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知识失业所带来的危害
1.1心理方面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需要及时解决,由于主观愿望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得知识分子在面对失业问题是承受力弱,甚至产生焦虑,恐慌和沮丧和其他心理感受。有科学研究表明,就业压力,甚至导致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心里的各种担忧问题。这严重危害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身心发展,更不利于社会稳定团结。由于接受高等教育后失业会导致有组织的社会不稳定现象,其破坏性难以想象,社会稳定的危害大,比如说高智商犯罪现象。很多人认为,自己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并不能学以致用,社会并未给其相应的工作内容,他更是没有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舞台,甚至会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因此产生消极的负面情绪。正因为如此,知识失业率所带来的连锁反映具有很高的政治色彩和社会的重要性。
1.2人力资本投资方面
知识失业证明,大部门人力资本投资和贮备,已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大环境下获得相应的回报,无论是明显或隐藏的失业,知识失业作为社会一个整体中部分的资源浪费,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步伐,无法合理利用社会资源,这是一种很大损失。对于工薪或农民家庭的文化教育投资任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成为贫困家庭巨大的负担。如果你毕业后不能找到工作,继续读研究生,读博士,那么所带来的投资成本会更高。一旦失业,做造成巨大的损失难以想象,危害将是全面的。一旦该类人失去信息,那么之前的资源培养就相当于做了无用功。如果人们失去信心,对回报失去信心,并达成一种共识,在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将减少,受教育水平下降,最终将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中国的综合国力。
1.3加剧社会两极分化
知识失业的长期存在,未来的社会阶层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级别。对于有支付能力为教育投资的这些群体,可以提供给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更高的教育水平,这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是现状是非常穷的人买不起这种教育投资,这种昂贵的教育投资竞争最终带来较低的回报。目前,许多经济条件好的人,送孩子们去好学校或送子女出国留学,一直读到博士,而有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经过高考录取后,却放弃了继续教育的机会,这是一个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结果,更是文化水平两级分化的结果,甚至造成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并最终会导致社会结构畸形,甚至有可能出现对立两极现象,这显然是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的。
1.4导致教育需求的膨胀
由于近年来的就业形势严峻,使研究生,公务员等行业考试成为热门,进而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普遍。高校扩招 ,毕业生不理想就业 - 硕士博士层进一步深化招生 - 就业矛盾,高层次的毕业生挤一个较低的水平毕业生,层层挤压,导致过度教育经济学拥挤。这样下去,直接的结果是,教育的无限扩张和肿胀,造成人才浪费,最后会出现相比之下稍微普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上大学无用的想法,或是所有人都挤破头的要上名牌大学,这样只能提高名牌大学的要求,而并没有实际的根本改善。
2.解决知识失业的措施
2.1政府方面
政府须在此方面进行宏观调控,以确教育长期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经济之间是相互依存、制约的,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有自己的长期目标,教育行业必须向前发展。但是,教育的发展是不能只追求规模,和一味追求利益,否则会造成教育未严重的滞后。政府需积极调整教育机构的投资,教育投资应该向中低层的教育倾斜,适当降低高校人财物资源的投资,既要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又要抑制知识失业和避免失业,需要进行有效措施的实施。
2.2高校方面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步伐,从而使高校的教学模式,适应社会的需求。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容易出错的,应予以纠正,使供给和需求相互适合。首先,大学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构和学科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前期设计好的,其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和方法应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是重视能力养成。改善教育为前提,专注于技能的提高为基础,学历教育和能力教育有效的相互结合,从而培养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型人才。
2.3企业方面
用人单位的人才任职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到一定程度的改革,而且这个改革也要与其相对应,建立一套制度,接受实习生。用人单位根据其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适当的接受学生毕业实习,表现良好的给予适当的工作安排。用人单位应接受实习生提供客观,真实的评价,为知识工作者提供就业支持和服务。
总之,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失业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是许多国家头疼的重大问题之一,但是失业问题其实属于一种市场竞争环境中比较正常的经济现象,而且这种失业的现象完全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在失业状况的原因所在,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国家改善现阶段所出现的失业问题,但是也只是起到改善的效果,并不能彻彻底底解决失业的问题,比较失业问题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而正常的经济现象就一定会一直存在,只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将这个失业问题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起到改善失业问题的目的。所以,本文通过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失业问题,希望国家能够利用积极的政策、合理的措施、有效的人员管理等方法来将失业人员的数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合理的、科学的范围之中,从而降低失业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影响,也提高了我国失业问题的解决效果。(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袁宁,刘忻.我国知识失业现象及其负面效应解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于婷,侯贵生,张宏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知识失业问题以及应对措施[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与研究,2011(7).
篇2
一、城市交通的拥堵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行驶的机动车数量也越来越多,2012年1-8月,我国汽车销量1247.47万辆,而仅去年8月,我国汽车销售就达到了149.52万辆。如此快的增长速度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在每年新增的车辆中,大部分属于私人家用汽车,原本人们购买汽车是为了节约出行时间,提高出行的舒适度,而现在拥堵的道路却适得其反,给开车出行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与困扰,不仅如此,每年(或者每月)新车上路的数量却还在持续增长,使得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据此,本文试通过使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所谓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正如科斯所说,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对经济现象丧失解释力之后兴起的。一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这篇文章所开创的。它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增强了解释力。
新制度经济学包括四个基本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交易费用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这样,制度分析才被认为真正纳入了经济学分析之中。[1]
(二)产权理论本文由收集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产权是一个权利束,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
(三)企业理论。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科斯看来,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交易费用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惟一动力。
(四)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是诺斯,他强调,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所以,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构成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块基石。制度变迁理论涉及制度变迁的原因或制度的起源问题、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形式、制度移植、路径依赖等。 [2]
三、囚徒困境理论
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不坦白的话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四、城市拥堵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联系到城市交通问题,我们可以用以上的经济学理论来进行分析。
每一个出行的个体,都可以看做是囚徒困境里的一个囚徒,当然我们这个“囚徒困境”里包含更多的“囚徒”。如果所有人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那么,所有人都将有一个良好的出行感受。在这时,如果有极少数人选择驾驶私人车辆出行,那么,在没有对道路交通产生拥堵压力的前提下,这部分选择驾驶私人车辆出行的个体将有一个更好的出行感受。此时,作为理性的个体,有能力选择私人车辆的人,他们都将选择驾驶自己的车辆上路,从而迅速对城市道路造成极大的负担。而此时,不会有人主动退出自驾行列,而去选择公共交通。原因很简单:首先,选择自驾的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选择放弃自驾而乘坐公共交通的人,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使别人获得更好的满足。这便是城市交通的“囚徒困境”问题,每个个体的理性行为,导致集体的非理性,从而造成整体利益的下降。
对于这一问题,要从制度的建立入手,通过制度与规则的确立,来到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制度存在的理由是节约的交易费用,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人类在从事各类活动时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交易费用和经济效益,恰是人类所遵循的某些准则。制度的存在规范了经济主体的活动方法和利益界限,界定了交易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处罚违约行为的规则和秩序是人们的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得到抑制,为降低交易费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套健全的经济制度,维护了社会经济主体的各方利益,使人们遵循一定得规则从事经济活动,遵守既定的契约,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篇3
