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提分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提分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历史提分方法

篇1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应用

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是因为数学是物理学科的计算基础,更重要的是一些数学的思想,比如其中的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等。而且就当前高中物理试题进行分析,其中的选择题、实验题、计算论述题等都对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基于高中物理试题进行探究,找到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提升的新增长点,促进高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高中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概述

近年来,为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高考考试中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的考核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单纯的物理知识考核转变为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而这种转变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中物理考题的难度,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的解决各种物理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方法的融入成为了必要的选择。而学生在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能力应当如何提升,还应当基于教师对数学方法在物理试题中运用的理解。就当前高中学生在物理试题中运用数学方法能力的培养而言,其应当基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第二个阶段,将数学问题再回到归物理问题的能力。第三个阶段,将数学方法运用到物理试题中的能力[1]。

二、高中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的局限

数学是物理问题解决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能力才能实现对物理问题的有效解决,而物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数学的升华,如果学生只是具备较高的数学能力,依然无法实现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基于此进行分析,学生在高中物理试题中运用数学方法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掌握不足,要想将数学方法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迁移能力,只有让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迁移能力,才能实现学生对物理问题和数学问题的有效转换。第二,较高的学科基础,这不只是要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物理学科基础,学生的数学学科基础更是重要,所以在对学生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水平的提升上,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科基础进行培养和提升,为学生物理试题中对数学方法的运用打下基础。

三、高中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的策略

(一)基于数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思想的途径

对于高中物理试题而言,对于数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应当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为学生在物理和数学之间构建出知识的桥梁,让学生能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时候能够直接与对应的数学方法进行联系,从而实现物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升学生的物理试题解题能力[2]。为此,在课程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基于图像法、函数法、极限法、微元法、数列法等物理试题中常见的数学方法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对学生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能力的有效培养。为实现学生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文章就几种常见的数学方法为例进行阐述。1.图像法图像法是物理试题中最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对各种物理问题的求解具有较高的帮助,尤其是在物理问题涉及到运动学、力学、电磁学和光学时,图像法的价值更是无法被忽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图像法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升学生读图和用图的能力,实现对数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如例题: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卜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一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0B.在0一6秒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0C.在0一4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s0D.在5一6s内,物体所受合外力做负功。在该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的就是数学中的读图能力,学生要基于图像的内容,列出对应的函数方程并结合图像和函数内容明确途中多边形各部分所对应面积的意义,然后再进行问题的求解。2.几何法几何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物理问题涉及到曲线运动和光学问题时,几何法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被进一步提升。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几何法的适应性进行考虑,将其与对应的物理知识进行对应,让学生看到对应的物理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问想到几何法,从而实现学生物理解题能力和数学方法运用能力的提升。如例题:在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槽内,有又两个半径为R/3,重分别为G,,Gz的球A,B,平衡时,槽面圆心0与A球球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应为多大,在该题求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数学中的几何法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图中的内容,构建出ABO,并根据已知条件,构建出等边三角形,将整个问题都置于该等边三角形体系中,并在该体系中进行问题的求解,最终根据题中的信息求出。的值。3.极值法极值法是高中物理试题中不可忽视的数学方法,高中学生需要借助最值法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物理过程进行求解,尤其是学生在解决一些运动学、力学和电磁学问题时,学生对于最值法的需求更高。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数学中各种求最值法的渗透和运用,尤其是方程法和函数法的运用。如例题: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0.5Ω,外阻R1=2Ω,R2=3Ω,滑动变阻器在什么位置时,电阻表有最大的数值?为什么?为了能够实现对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师可以将数学中的函数思想和不等式思想融入到该问题的解决中,基于该问题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构建出不等式组,列出能够满足式子解决的不等式组,并求出问题的答案。4.微元法微元法也是物理试题中常见的一种数学方法,其倾向于将复杂的物理过程中转换成小的物理阶段,并借助一小部分的物理过程进行计算和求解,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其运用于整个物理过程中,从而实现对物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在使用微元法求解物理问题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细节的引导,让学生可以正确、科学的把握整个物理过程中的环节和对象,从而实现化曲为直,化变为恒。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让学生注意微元法使用的基础是每一个文员所遵循的力过程是相同,这样才能实现微元法的合理运用。如例题:两个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同心球面上,各均匀带点电荷数量为Q1和Q2,则在球面内部距离球心r(r<r1)处的电势为?在该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明确的是在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从而可知球面内部各个点的电势相等,且与球面的电势相等。所以在分析时,学生可以在球面上选取一个微元进行分析,然后在结合具体的物理知识进行问题的求解,从而完成问题的解决。

(二)基于试题需求,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实现高中物理试题中学生数学方法运用能力提升的基础是实现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而这种知识迁移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学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东西可以被迁移。所以在高中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加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教师在解决一些物理问题时就可以借助数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而且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更容易让学生将数学和物理之间的关系构建起来,让学生习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3]。如题:有些球类比赛前会用猜硬币正反面的方式来决定由谁来开球,若裁判以5.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硬币,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则硬币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A)。A.1.27m、B.1.35m、C.1.40m、D.1.54m。在解决该类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并结合00vv=+atxv=t+at构建出方程,先求出硬币速度为0m/s的时间,再根据所求出的时间再推出其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1.28m,在加上一些阻力的因素,其速度应当是小于1.28m,从而得出答案为A。借助这种方式方式,可以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受到数学思想的影响,并在习题练习中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物理问题,并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对物理的试题进行求解,从而实现学生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能力的提升,做到对学生物理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课程需要,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基础

为实现对学生物理试题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也应当加强对学生物理学科知识的重视,先扎实学生的物理学科基础,为实现科学、合理的在物理试题中运用数学方法打下基础[4]。如例题: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5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聚为r的两处,他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两个小球互相接触后期固定距离变为了2r,则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变为了(D)。A.5F/16、B.F/5、C.4F/5、D.16F/5。在该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仅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是不行的,其必须明白一定的物理基础,这样才能实现对该题的有效求解。比如在该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两种状态下的库仑力先用物理学科的公式进行表述,再借助数学的代数法进行计算,从而求的1165F=F,从而实现物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所以物理教师在对学生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能力的培养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物理学科基础的重视,要扎实学生物理学科基础知识为工作要点,逐渐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基础。结束语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试题中的运用是提升学生物理知识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基于实际教学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真正做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权民、张瑞琪.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内涵在高中物理运动学试题中的应用——以“根与系数的关系”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19,37(11):11-13.

