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基础认知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生产的基础认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生产的基础认知

篇1

[关键词]安全教育培训;标准化;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制度;实施

中图分类号:X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044-01

一、 前言

安全为企业运行与生产的第一要务,安全问题频发、安全隐患频现的企业难于实现发展与壮大的目标。今天,现代化企业都将安全教育培训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以此来促进运行与生产的实质性安全,做到对企业实际生产和长期发展的有效保障。当前,安全教育培训遇到了工作不系统,意识不健全等实际障碍与问题,导致科学的、标准的、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难于落实,形成了对企业生产安全的隐患,制约企业整体性和规范性的进步与提升。应该从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价值认知入手,提升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标准化水平,从计划、制度、实施方面入手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做到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质性、全面性保证。

二、 安全教育培训对企业生产的价值与意义

1、遏制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教育培训的实质是对企业员工的思想与行为形成安全规范和习惯养成,有了这些要素企业防止事故发生、遏制事故隐患就有了基础,形成企业安全的文化氛围,整体上消除企业生产与运行过程里的各类安全风险,做到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2、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全面认知

安全教育培训通过普遍性的培养和针对性的教育可以促进企业全体人员安全意识和理念的形成,以安全教育培训为基础可以在领导和管理层面建立起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可以在执行和生产层面建立起安全生产的自觉性,通过全面而正确的企业安全生产认知来控制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扩大。

3、建设企业安全生产的团队

安全教育培训是通过系统性的组织结构进行的有目标、有针对性的活动,安全教育培训倡导团队建设,以集体的力量来实现企业生产的安全。以扎实的安全教育培训可以重塑企业生产的团队和组织,做到对企业生产安全目标、效益目标的有力维护,达到对现代化企业团队建设的全面支撑与保障。

三、 安全教育培训引入标准化管理的方法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安全教育培训小组通过设立组长、副组长的层级机构将标准化管理引入到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之中,安全教育培训小组需要不断创新教育的载体,遵循四个三的教育模式,就是严厉、严谨、严格的安全管理,适量、适度、适情的安全奖惩,能干、能会、能知的安全培训,还有利用柔情、爱情、亲情进行安全教育。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在小组标准化管理的有事下可以把握四项基本教育内容,即对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对有关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对安全形势的教育及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教育。

四、 标准化企业安全教育管理促进安全生产的措施和要点

1、制定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计划是系统性、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关键性第一步,用该从企业安全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和组织形式制定出适于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指导和引领。

2、做好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中应该做好如下几个环节,一是要做好教育培训登记,建立起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档案,在促进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规范化的同时,确保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质量。二是要做好教育培训的组织与教学工作,应该结合企业生产的特点,确定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重点,以此来确保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质量,培养出适于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达成的高素质员工。三是要做好教育培训的考核工作,建立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的机制,严格对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质量进行考察,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顺利开展获得即时而真实的反馈信息,更好地指导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继续开展。

3、强化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落实

应该加强对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教学方面的管理,应该根据工种和生产环节的不同将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和水平,有针对性地落实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教学的重点,建立起适于员工发展的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模式。应该强化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教学环节,突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激发员工在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中的积极性,确保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教学质量。应该针对企业的特点进行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思路的不断创新,敢于打破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的传统,实施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学分制体系、反馈系统,针对不同的需求和基础建立起新的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做到对学员差异性发展需要的满足。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媒体技术,整合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细节、重点,既做到对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现代化管理。

五、 结语

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生产、运行安全的重要基础,对企业现实运行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应该加强对安全教育培训的引领与指导,通过标准化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的目标,构建企业生产安全实现的平台与基础,在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和员工安全素质的基础上,做到对企业安全事故与问题的方法,以安全教育培训做到对企业生产效率、质量安全的全面保障,进而实现企业生产、运行高速发展和全面安全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培训 安全意识 安全知识 装备

近几年来,有关煤矿安全事故的报道频繁,使人们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对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讨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无非依赖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的主要是安全设施,精神的主要是安全意识。广义的安全意识包括安全意识、知识和管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规定的培训、管理、装备三并重的原则一直以来在矿井的安全生产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培训是确保安全管理有效开展的坚实基础,装备则是矿井安全生产得以稳定推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物质保障。

虽然说是并重,但在实际工作中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也应该抓住关键环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企业安全生产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那就是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不强,必将酿成安全事故,这是谁都不能否定的事实,安全培训要优先于安全管理和装备。

1.安全培训胜于安全管理和安全装备

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机、环境三方面,人是这三个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导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也是人的因素造成的。有资料报道,当今世界上所有系统失效中,约有70%―90%直接或间接源于人的失误。

安全培训的内容就是培训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知识,安全意识指的是人们在思想意识中对安全的认知程度,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警惕性等。我们工作中的“三违”现象,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是违章,而是有意违章,存在侥幸心理,这就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就是人们面对风险时,知道该怎么规避,包括对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识的认知程度。

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当员工有了安全意识,就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主动接受安全管理;有了安全知识,就会正确使用安全设施、装备,才能充分发挥安全设备、设施、装备的安全性能,就会有安全保障。

很多企业和单位,安全制度没少订,安全管理没少抓,为什么落实不下去,执行力不强。究其原因,就是员工意识里认为这些都是外界强加给自己的。每个员工都明白,只要是合法经营的煤矿企业,都是在政府的监管之下,具备基本安全设备、设施、装备的。因此,安全工作的注意力应放在员工的安全意识、知识的培训上,平时知道如何操作,出现紧急情况采取紧急措施,这比设备的安全性能更重要。只要有了安全意识,才能自觉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正确操作,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2.煤矿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保障

煤矿安全管理是矿井生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其本身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度,决定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是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保障作用。

