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经济法、凯恩斯主义、干预主义、协调主义
经济法的本质和法的本质一样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就是经济法和其他所有的法律部门一样,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另一种含义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质的规定性,也就是经济法的法律属性。传统法律部门是以调整对象和调整方式来划分的。这种划分方式,受到了来自经济法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挑战。因为包括经济法在内的许多法律部门都可以调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社会关系。本文是在第二种含义上讨论经济法的本质,对法律部门的划分采用的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观点:任何一个法律部门的形成,都有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客观方面是由社会环境造就出的具有某种特殊性的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领域,主观方面要由法学家来解释和总结。 对于从与其他法律部门相区别的角度来理解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干预主义和协调主义。
一、干预主义
1.干预主义的内涵。持干预主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简而言之,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实际上,国家干预和政府干预是没有本质的区别的。因为国家干预是通过政府或者说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形式来实现的。 干预主义的经济学基础是凯恩斯主义。1926年,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了《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一文,开始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命理。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在《通论》中,凯恩斯否定传统经济学中建立在萨伊定理上的充分就业观点,论证一国短期的均衡收入和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因而就业水平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他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存在萧条和失业,是因为“消费倾向”、“对资本的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此,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主义从产生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一直以其为理论基础,制定了大量的以国家干预主义为基础的经济政策,并且将许多政策都上升为法律。1946年英国制定了《就业法》,首次把凯恩斯的“充分就业”思想应用于立法实践。二战之后,英、法、德、日都制定了反垄断法,在经济法思想比较发达的日本制定了包括反垄断法在内的大量的经济法。这一时期对经济法本质的认识也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把经济法定为国家干预之法。人们将凯恩斯称作战后“繁荣之父”。
2.干预主义的破产。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经济现象:滞涨,即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同时并存。滞胀的现实对占统治地位的凯恩斯主义给予了有力地批判。因为,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下降;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上升。于是,西方学者开始怀疑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向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制度“复归”;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货币主义、以拉夫尔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以华莱士为代表的产权学派、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等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在西方经济学中逐渐代替了凯恩斯主义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基本主张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仍然是正确的;资源的有效配置只能由市场来执行,任何市场以外的力量都不能代替市场的作用,而只会起破坏作用;即使市场本身具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但克服与纠正市场缺点的唯一办法在于通过产权明晰等措施来予以完善,决不能依赖市场以外的政府干预。以往之所以会出现市场失灵,正是由于政府干预的结果,而不是市场本身的原因,政府本身也有不可克服的致命缺陷。因此,7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取代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取得了主流地位。多数西方国家都加速私有化,减少政府的干预,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80年代,由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解释现实问题上依然乏力,一批主张“国家干预”的经济学家在继承原凯恩斯主义基本信条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新的经济分析方法对原凯恩斯主义进一步修正,提出国家的经济政策还是有积极作用的,这批经济学家的主张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西方不停地论战,以建立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但从经济生活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这两种经济学的主张将长期并存,任何一方都不能绝对地取代另一方。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对经济生活的调整,是综合运用“市场之手”和“国家之手”的结果,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二、经济法本质:协调主义及其经济学基础
从人类发展史看,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个体(组织和个人)利益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始终。这一矛盾又表现为国与民、国家和企业、宏观和微观、统和分、管理和自主、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计划与市场、国家调节和市场调节、秩序和自由、公平与效率,以及公法与私法等等。在以上矛盾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即要处理国家的意志、行为和利益与企业的意志、行为和利益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关系协调、利益兼顾,使各方都处于应有的合理位置和最佳的联结状态。经济法是社会协调说,是社会经济法。“经济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
协调主义的经济学基础是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的对立统一的经济学。一般地认为,市场缺陷有三类: 第一类是市场本身缺陷:一是自由竞争的结果是必然导致垄断,而垄断必然增加社会成本。二是市场不能很好地解决某些外部经济问题。“只要一个人或一家厂商实施某种直接影响其他人的行为,而且对此既不用赔偿,也不用得到赔偿的时候,就出现了外部性。”(注:[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第146页。)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负的外部性一般来讲对社会是有害的,比如污染使一方受到损害却得不到赔偿。三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均衡,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时或效用最大化行为恰使每一市场的供求相等,均衡价格把秩序强加在可能发生的混乱上,这时政府或国家的干预是有用的。四是市场经济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五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公共物品的生产。六是市场无法解决社会公正问题。自由竞争所导致的收入和财富的两极分化,只有通过国家广泛控制社会资源的制度,从而使中央有计划地分配工业品成为可能,这样才能找到有效的补救办法。 第二类市场缺陷是由于市场本身发育不完善而出现的功能。市场缺陷的存在要求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但国家干预也不是万能的。国家即政府在干预经济时,也存在国家失灵或曰政府失灵(虽然政府失灵和国家失灵在政治学上有一定的区别,但从对经济生活干预的角度上来说,国家失灵和政府失灵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下文中提到政府失灵也是指国家失灵)。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说“对那些提议对市场失灵和收入分配不平等采取政府干预的人们,经济学家提醒他们也不要忘记政府同私人市场一样有缺陷”。(注:[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2—503页。)“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注:[美]保罗?A?萨缪尔森、 威廉?D?诺得豪斯:《经济学》(下),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1189页。)受现在流行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经济学家又把政府失灵称为公共失灵。(注:公共选择理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学研究领域。它运用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分析了现实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政治个体(选民与政治家)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引出的政治团体,特别是政府行为的特征。公共失灵即政府失灵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公共失灵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政府所获得的经济信息受政府本身的信息传递机制和政府本身的判断能力的限制,这些限制会使政府的决策失误。 二是政府机构的低效率。即政府机构本身缺乏竞争导致低效率;没有机制能降低成本;监督信息不完备。 三是政府的干预容易导致寻租(rent seek)。 寻租是指“为了寻求对自己有利的政府政策而采取的活动”。(注:[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26页。 )政府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它拥有一般组织所没有的权力。政府制定的政策有时会对一些人有利,而对另外一些人不利,这时,某些企业或个人就会设法使政府制定对他们有利的政策,导致政府的政策不一定对社会的资源配置有利。 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在自由主义盛行的时代,忽视政府或国家的作用,市场失灵就更加明显。在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年代,忽视市场的作用,政府失灵更加明显。“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有时失灵为政府干预留下了作用的空间,其存在和发生作用的价值需要经济法加以确认。而政府干预的缺陷和有时失灵也不容忽视,它需要经济法予以纠正、限制乃至禁止。这样,就产生了我们认识经济法本质的基础。”(注:王保树:《论经济法的本质》,载马俊驹主编《清华法律评论》(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因此从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的逻辑中,我们可以看出,强调任何一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强调经济法的本质是协调。