[2]陈霞、孙宝东.数学方法与物理思维的整合应用——以一道几何光学题为例[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8,36(3):56-57.

[3]毛水忠.浅谈高考物理复习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15):P.76-77.

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不等式;学习方法;问题;例题

我们高中生在日常的学习当中,若无法准确的掌握不等式解题技巧,不仅不能提高数学成绩,而且还会在数学习题解答中遇到困难,降低解题速度。因此在不等式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挖规律、重逻辑的解题技巧,找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1学习不等式所遇到的问题

在向老师请教不等式的问题后,我常会对老师这样说:这个题这么简单,老师没讲之前,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但是老师稍微一解释我就会做了。面对此现象,我不得不深入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其实,之所以会有上面的这些现象的出现,以笔者个人学习经历为例,不外乎有以下原因:第一,学习迁移能力不高,老师只是个引路人,具体该怎么走,还要靠自己找到途径;第二,思维不够灵活,数学中的不等式确实比较难,它的解题方法也比较单一,在解题的时候,如果想不到适当的方法就会很难把问题解决;第三,不明确问题的解集区域,或者是在求出解集范围后,未明确范围的边界,也就是不能确定边界值;第四,穿根法在解题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明确函数所具备的升降规律,致使解题中出现错误。

除此之外,参变量符号被忽视而导致错误的出现,也属于我在学习不等式过程中最普遍的错误之一。例如:1+x1-x>0的不等式解集在x>1或者是x0的不等式解集是-1

2加强数学不等式学习的策略

2.1把握好不等式解题过程的思路

从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解不等式不仅要熟悉不等式的各种性质灵活变形,还要利用很多数学思想帮助解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思想方法:首先是数形结合,许多不等式与函数、导数、数列结合的题,都需要将代数转化为图形判断其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增减性等问题,选择题运用数形结合很多时候还可以避免复杂计算。其次是分类讨论,不等式与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结合考察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以前也会经常忽略对二次项系数和三角函数象限的讨论而导致丢分。再次是划归与转化,有些不等式可通过加一个数等方式,再运用换元法进行转化,使问题变得简单。最后是函数与方程,复杂的不等式最值问题往往很难直接计算,需要转化成函数,确定其定义域之后再用方程求最值进行计算。通过我自身在不等式中的运用,以及在自由灵活掌握了四种数学思想之下,其可以帮助我灵活应对不等式的各种题型。

2.2归纳不等式类型,以各个击破

例如在解绝对值不等式,遇到求解不等式|4x-1|>x+4时,常用做法是将不等式两边同时平方,然后将绝对值不等式转变为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但正是这种惯性思维让我忽略了其中的问题,造成了错误,同时这也是由于对于绝对值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告诉我正确的解法应是先考虑绝对值内(4x-1)的正负问题,当(4x-1)>0时,可以直接去掉绝对值符号,按照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如果(4x-1)

2.3运用线性规划解决不等式问题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线性规划和不等式问题结合的题型出现频率较高,且还逐渐发现与面积求解、定义域等知识有关,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就需要注意最大值与最小值,熟练掌握线性规划与不等式性质,明确上述两知识点的联系,让自己转变解题思路,以逆向思维求解,从而保证解题的正确率。举一个自己遇见的题例,如:已知条件如下:a>0,x、y均符合x≥1,y≥a(x-3),x+y≤3的要求,若z=2x+y,且最小值是1,求a值。我在解答这道题时,会对上述题目先进行观察与分析,然后发现该题的重点是对三直线确立的三角形及其面积的计算,与常规的最值求解存在很大区别,并且该题已经率先给了最小值,所以我仅需找出题目中存在的不等式关系,明确可行域范围与三角形可行域,对其中某条直线位置的变量进行求解。

2.4加强知识的联系,有趣味性的学习

不等式作为一项数学知识,事实上同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等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善于将看似抽象的数学知识同简单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来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和信心。比如,在正式进入不等式知识学习前,我可以举出一个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如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2元每千米,起步价为10元,最初的4千米计费10元,如果我身上只有23元钱,而我要去17千米的地方,那么我至少得步行多远呢?当我自己举出这一例子时,会立刻进入生活化情境中,将自己带到乘坐出租车的真实体验中,从而进入思考状态,带着兴趣和热情来分析问题,然后通过分析已知条件,结合题目中的未知变量,经过思考、分析,列出了一个不等式,建立起已知条件与未知变量间的关系,并利用不等式的相关性质来解不等式,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训练自己思维的目的。

3总结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且与其它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候还能够利用不等式来求解多种问题,是成功解题的工具。所以,我们要在数学学习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归纳出不等式的求解类型,各个击破,并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以此不断提高学习不等式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尹浩.高中数学不等式应用及学习策略[J].企业导报,2016(02)

篇3

一、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状况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一般都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着重点在于灌输历史知识,忽视思维引导和问题意识的培养等问题。

1.只注重历史知识的灌输

受到传统的教育模式的习惯影响,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师都只注重了对学生灌输历史知识。教学往往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这样使得学生的历史记忆能力较佳,但是往往不能灵活使用,成为“书呆子”。

2.思维引导的缺乏,忽视问题意识的培养

目前,很多的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学生兴趣问题的培养的重要性。历史教师往往都强硬地灌输历史知识,并且没留时间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提问时间。历史课对于学习历史文化、历史人物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只顾着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长时间地处于机械、无思考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运用水平和自身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历史教学中应当多培养问题意识

在历史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营造一些问题教学的气氛,通过设计情境问题、梯度问题等,提升学生在学习时的兴趣,这样的历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情境问题的设计,问题教学氛围的营造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问题来适当地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欲望,将学生加入到情境问题中,将教学气氛营造起来。

