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提升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提升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转变授课方式,实施开放式教学。
我们传统思品课堂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灌”,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则“生吞活咽”。这种方法实质上是有着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弊端的。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要么厌学、成绩差,要么就是机械式的学习,只知道书本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会极差,更谈不上创新思维。
开放性试题往往要求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甚至会有一些与课本知识关联不大的课外试题。所以必须有与之对应的开放性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改变“灌输”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式课堂。我们在课堂上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要让学生自主掌握大部分知识点,并引导他们举一反三,还要让他们主动提出难点,并尽量自主讨论解决。再者就是作业要有研究性,要鼓励学生“做错”,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并尽量让学生们自主讨论解决这样的“为什么”。这样的开放式教学既使学生能够吃透课本,又能使他们学到许多生活中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增加活动课程及课外知识的比例。
当前许多开放性试题以设置活动的形式出现,设置实践性的活动课程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具体做法为针对适宜开展活动的课程或探究性试题出现较多的知识点,教师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让学生自主准备,并在课堂上展示和讨论。如在课堂上开展一次关于保护环境的模拟问卷调查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合适的问卷,具体的操作步骤。在课堂上可以让几位同学扮演调查者,其余学生扮演被调查者。待问卷回收后指导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甚至提出整改意见。
课堂教学还要增加适于学生学习的时事和课外知识的比例,尤其要重视那些与课本知识联系紧密,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再者就是要对学生关于时事的不同意见加以肯定,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事例,加强学生发散式思维的训练。
三、开展专题训练
当前的许多开放性试题虽五花八门,但其不外乎是“活动、意见、倡议、论文、时事评论”等。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训练,特别是要重视有关时事。根据个人经验,在训练初期可以制定一个答题公式,先让学生“死板硬套”。待一段时间后开始鼓励学生自主编纂答案。
篇2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生;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93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可见,新课标把数学思想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知道,作为从三大数学基本思想之一的“抽象思想”派生出来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的重要因素。因为“数”和“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数”是数量关系的体现,而“形”则是空间形式的体现。它们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我们在研究数量关系时,有时要借助于图形直观地研究,而在研究图形时,又常常借助于线段或角的数量关系去探求。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正是把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考查的一种思想,即以数论形构形,由形思数解数。也就是斟酌问题的具体情形,把图形性质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或者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性质的问题,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
那么,在初中笛Ы萄е校怎样有机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才能大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呢?
一、要科学制定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整个初中阶段的渗透计划
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显性的数学知识线,二是阴性的数学思想方法线。在教学中,我们常看到,很多教师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线的设计与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以渗透为主要特征,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因此,教师对初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内要有详尽的教学计划。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应贯穿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从有理数到实数,从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到函数,从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四边形到圆,从数轴、坐标系到线性方程,从代数、几何到三角,无一内容不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针对这些内容,教师要制定详细的渗透计划并加以实施,在每一块内容学习时都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并适时地开设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专题课加以强化。让学生时刻都感受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不仅是推动数学本身发展的重要方法和巨大动力,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法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这样,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才能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甚至变成学生的潜意识。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巨大而持久的作用,解题当然就更不在话下了。