职工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也是安全管理的最大收益者。企业管理者应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思考和规划安全,就是把安全的外在要求变为员工的内在需求,把安全的硬性规定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使各种规章制度不再是印在纸上、刻在墙上的一纸空文,而变成员工头脑中自觉的安全理念和思维模式。

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外,企业管理者应主动替员工着想,体现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按照人机工程学的要求,逐步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使生产条件满足员工生理、心理的需求。给员工提供超越法律要求的保护,员工的安全主体意识进一步激发,也会给企业提供超值的回报。

3.煤矿安全装备是煤矿安全生产必要条件

煤矿的安全装备可有效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发生,为矿井的安全管理营造良好的硬件、软件环境,使其具备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煤矿的安全装备包括很多种,有地面生产系统的辅助设施,如工业场地设有变电所、压风机房、机修房、矿灯房、办公楼、器材库炸材库、主通风机房、瓦斯抽放泵站、瓦斯监测监控室等。井下包括通风、运输、机电安全装备等。目前绝大多数矿井都具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避难急救系统等等。这些安全装备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安全基础,将有利于矿井最早发现隐患、并靠自身装备和能力及时消除隐患,有利于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

当今,随着本质安全理念在设计制造领域的推广应用,设备的安全性能增强,人们对设备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也正因如此,人们放松了对自己意识的要求。这些安全设备无论再先进,再完善,如果操作者没有安全意识、知识,盲目蛮干,也不能保证人身安全。就像交通事故一样,无论你的车子安全配置再好,安全气囊再多,如果没有安全意识,任意酒驾、超速、闯红灯,那么,什么样的安全配置管用,有多少安全气囊够你消费。

4.结论

由此可见,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在煤矿企业的安全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统计,90%以上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而因安全装备不健全引起的事故不到10%。但大多数煤矿企业却把90%以上的资金用在了安全设备的更新换代上,只有不到10%的资金用到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上,这种倒挂现象说明,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

篇3

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U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造成798人受伤、304幢建筑物倒塌,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66亿元;2016年11月24日,江西丰城电厂冷却塔发生坍塌事故,事故造成死亡人数74人;2016年12月3日,距赤峰市区45公里的宝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造成死亡人数32人。从这几起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故可以看出,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安全生产工作,不仅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将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我国在深化实施电力改革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必须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并从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一、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1.有助于维护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

现阶段,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给电力企业的日常运行提出了挑战,在庞大的电力系统以及复杂的运行环境中,要求电力企业更应当加大安全生产力度,才能够为社会和人民服务。职工、设备以及车间等是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元素,电能在线路中进行传输前,必须首先经过升压变电站,接下来再流经降压变电站,最终用户才能够对其进行应用[1]。在这一电能供应的环节中,电力企业需要进行科学的生产、销售和供应,任何一个环节存在安全隐患,都将给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失,并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有助于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不断上升,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率提升,例如热水器和电冰箱等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正因为如此,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以及电能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电力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就将对一定区域内的用电用户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例如,医院、银行等如果失去了稳定的电能,就无法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2]。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最终为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做贡献。

二、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针对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我国内蒙古电力公司在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玉成和总经理贾振国及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的领导下,于12月8日至12月11日组织全体职工展开了对《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扎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和国家、自治区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学习,与此同时,展开了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3]。这充分说明内蒙古电力公司对安全生产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从整体上来看,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对于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规范职工操作行为,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安全生产水平离不开每一个职工的参与,职工只有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养成较高的安全意识,并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才能够为实现安全生产贡献出一份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电力企业的运行将形成良好的秩序,为更加高效的落实内部管理措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有助于更新电力企业生产技术。近年来,电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想提升综合竞争力,不仅应提升内部管理能力,还应当综合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而生产技术是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在较高的安全生产意识基础上,电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就会定期对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新,并及时更新技术水平,应有未雨绸缪的精神,为实现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努力。

三、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

要想促使安全生产工作质量在电力企业中有效提升,必须从安全意识的提升入手。

第一,领导层首先应正确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内涵,通过较强的安全意识,加大安全工作宣传力度,将自身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二,定期对职工的安全意识、专业技能进行培训[5]。综合应用座谈会、讲座等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引导职工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同时对各个工作岗位职工的专业技能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促使其能够应用规范的操作展开安全生产。例如,在对职工的技术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培训内容的细化处理,对需要断电操作的内容进行集中总结,并在展现电力企业安全事故案例以后,引导职工自主展开思考,对引发事故的原因进行判断,从而提升其安全意识。

2.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多年来,我国的电力事故发生的概率正在逐渐减少,这同国家给予电力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具有直接联系。在全国性保电工作顺利开展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做到了从自身实际发展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提升了监管力度,在日常运行中,实现了实时监督各个生产部门运行的目标,因此,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职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的人为失误减少,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6]。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企业要想提升安全生产工作质量,在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环节入手:

第一,通过高薪等方式,吸引专业电力监督人才,促使其在展开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从企业生产实际特点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措施,善于及时发现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在第一时间处理安全问题,为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对应急预案进行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的完善,有助于电力企业更加灵活的应对突发性安全生产事故,提升生产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有效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以及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加大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力度

第一,电力企业经营中,应注重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在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安全生产工作将更加具有目标性,企业长期发展中,也更能够坚持不懈的落实安全生产,同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监督企业职工的行为和工作态度,最终保证电力企业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呈现出较强的安全性。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应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从每一个生产细节入手,融入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科学借鉴安全隐患,从实践中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7]。例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构建互查制度和自检制度,通过互相监督的方式,提升安全生产质量。

第二,科学建设安全责任体系,确保每一个职工在工作中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安全生产责任。这样一来,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拥有一个安全责任人,在工作中,负责同其他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从整体上提升生产安全性,并及时掌握生产环节中的安全隐患,为完善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科学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4

