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启发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的启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的启发

篇1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以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作为思想渊源的制度经济学,作为一个学派产生于19 世纪20 年代初。其产生之后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凡勃伦、康芒斯和米切尔等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时期;20世纪30到40年代,以伯利、米恩斯和加尔布雷斯等为代表的从旧制度经济学向新制度经济学过渡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以科斯、诺斯和威廉姆森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时期。[1](p.3)而对发展经济学影响最大的是处于第三阶段的新制度经济学思想和分析方法。

本文将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介绍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的兴起,第二层次阐述制度分析引入后对发展经济学的改进,第三层次由制度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看发展经济学今后的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方法的兴起

随着二战以后一批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从其诞生之日起,发展经济学就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休戚相关,其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解释力和其政策主张的切实效果将直接决定该学科的发展命运。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结构主义从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刚性”出发,提出“资本化、计划化和工业化”“三位一体”的“国家控制教条”(拉尔语),政策推行的结果尽管使一些国家经历了初期的短暂增长,但最终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使陷入了农业停滞、工业萧条、寻租盛行、二元结构次级分化和经济发展乏力的恶果。

不仅如此,结构主义在以发展中国家特殊国情为基础,向理论宏观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其理论基础却依然置身于传统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作为参照来提出其思想和政策主张。一句话,没有将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研究贯彻到微观层面,结构主义最终造成了发展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不协调,影响了其整体的一致性和完善性。理论建构和政策实践上的双重缺陷,最终使结构主义主导的发展经济学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在猛烈抨击结构主义中兴起的新古典主义,在制度既定、交易成本为零和完全信息的严格假定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与发达国家的人们一样会在理性的驱使下,对价格机制做出灵活的反应。发展中国家只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经济发展就会自动实现。既然“价格—市场”机制可以同时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那么独立的发展经济学就无存在的必要。在新古典主义“单一经济学”(哈伯勒语)主张的冲击下,发展经济学面临着“走向死亡”的危险。

事实上,正如尼古拉斯·阿尔迪托-巴莱塔所指出的,“过去经济学家之所以不能够充分解释经济增长,关键是第四个因素—制度—受到忽视。”[2](p.2)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其共同缺陷是都忽视了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未能看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制度缺陷,这不仅损害了经济效率,而且也使持续的经济发展成为不可能。

早期已有些经济学者意识到了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如刘易斯在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中指出,技术进步是表层原因,而由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等所激发的技术创新热情才是更为深层次的因素。他对二元结构的分析显著的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各方面的不均衡性。缪尔达尔讨论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循环累计因果效应,揭示了其制度根源,提出只有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才能摆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库兹涅茨对大量低收入国家的历史统计和罗斯托对“传统社会”的分析,也体现了政治结构、法律体系及社会文化整合等方面的特征,指出了制度缺陷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但是,在这些学者看来,制度是很难进行严格分析的范畴。他们只是描述、罗列了大量的现象,并没在制度研究方面形成体系。[3](p.362)激进主义学派的发展经济学者也注意到了制度因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但他们更多的是从阶级的视角来分析的。

制度分析方法真正对发展经济学产生巨大影响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利用科斯和诺斯等人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以资源、技术和人的偏好来解释经济增长的传统经济思想提出了挑战,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新视角。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已经引起了发展经济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制度内生的经济发展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种流行的观点。[4](p.41)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1、在方法论上

新制度经济学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对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在对新制度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论文的详细考察中发现,“其研究方法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仅仅研究现实的经济现象,不仅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而且模型的假定条件也要符合现实;二是注重以个案为基础的小样本研究,重视归纳,但不排除演绎;三是从边际上入手。” [5]诺斯也强调:“历史至关重要。……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的。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过去只有在被视为一个制度演进的历程时才可以理解。”[6](p.2)这对后来运用新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发展问题的学者产生了深远地影响。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人对“运用启发式研究”的推崇即与科斯、诺斯一脉相承。他们期望“运用启发式研究来详细阐述选择—行动的情况以及这些情况内在的约束和刺激”,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理论“被过度概括模型的危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对启发式研究如何在特定环境适时并安置可变物进行详细说明而得到避免 。”在现实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制度分析可允许我们“穿透”社会事实而不是远离事实的分析模式来对发展问题予以说明。同时,通过“跨文化的启发式研究”得到大量的个案积累,也“应该产生对不同的社会和文明内在的行动倾向理解水平”。[2](pp.351-353)

事实上,不同国别发展绩效的差异,只用正式制度安排往往并不能做出有效的解释,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情况下对发展绩效会有更大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个案研究方法的采用正是源于其对不同时空中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具有的较大异质性和特殊性的深刻洞见。新古典主义的约束条件根本不足以表达这诸多的复杂性。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是在偏好既定的假定下将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意识形态等制度因素给排除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过度简单化倾向,而且还克服了其把经济理论置于抽象时空的。

以赫希曼、缪尔达尔为代表的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也曾就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过个案研究,但由于其主要是从总体上来把握有关变量,因而充其量只是一些粗糙的描述和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倡导方法论个人主义,认为“对社会单位的分析必须从具体成员的地位和行动开始”,“‘社会’、‘人民’、‘企业’或‘政党’不是再被认为是‘一个像个人一样行动的集体’”。[7](p.4)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学者也明确指出,“采取这样的(启发式研究)方法时,我们不必设想人类经验的世界需要被概念化为诸如‘国家’和‘社会’、‘市场’和‘经济集团’或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类笼统的东西。我们可以取而代之地设想交换关系存在于所有社会之中,市场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行动情况中的角色既面临约束也面临机会,约束和机会的存在依靠各种结构的环境所组成的要素之中。”[2]( p.351)对特定环境下个体行为的重视有可能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建立坚实的微观基础,克服结构主义微观基础建构不力的缺陷和新古典主义过于抽象的不足。

虽然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引入制度作为分析对象的前提下,基本保留了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内核”,具有与新古典主义一样的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分析特征。但是,以诺斯和福格尔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则通过对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历史的考察,更具有动态特征。避免了新古典方法将静态方法用于分析发展这一动态问题的窘境。

2、在发展的决定因素上

篇2

[关键词] 实验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实验室实验; 田野实验; 方法论



The Rising and Challenge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

Daniel Houser1 Luo Weidong2

(1.Department of Economics,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Fairfax 22030, USA; 

2.College of Economic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Abstract: Experimentation has been extended to almost every subfield of economics,including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Since the 1980s,economists have come to increasingly rely on experiments to explain and predict economic phenomenon.However,it takes mainstream economists dozens of years to turn their attitude from questioning and rejecting to accepting and supporting.This was partly due to the great efforts exerted by experimental pioneers,but more important was a result of the paradigm shift that occurred in economics in 1980s whe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was challenged by alternative theories such as Game Theory,Industrial Organization,and Public Choices,etc.

