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如何提升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如何提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历史如何提升

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过程;趣味性;提升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既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经验,又产生了一些感到困惑的问题。据平时与学生的交谈,我发现学生一谈起历史,犹如面对故纸堆、老古董,历史课被认为是“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不禁自问:“为什么历史学科如此不受重视?”。应该承认,历史教学工作面临如此尴尬境地,原因是多样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历史课堂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如何增强趣味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必然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现笔者就如何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说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愿意学,当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后,作为教师则可以顺利的传授新课了,故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上课前的两三分钟,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编出小故事p设置情景难题、安排学生朗诵、播放短片等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文史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文史不分家”,这一句话充分说明文学和历史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授课时,不能将任何一门学科孤立起来,应该对知识进行相互渗透,做到融会贯通。我们也不难发现,当被问及其它学科的知识时,学生知道的越多,他们的也就愈发会有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之一。例如,在讲述教材中关于窃取胜利果实,破坏民主共和政体这一内容时,我引用了这样一幅“对联”:“中华民国万年,千古”,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巧妙之处,问题提出后,原本有点吵闹的课堂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集中精神认真思考,思维敏捷的学生发现“:”是三个字,而“中华民国”是四个字,根本就不对仗,因此这幅“对联”从文学角度来说它不是对联。而这幅对联的寓意就在于“'对不起'中华民国”。通过这种形式,不但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引发了历史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轻松的明白的复辟专制不得民心,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既然如此,它必然会失败。

三、穿插时政,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我们在给“历史”下定义的时候,往往会提到“历史就是过去”。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教材只顾及到理论证明,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因此,历史就显得尤为迂腐。从这个角度说,历史老师必须关注时事,并且在教学中渗透时事,以达到借故通今的目的。比如在讲现代中国的航天事业时,可以提及“嫦娥一号”飞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时,可以结合目前美国的总统大选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也可以借助每年召开的“两会”来帮助学生学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总之,在课堂中渗透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近期热点焦点问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合理引用娱乐资讯,体现学生个性

我们面对的是尚未成年而又充满活力,追求时尚的高中生,相信他们对娱乐八卦新闻有较多的关注,上课时如果能适当加入些娱乐资讯,相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述中国古代的印刷品――《金刚经》时,按照一般的方法,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才能记住《金刚经》是唐朝时期印刷的,并且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如果是为了记东西而记东西,长期如此,学生势必会觉得历史学科枯燥而乏味。我在介绍这个知识点时,先是给学生搜索了这样一则资讯――澳门赌王─何鸿觯砸下六九一零万港元(约合新台币三.一亿元),收购清代圆明园十二生肖铜铸首中的“马首”,而旋即捐赠给中国政府,学生一看到,马上议论起来,何鸿鍪撬?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马首”为何物?“马首”怎会会流失在海外?……课堂气氛也因学生的讨论进入,我见时机成熟,便告知他们“马首”和《金刚经》都是流浪在海外的国宝,与“马首”不同的是《金刚经》现仍藏大英图书馆……。通过这种方式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也能让他们在快乐中掌握此类知识。

五、创设多种情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前面已经提到,由于教材体系等原因,历史课堂显得沉闷枯燥,有的学生看小说,有的睡觉,有的忙着说话,还有些发呆的。面对这种情况,有些老师严厉呵斥或者干脆不闻不问,这两种态度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喜欢说闲话的学生,我们不如让他(她)到讲台上进行几分钟时间的演讲,既能锻炼学生,让他们“回归”课堂,更重要的是对其他学生起到威慑作用,为完成教学任务提供环境保障。

综上可见,我们要努力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真正体现课堂主导地位。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应选择典型人物或事件苦心经营、独运匠心,力求做到生动,合理而又恰到好处,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学锋.设疑:推开初中历史学习“探究性”之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2期

篇2

关键词:课改;历史教学;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039-01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面对这些崭新的变化对于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有了更新的要求,如何用好教材,上好课程,精选练习,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和解题能力,也成了一个新的值得研讨的课题。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师指导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一个民主的、活跃的课堂气氛。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

