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

篇1

【关键词】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问题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就是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辅助下,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记录、核算、总结与传输等过程,信息化管理解除了人工手动操作的繁琐程序,减轻了人们的工作负担,也确保了劳动效率,在信息化技术下,企业管理形成一股信息流管理,通过参看信息,企业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从而带来良好的经营效益,企业信息化水平越高,其经济效益就会越发显著。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

观念决定行动,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观念也会直接关系到煤炭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从当前来看,一些不上规模的煤炭企业思想观念仍然相对保守,没能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优点,或者对于信息化的认识较为肤浅,简单地认为办公室内配置了计算机、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就等同于信息化管理,例如:一些企业虽然实行了ERP信息管理模式,然而一些部门负责人畏惧的是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太过透明,不方便管理,因而会产生抵触情绪。

2、人才与技术问题

煤炭人才紧缺的事实由来已久,一方面因为煤炭行业工作条件相对较差,而且近年来由于效益欠佳,导致员工待遇也受到极大影响,信息人才更是无法涌入,甚至人才大量流失,再加上煤炭企业本身的信息化意识不强,也就缺乏对员工的信息技术与能力的教育培训,导致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步伐缓慢,信息化普及速度甚是缓慢。

而且人才欠缺的问题也会引发煤炭企业的技术难题,由于不具备充足、合格的人才做支持,使得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应用水平较低、信息技术更新速度较慢,单纯在信息技术硬件上下功夫,却忽视了维护与管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煤炭企业资金实力有限,通常可以购置大量的信息设备,然而却无法利用闲置资金去优化与升级软件技术,导致所采用的技术无法满足现实生产、管理需要,一些煤炭企业内部甚至形成了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影响了企业之间以及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使企业工作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3、管理问题

煤炭企业不同于普通的企业,属于资源类型企业,执掌自身的经营权,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由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有限,在这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以及资金投放结构不科学等,导致煤炭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无法达到切实有效的管理标准,没能形成良好的管理效果,这无疑从某种意义上耽搁了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步伐。

其次,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不科学。只有少部分煤炭企业能够把握全局,从整体出发,综合、全面地权衡信息资源的分配,没能创建系统化方法进行科学规划,导致信息化管理缺乏明确的程序,多数操之过急,仅仅为了减少跟前的困难去暂时实施一套信息化管理方案。

再次,缺乏科学、先进的管理体制、模式。因为煤炭企业长时间拘泥于旧的经济经营管理模式中,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经营方式都相对保守,无法跟上时展步伐,这样就导致了其信息化管理滞后。

二、解决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的方法

1、强化信息化管理意识

煤炭企业的领导者、负责人要率先转变观念,逐步形成信息化管理意识,要注重信息化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意识。煤炭企业的各个部门领导以及职员都必须主动接受信息技术学习和培训,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积极支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力争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

2、培养人才,积蓄力量

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具备充足的人才作后盾,煤炭企业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道理,要注重对综合型人才的塑造与培养,改革薪酬制度,增设激励制度,吸收、培养与稳固一大批人才力量,要不断完善对人才的教育、组织、培养和培训,将信息化人才作为企业人才提拔的一个标准,企业拥有了牢固的人才资源,就能够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出谋划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才能促进信息技术的升级与更新,企业的信息化人才集聚多了,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谋划更长远的未来。

3、夯实信息管理的基础

创建一条统一、科学、标准的企业信息资料资源,确保企业的各个机构、各个部门都能够对信息进行一致的采集、整理、传播等等,确保信息能够被及时、有效地传播,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确保企业办事效率,则可以创制一条协商一致的制度与规则,这些制度和规则是专门针对信息化管理,创设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程序,全面确保信息资源能够得到最快速、最及时的传播。

4、提高技术水平,以技术促管理

煤炭企业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其管理,信息化技术越高,更新速度越快就越能跟上时展步伐,也就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煤炭企业要时刻注意信息软件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大软件技术的研究力度,不失时机地促成软件技术得到升级和发展,培养一大批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为人才的发展与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要试着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以技术带动管理,用技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达到信息化管理的效果,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总结

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仍然有待发展,各项技术依然有待更新,必须加大信息化管理的步伐,提高信息化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逐渐摆脱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充分而全面地开拓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煤炭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打造一个信息化煤炭企业,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不断走向发展、走向进步。

参考文献

[1]毛蕴诗,姜岳新.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导入:教程与案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m2009

[2]王悦.企业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篇2

【关键词】 煤炭企业; 财务管理; 信息化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现状

近年来煤炭企业通过整合、重组,规模不断扩大,下属企业增加较快,地理位置跨区域增加,集团对各地分、子公司经营管控的力度越来越强。现有信息化系统已不能满足管理需求,存在财务软件与本单位信息资源应用与管理不能衔接,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不能和企业内部管理改革同步进行,企业对下属分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不能及时有效地管理控制。为了统一规范,使整个企业的运营管理高效运行,满足企业战略发展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企业的现状下,建立应用软件系统统一平台。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地解决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问题,对于体制、机制创新的落实和又好又快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目前,煤炭企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改善是解决许多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这也是客观环境对企业的要求。

二、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指标制定上下不一,预算管控难以到位

目前大部分煤炭企业尚未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相配套的软件支持,整体的预算管理还处于简单化的方式。

1.集团同下属企业的预算认识不同。集团关心和需要控制的投资项目和财务数据同下属企业是不同的,作为某个具体的下属企业常常出于局部管理的需要,建立的预算管理数据难以被集团所使用,因此集团预算体系的建立必须是在从上而下层层分解和逐步细化的基础上。

2.集团监管力度及时效性不足。集团难以及时掌握各下属企业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单纯的资产监管模式或报表利润指标考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管理的需要。在无法建立有效的集团预算体系下,事前缺乏计划性和预算编制,事中缺乏实时监控,事后审计监督也难免有走过场的问题,这将给集团财务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和风险。