二、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归纳提炼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两条基本途径:其中一条就是要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归纳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也是如此。我们对“数形结合”中的“数”应有广义的理解,它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如实数:可以是表示数的式,如代数式、方程、不等式;也可以是函数等变数。“形”当然是各种形式图形表示。我们知道,数学中很多“数”和“形”的概念、性质、定理都是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来进行描述和研究的。教师在这些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归纳提炼其中蕴含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即在进行“数”的教学时,要以数论形构形,在“形”的教学时也要由形思数解数。如在实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教学中可以引进数轴,用数轴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在方程(组)及不等式(组)的解的教学中,可以引进相应函数的图像,用函数的图像加深学生的理解;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大小关系也可以用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及函数等数的模型来刻画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理解知识变得容易,而且理解得更为广阔和深刻。久而久之,学生在遇到“数”或“形”的难题时,会自然地想到从“形”或“数”的领域去突破,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当学生习惯了看到代数式|x-1|就联想到它的几何意义时,面对下列问题:“求|x-1|+|x-2|+|x-3|的最小值(x为实数)”。学生就不难找到解题思路了。
例1. 已知x为实数,求|x-1|+|x-2|+|x-3|的最小值。
分析 由于x的任意性、无限性,逐个求值解题明显困难,若按x
解:当x=2时,原式的值最小。
最小值是:|2-1|+|2-2|+|2-3|=1+0+1=2
类似地,如果上述直线上有奇数点,P就放在中间的点的位置,如果有偶数点,P就放在中间两个点之间(包括最中间两个点)的任何一个位置,即当n为偶数时,P应设在第 台和( +1)台之间的任何地方,当n为奇数时,P应设在第 台的位置。
又如,在讲勾股定理时,要使学生联想到直角边分别为a和b的直角三角形斜边可表示为代数式 ,在讲二次根式 时,又要使联想到它可表示直角边分别为a和b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这样,学生就可以自主解决下列问题了。
例2. 求出代数式 + (x为实数)的最小值。
分析:利用代数方法求代数式 + 的最小值很困难,可联想勾股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来求。
解:如图③所示,作BD=12,过点B作ABBD,^点D作EDBD,使AB=2,ED=3,连接AE交BD于点C,设BC=x,则AE的长即为代数 + 的最小值。
过点A作AF∥BD交ED的延长线于点F,得矩形ABDF,
则AB=DF=2,AF=BD=12,EF=ED+DF=3+2=5,
所以,AE= = =13
即 + 的最小值为13。
数学思想方法的另一条渗透途径是: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经过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归纳提炼,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数形互相转换的意识和模型。然而,这种意识和模型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运用和强化,学生才能最终形成解题能力。
例3. AB是O的直径,点E是半圆上一动点(点E与点A、B都不重合),点C是BE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DAB,垂足为D,C只D与AE交于点H,点H与点A不重合。连结HO,若CD=AB=2,求HD+HO的值。
分析:首先要按点D分别在OB段,与O重合,在OA段三种情况画出不同位置时的图形。由CD=AB=2的条件很难直接计算求得HD+HO的值,但若设OD=x,易证AHD∽CBD,则可利用x的代数式表示出HD和HO,再转化成求代数式和的运算。
解:设OD=x,则BD=1-x,AD=1+x,
AB是O的直径 ∠AEB=90°,则∠ABC+∠BAE=90°,
又CDAB,∠BAE+∠AHD=90°,∠AHD=∠ABC,
又∠ADH=∠CDB=90°,AHD∽CBD.
则HD∶BD=AD∶CD,即HD∶(1-x)=(1+x)∶2,
即HD= ,在RtHOD中,由勾股定理得:OH= = = ,所以HD+HO= + =1;
②当点E移动到使D与O重合的位置时,这时HD与HO重合,由RtAHO∽RtCBO,利用对应边的比例式为方程,可以算出HD=HO= ,即HD+HO=1;
③当D在OA段时BD=1+x,AD=1-x,同①可求得HD+HO=1
本题利用了代数法成功地求出了两条变化的线段之和,是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成功应用,但学生不易想到。“剑只有在磨砺中才能锋利!”教师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时时启发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让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习惯思维,学生才自然想到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遇到的困难。
三、要在作业布置和测试中精心设计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类题型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和解题一般都是在教师有意无意的启发和帮扶下进行的。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缺乏自主性与独立性。所以,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上课听听都懂,可一到独立作业或测试就不会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学习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形结合类的作业和测试题,让学生时常独立地经历和体验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和掌握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为了突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这一知识教学,教师可设计以下作业题: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如图⑤所示,试判断a+b+c与0的大小。”一同学是这样回答的:“由图像可知:当x=1时y=0,所以a+b+c=0。”他这种说明问题的方式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叫做 思想方法。
篇3
初中历史教育多元化教学改革一、引言