历史学科在初中时属于“边缘学科”,农村的家长不够重视,学生也不够重视。面对这种状况,初中历史教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性,最终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就课堂获取的信息,再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体获取其他的历史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对史实的辨别分析得出更深刻的结论。如探究“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通过课堂交流、小组讨论、展示图片、展示课件、教师总结几个步骤,让学生学会获取历史信息,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实践证明,表扬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牢固掌握,对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大有好处。

二、充分发挥教师驾驭课堂的主导作用

有人说: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学生的潜能和动力,一旦把动力激发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就会无穷无尽,学习这就会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课前要注意学会归纳和整合每个阶段历史。把每个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以后,让学生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某一个历史阶段要形成系统知识结构,如封建社会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可以根据要求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最后形成对封建社会的主题的横向、纵向认识和理解。归纳过程要注意指导学生从时间、背景(政治、经济等角度)、影响等方面记忆。

其次,授以学生如何阅读教材。注重指导学生阅读书本。良好的阅读书本的能力对学生解题能力会起到辅助作用。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带着问题阅读,提出本节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题设的问题看书,找答案,然后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一起评判、小结,得出正确结论。

三、抓住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每一节历史课都要有它的重点所在。重点的突破环节,也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教师的精讲,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这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用精炼的语言,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从课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我们常提“以学生为主体”,但如果整节课都是围绕学生展开,接二连三的提问,纷繁复杂的活动……这些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这也背离了新课程的初衷。初中课程的探究要适可而止,否则,一些问题,学生会越探究越糊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仍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讲解的机会很少,失去了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这样的探究学习只是做了无用功,是名副其实的“无效探究”。

四、巩固练习,关注表述

教师在选择习题的时候,必须精选精练,以《考试说明》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思维性较强的材料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

学生吃透教材,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但还要加强对学生面对问题时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的培养。

首先,指导学生读懂材料,读懂材料和教材知识相吻合的部分。尽管材料题的一切皆“新”,但所提供的内容总是教材的“影子”,必然与教材的某些知识发生联系。材料题目这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了命题的意图就等于明白了答题的方向和知识范围。

其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答好考题的关键。解题中的文字表达包括语言内容的组织、语言内容的表述特点和使用历史语言。历史问答题的文字表达理应运用历史语言陈述,语文的一些解题方法,如归纳段意法、总结中心法,也可用在历史解题中,此外,历史问答题答案并不是课文原话,但又源于对教材内容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指导学生在知识结构形成的过程中养成归纳、概括、分析能力,对每个知识点尽量用最简明的语言予以表述。

最后,指导学生学会整合试题。近年来,历史中考命题淡化了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能力考查题特别是思维能力考查题的比例上升。无论是主观性试题,还是客观性试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无法从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就连选择题也不再是过去那种对课文的机械照搬,而是提供了全新的史料,其命题原则就是立足于对教材基本知识内在本质的揭示。这样只靠熟记基础知识或者打题海战术,是远远达不到获得能力提升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对教师、学生、课程设计、课堂活动等都有了更新的要求。教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要有效的结合起来,历史教学在应对这种新形势,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运营历史知识,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历史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伟.对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的思考[EB]东部教育网

篇3

【关键词】初中教育;地理课程;读图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当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还是比较重要的。这是因为,地理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未来的升学有着极大的关系,同时,通过地理课程的教学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世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地理课程的学习当中,地图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之一。通过地图,学生能够对地球乃至宇宙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有许多知识点都会涉及读图、制图以及地图分析。因此,在进行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许多学生的读图能力并不理想,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进行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地图并没有充分的了解,自然而然就阻碍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升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我们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让学生对地图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初中地理课程中地图的识别

要想让学生对地图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那么首先就需要让学生对地图的不同类型有所了解,让学生学会将地图进行分类,这样一来才能让学生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地理的读图能力。在当前初中地理课程的地图教学过程中,一般是采用先看、后写、再填,最后实际绘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地理地图有更多的了解,同时,通过大量观看不同的地图,寻找不同地图上的规律,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每一个地图所包含的信息。同时,地图的绘制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图中不同区域、不同线条、不同数字所包含的含义,为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譬如说,在进行“七大洲四大洋”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自行绘制地图,然后在地图中标注正确的地理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巩固学生的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以此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良好的成果。最后,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地图的方式,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地理课程的学习当中,从而帮助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重视地理知识的积累