篇3

「关键词经济法、凯恩斯主义、干预主义、协调主义

经济法的本质和法的本质一样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就是经济法和其他所有的法律部门一样,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另一种含义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质的规定性,也就是经济法的法律属性。传统法律部门是以调整对象和调整方式来划分的。这种划分方式,受到了来自经济法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挑战。因为包括经济法在内的许多法律部门都可以调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社会关系。本文是在第二种含义上讨论经济法的本质,对法律部门的划分采用的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观点:任何一个法律部门的形成,都有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客观方面是由社会环境造就出的具有某种特殊性的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领域,主观方面要由法学家来解释和总结。 对于从与其他法律部门相区别的角度来理解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干预主义和协调主义。

一、干预主义

1.干预主义的内涵。持干预主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简而言之,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实际上,国家干预和政府干预是没有本质的区别的。因为国家干预是通过政府或者说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形式来实现的。 干预主义的经济学基础是凯恩斯主义。1926年,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了《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一文,开始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命理。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在《通论》中,凯恩斯否定传统经济学中建立在萨伊定理上的充分就业观点,论证一国短期的均衡收入和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因而就业水平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他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存在萧条和失业,是因为“消费倾向”、“对资本的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此,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主义从产生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一直以其为理论基础,制定了大量的以国家干预主义为基础的经济政策,并且将许多政策都上升为法律。1946年英国制定了《就业法》,首次把凯恩斯的“充分就业”思想应用于立法实践。二战之后,英、法、德、日都制定了反垄断法,在经济法思想比较发达的日本制定了包括反垄断法在内的大量的经济法。这一时期对经济法本质的认识也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把经济法定为国家干预之法。人们将凯恩斯称作战后“繁荣之父”。

2.干预主义的破产。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经济现象:滞涨,即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同时并存。滞胀的现实对占统治地位的凯恩斯主义给予了有力地批判。因为,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下降;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上升。于是,西方学者开始怀疑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向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制度“复归”;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货币主义、以拉夫尔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以华莱士为代表的产权学派、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等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在西方经济学中逐渐代替了凯恩斯主义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基本主张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仍然是正确的;资源的有效配置只能由市场来执行,任何市场以外的力量都不能代替市场的作用,而只会起破坏作用;即使市场本身具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但克服与纠正市场缺点的唯一办法在于通过产权明晰等措施来予以完善,决不能依赖市场以外的政府干预。以往之所以会出现市场失灵,正是由于政府干预的结果,而不是市场本身的原因,政府本身也有不可克服的致命缺陷。因此,7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取代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取得了主流地位。多数西方国家都加速私有化,减少政府的干预,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80年代,由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解释现实问题上依然乏力,一批主张“国家干预”的经济学家在继承原凯恩斯主义基本信条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新的经济分析方法对原凯恩斯主义进一步修正,提出国家的经济政策还是有积极作用的,这批经济学家的主张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西方不停地论战,以建立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但从经济生活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这两种经济学的主张将长期并存,任何一方都不能绝对地取代另一方。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对经济生活的调整,是综合运用“市场之手”和“国家之手”的结果,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二、经济法本质:协调主义及其经济学基础

从人类发展史看,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个体(组织和个人)利益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始终。这一矛盾又表现为国与民、国家和企业、宏观和微观、统和分、管理和自主、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计划与市场、国家调节和市场调节、秩序和自由、公平与效率,以及公法与私法等等。在以上矛盾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即要处理国家的意志、行为和利益与企业的意志、行为和利益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关系协调、利益兼顾,使各方都处于应有的合理位置和最佳的联结状态。经济法是社会协调说,是社会经济法。“经济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

协调主义的经济学基础是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的对立统一的经济学。一般地认为,市场缺陷有三类: 第一类是市场本身缺陷:一是自由竞争的结果是必然导致垄断,而垄断必然增加社会成本。二是市场不能很好地解决某些外部经济问题。“只要一个人或一家厂商实施某种直接影响其他人的行为,而且对此既不用赔偿,也不用得到赔偿的时候,就出现了外部性。”(注:[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第146页。)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负的外部性一般来讲对社会是有害的,比如污染使一方受到损害却得不到赔偿。三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均衡,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时或效用最大化行为恰使每一市场的供求相等,均衡价格把秩序强加在可能发生的混乱上,这时政府或国家的干预是有用的。四是市场经济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五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公共物品的生产。六是市场无法解决社会公正问题。自由竞争所导致的收入和财富的两极分化,只有通过国家广泛控制社会资源的制度,从而使中央有计划地分配工业品成为可能,这样才能找到有效的补救办法。 第二类市场缺陷是由于市场本身发育不完善而出现的功能。市场缺陷的存在要求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但国家干预也不是万能的。国家即政府在干预经济时,也存在国家失灵或曰政府失灵(虽然政府失灵和国家失灵在政治学上有一定的区别,但从对经济生活干预的角度上来说,国家失灵和政府失灵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下文中提到政府失灵也是指国家失灵)。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说“对那些提议对市场失灵和收入分配不平等采取政府干预的人们,经济学家提醒他们也不要忘记政府同私人市场一样有缺陷”。(注:[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2—503页。)“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注:[美]保罗?A?萨缪尔森、 威廉?D?诺得豪斯:《经济学》(下),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1189页。)受现在流行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经济学家又把政府失灵称为公共失灵。(注:公共选择理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学研究领域。它运用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分析了现实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政治个体(选民与政治家)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引出的政治团体,特别是政府行为的特征。公共失灵即政府失灵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公共失灵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政府所获得的经济信息受政府本身的信息传递机制和政府本身的判断能力的限制,这些限制会使政府的决策失误。 二是政府机构的低效率。即政府机构本身缺乏竞争导致低效率;没有机制能降低成本;监督信息不完备。 三是政府的干预容易导致寻租(rent seek)。 寻租是指“为了寻求对自己有利的政府政策而采取的活动”。(注:[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26页。 )政府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它拥有一般组织所没有的权力。政府制定的政策有时会对一些人有利,而对另外一些人不利,这时,某些企业或个人就会设法使政府制定对他们有利的政策,导致政府的政策不一定对社会的资源配置有利。 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在自由主义盛行的时代,忽视政府或国家的作用,市场失灵就更加明显。在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年代,忽视市场的作用,政府失灵更加明显。“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有时失灵为政府干预留下了作用的空间,其存在和发生作用的价值需要经济法加以确认。而政府干预的缺陷和有时失灵也不容忽视,它需要经济法予以纠正、限制乃至禁止。这样,就产生了我们认识经济法本质的基础。”(注:王保树:《论经济法的本质》,载马俊驹主编《清华法律评论》(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因此从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的逻辑中,我们可以看出,强调任何一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强调经济法的本质是协调。

