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篇1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一、引言

要想科学地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来整体把握行业信息,能否建设出高效的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这之前,提供准确的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正是建设出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所在。这是由于准确的需求分析能够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为其描述任务范围的总体框架以及指导其系统构建的大体方向,以便于对系统的构建过程实施科学的监控,为信息管理系统的完成提供基准线,为信息管理系统的最终交付提供依据。因此,只有在建设行业信息管理系统之前,充分了解需求分析的重要性,科学的掌握需求分析的目标和特点,才有可能做好需求分析的流程设计,进而建设出符合行业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需求分析对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信息管理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信息并对之做出相应的反应,再加上,信息是各行各业在对自身实现管理的过程中的重要的资源,而管理根据信息而做出的决策的科学性通常取决于其掌握的行业动态信息的质量高低,因此,如何及时地掌握和有效地管理行业信息就成了企业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从目前来看,各行各业基本都开始或准备筹建行业信息管理系统了,但建设出来的系统却不尽人意。例如有的管理系统规模很大,可是实际应用的部分很少,甚至有的系统根本就不符合行业真是需求。所以说需求分析对于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市场上种类繁多的ERP系统,一是其价格令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即就是说其普及度太低;此外,由于ERP系统的主线是针对实现资源配置而设计的。因此,根据同行业各企业不同的业务类型,ERP的运用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差异。那种认为ERP就能完全实现信息化的管理的认识是毫无根据可言,相反,只有踏实的根据精准的需求分析来设计行业信息管理系统,才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科学途径。

三、需求分析的目标

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用途特定的计算机软件系,因而二者的需求分析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目标。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确认软件所针对的用户群以及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把握用户的真实愿望。

(2)通过分析用户的信息做到对用户在功能上的需求、任务上的需求、质量方面的属性、业务相关规则、解决问题的建议以及相关附加信息加以区别。

(3)将用户对系统的整体需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此外,还必须做到对质量属性的重要性保有深入了解。

(4)将通过上述原则收集到的具体用户需求编写成清楚明了的需求分析说明书。

(5)审核需求分析说明书,确保需求分析与用户达成共识。

总体来讲,制订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的目标就是为具体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任务范围的框架,从而实现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的有效控制,为信息管理系统的完成提供基准线和最终交付的依据。

四、当前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

需求是指明确的给出想要实现的目标的具体说明,它重点描述了系统的相关属性、显性和隐性的特性或具体的行为,以便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对其进行约束。而要实现这一约束就必须提前编写出详尽的需求分析说明书,也就是说要针对客户需求的系统进行相关需求分析。但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往往无法客观真实的描述客户的需求,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对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存在着以下问题:

(1)用户在开发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由于开发人员对行业的销售和生产流程、产品类型等不熟悉,因此时常会发生无法准确洞悉用户需求的现象。与之相对的,用户也不甚明白为何要耗费如此大的功夫在需求质量的确保和需求的收集上。长此以往,开发人员对用户的参与度也不再看重,或者在许多情况下,无法直接接触到实际操作产品的用户。于是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开发人员自以为把握住了用的需求产品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却无法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情形。想要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让与产品相关的用户在对需求分析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与开发队伍共同商讨,以确保双方对系统的理解和目标一致。

(2)相关需求说明模棱两可,易然让人产生歧义。不明确的描述是系统需求分析的设计过程中最为严重的问题。首先,不明确的描述会让不同的读者产生不一致的理解;此外,读者能从多个角度对某个需求分析的描述进行理解。又因为需求的模糊描述会使开发人员因为理解错误而使开发方向偏离用户期望,因此,我们说,相关需求模糊不清的说明是需求分析设计中最为严重的问题。

由于信息管理系统与行业的相关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同一款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若运用在不同的行业中,完全有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操作要求。因此,如果对行业的需求分析做的不够深入和细致,就极有可能出现描述不清和引发的理解歧义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处理描述不清的需求分析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审查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需求分析说明书进行审查。只要不同的审查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需求分析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解释,这样二义性的理解就不会等到项目进入后期之后才被发现。

(3)规格说明过于精简。由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兴起不久,大多客户并不是非常了解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而通常只将需求分析规格说明撰写的十分简略,内容仅仅包含了在概念上对系统的描述,而剩下的细节部分却让开发者自己去完善,结果导致经常出现开发人员先将系统的结构建立起来之后才对需求分析说明进行完善的情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开发流程会对开发人员造成挫折,给自身开发工作进度带来阻碍的同时,也让客户无法获得令其满意的系统。

(4)在分析过程中,忽略了对用户的分类。系统会因为用户操作或运用的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特性和效果,再加上用户的系统操作经验和所受相关教育的程度不同也可能会造成差异。因而,如果不能在系统开始研发之前就对主要用户进行科学全面地分类的话,必然会出现开发出来的系统无法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的情况。

五、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流程设计

从前面的分析阐述中不难看出,需求分析是开发一个成功的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结合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情况,就需求分析,整理了一个针对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制订流程,旨在通过一个系统规范的需求分析流程,克服在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中常出的问题,制定出规范的、科学的需求分析说明。下面就具体介绍笔者整理出的行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流程设计步骤:

(1)明确管理目标。分析与调查希望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是想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区分出主次;明确应用功能与权限,即必须根据岗位与业务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角色在系统中的详细应用功能与应用权限;完成需求的文字及管理功能描述,最好用简洁明了的自然语言来编写文档。

(2)设定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做好组织结构分析,理清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义务以及业务流程,建立图形化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描绘转换过程、系统状态、和它们之间的变化、逻辑流、对象类或数据关系和他们的关系;绘出系统实物结构图,系统功能层次图,系统组织结构图,业务功能一览表与说明,组织—业务关系图,系统业务流程图,系统逻辑结构图,数据流程图等。

(3)明确系统部署,对系统的各功能进行详细分解,针对各子系统模块功能分别进行详细的描述。

(4)通过协商来确定最终的系统实施及验收方案。

需求分析流程图

六、结语

想要有效地完成对行业信息的整体把握,能否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关键所在,而要设计出符合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前提就在于做好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本文通过对需求分析重要性的阐述以及对需求分析的目标、特点以及现存问题的说明分析,期望能唤起有关企业对系统需求分析的重视。从而利用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任务范围的总体框架和大体方向,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进行科学的控制,为信息管理系统的完成提供基准线,实现对行业信息的高效管理。

参考文献:

[1]董红赞.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流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0

[2]訾波.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流程研究[J].煤炭技术,2011,8

篇2

关键词:两化融合;企业信息化;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铸钢火车轮的设计、生产、销售整个业务过程无一不贯穿着信息化的应用,如果没有两化融合的深入应用,就制造不出合格的火车轮。

一、企业简介

信阳同合车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的工贸型合资企业,由浙江正合控股有限公司、美国ABC铁路产品中国投资公司、大同爱碧玺铸造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投资总额为人民币6.7亿元,注册资本人民币4.2亿元,主要从事轨道车辆用铸钢车轮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

铸钢车轮项目引进了美国ABC铁路产品投资公司的专有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全线自动化生产设备,并在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改进和完善,具有技术成熟、能耗低、质量稳定等特点,技术和装备在国际、国内同行业中均处于先进地位。

公司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2012年度企业信息化水平二级企业”(豫工信信〔2013〕65号),被评为“河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豫工信信〔2012〕928号)。

二、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情况

1.企业两化融合战略定位

公司管理层对企业两化融合建设项目高度重视,信息化战略目标是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公司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基础。

公司成立了以总工程师王治纲、总经理助理(技术质量部经理)张思瑾、财务部经理李益华、信息主管谢远锋为负责人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公司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工作,并成立了以IT部门人员为主导,各个部门业务主管参与组成的项目实施小组,进行项目目标的分项落实工作。