对于初中阶段地理课程的教学来说,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并且帮助学生促进地理课程的学习质量,那么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地理知识的积累,这样才可以为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老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1.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那么就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众所周知,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到的课程以及课程知识的深度都在不断增加,因此学生的学习任务以及教师的教学任务都较为繁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就存在着课时不足的问题。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追赶进度只对课程知识进行了初步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地理课程知识的理解,同时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多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缺少主动思考的过程,这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也存在巨大阻碍。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要想改善这一教学现状,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积累大量的地理基础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所传授的课程知识,提高学生地理课程学习质量的同时,也为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

2.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对于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提高来说,构建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不同课程知识之间必然是存在内部联系。因此,通过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更好的理解不同的地理知识点,从而为学生地理课程知识的学习提供帮助。同时,在进行地理读图的时候,学生也能够将自己积累不同的地理知识点穿插到一起,从中发现地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为学生地理课程学习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采取联系的观点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这样才能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

三、加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

在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那么也需要注重学生地图分析能力的提升。在前文笔者就有提到过,地图是地理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因此,在进行地理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多多利用教材中所提及的地图或者是寻找到认为较为适合的地图来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培养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不仅如此,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单单只是依靠板书或者口述的形式来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地理课程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而地图的使用,则可以更加直观的为学生展现不同的地理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譬如说,在利用地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如地形图、航空图、海图、天文图、三维地图、卫星地图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熟悉不同类型的地图,在进行地图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地图绘制能力

在前文笔者就有提到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地图的绘制,对于加深学生对地理地图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在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提高学生的地图绘制能力。当然,在让学生进行地图绘制之前,需要确保学生对地理知识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确保地图绘制的准确性。否则,一份错误的地图不仅对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毫无帮助,甚至还会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误解,从而阻碍学生地理课程学习质量的提高。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地图绘制之前,可以先通过范例或者是例题讲解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地图知识。之后,教师再提出与课程知识有关的要求,让学生自行进行地图的绘制。在前期学生的地图绘制成果可能并不理想,因此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前期采取临摹的方式来进行地图绘制,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地图的印象,这样才能够在未来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地图绘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在进行地理课程学习时,必须要充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这样一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质量,为学生未来的升学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丽平.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谈谈如何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J].考试周刊,2013(45):136-137.

[2]李辛辛.浅谈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3).

[3]郑力锋.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教育,2017(3):00165-00165.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实验 能力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实验活动情景

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骨干同学作为代表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在学生这些自主探究过程中,要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

二、适当增加规律实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例如,在“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一环节教学中,可以补充由学生分组做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原料易得,实验易做,并且现象明显。通过这个实验和铁绣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更能使学生理解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便于学生得到和掌握规律。又例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个实验,既可以让学生得出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规律,又可以加强环保教育, 强化环保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对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污染,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深刻化,效果非常好。

三、恰当改进实验方案 丰富学生实验情感,提升学生实验能力

让学生动手具体操作实验,培养实验能力。有些演示实验易操作,现象明显,很具有代表性。如果我们把部分演示实验也让学生做,会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如一些操作简单的演示实验,教师可安排两三个学生在实验室先做一遍,然后上课时做给其他学生观察。教师可把学生编成组,轮流来完成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使他们的实验能力得以提高。教师在准备实验时,由实验助手协作完成实验前实验效果的预测、溶液的配制、所需仪器的取存等,也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意义极大。新课程新理念也认为,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分解放出氧气”实验中,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会观察到小木条复燃的现象。然而我们的实验却不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看不到火星变旺,而发现会熄灭。是什么原因呢?它是由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引起的,还是由于分解产物中有大量水蒸气造成的呢?让学生分组去探究。一组可试验10%、15%、20%等多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组可加长导管,待生成的水蒸气冷却后,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测试。结果发现原因均存在。于是引导学生去改进这一方案。方案一:使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温度不要太高,尽量减少水分蒸发,有大量气泡冒出时,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即可;方案二: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或碱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验。

