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经济学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经济学原理

篇1

(一)城市经济学课程特点及发展趋势的需要

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重要分支学科,是介于社会经济学科、城市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之间存在与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中观性质、边缘学科性质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城市经济学以城市为研究对象,包括宏观城市经济学、微观城市经济学和城市经济与社会管理等研究内容。城市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类专业中的核心专业课程和必修课程,其教学对象一般为经济类相关专业本科三年级及以上学生,这些学生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和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但缺少城市实践的社会经验,没有城市发展的概念和有关城市经济的切身体会。在实际教学中,城市经济学应体现其应用性,应面向世界、立足于国内城市发展现实,体现中国城市特色和区域特色,达到结合当前中国或区域城市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实际,应用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城市经济分析方法来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目的。以此为衡量标准,目前城市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步伐仍跟不上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按照城市经济自身的演变规律、发展趋势和课程特点,深入系统地进行城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

2012年3月,通过对经济学专业民汉三个班级、90份《城市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期待很高,尤其期待对城市经济学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及通过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新,并以此来提高利用城市经济学原理解决现实经济活动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城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既是完善课程建设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又是适应新时期城市经济学课程发展趋势和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三)适应新疆民汉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从城市经济学教学实践看,因民、汉学生在实际接受能力方面存在着差距,同样的教学内容并配合同样的教学方法,民族班学生表现出理论接受比较困难的现象,教师在民、汉班级教学内容设置、授课模式、授课方式方法等方面必须要采取区别对待方式。然而,案例教学对民汉班级学生都很有效果,学生对此模式的兴趣也高,在课堂积极思考、积极讨论,教学效果较为明显。然而,因受多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内容因不同教师的科研背景而有较大的差异,教学案例数量还比较有限,在教学实践方式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改革。

(四)新疆地方经济建设和跨越式发展所需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城市经济学注重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创新、提高,不仅能进一步完善经济类专业课程建设,促进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在教学中把中国和新疆城市化演变、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营与管理等实际内容融入课程,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不仅符合新疆高校的办学理念,而且是新疆当前提高办学层次、为新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储备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城市经济学原有课程内容设置和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城市经济学原有课程内容设置和方法应用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有教材实践性不够。因现有教材偏重于理论研究,理论体系较完整,利用现有理论解决现实经济社会中的问题章节内容安排不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学生接受存在困难。二是教学内容存在差距。分别针对民、汉学生差别化教学方式,即在城市经济学课程内容安排上,民族班级授课内容要比汉族班级少,且在授课模式、授课方式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民、汉学生在知识结构、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三是案例内容较少。因受多种条件的限制,案例数量总体上还比较有限,一些教学案例时效性较差,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四是教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新疆财经大学城市经济学科研团队在城市经济学领域虽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受诸多原因限制这些成果未能及时补充到教学中。

(二)课程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不均衡。目前,城市经济学教学中仅有少部分章节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大部分章节仍缺乏实践性较强的案例,教学效果有待于提高。二是多媒体教学应用不够。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作用在于扩大信息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但在实际中,城市经济学多媒体教学还未充分地发挥出应有的功能,课件与教材重复性较大,信息量不足。三是教学方法需要创新。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如鼓励学生以本课程内容为主申报课题,等)、实践教学(如参观,请社会专业人士进课堂等)和实验教学等、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城市经济学教学改革实践

根据学生反映的实际情况,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在城市经济学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应用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践,取得较好成效。一是提前预做准备。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7人,在每一章讲述之前由教师提前针对该章节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城市经济发展的动态给每组学生布置3~4个讲课主题,要求提前查阅资料、数据,做好讲解准备。二是学生授课过程接受大家提问和监督。学生讲解要求板书讲解要点并维持好课堂秩序,每个学生讲解时间控制在15分钟,讲解中和讲解完后要接受学生提问并进行解答,如当时答不出,可以继续查阅资料进行解答,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解答。教师在整个上课过程中可以观察学生听课状况,及时进行管理。三是教师总结。教师对本章总体内容进行进一步概括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记录每个学生讲解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的意见和建议。四是作业布置灵活多样。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查阅和讲解的资料灵活地安排作业,有些章节以小组完成作业为主,有些章节以学生个人完成为主。五是灵活调整考试内容。在所有章节内容讲完后,各小组要针对所讲授重点和难点设置复习题,有些好的复习题被选作考试试题。