三、把协调主义作为经济法的本质有重要的法学意义
第一,有助于正确指导我国经济立法的实践。法学理论对实践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对立法活动的指导。强调经济法的本质是协调主义就要求在制定经济法时,既要规定政府的权利,也要规定政府的义务和责任;既要规定市场主体的义务,也要规定市场主体的权利。忽视任何一方的权利和任何一方的义务和责任,都会导致法律的失误。特别是对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我国,既要肃清国家干预过多遗留的问题,又要防止片面强调市场调节的作用,认为市场调节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不切实际的做法。
第二,强调经济法的协调主义符合法律的发展趋势。其实,强调公正的法学家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论述了协调思想。美国社会法学的创始人庞得把法律看成是一种在通过政治组织的社会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安排而满足人们的需要或实现人们的要求的情形下,能以最小代价为条件而尽可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制度。庞得对法律秩序所应保护的利益进行了分类。他把利益划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后一类利益中,除了其他内容以外,他还把一般安全利益、个人生活方面的利益、保护道德的利益、保护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益以及经济、政治和文化进步方面的利益包括在内。庞得也认识到了各种利益之间的冲突,提出在一个时期可能应该优先考虑一些利益,而在另一时期则该优先考虑其他一些利益。但是庞得认为“法学家所必须做的就是认识这个问题,并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向他提出的,即尽可能保护所有的社会利益,并维持这些利益之间的、与保护所有这些利益相一致的某种平衡或协调。”(注:庞得:A Survey of Social Interests,57 Harvard Law Review 1 (1943 ),pp.1—2,转载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148页。 )虽然庞得是从法学家的任务提出的,但是他的各种利益的平衡协调的思想是与经济法本质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也是经济学家和法学家思想在协调主义方面的耦合。事实上,要求所有的法律部门都兼顾各种利益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种法律部门总要优先考虑某一方面的利益。比如民法始终不能也不必冲破“自由的财产流转法”的藩蓠,否则民法不就是民法了。而作为社会化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管理的社会化与国家介入经济生活、“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即两只手的协同并用、纵向经济关系与横向经济关系的平衡结合、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之经济法,比其他法律部门更应当强调协调主义。
篇2
一、劳动价值理论
作为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其他经济学原理的基础。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劳动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理论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相区别的基本标志。除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经济学理论,这些经济学理论之所以没有成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因为建立的价值理论基础不同。劳动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否认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自然也否认劳动价值理论。第二,劳动价值论阐述了价值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只有弄清楚价值方面的问题,才能比较科学合理的研究其他的经济学问题。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是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地位得以体现。
通过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分析,能够引申出另外两个原理,分别为价值原理、劳动价值运动规律原理。价值原理主要包括价值形成、价值实体、价值本质、价值形式、价值量等内容,这些构成了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观点是“活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运动规律的原理也是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的原理,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清楚了解现实经济在竞争、价格、供求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运动变化,并从中总结客观经济规律,明白如何遵循和运用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经济活动。因此,必须加强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并对其有一个正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政治经济学理论。
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从马克思个人研究层面上看,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要深于社会主义经济,因为他本人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的真实实践,提出的相关理论还不完整、系统,现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都是后来的者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主要成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发展,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的一种模式。在现实实践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体化,不再抽象化。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政治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理论发展的主要成果,没有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是不完整的;第二,当今世界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制,若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不是理论的一部分,就无法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
在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基本原理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不发达社会主义采用何种经济形式等内容;第二,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基本理论研究的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包括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公有制应当采用怎样的实现形式、所有制结构特征等内容;第三,分配。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理研究的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问题,如分配方方式的性质、特征、基本结构及不同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处理等。
与其他基本理论相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是单纯的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为依据形成的,结合了当代实践发展的具体情况。其他基本理论没有结合当代实践;第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中国实践和理论创新发展成果为基本内容,其他基本理论不是结合中国实践与相关的理论成果。从以上两个方面能够看出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结合了具体实践,是一种中国化的基础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
三、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另外一个重大发现,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在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把其看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进行了揭示,全面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特别是对于资产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等内容阐述都是围绕剩余价值展开研究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完整、成熟的理论,要想正确把握经济学理论,就要准确认识剩余价值理论。
