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

篇1

【关键词】知识经济 经济学 基础理论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

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其表现在: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篇2

小学班级环境布置技能是指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布置班级环境的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设计布置班级环境。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班级环境布置的主体,但是不能缺少教师在班级环境布置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教室环境布置技能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处理起来有难度,也有深度,故班主任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要素

1、教学内容的布置(晨光故事、美劳作品、自我演示文稿诗词欣赏、名画欣赏、乡土教材、静思语等);

2、生活教育的布置(公告栏、班级活动照片、班级信箱、荣誉榜、奖励栏、班级常规、辅导活动、生活集锦、精神标语等);

3、各类学习角布置(音乐角、阅读角、奕棋角、作业角、书法角等);

4、教室空间的布置(各类簿册、课桌椅的空间摆设、壁柜摆设、学生置物柜摆设、教具教材摆设、资源回收筒摆设、扫具摆设等)。

三、班级环境布置技能的功能

第一,教师运用班级环境布置技能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可以让学生知道教室布置的不易,让每位学生为美化自己的教室出一份力,让教室充满人情味,成为学生真正温馨的家园。第二,教师运用掌握班级环境布置技能,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可以减少师生间的嫌隙,而且可以融洽学生间的气氛,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第三,教师运用这种技能可以塑造幽雅的读书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陶冶学生的性情,达到培养学生优良气质,加强学生文化素养。

四、教师班级环境布置技能运用的总体原则

教室环境布置注意整体协调,要有明确主题,切忌杂乱无章,缺乏美感。所设计的内容要注意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激励性。2、教室环境布置,既要追求新颖、活泼、美观、大方的视觉效果,又要符合班级特征,并力求富有班级特色。3、对教室的布置应该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不断更新变化,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获取进步的动力。

五、班级环境布置技能的运用

1、明确目的性和思想性。教室布置的目的,不仅我们老师需要清楚,同学们更应该明白。布置教室前先确定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从内容、形式、色彩等方面来进行整体设计。教室的布置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思想性很重要。布置时,可以考虑: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培养目标;宣传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远大理想;宣传英模人物的思想、事迹;宣传班上的好人好事等。

2、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环境布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布置,让每一个学生出谋划策。学生们畅所欲言,学生的每一个建议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讨论,整理,结合班级的具体特点,选用切实可行的建议,形成详细方案,并鼓励学生踊跃报名,自己选择承担布置工作的某一部分,寻找合作伙伴,制定实施方案,精心布置一个温馨、漂亮的“家”。

3、注重师生合作,融洽师生关系。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室的布置理应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参预到其中来。所以学生是教室布置的主要执行者,教师参与其中并从旁指导,扮演着辅导者的身份。在布置的过程中,师生在共同决定布置的形式与内容后,可以以分组的方式让班上的所有同学参与布置。在布置完成后,更可以集合学生召开商讨会或欣赏会等,让学生作意见发表及想法交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不但能减少师生间的嫌隙,而且能融洽学生间的气氛,更能提升班级的向心力。让每位学生为美化自己的教室出一份力,让学生知道教室布置的不易,共同爱护学习

4、创造文化氛围,突出艺术性。教室的布置还得要讲究艺术性,注意整体布局,点、线、面结合色调的协调搭配等。把教室的每一面墙都变成营造文化氛围的阵地,让一面面“文化墙”使学生时时感受着高雅的艺术气息,引领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展示美。还可以在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谚语格言,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催人奋进。同时还可以张贴学生自己优秀的手工、摄影、书法作品,来展示学生的创造才能,展现出学生的精神风貌。浓郁的文化氛围,幽雅的读书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优良气质,加强学生文化素养。

篇3

1 特色教学总体思路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特色教学,首先,应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导向,在该专业总体课程体系结构中,合理确定该课程教学目标和主要教学内容。其次,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应注重发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的协同效应,注重现代教育理念和手段的应用,注重发挥学校(学院)的传统教学优势和科研优势以及当地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环境优势等因素对教学的支持作用,注意学生生源地地域特点和招生层次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影响等,在理论教学、实验和实践教学中,从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等方面体现特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面向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液压与气压传动、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高等机构设计、数控技术、微机控制技术、机床电控与PLC、先进制造技术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系统特别是机床和刀具的基本知识,掌握切削原理的基本理论,掌握分析机械加工的精度以及表面质量的方法,掌握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方法与步骤,了解先进制造技术与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以及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机械制造工艺为主线,将机械加工机床、切削原理与刀具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等知识和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低重心、宽结构、重素质、宽面向、强实践的知识体系。考虑到与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在内容上的协调,本课程不包含夹具设计内容,但包含关于夹具在机械加工系统中的作用介绍等内容。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将实验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利用学校所在城市机械制造类大型企业多、科研机构多的地域环境优势,利用学校在轴承、齿轮等机械基础件和大型装备方面的科研优势,利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学校历史悠久的老牌专业的传统教学优势,针对学生大部分来自河南省县城,且均为一本录取的生源特点,在理论教学、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特色教学实践与探索。

2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整个课程教学的灵魂。我校从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和教学实施两方面开展有特色的理论教学。

我们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内容丰富而学时有限的特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机械制造技术所依托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传统机械制造技术融合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技术、管理技术等众多技术发展起来的综合技术,其内容非常丰富。此外,由于课程体系的变化和学时的限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浓缩了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和机床概论3门课程的内容,而学时只相当于原来的1门课程。在此背景下,如何安排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我们认为,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对传统机械制造技术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与传统机械制造技术相比,一方面,有一些基本的内容没有变化,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内容发生了变化。不变的方面,如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问题、加工效率问题、加工成本问题等,既是传统机械制造技术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又如,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构成,这一点在现代机械加工中并没有改变。变化的方面,如现代机械制造对技术宗旨的理解,其侧重点与传统上的理解有所不同,传统机械制造强调提高加工精度和质量,而现代机械制造则强调在保证机械产品制造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制造成本并减少制造时间,即以尽量低的成本,用尽量短的时间制造出合格的产品,而这种理念的变化,反映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中,会引起工序安排、设备选择以及工时定额等变化;又如,数控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机械加工机床普遍实现了数控化,因此,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中,工序的集中和分散问题以及粗加工与精加工工序划分等问题的处理,与传统非数控加工条件下有很大不同;再如,材料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机械加工刀具的切削能力大幅提高,同时,数控技术又使得机床主轴和进给机构的转速大大提高,因此,传统高速加工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难加工材料的概念也改变了。综上所述,理论教学应该是机械制造技术中最基本的内容,包括切削原理、机械加工精度、质量、效率、成本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及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等,同时,还应包括一些有助于学生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建立先进制造技术的理念的内容,此外,由于该课程总体上具有内容庞杂的特点,为使课程内容杂而不乱,那些有助于各部分内容衔接,从而强化课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

