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谈到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人们一般认为就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其实,这只是片面的理解,对于深入开展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极为不利。本文认为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主要有3个方面。
(1)确保人的生命安全。生产的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如果生产不能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何谈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根本就是与生产的目的背道而驰。所以,开展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的终极目的是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只有在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让广大职工明确其目的是为了职工的生命安全,才能激发出广大职工参与和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才能避免走形式、走过场,收到好的效果。
(2)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所谓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只是表面现象,根本在于通过实现安全生产避免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只有有效避免因不安全生产造成企业与职工的生命财产损失,才能实现企业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提升职工收入,实现生产为改善人的生活水平的根本目的。所以,我们才提出了“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口号,因为这才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不能本末倒置。在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使广大职工明确企业之所以组织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状况,也只有在安全生产的情况下才能提高企业经营状况进而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状况。
(3)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首先必须能够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其他企业,只不过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这个话题更让人关注而已。不能给职工提供生命安全保证的企业根本不能留住职工、留住人才,更谈不上吸引职工、吸引人才了,那么实现长远发展只能是奢谈妄想。所以,在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让各级管理者,特别是班组长明确这一点,这样才能调动各级管理者的建设积极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长期坚持下去。所以,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这样的理解不利于有效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不利于在广大职工和班组长中进行宣传发动,不利于提高广大职工和班组长的认识,也不便于长久坚持和深入开展。只有全面理解和宣传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三重目的,才能获得广大职工和各级管理者,特别是班组长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持续开展,取得实效。
2厘清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要解决什么问题
谈到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一般认为主要涉及到人、机、环3个方面。只要这3个方面都安全了,安全生产就能实现。这是根据文化的最基本含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提出的命题,是对的,也是全面的。但是它是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大概念,不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根本任务。在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它的内涵和任务有所不同。本文认为,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应该只是从精神财富方面考量和入手。
(1)煤炭企业生产从“机”的方面考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机”的基本条件,都是由煤炭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的,生产机械化水平、设备性能水平、技术改造投入等都是由企业决定的,其水平高低的决定权在于企业,不在于班组,班组是没有权利决定设备投入的。因此,从安全文化建设“机”的方面考量,它是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不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
(2)煤炭企业生产从“环”的方面考察,生产环境的好坏主要决定于设备投入水平和自然环境水平,设备越是先进越能够抵御自然环境对人的侵害,这不是煤炭企业班组所能决定的。自然环境本身的好坏就更不是班组能够决定的了,班组只能通过组织生产行为对环境好坏加以干预,但不能决定。如果自然环境极端恶劣,即使再好的设备、再规范的生产行为恐怕也不能抗拒,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灾害。因此,从安全文化建设“环”的方面考量,它是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班组通过实施生产行为对“环”可以干预,但这不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
(3)煤炭企业生产从“人”的方面考察,人的生产行为规范与否主要反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但是人的生产行为主要是由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来规范的,要想使人的生产行为规范有序,最主要的就是靠生产班组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规章来实现的。因此,从安全文化建设“人”的方面考量,它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各种手段使人的规范化行为成为文化,成为像我们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行为方式,这才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
3厘清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
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手段很多,各个煤炭企业都在探索和实践,对此学界褒贬不一。本文认为以下几个载体行之有效,值得一试。
(1)准军事化训练。对于采取准军事化训练,很多人甚至包括学界都很不理解。但是本文认为推行准军事化训练对于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作用重大。科学研究认为,人在经过21天重复某一行为后,往往就能成为习惯。军事训练进行的走正步、叠被子等机械化训练,在真正的战场上是用不上的,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这种训练,达到令行禁止、统一指挥,形成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样的理念,从而打造出勇往直前的铁军。开滦股份公司通过实施准军事化训练,培养了团队精神,改善了个人行为,井上井下面貌焕然一新。班前会、井下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以及实施集体换班都有变化提高。对于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推行准军事化训练的目的,也就是在于要通过训练形成不安全不生产的思维模式,这种不安全不生产的思维模式就是班组安全文化。所以,在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进程中,在使用准军事化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贵在坚持才能形成安全生产思维模式。
(2)安全确认。所谓安全确认,就是在实施生产行为前对设备、环境安全状况的确认,只有做到了有效安全确认,才能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确认,不安全不生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借鉴推广“手指口述”方法实施安全确认,不但强化了员工对操作规程的掌握,而且有效减少了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对于安全确认,实际上是准军事化训练的变体,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要像准军事化训练那样,通过长期规范运作安全确认行为,从而形成不安全不生产的行为习惯。
(3)行为养成。安全生产思维模式和不安全不生产的行为习惯需要养成和固化。实施行为养成,主要就是对于各岗位职工的所有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形成工作行为标准,严格按照工作行为标准进行操作,不仅包括有关安全的行为,也包括其他所有生产工作行为,目的就是通过规范所有生产工作行为固化安全生产思维模式和不安全不生产的行为习惯,逐渐把安全生产思维模式和不安全不生产固化成潜意识行为,最终成为文化。
篇2
安全第一的方针不只是提提而已,而是要具有实质的内容和要求。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应该坚持以下各项措施:
1.制定安全法规,严格安全检查。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要制定和执行各种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作为执行安全第一方针的标准和保障。各单位都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有专职机构和人员管理、检查、监督生产过程,保证安全第一方针的具体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配备足够的原则性强、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棒的干部进行执法。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要建立严格的安全奖罚制度,对做得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对违章违规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必须严肃处理。