第二,剩余价值理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与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动的一个基本理论,足见它具有很大的普遍适用性。对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分析,也要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
基于剩余价值理论还可以延伸出其他的原理,主要包括:第一,剩余价值生产原理,研究的是剩余价值生产问题,如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劳动力商品特殊性、资本的再生产等;第二,资本流通原理,研究的是剩余价值实现问题,如资本周转、资本形态循坏等;第三,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原理,主要研究的是剩余价值分配问题,此外还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收入来源等。
将剩余价值理论当成是政治经济基本原理研究的重点内容,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但是把剩余价值这一基础理论具体化为基本理论,并与社会主义当代实践发展结合起来,则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因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的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提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等。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虽然也以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为基本条件,但还要符合另外一个条件,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行。为此,应当加深研究不同社会制度下,相同经济条件中的剩余价值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背景的剩余价值理论,这样可以积极促进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发展。在社会主义背景下研究剩余价值理论,既要搞清楚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也要充分结合实践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治经济学发展,然而现实中作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
篇3
在法官适用原则来确定疑难案件中当事人权利的时候,民主的通常见解提出了两个诘难。第一个是“社会应当由经过民主选举、并且对多数负责的男女人士来统治。” ﹝3﹞因此,法官在法律不完善的情形下,不应当具有根据所谓的原则来确立权利的权力。因为这意味着法官们是在根据自己的政治信念进行判决,而这是反民主的 ——如果不采纳多数决,那么为什么我们必须服从法官个人的意见。显然,这种民主观对人的道德能力存有怀疑。因为,对原则的解释和运用是个人道德的事情。但是,法律的实践尤其是美国的法律实践告诉我们,法官并不是在疑难案件中运用自己的信念进行判决,相反他是在普通法的司法实践和所构成的“严密的网”下进行思考,他是不自由的,更不是任意的。所以,德沃金把这个诘难引申为“倒不如说,这种反对意见是针对着他所依赖的某些信念的可靠性而来的”,这就涉及到第一个核心问题——道德解读问题。﹝4﹞它还涉及到另外一个核心问题:民主是不是普适的?它能不能在法官根据原则确定权利的问题上进行有力的反击?德沃金认为,普遍流行的多数至上主义的民主观念﹝5﹞存在严重问题。因为,它不能通过政治程序识别个人的偏好与外部的偏好。所谓个人偏好就是“它们指出了某种个人所偏爱的分配利益和机会的方式”,而外部的偏好就是“指出了一种偏爱其他人的分配利益和机会的方案”。显然,后者是违背了自由的基本原则的,因为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认为,个人有权利干预他人的行为自由的唯一正当理由就是自我保护。一个人基于对自我偏好的捍卫,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当然有权利投票,而且期待某种结果的出现。而后者就缺乏这种正当性,因为可能他投票的结果是基于对他人的好感、厌恶,而不是对自己的捍卫,进而对他人的自由进行了干预。由于民主不能提供相应的机制将两者加以区分,它的正当性就大大值得怀疑。在此种情形下,权利的正当性就是明显的。“这种理论(权利理论——笔者注)允许我们享受实施总体的或未经加工的功利主义的政治民主制度,而且,通过禁止似乎可能事先经过民主制所揭示的外在选择成分就可以达到的决定而保护公民受到平等地关心和尊重的根本权利”。﹝6﹞第二种反对意见认为“如果法官制定法律并将其溯及既往地运用于他面前的案例,那么,败诉的一方所以会受到惩罚就不是因为他违反了他所承担的某一义务,而是因为他触犯了事件发生后才产生的一种新的法律。”也就是事后立法问题,这与法治的“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相违背。德沃金很巧妙的回答了这样的问题,他认为这个诘难恰恰是以政策为根据的司法判决理论的最大难题,而不是他的原则理论的困难。因为,政策论追随着政策的变化,不停的变换着他们所支持的法律,而生活在这种法律观下的人才会在朝秦暮楚的法律下无所适从。在德沃金的权利理论中,这仅仅是个解释问题。因为,“如果原告有权利反对被告,那么,被告也就有一种相应的义务,正是这种义务而不是法院创立的某种新的义务,论证了针对他的判决的合理性。” ﹝7﹞,也就是说权利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它并不是法律规则创立的,更是早于法律规则的,它一直都在那里,也就不存在设立新义务的说法。实际上,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它早已存在,因而不存在溯及既往的问题,同样由于是自然的,也必然可以对抗多数人的民主决定。
在反击原则论时,经济分析法学派提出了二种看法。首先就是波斯纳提出的一个对司法史的解释,那就是“在侵权、合同和财产等明显领域中,法官所作出的几乎每一个判决都可以被证明是有利于使资源配置更为有效这一集体目标。” ﹝8﹞不过,德沃金认为这个并不能对原则提出挑战。因为作出这些判决的法官可能根本不具有经济价值观念,相反恰恰是根据某种道德价值的原则进行裁判。实际上,德沃金认为并不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决定和派生了人类的权利配置,相反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人类道德原则配置权利的某种结果,或者是一种新的表述方法。他们的争论有点象“鸡先还是蛋先”的问题。﹝9﹞德沃金认为真正的威胁来自第二种见解——法官可以公开借助经济政策对疑难案件进行裁判。也就是说,法官可以根据 “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经过数学描述的公式,而不顾法律的历史、法律的道德原则构建的“严密的网”,对个人的权利进行重新的配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德公式 ﹝10﹞的提出与运用。德沃金认为经济学的方法只能具有工具意义,而不能成为某种被信奉的绝对价值,从而可以决定和配置人的权利。首先是因为它是不确定的,在选定的对象或者系统不同时,我们发现得到的结论是不同的。在一个人是否负有拯救一个落水者的案例中,如果我们着眼于这两个人集体利益提高的话,很可能我们发现,他负有这项义务。如果我们换一个系统,我们把社会的边际效用加以,那么一个银行董事长就不负有这样的义务。这样一来,在将社会利益加以考虑的情况下,可能的情形是一个富人如董事长就没有救穷人的义务,而一个穷人则负有拯救富人的义务。换句话说,穷人面对富人就没有权利,而富人面对穷人就有权利。﹝11﹞有学者言,经济分析法学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是财阀主义的,而不是价值中立的。﹝12﹞这样的立场本身就是不可取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变动不居,无法为司法实践提供牢固的支持,它的论证结果随着系统选择和计算方式的不同而改变,还可以用其他理论或者方法否定这一结果,因此它不能为某种具体权利提供绝对论证。在这个意义上,它只能是方法与工具。它意义就在于论述在背景权利支持下的具体权利,从而解决具体权利间的相互冲突。其次是,经济分析法学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因为,家们一直都在用这种思路思考价值冲突问题。因此,它就没有提出一种新的价值从而可以瓦解原则论。
对多数至上主义民主的警惕实际上在西方的思想传统中早有体现。苏格拉底的死亡既是它的恶果,也是对它警惕的开始。其后的柏拉图、亚理士多德都不看好民主。民主制在希腊的城邦中是一种不太好的制度。德沃金对民主的反思拥有西方思想传统的背景支持。而“财富最大化”对政策论的支持,却是较晚近出现的事情。在确立人的权利这个上,它是一个新的传统。它既是学的化和帝国主义化愈演愈烈的后果,更是启蒙以来矫枉过正的恶果。在经济学的凶猛食人族中,波斯纳就是最凶狠的食人动物。﹝13﹞德沃金与之的论战就成为了跨世纪的持久争论。但是,我必须指出德沃金对二者批评的性质是不同的。民主是西方渊源最为流长的传统,也基本上成为世界政治的通行术语,也恰恰因为它悠久,使用广泛,它的异化也就更为深远,直接的后果是人们尤其是普通民众几乎对它没有必要的反思,而想当然接受并用它组织人类几乎所有的活动。它能否在疑难案件中发挥作用,并且改变一个人基于自己的道德本质而享有的权利的正当性是必须追问的。德沃金在民主上做的工作是“正本清源”,通过对自由主义的开掘,重新定义了民主的正当性基础和适用范围,并试图在民主与道德解读之间寻求一个和谐的平衡。或者说,德沃金对民主是接受的,只不过是哪一种的问题。民主仍然在这个意义上构成元规则问题,它仍然是我们思考法律原则的思想和制度背景。而经济法学派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经济分析法学家,如波斯纳,提出“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和理论是法律实践历史的潜在“”,可以为法官在处理疑难案件时提供必要的指导,甚至成为法官的金科玉律,进而成为所谓“配置”权利的规则。德沃金从《认真对待权利》开始,逐渐加强了和波斯纳就这些问题的辩论,他们的论战也开始升级,成为“跨世纪的法案” ﹝14﹞.这场论争触及到了德沃金理论的核心和原点——道德,也就是人有没有道德能力,道德对人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的问题,进一步还涉及到科学与道德的界限和范围的问题。如果说道德对人类是无用的,那么奢谈道德,就是自欺欺人,人类遵循财富最大化的数学计量就是最好的也是必然的选择。其实,在思想史上,这个问题的一直在纠缠着思想者。思想家们,如休谟、康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讨论。休谟认为道德是激情与情感的对象,它唯一目的就是使人幸福和快乐,在于让广博的人道或者仁爱融化偏狭的自私性而使人类达到和平、秩序和幸福。康德则以“在我之上的星空”与“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为喻,明确的划分这个界限,并且指出了在道德与科学的领域中适用的原理和是根本不同的,尽管他们都要受到理性的指导。这就意味着对人类道德世界的是不能适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15﹞可是近代以来,尤其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个界限早已被淹没。德沃金与波斯纳的法律论战,正是这种思想史的延续。波斯纳适用经济科学来解释人的道德权利的唯一理由就是道德怀疑论。可是,这样必将把人类带入科学的囚笼。因此,德沃金必须与他进行殊死搏斗,他们的论战也必然是一场“跨世纪的法理学案”。
注释:
﹝1﹞柯岚:“‘东方不败’的经济分析法学?”。
﹝2﹞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页117.
﹝3﹞同上,页119.
﹝4﹞这个问题下文将有详细讨论,不赘述。
﹝5﹞这是德沃金在《自由的法》中提出的概念。后来,德沃金还出合宪性民主,对这个问题继续进行回答。请参阅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刘丽君译,林燕平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
﹝6﹞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页362-363.
﹝7﹞同上,页120.
﹝8﹞同上,页133.