四、城市经济学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一)课堂表现方面

通过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发现绝大多数民汉学生能对老师布置内容进行提前准备,能在课间主动和老师交流。有些学生授课准备相当充分,能全脱稿熟练讲授内容,数据和例子恰当并能较好解释理论,获得其他学生的认可。有些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发散性讲解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富有创新性,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比如,经济学2009-3班留学生案例授课在学生中产生很好的效果,他用计算机将哈萨克斯坦城市化进程画成一张图表,张贴于黑板上给学生讲解,思维清晰,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吸引力,赢得学生的热烈掌声,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民族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根据其他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课后及时地查阅资料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汉语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主动解答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民族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认可,普遍反映“获益匪浅”。从听课来看,绝大多数民汉听课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明显提高,以前经常出现的课堂说话、玩手机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勇于提问、敢于争论,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术气氛渐浓。

(二)试卷分析方面

通过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城市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和方法应用改革实践,涉及民汉三个班级的期末考试成绩均为“优良”。经济学2009~1班和经济学2009~3合班(共71人)平均分为86.93分,及格率为98.59%,90-100分之间人数为41人,所占比重为57.75%,80~89分之间人数为17人,所占比重为23.94%,70-79分之间人数为7人,所占比重为9.86%,60~69分之间人数为5人,所占比重为7.04%,60分以下人数为1人,所占比重为1.41%。此外,经济学2008~2班(共33人)平均分为87.45,及格率为100%,90~100分之间人数为16人,所占比重为48.48%,80~89分之间人数为10人,所占比重为30.30%,70~79分之间人数为7人,所占比重为21.21%。

(三)学生评价方面

在学期临近结束时,经济学2009-1班和2009-3班每小组学生代表总结了城市经济学互动式教学的效果及未来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和建议,学生认为教学方式方法新颖,激发了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继续坚持下去。在经济学院教学思想大讨论会议上,学生代表发言肯定了城市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并认为这种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思考和启示

篇2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园林规划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显著扩张,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化过程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如城市自然景观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自然的生态过程受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在消失、环境污染问题愈加突出等。这些不仅影响到城市的社会形象和区域生态质量,还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与建设中不得不更加重视景观生态的规划问题。现今,景观生态学理论是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重要社会研究课题,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可以减轻城市化造成的负面影响,改善城市生态,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思路。

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原理

1.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一词首次由1937年德国地理学卡尔特罗提出,是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变化的一门科学。我国部分研究者认为: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以及动态变化的生态学新分支。并认为只有将地理景观学和生态景观学两者结合起来综合研究考虑,才能解决大尺度地理区域中生物群落之间、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问题。

1.2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在于重视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它的提出与运用,使得维护生态环境与经济或资源的合理开发不再相违背。从区域范围角度看, 城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从较小尺度上,城市作为一个景观单元是由基质、廊道、斑块等为主的三要素构成。其中各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流动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上构成特定的分布组合形式,共同完成生态系统所承担的生产、生活及还原自净等功能。刘茂松、张明娟认为: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原理、生态流聚集与扩散原理、尺度效应与等级结构理论、空间异质性与景观过程原理、景观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的自然性与文化性、景观变化与稳定性原理等7条基本原理贯穿于景观生态学的各个发展方向。

2景观生态学对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有借鉴作用的主要原理

2.1 自然优先原理

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使其维持自我更新,减少人类对自然影响的同时,带来极大的生态效益。因此,一切园林规划与设计都应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为利用和改造自然先决条件。

