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 衔接欠缺 有效性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义务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进入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1.时间线索欠缺衔接。初中阶段历史课程内容采取通史的模式,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内容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有25个专题,以中外历史合编的方式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科技文化史,必修模块之间没有严格的递进关系,学校可以灵活选择教学顺序。初中通史性课程清晰的时间线索与高中专题式课程欠缺时间线索形成鲜明的对比,导致初中历史教学和高中历史教学成为了两个孤立的教学环节。
2.知识性质欠缺衔接。历史知识可分为基础性知识和综合性知识,所谓基础性,是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仅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门基础型课程。与此相对的,高中历史课程则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具体教学实际中,由于初中阶段掌握的知识基础性太强,导致学生深入高中后,在知识掌握的效果不理想。
3.教科书内容的衔接欠缺。(1)感性材料衔接过少。感性材料主要是指图片信息,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具体、生动和鲜活的映像,是连接初高中历史知识的重要媒介。(2)史实衔接中断。由于初高中历史史实的中断,使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初中史实在高中阶段的缺失和高中史实在初中阶段的欠缺。(3)历史概念衔接模糊。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包括: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历史概念对于学生来讲过于抽象,学生需要在掌握一定具体史实的基础上才能理解的概念,目前教科书的没有做到在学生智力和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同一历史概念进行多层次的阐释。
二、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欠缺的方式――高中有效性课堂
在有效课堂中,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这对学生“教”与“学”的不足进行补充、扩展和引申。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欠缺问题,有效性课堂有如下优势:
1.导学案是衔接初高中教学的媒介。导学案既是有效性课堂实施的重要工具也是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欠缺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学案中包涵如下内容:知识链接、学习方法、学习过程、重难点解析、知识扩展、问题探究及习题检测。导学案是需要学生借助教材及参考资料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完成后教师通过第一次批改了解学生在首次接受新知识时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梳理或解疑。
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可以根据每一节课学生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有效解决初高中课程断档问题、初高中历史知识内容基础性和综合性差的问题及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衔接欠缺问题。在具体操作上应做到:学习目标的设计以三维目标的基础,适当地体现学生初高中历史学习目标的具体差距;在知识链接、学习过程及知识扩展部分,既要联系学生初中学习内容也要扩充高中的知识甚至是史学研究动态。
2.课堂实施是衔接初高中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性课堂需要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在课前将所分到的知识点以板书的形式展现在黑板上,上课时每个小组针对新课内容进行讨论,讨论时要结合重难点及知识扩展部分还有教材对本组内容进行延伸,之后每组派一名代表结合板书为全班同学讲解。在每一组讲解完毕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讲解作出相应的点评。问题探究和习题检测部分需要学生结合知识点和材料进行分析,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论从史出。
课堂的主讲者是学生,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大多来源于高中以前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学生在展示前会对脑海中存在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在小组讨论环节,初中历史知识基础夯实的即可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讲解,当学生具体展示时教师可以再一次具有针对性的强化知识,课堂实施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通过互动式地学习,学生对于学习更具主动性主动,教师教课更能因材施教,从而更好的改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欠缺问题。
3.激励式教学法是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有效性课堂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在教学中对学生适当的使用激励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评分制度是一个有效的激励制度,每个小组在参与各个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展示程度给予加分和减分的措施,在每学期其中和期末对于分数高低不同的各小组进行奖惩,起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激励学习方式应该贯穿初高中历史教学整个过程,在学生的成长阶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意识,更好的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变准(2011年)[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赵亚夫,齐健.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育;挑战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都将面临着挑战。高中历史教材打破了传统历史教材按照通史模式,以时间为轴,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的传统排列顺序。新课改下的历史教材编写按照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三条主线为必修模板,并增加了数个选修教材,加强了历史的内在联系性。这样的教材编排为历史教学带来了极大挑战,也为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转变方法,转变思路,做好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是高中一线教师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学科知识拓宽、教学方法改进、初高中课程相互渗透以及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等。
(一)学科知识拓宽
新课程设置下的历史课,注重专题形式,在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中,各种不同元素有机融合,其中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都会在同一专题内出现。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并增加了许多知识点。传统历史教学方法的不适用性及其明显,多种知识的融合渗透,要求教师要了解和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才能完整阐述新课程中的新增与综合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涉及面的广度对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要求,多种知识的穿插渗透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在自身完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切实开展历史课教学工作。如“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这个专题,要求通过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事实,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再将这些特点综合起来,认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还要通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这个专题从涉及的历史知识到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指导理论,都是比较深奥的,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的拓宽。
