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信息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信息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信息化建设

篇1

关键词: 社区信息化 问题 管理 对策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communit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alyzes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community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basi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mmunit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feasibility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Keywords: community information problem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社区信息化逐步成为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的核心。为了顺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我国政府也积极推行社区信息化建设。为明确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相关任务,国家和各地区都先后出台相关的政策。2006年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九项战略重点,其中第四项就是推进社会信息化,具体内容之一是推进社区信息化,推进社区信息化的内容包括:“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 。

我国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国对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偏低,社区建设工作凸显摸索阶段的特征,自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分析建设社区信息化知识并研究完善社区信息化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二、社区信息化概论

2.1相关概念界定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就是对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认清社区信息化概念有利于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

(1)社区

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的行政区域。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人民安居养息之处,建设和谐社区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着,本文中的社区,是地域界限限定为与行政区划的界限重合,并以街道辖区作为城市的社区单位,是指由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的区域。

(2)社区信息化

社区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在社区范围内搭建互动的网络平台,建立管理渠道和服务途径。以数字社区为目标,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为市民提供服务的窗口,社区信息化使管理更加高效,服务更加优质,最终使社区居民满意,进而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信息化的内容则主要分为管理和服务。管理包括政府管理和社区居民自我管理。服务包括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社会商业服务和居民自我服务等。社区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交汇融合点,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融通发展提供合作基地。

2.2社区信息化的理论依据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方向和目标,是一种客观上的规划,人们之所以需要理论是因为可以站在比较高的角度上指导社区信息化的建设,可以避免走弯路,避免在建设中迷失方向。理论催生了社区信息化,社区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做依据。

(1)新公共管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社区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公共管理主张“采用先进技术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政府应该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应该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做出有效的反应[3]。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效益的重视推进了我国社区信息化的建设进程。社区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引进的过程,也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变革,上到政府,下到社区的每个居民,都需要主动地变革,以适应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需求。这势必要求政府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自己,进行再造和变革,追求更理性、更贴近社区居民的价值目标,如效益、产出、科学等。

(2)后发优势论

20世纪60年代,著名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创立后发优势理论。中心观点是:“初始条件相对落后程度越大,发展速度就越快。” 在后发优势论的基础上,伯里兹等提出蛙跳理论。他们认为,“后发优势和选择性政策干预,可以更好地把握新技术的发展机会,进而可以赶上,甚至可能超过发达国/地区”。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可以充分借鉴已有的发展经验,进行技术的模仿和创新;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

早在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就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2006年7月,全国社区信息化建设论坛在浙召开。窦玉沛副部长提出,要通过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推动和促进社会信息化、社区建设和民政信息化的发展,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保障社区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论坛的主题是:“构筑信息平台,提升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 。中国的社会信息化包括社区信息化有着独特的后发优势,我们可以直接使用世界先进技术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快的发展。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正确选择。

三、完善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社区管理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和繁重,对社区服务与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社区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推进信息化建设,根据本地实际以及其它地方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更新传统思想观念

要实现社区信息化,思想观念要先行。建设社区信息化,不是居委会、基层政府工作电子化,而是代表社区居民,借助政府信息系统,构建政府、企业与社区居民的公众信息互动平台。建设好这个平台,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不是建功立业的虚架子。这个平台应该是汇聚居民信息的基础,是连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桥梁,是社区居民反映诉求、消除矛盾、参与治理的通道。陈旧的思想观念只会阻碍社区信息化的发展。

3.2整合系统结构资源

从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社区信息系统范例可以看出,社区信息化系统的最终应用领域,包括社区政务信息化、社区管理信息化和社区服务信息化3个方面,社区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集成这3个方面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双向互动、信息共享、内容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社区信息化系统,明显缺乏政务信息化、社区管理信息化中小区信息化内容不健全、家庭信息化内容缺失。要充实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达到标准社区信息化系统。首先需要建立一个跨机构的、一体化的、支持前台(即门户网站,Portal)和后台(包括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办公系统、数据库、安全平台和业务平台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无缝集成的综合系统。然后要求该系统不仅能满足实时的个性化双向信息交流要求,填补信息孤岛缺陷,而且能够实现资源计划管理支持科学决策,最后要能体现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开展协同事务管理。

3.3改革资金投资结构

社区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投资主体都是政府。但是随着社区信息化内容的充实,数据库的扩大,工作量不断增加,人员和投资需求也日益膨胀。当社区信息化发展到以应用和信息服务为主的阶段时,就应该适应发展的要求,改革资金投资结构,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开发多层次、多样化服务,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溶入社会资金,继续发展多样化的社区信息服务。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的“互补共赢的五元投资结构”值得借鉴,即在政府投入方面组合五个渠道来源:一是区财政主渠道投入;二是申请国债支持;三是上级政府补贴;四是跨区间政府合作投资;五是街道办事处自筹资金。社区信息化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涉及大量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量相当大,数据录入、系统整合等信息技术十分繁琐,费时费力,一批能拼能干的信息技术精英的工作也需要工资的维持。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非常有限的。需要多方参与投资,从而确保社区信息化建设在可靠的资金保障下顺利运行。

3.4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人才是实施社区信息化建设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推进社区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社区信息化建设也是一项前沿的事业,要求有一批经过专业培训和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开展积极有效的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各种特殊服务上的多样化需求,处理最新问题。因此,要采取各种办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1) 要积极引进、留住社区信息化建设高级专门人才。(2)健全信息化人才培训体系,对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和社区信息化从业人员实行信息化资格认证制度,通过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3)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优秀信息化人才志愿队伍,服务于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社区的各类教育培训使社区居民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化工具,为社区信息化更好地开展打下基础。

小结

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没有现行的固定模式,社区信息化建设目前处在摸索和实践中,这不仅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广,而且需要企业的支持,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只有多方配合,合力发展,才能互利共赢,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信息化的优越性。社区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策引路,专家借助社会力量共同研究、探索发展之路的新阶段。可以预见,随着社区建设的逐步完善,今后的社区信息化将承载更多的服务功能,更加贴近居民生活,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在功能上更加便捷。作为一种实用便捷的技术手段,信息化对于开展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社区居民自治作用非常明显,社区信息化也必将成为实现社区自治和落实城市基层民主的一个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EB/OL]。

[2] 唐望生.深入推进社区信息化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J]信息化建设, 2006,(09) 。

篇2

【关键词】社区;居民;信息化;智能小区;软件;硬件

社区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及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环节,是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和管理、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仙河社区按照油田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大力强化信息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社区、服务居民,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一、油田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经验

仙河社区高度重视社区信息化建设,在软硬件建设上同时着力,逐步理顺了社区信息化的领导体制,完善了信息化工作的运行机制,为社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强的基础。

