,因此,在实际聘用中,专业不对口的现象随处可见。

张涛,南京某大学大四计算机系学生,因为之前一直在准备考研,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考研失败后,张涛开始着手找工作。出于对专业的热爱,他非常希望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专业对口,成为他投简历的第一要素。因为找工作较迟,张涛从4月份开始,不得已穿梭于各种大型招聘会。本地的各级人才招聘会几乎场场必到,外地大型招聘会,只要有可能,他也是尽可能赶过去。一个多月来,他先后投了近百份简历;此外,网络平台也被他用到极致,51job、智联招聘、英才网等大大小小十几个人才招聘网都进行了求职登记。

“只要专业对口,薪水在3000元左右就差不多了。”张涛告诉记者,目前计算机行业的一般最低月薪也是3500元左右。相比于张涛的专业情结,他的学长赵炎则毅然放弃了本专业。在宝洁公司找了份做销售的工作,月薪8000元,但张涛并不羡慕,他将就业范围只锁定在计算机专业。

究竟是宁肯低薪也要岗位对口,还是应放弃专业追求而“海投”简历?

事实上,专业是否对口,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针对“专业不对口”的说法,专家认为,大学教育有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课教育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技能教育,通常称为专业课;另一类是具有通用性较多的技能教育,通常称为专业基础课。

比如学新闻的学生,也可以做文字、文秘方面的工作,因为他们平时专业训练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涉及文字处理。对类似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而言,专业是否对口,应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对专业性非常强的毕业生而言,特别是指学习专门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比如临床医学、飞机设计等专业,这类毕业生的就业可能更需要专业对口。

另外,高校的课程改革越来越要求淡化“专业”,强调培养学生能力。例如,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专业,以往分为放射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方向)、放射医学(医学物理方向)三个专业,根据高校新课改精神,三个专业合称为放射医学专业;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周应恒教授告诉记者,改革方向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总体来看,大一、大二以基础课程为主,经过两年基础学习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色选择不同的专业。

孙晓军主任说,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用人单位在招聘专业岗位时本身已经进行了筛选。对于专业性很强的毕业生,通常要从毕业生学习的专业来考虑是否能够录用。从大学来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个人的全面素质。讨论毕业生就业单纯强调专业是否对口是不全面的,就业市场会自然选择。

篇4

[关键词]福岛核事故 上海 应急科普

1、上海由“福岛核事故”引发的恐慌及社会问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其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巨大的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自3月12日第1至4号机组相继爆炸,碘131等放射性物质泄漏。在事故发生后的最初两三天,上海民众并没有太多的担忧,大部分民众只是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了解灾害的处置进展情况。但是,随着新闻报道中灾害事故的不断升级、谣言散播等原因,民众心理产生了恐慌,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

1.1 由谣言等因素导致的对环境污染、自身健康等方面的社会恐慌。2011年3月15日,先是有谣言称“被辐射污染的尘埃将在隔日凌晨4时抵达上海”,一些市民收到“日本核污染将到上海,大家多加防范,请发给你的亲人”之类的手机短信,出于对亲友健康的关心,一些市民纷纷转发。政府快速消息,谣言很快破灭。

1.2 因担心核泄漏导致海水污染,引发抢购食盐和药品等问题。2011年3月16日,网上出现“海水受到污染,今后生产的海盐不安全、不能食用”、“含碘物品可预防核辐射、食盐要涨价”等传言。立即在上海出现了商场超市“抢盐”的现象,据调查,在上海卜蜂莲花大卖场、番禺路220号家得利超市、江西中路好德便利店、曹安市场等商家,食盐都卖得很快,有些超市出现了食盐断货的现象。

1.3 由“福岛核事故”产生的巨大灾难,导致对大陆正在运营的核电站运营安全的担忧。当铺天盖地的新闻持续不断地聚焦日本福岛核事故之时,自然也会引发不少公众的担忧,中国大陆正在运营的核电站安全究竟如何,这些核电站万一反生类似福岛的核事故,会对上海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上海应对“福岛核事故”科普的实施举措

上海作为沿海的国际大都市,针对核泄漏引发的社会恐慌,根据中央制定的宏观预案,结合上海市实际,由政府主导,联合职能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广播等媒介,采用科普宣传、科普讲座、科普论坛、手机短息、BBS等媒介在公共场所、高校校园、城市社区等场所,进行立体应急科普,及时平息了社会恐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功应对了福岛核泄漏引发的恐慌心理危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1 上海应对“福岛核事故”科普实施的组织主体

2.1.1 政府相关工作机构

上海市政府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上海市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应急办”)是市应急委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市政府办公厅,具体承担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办理和督促落实市应急委的决定事项;组织编制、修订市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审核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综合协调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及应急演练、保障和宣传培训等工作,其工作单位由57个机构组成。在应对“福岛核事故具体行动中,市经委、市教委、市科委、市公安局、市文广影视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外办、市环保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民防办、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海事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上海机场集团、申通集团、市通信管理局、市卫生局、市气象局等20多个工作机构不同程度积极参与,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进行与核事故相关的科学普及和传播成为各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2.1.2 社会团体

针对社会民众对“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恐惧心理及引发的相关问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学术团体组织的领导机构,发挥科学传播普及的特色优势,利用比较完善的科学传播普及渠道,围绕核心问题,采取形式多样的科普传播方式,加强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公众科学认识福岛核泄露事件。学术部、普及部、上海科普事业中心、《上海科技报》社等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采取了应急措施,配合上海市应急工作机构,组织上海市核学会、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上海市气象学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做电视电台科普专题、开论坛、制作传单、展板,上街头、进社区、下基层,打赢了应急科普的攻坚战。

2.1.3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作为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的重镇,如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利用已有的学科知识优势,积极参加科普活动。上海交通大学核电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的王德忠教授、韦悦周教授、张乐福教授等人通过东方卫视上海演播室等媒介就公众关心的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和放射线影响以及世界核能发展概况等具体问题做了深入分析解读。复旦大学化学系岳斌教授、核科学与技术系袁竹书教授也通过学术报告对日本福岛核危机作了深入解读。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蔡剑平工程师也对福岛核事故造成污染及对核电建设带来的影响作了解答,这些通过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科学传播普及工作,对消除公众的恐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1.4 科普志愿者

在应急科普中,科普志愿者团体和个人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科学松鼠会成员,在其网站开设地震、海啸与辐射专栏,汇集相关知识信息,积极进行核科普,科学松鼠会由海内外志愿科学传播者组成。他们绝大多数受过科学专业训练。现有成员105名,分布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除此之外,上海高等院校的一些BBS网站如“饮水思源”、“日月光华”等一些论坛板块也有不少比较专业的匿名科普志愿者,对核辐射、核电站相关技术问题也作了较为专业的传播普及,对在校大学生的核科学普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2 上海应对“福岛核事故”科普实施的媒介、形式及内容

2.2.1 应急科普之媒介

“福岛核事故”应急科普是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广播、通讯平台等多种媒介实现的。电视科普形象、生动、直观,东方卫视的上海演播室,针对公众的恐慌心理,推出了系列专题节目,邀请专家学者担任嘉宾,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专业而又有深度的解读核泄漏引发的一列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网络科普快速、广泛,如上海环境网专门开设针对辐射专题,对福岛核电站事故相关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介绍。东方网、新民网在转发新华社播发的新闻同时,也不断追踪事故的进展,同时就核辐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通讯平台迅捷、广泛,上海科普事业中心在谣言传播时,及时编写与此相关的专题科普知识,通过上海电信平台向市民免费发送,尽管是强制“科普”的形式,确实体现了“应急”的特点,对于破除谣言,消除民众的恐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等报刊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东方广播电台等作为科普传统载体,

