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行业报告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工业行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工业行业报告

篇1

工业化,通常指一个国家(地区)由农业国向工业国(地区)转化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化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工业化又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离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就缺乏重要支撑,现代化建设就会受到严重制约。为此,党的十六大把基本实现工业化,作为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些新概念,新思路,反映了我国工业化理论的新发展,在经济工作中突出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加快推进工业化、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针。××市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疆内发达县(市),更落后于内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充分利用后发效应和后发优势,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唯一出路就是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快速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可以这样讲,新型工业化建设是××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富民强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紧紧抓住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速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通过大力调整工业经济结构,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不断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工业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体呈现出增长快、规模大、效益好的良好趋势。一是工业体系日益完善。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有、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竞相发展;工业布局从无到有,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矿业和乳业已成为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和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坚定不移的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优势资源为纽带,把最有吸引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最好的项目、最好的资源拿出来,吸引有能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全市经济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大大加快了全市工业化建设进程。三是重点产业蓬勃发展。坚持把矿业作为第二产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不断加大对优势矿种的勘探开发力度和对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了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总体上看,我市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等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最基本指标来看,××市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二、××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可能性分析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突出实践特色,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我市工业化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趋势,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在逐年加大。但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思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新型工业化建设还面临许多问题,要求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并妥善解决。一是工业基础仍然薄弱。2008年,全市二产比重占gdp的

21%,工业比重占二产的

75%,工业增加值比重占gdp的15.4%,还远远落后于疆内发展较快的县(市),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是轻重产业发展不平衡。2008年,以矿业为主的重工业占到全市工业比重的89.4%,而轻工业比重不足12%,可以说,我市轻重工业发展比重严重失调,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到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资源深度加工层次低。我市工业化发展以优势资源转换为主要途径,但由于技术、投入等原因,深加工项目仅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延伸和扩张,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无法产生最大的效益,极大地迟滞和延缓了新型工业化发展速度。四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从目前来看,我市大多数企业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产品结构单一。同时因资金、技术所限,多数企业采富弃贫,回采率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五是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目前,我市工业发展主要以资源开发为主,对能源依存度较高,具有典型的高耗能特征。在资源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处于偏低水平,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保护好环境的责任尤为重大。

在清醒地认识到差距与不足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市加快工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一是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市工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党的十七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作为中西部地区的重点,必然会迎来新的发展热潮。××市资源禀赋明显,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0余种,可开发利用的就有24种,其中尤以铁、铅、锌、黄金等矿产储量丰富,工业化发展潜力巨大。可以预见,未来的几年内将是××市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二是以矿业勘探开发为重点的工业体系正在形成,为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们已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全市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矿山企业技改扩能不断加快,同时,我们立足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矿业深加工,取得重大进展。三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加快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后盾和现实基础。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们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全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已经具备加快发展的现实条件。一产方面,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逐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幅增长。三产方面,在旅游业的拉动下,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宾馆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第三产业为工业化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为加快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国家为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我市一批水利、交通、能源、生态保护、改善民生等项目已列入计划,必将对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启动期,拥有着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是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型工业化发展全局,抢抓机遇,勇于争先,我市新型工业化建设就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三、××市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思路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重点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旅游城市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培育壮大畜牧、矿产、旅游等优势产业;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更加注重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一思路,既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推进××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包括人的发展的整个过程。就经济发展而言,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保证经济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新型工业化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强调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强调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强调保护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强调让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内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些特点无一不跟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吻合。因此,从本质讲,新型工业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业化。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确保新型工业化建设不走弯路,必须统一对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思想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以优势资源转换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