关键词:大型矿区生产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针对大型矿区,安全风险是很多人都关注的问题,大型矿区存在的风险也很多,从总体上看,矿区生产属于高危岗位,重大死亡事故比较多,严重影响大型矿区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大型矿区中导致风险出现的问题很多,自然问题和技术问题都是导致风险出现的重大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大型矿区所在的地理位置复杂,随着开采的年限增多,风险问题也在随之增多的。因此对其进行安全风险控制,是保证大型矿区生产的重要问题。

1 大型矿区生产安全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开采年限的增加,大型矿区开采的越来越深,很多矿井已经由以往的低瓦斯矿井区转变成为高瓦斯矿井区,有的矿区甚至已经向突出矿井区过渡,矿压在逐步增高,矿区生产中存在顶板困难,难以实现安全生产。经过系统的分析,笔者总结大型矿区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具体1。人员问题,包括员工技术素质、员工安全意识、员工生理状况和员工安全操作。机械设备因素,包括采掘机安全问题、运输安全问题、材料安全问题、防护设备安全问题和机电设备安全问题。环境因素,包括瓦斯安全问题、煤尘安全问题、顶板安全问题、微气候环境状况(温度照明噪声)、水温地质安全问题和作业空间问题。管理因素,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安全管理执行力、安全管理组织协调性、专业管理人员资质和安全投入。

1.1 人员问题 方面

大型矿区企业员工是从事大型矿区生产活动的主体,是激发大型矿区事故的主要问题。行为安全理论认为,关注工人的安全行为能够减少其冒险行为,从而最终减少意外事故和伤害。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视为人因失误的一种,是在大型矿区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因失误。

1.2 机器设备问题

煤炭资源多深埋于地下,大型矿区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人与机器设备相互配合完成的,大型矿区生产机器设备是大型矿区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力要素,绝大部分生产活动要经过大型机械设备完成。在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的运转和人的不科学操作行为等原因,必然会引起机器设备的零部件磨损、腐蚀和老化,进而影响到机器设备的安全程度。此外,由于机器设备长时间重载荷和交变载荷工作,很容易在运行时产生各种事故隐患。因此,在大型矿区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应该对机器设备运行状况的进行实时监控,及时的检修和更换,使其具有完好的性能,保证运行的正常,为大型矿区安全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1.3 环境问题

作业空间内还配备有多种机器设备,约束了人类的生产活动。随着开采过程的不断推进,作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多数是不确定的,这就直接影响了大型矿区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因此,在对大型矿区安全进行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环境问题尤其是一些突变问题、重大危险源对大型矿区安全生产的影响,要充分分析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其他安全问题的影响,力求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以达到“人――机――环境――管理”的最佳匹配。

1.4 管理问题

大型矿区安全事故的发生固然同自然条件、机器设备等问题有很大的关联,但从历年来发生的事故统计及调查证明来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安全管理和监督。大型矿区事故致因理论也强调指出:管理失误是导致大型矿区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管理贯穿于整个大型矿区生产活动之中,影响着其他生产问题的状态。随着大型矿区开采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不善已经成为导致事故发生的“头号杀手”。

2 大型矿区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存在问题的控制对策

2.1 提升矿井安全生产设计技术能力

对新建矿井、技改矿井、重组矿井等大型矿区生产矿井的设计基础资料、矿井设计质量和设计内容要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查,提高设计和整合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从源头上使大型矿区安全隐患最小化。

2.2 完善安全管理体制与制度

强化企业自身的管理 。大型矿区企业是从事煤炭生产活动的主体,其自身安全管理对大型矿区安全生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型矿区企业必须从安全本质抓起,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大型矿区安全隐患的预防和评价,将每个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提高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效率。

2.3 强化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大型矿区企业应加强员工的技术基础培训,熟练其操作技能。大型矿区生产活动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技能,因此,员工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加强对地质测量和预测、安全技术、装备设施操作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只有不断的强化技术基础培训,才能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操作,从根本上减少大型矿区事故发生的隐患。另外,在大型矿区生产过程中,各种机器设备的操作、环境因素的处理都需要人为的干预,每个员工只有熟练掌握各种安全操作技能,才能切实保证生产的安全。

2.4 加大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能够为大型矿区安全管理提供了长期的资金保障。加大安全投入,保证大型矿区企业的安全生产,通过加大安全投入,能够建立保证安全生产的监督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加大安全投入,能够加大企业安全生产要素的投入。先进设备设施的采用可大大提升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因此,大型矿区企业要保证其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和更新各种安全生产设备,改造落后的、不安全的机器设备,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安全生产设备完好、有效地运转,提升大型矿区安全生产抗风险能力.

结束语:

大型矿区的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关系到矿区企业的发展,文章虽然系统的介绍了矿区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狂气的特点,才能使矿区安全风险控制达到最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洪亮.油田矿区燃气管道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4,(12):113-115.

[2] 许晓东,韩贵财,廖燕等.安全管理从细节抓起[J].中国化工贸易,2014,(2):325-325.

篇5

电厂在近些年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电厂工作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所以在电厂的工作过程中,安全教育一直是十分关注的内容。在电厂新进员工的时候,对于员工的进行安全教育也是培训中重点进行的部分。主要对于如何规范的开展对于电厂新进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

电厂;新员工;入厂;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工作是电力企业在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只有保证了电力生产过程的安全,才能更好地维护电厂工作人员安全,同时保证电力运行以及使用的稳定。在电厂中,由于安全防护不当造成的事故多有发生,所以对于电厂新进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已经成为了电厂发展中的重点关注内容,只有保证提高了电厂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力企业的生产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1电厂入厂安全教育重要性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发展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并且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专业的人才较少,所以在电力企业的人员素质、劳动机制上存在很多的问题,电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柱产业,其生产运行系统较为复杂,而且由于电力生产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自我安全管理功能,很多电力设备质量较为粗糙,而且较为陈旧,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在电力企业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中,如果电力企业员工不具备严禁的安全意识,就很可能在对于设备进行操作的时候造成安全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影响自身以及整个电厂的安全。所以在电厂进行入厂的安全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确保了员工具有安全意识,才能在电厂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尽可能的较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员自身以及企业的安全。

