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课程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历史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历史课程

篇1

【关键词】 新课程历史高考 能力考查 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06-01

1 近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解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近年的历史命题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往往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呈现以下特点:

1.1 彰显新课程观念

近年各地新课程历史试题,体现了“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特点。题目选材新颖,试卷中使用的史料包括史籍、诗歌、法律条文、人物言论、新闻、著作、文物图、照片、漫画、表格等。这类题目,考生要得出答案,仅仅依靠教材知识是不行的。

1.2 突出能力考查

各地新课程历史试题,把考点放在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考查迁移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放在考查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上、放在考查对不同历史研究方法的理解上。如江苏卷第22题的第2问就突出体现了新课程要求“探究性”“开放性”的理念。

1.3 融入全新史观

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等都是新课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新课程高考汲取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的体现。新史观在近年各地新课程历史试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凸显了新课程以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为学科主脉,中外关联、古今贯通的特点。如2012年山东卷第29题、浙江卷第39题均属于渗透着新史观的成功题目。

1.4 体现适度开放

近年各地新课程历史试题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各抒己见,为考生思维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如江苏卷第22题第(2)问,采用撰写历史小短文的形式,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1.5 关注史学研究方法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对考生史料搜集、史料价值判断、史证意识、史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性学习等基本能力的考查是近年各地新课程试题的一大特色,如2012年山东卷第12题。

1.6 凸显时代特色

近年各地试题遵循“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题原则,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以江苏卷为例,在周年热点方面有:第7题(2011年是80周年);在社会热点方面有:第8题关注了城乡的联动和沿海内地的和谐发展。

2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鉴于新课程高考试题的以上特点,笔者提供如下复习建议以供参考。

2.1 整合教材,提升综合能力

现行教材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分别阐述的,割裂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考生形成全面认识,也不利于形成对某一阶段特征的整体把握。复习中,考生要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以研究性学习的视角,从阶段性历史专题研究的角度整合知识。

2.2 以教材为载体,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程对历史教学的要求。近年的高考试卷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要求学生突破教材制约,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历史课堂学习应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着培养能力型转变。“材料情景-----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考生解读信息以及迁移知识等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复习中应以教材为依托,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例如当我们依据教材对大加赞扬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学者对的深刻反思。

2.3 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

要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和唯物史观等不同角度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从内容呈现来看,近几年各地的高考历史试题确实加大了这方面的考查力度。因此,只有掌握这些主要史观的内涵,才能准确分析、理解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才能在备考中运用其理论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4 研究真题,规范训练

(1)重视对高考真题的研究。高考真题,材料新颖、设计规范、方向明确,较好地体现了命题趋势,对准确把握考向有重要意义。复习中,要勤于研究新课标全国卷以及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等成熟地区的高考题,达到既消除高考试题的神秘感,增强信心,又领悟各种高考题型的目的。

(2)重视对审题能力的培养。考生要培养提取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的能力。要培养寻找“题眼”,领会试题 “立意”的能力。要培养“找出关键词语----明确答题方向----找准试题设问和教材知识结合点”的良好思维习惯。

(3)强化答题技巧的训练。要加强对材料题解题步骤的训练,学会从材料中准确地获取信息,有层次地分析问题。要加强历史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做到答题语言规范。要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重视答题思维的逻辑性、思路的广阔性、表述的科学性、答案的完整性。要加强答题速度的训练,达到把握高考答题节奏的目的。

篇2

一、把握新课程的性质,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树立科学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历史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不必过于注重和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性,而是要通过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改的实验中,历史教学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知识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更应在此过程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关心自身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师生共同体验、探讨、领悟历史,大力提升师生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新教材,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

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它具有体例新、容量多、学术性强、难度大、融通古今中外、内在逻辑严密等特点,它给历史教师展示才华带来了机遇,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要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历史教师应该重视以下问题。

1 分析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的变化,解析其内在联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人教版新教材单元设计依据不拘泥于《内容标准》,有所创新,内在逻辑严谨,真正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新课程特色。比如《必修Ⅱ》,按新课标内容标准有八个专题,先是探究中国经济从古至今的演变,然后再来探讨世界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后探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由中国再世界然后中国融入世界这样一种编排体系。我们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认真体会编者的意图,解析各单元和每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使用教材、理解教材。

人教版教材的课文附件部分也很有特色,大致包括“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本课测评”和“学习延伸”等内容,给我们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了许多素材和信息,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活动方案,我们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

2 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必要时为高中学生“补课”,简要补充某一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比如:必修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讲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四节内容,主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突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古代中国朝代更替,但大部分学生不太清楚,在这里老师就应该给学生补补课。必修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曲折的含义,建议老师们补充一些关于的历史,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这段历史,又能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所以,我认为注意初高中的衔接就是有关知识的衔接和历史兴趣的衔接。老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自己的经验做好这件事。

3 以课程标准作为指挥棒,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以往的历史教学是一套教材,而现在是“一标多本”,那么高考怎么考?当然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所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忽视教学目标的惯性思维,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课标这个核心,并且注意拓宽知识面,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三位一体”表现在课程目标上,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首先,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学习的“质”方面,指的是课程内容质量高低关系乃至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学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面向生活,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会焕发它的生命力。在“量”方面,强调关注目标底线,“顶”的程度要根据学生情况处理,不能过分拔高。实际上,无论是关注“质”还是“量”,教与学就是实实在在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的过程。