﹝9﹞请注意二者只是外在形式上的相似,而不是性质上的相似。鸡先蛋先是一个科学问题,而前者在我看来还是一个道德哲学问题。
﹝10﹞ 汉德公式,B<PL.它起源于美国法官Learned Hand的一个著名的侵权事故的判决。P是发生事故的成本,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P×L表示事故的预期成本,如果事故被避免的话,PL就是避免事故的平均预防收益。B表示预防事故的平均预防成本。汉德公式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意义是如果预防成本B<PL预防收益的话,那么预防是有效的,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造成他人损失,在法律上就会被视为不作为过失或过错,将被判定为侵权行为,承担过失责任和损害赔偿;汉德公式的第二层意义是如果一个侵权事件的双方中任何一方采取措施,付出成本都可避免损失,取得预防收益,并且预防成本都小于预防收益的话,那么法律应规定由预防成本相对较少、受益较大(或等同)的一方付出预防成本,如不付出,将承担责任,构成侵权。
﹝11﹞用数学描述这个过程,在两个人为系统的时候,两个人是价值相同的(假设为V),因为他们都没有社会地位和身份,假设拯救者的失败几率为L.那么,显然只有V-VL>0时候,落水者才享有这样的权利,解这个不等式可以得到, L>0时候,落水者才享有这样的权利,解这个不等式可以得到,L
﹝12﹞请参阅柯岚:“波斯纳与科斯之争——究竟谁在‘反理论’.
﹝13﹞“在这个意义上讲,当代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畏惧的文化食人族现象,而最具理论雄心和写作热情的波斯纳法官,无疑是这个文化食人族中最凶猛的动物。”柯岚:“波斯纳与科斯之争——究竟谁在‘反理论’”,法律思想网:law-thinker.com.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方法;质量观
要深化素质教育,就要从小学基础抓起,小学基础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对学生加以培养,以适应中国未来发展的之需要。作为小学最主要基础课之一的小学数学更是重中之重,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用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这充分体现了教育性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转变教育思想,坚持教书育人
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数学教学的严格训练,进行学习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整洁、严格认真细致,自觉检验修正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勤于思考、不怕困难、敢于竞争的精神。还可以通过数学的一些数据、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数学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
二、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
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汇贯通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结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如阅读学习的方法、操作学习的方法、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发现学习的方法、尝试学习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对应、转化、假设、比较、还原、逆向等解题时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时,让学生用切割拼凑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在教学探求圆柱体积公式时,可这样启发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怎样推导圆面积公式?能用这种方法把圆柱体变成学过的几何体吗?可能变成什么几何体?怎样来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从而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的正迁移,在迁移中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通过这此教学让学生掌握方法,学生借助这些方法更好地消化、吸收、应用数学知识,从而能达到发展、提高素质的目的。
三、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
由于人的遗传因素、生理条件以及环境、教育等影响,学生的生理、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和发展状况有所差别,再加之社会对各方面的人才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在教学中,应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按不同的层次进行指导,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素质要求,同时抓好“两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补差,在教学中做到提问侧重中下生,板演突出中下生,行间巡视留心中下生,课内辅导优先中下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让他们脱颖而出,在学习内容上,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扩大知识面;在练习上,可增加一些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加强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发散性训练;在形式上,可组织他们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这样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挥。
四、改进教学评价,树立全面质量观
篇5
1.多样性和复杂性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经济法律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深化,直接作用于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经济法学内容较为宽泛,没有对其进行系统化整理,它不仅仅局限于研究法概念、调整对象等领域,其还研究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之间存在的联系,既要研究国内经济法,还要学习国外先进经济法内容;既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还要深入研究当前经济法对社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站在哲学角度,把握正确发展方向,运用历史方法统筹全局,运用比较法“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运用分析法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不管使用何种方式,都能够从不同角度展现经济法的理论内涵,从而获得我们自身所需信息。
2.经济法学研究方法主观性的突显。方法的根据来源于客观事物本身和其具有相关联的事物,并非方法本身,而人的思维活动的规则则需要依据实践活动来体现,科学方法的产生需要主观逻辑思维和正确的实践活动来完成。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是相关学者在进行系统化整体而得到的,其较多体现的是主观性东西。
我们都非常清楚,人受到不同环境影响,其人生阅历、生活方式都会产生区别,掌握科学的方法,不仅仅只有积累一条途径,还应该表现在自身有规律的进行改造活动。假设仅仅依靠自身简单认识,是能够获得一些方法,但是要发现一些学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者找出理论,简单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方法的获得需要长期在实践中锻炼,在哲学、逻辑学、思维科学等其它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只有构建出属于自身的方法体系,拓展自身思维,才能够根本性提升研究方法水平。
二、方法作为认识工具的存在,同时也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为创造出经济法观念产品的手段或者工具奠定前提条件,全面认识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需要充分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人们思维运行方向受方法影响。而这也就从根本上回答了不同学科所展现出来研究方法不同。例如:经济学侧重于量化分析,相反法学则侧重于定性分析。使用方法不同是思维运行方向不同的根本原因。经济法学具备的复杂性、多层次性也就导致其研究方法相对于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更为严格。不同的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重点研究某个方面,从而得出相对应的结论,从而以清晰的思维形式贯穿整个过程。
2.方法的实质研究体现在信息加工、处理、转换过程当中。主体思维结构、思维定势、个人价值取向等都是影响思维动作的重要因素。这也就是导致主体信息取舍不一的重要原因所在,自然结果也就不同。因此,经济法学的研究以事物发展规律为前提条件,才能够保证思维机制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从而较为准确的反映经济法存在的客观现象。相反,则会导致错误的认识。
篇6
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素养 基本途径
随着各国医学发展之间的联系的日益密切,各种医学类学术交流逐渐增多。我国也从其他国家医学发展中认识到一个问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医学院校都开始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也有相当一部分医学院校被合并进入综合性较强的大学,从而获得了较强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但是,我国的医学人文科学还不能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总结出了几点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理论结合实际,关注社会、医疗问题
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师要重视社会和医疗问题,并把这些实例纳入教程,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对过去那种空谈理论的革新,改变了以往坐而论道的局面,真正使医生能够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同时也增强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使医学生能够解决医疗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理论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医学院校可以利用周末以及节假日的时间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深入到各个领域进行社会考察,职业体验以及勤工俭学等活动;另外,还可以到敬老院以及社会福利院等慈善部门参加义务劳动,体会社会生活的艰辛。当然,尤其要重视医德医风方面,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医德医风交流研讨会,不断更新学生的观念,共同进步。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纪念馆,如九・一八纪念馆、纪念馆等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在真实、惨烈的场景面前自然会激起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醒学生们勿忘国耻。除了这些惨烈的场面,学校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参观一下新科技的产生及发展,让学生们领略到祖国的发展进步,为祖国的强大、腾飞而欢欣鼓舞,激发学生们成为国家栋梁的决心。
仅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不够的,学生们还要深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各级医疗机构调查研究,对村民进行健康普及教育,实现人人了解健康知识。学生们深入基层,能够了解到基层医疗卫生状况,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切实缓解基层看病难和看病贵的情况。另外,医学生在基层能够了解最真实的社会,有利于他们培养医学人文关怀的情感,自觉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基层的医疗条件也同时提醒他们医学生的就业机会并不都在大都市,在基层医院一样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人民服务。
二、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教育不仅包括文化教育、素质教育,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医生对心理健康的要求极高,想要做医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此外,医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还有承受挫折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些都将列入医学生培养的课程。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他们要解救的不仅是患者生理上的病症,更重要解决患者心理上的障碍,所以,不能忽视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各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其纳入授课体系,针对学生的心理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指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学校应积极推广心理健康,为医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在校园内成立学生工作中心和心理咨询处,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在各个层面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的防御机制,降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
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心理咨询,同时心理咨询也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有效地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说,心理咨询是高校必备地基础设施之一,是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处,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定期进行专业讲座,使学生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在此基础上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改革临床医学教学内容,探索和寻找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帮助医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增强医学院校的知名度。
三、改革考核方式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考核模式仍然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在评价的过程中,考核分数为主要的评价依据,但是,人文素质教育注重的是思想教育,考核无法对其进行评估。因此,要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创新考核模式。因此,在考核的过程中采取了四六分的新制度,即将学生的专业素质考核总分数的60%记为总成绩,将日常的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纳入40%的考核成绩。有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采用的是开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因此,在设计试卷的过程中要尽量的将分值侧重于案例分析、简述等题型,侧重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开卷考试对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学生无法从课本中寻找到标准的答案,只能自己归纳总结,这在无形中就加大了考察的难度。这种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使教育真正地落到了实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这将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院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并不是理论的简单教育,还需要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更多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实践。应当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育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一名称职的医生。
参考文献:
[1]王超.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02).