在我国教学改革中,初中历史教育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初中历史也开展了诸多新的教学模式尝试,对于提升我国初中教学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理论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弱,应试教育影响仍然成为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该模式在历史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为我国初中历史教育提供指导。
二、初中历史教育分析
初中历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需求进行改革,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如下:
1.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水平较弱
历史课程是典型的文科课程,教学中理论性较强,教学方法的创新难度较大,提升教学能力需要较多的努力和时间沉淀。然而,教学方法不灵活,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被动学习地位难以改变,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这都与教学方法不合理有密切的关系。
2.教学理论较为落后,缺乏创新实践
历史教学理论是一直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研究的重点,在教学指导理论中缺乏有效地研究成果,不能带动历史教学的全面发展。同时,历史教学创新实践较少,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较少,这就对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3.学生自助学习能力较差
初中历史学生的自助学习能力较差,严重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结合课程内容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然而,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初中教学仅限于课程是我国教学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存在较大的阻碍。
三、初中历史多元化教学分析
初中多元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要求,提出创新模式的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就是能够借助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借鉴其他课程应用成熟的教学方法,能够为教学提供有效地教学指导。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第一,情景教学方法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特定创建相应的情景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融入到学习环境中,在情景教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的增长;第二,探索式教学方法应用。按照初中学生的学习特定制定探索式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第三,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应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课堂内核课堂外都能够进行历史学习,在课堂上强调学生和教师地位的平衡性,而在课堂外能够以学生主体,提供学生自我指导模式;第四,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初中历史教学能够借助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团队学习能力,在小组结合的模式下提升历史认识,并且在合作中交流历史学习经验。
2.多元化教学辅助工具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多元化的教学辅助工具,也就是能够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工具。多元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应用包括:第一,教材应用分析,将历史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能够在课堂中围绕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第二,历史地图的应用分析,历史地图中包含丰富内容,通过历史地图可以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在授课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历史地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第三,板图应用分析,板图是教师总结历史知识和框架所得出的图画,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上都能起到积极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历史空间观;第四,多媒体应用分析,计算机多媒体能够创建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形象的历史学习内容,并且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3.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分析
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框架指导,为历史教学规划更加全面的教学方案。在多元化的教学体系构建中,具体措施包括:第一,教师的教学意识的多元化,初中历史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能够丰富个人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形成更加全面的教学观念;第二,学生学习的多元化,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突破单纯的知识学习,将历史学习作为能力学习,在学习中不仅获得历史知识的增长,而是要在历史学习中获得全面素质的发展;第三,考核的多元化,初中历史教学要强化多元化的考核,不能仅仅以学生考试时间的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而且要以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认识,更加强调学生的历史主观认识观念,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提供反馈指导。
四、总结
初中历史多元化的教学,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创建优质历史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张现宏.浅析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J].学周刊,2012,(06).
[2]邵秀珍.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情境教学法之我见[J].科教导刊,2012,(01).
[3]邱浪平.基于校本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以宁都中学《客家风情》校本课程开发为例[J].成功,2011,(05).