以新闻专栏等形式、跟踪事故发展事态、宣传相关防护知识,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2 应急科普之形式

应对福岛核事故,可以说是新世纪以来上海应急立体科普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各种传媒采用电视节目、新闻报道、科普论坛、科普讲座、科普宣传、手机短信、专家咨询、制作传单、出版科普著作等形式,应急科普组合拳,可以说发挥了巨大的功用,对于破除网络谣言、制止抢购食盐等食品的现象,消除社会民众的心理恐惧起到了有效而积极的作用。

应急科普是针对突况采取的科普行动,其措施与日常科普相比也有很大不同。上海应对“福岛核事故”也采取了一些非常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上海市科协在事故发生不久便组织上海市核学会、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上海市气象学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30多位媒体记者现场交流答疑,可以说首先对新闻从业者进行了一次核科普,抓住了应急科普中的关键,从后来的新闻报道可以看出,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上海科技报》社还专门加班加点制作科普特刊,并于2011年3月19日(周六)在上海科技馆、地铁站点等人流密集区域免费向市民发放近10万份,受到市民的关注和好评。

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明谣言短信,科普事业中心抓紧编写与此相关的专题科普知识,通过上海电信平台向市民免费发送,还专门组织力量编制了《核辐射科普知识》专题科普宣传挂图、展板和折页,相继下发到各区县科协和长三角部分省市科协,并与上海电台990频率《市民与社会》栏目合作制作了一档普及相关核知识的节目,成效明显。

一些科普工作贴近生活的实际,更是发挥了奇效。据《东方早报》报道,市民王先生,因公出差至韩国釜山,恰好发生了福岛核事故,归国后因担心自己受到福岛核辐射影响,来到位于斜土路2094号的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进行人体辐射检测。经检测,没有发现受到核污染的患者。据了解,不少市民通过电话咨询和预约检测,从2011年3月15日起,共有约20人申请了核放射污染检测。至2011年3月16日,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接待了10多名从日本返沪的记者和市民。这些对消除民众的恐惧心理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科普出版也是应急科普中的重要工作,2011年3月27日,由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著名放射医学专家吴锦海、顾乃谷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核”来不怕》正式向广大读者见面。该书主要向读者介绍了什么是核能、什么是核泄漏事故、核事故中常见放射性核素的危害、核辐射通过哪些途径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核事故时的公众防护措施等公众关心的知识。这对于急于了解核事故相关知识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及时雨。

2.2.3 应急科普之内容

2.2.3.1 福岛核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可能后果

应急科普关注的首要内容,就是福岛核事故发生原因及可能后果,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专家解读、答疑、网络新闻关注的重点也在此方面。如上海环境网于2011年3月18日制作的网页“福岛核电站事故相关知识”颇具代表性,网页就福岛核电站反应堆介绍、福岛核电站事故放射性物质泄漏状况和主要防护措施、目前日本政府要求该国民众采取的防护措施、正常环境下人群所受的各种辐射剂量、国际核事故分级等问题作了具体介绍。

2.2.3.2 核辐射对环境食品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2011年3月16日,受网上传言影响,上海部分地区也出现市民抢盐的现象,为了消除公众的疑虑,媒体及时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出来答疑解惑。如2011年3月17日,中新网记者专门请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专家胡搜度重点针对盲目存储加碘食盐问题进行了阐释。他指出,“碘本身是一种易挥发的元素,在贮存的过程中,碘盐中的碘必然大量流失,因此长期在家中储存并非好方法。而碘盐中碘含量一旦较低,便不足以封闭甲状腺,甲状腺仍然会吸收放射性碘,不能起到预防和缓解核辐射的作用。”

2.2.3.3 核电站的建设及运营的安全性问题

针对民众对核电站建设及运营安全的担心,2011年3月1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应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有关情况的汇报,会议决定全面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对核设施进行全面安检。电视节目专家的解读、报告、讲座相关内容都有涉及。

3、上海应急科普的成功经验及问题

3.1 取得的成效

上海应对“福岛核事故”应急科普成功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3.1.1 多部门联动应对及时

上海市政府有了较为完备的应急管理方案,“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应急工作机构可以说迅速联动展开了工作。2011年3月13日,《劳动报》首先就人们关心的辐射问题做了报道,如果日本福岛核电站出现大规模核泄漏甚至爆炸,上海老百姓该怎么办?上海市民防办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福岛的核泄漏难以影响到数千公里之外的上海,市民完全可以不用惊慌。对于地震、核污染等突发事件,上海相关部门都有完整的应急预案。2011年3月14日,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专家陆书玉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上海拥有世界先进技术的超大流量的气溶胶采样装置,能很快掌握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数据变化,大大提高应急反应的速度。目前检测数据没有发生异常变化,市民无需担心。以此不难看出,上海应急机制已经形成了常态。尤其是当网络谣言传播、抢购食盐事情发生时,正是多部门的及时联动消除了社会恐慌。

3.1.2 多系统组织重点突出

就应急科普的组织实施而言,由政府主导,联合职能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及科普志愿者,都积极开展活动,面向公共场所的公众、社区居民、大学校园等人员集中的区域开展工作,重点围绕对环境污染、自身健康等方面的社会恐慌、核辐射对环境食品的影响及防护措施、核电站的建设及运营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成效显著。

3.1.3 多渠道传播形式多样

本次科普传播可以说是传统手段科普与现代手段科普有机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广播等媒介,采用科普宣传、科普讲座、科普论坛、手机短信、BBS科普传单、科普展板等形式在公共场所、高校校园、城市社区等场所,进行立体应急科普,及时平息了社会恐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功应对了福岛核泄漏引发的恐慌心理危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2 存在的问题

上海应对“福岛核事故”应急科普也不是尽善尽美,它也反映出应急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3.2.1 应急工作机构联动工作预案少

尽管上海应急方案和机制都已经具备,但各应急机构如何联动的措施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如只是在网上谣言散播、抢购食盐风潮出现之后,各工作部门的联动才有了明显的加强。如果在此之前有了联动的预案,相关问题可能就不会发生。

3.2.2 应急科普组织系统之间的协调少

就应急科普的组织实施而言,由政府主导,联合职能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及科普志愿者,都积极开展活动,除了上海市科协依托本身特色科普优势,做到了上通下达之有机协调之外,各组织系统工作的目标虽然一致,但之间的协调工作略显不足,比如企业科普工作显得相对不足,如果有了统一的协调运作机制,应急科普将会产生更大的功效。

篇5

关键词:医患沟通;核医学;实习医生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32-02

医务工作者与患者或家属在医疗过程中,为了治疗患者的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所进行的贯穿整个医疗活动的互动式交流,称为医患沟通。医患沟通知识及技巧的学习会伴随医务工作者终身。在目前医患关系普遍紧张的大环境下,医学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同时更应高度重视对医学生沟通技能的培养。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在其制定的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中,把沟通技能列为七大领域之一[1]。早在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的《福冈宣言》就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在同患者或家属沟通时,医务工作者的言语、举止、神态、衣着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可见,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医患沟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应该从医学教育早期开始,并贯穿于日常医疗活动中。目前我国大多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的教育模式依旧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医疗技能的掌握上,而忽视了对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使实习医生与患者或家属的交流仅停留在简单的询问病史上,缺乏有效深入的沟通。因此,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高等医学教育,特别是临床教学医院及临床带教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核医学是一门主要利用开放性放射性核素诊治疾病和研究生命科学以及医药学基础的学科,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医学与核技术相互融合形成的综合性医学学科,涉及物理、电子、化学、生物、计算机技术以及医学本身。因此,核医学科对实习医生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不但要求熟悉相关医学知识,还应掌握学科涉及的其他相关理论,以便于和患者的良好沟通,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目前,我国医疗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正在逐步完善,医患关系也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式契约关系。同时,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步增强,疾病的认知权和知情同意权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患者及家属对实习医生缺乏足够的信任,容易产生摩擦。而刚刚接触临床工作的实习医生对医患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掌握有限,面对医院内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无所适从的焦虑和无助。另外,核医学是应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普通患者对放射性药物的相关知识掌握有限,容易“谈核色变”。因此,对核医学科实习医生进行沟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可以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为了提高核医学临床教学的质量,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核医学科医生,在临床实习中重视医患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如何做好实习带教工作,搞好医患关系,避免发生医疗纠纷,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核医学科实习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进行探讨。