其次,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中师生都不能“套上枷锁去跳舞”。这指的是要有平等和谐、互动开放、体验感悟的基本理念。教师自己要避免“一个头脑两个系统”。两个系统一个对外,应付检查开优质课耍弄教学手段;一个对内,“穿着新鞋走老路”。教师更不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创造性,教师要树立发展本位的教材教育观,要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再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它拓宽了课程教育目标的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更加强调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它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以及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发展做贡献等人生理想。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把握好上述课程目标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学会求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对于教师而言,意味着观念的更新和学科教育重心的转移;对于本地区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而言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拓宽学科知识面,主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水准将对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更多也更深。例如必修课②“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专题,“新课标”要求通过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再将这些特点综合起来,认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还要通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这个专题从涉及的历史知识到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指导理论,都是比较深奥的。这些更多更深的内容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素养。

四、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学生特点和教师职能

篇3

【论文关键词】有效教学方式方法;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指导;史学理论基础

2011年高考将是我省推行新课程后新高考的第一年,是我省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所有高中教师特别是亲临高三第一线的老师的一个挑战。新课程下如何能让复习更有效?如何让学生自信的走进考场?这是所有高三老师的共同目标,也是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下面是本人就高三历史复习,总结几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供同仁借鉴和参考。

1.注重积累基础知识

课改后的新高考仍侧重考查查基础知识,但在考查方式上不再是历史知识的简单再认,也就是原来那种直问直答的题目已经不可能出现,而是体现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有效性,复习时我们要紧扣课标和考纲。我们普遍采用的是二轮或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是最关键的一环,本轮复习可以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的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知识求面、求广不求深,侧重微观把握历史。为了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在这一环节中,复习要避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梳理教材的知识。针对我校学情,具体做法是:一、利用考纲,理解教材中的考点内容并准确记忆;二、借助图片、文献资料去深化,不断变换学习材料,这样学生既有新鲜感,又能提高效率;三、围绕考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答,从而检验学习效果;四、通过联系帮助学生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考点内容予以纵横联系,使学生理清头绪,加深记忆;五、对学生记忆的理论给予专业的指导,如“如何科学的应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专题讲座等。

2.构建历史知识的基本体系,强化时间和空间概念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是,从以往的通史编写体例到现在的专题史中外混编的体例,各个单元以主题呈现,突出的是某个专题,知识点多,且跨越的时空很大。初中中考历史采取开卷考,高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相对是比较薄弱的。新教材的学习给我们特别是学生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复习过程中除了要帮助学生抓住各专题发展的脉络,在第二轮复习中还要侧重注意专题所包含内容间的区别联系,在宏观上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基本体系。只有建立起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才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

3.精讲精练,重视解题方法指导

高三学生要做大量的题目,一方面是巩固基础知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对暴露的问题要及时解决。高三时间很宝贵,所以对讲和练的关系要处理得当,使“讲”“练”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提高复习效率。我们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可讲可不讲的就不讲,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必须讲的要精讲:要讲明、讲透;精练就是学生会做的题目坚决不做,不会做的题目要讲透,要反复训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精选习题。怎样的题目该做?不同的学情对题目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区别。如在我校,选题首先考虑题目考查的知识是否基础,材料是否典型。太难理解的材料即使考查的知识点很基础也不做。其次再考虑习题的层次性,以适应部分优生的需要。怎样做才能让精讲有效呢?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或晚修时间巡回、个别指导,进一步了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使“精讲”有针对性。这样我们课堂上所讲所练的都是必要的,每个学生上一堂课都有所得,这样才算是有效的复习。

现在的高考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知识的同时,越来越加大了对学生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所以“精讲”还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指导。

第一,要培养审题能力。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定题”,即“这题我做过”,越熟悉的题目越要小心。因为高考试题一般是原创题,平时练习做到原题的机会是很少的。出题者有时稍微改动一个字或是一个词,答案就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所以,首先审题一定要仔细。其次,审题时要从几个关键点来读懂题目,读懂题目才能针对某一阶段历史的背景、特征,将掌握的基础知识加以应用。这也是基本能力之一。

第二,培养订正试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知其然(即答案的正确与否)、知其所以然(即该答案正确的原因是什么),还要知其所以不然(该题之所以错的原因),因此引导很重要,老师在讲评习题时“精讲”,使学生知其所以不然,还要通过变换情景、变换问法,多度全方面进行练习,一题多用,以达到做一道题要得到多道题所能反映出来的信息量的目的。做到这一层次,我们的练习才是真正的有效。

第三,积累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有些选择题可以根据政治一般原理即可选出正确答案,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全面看问题、运动变化等理论。因此教师在复习中要帮助学生对做题的一般方法要不断的总结归纳,减少丢分,提高实效性。

第四,强化选择题,重视文字题训练。选择题只有正确和错误两种结果,没有酌情得分的可能。错一道就差4分,两道就差8分。因此可以这样说,最后在总分上拉开距离的不是主观题,而是选择题。所以提高选择题的正答率,是高考取得高分的重要途径。对于文字题,学生在应试心理上存在很大的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在平时复习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文字题型的训练,要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判断评价各种信息,并提炼成文,按要求表述成文。

4.掌握史学理论,关注学术热点,了解史学新观点,加强史论结合

新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其中史学理论基础是否扎实决定了学生历史能力的高低。因此提高历史理论素养和水平,是实现学科能力突破、从容应对高考选拔的关键。

掌握新史学观。新课程背景下史学理论和以往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为主线索的革命史观在史学界已经不是主流,代之于:第一,文明史观,以人类文明演进作为历史研究标准。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即文明史观看待历史的发展已成为主流的史学观。按这一史学观点,我们可以将社会发展分成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教师可以按这一观点引导学生重建知识体系。第二,现代化,“现代化”就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无论是中国史还是西方史,“现代化” 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中整合史实、构建知识结构的理论旗帜。第三,全球史观。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历程.就是整体世界形成的过程,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代现代史都可以放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

篇4

云南丽江2017成人高考考试科目导语:丽江2017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安排在2017年10月28日至29日期间,