1.1卫生经济学集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20世纪50年代,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因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目前已形成了业内公认且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同时,卫生经济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同经济体制下对卫生经济学的运用是不同的,国外的卫生经济学教材分析的实例可能解决不了我国的问题。在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更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卫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可以说,卫生经济学是与我国医改工作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本门学科能够帮助回答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改革目标。从卫生经济学的这一学科特点来看,本门课程的教学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讲解整套理论体系,而是应该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教给他们用理论去发现表面现象下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1.2卫生经济学是融多学科特点于一身的交叉学科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典型的交叉学科,在其理论体系中,借鉴引用了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保险、管理学、财务管理、社会医学、甚至医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从而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卫生经济学融合多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卫生经济学课程的部分章节与相关课程的章节有重复讲授的问题,比如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等,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迷惑:为什么相同的章节在不同的课程体系中重复出现?这个特点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需要对卫生经济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有全面的把握和认知,了解相同的章节在不同的课程当中都是以何种形式出现的,同时需要帮助学生进行鉴别性的学习,也就是在不同的课程当中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同一个知识点。
1.3卫生经济学课程的各章节既能独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又相互联系
卫生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几乎任何一个章节都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研究,比如卫生总费用一章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有专门的一支研究团队,几十来年一直进行相关研究。而从卫生经济学整个学科来看,各章节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卫生筹资的实践需要卫生总费用核算作为支撑,与医疗机构与卫生服务补偿息息相关,影响到了卫生服务市场的运行,而医疗领域的补偿问题又受卫生服务价格的影响,整个体系形成了网状的联系。卫生经济学的这一特点对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有非常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任课教师不仅要了解卫生经济学以外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对卫生经济学内部的知识体系也要有非常系统的了解。
2改进卫生经济学教学的建议
2.1教师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科研互相促进
由于卫生经济学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均较突出,所以为了能将卫生经济学的知识系统全面的传授给学生,任课教师须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多地参与卫生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或者了解相关研究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已掌握的卫生经济学知识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积累丰富的教学案例,并充实到课堂教学内容中,真正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充分做到科研教学互相促进。教学实践表明,在卫生经济学课堂中加入一些科研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甚至研究过程中的趣事,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效果。
2.2重视课程组成员的集体备课
虽然教师加强自身的研究能力非常重要,但由于卫生经济学的各章节都可作为深入研究的领域,而课程组成员的研究方向往往集中在不同的领域,由于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求每位任课教师精通本门课程各章节,并对所有内容都有深入研究也不现实。若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课程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的方式。一方面,术业有专攻,课程组成员间集体备课时可相互交流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心得和成果,获得的本学科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对于知识体系以外的内容,比如课堂安排,教学技巧等,也可以进行交流,以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2.3注意与相关课程组的沟通,处理好交叉章节的讲授
对于卫生经济学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的问题,需要课程组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组进行统一沟通协调,在本专业同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安排各章节的讲授,或进行一定的取舍,或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知识点进行讲授,尽量做到不重复讲授。如医疗保障一章的内容,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偏重于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化建设,而卫生经济学则更偏重从医疗保障体系的筹资和支付角度进行讲解,若卫生事业管理为先设课程,那么在卫生经济学课程的讲授中可以从复习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化建议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医疗保障模式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都为哪些人支付了。
2.4引导学生发现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
卫生经济学各章节间相互联系,但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可能不会及时主动地发现卫生经济学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仍然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而引导的过程不仅是机械的说教,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开展,如“提高卫生服务的价格,会引起卫生服务需求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从卫生服务需求的角度回答,或从诱导需求的角度回答,或从卫生人力资源特殊性的角度回答,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分析同一个问题,得出相似的结论。再如在卫生资源配置一章中讲到医疗病床使用率在2000年达到最低值,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卫生筹资角度、卫生总费用角度、医疗保障制度角度寻找原因,都能得出我国2000年的卫生筹资公平性较差的结论,同时还能将各章的内容联系起来。
2.5每章课程的讲授开始于一个特定案例,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卫生经济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已被业内认可[2],通过案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规做法是在讲解每个知识点的时候引入案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开始每章知识体系的讲授之前,先引入一个特定的案例,这个案例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社会民众讨论热烈的话题,但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最好能够贯穿整个章节,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出本章的各个知识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整章内容。如对于疾病经济负担一章的学习,让学生从普通感冒带来的各种负担开始思考,进而思考每种负担的大小、数据的来源及可得性、感冒最终的负担如果很大或很小对卫生政策制定者有什么提示等问题,从而将疾病经济负担一章的知识点全部涵盖在内。
2.6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分析我国医改工作的实际问题
篇4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足迹; 生态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63-03
前言
工业时代到来之后,经济学家们关注的越来越多的是GDP/GNP这些数字的增长,而往往忽略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当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科技的发展必然能够找到自然资源的替代品。然而,全球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危机对这些错误观点敲响了警钟,全球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众多经济学家协同环境学家、生态学家共同致力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2012年十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了阐述,将生态经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从国际国内综合来看,生态经济时代已宣告到来。
一、国外学者对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生态经济的研究较早而且较为全面,早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就已经蕴含了生态经济的思想,自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鲍尔丁首先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之后,对生态经济的研究日益丰富,观点也各不相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自然观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观点。其中包含了四方面的主要内容:自然生产力观、生态发展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深入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是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要求,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规范人类经济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Eric A.Davidson在《生态经济大未来》中指出,全球变暖化效应持续恶化、生物灭绝加速以及贫穷和人间惨剧不断增加,人类在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免于恶化方面是失败的。人们正在利用生态学与经济学所提供的工具,来为环境所面临的挑战找出解决之道。生态法则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力与政治力,面对环境的恶化,保护地球资源成为各国迫不得已接受的现实。Eric A.Davidson从成本效益分析法、将外部性内部化、追求永续发展等角度告诉我们如何从地球获得更多的资源并做到最好的境界。
彼得·巴特姆斯主要针对当前生态经济学家们所推崇的一些指标提出质疑。首先是对生态足迹,即生态可持续性,表示一国环境承载能力承载的环境压力的减少,与承载能力成反比。《重新定义进展》(1994—2004)将生态可持续性定义为“在普遍使用的技术水平下,生态系统进行资源生产和吸纳废物所需要的土地面积和水体面积”。因此,该指数用面积当量将人均自然资源利用、废弃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国家的生态承载力联系起来。有关数据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的集体生态足迹突破了可持续性的界限,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大大超出了其再生能力。同时,作者在书中同时提出了对生态足迹的批评:(1)忽视了技术的力量,忽视了环保型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替代作用。(2)考虑的环境影响范围有限,忽视了难以或无法转换成土地面积的环境影响。(3)等量土地面积衡量的是环境压力,而不是这些压力所产生的生态和健康损害。(4)忽视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可持续能力的可能。(5)将环境服务利用不超过全球人均生态承载力水平作为一个国家的目标。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提出质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的提出者发现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时环境污染上升,国民收入处于较高水平时环境污染下降,即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如上图所示)。而许多学者明确反对这一假设,有研究发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只针对地区空气污染物,且在污染控制成本很低的条件下成立,而对于全球污染物,这一假设不成立。有些学者使用物质流总量作为对环境压力的综合检测变量,从而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检验,这些验证大部分否定了其假设。
二、国内学者对生态经济的各个角度分析论述
20 世纪80 年代初,许多结合中国实际的研究大大地拓展了生态经济的领域,研究角度也各不相同,主要从整体的角度、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角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角度、制度约束的角度对生态经济作了论述。