例如,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学人教版的高中历史必修1第五单元“的诞生”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接受能力,再结合“的具体定义、意义、目标”等问题,进行分小组合作分析、探究,自主学习等,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之间共同解决。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实际生活,将所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连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譬如,“大家假想一下,如果并没有被提出,或者是另外一个主义,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等等。将枯燥、压抑的传统教学方式抛弃,采取学生更愿意接受的趣味教学。

2.梯度问题的设计,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梯度问题来强化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利用梯度问题,将历史教学内容引导出,让学生一直处于思考状态和有问题答疑的状态中,再将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背景提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

例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人教版的高中历史必修课3第一单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自主猜测封建教育中传统课程的内容、谁提出的等问题。在实际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参考,结合当前课堂所教的历史内容、知识提出一些问题,依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难度,提高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兴趣。

3.杜绝伪问题和浅问题

提问是课堂中师生沟通最简单且有最有效的途径。问题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效果怎样和问题的质量好坏有密切的联系。应当杜绝提一些伪问题和浅问题,比如“同学们说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的没质量的问题尽量杜绝。问题的范围不宜过大,问题的深度、难度应当循序渐进。直接提出一个很难很深的问题,会让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

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 综合素质 综合能力

一、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让学生在故事教学中领悟情感。梁启超曾说:“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在高中历史教学学生感情培养中,教师要针对历史学的特点来展开行之有效的教学,应用故事教学方法使学生加深情感领悟是重要途径之一。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解历史人物的奇闻异事,以及具有积极引导意义的历史故事,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逐步放宽思维活动的范围。

在课堂讨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先要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配置课堂教学时间,尽量在每堂课中都设置5分钟左右的谈论环节,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讨论题目,进而让学生结合自身感受畅所欲言,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高中历史课堂讨论教学中,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将自己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情观念。

二、培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

结合高中生法制意识的现状,通过正面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可以针对三个方面,分别是法制权威意识的培养、法制平等意识的培养和程序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历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点”,精选生动、典型的案例,力求使法制内容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l)培养学生的法制权威意识法制的权威,表现为法制是公民或社会组织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任何人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要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以维护法制的至高无上性。(2)培养学生的法制平等意识法制平等,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或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针对还有高中生否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状,因此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予以纠正。 (3)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实体法与程序法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可偏废。程序法是实体法正确运行的保障。侵犯公民的程序权利,同样是违法行为,对此可以提讼。

反面: (l)“苏格拉底之死”法律制度,是统治阶级制定的用来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不可避免的带有阶级性、局限性甚至盲目性。并不是所有的法制,都意味着合理与进步。 (2)反思“”1954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的第三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八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①但是,“”期间,中国的民主与法制被践踏,国家的宪法成了一纸空文,根本无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三、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提问要揭示本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由于历史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历史知识繁多、杂乱、易忘,学生往往将历史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通过学习,透析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梳理历史线索,从而形成历史结构。[3](P221)而揭示历史本质提问是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这种提问往往似是而非,有一定的迷惑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意志。如在讲授“”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是因为商业利益而引起的?”在新课学习中,学生会积极地各抒己见,这时,教师不妨要求学生展现思维过程,各自陈述理由。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的讨论分析,就会得出清晰的结论。

四、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可以让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五、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阅读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良好的阅读历史教材的行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是保证历史学习效率的根本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有重要的帮助。通过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以下阅读方法比较适合学生所用:

框架式阅读: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一般是一节一节内容进行,一点知识一点知识地记。这种方法导致阅读速度缓慢,在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学的进程,更导致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使学生陷入小知识的海洋不能自拔。框架式阅读是宏观上把握历史教材的阅读方法,也称粗读。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一本书的内容。

细节阅读要全面:这里的细节阅读指的是每节、每目内容的具体阅读,又称细读。所谓全面,就是既要关注正文部分,也要关注小字、引文、注释、各种实物图片、人物画像、图表、练习等。之所以需要如此细致的阅读,是因为当前的考试考察的内容很细把粗读和细读结合起来,是阅读历史教材的基本方法。

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不能产生问题,只是对教材进行机械阅读,这需要训练才能获得这种能力。事实上,在阅读中产生问题很容易。

结束语:

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具体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以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俊峰.浅谈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学科教育,2000,(03)

篇5

关键词: 高考 试题研究 备考思路

一、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回顾与简析

总体特点:传承之下再创新,平稳之中求转型。

1.稳定和出新。

与2014、2015年试卷相比,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卷在试卷的形式和呈现方式,以及考查的知识、能力、思想内涵上呈现出延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中学历史的教学和学生的应考,也有利于保证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在稳定的同时,试卷也有一定程度的出新,如借助于当前的考古成就,考查历史的史学方法。再如37题第3问,为学生和教师所熟悉的“解读”类型的问题,在基本保持原有框架的前提下,与以往不同的是,列出了不同的观点,考查学生的判断和评析能力,进一步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体现了贴近学生的特点。

2.整体设计结构平衡。

试题注重整体设计,以重大历史事件、现象为载体,构建学生的认知框架。试卷力图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古今中外多角度多层次的贯穿和呈现,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的总体框架中加以反思与考察。这一整体设计的思路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试卷的整体结构比较平衡,基本反映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结构和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近似于历年的历史试卷结构比例。涉及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和主干知识,有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稳定。由于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试卷对中国古代史部分试题的分量有所提升,以往的中国古代史分数在24分以下,2016年达到28分。

3.强调能力立意,注重独立思考。

试卷注重对历史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在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诸方面能力的同时,试卷比较明确地突出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在选择题方面,延续往年做法,通过设置多种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需要分析新情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学科基本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在5个非选择题目中,有37题第3问和40题第1问呈现这一特点,超过往年数量,加大了能力测试的力度,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挥,对中学历史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2017年历史备考思路

指导思想: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全面扎实、训练高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基础,强化主干,尤其重视培养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延续三轮复习的模式。