2电厂安全威胁因素的主要特征

电厂的电力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生产的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能量转换过程,不仅涉及了燃煤、燃油、蒸汽,其过程中还存在着易燃易爆气体以及有毒化学物质,在生产中噪音、辐射以及粉尘问题的存在也给电力生产以及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电厂生产以及运行过程中,可以造成电力安全问题的隐患有很多。随着现阶段人们用电量不断地增多,大容量的需求不断增多,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电力安全运行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电力企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会造成严重的设备损坏以及人员损伤的问题,机械伤害、触电伤害、灼伤损害、坍塌损害、中毒损害以及爆炸损害等都给电厂工作人员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3电厂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在电厂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候,主要是要对于员工进行“三级”安全生产进行教育培训,分别是要对于车间级、厂级以及班组级三级进行安全教育,在厂级的安全教育中主要是对于电厂的基础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基础及时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厂级人员基础权利以及义务、电厂基本典型事故等进行培训;车间级的培训主要是对于车间的基本规章制度、典型事故案例、基本防护方式、作业场所主要事故因素以及紧急事故救援进行安全培训;班组级的防护则主要是对于基础岗位的安全责任、安全操作规范、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进行培训,特别是要对于一些通用的基础安全知识进行培训。新人作为刚接触电厂的人员,对于基础的安全防护知识并不了解,所以入厂后进行基础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保证了第一认知的正确,才能确保今后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

4电厂安全教育培训课程

4.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电厂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制度较多,很多都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具有直接的关系。在培训中主要要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安全生产责任主要制度、安全生产活动管理主要规则、事故的主要分析解决制度、特殊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方式、劳动防护用品的主要管理模式、工作器具的安全使用方式、职业病防治方式、消防管理制度等进行培训。设计内容较广,所以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培训工作,在新人刚刚入厂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介绍,主要要着重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划、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进行介绍,具体的内容可按照不同岗位进行调整,主要由不同车间进行统一管理培训。

4.2消防知识

发电企业是重点防火单位,火灾因素比较多,消防设施配置要求高,一般分为固定和移动两类,因此,培训时除了讲解基本的消防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教授各类移动式灭火器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火灾紧急逃生方法,并结合公司防火预案开展实战灭火和逃生演练;讲授固定消防设施的配置及使用方法,从以往的情况看,这部分内容往往会被部门、班组打折扣,主要是班组掌握有限,能力和时间不能保证。

5电厂安全教育培训方法

5.1安全意识培训

新员工的安全意识是比较淡薄的,需要通过教育引导,使新员工对自我安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育引导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安全介绍。以授课方式介绍电厂安全生产特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基本要求、员工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二是警示教育。通过参观电厂安全教育室、讲解典型案例、员工现身说法,介绍电力系统内因缺乏自我安全意识造成的事故;三是现场参观。组织新员工到生产现场进行参观,了解电厂生产特点及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增加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感性认识。通过安全意识培训,就是要建立“要安全”的意识。

5.2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知识培训就是要解决“懂安全”的问题,安全知识培训以讲解安全生产理论知识为主,但应避免单一的授课,课件形式应多样化。可以通过制作Flas、观看录象带、观看各类展板、组织知识竞赛等,将安全生产知识寓教与乐,达到容易吸收的效果。

5.3安全技能培训

安全技能的培训应以培训老师演示和新员工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掌握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帽、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模拟使用消防器材扑救初起着火和火灾逃生演练,利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法训练,模仿正确解脱电源、止血、简单包扎、搬运伤员、急救中毒等。为了保证培训效果,事先应设立模拟场景,让每一位新员工都进行操作,并且划定严格的合格标准,直至训练合格为止,实现“能安全”的目的。

6结论

生产安全是电力企业发展中永恒的话题,电力企业在生产运行中,由于其产品带有很大的危险性,一旦有环节出现问题,很可能给电力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也会给电力企业员工的人生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想要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就需要对于刚入厂的员工进行仔细的管理,从基础进行管理,从入厂就帮助员工建立用电安全的理念,同时通过规范的电力生产安全教育,树立其安全工作习惯,才能更好地确保员工在工作岗位上重视自己的职责,保证整个电力企业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作者:徐辉 张吉刚 单位:白山发电厂 浙江仙居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现阶段工贸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上的一件大事,它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企业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设备本质安全程度、加强人员安全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二、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1.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的必要途径。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全面开展安全达标。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体,要通过加强企业每个岗位和环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逐一落实到每个基层单位、每个从业人员、每个操作岗位,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从而真正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2.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涵盖了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有利于全面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3.是防范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就是要求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使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能够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提高企业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治理,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常见的问题

1.企业人员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认知不够

我们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在推行初期涉及的行业领域较少,大多数行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了解甚少,对其推行的目的和意义认知程度不够,很多企业只是认识到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会影响,比如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可能会面临政府部门的处罚,可能容易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等。企业而未看到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能够切实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各类事故,扩大企业品牌效应,以及最终可以实现安全、科学发展等诸多益处,。以获取证书为目的的工作态势,这与我们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初衷相去甚远。企业人员的认知问题是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面临的最为突出和关键的问题。

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安全素质不高

只有岗位达标、班组达标、车间达标、最后企业才能最终达标,因此企业操作层的素质是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基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效果,也决定着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长久性。企业操作层的素质问题主要体现在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两方面。企业操作层对安全标准化工作要有充分的认知,对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认同感,懂得在工作中执行标准能够使自身规避风险、远离事故、赢得健康与安全,并付诸实践,才能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我们经常面对的就是一些企业在操作层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必要培训的前提下,填鸭式地急于推行此项工作,效果必定不会理想。另一方面的问题是一些企业的操作层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由于没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导致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标准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效果。