徐中民、程国栋(2011)在强调从整体的角度辨析,总结了生态经济学基本思想是正确的定位和扩展的视野,核心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即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视为局部,生态系统视为整体。主要问题在具体处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时,人类社会发展需要面对的三个问题:(1)规模问题,要求将全社会的发展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2)分配问题,要求社会限制市场的不公平性范围,保证不同个体间资源的公平分配;(3)配置问题,要求经济系统高效率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源,并尽量减少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并详细论述了生态经济学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宗教、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中的学科演替,生态经济学在新兴领域及未来研究主题中体现的整体性视角。系统地总结了整体性视角在生态经济研究中的作用,有助于弄清理论之间的联系,开拓新的领域和研究方向,从系统的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李周(2008)对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作了全面的阐述。中国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始于1980年,生态经济学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研究阶段;第二,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第三,以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经过这三阶段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为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实践提供了更有力的基础。中国生态经济实践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从政府和公民两个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建设;生态建设提上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生态省建设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核心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形成经济布局合理,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的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生产力,促进区域内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文中提出生态补偿研究的方法来解决生态经济问题,但同样提出来其难点是补偿标准确定、补偿资金来源、被补偿者识别等问题。
吴建寨、李波、张新时(2007)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出发,把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作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定量评价方法,运用生态系统类型及其价值系数,利用生态经济协调度,研究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指出区域经济已处于协调水平的边缘。 生态环境约束着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生态环境容量是有限的,超越环境容量是不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约束性的重要因子。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区域环境容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有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来适应,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以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张谊浩(2007)系统总结了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该方法论是多学科、多技术集成下的综合性方法,具有价值多元论、生态人假定、边际分析的替代性方法、不确定性的独特解决路径、市场价值和社会选择的严格区分、生产本质的新界定等特征。新兴的生态经济学提出了在整体上替代标准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和价值一元论的多维决策标准,这种政策分析方法考虑更多样化的相关信息,适用于针对多维度决策问题的选择、评价和权衡。其价值是建立在考虑效率、公正和稳定等多样化标准之上的,是典型的价值多元论观点,允许对多样化标准之间的替代和互补关系予以更现实的评估。生态经济学的主体行为假定可以被认为是更现实、更一般化的“生态人”假定,即符合有限理性、满足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平衡和追求人与环境(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收益最大化这三个特征,以生态意识、生态良心和生态理性为内涵的一种主体假定。生态经济学采用复杂适应性系统分析方法:在存量和流量频繁地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认识到天然资本的损耗作为一个负的流量,有利于政府监管部门重视天然资本的恢复和保持广义系统边界的稳定性。
丁开杰、刘英、王勇兵(2006)从生态文明的角度阐述了其对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进步状态。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保障,生态经济系统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存在和运行的前提和自然物质基础。在功能上两者是相互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起到基础和制约作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活动会直接影响或干扰自然生态系统的现状和运行规律。生态经济建设中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地位,适度发挥社会经济系统的主导作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明对保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刘克英(2005)对生态经济发展的前沿性问题着重进行了阐述。文中指出为了保持人类—自然界—社会发展的一体性,保持地区经济良好的运行轨迹,必须促使生态经济学成为前沿性科学,同时,又必须与高科技和高新技术相融合,借鉴其他学科发展的积极成果。同时文中阐述了生态经济学新的发展主线及其走向:首先,生态经济学与高科技的融合日趋紧密,融合度越来越大;其次,生态经济学与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在优化中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第三,生态经济学与伦理学、美学的结合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独辟蹊径的科学;最后,当代生态经济学成为全球关注的科学,在吸收其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文章最后总结,当代生态经济学保持前沿性的发展才能有力的面对全球性问题,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促使生态资源再造,实现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协调发展的历史重任。
王孔雀、胡仪元(2004)从制度约束的角度论述了生态经济开发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生态经济的制度机制主要包括五大类:法律约束机制、生态转移支付机制、区域协调机制、市场价格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并对每个制度机制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得出了五大制度机制的相互关系:法律约束机制,是整个制度机制的依据;生态转移支付机制、区域协调机制和市场价格机制,是整个制度机制形成和实现的手段;生态补偿机制是最终目标,生态经济开发就是要实现生态资源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三、研究的不足以及演化趋势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围绕“生态经济”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也存在着诸多亟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1)在概念界定方面,对于生态经济概念的表述并未完全统一,特别是关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界定也并未明确,但尚没有一个定义能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如何凝聚共识,需要进一步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2)在研究领域方面,学术界基本上还停留在生态经济的概念界定、方法论、基本理论问题等理论层面和宏观层面。因此,要注意拓宽研究的领域,不只是要从宏观层面去研究,还应从中观、微观的层面进行更为广泛的、具体的研究。(3)实践方面,需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来研究生态经济。根据党的“十”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极大调动了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把生态经济理论研究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结合起来,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Eric A.Davidson.生态经济大未来[M].奇立文,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2] [德]Peter Bartelmus.数量生态经济学[M].齐建国,张友国,王红,译.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10.
[3] 徐中民,程国栋.生态经济研究中的整体性视角[J].冰川冻土,2011,(3).
[4] 李周.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8,(6).
[5] 吴建寨,李波,张新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7,(11).
[6] 张谊浩.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J].经济学家,2007,(5).
[7] 丁开杰,刘英,王勇兵.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J].与现实,2006,(4).
篇5
1.现实性原则
经济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经世致用”之学,它与实际生活结合极其紧密,具有显著的应用性特色。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经济学论文选题时必须考虑研究的问题有无现实意义,要借助选题将所学理论与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分析研究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在论文选题时必须关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现实问题,特别是经济改革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譬如房价过高、通货膨胀、贫富差距、就业问题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领域,作为论文选题的内容,这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2.专业性原则
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学位论文,选题理所当然应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所要申请的学位挂钩。同时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和总结,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体现,这也要求论文选题要紧紧围绕经济学科,体现经济学的专业性。对选题而言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专业领域内选择确定论文题目。由于经济学本身具有研究面宽的特点,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出现选题偏离专业领域的情况,因此在选题时更要找准经济学的切入角度,保证选题与专业的相关度。二是要体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有一套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的分析方法,譬如实证分析、边际分析、均衡分析、静态分析等,如果能在选题中有所体现,更能反映经济学专业的特点。
3.可行性原则
选题的可行性是指毕业论文的选题一定要切合实际,具备完成选题的主客观条件。具体来说,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专业所长等主观条件的角度判断学生是否可以驾驭选题。譬如,当一个不擅长经济计量分析的学生面对一个计量分析的选题时,一定会因难度过大而感到难以胜任,这显然不符合可行性的原则。其次,必须从选题本身的工作量、理论难度和深度、指导教师水平、图书资料查询条件、论文完成的时限要求等方面评估完成选题的客观条件是否具备。以资料的可获取性为例,经济数据中省、市级以下的数据一般很难获取,往往需要进行实地调研而且调研工作量极大,本科学生往往很难独立完成,缺乏数据的情况下,选题再好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二、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选题确定过于随意