一是加强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促进社区信息化的规范建设和管理。为加强社区信息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建设,建立了《仙河社区管理中心互联网访问管理细则》等制度标准,出台了《仙河社区管理中心GPS车辆管理系统使用授权细则》、《仙河社区管理中心安防监控系统信息调阅授权管理细则》等制度规范,这些标准、规范有效地推进了社区信息化建设,提升了管理效率,实现了工作运行流程化、流程管理节点化、节点控制标准化。二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社区信息化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截至2013年,社区网络用户700余名,光缆线路以社区办公楼为中心辐射整个辖区,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60余个,形成了以光纤网络为主的立体高速宽带网络环境,铺设了社区信息化的高速公路。在每个基层单位设有独立的网络交换机设备。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社区信息化高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三是紧贴社区居民的需要,建成了一批社区信息化的知名品牌。社区信息化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通过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建立了社区服务网页和社区服务热线,逐步实现居民与社区工作的互联互通。积极推行为民服务一站式平台,“440一号通服务平台”和一体化“综合收费信息系统”,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和440热线呼叫系统实现了全覆盖,实现网上报修服务、热线电话网、实体服务网“三网联动”,在社区居民和社区服务机构之间搭起了便捷的桥梁。完善网上缴费和POS刷卡收费功能,仙河社区“一卡通”发卡2660余张,金融功能、社保功能、收费功能、会员卡功能等均已投入使用,在小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了利用银行自助设备自助进行一体化联动收费,为广大职工家属提供了便利。医院“HIS系统”应用管理持续推进,安防监控系统不断升级,远程医疗服务惠及全体居民,开发漏雨维修系统切实解决居民难点问题。

四是社区信息化系统全面推广应用,加大网络运维安全与管理。仙河社区已推广应用的系统达20余个,包括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党建管理系统、计划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等等,信息化工作服务于日常生产经营各个方面。

二、社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社区信息化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与社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矛盾。相当部分的居民家庭拥有电脑,需要利用信息网络对外交流、获取信息和寻求服务。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急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以满足群众需要。二是社区工作的质与量发生变化与社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矛盾。社区日常工作内容涉及安全、环卫、党建、宣传、教育、群众文化、便民服务、居民医保、物业管理等方方面面,随着所辖区域不断扩大,日常担负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无法满足当前社区快速发展的需求,许多工作只能应付,不能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直接影响为民服的水平和质量。社区工作的着重点和着力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急切需要利用信息网络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扩展服务领域。三是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社区信息化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要让居民真切感到实用好用、便利实惠。这就要求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不断满足群众变化的需要。目前看,宽带入户的建设,即高速“路”的建设已基本完成,网站、社区服务信息资源和数据库采集、制作与维护,即高速“车”的建设还远远没有完成。

三、社区信息化的建议和发展前景

社区信息化适应了社会信息化的要求,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进一步做好社区信息化工作,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提高居民信息化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人们了解社区信息化发展将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便利,让社区信息化的建设者和消费者都能充分认识社区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自觉地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适应社区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用先进典型带动社区信息化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实践证明,典型引路是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有效手段。要选择一些品牌产品,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系统应用软件作为示范,集中力量做好社区信息化试点工作,形成若干示范性标准工程,进而带动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三是在社区信息化大幅度普及基础上,积极探索建设数字化社区。仙河社区在完成光缆网络覆盖任务同时,重点抓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宽带普遍应用,在社区信息化成果普遍惠及社区居民的情况下,将建设数字型、智能化社区作为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信息化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考虑,探索建设数字型社区、智能化小区。

智慧社区系统集社区服务、公共信息平台、人员管理、民政服务等于一体,可实现可视对讲、家居安防、非接触卡门禁、周界防范、电子巡更、网络化停车场、四表远抄、家电控制、无线安防、远程交互等功能。初步实现物业管理、远程计费、社区医疗、家政服务、公共信息查询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化服务。如,在网上开辟了社区教育、居务公开、社区警务、综合治理、社区论坛、社区服务、旅游休闲等,小区管理处实现网络化办公,通过网络,向居民提供服务,解决社区问题。居民可以通过宽带网络和固定电话实现远程遥控开关家电、视频监控家居安全、自主控制电视节目等住宅智能化管理。此外,居民还可以通过网上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远程操作,即使不在家,居民也可以查看钟点工在家中服务的情况等等。

篇3

关键词:农村社区 信息化 公共卫生 卫生服务

一、社区卫生信息化的背景

社区卫生信息化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信息技术。社区卫生服务内容概括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的“六位一体”业务,也是实现建立居民“电子健康记录”的起点。信息化社区具有以下特点:

1、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了从儿童到老年保健的全程信息,与现有的其他健康信息相比具有内容完整、信息规范的特点,采用模块式组合,由核心部分和专项部分构成。核心档案部分主要包括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简单的物理学指标、主要危险因素和社会适应以及对现有卫生资源的利用。专项部分主要为适应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各种重点人群和疾病人群管理需要而设计。

从居民群众的视角看,它满足了“三个需求”,即满足了老百姓个人健康信息的全程记录的需求,满足了居民群众参与健康管理的需求,满足居民群众家门口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2、建立健康信息数据中心,达到信息共享

建立健康信息数据中心,健康信息的浏览和查询不受地域的限制,任何时候都可以调用获取。社区医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将社区有关人群的健康信息及与健康信息相关的信息调出来,能够把居民的疾病的历程进行串联,使他们能够快速了解病人过往史,做出准确快速的诊断。

3、实现主动式动态健康档案管理

居民健康信息可以通过居民定期的健康体检就诊更新,使数据得到动态更新。这打破了传统上孤立的、静态的健康档案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一体化的、动态的电子健康信息仓库。

4、有效疾病监控网络

建立社区卫生平台为基础疾病监测网络,通过对重大疾病和急性传染病的主要诊断指标的动态监测和智能分析,为政府卫生管理部门及时提供疾病预警和疾病未来发展趋势的视图。

推动农村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社区卫生信息化方便居民看病报销,让居民得到了看病的实惠

社区新农合信息系统的运用,患者可以直接联网在社区进行报销。跟以前相比,让居民看病变得更加方便。系统没有之前,居民需要把一段时间的看病的发票集中报销,一方面,居民报销时间相对固定,过期报销非常不便。另一方面,需要细心保管好发票,一旦丢失发票很难得到报销。社区卫生信息化,方便了居民看病报销。提高了医疗质量,增加满意度

社区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包括医生在内的书写电子化和质量控制。在软件的控制下,电子病历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格式和要求进行书写处方、医嘱和病历的质量明显提高。改变了以往手工状态下出现的格式不规范、内容少项缺项等现象。社区内病人信息存储在系统中,医生定期查看系统就可以了解社区内居民的健康质量。通过系统社区医生可以对社区的病人可以实时监控,帮助他们得到良好的治疗。