一轮复习:(2016年4月―2017年2月)目标――单元突破,夯基提能。

二轮复习:(2017年2月―2017年4月下旬)目标――通史复习,融会贯通。

三轮复习:(2017年4月下旬―2017年5月底)目标――回归考点,由学变考。

2.夯实基础,构建体系,强化落实。

由“点”及面,实现知识的结构化;重视单元复习,揭示历史的阶段特征;以纵横联系法构筑立体的知识体系。

3.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史料实证(对史事的推理和论证必须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历史理解(要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情);历史解释(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价值观(对历史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及价值取向)。通过对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从而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

4.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历史探究能力。

一是资料精心选用;二是加强检查督促;三是鼓励学生质疑;四是倡导合作学习;五是制作思维导图。

5.加强题型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历史三大题型:

选择题(第24―35题)

材料解析题(第40题和选做题)

开放性试题(第41题)

选择题的突出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阅读难度大;思维考查环节多;主干知识考查抠细节;题肢之间干扰性大。如何做好选择题,这就要求考生知识储备要扎实,认真审题是关键,勤练精思不可少。

对于选裉庥惺大判断方法:(1)常识判断;(2)时间判断;(3)空间判断;(4)概念判断;(5)史实判断;(6)逻辑判断;(7)规律判断;(8)阶段判断;(9)程度判断;(10)数据判断。

考生在完成选择题时也应注意十大“陷阱”设置方式:(1)以偏概全;(2)主次颠倒;(3)因果倒置;(4)张冠李戴;(5)鱼目混珠;(6)正逆颠倒;(7)舍本求末;(8)似是而非;(9)答非所问;(10)添枝加叶。

材料解析题(第40题和选做题)的命题特点是:坚持“小切口,大跨度”,或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与社会热点有所牵连,围绕某一历史事物呈现宏大的时空格局,考察学科体系中的背景、原因、特征、影响等内容。

材料解析题解题步骤:

第一步:读(四读),即按照顺序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

第二步:审(二审),即审分值――确定要点数量;审设问――“三定法”(定向、定法、定位)。

第三步:答,即答案要“四化”――要点化;精准化;段落化;整洁化。

例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乙卷第40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

(定向词) (定法词)

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定位词)

2)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及形成

(定向词) (定法词)

的主要原因。

(定位词)

开放性试题(第41题)的解题思路:一是了解试题类型,明确观点,有的放矢。对于历史探讨题:观点判断+论证评价;对于历史阐释题:观点提炼+阐释说明。二是找准关键词语,理顺思路,有格有式。对于历史探讨题:常见行为动词为“评述”、“评论”、“评析”等。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①材料观点“是什么”;②我的观点“怎么样”;③论证过程“为什么”;对于历史阐释题:常见行为动词为“说明”、“阐述”(阐明并论述)。答题步骤一般为两步:①材料观点“是什么”;②论证过程“为什么”。

6.将精选精讲精练落到实处。

(1)精心选题:①侧重历年真题;②侧重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的内容;③侧重考点、难点、易混点;④侧重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有关联的题目。

(2)精心批改:逢练必改,逢改必批,落实两个“凡是”:凡是发给学生的习题,教师必须先认真做一遍;凡是发给学生的习题,教师必须全批全改。

(3)精心讲评:模式是“自查自纠――精评新练――查缺补漏――总结反思”。

参考文献:

[1]黄文钦.略论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下的高三历史科复习[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5).

[2]王百姓.浅谈高中历史复习方法的几点体会[J].江西教育,2012(21).

[3]陈伟国.基于高中新课程的历史复习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08(1).

[4]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权威:教育部命题专家详解2016高考各科试题(搜狐―高考―备考策略).

[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02年5月).

篇6

【关 键 词】 历史;虚拟情境;课堂效率;有效性;主体性

在当前很多的中学生眼中里,他们认为历史学科是一门单纯的记忆性学科,而且在乏味的学习中,毫无创造性可言,认为背背就好。但是新课改的考试说明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还要提高“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并形成“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问题不是背背就能解决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就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正是因为此,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就必须改变。在几年的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的体会到,运用情境教学,是可以有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好方法。

一、什么是“虚拟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类似史实的场景(可以是语言、图片、视频、史料等),为学生渲染出历史教学形象、生动、具体的氛围,从听觉、视觉等感觉多方面唤起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知历史,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而“虚拟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些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让学生想象于未来、现在或过去可能要发生的一些问题当中,让学生“身临其境”。虚拟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不是史料运用,虚拟情境教学是建构在教师所掌握史实的基础上,“是以史实基本特征为架构的再现。并非可以脱离基本史实进行虚构”。深入历史自古就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模拟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使学生自愿兴奋地融入课堂,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思维活跃,学生在这里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

如我在《蒸汽的力量》这节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段,采用了虚拟情境教学法。教学时,我首先通过第41届上海世界博览会以及第一届伦敦博览会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深入认识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前提和条件,以及对工业革命主要成就,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的了解。但课本中这部分的知识明显比较抽象,对高一学生来说要有效了解和掌握具有一定得难度,因此需要采用一种形象有趣、生动直白的方式进行重难点突破。学生难以全面概括,因此既需要教师的重点讲授和分析,又要注意培养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虚拟设置比较具体明确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所了解,如果单纯重复史实的话,比较枯燥。所以授课时换了个角度,采用情境设置的形式(“小记者来自1840年的报道”),将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穿插在故事中,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还原当时历史场景,身临其境,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够掌握,并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初中所学内容、阅读课本等方式归纳出工业革命的知识内容。授课效果可以看出,我的教学设计较成功地达到了预期设想的三维目标。

二、为什么要设置“虚拟情境教学”

(一)为了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历史教材内容多为年代久远,使得教材内容较抽象、枯燥,乏味,与学生目前掌握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较大差距。如果缺少必要的学习情境,学生就很难很好地完成对这些历史史实的掌握和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怎样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巧设情境,但是现有保存的一手资料少,所以历史教师要有坚实的史料作为基础,重新模拟场境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解读历史,增强历史教学的真实感、立体感。

