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启发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的启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的启发

篇1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以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作为思想渊源的制度经济学,作为一个学派产生于19 世纪20 年代初。其产生之后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凡勃伦、康芒斯和米切尔等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时期;20世纪30到40年代,以伯利、米恩斯和加尔布雷斯等为代表的从旧制度经济学向新制度经济学过渡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以科斯、诺斯和威廉姆森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时期。[1](p.3)而对发展经济学影响最大的是处于第三阶段的新制度经济学思想和分析方法。

本文将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介绍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的兴起,第二层次阐述制度分析引入后对发展经济学的改进,第三层次由制度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看发展经济学今后的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方法的兴起

随着二战以后一批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从其诞生之日起,发展经济学就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休戚相关,其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解释力和其政策主张的切实效果将直接决定该学科的发展命运。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结构主义从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刚性”出发,提出“资本化、计划化和工业化”“三位一体”的“国家控制教条”(拉尔语),政策推行的结果尽管使一些国家经历了初期的短暂增长,但最终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使陷入了农业停滞、工业萧条、寻租盛行、二元结构次级分化和经济发展乏力的恶果。

不仅如此,结构主义在以发展中国家特殊国情为基础,向理论宏观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其理论基础却依然置身于传统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作为参照来提出其思想和政策主张。一句话,没有将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研究贯彻到微观层面,结构主义最终造成了发展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不协调,影响了其整体的一致性和完善性。理论建构和政策实践上的双重缺陷,最终使结构主义主导的发展经济学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在猛烈抨击结构主义中兴起的新古典主义,在制度既定、交易成本为零和完全信息的严格假定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与发达国家的人们一样会在理性的驱使下,对价格机制做出灵活的反应。发展中国家只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经济发展就会自动实现。既然“价格—市场”机制可以同时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那么独立的发展经济学就无存在的必要。在新古典主义“单一经济学”(哈伯勒语)主张的冲击下,发展经济学面临着“走向死亡”的危险。

事实上,正如尼古拉斯·阿尔迪托-巴莱塔所指出的,“过去经济学家之所以不能够充分解释经济增长,关键是第四个因素—制度—受到忽视。”[2](p.2)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其共同缺陷是都忽视了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未能看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制度缺陷,这不仅损害了经济效率,而且也使持续的经济发展成为不可能。

早期已有些经济学者意识到了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如刘易斯在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中指出,技术进步是表层原因,而由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等所激发的技术创新热情才是更为深层次的因素。他对二元结构的分析显著的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各方面的不均衡性。缪尔达尔讨论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循环累计因果效应,揭示了其制度根源,提出只有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才能摆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库兹涅茨对大量低收入国家的历史统计和罗斯托对“传统社会”的分析,也体现了政治结构、法律体系及社会文化整合等方面的特征,指出了制度缺陷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但是,在这些学者看来,制度是很难进行严格分析的范畴。他们只是描述、罗列了大量的现象,并没在制度研究方面形成体系。[3](p.362)激进主义学派的发展经济学者也注意到了制度因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但他们更多的是从阶级的视角来分析的。

制度分析方法真正对发展经济学产生巨大影响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利用科斯和诺斯等人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以资源、技术和人的偏好来解释经济增长的传统经济思想提出了挑战,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新视角。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已经引起了发展经济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制度内生的经济发展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种流行的观点。[4](p.41)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1、在方法论上

新制度经济学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对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在对新制度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论文的详细考察中发现,“其研究方法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仅仅研究现实的经济现象,不仅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而且模型的假定条件也要符合现实;二是注重以个案为基础的小样本研究,重视归纳,但不排除演绎;三是从边际上入手。” [5]诺斯也强调:“历史至关重要。……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的。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过去只有在被视为一个制度演进的历程时才可以理解。”[6](p.2)这对后来运用新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发展问题的学者产生了深远地影响。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人对“运用启发式研究”的推崇即与科斯、诺斯一脉相承。他们期望“运用启发式研究来详细阐述选择—行动的情况以及这些情况内在的约束和刺激”,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理论“被过度概括模型的危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对启发式研究如何在特定环境适时并安置可变物进行详细说明而得到避免 。”在现实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制度分析可允许我们“穿透”社会事实而不是远离事实的分析模式来对发展问题予以说明。同时,通过“跨文化的启发式研究”得到大量的个案积累,也“应该产生对不同的社会和文明内在的行动倾向理解水平”。[2](pp.351-353)

事实上,不同国别发展绩效的差异,只用正式制度安排往往并不能做出有效的解释,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情况下对发展绩效会有更大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个案研究方法的采用正是源于其对不同时空中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具有的较大异质性和特殊性的深刻洞见。新古典主义的约束条件根本不足以表达这诸多的复杂性。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是在偏好既定的假定下将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意识形态等制度因素给排除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过度简单化倾向,而且还克服了其把经济理论置于抽象时空的。

以赫希曼、缪尔达尔为代表的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也曾就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过个案研究,但由于其主要是从总体上来把握有关变量,因而充其量只是一些粗糙的描述和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倡导方法论个人主义,认为“对社会单位的分析必须从具体成员的地位和行动开始”,“‘社会’、‘人民’、‘企业’或‘政党’不是再被认为是‘一个像个人一样行动的集体’”。[7](p.4)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学者也明确指出,“采取这样的(启发式研究)方法时,我们不必设想人类经验的世界需要被概念化为诸如‘国家’和‘社会’、‘市场’和‘经济集团’或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类笼统的东西。我们可以取而代之地设想交换关系存在于所有社会之中,市场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行动情况中的角色既面临约束也面临机会,约束和机会的存在依靠各种结构的环境所组成的要素之中。”[2]( p.351)对特定环境下个体行为的重视有可能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建立坚实的微观基础,克服结构主义微观基础建构不力的缺陷和新古典主义过于抽象的不足。

虽然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引入制度作为分析对象的前提下,基本保留了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内核”,具有与新古典主义一样的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分析特征。但是,以诺斯和福格尔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则通过对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历史的考察,更具有动态特征。避免了新古典方法将静态方法用于分析发展这一动态问题的窘境。

2、在发展的决定因素上

篇2

[关键词] 实验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实验室实验; 田野实验; 方法论



The Rising and Challenge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

Daniel Houser1 Luo Weidong2

(1.Department of Economics,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Fairfax 22030, USA; 

2.College of Economic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Abstract: Experimentation has been extended to almost every subfield of economics,including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Since the 1980s,economists have come to increasingly rely on experiments to explain and predict economic phenomenon.However,it takes mainstream economists dozens of years to turn their attitude from questioning and rejecting to accepting and supporting.This was partly due to the great efforts exerted by experimental pioneers,but more important was a result of the paradigm shift that occurred in economics in 1980s whe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was challenged by alternative theories such as Game Theory,Industrial Organization,and Public Choices,etc.