2.有助于政府卫生部门对基层公共卫生等宏观控制

通过对各个社区平台上传的信息数据的分析,可以总体了解各个地区的卫生状况,为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这样,政府政策的制定变得合理化、科学化。

3.减轻了社区医务工作者负担

农村社区卫生信息化,促使是社区卫生管理简单化,科学化。只要通过平台就可以对社区卫生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信息化使社区卫生信息变得连续性,通过信息的监测,可以对社区卫生进行动态的管理,提高了社区管理效率。例如,传统的社区卫生管理,每次收集的卫生数据不能动态的前后比较,因而不能深层次挖掘信息。然而,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社区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提高了社区基层工作者的管理效率。

二、农村社区卫生信息化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已经被政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国家新医改方案和国务院的配套方案都将信息化建设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信息化是全民医保、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是新医改的四个核心内容的交汇点,如何进行科学地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是当前的重要工作。

目前,信息化在城市社区卫生建设中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客观地说,在我国农村社区,其卫生信息化程度与城市社区相比仍处于非常低级的阶段。

农村卫生信息化多侧重与社区卫生基本医疗、药品采购的综合管理,且已发展的不错。例如,在浙江省所有参合农民人人实现计算机管理,使用统一规范的新农合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实行联网实时结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实时结报率也达到70.4%。

农村居民电子档案建设与城市相比差距很大。2009年底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计划中,计划要求当年年底城市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0%左右,乡镇试点居民健康建档率达到5%左右。两年后城市居民建档人数要达到全国总人数的一半,农村建档居民人数要达到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时,我国老龄化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不断增加,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糖尿病为例,它在我国的发病率达到9.7%,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9200万,并以每年300万的速度递增。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其中,农村慢性病患者比例越来越大,这使得农村加快农村居民建档,迫在眉睫。但是,在农村社区居民电子档案建立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使得建档工作艰难推进。因此,解决建档工作存在的问题,促使建档工作顺利进行,对我国卫生服务的发展非常重要。

公共卫生信息化等功能正处在逐步建设或完善之中。在这过程中,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存在着分散设置、缺乏整合、软件开发各自为政、形成信息孤岛、缺乏标准化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三、社区卫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些地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困难重重

1)有些地区居民(老年人多数)健康意识淡薄,对社区的体检满不在乎,造成电子健康档案不能及时确定或更新。在这些地区,政府需要通过一些途径,例如让他们的子女做工作、物质奖励,引导老人们去体检。因而,电子健康档案建立遇到了一些阻力。

2)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缺乏的原因,社区卫生信息化实施比较困难。一些社区由于医疗设备、医生资源的不允许,不能定期对社区内居民进行体检。

3)社区医疗和健康档案宣传力度不够由于社区医疗和健康档案宣传力度不够,少数居民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持抵触态度,上门调查时吃闭门羹是很寻常,其中一些中年人觉得自己身体健康,认为建档没有什么必要,对于定期的体检,他们常常满不在乎。

4)没有标准化的信息采集工具健康档案是社区人群健康信息的采集工具。但是,各地区的农村社区的健康档案的内容,指标,结构极不统一和规范。

信息模型前期规划不够,社区卫生系统与外部系统兼容不好卫生信息标准化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耗时长的研究工作。由于社区信息化起步比较晚,模型建立没有可参照性,因而社区信息化模型整体规划与其他现有的模型不能统一。这使一些社区的信息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例如,社区的就诊的电子记录,与一些医院的医院系统难以兼容。因而,医院很难对病人的既往史进行有效的了解。

社区全科医生对信息化过程不适应在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部分全科医生从以前的赤脚医生转变过来,这部分人群习惯了传统的诊疗程序并且普遍对信息化技术不太了解,不能熟悉的进行电脑操作。另一方面,这些全科医生普遍年龄偏大,熟悉和掌握信息系统周期比较长。从而,他们对社区信息化不太适应,对社区信息化不太积极。

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投入不足,社区信息化进程较缓慢由于缺少资金的投入,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处于常年缺少状态,同时设备的不足,造成社区信息化进度迟迟不能推进。

四、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建立社区信息统一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城镇医药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已成为我国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建立已经成为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统一的社区信息标准,已成为现在迫切的任务。

建立信息交换与共享的信息化规范是社区信息化进程中基础。信息化规范是一切平台建立的标准,包括数据的数量,采集,利用,反馈,分析等,各个系统在同意的标准下进行开发,才能达到信息之间的交互与共享。

通过建立统一规范,保证社区卫生信息的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传输流畅,以满足用户需求和实现信息有效开发利用,把信息作为社区卫生质量控制和保证的载体。从而,这样整个卫生资源信息才能得到有效利用,从根本上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出现。

政府加强对一些欠发达的资金投入地区之间贫富差距,造成一些社区卫生资源贫乏,包括人力、物力,这常常使这些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处在滞后、信息化偏低状态。政府通过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补贴,鼓励当地政府对社区卫生进行信息化升级,缩小去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同时,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结成信息化扶助对象,让信息化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把自己发展过程中经验传授给他们,避免少走弯路,从而加深社区信息化进程。

对一些医务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政府对社区医生进行信息技术测试,对信息化技术不熟悉的全科医生,政府可以对他们进行短期信息技术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电脑操作,并实现信息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

加大科研研发力度,完善社区信息软件系统完善和升级现有系统版本完善和更新现有的卫生信息系统版本,使社区卫生系统软件更切合实际,更人性化,操作更加简单。同时,在软件系统设计之初,应多征求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这样设计出来的软件才能更容易被基层社区所能接受。

加强宣传教育,建立标准化的个人、家庭、社区健康档案通过宣传教育,让居民认识到建立健康电子档案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实际意义。最终达到居民能够自觉定期参加社区进行的健康体检,从而建立动态的电子档案。为社区工作人员和卫生决策者提供以居民个人、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卫生信息,有助于居民健康评价、疾病筛查与早期诊断,制定及时有效的社区预防和干预对策,并真实有效地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智宇,李苗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浅谈[J].实用心脑肺杂志,2009,(7):639-642

[2]李伟,张华伟,徐勇勇.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7,(7):521-523

[3]朱蔚.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2010,(29):268

篇4

关键词 托幼机构 信息化 医教结合

中图分类号:R17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4-0050-02

闵行区电子健康档案(EHR)信息平台使居民健康档案兼有居民电子健康记录和电子病历的双重功能,是记录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生命全过程各项健康指标的集合。胎儿的健康记录依附于母亲的健康档案,一旦出生,他就拥有了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闵行区电子健康档案的特点是一点采集、多点共享、综合利用,实现了健康信息的“在线”、“实时”、“连续”和“整合”。

