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篇1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是市场竞争时代。公共图书馆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实施知识管理,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无论从自身的职能,社会对信心的要求,观念的转变,还是从已具备的技术支持等各个方面来看,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一、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仍是市场竞争时代,公共图书馆来自两方面的挑战。

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网路技术的广泛运用,拓展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手段和范围,丰富了文献信息资源,降低了知识信息的成本,面临众多具有竞争力的信息服务单位的有力挑战。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内部条件,如技术设施、人员素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问题,不适应经济时代的要求。

1.提高公共图书馆人员自身素质的要求

公共图书馆长期以来忽视人的作用。把公共图书馆馆员当作执行任务的工具,不重视人员素质,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缺乏、学历偏低、能力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相当多的公共图书馆对采访、编目、验收、流通、阅览和咨询服务等管理都是人工进行的,管理成本、差错率、拒借率都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流通率都低。目前,许多公共图书馆介入了计算机管理,登录、编目、、典藏等,做到了手工与计算机并用,但编目自动化水平低,实现联机编目仍需时间,资源数字化和活动网络化有待进一步完善。总之,馆员的知识和能力都有待于提高。

2.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

农业经济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以藏书为主,重藏不重用,以馆藏要素居中;工业经济时代的公共图书馆藏用并举,以读者为中心,一切为读者服务;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图书馆其馆藏和服务实现了数字化、虚拟化、网路化,管理应以馆员要素为中心,充分发挥馆员的创造性。注重信息的选择、归类、合成、重组,形成新的知识信息,实施知识管理,高度发挥馆员的分析、推理、综合的创新能力。

3.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公共图书馆业成为智业

所谓智业,指为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策划、咨询、项目论证、调查研究、人员培训等各种智力服务的总称。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激烈、信息量大、分工过细、变化多端,客观上要求有专门的产业部门提供智力服务。智业必将成为本世纪的朝阳产业。公共图书馆若想成为智业,必须实施知识管理,造就高素质的开发型人才。

二、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可行性

公共图书馆工作的本质属性就是知识性,公共图书馆从产生就与人类的知识活动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不是自身去创造知识,也不是自身去利用知识,其根本任务是把知识与社会需求联系起来,起到知识交流的中介作用,成为社会知识生产和社会知识利用的桥梁把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这是公共图书馆学基本的哲学思想,图书馆通过应用现代技术和加强服务来解决“信息爆炸”与“知识饥渴”这一矛盾。人类的知识活动包含三个环节知识创造、知识交流和知识利用。知识交流是联系知识创造和知识利用的纽带。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一方面要将已有的编码化知识传递给其使用者,以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员工的集体智慧,不断开发知识附加值高的信息产品,满足社会需求,这为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可能性。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可行性表现在观念的转变、职能的更新、信息需求的变化以及各项技术支持等。

1.观念的转变为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条件

社会已经充分认识到知识信息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并且全社会都在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人们从更广泛、更快捷、更全面的途径中去吸收和获取这些信息,主动去接受和应用知识信息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形成一种普遍的高度信息敏感性。人们对知识信息的渴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知识信息的参与人们对信息需求的产生,一方面表现为人们生活环境日趋复杂化,需要人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和利用相关因素,使自身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表现为为了处理和分析日趋复杂的工作对象,人们只有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信息、获取知识信息,才能促进知识信息的利用和再利用。“我们都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但是我们渴求新的信息”,正是这种执著的知识信息需求使得知识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并为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条件。

2.社会职能的更新为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保证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公共图书馆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其基本功能的社会表现形式。国际图联(I—FLA)于1975年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大家一致认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二是开展社会教育;二三是传递科学情报;四是开发智力资源。后来,有人认为,这种概括不尽全面,又添加了“文化娱乐”功能。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就在其各种职能的不断发挥完善中逐步走向未来。现今,面对信息化浪潮的迅猛推进和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也有了新的内容和活力。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对公共图书馆信息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开发信息产品并发展信息产业已是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的重要议题;同时,南于网络进人了普通人的生活,如何帮助用户在浩瀚的信息网络中迅捷地寻找所需信息资源已成为公共图书馆不可推卸的一项任务,因而现代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将增加“开发信息产品”和“开展网络导航”两项内容。公共图书馆职能的演化体现了其服务功能的扩展和服务内容的转变,这两项职能的实现需要图书馆对知识信息资源进行加工、研究,为用户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知识信息产品,从而为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职能上的保证。