(二)教学方法改进
在教学方法改进方面,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针对质疑展开探讨,引导学生向外界求助。其一,探究学习。在历史课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并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更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其二,展开探讨。对设置的问题,在得到或未得到完整答案的时候,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探讨。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发现并提出学生的独到见解,教师要肯定正确见解,否定错误见解,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更深层次理解。同时,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资源,搜集资料,为课堂探讨做出充分准备。其三、向外界求助。学生在不能自己解决问题,或探讨无果的时候,要勇于向外界求助。这样在有效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并使合作从单一的学习方式扩展为基本的生活方式。总体来讲,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设置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主动学习,并将这种行为变成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方式、为人处世等做良好的铺垫工作。
(三)初高中课程渗透
传统的历史教学从初中到高中,以历史时间为脉络,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学,将拓宽知识面与深化知识点作为主要内同,其对学生综合知识的提高作用毋庸置疑。但是,新课程改革也使初高中知识渗透现象严重,历史知识距离有所增大。时间永远是串联历史知识的主线,注重时间也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如何有效理清时间脉络,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减少初高中历史知识重复教学,不仅对节约教育资源有利,同时也是学生是否能学好历史课的关键所在。
(四)课堂教学方法改变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要多样化。传统的历史教学通常采用填鸭式,死记硬背式教学方法,学生只要通过死记硬背对历史年代及历史事件有清晰的记忆,一般都能取得好成绩。但是,这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综合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学习,根本上动摇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在历史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开始逐渐居于主导地位。教师课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教学的形式也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设置问题,有学生集体探讨解决问题,或者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学生由单一的听讲接受知识,变为与老师互动,与同学互动,并采用分组讨论、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历史知识。
二、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育的挑战
新课改对高冲历史教育的挑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高中历史教材的创新应用、运用其他材料加强历史教学的形象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一)教材的创新应用
相较于传统的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教材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淡化了传统历史教学中教材的主导地位,一切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对教材进行讲解,其涉及的知识面深度与广度与新课程改革的教材相比均有所挑战不足。新课程改革的先决条件是思想观念的解放与更新。课课改的目标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其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更加注重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倡导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历史教师要对教科书进行重新认识,深刻理解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历史教学形象性
正对历史学科包容性极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在讲述历史事件时,将各种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加历史教学的形象性。历史现象涵盖了所表述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内容,单独地对一种现象或多种现象进行讲述时,难免会出现知识点遗漏,趣味性不强,枯燥乏味等多种问题。如果能把历史现象与诗歌、对联等趣味性元素融合在一起,学生会更好地理解与接受。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极高的要求,要是新课改历史教育的挑战。挑战传统授课内容,以生动的举例说明或用趣味性强的内容加强历史教学的形象性,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更高。还可以让学生在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问题提出多元性探讨,有效地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和判断历史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读史中受到教育,真正地做到感悟历史,融会贯通。
(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是无可争议的主体,教学计划与教材内容完全限定了所学习的知识结构,延伸知识点较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只局限于书本知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彻底发挥。新课改要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使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主要其引导作用,学生要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分三步走,首先是引导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特定的历史事件设置主题,然后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其次,引导学生展开探讨,对所设置的主体展开探讨,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者学生独到的见解。最后,引导学生利用外部力量进行问题解决。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师的定位主导,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大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
教无定法。综上所述,课程设置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学方法的变动,但是基本的教学规律是不变会变的。新课改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维模式,积极面对挑战。在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与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增强自身发展活力,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才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许明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
[2]丁一鑫.新课改理念下的“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史”教学研究——以人教版必修1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韩丽美.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篇3
