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易错点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易错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历史易错点

篇1

关键词:供电过程;线损;管理

中图分类号:TD612 文献标识码:A

电力系统中发电厂生产的电能是通过电力网的输电、变电和配电环节供给用户的。在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网中各元件(变压器、输电线路、补偿和调整设备以及测量和保护装置等)都要耗费一定的电能。

1概述

线损是线路损失的简称。电能从发电厂发出来送到用电单价,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输送过程,一般要经过几级变压。在电能输送过程中电流要通过大量的导线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即发、变、送、配和用的全过程,这将产生一定的功率损失,白白地损耗大量的电能。这种由于电流通过输送导线而造成的损失,就称线路损失。这种损失的多少和通过导线的电流大小、导线的材质等有关,即与负荷的多少有关。一般情况下线路损失和通过导线电流量的平方及导线的固有电阻值(导线的材质决定)成正比。

2线损理论计算

2.1统计线损电量

在电力网的实际运行中,用电度表计量统计出的供电量和售电量之差得到的线损电量,称为统计线损电量(相应的线损率称为统计线损率)。

2.1.1理论线损电率

在统计线损电量中,有一部分是电能在输、变、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其数值由相应时段内运行参数和设备参数所决定。其中主要包括: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的变压器绕组输电线路导线中的电能损耗;与运行电压有关的变压器铁芯、电容器和电缆的绝缘介质损耗以及电晕损耗(空载损耗)等。这部份损耗电量习惯称为“技术线损电量”,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所以又称为理论线损电量(相应的线损率为理论线损率)。它可以通过技术措施予以降低。

2.1.2管理线损电率

统计线损的另一部份是由于管理工作上的原因造成的,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电度表综合误差、拉表不同时、漏抄及错抄错算所造成的统计数值不准确;带电设备绝缘不良引起的漏电、无表用电和窃电等造成的损失电量。这部份电量习惯称为“管理线损电量” (相应的线损率为管理线损率)。它应该而且可以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予以避免或减少。在线损管理工作中,既要重视降低“技术线损电量”,也要重视避免和减少“管理线损电量”。

2.2理论线损电率和管理线损电率的关系

由于统计线损电量包括了“管理线损电量”部份,因此统计线损不一定能反映电力网的真实损耗情况;并且由于电力网的结构、电源类型和布局、负荷性质及负荷曲线等均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各地区不同的电力网的线损率也是不同的,有时差别还较大。因此一般不能象同类型发电设备有相同的考核指标那样,用统一规定的某个标难值作为衡量和考核各个电力网线损的指标。这就给各电力网线损的“可比性”带来困难。除加强线损的小指标考核外,一般只好通过理论计算求出电力网的理论线损率,再与统计线损率进行比较,两者应是相符合或接近的。如果计算难确而两者相差又太大,则说明“管理线损”部份过大,即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2.3不可忽视线损理论计算的重要性

线损理论计算工作,除对加强线损管理及制定合理线损考核指标有重要的作用外,对降低损耗的各种技术措施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考察各种降低损耗措施的实际效果等,也是很重要的。通过计算,可以基本上知道电力网中损耗的

构成情况,如理论线损占多少,不明损耗占多少,电力网中各级电压电网的损耗占多少,各元件中损耗是多少,变压器及其绕组和铁芯中损耗是多少等等,以便于掌握总的情况,有利于线损的分级、分压、分区管理。尤其在对需要增加投资的降损措施进行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时,更应该进行较准确的线损理论计算。此外,经验表明,通过计算还可以发现和改进技术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如表计计量工作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是否经常化和制度化等。由此可见,线损理论计算对于线损管理工作可以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

电力网的线损是指一定时段内网络各个元件上的功率损耗对时间的积分值的总和。在这个意义上讲,准确的线损计算比在电力系统确定的运行方式下稳态潮流计算还复杂。这是因为:表征用户用电特性的负荷曲线具有很大的随机特性,各元件上的功率损耗对时间的解析函数关系难以表达出来,只好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去解决;同时由于表计配置不齐备,运行数据收集不全,网络的元件和结点数太多(尤其是配电网),使运行数据和结构参数收集整理很费事,造成线损计算工作量大。因此,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具体情况(例如,是制定合理考核指标,还是局部电网补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是供电则的线损计算,还是配电网的线损计算等),采用不同的线损简化计算方法,以便尽量少花费人力物力而又能达到要求的准确度。

