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

篇1

关键词:高中历史;兴趣教学;探究;途径

高中历史的知识点比较多,内容也比较零碎化,这就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历史的知识也是有规律的。下面就高中历史兴趣教学的几点途径进行探讨:

一、注重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智商方法的衡量,各项基本素质的衡量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新课改以来,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了社会和教育部关注的焦点。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历史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也能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历史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切实的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不是流于形式,教师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建立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高中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意识到全面素质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快乐、享受的过程。

二、挖掘教学素材,提高学生兴趣

高中历史教材是经过专家和教育学者精心编写和实践而成的,其中的例子和事件一般都比较具有代表性、知识性和启发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素材,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还原历史的真实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究。比如在进行“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的时候,有关于“海禁”“闭关锁国”的素材内容选取,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中的唐代“丝绸之路”和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图”,再结合清代时期的贸易路线,学生很容易就发现,清朝的对外贸易相比较唐宋元时期,规模小多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清朝的对外贸易量减少?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是,明清时期,海上倭寇猖獗,清朝实行闭关锁国。这个答案显然不能令人信服。教师可以继续给学生展示乾隆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必要之物,是以恩加体恤”,通过学生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兴趣高涨的进行学习,对历史进行探究,可以容易的总结出清朝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思想。

三、转变教师角色,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实施以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课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为目标,以逐步取代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师角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的进行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问题情境、多媒体、教学铺垫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活跃教学气氛,让学生踊跃的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积极的探讨,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引导和辅助工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中,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更高效的进行探究,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性。

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理想

通过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文化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就高中历史学科来说,学生学习不只是为了有个好的成绩,而是在学习中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做到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的境界,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够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导,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报负和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现实为基础,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的发展和提自身的高各项素质,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为了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学习和探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需求加剧,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专业的知识水平,更需要学生具有各项基本素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通过教师期望效应,挖掘学生潜能

通过教育实践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教师态度的影响比较大,这种现象称作是教师期望效应。具体的说,假如教师对学生满怀期望,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比较关心学生,那么就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让学生感到被认可的荣誉感,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拥有热情高涨的探索欲望。相反,假如教师对学生充满失望,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没有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就会导致学生的消极学习态度。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系和鼓励,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建立其积极的期望,对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也要进行适应的鼓励,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在教师的关怀中,进行积极的学生,挖掘出应有的潜能,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六、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所面临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学习和探究,达到教学效果的理想状态。

作者:王蕾 单位:贵州省铜仁市民族中学

参考文献:

[1]任世江.关于深化历史课程改革的探讨[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09)