篇3

「关键词经济法、凯恩斯主义、干预主义、协调主义

经济法的本质和法的本质一样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就是经济法和其他所有的法律部门一样,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另一种含义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质的规定性,也就是经济法的法律属性。传统法律部门是以调整对象和调整方式来划分的。这种划分方式,受到了来自经济法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挑战。因为包括经济法在内的许多法律部门都可以调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社会关系。本文是在第二种含义上讨论经济法的本质,对法律部门的划分采用的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观点:任何一个法律部门的形成,都有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客观方面是由社会环境造就出的具有某种特殊性的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领域,主观方面要由法学家来解释和总结。 对于从与其他法律部门相区别的角度来理解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干预主义和协调主义。

一、干预主义

1.干预主义的内涵。持干预主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简而言之,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实际上,国家干预和政府干预是没有本质的区别的。因为国家干预是通过政府或者说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形式来实现的。 干预主义的经济学基础是凯恩斯主义。1926年,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了《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一文,开始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命理。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在《通论》中,凯恩斯否定传统经济学中建立在萨伊定理上的充分就业观点,论证一国短期的均衡收入和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因而就业水平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他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存在萧条和失业,是因为“消费倾向”、“对资本的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此,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主义从产生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一直以其为理论基础,制定了大量的以国家干预主义为基础的经济政策,并且将许多政策都上升为法律。1946年英国制定了《就业法》,首次把凯恩斯的“充分就业”思想应用于立法实践。二战之后,英、法、德、日都制定了反垄断法,在经济法思想比较发达的日本制定了包括反垄断法在内的大量的经济法。这一时期对经济法本质的认识也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把经济法定为国家干预之法。人们将凯恩斯称作战后“繁荣之父”。

2.干预主义的破产。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经济现象:滞涨,即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同时并存。滞胀的现实对占统治地位的凯恩斯主义给予了有力地批判。因为,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下降;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上升。于是,西方学者开始怀疑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向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制度“复归”;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货币主义、以拉夫尔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以华莱士为代表的产权学派、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等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在西方经济学中逐渐代替了凯恩斯主义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基本主张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仍然是正确的;资源的有效配置只能由市场来执行,任何市场以外的力量都不能代替市场的作用,而只会起破坏作用;即使市场本身具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但克服与纠正市场缺点的唯一办法在于通过产权明晰等措施来予以完善,决不能依赖市场以外的政府干预。以往之所以会出现市场失灵,正是由于政府干预的结果,而不是市场本身的原因,政府本身也有不可克服的致命缺陷。因此,7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取代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取得了主流地位。多数西方国家都加速私有化,减少政府的干预,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80年代,由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解释现实问题上依然乏力,一批主张“国家干预”的经济学家在继承原凯恩斯主义基本信条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新的经济分析方法对原凯恩斯主义进一步修正,提出国家的经济政策还是有积极作用的,这批经济学家的主张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西方不停地论战,以建立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但从经济生活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这两种经济学的主张将长期并存,任何一方都不能绝对地取代另一方。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对经济生活的调整,是综合运用“市场之手”和“国家之手”的结果,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二、经济法本质:协调主义及其经济学基础

从人类发展史看,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个体(组织和个人)利益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始终。这一矛盾又表现为国与民、国家和企业、宏观和微观、统和分、管理和自主、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计划与市场、国家调节和市场调节、秩序和自由、公平与效率,以及公法与私法等等。在以上矛盾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即要处理国家的意志、行为和利益与企业的意志、行为和利益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关系协调、利益兼顾,使各方都处于应有的合理位置和最佳的联结状态。经济法是社会协调说,是社会经济法。“经济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

协调主义的经济学基础是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的对立统一的经济学。一般地认为,市场缺陷有三类: 第一类是市场本身缺陷:一是自由竞争的结果是必然导致垄断,而垄断必然增加社会成本。二是市场不能很好地解决某些外部经济问题。“只要一个人或一家厂商实施某种直接影响其他人的行为,而且对此既不用赔偿,也不用得到赔偿的时候,就出现了外部性。”(注:[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第146页。)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负的外部性一般来讲对社会是有害的,比如污染使一方受到损害却得不到赔偿。三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均衡,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时或效用最大化行为恰使每一市场的供求相等,均衡价格把秩序强加在可能发生的混乱上,这时政府或国家的干预是有用的。四是市场经济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五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公共物品的生产。六是市场无法解决社会公正问题。自由竞争所导致的收入和财富的两极分化,只有通过国家广泛控制社会资源的制度,从而使中央有计划地分配工业品成为可能,这样才能找到有效的补救办法。 第二类市场缺陷是由于市场本身发育不完善而出现的功能。市场缺陷的存在要求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但国家干预也不是万能的。国家即政府在干预经济时,也存在国家失灵或曰政府失灵(虽然政府失灵和国家失灵在政治学上有一定的区别,但从对经济生活干预的角度上来说,国家失灵和政府失灵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下文中提到政府失灵也是指国家失灵)。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说“对那些提议对市场失灵和收入分配不平等采取政府干预的人们,经济学家提醒他们也不要忘记政府同私人市场一样有缺陷”。(注:[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2—503页。)“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注:[美]保罗?A?萨缪尔森、 威廉?D?诺得豪斯:《经济学》(下),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1189页。)受现在流行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经济学家又把政府失灵称为公共失灵。(注:公共选择理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学研究领域。它运用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分析了现实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政治个体(选民与政治家)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引出的政治团体,特别是政府行为的特征。公共失灵即政府失灵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公共失灵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政府所获得的经济信息受政府本身的信息传递机制和政府本身的判断能力的限制,这些限制会使政府的决策失误。 二是政府机构的低效率。即政府机构本身缺乏竞争导致低效率;没有机制能降低成本;监督信息不完备。 三是政府的干预容易导致寻租(rent seek)。 寻租是指“为了寻求对自己有利的政府政策而采取的活动”。(注:[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26页。 )政府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它拥有一般组织所没有的权力。政府制定的政策有时会对一些人有利,而对另外一些人不利,这时,某些企业或个人就会设法使政府制定对他们有利的政策,导致政府的政策不一定对社会的资源配置有利。 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在自由主义盛行的时代,忽视政府或国家的作用,市场失灵就更加明显。在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年代,忽视市场的作用,政府失灵更加明显。“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有时失灵为政府干预留下了作用的空间,其存在和发生作用的价值需要经济法加以确认。而政府干预的缺陷和有时失灵也不容忽视,它需要经济法予以纠正、限制乃至禁止。这样,就产生了我们认识经济法本质的基础。”(注:王保树:《论经济法的本质》,载马俊驹主编《清华法律评论》(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因此从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的逻辑中,我们可以看出,强调任何一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强调经济法的本质是协调。