3.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不高。调查表明,目前条件下,集团各下属企业财务人员由于受到内部控制、部门利益和业务能力等的局限,常会造成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掩盖了下属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二)数据归集时效性差,实时监控无法实现

煤炭企业现在应用的财务软件大部分为C/S架构,运行模式是每增加一个核算单位,就需要安装一套财务软件,各会计主体使用自己独立的服务器,数据分散,安全系数低,而且煤炭企业受自然环境制约,位置相对分散,C/S架构软件对财务信息的汇总核算、分析等工作,无法做到给领导层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而财务的实时临近、远程查询更无法实现。

从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看,如何将所有下属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全面集中管理,为业务执行者、管理控制者、战略决策者提供协同办公的平台,也是当前煤炭企业应用软件无法实现的。

(三)重复建设联动性差,缺乏规划自成体系

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技术上的盲目性与建设中的短视行为并存,企业各单位和部门自行建设、小网林立互不联通。业务处理系统中的数据无法直接流入到财务软件中使用,即各系统间不能实现无缝链接,业务处理核算过程延缓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出现不同部门采集的同类数据存在差距的问题。随着集团企业管理级别的提升,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使局域网向广域网方向转化,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创造价值,是困扰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四)重投轻用资源闲置,重有轻管安全堪忧

目前,许多企业由于传统的工作方式没有改变,已建成的网络使用效率低下。一些单位的领导仍然习惯于白纸黑字发公文、签意见,系统计算机往往当打印机使用。利用网络收集、分析和综合处理数据尚需时日。

安全性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专项经费,如果财务管理发展到通过Internet实现多种远程处理和支持电子商务,这必然要求会计系统的进一步开放与数据共享,从而增加了安全控制的难度,信息安全、资金安全都将成为控制的焦点。

三、针对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

高起点规划,以实现集团化管理和协同财务为核心目标,积极稳妥推进,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集团管理水平,支持集团的持续增长,统一应用平台,集中信息资源,协同业务运作,强化控制风险,数据高度集中、确保数据安全、优化流程制度、实现集团管控,实现信息透明化、流程可视化、动作标准化、核算规范化。

(一)建立财务网络化系统

引入成熟的B/S架构财务软件,整个企业只需安装一套系统(总部建立子、分公司账套),下属子、分公司(客户端)只用IE浏览器即可登录本单位账套使用,无需安装该软件。集团企业可以做到实时透视及监控下属单位的经营成果,参与到各单位具体的核算流程,实时掌握经营过程中重大事项发生,适合煤炭企业跨地域发展和移动应用的实际需求,支持集团报表数据实时的编制、审核、汇总、合并,还能在授权的条件下实现内部交易核对、跨单位审核记账。

通过建立使用财务网络化,企业可轻松实现集中式财务管理,对所有下属公司、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操控全局,达到实时监控甚至事前控制,财务管理由静态走向动态,集团能够及时对取得的财务信息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规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同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系统突破了异地机构的财务管理的空间局限,降低了高昂的技术难度和管理成本,使企业从集团总部走向企业全部,从企业内部走向企业外部。

(二)强化管理,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功能和水平

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只有不断扩大实际应用范围,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完善。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涉及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它把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无疑对各层级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有效避免信息孤立,加快业务流程的时效

通过使用网络化财务系统,可以实时跟踪企业各部门每一项经济业务,并从各部门直接采集所需数据,不仅缩短了会计业务活动运作上的时间差,实现了财务和业务的协同,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得以相互连接、彼此共享,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改变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有效解决信息孤立问题,实现财务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跨越。

(四)明确各级部门及人员的职责任务

1.加强组织管理。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单位管理信息化整体建设之中,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紧贴财务管理工作任务,研究制定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在网络建设和运行总体规划指导下,依据技术标准规范使用和运行各自的业务分系统。

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完善机制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现状

近年来煤炭企业通过整合、重组,规模不断扩大,下属企业增加较快,地理位置跨区域增加,集团对各地分子公司经营管控的力度越来越强。现有信息化系统已不能满足管理需求,存在财务软件与本单位信息资源应用与管理不能衔接,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不能和企业内部管理改革同步进行,企业对下属分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不能及时有效地管理控制。为了统一规范,使整个企业的运营管理高效运行,满足企业战略发展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企业的现状下,建立应用软件系统统一平台。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地解决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问题,对于体制、机制创新的落实和又好又快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二、现阶段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企业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一项重大的管理工程,涉及到企业管理的理念、模式、资金运作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在现实中,往往有不少管理人员安于现状,缺乏创新;而企业领导只顾眼前,缺乏从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自己的企业,更没有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有的领导仅把本单位有没有局域网作为衡量单位建设的标准,但建成之后却对用不用不大关心,对完善网络和开发信息资源未予重视。这种政绩观念占据了一部分领导的头脑,导致网络使用效能低下。

(二)有效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还没有形成。企业管理中的集权和分权是对立统一的。从国外大公司的先进管理实践来看,事权可以分散,但财权必须集中。而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层次过多,“子不认母”、“母不认子”、“集而不团”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企业职能部门分割,相互缺乏信息联系和数据集成,产、销、购、存信息脱节,原本集成连贯的业务被人为地割裂成多个环节。旧的管理模式被打破而新的模式尚未建立,母子公司之间对集权与分权的认识难以统一,过去一味强调的分权管理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现代企业集团扁平化集中管理的要求。大多数企业集团内部没能形成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指挥系统,缺乏统一规范的财务资金调控制度,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信息传输渠道不畅,财务数据、资金结算、投融资管理集中不起来,致使企业决策者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相关信息,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控制。