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严重

效益从广义上讲,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企业信誉等等。但就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很多人只将其狭义的理解为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广泛的内涵,在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安全投入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其效益反映在不出现安全和职业健康事故,保证企业持续生产等方面,更多表现的是成本的增加,而无法让企业人员看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存在。一些企业管理者在面对安全与生产效益问题时,对安全投入做出抉择时,往往会采取“等一等、看一看、推一推”的态度,使一些问题和隐患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进程和效果。

四、针对常见问题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解决措施

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稳定发展,提高本质安全的重要措施,为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各级政府和安全管理部门履行政府管理职能,推动企业强化安全主体意识,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企业规范安全管理,特别是各级安监部门应当把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开。

2.发挥企业的能动作用

企业要用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待安全标准化工作,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做到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同时加大安全科技创新投入,尽量的消除事故隐患。

3.发挥员工的参与作用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责任在企业,关键在员工。要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文件和知识,加强全员参与度,解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和关键问题。通过培训让员工了解本部门、本岗位、相关人员应该做哪些工作,如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

4.加强安监部门宣传、指导和协调作用

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宣传的重要性,确实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规范各行业领域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工作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水平。同时,应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与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结合起来,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融人到日常监管工作之中,进一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各级安监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支持,与相关部门搞好配合,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5.突出重点,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效注重在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重点做好教育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培训机构和企业自身的作用,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工作,做到持证上岗。,向职工传授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实现人员安全操作标准化。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各企业要加大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实现安全设备、设施标准化。

(三)管理上的工作缺陷方面,全面规范安全管理工作。健全的规章制度抓管理,修订完善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严格的安全监督抓管理,使企业实现岗位作业活动和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6.落实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顺利推进

(一)完善措施,强力推进。把标准化工作作为本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制订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采取标准化与行政许可相结合方式推进实施。

(二)建立考核评审机制。主要实行“企业自评、外部考评、等级认定、公告”等考核评审机制。

五、结束语

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能有效的保障人民群众和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根本利益,尽管在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规范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使该项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关海敏.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操作实务[J]. 建筑安全, 2011,(11) .

[2]郭桂力.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石[J]. 山西建筑, 2012,(12) .

篇7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安全文化;地位

企业安全生产的效果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文化氛围有一定关联。生产执行细节的管理失误、企业安全文化的缺乏都是导致企业生产中不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企业安全文化更是企业内部一种管理精神性指引,关系着企业内部在安全管理上的凝聚力、向心力、约束力、激励作用与稳定性水平,进而影响着安全生产有关工作的落实状况。

1企业安全文化含义与价值

1.1企业安全文化含义

企业安全文化是关系企业与员工全面利益、安全的文化建设内容,是保证员工在生产中得到安全环境与安全生产结果的重要文化建设工作。它可以抑制生产中的违规操作,预防危险问题的发生,形成一个和谐安全的生产工作氛围。它充分的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精神,同时也是保证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

1.2企业安全文化重要性与意义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一种物质性文化内容,特别是企业面临着市场激烈的竞争,企业自身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有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不仅是其他有形层面,更是需要一种企业文化的竞争。其文化竞争是企业一种可以获得实质成果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是停留在精神层面,更是会引发物质层面获取的力量。企业文化需要有自身的特色,贴合企业发展所需,渗透在企业的技术装备、制度规章、人员管理与安全生产各环节中,需要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实力支撑明确点。而对于水务公司而言,企业安全文化更是需要有自身的安全文化基础,不仅有看得见的有形安全文化设施与环境,同时也需要有根植于群体内心的安全意识与技术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促使各方面安全生产管理有序展开,提升执行效果,确保企业应有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企业安全文化现状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引着所有员工与管理以安全为中心展开,从而形成一种安全管理的氛围。然而,在实际的管理中,部分人会将安全文化建设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认为仅仅少量文章、张贴标语或者开展小型安全活动就是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部分人会认为安全文化建设并不是企业核心实力,只是企业中的软指标,甚至只是企业宣传部门关注的问题。对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深入彻底的贯彻,同时也没有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意识。无论是从管理方式、企业运营观念、员工意识与规范制度等层面上都缺乏深入的渗透与落实。

3企业安全生产中安全文化建设方法

首先,需要注重制度化建设。让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工作通过制度形式做有效规定。同时要注重制度的权威性,需要严格执行,不能因为裙带关系等因素而不尊重制度,要让制度本身具有实质性作用。制度层面可以深入到激励制度、培训制度、人员招聘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企业文化宣传建设制度等。激励制度上,对于安全生产有贡献的员工与团队做表彰,可以给予物质奖励、荣誉奖励、职务晋升等福利奖励。人员招聘制度中,需要严格调查员工以往工作经验,对于有重大安全事故人员不予录取,对于安全意识更强的员工给予招聘资格的加分。在员工培训考核制度中,需要定期依据企业内外安全问题做实际案例培训教育,同时要注重工作人员安全技术指导培训,让工作人员从意识层面、技术层面均达到更完善的状态。要做好工作绩效考核,其中要包含安全生产评估指标,提升有关负责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从而完善各执行细节。对于有安全事故的责任人,需要对其福利待遇或者职位进行一定降级惩处等。对于工艺间需要装设一定摄像头,有效的对实际生产活动做监督记录,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操作的自觉意识,从技术层面做好监督管理,避免少量人员管理所带来的局限性。所有的制度规定,需要企业人力资源做配合性宣传,书写到员工手册中,在企业生产部门做必要的宣传海报与制度规定文书的展示,提升员工对相关规定的认知程度,从而形成企业整体的一种安全文化制度氛围。

