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认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突破:它最初的设计是单纯的来提高处理速度的高速计算器,到目前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大多数问题的智能机器,许多人继续研究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使人们可以轻松享受由计算机带来的便利。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解
计算机科学来源于对数理逻辑、计算模型、算法理论和自动计算机器的研究,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计算机科学是用来研究计算机设计、制造及计算机信息获取、存储表示、处理控制等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是描述和变换信息的算法,包括其理论、分析、设计、实现和应用的系统研究。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包含各种各样与计算和信息处理相关主题的系统学科,从抽象的算法分析、形式化语法等,到更具体的主题如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和硬件等。
计算机技术是研究计算设备的科学技术,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可粗分为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几个方面。计算机技术包括: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设计、流水线原理及其在CPU设计中的应用、存储体系、总线与输入输出。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算起,计算机的发展已有六十多年,计算机无论从运算速度、缩小性、降低成本或者开发上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2.1“技术突破”型科技逐渐让位于“系统合成”型的科技
早期的三大发现(达尔文学说,能量转换,细胞学),在1925--1950年重大科技突破有40多件。而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则为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等寥寥几项。50年代后这种技术突破是越来越少了,70年代至今,我们人类似乎在循环一个周期,我们将从前的科学原理及技术挖出挖深,并且把他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技术。就好像计算机基本原理虽然有了极大的发展,但论起基础仍然没有离开100年前关于程序与存储的设想。而阿波罗宇宙飞船技术,当中没有任何一项是新的突破,而是把原有的理论加以结合组织,并且排列有条不紊准确无误,通过实践得来。
从1904年发明电子管到1946年成功造出第一台计算机,耗时42年。而从发明半导体晶体管到造出半导体计算机,仅为10年左右。微电子精细加工技术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只用了2年不到的时间。超微细加工技术到第四代计算机的创造,可以说是同步突破的。“技术突破”型科技逐步让位“系统合成”型科技。
2.2向经济、社会文化、商业流通等各方面渗透
科学是绝对的第一生产力,从前是,现在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潜在生产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科研工作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工作的规模越来越大,难度和代价也随之加大,为求经济和社会活动能顺利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科技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
2.3强化综合性和专业化
从认识客观世界到改造客观世界,形成的专业化与综合性这样一对矛盾体。一方面要求深入客观世界,要求科学技术分工仔细,而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国家政策和经济,又必须把细分的专业加以整合,毕竟许多工作单靠一方面专业是无法解决的。强化综合性和专业化,正因为此,电子科技渗透国民生活才不致造成极大的困扰或混乱。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景
当今计算机科学发展趋势,可以把它分为三维考虑。一维是向"高"的方向。性能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的主频越来越高。像前几年我们使用的都是286、386、主频只有几十兆。到现在出现了奔腾4微处理器,主频达到2GHz以上。而且计算机向高的方面发展不仅是芯片频率的提高,而且是计算机整体性能的提高。二维是向“广”度方向发展,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就是无处不在,以至于像“没有计算机一样”。近年来更明显的趋势是网络化与向各个领域的渗透,即在广度上的发展开拓。三维是向"深"度方向发展,即向信息的智能化发展。目前计算机"思维"的方式与人类思维方式有很大区别,人机之间的间隔还不小。人类还很难以自然的方式,如语言、手势、表情与计算机打交道,计算机难用已成为阻碍计算机进一步普及的巨大障碍。随着Internet的普及,普通老百姓使用计算机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强烈需求将大大促进计算机智能化方向的研究。
计算机技术则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变革。诺伊曼体制的简单硬件与专门逻辑已不能适应软件日趋复杂、课题日益繁杂庞大的趋势,要求创造服从于软件需要和课题自然逻辑的新体制。并行、联想、专用功能化以及硬件、固件、软件相复合,是新体制的重要实现方法。计算机将由信息处理、数据处理过渡到知识处理,知识库将取代数据库。自然语言、模式、图像、手写体等进行人-机会话将是输入输出的主要形式,使人-机关系达到高级的程度。砷化镓器件将取代硅器件。
二十一世纪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快速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培养目标就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是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已经成为社会主流,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前景广泛,有着巨大的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门学科发展的困难与局限性。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科学仍将面临着结构过于复杂、智能化解决难等问题,这些将是我们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需要主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J].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08(01).