四、结束语

总之,化学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中,学生有许多能力可得到培养。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并且学生之间也有认知上的差别,我们应正视这一点。因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实验操作能力、初步的创新能力为重点,为以后的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化学实验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也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学习动手的机会,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炳兰. 探究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09(19)

篇5

1.学生阅读诗歌存在障碍

一是学生兴趣淡薄。目前,大多数学生对诗歌缺乏兴趣,笔者曾对所教高二两个班级124名学生喜爱诗歌程度做过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喜欢阅读诗歌的学生所占比例不足10%,60%以上的学生不喜欢诗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诗歌的故事性不强,70%以上的学生学习诗歌的原因是为了“应付考试”,近半的学生对学不学诗歌持“无所谓”态度。上述事实表明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还只是停留在浅阅读的层次,只想从阅读中得到调节身心疲惫、缓解学习压力的乐趣,没有内在的动机需求和学习诗歌的持久动力。

二是学生理解诗词有困难。一方面,诗歌语言文字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每一个词语都是意义的“深渊”,每一个句子都会构成意义的“迷宫”;另一方面,诗歌的诗词意境具有含蓄性,难以定性、定量、定位,并不具备十分明确的非此即彼的明晰性,致使作品的思想和感情都有了无限多的设定和体现可能;此外,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无论是旷世济民的抱负,还是怀才不遇的苦闷,又或是江山胜迹不再的感慨,都需要鉴赏者对照自己的人生去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而学生没有更多的人生经历,加之古诗词积累比较少,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就很难理解古人的情怀。

2.教师教学过程存在不足

一是观念落后。一方面,许多教师认为,在诗歌教学中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的能级上。这就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另一方面,教师的文学素养不足影响诗歌教学,不少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积累不是很多,缺乏厚实的诗词艺术功底和驾驭诗词的理论厚度,无法找到古诗词教育中情感倾注的突破口,难以激起学生在情感上的理解和共鸣。 二是教法失当。现行的诗歌教学,更多的还是考虑其应试性,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无视诗歌写景状物、抒情明理时那种既文意贯一、血肉交融,又开合跌宕、灵动多变的表现特点,把诗歌当作文言文逐字逐句地串讲,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往往一首韵味十足诗词被分析成索然无味的一堆文字符号。降低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学生实际鉴赏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体现在诗歌教学中就是着重考察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即从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几个角度设题,来考察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虽说诗词鉴赏题是主观题,但答案却是已定的,阅卷教师从学生的答案中采点给分,这些得分点又大多是一些古典诗词评论术语。出题人得分点设置巧妙,要兼顾几方面才能得到较好的分数。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当前评价方式对中学语文诗歌的教学现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基本策略

诗歌教学重点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来提高审美能力。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反复诵读,激发学生审美情感

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诵读主要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

一是正确朗读。该阶段要求读准字音,自然上口。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生字词和多音多义的字词,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另外,在朗读时要做到不增减、颠倒、重复字、词,力求读顺诗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意。二是流利朗读。朗读时做到语气连贯,节奏分明,句读清晰,没有句中停顿错误,符合诗句节拍,句中停顿长短适宜,长短句能读出应有气势,各种句式能读出恰当语气,并且能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三是有感情地朗读,也称情读。诗是心灵的燃烧,情感的喷发,古人读诗时常常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正是领悟到了诗中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仔细品味、体验,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朗读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加深对整首诗的感悟和理解。

2.深入推敲,反求诗歌表现手法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一首佳作在语言上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出简单中蕴含复杂,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的艺术效果。诗歌语言的简洁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要靠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来支撑的,如果诗歌没有了相应的手法和技巧,抒发的感情就会失去依托。例如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江南春景喻胡天雪景,于苍凉悲壮中寓融融春意,反映出盛唐诗人内心固有的浪漫和英雄主义情怀,其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用得贴切而富有神韵。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并玩味推敲,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所抒发的情感,进而提示诗歌的主题,领会诗歌的意境,把握文本的全部内蕴。

篇6

关键词:问题情境;物理教学;问题意识

“什么是学问?是要学怎样问,就是要学会思考问题。……学答固然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这是李政道博士对于文化学习的精辟注解。正所谓“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督促、帮助学生深入钻研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物理学科组织探究教学和创新教育的基本措施。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遵循学生思维过程的发展规律,鼓励学生去尝试、探究学习活动,做到“敢问”“想问”“会问”,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一、营造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