三、把协调主义作为经济法的本质有重要的法学意义

第一,有助于正确指导我国经济立法的实践。法学理论对实践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对立法活动的指导。强调经济法的本质是协调主义就要求在制定经济法时,既要规定政府的权利,也要规定政府的义务和责任;既要规定市场主体的义务,也要规定市场主体的权利。忽视任何一方的权利和任何一方的义务和责任,都会导致法律的失误。特别是对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我国,既要肃清国家干预过多遗留的问题,又要防止片面强调市场调节的作用,认为市场调节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不切实际的做法。

第二,强调经济法的协调主义符合法律的发展趋势。其实,强调公正的法学家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论述了协调思想。美国社会法学的创始人庞得把法律看成是一种在通过政治组织的社会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安排而满足人们的需要或实现人们的要求的情形下,能以最小代价为条件而尽可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制度。庞得对法律秩序所应保护的利益进行了分类。他把利益划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后一类利益中,除了其他内容以外,他还把一般安全利益、个人生活方面的利益、保护道德的利益、保护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益以及经济、政治和文化进步方面的利益包括在内。庞得也认识到了各种利益之间的冲突,提出在一个时期可能应该优先考虑一些利益,而在另一时期则该优先考虑其他一些利益。但是庞得认为“法学家所必须做的就是认识这个问题,并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向他提出的,即尽可能保护所有的社会利益,并维持这些利益之间的、与保护所有这些利益相一致的某种平衡或协调。”(注:庞得:A Survey of Social Interests,57 Harvard Law Review 1 (1943 ),pp.1—2,转载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148页。 )虽然庞得是从法学家的任务提出的,但是他的各种利益的平衡协调的思想是与经济法本质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也是经济学家和法学家思想在协调主义方面的耦合。事实上,要求所有的法律部门都兼顾各种利益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种法律部门总要优先考虑某一方面的利益。比如民法始终不能也不必冲破“自由的财产流转法”的藩蓠,否则民法不就是民法了。而作为社会化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管理的社会化与国家介入经济生活、“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即两只手的协同并用、纵向经济关系与横向经济关系的平衡结合、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之经济法,比其他法律部门更应当强调协调主义。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式教学;有效教学;学习情感;教学效能

教育学认为,情境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标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情感特性的活动情境,利用生动场景与教育因素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内在情感得到教育和进步的一种教育方法。孔子的“相机教学”著名论断、孟母的“断织教子”经典故事都是情境式教学的典型范例。高中数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和激发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主动去探讨,去学习。可见,情境式教学策略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知的“一剂良方”。

一、利用数学学科生活性特点,创设生活性教学情境,使学生愿意“学”

数学学科是一门生活性的基础知识学科,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它的生动表现。“解决问题”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核心。实验心理学认为,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都对现实生活问题充满“亲切感”,充满探知的“欲望”。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以景激情的方略,抓住数学生活性特征,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变抽象数学问题为现实生活问题,使学生在现实问题教学情境中,内在情感得到“熏染”,学习潜能得到“激发”,愿意学习成为现实。

如在“向量”章节复习课教学时,由于该章节知识点内容较多,重难点较难掌握,以往学生学习该节课知识时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态。教师在该节课教学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新知导入环节就设置出了“一个半径为10米的水轮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转4圈。记水轮上的点P到水面的距离为d米(P在水面下则d为负数),则d(米)与时间t(秒)之间满足关系式:d=Asin(ωt+φ)+k(A>0, ω>0,

二、发挥数学问题丰富性特点,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使学生勤于“探”

高中生在数学问题解答过程中,实践探究能力、思维辨析能力以及创新求异能力等方面能够得到有效的锤炼和培养。众所周知,探究问题的过程是克服思维缺陷、解题阻碍的复杂过程,它需要学生良好探究情感作为“保证”。而数学问题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在解答方法上具有灵活性,在能力培养上具有丰富性等特性,这就为学生探究情感的引导和激发提供了良好平台。

如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问题教学中,教师为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解题实际,设置了“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12=84,S20=460,求S28的值”问题。在该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将问题解答的任务交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知识内涵,进行问题分析探究活动,学生在对该问题案例教学情境的探知活动中,发现该问题实际是一道一题多解的发散性数学问题,该问题是考查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灵活运用的问题案例。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解题思路探究活动,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过程中,得出了:(1)应用基本量法列出关于a1和d的方程组,解出a1与d,进而求出S28的值;(2)因为此数列不是常数列,所以S28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零,可设Sn=an2+bn,代入条件可求得a,b,进而求出S28;(3)因为S12,S20,S28都是关于a1与d的二元一次式,所以可设S28=AS12+BS20,再结合已知条件求出A,B进而求出S28(4)由Sn=na1+可知{}是一个等差数列,,因为2×20=12+28,所以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有2×=+,从而求出S28的值。这时,教师让不同探究学习小组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进行问题解答,其解题过程略。最后,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解题过程进行总结,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并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梳理归纳,从而使学生在享受探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问题探究活动。

三、放大教学过程连贯性特点,创设评价性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思”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学生主体特性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利用教学过程的连贯性特点,在教学不同环节设置体现学生主体特性的评价性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评析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思考。

如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巩固反馈”教学环节,教师在学生解答问题基础上,设置了“解不等式≥2”数学问题,并展示了“解:先将原不等式转化为-2≥0,≥0,所以≤0,由于2x2+x+1=2(x+)2+>0,不等式进一步转化为同解不等式x2+2x-3

篇5

关键词:企业集团;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公司治理

一、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的倍数高于要素投入的倍数,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单位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出现要素报酬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中的规模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导致的生产量的增长。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有用性,这种规模扩大表现为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是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若干工厂在数量上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扩大 。

既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企业规模是企业提高规模经济的有效手段,那么大型企业集团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实现这种手段的一个有效途径。企业集团的产生必然以企业的存在为前提。当单体企业无法解决自身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时,企业单一的经济职能就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取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必然走上垂直联合或横向扩张的道路。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曾论述:“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提出,“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新的生产力,许多人在一起协调地进行劳动,并不等于个人劳动的简单总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协作,企业之间同样也存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集团内各成员公司之间通过经济联合,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发挥“1+1>2” 的整体优势,从而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2. 竞争与垄断。企业为什么一定要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呢?保罗·萨缪尔森指出,“当大规模生产出现规模效益并降低成本时,一个产业中的竞争者就会越来越少。在这些条件下,大企业就可以比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并将不能生存的小企业廉价出售”。如果某个产业存在规模经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这就意味着较大的企业在成本上比较小的企业更具有优势。小企业在竞争中将破产或被并购。当“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出现在当企业在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的时候,10%或者20%,甚至50%,该产业就会出现垄断的趋势,因为它只能容纳为数不多的几个大生产者”,“成千上万个完全竞争者要想和平地竞争共处是很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大企业具有远远高于小企业的效率”。同时,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特别是进入的高成本,使得新企业进入一个产业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从而企业将更加追求垄断,获取市场权力,即使它无法永久保持垄断地位。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产业集中、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同时,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大企业比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开始了产业集中过程。欧美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和相互间的购并,逐步形成了产融资本相结合的财团型企业集团,其中康采恩,作为垄断资本的“最高支配形态”,体现了产业集中。企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压低原材料价格和企业计划成本,并有对产品价格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