2.信息化管理制度

编制并完善了各项信息化管理制作,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信息化绩效考核制度》、《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车轮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制度》等。

3.信息化在各关键业务环节的应用情况

3.1完成以生产管理为核心的全面信息化平台搭建,结合金蝶K/3 ERP系统现有功能模块,实现企业全方位的资源整合,打通企业信息流通渠道;

3.2完成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物流、财务、质量控制、管理、分析等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流衔接系统建设,是企业两化融合最重要的基础;

3.3在金蝶K/3 ERP系统BOS平台之上进行二次开发,成功开发出《车轮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实现车轮由最初的产品设计、研发,原材料支出,及生产质量的过程控制,到最后的成品销售、现场发运,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控制;

3.4 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全面实施与应用,帮助企业构建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彻底解决企业内的“信息孤岛”问题;打造企业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保证企业内部文件的快速、透明、对称的传递;铸就规范化、标准化的先进企业管理流程;

3.5生产管理数据分析系统的建设,使公司管理层能够实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通过选择阶段性的数据,使用同比、环比等多种分析手段,生成企业生产现状分析报表,为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4.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及企业实现发展模式创新

我公司信息化建设内容包括财务、物流、生产、研发、设计、数据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经营分析等内容。业务范围涉及财务部、采购部(仓库)、生产部(造型车间、熔炼车间、热处理车间、机加工车间)、装备部、销售部(发运部)、技术质量部(研发部、工艺控制部、信息部、质量检查车间)、综合管理部(人事部、行政部),涵盖了企业所有相关业务部门和业务人员,实现企业运营的全面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化。

其中,根据我公司车轮生产的实际需求,通过对生产工艺的充分研究,在金蝶ERP系统BOS平台之上进行二次开发,成功开发出车轮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为所生产的每一片车轮自动分配一个10位编码的车轮序列号(相当于人的身份证号码,是唯一的、无重复的),通过车轮序列号对生产线上的每片车轮进行跟踪,并对每个关键工序的生产信息进行记录,达到对每一片车轮进行质量精细控制的目的。

同时,还可根据工艺控制、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要求,开发出相应的查询系统,以满足生产工艺分析的各种需求。从而对生产过程中的成品率、废品率、非标车轮比例等等所有相关的技术工艺、质量分析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分析报表,进而根据数据分析报表的分析结果进行生产工艺的调整,以提高成品率,控制废品率、非标车轮比例等核心指标,对车轮生产及精细化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系统是具有同合公司生产工艺特色的、典型的铸钢车轮生产管理系统,在火车轮制造行业有着较强的代表性与典型示范作用,建成后能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取得的经验

我公司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公司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顺畅流通,优化公司的生产质量控制及管理流程,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员、设备等配备,使其发挥各自的最大价值,同时通过严格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率,为公司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系统的成功应用改变了公司传统的以手工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使广大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经营状况的改善、企业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这几年在两化融合项目建设、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六点经验体会:

1.按照ERP的管理扁平化及业务流程再造的要求,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将会发生转变,因此在实施ERP前,应做好BPR调研工作,为未来企业管理模式定位做出规划,便于系统推广时掌握实施方向。

2.在信息化工程实施过程中,很多单位部门人员存在信息化工作是计算机化工程的思想,造成很多业务在推广时,将业务难题推给信息化技术支持人员来处理,脱离了企业管理的实际。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业务主导、技术支持”的原则。在出现重大流程问题时,必须有领导强力支持,快速、准确做出决策,以便加快系统推进进度。

3.企业实施信息化是一项企业管理革命,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必将改变企业固有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冲突,必须影响信息化工作的推广实施。因此,必须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这是ERP工程实施是否成功的关键。

4.信息化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由于信息化工作是企业未来的管理方向。实施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必须是企业的生产活动的精英。这部分人在实施信息化工程过程中,同时肩负着原有的工作,工作强度大大增加,因此,保证这部分人员工作连续性和思想连续性尤为重要。

5.系统需求分析是整个系统实施的基石。完整、深入、严谨的需求分析是保证系统实施进度、实施质量的保证。因此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必须保证各业务单位参与人员专业、专人负责;横向业务专题分析,充分过滤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细节。

6.随着信息化项目的相继投入,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任何的停机事故都将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严重的影响;任何信息系统都存在企业核心技术、核心机密安全防护的问题;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的进步,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也将会逐步深入,系统的优化二次开发工作也将逐步展开。因此,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必须保证拥有一支自己的维护开发队伍,来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及系统升级需要。

四、两化融合工作建议

1.资金到位。包括政府资金支持和企业自筹资金,这是信息化项目建设成功的剂和重要保障;

2.人员到位。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业务人员、软件承建商的项目人员。在保证参与人员能力的同时,还要能根据项目建设需要按时参加,这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所有项目任务目标都由既定的人员来实现,在资金保证的前提下,人员到位本项目的重中之重;

3.指导到位。企业不仅在资金上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的专家能够为企业的项目建设给予指导性意见,使得项目建设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篇3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we have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large-scale enterprise groups. Requirement and analysis are the first step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re also the cornerstone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a project, we must strengthen the requirement and analysis. In specific operations, we can use some advanced analytical methods and tool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interprets the steps and method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quirement analysis process (research, collation,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in a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of large-scale enterprise groups. And the entire requirements development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For every aspect and every phase, we will discuss the method of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the usage of tools, and describe the result of each method and tool, and share some of my own experiences.

关键词:需求;分析;方法;工具

Key words: requirement;analysis;method;tool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117-02

作者简介:邹黎(1976-),男,湖南常德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

0 引言

长期以来,大家一直关注大型集团企业信息化的实际应用。由于大型集团的组织机构庞大,部门众多,客户很难准确地把系统需求传达给开发方;由于各级单位工作业务特点和管理上的局限,开发方也很难准确获取用户真实的应用需求。需求信息的不对称和需求描述的错位,容易引起信息化系统设计的缺陷,最终导致系统应用不理想甚至系统失败。所以说,需求调研和分析是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在以往建设失败的项目中,80%是由于需求分析的不明确而造成的,因此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需求分析的把握程度。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必须加强需求调研和分析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选用一些先进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1 需求调研与分析工作的组成

需求调研、分析的主要工作包括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需求开发的内容又分为管理需求、服务需求、市场需求、业务需求、环境需求和系统需求。加强需求管理,选用高效能的分析方法与工具,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使软件更加正确地反映现实需求,更加具有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从而降低了软件项目的风险,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2 需求调研与分析工作的方法

需求工作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需求范围;二是如何进行需求分析;三是如何进行需求管理。集团企业特点是下属机构和业务部门分布各地,业务相对独立而且都有各自特点。鉴于以往的项目实施经验,我们的需求分析工作方法是把整个需求分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称为“三步法”):

2.1 第一阶段:目标调研――确定项目目标和项目范围 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的确定对整个项目的走向与项目的实现和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项目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客户无限度地提出需求,致使项目范围不断变更,项目范围包括网络范围、用户范围、业务范围和服务(培训、运维等)需求。这一阶段的具体工作方法是和用户方的领导层、业务和技术部门的主管人员进行沟通,方式可以是访谈式沟通并发放调研问卷,主要目的是从宏观上把握用户的具体需求方向和趋势,了解企业目前信息管理的基本情况;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方式,针对具体的职能部门以及各级单位,最好能确定本次项目的接口人;确定项目范围,找到关键域,明确关键流程和关键点,这对需求调研至关重要,必要时可以召开研讨会并邀请专家或咨询顾问介入。