2.2 整体优化原理

景观由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生态整体性和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应从整体的高度上把景观作为一个系统来思考和管理,对组成景观的各要素的构成、数量、分布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实现整体最优化利用。

2.3 多样性原理

景观生态学中景观异质性原理决定了景观的多样性的存在,而多样性的存在对确保景观的稳定,缓冲生态旅游活动即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提高观赏性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园林的规划设计应人为结构与自然结构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间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2.4景观个性原理

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它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是地域分配客观规律的要求。每个景观作为一个单独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所以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高度重视景观的个性。

2.5 生态关系协调性原理

生态关系协调,是指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的人与自然及生态与生态间的协调。

2.6 景观异质性原理

景观异质性越大,景观类型也越多,防止外来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强,生态系统因而就更加稳定。故景观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利用立地条件即环境资源景观要素空间异质性,可创造城市园林中异质而多样的景观。

3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3.1树立景观生态规划的理念

城市景观的规划是合理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过程,是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的规划设计形式,这意味着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城市景观的平衡。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合理的规划城市景观空间结构,实现自然与文化、规划环境与生命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融合,解决出现的新问题,超越现有的景观设计。首先,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应能与自然和谐共存,并维护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而不是以破坏自然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其次,应能协调当前与未来世展要求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第三,要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特性及其内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达到景观优化利用。

3.2 重视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应用

该模式是描述城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在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应按照“环、楔、廊、园”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布置,保证绿地景观的完整性。可以利用生态廊道将绿地斑块有机地联结起来,通过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将城市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机结合等方式构成一个绿地生态网络,真正融入城市内部,充分发挥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

3.3注重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

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或现有景观的形成往往经过了较长时间,形成了稳固的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设计时,应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本着充分保护利用的原则,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根据生态平衡原理,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规划设计应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要加强科学性、艺术性的结合,体现出景观个体与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早欣赏时产生的意境美。在实际创作中,只有将四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篇3

关键词:生态学原理;城市湿地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寻求资源和空间利用的最适宜途径与方式,降低对生态规律的干扰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景观设计。

为什么要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湿地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充分利用湿地渗透和蓄水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导雨水的排放,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其次,这将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们了解湿地的生态重要性,在环保和美学教育上都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一定规模的湿地环境还能成为常住或迁徙途中鸟类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如何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进行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1、保持湿地的(系统)完整性

湿地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特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组成生态系统。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 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的目的。

调查研究原有环境是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调查和对周围居民情况的调查,如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水、动植物等的情况,以及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和期望等情况的调查。这些都是做好一个湿地景观设计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掌握原有湿地的情况,才能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系统的完整,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而掌握了居民的情况,则可以在设计中考虑人们的需求。这样能在满足人需求的同时,保持了自然生态不受破坏,使人与自然融洽共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持了湿地网络系统的完整性。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1)中尺度

在中尺度的城市景观规划中,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城市湿地研究的基础,可把城市湿地看作是在城市人工景观基质上由湿地廊道和湿地斑块所组成的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它特别强调维持和恢复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也是现代城市生态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指标。把城市湿地放在区域整体景观中进行设计,利用城市的水网结构,通过保持一定的水岸绿化空间,使城市中的山、水、林等自然景观要素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并维持城市自然板块与作为城市景观背景的自然山地或水系之间的联系,也为城市中的水生、湿生和中生生物提供了一个连续的空间。