(三)消极保安全,导致资源闲置浪费。安全问题是制约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瓶颈,网上泄密、窃取、篡改事件在一些单位时有发生。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但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和部门除了采取常见的规避风险措施外,就再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将很好的办公网络系统闲置,最终影响了财会人员使用网络的积极性。

(四)管理软件发展滞后,难以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一样的软件开发公司开发的财务管理软件,没有本企业的特色,而且目前市面上的财务管理软件一般分为两类:国外大公司的一些软件造价十分昂贵且不适合我国企业的特点。国内的软件对个别行业的单位企业管理功能的开发已有一定基础,但不适合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需要,加之相互间为抢占市场份额而不考虑软件的通用性。企业一旦购买了某公司的产品使用,就不得不面临上述的困难局面。

三、完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集团合并报表体系、统一会计核算流程。煤炭企业应根据国家统一颁布的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或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的会计核算办法等,对企业现行的资金支付、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计提、资产损失确认、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核算流程,加强财务基础工作。

(二)构建高效有序的集团资金管理系统。煤炭企业应当在本集团范围内建立高效、有序的资金管理体系,通过信息系统或企银互联系统实现对企业整体资金的统筹调度,合理配置和使用资金,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资金管理系统应当具有与企银互联系统及其他经营管理系统的接口功能,实现对全集团的资金筹集、划拨、运用等方面进行监控,能够及时反映集团总部和各子分公司的资金流向,并根据管理需要形成资金使用情况报告与分析,实现资金的日常监管与控制。

(三)建立企业预算管理系统,强化财务的控制功能。根据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和完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预算信息化管理模式,强化资金、投资、筹资、成本费用和财务风险的预算控制。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的预算控制管理模块要能够支持预算编制、预算分析和预算考核等全过程,并通过与核算系统的衔接,有效实现预算控制、分析和预警功能。

(四)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操作一体化。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核心模块建设的同时,各企业还需要将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功能列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即将财务管理流程与经营业务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完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在我国当前经济条件及煤炭市场环境下,加快国有煤炭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摈弃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树立以财务管理为管理核心、以资金流量控制为重点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必须切实抓好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监控,带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对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而且必须对整个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从企业基础信息化做起,有计划、有步骤,需要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办法,分财务、物资、生产、销售等项目管理的顺序分阶段进行。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资金管理结算中心。“现代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管理核心,而财务管理则是以资金管理为重点,资金管理以现金流量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奠定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必须以资金管理、资金流量、资金流向为重点,加强资金集中统一管理,规范内部财务资金管理结算中心。建立和完善企业资金管理结算中心工作制度,是现阶段大型企业加强和改善财务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适应现代集团公司严格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对子分公司的监控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下一阶段大中型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煤炭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自身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决定着企业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和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配套系统,开发网络系统功能,推动“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突破传统财务管理的时空界限,才能使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能和应用效益, 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

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煤炭储量国,第一大煤炭生产国,煤炭企业如何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提升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化平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达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相符流动,有助于企业由“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转型,是煤炭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集团控制力的重要方式。

一、外部环境分析

(1)市场环境分析。自2012年起,世界煤炭市场持续出现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集团化道路成为煤炭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向。在企业集团化过程中,寻求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应当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依靠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显然不能满足大企业发展的要求,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来实现这一目标。

(2)技术环境分析。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进步为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手段,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也是基于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计算、传输、汇总、分析功能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及时的财务管理信息而建立与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将通过建立集团统一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集团与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使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达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有利于解决目前集团内部资金分散、考核不力、信息不对称、控制力不强等问题,有助于企业由“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转型,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集团控制力的重要方式,是强化企业财务控制、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二、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1)数据归集时效性差,实时监控无法实现。煤炭企业现在应用的财务软件大部分为C/S架构,运行模式是每增加一个核算单位,就需要安装一套财务软件,各会计主体使用自己独立的服务器,数据分散,安全系数低,而且煤炭企业受自然环境制约,位置相对分散,C/S架构软件对财务信息的汇总核算、分析等工作,无法做到给领导层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而财务的实时临近、远程查询更无法实现。

(2)资金管理与信息化系统脱节。近年来,许多煤炭企业制定了资金集中管理办法,严格规定各所属企业资金的适用范围和支配额度,并将各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但资金的使用效果一直不尽人意。预算外支出、资金沉淀的现象依然严重。原因主要是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对集团内部各单位的资金信息不能实时掌握,对下属企业的资金质量及运行情况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导致集团内部“存”“贷”两高,财务费用的居高不下。

(3)财务与业务“信息孤岛”问题。由于受传统企业管理的影响和信息化系统的局限,煤炭企业大量存在财务与统计、营销、采购、生产、行政、人事等部门在处理各自业务时平行运行,没有统一的数据库和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财务数据和业务信息不能共享,存在数据冲突和截止性差异现象。

三、针对现状提出的应对措施

(1)引入成熟的B/S架构财务软件,整个企业只需安装一套系统,下属子、分公司只用IE浏览器即可登录本单位账套使用,无需安装该软件。集团企业可以做到实时透视及监控下属单位的经营成果,参与到各单位具体的核算流程,实时掌握经营过程中重大事项发生,适合煤炭企业跨地域发展和移动应用的实际需求,支持集团报表数据实时的编制、审核、汇总、合并,还能在授权的条件下实现内部交易核对、跨单位审核记账。

(2)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整体资金的统筹调度,解决资金沉淀和短缺并存的问题,合理配置和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解决网银系统及其他经营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实现对整个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筹集与运用监控,及时反映集团总部和各子企业的资金流向,根据管理需要形成资金使用情况报告与分析,实现资金的日常监管与控制。