3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技术方面的措施

3.1.1选择节能型变压器。目前,由我国研制生产的S11型配电变压器的效率与S9型变压器相比,空载损耗下降了将近30%,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将原有的配电变压器仅更换为S11型,这样能够大大降低空载损耗。

3.1.2减少接点数量,降低接触电阻。由于电网中导体的连接数量较多,从而导致线损增加,这部分线损主要是与接触电阻有关,而导致接触电阻剧增的根本原因是施工技术差,因此,必须对连接处的施工技术加以重视,以此来确保导体接触紧密,降低接触电阻。

3.1.3无功补偿。在负荷的有功功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功率因数可减少无功功率在线路和设备中的流通,从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减少无功损耗可采取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人工无功补偿两种途径进行。

3.2管理方面的措施

3.2.1可通过线损的理论计算制定可行的线损指标以及线损考核管理制度。为了能够保证线损指标制定的合理性,需对电网的理论线损率进行准确的计算,尤其是低压理论线损率的计算。可根据当前电网的接线方式和整体负荷水平,对主要元器件的电能损耗进行计算,并以此作为计算线损的理论依据,同时还需不断收集、整理理论线损计算资料,在基础数据整理好后,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电网进行线损理论计算,随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线损指标以及线损考核奖惩制度,从而使线损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合理。

3.2.2应建立并健全组织和指标管理体系。供电所应成立节能降损专项小组,并设立专项负责人,同时还应建立并健全线损管理工作的目标管理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兑现,以经济的手段来确保降损工作的落实。另外,供电所还需建立线损分析例会制度,在会议上对影响线损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此来确保供电所的经济效益。

结语

总的说来,我国的电力网中还大有降损节能的潜力。因此,我们不但应该在电能的生产过程中努力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自用电消耗,降低煤耗率,节约国家能源,降低发电成本,而且还应该在电能的施配过程中,加强线损管理,采取降损措施,降低线损率。

参考文献

[1]刘健.变结构耗散网络——配电网自动化新算法[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000.

篇2

一、重视备课

学生在应用公式■=■·■化简二次根式时,常常出现化简不彻底的现象。例如:■=■=■×■=2■,这个结果是不对的,■还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可以继续化简为4■。在学次根式的化简时,有两种习题设计方案。方案一:利用公式化简(1)■;(2) ■;(3)■;(4)■.方案二:利用公式化简(1)■;(2)■;(3)■ (a≥0);(4)■ (a≥0,b≥0).

这两种习题设计方案中都只有四个小题。方案一中的数都只包含一个开得尽方的因数,是同一类型的题目,学生学完这样的例题,去化简■时,极易出错。方案二中,8只包含一个开得尽方的因数,72包含多个开得尽方的因数,a3是关于字母的化简,4a2b3中既有数字,又有字母,是四种不同类型的小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学生的收获更多。尤其是72有三种不同的分解方法,72=4×18=9×8=36×2,通过对比,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化简■时,应分解出尽量大的开得尽方的因数。学完方案二的习题,再去化简,就知道要分解成16×3。

由此可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有效教学的必备条件。教师备课不足、没有针对性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错误;也有一些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对学生易错的地方不能预知。这就需要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对备课方案进行研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保证最后使用的都是最佳的备课方案。

二、重视探索过程

学生在应用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时,常常漏掉中间项,错误地写成(a+b)2=a2+b2.以下是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两种不同的课堂设计:

方案一:给出(a+b)2=a2+2ab+b2,学生熟记并默写公式。

方案二:

1.根据右图写出相应的等式;

2.利用多项式的乘法验证你的结论;

3.请你谈谈(a+b)2与a2+b2的区别。

显然,方案一只重视结果而不注重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学生在应用时极易漏掉中间项。而方案二先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对公式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再推理验证,让学生对公式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最后谈谈(a+b)2与a2+b2的区别,让学生明确两者的区别。两种方案的教学效果显然大不相同,使用方案二的教师,不仅重视结果,更重视知识的探索过程,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出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探索知识太浪费时间,不如让学生多做几道题目,多练几道题。其实这样得不偿失,死记硬背的东西,只能暂时有效,极易遗忘,或和其他的知识发生混淆。不如在知识的探索上多花功夫,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得轻松,用得灵活。

三、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例如,某次期末考试,试卷上有如下的一道选择题:一组数据9、11、8、12、6、13、7、14、10、10的极差与中位数为( ).