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目前来说,资源优势是××市的核心竞争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步伐越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就会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一是要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说是我市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最具吸引力和潜力的方面,短短几年时间,××宏泰、福建天宝、山东招金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纷纷介入我市矿业发展,显示出极好的发展前景。从目前情况看,矿业将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最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和水平的产业。首先,要加大地勘投入,紧紧抓住国家将××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列入“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公益性地勘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强与技术先进的地勘队伍和企业合作,尽快将矿产资源的家底摸清搞准,为我市今后矿产资源的大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促进成果转换。矿产资源是有限的,而深层次加工利用则是无限的,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增值了就是增产了、增效了,提高了利用率就是节约了资源。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分散采选、集中加工的要求,加快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支持铁、铅、锌等矿产资源加工项目和风险勘探项目。根据资源分布情况,以整顿规范矿产开发秩序为突破口,引导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集中,合理控制资源开采总量和市场流向,变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为市场调控优势,结束矿产品和初级产品输出的局面。同时,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对优势资源进行规模开发、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尽快做大做强,促进全市产业升级,努力实现资源转换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奶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良种奶牛养殖,努力提高农牧民致富增收能力。目前,全市良种牛饲养量达7.1万头,其中优质奶牛3万头,奶业拉动农牧民人均增收150元。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要继续借助奶业发展的“龙头”效应,加大对××光明、阿尔曼乳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乳品企业发展下游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力促乳品产业链延伸方面尽快取得突破。同时,紧紧抓住地区设立农牧产品加工发展基金的有利时机,立足丰富的农牧资源优势,按照“区域布局、规模种养、高效加工”的要求,大力发展牛羊肉、奶制品、马铃薯、冷水鱼、油料等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附加值高、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我市建成自治区特色农畜产品和重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工基地。

(三)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力。

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兄弟县(市)近几年工业快速发展的实践来看,引进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是做强我市优势产业最现实、最快捷的途径。一方面,我们的优势产业,像铁、铅锌等矿产资源的深加工,都需要建选厂、冶炼厂,而这些工程项目投资动辄上千万甚至几个亿,仅靠我们自身的积累和实力来搞,只能是“鸭行鹅步”,坐失发展机遇,客观上需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来做大做强优势资源产业。另一方面,引进了大企业大集团,也就引进了资金,引进了核心技术、管理理念和营销网络以及人才队伍,也就提升了特色产业的竞争力。2007年,我国第一钢铁巨头宝钢集团注入30亿元对八钢集团进行战略重组,重组后的八钢集团资产质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结构更加合理、管理水平更加科学,到2008年产钢能力达到了600万吨,对自治区钢铁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随着沿海内地发达省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的明显加快,我们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让思路更开阔一些,把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作为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的与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联姻,全力提升产业规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后来居上。实事求是的讲,我们××市地处偏远,远离消费大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十分匮乏,甚至就连具备一定技能的产业工人也十分缺乏,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矿产资源,如果资源量得不到保证,大企业大集团是不可能落地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切实发挥政府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以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步伐,为大企业大集团的进驻创造条件。

(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市的新型工业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也离不开外力的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国家的扶持和战略投入外,更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要注意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整合资源和产业,加快要素集聚,不断做大工业经济。要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投资硬环境。借助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及时掌握国家和自治区的投资新动向,进一步加快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我市工业化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要坚持工业优先原则,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对重点产业的合理引导,土地、电力、水资源的配置优先向工业倾斜,加快保障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建设,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在这里强调一下电力和矿山道路建设问题。电力既是能源工业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要保障。可以说,电力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切实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缺电问题,去年经过我们的积极争取,北屯—××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顺利通过自治区电力总公司评审,今年即将开工建设。相关部门务必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工程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切实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矿山道路建设上,在积极鼓励矿山企业自身投入的同时,要紧紧抓住地区筹建矿山资源路的有利时机,做好我市资源路建设项目筹划、资金筹措等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为矿业的大发展提供便利交通条件。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我们一定要从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资源节约和综合有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可利用的空间非常广阔,要做的工作也很多。一是加快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市属××的丰水区,市境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苏木达依列克河三大水系,河流总长667公里,年径流量60亿立方米,水能开发潜力非常巨大。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水利开发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一批骨干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即将开工建设。但这仅仅是开始。目前,我市水资源利用率不到30%,我们的水能开发利用工作也才刚刚起步。我市境内的河流基本上都发源于高山,梯级开发潜力巨大,加快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步伐,对进一步优化我市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大气污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在起,对凡具有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河流,我们都要好好规划,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各类资本、企业参与梯级电站建设,科学合理开发水能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水能资源潜力。二是矿产资源节约在我市同样大有文章可作。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的不可再生与加快发展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我们未雨绸缪,否则将会做出“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这些年,我们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滥采乱挖,低水平开发,浪费资源现象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某些富有矿产资源的开采中,采厚弃薄、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从开采加工环节从严抓起,逐步关停那些回采率达不到要求,严重破坏资源的小矿山、小企业。同时,要完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等各项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和制止无计划的乱采滥挖、采富弃贫、浪费和破坏矿产资源现象的发生,切实做到科学规划、综合开发、集约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