3. 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企业从事多产品生产的成本节约现象。威利格(Robert D·Willing)等经济学家提出企业从事多角化经营时存在着经济性,这种经济性不同于规模经济,是一种范围经济,即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我国研究网络经济的纪玉山先生在研究网络经济的外部性时,指出“正如资产的专用性推动了规模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一样,信息、知识等软要素的共享性推动了范围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即企业为生产一种产品而投入的资源,在生产其它产品时可以共享这种资源。这种资源包括了技术、管理和专用设备等。正因为范围经济的存在,对企业集团而言,核心企业的先进的工程技术、管理方式、经营信息可看作是一种“公共资源”,子公司增加使用核心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信息等并不减少核心企业对这些生产要素的边际使用。相反,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激励企业横向或纵向联合起来,使企业由因规模经济单纯地扩大单体企业规模发展到因范围经济而建立企业集团,这是企业组织形态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事实上,无论是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都是与企业内部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设施和技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过多的假设与抽象,如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交易成本为零等暴露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和问题。而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制度经济学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描述,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乌托邦式的幻想,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即对制度的分析与重视。

1.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把货物和服务从一个经营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的成本。当在企业之间或个人之间进行这些交易时,交易通常包括产权的转移,并以合同条款来规定。如果要提高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效率,必须要降低交易成本。按照罗纳德·科斯的理论,企业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手段,它与市场机制一起完成对稀缺资源的配置。企业“内化”市场交易会减少交易的费用,若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企业就是比市场更有效率的交易管理机制,那么在最大利润的动机之下,企业就可以无限扩大,最终完全取代市场。事实上,企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市场,当企业规模达到了均衡,即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费用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外一个企业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企业就会停止扩张。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既然市场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组织,那么,企业内部的计划交易可以替代市场交易,企业内部的计划可以替代市场的价格机制功能组织生产经营。当传统的企业外部市场难以组织某些产品的交易时,企业就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来进行内部交易。当企业的这种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形成了跨国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就是在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管理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就成为了企业集团确定其规模的经济学标准。

2. 治理结构。奥利弗·威廉姆森提出了双边治理的思想,即持股企业可以法人股东的身份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被持股企业的内部事务实施有效控制。持股企业既可以基于股东权力对被持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双方也可基于各自独立的利益讨价还价。虽然威廉姆森并未将双边治理与任何具体的经济组织相联系,但是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双边治理的思想。随着市场体系的日益完善及科技的进步,企业开发的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企业生存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因而企业要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组织规模,开展多元化经营。但是由于规模不经济的存在,企业不可能无限地扩大组织规模。因此,企业可能会停止相关业务的一体化倾向,转而通过建立以自己为核心企业的方式,把其它相关企业作为自己的外部组织,通过资金、技术、人事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仍旧是独立经营的法人,但是却获得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及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李维安提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就是由管理向治理转化引致效率提高的过程。原有企业通过内涵式分化和外延式兼并,以治理职能代替管理职能,实现企业集团化。企业集团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是对市场和企业的替代,它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整个经济组织运行的费用。

三、对我国组建企业集团的思考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企业重组、行业重组的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集团在全体企业集团中占主导地位。由于历史、制度、竞争等因素,我国的企业集团仍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1. 企业集团的规模。最优经济规模和交易成本的存在说明了企业及企业集团不能无限地扩张。企业集团并非是多个企业简单地相加,而是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等形式来实现的。企业集团的经济技术力量远远大于各企业经济技术力量之和,具有整体效益优势。但是,我国的企业集团在组建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企业被“拉郎配”般地捆绑在一起的现象,虽然实现了经济规模,却导致了规模不经济。而且我国的企业集团过分强调资本运营及低成本扩张,集团规模虽然迅速膨胀,而管理体制依然陈旧,缺乏创新,导致企业集团管理链条过长,效率低下。

2.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并通过资金、技术、生产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而我国的企业集团却象企业,产权不明晰,母子公司体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不完善,各成员企业没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仅相当于企业集团的一个职能部门。我国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 企业集团的垄断。“马歇尔困境”指出,竞争带来了垄断,而垄断却抑制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虽然垄断也创造了财富,但它天生是低效率的。欧美国家实施的《反托拉斯法》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诸如洛克菲勒石油集团、AT&T、微软等集团对市场的垄断。由于我国制定的迅速发展企业集团的战略,企业集团特别是国有企业集团享有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并提高市场进入壁垒,因而这些企业集团都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垄断。

企业集团的组建是个长期的战略,只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并克服盲目扩张带来的种种问题,才能建立起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拥有经济效益的大型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 微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1999.

2.马小刚,杨荣良,丁一.建筑企业集团形成的经济学动因.重庆大学学报, 1999.021(005).

篇6

关键词:统计学 经济学 产生与发展

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就是一种明显的统计行为。可以说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统计活动在拥有相同的历史,而这也充分说明了,统计与经济历史悠久。但是统计理论与经济理论诞生同一时期,而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关系。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经济学与统计学在发展中互相促进,两者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着巨大的进步空间与交叉可能。

一、统计学与经济产生与发展

统计学与经济学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作为独立学科,两者发展已经历经了几百年,根据两学科的发展,也都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古典时期的统计学共跨越两个世纪,存在于100年的时间里,而这时刻就是处于萌芽状态。古典统计学主要包括政治算术、赌博数学与国势论。这三时期的发展都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概括而言,在萌芽阶段的统计学时期已经产生了将统计活动作为一种理论来总结统计学,而这并不是偶然。而这首先就是因为欧洲各种实践活动经验积累已经达到了理论的程度。古典统计学与古典经济学在共同的环境下不断完善,同时也不断的进步。从细致方面来说,古典统计学与古典经济学存在着这几个相同之处,首先,产生背景相同,统计学与经济学的产生都是在早期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争夺的财富,在争夺海外殖民的时候也被作为争夺的财富。其次,目的相同,即都是为能够富强国家财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而产生的。在这样一个时期,古典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追求国家财富。最后,研究的主体相同[1]。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从萌芽发展来看,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市场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矛盾与社会经济合计。而在此过程经济矛盾与社会矛盾共同发展。就统计学与经济学不同。

