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讲解范文

时间:2023-08-15 17:3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课程讲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历史课程讲解

篇1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师 备课能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初中历史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在每节课之前都应当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把握该节课应当讲解的重要知识点,以及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初中历史教师备课的意义

1.1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决定着其学习这门课程的效率,兴趣是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关键,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备课的目的在于找出提升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兴趣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主动性,这将会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教师备课的根本目的。

1.2旨在提高课堂讲课的效率

初中历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在学习之初学生会对这门课程感到陌生。此时初中历史教师备课的目的在于整理每节课程的历史知识重点,想好教育学生的整体思路,在课堂上用最精练的话语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1.3反思自身教学方式

初中历史教师在备课时不仅需要考虑教学内容,也应当反思自己在传授学生历史知识的方式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在备课的时候,通过自我的不断总结和归纳,并且将新的方式方法做出规划,应用于下节课程的教学之中,找出真正能够提升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2初中历史教师提升备课能力的措施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闲暇之余,总结自己教学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断的改进,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此期间,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历史教师加强课前备课,提升教学的效率。如何提升初中历史教师的备课能力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

2.1结合课文、图例和注释,逐字逐句逐图进行研读

初中历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需要弄清楚教材里面的内容,注意历史地图和相关的注释内容,将需要作为教学要求的地方勾画出来,在课堂上重点讲解;不需要做教学要求的,在课堂上可以直接简单的带过,减少教学中的弯路,同时也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兴趣地学习历史知识。在此备课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的备课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2.2对整体教材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最近几年以来,在中考历史试题上,出现很多的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题目,并且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论述,该类题目极为考验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也加大了初中历史教师教育学生的难度。这种现象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充分考虑,利用怎样的办法才能够将知识灵活地传给学生?初步分析,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历史教师借助教材参考资料重新对历史教材的每个章节内容进行研究,并且结合中考的考题考虑,对历史教材每个章节做出综合性质的总结和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历史基础知识,在考题中能够灵活的进行运用;第二,总结、概括历史教材中每个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出一个简明的提纲,提供给学生进行参考。这两点都需要历史教师自己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去分析、总结。只有初中历史教师真正用心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总结,才能提高历史教师备课的效率,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备课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2.3备课时注意搜集课外教材

长期从事历史教学的初中历史教师,实际上对初中历史教学课本内容已经非常的熟悉,历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如果只是温习课本内容,那实在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对历史教师的备课能力也没有提升。在初中历史教学课本之中的内容较为笼统,受课本的限制,很多历史事迹未曾列出来,如若历史教师能够查阅历史典籍,收集相关的历史素材,再考虑通过怎样的方法将这些历史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去。看似讲解这些对于学生考试没有多大的作用,实际上通过这种方法很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解三国的时候,历史课本上只有短短的一章就带过,此时历史教师可以选取三国演义中的一些经典片段进行讲解,相信很多学生都会对其感兴趣,学生为了接这段历史会主动通过网络、书籍主动地查找,这就是教师备课所需要达到的效果。但是,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分清教学的主次,仍旧要以教学课本为主,历史相关资料作为辅助。

2.4改变传统备课的方式,提升备课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局限于温习当前课程所需要讲解的知识要点,思考利用怎样的方式顺利地讲解给学生,此种备课方式在课堂上所取到的效果是有限的。初中历史教师为提高自身备课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可以尝试改变传统备课方式,引入一些网络平台。如微信,当前微信在学生之中使用较广,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或者公众号,在每节课之前,将自己备课所准备的资料通过微信平台传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概的了解下节课要讲解的知识要点,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提出一些历史问题,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进行短暂的讨论,引导学生向着备课的大纲前进,从而达到自身备课的能力的提升。

3结语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总结历史课程备课的经验,让自身教学的历史课程效率最大化,让自身在初中历史方面的备课能力得到广泛的提升。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来,发挥历史教师教育学生所能起到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洪生.初中历史教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珠海市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4(08):81-84.