需要强调的是,我市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中,要始终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应该讲,我市新型工业化道路刚刚起步,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做到建设环保型矿山、环保型企业。这项工作我们必须从项目规划时要严格把关,一定要做到好中选优,宁缺毋滥。要多上一些技术水平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坚持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努力创造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发展环境。

篇2

进入7月以来,巴斯夫的一系列动作更是耐人寻味:7月7日,巴斯夫宣布,关于扩建其与中国石化的合资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批准,双方将共同投资约14亿美元扩建扬子石化一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7月8日,为了提升公司在大中华区的信息透明度,巴斯夫首次在中国了《巴斯夫大中华区2008年度简报》;7月10日,巴斯夫宣布已确定整合今年4月收购汽巴(CIBA)的最终方案。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巴斯夫近期的2008年度简报,这是巴斯夫首次在大中华区经济、环境和社会表现报告。正如巴斯夫东亚地区总裁敖云峰博士(Dr.Tlman Kraucb)在7月8日的媒体见面会上所说:“针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出一份报告,这对我们来说确实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对我们的重要性。”敖云峰进一步表示,以后会对数据继续监控,每年都将报告大中华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

与中国结缘

巴斯夫是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它的产品范围包括从原油、天然气、化学品、塑料、特性化学品、农用产品到精细化学品。截至2008年底,巴斯夫全球销售额超过620亿欧元,员工近97,000名。

巴斯夫与中国结缘于120多年前。早在1885年,巴斯夫便开始向当时的中国出售纺织染料。1913年一战前夕'中国已经占到巴斯夫全球销售额的14%。一战后,巴斯夫在中国的业务开始多元化发展,进入阴丹士林染料和化肥市场。随后,为了更好地管理中国市场的业务,巴斯夫在中国设立了永久代表处。

巴斯夫首次正式在大中华区的投资源于1969年在台湾投资争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部分股权。1982年,巴斯夫决定亲自管理在华业务并在香港成立子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随后相继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立了销售办事处。

巴斯夫将上世纪九十年代看作其在华深化发展的阶段。尤其是1994至1995年间,相继有数家巴斯夫的合资企业投入运营。1995年,巴斯夫在香港设立了东亚地区总部,次年,巴斯夫在北京成立了控股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以便对巴斯夫在中国大陆的各项业务进行整合。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巴斯夫仍然没有放缓其在大中华区的扩张计划。

2000年,巴斯夫签署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单笔投资协议,巴斯夫与中石化共同在南京成立一家合资企业――扬子石化一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扬巴公司),总投资额达29亿美元,旨在建立一个一体化基地。

自20世纪90年代起,巴斯夫已累计在大中华区投资超过20亿欧元,其中主要投资项目自2005年起在南京和上海逐步投入运营。

就在今年7月初,扬巴公司的扩建项目也刚刚获得国家有关方面的正式批准,巴斯夫将和中石化再共同投资14亿美元。有关人士表示,扩建项目符合中国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提高扬子石化一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体化程度,拓宽南京生产基地下游产品的范围,满足华东地区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告诉记者。

全球首家设立“气候保护官”的化工公司

在7月8目的媒体见面会上,敖云峰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巴斯夫的四大战略支柱:经济发展目标、客户目标、团队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重要战略支柱之一。”敖云峰说。

化学工业是很多国家的支柱产业,由于它的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生产中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毒性高。因此,化学工业一直是备受诟病的“污染大户”。同时,化工产品在加工、贮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排放有毒物质而影响生态环境,危及hdf]的健康。

但实际上,跨国公司是世界化工新产品、新工艺的主要开发者,是化工产品的主要制造商,世界上70%以上的化工产品和化工科研成果出自大型跨国化工公司。如果他们能率先行动起来,利用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污染预防、污染治理和开发具有环保性能的新产品等方面就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去年6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召开新闻会,批评巴斯夫执行环境信息公开“双重标准”,之后巴斯夫也予以澄清,并于今年7月了《巴斯夫大中华区 2008年度简报》。

该报告称,2008年,巴斯夫大中华区因生产制造所产生的温室气体量为180万吨,比2007年下降了5.2‰在2002-2008年间,大中华区将能源效率(燃料、电力、蒸汽等)提升了50%;2008年的用水量为1290万立方米,比2007年1350万立方米的用量降低了4.4%;而废水排放总量为730万立方米,比2007年的1150万立方米的排放量降低了37%。