高中历史教育信息技术有效性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有较强知识性的课程,其所包含的知识量极大;再加上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而学生在学习该门学科时,则是死记硬背。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继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手段进行优化、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就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教学手段,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采取教育信息技术,对提升其教学有效性具有重大的意义。下面,笔者对“教育信息技术怎样促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这一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够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标。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课堂导入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与部分,若教师导入设计的精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将导入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达到更好的效果;具体而言,就是在新课导入时,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和历史相关的图片、视音频等,且教师从旁讲解,可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在讲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这一专题的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播放视频资料《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以便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在“大萧条”时期人们的生活现状,进而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一种不一样的感悟。又如,在学习唐朝历史时,教师可收集一些古代的字画、图片以及相关历史剧等播放给学生看,以通过直观的体验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高中历史同样是如此。而要想最大限度地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那么突破其中的重点、难点是十分关键且不可忽略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仅仅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常难以突破其重难点,而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则能够办到。这主要是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结合在一起,以有效唤起学生的视觉感官,视听并用,继而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之感,从而对历史有更为直观的理解与认识。例如,在学习“”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前制作一个flash课件,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其中可让学生随意点击当中的按钮,之后战船就会按照最初设计的路线航行,并且,当其行进到重要战场时,战船就会发出闪光,且放出爆炸声。通过这种动态化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更全面地了解的全过程,继而掌握该课的难点问题,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扩展历史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局限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上,而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容量是十分有限的。而假使教师想适量地补充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是十分困难的。伴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变,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且在其中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以此来对教材中的内容与观点加以证明,亦或者是要求学生对所补充的内容加以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打开外交新局面”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即《》,以此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那个时期的中国外交情况,并且要求学生认真欣赏影片,且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加以归纳总结;之后,历史教师再联系教材中的内容予以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为容易地掌握历史知识,且提升其学习水平。
四、转变师生课堂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的考试内容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考试题目越来越灵活。面对这种情况,若依旧采取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式,是无法应对现今教育发展的。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与时俱进,对历史教学模式与手段进行有效的创新。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育信息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转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之下,教师在课堂上可向学生展示更多、更丰富的材料,且提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与学习。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之下,教师可以对各个学生的思维角度进行归纳、整理,之后再向全体同学展示,并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判断,最终师生共同分析,且得出最理想的答案。在讲解完一个章节之后,教师可以对该章节内的题目进行归纳与总结,尤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比较性的题型,且向学生提问,以此来对其比较能力、归纳能力等进行培养。例如,在学习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之后通过多媒体技术,用表格的形式将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具体内容、特点以及所带来的影响等展现出来,以此来帮助学生更清楚、更全面的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这种教学形式不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还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良好转变,进而实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今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极为有必要的。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求要教师与时俱进,积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模式,同时还必须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与改进,以此来有效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信息技术就是一种不错的手段,通过该技术不仅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同时还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探究精神。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教育信息技术,对提高其教学有效性,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将信息技术引入历史课堂[J].课堂内外,2014,(09):60-61.
[2]马永霞,王文娟.让信息技术的翅膀在历史课堂中翱翔[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2):131.