A.6,10 B.6,9.5 C.8,10 D.8,9.5

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选了错误的答案A,没能得分,很是遗憾。并不是他不会做这个题,而是他把求极差想当然地错看成求方差,从而出错。这种状况在很多学生身上都会发生,看似马虎粗心造成的,实则是观察能力不强,审题能力有所欠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如通过题组“一个花圃的面积是12平方米,由于需要,后来扩建了两倍,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一个花圃的面积是12平方米,由于需要,后来扩建到两倍,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等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读题”的习惯,同时把关键字词用笔圈起来,体会读题时要看清每一个字,不能想当然,否则,审题时的“差之毫厘”,就会导致解答时的“谬以千里”。

类似地,为了尽量避免易错题的出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课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等。

四、重视反思总结

学生在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时,常常把-3+5算成-8。在错误之后,有的学生遇到类似题目还会重复出现这种错误。通过了解,发现这部分学生对正确的解法只是简单地模仿,根本没有深入地思考自己错误的原因在哪里,更谈不上进行有针对性地防错训练。而有的学生就会反思:当时自己是如何思考的,为什么把-3+5算成-8?通过回顾当时的思考过程,就会发现自己计算的是-(3+5)=-8,,而-3+5=(-3)+(+5)=2,错把异号的两数相加算成同号两数的和的相反数。于是教师可以再出几组练习题:计算-5+6,-(5+6),-5-6,-(5-6),以强化训练,学生自然就不会重复出现这种错误。

篇3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复习课 开展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温故而知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复习课是必不可少的课型之一。尤其是像历史这样的知识点比较零散的、对记忆要求比较高的学科,更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性地回顾复习,这样才能不断地巩固和强化学习的效果。很多时候,对于历史教师而言,上好历史复习课比上新课所接受的挑战更大。因为在上复习课的过程中,大多数的知识都是学习过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知识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如果教师在开展复习课的过程中不注意复习的技巧,就很容易让复习课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以下是笔者结合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中的一些实践,总结出的对于上好历史复习课的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做好复习课前的准备工作

与新课讲授相比,复习课的课堂容量往往比较大,因此,在复习的时候,教师不可能像上新课那样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很多时候,对于一些史实都是一句带过,学生要想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节奏,课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开展复习课之前,要让学生对复习课中所涉及的章节内容做一个提前的准备,为了保证准备的效果,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一个预习导案,从而保证复习的效果。

二、复习之前先摸清学生的“家底”

在上复习课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目前掌握的知识程度,然后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实施相应的复习计划。一般在开讲之前,教师都会用提问或者习题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例如,笔者在复习《的兴起》这部分的知识时,在上课之前,首先让学生做一个选择题:推动中国由向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的推动;B.的推动;C.十月革命的推动;D.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队伍的壮大。这个选择题,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迅速地熟悉课本,有目的地寻找答案,明确本节复习课的重点,另一方面,教师能够摸清学生能否正确区分新的时间及新的区别。这样,摸清了学生的“家底“以后,接下来的复习课应当怎样开展,重点要集中在哪里,教师基本上就能够做到心里有数了。

三、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本

在上新课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把课本上的内容看过了几遍,而复习的时候,一些自觉性较强的学生也已经把课本内容复习了一遍,于是很多教师就认为,在复习课堂上就没必要让学生再看课本上的内容了。事实上,这是一个思想上的误区。历史教材上的知识都是经过反复推敲以后的精华内容,仅仅依靠学生看几遍是无法消化课本上的精华内容的。教师在上复习课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精读课本,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活动。为了引导学生更深一步地阅读课本,笔者经常会采取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例如,在复习到这部分的内容时,笔者首先在黑板上罗列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爆发?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为什么?中,中国的失败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什么英国会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不是法国、美国等其他国家?这样,有了这几个问题的引导以后,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不再是光用眼睛了,同时还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笔者还让前后四位学生组成一个临时的讨论小组,一边看书一边进行思考和讨论。就这样,在各个学习小组的思考和讨论中,针对笔者提出的几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可以说,在复习的阶段,由于有了问题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加深刻,学生不再满足于对史实的记忆,而是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达到深化和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及时进行课堂检测

经过一节课的复习以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到底怎样,教师需要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怎样才能够心中有数呢?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习题来进行检测,通过做练习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通过练习效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对复习策略进行改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选择习题的时候一定要尽量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或者一些学生易错的题目,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尽可能多的问题。

五、注意复习课后的反思工作

反思行为在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反思的人往往其自我提升意识和能力都很强。关于这一点,很多教师可能都有感受,在班级中,那些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往往都是一些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的学生。同样,教师要想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同样要进行积极的反思活动。思考一下,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有没有实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对于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对于哪些问题还存在一定的疑惑,等等。为了增强反思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从学生那里获得最直观的意见,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尝试着与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互相借鉴彼此成功的经验,吸取各自的教训,这样,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

复习课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型,复习课的有效开展往往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复习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结合具体的复习内容,制订出科学的复习方案,这样,才能够通过有效的复习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实现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薛炳荣.初中历史复习课的探索[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05).