1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网络的架构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学校概况、健康保健、疾病监测及查询分析等诸多内容,涵盖了学生健康的各个方面(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口腔保健、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体检提醒、心理咨询及视力检查)。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整合了卫生及教育资源,使学生健康管理由原来的各自为政逐步转变成互联互通,从而达到信息利用的最大化;同时电子图表、曲线等直观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提高了政府、卫生、教育部门对学生健康问题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切实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增强了健康管理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同时降低了干预成本。通过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使学校卫生由“单向服务”向“互动服务”、“传统经验管理”向“规范程序管理”、“单纯体检模式”向“全程健康管理模式”转变。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的主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接闵行区卫生信息中心,并通过卫生信息中心与区各防治站所联网,服务终端延伸到辖区各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根据使用权限,做到各司其职。从而形成从上至下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网络(图1)。

2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的模块及功能

2.1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块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包含基本信息、健康管理、疾病监测三大模块。

1)基本信息模块 按所属学年、社区、托幼机构、班级将幼儿基本信息逐一输入,同时将社区医生和保健老师的职务、姓名等基本信息输入,提高社区医生责任制服务的准确性。

2)健康管理模块 按所属学年、社区、托幼机构、班级等将婴幼儿计划免疫信息、儿童保健信息和学生健康体检信息逐一输入,针对学生查出的健康问题开展的窝沟封闭、视力矫正、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服务内容也一并输入,以便动态观察和健康干预。

3)疾病监测模块 该模块信息是由各托幼机构保健老师填报,保健老师记录婴幼儿疾病情况,晨检情况、意外伤害和幼儿因病缺课情况等。该模块还包括网上流行病学调查,告学生家长书、疾病随访表等,对儿童传染病的防范起到检测作用。

2.2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1)第一时间掌握儿童健康状况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实现全系统联网,根据各自应用权限各使用单位都可以进行有限的查询,大大提高了卫生信息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信息利用的最大化;同时电子图表、曲线等直观智能化的数据分析,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通过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社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的干预。

2)有助于做好学校卫生管理 社区医院和托幼机构均安装了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医生在中心内可以通过该平台将幼儿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口腔保健等健康情况录入该系统,实时了解幼儿的健康信息;保健老师在幼儿园内通过该平台得知幼儿的健康情况,还能定期告知社区医生幼儿的其他健康信息,如缺勤、传染病发生、事故发生等等,社区医生可以及时进行处置或提供建议。托幼机构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也同时降低了干预成本。不仅仅根据以上相关信息生成一系列报表,方便托幼机构保健老师与社区医生统计分析。社区医生可根据所属学年、社区、年级等选项进行详细查询,更有效的管理学生的健康档案信息,并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导出,打印等,将资料以文字档案形式保存。

3)提高了学校卫生管理的效率 通过“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每日上传当天指导,真正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一旦发生传染病或儿童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时,通过“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即刻传报至社区儿童保健条线及区疾控中心、区妇幼所,各部门接到托幼机构发生紧急事件的报告后,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展开应急处置,如落实消毒、隔离等措施,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处置。事后区疾控中心、区妇幼所还可利用网络平台对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后续管理等。为孩子的健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4)节约了卫生资源成本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将托幼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连接在一起,托幼机构保健老师与社区医生资源共享,信息渠道快速畅通,达到简化程序的目的。通过网上交流、电子报表、实时查询,减少了以往靠人员往来,文书传送,既费时又费力,大大节约了卫生资源,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 问题和对策

由于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刚刚上线,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由于操作不熟练,经常发现数据丢失的现象;目前系统只能在社区医生与托幼机构老师之间互动,儿童家长尚不能进行查询;系统涵盖的内容还不广,例如自我体重管理、饮食和运动测评、学生生长发育曲线查询等还未建立;与三级医院和防站站所的联网还存在困难,该平台还未开通预约门诊和转诊服务;婴幼儿健康咨询尚未开通,有待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完善。

篇5

(一)信息平台的建设在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就是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开发建设,就青岛市的楼宇经济来说,实现信息化数据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对全部楼宇基础设施情况、招商情况、经营状况等信息的把握,而且通过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可以清晰、准确、及时的反映出动态现状与经济发展的各方面信息。一方面全面掌握了区域经济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有利支撑,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推进区域经济信息化的建设就青岛市市南区的经济信息化建设来看,在其找准切入口并建立了良好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在信息化数据系统实现了对市南区全部楼宇与企业信息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对其所包含的领域进一步拓展,包括对区域内人才的储备信息、就业信息、社区建设信息及安全生产信息等等。使信息化数据系统在信息范围上更加广泛,满足楼宇城区建设的要求。其次,建设对外公开信息平台。实现经济信息平台的公开化,满足人们的信息或者是信息访问等需求,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对外信息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此平台实现与政府各部门的沟通、交流,而消费者则可以在此平台上了解区域经济建设的相关情况。第三,进行对电子商务多种形式的完善,在网上实现业务的审批、网上银行、网上交易等,这使政府、企业、个人参与到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有力措施,是建设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所在。最后,实现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此来实现虽然在不同管理权限之下,但是街道办事处或机关部门依然可以共同参与到信息的维护中来。

二、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一)资金建设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除了在人力资源上有所保障,还要在资金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对资金予以合理的使用,尽量实现最小的资金投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在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建成之后,还要做到对其后期维护方面资金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

(二)技术在系统化的信息化工程中,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技术管理都是其核心重点,是系统运行与管理的基础。因此,在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初期,不仅需要大量借助专业系统集成公司的技术人员力量,而且还要培养属于自己的技术人才,为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人才保障。

(三)安全由于经济管理的信息系统被应用在经济领域,因此会涉及大量的信息安全问题,所以这就要求必须要做到经济信息的安全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三、结束语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07-03

西乡塘区位于广西南宁市市区西北部,区域总面积1 298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壮、苗、瑶等多个民族共115.62万人口。辖区共有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253所,学生人数达105 300多人。近年来,城区党委、政府筹措资金5 000多万元,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使整个城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对西乡塘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加快该城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及为其他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一、基本情况

(一)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缺口仍较大

西乡塘区的农村学校中有608个教学班拥有“班班通”设备,占城区学校教学班总数的37.6%;所有学校均安装了宽带网,已经全面实现“校校通”,正逐步实现“班班通”;所有的中学、城市小学及部分农村小学拥有计算机教室,占城区学校总数的63.5%。部分学校配备了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教室。计算机数与学生数之比(以下简称“生机比”):中学为10∶1,小学为17∶1。少数学校建设了校园网,拥有校本资源等。目前,该城区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超过南宁市的平均水平。城区信息技术装备部分数据见表1。

教学软件资源配备情况:中小学拥有数量不多的教学软件资源,比较多的是光盘和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这些教学软件资源,一部分是随着各种项目(如“农远”“薄改”项目)等配发下来,部分是学校教师以网上购买等形式购进,教师自主开发的较少,不能满足常规教学使用需求,而且没有进行统一管理,谈不上充分共享。