篇4
【关键词】学生;主体;初中历史;教
学;思路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教育的功能逐渐得以显现,它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现如今,教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初中历史是所有课程的重点,历史是对以往走过的路的总结和回顾,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思路框架的构建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实施者,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是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结合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简单阐述一下如何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从学生主体的角度进行探讨,从而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从学生主体角度构建初中历史教学思路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路大多由教师一人制定,很多老师都是凭借经验想当然的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道具。这样一来就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诉求,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主体角度构建初中历史教学,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学生的想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从而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使教学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第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主体角度构建初中历史教学思路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实施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教学的看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在这一过程进行中能够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需要,看到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改变以往的教学计划,使教学的各个细节都与学生的理念相契合,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众所周知,我国以往的教育教学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课堂教学方法、使用的教学道具等等都是教师的主观行为。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同学存在惧怕老师的思想,导致他们不敢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学习中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从学生主体角度构建初中历史教学思路,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将教学真正变成为学生服务的行为,进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敢于发问、敢于探讨。
第四,有利于完善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现如今,教育教学理念不断革新,学生已经成为了教学的核心,从学生主体角度构建初中历史教学思路是一个教师与学生良好沟通的过程。通过两者的交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从而改变教学思路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效率。例如,某初中历史教师就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针对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征求学生的意见。在调查后教师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视频、音乐、辩论等教学形式引入了课堂,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如何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路框架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从学生主体角度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思路框架构建的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健全人才。因此,下面就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简单谈谈如何将学生至于主体地位,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1.初中历史教学思路要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初中历史教学思路构建的有效与否主要要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知识水平还没有那么丰富,其主体意识还不够强烈,历史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精神,初中历史教师也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要时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具体而言,教师要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将话语权交给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解这一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并让学生发言总结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升他们的主体意识。
2.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要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处于个性极度张扬的时期,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很难一直集中精力进行听讲。针对这样的现象,初中历史教师要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改变教学方法,坚持教学策略的创新。
第一,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通过讨论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为了缓解学生长时间课程学习的疲惫感,提升课堂兴趣,某初中历史教师就在课堂的中间时段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结合教师教学的内容讨论外国的殖民扩张与我国的解放运动的异同点,并派代表进行回答,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第二,音乐教学法。我国很多的中学生都喜欢听音乐,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利用他们这一特点,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将音乐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从而在丰富教学手段的基础上保证有效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不怕远征难》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播放慷慨激昂的《组歌》,让学生聆听到优美的旋律,切实感受到的艰辛历程。这样一来既做到了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3.初中历史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要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
众所周知,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和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测评都是简单的依靠考试成绩来评判,造成了很多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也只知道进行测试,采用灌输方法进行授课。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教师一定要转变这种固有的观念,坚持评价方式从学生主体的角度予以思考,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其分数不仅要结合考试成绩,还要加入课堂表现、课外活动、作业完成情况等等,从而保证科学评定。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推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主体角度探讨历史教学的思路,并结合学生的诉求实施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玮.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J].文理导航(下旬),2010,11:51
[2]张婷.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宁夏大学,2013
[3]杨晓宁.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2
[4]刘.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现状 对策
加强历史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对我国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养。随着新课程不断改革,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对历史、政治、音乐等课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当前仍然有一些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对历史课程的关注度不高,有的教师认为历史课程并不是初中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课程,因此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学校领导者以及师生对历史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
当前很多院校的领导者以及师生对历史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差,认为历史课程教学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辅助部分,但历史课程蕴含的人文内涵比较丰富,加强历史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育管理者对历史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是导致历史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二)历史课程的设置存在问题