[2] 贾淑霞,李艳洁.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探索――以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八中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133-136.

[3] 李茜.基于胜任特征的初中历史教师培训模式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04):56-58.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高效课堂;问题;方法

众所周知,目前,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中学历史老师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本研究通过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概念、特征和重要性的详细阐述,同时根据教学实践分析了现阶段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对策,希望通过全新的历史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提供借鉴。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提高认识,发挥优势,积极构建高效历史教学课堂。

一、正确认识当前优质课堂所存在的问题

不容否认,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基于此,作为当下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不清晰。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教学目标的深入落实,绝大多数历史教师在备课中通常设立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使得其在历史课堂上的教学行为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标准,且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不清晰使得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进行史学方法运用方面的引导,忽视了历史思考、反省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仅局限于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识记,忽略了对学生自身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与体验。因此,历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和课程标准等因素,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材编制不合理。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材多为集中统一印制,使得教材作者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个人的主观色彩,加上每位教材作者的历史体系各有不同,使得教材编制的思路混乱,学生接触到的历史知识较为局限,接受的历史观点较片面,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对历史知识的接受能力。在编制过程中,历史教材的时效性和客观性很难达到统一,学生不能很好地抓住教材的难点和要点,使得学生学习到的历史知识缺乏体系感,多为零散状态,这不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缺乏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单一、贫乏的说教模式进行历史课程的讲授,这种传统、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历史的听讲过程中往往容易犯困,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很难得到提高。这与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目标相悖。这种以听教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很少有机会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尤其缺少与老师的课堂沟通交流,使得历史课堂的学习氛围死气沉沉,极易使学生产生听课的疲惫感等。此外,学生在历史考试的复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死记硬背,缺乏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能力,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二、合理引入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就我国现阶段的学校历史课程设置而言,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均开设有历史课程,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学习,并没有很高的要求。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历史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由此,也就决定了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应突出其故事性与趣味性原则。寓教于乐,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增加历史学习的故事性与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伴随现代教学设备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初中历史老师实现课堂教学的故事性与趣味性提供了可能。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搜集并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抓住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开展教学。比如,在导入新课可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学习关于现代史部分中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课程时,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可以在课前让大家搜集一些家里保留的各个不同时段的材料在课堂之上展示,让学生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寓教于乐,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把握课堂

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应该从多个环节着手,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能否做好课堂笔记,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历史学习。虽然初中阶段历史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从事件的重要程度、考试的要求及学生掌握事件的难度等多个方面来考虑,依然需要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记忆,其中做好课堂笔记就为学生区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重要程度等做好了准备。同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好笔记,也为学生课后有效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奠定了基础。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对做笔记引起重视,教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机械的听教师讲解知识点,并没有及时有效的做笔记,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历史教材没有任何标注,结果学生在课余时间复习知识点的过程中就变得毫无方向,自然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鉴于做好历史课堂笔记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做笔记,必要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醒学生做笔记。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现状 对策

加强历史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对我国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养。随着新课程不断改革,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对历史、政治、音乐等课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当前仍然有一些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对历史课程的关注度不高,有的教师认为历史课程并不是初中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课程,因此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学校领导者以及师生对历史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

当前很多院校的领导者以及师生对历史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差,认为历史课程教学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辅助部分,但历史课程蕴含的人文内涵比较丰富,加强历史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育管理者对历史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是导致历史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二)历史课程的设置存在问题

当前很多学校院校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太多创新的东西加入到学校历史教学过程中,而且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程度不够,除了一些少数的新的课程项目,其余的内容都是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这会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丧失学习的兴趣。此外,当前很多学校院校的历史课程结构都是按照传统的教育纲要进行编排的,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对历史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够多,没有对历史学科的内在性质进行深入的挖掘,也没有建立起来系统化的历史学科体系,忽视了对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的培养。