[2]谭宗梅,张小健,陈霖柏.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文素质课教学内容科学体系构建的思考――兼谈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文素质课教学内容的改革[J].大家,2012,(09).
篇7
一、认识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
获得知识最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即利用五官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就是阅读、观察,即利用视觉来“看到”。其中阅读是人类专属的智力活动,安排课前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warning up)。引入新课内容后,可以通过观察来辨识、巩固新知识。
高中数学的学习还要通过“格物致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格物”即穷究事物原理,怎样通过“格物”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比直观的“体验”再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就是“试错”(trial and error),即根据已有经验,采取系统或随机的方式,去尝试各种可能的答案。
在数学教学中,试错法常表现为让学生做针对性的练习和变式;体验过程包括学生主动地演绎、类比和猜想…。试错和体验的每一处设计都要难度适宜,符合学情,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试错和体验都是综合性的思维过程,目的是让学生的充分地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二、运用”基本途径”设计教学的案例
[学案]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1课时)
[课前回顾]
1.偶函数f(x)都满足关系式 ,且图象都关于f(-x)=_对称。
针对练习:①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依此类推,写出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解析式。
注:上课0-6分钟:要求学生阅读[学案]的阅读材料,并填空写出P关于x的解析式,之后尝试针对练习①。然后纠正指出P=f(x)中x可以为R+,y=f(x)解析式后不能忘了写定义域。第7-10分钟:要求学生观察两个解析式的三个共同特征,并比较完成针对练习②
②下列函数为指数函数的是()
A.y=x2 B.y=3-x C.y=2x +1 D.y=3x+1
③已知指数函数f(x)的图象经过点(3,π)求f(0),f(1),f(-3)的值。
注:第11-16分钟:要求学生思考完成③,说出方法:待定系数法并校对答案;接着尝试变式:“经过点(2,π)”,之后探讨底数为-1,为0,为1的情况,指出底数的范围。
2. 体验①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出
参考文献:
[1]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Z]. ,2008,5
[2]曾参.大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作者单位:浙江省分水高级中学)
篇8
一、做中学——积累操作经验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学生实际能力相符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鲜活、灵动的数学,建立生动、丰满的认知表象,积累实践和操作的活动经验。
1.有趣
尽管操作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摸索,赋予操作活动更多的新鲜感。比如,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和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青青草原的美食节上,喜羊羊做了10个青草蛋糕,美羊羊做了6个青草蛋糕。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熟悉的卡通人物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热情盎然地在充满趣味性的情境中开展操作活动。
2.有序
高效的操作活动必然要有合理的序列,使得教师能够通过各操作步骤的反馈及时调整,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成功、愉悦的体验中开展后继操作实践。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操作序列,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
①做一做: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②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
③估一估:自己的橡皮擦大约有多少厘米宽?
3.有效
剔除操作活动表面的喧嚣热闹,要真正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得到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就必须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边做边想、边想边做。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将操作与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初步认识“11”;然后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1”,要求摆出的小棒使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再比较优化,让学生理解“把10根扎成一捆,再在旁边放1根”的摆法最直接明了,使学生明白一捆就表示“1个十”,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比中思——反刍生活经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背景丰富而独特,教师应当认真地审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对接”,及时挖掘生活经验中起到有力支撑的有益部分,同时也要注意对新知学习负迁移的干扰。
1.建立起点。甄别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发现其中与数学学习的内容有偏差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一部分为教学起点,创设出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有效情境。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我出示了理发店门前的旋转灯柱这个动态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里面是平移还是旋转”,学生往往会受到视觉错觉的影响,认为旋转是柱子在旋转,平移是彩条在往上走。由此展开教学,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区别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沟通联系。让模糊的生活经验变得清晰,让生活经验“数学化”,用数学的眼光重新观察世界,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体积的概念,我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思考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组织学生用“体积”的概念去重新阐释这个经典童话背后的数学内涵。
三、练中悟——启发思维经验
1.往前走。立足迁移,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通之处,引导学生准确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脉络,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发现的喜悦和独立解题的乐趣。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在计算长方体侧面积的问题中,当已知条件给出的是底面周长时,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让学生把一个没有上下底的长方形纸盒沿高剪开,这时立体的长方体变成了平面的长方形,再让学生观察比较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引导学生感知“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和高分别就是长方形的长和宽”,突破了难点,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回头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通过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培养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形成较为稳固的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累思维活动经验。
篇9
关键词:学籍管理;预警机制;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11-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与推进,高校生源数量、质量、教学管理模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学分制的实施,使得学生在专业方向、课程安排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也对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严峻性日益彰显。学籍管理预警机制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管理模式,其目的是在正面教育的基础上,改传统的“事后处理型”管理为“事前、事中预防型”管理,预先警示,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让学籍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规范化。
一、建立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1.学生学习现状。大学生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个体的自主性,但部分学生仍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模式,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跟不上学习进程,导致学业成绩一落千丈;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前途没有规划,对专业及专业教学体系、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了解,加之受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对学习不够投入。学分制下对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同学之间的学业进程不尽一致,选课、考试、成绩、学籍等信息需要学生自行在学分制平台获取,在此模式下如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就极有可能不能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从而导致延长学制甚至是退学这种严重的后果。
