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学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的学习方法

篇1

【关键词】学习方法训练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具体的教学任务方法,必须根据学生的一般认识规律,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也就是说,教学方法需因教学内容而异,因人而异。诚然,无论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但正如“包医百病”的药被认为是无稽之谈一样,,绝不存在有一种什么情况下都适用的“最优教法”。“教有定律,教无定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课前预习;(2)听课;(3)复习;(4)完成作业等几个阶段。

预习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文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含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听课阶段: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大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复习阶段:复习是化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复习课时以陈述性知识的巩固为主要目标的课,也是以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知识转型为目标的课,此类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复习课时单元教学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复习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在记忆上再现学的公式、法则、定义、化学方程式以及解题方法,还应使学生能够对于新旧课题做更明确的联想以及逻辑的联系,能够确定解决同类问题的法则与方法异同,还能以新的更为全面的观点分析所学过的知识。如果复习课中通过讨论归纳出单元知识结构,就能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到内在本质联系,再通过变式训练,反复训练,用基本知识去解决问题,就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尝试指导—效果回授”也是复习课比较适应的教学方法。

复习的种类:复习的种类、方法各一,但复习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三种。

(1)新课中的复习。这种复习是把新课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从已知引出未知,由旧导出新,降低新课的教学难度。这可采用课前提问,或边将新内容边复习旧知识的方法。

(2)阶段复习。这种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①单元复习就是把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后复习一次。如第一章可分为一至三节和四至八节两个单元。②每章复习是在上完了一章内容后进行的。

(3)学年总复习。它是在上完全册教材后进行的,不受章节或阶段知识的限制。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化、条理化,有较好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总复习一般可分为系统复习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2.复习的基础步骤:

(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例如,一个晚上自学两小时,就应根据一天学习的学科和学科的性质,做科学安排,即内容相似的不要前后相连复习,应间隔复习。这就是因为从心里学上讲,相似的学科相连复习往往引起干扰,降低复习效果。

(2)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会忆当天学习了那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试验等。然后再复习课文。在这个时候,可根据回忆,有困难或不明确的地方多复习,理解了没有问题的少复习,这样既可以既可节省时间,而且可集中力量来弄通困难教材,掌握重点。最后,再合上书本思考一遍,特别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然后才做作业。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化学实验操作步骤操作规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也可能引起实验事故,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典型的软件资料,对操作易出错的后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 。因此,再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实验相结合必将丰富实验的内涵,增强实验功能.

3.复习的操作手法:

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及解题过程也有其自己的规律: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首先要认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问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

(2)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等化学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定出解题的方案。

(3)正确解题,完美答题。把解题的思路一步步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4)展开思路寻找规律。这是最后一环,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而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己做好的题目关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悟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来,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无数道练习题,也达不到巩固知识、训练技术、提高能力的目的。

(5)当今是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广泛、更丰富,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有关实验问题进行探讨,推理,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学习的过程是由一系列阶段组成的,阶段与阶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在学习时应掌握好各阶段和个层次间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学好化学,用好书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将化学学习好,为我所用。

篇2

1. 坚持课前预习

积极主动学习课前预习的方法:

(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 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上课时应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学习。当教师引入新课时,学生应该注意听取教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学生应该跟着想想教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应该认真看看教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教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时,学生应该有意学学教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等。

做好笔记,好笔记是教材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点既繁多又零碎,所以课上除了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记下教师讲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思路和疑难点,便于今后复习。有的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学生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学生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授课,主要记下教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教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教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教师指出其中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教材的空白处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课上听教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3. 及时复习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的学生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课后复习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后再做作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学生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来做作业,结果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转贴于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复习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在自己的大脑中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并进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所以,课后要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这样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出现越学越乱的现象。

4. 学会巧记

由于化学知识点比较多,如果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住的,所以应学会巧记。化学上常用的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等。

5. 勤练

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练习要有针对性,不能搞题海战术,应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目标。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如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恒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

6. 建立错题本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所以,对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做好修正并记录下来。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写上答案。同时,要经常翻阅复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错误。

7. 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以实验为依据的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科学,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平时做实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从而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篇3

化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但由于高中化学具有“繁,难,乱”的特点,所以不少同学对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这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把以前学数学、物理的方法照搬来学化学,而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取舍、创新。那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化学呢?