当前很多学校院校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太多创新的东西加入到学校历史教学过程中,而且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程度不够,除了一些少数的新的课程项目,其余的内容都是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这会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丧失学习的兴趣。此外,当前很多学校院校的历史课程结构都是按照传统的教育纲要进行编排的,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对历史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够多,没有对历史学科的内在性质进行深入的挖掘,也没有建立起来系统化的历史学科体系,忽视了对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的培养。
(三)历史教学的方法有待改进
教育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学校院校进行历史教学都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各种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对各种历史事件进行死记硬背,或者对各种历史现象进行浅显的讲解,使得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到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因此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素养的提升。
二、加强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加强传统教学理念的改变
加强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加强传统教学理念的改变。初中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教师能力素养的培养,建立高素质的历史教学教师团队,确保历史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高尚的个人素质,要注重对历史教师的培养,给他们制定详细系统的培养计划和方案,重点培养出初中的历史学术带头人。初中历史教师还要注重改善自身的教育形式以及教育方法,端正自身的学术理念和学术态度,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历史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初中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要重视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立足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使历史教学能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帮助。
(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的历史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实施高效的教育。初中的历史教学课程的内容要符合客观规律和事物的本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想观念,激发大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历史课程教学的生活化,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多开展一些与历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纪念馆,对过往的历史事件进行回忆,比如在九一八这一天可以对九一八事件进行回顾,组织学生对历史博物馆进行游览和参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比如加强课外实践活动教学的力度,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加深对各种历史问题的理解,从而将历史的经验运用到现代社会中,促进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另外,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要加强传统的考核模式的改革,在进行考核时,不能只注重书面的考试成绩,还要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把能力测试与日常考核进行有机结合,对考核的形式进行改革,并且加强对日常学习过程的考核力度,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中以分数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历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人文课程,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对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因此在现阶段对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阻碍。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进行解决,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历史责任感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1] 朱秋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3(22)
[2] 欧雪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8)
[3] 代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研究[J].教师,2012(06)
篇6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与个性差异,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模式进行,进而保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从实质上讲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整体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而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因自身掌握知识的局限性,存在较多疑问,只有将这些疑问解开,学生才能将知识内化,从而获得真正的提升。同时,强化初中生的问题意识,在有效提升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还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引导其在今后的学习中主动探索知识,获得更大的益处。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思考
1.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疑问大部分源自对历史教材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质疑。但学生并不是有了质疑便会大胆提问,更多的学生倾向于将质疑埋藏于心底。因此,教师需要在历史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鼓励学生对知识疑点进行提问,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消除学生对课堂提问存在的紧张情绪,不再受心理约束,在教学中合理提出自身的想法与看法,以获得教师及时的解答。
2.灵活转变教师角色,加强与学生互动
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初中历史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历史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事件发生脉络进行,因而教师可根据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联,灵活设计教学环节,以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灵活转变自身角色,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朋友。在历史事件上,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更为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感官体验中深化对历史的感悟,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及人物作出更为中肯的评价,而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会在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中不断增强。同时,历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足的情感体验,在调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教学中认知、情感与思想的高度统一,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3.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与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多,也更为便捷。受各类信息的影响,学生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可能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而教师在没有充分准备或知识掌握不全面的情况,往往难以及时解答学生的提问,并真正消除学生的疑惑。以此,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还需加强历史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合理的现代化历史教师培养方案,从专业技能、知识体系、教学理论、网络技术等多层面提升教师的综合水平。而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也应与时俱进,了解新时期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中有策略地进行引导式提问,自然而然地提升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
4.合理创设历史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所讲解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通过对历史事件产生背景的描述,激发学生对历史环境的想象,并引导思考这一历史事件爆发的必然性。通过对时代背景、社会矛盾等层面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鼓励学生对存在的疑惑进行独立思考与验证。教师还可利用网络搜集与历史事件相关的图片、视频等,以更为生动、直观的形式将学生带到历史情境中去,让学生的大胆质疑与提问有更为充足的历史信息凭据。
5.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模式容易受已学知识及技能的影响,在历史知识汲取中习惯于套用以往方法,运用以往特定经验进行疑惑的解答,即形成较强的思维惰性。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开阔学生的视野,打破思维定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对学生多种思维方法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篇7