其次,要做好安全文化宣传工作。具体的安全文化宣传工作上,需要从网络渠道、企业员工集中的区域宣传栏、员工手册、员工会议、员工表彰大会等各渠道展开。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将安全生产重要性、方法、影响性等信息进行有效传播,编制好内容好传播到各级领导与部门负责人,再由负责人传播到一线员工手中。也可以建立企业自身的微信公众号,日常对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在其中,同时通过微信平台及时了解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建议与意见,积极收集来自一线员工与各基层部门负责人的管理意见。日常员工集中的食堂、生产区域等设置宣传栏,及时有效的披露企业内部不安全行为事件,确定到具体部门与个人,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发挥全体员工监督的作用。要开展相关工作会议,定期员工会议中需要依据实际安全生产评估情况做反馈总结,激励员工进行不安全生产情况的匿名举报,有效的做到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在安全文化建设中需要将安全生产违规行为与优秀行为做及时的披露或者表彰,让优秀工作行为与意识得到鼓励与认可,对违规行为进行一定批评与遏制。企业宣传部门需要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有效的起到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与表彰作用,从而发挥文化建设渠道的价值。要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实际的了解员工的想法与生产状态,有效的反馈安全生产状况,这样才能有助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情况的反馈与落实。

4结语

安全文化可以内化为企业内部的氛围环境,起到一定指引领导作用,对所有员工进行一定模范性的规范,优化整体人才队伍素养。同时,可以通过适宜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企业员工内心的安全意识,从而达到实际行为的规范合理,有助于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施波,王秉,吴超等.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6):195~200.

[2]沈金瑞.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特征在企业安全文化中的作用[J].安全,2016,37(11):46~47.

篇8

我国农机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①农机安全物态文化,即与农机安全相关的人员机构、培训教材、设备设施、安全氛围等的建设;

②农机安全行为文化,即农机安全的行为准则、思维习惯、行为模式、培训学习等的建设;

③农机安全管理文化,即农机安全的法制观念、法制意识、法制态度、法则规范中法规、标准、规章等的建设。

我国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包括:

①完善农机安全监管机构,培养高素质农机安全监管人员;

②建立农机安全学习制度;

③规范农机安全行为;

④营造农机安全管理氛围。

2.当前我国农机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机安全文化建设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①我国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模式;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发展程度大幅度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相关部门对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支持工作并没有到位;

②基层农机使用操作人员劳动素质较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农村新生代劳动力但凡有知识文化的大部分都离开农村进城务工,导致高科技农业机械设备难以被应用,这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3.我国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1 农机安全文化建设是建设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我国对农业机械化提出的安全要求包括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安全,其中安全文化占最主要的地位。十二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建设与生产的思想保证和科学依据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键所在,农机的安全生产更是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安全发展重中之重。农机安全文化建设是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的前提保证和积极措施,同时也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基础保证,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水平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3.2现代化农业生产迫切需求农机安全文化作为支撑

在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的同时,对农机安全文化建设也加以重视,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加强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着力提高农机使用监督和管理的能力,加强预防农机安全事故的能力,对农业生产中农机事故做到有效的控制,为新时代农业机械化安全、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十二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也指出,要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文化发展,其中农机安全文化就为最重要的一项,农机的安全发展是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农机文化建设、促进农机文化发展的深入落实,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稳步、快速、安全发展这一主题,对农机坚持文明监督与管理,对农机安全提供优质的服务,积极改变人们现有的思想观念,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必将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支撑。

3.3农机安全文化建设是农机安全生产的前提保证,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后劲

农机安全文化建设以提高农机人员安全素质为最主要任务,是预防农机事故的有效手段,对预防农机生产事故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具有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性意义。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和谐的人机环境关系,对农机人员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的形成起到无形的影响,从而对农机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降低农机事故发生几率的效果。通过农机安全文化建设,影响农业机械化决策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对安全的态度和认知程度,激发农机人员安全生产行为的自觉性。总之,农机安全文化建设是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保证,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后劲

3.4农机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农机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机安全监管是农业机械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整个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高效开展对于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维护广大农机操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做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事关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事关农村的和谐稳定。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和领域拓宽,我国农机安全事故仍处于高发、易发、多发期,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对农机安全监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机安全文化建设是促进农机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适应农业机械化科学、快速发展要求的必要手段,是实现农机安全监管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4.我国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点

我国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包括:

① 明确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

②形成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氛围;

③创新农机安全监管的方式、方法;

④共享安全文化建设资源,建立农机安全文化传播平台;

⑤确立农机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农机安全教育模式;

⑥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农机安全文化的精品和品牌;

⑦制定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

篇9

为了积极配合“三违”超前防范机制建设,煤矿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通过落实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技能培训提升安全能力、管理培训提升安全境界“三个协同”的教育培训模式,成功筑起了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一、柴里煤矿教育培训协同模式的背景

对煤矿而言,安全是命根,违章是祸根。事实证明,大量的事故是由违章操作引起的。如果不堵死违章的路,就迈不开安全的步。柴里煤矿抓住煤矿事故产生的根源,实施“三违”超前防范机制,遏制事故发生,从根本上抓住了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牛鼻子”,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最不稳定的因素是人,只有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其从思想深处树立“我要安全”的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三违”现象。当然,职工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操作水平,增强抵御“三违”的能力。

随着安全教育培训和技能操作培训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日益突显,柴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中心从安全心理学、行为学和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把加强安全教育作为提升职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把抓好技能培训作为提升职工保证安全能力的手段,把开展管理培训作为提升全员安全境界的手段,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协同模式(见下图),在“三违”超前防范机制中夯实了第一道防线。