篇4

初中历史是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全面提高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的一门奠基课程。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应该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社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这就告诉我们,初中生通过学习历史应该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健全自己的人格,并培养良好的品德。对于教师来讲,要求历史课应该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的倾向,那种“重知识掌握,轻能力提高”的弊端应该立即克服。如此一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明显体现时代性,应该立足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要一直挖掘一些艰涩难懂的历史概念和高深的理论,而应增加贴近生活、靠拢社会的新颖、鲜活的内容,这样做更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和长足发展。为此,我们在教学初中历史时要千方百计加强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拿出好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陈旧的、低效的学习方式,令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堂成功的历史课离不开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也得益于知识和能力的完美结合。笔者现结合教学实际浅谈如下几点。

一、突出形象性和情感性

初中生对于形象性强的一些人物事迹和故事喜闻乐见,愿意听,乐意记。鉴于这个显著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因势利导,尤其在讲历史事件时,一定要好好渲染气氛,搞得绘声绘色,善于将简单枯燥的文字讲成生动活泼的场面,还要善于将陌生遥远的历史人物讲得鲜明生动,有血有肉,做到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叙述:“焚烧圆明园的烈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空中的云团漆黑一片,遮天蔽日,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弥漫在北京城的上空。铺天盖地的灰屑落满了大街小巷,一片昏天黑地,如同发生了日食一般。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是绝无仅有的艺术杰作,是中国历史上最精美、最宏伟的皇家园林,从此被侵略者践踏得不堪入目。”这样的描述既对失而难得的圆明园寄予无限叹息,也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给予了强烈的指责和控诉。教师若能将历史的事件都讲成这样,学生怎能不受到感染和熏陶呢?

二、理清头绪,脉络清晰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不少教师讲起历史就事论事,毫无精彩可言。一上课先让学生预习,学生读完后教师就勾画重点,对于重点和难点教师只做轻描淡写地点拨,然后就做作业,搞背诵,就是这样机械地从第一课重复到最后一课。讲清单个知识点固然重要,但是孤立知识点就不妥当了,一定要加强对知识横向或者纵深的联系,必须引起重视,做到举一反三,讲一类带一片。所谓关联应着眼于以下三方面:一是两节历史课的关联;二是一节历史课知识的内在联系;三是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前两点容易做到,第三点常被忽视,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一次也没有联系过现实,只停留在理论的表面,和现实脱轨,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当今世界上的不少新闻、古今中外的科学文化都可以和书本的知识衔接起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将书本中的知识迁移到现实中来,使学生能够用历史的知识、历史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个人的人生观。事实在课外,理论在教材,二者应该水融,学用结合,方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比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使用的战争飞机十分简陋,使用的坦克十分笨拙,作战的大炮射程不远,教师在教学时不妨与现在的先进武器做个对比,现在有水陆两用的坦克、高飞隐形飞机、洲际导弹。学生经过教师的点拨立刻变得饶有兴趣,听起来津津有味。这样一来,学生就对武器发展的历史有了大致了解,同时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未来战争的影响也清楚了。这样就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学生爱听,兴趣盎然,而且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了提高。

三、检测要高效合理

不少人认为历史课就是教师勾画重点,学生死记硬背,背会了历史知识就会万事大吉,使得背诵成为检测的唯一形式。实际上,历史课的检测方式可以不拘泥于此,应该是千姿百态的。只要把检测运用得炉火纯青,对课堂教学就会起到深化补充的良好效果。教师在教学时不妨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检测:一种是讲课时将板书设计成填空形式。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基础知识,尤其是那些易学、易记、易错、易混的知识,可以用填空来检测。另外一种是采取问答式检测。既可以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教师答,不拘一格。如在检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课文对该战争的定性是一场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在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有了清醒认识后,教师可以提问:塞尔维亚的参战性质如何?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学生通过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塞尔维亚的参战是正义的,是抵抗侵略的民族,但是从交战范围和参战人数来讲影响较小,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经过如此问答式的检测,学生学会了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培养了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加深了认识,启迪了思维,达到了预期目的。