篇2
关键词:倾斜 消极怠工者 问——写 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环节,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打造高效的课堂,是值得我们推敲和交流的话题。我受一些优秀教学案例的启发,想谈一谈自己对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希望能与广大同仁交流。
一、巧用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观摩过无数次的课堂教学,回顾总结课堂提问的环节不难发现:体验成功的快乐几乎变成了反应灵敏、成绩优异者的专利,思考不成熟和反应迟缓者得到的永远是“你再好好想想”、“你怎么连这个问题也不会”,有的甚至终年受冷落。尤其是在一些诸如优质课评选之类的公开课中,这种“倾斜”愈加明显,其结果是课堂上的“消极怠工者”越来越多,教学也就成了少数人的课堂。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全面性,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首先是问题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让那些反应迟缓者也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机会;再者可以设计一下提问的形式,比如让学生通过书写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就是让所有的学生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快速写下自己的答案。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
例如《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去过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了什么?
生说自己的购物情况。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超市去购物(投影出示图片):
水 彩 笔:8元
水杯:2元
玩具飞机:27元 文具盒:3元
足
球:40元
布娃娃:5元
请选购你最喜欢的两样商品,算一算买下它们你要花多少钱,并列出算式。 转贴于
本片段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超市购物”入手,链接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兴趣、易接受,很自然地融入了数学情境中。
三、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不过是笨拙的工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旦把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铭刻于头脑中,将会使他受益终身。
1.教学生动手。
先看一个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到野外秋游,带了三箱矿泉水,一箱内盛有8瓶,回来时剩下一箱,另外还有7瓶。请小朋友们算一算:剩下的矿泉水有几瓶?请你们用小棒来代替矿泉水数一数。
生1:我是1瓶1瓶地数……一共15瓶。
生2:我是4瓶加4瓶加7瓶,一共15瓶。
生3:我是先拿2瓶和8瓶合起来是10瓶,10瓶和5瓶合起来是15瓶。
师:哪个小朋友数得最快?为什么他数得这么快?哪种方法好?
在此片段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算法,而是借助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明确算理、比较算法进而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学会了学习。
2.教学生质疑。
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是投入学习的前提,敢疑才善思。曾经有这样一位数学教师,规定学生每周必须提出两个问题到办公室去问老师,一时间诺大的办公室挤满了提“问题”的学生。我们姑且不说这种硬性规定恰当与否,但有一点,那就是这位教师能够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敢于并善于质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如“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比、分数、除法间的关系为什么不用“等于”,而用“相当于”?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烈,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比、分数、整数和比例间的关系就一清二楚了。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四、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
篇3
一、整理知识,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在复习课中,有一个对知识的梳理过程,许多教师对学生总是不放心,上复习课要么就是面面俱到,不停讲解,不停提问;要么就是大量练习,只求结果,不重过程。这样的复习课表面看容量很大,教师也很辛苦。但是,有多少学生参与到复习中了呢?不得而知,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如在复习“圆”时,我这样启发学生:“我们复习知识就好比蜘蛛结网,今天,我们就把圆的知识整理成一张整齐的网。请大家拿出自己手中的圆,把你所知道的圆的知识整理出来,并介绍给大家。”这样就避免了整理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问答式教学,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完成圆的知识网络图,形成知识链。这样就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主动探究的快乐,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二、创设研讨氛围,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在复习课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研究、探讨的氛围。通过同学们在展示、汇报、交流、比较、评价、反思中展示的思想过程,帮助他们反复建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展示学生的才华。
如在“圆”的复习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各小组的同学分组用所学的知识提问并请另一组回答,看哪组学生提问的水平最高,哪组学生回答的最好。这里老师引而不发,让学生相互提问、相互启发,让学生唱主角,使得整堂课“活”了。
三、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总复习时,有的老师照本宣科、机械重复,这样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如复习“圆”一课时,我有这样一个设计:“请大家给班级存储的光碟做个包装。”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在问题的探索解决过程中,有的学生考虑美观大方,有的考虑经济、实用,有的考虑携带方便……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包装式样,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这样,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也得到了发展。
另外,在复习课中应当帮助学生扫清未知障碍。我喜欢这样问学生:“关于这一知识,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太清楚的地方?复习这一部分内容,你又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这样的引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过程之中。
四、在实践中加深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数学公式、法则、定理的学习目的是运用,能否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的关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如在“圆”的整理复习课中,我安排了“如何知道一棵大树树干的横截面积?”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最后得出最佳方案。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测量有关数据,再通过计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样做使学生对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到的数学知识十分有用。
篇4
一、应用多媒体进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势