一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研究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开题以前老师实际介入并不多,往往交由学生自主选题,没有给予相应的交流、指导和建议;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第七、八学期正是学生找工作和考研的阶段,很多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应聘、工作实习和备考方面,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还有一部分学生自认为学业已成,将来从事的工作与论文研究的内容无关,抱有走过场的心态。凡此种种,对论文选题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花功夫搜集资料并斟酌选题,临近开题时往往随便选一个题目应付了事。在开题答辩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个学生信口说出一个选题,却对该选题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自己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茫然不知,当老师指出其选题存在问题时,学生会立即将选题更换成另外一个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题目,选题的过于随意增大了题目的不确定和变动性,最终会累及论文质量。
2.偏好大选题,涉及面过于宏观
较之其他专业,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过大、过泛的现象尤其突出。究其原因,一是与学科特点相关,经济学研究分为宏观、微观部分,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中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变动,涉及的是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大”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形中会强化这种“大”问题的心理暗示,选题时就会贪大求全,动辄冠以“中国”或“我国”的字样;二是学生往往担心选题太小没有东西可写,认为宏观选题题目大、外延广,写作时顺着每个外延发挥一下,就可以达到论文要求的篇幅,因而选择了过宽过大的题目。比如“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试论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等选题,这类选题本身包括了多维度和多层次,要求研究者对各个层次、各个维度的问题有清晰和准确的认识,本科生的理论水平和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认知能力显然达不到这一要求,过于宏观的选题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深度、没有重点。
3.选题范围狭窄,题目相似度高
其实经济学涉及面广,又贴近社会生活,现实中有众多问题值得研究,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应该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论文选题空间,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范围和题目应该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或者是因为指导老师连续几年给学生的题目缺少变化;或者是因为学生相同的专业背景使他们的学术思维、研究视野趋于一致;或者是因为学生主要通过图书馆资料检索,趋同的选题手段使那些点击率高且参考文献多的选题容易中标,结果就是选题往往集中在几个话题上,题目“扎堆”且重复率高,很难做到教育部要求的学位论文“一人一题”。比如人民币升值、期货市场、中小企业融资、贸易壁垒等都是近年学生热衷的选题,连续几年的毕业论文都可能出现相同的选题,甚至同一年同一个答辩小组中的题目也可能完全相同或仅有一两字之差。
4.缺乏经济学思维,选题偏离专业方向
目前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仍存在部分偏离经济学专业的选题,譬如“校园超市的营销分析”,这个题目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营销专业的题目,基本看不出经济学的专业特色,严格意义上就是一个不合格选题。但如果把它改成“校园超市的垄断市场分析”,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该选题是运用西方经济学微观理论中的垄断市场理论分析校园超市,无疑凸显了经济学的专业特色。第一个题目之所以出现专业偏差,除了指导老师把关不严之外,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经济学思维。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结论。经济学教育除了传授经济学理论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经济学思维方式,并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分析经济问题,形成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的解释。但现实中有部分学生及至毕业也没培养起经济学思维,在选题时,面对经济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不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找不到经济学的切入视角,导致选题与专业相关度不高。
三、提高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建议
1.前置选题工作,夯实选题基础
针对学生忙于找工作和考研、无暇顾及论文的情况,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将毕业论文选题的时间安排适当前移。比如在学生一进入大四阶段,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在三年级就让学生进入选题环节,提早确定指导老师,通过与指导老师交流沟通,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可以早一步确定论文大方向。再有意识地将课程设计、社会调查以及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同时熟悉相关的理论分析方法和工具,展开文献检索和阅读,从中搜集和积累相关资料,随着对相关问题认识和了解的不断深入最终确定选题。前置选题工作的好处是给予论文选题环节充裕的时间保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斟酌并熟悉相关的知识领域,为提高选题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2.强调毕业论文重要性,进行选题环节专项辅导
应以院、系或专业为单位,召开毕业论文动员会,宣讲毕业论文的作用、价值和要求。强调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学生总结、检验、深化所学专业知识的过程,更是训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工作或更深层次研究奠定基础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指导论文不仅是培养目标要求的职业责任,还是反映教师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一个向学生学习提高自己的机会。总之,只有师生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通力配合选出好的题目,做出好的文章。可以为学生进行选题方面的专项辅导,教会学生如何选题。譬如,通过举办讲座有针对性地讲解选题原则;结合以往的论文题目说明选题如何找到经济学的视角,如何以小见大、挖掘深入;尤其要注重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法的介绍。在多种选题方法当中,相对适合经济学本科学生、值得推荐的方法有以下两种:第一是实践选题法。即在社会实践、经济调研和专业实习中,了解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趋向,通过调研取得第一手资料,以此作为选题的依据。第二是查阅文献法。即确定感兴趣的领域,阅读该领域内权威的专业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那些该领域中尚未解决的课题或许就是选题方向。
3.强化选题阶段的导师作用,重视任务的落实与检查
针对指导老师在选题阶段作用缺位的情况,要强化导师的指导作用。指导老师要及早进入角色,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能坐等学生上门询问,而应主动了解学生的专业兴趣点,介绍获取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渠道。向学生推荐综述性或经典的文献,帮助学生分析调查研究、搜集数据的难易程度,启发学生寻找经济分析的角度和需要运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对选题可行性给出基本判断,避免选题的盲目性。针对学生不重视选题工作的情况,指导老师要通过布置给学生任务的落实与检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以让学生就阅读的文献资料、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写出综述,专业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写日记、写报告,以此督促、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找到自己的视角;还可以要求学生跟老师通过邮件或电话定期汇报,在和老师交流中也可能就会找到合适的选题。
4.组建专家团队,为选题质量最后把关
篇6
但毕竟还是有一些经济学家意识到了这种被遗弃的窘境,因此便有了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的《伦理学与经济学》(OnEthicsandEconomics),通过探寻伦理学与经济学的源流问题,以期正确面对「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隔阂的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Sen,1987,p.1)。而在国内,虽也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却鲜有论着。即便有,较多的也是一些关于经济学与哲学关系之类不甚专业的讨论,或是局限于狭隘的经济学范围内的关于「公平与「效率的探讨。
因此,摆在案头这本薄薄二百页左右的「小书才更显得弥足可贵。韦森所着的《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纬度与道德基础》不拘泥于传统的经济数学分析方法,却用经济学家的专业眼光探究「社会制序以及制序化的伦理之纬以及市场的道德基础(第4页)。该书并不是着眼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问题,更不是对阿马蒂亚‧森的简单复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该书关注的问题与分析理路比森更进一步,甚至在当代主流经济学家眼中似乎已经超出经济学的范畴。因为作者对伦理问题的经济学的制序分析追溯回到了康德哲学。从康德哲学出发,循着罗尔斯(JohnRawls)、诺齐克(RobertNozick)与哈耶克(FriedrichA.vonHayek),到高德(Gauthier)、宾默尔(Binmore),理出了当代经济伦理学的宗谱系。
从康德哲学出发以经济学的角度关注社会经济问题,尤其是市场经济的道德伦理问题,这样的研究进路在国内的经济学研究中是罕见的。这样的研究究竟还属不属于经济学范畴的研究,这不是应当关注的问题。当代经济学的狭隘视角与单纯的分析方法已经严重限制了经济学乃至经济学家自身的发展。不关心伦理、道德与价值的「经济科学,似乎成为一套「客观、「精确的技术。而这样的「技术,对于涉及人类自身命运的问题是不具有发言权的。所以,当哲学与其它社会科学在80年代中期后将目光转移到社会道德文化问题上来的时候,经济学被拋到了讨论圈子之外。但市场经济制序的变革与重建中突现的道德伦理问题必须要求经济学家以经济学的角度来回答,经济学必须再度与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展开对话。韦森这本新作的最重要意义即在此,其在探寻道德伦理的经济学的分析中,也为经济学研究自身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纬度与道德基础,作者的论辩理路既不同于森那样研究二者关系,也不同于贝克尔或波斯纳那样用经济数学方法取代一切。在本书中,作者采取的是一条独特的论辩理路。基于「道德和「伦理两个概念,韦森考察了各种学说思想的争论和演变。其首先在康德哲学那里作为对伦理探究的切入点,论及现代哲学一个核心问题,即「道德缺位。再将目光从康德转向当代政治哲学中康德哲学的著名继承者罗尔斯那里,详述了罗尔斯的政治建构主义(politicalconstructivism)中制序与伦理关系及其缺陷。并从中引出诺齐克的「最小国家论(theminimalstate)、「资格理论(thetheoryofentitlement)与罗尔斯的争议以及哈耶克的评论。由此发现社会伦理、个人道德与社会制序为同一文化演进过程之结果。然而这一演进中,道德伦理的原初发生机制又是怎样的呢?道德哲学家高德的「协议道德(moralsbyagreement)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古典式的解释。然而这种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方法能否推出道德原则却是有疑问的。著名博弈论经济学家宾默尔提出了反对观点:从理性选择中无力推导出道德原则。因为高德的「协议道德中「有约束的最大化概念很难认为是理性的。鉴于高德理论分析缺乏的坚实基础,宾默尔通过一个扩展型博弈论模型来证明人们在社会博弈中恪守承诺的可能性。但在扩展的博弈模型中,「交易费用出现了,于是,是「制序而不是「道德确保了人与人的合作。这样,通过经济学的推论,似乎「制序替代了「道德,道德变得可有可无了。但作者明确反对这种导向道德虚无主义的结论。上述的推论不能否定道德,而只能说明现性推不出道德,从「实然推不出「应然,或者用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伦理是不可说的(Wittgenstein,1974,§6.421)。制序与道德不应是相互替代,而应是相辅相成的。「道德存在于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的任何人类文明社会之中,并将与人类社会一起存在到永远。(第68页)
因此,市场制序应当有其伦理之纬。然而当代经济学的推导中怎么将这伦理之纬丢失了呢?为寻回伦理之纬,韦森从又回到康德,回到康德的「定言命令(categoricalimperative),因为作者发现,「康德的定言命令的伦理学法则,蕴涵着自由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第81页)。通过研究康德的「定言命令与社会博弈中的「纳甚均衡(Nashequilibrium)的关系,指出纳甚均衡本身一般不能直观显示出道德内涵。然而在「囚犯困境(Prisoners''''Dilemma)博弈中,康德「定言命令的道德法则彰显出来了。现实社会既不是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伊甸园,也不是卢梭─罗尔斯的「狩猎世界,而是充满「囚犯困境的「康德世界。因此,这类「市场博弈,既需要制度约束,也需要道德基础(第110页)。于是,经济学与伦理学对话的桥梁又再度架起。接着通过市场重复博弈的进一步考察,揭示了伦理学中「黄金法则(goldenrule)于博弈论中「针锋相对(titfortat)策略的深层关系。在这段漫长的「曲径通幽之后,韦森再次回到其最为关注的问题,反思东西方文化中道德伦理在制序演进中的作用。最终确认了道德基础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