理论教学实施方面,应重点从多媒体运用、课堂互动、举例选择等方面进行有特色的理论教学[7]。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内容较多,且有大量的图表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的图形更加丰富多彩,可使课程信息量大幅增加,使理论教学生动直观,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信息量也大,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通过课堂互动使授课更有针对性。课堂互动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授课更有针对性,同时,互动也可以使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许多内容看起来并不难理解,但要真正理解得比较深入并能够灵活应用却不容易。互动教学可提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质量,因为与这些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感觉比较容易回答,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比较高,但实际上学生的发言往往不全面、不准确,教师要对学生发言中正确的地方给予表扬,同时引导学生把问题考虑得更全面、更深入,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精心举例,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内容。举例有很大的灵活性,也能够体现教学特色,举例是否恰当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难点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该精心选择实例。举例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应该针对学生特点,并发挥教师科研对教学的支持作用,通过有特色的举例,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内容。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对机械制造和机械加工的感性认识比较少,但在理论课讲授之前,学生进行了金工实习和认识实习,在课堂举例时,我们尽量选择生活中常见或实习中见过的机械产品或零件,如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实习中见过的齿轮、轴承、拖拉机、柴油机等产品和零件。此外,我校在齿轮、轴承加工方面科研力量较强,学生毕业后工作中也经常会接触到这些机械基础件。因此,笔者选择齿轮和轴承方面的实例,将内容讲得更细致更深入,学生对此也比较感兴趣,增强了理解问题的深度。

3 实践教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对达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应高度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实践教学要与理论教学协调配合,在理论教学主导下进行,不能将实践教学变成学生感性认识的散乱堆积过程。

我校与该课程相关的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实习分3次进行。首先是金工实习,在学校内部实习训练中心进行,具有实习地点稳定、教学人员经验丰富的优点。学生通过实习对金属材料加工的主要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形成初步感性认识。其次是认识实习。主要是到不同机械制造类企业的生产现场参观,使学生对生产实践中使用的各种机械加工方法以及工艺过程、机床、刀具、夹具、检具甚至输送和贮存工具形成感性认识。该实习在洛阳进行,可以发挥洛阳机械制造实力雄厚、企业众多、机械产品类型代表性强的地域优势。前两次实习都是在课程理论教学之前进行的,可为理论教学打下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也可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再次是生产实习。本次实习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是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实习。学生经过理论课学习之后,带着验证理论观点以及用所学理论去分析问题的愿望和要求,到生产现场实习,可以很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和理论,实习地点主要是在东风汽车商用车公司,有时也到洛阳一拖公司等企业进行。

实验共有5个,配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安排在同一学期进行,起到及时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知识应用能力的作用。

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亲自编制给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提高学生对机械零件几何特征和技术要求的综合分析能力,加深学生对工艺规程编制原则的理解,提升学生对这些原则的综合应用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编制工艺规程能力的目的。该项任务与夹具设计任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课程设计项目。

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实践项目,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许多学生来说,毕业设计题目涉及的训练内容,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关系密切,实际上起到了该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作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一般结合毕业设计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复习课程有关内容,将有关理论和方法用于分析和解决毕业设计中的问题,起到了对这门课程又一个综合性更强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良好作用。

4 结束语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搞好该课程的特色教学,是将该专业办出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介绍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特色教学的实践探索,供相关教学工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雷洪德.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特征及其成因[J].高等教育研究,2012(7):46-52.

[2] 张少为,贾明德,徐蕾.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规模与未来预测[J].未来与发展,2012(3):24-29.

[3] 周彦伟,夏新涛,马伟.工科高校办学特色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81-83.

[4] 刘岚.论特色专业的“特色”及其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9(5):50-52.

[5] 牛国庆,王海娟.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29-32.

篇4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定位;翻转课堂;辩论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89-02

《经济学基础》已被教育部列为高职高专经贸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先行课程。但是其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定位不准确,学生感觉学习困难且用处不大。

一、高职营销专业《经济学基础》的定位设计

(一)激发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兴趣是首要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堂课都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第一次课讲经济学的两个假设: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理性假设。资源的稀缺性可以从俗话“物以稀为贵”谈起,然后让学生发掘身边的稀缺资源,最后深入地讨论如何让自己毕业时成为“稀缺性资源”,如观看《士兵突击》,就许三多任务性格展开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向他学习成为企业老板喜欢的稀缺人才。人的理性假设可以从食堂排队打饭到马路交通秩序的例子谈起,认识人的理性特征。通过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分析引导,用学生熟悉的事例来学习经济学知识与原理,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感受经济学的用处与乐趣,从而激发自己分析经济现象的兴趣。

(二)联系专业学以致用是关键

1.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每学一项经济学原理或常识都要用相应的日常生活现象来解释,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加具体直观,便于理解与记忆。比如学习成本理论时,可以从以下经济现象引入:为什么旅游淡季旅游区的餐馆还在营业?为什么飞机票提前预定能便宜很多?你上大学的成本又哪些?如果你不上大学你能赚多少钱?如果你花钱买了电影票中途发现电影不好看你该不该继续看完?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理解了各种成本的概念,并且理解了企业家进行生产决策主要考虑边际成本。

2.用经济学原理指导市场营销工作

经济学原理要结合所学专业进行学习,要指导营销专业学生用经济学原理指导市场营销工作。比如在学习影响需求的因素时,要着重探讨如何利用商品价格、替代品价格、收入、偏好、预期等影响因素提高产品需求量;比如针对消费者收入这个因素,我们首先要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收入及花费在某类商品上的金额,了解不同收入消费者的需求量和需求特征,然后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针对消费者偏好这一因素,要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情况及偏好形成的机制,通过广告、人员推销等方式可以影响消费者的偏好从而影响需求量;针对消费者的预期,也要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并采用相应策略进行干预,提高需求量。