(2)微观尺度

对于微观尺度的湿地,规划前其景观基质多为农田,在成片的农田基质上常分布着湖泊斑块、苗圃斑块、居住工业地斑块、鱼塘斑块以及森林斑块,各斑块之间以河流廊道、道路廊道及树木廊道连接。据研究表明:在不同类型的斑块边缘,边缘效应的存在导致了景观中的物质流动的改变,一个结构多样性高的植被边缘( 无论垂直还是水平结构) ,其内部存在的动物种群的丰富度也高。边缘的曲折度和宽度共同决定了景观中边缘生境的总量。这就是说,大规模改变湿地的景观格局对各生物种群的发展十分不利,某些关键物种的消失可能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因此,对于该尺度的湿地景观,规划后应避免景观的破碎和肌理的损伤。在开发建设时要严格遵循规划要求,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不要或尽可能少地进行大规模建设,以维持景观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要尽可能维持或改善现有景观格局和肌理状况。维护湿地环境的这种景观结构稳定性,有利于保护系统内部的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又可促进生态系统的整体及各部分功能的稳定,同时又可提高湿地景观的生态美学价值。规划后的湿地中,往往会存在湖泊斑块、农田斑块、密林斑块、湿地群岛斑块、草场斑块、建筑广场斑块、树木廊道、河流廊道和道路廊道等。各种斑块廊道相互交叉形成网络,与基质密切联系。在中尺度内,斑块与廊道强调的是其连续及完整性,而在微观尺度中,斑块与廊道自身的形状、大小、数量则是影响其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应用群落生态学原理

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根据生态学上“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要使生态园林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就必须充实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

(2)边缘效应与生物多样性

植物边缘效应是基于不同植物群落之间生物的变异和密度增加而提出的, 即在不同植物群落边缘生物的变异和密度有增加的倾向。边缘效应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具有特定的价值,在这种特定的生境中期望有高的生物多样性。其原因是,在边缘地带有新的微观环境,导致有高的生物多样性;边缘地带和为生物提供更多的气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允许特殊需求的物种散布和定居,从而有利于异质种群的生存,并增强了居群个体觅食和躲避自然灾害的能力,允许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边缘效应的特征。这种边缘效应使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稳定性相对较高,生物物种十分丰富。但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的某些活动可能会强烈改变自然景观格局,引起栖息地片断化、栖息地的丧失和边缘数量的增加,最终可能导致物种的减少。故在对湿地进行规划时,应对敏感区域划分等级,采取不同保护、开发措施,并注意加强边缘效应的利用和管理,这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3)生态演替规律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 或阶段) 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 或阶段) 替代的顺序过程。生态系统是动态的,从地球上诞生生命至今的几十亿年里,各类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和演替之中。规划中需要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对植被进行合理的恢复,生态规划要在认清规划区域内现存植被的未来演替趋势的基础上再进行规划。

城市和社会需要可持续的发展。一个自我持续的景观设计应能满足当前人们对它的需要,同时又不对环境或人类的未来发展需求产生冲击。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地合理的应用生态学原理。

[参考文献]

[ 1] 黄凤茹. 城市景观和城市规划新思路[ J] . 城市规划汇刊, 1998 ( 1) : 52- 58.

[ 2] 孙广友, 王海霞, 于少鹏. 城市湿地研究进展[ J]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 ( 5) : 94- 100.

[ 3] 潮洛蒙, 李小凌, 俞孔坚. 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 J] . 城市问题, 2003 ( 3) : 9- 12.

篇4

竞赛激励式教学园林工程教学改革作用

园林工程是园林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专业性课程,而且随着我国进入科技化信息时代,园林工程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使用了高技术、新材料,也提高了发展的速度。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中,一定要紧紧跟上时展的步伐,转变旧观念,运用新型的教学理念,积极地将新型科技手段充实到教学活动中来,使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广泛地应用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一、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园林工程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地显现出来,这些都是亟待进行解决的。

首先,课堂还是处在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的填鸭式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枯燥、无味,还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园林工程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

其次,新时期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只局限于具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以及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在园林工程这样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中,只是存在大量的观摩学习,而缺乏了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施工的机会。

因此,使用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园林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去,不仅能通过实践性的经验使学生深入的掌握园林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施工技术,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应用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的有效作用

竞赛激励式的教学方法是贯彻以快乐为主进行教育的一种思想体现,它不仅能使学生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课程的学习,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另外将我国现今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中去,使竞赛激励式的教学方法在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我国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也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学科中,并取得了一致的好评。因为多媒体教学代替了传统的课堂板书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化,这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提高了信息知识承载量,尤其适合应用于园林工程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大量真实拍摄的实际施工图片进行播放,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具体的了解园林工程;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加入相应的影像,如在进行工程种植讲解时,播放树木移植现场施工的录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亲身似的体验,而且还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强其学习兴趣。