篇5

关键词:历史教学;微课;教学目标;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10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064

当今,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正席卷华夏大地――微课。全国千千万万的教师正积极投身到微课这种新的教学实践中去,他们积极学习微课制作和运用的各种理念、知识与技术,产生了许多个性化强的DIY微课作品,充实了广阔的教学第一线,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但同时也有不少教师(包括本人)制作了一些水平不高、实用性不强或瑕疵较多的作品,有一种微课制作的“”,一哄而上、图“时髦”的感觉,实则顾此失彼,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真对照、回顾了微课的相关理念、知识、技术与评价标准,结合历史教学,认为要使微课在历史教学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如何运用好微课。

一、多角度准备微课资源

微课的性质决定了微课内容虽然丰富但有严格的时间限定,一般在10分钟以内。所以,准备所需的教学课件,注意要短小精悍且内容充实。准备微课制作的其他相关资料,可以从网络上搜索或到图书馆等信息中心去查阅收集。同时,教师还要准备相关的微课制作软硬件,如喀秋莎CamtasiaStudio录屏软件、手机、摄像机、电子白板等,进一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尤其是多媒体信息资源。经过教师的精挑细选,把适合初中学生认知的历史素材经过加工展示给学生,就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二、找准知识点,运用有价值的微课

历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在短短的一节课之内历史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历史知识讲透、讲准,这就为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历史提供了先进的学习平台――历史微课。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加强对教材的分析,进一步吃透教学大纲,使历史微课知识点的选取有创意,真正遴选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知识“拦路虎”,找准学生学习、考试中易混淆的易错点,抓住教与学的关键点。

三、微课与历史文本资料的巧妙结合

(一)在微课设计理念上要让历史知识鲜活起来,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优势,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微课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高效率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体会思维的奔放与激情。如我设计微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在讲到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时,充分考虑学生爱玩泥巴和爱游戏的特性,在微课制作中加入了自己用泥巴制作和用工具刀镌刻泥活字的过程,一下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程自然引入和过渡了进去。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细致且具体

通过展示微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自己经过微课学习应达到的基本水平。微课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并不断复习、巩固已学的历史知识。微课教学目标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收获,满足不同的“口味”需求,使学生在观看学习微课视频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知识,转变学习态度,培养情感,达到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

(三)教学策略上要简洁、灵活易学

教师讲述要浅显易懂、深入浅出,让学生易于“消化吸收”所学知识,透彻理解历史知识。如我在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古代人类文明的交往与冲突》这一课的微课时,改变了教材原有的世界古代史的编排体系和编者的观察点,降低教学难度,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先从已学过的较熟悉的中国古代史当中来寻找人类和平交往的事例。不用多说,学生很快想到唐朝玄奘西行求取佛经并东扬佛法和鉴真东渡日本加强中日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甚至有的学生还想到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等许多鲜活事例。然后,我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逐步放大历史视野过渡到古代东西方人类文明和平交流的两个典型案例。这样一设计后,学生学习本课历史的过程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简到难,不仅让学生轻松理解了较为概括、抽象与遥远的世界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也为学生后面更进一步深入体会人类文明演进中的和平交流做好了铺垫,从而迅速打开了学生的历史思维“闸门”,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学习顿悟感。

(四)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与氛围

良好的教W情境与氛围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引起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的深度。如我在制作微课《古代人类文明的和平交往》讲述马克・波罗东游促进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往时用雄壮、深沉的音乐来做衬托,用动画式的路线图展示马克・波罗东进西归的路线图,配合教师精妙的旁白解说,顿时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和平征程之图,比学生单纯看书了解和老师的枯燥讲解效果强多了,引起了学生对马克・波罗的崇敬之情,激发了学生对人类和平的向往与尊重,引起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共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视频讲述中要使用规范的学术用语,让学生学到严谨、科学的知识,但同时又要发挥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与教学特色,用通俗易懂的讲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产生教学的亲和力,创造良好教学生态,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上是本人对初中历史微课运用的一点肤浅认识,要制作好的历史微课,还需努力学习,不断实践与创造。未来微课的趋势是微课的开发、技术门槛将不断降低,而对教师的微课设计水平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微课绝不是纯技术的,它的核心是课程。微课不能只图华丽而忽视了内容和质量。所以,要回归本真,微课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模式的创新而诞生的,教师应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对教学设计的创意上来,制作出水准高、生动有趣,并受学生欢迎的好微课,应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美婷.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J].文理导航,2014