(二)教师队伍具备基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近年来,城区教育局、电教中心注意加强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成效显著。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具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和信息化教学基本原理,也有比较强烈的践行信息化教学的愿望。据抽样统计,80%以上的教师能够制作PPT、收发电子邮件、上网检索资源,60%的教师能够利用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开展教学,教师队伍整体上具备了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

(三)应用普及程度较高,但应用率较低

城区教育管理部门注意督促和推进信息技术在常规教学中的应用,每年都举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评比活动,要求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课题研究,调动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积极性。据调查,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覆盖率如下:学科覆盖率接近100%,课堂覆盖率约40%,教师覆盖率为63%,信息化教学设备(每套)周使用率在20课时左右。但是,有80%以上的学校没有信息化教学方面的科研课题。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率相对偏低,城市学校应用信息技术较为普遍,城区整体应用情况略高于南宁市平均水平。而信息技术在教育科学管理、个性化教育教学、协同化的家校社区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几乎还是空白。

二、特点及发展情况

(一)城市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成效比较显著

一是先后争取到中央电教馆部分研究项目落户西乡塘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姊妹学校”远程合作学习项目课题、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课题、中央电教馆―甲骨文教育基金会“Think Quest”项目课题、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等一批国家级重点项目落户城区。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优化和提高了城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结构和层次。

二是以竞赛促进应用。在选送教师参加自治区、市等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信息化教学评比活动前,首先举行城区级的评比竞赛,部分学校也相应开展校级评比筛选活动,从而促进学校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三是注意开展与教育技术应用相关的教研活动,促进教育技术应用常规化。部分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就如何实施信息化教学开展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展示获奖课例,交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经验,研讨教学设计、课件设计与制作的方法。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手段在常规教学中的应用。

(三)政府出资积极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据调查,大多数学校都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种自治区级、市级信息化教育培训。近两年,城区组织了40名骨干教师参加南宁市教科所举办的“英特尔[?] [R]未来教育”《创新思维技能》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课程网络培训,组织225名学科教师参加自治区网络联盟“备好课”培训,组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市级和自治区级设备应用培训等。城区政府还拨出专项经费举办了西乡塘区“英特尔[?] [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普及培训,共培训中小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等125名,并通过这些骨干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基本技能。

(四)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见表2)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城市学校明显强于农村学校,同类学校之间差距比较大

1.基础建设差异比较大。目前,部分农村学校没有计算机教室、没有实现“班班通”,少数学校还没有配备多媒体电教室,与装备先进的学校相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形成较大的反差。

2.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差异比较大。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是推进学校、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其主要形式是进行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据调查,城区教育局等管理部门除积极争取名额派送骨干教师参加自治区级、市级的培训学习外,还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在此基础上再由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基于这样的培训架构,大多数教师没有机会直接参加自治区、市、城区的脱产培训学习,只能参加外出培训学习或者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可以说,教师队伍整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基本由校本培训的质量所决定。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培训质量有较大差别,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校本教研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应用水平差异比较大。部分学校由于校领导、教师的应用意识不强,资源少等原因,在常规教学中很少应用信息技术。此外,部分城市学校对相关设备的使用仅仅停留在粗放型应用层面上,用于应付参赛、公开课、接待课等现象比较普遍。而有的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较高,并屡屡在全市、全区、全国甚至国际大赛中获奖。两者形成明显的反差。

(二)资源建设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领域。资源建设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投入大、资源组织复杂、建设周期长、收效慢等。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的领导、中层干部没有树立起资源建设的意识和观念,基本没有开展资源建设的构思和实际举措。即使是一些应用信息技术有一定成效的学校,也由于缺乏有组织、有计划的资源管理,致使数量有限的资源散落在为数不多的比较热衷于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教师手上,谈不上充分共享,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应用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变为质量优势

西乡塘区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运用的积极性和普及程度,相比其他县区明显要好。教师参加全国、全区、全市的各项应用评比活动,获奖的数量、档次也明显领先于其他县区。据调查统计,一半以上的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资源支持教学活动,但是这种应用基本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资源的应用,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投影环境代替板书等。而类似Webquest、PBL等新的教学方法与新技术深度整合的应用并不多见,应用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教师在观念上能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但在实践中,未能将信息化教学理论转变为实际的课堂教学应用技能,综合反映在教育质量上优势不明显。

(四)部分骨干学校未能很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西乡塘区拥有几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南宁市乃至广西都属于领先的学校。但是,近年来部分学校没有巩固和发展自己的信息化教育优势,不但自身的发展速度不如一般学校,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常规应用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成效,没有发挥应有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五)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系统性不强

随着基础设施和技术环境的不断改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自治区、市、城区各级教育技术部门都开展过多种培训,以期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但是,这些培训的目标更侧重于现实性、实用性和阶段性,缺少系统性和发展性设计。因此,往往培训后没有多久,教师就会发现所掌握的技术跟不上教育形势的发展,或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我发展的系统性目标。

(六)没有建立起基本的激励机制

大多数学校没有建立起针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制度或激励机制,缺少教育信息化建设计划,部分学校只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提及信息化建设工作内容,不具体,更谈不上系统。大多数学校的教研管理制度没有针对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具体要求,各种奖励制度中没有体现激励作用,学校管理体系中缺少具体的管理要求、使用目标要求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七)各种信息化教学设施缺乏后续支持

1.中小学现代化教学设备普遍没有后续技术支持。中小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维修技术人员,学校的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的维护多数是依托基本的售后服务,在“三包”服务期结束后,设备出故障基本上是信息技术教师或其他后勤人员负责修理,设备修复率低、效果不理想,不少设备因为维护不恰当、不及时而闲置待修,最终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没有落实后续运维经费。西乡塘区的中小学校目前拥有的“班班通”设备大多数还比较新,但正常使用的损耗会很快显现,并将在两年后出现高峰。如投影机灯泡的更换等,此类正常损耗维护费用将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开支。此外,计算机教室的更新维护、人员培训等,如果还是按照目前的管理模式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现有设备的正常使用,最终影响城区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四、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大、周期长。目前还有不少领导干部对实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紧迫感不强,缺乏长远投资的魄力。因此,必须让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承担起主要责任,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政府要建立起稳定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目标。

(二)建立机制,促进应用

1.教育管理部门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应该把城区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任务分解到行政(基教、人事、计财、督导)、教研、电教、乡镇(片区)和学校,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责任,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年度职责考评内容,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有效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体系。