【丽江成人高考考试科目】1、高中起点升本科统考科目:(1)理科类:语文、数学(理)、外语、理化(物理、化学合卷)。(2)文科类:语文、数学(文)、外语、史地(历史、地理合卷),艺术类专业数学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供录取时参考。2、高中起点升专科(高职)统考科目:(1)理科类:语文、数学(理)、外语。(2)文科类:语文、数学(文)、外语,艺术类专业数学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供录取时参考。(3)医学类(含中医学类和药学类)各专业:语文、数学(理)、外语。(4)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开设的监狱管理、劳教管理专业:语文、数学(文)、外语。(5)公安类院校各专业;语文、数学(文)、外语。注:(1)外语设英语、日语、俄语三个语种,考生可根据招生院校对外语语种的要求选择一种。(2)高中起点升本科和专科的公共课:语文、数学(文)、数学(理)、英语、日语、俄语、史地(历史、地理合卷)、理化(物理、化学合卷)实行全国统考,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制。(3)高中起点升本、专科统一考试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4)艺术、体育等专业需加试的专业科目和考试时间,由各招生院校自定,并通知考生。3、专科起点升本科统考科目均为三门: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1)哲学、文史及中医、中药学类:政治、外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4)经管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6)教育学:政治、外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外语、医学综合。注:(1)外语开设英语和日语两种语种。(2)专科起点升本科统一考试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3)专科起点升本科统一考试科目试题均由教育部统一命制。除统考科目外,是否再加试专业课,由招生院校自行确定。如需加试专业课,由招生院校向社会公布并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专业课加试规则:除规定的统考科目外,招生学校可在考试院成招办统一组织下根据专业要求进行专业课加试。其中艺 术类、体育类专业必须加试专业课,其它专业是否加试由招生学校自行决定,专业课加试由招生学校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

【考试时间】根据陕西教育考试院的《

篇5

一、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念、新的历史课程内容

1.历史新课程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

高中历史新课程在时代性上可以反映在:(1)历史课程内容反映出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等最新的史学观点、理论。(2)历史课程内容与学术发展、历史学科发展的趋势、学生的学习状态、社会生活相联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础性则主要体现在:高中历史教育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打基础。因此,许多内容都是素质教育必需的经典知识,并作为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知识。

2.焕然一新的新高中历史课程内容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上做了大胆调整和更新,主要表现在:

(1)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比如在选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这就打破了以往历史教科书的呆板、条条框框等限制,具有时代气息。(2)更注重面向世界,把握宏观。随着我国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会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为此使世界史的总量上升到了全课程总量的40%左右。这必将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3)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

二、正确处理好历史新课程中的新关系

1.处理好新理念、新理论与历史学习、探究的关系

历史学习与探究是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应用一定的理论与理念来指导。在高中历史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应注意渗透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为本、热爱生命;尊重人格、人权,讲究人性、人道;以公正、宽容的心态看待各种文明;可持续发展观;与国计民生、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密切相关的问题及其理念,同时把握好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维、统一性与多样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人类文明演进、现代化等理论。

2.辩证看待《课程标准》与教材、教参的关系

我们知道《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它的灵魂是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参是对历史教材的解读与补充,是教学的辅助材料。在教学中,老师们应依托《课程标准》和教材,但要敢于跳出教材看教材,多思考《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相互衔接是否合理,可探索、选择、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和教参。依据《课程标准》,把握重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探索性教学活动的亮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历史领域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活动,对教材、教参要相信但不要迷信,要依托但更要探索与创新。

三、调整自我,更新方法,合作互动,迎接挑战

高中历史新课程对我们现有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应抓住机遇,及时调整、更新理念、改变方法,切实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

1.努力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

面对新《课程标准》,广大历史教师要大胆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通过讲授法、讨论法、辩证法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地域不同,教学手段现代化可以分步实施,要加大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代教学网络,多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实现历史软件资源共享。

2.转变教师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中,一是解决好教师的角色转换,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高中历史教学由历史教师一人唱主角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教师更多地要营造民主、和谐、热烈、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天地。

3.更多地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高考化学;高中化学;课程实施

高考化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分析其中的本质因素,对高中化学课程理念的有效把握很有必要。

一、高考成绩的价值引导作用

高考成绩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具有很强的指挥和引导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选择。高考成绩从外在直接体现着高中化学教育的成果和效果,而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段的学习达到化学能力各个因素的提升是高考成绩的内在化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关系和多变的影响因素,其中较为显著的就是教师、学校、教育部门及家长的力量,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调整能够达到调整高考成绩的目的。所以教师、学校、教育部门和家长一般都集中精力为高中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外部环境,让他们能够在更好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学习,从而提升化学成绩。

鉴于此,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恰当地将内在的思考研究方法用在高中化学教学和实践之中的话,那么必然会对高中化学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得化学科目的高考成绩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高考化学成绩影响的不仅仅是外部因素,还可以促进教育模式自身的变革和教学理念的更新。

高中化学在高中学科中占据重要的一个位置,在进行高中化学课程的改革中就要严格地遵守客观规律,遵循传统的高考成绩价值导向是必须的,但是与此同时海牙大胆创新、勇于突破,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能够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的发展成为高中化学教育的重心,让学生化学学习中感受到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一味地追求高考成绩的提升会局限高中化学教学的范畴,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被忽视殆尽。

要让学生实现更好地发展,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学生是教学主体的重要客观事实,这样才能不断更新思维,让教学活动的开展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宗旨,并以此为依据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使得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得到升华。高中化学教师要鼓励学生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将高考成绩指挥棒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化学试题的理论视角阐述