3.信息需求的变化为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创造契机

社会信息需求决定着公共图书馆的生存,早期图书馆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出现了以精神生活为主业的神职人员及与此关系密切的王室统治者,他们的信息需求规定着早期图书馆的存在。一部图书馆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信息需求演变史。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只有顺应人类的信息需求并随之动态发展,才能够生存下去并获得发展。用户的信息需求是随时代变迁、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科技进步的要求而改变的,当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知识管理诞生以来,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文献本身或只有文献外在特征描述的书目信息的需求,而是要求公共图书馆为其提供细致到知识单元嗍艮务,这种需求层次的改变为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再创契机。

4.各项技术支持为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提供帮助

篇2

关键词:建筑业; 施工; 安全 

Abstract: No matte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r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roduction sec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owever, for a long time, construc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national occupational safety accident, the highest rate of industrial sector, construction safety incidents In addition to causing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but also led to a huge direct and indirect economic losses, but also may lead to adverse consequences for all aspects of productivity, cost, quality,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reduce such damage and loss, we need to urgently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S782.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业中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逐渐变得愈来愈激烈化,因此,注重安全管理,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办,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也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一、安全管理的现状 1政府法律和监管 (1)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我国工程建设投资体制的变化使原有的建筑生产安全管理己经不适应现在的建筑生产方式,因此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再加上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效率低,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安全管理不到位,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并行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2)法律法规多而不全,执行力不够 我国法律的“环境与健康”过于薄弱。对建筑活动中“环境与健康”的重视,己经成为国际普遍关注的话题。工程建设的目标体系已经由传统的“成本-造价-质量-工期”体系,转向“成本-造价-质量-工期-环境与健康”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己制定了环境管理体系。 (3)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滞后,管理出现真空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机构改革,企业改制,企业逐渐脱离了行业行政管理的束缚,成为了市场中独立的行为主体。与此相适应,建设部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为国家建筑安全专项监督职能的履行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则成为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督职能的履行者。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与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分开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并未真正做到行业管理。这就形成了建筑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模式不一致,伤亡事故统计数据失真,管理工作职责交叉不清。 2企业安全管理 (1)建筑单位安全管理问题 将建筑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发包给不够资质或能力的单位甚至非法的个体承包商。由于这种层层的分包,导致施工管理不严格、安全培训不到位和安全投入不足或基本没有。同时它还使利润降低,而包工头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会减少他的一切不必要的金额开支,导致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不断出现。 (2)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单位主要的安全问题 勘察、设计单位不按要求进行勘察或设计,或改变勘察设计文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使勘察设计成果存在缺陷,不能保证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工程监理单位未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查,在施工工程中也没有对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的情况进行认真监理,发现事故隐患时,也未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整改和消除;检测单位出示虚假报告。 (3)施工单位的安全问题 随着国家基建投资的不断加大,建筑企业准入政策的调整,使得施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施工队伍不断扩大。尤其是最近几年,个体建筑业迅猛发展,施工企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由于施工单位是建筑安全活动中处于的主体和核心的地位,建筑安全问题主要出在施工单位的身上。

二、完善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1. 加强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管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制度已进一步健全,同时也完善了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但与其配套的监管机制并不完善,国家监督及执法人员应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对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确保安全工作上下贯通,左右连接,确保安全,消除隐患。   2. 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   安全问题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始终,安全管理则是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尽管诸多成功的工程实践证明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引擎之一,但安全管理的投入、绩效和损失仍然不能像工期和质量等一样被企业看作是经营的驱动力。因为,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应该逐步树立起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需要、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只有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安全管理才可能真正成为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其对施工项目保驾护航的作用。

篇3

1.对施工项目成本的事前和事中控制不足

在目前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很多项目经理部都比较后知后觉,并且对各种事情的处理力度与效率也不够,尤其是在成本的事前与事中控制上。对于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大部分项目经理都会选择在项目结束以后或者是项目接近结束的时候,对施工项目的成本进行系统的核算,但在项目开始和进行时的成本核算却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了很多项目施工过程的成本问题都只能拖到项目结束以后才能得到系统性的解决,但解决效果也不佳,从而大大影响了项目施工的效益。

2.对质量成本的重视力度不够

我国的施工单位大多对于质量与成本之间的联系没有足够的认识,很多项目都过分的强调项目质量,忽略了项目成本的重要性。虽然说这样做能够大大提升施工项目的质量,但项目却要为此付出很多不必要的成本,影响其总体的经济效益。而项目的经理部却恰恰相反,他们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施工质量,虽然会暂时得到巨大的利润,但企业很可能因为质量不达标而付出一些额外的质量成本,并且影响了企业的声誉。