关键字: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有效性
【中国分类号】G633.51
初中历史在整个初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学生日后成为怎样的人,对学生自身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里,怎样有效提升历史教学成为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难题。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在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性
(一)初中历史的作用不容小觑
历史是一个国家蕴含的几千年的传统,是几千年来有关事实的各种记载。它传达了许多朝代的兴衰,许多制度的好坏,许多人物的浩海沉浮。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通过对人物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事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客观事实出发;通过对朝代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学好初中历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各科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不断分析,利于学生养成在遇到问题时自己独立思考,不断分析的好习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学习,能够积累文学知识,提升文学素养。
(三)学习初中历史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历史是记载人类活动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涵盖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事件和王朝兴替。学习历史,可以反思过去,面对现在,在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史为鉴,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来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足。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成长和发展,并体会国家所遇到的困难,在无数先人的努力下,才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形成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感情。
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面临的问题
(一)对历史学科教学的不重视
一再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度依然不够,有些家长觉得历史是个无关轻重的学科,在学习历史上花费的时间会被认为是浪费。历史也并没有引起部分教师过多的关注,对于历史,许多教师以为只要是记好了就可以通过考试。这些忽视学生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做法是不正确的,阻碍着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开展。
(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偏差
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学习历史只是为了考试中取得高分,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只要对历史死记硬背,就可以取得不错的分数。学生会把其他多余的精力放在语数外上。所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兴致不高,甚至在历史课上学习别的科目,他们忽视了历史的作用,急功近利地想取得更高的分数。在这种应试教育的情况下,初中历史老师很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
(三)历史老师的队伍不够强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积极授课,学生才能逐渐掌握知识。而目前初中历史的师资队伍仍不够强大,许多老师是非历史系毕业,或者因为历史不够被学校重视而换了其他学科。
三、新时期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要遵循科学性
凡事都讲求科学性,历史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恰当的设定教学目标,同时发挥这一目标的领导作用。既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素养的提高。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足的备课,细致入微的讲解,使教学内容就从书本出发,又使历史知识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以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尺度
历史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要不断分析学生的承受能力,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在备课的时候做足准备。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根据他们的接受水平及发展要求进行教课。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全面启迪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培养实践能力等等。
(三)历史教师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单方面的灌输知识给学生,使学生渐渐厌烦这种教学模式,讨厌学习。其实,教育的本身目的就是为了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这种过程应该是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课堂环境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教师不顾学生接受能力的一味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最终会使学生因压力过大而放弃这门学科。教师要尽量营造和谐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自己的个性,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确保学生的想象空间。
历史教师应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与专业素养使学生信服,确保课堂形成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空间,通过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不能因为观点的不一致或犯下的错误而轻易责怪学生。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并试着理解学生,从中学生的心理年龄及看问题的角度,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
(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枯燥死板的课本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为了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可以在开课之前,准备一个关于本节课的人物小故事、野史等,以吸引学生眼球为主。学生会为了一探究竟,而不自觉地跟随教师的脚步一步步把精力投入到课本知识中去。原来,历史也可以很生动,通过小故事的讲解,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或者,教师组织学生分成两小组,分别站在对立面上讨论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对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结语:“以史为鉴可以明事理”,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国家的发展有着具体的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肩负起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斗志。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慢慢摸索,在教课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反思,勤于实践,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历史是一门对今天之前的人类活动进行研究的有关学科,当今的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延续,而社会的进步方向与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不可分割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对于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与历史传统更是引起了教育界的重点关注。初中历史的有关教学作为学生认识历史并接受历史的起始点,因此,其教学地位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课程改革;初中历史;有利因素
初中历史教学是所有学生最初在课堂上认识并了解历史的机会,其理应受到重点关注,可是,在当今应试教育的有关体制之下,有很多地区并未将历史纳入到升学考试的有关科目之中,因此导致了很多初中学校忽视历史教学,甚至有一些学校没有开设有关历史方面的教学,从而严重影响了初中历史的整个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伴随着目前课程改革的稳步实施,有关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的地位逐渐得到了提升。
一、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内容在性质上改变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之下的相关课程标准具体规定的内容,相较于过去来说,其头绪更加清晰,缩减了许多难以理解的有关内容以及过于繁杂的地名或者是人名,在最大限度上促使课本的内容简单易学;增加并完善了许多必修的在基础方面的知识;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观点,切实消除有关“左”的影响,能够实事求是的进行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人物的评价;强化爱国主义以及名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在历史书上面还增加了一些相关的地图与插画,从而方便教师可以更加直观、更加高效的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章节也做出了调整,将少部分科学性的错误进行修订与完善。
二、研究课程改革对提升历史教学地位的关键、有利因素
(一)德与育的首要地位因素。