篇2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地方文化;质量效果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一种不良的现象:普遍忽视了地方历史文化教育在历史教改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历史教学总是走不出课堂。这种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乡下的农村中学,学校教学设备和条件有限,全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我们老师上课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一块黑板,两支粉笔,三尺讲台这样的状态里。另外学校的生源差,是县里录取等级最低的八、九、十等生。而我所任教的历史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历史知识都是已经过去了的、距离他们很遥远、很抽象的事件,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有很多历史资料与图片我们无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无味,我们上课也倍感吃力。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一直冥思苦想并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出生、成长的地方都有一定的地域特点、自然景观、地名的来由及变迁,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等等,这些东西构成了每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又叫做乡土文化。我们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所谓的“教书”是指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所谓的“育人”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一年来,我尝试着在上课的时候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适当补充、有机穿插一些当地的历史文化,并让他们实地参观、自己动手调查、研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总结,我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地方历史文化的教学,能够起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效果。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科书仅仅是一种主要的教学资源,它的内容抽象、模糊、遥不可及,而地方历史文化则具有形象、具体、学生能够参与等特点,会给学生直观的信息,还有许多内容贴近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比如说我在讲授《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这一节的内容时,讲到了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就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现在有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谁?”“屈原。”教室里稀稀拉拉地有几个声音。我又问:“那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永福县内现在有几种粽子的包法?”学生一听来了精神,纷纷参与讨论,不多久,就讲出了四种:三角粽、四角粽、枕头粽、牛角粽。后来我又布置学生课后去查资料看看广西境内还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粽子,还有我们永福县除了端午节以外还有别的什么节日也喜欢包粽子。到第二节课时学生积极发言,效果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后来有讲述清朝历史的时候我又向他们介绍了百寿江岩古驿道,百寿岩石刻等等地方等等历史文化。而这些东西很多是学生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但却对其历史却不够了解的,更没有想到这些本地的文化会和自己学习的课本课本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我们就能把学生对家乡史事的的了解,利用学生对家乡史事的亲切感去感悟课本中的知识点,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用自己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对家乡的历史事件作解释,从而激发其探索的欲望。这种教学方式式打破了以往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得以充分发挥。由于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紧密联系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长期以来,由于考试政策的不断变化及历史学科在中、高考中赋分比其他学科的分值低,因此历史学科普遍不被学生重视和喜爱。这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地方历史知识,补充一些学生在生活环境中能直接感知得到的东西,会缩短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课本知识。比如在讲授《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这个知识点时,我向学生补充了当地的古建筑――永宁州古城。永宁州古城建于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至今已经历了529年的风风雨雨,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单介绍了古城的情况后我就布置学生课后支查阅永宁州城的相关资料。在学生搜集整理完资料后,我就带学生们去永宁州古城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赞叹不已,这些文化原来自己天天看到、天天接触到,但都没有真正去了解其历史及作用,有很多原来不了解的图案、文字等内容也是到现在才真正了解其含义。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借助当地的历史文化来增强对课本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一起合作、探究,在上课时能把他们查阅、组织、总结好的东西条理清晰地陈述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是创造性,在上课的过程中气氛活跃,教师上课轻松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提高了。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是首先会热爱自己的家乡的。家乡是浓缩了的祖国,而祖国就是放大了的家乡。古人曾有语云:“人有爱乡之心而后有爱国之心,不能爱乡而言爱国者,是谰语也”。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乡都不懂得热爱的人,就很难对自己的国家有热爱之情。一年多以来,我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的当地历史文化,有明朝建立的永宁州古城,有宋朝至清朝的摩崖石刻――百寿岩,有清朝时修筑的百寿江岩古驿道,有生长在百寿江岩河的世界濒危植物――海菜花,有百寿烈士陵园,还有当地的节日文化等等。家乡的自然景观、建筑文化、风俗习惯等这些地方历史文化通过感性认识了解逐渐变成理性认识,进而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对家乡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同时学生们通过对家乡的历史发展的了解,会发现家乡有许多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他们就会对家乡产生一种温情与敬意,从而使学生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潜滋暗长。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角色的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方式单一,并且过分地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既影响了教学效果,又使得教师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那么在历史课上向学生渗透当地的历史文化,首先就要求我们历史老师要对当地的特色文化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微观的研究。我们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地乃至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把它转化成让学生学习地方文化和课本知识的能力。我们教师只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教学理论、深感的人文素养,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才能让我们历史教师受益终身。同时,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地方文化,就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资料,去合作探究。在课后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通过考察更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通过课本知识对当地历史文化进行解释、辨识和解说。这样就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才会发生转变。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适当地向学生渗透地方的历史文化,无论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大作用。它能够增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的内涵,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真正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 关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整合之管见,辽宁省历史特级教师,胡柏玲

[2] 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北海二中,潘勤

[3] 程根宝.中学乡土历史教学的策略构建[J].安徽教育,2004,01.