初中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旺盛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要让这颗种子萌芽、成长,首先取决于班级中是否拥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出一个可以“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气氛”,无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师预设的问题情境中。

1.要把微笑和尊重带进课堂

对于学生思考后提出的问题,要对其中的合理成分给予充分的肯定,不合理的成分也应从积极的角度上发掘出闪光点,“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

2.实施成功教学

合理地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手段,设计出符合不同知识能力水平的学生的梯次性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当然,教师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疑问或回答给出正误判断,更需要贯彻“无错原则”的教育思维,要肯定学生针对教材内容主动发问的勇气和态度,即便是不符合教学需要的过浅、过难甚至于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也都要给予合理的肯定和尊重。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美国心理学家D・P・AuSubel在《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中提出,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产生一种我要学习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就是所谓的“情”,就是人的主观心理,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营造问题情境,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在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概念冲突、认知的不协调,以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来探究知识,有问题“想问”。

1.要从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找问题

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问题”的无处不在,教师首先应当指引学生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观察、思考问题,关注生活,联系所学知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不仅是学生探究愿望的体现,教师同样也可以利用这些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原型或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比如,眼镜中的物理问题,我们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近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为什么?

(2)眼镜度数越大,镜片越厚,这是为什么?

(3)冬天时从室外跑进有暖气的房间时,眼镜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为什么?

从师生、生生间的互动问答中,学生的视野再一次被扩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得到了强化训练。为了将问题意识锻炼培养成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还可以设计出一个类似于“发现之旅”的可供师生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多观察、多思考,深化对物理知识或规律的理解。

2.在物理实验中探究问题

物理学科是实验科学,教材中所提到的电流磁效应、X射线等物理史知识都提示我们,观察和实验是提出问题的基本源泉。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细致地观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中的各个细节,对照教材介绍或自身理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组织“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时,有学生不小心将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导致电流表指针反偏,细心的学生就提出“电流表指针反偏是怎么回事?”由此便产生了认知与实践间的冲突,学生也会产生解决这一冲突实现新的平衡的需求。就此问题,教师就可以挑选学生进行检查,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启发问题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物理现象的形成过程分解呈现出来,无疑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也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实验所无法展示的物理现象。比如,“物态变化”一节的学习,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森林中的皑皑白雪、冰凌在春天到来时融化成水;烧水时水壶壶口喷出的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又会变成小水滴等现象。在这些由雪、冰、水、雾的转换过程构成的物理问题情境中,学生自然地就会联想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

三、引导示范与适时评价,使学生“会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敢问、想问,更需要让学生会问,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就物理教学的角度而言,很多问题表面上学生已经清楚地掌握了,换个角度提问,就会发现是学生自己觉得没有疑问,实则是对概念的把握仍然模糊不清。对此,教师就可以采取一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反其道而行之,变换问题角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适时的总结、评价,除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品质外,还可以建立“提问―记录”册,使学生可以从提问记录中启发思维,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将对促进他们全面能力的发展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增强提问能力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与激发学生“敢问”“想问”的求知欲,逐渐培养学生“善问”的能力,使物理教学更加富有生气、活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孙宝洋.巧设物理问题,创建高效课堂:问题教学法与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快乐阅读,2011.

篇7

【关键词】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 中考 历史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097-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重视学生学科的能力培养已成为共识。具体到历史学科能力,虽然不同的历史教育家和学者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知有不同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和观点在认识问题的观点和角度存在差异,但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完成历史学习的关键。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培养那些历史学科能力?怎么培养这些能力?笔者认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应着重培养历史阅读理解能力,而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应坚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依托教材提高学生历史阅读的理解能力。

一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最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发展都与阅读能力有关,可以说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中学各学科教学中都要培养的一种能力。

历史事实本身已经过去,无法重演,不能直接观察,历史学习只能通过接触历史资料(如图片、音频、视频、实物、著作等),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从特定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形成较为科学、准确地认识史料深刻内涵的能力”就是本文所说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不同的历史教育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历史学科能力的结构有不同的看法。虽然他们在建立历史学科能力结构体系时不一定明确提出“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但是都涉及了“阅读历史资料”“获取有价值历史信息”的能力。毋庸置疑,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