3.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不足

目前我国的施工企业对于工期成本的重视不足,尤其是对于工期与成本之间的研究不够。部分项目经理部因为项目工期上的明确要求,开始督促项目施工,强行的赶工期,不仅影响了施工项目的质量,还带来了额外的工程成本。

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1.材料成本的控制

对于施工项目材料成本的控制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1)材料采购控制。首先应该由施工人员结合施工计划和施工预算,对材料的采购计划进行合理的编制。对于用量大的材料应该尽量采用招标的方法来寻找最合适的商家,并公正的确定各个材料的价格,并且要保证材料的质量;

2)材料的收验管理。收验是两个部分,即接收材料和验收材料,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对于收料环节,应该着重从采购材料的数量、价格和质量来对各个材料进行复核,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应该及时的通知相关人员。对于验收环节,相关人员应该根据收料小票,对现场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确认,检查无误以后才能填写验收单;

3)材料的库房管理。一般来说,采购以后的材料都会暂时进入库房进行保存,以待下一步的使用。对于一些小型材料,存入库房不会有太大的冲突,但对于一些体积大的建材就比较困难了。为改善这种现状,应该设置虚拟库房,即在露天区域划定一定区域存放大型建材,并进行严格管理;

4)材料的发放管理。首先领取材料的人员应该提供相应的材料发放依据,并且在发放材料时办理相应的领料手续;

5)材料的使用管理。在这之中,主要强调材料回收利用的重要性,使整个施工项目中的材料损耗向零损耗靠近。

2.工期成本的控制

从一般的角度来看,施工项目如果能够更早的完成,就能更快的发挥其经济功能,将会带来更大的收益。但事实上,能够在规定的施工项目工程造价内,提前完成项目施工是非常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工期成本的控制要与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良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工期缩短与成本降低的双重效果。如果不加研究和规划,盲目的缩短施工项目的工期,就会造成项目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度浪费,不仅不能很好的保障工程的质量,还带来了大量的额外项目成本。因此在实际的施工项目中,相应的项目成本管理人员应该分清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寻找其中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施工的生产要素,并进行实时控制,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目标的实现。

3.质量成本的控制

质量成本是施工项目为了提高整个项目的质量或者因为质量成本标准不达标而产生各类附加成本的总和。在预防成本方面,首先应该做好质量规划费,即可靠性研究及质量分析等带来的费用。其次应该对施工项目的工序进行合理的调整,并通过相关技术指导控制工序成本。最后还要注意新产品鉴定费、质量培训费、质量信息设备费等其他预防成本的控制工作;在鉴定成本方面,应该明确鉴定成本包括采购材料的检验费、施工工序的服务费、质量评审费等,继而根据各个费用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在内部故障方面,首先应该计算好废品的损失,并根据其损失的不同原因追究相应部门的责任,对于检测或者修复不合格的产品,应该及时的进行返修。此外还要控制好因为施工项目停工或者材料不合格等方面引起的额外施工项目成本;在外部故障成本方面,应该明确外部故障成本分为保修费、赔偿费、施工罚款等,继而进行综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通过对质量成本控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施工项目的成本与质量存在着很紧密的关系,并且质量成本的控制并不是要求不断的提高施工质量,而是应该寻找质量与成本的最优结合点,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项目成本。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职业学校 实施 精细化 管理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24-01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近年来,我国诸多企业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和正在推广精细化管理模式,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者,面对职业教育目前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生源紧张、学生素质较差、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就业压力大、办学经费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在职业学校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

1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管理队伍、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首先,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管理队伍管理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和锻炼管理队伍本身的过程。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就要求学校管理人员学习和理解精细化管理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学习有关学校和相关部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成功经验,此过程就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还要参与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细则和办法,这对管理人员来讲,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后,管理人员本身也将受到相关制度的约束,又因本身是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起表率作用,所以自己的行为应更加规范,责任感应更强,这也促使自身素质的提高。

再者,精细化管理也有助于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教师作为学校员工中的主体,既是教学者,又是管理者。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受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的约束,这必将使教师责任心更加增强、更加钻研业务、更加努力的开展教学改革、更加努力做好教学工作,这样,教师的业务素质自然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参与学生管理。教师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去管理、教育学生,这又使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得到锻炼,使教师养成“精细”的工作习惯。同时,教师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将会更加注重为人师表,更加注重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