2.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针对园林工程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除了要在室内进行理论授课之外,还应该在竞赛激励式的教学方法中主张将学生带到园林工程现场去实地学习。而且虽然我国一些相关的教材书籍也都在不断的改革,但依然跟不上现实社会发展的速度,因此在实际的园林工程中应用了一些新技术手段,确在课本上依然无法体现出来。所以,将学习场地从室内拓展到室外,能够及时、有效的更新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对于学生未来更快的适应工作大有裨益。

通过在工程施工现场实地的观摩与操作,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工程施工的全部过程,而且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时还能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讲解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这些知识在教材中是绝对学不到的。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3.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把竞赛激励式教学应用到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学生之间小组团队协作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同时,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而且在小组活动中,可以通过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带动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活动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个性不同的学生来说教师也要采取相对应的指导方式,如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耐心地进行鼓励、指导,在遇到难题、难点时,教师应该给予关键性的点播,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园林工程课程中增强自身的学习自信心。

三、结束语

在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中运用竞赛激励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重要的引导性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展现自我,促进教学改革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钦花,杨瑞卿.浅谈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8,(34).

篇5

关键词:产业;城市功能;城市主导功能;城市功能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1-0079-05

城市是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大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聚集。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社会就赋予了城市一定的功能,使城市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随着城市的扩张,经济发展带来产业资源集中的需求,城市综合体出现了新的变迁,一种依托某种产业聚合建立的具有较大规模,包容多种物业形态,能提供全方位服务,具有复合功能的综合体开始出现,这就是产业综合体,它是利用城市运营的概念把产业资源聚合在具有城市功能形态组合中,创造了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一、城市功能的内涵

城市功能就是城市作用于经济地域系统的能力,是城市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是城市对外联系的作用能力。不同学科对城市功能有不同的界定,社会学中功能主义学派认为,城市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活环境,是现代人类文化创造和传播的中心;城市管理学从城市经营管理角度分析,认为城市功能体现为文化承载体、社会生活依托体和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学的观点则提出,“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1],认为城市就是市场的集合,城市存在的最大功能是服务于交易的实现。尽管各种理论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城市的特定功能,但城市经济学从城市的形成和本质来界定其功能,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城市经济学指出,城市的形成过程集中体现出两种经济效应,即区域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城市功能正是在这两种效应基础上得以实现。城市将一定地区的人口流、智力流、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起来,通过城市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要并向其他地区扩散,此即城市功能的本质。