一、目前核医学科实习生医患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核医学是涉及范围和研究领域都十分广泛的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患者在核医学科的诊疗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药品均为放射性药品,它的特殊性在于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出的离子或射线来达到诊断与治疗的目的。同时因为放射性药品会产生衰变,所以大部分药品的有效期较短,尤其是显像用药,如99mTc,其半衰期只有6小时,18F的半衰期更短,仅有110分钟,这就对患者的检查时间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部分检查及治疗需要提前预约,并按照预约时间严格就诊。但是目前的生活节奏快,很多患者对及时就医的诉求不断增长。这种情况下,如负责接诊的实习医生不能有效沟通,就容易产生纠纷。

2.良好的亲和力是保证医生和患者之间良性沟通的先决条件。然而,目前实习医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接人待物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对患者和其诊疗过程缺乏足够的责任感。如在接诊时只顾采集病史而忽略患者的感受,使患者产生厌烦情绪,进而不愿积极配合检查及治疗,甚至发生争执,实习医生又不能及时发现症结所在,并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疏导,从而影响正常的诊疗过程。

3.由于专业经验和阅历的欠缺,实习医生在接触患者过程中往往表现的缺乏自信,当患者提出的问题超出其解答能力时,会表现出不知所措、心存畏惧,缺乏进一步进行沟通的勇气,或者对于患者的反复咨询抱有抵触情绪。这些情况的发生容易使患者对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产生怀疑。加之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刚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实习医生缺乏信任,从而导致医患沟通障碍。

二、提高核医学科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对策

1.临床医生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传授医学知识、医疗技能,应把医患沟通教育融入到带教过程中。核医学科是个特殊的科室,不同于普通科室使用普通的药品和器材,它要求医务人员使用放射性药品对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是个开放性大、有放射性的场所[3]。实习医生初到科室,可能出现对学习环境不熟悉,对工作流程不了解的情况,进而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沟通障碍。因此,临床医生在带教过程中,应该结合核医学科的自身特点对实习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对于在同一时间段使用不同放射性药品进行检查、治疗的患者,要做到及时深入地沟通,避免因为不同项目所需时间不同,给患者带来的困扰,进而产生纠纷。同时要强化实习医生与患者沟通能力的训练,有意识地的培养实习医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另外应注重沟通技巧的传授,如指导实习医生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是医患沟通的最基础和最有效的原则和技巧[4,5]。同时尝试“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患者,尽量避免说教性语言,切忌言语生硬、表情冷漠。在与情绪激动、有潜在攻击性的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应尽量克制情绪,保持头脑清醒,必要时请带教教师做进一步交流,避免与患者或家属发生言语冲突。有条件的话可以邀请一些临床经验丰富、医德医风出众的专家与实习医生面对面交流,增强实习生的自信心和对医疗行业的热爱,主动提高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2.现代社会,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深入推广,对人的属性的认知,由生物自然人上升到社会经济人;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由生物层次深入到心理与社会层次;对健康的思维日趋立体、全面。患者的心理因素对治疗的效果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对实习医生的教育方面要引入人文素质的培养。实习医生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应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让患者感到被尊重,增强医患双方的理解,从而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恩格尔[6]提出“为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由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实习医生应当了解,医患沟通是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最好的途径。

3.在从事临床医学教育的活动过程中,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实习医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更应该明确自身所承担的法律义务,从而自觉履行法律赋予医务工作者的相应职责,最终充分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创建优质医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下的热点和焦点。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运作。而导致上述情况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医患之间缺乏正确、有效的沟通和理解。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阶平教授告诫我们:做一名好医生要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高尚的医德;二是有精湛的医术,能解除患者的疾苦;三是有服务的艺术,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国外研究[7]表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经常被投诉,往往是因为欠缺有效地沟通或沟通不足,而非医疗技术水平不佳所致,故良好的医患沟通能使患者更满意,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实习医生是未来医疗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对其进行医学知识、医疗技术培养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实习医生的爱心和责任心,从而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意愿和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4):8-9.

[2]McCready VR.Milestone in nuclear medicine.Eur J Nucl Med,2000,27(suppl):49-79.

[3]王强,杨吉生.核医学工作场所监测[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23(5):382.

[4]陈建斌.加强临床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55-56.

[5]饶光雄,唐承红.浅谈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4):362-363.

篇6

【关键词】 肝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护理

目前对于肝癌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局部或者全身化疗,尽管可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术后5年发病率为43%~61%[1]。放射粒子治疗肝癌是把杀伤性极强的放射性粒子125I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其植入肿瘤或其附近受癌浸润的组织中,进行近距离放射,是目前治疗肿瘤的新技术之一,具有治疗靶点局部剂量高,周围正常组织受量低,且疗效较好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2]。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3月~2007年3月,应用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患者30例,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性10例;年龄47~68岁,平均57.5岁;KPS(生活质量评分)≥70分;原发性肝癌20例,继发性肝癌10例;肿瘤位于肝门部2例,左肝叶6例,肿瘤直径2~6 cm。均为首次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1.2 方法 通过手术的方式在手术室由医生放置在患者病灶处。

1.3 观察指标 术后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及B超、CT检查。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健康教育 本组患者均临床诊断为肝癌,且为首次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因此,患者心理状态也较为复杂,易出现焦虑、恐惧和压抑等心态。因此,术前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介绍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原理、方法、疗效,说明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局限性、手术的目的和方法,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手术。同时,向家属讲解有关检查防护知识,做好防护指导。

2.1.2 术前常规准备 肝癌患者大多数对新技术及疾病的预后存在疑虑、悲观、恐惧等心理问题,护士应耐心给予解释和疏导,将此项优势讲解清楚,确保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对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肺疾病等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术前注意改善其生理状况和营养状态,增加手术的耐受性和应激能力。清洁手术区皮肤,特别注意脐部的皮肤准备,要彻底清除脐内污垢,保证皮肤完好,防止术后感染。术前一日口服缓泻剂排空积便,术前12 h开始禁食。术日晨放置胃管、尿管,取下活动义齿和贵重物品交家人保管。

2.1.3 术前完善各项检查 患者常规检查肝功、甲胎蛋白(AFP)、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及B超。对于凝血功能较差者可术前肌注VitK,改善凝血功能,预防术后腹腔出血;肝功能较差者可术前行保肝治疗,避免术后肝功能衰竭。