2.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一座煤矿上至矿长下到科区队班长都要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技术人员及各岗位操作人员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岗位特点确定其安全生产的责任。做到层层抓、人人抓,使之做到“四不伤害”既: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3.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具备保障安全生产的各项物质条件,其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器材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品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持续、稳定的安全投入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同时,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来支撑安全生产。逐步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加强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和矿工的安全技能的培训。4.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必要措施。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常常受到瓦斯、煤尘、水、火、顶板、地热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要预先熟悉并掌握这些灾害发生的条件、规律,预先采取预防措施;预先制定事故处理计划及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预防与事故处理的关系上,以预防为主,才能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煤矿安全生产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贯彻执行落实好这个方针,搞好煤矿安全生产,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在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有些人把它们对立起来,这是错误的,也是片面的,它们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关依存的关系。生产中必须保证不安全不生产。“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就是这个理。我们既要承认安全与生产存在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又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区别,要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普遍存在,造成事故几率增加。必须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到井上井下的全方位、全过程,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1]5
2.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就煤矿工作而言,经济效益是中心。这是企业的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不安全不能生产。煤矿对安全有特殊要求,效益对安全也有特殊要求。[1]5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如果发生事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处理,这是直接损失。另外,由于工伤事故的影响,职工人心不安,出勤难以保证,生产难以进行,这是无法估量的间接损失。由此可见,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认清安全与效益的因果关系,树立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的理念。
3.管理与装备投入的关系
安全管理与装备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两个主要的要素。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两个方面,是互补关系。就安全生产而言,管理与装备并重。管理是根本,离开了管理,装备就成了“装饰”,甚至是事故隐患。装备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手段之一,是管理者的“眼睛”和武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同时,努力提高装备水平。先进的技术装备是营造良好作业环境的基础,良好的安全环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对瓦斯抽放和监测监控、顶板事故的防治等先进技术和装备的推广使用,保障了安全生产的环境,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随着采煤机、综掘机的使用,采掘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既保障了安全生产,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安全管理与装备投入犹如一鸟之双翅,缺一不可。
4.安全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保证工程质量,就能保证安全,消除事故隐患,就能稳定高产。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建立煤矿安全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和根本途径。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安全质量标准化包括了煤矿生产活动的全过程,“采、掘、机、运、通、防治水”是其重点,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认真落实。生产实践证明,哪里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差,那里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就高。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体系,把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贯穿到生产流程的各环节、各岗位,贯彻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中。只要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坚持不断的开展下去,避免和减少了生产安全事故,企业才会得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安全与安全意识的关系
篇3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重要因素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港口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一、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安全的企业,才是有价值的企业,受尊重的企业
一个企业的组成是离不开员工的,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同样也离不开员工。一个让员工没有安全感的企业,它不会具有凝聚力,它也不可能发展壮大。一个安全的企业来自于它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安全生产是要通过员工的劳动来实现,员工既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又是事故危险的对象。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素质。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应该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主题。企业管理者把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把员工的生命财产放到了第一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来管理企业,那么,这个企业肯定是一个安全的企业,是一个有价值的企业,受尊重的企业。反之,员工将会弃他而去,企业就会破产。
2、安全投入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投入,保障性投入具有隐形效益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理想状态是“双赢”。因此,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安全投入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摆正安全生产投入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是企业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统一的整体,他们相辅相成,互为目的。
安全就是效益。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置安全生产于不顾,纵观所有事故,无一不存在这方面的原因。事实上,通过事先的安全投资,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最经济、最可行的生产建设之路,有研究成果显示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故整改效果的关系比例是1:5的关系。这一安全基本定量规律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因此,企业安全资金投入暂时来看对经济有点影响,从长远来看对企业发展是有益的。我们绝不能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而铤而走险,我们应该尽力在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发挥安全投入的作用,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港口安全生产管理