从宏观的角度地高中化学教育进行分析我们认为高中化学教学是一种直接体现化学教学成果的形式和表现。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高中化学考试和高考成绩是对高中阶段化学教育成果的一种检验和分析,是通过试题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种检测形式。高中化学试卷受到高考特殊性的影响一方面影响着化学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则影响着化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在试卷检验中可以发现最知识掌握得精细程度,还能够根据试卷成句对学习计划进行针对性调整,在不断的调整和分析中创造出更好地学习成绩。

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高中生的化学成绩,我们发现影响高中生化学成绩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本身因素都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方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化学成绩的内在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内在因素同时又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和束缚,所以对影响高中化学成绩的总体因素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应该从多个角度和因素来对高考成绩进行评估,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高中化学课程不断提升。

三、高中化学课程理念改革路径

高考化学成绩的获得不能将之简单地归结到成绩和分数的层面上,还要对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承载的教学理念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避免对学生进行简单式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的重现。

第一,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学行动和教学模式,从而直接地也影响着教学的成果。要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对化学教学理念进行变革,教师需要不断地去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理念的创新也对一线的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考验和要求:教师要有敢于做教育改革先行者的勇气,要有进行教学创新的动力和激情,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才有了提升的可能性,因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主体。

第二,要进行良好的教学互动。在对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提高化学成绩需要良好的教学活动作为依托,因为教学互动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重要形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得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重现,化学学习的兴趣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在高中化学中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互动,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度地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认知冲突带来的学习动力和学习飞越,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质的提升。互动教学可以从多种模式进行开展,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相应的问题的探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化学实验和化学讨论的魅力;教师也可以促织学生以辩论的形式来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索,实现积极的沟通交流和有效的思想碰撞,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更加透彻;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就进行良好的问题预设,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深度挖掘化学原理和化学知识。

第三,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在新课程标准在高校不断推进的进程中,高中化学课也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改革,实现了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对于那些化学基础较差、个体认知能力发展得不健全的学生来说,高中化学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培养。教师首先要端正他们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态度,让他们感觉到基础化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意识到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化学技能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基础指导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

从高考成绩作为切入点来实施高中化学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教学变革路径。应该鼓励高中化学老师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化学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高校;职业教育;课程考试管理

一、转变现代职业教育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实践。要进行课程考试管理改革,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由“应试教育”旧观念转变为“职业教育”新观念,明确课程考试管理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继而理清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到各自的定位,主要可以由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一)转变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把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力作为考试内容改革的重点”。所以,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管理者必须转变以“成绩排名”和“人才选拔”为核心目标的传统考试观念,树立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和课程考试观,建立科学、公正的课程考试模式,改变“高分低能”的人才培养现状。

(二)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师作为课程考试具体环节的实施者,其对课程考试管理的认识直接影响考试功能的发挥和教学过程的组织。所以,首先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和考试观念,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严格落实课程考试管理政策和运行机制;其次教师要认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明确考试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或“最终环节”,而是各教学环节的“二次加压”,是联系“教”与“学”的中介;最后要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其进行课程考试改革的积极性,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为改革出谋划策。

(三)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要改变其在课程考试管理中单一的“被测者”身份,明确其应有的管理主体性和参与权,在观念和行动上将“被动”变为“主动”,从“受教育者”、“被测者”需求的角度为课程考试改革提供建议;同时,通过转变学生的“应试教育”观念,改变其“应考”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使其真正理解课程考试的多元化功能,消除其对考试的消极应对和恐惧害怕的心理,有利于杜绝课程考试中作弊违纪现象的出现,并能促进良好学风、考风的建设。

二、完善管理环节

课程考试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可以分为试前管理、试中管理及试后管理三个阶段,而每一阶段又由许多的工作环节组成。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课程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完善管理环节是课程考试多元化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保障,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制定和使用考试大纲。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程考试的实施也是如此,科学地制定和使用考试大纲势在必行。课程考试是对教学进行检测、激励和导向的重要工具,所以课程考试大纲的制定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学目标、课程类型、学生情况、教学过程及硬件设施等信息为基础,由课程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商议决定。课程考试大纲主要包扩课程考核对象、考核目标、考核内容及范围、考核方法、命题标准(难度、题量、题型等)以及成绩计算办法等内容,基本涵盖了课程考试的主要环节,是课程考试过程设计和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对课程考试大纲及时进行转变,适时、适度地调整其内容,保证课程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二)采用多种考试形式。打破以闭卷笔试为主的单一考试形式,根据学科分类、课程类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条件等因素选择多种考试形式,不仅有利于考试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学生综实践操作合素质和应试能力的考核和培养。可供选用的课程考试形式主要有笔试、口语、案例分析、课程论文、形式式,以书面作答的试卷为载体,小组作业、项目训练等。其中小组作业和项目训练都是新兴的考试形式,一般由一组学生集体完成,不仅能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技巧。

(三)改变监考安排方法。在课程考试管理中,传统的监考安排是由学生所在教学单位负责,一般由本单位教师承担监考任务,监考教师之间、监考教师和考试学生之间往往是考前就认识的“熟人”,其结果是难免会出现监考教师聊天、包庇作弊学生等违纪现象。为解决监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课程考试的公正性和规范化,首先需要改革监考安排办法,避免“人际关系”在考试过程中发挥作用。

(四)改革成绩评定办法。课程考试成绩是对学生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的综合评价,所以成绩评定应该采用综合评定的方法,重视过程化考核,才能维护考试成绩的客观公正性和全面性。课程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是指整合使用准确评分法、模糊评分法和等级评分法等,实行百分制、等级制及评语相结合的计分办法,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进行结合,构建过程化考核方式。

三、提高教师素质

参与课程考试管理的教师,按照任务分工可以归纳为两类: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其素质和能力的差异给考试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影响,所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并且是急待开展的。第一,要加强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形成较强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二,要对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严格的考前培训,使其增强纪律性和考试管理技能,严格、规范地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能;第三,要对业务人员进行教育评价及测量理论的培训,保证课程考试评价及分析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第四,要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程考试氛围,充分调动师生进行课程考试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实行教师轮训制,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和工作职责的前提下,增加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学校要出台相应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尝试,使其积极投身于课程考试管理改革中。