3.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幸福指数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能应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我们的人生幸福指数将大大提高。对于高职生而言,经济理论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通常给不出现实的结论,重要的是理论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以及一些有助于思维的工具。经济学思维的主要内涵是:任何选择都是有成本的,通俗一点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点对于人们的决策非常重要。人们的选择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如果约束条件改变,选择也就会相应改变。权利是社会行为,它们取决于拥有相应责任的他人的认同,因此,权利总是相对的。政府并不总是代表公共利益,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有着自己的利益和目标。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实践

(一)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教学法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做主线,学生是学习主体,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和锻炼思维模式。下面以弹性理论学习为例设计翻转课堂流程。

1.课下。教师首先通过“世界大学城”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包括教案PPT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测试题库等,其中PPT课件包含弹性的概念、计算公式、例题、经济意义、类型、影响弹性的因素、基本的应用等内容,教学视频时对PPT的讲解录屏,学习学习完成后,通过测试题库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测试后才能进入课中环节。

2.课上。教师首先以学生熟知的“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的经济现象创设情境,提出“为什么有些商品价格低总收益也低,有些商品价格低但总收益高”的问题,让学生发言开展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展开。原因是各类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需要分析影响不同商品的弹性因素。在完成知识的内化的基础上,提出“假如你是化妆品厂的营销经理该提高价格还是降低价格来增加收益呢?假如你是药厂的呢?”通过理论应用于实践来内化知识训练思维方式。通过课上教师和学生的协作,学生可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创新。

(二)辩论式教学法

1.教学设计。首先要在课程教学进度计划中安排1-2次辩论赛,确定好辩题。在具体实施前告知学生辩题、辩论时间、辩论规则和考核方式等教学过程设计,并将辩论赛具体安排发到学生手中。如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后可以安排一次“垄断好还是竞争好?”的辩论赛,学习完宏观经济学之后可以安排一次“失业率低好还是通货膨胀率低好?”的辩论赛。

2.教学过程。辩论式教学是一个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过程,具体包括“相关理论的学习―辩论赛的布置和准备―开展课堂辩论赛―裁判评分―辩论赛后的总结”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过程。辩论赛之前学生最好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辩论赛的布置主要是老师选好辩题,按辩论赛的规则进行分组、抽签,安排好各类人员。辩论赛的准备主要是各小组搜集资料,分工协作,模拟辩论。开展课堂辩论赛前由学生布置好会场,然后按程序进行第一回合、第二回合的辩论、自由辩论及总结陈词。裁判评分由教师担任主裁判,可以选两名学生担任副裁判,根据小组的表现给出分数,计入考核。辩论赛的总结包括教师的点评和学生写赛后心得两个部分。

3.注意事项。首先应选择好辩题,辩题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要贴近工作及生活实际,不要选择空洞的辩题。其次要做好辩论过程的控制、赛后的评价和总结工作。辩论赛事先要做好准备,赛中严格遵守规则和时间限制,控制跑题、情绪化、不尊重对方甚至吵架的现象,赛后要做好评价和总结,重点指出本次辩论赛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为下次活动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财经基础知识;创新教学;教学探索

目前,中职学校对《财经基础知识》学习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单向授课的教学模式。往往就是以教材为主,以理论讲授为重点,强调概念,注重理论。教师在讲授方式上,主要表现为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垂直传输方式,拘泥于书本了理论架构,“填鸭式”的进行教育,使得我们的学生对知识缺乏深度的理解,难以真正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谈不上实际运用,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中职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较差的现象,加之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思想行为上放任自己,生活方面追求享乐,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所以像会计专业中《财经基础知识》这类经济类学科,学生对高度概括,抽象的理论知识缺乏了解,难以真正掌握,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放弃学习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应该改变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开展多样性教学。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和心性的特点,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对《财经基础知识》创新教学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基础概念以理解为主

传统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视理论和基础概念,常常把书本上的理论概念都划做重点,强迫学生去记忆。这些概念咬文嚼字且抽象难理解,学生基本靠死记硬背,根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含义,考试过后基本上把所学的东西全部抛之脑后。所以如何运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让学生去理解概念至关重要。教学的重点不再是概念的记忆,而是引导他们去理解概念。比如举一些生活的小例子,讲一些小故事,名人案例去诠释这些概念,不但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涵义,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的概念记忆。

二、善于运用案例启发

经济学中的经典案例真的是数不胜数,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不止是在经济活动中,甚至在生活中,常常我们能在这些案例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找一些引导案例,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去分析、推理、提出看法。相互之间进行探讨,学生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和解说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理解,并建立感性认识,使原来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提过了课堂的互通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目的。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这种方式可以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改变课堂上老师一味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空的容器,而要认可和尊重学生,把学习资源整合后交给学生,把大量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为了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可以积极开展师生角色转换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章节,让学生备课,制作课件,上课,评课,教师只作知识补充和当堂检测。实行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首先要完成教师自身和学生间的角色转换。学生由配角变成主角,教师的地位由主导变成指导,教师的作用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帮助者,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组织学生进行各项教学活动,适当评价学生的语言行为,引导课堂教学活动按一定计划,朝一定目标展开。这种教学模式能通过互相参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主体学习意识,发现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营造师生合作呼应、生生互动提高的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老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心理需求,从学生完全依赖教师到完全自主,逐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解决学生实践量不足的问题。提前布置课题,让学生进行方案策划,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负责,相互沟通,探讨,帮助,配合。收集背景知识,组织内容,独立制作课件,并派代表进行PPT演示讲解。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既能增强学生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有利于同学之间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而且在准备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了自主学习的过程。

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篇6

关键词:福利经济学视角;出租车;数量管制;社会福利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3-0011-04

2008年,我国暴发了多起出租车罢运事件,这说明针对出租车的管制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有的文献对出租车的监管方法和必要性的论述相对较多,但对于出租车管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却少有论及,出租车管制是否增进了社会福利?考虑到社会的总体福利,出租车管制应该如何进行?本文将利用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出租车数量管制应以增进社会福利为目标