二 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应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初中历史能力培养的出发点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能力目标,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能力要求。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的“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明确提出“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等要求。在“方法与过程”方面也提出“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的要求。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归纳”“认识”等行为动词,作为对阅读理解层次的要求,可见,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 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应对中考历史考试的关键

中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重视能力考查,是近年来各地区中考历史考试的一大特点。以陕西为例,近年来,陕西中考历史考试采用政史合卷,形式为开卷考试。试题类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探究性题目。试题多为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情景材料不拘泥于教材,而问题设计又是紧扣材料开展的。因此,阅读理解材料与问题是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关键性一步。

另外,受到考试时间局限、题量局限(中考政史合卷分值为100分,历史只占40分,而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考试时间总计为100分钟),陕西中考历史试题情景材料量多,阅读难度大,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许多考生中考历史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阅读障碍。因此,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应对中考历史考试的关键措施。

四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坚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正如赵桓烈所说,“能力是学习者主体自身的一种学习本领,必须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才能获取”“单纯的灌输是绝对培养不出来能力的”。但是在能力培养中绝对不能忽视,更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学生历史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技巧的获得方面的指导作用明显。另外,初中学生心理正处于半成熟状态,对老师有依赖性,学习缺乏自觉性,自主学习能力欠缺。要提高初中生历史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应该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指导。

五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以教材为依托

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也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初中生学生接触的历史阅读材料首先是教材。教师应从教材出发,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具体可以做以下尝试:

1.从目录入手

读书首先看到的就是目录。历史课本的目录主要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而编排的,它既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又是教材高度集中的反映,是学生了解教材最重要的线索。阅读目录,就大体上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线索,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善用单元导言、课文标题

单元导言、课文标题是对应单元和课文的高度概括,透过它,可以了解单元、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单元导言、课文的标题入手进行阅读,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另外,如果能善用单元导言、课文标题,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学习华东师范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前,首先引导学生从阅读导言开始,即“人类的历史悠远而漫长。自人类起源至今,至少已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阅读这段导言内容后,然后提问“人类起源至今,至少有多少年历史?”“人类史上,上古文明和最早的国家出现在什么时候,在哪里?”通过对导言的阅读和思考,学生很快就能够理解人类的历史悠久而漫长。同样,在学习《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时,教师先板书课题,学生就迅速地了解到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是“人类史前时期历史”。教师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从课题中产生疑问:史前时期指的是什么时期?史前时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从而自然而然地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产生求知欲望。

3.全面准确地解读课文

现在的历史教材都是图文并茂,史料较丰富,大小字相间,可读性强。这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教材运用大量的原始资料,又用图示和表格等多种表现手法,展现了纵横交错的史实,指导学生全面解读课文,能够在了解历史史实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小字部分围绕课文的正文部分,或补充说明,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或起到例证作用。教师课堂授课时,还应对小字部分的内涵进行认真的研究,适时、合理、多层次地将有关小字部分渗透于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小字内容,对学生理解或增加历史知识、发展智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4.适度扩充教材

不可否认,许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欠缺,阅读量太少也是重要原因。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依据教材指教,但是不能仅局限于教材,而应该充分利用书籍、网络资源,适度扩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对应对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王耘主编.初中历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保华主编.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专升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赵恒烈.中学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中的几点看法[J].历史教学,1995(11)

[5]叶小兵.关于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J].历史教学,1996(3)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47

一、更新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味地讲解知识,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划重点,要求学生背诵,这样的历史课比较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也比较低下,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有明显的下降。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历史教师比较重视时代特点,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本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能够通过互动进行更好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更好地和学生交流,这样,师生之间才更容易达成共识,教学目的才可能达到①。教师可以利用描述法来进行教学,这不但能够让历史内容更加形象,也会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很多历史内容都是教育学生的好素材,而教师仅通过语言描述很难进行情景再现。历史教师不仅要重视将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让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如在讲到时,教师可以描述谭嗣同就义的悲壮,让学生感受谭嗣同的形象,这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够得到激发。