这样的分析理路不是单纯的经济学推导,亦不是简单的思想概述。其体现了作者学识之广博,观察角度之独特。或许这样的论述一方面会使经济学家摸不着头脑,另一方面则使哲学、伦理学界的专家讥其为「浅陋,因而两头不讨好。但是,这样的分析理路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野,这一点也是不容否认的。
有人在评论此书时认为韦森论述过于偏重于康德。但这不能认为是此书的缺陷。韦森不拒绝在某种程度上把他视为「康德主义者,该书是其「带着经济学的思考啃读康德哲学所思所悟的读书笔记(序言第4页)。如果要说该书有任何缺憾,那么我认为就是当韦森费了极大气力将经济学家拖到道德伦理面前时,却无奈地止了步:对于道德本身,无法言说。
但这似乎不应当是作者的失误,这是整个现代思想的问题。现代思想在看到道德伦理时,也看到了自身的界线。对于界线之外的,应当保持沉默。海德格尔第一个指出现代性下伦理之不可能,而福柯更断言:「对于现代思想来说,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可能的(MichelFoucault,1970,p.328)。康德处于现代哲学的肇端处,其将道德无条件地摆到至上的地位已经无法给道德本身的存在以理由。韦森已经意识到康德将上帝置于一种为证明道德而功利化的位置上已经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认同施特劳斯(LeoStrauss)和福柯的看法,那么我们可以认为韦森基于现代性下的分析仍未脱出现代性的陷阱:其看到道德,并知道道德之重要性,但就是无法言说道德。所以最终作者只能给出「没有结论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真正的结论并不在正文第八章「结论中,而在附录二那篇似乎有些模仿作者最爱的另一位大哲──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的风格的短文〈道德、伦理、市场与诗〉中。
篇7
[关键词] 经济与哲学;理性人范式;新路径;反思和超越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经济学教授韦森(2007)指出:“经济学的伦理基础和道德判断问题的复杂性,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一起,正急切地呼唤着中国经济学界重视对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问题的研究。中国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进步,也要求中国的学人对这些学科交叉领域中构成人类社会运作之深层理性基础的一些基本价值进行评判和审视。这无疑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的一项非常紧迫的时论要求。”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充满了功利主义的色彩,而现代经济学中在这一假设中已经越走越远,我们必须要回归理性人原点,从根本上做出重新阐释和分析。
二、经济哲学的融合路径的新范式分析――以理性人为例
新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对理性人的构造和逻辑推演,阐述了个体(消费者――生产者)、组织(企业――产业――市场)、行为(竞争――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垄断)、价值(配置――规制)等概念。虽然说心理学和经济学分析范式都是基于个人主义,但是心理学更倾向于对个人感觉的描述,而经济学更倾向与对个人理性的描述。从这个层面上讲,心理学应该起源于主观唯心主义,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这门学科归纳为心理的感应―触发―行为模式,当代经济学应该起源于客观唯心主义,因为在当代经济学的世界中很多的概念(市场、竞争、垄断等)可以通过抽象逻辑推理展现给我们一个完美的世界,而在这个完美的世界之后起因――“看不见的手”却只能归根于某种神秘的力量。
威廉・詹姆斯提出:“从最广义的所谓自我说起,而后逐步寻求到自我之最微妙最精深的方式,由德国人所谓经验的自我(the empirical Ego)之研究到纯粹自我(the pure Ego)之研究。从最广义的自我说,我们可以将它的历史分成三部,关于:一是它的成分;二是这些成分所引起的感情和情绪――自我情感(Self-feelings);三是这些成分所激发的行为――自营与自保(Self-seeking and self-preservation)。这个自我的成分可以分成几类,即构成(甲)物质的自我;(乙)社群的自我;(丙)精神的自我的成分;(丁)纯粹的自我的成分。物质的自我指的是个人的身体、衣着、家人、居所和财产等。社会的自我来自于同伴的认可,有多少同伴就有多少个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指监控内在思想和情感的自我,指一个人对自身意识状态、态度、气质、个人兴趣等内在精神生活的意识。纯粹的自我指在人格恒同感下的自我感知、判断与行为。汪丁丁指出,理解个体行为可以放在三个维度的思考框架之内:第一个维度是“物的秩序”,完全从技术、物质的角度进行考察;第二个维度是“社会秩序”,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来考察概念;第三个维度是“精神秩序”,它包含精神的诉求、自我的诉求,比较抽象。对于亚当・斯密所指出的:“这种倾向(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是不是一种不能进一步分析的本然的性能,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不是理性和言语能力的必然结果,这不属于我们现在研究的范围。1”如果讲斯密时代的知识与技术还不足以认识到意识和理性问题,那么对于当下,我们已经有足够的技术和知识来分析交易的动机,如果我们选择漠视,这无疑是对文明的一次背离。
理性是意识的规律性的实在,实质上说明理性是人类有限认知层次上的秩序。在秩序范围内,人类依据相关的标准及其经验评判行为、目的、价值的理性,范围之外便感到无能为力。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理性被单独置放在通过货币计算效用的功利主义维度,将理性人假设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纯粹权衡成本收益的工具。理性等同于利益及其利益的追求,这无疑是偏狭的,不符合事实的。无论哪种理论都不能忽略作为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以及价值,经济学理性假设应该建立在人本主义视角之上进行研究,在此笔者将经济学理性拓展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物质理性,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以物质的角度来衡量生存的价值以及意义。二是社会理性,基于交往的需要,以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衡量生存的价值以及意义。三是精神理性,基于思想的需要,以精神的满足的角度来衡量生存的价值以及意义。四是超理性,基于理念(价值观)的需要,以自我实现的角度来衡量生存的价值以及意义。
韦森提出:“经济学家作为一个‘学术人’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如何透过自己的文化信念和价值观,去发现人类社会中的某些‘自然秩序’。”在此笔者将经济学理性从物质理性的功利主义维度束缚中解脱出来,在更广阔的视域中寻找物质理性、社会理性、精神理性以及超理性共融的理论,使经济学理论走向新的纪元,笔者认为这才是人类社会自然秩序的正确路径。
亚当・斯密指出:“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马歇尔指出:“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宗教力量和经济力量共同塑造了世界历史。(第一章导论)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的动力和阻力,这种动力和阻力的数量只能大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不过,这种衡量仅指动力和阻力的数量而言。不论是高尚的还是卑鄙的动机的质量,在性质上都是无法衡量的。如果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还不能由正确而可靠的知识来解决,或者如果是一个一般的经济分析及推论方法还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在我们纯粹的经济研究之中,就将它放置在一边好了。不过,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如果要将这种问题包括在所有问题研究当中,反而会减少我们经济知识的正确性和精密性,以致一无所获。(第二章经济学的实质)”萨尔森指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经济学的精髓之一在于承认稀缺性是一种现实存在,并探究一个社会如何组织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其资源。”
对于亚当・斯密的利己心,经济史学家艾玛・罗斯柴尔德(Emma Rothschild)提出:“我将要说明的观点是,斯密并没有特别推崇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的比喻最好理解为一个温和的讽刺笑话。在这些情况下,看不见的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体商人是否选择通过政治影响、权力的使用以及其他方式去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看不见的手既要求有良好的制度也要求有良好的规范,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在明确界定的游戏规则中追求他们的利益,而不是通过试图影响制度与规则来追求利益。”
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所存在的问题,贺京同教授(2007)指出:“新古典经济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仍然逃不脱它的相对真理性,即它所适用的范围是有限的和相对的:大量现实经济中的所谓‘异常现象’无法用新古典理论框架进行解释和预测,比如股票溢价之谜和非自愿失业的根源问题等。其原因是,新古典经济学由于把经济分析的出发点锁定为‘刚性的’经济理性人,因而其分析过程必然带有机械主义色彩,这使得各种社会关系也被作为一种机械而非人格化的关系来对待,从而导致以它为前提的经济学分析显得过于僵化,因为非人格化的‘机械人’并不能再现复杂社会中人的思考、喜好和相互行为,这忽视了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事实。”
在当代经济学中,对于行为的描叙以功利主义哲学为准则,建立在偏好基础之上,为人类理性的呈现形式。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可描述为“行为偏好+利润最大化”。新制度经济学将信息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入经济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上更进一步,弥补解释现实问题的不足,但从在社会角度和心理角度上的分析有着先天的缺憾。何大安(2006)将其模式概括为“有限理性+效用最大化”。行为经济学关于人类选择行为的分析,将功利的观念引入了时间维度,划分为“当下的功利”和“长期的功利”;拓宽了心理维度的解析内涵,强调认知局限,创立了以非理性选择为中心内容的展望理论。何大安教授(2006)将其概括为“认知局限+偏差行为”。新古典经济学中理性所要追求的目标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效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理性所要衡量与计算的效用范围之内加入了个人心理、制度文化等因素,行为经济学的理性是以心理效用为标准的自然人快乐。
三、小结
对于行为理解的潜在意义仍然是基于物质理性的功利主义维度,缺乏对行为更深层次的研究。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的主流经济学还是现代的非主流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讨论的,在理性的认知范围之内,经济学可以自由的使用理性人、完全竞争、一般均衡和市场等概念,而超出理性的认知范围,经济学就变得无能为力。这样会直接剥离了人类存在的价值感及意义。而本文认为对行为动机和过程意义的研究,会将主体和客体两个分离的世界融合,融合成为一个自洽的可认知的世界,使人类行为更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意义。要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和过程,就要放在更加广阔的视域里进行认识。从单单物质理性的功利主义维度中,将行为从现有的经济理性认知局限中解脱出来,加入社会理性、精神理性、超理性的理念来重新审视行为合理性。
[参 考 文 献]
[1]韦森.经济学的性质与哲学视角审视下的经济学――一个基于经济思想史的理论回顾与展望[J].经济学季刊,2007(4)
[2]詹姆斯/唐钺.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阿弗里德・马歇尔/廉运杰.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5]保罗・萨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萧琛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艾玛・罗斯柴尔德/赵劲松,等.经济学情操论――亚当・斯密、孔多赛与启蒙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篇8
关键词: 数学模型;经济学;高校教学;应用
现如今的高校教学当中可以说数学建模与经济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项经济学的研究和计算都离不开数学模型的建立,采用数学模型来辅助经济学的发展可以更加直观的让人们从中看出经济的发展形势。例如在经济学的宏观控制和价格控制中,都有数学建模的融入,利用数学建模可以有助于经济学实验的宏观经济分析,在一些实验和价格控制当中,都经常会涉及到数学问题在微观经济中数理统计的实验设计,这时候就体现出了数学建模对于经济学的促进性作用。下面笔者将会针对数学建模对于经济学的重要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