篇6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从学生的角度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

一、教师必须有过硬的自身素质和较强的人格魅力

1.先进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教学理念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师不是照本宣科,给学生读一遍课文就上完了,而是要通过学习历史,达到新课标要求。

2.丰富的个人知识储备

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历史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博览群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历史人物等等各学科的知识,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究欲。

3.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教无定法,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在反思中积累灵活多样的教法,每教一遍,都有新的收获,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法,就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置课堂是提高历史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

1.教学目标要有效

教学目标要正确,教师在设计课前一定要熟悉文本,挖掘内在的思想意义,正确把握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我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条战线。了解凡尔登战役的惨烈,感悟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通过讲述故事,观看插图,讨论分析,学生很容易把握。

2.问题的设置要有效

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还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并且问题的设置要灵活,有些问题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萨拉热窝谋杀事件,说说反对战争的理由。学生一般都能回答。

3.教师的语言要有效

首先,语言要准确。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解说,是引导,是总结,还是下指令,语言都一定要是精准的。如老师说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情景表演。”那你接下来的就一定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有规则有要求的表演。而不能随口说了“表演”二字哄哄学生。其次,语言要有效。很多老师觉得课堂上时间总是不够用,其实老师太多的废话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励学生来说吧,对学生精彩的发言,突出的表现,只要送上老师真诚的赞美、肯定的眼神或会心的微笑或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就足够了,但有的老师啰啰嗦嗦说了很多废话。这样的课堂浪费了学生不少时间,还谈何有效呢?

4.教师的教法有效,灵活恰当

精彩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物器具的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和了解,历史情景剧的表演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人物,特定环境进行分析揣摩,还可以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深刻理解相应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也在查找和分析资料中提高了能力。应用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潜心设置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精髓之所在。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有这样艺术感慨:“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如今有的公开课或部分新教师的课想做到完美无暇,冗长的结课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又不见树干”。我个人认为课堂小结应删繁就简,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才能尽显课堂的生气、灵气以及教师的才气,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我个人认为即便是历史学科,新课结束后一定要或多或少由教师根据课堂实际、学生易错、考试实际等创造性地超越课本的习题而设计出一些练习题:比如我讲述“”时,这几届学生我都设计一道“的损失及对青少年有什么启示”的材料题和“的根本原因”选择题。这样适当的练习设计来结束教学,既可巩固当堂知识,又可培养学生能力,还可减轻学生课后负担和方便教师查缺补漏以及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真可谓一举数得。可见课堂小结和课堂作业是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精髓。

三、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篇7

一、导学案的设计思路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应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给予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能力,激发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仅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学案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操作的基本程序

我们在实践教学探索中归纳出来的中学历史“学导练”模式的教学环节是:预学、展示、精讲、训练和小结等。

1.预学环节(约10分钟)。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同时完成《导学案》中提供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习的自学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

2.展示环节(约12分钟)。让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这样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和交流,体验到收获的喜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3.精讲环节(约13分钟)。展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适时引导、适当点拨、及时总结,重点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做”中的错误,实现本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

4.训练环节(约5分钟)。当堂训练是新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暴露学生在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以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及时矫正学习中的不足。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正,做出正确评价。

第五,小结环节(约2分钟),通过梳理知识、总结要点,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突出重点,以精练的语言使教学主题得以提炼升华,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和运用,并为以后教学做好过渡。

三、成效与反思

导学案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探究的兴趣,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与方法,提高课堂表达接受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历史成绩得以提高;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生活与学习的自信心。

但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值得反思。

1.处理好学情与学习要求的关系。由于性格、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少数学生无法融入课改中,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质疑、不敢提问和合作意识淡薄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导学案设计的环节多,有的学习目标无法实现。为此,导学案设计要有层次性,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设计的问题不宜太多,老师精讲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2.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新课程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由于受传统课堂模式的影响,在课改开始阶段,导学案的设计还是以教师为主,对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不够。因此,教师要时常自我反思,导学案中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要求关注学生活动,如导入新课以学生活动为主角,课前预习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课堂问答以学生提问为主,问题探究以学生思考回答为主,这里教师只是起组织者、引导者作用。

3.处理好问题设计与学生思维兴趣的关系。导学案的设计要以调动学生思维与兴趣为基本出发点,所选材料要富有生活气息,导学案环节要清楚明了,学生学习任务要明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