为了有效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并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内的目标,营造一个安全、稳定、无害、和平的作业环境,作为港口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应用现代港口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1、现代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内容
随着安全生产管理科学的发展,以及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推行,形成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的运用这些原理对港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管理,将会收到很好的成效。
2、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
事故的发生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反应,即:人员伤亡的结果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致。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首先,要结合港口企业装卸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宏观上对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来监督企业的装卸生产作业活动,在宏观上调控安全生产,保持企业整体安全。其次是微观上的安全生产管理,运用安全评价来发现和评定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找出安全生产管理的漏洞;以人为本,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采取有效的设备、技术管理手段,不断改善设备、工艺、技术的安全状况等等,从而在提高人的安全素养水平的同时提高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度,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三、安全生产的最关键因素──人的因素
安全生产稳不稳与各级管理人员密不可分。让管理人员承担起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是企业安全生产稳定的根本要素。不要等到发生了事故去推卸责任,更不要说什么“安全生产我不懂,安全我不专业,安全要靠安全部门去保障”等不负责任的言论。
人的因素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关键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消除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要我安全”是被动的,会使安全生产不坚不牢,“我要安全”是主动的。表现出无处不在的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夯实安全生产的地壳,可使之牢不可破。
四、安全生产的最根本因素———管理因素
现代安全管理对事故分析提出不仅要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更应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不是归结为某个单独的直接因素,而是考虑导致事故发生的系统原因,即安全生产系统的内在管理因素,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和事故的发生,都是安全管理系统存在缺陷的征兆和产生的不良后果,那么,消除管理系统缺陷,是从根源上预防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去实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必要措施,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首先要“实至名归”不要将“安全第一”变成“安全第几”,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需要的是“机构全覆盖”安全生产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系统管理,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角落都需要实现安全管理,人人都是安全员,那是高素质的追求,处处都有安全管理,那才是健全的组织保障。
2、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让每位员工做到各负其责,各尽其责,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要使责任制成为“停在嘴上”的说词而难以落实。传统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事故的指标来实施责任考核,必然会造成事故的“不报、谎报、瞒报”因为没有那个管理者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3、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就是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应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的有关要求,转化为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来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
4、形成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而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持之以恒的工作之一,隐患意味着事故,隐患不查风险犹存,隐患不改事故仍在,走路不小心会崴脚,吃东西不注意会塞牙,何况安全生产是存在着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动态过程,隐患排查治理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有效手段。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规范各项工作程序,逐步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机制。全面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5、实施规范化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安全生产最薄弱的环节是员工的安全意识差,而安全培训教育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最有效的方法。企业实施规范化安全培训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又一个持之以恒的工作“培训要有效,不要讲睡着”“教育要考核,不能走过场”“学习靠自觉,意识才增强”不能让安全培训成为一种完成任务的被动形式,而应成为落实安全管理最有效的抓手。
结束语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能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通过“人+管理”来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篇4
一、必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地位
企业组织行为,是组织企业从事社会产品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主体资格。而有组织地进行生产,并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更是它不容或缺的一项基本活动。尤其是现代企业,它是对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三者进行有效组合,形成一个有序的生产过程的一个实体。因此,现代企业无疑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的主体,对安全生产负有主体责任。
然而,当前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各类事故屡屡发生的问题,多与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错位或缺位无不相关。在安全生产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政府的越位,企业的缺位,这种管理角色的错位,恰恰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最大隐患。尤其是有些生产经营者对安全生产思想麻痹、心存侥幸,甚至重效益、轻安全,存在“以包代管”或短期行为。由于这些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明确,造成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自我约束和保障机制不健全。而目前安全生产中更多的是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在上或在外施压,大有“外紧内松”之势。因此,不仅要重视从体制和机制入手,解决安全生产监管滞后问题,而且尤其要重视从思想和制度上入手,增强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二、必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建设者又是受益者,是安全生产中不容置疑的责任主体,在社会生产中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企业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增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物质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在发展中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该着重帮助企业在内部建立和完善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并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促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只有切实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才能使企业视安全为命脉,重视企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使企业从维护自身利益和职工安全健康入手,建立起自我保障机制;才能使企业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变“要我抓”为“我要抓”。