调研的方式一般是面谈,由于集团式企业部门众多,涉及部门往往比较分散,有时还处于不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集成现有的通信工具,如:电子邮件、电话、即时消息等。例如我们在做某集团公司公共交通信息管理的项目时,采用公司自己集成开发的企业即时沟通协调平台,该平台使企业沟通协作的方式变得更加便捷。电子邮件、门户网站、手机、电话、传真、即时消息和视频会议均已成为项目组调研常用的沟通方式,还可以方便进行远程技术和业务讨论等活动,而且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以前需要参会人员通过飞机、火车、汽车参加相关会议的数量将大为减少,从而能够节省大量的调研成本,提高了调研的工作效率。

2.2 第二阶段:需求调研――进行市场、企业现状、环境需求、业务需求等方面的调研,获取客户需求 市场调研主要是对同类产品及需要集成合作产品的应用范围及功能特点、同类产品实现的业务进行调研。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分析,在设计系统的时候吸取同类产品的优点,解决同类产品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企业现状和环境需求的调研可以了解具体用户方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以及未来系统的运行环境,可以使客户以及项目开发人员了解到系统在网络、硬件和软件环境上是否有影响到需求实现的限制,以确定进行哪些改造升级,避免日后客户抛弃网络现状而对系统的性能需求提出无限的要求。进行业务需求调研时要确认用户组成和范围边界、用户的职责和权限、确定业务流程、形成业务管理规范。

由于集团企业下属部门众多而且分布各地,业务需求有一些差异,业务领域一般比较复杂,成立专家调研组有时是必须的。一般专家组由三类人员组成:技术专家、业务专家和管理者。在邀请专家时要尽量能够代表各个地区、部门、组织机构以及各个业务技术领域,这样既可以帮助我们短期内熟悉相关业务,也便于收集和统一来自各个方面的需求。

调研工作一般可以按照从点到面、宏观到微观的方法进行。对于组织机构庞大的集团企业,可以先选择一个业务典型全面的试点单位进行调研,然后分几个批次逐步扩展到全部单位;首先调研大的业务分类,然后是每类业务的组成,最后是具体的业务环节。在业务流程调研过程中,应按照每一细分的业务分类,将岗位职责中的工作步骤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业务流程;在具体每一项业务调研时,使对应的职责更加清晰,要迅速发现业务调研中不明确的职责和工作步骤;业务信息的调研与业务流程调研不可分割,在每一步业务流程调研的同时都会涉及到对业务信息的处理;要找准需求提炼的关键点,这是考验需求调研人员的重要方面。优秀的需求调研人员不仅能认识问题之所在,还能藉此获取足够多的知识,最后成为问题领域的专家。

在需求调研时利用原有系统并结合一些工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在做某集团公共交通需求调研时了解到该集团之前没有开发统一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大多数单位和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情况,开发了车辆HSE安全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调度派车系统、经营管理系统,GPS监控系统等几个分散独立的系统多个部门分别管理,在功能上大体上能基本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在两年多的运行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因此,为了少走弯路,我们决定首先要分析各个系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参考,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明确的系统业务功能结构。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主流的工程分析工具,来分析数据库结构,如Microsoft Visual Studio 提供的一些工具就可以实现对程序类关系和数据库表关系的分析。采用这些工具的好处是:原系统是几个分散的系统,数据库模式多,数据量很大,仅靠人工的方法很难从中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明确的系统结构以及整体构成,而且原有系统未能提供一套正确完整有效的设计文档,于是我们只能依靠工具辅助来进行。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我们对原系统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了各业务的主要数据项,再结合对原系统的使用,基本明确了功能与流程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初步需求的自然语言文档。

2.3 第三阶段:需求细化――利用原型与客户更深入交流,通过交流细化和确定需求 这一阶段是在已经了解了具体用户方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具体实际、客观的信息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硬件、软件实现方案,做出简单的页面原型。同时结合以往的项目经验对用户采用诱导式、启发式的调研方法和手段,和用户一起探讨业务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便易性、习惯性。用户可以操作简单演示的DEMO,来感受一下整个业务流程的设计合理性、准确性等问题,及时地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通过交流修改相应的需求,最终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同样在上述某集团公共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过程中,为了使用户能充分地理解我们的表示方法,能够真正明白我们所描述的内容,我们选用了原型设计工具――Microsoft Office Visio。 这种工具能帮助网站需求设计者,快捷而简便的创建基于目录组织的原型文档、功能说明、交互界面以及带注释的框架,以提供演示与开发。通过使用这种工具我们可以很方便的生成大量带有批注的说明以及流程图、架构图的页面。将自己的产品原型完整而准确的表述给用户,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并将大的流程分解为小流程,与客户反复交流与沟通,并随时更改直至最终确认。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和用户交流具体的业务流程,让用户了解系统的运作方式,发现我们与用户的理解不一致的地方,最终达到双方理解一致的目的。由于系统中集团企业用户和部门较多,我们对所有的用户反馈意见都要进行分析和沟通,并事先制定需求接受准则,对于相互冲突的反馈,由专家组讨论决定处理。

3 需求的管理

在实际需求分析过程中,要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充分记录需求的变化及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归纳形成原型系统和明确的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并能清晰地向用户描述系统业务流程的设计目标。通过使用一些需求管理工具,需求管理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就会变得不再那么棘手了,项目的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在上述某集团公共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过程中,我们选用了Microsoft公司的Team Foundation Server作为我们的需求管理工具,该工具通过与Microsoft Office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的高级集成方式,提供数据库、开发环境和各种Office文件的实时同步能力,为需求的定义、组织、集成和分析提供方便。它支持需求属性周详的制定和过滤,以最大化各个需求的信息价值;提供了周详的可跟踪性视图,通过这些视图能显示需求间的父子关系,及需求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导出的XML格式的项目基线,能比较项目间的差异。

通过这些需求管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对需求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记录需求的变化情况,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等。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并写出基本需求后,交由客户做适当补充,并对各个需求进行分类,设定优先级等。这些工作完成后,就可以从数据库中直观地了解客户到现在为止提出了哪些需求,哪些需求是必须优先考虑的,哪些是难度较大的等。事实证明,这种需求分析的方法是很有效的,如曾经有客户在两个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个需求提了相反的描述,我们根据历史记录很快证实了该客户的提法有错误,在事实面前无需再作争论;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需求相互之间有矛盾。经过这一阶段工作,我们终于获得了经过用户认可的需求基线,即是可用于下一步进行详细设计的基线需求。

4 结束语

上述某集团公共交通系统项目中,我们使用了通信工具即时沟通协调平台,工程分析工具、原型设计工具和需求管理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使我们提高了工作效率,项目的质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工具的选择不仅是要看影响力和名气,而是要真正为我所用,应把握其精髓,即此工具到底可以对开发有什么帮助,而不是仅限于如何使用。然而,在软件的需求分析工作中,方法的重要性应远远超过工具的使用。目前国内一些单位已经逐渐重视需求分析和管理,也使用了一些需求分析方法和工具,这是非常可喜的,当然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软件产业能更多地用上国产的需求分析工具,形成中国自己的需求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那时我们的软件产业也许会真正地腾飞了。

特别感谢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办公室、项目管理部、软件开发一部各级领导和同事为我完成这篇论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感谢我的团队所有成员对我的帮助,使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最后,再次对指导、帮助我的老师和同事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

[1]虞琦.论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和工具的选用[J].计算机时代,2002,(11).

[2]王莉,吴洁明.软件项目中的需求变更管理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119.

[3]李师贤,张珞玲.需求分析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计算机工程,2002年第28,(1).