二、重视起始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少初中生将历史看成副科,没有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不可能学好历史的。想要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和起点比较高,教师必须要上好起始课。对于起始课,教师应该进行精心的准备,在课堂上深入探讨历史学习的意义和目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②。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历史教师若是能够上好起始课,便能够抓住学生的求知心里,让他们对历史学习充满期待。笔者在上起始课时,通过历史事件来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并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和评价,并通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帮助学生认识真实的情况,这样,学生便能够对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上好起始课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需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始终对历史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浅出的讲解、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展探究性活动、提出一系列挑战性较强的问题,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③。

三、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讨论,并根据需要进行引导和点评。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疑问设置,让学生直面疑问,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思考。如在讲到时,教师可以问学生的结果,学生会比较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了胜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语气沉重地跟学生说:“但是最终结果却是法国不胜而胜。”这个时候,学生会比较愕然。教师可以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讨论也会比较积极,他们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得出这个结果出现是清政府卖国和妥协的结果。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也会更加深刻④。只有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疑问时,其思维才会更加活跃,历史学习兴趣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四、合理利用历史故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历史这门课程并不像表面上那么无趣,其内容丰富,有较强的趣味性。历史是具备过程和情节的,由无数个不同的故事构成的。初中历史内容较少,对于史实往往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梗概,若是历史教师教学时仅仅照本宣科,学生只能学习条条框框,没有过程和情节,学习起来感到乏味⑤。初中生求知欲望比较强烈,对于那些新鲜事物兴趣较高,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将历史知识掺杂到故事情节中去,还可以穿插一些有关的故事,这样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如在讲到春秋五霸的时候,教师可以讲卧薪尝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等故事,面对故事,学生的兴趣往往会比较浓厚,掌握知识也会更加快速,记忆也会更牢固。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学的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认真的研究,改进教学手段,切实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历史。

注释:

① 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85-86.

② 马心良.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新闻世界,2011(7):251-252.

③ 崔清哲.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探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5(7):71.

篇9

关键词: 物理实验 初中学生 探究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总结了比较优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框架,下面将结合实例从以下几方面作介绍。

一、通过实验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验导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明确学习目的,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认识,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实验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

1.惊奇现象导入法。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新课。

例如:大气压强――易拉罐压瘪实验导入

在一易拉罐内装入少许水,用铁丝圈箍紧易拉罐口,将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待灌口冒气时,迅速将易拉罐倒扣入装有冷水的水槽中,立刻会听到一声巨响。看到易拉罐瘪得非常厉害,学生惊讶不已。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配合故事导入法。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和传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选用一些故事片断,并做一些模拟演示,就会创设出非常活跃的学习情境。

3.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验竞赛导入法。创设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或者以双方竞赛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往往也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例如:简单机械――撬木板导入

在讲新课以前,请同学们帮老师完成一件工作。谁能仅用自己的双手把钉在一起的两块木板扳开?(同学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请一个力气大的同学上台,但怎么也扳不开。)看来仅凭我们的气力是难以完成这一工作的。类似这样的工作很多,好在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定的工具来解决这些难题。谁能利用一把大的螺丝起子把这两木块分开?(请一位小的女同学上台,轻而易举地把木板撬开了。)这个同学使用的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把木板分开?它有哪些应用?这就是下面我们要讨论的内容。

一般来说,优秀的课堂实验导入方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和谐,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课题意识明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衔接自然,能调动学生知识、方法上的准备。

二、设计实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怀有好奇心,对还不懂的现象总喜欢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的这种精神,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组织他们观察现象,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例如:“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教学,由于学生对螺线管比较陌生,课前可先留给学生一个思考题:用一根绳子代替导线,将其顺次绕在一只圆筒上(如用筒状保鲜膜等),可以有几种绕法呢?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得出两种绕法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带到实验室,根据前面所学“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知识,用电源、螺线管、小磁针等实验器材设计一个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动手绕线并连接线路,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学生从中得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相似的结论。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影响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的因素有哪些。再做实验,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并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最后,归纳得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而改变电流方向的方法有:改变电池两极和改变螺线管绕法两种。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基础上,由教师介绍安培定则,通过启发诱导,使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安培定则来解决通电螺线管的相关问题。