2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和谐校园的建设

首先,教师是学生管理队伍的主体,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必将影响学生管理的效果。如前所述,精细化管理可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必将使学生管理水平获得显著提升,继而提高学生管理的效果,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其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将使学生管理的制度更精细、更规范、更科学、更具可操作性,这将有助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管理的效果更加明显,也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总之,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有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3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又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教师队伍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促进了教学责任心的增强。这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得到进一步好转。这也将使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其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将使得校内实训设施的管理更加规范,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也有助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对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另外,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将使得对学生学习的各项考核更加严格和科学。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4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学校声誉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如前所述,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管理队伍、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必将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使学校声誉获得全面提升。

篇5

【关键词】房建工程;质量要求;质量监督管理;必要性;措施

房建工程的质量安全关系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有利于建筑企业顺利实现经济效益目标展。

一、房建工程的质量要求

1、房建工程质量的可靠性。房建工程质量是建筑各方追求的目标,要想使房建工程质量可靠,必须从房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入手,在重点做好房建工程施工的基础上,形成对建筑施工过程和重点的保证。

2、房建工程的经济性。房建工程施工需要在质量、效益、速度三者之间找到平衡,有效的房建工程技术实施和工艺会提高房建工程的经济性,并会提升房建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进而打造出房建工程的精品,为建筑和社会发展服务。

3、房建工程的适用性。适用性是房建工程质量的重要参数,是房建工程实用价值的体现,是房建工程使用性和可靠性的集中体现。通俗地讲,是指住宅房建工程项目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程度;商业房建工程项目满足社会物资交换的程度;公共建筑满足人们交流和沟通需要的程度。

4、房建工程的耐久性。房建工程耐久性是各方主体关注的主要性能,如果没有房建工程的耐久性,房建工程也就谈不上可靠性和适用性,更不能奢谈房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房建工程施工中,材料、技术会影响房建工程的耐久性,是房建工程地域自然侵蚀、理化损害的基础。房建工程耐久性越高,房建工程质量就越高,房建工程的价值也就越大。

二、加强房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现代建筑项目日趋复杂,对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这样才能为房建工程质量提供保证。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好与坏,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跟社会的安定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加强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在房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要认真的对待实施房屋房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这无论是对国家、对人民,还是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管机构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的方面来看,建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对提高我国房屋建设投资效益跟建设水平有着很大的发展;在建设单位看来,这个制度可以精简筹建机构中没必要的部门,给他们带来实用性很强,经济效益很高的优质管理;施工单位看来,这个制度可以在建设单位委托监理机构交涉的时候,在技术上面跟管理上面有着共同的言语,尽管说是发生了争议,也容易安装现行的专业法规去解决处理,对工期里安全施工有着重要保证;在监管机构看来,这个制度可以令其在各项房屋施工工序里进行相应的监督,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造出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加强房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1、明确责任,确保质量安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系统复杂过程,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承包关系。要想提高房建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将关于质量的管理目标分解到房建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部门,确定出不同施工阶段以及不同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目标。对于重点的施工管理环节以及施工管理部分,施工企业需要区别对待,加强对其的重点管理以及重点控制。同时,实行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制度,确保各个施工部分人员明确施工目标。加强房建工程施工单位、管理单位、监督单位、检测检查单位等之间的沟通,加强其相互合作,强化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实现房建工程施工各个部门之间的施工关系协调。

2、严把房建工程施工过程质量关。(1)制定出质量解决方案。质量问题贯穿到房建工程施工全过程中,质量问题很难一次性解决,只有对于房建工程施工进行阶段细分,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解决,才可以进一步解决施工中的主要质量问题矛盾,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制定出质量解决方案。(2)严格把守人才关。房建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人才聘用时,需要从综合素质、业务能力、身体健康、政治素养等多个方面,对于选聘的人才进行审核,提高人才的管理与运行综合能力。(3)做好质量审恕7拷üこ淌┕ぶ柿可蟛樾枰从细节入手,包括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计划、质量检测方法等具体环节入手,通过建立完善的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房建工程施工质量。

3、加强材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建筑材料是房建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房建工程的质量问题都不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绝大多数是因为建筑材料不合格导致的。在房建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中,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把关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选购时,一定要货比三家,选择质量最好的。尤其是对工程关键部分的施工材料,最好通过科学合理的招投标来完成,并且要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公平性和合法性。与此同时,建筑材料在进场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工作。必要时可以进行复试取样,一定要保证建筑材料合格。