公共管制应该以增进社会福利为目标,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和信息的不对称,管制部门往往被管制对象所俘虏,或者管制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管制,从而偏离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对出租车的管制属于典型的公共管制,自然应该以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为目标。

出租车行业的管制一般有三种:价格管制,数量管制,标准管制。这三种管制都涉及到消费者和司机的切身利益,对社会福利有直接的影响。价格的变化会影响消费者的支出,价格越高,消费者的支出也越多;数量管制会影响社会潜在的就业数量和就业机会,也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权。当出租车数量少,准入条件非常严格的时候,社会的供给会减少,消费者的选择权也因此受到剥夺。支持管制的理由之一是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挤,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大城市的拥挤主要是由出租车引起的。也有论者认为出租车是准公共物品,所以要进行数量管制。大多数支持管制的观点对于管制是否真的能增进社会福利、克服市场失灵都没有详细的考查和分析。政府本身也存在失灵的情况,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措施“加强管制”的结果,却是出现了大量的罢运事件,矛盾不但没有被解决,反而越来越尖锐。因此,认识出租车行业的管制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出租车数量管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帕累托标准是福利经济学中被广为接受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来判断出租车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关键是要考察数量管制之前和数量管制之后社会福利的变化情况。早在1890年,马歇尔就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认为市场总剩余是“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并用“市场总剩余”来分析衡量社会福利的状况。

从市场总剩余的角度看,出租车数量管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如图1所示,d为出租车的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在没有政府管制的情况下,价格和出租车数量完全由市场竞争来决定,此时的价格为P1,数量为Q1,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际付出的价格之间的差异,在图中由三角形AP1E表示;生产者剩余与厂商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价格之间的差异,由三角形BP1E表示。如图1所示,没有管制时,价格为P1,产量为Q1。消费者获得所有的消费者剩余,厂商获得所有的生产者剩余,社会的福利没有任何损失,此时的社会福利实现了帕累托最优,若要改善消费者的福利(降低价格)则厂商(出租车司机)就会亏损,若要改善厂商的福利(提高价格)则消费者的支出就会增加。也就是说不可能让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改善而没有任何人的福利受到损失。

当存在政府的数量管制时,市场里的出租车数量必然小于Q1,因为大于Q1的数量管制对市场不会有任何意义。假设政府的管制数量为Qg,相应的管制价格为Pe,这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管制形成垄断,形成供给不足和价格提高的局面,从而损害社会福利。在我国占多数的出租车经营模式都是公司经营,公司经营事实上就是公司垄断出租车的经营权。当市场被垄断之后,就会造成分配性的低效率,体现为在三角形CDE之内的社会福利将损失,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将受损,同时,没有任何其他人的福利会因此而改善。CDE通常被称为哈伯格三角形(HarbergerTfiangle)。在CDE(阴影部分所示)内的任何一点,司机愿意接受的价格低于管制价格Pc,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Pf,在该区域的交易是司机和消费者者双方都愿意的。但是由于数量管制,这样的交易不能达成,这意味着司机和消费者的福利受到了无谓的损失。之所以是无谓的损失是因为在司机和消费者的福利受到损失的同时,没有任何人的情况会因此而改善。只要有数量管制,就一定有无谓的损失,数量管制越严格,则无谓的损失就越多。

垄断除了导致无谓的损失之外,还导致福利的转移,表现为原来属于消费者剩余的四边形PcPtPc被生产者占有,这就是福利经济学所说的塔洛克四边形(FuHock quadrangle)。在出租车行业中,占有消费者剩余的并不是出租车司机,而是垄断的出租车公司及各个管制部门。事实上真正的生产者即司机得到的只是Pf的收入,司机愿意接受的价格为Pf,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为Pc,这之间的差距就是管制租金。出租车经营权高额的转让费就是这种管制租金存在的证明。由于管制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收费和拍卖经营权的形式来瓜分管制租金,而出租车公司则通过份钱押金等形式来参与管制租金的分配,并用以弥补购买垄断经营权所花费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管制者必然要求管制租金的最大化,也就必然要求消费者付出最高价Pc,同时只分配给司机愿意接受的最低值Pf,两者之间的差距由管制者和出租车公司占有。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对管制租金的瓜分实际上就是第三方主体对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占有,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状况由此变得更差。这些管制租金事实上也是管制部门资金的重要来源,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收费和拍卖费。这些被管制部门占有的管制租金,在信息不公开、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最终会被管制部门所耗散。由于租金和管制者的利益正相关,因此可以预见这样的低效率的管制并不会自动消失,而会长期存在。另外,由于管制形成的垄断给出租车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垄断利润,为了保持这种利润,出租车公司会采取行动维护其垄断地位,有可能造成寻租腐败,更进一步损害社会的福利。

其次,管制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行为能力,同时减少了就业岗位。福利经济学家森认为社会福利提高的重要体现就是社会成员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与发展,这种自由指的是实质的自由,称为可行能力。可行能力既不是人们实际获得的效用,也不是物品,而是人们有可能实现的、各种有价值并值得去做的活动,包括初级的需要如营养和安全,也包括社会交往

和自尊等高级的社会需求。考虑到可行能力,人的福利就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收入,二是将收入转化为可行能力的难易程度。出租车的数量管制提高了出租车服务的价格,降低了人们的收入,而且,数量的限制也增加了人们将收入转化为可行能力的困难。人们虽然有足够的收入乘坐出租车,但因为数量管制,乘客需要更多的等待,或者会遭到拒载,就相当于由于年老、生病、残疾等状态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一样,消费者虽然有收入,但并不能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无疑是一种福利的巨大损失。出租车的数量管制本来应该是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实际上却事与愿违,相当于本来是要人们节食以提高生活质量,但事实上却导致了人们被迫挨饿。另外,数量的限制必然导致营运者的减少,从而损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减少了社会成员所拥有的改善福利和实现自身潜力的机会,人为地制造服务短缺,增加失业率,这也是社会福利损失的重要方面。