(三)历史教学的方法有待改进

教育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学校院校进行历史教学都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各种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对各种历史事件进行死记硬背,或者对各种历史现象进行浅显的讲解,使得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到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因此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素养的提升。

二、加强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加强传统教学理念的改变

加强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加强传统教学理念的改变。初中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教师能力素养的培养,建立高素质的历史教学教师团队,确保历史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高尚的个人素质,要注重对历史教师的培养,给他们制定详细系统的培养计划和方案,重点培养出初中的历史学术带头人。初中历史教师还要注重改善自身的教育形式以及教育方法,端正自身的学术理念和学术态度,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历史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初中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要重视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立足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使历史教学能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帮助。

(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的历史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实施高效的教育。初中的历史教学课程的内容要符合客观规律和事物的本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想观念,激发大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历史课程教学的生活化,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多开展一些与历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纪念馆,对过往的历史事件进行回忆,比如在九一八这一天可以对九一八事件进行回顾,组织学生对历史博物馆进行游览和参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比如加强课外实践活动教学的力度,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加深对各种历史问题的理解,从而将历史的经验运用到现代社会中,促进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另外,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要加强传统的考核模式的改革,在进行考核时,不能只注重书面的考试成绩,还要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把能力测试与日常考核进行有机结合,对考核的形式进行改革,并且加强对日常学习过程的考核力度,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中以分数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历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人文课程,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对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因此在现阶段对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阻碍。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进行解决,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历史责任感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1] 朱秋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3(22)

[2] 欧雪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8)

[3] 代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研究[J].教师,2012(06)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将历史教学内容向生活过渡,促进生活化历史教学活动的打造。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解决历史学习中的问题。

二、搜集丰富资源,促进历史教学生活化

初中历史学科是一个知识量大、知识体系庞杂的学科。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初中学生没有历史学习兴趣,认为历史学科的学习任务过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忆细节化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容易将历史事件的时间与地点弄混,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也不尽深入,难以记忆与掌握历史知识。从历史学科的特点上来讲,初中阶段的历史内容确实与当代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较远,学生无法理解历史课本中的部分观点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比如学生在学习秦王朝的成立历史时,很难理解秦国建国的历史过程,也没有办法理解历史中所流传的“楚王好细腰”的观点。但是,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很多教学内容仍然与初中学生的家庭、长辈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教师要积极搜集历史教学内容中具有生活化气息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向自己的家人、长辈请教相关的历史故事,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在历史中感受家庭文化。比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知识时,有一课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自己的父母了解家庭中是否存在老,了解家庭中的故事。如果学生家中仍有老在世,便可以听老讲一讲真实的经历,促进学生相信历史课本中的内容,拉近初中学生与历史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推进历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与真实化。同样,在学习《抗美援朝保卫家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家庭中收集抗美援朝的故事,说一说家中抗美援朝的英雄,促进课堂氛围的生活化以及历史教学趣味性的提高。

三、打造教学情境,促进历史教学生活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教师要积极构建具有生命力、具有活力的历史课堂。借助历史课堂教学,让学生将历史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要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提高,只是历史教学目标的一小部分。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促进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吸收正确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元素,才能为学生未来的个人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学生正从幼稚的孩童转变成较为成熟的青少年,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分析能力,有助于历史教学进度的提高,也能促进学生个人情感的丰富以及智力的开发。从历史教学内容出发,构建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置身于与自己当代生活较远的历史情境里,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问题,促进教学中疑点和难点的解决。比如在讲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对外开放历史决策对于当代生活的影响。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是对外开放时期的四大经济特区,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中调动学生的旅游经历,促进学生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说一说经济特区的优势,让生活走进初中历史课堂。也可以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知识,让学生说一说身边进口超市存在现象背后的历史原因,借助生活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事物促进历史教学的生活化。打造生活化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感受历史知识的真实性。