最早提出区域经济效应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他在1955年提出“增长极理论”,指出增长并非在所有地方同时并进,而是集中在一些增长点上。各个增长点的引力和斥力各不相同,通过不同的发展途径,向各自的经济腹地扩散,并对一定的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各“增长极”自身产生“城市化趋向”[2]。城市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其增长极作用便凸现出来了,这就是佩鲁所说的,城市作为地理上集中的综合产业极“改变了它直接的地理环境:而且如果它足够强大,还会改变它所在的国民经济的全部结构。作为人力、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集中中心,它促进了其他资源集中和积累中心的产生。当这样两组中心通过物质的和智力的高速公路相互联系在一起时,广泛的变化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视野和计划中就显示出来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虽然涉及产业和企业的不平衡发展,但最终归结为城市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并且强调聚集和吸引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地理、区位和中心优势。他的理论打上了克里斯塔勒(W.Christnller)的“中心地理论”的烙印。后者指出了关于城市区位的抽象理论和城市布局的具体模式,并根据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研究在均质平原区域内如何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强调城市趋向于设置在六边形市场范围的中心,由此能有效地组织物质和财富的生产和流通。这是增长中心理论的雏形。增长极(即城市)带来的区域效应表现为通过资源与产业的集中来提高经济效益和降低社会成本,带动地区发展。集聚经济效应是指因集聚而造成的有利环境。当人口和产业在地理上集中于一定的范围,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费用就比处于分散状态要低廉得多;同时,集中的产业和资源为经济个体提供了更多的交易信息和交易机会,降低了交易费用,而信息外溢(information spillovers)也需要较近的空间集结,其效应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而迅速递减。英国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K.J.Button)将城市的聚集经济效应划分为10个方面,即“增加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减少实际生产的费用;降低‘输入’本地区原料及延伸的费用;促进辅工业的建立;积累起职业安置制度;有才能的经营家和企业家集聚;金融等行业机构条件更优越;提供范围更广泛的设施如社交、教育;工商业者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能给予企业很大的刺激去改革”[3]。城市在本质上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内部聚集经济,其形成原因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外部、产业内部的聚集经济,也被称为“区位经济”,主要是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性而形成;第三个层次是多个行业(产业)向城市地理集中形成的聚集经济,也称“城市化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产业间的外部性。城市经济学强调城市中产业规模和空间分布的均衡点是积极外部性和消极外部性相同的时候。在城市化达到一定规模之前这些优势会产生一种拉力效应,拉动产业向城市集聚。社会生产力带动社会分工,加速了城市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完善便利的交通和服务设施,充分的经济要素,使产业聚集在城区。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利用城市经济资源以及生产协作、配套与专业分工,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城市产业的聚集增强了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作用。根据城市经济所体现的集聚效应和区域效应,可以将城市功能分为对内、对外两个层面:对外指城市对特定区域内资源发挥吸纳作用,并随城市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内城市功能则表现为市场环境功能、服务环境功能和服务能力三个层面。城市功能的经济实质就是提供各种外溢效应。城市外部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内部市场功能的实现,而外部吸纳功能的强化又进一步提升其内部各项功能。城市对内对外功能是其基本功能,在这一基础上还可从不同角度细分城市功能,如根据城市主导产业划分为制造型城市、服务型城市等;根据资源环境特征划分为资源城市、旅游城市等,但这些划分只体现具体城市提品的类型和城市职能,是城市基本功能的扩展。

二、城市主导功能

现代城市的功能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功能,指一切城市都具有的生产、流通、分配、社会、行政等共同,它表明的是城市的共性,区分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另一类是主导功能,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它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城市的主导功能有与其物质内容相一致的两大特性:一是对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即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支配作用,城市因其盛而盛,因其衰而衰;城市的性质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功能的选择和培育以及城市功能的布局,而城市性质主要决定于城市主导功能。二是对区域作用的外向性。即该城市的特殊功能是以满足自身以外区域的需要而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它是城市经济成长的基础。

城市只有在一般功能的基础上有主导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因此,城市不能盲目扩展规模。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警告我们:“一个大城市,盲目扩展、壅塞的结果,将逐渐丧失它吸引与聚合多种构成因素的一些特有功能,完全变成一群乌合之众,看起来活跃热闹,实际上日益解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倘若说这种“集聚性”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发挥各项功能的基础,那么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的一般功能是相对城市周围的乡村而言的;主导功能则是相对其他城市而言的。

在城市功能关系结构中,主导功能与一般功能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主导功能是一个城市的优势所在,是决定一个城市整体功能的主要因素,而非主导功能则是围绕主导功能来发挥作用。一个城市的主导功能往往是这个城市的支柱,是城市经济起飞的动力,通过主导功能,形成城市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优势行业、优势产品,并利用主导功能的相互渗透开展经济交流,更好地发挥多功能的作用。