在研究统计学与经济学产生的过程中,两者可以称得上是共同生存又共同发展。唯有经过他人的整理,就会觉得有实在感。无论是对于学生都参与的发展的变革过程中,为双方面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而言,统计学与经济学相互结合在一起。

二、统计学对经济发展的运作

从实施的教学来说,如果没有数字与统计分析,进行经济分析后就包含了分析与量的发生。可以说,经济离不开统计学的支持。对于任何经济学家而言,擅长运用统计资料与方法。

(一)经济学属于实证学科

从最初牛顿提出来实验科学方法,随后他人在此基础上开始深入的研究。经济学已经开始从中世纪的神经教义演绎推理的桎梏脱离出来。经过观察、经验、数据与统计方法,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那么经济学的发展就没有基础,也就没有过程,因而也就难以形成科学的经济学理论来对相关的经济学行为进行概括。如果缺乏统计学与统计学实证理念,那么经济学就很难获得长远的发展,也就难以获得统计学相关理论的支持。

(二)经济学属于政策科学

从发展的最初阶段,经济学就是为国家社会经济政策而服务的。因此,政府政策是经学研究必须面对的。《国富论》的出现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各方面可以看出,经济学属于一门政策性的科学。在设计政策的时候需要将量作为分析的根据。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政策的设计与决策以及现代化阶段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量的分析基础上。而这些都是经济学发展的基础。在统计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学的这一项特点,促使统计学极大地促进了统计学的发展,并且统计学为后期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经济学属于道德学科

任何学科的发展必须建立在道德评价的基础上,也就是价值评价与伦理评价。这对于统计学和经济学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没有量的分析就直接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判断,就会使得这种判断显得非常苍白。这种判断是经济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2]。而研究统计学可以为这种研究和判断引入量的维度。量的维度是建立在研究和判断的基础上的。这样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学发展的有根据。注重积雪对社会结构发展的影响。但是这这过程还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对社会分层方法也有单纯质的分析,可以透视社会的结构功能。

(四)经济学属于资源配置科学

研究经济学的本质就是要将社会资源配置更科学,而这就肯定会涉及到资源配置的方式。与此同时,还会对资源的计量和配置数量进行分析。而这些都需从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来理解,这样才可以保证经济配置资源达到最佳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可以保证各种资源能够达到最佳的配置状态。而这些都需要经过统计学分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统计学与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互动性。而这些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学科的独立发展,但是又相互的联系。在了解相关原理与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其中发展的规律。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外部性;企业排污控制;排污指标交易

一、企业控制排污的现实紧迫性

环境污染问题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负外部性的社会综合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恶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被视为公共财产而被无休止索取和排放。因为作为“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在几乎不需承担任何成本的环境之上,充分的发展经济似乎是创造财富最大化最小成本的选择。可是随着环境污染严重恶化,如:德国汉堡水污染事件,美国的多诺娜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伦敦的烟雾事件等无不给人类了沉重的教训。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增长较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中国环境部公布的2015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农药有效利用效率仅到35%。

因此,再我国如此严峻的环境污染背景下,排污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了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控制,环境污染问题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就会一直存在,整个社会效益也无法达到财富最大化。目前排污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排污指标的交易。

二、排污控制的法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马歇尔在1910年提出“外部不经济性理论”,指出: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中,对任何稀缺资源的消耗,都取决于供求大小的对比,而环境问题正是这种正常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失调现象。也指企业或者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受益或成本,包括好的积极影响,以及负外部性。在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活动主体对他人和环境造成了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或价格之中。正是因为企业造成的“负外部性”,使我们不得不考虑环境问题解决成本的存在,那就需要将同环境污染与环境利用等相关的外部成本全部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促使企业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作出最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决策。

(二)稀缺性和机会成本选择理论

“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必须做出选择,如果人们所需求的不能完全被实现而只能实现一部分,那么人们将如何选择呢?这就要求我们做出最有效率的选择,效率问题是经济学要研究的首要问题,即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环境对我们来说是极其稀缺的资源,也就意味着人们对环境利用的需求远远超过社会所供给的环境资源。因此,为了解决环境资源稀缺性问题,就要求我们做出选择。

(三)科斯的产权界定理论

产权学派的创始人科斯提出:假定产权界定明确,并且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这也是著名的科斯定理。通过当事人的谈判,使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之所以造成环境污染得不到控制,是因为人们并没有把“环境”作为一种产权,而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看待,可如今环境这个公共物品被人们无限猎取,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断创造负外部性到人类几乎无法负荷。只有将产权界定了,赋予排污者一个有限制的排污权才可以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使排污权确定成一个个在总量控制下分配后的排污指标,使企业将外部性成本归在自己成产成本上。

(四)纳什均衡原理

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那么我们假定排污企业是一种策略组合,在只有市场经济环境的下,企业为了追求财富利润的最大化,会选择最为“理性、自利”的行为:牺牲环境,无上限的追求利益。那么在市场调节的有声劣汰下,所有的企业都会选择同样的做法置环境于不顾,那排污就得不到自发的控制。若有策略组合中有部分企业要治理污染,增加环保设备,那么花费的成本就会变成发展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整体就会上升,价格升高,相比其他企业就没有优势和竞争力。因此,只靠市场的调节,环境污染问题不会得到控制和解决,因为企业不会在其他企业策略不变的情况下选择不利于自己的反应,脱离纳什均衡。

综合上述的法经济学原理分析,法经济学原理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逻辑:首先,我们必须将这部分负外部性成本内化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其次,内化的过程必须是在最小机会成本基础上的最优对策,实现有限制排污权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再次,根据科斯定理,要想实现帕累托最优,则必须明确环境的使用权利和权限,将有规划的排污权量化成排污指标作为一种产权,根据供求进行市场交易,实现一种均衡状态。

三、排污企业处理外部性路径的法经济学分析和比较

企业要将经济学中的负外部性内化成企业的生产成本,选择怎样的排污方法和途径其实是关乎企业生产成本的,那么我们提供企业三种路径,分别进行法经济学的分析来帮助企业选择最有效率的排污控制路径。

在这里我们假设一种情景:甲化工厂每天都排除大量的污水和废气,那么在目前排污控制的大趋势下,化工厂是需要做出改变来调整自己负外部性的。那么企业需要考虑的有:企业防治污染物的成本、排污权指标成本、违反排污控制的惩罚成本。比如这个化工产每年盈利1000万元,路径一(A):购买指标的成本为200万,那么企业盈利还有800万;路径二(B):防治污染净化水源的成本为500万,那么最终化工厂还盈利500万;路径三(C):如果企业既不安装防治污染的装置也不购买排污指标的而像以前那样排放污染的话,须接受政府部门的惩罚是900万,因此最终企业效益就变成100万。