新课程改革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所有的学科必须要结合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具体的课程教育之中能够重视有关德育方面的工作,对学生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广泛的教育,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并继承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我国文化传统之中的高尚品德。这切实说明了目前新课程改革意识到了当今的实际情况,只有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达到统一才是高素质人才发展的最佳途径。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切实完成有关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目标,能够使学生具备得天独厚的有利优势,所以,对于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有关培养工作,历史学科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责任。
(二)班主任管理的有利因素。
班级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是整个班级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一个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于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以及变革,构建一个有关班级文化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全体同学稳定健康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班级制度制定的有关过程之中,这也是一个将外在要求合理的转变成内在需求的相关过程,它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行为上的自觉性以及自主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依照其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对于自身的一些合理需求;要求学生自觉的按照相关的规范以及需求对自身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反省,并且根据实际的行为结果准确的把握和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对于行动方向进行不断调整。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选择权得到扩大,其自主进行学习的空间以及时间得到提高,并且他们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以及接触自然的机会和时间也更多,作为教师来说,无法再实现“全天候照料”。因此,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以及自我约束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参与管理制度制定和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积极自觉的承担自身的义务和责任,提升责任感。
(三)教材内容的编写因素。
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环境之下,有关历史教科书具体的编写体制方面得到了完善的以及全面的变革,对于初中历史相关教科书的编写不但要切实符合有关政策,同时还要确保教科书实际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推进市场,对于新教材的编写大力鼓励社会各界有关人士积极参与,并结合大众的意见观念,促使教材所具有的竞争机制能够得到有效的表现。其教科书具体的编写不论是印刷质量、编写体量或者是实际的内容形式都非常的精满,使得整个教科书具有充足的活力,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对于相关历史课程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初中历史所具有的教学地位。
(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因素。
新课改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把课程的相关评价内容以及方法多元化。新修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之中着重强调了有关历史课程教学方面的评价一定要凭借科学有效的方法,从教学影响的有关因素、实际的教学效果,同时还有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相关评价方式,并且还要明确教学评价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之中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
(五)倡导教学方法的因素。
新课程改革实际倡导的有关教学方法切实改变了在传统教学当中的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的情况,使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有关局面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也积极鼓励着学生在整个历史教学中勤于思考、主动参与以及积极探究有效的学习方式。实践说明改革之后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乐于接受。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主要起到一种穿针引线的有关作用,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方面的兴趣以及成果,进而促使初中历史教学所具有的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三、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学和其他所有的学科一样,都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历史方面的教学内容是有效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以及了解历史传统的重要环节,必须要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认识与关注。新课程改革能够极大的提高历史教学实际的地位,对于提升历史学科具体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蒲惠 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一中
参考文献:
[1]陈辉.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述评[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7.
篇9
1.探究教学和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可能性
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启迪学生科学理性思维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探究性教学能够进一步深化我国教育体系改革,改变我国固有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将探究性学习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之中就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探究性教学和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可能性进行科学的探讨,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把握探究性教学的特点,更好的发挥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1.1探究教学的定义
探究性教学就是一种以探究性为主要特点的课堂内容教学方式,一般情况下的探究性教学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围绕某一问题对学生进行某种引导,学生则采用自主思考与小组讨论合作的模式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从而提升学生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让课堂学习变得更有效率,也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1.2探究性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的适应性
历史的探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师针对历史知识本身的启发或者引导下对学习环节进行自行设计,并高效的对该课程学习设计方案进行执行,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等有一个较好的感悟,从而真正地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也有一定的帮助和提高。初中历史知识的学时是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之一,在课程的设置和课堂教学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创造性,对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精神有着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以实践探究教学为重要部分,将真实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引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从实践的角度与方式,对历史事件与人物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那段历史,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加上使用情景教学法等方法辅助,对课堂中所需要探索的历史问题进行一定的探索,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高思维活动水平的状态,从而使得课堂效率得到很大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探究性教学应该有以下的几种特点:探究性初中历史教学应该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注重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地位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保障学生对实验有自己的解释和理解,在的基础上对实验的核心和精神进行理解。
2.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必要性