三、把协调主义作为经济法的本质有重要的法学意义

第一,有助于正确指导我国经济立法的实践。法学理论对实践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对立法活动的指导。强调经济法的本质是协调主义就要求在制定经济法时,既要规定政府的权利,也要规定政府的义务和责任;既要规定市场主体的义务,也要规定市场主体的权利。忽视任何一方的权利和任何一方的义务和责任,都会导致法律的失误。特别是对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我国,既要肃清国家干预过多遗留的问题,又要防止片面强调市场调节的作用,认为市场调节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不切实际的做法。

第二,强调经济法的协调主义符合法律的发展趋势。其实,强调公正的法学家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论述了协调思想。美国社会法学的创始人庞得把法律看成是一种在通过政治组织的社会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安排而满足人们的需要或实现人们的要求的情形下,能以最小代价为条件而尽可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制度。庞得对法律秩序所应保护的利益进行了分类。他把利益划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后一类利益中,除了其他内容以外,他还把一般安全利益、个人生活方面的利益、保护道德的利益、保护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益以及经济、政治和文化进步方面的利益包括在内。庞得也认识到了各种利益之间的冲突,提出在一个时期可能应该优先考虑一些利益,而在另一时期则该优先考虑其他一些利益。但是庞得认为“法学家所必须做的就是认识这个问题,并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向他提出的,即尽可能保护所有的社会利益,并维持这些利益之间的、与保护所有这些利益相一致的某种平衡或协调。”(注:庞得:A Survey of Social Interests,57 Harvard Law Review 1 (1943 ),pp.1—2,转载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148页。 )虽然庞得是从法学家的任务提出的,但是他的各种利益的平衡协调的思想是与经济法本质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也是经济学家和法学家思想在协调主义方面的耦合。事实上,要求所有的法律部门都兼顾各种利益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种法律部门总要优先考虑某一方面的利益。比如民法始终不能也不必冲破“自由的财产流转法”的藩蓠,否则民法不就是民法了。而作为社会化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管理的社会化与国家介入经济生活、“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即两只手的协同并用、纵向经济关系与横向经济关系的平衡结合、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之经济法,比其他法律部门更应当强调协调主义。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式教学;有效教学;学习情感;教学效能

教育学认为,情境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标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情感特性的活动情境,利用生动场景与教育因素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内在情感得到教育和进步的一种教育方法。孔子的“相机教学”著名论断、孟母的“断织教子”经典故事都是情境式教学的典型范例。高中数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和激发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主动去探讨,去学习。可见,情境式教学策略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知的“一剂良方”。

一、利用数学学科生活性特点,创设生活性教学情境,使学生愿意“学”

数学学科是一门生活性的基础知识学科,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它的生动表现。“解决问题”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核心。实验心理学认为,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都对现实生活问题充满“亲切感”,充满探知的“欲望”。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以景激情的方略,抓住数学生活性特征,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变抽象数学问题为现实生活问题,使学生在现实问题教学情境中,内在情感得到“熏染”,学习潜能得到“激发”,愿意学习成为现实。

如在“向量”章节复习课教学时,由于该章节知识点内容较多,重难点较难掌握,以往学生学习该节课知识时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态。教师在该节课教学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新知导入环节就设置出了“一个半径为10米的水轮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转4圈。记水轮上的点P到水面的距离为d米(P在水面下则d为负数),则d(米)与时间t(秒)之间满足关系式:d=Asin(ωt+φ)+k(A>0, ω>0,

二、发挥数学问题丰富性特点,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使学生勤于“探”

高中生在数学问题解答过程中,实践探究能力、思维辨析能力以及创新求异能力等方面能够得到有效的锤炼和培养。众所周知,探究问题的过程是克服思维缺陷、解题阻碍的复杂过程,它需要学生良好探究情感作为“保证”。而数学问题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在解答方法上具有灵活性,在能力培养上具有丰富性等特性,这就为学生探究情感的引导和激发提供了良好平台。

如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问题教学中,教师为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解题实际,设置了“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12=84,S20=460,求S28的值”问题。在该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将问题解答的任务交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知识内涵,进行问题分析探究活动,学生在对该问题案例教学情境的探知活动中,发现该问题实际是一道一题多解的发散性数学问题,该问题是考查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灵活运用的问题案例。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解题思路探究活动,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过程中,得出了:(1)应用基本量法列出关于a1和d的方程组,解出a1与d,进而求出S28的值;(2)因为此数列不是常数列,所以S28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零,可设Sn=an2+bn,代入条件可求得a,b,进而求出S28;(3)因为S12,S20,S28都是关于a1与d的二元一次式,所以可设S28=AS12+BS20,再结合已知条件求出A,B进而求出S28(4)由Sn=na1+可知{}是一个等差数列,,因为2×20=12+28,所以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有2×=+,从而求出S28的值。这时,教师让不同探究学习小组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进行问题解答,其解题过程略。最后,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解题过程进行总结,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并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梳理归纳,从而使学生在享受探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问题探究活动。

三、放大教学过程连贯性特点,创设评价性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思”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学生主体特性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利用教学过程的连贯性特点,在教学不同环节设置体现学生主体特性的评价性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评析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思考。