关志华告诉记者,巴斯夫首次在大中华区的这份经济、环境和社会表现报告,并没有来自中国政府、社区或公众的压力,“我们觉得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国,需要非常重视与我们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共同获益,而这也正是我们的初衷。”

敖云峰进一步解释说:“这份报告和巴斯夫集团一直以来的风格是一致的。我们在大中华区简报里涉及到的内容都来自我们的数据库,而且和我们巴斯夫集团所有的国家的报告都是一致的。所以我想在数据的标准和统一性上都遵循全球一致的标准。”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保护问题,巴斯夫成为全球首家设立“气候保护官”的化工公司,负责统筹巴斯夫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相关事务及课题,包括产品生产和废弃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企业在气候保护领域的长远定位。同时,巴斯夫还制定了更为远大的环境目标,即与2002年相比,到2020年将特定温室气体排放降低25%,生产中的能源效率提高25%。“这是我们全球统一的目标,中国也不例外。”敖云峰说。

据敖云峰介绍,如果把巴斯夫生产产品的排放量,与客户使用他们的产品后节省的排放量相比,比例大约是1:3。“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每排放一个单位的二氧化碳,我们产品就可以为客户减少三个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管是在中国,美国还是欧洲,使用我们产品的效果都是一样的。这些数据都经过第三方的认定。”

而在7月7日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公布的全球化工行业报告里,目前全球化工行业二氧化碳的减排比例为2.1:1到2.6:1。这与巴斯夫的数字相比,还是略显逊色。

关志杰也向记者透漏,巴斯夫2008年的研发资金为13.55亿欧元,其中1/3研发资金都是投入在与环保

相关的方面,每年的比例都是如此。

危机中更应关注过去忽略的问题

面对来势汹汹的全球金融危机,巴斯夫并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去年9月,巴斯夫决定收购另一化工巨头汽巴公司,并于今年四月获得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中国商务部和欧盟等国家或机构的批准,7N 10日,汽巴整合的最终方案出台。此外,巴斯夫宣布,关于扩建其与中国石化的合资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批准,双方将共同投资约14亿美元扩建位于南京的扬巴公司。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仍然将南京工厂扩建,这表明我们整个团队都在为市场做准备,我们需要不断培养我们本地的人才。这点确实是非常重要。我更希望看到,能够在这个阶段提高我们在中国的优势地位。”关志华说。

他认为,中国目前形势相对来说是比较健康的,但是仍能看到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冲击是巨大的。“中国政府制定的各种振兴方案,到目前来说在很大程度是有效的,我很荣幸作为巴斯夫公司一员,尤其是在大中华区,相对于其它地区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对于中国的四万亿投资,以及从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轻工、石化产业调整规划,巴斯夫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规划)里边有针对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也提出方案,对我们来说非常正面。”关志华说。

在关志华看来,企业懂得这个市场的机制,振兴方案尤其重大投资,应尽可能交给企业来做。“我们不惧怕经济低迷的情况,因为我们只有走出来,竞争优势才能更强。这个时候应该对过去所忽略的问题更加关注,比如工厂开工不足,这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可以做提升的方案,把工厂技术水平提高。”

此外,关志华认为,还应该考虑到教育问题,“目前专业的教育相对来说水平不够,比如说我们在化工行业,针对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教育是非常少的,应该更多地培养关心这些问题的大学生、研究生。这个时候应该是重新评估我们行业到底需要什么,过去没有时间,因为发展太快了。”

从中铝收购力拓失败,到四川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悍马引起质疑,中国内地企业的海外并购成为热门话题。在7月4日召开的全球智库峰会跨国公司分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鼓励中央企业积极走出去,到海外开拓市场,拓展业务,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在跨国并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篇3

关键词:中职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 意义和价值

据教育部统计,至2011年,全国有中等职业学校13093所,在校生2205.33万人,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中职就业率超过9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院苏杨说,虽然中职就业率非常高,但与社会的低认可率还有很大的反差。事实上,中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的确很高,但许多毕业生就业不久后,要么主动请辞,要么被淘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平时习惯了四平八稳、舒适安逸的校园生活,而不能适应企业紧张的环境、严格的秩序、激烈的竞争,即文化需求,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中职学校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校企文化融合。