三、必须重视建立“四个有效机制”
一是必须重视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
安全生产教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做到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安全生产教育。
分层次,就是在企业内部对管理者而言,重点应从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关心职工安全健康,强化安全责任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教育;而对广大的生产者,重点应从增强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职业规范教育。有重点,就是强调对从业者中的不同对象采取因人施教和因事施策。要区分不同从业对象,进行“岗前教育”、特殊工种和岗位人员的“专业培训”及“全员教育”。只有通过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把企业安全生产的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才能把本行业安全生产贯穿于本单位生产活动的全员、全过程。
二是必须重视建立安全生产自我防范机制。
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必须自觉建立安全生产自我防范机制。首先,企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及生产性质,建立职责明确、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第二,要对本单位区域内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部位列为安全生产重点防范目标,强化重点防范措施。第三,要认真分析安全生产态势,针对各个时期影响安全生产的原因,进行安全隐患分析排查;并抓住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最薄弱、最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和环节,研究相应措施和办法,促进查隐患、堵漏洞。第四,要建立一支技术精良、作风过硬、训练有术、行动协调的应急救援队伍;并根据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配合进行专业演练,做到专群结合,不断提高应急自救能力;以及能有效配合社会救助,形成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
三是必须重视建立安全生产投入机制。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必然是安全生产投入的主体和实体。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客观上要求企业在生产中重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把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做到扩大再生产投入与重视安全生产保障投入并重,不断投入更新改造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要重视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不断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和科技监控水平。以及必须高度重视落实“在同时”,即无论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安全设计要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投产和使用。只要不断增强安全生产主全责任,企业就会自觉加大投入,注重设备更新改造,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改变落后生产条件,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篇5
[关键词]船舶企业;安全生产;本质安全
中图分类号:TD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135-01
1 船舶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特点
船舶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其生产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水上作业危险度相对其它行业要高,受季节、环境影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船舶企业是被国防科工委认定的从事危险作业的企业之一。随着船龄的增长和船舶设备的老旧,安全管理工作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
安全管理必须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始,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企业法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同时也规定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一线生产工人,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的一项制度,是所有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制度和责任人上体现了全员管理的思想,使安全工作做到纵向到底即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横向到边即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 船舶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目前,船舶安全生产的形势总体稳定,但仍有严峻的一面,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和矛盾,例如部分管理者思想重视程度;作业者的安全意识;作业环境的复杂程度;危险源的防控等等。人、机、物的解决还需多方面的共同的努力。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十分突出。
2.1 安全管理体制和管理者的意识急需完善和提高
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单位的领导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在机构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中合并或撤消安全机构,裁减安全管理人员,削弱安全管理和监督力量;“以包代管,以包代教,包而不管”。安全管理的理念、规范、技术、方式方法等均有待规范和提高。
2.2 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尚需加强
安全管理人员的判断能力、监督能力、防范纠错能力与目前形势的要求尚有距离;而现场监管人员的不足又直接造成了监管力度的薄弱,安全管理工作很难全面落实到位。
2.3 安全措施资金投入的力度还需加大
尽管近年来对安全措施资金投入已逐步加大,但有时过分强调成本,减少投入或投入不到位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企业安全资金投入不足,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得不到及时治理和整改,以致养患成灾。
2.4 安全生产培训必须全面有效地落实
虽然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已得到大家的认可,但事实上有走过场的现象,有时培训时间得不到保证,培训内容流于形式。培训教育达不到最终的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很难达到全面有效地落实。
3 努力打造船舶企业的本质安全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是永恒的主题,企业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形象的大事,随着企业的发展,安全工作的深入,过去老一套的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安全工作。以人为本,关注安全,珍惜生命,追求企业的本质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和广大职工的迫切愿望。因此,打造企业本质安全的崭新理念已势在必行。
3.1 本质安全的含义及其特征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人、物、系统、教育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的统一,使各种危险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进而逐步趋近于本质型、恒久型的安全目标。
其基本特征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安全;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况而发生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四是制度规范、管理科学,培训教育到位。杜绝管理失误,企业生产中实现零隐患、零违章、零事故、零伤亡,从而基本形成无灾可救、无险可抢,无事故发生的格局。
3.2 打造船舶本质安全的措施
(1)物的投入
企业必须投入适当的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发放员工劳动防护用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以保证企业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生产物的投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基本的安全生产投入;“三同时”投入;安全设备、设施的维护及更新;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安全评价投入;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安全生产工作所需的其他基金。作为主要负责人,有责任保证安全的投入,保证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并切实发挥投入的作用。要根据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编制安全生产投入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设立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专门的帐户,专款专用。
(2)人力投入