(3)通过使用网络化财务系统,可以实时跟踪企业各部门每一项经济业务,并从各部门直接采集所需数据,不仅缩短了会计业务活动运作上的时间差,实现了财务和业务的协同,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得以相互连接、彼此共享,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改变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有效解决信息孤立问题,实现财务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跨越。

煤炭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自身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决定着企业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和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配套系统,开发网络系统功能,推动“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突破传统财务管理的时空界限,才能使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能和应用效益,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瑞君.财务管理信息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煤炭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

自计算机出现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同时也推动了很多相关企业的发展,并且为其他领域的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煤炭企业在这个大背景下也充分利用了信息时代的优势,正在推行企业管理信息化,尤其是加强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然而,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利用必须经历一个融合的过程,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认识到这一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煤炭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煤炭企业传统的管理结构较为复杂,存在大量的企业员工,这也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增大了难度,同时也耗费了企业较多的资源。同时,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大多是依靠下发文件等等方式,沟通速度较慢,影响到了工作效率。加强煤炭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够使得中间环节更为快速简单,节省大量的企业资源,同时有利于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2.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按照既定的流程,规范管理程序,才能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煤炭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对现有的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与规范,使得各项工作都能按照一定的规定开展[1]。总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提升管理效率。

3.降低煤矿企业的管理成本。采取一些信息化管理手段来对煤矿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一方面能够简化各项工作,避免浪费过多的企业物力资源,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职工的工作量,可以让企业只需招聘少数员工即可,为企业节省工资支出。此外,加强信息化管理,还有利于其他方面的开支节省,比如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时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从而减少实际资源的浪费。

二、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煤炭企业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寻求更大的发展,就需要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而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是其必然选择。而要有效加强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要依照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发展的理念。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实施也要认清这一时势,一切要以企业的发展为前提,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来制定信息化管理的规划,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2]。

2.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公司发展战略。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因而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需要服从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要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及时注意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是否与企业的各个部门运营状况实际需要相符合,一旦发现不符合的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3.坚持以人为本。除了要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还需要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便能够为员工提供完善的培训与发展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真正有效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路径

1.取得领导的理解和全力支持。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加强煤炭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只有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企业才会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等相关资源来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需要收集各个部门的数据,并将其整理并入库,这就需要企业全体部门的配合,更需要领导的推动与支持,以方便人力资源管理者开展相关工作。总之,如果缺少了领导的支持与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是很难真正实施的。

2.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各个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坚持的原则,也是其基本的指导思想,煤炭企业也不例外。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对员工的价值有充分的认识,尊重员工的实际需要,为员工提供完善的发展体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让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真正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以人为本必须要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思想,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

3.信息化建设要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不管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实际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完善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在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如此,其特点与需求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也需要认清这一事实,做到与时俱进,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4.对涉及人力资源信息的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成效,因此要着手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煤炭企业需要根据其工作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知识。企业需要编写详细的用户手册,并且聘请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职工对其进行培训,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妥善处理各个部门繁杂多变的信息与相关资料。同时,还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灵活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开展日常工作,尽可能减少工作上的失误,并且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招聘新鲜血液,不断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四、结论

总的来说,要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具体的特点与需求,采取适当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措施,并制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战略,以期提高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而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智华.新形势下国有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任务研究[J].同煤科技,2011(4):125-126.

[2]何玉荣.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煤炭,2010(8):278-279.

篇6

【关键词】精细化;信息化;煤炭企业管理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对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华丰煤矿借助信息平台对精细化管理进行了实质性探索,有效克服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背景

华丰煤矿是一个地质条件复杂的百年老矿,在推行精细化管理之初,与精细化管理不相适应的信息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一是信息统计工作量大、统计困难且效率低。二是安全信息多样化,采集的大量信息缺乏有效分析,严重制约了安全预防决策的实施。三是来自基层的信息,经过多环节过滤,高层管理者难以获取真实信息。四是信息传递速度慢,容易贻误时机,影响领导决策。五是受传统粗放式管理影响,监督部门难以有效监督,考核工作存在人为因素,致使考核失衡,降低了企业经济运营质量。为此,华丰煤矿将信息平台引入精细化管理,使信息化与精细化相互渗透,提高了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质量。

二、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要求

华丰煤矿精细化管理就是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以整合内部市场化管理为主要内容,以员工A、B、C卡考核为载体,以合理计资及三工转换为动力,以走动式管理及隐患闭合排查为保障,以“日事日毕、日清日结”为目标,建立起来的集程序化、数字化、信息化为一体的管理平台。通过实施全员、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形成“人人、时时、处处、事事”有“标准、责任、考核”的局面,实现企业管理由“制度化管理”向“程序化管理”的转变。

1.提升文化理念,夯实管理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管理的观念。华丰煤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将实现管理信息化与精细化同步运行的同时,挖掘整合企业文化底蕴,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载体,确立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管理、凡事有人检查、凡事有奖有罚”的规则程序理念和“行为零缺点、保障零缺陷、管理零漏洞”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及“运用现代技术,打造数字化矿井”的信息化理念,使员工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2.应用ABC卡,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精细化管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精细化管理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华丰煤矿在精细化管理中实施了A、B、C卡,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了“人人都是考核者,人人都被考核”的立体考核体系。A卡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推行精细化管理以前,A卡(即原始记录单)内容为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独立区域,员工关注的只是成本及工作量。推行精细化管理后,A卡内容涵盖了内部市场化管理、走动式管理、隐患排查及预警、成本及工程质量等诸多内容,采用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将员工的能力、素质、态度及行为等指标融为一体考核。B卡是员工每天绩效得分的计资卡(即日卡),也是评选甲、乙、丙三类员工的排序卡。C卡是当月综合考核得分汇总卡(即月卡)。月底根据班报日卡由信息系统自动汇总生成,并根据每名员工得分情况评定出最优和最差员工。