高中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课前预习;(2)听课;(3)复习;(4)完成作业等几个阶段。

预习阶段:

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听课阶段:

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还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主要精力放在听和讲上,必要时也可标标,划划或写写。

1.听好课的三要素:

(1)恭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严肃的学习态度,全神贯注,做到眼、耳、手、脑并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听讲的效率。

(2)思维: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思索老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的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或操作过程、装置原理。其关键是要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只记结论。

(3)记忆:思维的同时也在进行记忆。记忆要及时,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听讲的方法:听讲方法主要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和总结巩固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和其它学科一样,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这四到各有其特点。对于眼到,除以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分清主次现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现象不够突出和不够明显,而又属于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要记住这些现象。不论好看有趣与否,都有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自觉提高和发展观察能力。关于耳到、心到,着重点是开动思维器官,听清和思索教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和操作及装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属于理解的内容。

复习阶段:

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1.复习的种类:复习的种类、方法各一,但复习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三种。

(1)新课中的复习:这种复习是把新课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从已知引出未知,由旧导出新,降低新课的教学难度。这可采用课前提问,或边讲新内容边复习旧知识的方法。

(2)阶段复习。这种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①单元复习就是把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后复习一次。②每章复习是在上完了一章内容后进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进行归纳、综合并进行一次小测试。其方法可根据每章后面的“内容提要”有所侧重地进行,并结合学生实际,做每章后面的复习题或选做适量的课外练习题进行消化、巩固。③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期未考试前集中两周时间,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复习。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

(3)学年总复习。它是在上完全册教材后进行的,不受章节或阶段知识的限制。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化、条理化,有较好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学年总复习一般可分为系统复习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2.复习的基本步骤:

(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

(2)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然后再复习课文。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

3.复习的操作方法: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1)实例法:对物质的性质、制法、存在、用途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复习。

(2)对比法: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复习时若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记忆。

(3)联想法:复习时要善于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使之系统化。

(4)归纳法: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

(5)联系实际法:要反复通过实例,联系实际,究竟联系什么和如何联系,逐步学会联系实际。

完成作业:

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及解题过程也有其自己的规律: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2)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

(3)正确解题,完美答案。

篇4

一、充分认识学生

面临中考都是初三学生,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面临中考,学习压力带来的影响已有所表现,有的学生情绪不稳定,浮躁有失落感!考前焦虑,缺乏自信。这就使初三学生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如欲速则不达,攻不下难关,作息时间不当,效率不高等等。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及时了解学生,排解压力。互相沟通。协作进取,提高学生能力。

二、充分熟悉化学教材

初中化学是初中生进入初三后需要学习的新学科,初中化学的特点和其他初中学科相比有不同。根据这种情况,下面的文章就为大家简单的讲述一下初中化学的特点。

第一,初中化学学习阶段,60%以上的内容会结合微观粒子进行考察,而考察的题目都是书本上找不到的,必须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加以总结,结合老师的经验引导,进行整合,学会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和老师讲授的方法共同解决"会而不对"的问题。

第二,初三的知识会在溶液、酸碱盐这几个单元进入中高难度知识点综合。如果这几个单元还是按照学习上册书初期的学习方法,那么在中考前的专题复习和总复习中,学生的成绩更会大幅度下滑,而这几个单元是学生想要得到高分、满分所必须攻克的。

第三,初中化学相比物理和数学的分值较少,导致了家长和学生重视程度下降,但是化学成绩在最后的中考排名中的重要程度和一栋摩天大楼的地基一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化学,不是比谁会的更多,而是比谁错的更少;零瑕疵,不难做到。

三、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不同性格学生选择不同学习方法。

一、认真型学生的学习方法:

性格特征:充满自信心,扎扎实实去干每件事。对父母、老师等的命令都很好地服从,行动有点近乎固执的程度。

这种类型的学生,因为对事物过于认真,而缺乏表现能力,做事没有通融的余地。在学习化学方面,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有自主性和计划性,学习成绩好。缺点方面,是举止刻板,书呆子气重。思想方法和视野往往是狭隘的,但这种人常常有创造性。

认真型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扩大视野。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理论知识好,容易产生过分的自信,反而要影响进步。这时候要设法扩大视野,根据能力,阅读教科书以外的书籍;还需要通过个人的活动爱好和娱乐项目来获得更广泛的知识。视野扩大以后,对学习能力的提升是有好处的。

其二,培养对他人的热情态度。认真不是坏事情。但应该开朗、为人热情,与人协调。对别人的失败,要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书和笔记本要借给同学们看。在同学们有困难的时候伸出友谊之手。培养以宽容大度的胸怀待人。