1.变抽象为具体,有效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有很多的知识点,用传统教学方法往往只能使学生了解表面现象,或一知半解,更难以做到灵活应用。多媒体提供了丰富逼真的形象,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形成、发展的变化过程;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找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或采用挂图来增强直观性,既费时又无立体感,而利用F1ash制作课件,可以把载流子的运动过程制作成动画,将基极流向发射极的电流画成小线条,且设置小的悦耳的声音;将集电极流向发射极的电流画成较粗线条,设置为另一种较大的声音;汇集到发射极时又变为一种声音,且将电流画成更粗的线条。从而在感官上使学生明白了极管电流的分配关系。在动画的演示过程中,既可以连续观看动态效果,又可以暂停观察某一时刻的情形。
2.应用仿真模拟软件,营造实验探究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电子电路教学中,电路分析一直是教学的重点。由于电路在工作过程中各部分的工作状态、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对电路内部的影响等都是不可见的,加之中职学校的学生专业素养欠缺,电子电路的分析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
现在,各种电路仿真实验平台的开发,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其中,应用Electronic―workbeach(仿真电子工程师工作平台,简称EWB)辅助教学,可将实验数据和波形在屏幕上放大显示,有利于复杂电路的演示和实验教学,是电路分析的优良伙伴;同时EWB软件的操作界面友善,有良好的数据开放性、零件互换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在一些大实验中存在的插件慢、出错率高、实验误操作造成电路和仪器损坏等问题迎刃而解,是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和学生模拟实验的优秀虚拟操作平台。
3.应用投影,扩大可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传统的技能课教学中,虽有一定的器材供学生观察,但教师展示实物电路时,大部分学生是无法观察到教师所指的电路的,教师的具体操作过程也是无法观察到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非常不利的。采用实物投影的方法,能让每个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教师对整机电路的分析、电路的构成、电路故障的分析和电路故障的排除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学生进一步的实际操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应用多媒体进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不足
1.多媒体教学容易忽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体。教师运用教学手段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认识活动中来,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格魅力都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中职学校的教师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尤其要创造与学生情感交融和信息交流的学习环境,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教学进度,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大量使用多媒体进行电子技术教学,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相对减少。多媒体课件在制作时先将教学过程分成若干步骤,再用固定的程序将其链接起来;课件完成后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改动,教师只能按程式一步步进行演示,即使教师对某些内容可做适当调整,但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由电脑控制,教师只是一个解说员和放映员。多媒体课件容易把教师和学生割裂开来,减少师生之间的会心交流。无论应用何种教学手段,教师都必须保持与学生尽可能多的共同活动的机会。
2.多媒体教学容易忽视实际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自做,我才懂得。”观察与实验是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基础,是实现新课程改革“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最有效途径。仿真模拟实验虽然形象、直观,但毕竟不是真实的电子实验。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性,在实验方案设计实施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和创造性,而这些单纯依靠课件和仿真模拟实验平台是无法得到真正落实的。
三、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
1.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应该是在正视多媒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的,其核心特征是“辅助”,即辅助教师,而不是取代教师。“多媒体再好,也只是个教学工具,它无法替代人的情感与智慧”。
2.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配合。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多媒体,都各有特点,在一定的条件下,各有其特殊的功能。多媒体教学有独特的优越性,教师不能只图省事,一味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也不能片面地强调多媒体的作用,忽视或否定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一种完善,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将多种教学手段有机融合,相辅相成,从实际出发应用教学手段,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5
一、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在 “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 基础上,创设 “ 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 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 “ 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 ,参与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 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促使 “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的发展 ” ,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课改的今天,许多教师不但在教学态度上表现出亲切自然,并且在教学语言上体现了教师教学观、学生观的转变,过去教师让学生发言时,总是说“你讲给老师听”,现在更多的是说“请你讲给大家听听”。过去提问学生,学生答不上时,教师总是说“你坐下!”现在更多的是说“别急,再想想!”或“谁来帮一帮?”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紧张的心情恢复平静,再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是学物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新课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观念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
(二)处理好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与教师的适度引导、帮助的关系