1.数学经济模型对于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单独的依靠数学模型是不够解决所有的经济学问题,很多经济领域中的问题是需要从微观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够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要想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经济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就一定要建立适当的经济学模型。运用数学建模来解决经济学中的问题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时候从经济学的角度仅仅能够知道问题的方向和目的,至于其中的过程并不能有着详细的分析,而利用数学模型就可以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数学建模可以通过自身在数字、图像以及框图等形式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现有经济的实际状况。
2.构建经济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要想利用数学模型来更好的解决现有的经济学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先要分清楚问题发生的背景并且熟悉问题,然后要通过假设的形式来完善现有的经济学问题,通过抽象以及形象化的方式来构建一些合理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来描述问题中变量参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经济类的数据,进而将建模中得到的数据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最终得出结果。
3.应用实例:
商品提价问题的数学模型:
3.1问题:
现如今经济学在很多的商场中都有所运用,例如同样的商品要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既要考虑到规定的售价,又要考虑到销售的数量,如果定价过低,则销售数量较多,如果定价较高,利润是大了,但是却影响了销售数量。怎样定价才能够缺乏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了现如今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这其中就涉及到了数学建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图来找出如何定价才能够使得商品的边际效应最大化。
3.2实例分析:
例如某商场在销售某种商品的时候,设为单品价格为30元,每年平均可销售2万件,如果商品每提价1元,则销售量就减少了0.2万,要想使得总的销售收入不少于70万,则该商品的最高应该如何定价。针对于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利用数学的思维来计算,假设提价为x元,提价后的商品单价就是30+x元,则提价后的销售总量就是(20000-2000x/1)件,则可以得出(30+x)(30000-2000x/1)大于等于700000,这样就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最高定价应该如何制定。
4.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4.1经济学不是数学概念和模型的简单汇集:
数学在经济中的运用是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利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模型来解决一些经济学中的现象,这种情况并不是数学的一种延伸和探索,而是利用数学来更加方便的去解释经济学中的一些现象。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重要学科,而人类受活动和道德的影响也逐渐的对经济学产生了依赖,经济学的发展不可能成为一种抽象的,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出的一种科学,只有融入数学知识和数学模型,才会更好的辅助经济学的发展。
4.2经济理论的发展需从自身独有的研究视角出发:
在经济理论的发展当中,很多时候需要从自身独有的研究视角出发去观察去发现,利用数学模型来辅助经济学的分析和研究是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数学建模的应用并不是无条件的适用于任何的场所,而是具有一定的条件,在经济学的领域当中数学建模的运用是有着特定的领域,并不是无节制的可以运用到任何的领域当中。
4.3数学计量分析只是辅助经济理论工具之一:
利用数学建模来解决现有的经济类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很多经济类的问题当中并不是可以完全依靠数学建模来解决的,很多时候还是需要高校中的教师利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解决。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学的教育和发展,就一定要适当的与数学建模进行融合,这样才会有利于经济学的发展。
4.4数学经济建模应用十分广泛:
利用数学建模在经济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现如今已经有很多的企业或者是部门为了节省自己的开支,通过计算经济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如何制定规章制度才是合理的。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当中,经济学的发展必将会有着很好的前景,而数学建模在经济学中的运用也必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合理的使用数学建模可以为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很大的促进性作用,这既是今后我国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国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数学建模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学发展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延伸,无论站在宏观的经济效益上来看,还是站在微观的经济效益上来看,经济学的发展都需要采用适当的数学建模来辅助,近些年使用数学建模已经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崔宜兰.导数在经济领域中的最优化问题的应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7(2)
篇9
关键词: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矿产经济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矿产资源跨期优化配置机制研究”(11&ZD163)
作者简介:魏晓平,女,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开发与政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徐州 221116)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3)04-0041-04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是人类现代文明重要的物质基础,它能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世界上许多资源富裕国凭借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得本国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得益于矿产资源持续的、大规模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在矿产资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面临着资源开发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挑战。
矿产资源是可耗竭资源,由于它的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其开采利用最终会导致其可采储量为零,从理论上讲,就是达不到持续利用。这就意味着如果将可耗竭的矿产资源作为生产投入是必需的,那么生产和消费就不可能无限期维持下去。于是1970年论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可耗竭资源最优利用及其最优开采路径等问题的讨论,并围绕该议题涌现出数量很多的研究文献,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Solow(1974)[1](P29-45)、Stiglitz(1974)[2](P123-137)和Dasgupta与Heal(1974)[3](P3-28)的3篇巨作。后来许多资源经济学家认为,以Dasgupta-Heal-Solow-Stiglitz(DHSS)为代表的初期研究,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基础之上的,但DHSS后续的研究放松了某些假设,改变了某些约束条件,使得理论研究更贴近现实。但是资源的最佳开采利用路径与实际开采路径经常是背离的,且很少有文献对理论和实际的背离给予充分的解释。美国著名地质学家Hubbert于1950年代提出了“石油峰值”论,他认为矿物资源开采呈现钟形曲线的耗竭规律,即在达到峰值之前开采量逐年上升,达到峰值后开采量将呈现递减的趋势。但对于中国化石能源何时达到峰值,峰值是多少,存在诸多争议。理论和实践都在呼唤运用最新的经济学研究成果,总结研究当今世界各国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的特点、规律,并期待更加全面、系统、科学的矿产经济理论著作的出现。
中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还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矿产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竞争机制、政府监管机制还不完善。长期以资源低价形成的“低成本竞争”的发展模式已经使得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极为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目前仍有很多人(包括一些主流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可能还会有二十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所有这些预测,既没有考虑能源资源大规模持续扩张导致的能源危机,也没有考虑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显然对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预测并没有将资源环境作为限制条件。但是这个问题却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关系到后代与其前代是否具有可以分享同样的物质财富的权利,严格地讲,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着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探索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当前理论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成金华教授等人编著的《矿产经济学》(后文简称“《矿产经济学》”)一书,总结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从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视角,对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矿产资源价格、供求特征、代际配置、外部性治理、矿业权市场等重点、热点问题展开了经济学分析,并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经济学理论内涵进行了新的探索。笔者认为,其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
一、系统构建了矿产经济学理论[KH*3]分析框架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把以矿产资源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动力,展开了一系列经济活动。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在此背景下矿产资源经济学应运而生。与一般经济学的主题一样,矿产经济学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和现实,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矿产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进行合理分配。近半个世纪以来,围绕这一任务,许多经济学家和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与管理研究的学者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不同版本、不同体系的矿产经济学著作。其研究的问题包括了矿产资源的分布、采选与利用,以矿产为基础的工业规划和发展,矿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矿产对国际、国内经济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研究成果表现出了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为人们如何有效地促进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指导。
近30年来,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对过度开发矿产资源而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高速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反思,其问题的本质归根结底就是如何保护稀缺的矿产资源,使其能够永续开发利用。面对新的增长模式,作为经济学独特分支学科的矿产经济学,一方面要肩负着传统经济学的重要使命,即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一套能够合理解释并有效指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解释和揭示其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其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更要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可耗竭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实践上作出新的探索,从而为政府、矿业企业等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中提供系统的科学理念、思想方法、工具手段及政策建议等。为此,矿产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一样,既要回答人们在现有的资源赋存条件下,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重要问题;又要回答并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外部性与代际外部性问题,进而塑造完善矿产资源特有的经济世界。《矿产经济学》正是秉承了这样一种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系统构建了矿业经济学理论分析的新框架。