二、活动型学生的学习方法:

性格特征:高兴的时候,行动明显地表现出积极、活跃。但毅力稍有欠缺;脾气不稳定,忽冷忽热,感情激烈波动,有时使人感到没有安静的时候;遇事缺乏主见,特别是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在活动型学生当中,精力旺盛,灵敏聪慧,有好成绩的屡屡可见。这种类型的学生,不少有卓越的能力,但情绪不稳定。因此,多数人学习成绩不是很好。

活动型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首先要纠正精力不集中的毛病。一边看电视,一边学习,一边吃饭,分散地使用脑筋,哪样也干不好。不纠正这种分散的性格,就摆脱不掉精神不集中的毛病。

其二,做能集中精力的训练。为培养毅力,可多读书,即使是短篇的文章也好。从读有趣的书开始,养成读书的习惯,还可以学下围棋、象棋等等,这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感情型学生的学习方法:

性格特征:规规矩矩,对任何事物都持慎重态度,能注意到细微的地方,常常是想好之后再行动,重视所做事情的正确性。缺点是退缩、忧虑和恐惧,对一些羞耻、失败的事情总是念念不忘,气量狭小。因过于注重正确性,遇事迟迟不能做出决定,往往失掉很难得的机会。

感情型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应注意以下各点:

其一,根据化学各章节制定合适自己的复习方法。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前进速度。感情型性格的学生,无论做什么事,在未进行以前就过多地考虑失败、错误,并过多地关注周围的事物,常常耽误了起跑时间,因此,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认真地实现。用自己的速度前进,不论出现什么问题都要坚持做下去!要前进,不断地前进。

其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增强自信心。课堂上老师提问,不管有多大把握,也要敢于举起手来,慢慢地就能够回答问题了。“认为正确的,你就大胆地表达出来。就是势失败了,也不要顾虑,是不是会影响成绩。”每天都用这样的话不断地鼓励自己,学习成绩就能提高。

四、自卑型学生的学习方法:

性格特征:有自卑感的学生不是自己的能力真的不如人,而是自己感到不如人,这是一种不良的思想精神状态。

这种性格的表现一般是表面上觉得自己不如人,而内心的活动却很烈。因为要有自卑感,因此,在学习和社会活动各方面,都是以保守的态度慎重从事,权力回避需要出头露面的事情。

自卑型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通过名人事迹的启发,正确认识人的某种缺陷与人的价值是没有关系的,了解世间被公认为成功者,活跃在社会上的一流人物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少年时代曾被自卑所苦恼过,他们都是经过克服自卑的痛苦过程后,磨练除了才能,因为越感到不如人,越能努力奋斗求进步。

不管运动还是其他感兴趣的活动,都要积极地参加,从而体会到任何一件事只要拼命去干,必然会取得优异成绩。这样、会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自然也会增强自信心。

篇5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经验

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高中化学要比初中化学难学的多,在初中学习化学,只要认真听讲就能够学好,而在高中学习化学,上课时好像已经明白了,但是,一考试就出差错,所以,很多学生都说化学很难学习,不知道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学好化学。化学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是高考考试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高中化学的学习任务,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一、做好课前复习,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高中化学学习,课前预习非常重要。课前对化学进行预习,可以有效的做好课堂学习准备工作,为提高听课质量奠定基础。作为学生,要想学好高中化学,一定要养成自觉地、有意识地课前预习习惯,要对老师所要传授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只有事先做好预习,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果。高中化学学习,课前预习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要有针对性,首先,要精读课本,通读课文,在这个准备阶段,一定要深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并且要划出重点,对于化学的重点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如果遇到不理解、不懂的地方,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做出记号,进行段落标注,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上课时,注意听讲,已化解心中的疑虑,通过有重点地接受老师的讲解,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在A习的过程中,新旧知识要融合。通过预习,我们就可以了解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在了解主要内容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联系己学过的有关基础知识,温故知新,做好课前新旧知识衔接,如果对学过的知识,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就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弥补,以便于在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二、做好课堂笔记,先思考后发问