(二)为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中,教师仍然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向同学们讲述历史。虚拟情境教学法能够与高中生心理特征相结合,使学生主动、积极分析掌握历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疑问是学生思考的出发点。在虚拟情境教学中,也要重视创设情境的问题,以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为载体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三)为了增强师生教学中的情感性

新课程强调历史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科的科学性,还要重视人文性,以及学生对历史的体验、感受,从而达到内心情感的升华,在互动中增强师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蒸汽的力量》虚拟教学的情境中展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场景,使学生了解到企业家创业的艰辛、成功者要善于抓住机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压榨、工业革命影响中环境污染等,给予学生另外的历史体验。让学生通过想象、模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让他们在提高学习历史兴趣的同时,通过运用这样的虚拟情境,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历史、了解历史,从而更好地学习历史。

三、历史课堂中“虚拟情境教学”设置的常见误区

(一)虚拟情境不是虚构情境

历史学科是以追求历史真实为己任的,离开了真实,历史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虚拟情境建立在历史真实基础之上的,是对历史真实的再造和加工,是为更好的教学而服务的。虚构情境是胡乱编造,是没有历史真实的虚构。如果把虚构情境和虚拟情境相提并论,就必然导致学生学到的历史是虚假的,建立的历史观念是歪曲的,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即使是虚拟的历史情境,也要遵循两个原则:尊重历史、追求真实。虚拟情境一定要建立在特定的真实历史背景之下,要有坚实的史料作为基础,不能随意为之。

(二)为了情境而情境

我们不要太执着于虚拟情境教学,虚拟情境只是众多历史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进行情境教学的,我们必须选择典型的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

(三)虚拟情境教学法使用的过多过滥

当然,在一节课中,并不是主体情境的设计与运用越多越好,太多的情境设计会严重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历史虚拟情境教学是采用根据真实的历史史实在教学活动中构建出符合历史实际特征的虚拟情境,其设置使学生对历史史实有深刻的印象,然后再让他们逐步形成相关的历史见解以及对历史发展方向的思考。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认识到虚拟情境本身不是教学内容,虚拟情境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式,凭借情境而展现的探究材料与探究问题才是真正的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跳出虚拟的画面,思考更为本质的东西,在具体的事实中寻找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从而投入到我们的历史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情绪氛围,自然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教师应积极学习运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发挥其积极作用,倡导新课程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历史教育教学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文目标。

【参考文献】

[1] 邱俊. 从两个教学片段反思历史虚拟情境教学法[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1).

篇7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科能力培养一直是中学教育界高高举起的大旗。20世纪80年代起,适应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界围绕能力培养展开了大讨论。怎样定义能力、怎样界定不同学科的能力和特点以及能力培养的实际操作方法等,一时成为热议的话题。尽管对于能力和学科能力的认识还没有形成最后的一致,但它无疑极大地吸引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推进了对能力问题认识的深入。

对历史学科能力和能力培养的认识经历了不同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以对知识的掌握和思想教育为主,强调的智育任务中包含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对“基本能力”的表述也不很清晰,只是作为一种比较泛化的要求,将能力培养作为智育任务里的一部分。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各个学科,在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始提出能力培养的问题。于是,历史教育的“三项任务”被提出来,即历史知识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培养并列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至于这里所说的“能力”,当时的概念还是比较笼统的,仅仅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尽管如此,能力问题的提出还是引发了一场有关能力培养的热烈讨论,很多讨论参加者自觉不自觉地把能力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考察,列举了种种属于历史学科范围内应有的能力,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关注由此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这场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大讨论最明显的结果是,在下面的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中学历史教学需要从简单的知识要求转向知识与能力并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这种共识的最高意义在于,它不仅把知识与能力联系起来,而且把能力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使能力培养有了坚实的依托和明确的方向,使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只有从学科的角度去理解能力、研究能力、培养能力,能力才更真实、充实,才能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尽管在更深更细的层面上,如历史学科能力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和内容,怎样在教学中体现和培养它,似乎还不完全一致,但在大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上――即与高考要求的衔接上――是一致的。正是在此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考试说明”中,开始对能力考查提出了明确且逐步细化的要求。这些要求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是相通的,因此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很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的设置理念和内容要求,课程标准指出,它“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这一课程目标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按照课程标准的解释,“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能力”,是指“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新课标吸收了以往历史学界讨论的成果,明确提出了历史课程需要培养和训练的能力内容,并把它纳入到国家课程标准中。但是,也应该看到,新课程标准并不强调学科体系,为了突出人文素养培养,还着意淡化不同学科的特征,特别是在高中历史课程上,力求打破以前的知识结构,以专题方式取代通史方式安排学习内容。与此相适应,新课程标准中也就刻意避免了“历史学科能力”的提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在为高等院校选拔合格学生的高考当中,历史学科能力和对这种能力的要求又明显存在,回避不了。这样,在新课程标准下,需不需要提出和培养“历史学科能力”,以及历史学科能力都包括什么,好像反而不那么清晰了。

这并不是说新课标的目标与培养历史学科能力相对立,只是说目前一些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误读多多少少与对新课标的理解有一定关系。在不强调学科体系的新课标语境下,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关注没有十年之前高了。一提到历史学科能力,似乎就与“高深”和“专业培养”联系在一起,似乎它不再是中等教育课程应该承担的任务。如此等等,均属误解。

历史学科体系与历史学科能力有联系也有区别。作为成熟的学科体系,它应该包括指向明确的研究对象,经过验证并得到认可的理论指导,完备的系统知识和知识结构,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清晰的学术积淀。这些内容确实没有必要全部落实到中学教育中,出现在教材里和课堂上。但不必全部体现并不是不要体现:如果名称叫做“历史”的课程却没有包含历史学科的特质和重要内容,至少是名不副实的,也会缺乏与其他课程的区别性。新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历史课程内容,尽管内容选择和编排方式还有待商榷,但无法否认的是,其中包含了一些历史学科的要素和知识结构,利用这些要素和知识结构可以完成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的任务。换言之,现行的课标和教材,还是能够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搭建相应的平台,课标、教材与学科能力培养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相互连通的桥梁。关键是看实践者能不能发现和把握住其中现成的关联点。