篇4
1.教学资源重组利用的有效性
教学资源也称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资源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显性课程资源、隐性课程资源等不同的类型。教科书作为校内的显性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利用率最高的,但要充分实现教科书这一课程资源的有效运用,单纯按照章节授课是不够的,教师完全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在理解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取舍、剪接、重组再现等,提高教学资源重组的有效性。例如在必修一模块的复习中,对第一、三、四、六单元的内容进行模块内整合,侧重探讨中国政治发展简史。这样既可以克服模块教学下知识体系缺失、跳跃的弊端,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把相关联的历史问题集中处理,更好地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大大提高课堂容量,实现有效教学。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现资料,生动地再现历史,呈现知识点间的网络框架,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史料,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学习的空间是可以扩展的,教学是可以摆脱学校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束缚的,那么学生就获得了更多认识事物的途径和方法。这种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还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历史随处可见,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去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展览馆等地方探寻历史。与教科书上的内容相比,这些校外的课程资源更具丰富性、生动性,在那里学生能领略到隐含在教科书中经典古诗文的魅力,感受到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等。历史虽然是过去的尘埃,但不代表只能苍白地讲述和一味地接受,只要历史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挖掘教学资源,就一定能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充满生机。
2.合理整合课本教材
教材的编写有自身的体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推进课堂教学进程,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与筛选。整合与筛选材料要注意:(1)材料之间要符合内在的逻辑关系;(2)符合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的认知规律。(3)重点突出,体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4)有利于教学流程的开展。现以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为例,教材三目内容分别是:全民族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为了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围绕“”主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打破教材的体系与顺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日军侵华、罪恶滔天,引用材料说明日军侵华的原因,概述日军侵华的主要事件,控诉日军的滔天罪行。第二部分——众志成城、抵御外辱,阐释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国共两党领导指挥的两个战场的抗战情况,最终赢得抗战胜利,进而分析抗战胜利的因素与历史意义。第三部分——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给学生以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3.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中饿死很多人,有的学生认为这样控制了中国人口增长。又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有的学生认为是美国强权政治的报应,反映了学生对人生命权的不尊重,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一方面是学生作为公民的人文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是历史意识(也可以叫历史思维)教育。这两个方面不存在孰轻孰重,两个方面同等重要,都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同时完成。高中阶段,历史学科作为公民的人文素质教育,就要重视历史知识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不但要学好中国近现代史,而且要学好世界近现代史,更要学会把中国近现代史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学习和理解,树立全球史观和文明演进史观,开拓思路,提升历史认识;历史学科作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历史观)的教育,则应该站在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高度,全面考察人类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供全人类借鉴和参考,逐步树立科技意识、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全球意识等现代史观,提升学生历史认识的高度、历史思维的力度。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仅仅放在高一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上是远远不够的,也无法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仅是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历史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立场、观点、方法,逐步形成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的解读、分析、比较、归纳、判断、论证、表达等多方面的历史思维能力。而这样的思维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和力度,则取决于学生历史知识储备的程度。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合格公民的人文素质要求,又是高中历史会考、高考的能力要求。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媒介素养教育;融合
1媒介素养教育与历史教学融合的价值及意义
在对媒介素养教育与历史教学融合的价值及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媒介素养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发展,第二个方面就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1.1媒介素养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发展
媒介素养,顾名思义就是“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这种素养的出现不仅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知识点,还可以通过这种素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更多学生都逐渐感受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独特魅力,从而让媒介素养教育在日后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2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国的教学还一直处于发展的基本阶段,特别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虽然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存在于起步阶段,但是很多教师都逐渐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中的有效性,所以很多教师都开展了这种教学工作。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将媒介素养教育完善的落实,导致我国的教学质量还处于发展不均衡的状态,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高中历史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有效融合的方式