篇3

关键词 历史有效复习;点清;线明;面全;网构

新课程高考不仅考的是具体的知识点,更多的是考察能力,比如提取信息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具体的知识点是基础,能力是升华。没有具体知识点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能力的升华,而没有升华,具体知识点则杂乱无章,不成体系。那么,怎么才能高效的复习历史,取得理想的成绩呢?总结平时的教学经验,再借鉴同行专家的做法,可以概括为:点清、线明、面全、网构。做到这八个字,基本上就可以保证高三历史的复习是有效而且是高效的。

一、点要清。

所谓点,就是具体的历史史实,它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是历史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信息源。这些“点”必须要求学生准确、清楚的记忆,否则就会张冠李戴答错题,甚至闹笑话。下面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在秦汉大一统的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有如下史实:秦王嬴政在十年灭六国、北击匈奴、统一岭南、纳西南夷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上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朝议制度。这些措施中有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点”就包括:人物:秦始皇;时间:秦朝秦始皇时期;地点:全国,事件1:推广郡县制;地点:中央,事件2:实行皇帝制度;事件3: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事件4:实行朝议制度。这些“点”如果有一个搞不清楚就可能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导致失分。特别是现在历史学科高考考的都非常之“细”,“细”到无孔不入的地步,“细”到课本非正文的的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学习思考、史学争鸣等等。在高考的题目中

关键词 只是两个甚至一个字而已,而这个字(就是最基本的知识点)如果没有掌握,题目就没有办法做。比如2009年浙江省高考题的第14题,

关键词 就一个字“路”。但是由于教材对宋代地方机构的介绍并不是教学重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不会把它作为重点内容加以应对,更不要说考试会考到这一非常时期了。但是只要掌握了“路”是宋朝特有的地方行政机构,此题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点”清呢?我给了学生一个一般模式:记住5W1H。5W是指: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为什么),1H是指:HOW(怎么办)。

二、线要明。

所谓线,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它也是历史事件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过程,是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基本内涵。它能够把不同历史时期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能够让学生从总体上宏观上把握该事件。对“线明”的把握的基本要求是:清晰明了,一贯到底。否则,在做题目时就有可能因遗漏其中的某些知识点而导致失分。下面还是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支柱,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如下:形成于春秋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强化于明清。这条线索非常清晰明了,而且把不同时期该制度发展的阶段特征也很好的表明了,其中有些

关键词 很重要,它们包括:形成、确立、巩固、完善、发展、强化。在这条线之下就是具体的“点”。比如:形成时期的“点”就有,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就确立实施郡县制度,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概念,要求加强君主集权;确立时期的“点”包括:中央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朝议制度,地方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巩固时期的“点”包括:中央实行中(内)外朝制度,地方上先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后实行郡县制制度,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刺史制度;完善时期的“点”包括: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度,地方实行道州县制度,全国实行科举制度;发展时期的“点”包括: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度,包括中书门下掌民政、枢密使掌军政、三司使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等,元朝中央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此外还有中书省直辖的腹里等;强化时期的“点”包括: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明成祖朱棣设内阁制度,清朝雍正皇帝设军机处等等。

那么该怎样做到“线”明呢?两种方法:一、教师给出一个题目,要求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概括,然后,教师再给他们修正,特别是把握

关键词 。比如宏观掌握近代中国的发展线索等等;二是教师直接给出相关题目的线索。

三、面要全。

所谓面,是指历史事件发展的横切面,它包括该横切面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等方面的所有情况,是历史事件的阶段特征,是历史事件的外延。面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比如“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剖析各种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辩证分析历史发展动因与过程的能力”等等。对“面全”的把握的基本要求是:面面俱到,有机结合。高考改卷都是踩“点”给分,而这个“点”其实就要求学生要全“面”掌握,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下面仍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中国历史发展到明末清初,在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其表现是清初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而同时,在文化经济外交上也有其相应的表现。比如,在文化上:清朝继续实行自明朝开始实行的八股取士以及可怕的文字狱,其消极影响是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积极影响是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同时也有著名学者开始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如著名的明末清初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来批判君主专制和其背后的支柱思想——儒家学说。在经济上:继续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其消极影响是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未能跳出农耕经济的固有模式,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但此时,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已经非常快了,出现了雇佣经济也即资本主义萌芽,而统治者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很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有了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的思想,其提出的背景就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那么,“工商皆本”这种经济思想的提出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这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应”。在外交上:清初实行海禁政策也即闭关锁国政策。虽然也允许粤海关(广州)一地可以与外国通商贸易,但实质上仍然是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一政策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拒绝与工业化“结缘”,使中国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那么,该怎么做到面全呢?方法也很简单,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记住三个字:政经文。即,在答题过程中,一般来说答案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即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综合性的题目,一定是三方面都要面面俱到。