四、建立监督机制

建立考试过程的监督机制,体现了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趋势,有利于加强课程考试的过程化管理。监督机制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开征集关于制定和完善课程考试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议,让师生全员参与政策和制度建设过程;第二,在考试组织体系之外,建立独立的课程考试监督体系,其主要分为校级、系级、教研室级三个层次,对课程考试组织过程进行全程督查;第三,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监督体制的制度建设,保证学生知情权、申辩权的正常行使,真正实现“依法治考”的目的;第四,依据课程考试多元化主体原则,建立上下贯通、横向交错的监督机制,加强课程考试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第五,借鉴社会化考试中的做法,促进高校课程考试监督机制的完善,如学生在考试流程单上签字、在考场中公布监考教师姓名和监督举报电话等。

五、落实其他措施

为保障课程考试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高校还需要开展教学内容选择、课程体系设置、学分制实施及工作量考核办法制定等环节的研究和改革,使课程考试真正实现由知识测验向素质测验的转变。

(一)教学内容改革。教学与课程考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循环因子,教学内容的选择对课程考试目标、内容及方法的设定均具有决定性影响,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考试改革的重要保障。为了建立“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考试管理体系,学校需要对“教学内容制定”这个源头进行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不能完全来自于教材,而应适当融入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有目的地补充一些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信息及成果,扩大知识覆盖面,将其作为教材的转变及延伸;第二,教学内容不应只限于知识本身,而应侧重于对知识理解、分析及应用能力的培养;第三,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只注重学生智力的培养,还需同时兼顾学生心理、情感及性格等因素的培养。

篇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崛起让世人瞩目。回顾过去,我们国家经历了无尽的沧桑,曾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和武力侵略。踏着历史的足迹,我们中国人满怀信心展望未来, 那是一个世界关注的国家,它的各项改革、进步都将引起世界的密切注意。未来的“世界大战”将是人才大战、国与国的“教育大战”,谁的教育优越,谁就可以屹立不倒。目前,英、美、日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掀起了教育改革浪潮。中国的教育改革核心――倡导素质教育之风电吹遍了祖国大地的城市和农村,试观十年来教育改革的效果,硕果累累,特别是在城市学校,还在进行“教死书”的教师和“填鸭式”、“满堂灌”的古老课堂模式已少而又少,绝大多数都在试探着“新课堂”。“新课堂”新在没有固定模式,新在教师的灵活把握,新在学生乐学,新在开放,新在减压,新在交流,新在自信,新在成功。历史学科是他山之石。传统上看,历史除了告诉学生以前有什么文明成果,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涌现了哪些杰出人物,哪些地名、人名最重要的要求学生记住就行了,仿佛一节历史课除了认识、记忆以外别无它求,难怪有学生说历史课是古董课,历史教师仿佛都是从坟墓里爬出来的“僵尸”,死板不灵活。其实不然,历史课堂照样可以生龙活虎,相反,历史课在某些方面还具备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要设计一堂新颖的历史课,作为“导演”的教师必须从师德、知识到实践技能全面武装自己。怎样设计一堂课式开放的课堂,试以《中国历史》“”为例进行说明尝试。

1、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遵循“教学育人”的根本原则,但“育人”不单只通过“教死书”这种形式来达到,每一节教学内容要达到“育人”的目的,方式、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它应根据历史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方法。由于是初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其他途径他们至少知道一些日本的过去和现在,也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知识,因此选择“问题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展示教学法”、“读、讲、练三段教学法”、“情境复现教学法”、“助读教学法”等,试举一例。该内容在授课中可提这样一问:“有一个日本人,他叫阿倍仲麻侣,有许多中国人都认识他,比如唐朝大诗人李白、王维都是他的好朋友;有一个中国人,他叫鉴真,他双目失明,六次东渡到达日本,许多日本人都认识他……请问朋友们(教师应放弃师道尊严,做学生中的首席、故应在某些课堂环节中应和学生身份、地位一致),阿倍仲麻侣认识鉴真吗?他们的故事能说明中、日之间的什么关系?”假如能得出“友好交往”的结论,教师便抓住契机可以深化问题了,比如,中日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程度如何?到清末时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相关的问题便一个接一个,会让学生激情万分,教师应接不瑕,课堂因此而变活了。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这节内容要求达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还得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安排。哪些该讲,哪些删去;哪些精讲,哪些略讲;哪些内容怎样板书、展示、带什么情绪,用什么语言、语调等都应在上课前进行创造性劳动――备课、课堂教学设计。因此,必须先研究学生对象,然后深人研究教材,创造性组织教材,最后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学细节。教书虽说是四十五分钟的过程,但教书过程无细节,处处是关键,必须让一堂历史课内容如高山流水般自然。“”在内容设计上可按“天使(过去)――魔鬼(现状)――地狱(结果)――花儿与芒刺(未来)”板块设计。之所以要创新课堂,就是要让学生从视觉感官和灵魂深处都乐于接受。

3、多方位的情境创设。“窗明机净”利于读书,“听轻音乐”利于快速进入学习情景,紫色、蓝色便于集中注意力……实践证明,设置一定的历史情景,使学生能主动获得知识,提高智能,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堂课中,它的情景设置至少有四处。从形态上讲分成静态设置与动态设置两大方面。首先是静态情景。这节内容需要教室的环境颜色有绿色(象征和平、友好)、黑色(代表罪恶,因讲的是战争)、紫色或蓝色(代表平静、沉着,因为大家要理智、冷静的思考)、红色(代表激烈,激情,因为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会因为中国惨败的结果而愤怒,需要渲泻情绪)。