一、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1.中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可见,中职校园文化,则是在中职学校内,由学校的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旨在为社会、企业提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型与技能型人才。

2.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可见,企业文化旨在为企业培育高效能的经营服务团队,确保企业能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3.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

(1)二者都以社会文化为主体。由于中职学校和企业不是自行生存、活动的个体,它们都属于社会整体单元组成的一部分,肩负推进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责任。所以其文化内涵也是在社会文化引领下延伸发展的一种相对独立又彼此相依的文化,都要围绕社会主体文化和主体对象建设自己的文化,否则将成为不被人们和社会接受的“病态文化”,即使能够产生一些短期效应,也终究会被淘汰。

(2)二者都以培育人为目标。由于中职校园和企业都是由人(老师、学生、员工等)组成和建设的,所以其文化也都是以人为主体培育对象,都要立足自身特点构建文化内容,通过不同的文化熏陶、文化导向等方式,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或企业的建设中,从而达到培育人、启迪人、塑造人的目的。

(3)二者都以相互合作为基础。中职学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而企业发展又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即中职学生可能成为企业员工,企业员工基本来自中职学校,这就形成了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基础。当然这种合作不仅仅是各取所需的合作,而是要将各自的文化思想、精神内涵相互融合,从而提升中职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共享价值观,推进学校与企业相互促进、持续发展。

4.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

(1)主体对象不同。中职校园文化培育的主体对象是学生,他们基本上只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或普通高中教育思想道德文化的熏陶,对职业文化、就业文化、创业文化等了解很少,这就需要中职学校下大力抓好培养教育和文化熏陶,确保学生成才、就业、创业。而企业文化培育的主体对象是企业员工,他们多数是来自于中职学校,甚至来自于“订单班”,接受过一定的职业教育文化熏陶,对企业和自己就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只需企业进一步引导、培养,就能为企业服务。

(2)建设目标不同。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从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赢得招生扩大和社会认同,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则是培养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优秀的员工,从而确保产品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赢得市场需求和企业声誉,追求的是经营利润最大化。

(3)本质特征不同。中职校园文化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文化学习氛围较浓,平时按部就班,个人支配时间较多,制度管理相对宽松,利益关系不大,竞争不激烈,最终只要能顺利毕业就行。而企业文化注重的是技术革新、相互竞争和市场需求,制度管理严格,工作加班加点,个人利益冲突较大,竞争比较激烈,平时只把工作业绩作为个人收入、职位晋升的重要依据。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二、中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和价值

1.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目前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初、高中生,他们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文化底子薄,自主意识差,学习兴趣不浓,很多都是抱着混文凭和技能等级证书,真正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并不多,这也是不被用人单位看好的原因。所以,中职学校要想培养出真正的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爱上自己所学专业,学有所好,学有所长。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加强校企文化融合建设,不仅要展现出当前专业建设情况、发展前景,还要展现出对口企业建设情况、专业运用、员工待遇等,甚至还要邀请对口企业、行业专家或就业学生来校传经验、谈感受、道业绩,让每名中职学生既能感受到所学专业前景一片光明、自己前途无可限量,又能感受到企业用人标准和就业竞争压力,从而激发学生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自觉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学专业中,准确规划好自己的选择,确保“学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专业、适应就业岗位的能力,还有利于校企文化深层次的融合,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无缝对接。

2.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提升行业竞争力,确保学生毕业即就业

作为中职学校来说,能不能在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出职业学校的特色――毕业即就业。拿新疆近年来中职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初次就业比例很高,但由于部分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及用工单位严格的管理、紧张的工作、激烈的竞争等企业文化,最终不是被企业辞退就是自己请辞,从而形成了一种“毕业――就业――失业”的恶性循环,不仅影响到学校在同行业的竞争力,而且因为缺乏企业的信赖影响到学生就业。这充分反映出企业和用工单位招聘的不仅是实用型、应用型技能人才,而是更需要招聘的员工能迅速转变角色、融入企业、创造价值。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紧贴现实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不仅是在知识和技能上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更应注重校企文化融合,通过把学校当企业、工厂来建,把企业管理的方式纳入到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课堂管理中,让学生轮流扮演不同岗位角色,不断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的基本元素和精神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缩小与企业文化的距离,逐渐适应就职企业的需求,确保学生毕业即就业。