课标中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价值观”内容的规定,只有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考虑才有意义,像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获取历史信息、历史思维、“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等要求和目标,也只有用历史学科的概念和规范加以框定才能具体落实和更具说服力。试想,如果历史唯物主义不落实到具体历史史实的认识分析上,如果在信息、思维、贯通、关联前面抽掉了历史内容,历史这门课程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历史和历史学科的独特性,才使理论、思维、意识、方法等,从抽象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具体实例,从概念变成了切实可行的操作,进入学校的现实生活中。不仅是历史,其他学科在中等教育中的存在,皆因如此,概莫能外。

对历史学科能力产生“高深难”的误解,是没有认识到任何能力都是有层次的。在心理学上,能力属个性心理特征表现,被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抽去了学科内容和要求的能力,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特殊能力并不有利,客观上使能力培养有出现“残缺”之虞。同时,既然是个性化心理特征,能力也就有了高低之分,全偏之别。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随着心智的变化,能力也有变化。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能力培养目标也会呈现阶梯状上升趋势。按照现代教育规律,教育的程度越高,学科性向越明确,专业划分越细致,对相应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高等教育强调的学科特征和学科能力要求,自然比中等教育要“高深”;但这并不意味着后者压根就不用提、不能提学科能力要求了。中等教育有自己的学科能力培养的范围和量度。它的目标肯定不是培养“大师”级的学科能力,而是让学生初步接受学科的能力训练,掌握初步的学科能力技能,为其进一步深造奠定一定的学科基础。

就以获取历史信息为例,这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考试说明”,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中,就分成了“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三个层次,不同层次体现了同一能力的不同要求。即便是“论证和探讨问题”中的“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和“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要求,也是针对高中学生的能力程度的,并没有提出诸如文字训诂、史料辨伪与考证等要求。至于像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那样“释证钱柳之诗以论史”那种对史料的解读和挖掘①,更不属于高中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范围了。作为对能力要求程度的标示,历年高考试题是一个明确的例证。这就是说,对学科能力要求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宜随意夸大,敬而远之。

历史学科能力固然重要,但在新课标之下,它还不是历史教学要达到的全部目标,或者说不是最高目标。教育部在近十年前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定位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尤其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由教育部最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则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②。同时,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两部分中,都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并把其作为宗旨和出发点。可见,仅仅把高中历史教学定位在能力培养上是不够的。在新课标的新一轮实践中,已经把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培养联系起来。

把学科和素养结合起来,已经是中学很多学科教学中提出的要求。人文学科在这方面可谓一马当先。像语文素养、政治素养、地理素养等提法不仅明确写入高中课标,并且已经开展了相应的讨论研究。《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课程指导思想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在课程目标上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程性质的规定中有: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其基本理念中也有“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的表述。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不同学科对本学科素养的解读和理解对我们认识历史学科的素养具有借鉴意义。就“语文素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雷实教授认为,它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崔峦把其定义为“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韩雪屏教授对“语文素养”进行了结构分析,认为它主要由四个层次构成,“一是显性言语行为,如听说读写;二是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如语言知识等;三是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如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等;四是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如言语主体的思想品行修养等”,其中显性言语行为浮于语文教学的表层,其他三层都隐匿在水下,从而构成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①。

对“地理素养”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有的认为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有的指出,地理素养就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还有的把地理素养定义为,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能够从地理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个人修养。一般来说,地理素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理学习行为、地理学习态度以及地理学习目的等。地理素养的构成主要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观点等构成要素②。

这些关于学科素养的讨论,为认识和理解“历史素养”提供了很好的“他山之石”。那么,“历史素养”应该怎样定义,它的主要内涵又是什么呢?

从词源、释义的角度,对“素养”一词有多种解释。一是指修习涵养,即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汉书・李寻传》中有:“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二是指平时所供养,《后汉书・刘表传》:“越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三是指素质与教养,即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态度。四是指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等等。这里的“素”,不仅仅是“平素”那样的时间、过程概念,而是指一种长时间积淀下来的内在的品质或者素质,它的构成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思想观念和方法等;“养”则包含了后天的教化、培育、修习、陶冶等含义。这就意味着,素养的养成既是个人的天赋、勤奋、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接受外界引导、教育、训练的结果。因此,在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素养,不是“额外负担”或“多此一举”,而是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职责。这完全契合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也是当今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等在教育实践中的进一步落实。

素养的培养不是空泛的,它必须与具体知识的灌输,具体能力和特定的思维方法的培养相结合,通过诸多具体的事例和反复的专门训练而获得一定程度的积累,才能有的放矢,立竿见影。这就是为什么素养一定和学科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当然,尽管我们可以泛泛地说“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等等,但它们也都是由一个个学科素养集合融汇而成的。

具体到历史学科,它所呈现的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

历史素养的基本要素仍然是知识、能力、意识和价值观。知识是基础,特别是历史学科,任何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都要在建立在坚实的史实之上,而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照,也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实效。从历史素养的高度看,历史知识既是具体的,也是整体的,既是独立的,也需要前后贯通、上下相连、左右相逢,既要保证知识的完整和独特,也要对它进行消化、加工、提炼。如果说,以前我们注重的是怎样把知识“喂”给学生,囫囵吞枣也好,细嚼慢咽也罢,总之进到嘴里胃中就行。那么现在,培养素养就还要再进一步,要关注知识的消化,关注它是不是发生了有益于吸收、转化为有益于生命的“酶化”①。把“死”知识变活,把活知识变灵,是知识“酶化”的主要目的。因此,知识+知识的“酶化”,是历史素养要求的知识观。