2.2 术后护理

2.2.1 放射性防护 (1)环境管理。返回病房后,应将患者平卧于病床上,给予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为患者提供单间病房,缩小其活动范围,减少与其他患者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流动,清新洁净及温度适宜,尽量减少热气与散在空气结合污染环境[2]。(2)护士应加强防护意识,因植入放射性粒子多为γ射线。125I放射性粒子半衰期约为60 d,200 d后剂量几乎衰变为零。粒子植入组织距体表较浅时,在体表覆盖0.10~0.25 mm铅当量橡胶即可屏蔽90%~99%的辐射剂量[3]。护士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保持>1 m以上的距离即可达到防护目的。因指导患者穿防辐射背心,如需近距离治疗护理时,可使用铅衣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将各种护理操作集中完成,以减少与辐射源接触的时间。限制探视人员与探视时间,孕妇及儿童不得探视。植入术后2周内探视者与患者保持2 m距离[4]。(3)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肝癌粒子植入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腹部切口的出血情况。发热是由粒子源在照射肿瘤后引起肿瘤组织的坏死并被吸收引起,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体温>38 ℃者排除感染的可能后可以给予激素处理,同时加强基础护理。粒子植入后,由于局部长期的电离辐射作用,少数患者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因此,应注意监测血象,嘱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血象及肝肾功能。术后1~3 d,X线复查粒子的位置,1个月后CT或B超复查肿瘤的大小。

2.2.2 预防术后并发症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可能出现粒子移位、肺栓塞、腹腔内出血、局部组织液化、感染、胆管狭窄、胆漏、放射性胃肠炎、腹部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其中,腹腔内出血和肺栓塞是粒子植入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RPI治疗的不良反应多为肿瘤邻近脏器受累,可有上腹部不适和消化不良等症状。粒子对肝功能的损害较为敏感,正常肝脏若放射剂量>40 Gy时则可有75%的患者出现肝功能不全。肝癌患者接受常规放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正常肝脏放射耐受量低于肝癌组织的放射治疗量,剂量过多可能是植入后肝功能衰竭的原因之一。因此,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早期发现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术后易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差等胃肠道症状,因此,术后给予营养丰富且容易吸收的饮食,减少每餐食量,增加就餐次数;患者可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多饮水,多进食易消化、高蛋白、低盐、低糖的优质食物,定期复查。

2.2.3 粒子浮出时的处理 如有粒子移位或脱出,禁止随意丢弃。当发现有粒子浮出掉地时,千万不可徒手捡起,应在适当屏蔽下操作,用长镊子和汤匙夹起,放置玻璃瓶内上盖,以保证与粒子源保持一定距离。

参 考 文 献

[1] 汤钊酋.复发与转移原发性肝癌研究的一个重点.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9,5(1):3.

[2]沈莉.I125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原发性肝癌26例的护理.护理杂志,2005,22(11):73.

[3]翟颖,蔡文,李萌,等.30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78.

篇7

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科技与医疗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以计算机、通信、医疗技术与设备为基础,通过对医学资料和远程视频、音频信息的传输、存储、查询、比较、显示及共享,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会诊。通常包括远程诊断、专家会诊、信息服务、在线检查和远程交流等几个主要部分。

远程医疗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个人与医院间,医院和医院间医学信息的远程传输和监控,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患者就医不便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发展水平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医疗卫生资源的80%都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人口的80%则分布在县以下医疗卫生资源欠发达地区;即使在大城市,病人也希望能够到具有完善医疗设备的三级医院接受专家的治疗,因此造成了重点医院人满为患,床位紧张、不堪重负,而基层医院则门可罗雀、床位闲置,医疗资源浪费。如果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则可以大大缓解此矛盾,让欠发达地区患者不用往返奔波也能够接受发达地区大医院专家的治疗。既为及时准确抢救与治疗赢得了时间,也使少数高水平医学专家更多地为社会服务;既充分利用了卫生资源,又使患者节省了费用开支;若利用远程医疗进行远程教学、手术观摩等,也有助于提高中小医院的整体诊疗能力和医师水平。

发展历程

远程医疗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新生事物,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出现。当时美国学者Wittson首先将双向电视系统用于医疗,随之Jutra等人创立了远程放射医学,此后不断有人利用通信和电子技术进行远程医学研究。1969年美国建立了远距离心电监护系统,70年代中后期远程医疗的运作模式及可行性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立项研究并建立了多个远程医疗试点网,这为之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1986年世界第一套商业化远程医疗系统创立,美国麻省医疗中心与弗罗里达医疗中心实现对接。80年代后期,伴随着可用于提供医疗服务的通信、信息管理等方面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高质量医疗保健需求的日益增加,远程医疗进入了快行道,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将远程医疗纳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大力开展远程医疗的研究并提供具体服务。此时我国也启动了远程医疗的探索,一些医院开始尝试着举办了一些远程病例分析、远程手术及远程培训。如1988年总医院通过卫星与德国一家医院进行了神经外科远程病例讨论,1995年上海教育科研网、上海医大成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研究室,1996年10月上海华山医院开通了卫星远程会诊,1997年11月上海医大儿童医院利用ISDN与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进行了疑难病的讨论等。

随着更多的医院的参与,国家卫生信息化总体规划中也提出了远程医疗建设的内容。如今远程医疗已在我国的农村和城市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远程医疗技术也已经从最初的电视监护、电话远程诊断发展到利用网络进行数字、图像、语音的综合传输,并且实现了实时语音和高清晰图像的交流。与视频会议相关

应该说远程医疗的快速发展与视频会议系统的普及应用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的视频会议市场多年沉寂之后,终于在2003年受SARS事件影响而被激活,当年视频会议需求增长高达42.61%,此后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视频会议技术的愈加成熟、网络的日渐普及以及线路资费下降等因素的刺激,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进入稳定的加速增长阶段,发展至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视频会议规模庞大、发展迅速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发展,视频会议已今非昔比,不仅能提供视频的传输,还包含会议所涉及的视频、音频、图示和数据等,如实时和非实时通信应用、即时存储、广播回放、媒体共享、电子白板、文字交谈、文件传输、文档修改、Web协同浏览、远程协同操作都已融入其中。而且随着H.264编解码技术的成熟,高清大规模应用已成为现实,这对于远程医疗至关重要,因为远程手术、远程会诊中模糊的图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此丰富的功能,也为定制开发提供了可能。

视频会议及相关厂商结合各行业的应用特点和实际需要纷纷推出了行业解决方案,视频远程医疗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细分。如宝利通远程医疗解决方案以宝利通远真系统ATX为核心,专家和患者可以通过视频系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通过内容共享功能查看病人的病例、X光片等。在会诊过程中,专家还可以邀其他医师、专家加入会议,提高会诊的准确度和效率。此外如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进行隔离治疗,此系统还提供了远程探视的服务,增加了病人及家属见面的机会。为了应对某些紧急情况,系统还支持调用监控图像,通过对讲机、电话等与专家、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安防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大大加快了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

华为在这方面也有充分准备,其远程医疗方案基于华为智真产品打造,采用真人大小的还原远端图像的高清技术,可为远程诊断提供全面清晰的信息。同时支持各种专业医疗影像设备信号采集,可将捕获的多路图像以多画面或者单画面方式作为辅流进行传送。在诊疗过程中,系统会将视频、音频信号和医疗数据信息进行一体化的同步录制、直播和点播。该解决方案基于IP网络,采用H.264编码技术,在带宽大于等于1M时即可达到720p的图像效果,大于2M即可达1080p效果。AVA不久前也推出了远程医疗录播方案,通过一键式的方式对现场拍摄进行控制,相应的摄像头会对现场进行自动拍摄,并将拍摄的画面以直播的方式传送到参加远程医疗会诊的各方。同时AVA录播系统还可支持多路信号的输入,因此在远程诊断中可以同时将发言者和检查的CT片等展示或传输给对方。录播系统将远程会诊现场数据直接存储在服务器上,观看者在后期可通过平台登录进行点播观看学习。