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产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对知识意义的领悟,教师则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把握好恰当的“干预度”。过去的课堂教学实践存在一定的“教师中心”倾向,这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特别是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是不利的,因此应当改变,要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就要我们在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都考虑到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探索。教材编写应当考虑课程实施的需要,为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奠定基础。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构建“情景性问题”,使学生能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数学化”的过程,为学生掌握“默会知识”营造认知环境,为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供载体,这是教材编写的努力方向,我们应当进行积极的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要做相应的调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教学情境,或与学生一起、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路线、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处理各种信息等方面。数学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方法和手段,所以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比过去更重要了。因为过去学生接触的事物较少,信息渠道也不多,接受的大部分是书本知识,但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信息渠道四通八达,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和方法等都是教师、家长所无法控制的。这样,对各种信息的辨别、分析、处理和使用的指导和帮助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所以,教师的角色会变化,但作用更大了,未来教师也更难当了。
二、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为了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三、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加上教材编写过程中受篇幅的限制,教材编写人员与学生所处地域不同。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 “ 用好 ” 教材,而不能 “ 教好 ” 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 。为,把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的环节充分发
展。
二、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改变统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是强调自主学习阶段,授之以渔,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此阶段总的原则是大胆地想,大胆地说,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心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独特体会。其次是合作探究阶段,设置任务,学会交流合作。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坚持面向所有学生,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大而言之,是素质教育伎然,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使然,小而言之,是教师的道德使然,是家庭的期望使然。
教学设计要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类要求。设计教案时,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有选择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欲望和可能使学生感到我也要参加,
我也能完成,增强了自信心,让他们各尽其材,各得其所。其实,深入每个学生,你会发现,他们中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通常,当老师的注意力辐射于后进生之外时,他们就会游离于教学之外,诸如讲话、睡觉、看小说、做其他作业、大声读书、怪调回答等。但当他们常常被尊重包容时,他们的潜能就会苏醒过来,有时会令你大吃一惊。
由此,我领悟到语文教育的确应该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我期待着我的课堂能成为全体学生的情感乐园,是激发全体学生想像的肥沃土壤,是学生心中的伊甸园。
四、坚持学以致用,立足课内,放眼课外,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新课标在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强调语文学习要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应用,服务于个性发展。为了谋
求达成有效语文教育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材在新课标下的价值功能,体会语文教材的举例作用,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灵活选择和运用语文教材,把听
篇6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学科的整合,不能忽视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众多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只有人对所认识的事物产生了兴趣,才能够努力去追求和探索,兴趣是进行一切活动主观能动性因素。由此可见,任何学习,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诱发其产生了好奇心,才是良好的开端。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可以使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变得易于理解,更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反应变得直观、具体,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带着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例如,我在讲《机械运动》时,首先让学生在网上查找“机械运动”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实例,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所得,学生互相补充、完善、争论,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本节内容。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就这样形成了,学生尝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对于板书、课件背景的设计以及图片的采用都应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一节课堂的教学信息量,这不但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而且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学科的整合,教师必须重视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学科的整合与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区别,它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的自由探索、创新和尝试成为可能,并为此提供了更加理想的有利条件。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可以为学生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创新。例如,我在讲授“力”时,让学生通过因特网了解有关力学的相关知识、定律,搜集有关牛顿的资料等等,并适时通过我们学科论坛进行讨论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很多。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学生学习动力十足,积极性非常高,并且真正实现了学习的及时反馈、自我反馈,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既增进了学生间的团结友爱,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了良好的德育。