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转变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历史教材完全体现了新课程新标准的理念,删繁就简,图文并茂,教材结构新颖,是学生乐读爱看的教材。该套教材的知识点比同类教材要少,这就为学生的学习留出了空间。有空间,才有可能。从目前实验区教学情况来看,普遍反映教学中的师生活动比起传统教学大大增加。新教材还专门设计了学习与探究课型,学生在这类课堂,充分体现了合作交流与探究,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大不相同,从被动接受状态开始走向了主动探究。目前,实验工作在向纵深发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在向常规课堂延伸。同时,活动探究课堂教学自身也在研究,如何在探究与交流的基础上,使课堂教学生成新的成果。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历史学科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式的一统天下的局面有望被打破,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完全有可能找到它应有的位置。

篇9

一、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来讲,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简单的实习实训为主,学生无法习得全方位、系统性和立体化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进而无法更好地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一)单一的实训手段。很多高校物流专业的实训课程一般都是进行一个或者几个单项模块的教学,实训手段单一,实训的方式和内容大部分都是教师设计好的,往往结果也是唯一不变的,根本没有给学生留出发挥的空间。[1]此外,实训的内容往往没有贴合物流企业内部的实际业务,因而,实训手段缺乏设计性和综合性。(二)固定的实训内容。在实训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事先设计好了实训内容和实训步骤,只要学生按照实训步骤就可以得到预定的结果。因而很多学生在完成实训之后,却不知其所以然,一旦外部条件发生一些变化,学生就无法随机应变,有效提出解决方案。其实,这种实训方法主要是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比如,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等,而这些素质都是现代社会和企业所着重要求的,采取这种实训方法培养出的人才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三)滞后的实训教材。目前,很多高校的实训课程所采用的教材都比较滞后,而且和物流实际业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理论知识也比较老化。使用滞后的实训教材自然无法达到实训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无法满足相关岗位对物流专业人才的要求。(四)软件为主的实训方式。实训课程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实践性,实训课程的目的就是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过程中,获得物流的理论知识,掌握物流的相关实践技能,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实训课程教学还存在着教师口头说教和重复性的机械化操作等现象。采取这样的实训教学方法,教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大地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对实训课程产生厌烦情绪。

二、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根据物流专业特点进行实训教学物流学科是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跨部门和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也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因此,对于整个物流产业来说,不仅仅需要高级的物流管理人才,还需要大量的操作型人才和执行型人才,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所以,高校要充分结合自身的教育优势,顺应物流行业对高级技术适应性人才的需求,根据自身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实训中心的实际情况,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资源共享、统筹规划的原则下,制定合理的物流实训教学计划,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让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实训教学主要是以校内实训中心为主,但制定实训计划时,要注意贴近物流企业的规范化流程,学生能够在实训中感知企业实际的体系化操作过程;同时注重校外的实习基地,派送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定岗实习,提高学生对岗位的真正认知,弥补校内实训中心的不足,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学院制定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即培养高级物流运作流程的操作型人才,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在校内规划建设物流实训中心,扩建或者新建校内实训室,并且和本地区经营良好的优势物流企业建立密切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二)实训教学安排灵活化就我国高校物流实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实训教学时间一般都被安排在期末的几周时间。这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实践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只能抱着一种不解的状态继续后面的学习,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大大地积压学习问题,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厌恶物流实训课程。因而,教师安排物流实训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课程的灵活化,可以在平时的物流课堂教学中,合理插入实训教学,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对物流课程的学习也会更加感兴趣。比如,学院可以和合作企业中的一家进行合作办学,教学安排尽可能灵活,在学物流相关知识的时候,安排学生进入合作企业进行现场轮岗实习,在实际工作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也通过实践进一步掌握物流操作流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三)采用多样的实训教学方法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实训教学方法可以包括:认知教学、校内模拟实习、案例教学、校外生产实习和游戏教学等,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这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这些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以更好地符合教学需求。1.认知教学结合物流专业课程的需要,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或者观看实物图片进行实践教学,比如,在学习物流设备和设施课程时候,教师采用认知教学,让学生认识各种物流设备,包括:集装箱、叉车、托盘、货架以及吊车等;在学习运输技术和管理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物流基础设施,即货场、仓库以及运输车辆等;在学习企业物流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认识商业企业、工业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工作流程等。2.校内模拟实习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物流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和实训中心建设的发展需要,适当投入资金,建立物流实验室,并且购买相应的物流软件,在购买物流软件的时候,要注意软件的实用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3]教师引导学生在校内实验室实训物流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岗位操作技能,让学生能够在实训中,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物流操作技能,正确掌握物流设备的操作使用,并且习得在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物流信息系统等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利用仓储实训室,让学生掌握货物搬运管理、货物出入库管理、货物日常养护等;利用运输调度室实训室,让学生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等内容;通过报关实训室的实训,让学生掌握报关业务操作;通过配送管理实训室的学习,让学生认识订单的处理、分拣、补货、配货、送货以及流通加工、信息系统管理等。通过这样的系统化、全面性的模拟实习,让学生全面掌握物流的整个业务过程,为进入实际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最开始应用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和医学院。这个教学方法一经出现就获得了美国各界、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支持,而且快速地推及到了世界各国。此外,学习放在首位的是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获得专业知识。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显得特别重要,对于物流理论的学习,学生往往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具体的物流案例情景,学生就可以围绕这个案列情景,综合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以后在实际物流管理工作中遇到复杂、困难问题,能够培养一个良好的思维品质。比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合理引用海尔信息系统建设案例,分析其物流运作流程、ERP系统的建立和运作,带领学生学习先进的物流理念,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05徐湘匀关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思考4.校外生产实习学校要和优秀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可以进行跟班或者顶班参加物流实务工作。在物流实践教学中,派送学生校外生产实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真实业务操作,可以真正感受到物流的实际工作流程或者业务,对于工作能够上手快,业务熟,技能精,提高工作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高校就得和合作的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物流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制定计划的时候,既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和认知特点,还要考虑到企业可提供的岗位发挥的作用。这样的生产实习目的,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今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培养自己所需的物流人才,因此,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都至关重要且是双赢的。[4]比如,学院可以联合企业开设各种针对性的学习班、校外合作基地,派送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学习,不仅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工作能力,企业也获得了一批所需人才。5.游戏教学游戏教学主要是指教师设计一个独立的任务,并制定一定的游戏规则,让学生分组进行对抗学习,并给予最好的组一定的奖励。学生接收到任务之后,还要做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和评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还在过程中锻炼了协作的能力和跨专业学习能力等,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提高了竞争力。