3.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适岗能力

对一个应聘者来说,如果文凭是“敲门砖”的话,那么职业素养就是“上岗证”。这充分说明职业素养的优劣对用工单位的重要性。从当前中职学生培养情况来看,“重文凭技能轻职业素养”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很多毕业生到企业后不能适应其职业素质需求而下岗。这就要求中职学校不仅要研究企业的专业发展、技术要求,更要研究企业的职业文化、职场文化,并有选择地将一些企业文化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中,特别要把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吃苦耐劳、尽职尽责等员工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文化和人际交往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能感受到职业或行业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处理好效率与公平、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纪律与自由、奉献与索取等关系,从而增强他们顾全大局、不怕艰难、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社会心理成熟,培养全面的职业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就业适岗能力。

4.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提升学校知名度,促进中职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中职学校的立校之本是优秀的教职员工和大量的学生,而稳定充足的生源是决定学校发展前景的关键。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下,如果一个学校没有足够的生源,就谈不上办学,反而迟早会因为生源不足而“关门”。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提升足够企业和家长认同的优势特点――知名度,扩大其影响力,切实让企业招聘得放心、家长送得安心。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校企文化融合,产生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共同语言,创建有自己特点的育人文化,一方面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另一方面满足学生就业需求。这样既有利于学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赢得企业的信任和青睐,扩大校企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优势,又有利于吸引优秀的企业来校招聘,扩大学生就业选择的空间,同时还能解除家长及学生的后顾之忧,从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招生和就业双赢,促进中职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加强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是提升中职学生职业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就业,构建中职特色学校文化,提升办学竞争力的必然需要,更是实现十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2013.2.

[2]陈德峰.论校企文化互动的价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3).

篇4

【关键词】园林工程;造价控制;投资决策;设计阶段;艺术性。

前言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是指为建设一项园林绿化工程,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价格。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是项目决策的工具,是制定园林绿化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有效工具,也是落实园林绿化建设资金的依据,同时也是评价园林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一是园林绿化工程价格管理。下面,我们就对当前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控制园林绿化工程造价谈几点看法。

1.投资决策多由行政拍板缺乏科学性经济性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多属市政公益工程,大多由政府投资建设,其实施的好坏会对园区功能和日常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但由于部分地方的长官意识作崇,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缺乏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别提广泛调查研究、多方案比选了,而是由一些领导拍板定案,靠人脉关系取胜,一些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得不到重用。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就十分困难。

2.讲求艺术性与投资金额控制的矛盾

因园林绿化工程具有艺术性、方式多元化、衡量尺度不一等特征,实用性弱于美学需求,所以设计师作品真实意图的表达很容易因投资人设计任务书的局限性受到禁锢。由于目前园林设计方案未完全进入招投标市场,存在不透明性,设计师的作品过度依赖投资人狭隘的观点和错误的信号,设计主体思想缺乏统一,导致最优化、最合理、最科学的设计方案被人为肢解,只考虑作品的标新立异、方案的奢华和惟美,无暇顾及经济技术问题,最终造成园林绿化项目的投资成本不断递增,投资金额与建设成效无法成正比。

3.精通造价的人员奇缺导致园林绿化工程造价不合理

相对其他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资金额相对较少,有限的市场份额使得设计队伍建设进退两难,设计单位在有限的设计业务中很难在专业划分及阶段分工上花更多地精力去设置细化。园林设计队伍中部分设计人员不熟悉本专业的概预算定额、建筑材料市场价格,而预算人员对工程技术问题往往不太熟悉,同时受市场份额和企业运作人力资源承受能力的影响,园林工程在具体专业分工上又不够细化,专业技术力量上在设计阶段的分布存在严重缺位或配置不合理,导致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不严或造价失控。在具体造价实施中,园林绿林项目设计费的多少取决于工程总造价的高低和建设面积的大小,致使有的设计单位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工程规模和提高单位面积建造成本,特别在绿化苗木中使用大规格苗木,增加苗木种植密度,过多采用珍稀名贵植物,非常奢侈地使用昂贵的建筑材料,超强度地进行非常规建筑设计等,从而人为地提高了工程造价。

4.设计前期调查工作不到位导致造价控制难度加大

其一,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多为城市配套工程或在地质条件较为恶劣的山峦、崖壁、滩涂、滨水区等进行建设,其城市地下管网、地质水文、周边环境、服务对象等都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成本,前期调查的环境基础资料不到位直接影响造价控制。