空间广阔参与厂商众多

篇8

关键词:铁路隧道;辐射环境调查;监测与防护;评估

Abstract: the current domestic through the radiation ore block of railway tunnel engineering more and more, and the related material is very scarce, the engineering design, construction increased certain difficulty, but also causes the ministry of railways,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and the relevant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radioactive prospecting in yunnan Dali to ruili railway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survey and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This application is adopted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analysis instrument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respectively along the railway environmental gamma radiation dose rate measurement of rock, soil radioactive nuclide inside of Ra, Th, K for sampling analysis, to the inside of the water total alpha, total β, U, Ra, Th are tested. Based on the surface along the railway radiation level monitoring and rock, soil, water radiation level of analysi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railway in the radiation environment in its routing is reasonable, need not in radiation level anomaly section puts forward reroute avoid scheme; (2) engineering i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ight occur during the process of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range and degree were in countries within the scope of control for construction personnel radiation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provide basis for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management; (3) on the radiation anomaly road construction produce uranium (thorium) culm stone puts forward monitoring and effective disposal methods and measures, (4) for the railway engineering line feasibility analysis report provides compilation basis.

Keywords: railway tunnel; Radiation environment survey;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前言

地球上每一个人每天都受到各种天然辐射或人工辐射的照射。其中,来自天然辐射源的电离辐射称为天然辐射;来自人工辐射源的电离辐射称为人工辐射。对人类群体造成照射的各种天然及人工辐射源称为环境辐射源。天然辐射来源于宇宙辐射、陆地辐射、氡和矿物开采所致的辐射,其中包括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所造成的天然辐射途径的改变,如修建公路、铁路以及军工核技术的应用开发等。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普通百姓在生活中与放射性接触越来越频繁。随着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本着对铁路旅客及铁路施工人员的安全考虑,特对大瑞铁路沿线隧道进行放射性调查,本文通过对铁路重点隧道处所取水样、土样进行放射性分析,并对铁路的施工及运营进行放射性评估。

1调查区的范围

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的影响范围包括滇西地区及缅甸局部地区。评价区域内民族众多,且旅游资源丰富,铁路的建设可以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区域:大理市州大理市、漾濞县、永平县,保山市隆阳区、龙陵县,德宏州潞西市(芒市)、瑞丽市等。间接影响区域:大理市、保山市和德宏州的其他县市以及与中国接壤的缅甸的部分地区。

2铁路沿线及重点隧道放射性调查

2.1调查内容

根据工程分析结果,确定本次辐射环境现状调查包括以下内容。

(1)放射性资料的解译;

(2)沿线环境的γ辐射剂量率

(3)岩石、土壤放射性核素取样分析:Ra、Th、K,Ir,Ira;

(4)水样放射性水平测量:总α、总β、U、Ra、Th;

2.2监测方案及取样要求

(1)岩土样

土壤、岩石样品的采集位置主要是γ测井数据较高部分即重点地段(主要指需要开挖的地段和剂量率异常地段)。

土壤采样时先将表层土壤去除,选取新鲜土壤,用样品袋取约2kg样品,写好样品标签。

土壤、岩样采集样本为各岩性段、需开挖的区段和剂量率异常区段分别采用1~2个岩性岩石样和1~2个土样。

(2)水样

流经铁路敏感点地段的地表水、地下水等水体中采水样;在施工区域200m范围内的溪流、沟水等辐射流出物的受纳水体采集。

要避免取进水面上的悬浮物和水底的沉碴。采集到的水样必须进行预处理,以便防止因化学或生物作用使水中核素浓度发生变化,方法如下:

洁净硬质玻璃瓶或无色聚乙烯塑料瓶5L,先用待采水样洗2~3次,加入1:1盐酸溶液,再取满水样(如水样混浊,应先在现场过滤)。水样的pH值应小于2。用石蜡封好瓶口,在15d内送实验室,取样为5kg重。

(3)γ巡测

在γ测井异常区段200m范围内进行γ巡测,发现异常则要进行取岩土样进行分析。

图2-1太邑、漾濞隧道采样点示意图

图2-2高黎贡山隧道采样点示意图

图2-3三台山隧道采样示意图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岩石(土壤)样分析

沿线岩土样分析结果见附表1。根据现场采集的岩土样的分析结果,所有样品中的外照射指数均未超过GB6566-2001中C类装修材料的规定限值,仅就采样的分析结果看,岩土样用于路基工程是可行的,能否用于路基工程还要考察其是否满足GB15848-1995《铀矿地质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

3.2水样分析

沿线水样采样点图见图3-1~图3-3。沿线水样分析结果如附表2。

从附表2中可以看出,60个样品中,高黎贡山3#孔孔内水(22#水样)根据GBGB8978-1996总α超标,同时根据EJ/T977-95铀含量超标,其余样品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高黎贡山3#孔孔内水超标的原因可能与富铀体以及构造等有关。

3.3辐射环境敏感点

根据全线的辐射现状调查表明,部分辐射环境敏感点如表3-1所示。

表3-1主要的敏感点

4结论

4.1辐射环境现状

本线路沿线地表辐射现状调查结果表面沿线地表辐射状况如下:

(1)全线γ辐射剂量率最大大于24.0×10-8Gy/h,最小小于6.0×10-8Gy/h;辐射水平在(9.0~24.0)×10-8Gy/h之间。且大理至怒江段的总体辐射要低于怒江至瑞丽段。

(2)重点隧道地表土壤、岩石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全路段岩土样的内外照射指数基本都在国家规定的限值范围内,个别样品外照射略高于国家标准;

(3)重点隧道水样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黎贡山3#孔的钻孔内水样U、总α等超标;

(4)通过对以往资料的解译,发现在该地区有矿点或矿化点。

4.2辐射环境影响预测

根据设计方提供的γ测井的数据及对以往资料的解译,确定5个隧道为重点的环境影响地段,其他对周围辐射环境无显著影响。

隧道开挖过程中将及时的进行初衬的施工,根据计算可以得到经过初衬以后,所有隧道的剂量均在管理限值以内,当隧道的内衬完成后将远远的低于国家限值标准,接近当地的γ辐射本底值。铁路运营期间公众与工作人员受到的外照射有效剂量当量值则更低。从估算值来看,在该地区施工人员和公众受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当量都在辐射防护的限值以内,并且此估算值是偏安全的。

4.3选线合理性分析

辐射水平最高的隧道是三台山隧道,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该隧道辐射水平较高与寒武系地层有关,该地层从目前的资料分析,它只是一个含铀较高的铀源体,除在局部地段富集形成小规模的铀(铀钍)异常点外,还没有铀矿床的发现。

虽然放射性航测、以及地面辐射普查资料表明在铁路沿线的区域有多处辐射异常点,仅成点状,异常范围小,但在等田亢取路基材料时应事先进行监测,并尽量避免取当地的材料,以免形成新的污染源。在铁路沿线西北方向有铀矿床但是距离铁路线较远,不会影响今后铁路线的施工。在选线时,已经避开了该地区主要铀矿床,总体上,线路选线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 朱昌寿.我国环境放射性污染监测的现状分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4.10

[2] 刘孔唐.京九线赣南路段环境放射性本底水平的研究,铁路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2

[3]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规定》(GB11215-1989)

[4] 《铀矿地质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GB15848-1995)

[5] 《拟开放场址土壤中剩余放射性可接受水平规定(暂行)》(HJ53-2000)