2.学校建立常规应用的目标管理要求和激励机制。一是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培训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明确每学期的培训次数,每次培训的内容等。二是提出资源贡献要求,促进校本资源建设。如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能力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为学校贡献3~5个所任学科的信息化教学课件,同时建立教师提供课件(资源)的鉴别体系和机制,逐步提高校本资源建设的质量。三是针对不同的应用形式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可以是轮流上观摩课、集体备课、校内评比等。四是根据学校装备及资源拥有量等实际情况,规定(课堂、教师)应用的覆盖率。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可以有所区别,共同目标是提高设备使用率。五是对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并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予奖励。奖励要体现针对性,标准要适当高于常规同类项目的奖励标准,让奖励能很好地发挥激励作用。六是针对信息化教学应用开展科学研究活动。针对信息化教学拓展应用遇到的问题、难题开展相关研究活动。科研不要太在意最终“研究成果”的技术含量,重点是追求研究过程中教师队伍理念的转变、素质和意识的提高及技能的提升。

(三)建立样板,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发展

1.建智能化校园试点。“十二五”期间,在城区内选择1~2所合适的学校,在财力、物力等方面适当倾斜,尝试建立智能化校园,在校园环境、学校管理、教学环境、教学系统、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智能化,形成特色明显、技术先进、应用创新、效果显著的智能化校园示范学校。

2.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西乡塘区有一批信息化教学应用比较好的学校,可让一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或信息化教学应用骨干学校,与几所相对落后的学校,结成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姊妹学校,形成部分强校带一批弱校的架构,促进城乡学校的整体发展。

3.加强对骨干学校的管理,敦促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城区教育管理部门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原来挂名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示范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出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目标要求,明确实验、示范、辐射的具体内容和责任,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促进其不断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4.尝试建立初步的资源共享体系。选一两个乡镇(片区)作为试点,启动城区的资源建设工程。一是建立乡镇或片区级的资源建设与共享体系。由于个别学校自己开发、收集、购买教学资源的能力非常有限,可以乡镇、片区为单位,有组织、有计划地集中力量共建共享一个资源库。如本乡镇(片区)有6所学校,则每所学校在规定时间内负责建1个年级的教学资源,各学校完成建设任务后集中在一起,并以约定的方式实行共享。二是以城区为单位建立共享资源。城区可以通过举办课件资源制作评比、优质课大赛、收集各乡镇(片区)资源库的优秀作品等方式,建立城区级的共享资源库,再反哺乡镇中的其他学校。

(四)做好教师队伍的培训

篇7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2012年是中小企业服务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推动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开展,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具体指导、北京市16个区(县)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联合北京金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组织“北京中小企业管理升级系列行动”,旨在积极推动北京中小企业管理升级的一项公益行动。

2012年5月16日,“北京中小企业管理升级系列行动”启动会暨公益大讲堂首讲式正式启动。启动仪式后,北京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处处长荆甫智首先向到会的200余名各区县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领导和中小企业高管,解读我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紧接着,资深管理专家、金蝶副总裁郝登胜开展了主题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分析的培训。

依托金蝶“云服务”平台,“系列行动”将以管理咨询为杠杆,帮助中小企业分析面临的困境和机遇,使企业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洞察问题实质,并对中小企业关心的转型创新、融资上市、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改造等热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服务年

启动管理升级系列行动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内地4月经济运行的情况,4月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PPI(工业生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降了0.7%,创29个月来新低。

在这个时点上,北京市经信委启动了“中小企业服务年启动管理升级系列行动”,意在增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的优势是经营机制灵活、市场应变能力强、经营形式多样化,具有“专、精、特、新”特点。中小企业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吸纳社会就业、完善市场结构、增强经济活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社会、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始终被政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予以落实。

近期,工信部在中小企业信息化会上,就明确表示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服务、融资服务和培训服务,为小型微型企业进一步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和服务成本,便捷而有效地通过信息化实现健康成长”。

而在工信部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普及推广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信息系统,促进企业信息化应用以及运用软件即服务(SaaS)、云计算等技建立,覆盖80%以上的省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则成为其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的重点。

政策和技术成为驱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两个轮子。

目前,北京市有25.2万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以上,这些企业对首都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就业带动和和谐稳定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011年4月份市政府下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这两年,北京市政府很关注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从宏观环境上做了五件事,政府出具了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报告,启动中小企业的地方立法,成立中小企业领导小组,中小企业首次有了它的协调机制,出台了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北京的实施意见,并且第一次把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划列为北京市发展的重点规划。”北京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处处长荆甫智认为,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大环境和大氛围基本形成。

2012年,北京市启动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总投资1.6亿元,即通常所说的“1×16×N”体系,1是市综合服务平台枢纽,16就是16个区县,N包括各类细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比如投融资、技术创新、就业、创业、法律等。同时还包括一些专业化的服务平台,如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服务平台。

荆甫智表示,“我们看重与金蝶的合作,因为企业的信息化和管理升级,需要管理理念上的变化。告别低层次、低水平的传统式的管理,输入新的经营管理理念。而中小企业信息化,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自身的观念问题,所以我们从管理入手,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通过一些做得好的企业做引导,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

金蝶微博引领

云管理模式下的制度创新

“目前,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较为平稳,但在现在的发展环境下,也遇到了融资难、市场竞争乏力、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诸多难题。”

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姜贵平希望通过“北京市中小企业管理升级系列行动”,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引导中小企业转型创新发展,为首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中小企业服务年管理升级系列行动”协办单位,金蝶通过推动管理升级专项行动公益活动的开展,构建一个包括政府、专家、服务机构以及企业对接的互动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具体内容包括:首先,金蝶围绕管理与IT整合的解决方案,开展公益大讲堂的活动,围绕企业管理以及企业信息化免费为全市的1000家企业进行多场公益培训。其次,利用金蝶微博平台,建立北京中小企业网络社区,金蝶把这个平台赠送给1000家企业,供大家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企业可以在这上面交流行业或者某个领域或专题,来构建不同的社区,从而搭建企业管理的社交网络。金蝶还将组织资深的专家,免费给优秀的中小企业提供现场管理的咨询服务。建立在线的诊断平台,由专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棘手的问题,实现点对点的交流。在中小企业服务年期间,通过开展“我身边的管理故事”这样的征集和评比活动,集中展示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

金蝶副总裁靳慧勇表示,“我们通过这个平台把好的管理经验复制给其他企业来形成互补。即使遭遇经济寒冬,我们可以通过互相鼓励、交互交流,抱团取暖,让企业健康、快速的成长。”

自2008年开始,在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的支持下,金蝶积极推动了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的遴选活动,连续四年时间内,在企业管理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通过制度创新,寻求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支撑,制度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前提。

今年,金蝶遴选中国管理模式的主题是“云管理”。小肥羊的日常管理实践已经赚取了评委的眼球。这家餐饮企业在流程上实现了无缝对接、全程信息化控制,连续四年作为唯一中餐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五百强。企业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到餐厅零售一体化的产业整合管理模式,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食品安全的追踪与管理。