根据图一散点分布图可得出以下结论:①选择路径三时,企业既不安装防治污染的装置也不购买排污指标的而像以前那样排放污染,若惩罚企业所造成的成本C(900)最高(C>B>A),而选择路径一时,企业所花费的成本A(100)最小。②那么企业肯定会选择路径一(A),因为选择路径一时企业所花费的成本是最小而企业可得效益确是最高,即企业选择购买排污指标是企业排污控制最优路径。

相反图二中,如果路径一(A1):购买指标的成本为800万,那么企业盈利还有200万;路径二(B1):防治污染净化水源的成本为500万,那么最终化工厂还盈利500万;路径三(C1):如果企业既不安装防治污染的装置也不购买排污指标的而像以前那样排放污染的话,须接受政府部门的惩罚是100万的话,那么企业盈利900万。

根据上述图二散点分布图可知:①选择路径一(购买指标)时,企业所花费的成本A1(900万)最高(A1>B1>C1)选择路径三时,企业既不安装防治污染的装置也不购买排污指标的而像以前那样排放污染,惩罚企业所造成的成本C1(100万)最低。②那么企业肯定会选择路径三(C1),因为路径三企业所花费的成本是最小而企业可得效益确是最高,即企业选择既不安装防治污染的装置也不购买排污指标是企业排污控制的最优路径。但是环境污染将会更加严重。

根据图一、图二 的不同选择的成本效益分析可知,如果对企业不控制污染的行为惩罚力度过小且不足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收益的话,也就是图一所示的成本C1,(100万),况且防治污染的成本和购买指标的成本都大于企业不控制在污染的成本(A1>B1>C1)。那么企业就会选择污染环境,而不通过其他手段来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因此,要鼓励企业购买排污权指标就要降低购买指标的成本,增加对不排污控制的惩罚力度,使企业选择最小成本的时候同时也是保护环境的最佳经济决策。

四、排污交易指标的设定

90年代,我国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2007年11月10日,国内第一个排污权交易中心在浙江嘉兴挂牌成立。开展多种交易方式:网络竞价、协议转让、储备出让、排污权抵押贷款租赁等。

(一)第三方机构作为排污权交易媒介

由政府授权的三方机构来限制和替换政府的相关排污指标出让的权利,来弱化政府部门的初次分配权利。政府机构可以集合必要的专门机构进行总量控制、排污权各污染物定价、企业拍排污权申报量等信息最终确定出的总量控制下的排污指标数量,数据要科学合理,经过环保、医疗、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专业认定。然后交由第三方机构主要发挥交易平台上最大化信息的公布、买卖指标申报企业的沟通协调节约双方交易成本问题、经过专业评估对排污企业进行年检,上报政府部门,给政府部门关于排污数量、排污交易情况等作出下一阶段的政策调控。最终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政府应当做好引导、服务、监督的职能

如果排污企业对第三方机构的市场维护存在异议或者被不公正对待时,排污企业可以向政府提起申诉,请求作出处理。另外中国环保民间组织也要发挥好监督的作用,治理污染因此就成为企业自主的市场行为,企业不再寻求向政府部门寻租,而是转向积极治污。”最后,我们国家完全可以建立像“银监会、证监会”一样性质的中国环境排污控制监督委员会,对全国排污指标交易市场进行统一的监管,在各试点内也分别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最对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话,可以上报中国环境排污控制监督委员会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诉讼。

五、完善排污指标交易的法律保障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排污交易市场。相关立法必须做好充分的制度保障,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办法》 确定总量控制,并确立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另外制定《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市场规范法》,使排污权得到法律确认。交易者的权益才能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真正得到保障。其次,完善环境公益诉讼

要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排污权指标交易方面的相关规定。其一,建立排污权交易纠纷诉讼机制非常重要,推行建设排污权纠纷民事审判庭和环境行政诉讼审判庭。其二,确定原告的适格范围:要明确将公民、企业作为适格的法律主体,至少要赋予全程参与审判的权利知情权和胜诉时受益的权利;管辖法院应该是使用便利受害公民和企业的原则,如果是划区域的的交易指标纠纷,由约定的或者共同上级法院指定的中级法院进行公正审判。最后,确定被诉范围:明确把对侵害环境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特别是行政机关未依法行政引起重大环境公害列为受案范围。不但在排污权交易中行政权利的干预和滥用以及行政行适法错误、程序违法等行为都要列为受案范围;而且排污权交易纠纷案件判决后由法院直接执行,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必要情况下为维护生态环境公共利益可以不经申请依法强制执行。

六、结语

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权利,也是经济发展可持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排污企业进行排污控制的法经济学原因,指出进行排污控制的关键是解决外部性因素造成的成本问题,通过分析企业选择控制排污的三条路径选择,指出最理性的路径选择也就是交易成本最小的是进行排污指标的买卖交易;之后通过分析控制公权力的滥用而提出了需要一个第三方机构作为媒介机构的构想,最后通过立法、审判、执法等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环境公益诉讼提出了几点建议。使我国在排污控制的作用下实现环境保护和财富最大化的经济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2]程福祜.环境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19

[3]冷崇总.排污的外部性与排污收费[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8(04)

[4]Robin Paul Malloy.LAW AND ECONOMICS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West Academic Publishing,1990:17

[5]李建勇.最优化论与社会总值效益论在侵权案审判中的比较研究――以知识产权侵权为视角[J].东方法学,2012.(3)

[6]钱弘道.法律的经济分析工具[M].法学出版社,2003

[7]刚、葛兴安、邵时洋、李亚东.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中国道路――国际事件与中国应用[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8]林海平.环境产权交易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篇8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金匮要略》 《伤寒证》 张仲景

痰饮和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痰饮的辨治列专篇41条予以系统论述,对瘀血的辨治,该书《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篇》中仅两条,余散见于它篇和《伤寒论》,今将仲景的治瘀内容综合论之,并通过后人对其活血化瘀法的发展应用,以揭示仲师对该学说的贡献。

1 寒凝血瘀,力主散寒活血化瘀

经曰:“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对寒凝成瘀所致之病,仲师力主散寒活血化瘀,具体应用又分三途:

1.1 温阳活血 对女人年五十而下血数十日不止,认为系“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至冲任血虚之老年而发病,故予温经汤(当归、芍药、川芎、桂枝、人参、甘草、吴茱萸、半夏、牡丹皮、阿胶、麦冬、生姜)散寒益气,温经活血化瘀,使血得温而行,不专逐瘀却瘀去血止,乃治病求本之佳方。

