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

篇1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对策

1引言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和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本校以高鸿业第六版《微观经济学》教材作为授课教材,书中有较多以数学公式和曲线图形,比较抽象难懂,这一现象决定了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效果不好,会使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试图用案例讨论式教学让复杂的内容通过在案例中的应用得以生动呈现,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而且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案例讨论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教师筛选过的、符合章节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教学。具体来说案例讨论式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借助典型案例的讨论理解微观经济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其次,运用所学微观经济学定理和规律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物流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通过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增加了同学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但是,微观经济学案例讨论式在教学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效果

2.1案例讨论式教学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教师确定讨论案例:寻找知识点案例,例如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结合“受欢迎的自助餐”的现象和“互联网对消费者影响及其给消费者选择带来哪些好处?”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与学生讨论上述案例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有哪些影响。第二,确定讨论形式。首先进行课堂讨论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6人进行分组讨论,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讨论问题打印在A4纸张上在上课的时候分发给每组,在纸上写组长和组员姓名,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用。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中间来回走动,启发诱导学生运用理论进行思考,简单解答学生问的问题,但是不要细讲,让其自己讨论。第三,小组展开讨论。首先每组讨论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对讨论的案例题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其次根据需要(笔者讲授班级人数均在100人以上),抽取3~6组组长或组员进行汇报发言,每组进行讨论的时间为10~15分钟,回答时间大约4分钟,在此期间其他组可以与之互动。第四,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小组分组讨论结束后,笔者对学生的整体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对同学们新颖的观点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对错误的观点予以引导,还要对学生的疑问做解答,最后以每组作业的形式上交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

2.2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其原理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和现实经济问题。目前教师授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不仅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而且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模式一方面打破了现在课堂师生互动较少的被动局面,这种方法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讨论中并且积极发言;另一方面,通过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还能够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知识的兴趣。

3提高《微观经济学》案例讨论式教学效果的对策

3.1根据所授的知识和教学经验选择案例

案例的选择不仅要具备问题性,而且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期能激起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并让学生在看到问题后,能够主动的思考,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课堂中选用的案例要贴近现实生活。比如在讲授机会成本的概念时,让学生知道在他们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如大学毕业时面临就业时在“自己创业”和“就业”这两种选择时从经济学理论“机会成本”的角度做出决定,才能做出选择。要取得良好的案例讨论式教学效果所选的案例要根据教师的目标来设计,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案例有多个解决方案。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探究辩论,从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确保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3.2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案例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在笔者教授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心得体会,案例讨论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是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为主,相互探讨和交流。那么学生的参与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在案例讨论时有的学生难以进入状态,有的学生不善于表达有“搭便车”的成分,有的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和讨论,有的同学无所事事,只是观望与等待,或者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冷场的场面。因此教师在讨论时的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讨论气氛。比如,讨论:(1)什么是谷贱伤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谷贱伤农的不利影响有哪些?(3)如何克服“谷贱伤农”现象。这要求同学们对弹性理论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到实际中。因此,设计的问题应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及热点问题,同时,在讨论中设置抢答环节,对能够不在教师指定回答,能够主动抢答的小组在平时成绩核定上给予加分,这样会更能激发同学们讨论的积极性,此时自然就会形成激烈的讨论场面,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3微观经济学成绩的评定方式和考试内容应进行改革

微观经济学是管理学院物流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本校的微观经济学最终成绩评定是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因此在最终成绩的评定上,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增加日常案例讨论成绩的比重,比如各占50%等等。还有期末考试试卷也要进行改革,试卷中不能只考理论知识,如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要增加案例分析试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此部分应该作为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有助于案例老师教学的顺利开展,并达到案例讨论式教学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经济学原理(第七版)微观经济学分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篇2

关键字:迭代式项目教学法;网络经济学;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174-02

一、《网络经济学》教学现状分析

网络经济学是一门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兴学科,与传统经济学相比其理论体系不完善、不少知识点还存在争议。首先,网络经济学源于传统经济学,其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工具等仍然属于传统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另外,网络经济学对于传统经济学是一种扩张与发展,在对经济学原理、规则在范畴上的拓展的同时也对传统经济学的市场理论及行为模式等方面带来冲击。而且,网络经济学学科本身也在不断批判中发展,自身体系与理论都在激烈的变化,其理论发展明显跟不上实践发展的步伐[1]。因此,在理论体系仍处于发展状态的《网络经济学》课程本身就要求教学过程必须以实践为主,课堂理论讲授为辅。