历史素养所要求的能力和历史学科能力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是历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学科能力如何,决定着历史素养的程度。对历史学科能力有很多种描述和分法,但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应该是:准确描述与区分历史史实的能力和进行历史思维与按照历史规律进行阐释的能力。前者着重于史实的存真和历史脉络的厘清,追求真实以及对历史存在的敏感;后者着重于在运用史实基础上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说明、解释,言之有据,论从史出。实际上,这是锻炼和培养如何科学地、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对待历史和运用历史的能力。这种能力之中也融入了应该具有的历史观和对待历史的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具体的能力要求(不管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十二项能力还是其他的能力细分)背后,都是在塑造学生对待历史的态度;学会了正确地对待历史,也就学会了正确地对待现在和未来。

历史素养所要求的历史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学习历史的价值有明确的意识。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有什么益处,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是所有学习过历史的人都很清楚和明确的。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意识,即历史中包含着人类文明成果和取之不尽的经验教训,从它那里可以扩展视野,增添认识问题的厚度,使思维从单线条进化为复合式、思辨式的思维模式;学习历史不仅可以知道很多“故事”,更关键的是,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增长智慧,逐渐练就一双明辨世事的慧眼。在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下,这样的问题被忽略了,淹没在“挣分”“升学”之中。于是,学习历史更深远、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的意义,被淡化甚至被抽掉了。当然,不是只有历史学科具有这样的“功能”,但历史学科的这种“功能”别的学科无法取代。

历史意识的另一个方面,还包含思考问题的角度与习惯,价值衡量的标准以及情感文化认同等。对一个问题,习惯于从具体材料出发,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宏观大势,结合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遵循诸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对立统一、矛盾转换的辩证思路,就是具有历史意识的实际表现。同时,看重人类文明成果的各种表现形式,敬重并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历史信息和文化传承的积淀作为衡量标准,也是历史意识在价值判断上的反映。在情感文化认同上,历史意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具有几千年多民族、多种文化交融发展历史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只有回放到历史中,只有用历史来检验来印证才更有说服力。同样,今天的中华文明和炎黄文化,只有用其形成的历史进程才能更准确地诠释它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茂。只有具有了历史意识,才能更透彻地发现并认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之所在,才能体会出像“血浓于水”这样的词汇中蕴含的人文精髓和历史寓意。

在历史素养中,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就不可或缺。只不过这里的情感价值观不是抽象的要求,而是渗透在素养培养的全过程。如上所述,知识的传授本身就是求真、证实的过程,知识的“酶化”也是希望它发生转化和升华,影响接受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历史素养所要求的能力,是在塑造对待历史的态度。历史意识中,和情感价值观密切相关的内容更多。可见,情感价值观不是靠“单独”培养而形成的,离开具体史实,很难真实稳固。

归根结底,历史素养培养的还是一种心理品质,只不过是借助对历史的认知和阐释――即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现出来。这种心理品质表现为:对历史史实的敏锐性,即发现和捕捉问题敏捷并具有批判性思维;历史知识的准备性与连贯性,即比较系统地掌握知识并能有效准确地加以调动;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广阔性、独特性等连续的思维品质,即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解释不是停留在表面,以比较宽广的历史视野,探究历史事物发展过程内在的动因和规律,并利用已掌握的史实和的分析方法提出见解与看法。这样的心理品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也不是应试教育能够完全做到的。一旦把历史教育规定为一成不变的“模式”,把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思维归纳为某种“定势”,历史素养所依赖的心理品质也就无法得到持续提升,素养培养很可能最终变成一锅“夹生饭”。

有必要指出,历史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并且需要一个从低到高逐步培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学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培养阶段。历史素养的内容并没有超出中学历史教学的范畴与框架,很多要求已经贯穿和落实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了。历史素养的培养的主要环境与条件就是课堂教学和探究实践,它的根实际上深植于日常教学之中,认为历史素养培养与中学历史教学格格不入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习能力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师指导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一个民主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下面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兴趣的激发

历史学科往往得不到家长的重视,进而影响学生也不够重视。面对这种状况,初中历史教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性,最终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就课堂获取的信息,再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体获取其他的历史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对史实的辨别分析得出更深刻的结论。如探究"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通过课堂交流、小组讨论、展示图片、展示课件、教师总结几个步骤,让学生学会获取历史信息,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实践证明,表扬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牢固掌握,对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大有好处。

二、注重教师驾驭课堂的主导能力的发挥

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学生的潜能和动力,一旦把动力激发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就会无穷无尽,学习这就会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课前要注意学会归纳和整合每个阶段历史。把每个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以后,让学生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某一个历史阶段要形成系统知识结构,如封建社会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可以根据要求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最后形成对封建社会的主题的横向、纵向认识和理解。归纳过程要注意指导学生从时间、背景(政治、经济等角度)、影响等方面记忆。

其次,授以学生如何阅读教材。注重指导学生阅读书本。良好的阅读书本的能力对学生解题能力会起到辅助作用。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带着问题阅读,提出本节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题设的问题看书,找答案,然后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一起评判、小结,得出正确结论。

三、注重把握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所谓"核心"应该就是每一节历史课的重点。重点的突破环节,也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教师的精讲,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这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用精炼的语言,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从课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我们常提"以学生为主体",但如果整节课都是围绕学生展开,接二连三的提问,纷繁复杂的活动......这些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这也背离了新课程的初衷。初中课程的探究要适可而止,否则,一些问题,学生会越探究越糊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仍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讲解的机会很少,失去了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这样的探究学习只是做了无用功,是名副其实的"无效探究"。

四、注重抓好巩固练习

教师在选择习题的时候,必须精选精练,以《考试说明》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思维性较强的材料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

学生吃透教材,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但还要加强对学生面对问题时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的培养。

首先,指导学生读懂材料,读懂材料和教材知识相吻合的部分。尽管材料题的一切皆"新",但所提供的内容总是教材的"影子",必然与教材的某些知识发生联系。材料题目这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了命题的意图就等于明白了答题的方向和知识范围。