城市功能,尤其是城市的主导功能是由分工决定的。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工和分工所决定的功能也就不同。因此,分工和分工所决定的功能是动态的、发展的。每一个城市都要由自己的主导功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各种社会、经济、历史条件的不同,城市的主导功能也应有所变化。城市主导功能优化就是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寻找并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城市经济功能的形成与发展要有相应的产业来支持,实际上城区经济功能的演化是城区产业不断分化升级的过程。城市经济功能的完善迫切要求城区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合理且高效的产业结构。从城市经济学分析,区域的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以及经济要素的空间聚集与扩散更多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进行,并且是以城市产业联系作为载体来实现的。但在一定时期,城市的功能及主导功能是一定的,寓于城市的产业之即城市功能必须通过产业结构体现出来。产业结构是产业类型及各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有机整体,产业结构决定着生产要素资源在城市各产业间的配置方式,决定着产出的类型和产出的水平,从而也决定着城市功能的性质和水平。首先,产业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城市功能的性质,确定了城市的“能性”。人们在确定城市功能类型时,都是通过对主导产业的甄别进行的。其次,产业结构的水平决定了城市功能的辐射强度,规定了城市的“能级”。高水平的产业结构往往由生产效益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带动力较大的产业充当主导产业,产业间的投入产出链条环环相扣,基础产业部门和非基础产业比例协调,基本上不存在“瓶颈产业”,城市经济系统整体运行效率较高。高水平的产业结构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高效率增长,使城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城市的竞争力迅速提升,城市功能的辐射力迅速增强,城市的区域地位不断提高。最后,城市产业结构通过基础产业(主导产业)地域分工专业化的发展,确立了城市的“能位”――依据个体城市专业化与城市群(带)整体综合化的互动发展模式,构建以城市体系为核心的区域网络经济框架。今后,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程度将进一步加大。城市功能的发育发展需要产业发展予以支撑,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人口分布的关联程度进一步加深;城市功能的实现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空间承载。城市功能与城市产业相辅相承。有什么样的功能,就必然有创造这些功能的产业,有什么样的产业,一般就具有相应的功能,并且主导功能往往是由城市的优势产业创造出来的。城市的产业结构作为城市功能赖以发挥的物质基础,其优化和升级对于推进城市功能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要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对城市的功能和质量评价相关。明确并且处理主导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配置最佳的产业结构,是发挥城市功能作用的关键所在。

三、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

进入20世纪后,在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速度加快,土地资源变得紧张,用地功能竞争激烈,城市内部出现了工业、商业、行政、居住区前所未有的功能区空间布局结构。越来越多的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对城市结构提出各种理论,解释城市结构的发展过程和形成方式,解释功能分区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正是功能区的出现和发展,才促进了城市结构的优化。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优化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城市中各物质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移动中显示出的特点,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表述城市形态和城市内部相互作用的网络。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城市形态与城市内部的相互作用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两个重要内容。城市形态就是研究不同规模层次的城市基础几何元素,其目的是定量化地描述这些基本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城市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联系紧密,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对其它要素乃至整个城市系统都产生影响,城市内部的相互作用描述的就是城市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是指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以及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系统内部各种要素按照自己的特性在城市空间中有规律地分布、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反映城市功能在城市内部不同地区的分布,如城市空间布局决定,如政治功能往往相对集中,社会功能则相对分散,与居民分布相协调。合理的空间结构有助于充分释放城市功能潜力。出于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每个城市都会形成诸如CBD(中央商务区)、居住区、工业生产区等不同的功能区。然而,由于每个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以及城市发展程度不尽相同,所以其功能分区的空间形态也各具特色。

城市是现代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及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区别于增长)的主体动因是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夕阳产业的及时淘汰,即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与升级的动态变化过程。城市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不仅促进城市发展能力的增强,而且是现代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城市化模式、城市地域形态的有序变化。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离不开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职能体系变化等城市化诸多方面的空间支撑和需求拉动。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是由城市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决定的。因此,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优化主要是通过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也离不开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功能体系变化等城市化诸多方面的空间支撑和需求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能强化城市的辐射功能,而且还会引起城市功能系统在空间分布格局上的巨大变化。当城市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主导型向第三产业主导型发生转变时,生产方式也会相应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过渡,这种经济结构上的根本性转变一方面使得进一步的聚集发展变得不经济,另一方面也为扩散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城市功能系统所承载和赖以发展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扩散作用所形成的产业在城市内的重新分布。从西欧、美国传统制造业城市的衰落到以计算机等新兴产业城市的兴起;从我国“东北现象”、“西南现象”到东南沿海城市的蓬勃发展,都雄辩地证明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之间存在着同兴同衰的联动关系。这种联动关系并非单向传递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区域发展对城市功能提出的要求也会对产业结构的发展产生导向和推动作用。