2.学籍问题情况。以我校本科生为例,目前,我校学籍处理分三个档次:学业警告、退学警告、退学。对于学期取得学分少于12学分者,给予学业警告(毕业学期除外);累计二次被学业警告,给予退学警告;累计三次被学业警告者,给予退学处理。
下表为近5年我校本科生学籍处理情况。(以下数据均来自教学文件)
(1)从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到,有各类学籍问题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以受到学业警告的学生为例,2013年、2014年受到学业警告的学生数分别为2010年的1.6倍、1.75倍,为2011年的1.4倍、1.55倍,这样的增长势头势必严重影响到我校的教学质量及学习风气。
(2)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受到退学处理的学生数有一个明显的减少,主要原因是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教学管理人员、学生辅导员及时邀请受到退学处理的学生家长到校,和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对于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有强烈学习意愿的学生,允许其试读,家长参与监督。实践证明,在这一环节由于有家长的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及退学政策的关注度,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效果和促进作用。
学生的学籍出现问题,已经属于学业中很严重的情况。通过预警机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指导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所以,建立健全学籍管理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二、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的内涵
学籍管理预警机制从学生是预警的主体出发,针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告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及时预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籍管理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新生入学预警。入学预警是学籍预警工作的重要基础,新生刚一入学,对大学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不甚了解,此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违纪处分等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与宣讲,组织专业有影响力的教授进行专业发展前景的报告,使得学生尽快了解学校的各项制度,明确本专业的发展目标,尽早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合理的整体规划。
2.课堂考勤预警。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高中相比要自由和开放许多,这时由于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逃课、缺课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建立考勤预警机制,可以对学生能否按时上课进行监督和警示。具体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出勤率进行统计,当该课程的出勤率达不到要求时,对学生提出口头警告,如警告无效,任课教师可在课堂上公示学生名字,取消学生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且不得参加补考。考勤预警机制的实施,使教师能够及早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3.学生选课预警。学分制的推行更加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有很大的选课自,可以构建适合自己兴趣和爱好的课程体系,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但部分学生对这种培养模式缺乏了解,对先修和后续课程的要求不很明确,选课时避重就轻,出现选课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选课预警机制明确要求导师对学生选课进行充分的指导,提高选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4.期末成绩预警。每学期末,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本学期的成绩进行统计、归纳,将不及格课程达到一定数量或所修学分达不到12分的学生,及时通知辅导员及学生本人,并告知其学校的学籍处理政策。对学生成绩进行预警后,促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利用假期查漏补缺,为下学期开学前补考做好准备。
5.学业学籍预警。教学管理人员在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上学期所修学分进行统计、审核,根据学校学籍处理规定进行学业警告、退学警告、退学处理三种类型的学籍处理。对于受到警告的学生,除了下达《学业警告通知书》、《退学警告通知书》、《退学处理通知书》外,还要和学生进行预警谈话,帮助制订阶段学习计划,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心理辅导。
2012年开始,我校实行了试读制度。退学处理的学生在收到退学处理通知书5个工作日内可提出书面申请,进行陈述和申辩,如该生仍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家长要积极配合督促,经本人申请,学院与学生及家长签订《学籍处理(退学)学生试读承诺书》。实践表明,家长参与监督后,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警示效果较为显著。
6.毕业预审预警。大四第一学期初,根据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对毕业班学生所修学分进行预审,统计出学生尚未修够的学分及科目并及时预警,督促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学业顺利完成,尽量避免降级等延长学制的情况发生。
总之,学籍管理预警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实施需要任课教师、辅导员、导师、教学管理人员与家长、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家庭、学校三方相结合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体现教育管理的人性化,这是学籍管理工作的又一次重要探索。
参考文献:
[1]李银树.高校主动性学籍管理工作浅析[J].管理工程师,2011,(3):27-29.
[2]姚娜.高校学籍预警系统建构初探[J].才智,2011,(12):263.
篇10
关键词:学术生态;职业教育;本质
作者简介:蓝洁(1981-),女,广西博白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6-0004-05
“看问题要看本质”是学术与实践领域都十分流行的一种说法,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追问是职业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都重点关注的问题,他们生怕未能抓住“本质”而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流于疏浅。中国数代职业教育工作者兢兢业业地追寻职业教育的完美“本质”,多态多相的“职业教育本质观”层出不穷。因此,对以往形成的职业教育本质研究成果进行“再研究”,整体分析职业教育本质观深层的学术生态,可以让我们明了和把握已有研究成果的概貌,进而推知新的研究方向和空间。
一、职业教育本质观的学术生态
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是群落生物以及无生命的环境所组成的自我调节的稳定体系[1],借鉴到学术系统中,这里所言及的“学术生态”由“学术”与“生态”合二为一,指学术主体或学术群体围绕特定学术主题开展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与相关学术领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职业教育本质观的学术生态即用生态逻辑表征各种职业教育本质观之间及其与相关学术领域的关系。用学术生态观念分析职业教育本质观,有助于学界理解不同时期各种职业教育本质观的发展变化及其与相关学术领域的动态性关系。
(一)职业教育本质观的“遗传谱系”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助推了实业教育的兴起和本土化职业教育本质理论的发轫[2]。这一时期对职业教育本质的研究以黄炎培先生的论述为代表,黄炎培在其《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一文中提出“职业教育机关‘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3]。从严格意义上说,黄炎培先生针对的是职业教育学校的根本任务而并非职业教育的本质,但由于其在职业教育理论领域首次提出“本质”之理念,故一直以来都被追溯为我国学界关于职业教育本质研究论述的起点,并成为后来中国职业教育学术界本质研究的重要“遗传因子”。
20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业教育本质的外延性理论研究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主要集中在各种职业教育学著作中,以分析职业教育的定义、内涵、特征、属性等形式出现,这些职业教育基本原理的观点十分丰富,对职业教育本质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由“社会性”生发的“职业性、生产性、社会性”[4]被认为是这一时期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研究的典型观点。
21世纪以来,中国对职业教育发展给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学科得以加速发展,在外力推动和学科发展内在需求的双重作用下,“职业教育的本质”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呈现为三种研究路径:一是批判地继承“社会性”产生发展的基本思维框架,尝试多元化本质观的探析。典型如以经典“老三性”(“职业性、生产性、社会性”)为靶标,批判地提出“适应性、中介性、产业性”的“新三性”本质说①。另有不同学者结合不同学科视角和方法提出“基本矛盾说”②、“要素关系说”③、“工作体系说”④等多种观点;二是深化职业教育本质观的外延性理论,典型如通过职业教育的概念、特征、目的、功能等基础性研究来剖析职业教育本质[5]。三是对已有职业教育本质研究成果的思路、方法及观点进行审视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二)职业教育本质观的学术生态群落