安全生产人力投入包括:安全机构的建立、专业人员的配备、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伤保险、宣传、评比奖励等。
抓好员工的教育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对于临时工也要像自己的职工一样教育和培训。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对在安全生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可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对于巩固和激发员工遵章守纪、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并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好的激励作用。因此,企业应每年拿出一部分安全奖励金,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安全评比活动。
(3)人力的投入与物的投入的互补性
基于人与物的投入互补性,当企业物的条件不能很好地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时,可以通过加强人的管理,采取合理的监控措施弥补物的不足。同样,当人的投入无法实现时,可以通过提高物的投入来弥补人力的不足。
(4)加强安全文化和班组建设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文化推进安全生产,将安全文化融入到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将安全意识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生产中,使“安全第一”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就会确保生产安全。安全生产活动中强调的团队协作精神,就是班组建设的根本。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是体现企业精神和文化的载体,所以弘扬企业安全文化必须从班组建设做起,班组建设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5)抓好现场生产的安全管理
生产现场是职工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场所。职工的精神面貌、工作能力、道德作风也是在生产现场中培养和体现出来的。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是现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现场各项生产活动能高效有序地进行并最终实现生产目标的基本保证。
4 结束语
总之,航运船舶的安全生产管理是随着船舶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步的。航道生产的发展必须要有安全稳定的局面作保证。只有努力打造企业本质安全,才可以达到高标准的安全生产发展目标。
篇6
[关键词]煤矿采煤技术;现状分析;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056-01
引言
煤炭开采不仅需要机械设备、资金、人力这些资源的支持,同时也离不开技术的正确使用,所以它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作。使用相应的技术,不但可以提高采煤效率,而且可以对煤矿开采的不良环境做出反应,还可以推动煤矿开采企业的快速发展。
1 煤矿采煤技术的现状分析和技术设计准则
1.1 煤矿采煤技术的现状分析
1) 煤矿采煤技术的水平较低。我国目前存在大量的中小型煤矿开采企业,由于它们存在设备简陋、缺乏资金、资源回收浪费和管理者不重视等因素,导致我国煤矿开采能力比发达国家低许多,使得我国的煤矿行业效率和经济效益下降。另外,我国煤矿采煤设备的安全性较低。我国一部分地区的中小型煤矿使用的煤矿开采设备质量较差,安全性能不合格,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尤其是在煤矿开采的作业中,因为所使用的设备比较简陋,对煤矿开采的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生命威肋,因此,应该加强煤矿开采设备的更新和改造,这在煤矿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
2) 煤矿采煤技术的总体水平失衡。虽然我国某些地区的煤炭开采企业使用了新型的煤炭开采设备,但由于煤炭开采技术没有及时更新,所以仍然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地位。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还有部分黑煤矿的存在,对我国煤矿开采产业的发展影响很大。
3) 煤矿采煤造成的环境影响较大。煤矿的开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①大气方面。在开采煤矿过程中,岩石自燃的有害气体和在矿井中所排除的有害气体等,会造成大气的污染。②水资源方面。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采煤工作排出的水和裂缝自然生成的水分全都对地下的水资源造成影响。③土地资源方面。在煤矿采煤过程中,会占用和破坏开采周围的土地,尤其是在井下开采的过程中,会造成岩石积压,地表塌陷。露天开采会占用土地并且会造成对土地进行直接挖损的破坏。
1.2 采煤技术设计准则
平时我们所选择使用的井工开采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技术原则:首先是采动的影响程度和特征。依据采动产生影响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采动所带来的影响大部分表现为地表的移动,地表的变形。在使用设计井下采煤方法时,还应该分析和注意到地表的移动与变形的程度和特征,有时候在采深较小和极为倾斜的煤层时,还要注意考虑“上三带”的程度与特征资源的同收率,目的是为了减少采动的不利方面的影响,从而达到井下安全开采的目的。有的时候,还需要采取尽量减少同采率的开采措施。所以,在解决资源同收率的问题方面,这些就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采煤方法最主要的原则。
2 煤矿采煤技术改进原则
2.1 安全生产原则
安全生产原则不仅是煤矿生产的根本,而且是工作的根本保障。在开采煤炭过程中,煤矿发展的根本是将工作安全放在第一位,工作人员要以安全为核心,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为基本目的,要严格管理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仅落实安全生产,而且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不但要认真仔细地检查每一个环节和工艺流程的安全,而且还要根据安全生产的标准进行控制,布置巷道,确保运输、通风、防火、防水等设施的建立,不但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防御机制,而且要严格监督安全机制的实施。
2.2 经济效益原则
企业进行采煤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在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确保采煤方法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煤矿采煤技术以及采煤设备改善,从而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及生产量,以最终实现采煤的高效生产。提高企业煤矿开采的生产效率要在安全生产原则的前提下,在不断分析与不断创新技术的前提下实现。
2.3 高出采率原则
提高采煤工作的经济效益要在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在生产过程中要合理利用生产资源,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煤炭的出产率与损失的分析,寻求科学的煤炭出产率方式,减少煤炭自燃现象的发生,避免煤矿开采事故发生,促进采煤工作能够高效的进行。
3 煤矿采煤技术优化措施
采煤技术优化要做到煤矿井工开采地下作业运用井工开采时,必须开凿井筒通到地下,挖到巷道,布置采区采煤工作,从而有利于煤矿的开采采掘工作还应该及时支护,采煤后采空区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开采出来的煤要运输而且应该提升到地面。煤矿的地下开采方式生产环节很多,工序也极为复杂,我们要以开采作为核心,做好通信、运输、提升、掘进、排水、动力供应、通风、地面布置和生产系统等方面的配合,还应该加强生产方面和组织方面的管理。此外,矿区要使用或引用较新的采煤方法或设备,并对矿井的有关生产系统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革;对相关的生产组织制度和作业方式进行一定的变革,努力做到提高经济效益、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煤矿企业在开采过程中注重对采煤技术的运用。如今这些技术在运用中还有缺陷,具体表现在采煤效率有待加强,技术水平落后,采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等,要解决此类问题,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就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促进煤矿采煤技术最大效益的发挥。
3.1 条带开采技术
开采过程中,把煤矿划分为条形带,开采一部分,预留一部分,保证余留的煤柱足够稳定,留下的条状能够支撑上层岩石。使用这种方式开采,可以减少地表变形,减轻对地表所带来的损害。为了确保达到这个目的,应该合理划分每一条带,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并保证条带的稳定。开采后留下的条带也必须稳定可靠,能够支撑上覆岩,尽量降低对地表所带来的危害。该技术能够实现对煤矿最大限度的开采,设备投入较少,节约成木,效益较高,稳定可靠,是煤矿开采中比较理想的技术措施。
3.2 离层注浆技术
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高压作用时,为了达到减缓地表沉降的目的,应该将高温浆液注入采空区上方覆岩内的离层带,进行填充,从而有效控制覆岩下沉。该技术与采空区填充方法不同,而且还有自身的优势,比如,投资较少,设备简单,对生产系统的影响很小,并且能够有效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在井下煤矿开采中比较适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使用该技术开采煤矿的时候,应该准确控制采空区,合理确定离层和开采尺度,从而避免下沉现象,提高开采效率。
4 结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采煤技术的运用在整个煤矿开采中是不可缺少的。为了解决采煤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按照具体需要采取对应的措施,提高采煤工作的效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促进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整个煤矿开采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邰银记.煤矿采煤技术优化探析[J].能源与节能,2014(4).