四、网要构。

所谓网,即历史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是点与点的碰撞,线与线的交叉,面与面的结合,是历史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的有机串联,是知识网络,是全景图。对“网构”的掌握的基本要求是:一网打尽。其在高三复习过程中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我给它的功效评价是:一网在手,知识无漏。还是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在这个网络结构中,横坐标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脉络,是“线”;纵坐标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阶段特征,是“面”;具体的“点”则包括在每一个“纵”和“横”里面;而纵横交错就构成了一张全景图式的“网”。

总之,点是历史发展的支撑,线是历史发展的轨迹,面是历史发展的缩影,网是历史发展的全貌。只要在高三有限时间的复习中真正做到点清、线明、面全、网构,就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2009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教材教参人民出版社.

篇4

关键词:先学后教 前置性学习 皮亚杰 认知发展理论 以问题为中心

所谓前置性学习,就是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所进行的目标明确的自主性预习,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前置性学习是学习的第一个过程,也是最重要的过程,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先学后教,先做后学是由学生认知规律决定的,也是符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在皮亚杰看来,图式可以说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顺化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化的过程。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滤的过程。就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一种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就会过渡到一种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平衡的这种连续不断的发展,就是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重心前置,使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自己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提交课堂解决,也就是“先学后教”,这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改革与突破。前置性学习采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上课模式,就是根据认知发展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有效利用头脑中已掌握的知识资源,经过消化吸收,即同化;或者调整旧有知识结构,以构建新知识模式,即顺化,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连续不断地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学生可以通过“先学”,进行有效同化和顺化,甚至达成一定程度的平衡。依据学生“先学”效果,教师课堂教学可以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对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无疑是有效的。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实施“主体性发展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潜能,使之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体,进而成为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主体。而教学重心前置简单的理解就是先学而后教,无疑就是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并将主体性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前置性学习是一堂课的开端,是学生自己摸索、理解的自学过程,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前置性学习充分到位,课堂上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养成前置性学习习惯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结合我校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模式,前置性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前置,问题前置,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从课前的自我同化和顺化,到课堂上让问题在课堂中得到充分讨论,相互同化和顺化,最终达成知识的重新建构,使得问题圆满得到解决,达到平衡状态,并对学生前置性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跟进评价,从而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最终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合教学实践,要做好前置性学习,真正确立学生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前置性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设计中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就以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为例,来进行尝试。

一、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要在真实掌握学情基础上展开

真实掌握学情,精准设置问题,是学生能否在前置性学习中,顺利进行同化的前提,也是学生能否进行顺化的关键,也决定了前置性学习所能到达到的平衡高度。

高一学生对中国古代专制皇权、内阁、军机处等的知识一般只有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留下的大概印象,对专制皇权的起源、发展等等具体知识比较陌生、如内阁制初中历史基本没有涉及。初中知识不系统,没有通史的基础铺垫,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认识有一定困难;特别是一些女学生平时对这方面内容关注少,兴趣一般。在日常生活(通过各种媒体)和初中学习中,学生对明太祖和清朝、康熙、乾隆、大学士、军机大臣等有一定的耳闻和认识,而且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高一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知识虽比较陌生,但是通过本专题前面三堂课的学习,已经大致了解和掌握了中国古代(明以前)政治制度的演进过程。

在掌握这些学情后,问题设置就可以有针对性进行。并结合10年上半年热播的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和学生对乾隆、和的认识来设计问题:(1)同学们知道张居正担任过内阁首辅一职,那么了不了解内阁是一个什么机构,首辅是一个什么官职?(2)同学们都听说过和这个名字,在和担任过的官职中,有一个叫做军机大臣,请问军机大臣是一个什么官职?(3)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与我们前面了解的丞相一职是否相同,它们的职权分别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同学们可以将这些问题纳入到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中进行思考,并与原有对这些知识的片段认识相整合,使头脑中的历史人物完整化、鲜明化、生活化,形成历史人物和官职及职权的完整图式。