4、加强进度控制,确保工程如期竣工。在进度控制方面,要根据施工方案和建设目标,结合具体的施工条件,合理确定施工的进度计划,对施工各环节的进度进行控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尽量将施工进度进行细化,包括施工进行之前的准备、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人员和施工环节的相互配合等各方面,使各工序的施工人员都能够密切配合,使施工的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有效控制各环节所需的时间。另外,很多新工艺和新技术也可以起到节省施工时间的作用,可以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引进和使用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传统的施工管控中的难点与关键点,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性难题,有效控制施工时间,确保房建工程如期竣工。

5、改进监督手段,提高监管效率。质量监督管理必须不断提高监管手段的科技含量,提高监管效率。在监督手段上由定性检查转变为定量检查,做到仪器检测,改变过去检测手段采用眼看手摸的落后方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必须配置钢筋扫描仪、数字显示式回弹仪、取芯机、激光测距仪、激光定位仪、便携式桩基动测仪等设备,重点对承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主要受力钢筋的数量、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承重砌体的砂浆强度等进行监督抽测,对工程内在质量进行科学定量地分析判断,加大监督抽测的频率,树立监督工作的技术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也使质量控制点有效前移,通过设备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使预控防范能力大为提高。

结束语

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对房建工程的质量要求。房建工程的质量涉及到了许多方面,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管部门一定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对房建工程的质量做到严格把关,做好相应的监督和控制工作,保证房建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聂雪芹.当前质量监督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 信息服务

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拓新的服务方式,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关注的重点,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便是信息服务而采取的最新服务措施。

一、高职院校建立学科馆员的必要性

1.学校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图书馆信息资源为学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图书馆面临向读者提供深层次的、更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信息资源的服务,这样学科馆员就成为文献信息服务的创新以及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信息需求。

2.读者服务的需要。学科馆员制度能加强图书馆与各系的联系,在图书馆和各系之间建立起通畅的沟通桥梁;拓宽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加快信息交流传播的速度,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有效地为教学科研提供情报收集、分析、整理等。为读者提供高水平、深层次、针对性强的服务。

3.促进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图书馆的馆藏如不合理,势必会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因此,学科馆员根据对口系的发展,学科的设置,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收集系推荐的图书书目信息及与自己学科相关的各大出版社网上新书信息,提供采访,使图书馆的馆藏更合理、更具有针对性。

4.图书馆优秀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科馆员的工作比较有挑战性,学科馆员要不断学习,以适应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学科馆员制度将极大地激发图书馆管理人员强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二、学科馆员必备的素质

1.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敏锐的信息意识。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经常在不同的信息源中有效地获取、开发、评估、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从中筛选出有学术价值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学科馆员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2.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学科馆员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要对学科基本理论及相关学科的情报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学、信息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既要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前沿信息,还要善于发现和存储最新的文献信息,有针对性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的帮助。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丰富的网络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对象、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服务内容及方式都已向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学科馆员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网络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才能熟练地获取所需信息,才能在网上进行信息、信息交流和信息导航。

三、高职院校学科馆员建设对策和建议

1.加强学科馆员职业道德建设。学校、图书馆领导应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学科馆员制度。加强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是提升信息服务档次的重要内容。学科馆员是馆员队伍中优秀的群体,也是最不稳定的群体。他们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具有爱岗敬业直接关系到为读者服务上,因此,要培养他们从事学科馆员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2.加强学科馆员选拔。实施学科馆员制度,要从学校和科研发展方向、重点学科建设的情况出发,选拔一支优秀的学科馆员队伍,一是从图书馆现有人员中选拔符合学科馆员标准的图书馆员;二是吸收、引进图书馆和某学科双学位人才;三是聘请系教授、专家和已退休的老教授;四是有步骤地培养,对勤奋好学、敢于创新、有思想、热心学科馆员工作的在职馆员进行培养。

3.加强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学科馆员要对庞大的传统文献资源、数字化资源及网上信息进行有序地选择和加工整合,形成适合读者需要的便于利用的信息产品,就必须加强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4.加强人才引进工作。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加快人才引进,不断提升服务内涵,加强学术研究,促进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5.建立学科馆员考评制度。要建设一流的高职示范院校不能没有一流的图书馆,一流的图书馆不能没有一个好的服务体制,因此,对学科馆员的要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是落实好这一制度的必要方法,将这一制度以文本细则的方式公布。

总之,要想在“全国示范性院校高职”做强、做大,就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的深化,是由高校师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而引发的对图书馆的要求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它将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密切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不断地激发读者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各种文献的利用率,持续有效地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旭东:《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篇7