再次,管制引发社会冲突,这直接有悖于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社会问题的控制程度是影响社会福利的要素之一,社会问题存在于所有的社区和社会,冲突解决得比较好的社会或社区会比其他地区有更低的犯罪与暴力,会更加安全,因而能够将冲突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的社会所拥有社会福利就比较高。但是,出租车的数量管制不但没有解决社会存在的冲突,反而激化矛盾,引发罢运事件。管制是引起出租行业罢运的根本原因,管制形成管制租金,但由于缺乏一个分配管制租金的统一规则,各利益集团在对管制租金进行分配的过程中,使出租车司机处于利益链条的最薄弱环节。管制部门以各种税费和拍卖经营权的形式参与租金的分配,而出租车公司则以份钱和租金的形式来占有管制租金,这些份钱和租金最后都要由出租车司机来承担。司机工作辛苦收入却很少,在管制体系的内部又没有一种办法来平衡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当他们的利益受损的时候,只能采用罢运这种极端的形式来反映他们的利益诉求,从而引发社会冲突。不仅如此,管制还可能导致腐败,因为管制对出租车公司而言是有利的,既打击了潜在的竞争对手并形成垄断,也维持了较高的价格。因此,出租车公司很有可能为了寻求管制而对管制官员行贿,如1930年美国纽约市市长吉米・沃克(Jimmy Walker)就大力鼓吹数量管制,事后人们才知道,沃克市长暗中接受了出租车公司的贿赂,包括两家出租车公司的股份,作为回报,使沃克市长允诺推动建立出租车数量管制。

最后,管制并不能克服机动车的外部性,缓解城市拥堵。根据福利经济学的原则,社会福利最优的条件之一是社会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由于机动车具有负的外部性,包括造成交通拥挤、污染空气、造成交通事故等。考虑到这些外在成本,机动车的私人成本要小于社会成本,这就会造成市场的供给数量多于社会最优的供给数量从而形成社会福利损失。政府对出租车的数量进行管制,试图减少出租车的市场供应数量,减少社会的福利损失,但这一目标并不能实现,因为所有的机动车都具有外部性,出租车只占机动车的一个较小比例。出租车数量管制对机动车的总的外部性的克服效果非常有限;同时,当出租车减少时,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困难,这可能会导致人们购买私人汽车进行替代,从而增加了总的机动车数量,导致更为严重的拥堵。事实上,拥堵都是由于私人汽车的大量增加而导致的,依靠出租车的数量管制来限制城市机动车的外部性,是完全无效的。

三、取消出租车数量管制会增进社会福利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放松对出租车数量管制已经是一个趋势,英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都纷纷取消了数量管制。英国人口最为密集的伦敦市是最早对出租马车数量进行管制的城市之一,其管制的目的是治理道路拥挤。1833年后,由于道路设施改善,数量管制被取消,从此,再也没有实施过数量管制,凡是符合法定条件的司机和车辆均可获得牌照,不设定数量上限。爱尔兰自2000年开始放松出租车管制,到2004年底,爱尔兰出租车数量增加了两倍,并没有引发道路拥堵、交通事故率上升,乡村出租车短缺、车况和服务恶化等负面效果。“公众对放松管制给予了令人瞩目的积极评价。”

取消数量管制会增加社会的福利,原因如下。

首先,取消数量管制可以避免由垄断带给整个社会的低效率,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取消数量管制,必然会使大量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市场,使市场的结构由垄断变为竞争,哈伯格三角形内部的潜在交易将得以实行。在这个三角形内部任何一点的价格和数量上,消费者和司机的福利都得到改善,社会中没有任何人的福利会受到损害,因此这种交易是典型的帕累托改进,由于价格下降,塔洛克四边形会自动消失,由其所引起的租金耗散也不复存在。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价格下降,垄断租金自动消失,自然也不会有相关利益主体为争夺管制租金而进行博弈,由出租车利益争夺而形成的社会冲突就不复存在。

其次,取消数量管制会增加社会的就业数量,实现机会平等。数量管制政策在事实上只允许有限的经营者从事出租车行业,而剥夺了其他所有可能具有同等能力的人的从业机会,不但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而且对于潜在的从业者而言,也是不公平的。取消数量管制可以促进竞争,增加供给,也使更多的人面临公平的机会。

再次,取消数量管制会增加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和行为能力,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数量管制造成人为短缺,降低消费者的行为能力,是对消费者福利的剥夺。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都是以增加人们的选择空间来实现的。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们的选择范围大大的拓宽,从而使个人变得更加自由。而出租车数量管制限制了人们的正常选择,制造人为短缺,使少数利益群体受益,必然损害社会的福利。显然,数量管制与出租车业的公共服务目标相矛盾,取消数量管制可以避免这样的福利损失。

取消数量管制之后,人们可能会担心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这可以通过加强标准和准入条件的管制来避免。这些标准包括汽车的标准和司机标准。汽车的标准如车况和车型,保养与维护等;而司机的标准则主要关注其驾驶水平和经验,并且要对车辆和司机的服务水平定期进行检查。这些工作不一定要由政府直接干预,可以由出租车司机组成的行业协会来进行监督。因为政府的直接干预极有可能形成新的腐败,而行业协会比政府官员更加关心整个行业的发展,由行业协会进行的监督效果可能更好。根据英国的经验,取消管制的地方消费者对出租车不足的抱怨大量减少,直接的服务和安全标准管制被认为是提高服务和安全水平的更为可靠的办法。

篇7

关键词: 心理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

一、《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包含《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大部分,其中《机械原理》在第三学期开设,课程结束后安排两周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其应用于实际机构的分析与设计中,并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机构综合、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概念和方法有较完整的理解,同时提高计算能力和绘图能力。《机械设计》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课程结束后安排三周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机器功能的要求出发,合理选择传动机构的类型,制订设计方案,在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的基础上培养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确定它的材料、形状、尺寸与结构,并具备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促使学生学习、运用各种标准、规范、手册、图册,会查阅所有相关技术资料,具备设计机器的基本技能。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该实践教学环节中所采取的流程一般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人数日益增多,机械专业学生人数随着专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逐年增加,实践环节中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随之增加,师生比高达1∶38,加上学期末教师监考场次亦逐年增加,指导强度比先前有了大的下降,这“两增加”导致了“一下降”的现象,使得《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许多教师从教育学角度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方法并付诸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仍堪忧。