三、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学科的整合,必须实现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可见,新的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中学物理教师要正确处理好物理知识、技能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关系。要求教师敢于突破传统的、约定俗成的教育教学模式,依托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学科的完美整合,实现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及复杂的物理变化过程,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为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提供最大的方便,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例如,我在讲授“做功和内能的改变”一节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我运用演示实验:压缩空气引火实验。先出示压缩空气引火器,简单介绍它的构造,然后取绿豆粒大小的一块干燥硝化棉,用镊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将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起和密封作用),放入玻璃筒的上口。此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筒内的棉花,迅速地压下活塞,可看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同时使用课件展示这个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变化,并通过课件反复展示模拟此实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理解了物理变化原理,从而激发了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四、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学科的整合,可以促进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初中物理学科更是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数学在物理学科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一些定律、公式都依托于数学表达式来说明等等。而一些物理知识则更是被应用于体育项目之中,例子更是不胜枚举。物理与地理学科的联系更是千丝万缕,一些地质变化、地理现象往往都需要用物理学科知识来解释。现阶段的物理学科考试在强调考查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更注重了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因此,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综合,引导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与融合。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单一的学科知识结构,不断促进着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透,这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篇7
一、开展的工作
1、通识培训活动。主要是组织老师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其中有以市级形式组织的讲座和研讨、有以片级形式组织的讲座、也有要求以学校形式组织的自学和研讨等活动。
2、教材培训活动。在这一年中,我们组织了多次新课程的教材教法培训活动,有全体新课程实验教师参与的大规模的活动(其中我们还特地请来新课程的副主审特级教师沈重予老师来溧阳讲学),有各乡镇课改骨干老师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活动,有课改中心组成员送教上门的小型培训研讨活动。
3、学术沙龙活动。我们还组织课改中心组成员进行学术沙龙活动。以及时发现和收集课改过程中来自第一线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困惑。一方面及时总结并推广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讲座、信息网站和《溧阳教研》等途径及时反馈给全市实验教师。
4、课改调研活动。为了能及时地发现有价值的课改实践经验和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及时地对部分学校课改年级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我们寻找了有效实施新课程的途径与方法并通过课改研讨会等活动及时地进行推广,从而促使我市课改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
5、案例评比和优秀课评比活动。为了调动广大课改实验教师的积极性,我们还组织了新课程的案例评比活动,并从中评选出一批优秀案例获奖者参加了全市优秀课评比活动,从而中我们又推荐出实验小学吴红琴和平陵小学马柯两老师拍摄了录像课,并参加常州市级和省级评比活动,其中吴红琴获得了常州市一等奖和省二奖的好成绩,马柯老师获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
6、做好省课改评估工作。每学期省里都会下发一些针对课改年级的样本试卷和有关课改实践的征求意见稿,我们都能及时地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使省教材编辑部能及时了解课改情况并进一步完善新课程实验教材。
二、成功的经验:
1、教师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让学生感悟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课改老师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和实践,基本上能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从生活中导入,在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运用。如:有位老师在上《厘米的认识》一课时,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采取直接从观察直尺导入,而是让在引导学生用肉眼不易直接比较物体长短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可以用测量的方法进行比较,进而再让学生用各自选用的不同测量工具(铅笔、文具盒、信封等)测量课桌的长度,在交流测量结果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发现同样长的物体为什么测出的结果不相同呢?这样就产生统一测量工具和长度单位的需要,从中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厘米,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厘米,最后又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2、教师能转变自己的角色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提升学生学习水平
在与教师们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大多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传统课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虽然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东西,对于他考试、进大学有许多帮助,但同时在他们的头脑中也必然形成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会带给他未来生活很多负面影响,如:有些高分低能的研究生,一旦让他搞一些研究工作,就会感到不安、感到着急,主要是因为需要走的路与他过去的学习完全不一样。过去的学习是人家指出来的路他走,而新的学习是要人他自己去找路走。”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不仅能关注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因为知识是会遗忘的,而学习的能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如:实验小学史栋萍老师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的应用题》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就组织学生进行抓一抓、比一比的游戏活动,因为教师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摆才能使大家一眼就看出谁比谁多几个或少几个。很多学生就会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摆成一一对应的情况,并且知道没有对应到的那部分棋子就是多出来的,即从大数里面去掉小数就是谁比谁多的或少的,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表象,感悟出用减法算的道理,而且也发展了学生操作和思维能力。