高中化学学习,必须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课堂学习阶段是我们接受化学知识能够学好化学的最重要的阶段,因此,这个阶段,每一位同学都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阶段,老师的耐心讲解,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相当于走捷径,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听好老师的课,有效的利用课堂40分钟,当堂学好老师传授的知识,牢牢把握所需掌握的内容,做好课堂笔记,有效提高学习效果。高中化学学习,课堂学习做好课堂笔记也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认真听课,上课阶段还要做好课堂笔记。当然,在记笔记与听课之间,还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要光记笔记,忽略了听课,也不要光顾着听讲,忘记了记笔记,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听课上,要认真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上,然后,在做好课堂笔记,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记笔记的时候,还要注意将老师讲述的重点、难点、疑问点记录清楚,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不要用过多的时间来思考,要在思想上跟上老师讲课的步伐,先思考后发问。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直接去找老师寻求答案,最好是自己先想想如何解释,学会先独立思考,实在弄不清楚,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三、做好课后练习和作业,善于总结方法

课后练习和作业,是学好化学最重要的阶段,然而,许多学生恰恰对这个阶段重视不够,课后练习和作业,对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总结经验,加深认识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想真正掌握知识,学好化学,这一阶段的努力必不可少。在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对于化学的知识点已经是基本了解,表面上好像已经学会了,其实,对于许多化学知识还存在模糊认识,印象还是比较浅,容易忘记。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课后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总结经验,加深认识。课后的练习和作业,不是盲目的学习,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一般情况下,课后作业习题有一定的多样性,许多化学题灵活性,启发性还比较强,通过课后练习和作业,可以检验我们课堂学习效果,进一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使我们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对于教学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反过来,通过课后练习和作业,我们又可以反思我们的课堂学习,使我们重视课堂,对于老师讲解和示范有进一步的认识,以便于重视各类典型例题解答,同时,掌握学好化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规范我们的解题步骤,有效提高我们审题、分析题的能力。化学中的解题方法非常多,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总结方法尤其是要总结有一定的技巧性的方法,一旦我们理解和掌握具有技巧性的学习方法,就会极大地提升学习效果。

要学好化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好预习、课堂、课后复习等各个阶段,每一阶段的训练缺一不可,只有用好书本知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总结经验,才能学好化学,只有学习方法正确,才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一、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

要使预习有效果,我在上新课时,一般都花了5~10分钟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预习前,我都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地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碳的几种单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预习提纲:1,什么叫单质?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吗?举例说明;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何异同点?3,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元素――碳元素所组成的?4,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有那么大的差异性?5,无定形碳通常含有什么物质?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列举它们的用途。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听老师讲解来解决,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

二、指导学生学会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例如:在教氧气的性质一节时,我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着重要求学生注意如何从现象中总结出结论;在进行氢气性质一节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如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然后每做一个实验就帮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在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时,便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做完后,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基本掌握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化学是一门易学难记的学科,记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初学化学的学生总感到化学知识零散,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因此认为化学难学。要帮助学生解除这种苦恼,就必须要找到化学记忆的一些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例如:硝酸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将已学过的有关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跟硝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硝酸跟硫酸、盐酸都具有酸的一般通性,因为电离时可以生成氢离子。但硝酸的氧化性跟浓硫酸相似而与盐酸不同,这是由于硝酸分子里的氮原子处于最高价态,容易被还原成低价态氮。它的氧化性突出表现在不论稀浓,在不同条件时,硝酸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硝酸分子的不稳定和极易分解的特征,因此它的化学性质又和硫酸有不同之处。这样的对比、分析和归纳,简化了学生的记忆。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篇7

【关键字】初中化学;预习;实验;复习

现在许多同学普遍认为化学的学习十分困难,需要记忆的太多,并且这些知识容易混淆。学生学习化学,是以实验、实物直观为基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学生化学学习的规律。化学学习原则是根据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总结化学学习经验,而对化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教材大纲明确表示教师要注意正确处理社会发展需求,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以及认知规律的关系,处理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各模块内容的要求与结构,合理构建体系结构。

1 做好充足的课前预习准备

预习对于学习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任何一个学习有成就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一点。预习对于学生事先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理解里边的重点难点,确定自己听课的目标和方向都有很好的作用。在化学学习中,面对一节将要学习的知识,学生要了解课本里边的知识点,并进行有效预习。要进行有效的预习就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学会读,读懂内容才能理解,首先要通过读弄明白课本讲了哪些内容,它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根据初读要深入思索,对于这一章节的内容,自己哪些是比较熟悉的,是通过自学就可以明白的,哪些是不甚了解,需要在课堂上听教师点拨的。哪些是完全陌生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仔细讲解才会明白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这些地方标上记号,以便在课堂上有侧重地听课。对于那些重点和难点尤其要仔细认真地听,不要疏忽,避免为以后学习留下隐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学习状况,去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质疑能力。