四、关注课内讨论,促进历史教学生活化

组织课内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动起来,积极讨论,活跃思维,能够深化历史教学主题。教师要建立长远的教育目标以及开放化的教学眼光,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识。放眼社会,将历史知识与社会现象整合在一起,给学生提供可以讨论的,具有历史学习价值的案例,更新初中学生头脑中的信息,有助于学生建立生活化的历史学习意识。比如在讲解《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新闻中出现过的新疆暴乱以及台湾势力相关现象,组织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分析这些社会问题,并从历史角度出发寻找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解决方式。给初中学生发表个人看法的机会,促进学生成为历史知识与生活新闻信息的融合者,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祖国统一的不易,成为祖国统一的推进者。

五、开展课外活动,促进历史教学生活化

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并无法满足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当代初中学生具有精神追求,不只要了解历史知识,还要领悟历史精神。课本中的历史知识并不能完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历史课本这个小小的窗户,帮助学生开拓历史学习视野,组织生活化的课外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历史文化,体验历史学习,是推进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满足新课程改革需求的举动。比如在讲解《国防建设》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参观国防博物馆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国防建设的内容、设备的更新换代,促进学生在博物馆中了解一路走来,祖国在国防建设方面的进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自己安全、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将历史情怀带入到生活中,从生活中感受历史事件意义,有助于生活化理念的渗透。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具有人文性。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教学因素,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历史,并利用历史知识去明晰生活问题,才能让历史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打造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教师需要积极搜集历史教学资料,并主动更新课堂教学方式,让历史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课堂,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桂玲.激活学生,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教学为例[J].新课程(下),2017(03).

[2]刘传刚.重视学生“经历历史”的体验[J].学苑教育,2017(04).

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50-01 DOI:10.16071/51-1650/g4.2016.01.118

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教学现状灵活调整、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充分保障教学行为落到实处。由于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都是以考试内容为依据,删减和选择教学内容,对于非教材和非考试内容缺乏有效的导入和补充,导致学生的知识链不完整;同时教师对历史知识多以点到为止的讲解为主,缺乏深度的分析和探讨,再加上一层不变的教学策略,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如何科学优化和有效构建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所有教师一直思索的话题。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需要融入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全面深入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层次,引导学生准确认识和深入探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主体是有效实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关键,是科学保障教学成果的重要步骤。由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繁多,课时受限,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受重视程度明显低于语数外学科,所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被逐渐演变成教师一味讲学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照本宣科,按照考试范畴勾画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探讨过程,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不能熟背教学内容,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科学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的内在驱动力,因此,结合历史学科性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保障课堂教学成果,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让教师以学生的习得情况适时调整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以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的发展需求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将传统静态的课堂讲学模式转变成为与学生共同探讨和交流的动态教学模式,比如以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话题展开教学活动,这样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拓展教学资源,合理导入课本外的历史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引导学生不断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实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深化学生的知识内涵

课堂教学形式是教师知识传递的重要载体。初中历史时间、事件和人物关系复杂,内容繁多,相较于一层不变的讲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范畴,并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达到学而深、学而精的地步。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三个环节:课前设疑、课堂实施和课后总结,教师要科学设计这三个环节的导入形式。在课前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置问题,挖掘学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学习欲望;在课堂实施过程中,采用活动教学模式,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全面评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充分活化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每堂课后,教师需要保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梳理和总结学习内容,并设置课后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通过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论述自己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等等,全面深化学生的知识内涵。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故事、电影、热门事件、纪念日等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既能有效激发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比如,国务院2015年9月3日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放假1天的通知,教师就可以以此为话题展开相关内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中国发展进程中所经历的困难与挫折,了解典型英雄人物与英雄事迹,不忘过去,展望未来;向学生讲解中国与前来参加阅兵式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原由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拜访自己身边的抗战老兵,听他们讲述当时的抗战事迹等等,让学生明确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再比如,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公布,《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申遗成功意味着这段惨痛的历史被世界认可,教师可以以此展开教学活动,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共同缅怀同胞、勿忘国耻,以及中日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总之,以社会热点话题和热点事情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健全课堂评价机制,拓展学生的知识范畴

课堂评价机制和修正和完善学习情况的重要媒介。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考试成绩是重要的评价标准,但是考试内容却过于机械和单一,缺乏灵活性的、辩证性的问题,缺乏对学生知识系统的完整性考查。所以,教师要积极健全课堂评价机制,科学完善和优化评价方式,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积极拓展自身知识范畴。综上所述,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策略,积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科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东生.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教师,2007.S2.