篇9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科教科图书馆,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以医院为主的医疗行业也逐步进入数字化及信息化时代。医院信息化是实现医院现代化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社会信息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医院官方网站及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各个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即通过医院官方网站打开患者与医院的交流平台;患者通过官方网站浏览页面了解医院各个科室组成情况及医务人员分配情况,根据自身情况更好地选择相关科室进行治疗。医院图书馆中的各类医疗信息资源既能够为医务人员及时提供科学、准确、全面的医学知识与教学素材,更能够为患者提供学习医学知识的平台,更好地认识并了解疾病。医院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加强患者与医院的联系与交流,更对医院长久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

[

关键词 ] 医院网站;信息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意义与影像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2(c)-0155-02

Significance of Hospital Websit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DU Xiaoming

Libra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Wulanchabu Central Hospital, Wulanchabu,Inner Mongolia,012000 China

[Abstract] As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society informatization is continuously developing, our medical industry lead by hospitals is also entering into digital and information era.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is one of the core missions of realizing the hospital’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society informatization. The key part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s the construction of official hospital websites and digital library, namely build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patients and hospitals through the official hospital websites; the patients can understand the organizations of hospital departments and assignment of medical staff so that they can consider their own conditions and choose the related departments to receive the treatments in a better way. The various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the library can provide the medical staff with the scientific,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ffer a platform of studying the medical knowledge so that the patients can better know and understand the disease.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does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contacts and communications for patients and hospitals, but also produce a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its long-term development.

[Key words] Hospital Website; Library Informatization;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Significance & Vision

[作者简介]杜晓明(1968.8-) ,男 ,蒙古族,内蒙古人,本科,图书馆员,研究方向:文秘档案。

医院逐步信息化是近年来医院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医院的长远发展既离不开院内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协调工作,更不能缺少信息化支持与连接[1]。因此,进一步加强各医院信息化建设,带领各类医疗机构全面实现现代化不仅能够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更对医院的社会影响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各大医院均开设官方网站用以与社会大众进行交流,这既是医院与社会连接并进行宣传推广的重要平台,更能够通过网站向广大患者及群众普及疾病知识,宣传最新研究成果并扩大医院知名度。网站在加强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医以增加利益外,更为不同疾病患者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服务,使患者能够直观、全面的了解医院相关信息,有助于医院自身更好的树立公共形象。医院图书馆作为储备知识的重要场所已由既往的传统模式逐渐发展为数字化互联网模式。通过建立院内数字化图书馆,将各类医疗资源,科研成果及教学方案等通过网络的形式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1 医院官方网站的建设

医院网站建设作为医院基础建设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大医院的重视与关注。通过建设医院网站,可将医院与患者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医院通过网站及时各科室及医务人员分配情况,同时,将院内最新科研成果及教学成果展示于网站上,使患者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医院并对医院实力进行衡量。利用网站对社会大众进行宣传推广的同时,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护理医疗服务,帮助其解决看病难、治病难的实际问题。同时,网站可通过各类信息招致大量病员,在增加效益的基础上无形中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积累无形资产并尽可能多的创造社会价值,在人们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医院网站建设过程中将分别建设具有完全性物理隔离特点的外部网与内部网,避免院内相关数据系统资源受到不良分子的攻击。同时,网站在进行建设的同时可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将内网与外网进行无缝连接并利用加密处理方式确保医院内部网站的安全。

医院用作对社会公众开放并进行信息的平台是医院的外部网站。网站内容应以患者为中心,更好的加强患者与医院各部门间的交流与联系,通过保健预防、心理生理的双重护理与治疗及康复等方式结合更好的促进医疗模式的推进与发展。通过在浏览页面中添加各个科室治疗团队及专家的情况、各类研究最新成果等指引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确定最有效快捷的治疗方式并进行落实。外部网站同时还可作为广大医务人员获得各类医疗信息的知识储备站。医务人员可通过外部网站将最前沿的各项技术、方法及药品等新信息及时公布在网页当中。既方便患者自行进行了解,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与开支,更能够提供准确全面的医疗信息,为更好的帮助医务人员学习、储备相关知识提供资源与平台。

一般来说,外部网主要面向社会大众、患者以及医院相关研究人员。具有医院各类信息查找迅速,数据资源丰富以及公共关系复杂的特点[3-4]。网站旨在将各类医疗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及分析后统一发送至浏览页面以达到与社会及患者的资源共享。将外部网站作为集知识加工、信息决策、知识与获取为一体的公众平台,可以将最先进的医疗成果及医学技术全面普及给社会,既有助于增进医院与社会及患者见得交流,更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人性化的服务并促进与医院相关的教学及科研的进一步发展。外部网站的设计与知识的更有助于增加页面的浏览量及不同患者的回访率,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影响力,在有助于医院进行宣传的同时,更能够促进医院根据社会及患者需求随时进行调整,更好地进行发展。

内部网站的各项功能与其外部网站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主要面对医院内部各部门人员进行开放。因此,内部网站的功能更加偏重于院内进行的各项科研研发、教学工作以及文献信息的提供与管理工作。同时,内部网站作为各类医学知识及专业信息的聚集地还可根据医院发展的重点部门级学科进行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建设,在促进重点科室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带动其他科室共同发展[5-6]。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类医学检验系统、放射医学系统、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及卫生好在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工程正在医院内部网站上逐渐开通起来。为确保内部网站中各类资料的安全性与私密性,更需将内部网与外部网进行物理隔离,互不干涉以降低内部网站及病毒攻击内部网站的发生率,维持医院各项医疗服务与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医院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医院图书馆作为各类医学成果、教学科研信息的提供平台,在图书逐渐向数字化转化的同时也更进一步促进医院图书馆向现代化、数字化发展。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不仅为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保障,更能够将不同渠道收集到的医疗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更好的为医院临床、科研及患者提供服务。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以内部网为基础,可帮助各级科室及医师、护理人员工作站的工作人员通过终端在短时间搜索到最具有参考价值的医疗信息[7]。同时,将最新的医疗科研成果、院内通知及图书馆内相关信息分享至图书馆页面。另外,图书馆后台的统计功能能够实时跟进管内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对不同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利用对用户发送邮件的方式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患者及医务人员对医学信息的不同需求及对图书馆管理的意见以促进医院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3 结语

通过开展网络信息服务,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更有助于医院图书馆拓展服务空间,更好地满足工作人员及广大患者的需求。利用最新最全面的医学知识全面推动图书馆由既往传统的图书管理及文献服务向现代医学知识情报服务过度并将医院的各项临床实践科研成果结合各项医疗数据更好的应用到临床服务当中。随着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与推进,知识经济及医疗改革都对图书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各类信息化建设具有前景乐观、资源共享丰富及交互性强的特点,更好地为医院图书馆获得并使用各类医疗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将图书馆逐步发展成为既满足医院临床、教学、科研的需求,又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获取信息的多层次、多学科、多渠道交流的平台。医院图书馆通过不断发展服务空间,随时跟进医疗资源数据的实时性与先进性并更好的提供服务才能使医院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已发展至第二十五个年头,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前提下逐渐形成规模。实现医院信息化是实现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关键,也是促进社会全面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8-9]。不论是分子生物学,临床治疗技术还是预防医学及医院管理,都需要根据医学信息技术发展的深度与广度进行发展。医院建设信息化是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增加医院影响力及促进医疗服务改善的重要途径。现代医学发展需要信息化,医疗改革呼唤信息化,各大中小型医院均需在信息化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进程中得到发展与提高[10]。合理利用医院网站与数字图书馆作为信息,进行宣传与提供服务的平台,既能将患者与医院各科室部门紧密的联合起来,更好的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服务,又能够为医院进行各类科研实验、临床课题研究及教学工作提供资源信息的保障,对全面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院的长远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1] 何建权,邵骏.信息化新形势下医院管理模式的发展变革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4,27(1):59-61.