3.运用“三工”转换,激发员工驱动力。有效的激励可激发人的动机、挖掘人的潜力。华丰煤矿根据员工内在需求实施多元化激励方式,将“三工”动态转换引入精细化管理,按照日考核和月汇总的程序评定三类员工,根据ABC卡自动汇总情况,进行“三工”月考核。实行动态转换,对达到合格、优秀员工比例范围且考核得分名次靠前或在岗位创新、技术革新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进行“三工”上转;考核分数下降,得分名次下移,达到下一级相应比例范围的进行“三工”下转。“三工”管理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解决了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

4.构建信息平台,提升管理手段。精细化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华丰煤矿研制开发了“精细化管理信息操作系统”平台。一是实现了数据自动化处理,对职工、区队、班组信息及隐患级别、管理人员行走路线及A卡进行数据库管理。二是实现了B、C卡的自动统计,提高了统计效率,加快了信息交流。三是增强“隐患自动预警”功能,实现了对生产现场安全信息的快速反馈、动态跟踪与闭环控制。四是提高了信息的真实性,将各种考核数据自动生成,有效地克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五是实现了数据共享,各单位月底将C卡最终数据传到人力资源部形成职工工资,各信息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高效性。六是实现了现金记帐、班清班结、绩效考核等数据网上实时查询功能,增加了绩效考核的透明度。

5.实施走动闭合管理,打造强力保障体系。精细化管理重在消除管理空档。为此,华丰煤矿实施走动式管理,规范巡查人员的行走路线、检查周期、巡查内容及程序、调控考核体系;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控,让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能深入现场进行巡查纠错,形成了逐级监督及时考核的规范化管理网络体系。实现隐患闭合管理,按照管辖范围和责任体系对隐患排查实行闭合管理,建立了“员工班组区队专业矿”五级隐患排查体系,制定了隐患分级治理原则与隐患排查治理程序,对所有隐患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消除,否则信息平台将给预警示,构筑起安全防线。

三、精细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篇7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二号煤矿山东济宁272072

摘要院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提高和在煤矿企业中的普遍运用,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进入煤矿企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煤矿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 院矿井;综合;信息化;建设;效率

1 信息化对煤炭企业的作用

1.1 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了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煤矿井下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控,保证通风,从而保障煤矿井下工作的安全性,另外信息化手段还能够实现设备生产中的远程控制,消除了空间上的距离,有利于集约化的发展,不仅是这些方面,例如在供电负荷调配、采掘方式优化、综合调度等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从而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及时快捷的处理,并且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的保障和完善了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

1.2 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办公综合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物资供应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的应用可以直接显著地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比如矿井使用了井下安全监测系统后,可随时远控监控井下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大量费用。

1.3 提高全员素质作为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工作,通过信息化的发展能够简化交流方式,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不断的扩大视野,获取更多信息,思维会在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中越来越扩大,员工之间则是通过知识的交流和讨论,不断的更新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实现信息的共享,不断的提高个人素质水平,整体组织交流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整个组织的持续提高。

1.4 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信息化的应用对于企业内部的优化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最大化的发挥企业效益和影响,这就需要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的有机链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的资源配置扩大化,提高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

2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煤炭企业信息化在帮助煤炭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工人劳动效率、降低矿井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转换经营模式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理念上的问题信息化的实施战略方式很多煤炭企业理解不够深刻,没有真正意识到信息化发展的内涵,只是一味的投入资金投入设备,对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变革和信息技术的管理反而有所忽视,可正视企业结构、管理制度的变革才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如何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和有效,技术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将信息化管理理念深刻的融入到煤炭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当中去。

2.2 信息工作问题在企业的传统流程中,大多是自然形成的,对于计算机和数字化的应用考虑较少,尤其是很多方面信息化难以实现,对于技术的要求太高,很难做到相应的设备和信息化技术的实现,另一方面就是信息化系统的特殊性,由于企业之间的多样性造成了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没有能够重复开发的模板,从而导致水平较低,因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要由管理者来推动,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3 规划不完善企业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系统的有效规划,但是,由于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如何推进信息化的进程是每个企业领导需要考虑的东西,其中领导统一的指挥和协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只有部门有一个统一的方向才能够实现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全面建设。

2.4 信息系统缺陷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中有的企业并没有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特点进行改善而是一味的照搬,这就造成了信息化的应用并不适用,在实现操作的过程中造成脱节,最终呈现的则是煤矿企业信息化应用了但是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3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煤炭企业要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出发,提高对煤矿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推进信息化建设,改进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3.1 提高重视煤炭工业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产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大力发展煤矿企业信息化,作为煤炭企业决策者,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煤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将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并加强煤矿信息化理论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使全矿人员了解煤矿信息化在矿井安全生产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3.2 统筹规划企业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从低到高、从单个应用系统到综合应用系统,不断完善、逐步提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总体规划下本着急用先上的原则,分布实施。矿上也要结合自身矿井的实际情况在集团公司规划的大框架下进行细化分,制定出符合本矿井特点的、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浪费。

3.3 加强软件开发应用在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关硬件投入要结合软件应用,根据矿井实际需求来配置硬件,这个选择要根据企业的现状要求以及未来范围的要求进行选择,避免设备的淘汰率太高,也不能出现设备落后的现象,在信息化建设中要重点做软件应用项目的开发实施,特别是那些能给企业带来显著效益的软件项目。

3.4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企业信息化的应用主要是改善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进行推进,因此这就对企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较大,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就需要既懂得信息化管理应用又充分了解企业管理形式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信息化和企业发展的对称性。培训工作就是注重信息化理论和信息化实践的培训,从先进理念、技术上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另外吸收优秀人才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只有做好了人才储备工作才能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信息化系统对于煤矿的作用。集中控制、集成信息平台、自动预警己成为煤炭安全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完善,更好的促进信息化系统在煤矿建设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茂龙.综合工业网络在矿井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J].矿业装备,2014(7):94-95.