总而言之,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革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更高的实践能力,进而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和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徐湘匀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罗宁.高校物流专业课堂教学之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17(03):102-103.

[2]贾晓燕.关于高职院校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开展实践教学的思考———以中州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372-393.

篇10

摘要:高中物理新课程走避课改实验省已近10年了。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与课程目标。探索影响新课程实施的问题,本文回顾了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考,呈现了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全国物理考试大纲、各省考试方案与考试说明等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推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选拔性考试;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s)-0001-5

课程从设计到实施总有一些调整与变化。本次构建的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如选择性的模块课程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课程的整体性受到影响等。无疑,影响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我国的传统价值观、人们对物理课程功能的理解、教师教学的追求以及考试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等。下面侧重谈谈我国的选拔性考试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推进的影响。

1、回顾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设计与思考

1.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课程结构

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以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为三个层次,构建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突出了高中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为此,高中物理新课程也有了如图1所示的新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4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在获得6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力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学生最好参照‘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框图’的顺序选择课程,以便循序渐进,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在图1中,物理1、物理2是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学生通过对运动规律、相互作用、能量等核心内容及相关实验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同时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潜能,为后续课程的选择和学习做准备。在这两个模块中,注重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强调了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突出r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关注了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整合了近代物理的初步内容。

选修1-1、1-2为1系列,此系列以电磁学和热学核心内容为载体,强调了物理学与社会进步的相互关联,注重了物理学与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了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选修2-1、2-2、2-3为2系列,此系列以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及原子物理学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了物理学,强调了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体现了物理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选修3-1、3-2、3-3、3-4、3-5为3系列,此系列以电磁学、热学、光学及原子物理学为载体,注重让学生较全面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了解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在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中,既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强调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性,考虑了物理学科的整体特点,又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平台。

1.2 课程设计中的思考

我们深知,不存在没有争议的课程,只有相对合理的课程。在新课程实施中,各方专家与教师对此课程设计提出了一些质疑,如:为何必修学分中对应了选修模块的学习?为何设计三个系列?……下面,扼要谈谈课标组设计上述课程结构的一些主要思考。

其一,为何必修课程侧重要求力学和电磁学内容?

在只有6个必修学分的前提下。是让学生较全面地先学力、电、热、光、原,然后再选修,还是让学生先学力与电后再选修?课标组经过反复研讨及调查咨询后,最后选择了后者。因为前者与1990年实施的“必修”“选修”课程类似,在当年的“二一分段”模式中,教师不习惯“话到嘴边留半句”,多数学校都把必修和选修内容“打通”了让学生学习。在我国教育仍受考试制约的情况下,若在必修课程中纳入初步而较全面的物理内容,实际教学将像1990年的课程实践那样很难真正推进,加之6个必修学分也为学生较全面了解物理学内容增加了教学难度。为此,课标组选择了将部分内容(如力学、电磁学以及相对论量子论初步)作为必修课程,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感受物理学科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选修后续系列的物理课程。

其二,为何必修学分对应选修模块的内容?

在本次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中,规定物理学科必修学分为6,每学完一模块可获2学分。为此。高中学生必须首先学习物理1、物理2,获4学分,余下的2个必修学分可通过学习1-1、2-1或3-1获得,这为学生能真正选学感兴趣的物理学提供了机会。例如,若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必修内容一样,可预测大多数文科生学完必修内容后不会再选修专为其设计的1系列的物理课程了,因其已穷于应对政、史、地的学习,而无暇顾及物理课程了。因此,若文、理科生的必修学分对应的必修内容一样,为文科生设计的物理课程将名存实亡;若文、理科生的必修内容不完全一样,为了学完必修学分的课程,文科生必然会选择专为其设计的l系列的课程学习。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已证明,文科生几乎都选学了选修1-1,这说明在必修学分中对应选修模块的设计是有意义的,这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空间。

其三,为何选修课程有三个系列?各系列课程的功能为何?

为了让不同学习兴趣、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学到适合其发展需求的课程,分门别类地设计高中选修课程,已经是一个国际大趋势。有的国家高中物理课程全为选修,选学比较自由。如美国有些学校开设了四类物理选修课程,分别为文、理科生等开设了选修课程,并且还为学有所长的学生开设了定位于大学物理难度的高等位课程,既注重了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又为特别擅长理科的学生提供了比较高端的平台。有的国家为高中物理设计了必修(科学或物理)和选修课程,如韩国、日本、加拿大等;有的国家则设置了不同的必修系列,一旦选择某系列后就须学完该系列的所有内容,如瑞典、荷兰等。

在我国的“两省一市”课程中,物理课由“二一分段”改为“两类物理课”,已含有“分类型”“有选择性”的思想。其中,Ⅰ类课提出了全体学生要达到的要求,是高中毕业会考的依据。Ⅱ类课要求较高,是理工科大学入学考试的依据。两类课在高一的内容相同,高二开始分类。“两省一市”方案在强调基础的同时,也体现了分类别给学生提供选择课程的思想。但在实施中,为了“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必修课(Ⅰ类)内容过于饱和,内容与学时的矛盾突出,数理能力较差的学生感觉负担过重,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