如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巩固反馈”教学环节,教师在学生解答问题基础上,设置了“解不等式≥2”数学问题,并展示了“解:先将原不等式转化为-2≥0,≥0,所以≤0,由于2x2+x+1=2(x+)2+>0,不等式进一步转化为同解不等式x2+2x-3

篇5

本文通过梳理现代宏观经济学演变发展历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主要学派形成的历史条件、思想渊源,以及其理论要点、政策主张和实践,分析其演变发展过程的特点。

总体而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发展,是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出现而发生的,一直围绕着国家干预和经济自由这两大主题进行争论和融合。这两种基本力量此消彼长,相互批判,相互融合,不断深入发展,从而丰富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实践。

一、凯恩斯主义: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一)凯恩斯主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普遍性的经济大萧条。首先是股市的暴跌风波,接着是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大批破产,失业急剧增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37.2%,倒退到20世纪初的水平;失业和处于半失业状态的人数接近5000万。据估计,危机期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达到了2600多亿美元。传统的经济理论对此一筹莫展,既无法从理论上给予解释,也无法从政策上提出摆脱困境的办法。1这场危机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和基本矛盾进行新的思考。统治阶级迫切希望有一种新的经济理论,既要承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存在,并且能提出应对的政策,但又不要将危机的根源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上,都提出了与传统经济学不同的观点,其思想主要体现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主义的思想渊源是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学说、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说、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学说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学说。

理论上,凯恩斯反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遵循的“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是决定国民收入的关键。他提出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在它们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机制无法自动调节并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方法上,凯恩斯开创了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克服了此前传统的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来消除失业和摆脱经济萧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相继接受凯恩斯理论,并根据“有效需求理论”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例如,1945年,英国政府了就业政策白皮书》,声称政府将稳定就业水平作为主要目标和责任;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政府也宣布将充分就业作为战后施政的重要目标。1946年美国通过的“就业法案”规定“促进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是联邦政府的一贯职责”。50年代以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进入鼎盛时期,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二)新古典综合派--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逐渐恢复,此后的20多年是相对繁荣和稳定发展的时期。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主要是针对经济危机提出的,追随者必须对其理论进行新的解释,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状态。这个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又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需要对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所忽视的长期发展、价格和工资问题进行研究。此外,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的不一致性,需要加以调和;经济结构的改变,也要求将反映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学和反映国家干预的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在这种理论和现实背景下,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的思想渊源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理论。该学派理论的最大特点体现在“综合”上:①综合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把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所引起的“收入效应”,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结合起来。②综合凯恩斯的短期分析方法与古典学派的长期分析方法。③将传统的对市场自行调节的机制与凯恩斯所主张的政府干预机制结合起来。④把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货币政策与凯恩斯强调的财政政策结合起来。⑤把非均衡分析方法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结合起来。⑥80年代以后,其“综合”的特征还表现为对凯恩斯主义反对派各种理论的综合。其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曾经说“星期一、三、五,我可以是一名萨伊定律的侍从,而星期二、四、六,我却可以是一名凯恩斯分子。”

新古典综合派的核心政策主张是“需求管理”思想,提倡由政府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对社会总需求进行适时适度调节,稳定经济增长。195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是补偿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60年,肯尼迪总统采纳了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托宾和奥肯的政策建议,削减个人所得税,生产与就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这又对1970年代的“滞胀”困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应对这种困境,新古典综合派又提出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实现多种经济目标的策略。

二、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推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缓和了阶段矛盾,推迟了周期性危机的爆发,剌激了生产与经济的发展,但是却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加剧。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发生了急剧的通货膨胀,并在70年代初形成了高通货膨胀率和低增长率并存的“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此束手无策。。5在这种情况下,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包括现代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论战中迅速崛起。

(一)现代货币主义

现代货币主义的思想渊源是费雪的货币数量论和芝加哥大学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该学派强调货币问题的重要性,主张通过货币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从50年代中期起,根据费雪和芝加哥大学的传统观点,对货币数量理论作了新的论述,主要观点是:货币是唯一重要的因素,货币数量变动既影响物价水平,又影响商品和劳务的生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变动;通货膨胀不仅被看成是纯粹货币现象,而且被认为是国家干预破坏市场机制作用的后果;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提出有计划地稳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即按照国民收入增长率有比例地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主张。

现代货币主义者曾提出过六大政策命题: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控制通货膨胀,而不是失业;中央银行需要使用明确而有效的目标框架和工具变量;合适的工具变量是全额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能够充分精确地控制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适宜的高层目标;货币应以稳定或不变的比率增长。。]

货币主义在整个80年代成为撒切尔主义的理论基础。撒切尔的通货紧缩政策使失业率一路攀升:50-60年代,失业率只有1%-2%左右,1979年撒切尔上台时为4.5%,1981年猛增至9.1%,1985年高达13%。

1979年,美国进行了一场“货币主义者的实验”,美联储不再以利率为中心,而是使银行储备和货币供给遵循事先确定的增长路径。这项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成功,从1978年到1982年,通货膨胀率从13%降到了4%,失业率从6%上升到10%;但是却使货币周转率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因此美联储渐渐不再以它作为货币政策的风向标。

(二)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强调要注重经济运行的“供给方面”,其理论与政策的核心是说明财政政策的变化,尤其是边际税率的变化,对剌激劳动积极性、储蓄与投资等的作用,进而对总供给和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供给学派的学术渊源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具体来说,主要是指从亚当?斯密到约翰?穆勒,并由萨伊建立的“从供给出发,将生产、成本、生产率作为研究重点,并以经济自由主义为主要政策主张的经济理论体系”。供给学派反对凯恩斯“需求管理”的国家干预主义,认为它是导致产生“滞胀”的根源,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供给管理”,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应该影响供给而不是影响需求,以促进私人储蓄和投资,主张全面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精神,尤其是萨伊定律。

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在经济陷入“滞胀”和凯恩斯主义失灵的背景下被里根政府所采纳。里根政府大幅减税:1981年第一次总统预算将非劳动所得收入的最高税率从70%降到50%,把资本收益的最高税率由28%降到20%。1983-1984年,美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复苏,失业率降低。1986年,失业率回到70年代末期水平。