篇7
企业安全文化是广大职工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习惯以及行为准则,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的具体体现,同时企业的安全文化也是企业的利益与人的利益的高度统一,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在无形中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教育着员工,塑造着员工,让员工逐步的改变着落后的生产方式,使每一位员工形成群体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
二、油田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当前,一些地方的安全事故仍然频发,这里面有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但更多的是主观因素,而这些更多的是企业的安全管理还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以及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角落。企业对于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认识的不到位,可以说是安全事故发生源头。因此,企业班组安全文化的建设是十分必要。通过大量的事实分析,大量的事故都发生在生产的班组中,班组的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长期的任务,领导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以及员工的生产安全意识,这些都是破坏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而企业生产的员工更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所以说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将重心放在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上,企业进行生产的时候确保每一位班组人员对于操作设备的熟悉程度,而这些最好是进行了严格的技术认证,夯实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遏制事故的发生。创建油田企业安全文化有利于把安全管理提升到文化管理的高度,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同时也是企业践行安全生产的有效机制,为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以及精神动力。加强企业的班组文化建设就是提升每一位班组成员的安全文化素质,这对于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都产生了有形或者是无形的影响,而这对于减少各类事故以及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具有极为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安全文化管理机制,使全体员工在正确、有效的安全理念的引导下,努力创造安全环境,进行安全生产,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安全文明”生产的目标,为一位班组成员的健康以及为油田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油田企业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努力提升班组长的素质。
班组长是班组这一基层组织管理的中心人物,所以说班组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班组安全文化的贯彻实施,直接影响这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班组长的重要性要求了班组长一定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感,能够将班组中的每位成员管理好。油田企业毕竟是一个高危行业对于每位一线工作者专业素质要求也是相当高的,而作为班组长对于工作中的基本的生产、技术、设备要比其他成员更为精通,除此之外,还应具备灵活的管理方式,使每一位成员都能服从班组长的管理。作为油田班组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班组长不仅要带领每位成员严格执行安全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应带领各成员学习安全知识法规,积极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工作中,班组长要积极的为自己充电。毕竟,班组长是班组的领头人,是班组的主心骨。班组长在日常工作中,一定会遇到一些管理上的困难,这样就会要求班组长具备更为专业的素质以及先进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班组管理。在进行现场的巡视中,班组长要认真的巡视每一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以及认真指导每一位成员的操作,对于操作违规的工作人员,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记录,一定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同时定期对于那些违规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切实明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于企业的负责,更是对自己家庭的责任。
2.践行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方针。
人是企业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同时更是安全生产的实施者,可以说企业能否进行安全的生产,在某一种程度上就在于这些员工。所以在进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牢牢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企业的安全文化要宣传到每一个成员,促使每一个成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而最为基本、有效的手段便是宣传教育。但是大多数时候安全教育大多是盲目的,仅仅是形式上的,照本宣科,很难真正的接触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然而这样的安全教育仅仅是流于形式而已。所以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我们要改变宣传策略,采用亲情的教育方式,把每一个家庭的愿望以及嘱托写在宣传栏上,给予每一个成员的提醒,同时还可以采用家属职工手拉手等活动为员工输送安全生产的意识。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地规定每一位班组成员在生产中的具体责任以及权利,并且写有相关的责任书,是相关的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安全生产中的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职责明确、工作有检查,形成一个高效、严密的安全责任系统。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说是班组安全管理的灵魂。班长要充分发挥本班组党员、群监员在安全管理中的榜样作用,以带动其他职工按章操作,遵章守纪。群监员要对本班组的安全工作进行认真监督,发现隐患,立即报告班长进行处理,形成有效、和谐的班组安全管理文化氛围。
4.班组应践行动态安全管理模式。
篇8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实行亲情化管理。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安全。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尊重员工基本生存权的具体体现。综采队在班组安全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观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杜绝盲目追求产量,迫使职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在班组开展“事故案例分析”活动,在员工中开展“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宣传,从而使员工与班组融为一体,使员工真正做到以矿为家、爱岗敬业,自主工作,将快乐融于工作之中,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统一制作了规章制度、全家福、工资考核分配、安全生产等管理牌板,并把行为规范、企业理念等内容做成牌板,悬挂在会议室,使职工在坐立行走都能耳濡目染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思想意识潜移默化中接受行为的约束,
二、把班前、班后会作为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阵地。
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生产的连续性,所以职工的班前、班后会对安全工作尤为重要。综采队组织职工在两个会议上学习煤矿行业的法律、法规及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班前由班长对上一班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当班的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安排当班的生产任务;班后班长对当班工作质量进行点评,清点人数,进行人员隐患排查,对当班违章人员进行教育;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思想,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职工教育,针对工作生产条件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向职工讲解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通过班前、班后会的召开,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职工队伍素质、工程质量明显提高,职工干标准活、交标准班蔚然成风,改变了职工安全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全面提高班组职工素质。
职工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组的安全管理,要求员工必须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综采队注重安全知识学习,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职工既要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又要有一套灵活的工作方法。定期参加班组长、特殊工种人员的技能培训并领取相关资格证。规范操作,反“三违”,加强了安全生产宣传攻势,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鼓劲职工进行大、中专班报考学习,提升职工文化知识水平。