篇4

[关键词] 需求分析;Scrum;业务流程;三维模型;需求变更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28

[中图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045- 03

1 前 言

1.1 传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及缺陷

管理信息系统(MIS)因其在创造有竞争力的公司、管理全球化、增加企业价值和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受到越来越多组织的青睐。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开发管理上的难题。传统的瀑布模型、螺旋模型、原型模型等方法也越来越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和市场环境。主要表现在:软件开发效率低,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在重复开发上;软件质量得不到保证,后期服务费用大;技术积累困难,常常随着技术人员的流失而消失;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缺乏有效、可靠、安全的信息交流方式等。

1.2 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及不确定性

开发有效的信息系统的关键在于做好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工作,因为好的需求分析可以为信息系统的编写提供任务范围的框架,对信息系统的开发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信息系统的完成提供基线,为信息系统最终交付提供依据[2]。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来讲,也就是要根据管理科学的理论,对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的规划、管理及控制,使开发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和进度顺利完成,并保证信息系统的质量和最终的顺利实施。TTE、TRM和IBM三家公司的统计结果表明:发现错误的时间越晚,修改所需要花费的费用越大,如图1所示。另外,需求定义不准确会对系统开发人员的积极性以及用户实施信息系统的信心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需求阶段在系统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处于最基础、最重要的位置。许多成本分析表明,系统60% ~ 80%的错误发生来源于需求的错误定义[3],这又归结于需求分析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表现为用户本身需求的不确定性:用户自我认识不清、员工因为利益原因故意隐藏需求、市场环境变化、业务调整等。然而更主要的原因是传统开发方法的局限性,使得需求不够明确,不能及时控制需求变更。而Scrum作为一种敏捷开发的代表,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2 Scrum指导下的需求分析

2.1 敏捷开发Scrum

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高度协作的开发环境中,使用迭代的方式进行增量开发,经常使用反馈进行思考、反省和总结,不停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采用敏捷开发不仅保证了软件的质量,而且开发速度也提高了3~10倍。Scrum作为一种典型的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过程,旨在寻求充分的发挥面向对象和构件技术的开发方法,是对迭代式面向对象方法的改进,尽快让需求者看到结果[4]。越来越多的公司,例如Google、Microsoft、IBM、Oracle等,开始采用Scrum来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如果将项目开发过程视为一个黑箱,那么Scrum能更好地加强黑箱内部的混沌性,使项目组工作在混沌的边缘。不过,Scrum并没有提供核心的价值观和指导原则,也缺乏具体的实践方法。本文借助Scrum的思想,通过具体的方法来实现复杂系统的需求分析。

2.2 需求层次

信息系统需求具有一定的层次和分类,一般包括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包括非功能需求)3个层次。为了便于本文的研究和体现迭代思想的优越性,按照需求发现的难易程度,从纵向上将需求分为以下3个层次。①基础性需求:实现用户需求,用户主动提出的、显性的、基础的、迫切需要实现、必须满足的需求。②满意性需求:符合用户预期,此类需求相对独立,并且不对主要业务实现造成很大影响。③兴奋性需求:超出用户预期,深度隐性需求,主要为系统与用户未来需求的吻合度。

2.3 需求分析建模

在关于不确定性、不一致性和优先系数的分析中,开发团队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每一项工作制定一份比较完整的评分细则,防止评分过程中的随意性。开发团队需要根据需求不确定性、不一致性以及优先级系数为坐标建立如图2所示的三维模型。将调查得到的每个需求的属性按(不确定性,不一致性,优先系数),例如需求A5(30,10,1)进行绘图定位。我们将整体分为8个象限,根据图形情况,开发团队和用户可以一目了然的发现某一项需求的具体情况。

Ⅰ和Ⅴ区域是基本需求的集结区,是确定开发和优先开发区域,此处的需求得到用户和开发团队的一致同意,在此区域的需求的成功能够给员工工作带来很多的方便,完成基本作业流程,增强用户企业的市场优势。

Ⅶ区域是兴奋性需求的集结区,也是高风险发开和争议开发区域,因此在处理这一部分需求时要格外注意。高风险可能带来高收益。风险主要为需求本身的变化性致使开发成功的可能性减低,或者即使成功开发也不一定能发挥作用。它的价值更多的表现为满足用户的隐性需求和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开发过程中,开发团队应以战略的高度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位于Ⅶ区域的需求上,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将其转化到其他区域,可以及时发现需求变化及其变化原因。

开发团队要综合考虑单个需求中三者的权重以及需求间的逻辑依赖关系来决定需求开发的先后顺序。权重的确定不是任意的,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经验确定。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数据来源应为已经公认的开发案例数据、开发团队以往开发中的有效的成功的案例以及客户所在公司的实际情况。

2.4 需求分析的基本流程及方法

借助Scrum的核心思想,结合需求分析自身的特殊性,我们采取如图3所示的流程。

从一般流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个迭代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而协调关系和协同设计[5]则贯穿始终。为此,我们采取如下策略:①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由粗到细,有宏观到微观,由外到内,逐步精深;②以部门为单位,以业务领域为主线,借助泳道图搞清楚每个部门负责的业务以及每项业务流经的部门。

(1)环境识别:就是把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即要认识企业所处的自然环境,又要认识企业所处的政治环境、人文环境,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地把握企业所处的地位[6]。将企业与上下游的供应商、客户,以及合作伙伴和竞争者纳入考虑范围。企业可以利用外部竞争威胁模型和价值链模型等来进行战略分析和选择,识别信息系统能够提供竞争优势的经营领域,然后确定信息系统的战略[7]。系统战略必须服从服务企业战略,系统功能必须支撑企业战术要求。

(2)成立开发团队。开发团队领导须由资深的项目经理担任,由技术人员、业务分析员、管理人员组成,形成知识、技术、经验、沟通能力的互补。开发团队领导没有真正的实权,只是负责主持会议、协调成员、营造更好的交流环境,开发团队成员都应该是全职的。开发团队首先要对客户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解,包括企业传统、企业哲学、核心价值、员工价值、主营业务等,方便调查工作的顺利和深入开展。

(3)理解愿景,识别目标。理解愿景,既要理解上级的意图,又要理解下属的愿景,上下沟通,层层协调。识别目标,既要从横向上把握整体、要素、环境的有机联系,在大环境下规划企业的目标、方针、宗旨,又要正确处理企业的过去、现在、未来的连贯性,合理制定企业的长短期目标。

以下进入一个迭代式的增量过程,首先从每个部门入手,实现各个击破,形成部门级需求,然后再通过接口进行需求整合,最终形成完整的公司级的需求文档和需求模型。

(4)模块分解和调查。首先根据公司现有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将公司划分为界限并不明显的职能/参谋部门,然后要对每个部门进行需求分析的时间做个排序,保持两个相邻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黏性,然后依次对每个部门分别进行需求分析。开发团队首先可以对部门内部进行问卷或者调查表调查,包括员工职务、职责以及对部门的整体描述,初步了解基本信息,这样可以在下一步的面谈中做到有针对性,节约时间。

(5)每日会议,需求发现。每个部门的需求分析将控制在一周内,开发团队会每天定时定点召集部门员工进行面谈,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内。为此我们建立一个“论战室”,提供公共的会议室,以保持客户和开发团队能够在协同工作下进行需求分析。客户将至少要回答下列问题:①你对昨天的需求陈述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②你今天有什么新的需求?③你明天将要做什么?有什么难度?④你认为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⑤你认为你工作中的机会问题(probortunity)是什么?这一过程中要吸收头脑风暴[8]的优点,根据触发器放大原理,更大程度地发现每个客户个性化的理念理解和情景化的概念理解,实现各种需求最大化的外现。