[2]赵九凤.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目标原则和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

[3]金玲.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2.19.

篇6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创新型教育 改进探究 具体措施

现阶段初中教育教学系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教学设计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方法模式有待完善、适配途径步骤缺失等一系列典型性问题,从而导致了当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单一索求指标任务、忽视教学设计灵活多元、途径方法陈旧固定、课堂互动气氛沉闷等等亟待解决的瓶颈困境。进一步开辟拓宽历史教学思维模式创新化的广度,将历史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协调统一,通过互动协调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人性系统的学习反馈机制的完善,从而快速有效地调节优化既存的历史课堂教学体系的整体结构,进而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理念模式创新改进的具体化、可行化、长效化推进发展。

一、创新型教学的内涵属性与价值位阶

创新型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又称发散性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具体适用于到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则是指在基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属性特征的前提下,针对性地将其与相关联学科、社会生活实践等具有实效价值内涵层面上的衔接联系的要素提炼出来,通过一系列灵活多元的课程备课设计、互动趣味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丰富人性的方法途径的实施应用,深度凸显历史学科自身的价值索求、侧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化意识、探究式技巧,最终在圆满效率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下,有力助推素质化全面教育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之中的铺设延伸。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逐渐突破了旧有固定的“重点人物、时间、事件标注圈划”、“难点易错集中讲解、读背”以及“大考试小测验反复巩固”等的束缚羁绊,逐渐扩展延伸至侧重加强课堂教学的创新灵活化设计、活跃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探究实践能力以及深化历史教育教学结构人性化拓展等新层次、新方向。这种开放性、多元化的氛围态势也就为提倡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教学方法简易高效的创新型教学途径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二、创新型教学途径的针对解析以及具体创设

(一)立足学生阶段实际,更新教学设计整体思维

在进行创新型教学途径方法的创设实践之前,教师需要进行整体备课规划方针的思维更新,一方面要根据新课改大纲所规定的中学历史教学要求,适时适当增删历史教材的部分内容,划定知识讲授的精准范围,将一些偏、难、杂的教学实践价值不大的内容范围予以舍弃,只需简单地进行概念解释,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感性认知就可以;另一方面则要突出初中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开动脑筋、合理灵活地将一些本阶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历史大剧、史学综艺、野史趣闻等等要素巧妙具体地进行转化,融入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譬如可以将进来颇受初中学生群体乐道的“甄嬛传”作为突破口,教师可以利用“甄嬛体”的灵活编排,将有关雍正皇帝对于“摊丁入亩”以及“改土归流”等改革措施的要点进行风趣幽默的讲解,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自己熟悉喜欢的氛围环境中去轻松愉快地接纳消化相关知识,从而使得学生想学历史、要学历史、爱学历史。

(二)以生活实践为基本来源,将创新型途径模式具体化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实施创新型教学途径方法,实质上就是让本阶段的学生群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体味历史,二者是彼此独立又交互衔接的统一关系。所以在进行创新型教学的实践之时,教师需要侧重将谐音技巧、生活场景、社会经历融入这种新型的模式方法之中。譬如在讲解公元1644年李自成明朝、清军入关这一节时,就可以以顺口溜“一溜柿子”谐音化地表述公元1644年这一历史事件,同时为了加深记忆,也可以进一步阐释“一溜柿子”这种常见的生活意向其实就是八旗清军拖在身后的柿子球状的长辫。这样鲜活生动的比喻不仅使得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历史时间有了具体形象的感悟,加深了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进一步诱使学生触类旁通地进行其他类似知识点的灵活记忆,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合现代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模式的多元性