二、柴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协同模式的基本内容

柴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协同模式的重点是抓住关键环节,即思想防线。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更新教育培训工作的目的、目标、手段和方法,实现抓安全教育与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取向协同,抓技能培训与提升职工安全能力目标协同,抓管理培训与提升全员安全境界动力协同,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培训,消除违章产生的思想根源,提高保证安全的能力,提升抓好安全的思想境界,变“被动制止违章为主动避免违章”,变“事后教育警示为超前防范预警”,把违章的可能性消灭在萌芽阶段,从根本上遏制事故发生,真正把预防“三违”工作进一步推上更高层次。

三、柴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协同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汉书・律历志上》中,协同被解释为“谐调一致,和合共同”,在《中国通史》中,其义为“互相配合”。柴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协同模式主要针对“三违”预防的基本内容与需求,充分发挥自身教育培训工作优势,把“人”在“三违”预防中的作用归纳为意识、能力、境界三种,并且把安全教育、技能培训、管理培训与之对应,使其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从而达到在意识上、能力上、境界上杜绝违章的目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抓安全教育与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取向协同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人的思想决定着行动,行动又是思想的成果,所以在预防“三违”的过程中,人的思想是占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弱,决定着他在工作中是否出现违章。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自觉和安全执行意识,柴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中心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日常教育制度化。为了抓好职工安全教育工作,培训中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保证日常教育制度化。一是坚持“周一安全学习制度”,每周下发学习提纲和内容,要求基层区队认真备课,职工认真记录,并定期组织考核,使各单位的安全教育成为常态;二是坚持开展“精品课堂1+2”和“安全培训移动课堂”活动,将课堂搬到生产第一线。周一安全学习日由安全培训中心专职教师用10分钟的时间对区队职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再由各专业技师用20分钟的时间向职工传授技术层面的安全知识,让职工从态度上、知识上、技能上都有收获。培训采取游戏互动、案例分析、视频辅助、实践操作等形式,彻底解决了传统安全教育培训“一言堂”的现象,取得了最佳的培训效果。

2.追踪提醒信息化。针对职工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微信、QQ、手机短信等形式,把安全理念传输到职工的手机终端,达到随时提醒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一是针对“三违”职工,在组织课堂专题学习和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手机飞信平台,建立特殊群,在其返岗工作的前三个月至半年时间,不定期地发送安全理念和安全提醒,保证他们不再出现违章;二是为全矿入井人员建立飞信平台,并收集整理一些常规的安全知识和理念,随时发送到采掘职工的手机上,达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的目的,从源头上消除违章的思想根源。

3.创新载体触动化。一是深化警示教育。讲师根据违章人员的违章性质,查找相关案例。在分析案例时,步步倒推探究事故发生的原因,使职工明确自己的违章行为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消除职工的侥幸心理。二是定期组织违章人员观看相关事故案例分析视频,参观安全警示教育场所,震撼其心灵。培训中心连续三年拍摄安全警示专题片和安全生产公益广告,如《呼唤》《旗帜》等,要求干部职工统一观看,并写出观后感,促使干部职工对安全工作进行反思。三是突出“体验、体味”,实施启发式培训。组织职工参加安全小游戏,聆听安全小故事,学习安全管理系列法则等,使职工在游戏中体验“安全无小事”,在故事中体会“安全要从严”的道理,进而结合实际工作反思自己在工作中做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达到安全自觉的目的。

(二)抓技能培训与提升职工安全能力目标协同

安全生产的意识树立之后,职工还需要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职工实际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高低,是职工在井下工作时能否有效规避各种意外情况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能否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确保企业效益的前提。所以,培训中心始终把抓好职工技能培训作为预防“三违”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1.突出“动手、动脑”,开展实景式培训。为了提升培训效果,培训中心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抓好理论培训的同时,针对专业实际,分别在工作现场建立了“小绞车司机及信号把钩工”“井下电钳工”“运输机司机”等实训基地,并且专门配备了采、掘、机、运、通、爆破工教学实验室,重点培训学员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习效果,进一步提升职工保证安全的能力。培训时,讲师先在课堂上对安全知识进行系统讲解,促使学员对安全知识加深印象,然后利用实训基地或到生产现场,向学员传授安全确认、操作要点、操作技巧、故障排除、安全注意事项及紧急处置等方面的经验,并在现场进行操作演示,从而锻炼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注重发挥技术能手、首席技师等人的技术特长,要求他们针对特殊工种作业中易出现的故障和操作中易出现的失误进行讲解、剖析。因为技术能手与工人一起工作,熟悉工人的语言习惯和认知特点,培训更有针对性,从而提升培训效果。在培训过程中,学员如有疑问,可以直接咨询讲师,从而实现讲师和学员的双向互动,打破单一的说教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2.突出“实用、实效”,开展订单式培训。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中心在抓好常规培训的同时,注重结合安全生产的实际,深入探究安全生产的需要,适时选择与矿井安全生产形势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和内容,开展订单式培训。此类培训主要根据基层单位提出的培训需求,结合培训单位的人员组成和素质状况,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培训。培训中心先后针对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开展了救护队员培训、职业健康培训、安监员培训、青安岗员培训、群监员培训、新型锚杆钻机使用技能培训、无极绳绞车培训、新工人入井培训、转岗人员培训等各类培训班17期,培训1316人次,进一步提升了专业人员的素质。