一般而言,《网络经济学》的教学会遵循传统经济学基础的方式,导致其面临与经济类理论课程相似困境。一是教学内容难以取舍,课程体系不平衡。在高职院校大幅增加实践课程同时,理论课程的课时被不断压缩所以课程内容也随之不断精简;而且在“理论够用就好”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课程的重点也趋于易于讲授宏观经济学知识而渐渐忽视相对深奥的微观经济学范畴;直接结果就是授课内容大而空、学生难以提起兴趣。二是授课方式陈旧,师生互动不足。《网络经济学》的理论课性质,决定了很多教师都是以灌输式课堂讲授为主;而很多教师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讲课,并没有结合网络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被动的教学使得不少学生认为网络经济学高深莫名、学习目标模糊不清;这样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三是课堂实践机会少,知识传递困难。网络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探讨在网络参与条件下个人、企业、政府决策及行为的课程,里面涉及到的指标体系、理论模型等分析工具并不是一次讲课就能完全理解的,学生必须要在用的基础上不断重复,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知识点;否则单靠课堂很难达成《网络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此外,高职经济管理类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所学知识不够系统、思维活跃水平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对社会及企业的了解、文科生比重较高等状况[2]决定了他们偏重于感性认识和定性分析,并且对逻辑推导和数量分析等方法望而却步[3],提高了开展教学的难度。加上《网络经济学》教学内容不平衡、课堂沉闷、理论与实践没有充分结合等传统问题,使得课程教学进展困难。

因此,对《网络经济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必然的发展。修习此门课程的学生已经完成“经济学基础”或“西方经济学”等前置课程,掌握了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工具,有一定应用能力分析相关经济现象和解决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现实问题。在教师充分的引导下,学生应该能自主学习、自主理解、自主运用相关知识并以此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并且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基于以上分析,迭代式项目教学法能够很好地服务于《网络经济学》课程需要的同时为传统经济学教学带来值得思考的改革方向。

二、迭代式项目教学法及其特点

迭代式项目教学法的实现是建立在教师组织策划指导的项目的基础上,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把知识点融入到子项目中,结合讲授与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通过完成项目让学生反复迭解学习目标、主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和理解知识的数个过程[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子项目的过程中认知与积累知识,完成课程项目的时候通过迭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加以融合,进而搭建自己的知识架构,提高知识的运用水平,达到一个优化的学习结果。迭代式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如图1。

迭代式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使用知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是一种符合构建主义学习心理学的教学法[5]。其主要特点有:

*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迭代式项目教学不再以授课为中心,而是围绕项目进行教学。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在项目的准备阶段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点,通过子项目定立阶段性目标,在学习与应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大大减少学生对课程意义的困惑。

*项目设计由浅入深,通过迭代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迭代式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围绕项目逐步展开,每次迭代都是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一个过程。在贯穿整个课程的项目的带动下,学生通过重复渐进完成各阶段子项目的循环充分熟悉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并提高知识的运用水平。

*迭代式项目教学提供了一个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一个指引的角色,相比传统的经济学课堂理论教学中教师很难掌握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这一状况,在项目迭代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即时交流、记录情况,这样教师就能切实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习得状况,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的改进工作。

三、迭代式项目教学法在《网络经济学》课程的实施

1.迭代项目设计

在《网络经济学》课程中,以“关于阿里巴巴B2B模式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的调查报告”作为项目进行教学。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中的领头羊,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之并不陌生。对其发展进行调研能够尽可能地涉及到课程中众多的知识点,经过分解细化建立调研项目,能够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提高课程学习的效果。项目中各模块关系如图2。而且,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熟悉定性与定量、实证与规范方法的结合运用,为以后商务报告写作打下基础。

2.教学过程

根据所设计的项目,《网络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五次迭代。每次迭代均涉及到新的知识点,在项目进行的同时推进教学并进一步完成最终报告。

①项目开始:教师讲授网络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基本范畴,并以分析阿里巴巴的案例来介绍网络产品相关知识点,同时引入项目。

②第一次迭代:阿里巴巴运作;涉及到网络企业的运营模式及运作成本等,并对网络产品概念与形式进行回顾。

③第二次迭代:阿里巴巴的市场绩效;在重温阿里巴巴运作及盈利模式的基础上对网络企业市场绩效进行探讨。

④第三次迭代:阿里巴巴的市场行为;企业的网络市场绩效反应了其在网络市场上的行为的有效性。

⑤第四次迭代:网络市场结构;阿里巴巴的市场行为受网络市场结构、利益相关者行为、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⑥第五次迭代:网络经济增长;除了网络市场带来影响外,还包括网络外部性导致的正面或负面结果。

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深入,学生经历了整个调研计划的各个模块,在完成报告的同时对《网络经济学》课程有了完整的认识。

3.心得体会

把迭代式项目教学法引入《网络经济学》课程中,改进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授课方式,以渐进的方式不断巩固以学知识并适时介入新的知识点,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分阶段、分模块的完成项目,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迭代式项目教学法的时候必须注意几点:一是注意课程项目必须行之有效并且学生能够按时完成,过难或过易的项目都会影响最终的授课效果;二是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要在保证足够空间下指导学生不偏离目标地完成项目;三是做好记录和总结,除了可以监督学生课程项目的完成进度外,还可以为以后改进课程教学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刘远震.《网络经济学》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3).

[2]徐琴.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2).

[3]广小利.关于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