3、教师能呈现开放性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意识和能力
所谓信息处理的意识和能力,就是指学生主动收集和运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即学生对信息的“择取”、“储存”、“运用”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中习惯于以纯文字的形式呈现,缺少现实性的信息,出现在学生面前的都是一些“人为加工”的应用题,如:呈现的信息量不多不少正好,有的教师甚至还强调凡是应用题,每个条件都必须用上,如果没用上,那么肯定错了。正因为如此,才会造成很多学生能熟练地解答数学题,却往往不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才会出现学生不会求课桌面的面积(因为长、宽未知)的状况;也才会出现一个老爷爷养了30只白羊、40只黑羊,老爷爷就是30+40=70岁的笑话。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市大多数教师已经逐步意识到信息处理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呈现开放问题情境是发展学生信息处理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在应用教学中,老师们不但能取材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而且能呈现多样化、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如:有条件和问题都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有条件以图呈现,而问题以文字呈现的;有条件问题齐全的;也有呈现条件,而缺少问题的;有具备问题,缺少条件的等等。在解决这些灵活多样的现实问题过程中,不仅有效地防止学生思维出现僵化的现象,提升学生思维水平,而且发展了学生判断、选择信息,收集、处理信息以及综合运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能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方法
教师能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老师们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富有挑性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尝试探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又能巧妙地运用了“卖关子”、“装糊涂”、“精包装”等教学艺术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立体化的评价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和方法。如:实验小学史栋萍老师在安排了学生同桌“抓棋子比相差多少”的反馈活动中,当发现快的组比慢的组抓的次数明显多时,老师及时地让学生思考并总结了“游戏的过程中也是要讲究方法”。这就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
1、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理解不够深入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学生活动的目的性不够明确。目前,我们的教师已经有了让学生动起来的意识和行为,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有些教师往往对学生所进行的学习活动的目的性不是很明确,给人以一种为让学生活动而活动的感觉。如:有的课堂会呈现出:教师和学生都在忙,可忙了半天都看不到数学的影子。这是因为教师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时,只考虑到要让学生动起来,而没充分考虑动什么、为什么动以及动的效果怎么样等问题。总之,他们只关注学生活动的形式,而忽略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最终为学习数学新知识服务这一本质。
(2)弯曲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标中提倡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就是对传统讲授法的全盘否定,就得不管什么内容都得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去讨论。岂不知:讲授法对学生来说可能是无意义的学习,也可能有意义的学习,而探索法也是如此。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方式,把有探索价值与意义并且学生有能力探索与发现的内容,我们应尽量让学生去探索与发现;而那些毫无探索价值与意义的内容,或者即使有探索价值,可学生根本无能力探索的内容,我们仍然应考虑用讲授法。
(3)组织学习活动还不够到位。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面不是很广,往往让少数学生参与,而大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教师提供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充分,“走过场”的现象比较严重;在组织活动时,往往出现“放得开收不起”和“为收得起却又放不开”的现象。
2、在处理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关系上还需加强
目前,我们的教师大多已能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生活经验(即日常数学)。但在处理日常数学(它附属于具体情景上,迁移性差)与学校数学(一种模式的科学,具有普遍性,迁移性强)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老师在教学“前、后、左、右”这一内容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辨认方向性非常明确的内容,但最终却没能引导学生上升到类似于”前3小时”这些方向性是虚的内容,这样,学生虽然学了“前、后、左、右”,但对日后数学中遇到的前3 小时、后3小时等问题却不能理解。为此,我们在承认、挖掘学生丰富数学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学校数学的一面,力争把日常数学上升为学校数学。只有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达到融会贯通,才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3、在处理多元化与最优化的关系方面还需加强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知道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广大数学教师已通过理论学习和各种培训具有了以上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了追求创新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而缺乏最优化的环节,课堂中往往会呈现过分追求标新立异的现象,这对学生的后继学习将会带来很大的不便。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45+30”时,教师大多能让学生去探索得出多种算法:有通过摆小棒的算的,有通过拨算珠算的,有从45开始十个十个往后数的,也有用40+30=70、70+5=75这样求的等等。从而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应该说老师们在这里“放”得很好的,但有些教师在此时往往缺少通过比较让学生得出优化算法的环节,即:不管哪一种算法,其本质都是先把十位数相加,再与个位数相加,都可用40+30=70、70+5=75这种算法。甚至还有些老师对比较麻烦的算法倒是大张旗鼓地表扬某某学生会“创新”,结果不但导致受到表扬的学生而不愿接受别人优化的想法,而且还给其他同学带来效仿的可能,这样,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过分依赖小棒和算珠,导致他们不但计算速度慢而且正确率低。因此,我们在学生探索产生多种方法的过程中,不能只注意少数学生的标新立异,(因为这样会对大多数学生造成很坏的影响),而应通过比较给出最优化的策略,让学生掌握优化方法,并且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接受优化方法,而不应教师强制学生接受。当然每个学生在接受优化策略或方法的过程中肯定有快慢之分,对于慢的学生教师可以等待,但一定要帮助其及早达成优化。
4、关注弱势群体不够