篇8

关键词: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141-02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企业信息化是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及营销方式进行全方位改造的过程,其目的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更好地组织企业的人、物、财等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指在引进先进的采掘技术、工艺和方法的基础上,借助现代化的自动控制技术、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已建成的现代化通讯系统。通过对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对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及有效利用,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与经营管理水平,及时地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加快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 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效率的必然选择

我国大部分煤矿信息技术都是采用传统的生产安全信息调度系统,其前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煤炭工业信息通讯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传统的生产安全调度系统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例如:安全隐患和事故灾害瞒报谎报现象突出、现有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体系不能够满足煤矿安全监管的需求、安全信息公布制度不健全,不利于发挥公众舆论的第三方监督作用等。纵观发达工业国家煤矿生产管理经验,信息化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和作业效率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强煤矿信息管理,提高安全信息质量,进而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是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2 信息化是煤炭企业变革落后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一直以来,我国煤炭企业“重投入、轻管理”、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不高。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分工繁杂,部门众多,机构重叠,职能部门间缺乏整体协调性。虽然近年来有所改观,但仍然暴露出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管理效率低下、内耗现象严重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乃至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加强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

3 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信息时代的企业竞争,是信息和速度的竞争。谁能在第一时间里迅速得到企业所需的信息,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煤炭企业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便利条件,消除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实现资金流、物流和工作流的有效整合,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4 信息化是煤炭企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煤炭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且环境污染较大、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人力资源条件差。“以信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煤炭企业将“首当其冲”。因而,紧跟时代步伐,用信息产业改造煤炭企业,建设数字化矿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煤炭企业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的必由之路。

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是以矿井安全生产和管理各环节为核心,实现管理自动化。是指通过先进采煤技术、采煤工艺、自动控制设备等的应用所带来的效率和可靠性的提高,在矿井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全面实现自动化控制与管理。在“采煤”环节实现高度采掘机械化、工作面生产自动化控制和地面集中监测;在“运输、原煤加工及装车外运”环节实现地面集中信息采集和控制;在“通风、供排水、供电”环节实现井下实时监测、地面自动化控制,进而达到对矿井的所有关键运行设备实施实时监测和控制,保障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二是以企业管理和办公自动化为重点,实现管理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思想,建立基于ERP思想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的管理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和重塑,将企业的生产计划、过程控制、生产调度、财务管理、安全监察、设备安全管理、设备综合管理、物资管理、运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等集成化,可供随时查询和读取,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

三以数据库高度集成和共享为支撑,实现管控一体化。是指采用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通过建立生产自动化实时数据库、关系数据库、WEB数据库、生产状态数据库、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库等,为生产调度、管理提供实时、精确的数据查询,从而保证生产调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减少和避免重大故障的发生。同时,通过管控一体化的运行和信息的高度共享,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信息门户,为企业决策者、相关部门和合作伙伴提供信息。

四、实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1 扫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类因素,促进企业发展力

一是注重自主学习,提高职工素质。煤炭行业整体人员知识水平低、综合素质较差,思想意识落后,已经成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障碍。通过信息化建设,采用多种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学习、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可以通过网上学习的方式进行员工的培训,克服员工学习的时空限制,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工作,对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行政效率。一般来讲,煤炭企业总部与其下属各矿分布在不同的地点,相互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文件、图纸及其他相关信息需人工直接传递,速度较慢,难以及时传递到位。通过建立完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使之与地测管理系统、调度管理系统和安全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各类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无纸化办公。

三是促进企业形象改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长期以来,煤炭企业由于自身作业的特殊性质,加之对自身形象重视程度不够,在公众心中留下了“脏、乱、差”的形象。而且,煤矿地下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一直为周边群众所厌恶。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对矿井和矿区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测,有针对性地采用清洁开采技术、洁净煤技术和土地复垦等技术,努力营造绿色矿山。同时,通过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同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甚至可以同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建立业务联系,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彻底改变煤炭企业的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是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煤炭企业资金的占用量和使用量大,用途广泛,企业领导对资金使用决策的难度较大。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资金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预测。

2 变革安全监测方式和手段,提升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由于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所限,安全问题是一直是煤炭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煤矿的“一通三防”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瓦斯监测系统、井下跟踪定位系统和安全监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安全信息、生产调度的实时监测和及时反馈,保证企业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及上级有关管理部门实时获取安全、监察信息,并能够快速做出正确的抉择,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篇9

关键词:煤炭销售管理;管理分层;信息化;管理体系

一、煤炭销售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现在我国一些煤炭销售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在不断完善其内部管理的同时,为了有效地参与行业竞争,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煤炭生产企业、客户和分销网格等归纳为一个供需链中,以便形成系统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销售企业的销售主管部门在企业的供需链中处于市场与煤炭企业的供应接口位置,主要职能是为客户与最终用户提品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的资金转化并获取利润相应的利润,为企业提供生存和发展原动力,并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煤炭销售企业经营发展不仅要了解煤炭产量,还要了解市场一些准确的数据。通过综合应用达到全面掌握各地煤炭供需信息;实现煤炭企业年度订货、月度销售、每日煤款回收等销售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使销售企业领导及时准确了解自身产、销、运、存情况,及时调配原煤、调整生产经营工作等。所以,销售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ERP环境下的一个子系统,设计一套针对销售企业的销售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既要充分考虑到系统体系结构的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又要充分考虑到和各个其他子系统的配合。煤炭销售信息系统还对物流一体化运作的支撑。煤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也是巨大笨重货物的转移与运输过程。包括生产的运输与地面矿区运输的衔接;国铁运输与公路运输、海运的协调联运;地面煤场的装卸、倒运、仓储;港口下水煤炭的集港、装船等一些繁琐的运输活动。因此煤炭销售企业的销售调度是相当复杂的。煤炭销售信息系统必须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物流运输体系,在现代物流管理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灵活的系统设计方案,把采购、销售、仓储、运输等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有效的把商流、物流和信息流集合为一体,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煤炭运输的制约因素分析