(6)需求定义、编号及评审。开发团队根据以上活动记录总结、抽象出具体的需求文档并形成组件,同时要给每个需求进行唯一性编码。然后需要对此进行评审,评审会由开发团队、部门主管、员工代表组成,各人员可以对需求文档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需求评定优先级别。评审主要是针对需求的合理性、粒度、完整性、价值性(商业性)等方面给与一定的评价。在此过程中我们借助用例划分的测试方法“WAVE”,即What to do, Actor’s point of view, Value for the actor, Entire scenario,来检验每个需求的质量[9]。在需求评审最后评审会形成最终意见,开发团队对需求文档和组件进行修改。

(7)需求文档/组件集成:通过对各个部门的需求分析完毕后,通过需求间的接口进行集成。在集成中要注意是否有超出范围的需求以及各种需求间的依赖关系。我们借助需求交互矩阵[10]来判断任意两个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判断是否独立、相似、重叠或者矛盾。相似的需求要进一步细化明确,转化为独立需求和重叠需求;矛盾的需求需要与需求部门和更高的领导进行讨论交流协商,在两者兼顾下达到整体化更优;重叠的需求应当消除,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在前几轮的迭代后开发团队会发现基础性需求并设计模型和编制文档,模型能够给用户更加清晰的认识,加速需求的确定,同时也可以被重复利用。随着每轮迭代工作的进行,用户的隐性需求和潜在需求会不断明朗,此时要对需求进行修改、扩充,逐渐发现满意性需求和兴奋性需求。最后将各层次的需求文档和模型进行整合,实现需求分析的成功。

3 模型质量保障措施

3.1 用户保障

在每次的面谈和评审会中要尽量保证客户自由地、无拘束地畅谈;要让用户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活动的参与人,也是变革推动者,确保每个需求优先系数(Priority)评分、每个需求不确定性(Uncertainty)评分以及需求不一致性(Disagreement)统计真实可靠。

3.2 开发团队保障

开发团队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每个部门作为一次增量,在划分部门时并不具有随意性,而是既要保证部门的独立性,又要保持部门之间的黏性,主要依据是业务流程;为了体现部门划分的连贯性和优越性,就要使得调研过程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开发团队自治,在引入基于自我组织团队的变化驱动模式的过程中,要做到从高度个体自治、不注重团队自治向高度个体自治并且注重团队自治的转变[11-12];开发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没有专门的职责。开发团队是一个自组织、自管理的团队,项目的每个成员都具有项目中所有方面的参与权,不存在单一成员划分部门、问卷调查、构建需求模型的情况[3],这样保证了不会因为开发团队成员的减少而影响需求分析的进度。

4 结 语

需求及需求变更对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影响较大, 是影响信息系统质量的重要因素[14]。本文在敏捷开发思想的指导下,重在从实践的角度,以部门模块为单位,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数字量化已发现的需求后建立三维需求模型,有效的说明各种需求的关系以及其优先情况,有利于开发人员更好对信息系统需求变更趋势、需求变更主要原因进行掌控,方便后期开发工作的进行,有效的提高系统开发的成功率。

主要参考文献

[1][美] Kenneth C Laudon, Jane P Laudon.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数字化[M].第8版.周宣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董红赞.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流程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3]罗晓沛,姜同强,等.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信息管理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张智海,周国祥.Scrum方法的研究与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2):198-200.

[5]陈丽. 基于共同价值的多维度组织协同机理和方法[D]. 天津:天津大学,2010.

[6]彭本红,吕永成,黎军.运用WSR方法探讨国有企业BPR的有效实施[C]//顾基发.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2002.

[7]杜栋.新编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 潘绵臻,毛基业.ERP实施中用户的有效参与——头脑风暴会议的作用[J].管理学报,2010,7(7):1052-1063.

[9]Eric J Naibug,Robert A Maksimchuk.UML for Database Design[M]. Boston,MA:Addison-Wesley,2001.

[10]G Kotonya,I Sommerville.Requirements Engineering:Processes and Techniques[M].New York,NY:John Wiley& Sons,1998.

[11]Meo NB, Dingsoyr T.Understanding Self-Organizing Teaming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C]//19th Australian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2008:76-85.

[12]杨帆,徐俊刚.一种改进的Scrum敏捷软件开发方法[J].电子技术,2011(9):22-23.

篇5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工程施工信息的特点和分类,明确了工程施工信息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对工程施工信息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的必要性,最后详细介绍了当前施工信息管理在实践工作中常用的三种信息平台,分别是基于数据库的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为基础的项目信息门户和以空间建模与分析为特征的地理信息系统。

工程施工信息作为施工中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涉及到多环节、多渠道、多部门和多专业,为了使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必须获得相关的及时、准确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实现信息的功能和价值。传统的信息管理工作主要依靠手工或机械式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已经无法处理现代社会来源广泛、数量巨大、形式多样的施工信息,当今工程施工信息管理随着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逐渐走向信息化管理,目前已经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广泛应用。

1 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概述

工程施工从原材料采购、施工,到最终工程建设的完成,涉及面广、协助关系复杂,因此时刻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工程施工的信息涉及到政府部门、业主、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等各个部门,信息的来源包括工程施工项目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即工程施工项目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参与单位所产生的总信息,如工程概况、设计文件、会议制度、施工成本、进度、质量、目标控制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外部信息包括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市场物价指数、新技术、新材料、资金市场变化等信息。同时工程施工信息的形式多样,包括可数字化的数据信息和文档文件、图片、图纸资料等无法完全数字化的信息,如勘察、设计图纸、合同、统计报表、指示、工作检查等。[1]

工程施工信息是施工过程中实施进度、成本、质量和目标控制的基础和依据,没有信息的支持,控制工作就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由于施工活动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需要充分的信息作为支持,利用信息指导工程施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是为了有效的开发、利用和控制协调施工信息,提高信息的正确性、精确性和实效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管理的各种活动,如利用感知与识别技术进行信息的获取、通信与存取技术进行信息的传递、计算与智能技术进行信息的认知和再生、控制和显示技术进行信息的执行等,实现施工信息的效用和价值。信息借助各种技术手段经过人工处理具有了其特定的价值和作用,成为信息资源,与企业组织活动中人、财、物等具有实体形式的资源一样,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未来的发展,为了控制工程施工的四大目标,对施工信息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的目标,信息管理首先分解信息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制定各项分计划,指导并协调施工活动,实现信息管理的计划职能。其次,信息管理要组建、运做并维护信息系统,为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服务,实现信息管理的组织职能。然后,为了实现施工企业的目标,施工管理人员指导和影响施工所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人员,实现其领导职能。最后,为了实施施工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计划和实现最终目标,要对工作进行衡量、评估、纠偏等工作从而实现信息管理的控制职能。

2 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平台

工程施工信息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对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互联网、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工程施工信息的管理逐渐走向现代化。下面具体介绍工程施工实践中常用的基于数据库的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为基础的项目信息门户和以空间建模与分析为特征的地理信息系统三种信息平台。

2.1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CMIS)是指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收集、存储、传递和处理所需要的施工信息,为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和决策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2]系统首先要建立其信息源,也称中央数据库,将整理好的基本公共数据如定额依据、资源单价和招标投标信息等和工程施工初始数据如预算数据、网络计划、外部信息、施工实时信息和投标依据等输入中央数据库。然后利用这些数据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从而实现对施工成本、进度、质量和合同的控制,这四大控制作为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与中央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递和交换,集成和共享收集到的数据。系统的开发经历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主要目标和活动。