管理学博士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洋博士和本土博士哪个职称晋升快

篇8

【关键词】旅游管理;考试;改革;调研

经贵港职业学院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被批准立项为贵港职业学院2010年度A类课题,编号为A0100。本调研报告为此项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之一,拟通过调研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情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实际数据支持。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作用是否得以发挥。如何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进行课程考试改革,建立全新的符合地方经济特色和专业特色的考试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教改中的重要内容。

一、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1.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旅游行业是个应用型行业,企业迫切需要既通晓服务知识技能,又能解决工作中所发生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技艺型、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仅仅依靠知识的死记硬背是无法达到的。虽然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考试局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授,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考试内容侧重于基本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忘笔记的局面。学生只是成绩达标,却缺乏从事旅游行业所应具有的能力。

2.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行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大多采用统一内容、统一形式和统一标准答案的固定化形式进行,而忽略了应试者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上的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能够了解学生对于现行考试模式的态度,我们对于我院和桂林旅专两个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从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调查问卷反馈信息看,在问题“请问你认为现在的考试模式是否能够体现出你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问题的反馈中,只有3.5%的学生认为能,而一般为36.8%,认为不能反映出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占59.7%,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现在考试模式的态度,说明现行考试模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水平。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3.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科技经济不断进步,知识周期的缩短、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要求,对于每个人都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

终身教育理论要求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应该能够学会学习,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并且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应试教育考试目的是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永远是个被动的角色,考试目的错位,更无法使学生做到掌握方法、热爱学习。同时,尽管高职院校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考试管理,但受社会不良思想影响,现实中学生作弊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考风考纪的破坏,不仅会打击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更多的学教学中生开始不关注学习,荒废大学光阴,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导致整个考试制度名存实亡,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实施考试改革的基本原则

1.考试改革以能力考核为中心原则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目标。为此,要把考试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行业,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如果希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就必须要按照行业标准需求来进行考核。只有引进行业要求,按照行业通行的考核方式去要求学生,才能够培养出应用型、实践型人才。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根据贵港市通泰国际旅行社、贵港市奔马国际旅行社、贵港市友好国际旅行社等6家旅行社和贵港市饭店业的信息反馈,旅游管理专业将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制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具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掌握旅行社和旅游饭店工作中所必备的基本知识、服务技能,成为适应21世纪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需要的品德高尚、语言流畅、技能精湛、优雅大方,富有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严格依照培养目标,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的的考试制度。

3.系统规划考试模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关系到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保证

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就要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第一,要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因为考试改革需要通过教师的努力工作去完成。第二,根据课程分析,制定考试的指导性文件和关于加强考试管理的规定或者课程考核纲要与实施办法。第三,加强考务管理工作,严明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第四,建立健全考试反馈机制,将学生学习效果的情况反馈到教学中,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险波.关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5(4).

[2]陈福军.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11).

[3]黄亚妮.国外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特色的评析和启示[J].高教棵索,2005.

[4]仇伟明.高职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析[J].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5]张磊.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析[C].乌鲁木齐: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04第三次专题研讨会,2004.

篇9

关键词 组织机构 知识管理评估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1知识管理评估的必要性

组织机构的知识管理评估是指组织为了解决知识获取、开发、利用、共享等环节所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以促进知识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1社会发展需求

知识管理作为知识共享时代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而知识管理评估作为知识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同样不可低估。只有知识管理评估工作有序开展并不断取得成效,知识管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知识也才能在共享的时代突显出自身的重要性。

1.2组织机构提升需求

评估是组织机构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遵循的重要流程之一。知识管理评估的开展,它可以帮助指导和调整知识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在知识管理项目中得到的经验,为领导层制定合理准确的目标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以加快企业知识创新的进程,同时也是有效挖掘信息,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方法之一。

2知识管理评估的原则

2.1及时性

评估不仅是对事物发展结果的衡量同时也包括各进度的汇报与分析。因此,知识管理活动的评估要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定期进行,这样不仅能对前一阶段的工作有一个优良评定,同时可以吸取经验教训,为下一阶段的改革与创新出谋划策。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则是该及时性得以体现的重要保证。

2.2专业性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尚未发展成熟的理念,很多组织机构对知识管理的评估仍处在摸索阶段。大部分组织机构都以现有人员兼任知识管理专员在内部小范围开展试点项目。但正是因为知识管理本身的新颖性和知识管理评估的借鉴经验少,我们才更应该配置最权威的专家组成最专业的团队来从事评估。