里根政府推行供给经济学,目的是通过增加供给提高生产率、消除“滞胀”。但推行减税却使税收降低、赤字高涨,并造成低储蓄率、低投资率、低生产率、高汇率,投资下降,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

在20世纪70年代时,西方国家经济面临“滞胀”和大量失业的困境,凯恩斯主义和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都未能改变这种局面,一些经济学家从现代货币主义中分离出来,形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学术渊源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该学派有3个重要的假设:理性预期(经济行为人对经济变量的主观预期将符合这些变量实际的或者客观的条件数学期望)、持续市场出清(工资和价格变动非常迅速,因此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经济当事人最大化。从这些假设中可以推导出一些重要的政策主张:①政策无效主张。如果货币当局宣布打算增加货币供给,理性的经济行为人会考虑这一信息并完全预见货币供给增加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因此,产出和就业保持在自然水平上不变。②减少通货膨胀的产出和就业成本。为了减少通货膨胀,经济体要承受产出和就业的损失。③动态时间的不一致性、信誉和货币规则。最优政策选择是在动态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由于存在试图预期政策行为的当事人,会导致政策制定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相机抉择政策不会导致社会目标函数的最大化。因此,要制定一些长期不变的政策规则,而不是相机抉择,建立对规则的信誉比具体的规则本身更重要。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独立的中央银行更能建立信誉,以更低的代价实施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⑤宏观经济政策增加总供给的作用。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自然隐含着增加总供给的微观经济政策,即增加产出或者减少失业的适宜政策是那些促使厂商和工人提供更多产出和劳动的微观经济动机的政策。卢卡斯曾指出“福利的潜力来自较好的、长期的、供给方的政策,其收益远远超过短期稳定政策进一步提高所带来的福利。”⑥政策评价的“卢卡斯批判”。卢卡斯批判使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来评价不同政策方案的效果,因为当事人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他们的行为,参数可能因政策规则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无法比较不同政策产生的效果,即宏观经济模型对于政策评价没有用处。

(二)新凯恩斯主义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长期在西方宏观经济学处于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在应对“滞胀”问题时一筹莫展,陷入困境。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的理论条件是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现实问题时的软弱无力。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没有清楚阐释名义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尽管新古典综合派的萨缪尔森后来把古典微观理论引入凯恩斯经济理论中,但是却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体。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虽然发展了一种有微观经济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但是过于追求理论结构和分析方法的完美无暇,其市场出清的微观分析严重脱离了现实,宏观政策无效性的结论也难以令人信服。在这种背景下,新凯恩斯主义产生了。由于主张政府干预,它被看成是凯恩斯主义的复也。

相比旧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①在解释经济周期波动方面,强调的是名义价格刚性,而不是名义工资刚性。新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内容包括“菜单成本”理论、“近似理性”模型、长期合同理论或价格交错调整理论。②强调实际不完全,主要是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并用它们来解释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③试图为解释工资和价格粘性现象提供一个可以接受的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把名义不完全与实际不完全的相互作用和理性预期假说、自然率假说结合在一起,说明名义总需求的波动如何能够对产出和就业产生重大的实际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干预政策如何可以稳定经济。

四、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演变发展特点

虽然现代宏观经济学在产生和演变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争论和分歧,但是在也存在一些共识:①真实GDP的运动方向基本上是由供给方面的因素推动的。M②真实GDP在长期内是螺旋上升的,而短期内实际GDP的波动基本上是由总需求的冲击引起的。③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在短期内存在,但在长期内不存在。④在长期内,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追求一个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⑤不主张政府使用不谨慎的“微调”总需求的政策,来使产出和失业水平接近或保持在它们充分就业时或自然的水平上。⑥经济稳定被看成是一个博弈理论的问题。政府的政策体系能够影响人们的预期和行为,因此建立政策的可信度和相关的制度很重要。

20世纪30年代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后,经历了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和兴起、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经济理论的主流、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趋同与综合这三个重要的演变发展阶段。

篇6

关键词:统计学 经济学 产生与发展

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就是一种明显的统计行为。可以说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统计活动在拥有相同的历史,而这也充分说明了,统计与经济历史悠久。但是统计理论与经济理论诞生同一时期,而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关系。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经济学与统计学在发展中互相促进,两者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着巨大的进步空间与交叉可能。

一、统计学与经济产生与发展

统计学与经济学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作为独立学科,两者发展已经历经了几百年,根据两学科的发展,也都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古典时期的统计学共跨越两个世纪,存在于100年的时间里,而这时刻就是处于萌芽状态。古典统计学主要包括政治算术、赌博数学与国势论。这三时期的发展都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概括而言,在萌芽阶段的统计学时期已经产生了将统计活动作为一种理论来总结统计学,而这并不是偶然。而这首先就是因为欧洲各种实践活动经验积累已经达到了理论的程度。古典统计学与古典经济学在共同的环境下不断完善,同时也不断的进步。从细致方面来说,古典统计学与古典经济学存在着这几个相同之处,首先,产生背景相同,统计学与经济学的产生都是在早期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争夺的财富,在争夺海外殖民的时候也被作为争夺的财富。其次,目的相同,即都是为能够富强国家财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而产生的。在这样一个时期,古典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追求国家财富。最后,研究的主体相同[1]。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从萌芽发展来看,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市场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矛盾与社会经济合计。而在此过程经济矛盾与社会矛盾共同发展。就统计学与经济学不同。

在研究统计学与经济学产生的过程中,两者可以称得上是共同生存又共同发展。唯有经过他人的整理,就会觉得有实在感。无论是对于学生都参与的发展的变革过程中,为双方面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而言,统计学与经济学相互结合在一起。

二、统计学对经济发展的运作

从实施的教学来说,如果没有数字与统计分析,进行经济分析后就包含了分析与量的发生。可以说,经济离不开统计学的支持。对于任何经济学家而言,擅长运用统计资料与方法。

(一)经济学属于实证学科

从最初牛顿提出来实验科学方法,随后他人在此基础上开始深入的研究。经济学已经开始从中世纪的神经教义演绎推理的桎梏脱离出来。经过观察、经验、数据与统计方法,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那么经济学的发展就没有基础,也就没有过程,因而也就难以形成科学的经济学理论来对相关的经济学行为进行概括。如果缺乏统计学与统计学实证理念,那么经济学就很难获得长远的发展,也就难以获得统计学相关理论的支持。