在对高中历史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有效融合的方式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加强历史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第二个方面就是慎重地选择教学媒介,让历史教学顺利进行。
2.1加强历史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对于我国来说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很多模式还属于不成熟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高中生都可以意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也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种革新。所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就需要注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大力引进媒介素养教育,让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在课堂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不仅仅教授学生我国的历史,还需要教授学生其他国家的历史,这样便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以在教育发展到基础上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模式,然后同教师一起对历史教学中媒介素养的特征、发展的过程进行研究[1]。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都摒弃传统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2慎重地选择教学媒介,让历史教学顺利进行
对于高中生和教师来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教师将其运用的很好,那么教师便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教师教师对其适用的不恰当,那么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看看学生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师生关系,在课下教师和学生就是朋友关系,所以教师需要时常深入到学生的群体之中,看看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生活特点,从而通过有效的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引进媒介素养教育的时候就需要征求学生的意见,看看学生是否可以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来适当的进行引进新型的模式,让学生可以逐渐的接受这些新型的方法,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观测学生是否适合这种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同时对这种层出不强的媒介进行筛选,看看哪一些媒介可以合理的应用到历史课堂中,以此来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让高中生可以自主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教授高中生更多方面的知识点,例如:我国的人文历史、网上一些关于真实历史的纪录片等,将这些纪录片放映给高中生,进而让高中生可以铭记我国的历史。
篇6
一、旧高考模式中历史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原因
旧高考模式中,历史学科教学存在着部分致命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来自于考试模式所带来的变化,而且也源于家庭及学校对旧高考模式的解读和反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中历史教学目的和功能不清晰。虽然设立历史课程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高中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部分中学为了高考而高考,没有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内容;第二,历史课堂被孤立,与学生生活关系不紧密。目前的高中历史课程基本是一种固定模式,如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沿革等,这些生硬的东西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反感情绪,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三,教师对学生缺乏引导。旧高考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他们负责向学生教授内容,布置作业。日常中较少了解学生的真正诉求,也缺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或者广泛阅读,最终致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到单调乏味。
这种弊端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传统历史观念的束缚。在旧高考模式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学校以升学率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家长和学生对文理科的倾向性更加明显。理科好就业,因此大部分选择读理科。这种极端的思维和做法造成的结果是理科生不涉猎文科相关知识,文科生也无法对理科知识产生兴趣,最终使得各高中重理偏文,并且如此恶性循环,使学生的知识面受限。
二、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学策略
新高考模式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致命一击。高考改革中不再文理分科,而是从整体上考查学生。这一巨大变化,引起了各中学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学生的高中重视。他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需要根据当地的教育实际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地辅导各位学生开展学习。