篇8

关键词: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

1概述

大数据时代下,环境监测必须充分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大数据技术已经逐步渗入到各行各业,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全面改革深化小组在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中指出:相关方案和配套设备设施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充分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合理应用大数据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状况的分析与研究,为环境保护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2.1环境监测大数据是发展主旋律

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深入。新时期,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使得相关环保机构收到了海量环境信息数据,也可将其称之为大数据。大数据作为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后的先进技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大数据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速度快、精度高等五大优势。我国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合理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保证跨部门、跨地区可开展进行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当下,国内环境监测机构正在为了这一目标而努力。为提高不同区域之间环境监测数据可比性,相关部门逐步出台了全国统一的监测技术规范标准,涉及范围包括土壤、大气、地表水等。大数据时代下,必须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保证环境数据信息的共享,这是切实实现环境信息大数据价值的必要举措,对国家环境监管工作的落实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2公众参与是环境监测信息化发展的标志性特征

环境监测的发展中,公众参与是标志性特征,考虑到环境监测的技术要求高、机密性等特点,公众参与具有较大的困难。政府进行信息公布中,可构建相应的信息反馈拼图,保证公众一方面拥有环境监测结果的知情权,另一方面还可享有参与权、监督权。换言之,未来环境监测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朝着实际需求的方向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环境监测从信息提供向信息服务方向的转变。提高社会大众对环保工作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公众在环境管理中的监督职能和反馈作用。完善政府和社会沟通的平台建设,努力打造环保网站,经由网站可为公众创造更易获取信息的渠道,保证大众可以积极进行个人建议的反馈,并加强多元化公众意见收集平台的搭建,保证社会公众逐步发展成为环境管理者。此外,科技进步后,环境监测仪器逐步得到优化,便携式设备和仪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政府逐渐从全权负责转变为新模式,即政府主导、社会大众参与的新模式。当下,由于智能终端设备的完善,环境监测软件越加丰富,如“污染地区”app软件,可实时进行废气排放企业的数据查找,随时进行企业污染状况的查阅,从而更好的发挥大众监督作用,促进新型环保理念的形成。

2.3智能技术加速环境监测信息化的发展

物联网在环境监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利于物联网技术相关人员可获得及时、准确、动态的监测数据,从而实现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借助遥感、红外、传感器等,可优化环境信息监测效果。新时期,该技术可充分发挥其实际价值,“十一五”期间,国内便建立了四级监控系统。污染源的自动监控便是应用了物联网技术,可充分合理的进行污染源数据的采集、传输与报警。从而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同时物联网技术还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和优化。如内蒙古地区的“三位一体”环保监控平台,便是建立在物联网技术之上,可及时进行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包括在线监视、工况监控等,经由多系统集成实现了信息共享的要求。江苏地区,借助传感器、卫星遥感技术等完成了太湖水域的监测,该监测体系的建立充分展现了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环保理念中发挥的重大价值。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价值。可实现精确化监测,利于环境监测的合理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云计算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服务群基础之上的技术,利于构建规模较大的数据体系,经由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保证不同用户获得相应的资源条件。当下云计算的发展并未达到成熟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此外,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也得到了一定应用,经由高空卫星定位方法可快速获得影像信息,从宏观角度了解监测区域的实际状况以及环境变化趋势。国外环境监测中,对遥感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多,包括美国、德国等,均设立了专门的遥感机构,该机构还可对管辖区域进行油品动态检测以及实现森林荒漠化的监测。借助遥感技术,可对突发事件、大范围环境破坏事件进行应急处置。但需引起重视的是,遥感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监测对象无法进行选择等。因此,未来遥感技术应开展污染物选择性检测研究、定量分析研究。

篇9

信息化时代旅游文化景区建设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旅游文化景区的各类资源进行加工和整合。数字化旅游文化景区建设作为信息化时代旅游文化景区建设的热点问题,一方面是信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数字化旅游文化景区建设是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实现旅游文化景区的管理系统、交通管理系统、游客服务系统、安全应急系统等的基础设施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并通过网络化信息共享,建立具有统一标准的数据库、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处理平台等。它是由景区数字化技术、景区数字化业务模块以及景区数字化的应用服务三个方面组成的。

但是,如今的很多旅游文化景区建设依然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景区之间的等级、信息含量都难以匹配,协同营销很难实现,目前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主要停留在用其作为宣传工具和传播手段。

2、如今旅游文化景区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近年来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旅游文化景区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已经初显成效,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旅游文化景区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环境监测。虽然现在很多旅游文化景区已经实行了安全监控系统、门禁票务系统等监测手段。但是在旅游旺季和节假日时游人总是很多,常常造成在某个景点内外拥挤不堪,这样往往导致旅游所带来的快乐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不但要实行有效地环境监测,还要进行科学地游客分流。

第二,景区管理自动化。旅游文化景区可以效仿威尼斯旅游智能卡的案例,将高峰时期的客流分流到旅游淡季。游客在出行前就可以通过互联网预订“智能卡”,在订购的过程中游客就可以了解旅游文化景区的游客数量、游客密度、旅游接待设施情况等,然后再决定出行时间。这样一来不仅方便景区管理也方便游客做出决策。

第三,景区安全防护。旅游文化景区的安全防护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景区特点进行景区安全保护。例如由山、海和石组合而成的旅游文化景区,不仅要对人文景观进行安全防护,还应该增加对湖边、海边和山上的巡逻。

第四,智能交通。很多旅游文化景区目前还是使用人工操作的电瓶车,一旦人流多起来很容易造成交通秩序混乱,进而降低了旅游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智能交通作为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3、信息化时代旅游文化景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旅游文化景区环境监测与景区管理一体化。如今大部分的旅游文化景区主要是依靠加强员工的优质服务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力求以细节化的服务为游客创造一个舒适、整洁、安全的游玩氛围。但这并不能满足景区内游人越来越多的现象,而且往往是很多游客都聚在一个景点内,造成交通拥挤,而另一些景点却只有几个人游览。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借鉴“威尼斯旅游智能卡”的案例,将高峰时期的客流分流到旅游淡;可每隔几个小时更新旅游的预定量和入园人数;为了游客观光的舒适度,还应规定每天游客的上限人数。游客在出行前就可以通过互联网预订智能卡,决定出行时间。此外,游客在申请到“智能卡”后可以得到一系列在南山旅游的优惠,对大多数消费者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旅游文化景区就可以通过对智能卡发行数量来有效控制游客的数量。