三、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探究方法的多元化

物理实验教学常用的有实验归纳法和实验验证法。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安排这两种方法加强训练。

例如:在总电阻教学中,就可进行这两种方法的训练。

1.应用实验归纳法探索电阻串联。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欧姆定律设计一个电路,测定各个电阻的阻值,以及电路中的总电阻值。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并从实验中归纳出R=R+R的结论。接着,教师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和欧姆定律,从理论上加以推导,也得出同样的结果。这样,在获得关于串联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关系的知识的同时,学生学习到了自己设计电路、总结规律、从理论上论证的初步方法,即实验归纳法。

2.应用实验验证法探索电阻并联。在并联电路的探索中,先由教师从理论上推导出1/R=1/R+1/R,接着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操作实验,然后验证这一关系。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联系电阻与导体截面积的关系对并联作出解释。这样,在获得关于并联电阻知识的同时,学生还学习了实验验证法。

四、巧用突发实验,加强学生有问必究的探究精神

在课堂上,有时候会出现一些自己在课前并没有想到的实验现象,而恰好学生却非常感兴趣,如果条件许可,完全可以巧用这些“突发事件”,出奇制胜。

例如:在利用灯泡、凸透镜和投影仪屏幕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演示实验时,教师偶然移动了一下灯泡,突然有学生举起手来提出问题:灯丝的像移动的方向似乎和灯泡移动方向相反。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出对这个现象很感兴趣,便再次向左右、上下移动灯泡,观察像的移动方向;又只移动凸透镜,也让学生观察像的移动方向。结合作图,和学生们共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又一特点。并向他们提出问题,如果像在光屏的左上方,该怎样移动物体或者凸透镜才能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呢?

在讨论声中,学生的思维在拓展,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

五、学以致用,让学生从课堂实验走向生活探究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目的,系统各部分能否协调运转,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实验感到乏味,那是难以达到目的的。而许多与生活实际很贴近的物理实验,往往更能使学生感兴趣。正如课标基本理念中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并不只是“做好题、考好试”,更重要的应该是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例如: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课堂实验走向生活实验和应用,既增强了观察身边现象的意识,又提高了自主探究的意识,从而使探究式教学得到了升华。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和课题研究中,我发现新课程改革与“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是如此一致:“做中学”的核心就是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学中做”的核心就是让孩子们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科学素养;而在新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它们都倡导科学探究,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篇10

一、通过巧妙的导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一部小说要吸引人,首先是精彩的开头部分,这就是“首因效应”。常言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讲唐朝历史《开放与交流》(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一节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大家知道唐人街吗?在哪些地方有?为什么叫唐人街呢?”学生听到这些问题后,很有兴趣,争先恐后地回答。于是我继续问:“为什么唐朝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呢?它当时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呢?”从而引出了正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地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这样的新课导入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结合,使学生对新课产生了极大的学习乐趣。

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三、通过编排课本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初中生仍处于好动、爱表现的年龄,我抓住了这个特点,在课堂上尽量组织学生有准备地甚至是即兴地进行课本剧表演,如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中,我让学生表演了“曹操败走华容道”这一幕,学生显示了极高的热情,他们用早已准备好的道具,形象生动地表演,曹操、赵云、张飞、关羽,个个惟妙惟肖。全班同学都笑成一片,他们在观看表演和评论中,不知不觉提高了评价历史剧的能力,同学们在玩和笑声中学到了历史知识,这样的课堂是他们在初中学生生活中记忆最为深刻的。即使是课堂即兴的表演效果也会很好。也会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演能力,从而体现出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做法(当然,表演的同学尽可能多一些,使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

四、通过辩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时,就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展开辩论,各抒己见。在某些历史问题上,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不必要求统一。例如,在《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一课,讲到武则天,学生对她褒贬不一,于是我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评价武则天?”学生思考后分正反两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五、通过分组活动、彼此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的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例如,在《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第15课)一课,我把全班同学按衣、食、住、行、用分成5个小组,每组任务明确。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经历、报告向全班介绍交流,并通过照片、票证、服装表演、小品、网页等形式来展示他们的成果。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每一个学生都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

六、教师的语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