系统的开发设计主要是围绕以下三种功能系统:公共基础系统、维护安全系统和业务职能系统。公共基础系统是为项目的管理人员提供项目共性的信息。维护安全系统是一种辅助系统,它通过各种条件的约束使使系统正常有序的运行并且不断的发展。业务职能系统由工程管理系统、技术质量系统、商务系统、物资系统、安全保卫系统和行政系统六个模块组成,是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

2.2 施工项目信息门户 项目信息门户(PIP)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各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式处理的基础上,以项目为中心对项目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设置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和用户权限,为项目各参与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获取项目信息的安全、高效的信息单一入口和沟通环境。按照项目信息门户的运行模式将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PSWS模式(专用门户)和ASP模式(公用门户)。项目信息门户提供的主要功能有:桌面管理、文档管理、工作流管理、项目通信和讨论、任务管理、网站管理、电子商务、在线录像等。

随着当前建设施工项目规模的逐渐扩大,施工过程中的信息数量庞大、信息的类型非常复杂,信息来源广泛、存储分散,并且大型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项目信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信息的应用环境非常复杂,而项目信息门户的引入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系统的实施工作采取自主开发和购买商业化信息平台相结合的模式,综合考虑经济、管理、系统实施的目的、方法等因素。实施工作的前期准备阶段应用系统需求分析产品选择,调查项目情况并分析用户需求,组织项目管理知识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实施阶段主要是设计与外部应用程序的接口,采集数据,购置所需设备,分解项目结构、对项目的信息进行分类、收集组织信息、分析组织过程,并组织系统总体的培训和信息共享与交流的知识培训。安装配置阶段主要是软件的安装和配置、硬件的组装和配置、部门的确定、编写系统实施手册和信息管理制度,并组织系统管理和用户操作的培训。试运行与二次开发阶段主要是确定试运行部门、修改和调整系统、编写实施手册,并组织用户操作和工作专题的培训。全面实施阶段主要是软件和硬件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监控系统的实施情况,贯彻信息管理制度,并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辅导,最后全面评估和持续改进系统。[3]

项目信息门户使得项目信息的沟通方式变为集中的存储和共享,项目信息门户的应用,使信息存储数字化、相对的集中了数据的存储,程序化信息的处理和变换过程,使信息的传输过程电子化和数字化,并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项目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并最终提高功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应该充分重视项目信息门户的建设和实施。

2.3 施工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综合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是一种地学空间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提供服务的新型空间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多个领域迅速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施工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4]施工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包括建筑物的位置、地下管线的布局等空间地理数据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管径等空间信息所对应的属性数据。系统具有以下几种功能:数据输入、图层、文字和点样式的管理、查询分析、施工控制和系统维护。建筑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题如: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布局等,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以有效、合理并快速的的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特有的空间分析及可视化表达功能,可以扩展和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可视会议等新技术的图形查询和空间信息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对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的辅助。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施工管理部门提供了一直有力且高效的管理手段,如将管辖区域内的施工项目显示在地图上,定位查询施工项目,对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监管工作。

参考文献:

[1]曹吉鸣.工程施工管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99-410.

[2]钱建春,牛经涛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信息系统[J].施工技术,1999(8).

篇6

关键词:BS;CS;混合架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建筑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我国经过多年的施工管理实践虽然已经建立一套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但在管理信息化方面还非常薄弱,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得以实践和提升。国家及国际各项建筑资质标准也明确要求采用信息化手段规范企业管理手段,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施工企业借鉴学习先进国家施工企业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国内施工领域的具体实际,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必将极大提升我国施工企业综合竞争力,改变传统施工方式,引发施工领域的重大变革。

1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在我国,施工项目具有分布广、周期紧、损耗大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对大量工程工序进行设计和施工安排,调度物资设备进出,并动态控制各项施工成本,这些工作都涉及对海量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控制。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对施工周期和施工资源的精细化控制一直依靠传统的人工管控,粗放的人工管理模式往往造成施工工期延期,物料损耗严重,工程结算利润低甚至亏损。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计算设备的高速处理能力结合互联网络,设计一套科学的施工项目管理系统,增强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能力,成了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突破的关键所在。施工项目管理系统可有力促进各级工程管理人员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提高工作效率,为各级部门和领导以及现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全面、准确、快捷、方便的施工信息和辅助决策,进而提高企业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2 系统需求分析

中铁二十四局的施工项目管理系统建设应依照二十四局的施工业务发展变化,遵循实用原则进行逐步实现的。根据该局施工项目管理业务,系统的建设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围绕施工管理提供一系列和业务对应的应用功能模块,为综合施工管理奠定数据基础。(2)在实现各业务模块功能的同时,实现业务间的横向应用,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管控。(3)广泛采集施工过程涉及的各类数据信息,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企业应能迅速建立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级综合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构建施工企业高效率的信息链,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和项目进度,全面管理生产资源,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3 系统功能结构的设计

系统的各个应用模块应有效地在企业和具体施工项目的不同业务与职能领域应用,并可灵活的整合企业和具体施工项目的业务流程与业务数据,适应企业不断扩充和复杂发展的业务流程和信息要求。结合项目实际需求,施工项目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如图1所示:

图1中铁二十四局的施工项目管理系统框图

具体的系统功能划分包括:

进度计划: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按施工的逻辑进行合理安排,反映施工顺序和各阶段工程面貌及完成情况,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最基本内容。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实时动态的成本监控与分析。合同管理:合同管理系统以工程合同为主线,支持其它各类相关合同的管理,全程跟踪合同的执行过程,为企业制订资金计划、监控合同进度等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工具。物资管理:处理物资的供、管、用三方面的工作,保障供应,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加强物资使用监督和财务监督,促进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质量管理:以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为核心,搭建施工方、监理方和业主方的协同办公平台,实现了质量检验资料的评定、报审、验收,通过互联网完成工程质量数据对企业本部和质量监督部门的上报和工程质量监督的远程管理。安全管理:涵盖工程安全监督及相关证件管理、安全目标管理与考核、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安全技术交底管理、安全检查管理等,从而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的原始性和真实性。竣工管理:实现基于项目分解工程编制竣工验收计划,记录相应的验收和移交信息后,进入竣工结算、缺陷及保修服务支持。系统通过提炼竣工核心流程,集成承包、监理、勘察设计等多方网络信息,实现竣工验收过程协同一致。风险管理:针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对项目管理的各个职能范畴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围绕项目管理的计划、预算、合同、进度等各个管理职能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风险源控制机制。设备管理:规范设备管理的操作过程,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设备管理体系,实现设备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最大化利用设备资源,帮助客户提高资产管理质量和资产服务水平。

4 应用开发技术和系统实现

4.1 B/S+C/S系统应用架构

通常施工项目具有多种业务场景,施工现场项目部由于涉及大量现场作业,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大量单据进行操作;在公司本部,需掌握公司所有项目部的各类动态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类统计汇总分析和再利用。因此在应用架构上需要选择一个既要保障施工现场各类业务开展的高效稳定,又要兼顾上级公司对企业整体施工项目管理便利的应用架构。

B/S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库信息系统的设计模式,由浏览器(客户端)和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三层结构C/S体系结构 。B/S模式下,一个业务实现需要通过浏览器触发,经网络传输至服务器响应并做出相应计算,最后再返回至浏览器呈现,该模式比较适合在查询、统计等场景上应用。由于B/S模式的事件响应机制受制于浏览器响应能力和网络环境,因此不适合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场合,比如现场的物料出入,每分钟可能就涉及数百个物料的进出信息收集处理,B/S则反应较慢。C/S即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是指一个或多个客户和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与下层的操作系统以及网络系统所形成的一种分布式计算、分析和表示的复合系统。C/S模式下,专用客户端可以在客户端上对服务器数据进行缓存,并直接在客户端上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无需通过服务端响应,非常适用于对现场操作效率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同时C/S模式存在分散的缓存数据,当公司本部需要对所有施工现场进行汇总分析或者再利用时,C/S模式则有较大的限制。综合以上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本系统采用了B/S+C/S混合模式,在施工现场采用C/S进行业务的高效办理,施工现场所形成的数据通过B/S定时集中提交至公司服务器,形成公司层面的各类统计汇总信息,进行搜索等再利用。这样设计,既可充分发挥两种模式的优越性,又可以避免单一模式的缺陷,满足施工项目管理的需求。