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班组安全之魂,执行班组岗位安全责任制是班组安全的基本保证。综采队设队长、安全员、代班长,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职工遵章守纪,按章操作。设立群监员要对本班组的安全工作进行认真监督,发现隐患,立即报告班长进行处理,并在升井后要井口工作站进行登记。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地规定职工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一岗一责制,以便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职责明确、功过分明,形成了一个严密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的长效机制,合理、有效、协调运作。
五、班组安全管理的重点在现场。
在工作中综采队明确规定了班组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①生产现场文明卫生,各种安全保护设施完善齐全。②机电设备完好整洁,安全附件齐全。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③严格执行三大规程,交接班要六大系统运行情况交接清楚,以便下一班人员有针对性地抓好安全工作。④材料、设备、各种工器具定点摆放整齐、安全标志齐全。⑤班组在生产过程中要随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处理生产中反映出的问题。同时注意了抓好班组安全动态管理。对生产的工艺流程和生产作业过程进行安全跟踪、预测控制,使安全生产在每时、每处、每个环节都得到保证。
篇9
关键词建筑 施工 安全 生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 stud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duction safety of the problems of management of related cont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建设规模和建筑体量上日显大型化,由于建筑施工多属露天作业,生产、生活环境艰苦,任务繁重,设备设施操作复杂化,生产节奏加快,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是居高不下。作为建筑企业的主战场,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技术经济目标转化为实体的主要场所。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降低一般事故的发生频率,把握好安全生产这一红线,既是企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步骤,也对企业长期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特点
建筑施工现场集中了人、机、料等多项生产要素,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作业环境差,人、机流动性强大,生产设施临时性。受上述各项危险因素的影响,建筑现场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就更为突山。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其一,从业人员素质培训未能适应建设规模的增长速度。近年来,我国同定投资包括建筑业总产值以年10%的增幅实现高容量状态的发展,并可能会保持25~30年的时间;而我国建筑业3900万的从业人员,农民工总比达80.58%,受职业技能培训滞后的影响,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与防护技能,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其二,建筑结构多样性使建筑安全生产不断面临新问题、新情况。建筑产品在规模、结构、功能以及工艺方法均存在诸多差异,即便同类型的建筑产品,在地质勘查、防护用品、施工工艺和人机材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上也存在不同要求,这就在客观上加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难度。其三,建筑施工的过程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建筑施工是由复杂的作业过程和各种的施工工序构成的,在进行施工时,需要把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复杂的措施,通过众多繁杂的施工工序和数量众多的作业人员组合而成。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了高空和地表的作业,这些工作劳动强度大,施工的工作平台在施工中不断的进行变化。复杂的施工过程和作业结构是导致当前频繁出现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构建以科学管理观为指导的安全生产科学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目标,方法,方针、原则、措施等形成综合安全管理体系,是在过去管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腱全和完善。
(1)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以安全生产为目的,有确定的组织结构形式、明确活动内容.配备必须的人员、资金、设施和设备,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系统,安保体系是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部分。施工现场安保体系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治本措施,通过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行为,采取有效的手段,从源头抓起,控制所有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来保持安全生产的环境,从本质上增加施工作业的安全度,减少事故发生。施工现场安保体系在管理中体现一体化思想,通过实施持续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强制性政府指令为主要行政手段的单一管理模式,将安全管理与企业管理融合为一体,使消极被动管理行为转变成积极主动的参与,同时运用市场推动力,依靠合同制约,制度联结,在企业管理体系内形成链式效应。
(2)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想要建立建筑安全科学的管理方法必须先确定科学的安全管理目标,然后在目标指导下优化安全管理体制与机构体系,安全管理目标对不同管理层有不同要求。企业要以事故零作为目标,制定事故隐患辩识及治理标准,建立安全管理目标体系,不宜以伤亡指标分解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目标。政府部门实行宏观管理,用伤亡大样本的统计值作为基础,在强化管理、加大安全技术经济投入,提高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水平前提下,制定科学的伤亡控制指标,并把它作为政府的安全管理目标。
(3)建立建筑安全评价机制。从目前国内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看,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体系的一部分是系统安全评价,实质是系统危险性评价,它是对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危险后果的严重性进行综合评价,对危险的程度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出控制的重点。企业固有危险性评价,企业安全现状评价和企业现实危险性评价是我同现有的3种体系。3种评价间存在必然联系,3种评价,各有各的评价对象、评价方法和评价目的,3者结合构成企业总体安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标准,根据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将施工现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用定量的形式,为安全评价提供了数字和综合评价标准。
(4)建立事故预防与意外伤害保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生产过程中的意外事故的防范是事故预防,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防范重于对意外事故的善后处理。事故预防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工作。其制约关系表现在:事故预防措施有力,可能避免或降低其发生率。从而减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用的支出。建立事故预防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进一步保护职工权益。减轻企业负担,变被动的工伤赔偿为积极的事故预防,把行业安全监督和国家监察的压力和企业的动力有机结合起来,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引入到安全生产管理中,形成行政,法制、经济等多种手段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所以,将预防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相结合是科学的选择。
3.构建以减少事故发生率为原则的安全事故防范体系
(1)建立法制管理体系。强化政府部门安全监管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按照建立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从根本上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建设行政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检查和监管的力度,重点检查安全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及时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制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事故隐患要限期整改,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要实行严肃查处。并落实到主要负责人,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形成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注重排除事故隐患。
(2)建立行为控制体系。在建筑事故防范措施中最最基本的就是建立行为控制体系。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安全教育培训,企业根据不同层次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措施,以便提高施工者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对全体从业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学习安全方面的有关标准及常用知识,强化全体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人的行为的不安全因素。保证生产安全,降低事故的发生。对新上岗的人员要强化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由企业安全部门负责对上岗前的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工作,使新上岗的人员在上岗之前,掌握施工现场的基本防护知识,了解本岗位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所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而且要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企业要严格执行三级教育制度,使人的行为符合安全规范。