(二)经济学属于政策科学

从发展的最初阶段,经济学就是为国家社会经济政策而服务的。因此,政府政策是经学研究必须面对的。《国富论》的出现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各方面可以看出,经济学属于一门政策性的科学。在设计政策的时候需要将量作为分析的根据。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政策的设计与决策以及现代化阶段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量的分析基础上。而这些都是经济学发展的基础。在统计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学的这一项特点,促使统计学极大地促进了统计学的发展,并且统计学为后期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经济学属于道德学科

任何学科的发展必须建立在道德评价的基础上,也就是价值评价与伦理评价。这对于统计学和经济学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没有量的分析就直接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判断,就会使得这种判断显得非常苍白。这种判断是经济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2]。而研究统计学可以为这种研究和判断引入量的维度。量的维度是建立在研究和判断的基础上的。这样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学发展的有根据。注重积雪对社会结构发展的影响。但是这这过程还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对社会分层方法也有单纯质的分析,可以透视社会的结构功能。

(四)经济学属于资源配置科学

研究经济学的本质就是要将社会资源配置更科学,而这就肯定会涉及到资源配置的方式。与此同时,还会对资源的计量和配置数量进行分析。而这些都需从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来理解,这样才可以保证经济配置资源达到最佳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可以保证各种资源能够达到最佳的配置状态。而这些都需要经过统计学分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统计学与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互动性。而这些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学科的独立发展,但是又相互的联系。在了解相关原理与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其中发展的规律。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国学经典 启蒙诵读 做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89-01

为让《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对韵》《论语》和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走进儿童心灵,进行启蒙性诵读,培养其良好的诵读习惯,提高其国学素养,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精髓。在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启蒙性诵读时,可以按照以下几点去做:

一 保证诵读时间,让诵读成为习惯

学校经典诵读的主阵地是早上的20分钟诵读时间。由于低年级学生在识字方面存在较多的困难,学期初期让学生每天早上利用20分钟的时间熟悉诵读内容:先把前一天的内容复习一遍,再把当天的诵读内容领读一遍。接着,调动学生积极性,借助拼音自己尝试读后面的内容。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成为“小老师”领着学生读。低年级学生争当“小老师”的积极性很高,在争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已经熟悉了整本经典诵读书的内容。如此往复,学生就会养成一到学校就开始诵读的良好习惯。学期后期,教师重点指导诵读的语气、语感,对某些咬字不清、发音有误的学生重点指导。

二 指导方法多样,让启蒙诵读快乐自信

1.示范法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许多国学经典的内容需要反复示范。示范要素有:读音示范、朗诵示范、仪表示范。读音示范主要要求学生咬字清晰、字正腔圆地讲普通话。朗诵示范主要是通过学生听教师的语感语气,模仿教师朗诵的轻重缓急、停顿虚实,慢慢体悟。仪表示范主要是让学生在坐着或者站立时,挺胸收腹,姿态美、发音响亮、表情自然。让学生看到老师一丝不苟地美美地吟诵时,学生自己就会产生美的体验,愿意跟着老师学习国学经典。

2.标记法

在诵读指导初期,适用标记的方法。用重点号标记读得比较重的字词,用左斜线划分停顿,用波浪线标记读得轻的词语。教师示范,学生标记,尝试朗诵。标记一部分之后,大部分学生还会发现国学经典诵读的一些小规律,自己也会标记了。例如五言和七言的古诗,吟诵特征比较明显,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诵读指导在相应的标记完成后,不能死板教条地诵读,容易形成唱读唱诵,要结合内容、大意指导学生吟诵,形成结合文意诵读的习惯。例如《晨读对韵》,三字的短句诵读速度稍快,其他的内容和诵读古诗的节奏大致相当。《弟子规》一般前半句稍速度快,后半句语气稍重,遇到感叹号和问号的句子,诵读出相应的语气。例如“财物轻,怨何生?”理解之后再诵读出反问的语气即可。

3.聆听法

在指导学生诵读过程中,可以“偷懒”,让学生专心聆听别人的诵读,一遍遍之后,熟读成诵、熟听成诵。

4.情境法

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是母语教学,很多内容虽然看起来不容易理解,但呈现的情境是学生可以感受到的。例如《弟子规》中“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就是讲早晨起床后,必须先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

课堂上,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还原生活,讲故事,看风景,学道理,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诵读内容;师生指手画脚地比画,或者老师说大意,学生猜词句,或者老师描述场景,让学生感受,就可以激发兴趣,加深印象。

5.激励法

赏识和激励很重要。让孩子多表现,让孩子有一点进步就感到快乐。教师要及时评价:瞧,你又进步了!声音真好听!孩子,你理解了这首诗,从表情上就看出来了……这样,既保护了学生诵读的兴趣,又激发了对经典诗文的热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6.合力法

低年级学生巩固背诵有一定难度。诵读时对情感基调的把握很难,不易诵读出轻重缓急,诵读时只有一个调子。教师还可以教给家长方法,形成教育合力,学生就会进步很快,有成就感,自信快乐。

三 开展活动,教学相长

活动促进成长,如学生结对子互帮互助、评比诵读小明星、国学经典诵读展示、诵读检测等。这些活动,涤荡心灵,丰富生活,教学相长。

四 形成措施,稳步推进

整体上,教师这样来推进:一个原则:熟读成诵;两个参与:家长参与、教师联手;三个把关:教师把关、家长把关、学校把关。

篇8

关键词:影响学;诊断;发展前景;影像技术

一、前言

在医学诊断中,影像学还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作为诊断的依据,影像学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从伦琴发现X线开始,到人们历史上的第一张X线片,从CT、MRI、介入放射学等技术的新兴,到影像学技术、影像学诊断的普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是一个快速而逐步科学的过程。当前,医学影像学技术在诊断中的运用,已经开始了影像学新的数字影像时代,技术不断革新,在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领域更是不断进步。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是整体医学发展中的一个热点,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未来,医学影像学的诊断作用将会更加普及,技术也会更加先进,对医学的贡献将会更大。