本次课改中,希望能顺应国际中学物理课程发展大势,为高中生开设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课程。为有人文倾向、喜欢动手或者喜欢理科的学生分别开设选修1系列、2系列或3系列,以便在注重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基础上能根据其学习兴趣、职业需求以及个性特点等,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空间。

2、选拔性考试对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影响

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很重要的影响来自高考。下面我们首先从全国考试大纲谈起。

2.1 从2007年考试大纲看必考与选考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在该考纲的物理部分。明确要求“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选考内容各有4个模块。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2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但不得同时选择模块2-2和3-3”(见表1)。

由上可见,物理考试大纲规定了必考模块:物理1,物理2,选修3-1和3-2,也规定了选考模块:在选修3-3,3-4,3-5和2-2中选考2个。根据这些规定,各省又出台了相关的考试说明。存各省的考试说明中,对于必考模块没有变化,但是对于选考模块则出现了不少的具体选择规定(表2)。

2.2 从调查结果看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由于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这样选考模块的模式导致了各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对于教科书的选择(见图2),师生所选用的教科书主要集中在必修1、必修2,对于理科生而言,所选教科书集中于选修3-1、选修3-2等,对于文科生而言则集中于选修1-1,对于选修3-3、3-4或3-5等,主要与选考模块有关,对于选修1-2、2-1、2-2及2-3。则很少有学生选学。

再如,有调查结果显示,在对高中物理课程模块任教老师的调查中,96.1%的教师任教过物理1模块;89.5%任教过物理2模块;36.7%的任教过1-1模块;80.1%的任教过3-1模块;72.8%的任教过3-2模块;46.7%的任教过3-3模块;55.8%的任教过3-4模块:49.9%的任教过3-5模块,这些模块皆有相当比例的老师任教。但是也有一些模块,老师任教的比例则很小,如对于1-2、2-1、2-2和2-3模块而言,任教过的老师的比例非常小。进一步的访谈得知,因为物理l、物理2、3-1、3-2为必考,所以任教老师的比例大,选修3-3、3-4、3-5为选考,任教老师比例次之,而l-1、1-2、2-1、2-2、2-3不考,则几乎没有老师任教。选修1-1仍然有一定比例的老师任教,因为那通常是文科生的必修学分模块。

从上面调查结果可见,考纲中对模块选考的要求显然已对学校课程开设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学校开设课程的依据是针对考纲对高考的要求,而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形同虚设。这种根据考纲开设课程的做法已带来了诸多影响。如,使高中物理课程的多样化、选择性名存实亡,影响了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由于学生学习主要根据考试模块选学,这也肢解了《课标》中关于物理学科整体性及系统性的考虑。事实上,在新课程实施中,考纲取代了课程标准,考纲指挥了教学,若这样的机制不调整,制定的课程标准再好,也很难改变现存的状况,因此,不断修订课程标准、不断完善推进新课程的机制,皆是非常必要的。

3、关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这为高中课改进一步深入提出了明确目标。

随着时展,课程需要不断改进:根据教学一线的实践反馈,课程需要不断调整。而如何落实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相关要求等,则与一系列的课程内涵、外延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为此,以下几点是修订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时需要强调的。

3.1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应坚持的课程培养目标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尤其是20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物理学不仅含有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物理学是一种支配社会活动的精神、态度和规则;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活动,物理学是一种文化积淀的历史:作为一种人类的认知活动,物理学反映了人类世界观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古希腊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发现、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因此,高中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的成果,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3.2 注重基础性、时代性与选择性——高中物理课程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关注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也是一个国际中学物理课程发展的大趋势。各国在设计课程结构时,都力图体现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在保证学生基本素养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开设选修课程,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样,我同在修订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时也应坚持强调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与选择性。

当然,如何加强基础性?如何拓展选择性?共同基础课程与选择课程如何设置?它们相互的关联如何?在注重共同基础的同时如何为学生的选学搭建平台?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反思高中物理课标研制初期,课标组也构建了若干类型的必修与选修的组合,如高一年级学习涵盖力、电、热、光、原的共同必修课程,高二、高三再分系列学习,但々家审议中提出了教科书编写难度及教学操作难度大等问题,故这一组合没通过;再如,高一就分系列学习,让有文、理、工科倾向的学生进入高中就开始选系列学习物理。以便其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审读意见反馈,这种类型让有文、理、工科倾向的学生过早分科,故这一组合也没有通过。经过多次征求各个层面的反馈意见,课标组才确定了现行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结构,确定了必修与选修的模块组合。这应该是当时相对而言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类型。

当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来自一线的实践反馈为高中物理课程的完善提出了修订建议,在此基础上高中物理课程应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学习平台、为其走向社会奠定更好的基础、为其有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3.3 以《课标》为考试依据——落实课程目标的先决条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不过,当下课程实施现状不是以课程标准作为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而更多是以考纲作为其依据。制定课程标准时,课程标准研制组比较研究了国际中学物理课程的特点,分析总结了我国物理课程的发展历程,调查研究了中学一线的教学现状和社会需求。综合研究了学生学习心理,多次请不同层面的专家审查,最后才南教育部颁布了课程标准。然而,经过这样严格把关、层层审读的课程标准却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我们认为高中物理课程功能的真正落实,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与选择性的真正体现,需要制度的保障。我们一方面应有教育的理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设置课程目标,应强调高中物理课程不是为了高考设置的课程,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应试。但另一方面也应加强课程标准在高考评价中的权威性。加强对高考大纲、高考方案、高考说明的审议,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