[2] 朱朝霞,冯怡,李一鸣.信息化建设对医院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1):79-80.

[3] 丁徐徐,温超,冀丽红,等.浅析新形势下医院网站建设与发展[J].中国医学装备,2012,12(7):52-54.

[4] 朱雷,熊军,卜世波,等.我国医院网站医疗信息服务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13(9):1-9.

[5] 吴艳君,于京杰,马锡坤.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医院信息化平台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42-44.

[6] 吉宏图.完善医院信息化系统 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8(12):221.

[7] 宋磊.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架构规划与设计[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11):17-19.

[8]周军.浅谈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J].现代养生,2014,12(10):170.

[9]胡铁骊,欧阳荣,蔡斌,等.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C]//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第一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论文集.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2014:4.

[10] 尹琳,王燕森.以信息化促进医院健康管理系统建设[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2):186-187.

篇10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的估算数据,室内氡是目前仅次于吸烟引起人类肺癌的第二大要因,在全世界范围内,室内氡导致肺癌的比例约占总肺癌发病率的3%~14%[1]。在氡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同时,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民用建筑工程内放射性致癌物质氡的危害问题,国家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和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建筑室内氡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并开展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建筑室内辐射污染与改善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6BAJ02A11),并于2008年3月在全国14个城市范围内开展的《全国土壤氡-室内氡关联性研究》是该项目下的子课题,课题旨在获得目前我国室内氡浓度水平调查的新数据,找出全国室内氡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为国家有关部委和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提出降低我国室内氡浓度水平的技术性和政策性建议。乌鲁木齐也是该课题的参与城市之一,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间,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按照《全国土壤氡-室内氡关联性研究》课题方案的要求对全市范围内的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内的氡浓度水平展开了调查。

1样品采集与监测方法

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期间,按《全国土壤氡-室内氡关联性研究》课题方案的要求,在正常居住条件下,根据乌鲁木齐的行政区划、人口比例和房屋建筑年代、建筑类型、墙体建筑材料等,在全市范围内均匀布设监测点位。采用课题组统一提供的Radopot固体径迹探测器(由匈牙利RadoSys公司生产的扩散杯和日本Fukuvi化工公司生产的CR-39径迹片两部分组成),在每个点位布放1个探测器,第一期布放结束后,从中抽取了20%的点位,又连续布放了第二、三和四期探测器,每期布放时间为3个月,四期探测器回收率为98.8%,完成了连续一年的室内氡浓度累积测量。每期测量结束后,回收的探测器立即被密封并寄至上海放射医学研究所进行处理和测读。

2乌鲁木齐室内氡监测结果

2.1质量控制(1)本底扣除:所使用的Radopot和CR-39均有唯一标示;每10片CR-39均预留1片作为本底使用;同批测量和本底CR-39同时蚀刻。(2)刻度实验:每三个月刻度一次;用经标定的AlphaGUARD(r)作参考标准;与国内标准氡室开展2次比对;确认测氡瓶拧紧程度对测量结果无影响。(3)径迹计数:每片CR-39测量20个视野(2.56mm2):视野选取按固定方式、专人操作;径迹识别和统计软件自动完成[2]。(4)每次布点,探测器平行样的比例均为11.1%,相对偏差在10%以内。每个点位布放1个探测器,四期回收率为98.8%,符合丢失率小于5%的要求,有效率为96.2%。

2.2监测数据处理本研究共获得141个室内氡浓度有效数据,数据的归纳和整理采用MicrosoftExcel2007,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首先采用Kolmogorov-Smirnov(K-S)方法进行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经SPSS19.0对室内氡浓度频数统计分析,乌鲁木齐室内氡浓度呈正偏态分布,对数转换后接近正态分布,能够代表乌鲁木齐地区室内氡含量的分布状况。

2.3监测结果乌鲁木齐地区室内氡浓度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地区室内氡浓度介于19~170Bq/m3之间,其年均浓度为57Bq/m3,低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以下简称《规范》)中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氡浓度限值(200Bq/m3),但高于同期参与课题的全国10个城市的均值34.9Bq/m3[2]。

3室内氡的影响因素再研究苏君[3]等已研究过乌鲁木齐地区室内氡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室内氡在不同季节和24h日变化规律,以及房屋周围的土壤氡浓度、建筑年代、建筑类型、地面装饰材料和采暖方式等因素对室内氡浓度的影响等方面,此次补充讨论室内氡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室内氡在不同建筑构成、墙体建筑材料、室内装修程度及开窗习惯间的分布差异。

3.1室内氡的空间分布规律按照乌鲁木齐地区最新的城市区划标准,乌鲁木齐现辖七区一县,对全市各区县的室内氡浓度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城区和郊区的室内氡浓度综合统计结果列于表2。从全市七区的统计数据来看,除了头区选取了农场平房,第一批采样时值秋季,九月初就采用了煤炉取暖,偶尔开窗,且房间地面,造成室内氡浓度明显偏高外,乌鲁木齐地区室内氡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总体上呈现出由南至北依次降低的趋势,与苏君[4]等调查后发现的全市土壤中氡浓度随地势变化自南至北下降的分布规律具有一致性。表2显示,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和新市区等居民人口相对集中的市区的室内氡浓度明显低于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的郊区的室内氡浓度。

3.2室内氡在建筑构成上的分布差异此次调查覆盖的建筑类型主要包括多层楼房、独栋别墅和平房三类,从建筑构成上看,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地下室。每种类型的建筑中,有地下建筑和无地下建筑的室内氡经分别统计后列于表3。从表3结果可见:多层楼房中,含有地下室的室内氡浓度的秋季均值和全年均值均低于无地下室的室内氡浓度;别墅地下一层的室内氡浓度明显高于地上一层;无地下室的平房室内氡浓度的秋季均值和年均值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建筑物。

3.3室内氡在不同墙体材料间的分布差异墙体建筑材料主要分土块泥墙、烧结砖和加气混凝土三类。对这三类不同墙体材料的室内氡浓度调查结果示于图2。由图2可见,土块泥墙建筑的室内氡浓度最高,加气混凝土建筑的室内氡浓度略高于烧结砖建筑。

3.4装修程度对不同建筑类型室内氡的影响装修程度对室内氡的影响在不同的建筑类型中的分布规律是不同的。

3.4.1装修程度对平房中室内氡的影响图3示出了平房中不同装修情况下的室内氡浓度。由图3可见,在平房中,简单装修的室内氡浓度的秋季和全年均值都明显低于未装修的房屋。3.4.2装修程度对多层楼房中室内氡的影响图4示出了多层楼房中不同装修情况下的室内氡浓度。由图4可见,在多层楼房中,不同装修程度下室内氡的分布情况为:未装修的<简单装修<中档装修。

3.5开窗习惯对住宅室内氡的影响开窗习惯对住宅室内氡是有一定影响的。图5示出了不同开窗习惯对住宅室内氡浓度调查结果。由图5可见,无论何种建筑类型、建筑结构和建筑构成,从总体的开窗习惯来看,偶尔开窗的室内氡浓度秋季均值和年均值都明显高于常开窗的室内氡浓度。加大通风量可以稀释室内氡及其子体的浓度,并部分排出室外,从而使室内氡浓度降低[5]。4室内氡防治对策通过此次调查,乌鲁木齐地区住宅内氡浓度水平低于《规范》中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氡浓度限值(200Bq/m3),不必采取补救措施,但对部分浓度相对较高的住宅,结合乌鲁木齐地区室内氡浓度的影响因素,可有针对性的提出本地区已建住宅的降氡措施和新建住宅的防氡措施。