2.3预见性

规划是一个组织机构开展某项活动前的必要步骤之一,知识管理评估也不例外。事先有对应的计划和预期成果,活动开展中和结束后的评估都与先前的预期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发现优点与不足,从而更好的开展下一步工作。

3知识管理发展阶段的评估

根据知识管理从无到有的发展特点,笔者将知识管理的发展阶段评估总结为以下5个等级:

3.1传统阶段

该阶段是指组织机构处在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中,只是简单的对文件、档案或者信息按部就班管理,上至领导下至基层员工,没有任何“知识”甚至“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管理评估更是无从谈起。该阶段知识管理的特点是“零基础”“零意识”“零应用”。

3.2萌芽阶段

组织机构知识管理开始进入萌芽阶段一般是在在外界因素的推动下,“知识”、“知识挖掘”“知识管理”等概念逐步深入组织机构的改革创新思潮中。知识管理的萌芽阶段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领导先行意识到上述概念,并试图在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尝试引入知识管理的思想,并在结果看这种“新型概念”――知识管理,究竟是否值得引荐,究竟能否对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另一种情况是某些员工开始注意到上述有关知识的概念,并通过个人负责的具体工作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体现出来。该阶段知识管理的特点是概念察觉,谨慎保守,以小范围的试点为主。

3.3初始阶段

知识管理的初始阶段是指组织机构内部对知识管理的成本效益已基本达成共识,各级领导与员工都希望通过知识管理的方式来优化组织机构职能,合理配置资源。该阶段仅仅是意识阶段的共识,对于知识管理的具体流程、各种资源投入比例以及最后的评估都没有准确的定位与最终的方案,其特点是蓄势待发,全力支持。

3.4发展阶段

组织机构的知识管理如成功的进入知识管理的发展阶段,那么就意味着组织机构在知识管理领域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而这还远不是知识管理发展的最高级别,组织机构若想使得知识管理取得进一步进展,就必须成功的处理好摆在面前的是两项重要任务。该阶段知识管理的特点是反思成果,改革创新。

3.5成熟阶段

成熟意味着事物或行为发展到完善的程度。目前来看,几乎还没有任何组织机构上升到知识管理的成熟阶段,因此该阶段被视为知识管理的理想阶段。知识管理进入成熟阶段就说明与知识管理有关的意识层面、员工参与层面、技术层面等每一项指标都满足了知识管理整个流程的发展条件。

4未来发展方向

4.1个性化

目前来看,组织机构在具体的知识管理评估中都愿意借鉴自身成熟的经验或外部成功的案例。但在如今这样一个个性化的时代,“特色”是一个组织机构永葆活力经久不衰的灵丹妙药。知识管理亦如此,每一个员的知识构成不尽相同,每一个组织机构的知识来源与管理方法也各有特点。

4.2现代化

社交媒体,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而社交媒体工具则是网民自发贡献,提取,创造新闻资讯,然后传播时借以利用的工具。知识的逐渐移动化要求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管理评估都要与时俱进,这也就意味着知识管理评估空间时间范围的扩大化和评估方法更加的多样化。

4.3精细化

S着知识共享时代的发展,组织机构的知识管理评估对象除组织机构本身外,作为知识重要来源的个人也会逐步列入评估范围内。粗放式的评估只适用于知识管理的起步阶段,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评估对象一定会细致到某件事、某个人甚至是某个知识,这种精细化的评估与充分挖掘知识的理念相呼应,同时也是知识管理评估不断完善的具体体现。

篇10

【关键词】 知识管理;护理管理;运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7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20-02

1 护理管理中推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护理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知识已被企事业单位提升到战略资源的位置,采用知识管理势在必行。在外界大环境的影响下,医疗护理行业中也有必要实施知识化管理。医疗机构具有提供治疗和保健服务的职能。在提供治疗和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有护理人员的参与。护士是护理服务的提供者,护理的目标是帮助公众满足人的基本需求,通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这四项基本职责来实现的[1]。护士在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不仅需运用传统的“手里做,嘴里说,脚下移”的原始模式,更需要知识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资源。它是需要通过开发、维护、应用一些信息处理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达到方便、快捷、敏锐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服务流程,降低工作负荷,缩短工作时效,防止重复劳动和重复错误,保证护理质量,优化服务信息,增加服务透明度的目的,支持快速的、低成本、高效的决策和问题的解决的过程,适应全球性网络化浪潮的冲击,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拥有优势的行为结构和市场适应结构,充分发挥全院、全市、全行业、全球化的资源优势与资源共享性。整合医疗护理的知识资源,将个人知识和信息提升为组织知识,减少因人员流动带来的知识流失,增加医院的医疗护理知识储备,实现真正的知识共享,充分利用人们头脑中的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的技术及新服务的创新思维。