《矿产经济学》绪论部分作为全书内容提纲挈领的总领框架,勾勒出了这本新著的总体轮廓和来龙去脉,并从中引出各章节研究的具体问题、线索与思路。其他各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重点讨论了八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矿产资源的需求。从影响矿产资源需求的宏观因素及其特征出发,概括出了矿产资源需求的波次性规律。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矿产资源需求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揭示了矿产资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动态变化、人均矿产资源消费、消费速率变化和矿产资源循环再利用的基本规律,为资源总量的宏观预测提供了微观经济学基础。第二,矿产资源的供给。从矿产资源供给的含义与性质、矿产资源供给的技术经济储量分类两个层面介绍了矿产资源供给的特性,并围绕矿产资源供给曲线和矿产资源供给的价格弹性问题,阐述矿产资源供给的生产者行为。特别从矿产资源供给安全、保障程度以及战略储备的角度阐述矿产资源供给的理论特征。第三,矿产品市场与价格。从矿产品市场的概念出发,在介绍矿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国内矿产品的市场格局和矿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对我国亟需进一步开展的矿产资源税费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四,矿业权市场。矿业权是矿产资源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章在明确矿业权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业权市场及其基本经济关系,通过对矿业权市场运行机制的阐释,提出了矿业权市场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第五至第七方面是该书的研究重点,也是该书的亮点所在。作者基于前述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矿产资源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了回答。其中,第五,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福利观,从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原则、最优耗竭率确定的基本条件和最优耗竭模型等方面,讨论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问题。同时,还对代际均衡与最优经济增长、不可逆性和资源保护等资源经济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第六,矿产资源开发的外部性与治理。通过运用外部性一般理论,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的外部不经济性、时间外部性、生产外部性角度,阐述矿产资源开发外部性的主要表现及特征,并从外部性对矿产资源价格的影响、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以及外部性的利益关系主体等方面,分析了外部性对矿产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而讨论了克服外部性的方法手段及其战略选择。第七,矿产资源战略评价。该章首先界定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内涵与边界,分析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理论、方法及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构建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指标体系。第八,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勘探开发利用的经济问题。
以上该书的分析架构确立了矿产经济学的研究边界,丰富了矿产资源的研究内容,完善了矿产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发展了矿产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为经济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多角度探讨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主题
进入21 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呈现了新一轮化石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加速增长趋势。矿产资源的日渐稀缺与旺盛的社会需求矛盾不断升级,巨大的利益推动导致中国乃至全球性的矿产资源市场秩序混乱,恶性竞争不断。如何规范市场秩序,促使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实现矿产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具备以下重要条件:把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机制和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原理,实现科学认知,加强资源管理创新。从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来看,人们对如何创造和完善这些条件的认识正在形成。《矿产经济学》围绕这些目的与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展开了多角度的探讨,构成了该书的亮点。
首先,《矿产经济学》运用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供求分析方法,分析了矿产资源需求与供给这两个基本问题,探讨了矿产品市场与价格问题,重点论述了矿业权要素市场,为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中,该书既充分讨论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各种机制的相互联系及作用机理,又引证了丰富翔实的数据对所述原理和观点提供强有力的实证支持,对经济系统内影响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特别是对矿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价格体制改革和矿业权市场及其管理创新的论述,使读者有畅快淋漓和耳目一新之感。
在后续的内容安排中,《矿产经济学》主要从宏观上对如何实现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展开进一步讨论,并强调发挥非市场机制尤其是政府“看得见的手”作用的重要性。该书还根据帕累托效率的改进和成本收益分析、最低安全标准和代际公平等问题的论述,从可持续发展的福利观视角,阐述了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代际均衡与最优经济增长以及不可逆性与资源保护的理论问题。当然,理论描述的原理是理想世界的状态,在现实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人们的行动并非能够完全遵循矿产资源最优配置的意图展开。该书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外部性与治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矿产资源战略评价这一章中,作者站在全局和整体的高度,运用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分析构建了矿产资源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这些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如何从市场的外部着手,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三、针对性展开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思考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既具有普遍性规律,也具有明显的国家和地域特征。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口众多,矿产资源总量虽大,但人均占有量低,且目前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在长期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与环境代价,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国政府为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的资源环境挑战,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并把实现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但是这些规划、部署的落实和实施,需要各行各业尤其是矿产资源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和掌握矿产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自觉按照经济规律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律办事。从这个意义上讲,《矿产经济学》的出版适逢其时。该书在阐述矿产经济学原理、规律和观点时,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对当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出现的问题直言不讳,提出的对策措施有针对性,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智慧支持。
从矿产资源的自然物理属性及其所体现的经济价值而言,人们通常将矿产资源划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几大主要类别。受到成矿规律和区位地域因素的影响,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除了共性之外,还有其特有的个性,因此必须对其在开发利用中所呈现出的具体技术、经济、管理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对策,真正起到分类指导的作用。作者基于以上考虑,特别在《矿产经济学》最后设置三章,分别讨论了中国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中的技术经济与管理问题,运用大量的实证资料,对这些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经济作用、发展现状与趋势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对不同类别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如何建立安全的保障机制,分别提出战略措施与对策思考。比如:针对供需缺口大的战略性能源矿产应如何建立能源供应的安全预警机制及能源战略储备体系,如何促进石油进口和投资渠道的多元化的管理体制等问题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针对我国金属矿产人均占有量少、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品位低、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战略储备,拓展境外市场,提升科技发展和实施矿业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与对策思考;针对中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次价低,资源根基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现实,在如何加大勘探资金投入、增加后备矿源,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完善节约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机制等具体措施、政策建议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这些思考对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永续性,促进矿产资源安全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一定的可操作性,对政府部门和矿业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之,《矿产经济学》是一部对矿产经济学理论体系及前沿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专门著作。该书明确了矿产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构建了现代矿产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实现了矿产经济学研究的综合创新,为矿产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为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该书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和从事矿产资源技术、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掌握矿产经济问题的分析思路与分析手段,了解当前国内外矿产经济发展趋势也提供了学习的素材和工具。从表述形式上看,该书主线清晰,观点明确,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数据翔实、引证深入浅出,使得该书具有较好的学术性及可读性。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关注,从而有助于推进中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更加深入,为中国矿业发展和矿产资源经济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Solow,R.M.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and exhaustible resource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74,(128).