实现教学内容更新、方法模式转化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的前提,也是创新型教学途径创设推进的核心价值追求。所以在实际的创新型教学的模式方法的创设铺展中,教师可以将趣味盎然的历史人物轶闻故事、丰富多样的幻灯片演示、翔实经典的纪录片播放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创新型教学途径方法的表现形式与创设内容。诸如在讲解讲述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之时,就可以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进行幻灯片精彩图片展示、影视资料播放观赏等等,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心得抒发、感悟分享。从而使得学生在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的同时,也加深巩固了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

三、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理念模式的创新实践作为一种交互协作的综合型思维途径集合,在初中系统历史教育教学机制的整体运作发挥着辅、改造性、协调性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加强历史教学创新化理念模式的推广普及,细化具体的创新方法步骤创设铺展,继而稳步提升学生群体的历史修为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快速协调地实现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体系的积极、持续、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慧舫.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新思考[J].剑南文学 下半月,2011(7).

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故事教学法;探讨

受到中考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可能会疏忽历史教学的地位,学生对初中历史不太重视,很多学生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学习历史。历史本身是叙述故事的一门课程,但受当前教育体制的影响,历史的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对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教学行为。实践证明,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有效应用故事教学法可以使课堂讲解更加生动,可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一、历史故事教学法的内涵和意义

故事教学法属于历史情境教学法,为了真实而客观地展示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历史人物的个性,让学生感受历史、理解历史,并发挥形象思维来掌握历史知识,丰富历史想象能力,形成历史价值观,教师可以让学生听故事、讲故事、分析故事、养成好的历史思维习惯,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体验者、提问者、领悟者,让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建构,学会合作交流,主动建构历史知识,获得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的收集和精选、历史故事讲解、历史故事的相互交流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历史故事,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解历史故事,使学生被历史故事所感染,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故事性、趣味性的学习心理,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诱发学生追求知识的热望。例如,在讲解明清文化的时候,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给学生讲解《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故事,让学生在班级交流,并展示名著的艺术氛围,带着学生听故事,交流喜欢书中哪个人物,讲解书中曹操的故事,理解明清小说的内容,理解作者创作的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通过著名故事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将故事转化为学习动机,产生学习的热望,并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历史学习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作品的艺术欣赏能力,理解历史内容。

2.进行历史故事会演,感染学生,体验历史

新课程教学倡导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教学活动,通过编演历史故事来体现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和活跃性,并进行故事演说。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国文化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讲解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百家主张,进行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分别按照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进行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课堂教学比赛,让学生穿越历史时空,产生历史体验,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体验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更好地感知历史。

3.融进历史故事,感受历史,理解历史

新课程教学倡导历史故事的融入,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编演历史剧。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演出历史故事,通过几个学生共同表演历史故事,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通过理解生活,编演故事,让学生演出历史故事,通过让学生表演,来体会历史的脉搏,增加历史演出的才能,让学生感悟历史,形成历史的体验能力、感受能力。

4.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阅读描摹历史故事,焕发学生学习动力

因为初中学生不愿意表现自己且功课较多,因此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收集历史故事。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上讲解历史故事,通过感人真切的历史故事讲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收集有效的历史教学故事,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收获好的历史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中国故事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娓娓道来历史故事,并通过讲解中国抗日英雄的真实故事,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历史感受热情,让他们爱上历史,收到积极有效的效果。

5.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展现历史故事场面,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故事、感知历史