1.2 护理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可行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新产品如电脑、因特网、电子显示器、床旁呼叫器等都在医疗护理行业中广泛应用。这些是医院进行知识管理所必要的硬件设备,是知识管理的载体。

随着医疗卫生的发展和疾病谱的转变,医疗发展的信息越来越需要快速准确地掌握,并与临床实际迅速接轨。护理需要同医疗手段一样快速发展,齐头并进,彼此之间需要比以往更多的协作,这就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交流、协调和知识共享。这样就能在变化中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同时,新的护理模式也要求护理管理者通过知识管理完成员工的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病例分析讨论、护理诊断方案的评估、全院整体护理水平、查房会诊情况的汇总、促进护理新技术的引进、推介、论证,护理新科研项目的开展等知识交流与应用研究,为获得临床医学知识最大限度的共享与利用提供一种良好的手段。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掌握情况越来越多地通过最新的信息技术来完成,医院需要有知识的人员来维护医疗的知识系统和收集患者的诊疗、治疗效果、护理需求、疾病转归等知识信息,同时需要管理知识来预测护理风险、杜绝差错、防范缺陷,实现医院安全稳步稳固的发展。因此,作为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护理人员也需要掌握必要的知识来满足临床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所以说,拥有现代知识的人员是医院发展和实现知识管理的软件基础。

2 护理管理中实施知识管理的方法

2.1 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 护理部可在医院的这个大环境下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知识管理的体系,可通过设立知识主管的方式进行系统化的知识管理,指导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设置管理模块,将全院护理人员分层次地纳入管理体系中,做到人人参与,资源共享,使护理知识资源转化为最大收益。知识主管带领全院护理人员进行知识共享、创新和增值。

2.2 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管理环境 护理部可通过与院方营造一个利于促进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的工作环境。大家相互信任,气氛轻松,思想活跃,每一个人的想法、点子、建议、意见都能得到理解和尊重,正确的能积极采纳与运用,错误的也可以纠正。锻炼员工的思维能力,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思维与信息,员工也觉得自我价值感得到了体现。通过建立和造就一个能够促进学习、积累知识和信息共享的环境,使每个人都认识到知识共享的好处。

2.3 制定知识管理的发展战略[2] 根据医院各自的特征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通过制定知识管理的发展战略来发现、交流和运用知识,达到迅速传播知识和使护士分享和掌握最新的知识,创立一个鼓励创新和尊重护士知识价值的平台来鼓励护士进行创造性的工作。知识被视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这样有利于护理工作发展与创新。

2.4 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 护理部应积极推进运用先进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的管理系统进行全院的护理管理。知识管理体系的具体运作的贯彻和落实都需要注入适量的资金才能正常化的运行。这就需要一方面院方在年初资金分割和分配中给予大量的投入,另一方面可通过与周边兄弟单位的协作来进行积累资金,达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资金有保障的运作模式。并运用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的资金管理方式,保障资金的合理化使用。

2.5 制定鼓励知识创新和转移的激励机制 护理部应根据医院的发展纲要制定出激励护理人员上进和知识技术创新的鼓励机制,对有创新的技术、技能、科研的人员从物质方面如职称晋升、岗位调整、社会福利等优厚政策与奖励和精神方面如承认员工的知识产权,给予员工更多的培训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等。

2.6 引进、培养人才,重视人才管理 人既是知识存储的载体,又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引进、储备、培养人才对医院护理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注重培训现有的护士,使她们不断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紧跟技术发展潮流,提高护理知识创新的能力,并从多方面多途径拓宽知识面。使全院护理人员形成一个高知识层面,高文化素养,高技术含量,高能力储备的团队。

2.7 建立知识管理评价体系和反馈系统 我们在对知识管理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知识的质量和使用知识管理得的结果进行反复的评测与评价。另外,必须关注的是使用知识的人和被使用的知识内容,两者结合基本上可以评价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对知识管理进行公正、客观地评价后把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变化,及时地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知识主管,便于知识主管能够快速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难题,以便把风险与成本降到最小,使知识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知识管理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3 小结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知识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课题,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尤其是知识管理在护理这一行业中的运用,护士在护理活动如何运用知识进行护患沟通,护理技术创新与革新等。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一体化格局的推进,知识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知识管理将深入到各行各业,成为当今企业制胜的法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