1.教学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单向教学活动。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然而,现有考试模式的变化引发了历史教师的热议和反思。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应当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如多媒体技术进行讲学,同时也可以自制一些教学道具。历史课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学生与历史的关系过于遥远就会使得课程变得枯燥。如果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动的照片或视频,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同时也能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和具体。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文理科生的优势,对于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或者在某个方面互相学习、互相协助。例如,理科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擅长年代推算题和地域记忆,可以由此帮助文科生。再次,教师在讲解课程中,可以采用归纳式讲解、重难点讲解或者讨论式及演绎式。归纳式讲解是在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后,分析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引导学生对零散、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重难点讲解可以提取历史知识中的重点知识,或对难点知识透彻分析。讨论式是将班级分成小组,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2.教学内容的改变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远远不止于教材相关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及了解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所谓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已有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历史讲堂中。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发现生活中与历史相关的信息,并搜集和整理。生活化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展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并且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相关理论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案例,结合时事热点分析。
篇7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改的逐渐推广,我这个从教多年的历史教师也使用新教材了,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如下许多问题:
1.1 教材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存在很大问题。一个模块的内容在时间或空间跨度上太大,甚至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很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这就要求掌握教材内容必须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在义务教育阶段,因为无升学压力,学校、学生对初中历史教学与学习并不重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致使高一新生历史学科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造成教学进度的缓慢,也使新课改失去了展开的最基础性条件。
1.2 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深度、难度问题。新教材课时的容量很大,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涉及的知识点过于繁杂,且大都有些蜻蜓点水,什么都想让学生知道,而有什么也没说透彻,加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做到师生平等互动,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课堂氛围。但由于教材容量过大,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都不敢放开去搞(限于课堂时间),如果试图通过解读是学生把每个问题都弄个明白,那么,一节课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课时教学计划。因此过多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矛盾突出。
1.3 新教材中的模块与模块之间,小节与小节之间以及相邻的学习内容之间跳跃性强,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大,所以在初用新教材试总感觉到知识点难以把握,知识间的联系、过渡有些牵强,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2 对新教材的合理整合,要立足于实际,做到“实用”
2.1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由于初中教学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等原因使高一新生的历史学科知识基础很差,历史学科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同时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综合等各方面的能力也极为有限,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水平相当的教学目标,切记过分拔高课程难度和扩展课程内容。教师一定要把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才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2 立足于新教材的实际。教师切忌对教材呈现的所有内容都往深处讲,这既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也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一定要控制好深度和宽度,要根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内容,大胆取舍,确定一个中心抓重点,把握一课教材在整个模块中的地位,弄清本课教材的内容构成及相互关系。实践证明,一节课内,如果教师的教学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其结果只能是什么都想说清楚,而又什么都没说清楚。教材是素材,教学时需要处理和加工,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的中心议题。大胆创新,灵活使用教材,才能使新课程改革在前进中少走弯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3 立足于高考。不管教材怎么变,只要高考这根杠杆不变,考试目标肯定还是以突出基础、彰显能力为主,考查知识中的主干知识的方向也不会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突出重点内容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3 对新教材的处理要做到“大胆删、适当补充、用心整合、改善知识结构”
3.1 课程容量大,应根据课标要求,大胆删。新教材编排一个课时的容量太大,涉及的知识点过于繁杂。如果对教材的内容面面俱到,既不利于教学计划的完成,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大胆整合,大胆地“删去”与核心内容关系不大的内容。
3.2 新教材跳跃性大,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新教材一个模块的内容在时间或空间的跨度上太大,有的内容表述如蜻蜓点水,学生难以理解。这就必须对教材中没有的知识进行适当的补充。教师要能灵活处理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通过展示材料,设问诱思,让学生在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篇8
关键词: 新史观 教学观 模式 实质 高中历史教学
笔者踏上历史教学第一线之时,正逢山东省实施高中新课程。七年以来,在熟悉新课程“课标”的同时,笔者也感受到了史学新理念上的冲击。在“一元多样”统领下的历史新课程标准,除了保留传统的唯物史观外,又增添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新史观,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要求。以往以唯物史为主的研究方法已不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如何通过新史观做好历史教学工作,是摆在每位历史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认为,当前教学的关键是应用新史观重新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实现教学观从模式到实质的根本转变。
一、新史观教学的呼唤