二、医学影像学的含义

在广泛意义上,医学影像学是指通过X线的成像,电脑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正子扫描,脑电图,脑磁图,眼球追踪,穿颅磁波刺激等现代成像技术,来检查人体无法用非手术手段检查的部位的过程。医学影像学也称医学成像,又因,之前的胶卷使用的是感光材料卤化银化学感光物来成像的,所以其又称为卤化银成像。

三、影像学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影像的发展,在临床检查中,X线的透视检查已经逐步减少或被取代,X线摄影检查,被推广开来,其中的DR检查运用的最为广泛。传统的X线造影检查也被多排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取代。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首先是X线的脊髓照影技术被MRI技术取代,其次是X线在消化道造影、经静脉肾盂造影等,被多排的螺旋CT、MRI结合光学内镜成像技术所替代,另外,DSA的诊断价值逐渐开发出来,取代了CT血管成像和MR的血管成像技术。目前,CT已经成为了临床急诊和确诊的重要依据,MRI也因其无创性、无辐射性、成像参数多、承载信息量大等特性,成为了临床重大疾病的诊断技术。超声及其设备也因其价格低、无创伤等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在了影响学筛选检查中。此外,DS A E t成为了介入治疗的工具。从影响学的发展来看,将来,分子成像将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之一。

四、影像学的诊断作用

影像学诊断已经被广泛运用在了临床上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说,影像学的诊断作用为:检出病灶、病变点定位、肿瘤良恶性鉴别、术前分期评估、介入诊断及治疗、随访观察等,涉及骨科检查与诊断、胸腔检查与诊断、消化道检查与诊断、泌尿系统检查与诊断、妇产疾病检查与诊断等。诊断技术主要包括:透视、放射线片、CT、MRI、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影像学诊断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价值。

(一)反应局部循环的状况

CT技术和MRI的灌注成像以及MRI的扩散成像等,均可以反应出人体结构的血流量、血容量、循环时间,甚至可以细微到水分子在细胞内的扩散运动等,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在临床上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更详细、更细微的诊断信息,临床主要用于脑、心肌等一些实质性脏器的诊断。

(二)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走形级改变情况

影响学技术中的MR张良成像技术在诊断时可以显示出脑白质的纤维束走形情况和改变情况,MR张良成像技术其实属于扩散成像技术的延伸,更加有利于人们准确的诊断疾病。

(三)脑皮质功能定位

MR功能性成像技术可以实现脑皮质功能定位。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此项技术已经从简单的脑区功能识别发展到了神经学、生理学等领域。可用于喉癌术后与发音功能相关的脑区变化观察,有利于发音功能的恢复。可用于某些疾病康复患者脑皮层反应的观察与训练等。

(四)心脏功能成像

通过CT、MRI成像技术在心肌检查中的运用可以显示出某支冠状动脉闭塞后相应心肌供血情况和活性,及观察治疗后的康复情况,指导心肌梗塞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五)检查组织变化,鉴别疾病

影像学磁共振波普可以检测组织的化学成分在磁共振波普上的波形,以此来诊断疾病的类型与组织变化。如,前列腺疾病增生与癌变的诊断、脑肿瘤的诊断与术后复发性诊断等。

五、影像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影像学的不断发展,目前集诊断与治疗一体的影响学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成熟中,未来疾病的诊断将会更加快捷与准确,治疗效果也会大幅度提升。此外,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影像学诊断技术奖更加直观与明确,手术范围的确定与病灶切术范围将会更加准确与直接。

在影像学网络化发展的基础上,影像学的图像处理技术也会成为临床上的常规技术,服务器软件也将取代工作站,实现多点化同时处理,提高图像自动处理技术水平。此外,影响学图像的传输也将更加便捷、清晰、准确,甚至医生可以在家里或是度假图中处理诊断图像,完成诊断报告等。

分子成像将会是未来影像学发展的热点,针对多组织、器官特异性的对比剂将会问世,通过特定基因表达、对比增强效果将会更佳,诊断特异性也会更强,在临床上真正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

未来影像学的作用将不单单局限于诊断与治疗,甚至会广泛涉及到疾病的预防与保健、人体健康管理等领域。科学在发展,影像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随着分子技术、基因工程等更加细微与高端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广阔,应用范围也会更加广泛,其前景是我们无法预料的。

参考文献:

[1]唐农轩.矫形外科应用影像诊断学基础[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2]林曰增,张雪林 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3年第22卷第1期

[3]李果珍.临床体部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4]张雪林,陈贵孝.脊柱和脊髓CT诊断[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篇9

关键词:水利行业;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TV-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水利经济就是以水为载体,从事治理和利用水资源的经济活动的总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水利经济是水利事业的一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水利经济工作,不仅有利于水利事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发展水利经济的重要性

1.发展水利经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需要。党的十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水利部门当前任务就是快速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通过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通过加快民生水利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三条红线”,为实现科学发展、经济健康发展作出贡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凝心聚力发展水利经济,千方百计促水利增收,做大水利发展的经济平台。

2.发展水利经济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需要。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今后,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将有明显提高,但仅依靠财政支持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深化发展政府财政投资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多元投资体制,坚持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导,以市场运作投资为方向,以广泛吸引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

3.发展水利经济是壮大自身实力、提高行业能力的需要。长期以来,水利重建设,轻管理,水利工程社会效益显著,但水利行业自身发展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水利基础设施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只有大力发展水利经济,才能充分发挥水利行业自身优势,不断增强和壮大自身实力,走出一条科学发展水利事业的路子,实现单位增效,职工增收,事业发展,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新时期发展水利经济要强化四种意识、树立四种观念

1.强化资源意识,树立水是经济资源观念。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水是自然资源,是最基本的生态要素,发挥着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水也是经济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具有增值功能和经济效益。新时期治水工作既要尊重水的自然规律,也要尊重水的经济规律,既要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利用,也要发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效益。发展水利经济要深化对水的双重资源属性的认识,强化水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意识。牢固树立掌握了资源就掌握了主动,就把握了未来发展的先机。要充分利用行业优势,深挖潜力,将水利资源转换为水利资本,统筹考虑公益性社会属性和和自身经济效益,通过市场化优化配置资源。要以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为核心,以土地开发、湖库水体旅游开发、农村生产等涉水资源为重点,形成优势产业,促进水利经济的大发展。