4.1已建住宅的降氡措施结合乌鲁木齐地区已建住宅内氡浓度的影响因素,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降氡:

4.1.1通风排氡氡及其子体从地面、墙壁缝隙及装修材料表面析出后,因其半衰期较长,浓度可在室内累积升高,在房间绝对密封的情况下,14天基本可达放射性平衡,房间内浓度可认为达到了最高,21天为完全平衡,此时浓度应最高,而实际上房间均存在与室外空气的交换,室内氡浓度只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不再上升,该水平与房间密闭情况有关[6]。但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民用建筑工程住宅的门窗密封性也越来越高,使得乌鲁木齐地区一些采用自然通风的建筑物由于缺少通风而造成室内氡浓度过高。许家昂等[7]研究后发现,长期持续的有效通风可使室内氡平均水平由100~142Bq/m3降低到18~41Bq/m3,从而降低室内氡的水平。室内的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开窗换气)及人工排风(如排风扇、空调等)两种。结合苏君等[3]前期调查的乌鲁木齐室内氡浓度24h和季节变化规律,因居民睡眠期间门窗紧闭,室内氡持续相对较高状态大约5~8h,冬季一般在早晨8点左右达到峰值,春夏两季一般在早晨10点左右达到峰值,居民可在每天早晨开窗通风。与此同时,由于冬季室内氡浓度较其他季节明显偏高,冬季可根据室外的气象条件控制开窗幅度,以保持室温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对于一些只能采用煤炉取暖的平房,也可适当增加开窗频次,除早晨开窗外,还可选择在温暖的午后开窗,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以上。通过持续适量室内通风将室内氡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保护居民健康。另外,本次调查的独栋别墅,地下一层室内氡明显高于地面,室内空气流通慢,自然通风效果差,可采用人工排风的方式通风,为避免送风不当引起的负压将加剧氡向室内的扩散和渗流,通风方式最好选择由室外向室内鼓风的方法,增加地下空间室内的空气压力,从而减少周围土壤和建材中的氡向室内空气中析出[8]。

4.1.2合理装修苏君等[3]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平房内氡浓度与土壤氡浓度显著相关,平房中未装修的房屋,结构简陋,墙面材料以土块泥墙为主,地面砖块,房屋的管道、地漏等直接与土壤连接,土壤氡未经任何屏蔽措施极易渗入室内,造成室内氡浓度累积升高。因此平房可采用简单装修的方式,如铺水泥地面、墙面粉刷石灰等方式,尽可能的填平和密封墙壁和地面的所有缝隙,屏蔽氡进入室内的渠道。未装修的多层楼房不同于未装修的平房,地面以水泥地面为主,墙面粉刷了石灰涂料,无论墙面还是地面的裂隙都远远少于未装修的平房,减少了土壤氡进入室内的通道。多层楼房中采用简单装修和中档装修的房屋,通过装修虽然屏蔽了一部分氡,但因无机建筑装修材料(砖、瓦、水泥、砂、花岗岩、大理石、石膏等)的引入反而增加了氡的释放。另外,有些装修中虽然使用了符合环保标准的建材,但只能保证有害物质的含量符合相关行业要求,并不代表完全不含有害物质,因此在装修中大量甚至过度使用无机建材,“污染物叠加效应”会导致氡浓度累积升高。所以多层楼房中,建议居民注重绿色设计,选择环保材料和使用环保工艺为一体进行装修,并控制装修材料的使用量,同时根据苏君等[3]前期的研究结果,尽量减少瓷质砖等的使用量。地下建筑室内氡较地面建筑的室内氡偏高,其5个面都是由土壤岩石等构成的围护结构,土壤氡对地下室内氡浓度的贡献最大,也可通过简单装修来屏蔽土壤氡进入室内的通道,安全有效的减少地下建筑内氡的来源。

4.2对于新建住宅的防氡措施对于新建住宅,主要从源头上控制室内氡的产生,并有针对性的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4.2.1建筑选址底层建筑室内氡90%以上来自地基岩石和土壤,土壤氡的析出率决定着室内氡浓度的高低,土壤氡来自土壤本身和深层的地质断裂构造两方面,断裂的存在,使深部氡气容易上升而析出地面,造成土壤氡浓度较高,相应的室内氡也较高。苏君[4]等调查后发现乌鲁木齐市土壤氡浓度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300Bq/m3,在全国已有土壤氡浓度测量资料的城市中,也处于较低水平。全市土壤中氡浓度随地势变化自南至北呈下降的分布规律,砂土类型的土壤中氡浓度值最高。“十二五”期间,乌鲁木齐市政府将实施“南控北扩、西延东进”战略,推进城市向北部新区扩展、向东西两翼延伸,2012年将启动城北新区规划建设。这一决定,可避开南部高氡地区,但也需注意乌鲁木齐境内的68条断裂带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以西,应进一步加强乌鲁木齐地质氡潜势填图研究工作,保证新建住房尽量避开高氡地段和断裂带。

4.2.2建筑隔氡氡气可以通过土壤的空隙、地板的裂缝及管道的孔洞等途径进入我们生活的环境中。WHO于2009年9月21日的《室内氡》手册中,鼓励建筑商对新建房屋从工程上采取防氡技术处理,包括地板隔膜、土壤减压等,重点是要屏蔽氡的进入途径和通过不同的土壤减压技术逆向改变室内空间和户外土壤间的空气压力,许多情况下,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最有效的降低室内氡的浓度[6]。新建的多层楼房可采用修筑地下室的方法隔氡。隔氡工程也可采取地下防水工程的处理方式,既可以防氡、又可以防止地下水,事半功倍,降低成本。2010版《规范》中还要求“采取防氡设计措施的民用建筑工程,其地下工程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盒)、埋设件、预留孔洞等特殊部位的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8108的有关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防氡基础工程措施时,要加强土壤氡泄露监督,保证工程质量。

4.2.3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选择土壤氡与室内氡的依赖关系的紧密程度,随着楼层的增高而逐渐减弱[9],其中高层住宅室内氡的60%~70%都来源于建筑材料,UNSCEAR报告中指出天然放射性核素较高的煤渣砖、石材、高氡释出率的轻型发泡混凝土等,都会导致室内氡浓度增高[6]。因此建材也是室内氡的重要来源途径之一,必须严格执行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要求,尽量采用226Ra含量低且氡不易析出的环保型建材作为建筑主体和装修材料;另外,2010版的《规范》针对加气混凝土和空心率(孔洞率)大于25%的空心砖、空心砌块等建筑主体材料,其氡的析出率比外形相同的实心材料大许多倍,新增加了建筑主体材料表面氡析出率的限量要求[不大于0.015Bq(/m2•s)]。只有严格执行这些要求,才能保证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释放的氡不会使室内氡含量超过规定限值。

4.2.4合适的供暖方式苏君等[3]前期的研究发现,采用土炉子进行取暖的室内氡浓度远高于采用壁挂炉和集中供暖方式下的室内氡浓度。因为土炉子以燃煤为主,煤炭本身含有一定量的226Ra、238U和氡,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氡,采暖季节人们很少开窗通风,造成室内氡累积到较高的水平。壁挂炉中的天然气也含有一定量的氡,在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的情况下也容易造成室内氡的累积和升高。只有集中供暖通过热水在封闭的室内管道中的循环散发热量供热,几乎无室内氡污染产生,因此新建住房宜采用集中供暖的取暖方式,以减少室内氡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