显然,不断探索提高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新途径非常必要。本文提出从心理学入手,关注心理因素,从而增强教学效果的思路并探讨其实施方式。

当前,《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对象基本都是“80末”和“90初”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选择性极强,趋同意识很淡,更习惯于通过亲身实践认识过程接受前人的结论,喜欢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方面比较积极,想取得高分,但意志力差,不能持之以恒,倘若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就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1]。对于这样的授课主体,我们需要根据心理学知识帮助其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强化实践教学的训练效果。

二、提高《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心理学策略探讨

1.了解当前大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制定有效教学策略。

《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具有专业化程度高、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高层次性和争议性的特点,在该环节的推进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而提高其参与性的前提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方法的一般特点,主要是: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校外学习相结合。根据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制定有效教学策略。

(1)布置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学生在自学中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我价值一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体现,会激发更强的学习兴趣。此外,“80末”“90初”的学生在心理上比较依恋网络,在求解过程中能学会通过网络解决专业上遇到的问题。

(2)提供多个方案,让学生对其进行合理化比较和优选,从而使学生在批判中学习、在否定中进步,引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内在的学习兴趣与愿望,挖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内在潜能。

(3)给定设计数据的唯一性。数据唯一性使得学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得以充分体现,这种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完成任务的心理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照搬照抄的现象会随之减弱甚至消失。抄袭现象倘若被杜绝,就是该环节中的一大进步。

2.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学习动机培养。

在《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提高有效教学质量最重要的部分[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密不可分。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指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心理动态。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学习动机诱因来自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如好奇心、成功的满足感等;而外部学习动机诱因来自学习者的外部因素,如表扬、批评、奖励等。因此,在实践环节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奥苏泊尔(D.P.Ausuble)在《学校学习》一书中提出,学校情景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驱动力、自我实现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指导老师创设课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为学生提供成功机会,如,间歇运动的实现、各机构间的协调配合、大传动比的实现等,以获得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的推动力量,而新知识的获取及问题的成功解决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提高自我满意度,进而产生学习动机。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员工自我满意度提高5%,连带提高11.9%的客户满意度,效益提升2.5%。指导老师可因势利导训练积极归因,促进动机迁移,完成设计中的各项任务。此外,还可通过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注重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设计进度表为学生制定明确、适当的设计目标,当学生按时或超前完成进度表上的任务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内驱力,进行下一项任务。对于完成工作的质量好坏,可适当运用正确的奖励与惩罚措施,以避免学生只追求速度而疏于严谨求学的状况出现,同时应及时对学生的设计结果进行适度评价,增强责任感。此外,要营造适度的竞争气氛(如组与组之间),推动课程设计向着“既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耶基斯―多得森定律指出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学生学习心理中动机过强或缺乏均不利于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在动机培养时应该加以注意。

3.总结学习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进行学习心理辅导。

除了动机问题外,学习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学习策略和方法不对(方法)、学习焦虑水平过高(情绪)、学习行为不良(行为)、学习疲劳(生理)等。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适应过程较慢,在进度与其他同学产生落差后,极易滋生焦虑情绪,在焦灼的状态下,往往求助“不当”手段,如篡改他人设计成果、对着图册依葫芦画瓢、网络下载相关资料以假乱真;有些学生对这种时间较长的实践活动缺乏恒心,中途产生疲劳心理,对设计失去兴趣和信心……这类心理均会导致实践训练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使该环节流于形式。针对这类问题,需根据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1)学习方法、习惯辅导。以设计进度表为主线,培养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戒骄戒躁,营造良好的设计氛围。以“传帮带”的形式组合小组成员,拉近各组间的进度差距,表扬进度快的,激励进度慢的,明确指出快好在哪儿慢好在哪儿,不针对快慢本身,对事不对人,避免激起学生的焦虑,影响设计效果。

(2)学习行为、障碍辅导。针对常见的“糊弄”手段,采取相应的对策,抓住学生在学习方面比较积极的优点和想取得高分的心理,端正其态度,规范其行为,让学生明确自己是这个实践活动的主体,从领会题目、查阅资料、确定实现方法到设计、计算乃至实验直至完成,都要亲历亲为,消除学生们的依赖心理,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4]。

三、结语

实践教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提高课程设计质量是实现机制专业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关注心理因素,进行适当心理辅导,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程设计体系,是完成当前实践教学改革任务的一项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田广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特征[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8-20.

[2]陈守强,喻俊馨.关于在机械类专业课程中实施有效教学的若干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6):69-70,95.

篇8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基础知识 教学意图 教学过程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高职教育应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的行业职业岗位的需要。把区域性作为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确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主要是面向经济产业和行业服务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产业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来培养人才,才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才可能解决一方面高职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很多专业领域又紧缺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矛盾。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专业开设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并将其设为专业基础课正是针对以上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经济法基础知识始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各有关经济方面法律的条文规定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在专业领域中运用经济法律的能力,同时通过经济法基础知识重点课程建设,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经济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系统思维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年来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逐步发展出自己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色。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意图体现高职高专的职业要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重点掌握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适应各专业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的培养目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应重视“经济法基础知识”中基本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观察、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把“教、学、做、练、用”定位为“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务求符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1.理论知识教学以“必需、够用”为标准。“经济法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占用学时为45学时,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两者的比例为21。理论知识教学以“必需、够用”为标准,“必需”是指理论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会学生按照这样的层次递进式学习;了解法律规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会解读法律规定―运用法律规定;“够用”是指要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和相关专业需要相吻合,以实际课程占用的课时要求为标准。因此在“够用”的标准下,教师“教”的内容要“精”“准”。“精”的标准就要求选取精当的内容,“准”指选准法律规定,同时教师的讲解也要“精”“准”。

2.实践教学在案例的选取上务求“新”“简”。积极选取最新的案例,跟踪经济法发展的前沿,力求做到与现实同步,充实教学内容。“简”是指选取的案例既要简约又要符合考核学生综合知识的需要,要选用有递进层次和层层深入性的案例。