篇10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案例分析法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从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90年代中期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单独列于应用经济学专业目录下。随着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内容不断地丰富与完善,我国许多高校面向经济管理专业与信息管理专业本科与研究生开设信息经济学课程。近年来,我国信息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于信息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为了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切实有效地掌握课程的内容、并能学以致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研究。
教学的定义在百度百科中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教学工作包括“教”与“学”两方面,教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才能达到最好的掌握知识的效果,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信息经济学学科本身,实际存在着体系松散、内容抽象的特点导致了信息经济学课程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是一个难题,如何从宏观角度把握学科的总体框架,从微观角度掌握具体的应用,就需要我们结合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学的新思路。
1 信息经济学“教”与“学”的难题
1.1 信息经济学研究内容丰富,教学体系松散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罗万象,现将国内主要研究代表人物的观点整理后概况如下:国内用博弈论来研究信息经济学的第一人张维迎在他的著作《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提到的信息经济学内容有:非合作博弈理论、委托理论、逆向选择和信号传递。这些都是从博弈角度展开的研究。经济学家乌家培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从讨论不确定性、风险和信息三个最基本概念开始,逐步开展对委托与激励、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搜寻与信息系统选择等四类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讨论,最后,在些基础上对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理论进行讨论,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回归。陈禹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有五个方面:研究市场信息经济效用、研究信息系统经济、研究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理论和测试方法、研究信息社会的经济理论、研究国际信息经济理论,特别认为市场不确定性理论、统计决策理论、技术不确定性理论及信息社会假设和信息竞争优势假设构成信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之一。武汉大学的马费成教授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归纳了四大方面:信息商品与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研究、经济活动的信息因素研究、经济学与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相互交叉和融合的研究。这四个方面基本囊括了信息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强调了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结构与规模,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与发展条件。
纵观以上信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在学科体系上的相对松散,针对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而言,由于缺乏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基础,又要求具备相当的数学功底,如果侧重某一理论进行讲授会使学科体系缺乏完整性;如果面面俱到,那么每个部分就只能介绍最主要的理论和方法,缺乏连贯性。因此想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全面掌握信息经济学的结构体系,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1.2 信息经济学教学方法的落后
适用于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都会结合学生与课程的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学习法等,而信息经济学课程在相对较少的学习时间里,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将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掌握基本理论的最佳途径。信息经济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互动性较少, 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通常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学的少,从而导致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有挫败感。案例教学法尽管是经济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但就信息经济学而言,即使使用有时也难以找到切题的案例;同时,就有的教学内容本身来讲,例如博弈论等抽象的数学模型,本身就难以转化为生动的实例;再例如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就更难以用实践加以说明。同时学生也会迷茫于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教学可想而知会偏离预计的目标和效果。
2 信息经济学“教”与“学”的新思路
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罗伯特·弗兰克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说:“你只需要掌握五六个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生活中的所有相关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也会使你对这门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结合信息经济学课程内容的特点,面对信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教”与“学”两方面尽快找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一方面达到教学目标,普及信息经济学的知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摆脱这门学科在高校学科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因此从应用性角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地掌握基本概念与知识,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掌握学习方法的根本手段。以下从应用性角度介绍几种教学方法。
1)合作学习(CL)。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主要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信息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也要提高学生间的互动性。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小组的形式由学生合作完成,在此期间,遇到问题可与老师与同组成员进行时时交流。
2)问题导向学习(PBL)。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目前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透过简单的生活实例,藉由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目前许多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教改都朝著这个方向来进行。在信息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PBL 教学法,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教师成为了引导者、指导者,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学生们的态度也变得积极主动,学习意识不断的增强,遇到具体问题可以自主探究与分析,能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且在解决问题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真实可靠地评价。PBL 教学方法集合了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根据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分析实际经济现象,为学生们提供了自我学习、自我实现的平台。
3)案例分析法(CAM)。案例分析法(Case Analysis
Method),又称个案研究法是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逐渐发展今天的“案例分析法”。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法”,开始时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技法用于高级经理人及商业政策的相关教育实践中,后来被许多公司借鉴过来成为用于培养公司企业得力员工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能明显地增加员工对公司各项业务的了解,培养员工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这是经济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选择相关案例进行解释说明,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扩展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罗伯特·弗兰克教授通过康奈尔大学开办的“严谨写作”项目获得启发,在他教授的“博物经济学”课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到的经济现象写下来,并用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形成短为考核依据之一,这些短文也成为他日后课程中的案例。这样做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让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通过这些事例和解释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打破了经济学学习的枯燥,使学生能兴趣盎然地学下去,成为经济学的“粉丝”。
4)引路者(Pathfinder)。“引路者”是美国图书情报学教学单位在讲授“参考工具书”课程时设计的一种辅的综合练习。“引路者”就是为读者获得某一专题研究资料指明途径。具体地说, 这一练习是在课程开始后不久即由学生各自选定一个专题, 在随后的一个学期中, 要求学生跟随课程进度围绕其选题, 步步深入地检索各类工具书, 并在课程结束时整理成书面的专题检索报告, 这种报告可作为引导对此专题感兴趣的读者深入查检文献的指南。 信息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可以借鉴“引路者”的思想,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有一个目标,并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自行拟定一个选题,通过丰富相关理论与知识的内容,灵活运用经济学方法来解释其中的经济学奥秘,最后形成一相关报告。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教师时时互动,并将阶段性任务在课堂或是以小结的形式定期总结汇报。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更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 结语
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教”与“学”的水平,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从“教”入手,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学习,成为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具备深厚经济学功底的高水平专业教师,保证信息经济学知识教授过程中的完整性, 勇于改革与创新,完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应该给予教师更大的学习空间,积极组织教师进修深造,与兄弟院校加强合作与往来,加大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方法的培训力度。让教师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与步骤进而引导学生学习。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要有特点,有水平,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有效应用,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能主动的探求其中知识的乐趣;学生的“学”要积极,有成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理论与知识,灵活高效地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并能通过报告与短文的形式成为自己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方厚政.信息经济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信息界,2012(03):52.
[2] baike.省略/view/296035.htm[2012-6-22].
[3] 乌家培,谢康,肖静华.信息经济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陈禹.信息经济学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 马费成.信息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6] 曹文文,路剑,王印华,刘妍. 信息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35):794.
[7] 罗伯特·弗兰克著,闾佳译.牛奶可乐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 baike.省略/view/1367636.htm[2012-6-22].
[9] 范晓男,戴明华,孙晓程.论PBL 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8):67.
[10] baike.省略/view/3041024.htm[2012-6-25].
[11] 华薇娜.在文献检索课程中贯穿“引路者”练习的实验及其意义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15(2):59.
- 上一篇:金融经济学原理
- 下一篇:地摊经济社会实践报告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