1.新课改的呼唤。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转变,但是由于受旧史观及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往往忽视新的史学观念。以旧史观架构知识体系,旧瓶装新水,空有型,没有真正体现新课改的实质,既不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又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质量,只会导致历史课死气沉沉。曾说:“历史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生动的东西。”而要把历史教活,使之充满激情,关键在于教师要形成新的史学观。
2.高考的呼唤。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在命题立意上突出体现了对新史观的考察,特别是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如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27题:给出材料: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问题:“‘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学生首先要对新史观有比较全面到位的认识,才能做好此道题。由此可见,新史观教学是引导学生应对高考的基本理念之一。
3.时代的呼唤。历史是一门融汇了过去、现在、将来的课程,它是一个个时代的反映。中国有句俗话:“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黑格尔也曾提出学习历史的三个层次:过去是什么——现在为什么——将来干什么。由此可见历史的时代性和服务性。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各个民族与地区间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加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果再用传统的阶级史观分析,就只会给学生带来困惑,从长远看,也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新的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应运而生。
二、关于新史观的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
在新课程下,运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新史观教学是新课标、高考和时代的呼唤,是历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会从新史观的角度分析人类的昨天、今天、明天。易中天说:“历史是可以用来酿酒的,不过也有酿成醋的。”历史教学也一样,那么如何使用新史观酿出好酒呢?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与教研组的老师一道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了一套“新史观下的教学模式”。
1.以新史观为指导,重新整合知识体系。历史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科学素养,也就是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全面发展。很显然,旧史观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将新史观贯彻其中。例如,新航路开辟,按传统的教法,那就是讲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和影响,学生只是机械记忆,全无兴趣可言,更不要说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开拓创新的精神。可以引领学生从新史观的角度看待新航路的开辟,利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构建以新史观统领下的知识体系。文明史观:欧洲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各大陆文明碰撞与交流。现代化史观: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全球史观:世界由分散孤立到整体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出现。这样的知识体系既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引领学生放眼世界,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发展变化。
2.以新史观为统领,科学进行教学设计。新史观更加注重文明史、现代史和全球史的综合运用,这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引入多种史观为我们重新认识历史提供了可行的平台,但史观不是孤立,需要史实与新史观的有效结合,为此在教学设计上,以新史观为统领,补充史料,整合教材。例如,这课,我们可以适当增加1840年前后西方特别是英国的有关史料——政治: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经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世界: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进而帮助学生从多个视角重新认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是工业文明的扩展;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它属于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一体化发展的表现。新史观的引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对的理解,但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的唯物史观史观,仍需要强调的侵略性。
3.以新史观为指导,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空间、课后作业、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积极渗透新史观和新课程的要求,注意综合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重感知,轻灌输;重理解,轻背诵。通过兴趣培养,史观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知识的获取为前提,获得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三、由新史观引发的历史教学思考
当前,新课程和新史观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方面,各校也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自身的教学实践来看,笔者认为,理论上的教学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在精神实质和教学效果上,还不容乐观,需要积极探索。历史教学观实现从模式到实质的转变,这是新课程的初衷和归宿。
1.施教主体的素质需进一步提升。教师是施教的主题,其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历史教师应该具备雄厚的理论功底,不仅要熟悉教材,熟悉课程,而且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不仅要全面了解新史观,而且要注意结合时事,能用新史观将历史和时事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新史观分析时事热点问题,这也是近几年高考题的特点之一。施教主体只有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综合运用新史观合理构建知识体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篇9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农村中学高三学生 历史复习 复习方法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三历史复习面临着新的问题:从教材结构来看,通史变成了专题史;从教材内容来看,新教材的表述更笼统,有的甚至一大段文字都很难找到掌握的要点……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做到高效复习呢?相对而言,农村中学高三学生的基础薄弱,而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历史新课程主干知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努力避免考查低层次的机械记忆,体现素质教育和减负增效的要求”[1]。因此复习时应着眼于“记忆”、“理解”,力求把知识点记准确,“准确”是学习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再提高解题能力。实践证明,以下这些复习方法对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或有较大帮助。