1.2 温经通脉 当归四逆汤证为《伤寒论》厥阴病中治血虚寒逆而厥的要方。清·吴仪洛《成方切用》曰“当归辛温,血中之气药为君;通络散逆,必先去血中邪,故以桂枝散太阳血分之风,细辛散少阴血分之寒为辅;未有营卫不和而脉络通者,故以芍药、草、枣调和营卫;通草利九窍、通血脉关节。诸药藉之以破阻滞而厥寒散矣”。

1.3 温补行血 血虚寒凝,冲任损伤之妇女,常会患崩漏、胞阻、妊娠出血或流产后血出不净等疾,仲师指出:均与兼夹瘀血有关,遂创胶艾汤主治之。取地、芍、归、芎补血养血(归、芍又可行血中瘀滞),阿胶养阴填精,艾叶温经止血,甘草调和诸药,清酒同煎助行药势,共收温补行血之功。

2 瘀热互结,急投清热活血化瘀

热邪灼血为瘀或血因热迫外溢致瘀及瘀久化热等,均可成瘀热互结证。仲师本《内经》“留者攻之”之旨,立瘀血宜下之法,首创桃核承气汤(桃、硝、黄、桂、草)治瘀热蓄结下焦的蓄血证,使瘀热随畅泻而解。清.吴瑭以归、芍、丹皮易桂、草名桃仁承气汤,更增清热活血化瘀之力,遂成苦辛咸寒活血化瘀法的代表方。对病久瘀入经络之急者,硝、桂难逐其邪,仲师改虻、蛭配桃、黄成抵当汤,猛攻而获速效。若势较缓者,减虻、蛭量且改汤为丸,成轻剂缓攻瘀热。另《金匮·妇人产后病篇》中的下瘀血汤疗“产后腹中有干血着于脐下”。这种“瘀热在里”“下血乃愈”的治法,颇受后贤赞赏。如隋.巢元方也谓:“若血热搏而生瘀……宜下之”。

3 气滞络瘀,宜用行气活血化瘀

有些肝气失疏,经络瘀滞之患者,可现“常欲人蹈其胸上”之症,仲师名之为“肝着”,创旋复花汤(新绛、葱白)治之。但后人对新绛难考其详,故遇此症之热较显著者,以茜草代新绛;寒较著者,以红花代新绛,取效皆佳。清·叶桂凡遇营气痹窒,脉络瘀阻之症,以此方加桃仁、郁金、归须、泽兰等。

转贴于   4 气虚血滞,最应益气活血化瘀

气虚则无力行血,血滞必痹而不通,痛遂作矣。故对“血痹阴阳俱微……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症”者,仲师立黄芪桂枝五物汤,取芪补元气,率血以运,合桂、芍温阳活血,和营通滞,姜、枣调和营卫,遂开后人益气活血化瘀法之先河。如李杲以芪、桂合归、草、升、葛、红花、苏木、黄柏组成清阳汤,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筋脉紧急之症;清·王清任常重用黄芪略配桃、红、芎、归及虫药,组成不少益气活血化瘀之妙方,其代表方如补阳还五汤等。

5 血滞水(湿、痰)阻,理当利水(祛湿、消痰)活血化瘀

“血不利则为水”,“水阻则血不行”,仲师对水、湿、痰所化生之瘀,悉与祛邪活血化瘀,曾创制逐水消胀的大黄甘遂丸(为防两药过峻,还佐以阿胶),攻逐“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之病。以栝蒌薤白为主组成的系列方,乃仲师创用治胸痹的痰瘀并治方,均重用苦辛温通的薤白合栝蒌与它药,共收散结涤痰、化瘀生新之效。现代研究证明,化痰药与活血药并用,可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消溶血栓,预防和减少梗塞,较纯用化痰通阳或活血化瘀药为好,故今人将此系列方广泛用治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危重病。周仲瑛教授等还以此类方化裁治高脂血症。

6 瘀结成积,妙创消活血化瘀

血瘀久不去,逐渐成积,《内经》中肥气、伏梁等皆此类病也。疟母亦积之一,因久病正虚,且进展较缓,故仲景妙拟鳖甲煎丸,取鼠妇、虫、蜣螂、蜂窝等虫药入络,合鳖甲、丹参、瞿麦、紫葳、射干、大黄、凌霄花等咸苦酸寒之品,消磨积,逐瘀化滞,略佐人参、阿胶益虚扶正,且助它药祛邪。为使峻药久服不伤正,遂制成丸药以缓图之。叶桂治“积聚积,气钝血滞,病久入络之痼疾”,亦每取土鳖虫等虫药飞走诸灵,合归须、桃、红、芎、郁等活血化瘀,今人也常宗仲师此法,治各种肿瘤。

7 正虚兼瘀,巧设扶正活血化瘀

病久正损者,多血流欠畅,故久病必多致瘀。但祛瘀则伤正,补虚恐恋邪,故仲师巧设扶正活血化瘀,对“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食……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者,妙用大黄虫丸以“缓中补虚”。取桃仁、杏仁润以濡其干,大黄、干漆通以去其闭,更用虻虫、水蛭、虫、蛴螬等虫药以动其瘀,仅用地黄、芍药、甘草以养其正,虑药峻于久病之体难合,遂制丸缓图,并佐酒饮服以行药势,面面俱到,用心良苦。张锡纯治虚劳挟瘀,予补气养血药合棱、莪组成十全育真汤,盖取法仲师也。

篇9

关键词:水利行业;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TV-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水利经济就是以水为载体,从事治理和利用水资源的经济活动的总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水利经济是水利事业的一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水利经济工作,不仅有利于水利事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发展水利经济的重要性

1.发展水利经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需要。党的十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水利部门当前任务就是快速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通过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通过加快民生水利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三条红线”,为实现科学发展、经济健康发展作出贡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凝心聚力发展水利经济,千方百计促水利增收,做大水利发展的经济平台。

2.发展水利经济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需要。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今后,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将有明显提高,但仅依靠财政支持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深化发展政府财政投资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多元投资体制,坚持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导,以市场运作投资为方向,以广泛吸引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

3.发展水利经济是壮大自身实力、提高行业能力的需要。长期以来,水利重建设,轻管理,水利工程社会效益显著,但水利行业自身发展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水利基础设施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只有大力发展水利经济,才能充分发挥水利行业自身优势,不断增强和壮大自身实力,走出一条科学发展水利事业的路子,实现单位增效,职工增收,事业发展,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新时期发展水利经济要强化四种意识、树立四种观念