2 注意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晓这一点,再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活动。作为一名教师,首要任务便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手段明确其学习目的。同时贯彻一个科学科目教师应有的义务,那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从事化学研究既有宏观的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事实,以及各种化学实验和理论的知识。教材的内容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向科技发展的练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践,尤其重视学生发展基础的普及。因而,通过不断地根据教材上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动手动脑的重要。比如关于乙炔的制取以及性质实验,这是一个基础的实验探究,给出了实验装置图,但是却在药品的用量和配置上留有较大的空间给学生思考,还增加了出去杂志的装置,贴近绿色生活的概念,如此让学生在实验的目的下必须亲力亲为,减低其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

3 系统地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系统化和结构化原则,就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的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用到具体的学科上也是如此。比如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焰色反应,哪些常见的反应产生的物质是固体,哪些排除的是气体,哪些是分解反应,哪些是可置换反应。通过横纵联系、比较以及通过联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联系,建立起知识网络和知识结构。同时学会分析各种反应的类型以及特征。比如“原电池原理”,教材指明给学生提供了所需要的实验用品,但是只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的很浅显的电学知识从实验药品中选出适当的材料,独立设计一个原电池,并画出装置图,在课堂请学生做这个演示实验的时候,不仅让他们学得了原电池的原理,还让学生对电极反应跟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所了解,这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4 重视课后复习,巩固知识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步骤,它对于学生对知识查补遗漏,巩固深化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的复习,学生可以将知识总结概括,条理化、系统化地进行掌握,从而将书由厚变薄。因为化学知识繁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复习方法:例如比较法:化学很多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如果在复习的时候能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对比分析,找到联系与区别,以便灵活运用。再如联系实际法:要反复通过实例,联系实际,究竟联系什么和如何联系,逐步学会联系实际。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视复习实验,对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要结合教学加以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联系。

总之,初中化学学习以它特有的魅力为学生形成更大的吸引力,教师在探究各种方式的同时要钻研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普及探究性学习,让化学课堂变得更有科学味道和趣味性,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前提下,发现各种学习方法的可行性并将之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安淑华.浅谈初中化学课学习方法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09(10).

篇8

关键词:学习方法;目的;阅读;实验

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化学知识,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此谈几点笔者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体会。

一、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化学家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构成了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化学对农业生产、国际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作科学实验打下基础,也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阅读法是指通过阅读化学教材或相关资料获得知识的方法。通过阅读,掌握知识、拓宽视野、培养能力。在教学中,在辅导学生学习时,我发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课本新,教材没有重点标记,更没有眉批笔记;完成作业时,不看书,也不会看书;照抄其他同学的作业,至于作业习题为什么这样做,就更不知道了。追究其原因是厌学,不想看书,也不会看书。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的侧重点应放在教会学生“粗、细、精”地阅读教材。所谓“粗读”,就是让学生浏览一遍,明确大意找出难点。此法适用于课前预习,目的是让学生上课时心中有数。所谓“细读”,就是对课文逐字逐句地读,推敲关键词语,掌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精读”是要对课文内容加以概括和总结,化繁为简,化厚为薄,使知识条理化、规律化,必要时,把自然段或知识单元的概要写在教材的旁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某些重要内容进行记忆。

三、重视实验指导学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重要概念、理论、结果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同时实验最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最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据调查,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都是从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有化学实验,学生就高兴。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突出化学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体验实验的乐趣。学生通过独立动手操作实验,亲自体会知识的真谛,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方法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重视实验,做好实验。做实验不是为了好玩、图热闹、看稀奇,而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准备工作,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中做好记录,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填好实验报告。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有关化学问题,并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近几年中考化学试卷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与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相关问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指导学生实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才能使学生学好化学。许多家庭小实验均为探索性实验,这些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完成,所以安排为家庭小实验。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

四、指导学生记忆学好化学

记忆很关键。初中化学内容多而散,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指导学生采用理解、概括、归纳、联想等思维、记忆的方法。(1)理解记忆:建立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经验所进行的识记。(2)要点记忆:对复杂的概念、性质、操作可概括成要点,使记忆的内容简单化。如过滤的操作,概括成“一贴、二低、三靠”。(3)规律记忆:化学知识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记忆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五、课堂专心听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感知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讲课时,语言生动,比喻恰当,妙趣横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结合内容穿插一些化学史和化学上的奇闻轶事,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从化学家身上学到崇尚科学、刻苦学习、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如英国科学家雷利发现稀有气体氩,这就是有名的“第三位小数的胜利”的故事。