三、教学内容应具有的针对性与应用性

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经济法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相关专业开设,由于每个专业面临的岗位关键技能不同,决定了每个专业的教学略有不同。会计电算化专业本课程作为会计资格考试课程之一,可以设计考试系统;其他专业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同的条件下,考核内容这方面就没有硬性要求而是主要采取了案例引导教学法。

针对课程性质不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在完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根据经济法律的适应经济形势需求不断变动修改的特点,不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学生就业需求重点讲解相关内容。为了使教学内容更精练、新颖,更能反映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更能适应学生,充分体现与时代同步的精神,比如,在内容选取上我们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对于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规定详细讲解,为将来学生的自主创业做准备。

四、教学过程的层次递进性

“教”是指理论知识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会学生法律规定,解读法律规定,然后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即了解法律规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会解读法律规定,采用这种方式理解和吃透教材的内容。

关于“学”,以前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采用案例引导教学方法实现的目的是“教师教学生学”,这二者之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师教会学生学”,当然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

“教师教学生学”的案例引导教学模式即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在讲解某一个章节内容时,流程如下:

举具体案例实例(选取典型案例)―引出本章具体内容―指出问题。 教师讲解本章节具体内容―再进一步解决所举的具体实例―发散思维举相关案例,提高学生能力(根据具体教学状况可以选取教师举例和学生举例两种方式,实现互动)。

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途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设立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网站进行教、学研讨,师生互动;在教学网站上将相关法规收集齐全提供给学生;每章案例资源上网;上传相关案例视频,如《经济与法》和《今日说法》的相关视频案例等。

“做、练”指我们采取的校内校外实践实训教学,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企业、社会需要。为此,我们在学习指导和校企交替环节设计了自拟案例、课前五分钟演讲、辩论赛、法院旁听、模拟法庭、10个实训项目等实践实训环节。针对测试知识掌握情况我们设计了考试系统。

“用”是指实际应用,这种应用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和在校条件的限制。“教、学、做、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用”。为此我们设计了调查报告写作、校园法律咨询平台、社区法律咨询等技能检验环节。

教学过程的层次递进性还体现在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高职院校“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设计模式,整体上按照授课环节设计教学情境如下:(1)课前:课程网页上的学习方法指导、课前五分钟演讲;(2)课中:案例引导教学;(3)课中+课余:自拟案例、10个实训项目;(4)课后:考试系统测试、“教、学”研讨与交流;(5)课余:辩论赛、法院旁听、模拟法庭、校园法律咨询平台、社区法律咨询;(6)毕业前:部分学生可以写经济法方面的毕业实践调查报告。

五、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组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思路,以专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创新性和实践性为特征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相互交融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上突出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的思想,强化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理论教学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以日常实践活动为纽带,采用探究性和创造性教学方法,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部分鼓励学生在模拟职业岗位情景实训或在真实环境、条件变数很大的实际工作场所中获得所需的技能。

1.案例引导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为:讲授每章节之前先提出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出重点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讨论,最后教师评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实施效果:抽象的法律法规具体化,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2.阶段性课前5分钟演讲和辩论赛相结合。演讲题目和形式学生自拟自导;辩论赛先以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最后复赛利用课堂实践对抗进行。

3.个别教学内容师生讨论式。我们在教学中作了关于讨论式教学的尝试。具体做法是先把学生自动组合成小组,对授课教师所给出的案例或提出的法律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写出集中书面意见,按照合议庭评议方式进行,不同意见执笔人均要在书面意见中体现。再由授课教师点评,请部分学生参与交流,这样的互动教学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

4.设计专业实训项目共10项,规定实训流程和考评方法。例如,讨论并制作一份企业设立策划书、进行公司审批申请及登记注册、签订并完成一份业务合同法律文本设计、订立劳动合同、书写诉状等。

5.模拟法庭。课题组和鞍山铁西人民法院、鞍山正大律师事务所长期合作开展此项教学实践。通过学生模拟审理案件的全过程,在检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胆识,形象、直观地再现法庭审理过程,学生印象深刻,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旁听审判。每学期安排两次授课教师带领学生到鞍山市铁西区人民法院和鞍山市立山区人民法院旁听审判,使学生在熟悉程序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掌握实体法的具体运用。通过直接参与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学生亲身感受诉讼的步骤、程序,加深对法律应用于实践的感性认识。

7.专业实践活动:社区法律咨询、消费者权益日法律宣传,专业见习。利用寒暑假期到法院、检察院、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基地进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司法职业精神也得到培养。

8.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平台教学交流。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增强了教学效果。

9.考试方式多样化。期末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占总成绩的70%,题型以选择题、名词解释、解答题、案例分析为主,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主要是案例分析),并组织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形成文章,占成绩的10%,其余实践活动占20%,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程考核的灵活性。

作为一门不同于经济系列课程的法律学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同时又融入实践性教学,且能与其他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只有在全面、准确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能促使经济法教学与经管类专业的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经济法教学的应有作用,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汉宏.关于“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5).

[2]邓擎刚.浅议经济法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J].商场现代化,2009 (6).

篇9

关键词 实训基地 综合经营性运行模式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1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运行模式探索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密切相关,对于职业教育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当前,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全面加快,并正成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关键工程。其中财政投入的有一大部分用于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很多学校已购买了先进的实训设备,建立了实训基地。但很多学校对实训基地的运行和管理缺少经验,很多设备空置,缺乏保养,到真正需要实训时,却因为实训教师缺少,实训消耗的费用较大以及设备故障等而影响实训教学质量。也有很多学校对实训基地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运行模式举棋不定,如果能走出一条适合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并在全区加以推广,既能够解决当前实训设备空置问题、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又能使基地解决自身运行的经费,避免了学校因经费负担过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走出一条产教结合,自我发展的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2 实训基地是发展中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所以在教学体系上,必须建立起具有中职特色的相应教育体系。然而,很多中职院校军都是从各类技术学校转变而来,长期以来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中职院校的学生离开校门后的动手能力较差,用人单位不得不花费很多精力对其进行较长期的岗前培训。当前各中职院校在建设实训基地方面具有很强的共识。因为中职教育突出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所以更应突出实践教学的比例,而实践必须通过实训基地来实现,可见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