二、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要在结合课堂重难点基础上,简明扼要,指向性明确

繁杂的前置性学习往往会重复以前课前预期的老路,一项内容两块招牌,弄得学生晕头转向,反而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实效性不大,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致。所以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一定要简明,指向性明确。学什么,老师应有明确的要求。可以在结合本课重难点基础上有针对性提问,有效落实重点和突破难点。

本课重点叙述和阐释了三方面问题。第一个方面,讲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第二个方面,讲清朝成功解决了边疆民族问题,维护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第三个方面,课文简要分析了明清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制度的恶劣影响,介绍了面对近代化浪潮中国晚清统治者被动进行的改革。由于第二方面列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所以本课重点为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等三个知识点。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基于这些重难点,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图式,可以设问:(4)内阁除了首辅以外,还有哪些官员?(5)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内阁这么一个机构?它的职权是什么?(6)军机大臣在什么机构办公?他们的工作方式是什么?(7)内阁和军机处是怎么顺应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需要的?

三、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要在有利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和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差异性基础上,体现弹性和层次性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学生学业基础存在差异性,前置性学习一定要富有弹性,具体到问题设置就需要有层次。

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可以分解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密折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概括史料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图片,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的同时,通过对具体史料的分析,使学生在分析、比较、概括中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懂得论从史出的历史学基本原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解、分析明清专制制度强化形成的原因和内容及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一种制度的演进过程,对祖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因其弊而全盘否定,不因其利而盲目推崇。应该抱以客观的评价,做出合理的判断。

在前几个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三维教学目标和学生差异,再设置:(8)内阁和军机处的出现,对加强皇权有什么益处?(9)为了防止内阁的专权,对皇权形成威胁,明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10)清皇帝通过军机处加强中央集权,为了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采用了什么措施?(11)内阁和军机处的出现,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何意义?带来怎样的后果?

1~6问和9~10问是达成课本知识目标,7~8问和10~11问是达成能力、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样布置既有统一,又有开放,并使得问题之间有层层递进关系,使学生不断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化,主动消化吸收,最终为己所用,达到平衡状态。

四、前置性学习的问题答复要适时指导,即时评价

前置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逐渐掌握其中要领,先易后难,所以教师在指导策略上可以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对知识目标的达成,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正确引导解答方法。通过举一反三,学生很容易掌握。对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可以通过增加相关史料,课堂分合作小组讨论等等,让学生学会还原历史背景思考问题,用历史语言评论案例。并在前置性学习任务布置中,有老师的指导,有合作小组的帮助,有独立探索,有互助合作,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能力会水涨船高。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实验)》的评价建议中提到: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学习评价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即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现象做出的实时评估,通过调整、控制受评者的后继行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是一种有效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维持学生对前置性学习的长久兴趣,激发学生课堂谈论中的踊跃程度,并激励学生课外拓展相关知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跟进积极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成为能否继续前置性学习的成败关键。由于科目本身特点,课堂表现成为对学生前置性学习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

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艺术,对学生前置性学习的问题答复即时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肯定性评价,激起学生更大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否定性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现走我完善和发展。两方面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前置性学习的现实意义。

当然,即时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跟进评价,而且还包括调动学生,使学生进行互评与自评等各种评价活动。目的都是能够对学生在课前的付出做出积极评价,通过即时评价来营造课堂氛围,引导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并引导学生在完成前置性学习任务过程中,思考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升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从最开始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前置性学习任务到能够主动进行前置性学习任务的布置和完成,从而使得前置性学习的持续进行提供学生主体的动力和保障。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每堂课的课堂设计就能有目的进行。学生通过课前的充分研究,能让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并能运用课本来解决实际社会案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进行前置性学习,就是要让每个孩子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进行学习,也就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教社,1996.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教社,2001.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教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