1.强化资源意识,树立水是经济资源观念。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水是自然资源,是最基本的生态要素,发挥着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水也是经济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具有增值功能和经济效益。新时期治水工作既要尊重水的自然规律,也要尊重水的经济规律,既要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利用,也要发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效益。发展水利经济要深化对水的双重资源属性的认识,强化水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意识。牢固树立掌握了资源就掌握了主动,就把握了未来发展的先机。要充分利用行业优势,深挖潜力,将水利资源转换为水利资本,统筹考虑公益性社会属性和和自身经济效益,通过市场化优化配置资源。要以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为核心,以土地开发、湖库水体旅游开发、农村生产等涉水资源为重点,形成优势产业,促进水利经济的大发展。

2.强化市场意识,树立运用市场机制观念。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防灾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等基础支撑保障作用,但同时水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能够创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聚合多种经济要素,实现水利效益、资源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多赢。水利经济项目要通过市场化运作,不断聚集发展资金,壮大水利产业,实现水利资产的保值增值。

3.强化生态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念。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党的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快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化生态意识,积极打造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水利工程、水利风景区。要充分利用库区发展、农业休闲和库区旅游开发,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目标,使水利旅游开展既能展现自身特色和水文特质,又有品牌效应,成为水利经济发展的亮点。

4.强化审美意识,树立水文化观念。水是构成风景的基本要素之一,能够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水利工作者是水利风景区的创造者和经营者,因此必须具有理解和感受美的能力,深刻懂得创造美的意义。水利工程建设要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辅之以合理的人文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其建筑风格的观赏性,重视水文化元素的融合,通过大力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以及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和谐与协调,真正达到生态景观工程的效果。

三、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改革、加快水利经济科学发展

1.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1)争取国家支持。重点做好水利规划编制、重大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努力增加项目储备,以项目争资金,以资金促发展。

(2)整合各方资金。充分利用以工代赈资金、农业开发资金、省市补助资金和扶贫开发资金、土地整理资金,捆绑整合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统筹安排各类水利项目建设。

(3)地方财政补助。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力度,利用好水利建设政府配套资金和补助资金,保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4)拓宽市场融资。通过财政信贷担保和其他有效途径,筹措资金投入水利项目。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以股份制、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水利建设和经营管理。

(5)群众筹资投劳。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弥补项目建设经费不足。

2.发掘优势,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水利经济

(1)注重谋划,统筹兼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思路,注重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在保证水利公共服务的前提下,要把经营水利的思想渗透到水利规划中,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应为工程的经营管理创造条件和可能,有利于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发挥。

(2)总结经验,巩固、做强传统优势项目。要充分利用水利行业优势项目和支柱产业,积极扩张,推动资质升级、内部改组和面向市场运营,做大做强一批水利建筑和设计企业。要充分发挥水土资源优势,使水土资源的开发成为水管单位的“聚宝盆”和“绿色银行”。

(3)瞄准本地经济发展走势,拓展新型经营项目。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的经营思路,大力培养和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经营性、服务性项目。

(4)运用涉水资源,做活“水”文章。充分依托涉水资源优势,沿着水路找财路,顺着资源找财源。加快推动水利旅游朝阳产业,积极整合水利旅游资源,推动水利旅游风景区建设。大力发展城乡供水优势产业,积极抢占城乡供水市场。精心培育仓储、物流等新兴产业,使千里沿江、河岸线成为水利经济竞相发展的风景线。培育机电设备安装、小水电开发等经营项目,不断打造新的经济亮点。

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 哲学思考

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健全离不开哲学的导向,运用中国传统哲学原理进行分析能更有效地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因此,很有必要对循环经济进行哲学上的梳理。倡导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比较关注自然与人的关系这一命题,可以说天人关系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中国传统哲学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而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一体共生的本真之性的存在方式,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观是有一致性的。

一、中国传统哲学观——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先秦,发展于汉,成熟于宋。在儒家广博的理论视野中,“天”的含义是丰富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天”,大致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发展的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

通过不同历史阶段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阐述,可从三个方面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内涵进行概括。首先,“天人合一”就是主张人与万物一体,高扬生命一体化。其次,“天人合一”主张人与天地合其德,强调天道和人道的一致性。人道与自然之道有着共同性,即人与天地均依“道”而生成与发展。人要与自然合其德。人从尽心知性始,进而知天命,把握天道。再次,“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共存共生,和谐发展。

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哲学意义

1.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中,普遍的表现出对于自然的思考和人类生存的思考,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命题鲜明的体现在《易传》中,其中的乾、坤二卦代表天、地,由此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传》看来,人与自然界本来是统一的,不能分离的。天、地本事以发育生长成物为功能。传统文化中的“天”,主要指的是与“人”对应的存在,即人以及人的创造物之外的世界,也就是自然界。《易经》倡导人类要敬畏上天,认为上天与人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关系,人要尊崇上天的旨意行事,提现了先人对于自然的尊重。

2.天人合德

《周易》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精华,主要是受命于上天而诞生的。人是由天地之间的阴阳所化而成,因此人本身兼有阳刚之性和阴柔之美。阳刚使得人类积极地探索有效地生存之道,自强不息,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阴柔使得人类关注自身的品性,厚德载物。阴阳相生,推进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促进自我身心的协调发展。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体认自然本身的和谐。循环经济理论倡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目标,在人类活动中节约资源,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调整人类的发展方向。

3.天人协调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方面强调要利用自然,另一方面又强调自然的规律,不破坏自然。中国古代的天人调谐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利用自然,使自然界的万物能生长发展。推行循环经济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观的重要一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循环经济是“人与自然和谐”观发展的必然结果。

4.天人相参

所谓天人相参,就是天地人三者相互并存,是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规范。循环经济理念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要求人类的活动要维护这个系统的平衡,要协调人类的活动、生产模式、制度等因素,使人的参与程度符合大自然的演变规律。

三、“天人合一”观念对循环经济的启示价值

1.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该以“天人和谐”为目标

(1)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对其利益相关者负相应的责任

把道德修养与天地万物的培育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生态规则,不仅做经济人,更要做社会人、生态人,积极主动的承担起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

(2)要坚持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污染控制

要有“赞天地之化育”的胸怀,运用“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持久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引进循环经济的理念,就是要减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减少经济活动中的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结合自然的自净能力和可承受能力,合理的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采取科学技术,通过更新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并在企业本身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污染零排放。

2.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以“生生不息”为目标

“生生不息”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要使人们确立发展要以人类的永久生存为出发点,以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为限度的思想。企业要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以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具体方式比如:一是将废弃物用于企业的绿化建设;二是将废弃物用于农蓄业建设;三是建立循环经济信息平台,使各企业之间能通过这一平台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原料。

要发展循环经济,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学习天人合一中注重“和谐”的有益成分,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同时,也要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时代性、历史性、局限性有所认识。当前,我们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在实践和观念上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更是要在绿色科学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循环经济的发展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孙文营.对循环经济哲学精神的思考[J].理论与实践,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