1.职业教育本质的哲学探索
(1)“种差+属”的定义逻辑
“种差+属”的本质定义逻辑源于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四谓词理论⑤,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同事物的定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要给出了一个或某类事物的定义,一般也就揭示了该事物的本质[6]。遵循这种思维路径的本质研究见诸于各种论著、教科书,在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发展过程中长期占有重要位置。随着本质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用职业教育的概念或定义来规定职业教育的本质,这在逻辑上是不够严密的[7]。但各种职业教育的概念与定义为职业教育学科探究职业教育本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并且丰富和深化了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
(2)矛盾运动理论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本质”的解释包含如下规定:“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8]。部分学者遵循这一权威性解释的思维路径,认为在职业教育中必定有一个能贯穿职业教育过程始终,起决定和支配作用的根本矛盾,这一根本矛盾即是决定职业教育本质的根本所在。如有学者提出社会人才需求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矛盾,如果这一矛盾消失,整个职业教育过程将不复存在[9]。另有学者强调要认识职业教育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面对和解决职业教育的基本矛盾[10]。
2.社会学思维的借鉴
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对职业教育本质研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功能主义认为社会系统或社会实施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其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功能[11]。职业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其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中必然形成一定的秩序和能力。因此,正如部分学者所说,目前职业教育本质的探索多数是从其功能出发,进行的特征罗列[12];社会性、职业性、生产性、中介性、适应性、产业性等都是从社会学视角来研究职业教育本质的[13]。另外,类似于“人人性”⑥、“初始职业化”⑦等本质言说的理论思维都可以追溯到社会学的功能主义方法论。
3.系统论思维的借鉴
从系统角度出发,学者往往将职业教育本质的探讨建立在系统的、相互联系的职业教育特征、内涵、目的、功能等基础之上,以求“整体”、“全面”、“发展”地认识职业教育的本质。这一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本质论述方式常出现在职业教育论著中,典型形式是将“职业教育本质”作为章节标题,子章节的内容则通过阐述职业教育的概念、特征、功能加以论证[14]。亦有以论文形式出现的研究,如有学者基于系统的整体观,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其培养的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的直接创造者,多样性是职业教育的有效形式”[15];有学者基于系统的复杂观,认为职业教育的教育层次、培养目标、办学主体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多样性”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16];有学者基于系统的发展观,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具有历史的、空间的差异性,应因时因地、发展地认识职业教育的本质[17]。
4.教育学思维的借鉴
职业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因此,从教育学本质理论中类比和衍生出职业教育本质是重要的生成路径。以教育学的视角看职业教育本质问题,其探寻的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内在规定性。近年来,有学者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提出“技术技能职业性”⑧、“技艺授受”⑨、“职业针对性”⑩等是职业教育本质的观点;有研究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办学模式上的特征进行比较,提出“实施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18];还有学者另辟蹊径,将职业教育倚赖的工作体系与支持普通教育的学术体系进行比较,提出职业、工作和技术是职业教育本质探索的逻辑起点[19]。
以上学术生态群落思维的追溯与归类,是笔者根据研究需求,将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思路、结论与各学科理论视角类比后进行的客观分类,不代表各研究成果作者的原主观思路。从学术生态群落追寻职业教育本质研究思维脉络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详尽已有研究成果的生成逻辑,以积淀理论和发现问题。
二、职业教育本质观的困境
从上述的学术生态看,要义繁多的各种职业教育本质观吸取了不同学科群落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养分,为深入研究职业教育本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积淀。但表层的多学科理论思维的借鉴,并未形成职业教育研究自身深层的理论基础,看似欣欣向荣的学术生态背后,因缺乏竞争而呈现无差异的均衡,各种本质言说毫无节制地一拥而上,导致研究者丧失对职业教育本质观的识别、判断与驾驭能力。为了促进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质的飞跃,有必要分析已有研究的困境及其产生的深层原因。
(一)本质概念界定模糊
对于“本质是什么?”这一根源性概念的理解,主导着职业教育研究者本质观的生成。混淆“本质”及相关概念的区别、联系,往往使得论争中出现不和谐音,职业教育本质观陷入“不知所言何物”的源头性话语困境。对于“本质”概念界定的不同,导致形成两类职业教育本质观。
一是将“本质”等同于“定义”,将职业教育本质理所当然地等同于职业教育的定义。而目前职业教育的定义又往往移植国内外的教育学理论,不是将教育定义中的“教育”置换成“职业教育”进行定向式注释,就是把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进行简单类比演绎出区别化的“本质”。客观地说,职业教育的定义区分了职业教育与其他非职业教育的现象,界定了职业教育的对象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揭示职业教育的规律。但“本质”是一个比“定义”更为基本性的范畴,“定义”仅是“本质”在某种具体语境中的“转述”或“引申”。职业教育的定义不能等同于职业教育的本质,因为职业教育本质是一切职业教育研究的预设前提,是学科的逻辑起点,职业教育定义未能揭示职业教育本质所要揭示的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质的规定性,也不能囊括职业教育的终极价值。
二是将“本质”等同于“本质属性”。已提出的“生利性”说、“社会性”说、“职业性”说、“生产力”说、“民众性”说、“适应性”说、“中介性”说、“针对性”说、“技术技能”说、“发展”说等职业教育本质观,多数标榜着其所研究的是“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应当说“本质”与“属性”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一事物在同别的事物发生关系时便表现为多重属性(性质),只有那些反映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的特有属性,才是事物的“本质”[20]。“本质”是事物的“实在”和“存在依据”,是对事物本身做出是什么的回答,而“属性”仅是对事物的“表征”和“存在状态”的描述[21]。已有的“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研究,往往将“本质”等同于“本质的属性”,或“根本的属性”。这些并列的、多样的、见仁见智的“本质属性”看似纷葩烂漫,但大多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视野,往往只是对一些职业教育现象情境化地或理论化地进行归类,有意无意地脱离本质的中心问题,缺乏对本质的终极思考,虽然能自圆其说、自成体系,却未能对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较大影响和应有的意义。
(二)本质研究目标离散
职业教育本质观的研究目标引申出“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意义、价值和功能的探讨,是对研究者“为什么要研究职业教育本质”的追问。研究职业教育本质,应然的目的是通过对职业教育本质的分析,认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外部规律,积淀理论和指导实践。在职业教育本质观研究的现实成果中,对于“为什么要研究职业教育本质”的问题,大多避而不谈,似乎公认的研究目标已是约定俗成。但细观这些成果的分析路径,本质追寻的实际目标取向趋于单向片面,要么只强调职业教育本质之于实践的指导意义,要么只重视职业教育本质研究之于理论的价值。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的研究从实践经验或者现实情境中总结出共性的或是个性的“本质”,忽略理论的逻辑推理、分析、综合与演绎的提升与过渡,而直接又将浅层的、表面的“本质”用于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有的研究则践行“模糊——清晰——再模糊——更清晰”的螺旋式理论前进的路径,完全在理论体系中进行概念的类比、逻辑的推演、理论的批判,忽略职业教育本质研究之于生活世界的价值和功能。理论和实践目标的有意或无意分离,使得职业教育本质研究陷入单向片面的藩篱。
(三)本质探究思维局限
职业教育本质探究的思维折射出“怎么样研究职业教育本质”的问题,是方法论意义上的解读。已有职业教育本质研究成果的认识框架和思维路线明显印刻着实体性思维的特征,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本质主义和模式化。研究者坚信在生灭变幻的职业教育现象背后存在永恒不变的本质,并且本质是职业教育的终极构成和终极性质,可以对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做出解释、预测和控制。这种追求一劳永逸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思维范式难以应对复杂教育现象的发难和批判。
二是倚赖简单还原的方法。研究者受限于自然科学的逻辑,认为一切职业教育现象都可以还原为某些本质或者本质属性,忽视整体背景和相互作用中的职业教育,采取整体化解的方法对职业教育要素进行离析、孤立,并且普遍使用“加减法”来组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先在地设定一些静态的要素性,并根据研究需要予以增减。这种分解、还原的方法一方面导致理论分解割裂不同层面之间的联系,可能忽略了部分和部分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分解问题时总是仅抓住和保留了一些研究者自认为主要的因素,而把许许多多看似次要的因素丢弃。这样的本质研究不仅割裂了职业教育的整体,也造成了职业本质研究的自我封闭、孤立自存,使得职业教育本质研究徘徊不前。