走进课堂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自主探索之中,他们是老师和同学们关注的焦点,是课堂舞台的主角,他们敏捷的思维与精彩的发言能博得老师的欢心,能让同学投去羡慕的目光,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同时我们靜下心来思考一下,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更有甚者连观众与听众都称不上,他们是随心所欲的“自由人”,可以做任何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
篇8
一、注重双基,培养能力
沪科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相同点都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沪科版教材对基础知识的编排更重视了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又便于教师的教。例如在初中《数学》第一章对代数式的定义这个概念的编排,就一改往日先给定义让学生死记硬背,然后再套用定义加以区别的旧程序,而是先让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感知这个概念,再经过学生的概括,归纳出代数式的定义。这样的编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如在《相似三角形》一节中,突出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删除了“相似多边形”一节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集中力量掌握好基础知识。同时习题中也配备了较多的直接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计算题、证明题,而需要用到比例或变形的题目较少,也很简单,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必需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沪科版教材在保证内容的系统性和知识结构合理性的前提下,适当穿插了“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等练习内容,这些练习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发展了学生思维。例如初中《数学》七年级(上)“读一读”:《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数学》七年级(下)“读一读”:《关于中国古代的一次方程组》;初中《数学》七年级“读一读”:《有关几何一些历史》等。上述涉及数学发展历史的内容,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数学》七年级(上)“想一想”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找出规律,进而通过实例认识规律、发展思维。19页中的“想一想”在总结有理数加法的同时又在为有理数的减法做准备;还有一些“想一想”如《数学》七年级“计算个位上的数为5的两位数的平方”及“关于(a+b)的推广”,《数学》八年级“全等变换”、“三角形中边与角的不等关系”、“勾股定理的证明”等阅读材料,都是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增加的。这些知识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和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教学时若能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就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三、应用知识,重视实践
新课标别提出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沪科版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渐次地增加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例如:在学习有理数时结合实际生活增添了有关储蓄、国债的利息和收益的应用题;在学习不等式时涉及了爆破的安全区、出租车的计价以及求混合水的温度范围等一些典型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要求学生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好材料。
另一方面,新技术在数学教材中的引入也强化了教材的实践性。根据课标的要求,从有理数部分开始,沪科版教材引入了使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平方与立方的内容,随后又介绍了计算器用于六种代数运算的方法;在锐角三角函数中,介绍了如何用科学计算器进行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统计初步一章中又介绍了如何用计算器进行统计的计算。这些知识的引入和介绍,补充了旧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突出创新,重在探究
篇9
一、有效性教学活动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数学教师对“有效性”一词产生片面的理解,认为是教学内容以及讲解知识量的“最大化”,导致教师的“教”取代了学生“学”的过程,课堂成为教师“一言堂”,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师生之间很少发生“双向”、互动的交流、沟通活动,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的展现.而新课改下的有效性教学是学生“学”的“最大化”,是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师生互动交流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新知、自主探究分析问题活动,将课堂变为学生主体展示的“舞台”,主体特性在探究实践中得到有效锻炼.
如,在“向量的数乘”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先探后教”的教学方式,结合该节课教学内容以及重难点内容,设置本节课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掌握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带着目标任务,开展自主探析活动,学生在针对性、目标性“任务”趋势下,探知新知活动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探知效能更具实效性.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探知活动表现,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解指导,使学生对该节课的知识点内容能够有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知分析活动,充分展示了学生主体能动特性,同时,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主体内在特性及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有效性教学活动要渗透能力培养第一“要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性教学效能的重要衡量和评判标准是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有效培养.同时,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作为第一要务,要进行认真的贯彻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应凸显能力培养目标要义.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设置,要渗透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将学习能力锻炼和培养放在第一位,提供学生有效锻炼实践的“平台”,指导学生深入探析问题,教会有效探析方法策略,鼓励高中生自主探析,肯定其活动过程,激发学生实践、探析潜能,锻炼和提升实践、探究等方面的学习能力素养.
问题:已知tan(α-β)=1/2,tanβ=-1/7,并且α,β∈(-π,0),求2α-β的值,ππ)
学生自主探析问题条件后指出,该问题设计的意图是考查学生“角的变换、公式T(α±β)以及函数y=tanx的单调性等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知问题条件,找寻解题的思路和策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认为该问题解答时:“先研究问题中角的关系,α=(α-β)+β,2α-β=(α-β)+ α,然后再求取2α-β的值”.师生总结解题策略:“本题是已知一些角三角函数值求另外一些角的问题,解决这一类问题要注意根据已知的三角函数的函数值及已知的角的范围,判断所求角的范围,然后根据所求角的范围选择适当的三角函数,求出所求角的某一三角函数值,最后根据三角函数的图像或三角函数线得到所求角的具体的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活动.最后,教师进行巩固训练.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探究分析问题过程中,实践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辨析思维能力等得到了有效地锻炼和提升,切合了新课改提出了能力培养要求.