4.2 系统开发思路和采用的开发技术

4.2.1 开发思路

本系统涉及众多用户,用户数量较大、用户类型复杂,需要充分而综合地考虑多用户并发的特点和复杂情况,以保证各级用户能同时使用本系统实时传输有关信息。系统采用功能模块化结构设计,每个模块都被独立地实现,并通过标准接口联系在一起。每个功能模块在功能上独立,同时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配置、组合,实现平滑升级扩容。模块化的结构设计保证了系统的延展性和稳定性,便于应用程序的升级及扩展,减少了应用系统开发(二次开发、定制)的成本。系统在设计上考虑到多层构架中的缓存技术的使用,用以提升系统的性能指标。在代码实施阶段将进行充分的代码以及算法优化。在测试部署阶段将进行多层次的压力测试。

系统安全方面,应用层将采用MD5加密和密钥验证的方式,实现用户信息和权限信息的多重校验,同时结合IP绑定、校验码、超时自动注销、登录审计等多种手段确保对系统的操作安全有效。另外还从操作系统的角度考虑系统安全措施,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操作系统的一些BUG、后门取得对操作系统的非法操作权限。

4.2.2 开发平台

选择Microsoft .NET作为系统的主要开发平台,NET是 Microsoft支持新一代Internet软件和服务的平台。作为一个开发平台,它彻底支持XML和Web Services技术,以及支持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适于构建灵活的分布式软件构架。NET多层分布式架构体系是Windows DNA 体系的下一代,它可以非常容易地按照逻辑分组来加以理解,在每一个类别(或层)中,特定的基础元素和组件会在多种企业级应用程序中重现。并充分考虑了表示层、中间层、数据层之间的交互,在整个的交互设计中采用MVC(即模型-视图-控制器)的软件设计模式,能很好的实现数据层与表示层的分离,对保证代码的可重用性、和软件的健壮性具有重要意义。

4.2.3 数据库平台

由于施工工程具有施工点多、施工关联数据量大等特点,因此在数据库选型和设计时,选用具有较佳性能的MICROSOFT SQLSERVER 2008数据库,该数据库提供与.NET集成的开发环境和更高级的数据提取,同时简化了对数据的访问复杂度,能够快捷的根据业务创建各类应用数据存储。在具体业务功能的实现方面,本系统的数据库瓶径主要集中在SQL语句的执行效率、数据表关系的复杂程度、以及数据表的记录数,在数据设计时采用存储过程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以提高SQL语句的执行效率。通过高度抽象降低数据表关系的复杂程度、提高数据的重用率以减少数据库的访问次数,优化性能。同时,系统设计时还对用于查询的海量业务数据进行分表分库,以提高海量数据的查询响应速度。

结论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实施,不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施工企业管理系统综合实力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细致充分的调查,对经济指标的各种经济方案进行分析与比较,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为企业领导、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企业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陶建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10(02):119-120,126.

篇7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策略 系统工程 项目管理

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信息化建设以点论面,割裂了各局部间的联系。规划主要是围绕着企业的主导业务阐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要求、计划及实施方案,没有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其它配套项目或未来扩展项目的建设做出有效的关联性说明,使得具体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分割进行,各部门在开发或引进各种应用软件时,都是单一地追求各自的功能实现,没有按全局的观点做结构化分析与设计,不仅增加了重复性工作,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也难以保证。

信息化建设主要以描述性内容为依据,弱化了项目的可操作性。规划侧重于框架式的描述,只是反映了信息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没有对其中具体过程和原因做出分析,因此不能完备和清楚地解释信息化建设的性质。在具体项目实施上,由于没有分别对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作具体分析,也没有对同一项目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异性定位分类,造成实施中的一些无序和混乱,单个项目的成功往往依赖于项目管理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的超常努力。

信息化建设没有结合企业当前的战略变革,弱化了项目执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信息化建设是配合企业战略变革的一种实现手段,然而战略的范畴不仅包含信息化建设,还包含资本扩张、机构改革、业务整合、人员合并和管理规则的制定实行等等。与企业战略变革的分离使得一些项目的前期调研仅基于现状,未能与企业的动态发展联系在一起,反馈信息的滞后和失真增加了各项目后期的沟通成本和实施难度。

信息化建设未考虑到各地分支机构的差异性,造成推进工作准备不充分。各地分支机构和企业总部的信息化建设一体化问题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各地分支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基础和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与企业总部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未考虑各地分支机构的差异性,造成信息化成果的推广与当地分支机构的实际情况脱节,使得随机工作量大幅增加,打乱了原来的项目实施计划和人员部署。

信息化建设采用串行的进程执行方式,使得项目实施效率不高。一个项目由多个任务组成,完成每一个项目目标均需要多个活动,而这些活动应分别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整合后形成网络计划图来表明活动的顺序流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由于缺乏对活动和事件之间相关关系的表述,同时缺乏进程变更控制计划和手段,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旦中间某个环节遇到突发问题而停滞,则后续任务都要以此顺延,延长了实施周期。

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增加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原规划没有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内、外部风险进行全面、细致的结构化综合分析,没有对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作分类评估,也没有用量化指标估算不同风险对项目或产品的影响程度。由于缺乏有效的规避风险的预防策略,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旦多个问题并发出现,管理人员往往只能依靠经验,通过主观判断来确定各问题性质的轻重缓急,难免会出现措手不及、顾此失彼的情况。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项目实施人员角色职能定义含糊,抑制了项目组所有成员的比较优势发挥。任何一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很少要求全部人员同时参加,并且一个成员往往可以分阶段跨越不同项目而身兼数职。没有按照一定的准则以角色划分的方式来设立组队模型,使得管理人员只能采用集中式的控制方法,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同时,由于不能有效考察组成员的生产率与其报酬支付之间的关系,造成组工作效率较低。

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关培训和宣传的方法和措施,项目的最终用户被动接受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广大的员工是项目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他们的积极参与是项目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在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他们都要面临流程改变、业务技能更新、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增加等挑战,如果不能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和需求,不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和能力,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有限认知,会造成一些概念上的误解,甚至引致理念的冲突和协同的阻力。

针对以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或偏差,企业应对信息化建设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协同方式进行适度的调整和修正,可采取以下几个基本策略:

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采用适当的理论与方法

IRP理论

IRP(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理论是对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使用和管理的全面规划,企业依据和借鉴IRP的有关理论知识,可将信息化建设规划分为3个层面:网络工程;数据库工程;应用软件工程。

EMA开发模式

EMA(企业模型自动化,Enterprise Model Automatic)开发模式基于业务和管理2个层面,以业务建模为基本手段,构架、开发和维护业务应用系统。依据EMA开发模式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可将企业的应用软件工程分为4个层次:操作系统平台、软件基础架构平台、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应用软件。

I2DEF方法

I2DEF(Integrated IDEF)方法的应用要点强调软件的结构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吻合、软件的运行过程是真实业务流程的仿真、软件的数据来自于真实的业务数据、软件中数据间的关系取决于业务数据间的关系。