2.强化市场意识,树立运用市场机制观念。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防灾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等基础支撑保障作用,但同时水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能够创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聚合多种经济要素,实现水利效益、资源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多赢。水利经济项目要通过市场化运作,不断聚集发展资金,壮大水利产业,实现水利资产的保值增值。

3.强化生态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念。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党的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快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化生态意识,积极打造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水利工程、水利风景区。要充分利用库区发展、农业休闲和库区旅游开发,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目标,使水利旅游开展既能展现自身特色和水文特质,又有品牌效应,成为水利经济发展的亮点。

4.强化审美意识,树立水文化观念。水是构成风景的基本要素之一,能够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水利工作者是水利风景区的创造者和经营者,因此必须具有理解和感受美的能力,深刻懂得创造美的意义。水利工程建设要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辅之以合理的人文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其建筑风格的观赏性,重视水文化元素的融合,通过大力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以及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和谐与协调,真正达到生态景观工程的效果。

三、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改革、加快水利经济科学发展

1.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1)争取国家支持。重点做好水利规划编制、重大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努力增加项目储备,以项目争资金,以资金促发展。

(2)整合各方资金。充分利用以工代赈资金、农业开发资金、省市补助资金和扶贫开发资金、土地整理资金,捆绑整合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统筹安排各类水利项目建设。

(3)地方财政补助。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力度,利用好水利建设政府配套资金和补助资金,保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4)拓宽市场融资。通过财政信贷担保和其他有效途径,筹措资金投入水利项目。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以股份制、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水利建设和经营管理。

(5)群众筹资投劳。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弥补项目建设经费不足。

2.发掘优势,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水利经济

(1)注重谋划,统筹兼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思路,注重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在保证水利公共服务的前提下,要把经营水利的思想渗透到水利规划中,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应为工程的经营管理创造条件和可能,有利于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发挥。

(2)总结经验,巩固、做强传统优势项目。要充分利用水利行业优势项目和支柱产业,积极扩张,推动资质升级、内部改组和面向市场运营,做大做强一批水利建筑和设计企业。要充分发挥水土资源优势,使水土资源的开发成为水管单位的“聚宝盆”和“绿色银行”。

(3)瞄准本地经济发展走势,拓展新型经营项目。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的经营思路,大力培养和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经营性、服务性项目。

(4)运用涉水资源,做活“水”文章。充分依托涉水资源优势,沿着水路找财路,顺着资源找财源。加快推动水利旅游朝阳产业,积极整合水利旅游资源,推动水利旅游风景区建设。大力发展城乡供水优势产业,积极抢占城乡供水市场。精心培育仓储、物流等新兴产业,使千里沿江、河岸线成为水利经济竞相发展的风景线。培育机电设备安装、小水电开发等经营项目,不断打造新的经济亮点。

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 哲学思考

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健全离不开哲学的导向,运用中国传统哲学原理进行分析能更有效地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因此,很有必要对循环经济进行哲学上的梳理。倡导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比较关注自然与人的关系这一命题,可以说天人关系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中国传统哲学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而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一体共生的本真之性的存在方式,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观是有一致性的。

一、中国传统哲学观——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先秦,发展于汉,成熟于宋。在儒家广博的理论视野中,“天”的含义是丰富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天”,大致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发展的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

通过不同历史阶段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阐述,可从三个方面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内涵进行概括。首先,“天人合一”就是主张人与万物一体,高扬生命一体化。其次,“天人合一”主张人与天地合其德,强调天道和人道的一致性。人道与自然之道有着共同性,即人与天地均依“道”而生成与发展。人要与自然合其德。人从尽心知性始,进而知天命,把握天道。再次,“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共存共生,和谐发展。

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哲学意义

1.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中,普遍的表现出对于自然的思考和人类生存的思考,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命题鲜明的体现在《易传》中,其中的乾、坤二卦代表天、地,由此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传》看来,人与自然界本来是统一的,不能分离的。天、地本事以发育生长成物为功能。传统文化中的“天”,主要指的是与“人”对应的存在,即人以及人的创造物之外的世界,也就是自然界。《易经》倡导人类要敬畏上天,认为上天与人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关系,人要尊崇上天的旨意行事,提现了先人对于自然的尊重。

2.天人合德

《周易》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精华,主要是受命于上天而诞生的。人是由天地之间的阴阳所化而成,因此人本身兼有阳刚之性和阴柔之美。阳刚使得人类积极地探索有效地生存之道,自强不息,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阴柔使得人类关注自身的品性,厚德载物。阴阳相生,推进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促进自我身心的协调发展。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体认自然本身的和谐。循环经济理论倡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目标,在人类活动中节约资源,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调整人类的发展方向。

3.天人协调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方面强调要利用自然,另一方面又强调自然的规律,不破坏自然。中国古代的天人调谐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利用自然,使自然界的万物能生长发展。推行循环经济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观的重要一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循环经济是“人与自然和谐”观发展的必然结果。

4.天人相参

所谓天人相参,就是天地人三者相互并存,是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规范。循环经济理念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要求人类的活动要维护这个系统的平衡,要协调人类的活动、生产模式、制度等因素,使人的参与程度符合大自然的演变规律。

三、“天人合一”观念对循环经济的启示价值

1.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该以“天人和谐”为目标

(1)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对其利益相关者负相应的责任

把道德修养与天地万物的培育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生态规则,不仅做经济人,更要做社会人、生态人,积极主动的承担起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

(2)要坚持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污染控制

要有“赞天地之化育”的胸怀,运用“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持久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引进循环经济的理念,就是要减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减少经济活动中的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结合自然的自净能力和可承受能力,合理的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采取科学技术,通过更新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并在企业本身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污染零排放。

2.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以“生生不息”为目标

“生生不息”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要使人们确立发展要以人类的永久生存为出发点,以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为限度的思想。企业要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以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具体方式比如:一是将废弃物用于企业的绿化建设;二是将废弃物用于农蓄业建设;三是建立循环经济信息平台,使各企业之间能通过这一平台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原料。

要发展循环经济,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学习天人合一中注重“和谐”的有益成分,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同时,也要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时代性、历史性、局限性有所认识。当前,我们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在实践和观念上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更是要在绿色科学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循环经济的发展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孙文营.对循环经济哲学精神的思考[J].理论与实践,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