其二,园林绿化工程不仅具有感官休憩功能,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精神意境、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所以设计前必须认真地对当地的历史脉络、风土人情、地方特色进行翔实地调查研究。如果前期调查不够深入,也会影响园林绿化设计的正确定位,使设计主题偏离,导致设计阶段造价无法把握和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无法控制。

5.搞好园林绿化造价控制的措施

5.1要多角度地科学决策,推行招投标机制,形成投资最高限额

园林绿化工程设计通过公开、公平的招投标竞争,能促进设计单位自觉按设计要求提交实用、安全、经济的设计方案。在评标过程中,引入价值工程分析方法,按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分配权重,可选择出最优设计方案,有利于工程投资的控制。同时,应积极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设计,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各专业按分配的投资额进行设计,以使总投资不被突破。在推行限额设计中,依靠技术创新控制工程造价是最有效的手段,提高初步设计概算的精确度,使之成为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依据,是对投资估算的第一次细化;设计人员和工程经济人员要密切配合,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做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力争用最低的成本,实现工程项目的必要功能。

5.2对园林绿化设计方案进行公开评审、论证、公示以控制造价

设计信息后,建设单位首先应组织专家、相关技术人员、相关部门及主管领导对收到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效果评价,力求选择经济合理条件下确保使用功能,在满足使用功能条件下追求造型美观,确定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设计方案为中标方案。同时对入选方案和中标方案进行公示,听取社会意见。

5.3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实行限额动态控制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在设计阶段进行变更,修改图纸即可,若在施工中进行变更,必将造成投资方重大的损失。该情况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表现尤为突出,例如投资方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建设效果或者施工方为了弥补在投标过程中因不平衡报价损失而采取更改设计的办法(增加综合报价较高的苗木的种植密度、加大苗木规格、更改苗木品种等),使工程的整个投资造价飚升。倘若进行限额设计,实行限额动态控制,在方案及施工图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人为要求进行设计变更的行为将大大减少。

5.4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工程预、结算审核方面的控制及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招标管理阶段、施工管理阶段和结算阶段。在招投标管理阶段中,招标文件应对工程造价的计价方式、定额及费用的取定、增加工程的结算方式等有明确规定。项目实施阶段,必须要按照合同办事,树立法律意识,做好各项资料的记录和收集工作,全面履行合同内容,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要按照国家或地方颁布的计算规则即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方法、统一的计量单位及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并予以统计、排列,从而得出清单。对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项目应具有调试的概括性,条目要简明,同时不能出现漏项、错项,应保证计价项目的正确性。要将不同等级要求的工程区划分开,将情况不同、可能要进行不同报价的项目分开。这就要求清单编制人员在编制时,认真研究设计图纸,分析招标文件中所包括的工作内容及不同的技术要求,熟悉所有工作的程序,并且要认真勘测现场情况,尽是预测在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对将要影响报价的项目予以划分。另外,因为工程量清单中计算出的工程量为不完整工程量,考虑建设单位的利益,应明确中标价中的综合单价为不变价,工程量清单的数量按实际施工实做实计。

5.5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材料费在工程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占直接费的80%左右。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制,合理确定材料价格,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市场经济为材料的供应提供了多种渠道,而且材料品种价格繁多,造价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随着工程进展情况深入现场、市场,掌握第一手的施工情况及材料信息,为竣工决算提供有力的依据。

5.6严把变更关,将园林绿化工程预算控制在概算内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使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这些问题的产生给工程造价留下活口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而且应尽是提前实现这类型变更,减少损失,因为已完成或部分完成的工程内容还需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应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5.7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掌握工程造价变化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避免事情积压成堆,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许多工程就是由于现场签证不严肃,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导致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5.8加强结算管理,严格把好审核关

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减费用,严格把好审核关。对工程量的审核应根据施工承包合同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核,不能多算或不按规则计算,在要求施工企业报送相应的工程计算式和材料用量明细表的同时,造价管理单位也要编制一份完整的结算书和材料用量明细,这样比照审核,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准确进行计量审核。其次,在结算审核中,还应注意审核项目的单价、结算书中分项的正确性及程序及准确性,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计算。

6.结语

园林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涉及面广、环节多,相应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要做好这项工作应从规范行业做起,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强管理,科学引导,使广大园林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