3.突出“基础、基本”,实施基本功培训。一是注重抓“基”。培训中心作为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审定通过的“三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肩负着全矿从业人员和部分特殊工种的培训任务。为了更好地服务矿山,服务安全,培训中心坚持按高标准组织特殊工种培训,以确保所有职工能够全面掌握矿井安全生产的知识与技巧。今年以来,培训中心重点开展了特殊工种、从业人员、新工人等方面的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培训2220人次。其中内部特殊工种培训班9期,培训505人次;从业人员培训3期,培训397人次;外派特殊工种6期,培训244人次;外派班组长3期,培训53人次;外派管理干部5期,培训41人次。多种培训使学员掌握了必要的安全生产和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了安全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加强了实践操作考核,全面提高了职工的专业技能素质,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二是注重抓“本”。培训中心针对上级法律法规的更新,结合矿井生产条件变化,按照“双准入”的要求,对全矿安全生产管理干部和入井职工实行“双准入”制度,即每年组织安全生产管理干部和入井人员进行上机考试。培训中心收集整理了500道以各专业常规知识和特殊要求为主要内容的试题,下发个单位组织学习,干部职工分期分批进行上机考试。为此,培训中心还专门开发了管理干部考试系统,在上机考试的过程中,一人一机,随机出题,杜绝试卷雷同,确保测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考试结束后,考试成绩自动生成二维码,干部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能调出相关信息,实现了个人基本学习和考试情况的网络共享。随后列出错题集,帮助干部进一步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了“以考促学、以学提技、以技保安”。

(三)抓管理培训与提升全员安全境界动力协同

煤矿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知程度,决定着他们的安全生产管理境界。为了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安全境界,柴里煤矿借助文化的力量,把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和办法上升到理念和文化层次。广大干部职工通过不断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了抓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

一是深化对“双加”安全文化的学习宣传和教育。柴里煤矿在长期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总结、提炼和升华,逐步形成了以“严管+真爱”“自觉+制约”为主要内容的“双加”安全文化,并在推行的过程中发挥了指导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该矿采取措施加大了对“双加”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的力度,使“双加”理念深入人心,指导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和职工的安全行为。

篇10

关键词:责任制 满意度 贡献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015-02

一、安全培训指标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安全生产法》,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将企业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要素进行普及性宣传和学习。针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召开必要的紧急会议,增强忧患意识,确保工程施工的总体体系的安全。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严把安全质量关,禁止不规范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禁止无符合规定的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针对企业开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活动,须落实《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对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加强安全基础工作,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都是必要的,为形成稳健的安全生产机制所必须。

提升企业安全设备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政策的积极引导,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的稳定,加快安全技术改造,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使用,引导部分社会资金投入到安全性产业上来,加快安全工艺改造。

推进企业科技技术进步,针对安全项目的科研攻关,加强对安全教育的投入,进行安全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提高科技含量水平,提高全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

推进企业安全监督体系的建立,确保各级部门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加强安全执法,提高安全级别管理,针对重大建设项目监理安全应急机制,加强安全救援的培训力度,使企业不断具备安全级别的提升能力。

二、企业经营绩效指标

1.企业经营者绩效

绩效指标的培训需要根据员工的各种综合因素进行考虑,分析企业的绩效考核,能够使管理者在现代企业经营制度上提升软能力,加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就是要求经营者在企业满意度上加大力度,培训优秀员工,使企业的绩效不断表现突出。经营者的满意度需要与经营者的工资与福利直接挂钩,加大对经营者的奖励制度的兑现,实现股权激励。

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能力表现在经营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企业的品牌运作和企业社会地位及责任的运作方面是否有着系统的管理,经营者的协调能力是针对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的总体管理,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2.竞争者的绩效指标

在行业集中度的分析基础上,分析行业的利润率,要求企业培训管理人员对企业在竞争机制上做出判断,对于企业的产品的优势所在,产品的市场份额,对于企业的现金流量、企业的研发力度和企业员工协作等问题,都须做出分析。

3.顾客绩效指标

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决定了企业的研发方向,也决定企业在产品培训方面的基本思路。针对产品质量方面的指标包括了设计、数量和价格、服务体系等。获得可供持续盈利的产品满意度的指标,要求企业在客户的收集和管理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寻求更多的保护机制使得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同时激励企业在社会责任和产品研发方面加大投入,这些都包含在企业培训的基本内容里。

4.股东的绩效指标

股东对于市场的表现反应在产品的盈利能力上,要求市场价值能有效体现,产品的经济增加值与股东的获利能力是成正比的,在投资回报方面,股东对于经营者有着控制的能力。经营者必须满足股东的基本需求,提升自身能力。

5.员工绩效指标

员工对于企业的认知度能够体现员工的满意指标,在自我价值实现方面,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与对企业的创造力是成正比的,在员工的培训方面,要尽可能的满足员工对企业的基本诉求,能够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确保员工的生活质量。

6.债权人的绩效指标

保证债权人的满意度,保证其利息或项目利润率;还贷及时性,利用财务杠杆的活力作用实现资本的积累,增强还债能力,是负债率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7.供应商的绩效指标

供应商的满意度与存货的数量和质量有关,企业在存货上的贷款支付需要及时,对供应商的获利能力同样需要保证,对原材料的进货价格和规格要有企业谈判规则,能处理供货危机。

8.国家的绩效指标

国家的满意度体现在企业的纳税额,及时申报纳税是企业的基本能力,对于税务的减免和合理避税,需要企业在财务方面不触及税收红线。

三、劳动报酬指标的统计

劳动报酬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称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 括:职工工资总额和本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其中主要是职工工资总额。

1.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应由六个部分组成。

1.1计时工资

指按计时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1.2计件工资

指对己做的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可分:标准计件工资和计件超额工资。

1.3奖金

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1.4津贴和补贴

指为了补偿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劳动报酬。

1.5加班加点工资

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2.平均工资统计

平均工资是指全部职工在一定时期同每人平均的工资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工资(元/人)= 工资总额(元)÷职工平均人数(人)

备注:平均工资的统计,可以按企业不同的职工范围(全部职工、管理人员、营销人员、部门主管人员、工程技术待分类统计)计算, 也可以按不同的时间范围(月、季、年)计算。采取何种方法进行统计,应视企业内部核算和管理要求而确定。

参考文献

[1]宋琳,杜成名. 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之道[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