煤炭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对煤炭销售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国内经济较快增长,持续的“煤、电、油、运”紧张局势引起全社会关注。国家发改委组织了多次调研和会议,并不断下发文件对国内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调控,特别对电煤供求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整个煤炭行业运行质量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它们克服困难,顾全大局,保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产销量都创了新纪录,铁路运输一直是满负荷运行,其他运输也在提速,煤炭供应基本保证了主要消费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运行需要,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然而煤炭主要靠铁路运输,而铁路交通瓶颈的存在,客观上促成了煤炭销售很大程度上受铁路运输的影响。每年大宗订单的签订需要铁路的参与;销售公司每月需要对铁路局申报月运输计划;每天需要向车站申报日运输计划,待铁路批准之后方能组织执行;销售公司还需了解主要铁路流向、铁路限制口煤炭流量、主要煤炭港口库存量等信息,来具体安排煤炭运销工作。因此,煤炭销售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必须考虑到铁路运输的关联和制约。

三、煤炭销售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煤炭企业属采掘业,是以天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矿山地质条件复杂,生产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因此对采掘工作带来一系列的复杂情况,例如岩层、煤层、水、火、有害气体、煤尘、地压和地温的变化,对正常生产影响都较大。由于上述因素,煤炭的产量、质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煤炭销售信息系统中销售计划的制定,管理模式的优化必须考虑这些因素,而不能单纯以市场为导向。煤炭销售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单项开发和单项应用的水平上,各子系统彼此独立,造成环境异构和信息异构系统间难以集成与信息的共享;一些销售企业虽然建成了计算机网络,但目前的网络还没有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只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初步模型。因此煤炭销售企业需要通过对煤炭销售信息化的研究分析,专研对煤炭企业信息进行整合及优化各种手段,在各独立单元中建立起信息畅通通道,使分散在各个节点环节之间工作的协调、统一,建设符合现代化国际物流发展要求的公共信息平台,全面提升煤炭销售企业总的管理水平。

四、怎样加强煤炭销售企业信息化建设速度

第一是建立并且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架构。这是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建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主要内容就是把相应的管理工作单元化,并且对每一个功能单元结合到自身现实情况进行功能填充。这一程序的工作将为后续工作起到良好的规范和引导重要作用,而功能的不断细化也有助于发现管理工作中的盲区,同时也可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适时进行相应调整,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规范性。一般而言,可以对运检管理的功能进行细化,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为销售企业保驾护航。

第二是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在基本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架构完成之后,企业明晰了自身销售管理的分类和需要管理的内容,此时还需要在管理体系中通过添加一个个具体的管理系统来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工作。对于目前的煤炭销售工作而言,需要关注的管理系统大致有以下一些方面:1、营销业务管理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是对企业的销售业务进行指标化和流程化的管理,对企业的每一单业务全过程的跟踪记录和管理,同时从财务、合同、信息记录等多方面完善销售业务的考评与记录,做好分析,为以后的销售决策提供实例和数据支持。2.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客服服务管理系统关注于对客户信息、业务合作满意度、客户需求、客户动向等进行有效的信息搜集与管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供需关系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双方关系,对客服的关注已经延伸到了交易的上游和下游,对客户的高质量服务是当下销售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3、销售决策管理系统。通过前期销售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可以为企业后续的销售决策做出数据和案例支持,企业可以利用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信息化指标分析技术对销售业务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并为片区优惠、VIP客户优惠、配送优惠、销售层次划分等企业销售决策提供支持。4、销售质量管理系统。现代销售体系中,销售活动并没有随着货物的签收而结束,销售质量的管理还会在一定时间内延续下去。我国传统的煤炭销售管理比较粗放,相当大的精力关注于业务量的获取,而对销售业务的质量管理有所忽略,要想实现煤炭销售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对销售活动的质量加强管理。常见的销售质量管理手段包括工作流程控制、业务稽查、经营控制等。

第三是加强销售网络化管理。煤炭销售企业的规模化与片区化是大势所趋,随着销售网点和供货商的增多,强大的网络系统便成为了信息化管理的基础,电网运检管理的数控技术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网络平台。目前广泛采用internet为传输基础,可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有有线或者GPRS,也可交叉使用。而miniARM工控板自带有海量的存储器,当网络通信故障时,可以暂时存放数据,以保障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和完整性。而AIO销售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巡查系统、台账管理系统、缺陷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系统等集成的模块化功能。通过服务主机和一系列控制器的选择以及其间相关链接方式的确定,煤炭企业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息化销售,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通过流程、数据、应用和协作这四个体系的集成,一方面将企业总部与部门、员工、销售网络强有力的联系起来,同时自身销售管理内部可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将采购管理、供应管理、客户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订单管理、采购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有机整合起来,加强各项销售活动之间和各个销售部门之间的分享与交流。