一、默写听写法
默写和听写,对学生全面掌握某个重要知识点很有帮助,但是很多人混淆了“听写”与“默写”,认为听写就是默写,默写就是听写,实际上这两种方法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默写的方法是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把相关知识“默”出来,比如提问:“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各是什么?三省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何作用?”而“听写”更符合高三历史复习迎考的要求,我们以上面同一个知识点的考查来设计问题,可提问:“唐太宗时期,如果计划在长安城内修建一条宽阔的马路,以改变因人口众多造成狭窄街道不堪重负的状况,你认为当时一般的行政流程是怎样的?如果该流程运行不顺利,你认为最可能是在什么环节上出了问题?请用箭头示意图写出该流程及出了问题时的处理方法。”这样的提问,运用新情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趋势,需要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明显比“默写”更有优势,参考如下:
皇帝中书省(拟诏)门下省(审核诏令)尚书省工部(负责执行)
“听写”与“默写”的目的都在于巩固基础,而“听写”妙就妙在要求学生在“记”知识的基础上,还会“用”知识,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这就是高考复习中历史教师经常强调的“活用知识”、“理解掌握知识”。相比较而言,“听写”比“默写”具有更高的要求,更能体现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
二、互纠式提问法
“互纠式提问法”,即把“提问”主要放在课外如自习课,学生一般两人一组(最好是基础接近),围绕某一核心概念进行提问。具体的方法可如下:对一位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回答正确,再询问另一位同学是否已掌握回答的要点;若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够准确,让第二位同学纠正;若两人都回答不准确,再由教师指出该问题的掌握要点,力求“准确”。按照这一方法,对第一位同学提问几个问题后,交换两位同学的位置,先回答问题的同学纠正另一位同学的回答。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知识点的全面性,在设问时有必要的话还需横向、纵向地联系相关知识点,以知识体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问答与相互纠正的复习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提问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明白其要点所在,同时“文科强调的是一种最基本的循环记忆学习方法,所以起步早,快步走,多循环,有利于学生巩固历史基础知识”[2],因此历史复习时需要反复,复习到后面还要时不时温习前面的知识。
另外,这样的复习方法还有一些优点,比如对班级其他学生的学习不会发生冲突,对被提问的学生而言,这也是一个再次复习、强化理解记忆的过程,同时也不会影响课堂教学计划,可谓“一箭多雕”。
三、边读边写法
学生在朗读复习时,必定会遇到一些难记、难理解的知识点,这时学生就可准备好笔和草稿纸,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还不懂或还没记住的概念写下来,而且要多写几次,没有理解清楚的还要求教于同学和老师。比如学生在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专题时,普遍觉得世界市场的发展史比较难记,不少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只能暂时记住该知识点,过两三天再回忆时,发现还是掌握得很模糊。可以这样尝试:读到“新航路开辟”时,把这五个字写下来,并加上早期殖民扩张,这是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并逐渐扩展阶段;读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也写下这几个字,到它完成时,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读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就要知道它完成时,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另外,在掌握该知识点时需要弄清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写的时候最好能把这些阶段的大致时间也写下来。学生在草稿纸上写的内容大致如下:
(事件)?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阶段)?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时间)
新航路开辟?摇 早期殖民扩张 开始出现、扩展15C―18C中叶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初步形成 19C中叶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最终形成 19C末20C初
这种方法更需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耐心,学生在复习时往往知道自己的“不知”、“不懂”在哪里,因而这种复习方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效果也就更好。
四、百家讲坛法
在央视10套的“百家讲坛”节目中,历史学者大放光彩,深受观众欢迎,如易中天、于丹、纪连海等,为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通过不断设置“悬念”等方法来“正说”历史,讲课方式有自己的特色,许多深奥难懂的概念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语言来解释,就容易让观众理解,再加上幽默诙谐的风格,使本来显得凝重、陌生的历史,在观众心里变得栩栩如生,从而激发了观众对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也满足了观众对历史知识渴求本真的需求。如果在讲课过程中摆脱了传统历史观点的束缚,凭借自身的专业素质与研究成果,提出一些新的观点,特别是能让人信服的观点,无疑就会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也可以尝试把“百家讲坛”搬进课堂,选取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主题,用语贴近生活,说不定会有奇效。如在复习《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这一课时,教师可在一开始提到网络上很流行的“穿越小说”,比较典型的是《寻秦记》,然后可设计几个悬念,如“历史上真的存在项少龙这个人吗?”“秦始皇嬴政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帝位的?”“在当时的情况下秦始皇会采取什么措施巩固自己的地位?”等等,步步设疑、层层揭秘,让学生在乐趣中掌握知识。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种复习方法都适合所有层次的学生,学生自己必须有的放矢,复习方法与基础、能力相适应,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巩固基础知识,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历史时代特征、概念等。这些复习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农村中学的学生,对基础较好、接受能力更强的城市中学学生,也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总之,历史复习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复习需要动手动脑,而绝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找到合理的复习方法,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准确掌握知识点和准确把握时展脉络,才能在高考中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