三、有效性教学活动要把准高考政策“脉络”
近几年来,高考政策每年都会发生细微的变化和调整,但对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特别是综合应用能力素养的考查,始终是永恒不变的“鲜明主题”.在高考试题命题上是“热点”.而综合能力素养,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同时更是高中生数学学习的“难点”.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活动中,要把准高中政策能力目标考查的“脉络”,将综合应用能力素养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在阶段性教学活动中,对已有的综合模拟试题进行“创新”,设置出更加具有典型意义的综合性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分析活动,逐步锻炼和提升学生对综合应用知识点内容以及解题方法进行问题解答的能力素养.
篇10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逐渐发展,人们对精神世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创造精神文化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更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更新人们价值观念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现代科技;技术发展;价值观念;更新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民族都十分重视自然科学技术发展,因此它不仅能够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与此同时还能推动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因此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出了崭新的价值观念。
一、科学技术对价值观念更新的重要影响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认识论价值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会更新传统的科学理论,属于一个不断发现真理和认识真理的过程,这对于更新价值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物理科学发展的早期,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地上的运动规律、著名科学家开普勒发现了天上的运动规律,这些理论主要都是从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与此同时也了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运动的错误观点。这些都说明当物理常识科学技术成为既定事实的时候,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价值观念、认识理论的更新。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人的价值观念[1]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的价值观念,这主要体现在天文系统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宗教观念的看法。例如:在很早之前,人们都盲目的认为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这种观点和错误是十分错误的,而且已经成为宗教思想思想的通知工具,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价值管理体系。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当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到整个天体的时候,并且证实了传统的宗教思想是错误的,这种震动是前所未有的。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个体现象的认识不再是孤零零的,而是构建了世界新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观念。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人的价值判断方法一种新的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出现,能够更新人们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当这种科学方法成为统治阶级的理论系统的话,则会从根本上变革人们的价值判断,支配者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例如:培根、笛卡尔、以及牛顿等人研究发现的机械宇宙理论,这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认为,从整个宇宙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并且向机械那样有序的按照自然规律进行运行。其中笛卡尔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图形、数学、声音等部分组成,而且都能够用数学公式和数学原理进行计算和解释,从而推测未来。又如:牛顿的三大定律告诉人们只能按照机械的世界观念去看待社会的发展,尽管机械科学技术是冰冷的但却是不可逆转的,强调物质运动必须符合规律。这种机械理论了传统宗教的认识误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更新了价值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强调要全面、科学、系统的去看待一个问题,要求人们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从而用整体的、系统的价值观点去看待问题[2]。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价值体系的构建科学技术能够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然后作用于社会意识,从而促进了价值体系的构建。例如:20世纪的量子力学,已经成为最新的科学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机械主义价值观念的形而上学的不足,极大的变革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式,构建了科学的价值体系。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价值观念的表现
科学技术是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技术手段,科学理论一般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科学技术、专业技术三种形式,其中基础理论主要是应用于某一个专门的发展领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基础;科学技术主要是指在发明创造、科学管理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专业技术手段;而专业技术主要是指具体适用于某个领域的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人们要逐渐适应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然后认识到其必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变,从而影响和更新人们认识程度、价值观念的改变。例如:正如未来的哲学家马克思所言“:蒸汽、电力的发展甚至比革命家更加危险”。又如:恩格斯所言“:没有机器的生产就是没有运动的发生。”这种夸张的说法证明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变革都是由科学技术产生的,科学技术创造除了公路、汽车、火车等机械,与此同时也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运动等革命的发展,随着这些科学技术的产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更新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价值文化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价值文化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了价值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价值文化为科学技术的更新提供了思想指导。例如:在远古人类时期,科学技术的影子是毫无踪迹的,经过上百万年都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但随着社会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价值文化的不断发展,它逐渐引导了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改变人们的机制文化,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创新人们的生活模式、构建新的价值文化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属于一种社会财富,极大的丰富和更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是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它在满足人们物质世界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纵观人类发展演变的历史,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都会引发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在变革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更新了人们的机制观念。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变革的技术上逐渐转变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孙厚才.论科学技术发展与价值观念更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2]杨竞业.姜晓丽.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条件[J].广东社会科学,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