(3)建立建筑安全研究体系。全面提升施工安全的现代化水平,把科技进步纳入到安全工作的范畴之中。针对有关安全生产的关键性、综合性的科技问题开展科技攻关,研究并开发新的施工工艺.安全用具,方法等,推广科技成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对研发,推广新的安全技术.新的工艺、新的材料、新的设备的单位,并作为典范全面推广从而全面地提升施工安全技术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系统科学,安全管理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和控制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应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邓龙海;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U】;山西建筑;2010年07期
篇10
一、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根本,是搞好安全生产的“五要素”之首。安全文化最基本的内涵就是人的安全意识。要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必须抓住以人为本和大力开展安全文化活动这两个要点。
以人为本是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时刻把员工生命健康和企业财产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重视安全、处处关注安全、事事做到安全的安全工作氛围。大力开展安全文化活动,要使员工不仅对安全理念熟读、熟记,而且要内化到心灵深处,转化为安全行为,升华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让员工 “看、听、写、感”。
“看”就是在企业内悬挂安全横幅、张贴标语、宣传画、制作宣传墙报、在车间和班组张贴安全职责、操作规程,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让职工一走进企业就能感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安全思想观念。
“听”就是利用企业各种会议和班组的学班学习,宣传、讲解、讨论安全方面制度和规定,使员工熟悉安全规章制度,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安全规定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最大的保障。
“写”就是让员工多学习事故通报和案例,在学习讨论之后,要让员工要写认识和体会,还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考试。通过学习、思考、写认识、培训考试,从而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意识。
“感”就是严格管理,对违章行为绝不姑息,企业和所属车间都应建立违章公告栏,对违章违纪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和处罚。使员工感受到违反制度必会受到处罚,克服侥幸心理。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体现素质,素质决定命运”。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最终达到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
二、安全法制
安全法制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利器。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电力行业有着一套完整的、运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如操作票制度、工作票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和执行,对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但在实际生产工作中,有些员工认为严格按制度进行操作很麻烦,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在工作中就不按规定操作,或简化步骤和程序,使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比较常见现象是企业发生事故,事故调查组一查,基本上有违章,许多环节都不符合安全规定。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企业的安全制度是否符合自身实际情况,是否既能保证安全生产,又能保证正常的工作效率,这值得我们制定制度的部门和人员深思。
电力企业在制定安全生产制度时应按照国家的法律、行业的规定、上级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调查研究、分析、讨论,审视企业的过去、现在和今后的发展,根据整个行业的情况,国家的发展水平,还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来制定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拟定制度时,必须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以确保制度能够得到认可与执行。真正做到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使安全法制成为保障电力企安全生产的最有力武器。
三、安全责任
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制度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制度。安全责任制的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不论是企业的领导和普通员工,企业的安全制度都规定了相应的安全责任,但要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责任追究。
再完善的制度不去执行和落实就是一张废纸,企业的安全责任制度出台后,必须严格按制度执行,对于企业如何执行制度,管理学中的“火炉”法则做了很好的阐释,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火炉”法则:大家都知道火炉是会烫人的,但火炉烫人是很有原则的,这与安全管理中的制度执行有非常一致的地方。
火热炉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这是警告性原则。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
每当你碰到火炉,肯定会被火灼伤,这是一致性原则。“说”和“做”是一致的,说到就会做到。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当你碰到火炉时,立即就会被灼伤,这是及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能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使犯错人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不管是谁碰到火炉,都会被灼伤,这是公平性原则。不论是管理者还是下属,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在单位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企业在执行安全责任制度时,若能严格遵守了“火炉”法则,将会有效增强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促进员工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安全职责,站好自己的岗,把关自己的安全关,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四、安全科技
“科技兴安”是现代社会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最基本手段。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在电力企业率先使用。电力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安全是企业管理、科技进步的综合反映,安全需要科技的支撑,以科技兴安、科技保安是电力企业管理者应有的共识。
随着电力行业不断投运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火电厂脱硫、脱硝等环保技术的应用,电网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使用,这些都需要科学技术提供支撑。电力企业要积极采用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推行现代的安全技术,选用高标准的安全装备,追求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同时还要积极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新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科技。
加大安全科技投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监控安全生产全过程。如使用安全生产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消防自动喷淋系统、烟气CEMS在线监督系统、卫星定位(GPS)行车记录仪等,把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
五、安全投入
安全生产的实现要靠投入保障作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安全的成本既是代价,更是效益。安全投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投入,二是资金投入。
发生事故有很多原因,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追求降低成本,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不严格落实安全措施。部分管理人员没有真正认清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安全生产效益隐含于企业稳定、信誉和发展的全过程,隐含于生产现场的每个环节,它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消除或减少人身伤亡事故,避免设备的损坏或者其它方面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从发生事故的反面教训去分析投入与效益关系,这就是安全投入和效益最好的辩证计算方法。
要确保安全投入费用及时到位,需要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正确认识企业安全和效益的辩证关系,真正认识到安全才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从而在制度上、人员上、物力上和财力上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这样才能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