基地建设是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的能力培养项目及其标准服务的。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与高等职业教学的组织原则协调一致,实训基地中所配置的专业实训硬件设备应是产业或行业已经开始使用,并且能够代表本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的设备,在未来的几年内能体现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强调设备的功用和效能。职业教育是培养千百万高技能型劳动者的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效能,才能真正培养出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直接面向生产一线的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建设者、管理者和创业者。实训基地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强与弱,也直接影响到中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与低。

3 实训基地建设的综合特征

(1)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必须场所。无容置疑,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知识和能力是相互促进的。但能力和知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必须经过一个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的过程。而中职实训基地恰恰可以成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的转化训练场所,让学生能够从“有所知”迈向“有所为”。要不断创造条件扩展中职实训基地的功能,真正将中职实训基地建设为提高理论基础,增强专业知识,拓展思维空间的实践场所。

(2)职业岗位的基本适应环境。应用型人才必须掌握职场知识和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中职学生独立观察、独立分析以及处理问题综合能力,中职实训基地应创造实际生产现场的模拟训练基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具体的设计和操作,更好地熟悉和掌握实际仪器和设备,灵活运用基本工具,不断提高基本工作技能和专业技能。

(3)提升素质及综合能力。实训基地能够在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等方面给学生必要的 “养成教育”,为其走上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依托科技开发、产品研制等实训科目,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经验及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各项训练项目,让学生不但可以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同时更能够培养和提高其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4)接触和学习更多新技术。当今社会发(下转第237页)(上接第188页)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唯有了解与掌握更多的前沿技术,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中职实训基地,应引入较为先进的实训技术及设备,让学生尽早涉猎更多新技术领域,更早地接触和学习高新技术。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5)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现代化教育应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具备以更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中职实训基地的技术操作和项目实施均能够对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使创造的欲望转化为能力。

4 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综合经营性”运行模式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实训基地应采取何种运行模式?这不能不考虑满足学生技能训练需要,也不能不考虑使用成本的承受能力,还必须兼顾教师的培养和管理的效率等,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的确定应该而且必须服从于基地功能定位。借鉴以上国内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经验,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适合采取“综合经营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这是一种将生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实训基地这种运行模式创新之处在于:(1)把企业经营理念引入到实训基地的经营中,以企业经营模式来经营实训基地。(2)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不同,它是融学校实训、社会培训、生产加工、技术研发、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3)对培养学生能力,锻炼教师队伍,学校教学,基地生产、科研,节省基地运行成本,增加学校创收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策略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修改稿)》不断规范了我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指出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当前以考试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社会背景下,无法通过标准化的考试测定。因此,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情境中的隐性知识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信息素养。

我借鉴龙艳红撰写的《隐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文的相关策略,结合自己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介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情境中隐性知识应用的具体做法。

一、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隐性知识传递

主要是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德育工作经验及与学生沟通能力经验等的传递。这类隐性知识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活动都可以进行交流,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中吸取别人的经验。信息技术教师比较头疼的是课堂纪律,有时自己琢磨许久的良策在课堂上根本起不了作用,课堂乱成一团。我和同事就经常交流各自管理课堂的做法,还有市教研室会举办一些培训或教研活动,针对教材的某一个章节,大家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处理这部分内容的。在交流过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地获取一些有用信息。教务处定期组织一些活动,如定期召开优秀教师工作经验座谈会、老教师帮带年轻教师活动。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隐性知识传递

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学生之间学习经验、实践经验、良好习惯、气质养成等的交流。学生在一起学习的时间多,彼此受影响的几率大,教师可以精心安排一些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流。教师给学生创造条件,建立合作化的环境,保持指导者的身份,大部分事情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关系中学到好的经验和习惯。在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一章时,我依据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的不同,把32个学生按4人一组,每组按高、中、低不同水平合理搭配,全班分成8组。小组内每个成员被赋予特定的职责,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小组动态进行管理,指导学生有步骤地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索问题。这样做大大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从而以好促中,以优带慢。小组合作学习活跃了组内同学的思维,更为可喜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及创作想象力被激发出来。很多小组学生开始不满足于教师提供的素材,积极上网查找优秀作品,收集整理素材,进行讨论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及原有的基础,集思广益,积极建言献策,设计出的作品水准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以小组间的竞争带动小组内成员之间隐性知识的传递,促进每个成员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隐性知识传递

主要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习惯、思维方式对学生无形的影响,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会引起教师的思考,教师会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一些习惯的养成,为人处世的原则,跟他们老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可以多找学生谈心,多参与学生的活动,了解学生的动态情况;课堂教学时,要多注意肢体语言的使用。

因为计算机教室里的硬件设备比较贵重,学校对计算机教室的卫生抓得比较严,学生不允许携带任何与上课无关的物品进入,必须穿鞋套才能进入机房。在这点上,教师得做学生的表率。我进入机房上课,从不携带与上课无关的物品,包括手机,在我的意识里,上课不得接听任何电话。记得有几次,有学生在进入机房前主动掏出手机,让我这节课替他保管。遇到这种情形,我真的感到很欣慰,正是我一贯的行为在无形中影响了他,让他有这种觉悟。还有一件让我深受鼓励的事:每当我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时,基础好的学生兴致勃勃,基础薄弱的学生则不知所措。在这个时候,我常常会说:大家可以大胆地尝试,就算没成功也不要紧。我同样认为你很棒。正是长时间对学生的激励,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哪怕是他没学过的,也敢尝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逐渐培养起来。这正实现了我信奉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我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我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学生都能理解并领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人类智慧的发展规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开阔,加之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在某些应用软件操作方面的技能娴熟,同一个问题,他们或许能提出更好更简便的操作方法。在教学中我与学生互为师生。这是我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经常提倡的“同帮同助、共同进步”,学生的一些好做法会给我启发,学生的一些金点子也会让我产生灵感。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有时会寻找到写作的源泉,学生的点滴进步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结合新课程的教学,探究有利于改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利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隐性知识,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真正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

参考文献:

[1]龙艳红.隐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管理,2007(1):114-115.

[2]王惠东.课堂教学的隐性教案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07(1):75-76.

[3]蒋茵,庄建东.教师的隐性知识对教学的影响[J].泰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3(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