篇9

一、指导学生有目的性地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途径.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以至于课堂上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预习的作用.要使预习有效果,教师就要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上新课前用 5~10分钟指导学生预习.在预习前,教师应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碳的几种单质”时,我给学生提出如下预习提纲:(1)什么叫单质?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单质吗?举例说明;(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何异同点?(3)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元素――碳所组成的?(4)槭裁唇鸶帐和石墨有那么大的差异性?(5)无定形碳通常有什么物质?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列举它们的用途.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听老师讲来解决,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学习积极性也得到相应提高.

二、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验,仍有不少中学生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例如,在讲“氧气的性质”时,我一边演示,一边教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 化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学生从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在认识过程中逐步深化,容易导致认知中的无序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学生不容易理解,就如“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这些概念伴随学生整个高中化学必修1的学习.教师要在后续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充分利用实验这一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感知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实验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将学生的感悟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概念和原理.“化学源于生活,一切生活皆化学”.根据新课程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化学”、“面向公民的化学”理念,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作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尤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会学生归纳和记忆

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如,归纳与整合是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相异物的共性.例如,在讲“原子、分子”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分别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力;在讲“溶液”时,我要求学生自己列表比较过滤和结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通过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得到培养.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有系统性,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在一至三章的学习中,我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让他们学会这种方法,后面的每章都由学生独立完成.

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篇10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化学传统教学方式自主学习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觉悟也越来越高,对于知识的需求不断的上升。同时,社会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大量的知识却让学生无法很好的吸收、汲取,变成自己的东西。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在这时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就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研究性学习方法。高考是人生中决定命运的一次转折点,而对于理科生来说,数学、化学、物理仅仅靠老师的讲解和大量做题是不够的,更需要自己深入的研究,把书本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这同时也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使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知识点比较零散的学科,这种学科更需要学生研究透彻,形成自己独有的体系。

1.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内容与形式

研究性学习又被称为专研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它主要是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在这种新的学习方法中,学生占主体地位,而老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所有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讨论、研究、解决。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中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在老师的辅导下,学生自己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它虽然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但不是简单的各个学科的加总,而是不同学科的融合在社会活动中得到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实践活动,它实际上更像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对某一问题的研究一般会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材料收集、讨论总结、得出结论[1]。在这个过程中会运用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将它们融会贯通,才会完成的更好,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2.研究性学习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老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老师的一味灌输,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较少,甚至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老师所教授的东西,压根没有自己的思考,一直死读书、死记硬背。这种方法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也不能很好的将它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会出现理论与现实相离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将学会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这也是大多数学生认为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没有用处的原因之一。而研究性学习则弥补了这个缺陷,它更注重于学生自己的思考,有利于学生在自主研究课题的同时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走出课堂,发现书本以外的东西。这种教学方式更注重于文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相互结合,脱离课堂之后,学生学会了理论知识在现实中运用的方法,从而将课本上死气沉沉的理论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学生更容易接受,然后转变成为自己的东西。两种教学方式都有利有弊,一个注重理论的学习,一个注重理论的运用。只有将两种教学方式相互结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使学生即不会成为书呆子,又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锻炼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生活中的能力。

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其实高中化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我们知道面粉的发酵需要碳酸氢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醋中含有3%―5%的乙酸、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等,这些都和我们学习的化学有关。既然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如此的紧密,那么只注重课本上的知识是没有办法学好化学的。同时我们也知道化学的知识点很零散,只靠单纯的记忆,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既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就需要结合新的教学方法,这时研究性教学方法就应运而生了。化学研究性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主动发挥的程度,这直接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研究性学习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自我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在化学研究性学习方法中,学生占主体地位,但是老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老师是否了解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程度、布置课题的难易程度、老师何时加入讨论、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怎样的帮助[2]。这些也都是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其中,认真思考过后,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将课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那么这个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而且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讲,研究性学习方法与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的效率[3]。

4.结语

研究性学习是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的一个补充,它更注重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培养。它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脑力劳动,追求自我,逐步发现知识的乐趣,并且在这过程中发现新的东西。这不再是学生简单的学习过程,而是学会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杨国林,许国鸿,宋慧萍.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中创新模式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4,2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