由单一的描述性定性分析变为推断性定量定性分析

由于以试验、经验为基础的描述性定性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企业应逐渐增加推断性定量分析在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中的比重,即设立规范的研究程序,尽量用数字和量度描述对象,通过数据说明或论证结果。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研究程序大体分为以下5个步骤:

现状调查

设立了信息化基本状况调查与评估体系,通过数据采集和指标分析了解总部及各分支机构的信息化综合状况,并了解目前对企业而言性价比合适的信息技术能覆盖的业务和管理的广度、深度。

目标设定

通过与传统业态的纵向比较分析,以及与国内外同行的横向比较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发现和诊断企业的现实瓶颈问题,从商务与技术2个层面设定目标。其中,商务目标是技术目标的间接反映。

路径选择

Nolan模型的6个阶段指出,企业信息化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普及阶段、规划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以Nolan模型为必要的参考依据,结合企业的现状和驱动因素,与竞争性市场的同类主流企业成长模式对接,从近期、中期、远期三个角度出发,设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建设实施

主要反映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实施的方案或行动择优选择依据,主要包括需求诊断、风险分析和损益分析、产品或服务筛选、项目组队模型、咨询研发方式、培训推广模式、系统测试办法、系统运行方案等。

评估改进

通过对系统启用前、实施中和运行后的3类数据采集,根据设定的目标和预先建立的评估框架及其指标体系对信息系统的实施效果作综合评价。经过定期比较或逐期比较,形成阶段性或整体性定量定性分析的评估结论。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审视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由一系列子系统所组成的系统工程,仅对各子系统单独进行优化后所组成的系统并不一定优化。

企业信息资源的分类

从企业信息资源的分类入手,界定企业的核心信息资源和一般信息资源,明确各类信息资源之间的差别和关系,并有序的对其进行分组。同时,信息资源的分类与企业总体数据仓库的设计联系起来,作为其需求分析的重要参考。

信息子系统的分类

依据企业的业态发展状况和特点,可将信息子系统分为4种类型:业务流程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每种信息子系统中均包含体现企业特征的多个功能模块,这些模块集在不同的信息子系统中既有差别也有衔接。同时,考察子系统的目标和整体系统的目标,使各子系统既能独立运行,也能进行公共数据的同步或异步共享。

按照市场规律和技术发展规律组织子系统的开发和实施

区分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主要流程和辅助流程,再按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将这些流程按时间顺序分为计算机自动完成、人机交互完成和人工完成3类,从而规划和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分步进行―成熟的子系统先上、不成熟的子系统后上、未来考虑的子系统暂时用手工替代,相应的具体项目实施方式也分为定制、改造、开发、购入、整合等。

确定分级管理和应用类型

根据在企业组织机构中不同角色的授权范围和职责,从信息处理要求的角度出发区分和确定信息交互过程中不同角色的分级管理类型或分级应用类型。其中,管理类型主要针对组织中角色对信息的识别、审核或加工,而应用类型主要针对组织中角色对信息的提供、录入、采集或传递。

进行全局设计

在设计前开始总体、主系统、子系统的可靠度、协调度和集成度调查,设计时在满足功能和性能的条件下进行可靠度、协调度和集成度设计,建立适当的结构可靠度模型和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在系统安装调试时进行可靠度实验和集成度评估,在系统投入使用后防止可靠度退化并做协调度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将总体、主系统、子系统的后期优化和集成方式分为流水线式和工具箱式2种。

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战略变革相结合

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规模效益理论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质内容决定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和企业的战略变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要符合企业的发展愿景

信息化建设遵循从战略到规划的原则,在信息技术应用支持企业价值定位的同时,制定针对现行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体现出信息系统能在资本结构、管理体制、市场格局、营销模式、外部关系等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促进组织的发展,使信息系统在纵向上能向上提供决策支持的手段与基础,向下将服务延伸到终端客户,在横向上近能实现与税务、银行等单位的数据交互,远则实现与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对接。

要符合企业的业务内容和管理架构

合理的界定企业不同分支机构的业务及其管理的范围、规模、结构、边界、性质,有利于从供应链体系的角度出发考察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贯穿企业内部的各种业态,还可以把生产、流通的上游到下游串连起来。信息系统的构建必须采用较先进的平台技术和设计架构,使系统的功能按企业的业务内容和管理结构变化而扩展,保证系统的前瞻性。

要结合企业的知识管理

企业应以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功能单元为节点,在内部和外部建立多条通畅的信息通道,实现企业和员工知识增值的过程。信息技术应用配合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挖掘和推广,在企业内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协助广大员工在结束旧模式、探索新模式、开始新模式的三个发展阶段中逐步将原来怀疑、消极的态度转变为认同、积极。

考虑各分支机构的地区差异性

总体来说,在企业的区域框架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按地区分布有个依次递减的顺序,因此,信息化建设有一个技术扩散的过程。

设立标杆体系

以标杆库和标杆值为参照,设置基本计分方法,从各分支机构所处的环境、政策支持度、业态、规模、基础建设、软硬件设备、计算机运用水平、员工素质、财务效益状况、组织机构与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的配合程度等方面对其信息化实施能力和所具备的条件进行适宜度评估,形成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实效定量分析判定结论。

遵循新技术采纳吸收的规律

国外技术经济学有关专家对市场与新技术关系的研究表明,用户对新技术采纳速度的频率分布接近于一个钟型曲线,新技术采纳者在时间上的累积数量表现为S型曲线,见图1。

这表明,各分支机构对信息技术的吸收和应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有差异性。因此,针对各分支机构的发展特点,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地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推广策略――集中式策略、分段式策略、混合式策略或再造式策略,预防出现信息化不足、过度信息化和不当信息化,使信息化的投入与期望收益相符。

为了保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统一规划、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并在技术和管理上有效支援各分支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和基础信息技术标准。通过监管平台,在区域范围内统一指挥,上下互动,及时发现并控制风险,澄清概念并把基础信息技术标准和经验总结在企业内部传播,有序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之与各地分支机构的发展状况和速度相匹配。

加强项目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由一系列子系统所组成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单个项目管理技术,也应注重针对项目组合的管理体系建设。

完善项目管理流程

项目管理流程主要是明确项目实施与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项目管理流程应涉及企业战略与流程现状分析、信息化现状与实施能力评估、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信息系统架构设计和管理组织形式设计、产品或服务选型、具体项目规划、具体项目实施等7个环节,其中,具体项目实施又可分7个主要步骤:需求诊断、初装、测试、扩展、试运行、预验收、验收。

完善项目管理规范

项目管理规范是在项目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具体确定项目细分工作应完成的具体内容以及应达到的标准。企业的项目管理规范可从项目分级管理入手,依据系统覆盖范围先对项目级别进行认定,见图2。

各级别项目有其相应的管理流程,并以不同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作为规范参考:服务导向型项目的管理规范主要以CMM模型的5个梯级为参考,强调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管理者清楚系统现在所处的状态,并了解实现改进系统的路线图。硬件网络项目、服务独立型项目主要以Kerzner模型的5个梯级为参考,强调标准化。

构建信息化项目的良性生态环境

信息化项目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发展环境和运行环境2个方面:发展环境是信息化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多种角色构成的技术支撑体系,内部强调自身信息素质的提升,外部强调技术联盟的组成;运行环境是信息化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和正式运行过程中所依赖的其他服务集合,主要包括电力供应、网络线路连接、机房室内空间环境等内容。信息化项目的良性生态环境的构建有利于企业有效整合资源,也促进了企业信息化生命周期过程中软件应用价值链的形成,使合作伙伴和协作单位能按照互补关系局部或整体的共享增值产品,形成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张维明主编.信息系统建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陈禹六.IDEF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V•K•纳雷安安(美).技术战略与创新:竞争优势的源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