历史教师要在讲解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现历史事件,让历史故事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加直观,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充分感知历史。例如,教师在讲解历史事件时,可以播放电影的视频剪辑,理解历史故事的经过。通过播放历史故事,来开展教学讨论,感受历史教学中人物的特点,如,他有怎样的身份和个性特征,开展了怎样的活动,他们为了改变国家的命运做出了哪些爱国的行为。通过教师的多媒体故事演示,让学生感受历史故事的过程,形成历史故事的事件,并设置问题进行研究,提高故事的吸引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活跃他们的学习思维,增长他们的历史见闻,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篇8

一、初中历史教学“低效化”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发展

由于教师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教学因素的影响,单一的传授着教科书中的知识,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模式,而对于书本上的重点内容更是要求死记硬背,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内容更加失去了色彩,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失去了信心。而在学生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受课堂要求的限制,失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激发,最终导致学生将历史课视为休息课,并不注重历史课程的学习与探究。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

在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历史教师为了达到应试考试的标准,将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讲完之后就是做大量的习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特点就是,按照教学大纲的指引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节《贞观之治》的课程时,教师会明晰几点内容,贞观之治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发生的时间、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等问题。这种教学的框架很稳定,每一节课程的引导都可以通过这种模式的建立引导学生学习,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了新鲜的感觉,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影响着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我国的教育模式在不断的改革,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环节,无论学生对于活动内容是否满意,对学习效果的提高是否有效并没有充分的考虑,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但是,这种目的性极强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课程模式的建立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充分的思考。而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主要还是听从教师的安排,有组织地进行讨论、发言,这种教学的创新,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现状,从而形成了一种有形无实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最终会导致学生盲目跟从,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导致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二、改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策略

(一)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的改革过程中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及时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完善之前的教学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了解历史的背景,为学生拓展历史知识,激发学会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了解历史的发展。只有教师将教学方式视为一种艺术形式,投入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民族意识,提高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的“低效化”的教育模式。

(二)利用教学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引用历史插图来丰富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在新课程改革之后的历史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历史插图,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难的历史事件,从而使学生形成一种形象化的思维模式。教师可以充分的结合历史插图讲解历史知识,在一些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是单一的学习历史知识,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但是,若有历史的插图相结合,在教师讲解完历史事件之后,学生可以更充分地理解历史知识,在降低历史知识学习的难度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了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若要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就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的教材中,大多数的历史事件都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述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历史事件的讲述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幻灯片的播放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将的感觉,使学生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学习形成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的《》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当时人们在中所受的伤害,让学生们记住这一时代的背景,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从而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篇9

关键字:历史教学 历史故事 教学 初中

历史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科目,如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新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无法达到这一目标。教学内容单调乏味,知识点零散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是一项非常可行的策略。如果能够将这一策略落实到底,无疑是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1、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在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我国现阶段初中历史教育过程中的弊端日益显露,很多中学校还不能摒弃传统老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严重影响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效果,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单纯的历史知识点罗列,过于枯燥乏味,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大多数初中历史教材语言严谨,但是过于生硬难懂,学生很难理解;三,教学方法传统老旧,与学生互动少,课堂氛围低沉。例如,内蒙古某中学的历史课堂上,课程内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教师完全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述,从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依次战胜韩、赵、魏、楚燕、齐。经过多年的战争,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多民族国家诞生了。没有更多的故事导入,仅仅是历史事件的罗列,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运用的重要性

2.1适和初中生的心理成长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刚刚走出充满童话故事的儿童阶段,依旧对故事充满兴趣,而历史故事将重要人物、重要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地点等巧妙的结合起来,可以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初中生刚走出小学的“清闲时光”,面对内容丰富,知识点琐碎,信息量巨大的初中课程,必然有些吃不消,甚至会出现上课走神,学习积极性降低。如果在历史课程教学中适当的加入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短暂的放松,还能在欣赏故事之余,加深对历史的领悟。

2.2符合新阶段教育改革的要求

新阶段教育改革要求教育事业要重视“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往往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理解和思考,如果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入历史故事,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故事的讨论,不仅加深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还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思维。