其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答好考题的关键。解题中的文字表达包括语言内容的组织、语言内容的表述特点和使用历史语言。历史问答题的文字表达理应运用历史语言陈述,语文的一些解题方法,如归纳段意法、总结中心法,也可用在历史解题中,此外,历史问答题答案并不是课文原话,但又源于对教材内容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指导学生在知识结构形成的过程中养成归纳、概括、分析能力,对每个知识点尽量用最简明的语言予以表述。

五、注重学生整合试题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历史中考命题淡化了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能力考查题特别是思维能力考查题的比例上升。无论是主观性试题,还是客观性试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无法从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就连选择题也不再是过去那种对课文的机械照搬,而是提供了全新的史料,其命题原则就是立足于对教材基本知识内在本质的揭示。这样只靠熟记基础知识或者打题海战术,是远远达不到获得能力提升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对教师、学生、课程设计、课堂活动等都有了更新的要求。教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要有效的结合起来,历史教学在应对这种新形势,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运营历史知识,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历史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伟.对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的思考[EB]

篇9

一、观念的蜕变――什么是绿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绿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不牺牲学生的自有资源(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学习环境(时间空间、和谐氛围)为代价,用最短的教学时间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教育尝试。

绿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应该包括一种“模式”;两个“前置”、两次“批改”;三个“标准”、三个“重点”、三个“动”;四个“灵魂”、四种“状态”。一种“模式”:导学―探究―提升―检测。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两次“批改”:课前批改“导学案”,提高针对性;课后批改纠错后的“导学案”,夯实基础。三个“标准”: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具体的一节课里达到掌握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三个“重点”:精细的“导学案”;固定的学习小组;循环式展示。三个“动”: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心动,思维在动;神动,思想在动。四个“灵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动学生;发展学生。四种“状态”:情绪状态(兴趣、热情);交往状态(倾听、讨论、互助、展示);思维状态(质疑、对抗、深度、广度);生成状态(收获)。

二、行动的突围――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绿色高效”

如何把“绿色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真正落实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导学案”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绿色高效的主要载体和抓手。

首先,“导学案”的设计应该绿色高效。“导学案”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主体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导学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探究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等。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第三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为例,结合选修课的特点,谈谈“导学案”的具体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和体现的教学模式。

其次,“导学案”的使用应该绿色高效。下面,仍以“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为例说明“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1.课前使用――学生独学为主;教师“独学抽查”、“二次备课”。学生在独学前,首先要全面了解“导学案”上的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模块,做到有标可循、提高效率,然后再阅读课文展开独学。

教师要对学生的独学情况进行抽查,既是对各小组学生独学效果形成评价,也是对学情开展深入调查,确定哪些问题学生已经解决、哪些知识在课堂上要重点讲解,以便学生在对学、群学、展示时更有针对性,找准新课题学习的起点,把握学习进程。这是教师的“二次备课”过程。

2.课中使用――学生对学、群学、展示、整理学案,教师则重在关注学情动态、学法指导和学习过程。课堂上学生先对学后群学,有利于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现分层学习、同步提高、整体推进的目标。当然,在对学和群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讨论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和讨论成果及时记录在“导学案”上,以便在展示互动时交流。例如,本课内容提出梭伦的“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色彩”,具体哪些措施带有折中色彩,部分学习小组就对此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他们认识到:“解负令”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但同时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地产,使他们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财产等级制度一方面使下层公民分享了部分政治权利,另一方面又确保了第一和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优势。这些都体现了改革的“折中”色彩。这一讨论成果为后面的“课堂探究”和展示做了一定程度的铺垫。

小组展示的是“导学案”中预设问题或对学和群学中生成的有价值问题的讨论成果,特别是后者具有极强的展示交流价值。

展示后,学生要对“导学案”进行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整理问题、整理知识要点、整理知识结构。通过整理,将知识点串成知识链,将知识链结成知识网。

篇10

关键词: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教师要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处理的方法,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对于运用历史理论深入分析、认识、理解掌握复杂的、交叉的、矛盾的历史知识,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应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有:学生组织学习的能力,包括:能确明学习任务,制定详实的学习计划,选择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及时检测学习效果等四项基本能力。学生阅读的能力,包括:能自己看书,学会全面阅读,初步熟悉资料,能抓住书本中主要内容;能从教材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能对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学生搜集和使用资料能力,包括:通过目录、图书、索引、参考书和网络进行资源搜集;根据问题搜集资料,能根据需要对资料进行分类,能用资料论证或阐述自己观点等能力。这是适应终身教育体制的关键性能力,这些会使学生们受用终身。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掌握基本的自学能力

1、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二、创设激发学生求知的教学氛围

学生思维的展开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斯托利亚尔认为:“知识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正确消化吸收,不容易忘记。我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疑问、设障碍,布迷局,揭矛盾等,激发学生提问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这种情景,能引起学生对老师提的问题高度注意,会投入积极探索之中,从而使学生成为自觉主动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动机,并能敞开心扉,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对此教师要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学生初步掌握一节课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头脑中分散的知识点用“线”串起来,理顺知识的层次结构,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有系统性,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获得准确的历史概念。

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在多“思”上,这是一种发展性的思维活动,老师把问题提出后,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体验、感悟、交流和实践的机会,不要为了追求教学模式的完整,使学生的参与活动成为过场,应采取学生先尝试,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探究、合作中解决问题,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首先,让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构建出本课的知识网络,了解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其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再次,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设计问题,带到课上,师生共同解决。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自学能力的运用创造机会,在历史教学中多注重设计历史的“典型事例”,使学生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学习,加深对同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四、因材施教,善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一个班里,学生内在潜能、学业基础和自主参与程度不尽相同,但都有可能学到这种或那种本领,取得成绩。教师应保护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他们是否会从历史角度思考问题,按照不同的教学环节,注意学习信息反馈,并给予他们积极而有效的帮助,多表扬,给学生自信,不断增加他们参与的次数和程度,使每一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都获得一种学习成功的体验和满足,增强对投入学习的热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在科技日益发达今天,现代的教学设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我常用多媒体播放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从中概括、总结。用课件演示历史战役的中进攻路线、战役地名,城池名称,学生跟着进行口述或书写。这样既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的教学必须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认知基础,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