三、走出困境之策略
(一)明确本质追寻的意涵
关于“本质”的讨论是一个综合程度极高的问题域,正确理解“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是职业教育本质研究走出困境的首要突破口。
“本质”是一个哲学概念。自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后,二者的统一性和相异性都日益扩大,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没有截然分离和对立,而是形成一种混合或过渡的形态[22]。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本质”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职业教育学是属于人文科学领域的学科,其“本质”除了自然科学的“种差+属”概念解释外,还应参照人文科学的价值概念系统,从而给予职业教育本质以社会、历史的普遍价值,即职业教育的本质是种属与价值的统一。
(二)聚焦本质目标的指向
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目的应该不是终极的,而是启发人们在职业教育的理想与职业教育现实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又不断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既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一种理想的价值支点,规范、引导人们的教育行为,又让研究者在探讨职业教育发展的真谛中时刻保持一种生机勃勃的求真、向上的意识,永远敞开自我批判与自我成长的空间,避免本质的探寻蜕化为自我僵化、自我封闭[23]。
(三)拓展本质研究的视野
定势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只能把人们引入相同的研究路径,并得出趋同的研究成果,因此,拓展本质研究的视野,通过创新思维方式来引领职业教育本质研究,是使之超越困境的关键路向。
职业教育本质研究应从实体思维走向关系思维。实体思维是目前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定势,执着于追寻职业教育终极的、永恒的本质,通常演化为本质主义。而关系思维导引下的职业教育本质研究则立足于职业教育作为“关系性”的存在,关注职业教育的各种内外部联系,着力于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立体地认识职业教育[24]。从实体思维走向关系思维的转向并非是对实体思维的否定、替代,而是对实体思维的批判和继承,并以此为基础在更高层面上寻求进一步的突破。
职业教育本质研究应从简单性思维走向复杂性思维。普遍性、还原性的简单性思维模式曾经极大地推进了职业教育研究所能触及的现象的深度。但是职业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领域,人文社会现象具有非线性、不可逆性、偶发性以及有序性与无序性相结合、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混沌性特征,因而对其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就绝不可能单一地运用理性主义的“简单性”思维模式来解决,应继而代之以复杂性、开放性、多元性、发展性和非线性的观念来审视极为复杂的职业教育本质[25]。
注释:
①职业教育的“老三性”与“新三性”:“老三性”指职业教育的社会性、生产性、职业性三种属性,是20世纪下半叶职业教育本质观的典型观点。“新三性”包括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中介性和产业性,2003年由学者周明星在“老三性”的基础上提出。参见:周明星.现代职业教育本质属性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3(1):27-28.
②基本矛盾说:指用矛盾运动规律来认识职业教育本质的观点和方法。认为职业教育特殊矛盾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即职业教育普遍的、稳定的和内在的关系,是发生在职业教育内部深处、贯穿于职业教育发展全过程和反映职业教育各组成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的矛盾。这种矛盾运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它。参见:王洁.职业教育基本矛盾本质界定、运动规律及科学认识理论研究[J].职教论坛,2010(13):69-71.
③要素关系说:认为要明确职业教育的本质,必须解决三种关系问题,即职业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职业教育的基本要素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参见:南海,董华.对职业教育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5):4-6.
④工作体系说:认为职业教育存在的逻辑前提是工作体系的存在,只有深入理解工作体系,并采用工作体系的视野来解读职业教育,才可能获得堆砌本质的深入理解。工作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职业、工作和技术,应从这三个层面解释职业教育本质的不同侧面。参见: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8.
⑤亚里士多德“种差+属”的四谓词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命题和所有问题所表示的或是某个属,或是一特性,或是一偶性;因为种差具有类的属性,应与属处于相同序列。但是,既然在事物的特性中,有的表现本质,有的并不表现本质,那么,就可以把特性区分为上述的两个部分,把表现本质的那个部分称为定义,把剩下的部分按通常所用的术语叫做特性。根据上述,因此很明显,按现在的区分,一共出现有四个要素,即特性、定义、属和偶性。”因此,定义是揭示事物本质的短语,下定义的方法是“种差+属”。参见: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57.
⑥人人性:认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具有服务于和面向社会每个成员的固有特性。参见:陈齐苗.也谈职业教育的本质——读俞启定先生的《职业教育本质论》有感[J].职教论坛,2010(7):79-81.
⑦初始职业化: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完成个体的初始职业化,即个体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岗位实践,把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能基本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并在职业生涯环境中正确进行职业社会角色定位与扮演的过程。参见:申家龙.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初始职业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6):5-7.
⑧技术技能职业性:认为职业教育属于面向职业的专门教育,职业教育按专业组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本质归属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参见: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2):19-26.
⑨技艺授受: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是由掌握一定技巧性的技术或手艺的教师将其掌握的技术、技艺授受给那些有比较明确的技术、技艺应用意向的学生,使其能够在社会的技术、技艺性的工作中就职,并且能够在这些职业中发展,其教学内容就是某种技艺。参见:刘晓.职业教育本质的再审视[J].职教论坛,2010(10):8-11.
⑩职业针对性: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是针对某种职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一种专门教育。参见:陈建明. 把握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J].北京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4.
参考文献:
[1]张国昌,胡赤弟.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内涵与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53-57.
[2]宫雪.20世纪上半叶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制度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7-9.
[3]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8.
[4]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68.
[5]俞启定,和震.职业教育本质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5-10.
[6]张家龙.论本质主义[J].哲学研究,1999(11):50-60.
[7]周志刚,马君.对职业教育本质问题研究的审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9-13.
[8]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35.
[9]王川.论职业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属性[J].职教论坛,2005(11):4-9.
[10]王洁.职业教育基本矛盾本质界定、运动规律及科学认识理论研究[M].职教论坛,2010(13):69-71.
[11][美]鲁思·华莱士,[英]艾莉森·沃尔夫著.当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
[12][19]徐国庆.工作体系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J].职业技术教育,2007(1):5-11.
[13]孟景舟.社会学与教育学:职业教育本质论的两种不同视野[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10-12.
[14]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4.
[15]祝士明.基于系统观下的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J].职业与教育,2008(11中):11-14.
[16]杨金土.多样性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5-7.
[17]彭干梓,夏金星.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发展观[J].职教论坛,2003(5):14-16.
[18]黄尧.实施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4(6):13.
[20]郑金州.教育本质研究十七年[J].教育发展研究,1996(3):19-24.
[21]李伟言,王卓.教育本质问题研究新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50-54.
[2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02.
- 上一篇:工商管理处罚条例
- 下一篇:雕塑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