3、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运用的相关方法

3.1讲述历史故事引出新课程

以往的历史课程都是在简单的回顾和提问后直奔主题,大部分学生还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样迅速进入正题,不仅不能节约多少时间还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如果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加入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使思维自觉进入“历史范畴”,可以提高学生对之后课程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到秦始皇攻打燕国时,可以在开课之前讲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学生感叹荆轲英雄气概的同时,也会对秦国和燕国产生基本的印象,对于之后课程内容的讲解无疑有辅助作用。

3.2适当引入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把握疑难点

初中的历史教材大多是依照历史资料编写的,语言相对严谨,简练,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长此以往,不仅降低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使学生被迫的形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如果能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用相关的历史故事讲述出来,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基础上,主动去思考,加强对疑难处的理解,加深记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3组织编排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历史真谛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无聊,其原因之一就是历史课上大多数老师都是站在前面从头讲到尾,和学生的互动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如果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历史故事,或者组织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进行编排表演,如让学生在荆轲刺秦,鸿门宴等经典事件中亲自扮演历史人物,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激发思维。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对于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创新科学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希望各个中学校能够切实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进而达到新阶段教育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云洁.优化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初中历史《不怕远征难》课后说课[J].内蒙占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6).

[2]金玲.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2

[3]刘春华.巧用历史故事,提高课堂效率[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6).

篇10

一、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将知识强行灌输到学生脑中,学生是知识的容器,成为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长期这样,学生对历史学习就失去了兴趣。有效教学就是在过去教学方法发展的前提下,利用专业化理论开展深入研究,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教师可以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造不同的历史课堂气氛。如有的教师善于应用讲解法,那么就需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则可以有效节约教学时间,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还需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依据不同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发挥课堂资源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方法

1.创建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平等对待优秀生与学困生,做到“一碗水端平”。特别是面对学困生时更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还需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给予无限的放大,鼓励他们树立学习历史的自信心,不能讽刺他们。教师亲切和蔼的态度可以感动学困生,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信赖感,有利于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利用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2.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置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保证三维目标的实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学会自主学习。

一是教师要善于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其中享受学习过程。教师要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朋友,带领学生认识历史,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每一个学生都敢说敢做敢问,敢于对教师的讲解提出置疑,敢于大胆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二是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将学生置于主动学习的位置,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应用新型教学方法,创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掌握学习方法。

3.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喜欢活动,利用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使教学达到有效性。但教师要注意活动的选择,要求活动有一定的创意,也就是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形式宜多样。历史课堂上的活动形式可以有阅读、讨论、探究、编演历史短剧等,防止教师过多应用同一种活动形式,而缺乏层次感,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活动设计要有一定的创意,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利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鼓励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资源。全面结合学生个人的特长、兴趣和爱好。在同一个班中,有的学生喜欢表演、有的学生喜欢讲解,教师要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在设计活动中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表现自己,这样的活动自然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4.做好课堂检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可以利用课后测试的做法,教师需要做到及时批改。通常情况下,设计一个优秀的练习要突出代表性内容,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不但可以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情况,而且也可以考察学生应用知识的情况。在练习中,一是教会学生审题,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二是加大材料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正确解答主观性试题;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四是做好练后讲解工作,要讲解学生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对学生进行启发。

5.构建和实施科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在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用评价机制可以验收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知识层次发展有关,促进教学反思与改革的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评价机制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利用这种机制可以看出学生在一段学习时期内的学习态度,但不能考察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要求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在建设评价机制过程中不但重视考察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还需考察学生的进步情况,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积极改正,做到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6.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历史学科教学实践需顺应时展,学科间实现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调动学生探索历史、积极研究的积极性。对于历史老师来说,要重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学科综合水平,以新课程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不但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而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让历史进入学生的生活,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就达到了目标。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长期任务,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自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出发,认真研究教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上述这些,历史教学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学有效性就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小芳.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教文汇,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