初中时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同学们的生理、心理在这一阶段发展成熟。具备了作为成年人所拥有的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这种生理跟心理上的特点,决定了初中课堂是培养学生求知欲、健全人格的重要阵地。学生们理想思维的养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教学模式与学习的氛围。虽然,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仍是把教授知识放在首位,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仍是听讲,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其次,现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粉笔加黑板依旧是我国初中课堂的主要教学举措,对投影仪、电脑等辅助教学手段应用效率较低,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缺乏,直接导致了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缺少新引力,课堂气氛更为沉闷,学生们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的知识,极大地遏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致使初中历史课堂缺少效率,大量的时间用于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之上,对历史框架的构建、历史脉络的理清缺乏必要的重视,因而造成历史学习时间的利用不够合理。最后,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性,都缺乏必要的认识。由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分值在考试成绩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因此备受重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历史课程,由于分值比例较低,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思想上的不重视,造成了心理上的懈怠,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们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另学其他学科。初中历史课堂的现实,迫切需要探究性教学的参与,借此来改变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从教学方式上逐步改变老师与学生的旧有的思维与实践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与老师的课堂角色,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现有的历史教学手段,逐渐形成一种全方位、立体化、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使得历史知识能够在师生之间更好的传递,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率的进行历史的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一种历史思维,为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知识框架的构建提供高效科学的方法与途径。
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采用探究性学习的具体策略
3.1要时刻明确学生在探究性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突出学生在探究性教学的主体性地位,就要做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供条件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在明确学生在初中历史理探究性学习主体地位的时候也要重视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和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同,教师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探究性学习的课堂,而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兴趣来主导课程教学。
3.2要具有探索性
探索性是针对初中历史学习之中可能出现的未知结果的必要探究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自己的知识来发现事物所蕴含的规律,探索性原则是指教师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为目的,根据学生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把事物或现象所遵循的规律设置为不同的“疑问”,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分析现象,总结规律,解开“疑问”,通过探索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历史规律的把握。
3.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程;素质教育;创新模式
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的认知程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态度,这种教学会让学生觉得历史课程只是一种说课的教程,和现在的社会和现实离得非常远,不会很好地传承历史文化。所以,创新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有意义了。
一、初中历史课程素质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提高素质教育创新模式会更加有助于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历史的课程教育阶段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影响非常大的一个阶段,这种历史性的知识和文化会激发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促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去学习,而且对历史文化进行学习的同时也会让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会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的意志和精神,这种精神能促使学生自身的品质提升,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对待问题和困境的态度。
第二,提高历史课程素质教育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当中所涉及到的知识是非常全面的,它是整个社会进步文化和知识的结晶,对于历史课程的深入学习和思考能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综合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
第三,提高历史课程素质教育模式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非常有利。初中历史课程素质教育模式,不仅会让教师更全面地以全新的教育创新方式进行探讨和学习,而且还会让历史教师对于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种模式的开展会使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更加精彩。
第四,提高初中历史课程素质教育模式对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在这种创新模式下,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创新性,就会使原来枯燥无味的课堂教育变得更加有活力了。这样会使学生更加积极并且主动地去学习,而且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更好地进行交流。同时还会对历史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对于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的意义和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课程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的方法
初中历史课程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创新度。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教、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不会更好的思考,创新思维能力也不会有很好的锻炼。而在素质教育模式下,教师应该对学生对于历史事实的认知能力进行更好的启发,这样就会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事实的思考有自己的一定的辨别能力,这样让学生在历史的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分析,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不仅能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还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出思维场景。初中课本里面所学习到的历史事实应该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使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这样就会丰富学生的视野,同时还会对材料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中,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深入其中,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宽和对问题分析思考的能力,教师也会更好地掌握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度,更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第三,教师要注重问题创设的技巧性和创新性。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好的问题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思考和讨论的气氛中,尤其是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的看法,教师应当能够充分考虑到所创设出的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和意义。同时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与时俱进,不要过于陈旧,让学生觉得问题离现在太遥远,那样就会使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有难度,说不出自己的看法,因而对问题失去兴趣。
第四,鼓励学生的质疑,创设出民主的教学环境。学生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质疑,就会更加独立地进行思考,从历史问题中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还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的时候不断进行创新。
第五,进行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初中历史课程应该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发散,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这样才会使素质教育的目标更好地实现,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地去解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很好的提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走进活生生的历史。
总之,初中历史课程教育模式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以使学生对历史文化有更好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仲.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与创造性思维[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10,(06).
[2]方俊田.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0,(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