第二,加强建设旅游文化景区安全系统。如今旅游文化景区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是以景区的景点为重点保护对象,而对一些游人少涉及但危险的地带却没有做好防护工作,如湖边、海边和山上。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安全防护。一方面可以减少上山下海的入口并增加电子监控,集中对这些入口进行输入管理,把握这些游客的行踪;另一方面可以在山上和沙滩上等危险处安装电子警报,及时阻止不安全行为。旅游文化景区原有的安全防护系统侧重于防,而应急系统侧重于治,所以要双管齐下防治结合,防治一体,共同构建南山景区的安全系统。

篇10

【关键词】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灌区的管理也越来越成熟。灌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为灌溉水利服务的,集水雨情信息、水利工程信息、运行控制、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行政事务管理于一体的、完整的、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旨在实现灌区信息的采集、处理、加工、存储、传输、反馈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其本质是灌区管理的信息化。灌溉管理信息是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和中心内容,合理灌溉、科学用水、提高灌溉效益的一切措施均取决于准确、可靠、及时的灌溉用水管理信息。

近年来,我们首先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经营机制的创新,旨在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可靠的基础。按照国家对管理局的事业定性,灌区实行“事企”分开,即管理局作为国家的代表,实行宏观的事业性质行政管理,而把泵站、灌区分别作为模拟的“工厂化”和“商业化”的“企业”管理(在灌区内部分别是独立法人 )。

国外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开始于八十年代,当时称为计算机技术在灌区中的应用。一些水利单位和科研单位开始了研究和试点,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山西夹马口灌区通过建立灌区水费管理系统,在全灌区大力推行“阳光工程”,实行配水“三公开”,即流量公开、时间公开、水价公开。该系统设有水费查询子系统,用水农户随时都可通过触摸屏或电话查询自己或他人的用水及交费情况,加大了群众监督力度。据统计,全灌区水费回收率持续五年达100%。农民亩次用水量由72方左右减少到65方左右,亩次成本平均下降 1~2 元。全灌区农民年减少水费支出 60 余万元。黑龙江省水利厅用了两年的时间,建立了覆盖全省322处大中型灌区的“黑龙江省灌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远程数据管理,对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效率作用很大,效果很好。江苏渠南灌区在灌区改造的同时,进行了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试点,由灌区自动化综合数据采集DCS、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与通讯、计算机及控制等技术组成了一个高可靠性的科学管理系统。

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与石家庄水电设计院和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合作,成功开发了《石津灌区管理专家系统》,该系统计算中运用了基因算法,实现了灌区灌溉方案的优化,而且能优化灌溉面积和解决各干渠灌溉区域的水量配置。

总之,经过多年的发展,水利信息化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

我国灌区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受到管理体制、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制约,灌区灌溉信息化管理水平仍比较低下,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灌区信息采集点少、手段落后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大型灌区平均 0.37 万 hm2有一个水位、流量观测点,单位测点控制渠道长度 94km。仅靠如此稀少的观测设施,根本无法对用水户的用水量进行实时监控。其他的观测项目如水质、土壤墒情和地下水、作物长势等更少。同时,观测手段也相对落后,现在灌区大部分仍是采用简单的、经验的方法进行观测,测量精度较低。

(2)灌区信息传输手段比较单一、落后目前,大多数灌区的信息传输手段限于传输模拟信号的电话线,监测的水情、墒情和作物长势等信息只能人工通过电话或整编后的纸媒介进行传输,时效性差,难以满足实时调水的需求。

(3)灌区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技术水平亟需提高部分灌区也尝试进行信息化方面的建设,但由于灌区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差,使得建成的信息系统使用难、管理维护更难,无法充分发挥已建系统的作用,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灌区工作人员的负担。

(4)重硬件、轻软件在具体工作中还有只重视硬件投入,不重视软件开发的倾向。这不但使得硬件不能充分发挥效力,系统的操作维护困难,而且资料的整理分析等后续工作还需要手工操作,没有真正减轻工作量。

(5)灌区信息化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信息的共享性差由于灌区信息化建设长期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各灌区自己搞自己的,各自为政、各自封闭,使得灌区之间的信息难以共享,也难以与其他相关系统实现联网,共享信息。同时,各灌区重复开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很大的浪费。

(6)我国灌区信息化的产品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没有真正形成产品多年来,我国在灌区信息化研究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但一直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没有真正形成产品。

(7)灌区信息化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差灌区信息化系统在设计和建设时,雨量采集、灌溉需水分析、水资源监控、供水调控、水费收缴、内部管理、决策咨询等系统各自独立,无法满足灌区日常管理工作的要求。其结果使得硬件资源利用率低,维护费用增加,投入高。而目前水价较低,灌区管理单位经济实力弱,实行自动化往往得不偿失。

三、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一)实现灌区现代化发展。鼎新灌区位于黑河流域的中游地区,极度干旱,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区域水资源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需要,历史上水事矛盾已相当突出。20 世纪60 年代以来,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相关部门决定实施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工程措施。灌区工程节水得以改善的同时,也要求灌区在管理上改原来的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增加非工程手段,改原人工现场水资源调度为监测准确及时、调度准确的自动化系统,促进全灌区的节水目标落实,满足灌区现展的需求。

(二)实现灌区建设信息化。水利信息作为水利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水资源科学管理、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基础。加快水利信息化的步伐是从传统的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环节。目前灌区基础水利数据(如水量计量、水量调度、闸门开度、工程运行管理等)的获得仍然以人工观测为主,数据的时效性差、准确性低,大量的不真实数据混杂其中,水量调度因人而异,影响节水措施落实。大型灌区面临的问题是管理能力的建设与提高相对滞后。目前灌区管理及行业管理大量资料和信息仍然以传统的手工作业为主,既无法实现对各类资料信息的有效管理、维护,也无法做到信息共享。这不仅影响到灌区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各级水利行业主管部门也难以做到及时、准确和全面了解掌握灌区及行业发展的状况及变化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何抓住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加强大型灌区及行业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当前及今后灌区管理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需要建设一套量水自动监测系统对数据进行采集,远程监视监控,建立综合数据对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使原始观测记录、历史文档、规划与设计等资料得到妥善保护。建设量水自动监测系统,将改变现有的水资源调度手段,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资源管理不合理。

(三)提高灌区管理水平。现在,灌区水管所与下属部门的日常办公仅限于电话,一次水量调度的完成需要多人多个地点的电话沟通,由于距离的原因人员往往不能及时到位,影响调度的实时性。水量观测和报送的实时性则更差。通过建设灌区内的信息传输和远程调度平台,可以克服现有管理不能及时到位的弊病,提高灌区的管理水平。同时,自动化系统的运行需要人力技术的支持去获得数据,系统的建设使灌区管理人员在技术上得以提高,使水利管理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制定严格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制度,使管理达到规范化,提高灌区管理效率。

结语:综上所述,建设一套集信息采集、监控、监视、信息传输、上层应用于一体的量水自动监测系统是目前灌区迫切的需求,可以有效改善灌区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现状。

参考文献

[1]许航.关于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