第四加强销售全过程分级管理的信息化。煤炭销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同时由于涉及的数量和金额通常比较巨大,相关的合同、单据、来往函件、相关部门和人员等都较为复杂,为了提升销售工作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应该加强煤炭销售全过程的分级管理的信息化,也就是将企业划分为数个管理层,将整个销售体系进行合理的权限和职能划分,采用信息化的工具对这些职能进行高效的管。对煤炭销售环境的管理也是煤炭销售管理信息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环境的管理主要包括了业务环境和管理环境。另外就是销售环境管理。对业务环境而言,主要是对其他煤炭企业的销售管理进行调研,而管理环境则主要指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在这方面通过UPS系统可以实现管理工作参数的自动显示和自动告警,门禁系统和销售人员的绩效评估以及业务费用的考评的都是十分必要的,所有的管理数据都可通过web网络实现共享。煤炭销售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需要硬件的更新以及相关人员管理理念的转变,只要我们紧紧把握以客户为核心的现代销售理念,同时将销售活动的外延拓宽,建立并完善信息化管理的体系和合适的管理系统,相信我们煤炭销售管理的信息化之路,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五、结束语

在现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的趋势。一方面,在竞争中技术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企业丧失了技术优势,就一定会失去自身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原来煤炭销售企业那种仅面向单方面的管理方式已不再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竞争需要,销售企业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不断进行管理和组织的创新,构建核心竞争能力,才能谋得竞争上优势,求得生存和发展机会。推进煤炭工业生产现代化、销售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我国煤炭行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成笃.管理工作的信息化[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篇1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逐渐增加,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出给煤炭后勤企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煤炭后勤企业要想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改善目前的管理现状,不断推进自身的市场化进程。本文对我国煤炭后勤企业的运营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推进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市场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煤炭;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市场化

煤炭后勤企业是煤炭企业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有很长一段时期,煤炭行业的发展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一直实施的是后勤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如何推进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市场化,为煤炭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是我国煤炭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煤炭后勤企业发展现状

(一)煤炭后勤企业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

企业后勤信息化的发展是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力建设煤炭后勤企业的内部信息网络,提高煤炭后勤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于我国煤炭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煤炭后勤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进程相对滞后,煤炭后勤企业还没有完全进入“数字后勤”时代。只有少数国有的大型煤炭企业正在逐步向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迈进,如个别煤矿后勤企业已经开始使用职工公寓管理软件和网络一卡通等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而大多数的煤炭后勤企业还没有将职工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形成统一的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同时,缺乏具有网络操作技能的后勤管理人员,影响着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市场化的推进。

(二)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后勤企业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我国煤炭后勤企业的工作内容多种多样,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公共区域的保洁工作、负责煤矿工作人员的餐饮、物业管理、工程抢修以及矿区园林绿化等。这就要求煤炭后勤企业的管理团队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质。目前我国煤炭后勤企业的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文化水平较低,自身掌握的专业技能较少,导致煤炭后勤企业缺少会管理、懂经营的专业性人才。

(三)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制度亟需健全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煤炭后勤企业都存在着固定资产利用不合理、资源调配不均的现状,并且煤炭后勤企业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没有合理的管理人员岗位公开竞选制度,造成煤炭后勤企业资源浪费阻碍了煤炭后勤企业的发展。煤炭后勤企业缺乏合理的人才招聘机制,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人才不能做到择优录用和优胜劣汰。同时煤矿后勤企业缺乏精细化的考核管理,导致后勤员工出现工作态度不端正的现象,使得煤矿后勤企业不能为煤矿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推进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市场化的重要意义

(一)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市场化的含义

所谓的内部市场化就是将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引入到煤炭后勤企业的内部发展中,把后勤企业内的各个单位以及各个部门作为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市场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物质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杠杆作用,使煤矿后勤企业的工作人员和煤矿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单纯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行政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有机结合,推进煤矿后勤企业的内部市场化。

(二)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市场化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煤炭行业的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成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煤炭企业为了在艰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企业开采成本,不得不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将后勤工作从企业管理中脱离出来,进行后勤企业内部改革,使煤炭后勤企业的发展逐渐走向独立化和市场化,在最大限度节省企业成本的同时,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具体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煤炭后勤企业推进内部市场化,使煤矿后勤企业直接面对外部市场,使企业的内部市场能够与外部市场环境充分融合,并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而准确的调整后勤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使煤炭后勤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站稳脚步。

第二,推进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把后勤企业的日常运营中需要的材料和设备等的用量与工作人员工资进行联系,让煤炭后勤企业的工作人员积极形成“企业成本就是职工工资”的观念,从而达到减少企业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利润的目的。

三、推进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市场化的重要措施

(一)坚持科学管理,积极推进企业内部产业结构改革煤炭后勤企业的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想推进煤炭后勤企业内部的市场化,就要求企业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坚持科学管理,积极推进企业内部产业结构的改革。首先在煤炭后勤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上进行改革,重新制定高效的管理制度以及与管理制度相匹配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其次,要正确引导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心态,准确把握员工的需求,企业管理人员做好与员工的沟通工作,使后勤工作人员,认识到自己所做工作的重要性。第三,煤炭后勤企业应该不断提升后勤员工的专业技术和服务质量,并不断引入优秀后勤企业发展的行业标准,优化后勤工作的服务质量,加快企业内部市场化的步伐。

(二)建立信息化的后勤管理系统

大多数煤炭后勤企业建立了能满足企业基本工作需求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信息系统,但忽视了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力。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后勤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具备整合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强大功能,使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全面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的目的。煤炭后勤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减轻了煤炭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有效的推进了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的进程。

(三)提高煤炭后勤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培养专业型人才

优秀煤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煤炭后勤团队,煤炭后勤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后勤工作人员。在煤炭后勤企业中,后勤员工是像煤炭资源一样的宝贵资源,在提升企业的协作精神和科学规范后勤企业的管理水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煤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步,就必须将后勤工作这个包袱卸下来,进行后勤改革,组建市场化的煤炭后勤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下,煤炭后勤企业应及时调整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推进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市场化,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建利.浅谈如何推进煤炭后勤企业内部市场化[J].现代商业,2011,(11)03:113-114.

[2]吴继平.推进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24)0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