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需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朗索(Willam Alonso)提出的级差地租理论,反映了城镇空间结构增长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这一基本原理。城镇土地级差收益的客观存在,必然吸引各类空间经济要素的向心集聚。按市场供求均衡的原理,城镇中心区段的地价就会上升,从而产生排异现象,将附加值低的产业依次向聚集体排斥,以控制城市积聚规模的自动平衡和保持积聚结构始终处于高效益的运行状态,从而使各类用地布局按产业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区位特征。

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的优化,实际上也是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不同性质、职能的城市以土地为载体的产业配置是不同的,从城市整体布局上对其合理化程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而且各种用途的土地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结构也不合理,城市土地配置效率低下。这就要求对城市用地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一般来讲,第三产业适宜分布于市中心区、工业区、住宅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则宜分布在城区边缘。这样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价值,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

四、城市功能的区际协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猛出现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全球产业空间布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其最重要的表现至少有三:一是随着发达国家产业资本的外移和大量的FDI流入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呈现出更加分散化的全球配置特征;二是发达国家越来越集中于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其城市的生产要素配置也越来越集中于现代服务产业,从而使这些国家服务经济的特征更加鲜明;三是跨国公司出于对分散化运行的产业的指挥和控制的要求,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把以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高级生产者服务业(APS)为主的城市作为全球化的节点或据点,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之间形成不同的等级体系,并在这个有机体系的内部形成紧密的要素联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不断加强。城市一般都是人口与生产力高度密集的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协调组织的市场及行政作用,其发展对周边的资金、信息、技术和人员等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大。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日益凸现出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重要性,经济功能是城市的主导功能,反映了这些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地位和分工状况,体现着城市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城区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心脏所在,而基于功能导向来发展城区经济的优势产业是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经济要素的有效配置,形成强大的内聚力和辐射力,其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活跃区域经济。开放协调是城市功能优化的重要途径:第一,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城市带和城市群是相邻城市协调发展的有效形式,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集群分布在同一城市群内的相邻城市,这种现象很普遍。相邻城市要素禀赋相似,城市功能状况相当,通过城市间的功能协调能共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密切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维联系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等城市流的空间流动得以实现,这是城市群体空间功能联系的产物和表现形式。城市群体空间的产业形态表现出产业链经济和产业集群经济并行不悖、交错发展的新趋向。从而,城市群体空间内部产业整合的方向不仅在于形成垂直分工的产业链,水平分工的产业集群将日益成为城市间分工的主要模式。第二,中心城市就要发挥自己增长极的作用,通过自身经济的辐射和扩散,与周边城市加强资源、市场、人才等要素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其他城市主动向都市圈经济靠拢,逐步形成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要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需要有一个特大城市的辐射,否则难形成固定、强大的产业集群。只有强化中心城市的市场和服务功能,成为功能完善的服务中心、繁荣活跃的市场中心,才能够带动周边城镇的共同繁荣。如能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前瞻性地统一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发展规划,有意识地引导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区实现对接,则无疑既有助于产业的集聚与整合,也有助于城市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增强。第三,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日益考虑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发展中国家通过城市功能有针对的调整,以集群的形式接收国际产业转移,是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途径。由于区域和全球化的联系日益增强,区域创新体系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要与其它地区和全球产业价值体系相融合,使创新要素在跨区域和全球流动。城市产业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产业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附加值环节攀升,城市产业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美]K.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4.

篇6

关键词:U型玻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材料

中图分类号:TQ17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174-02

1 关于U型玻璃和C楼

作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楼的扩建部分,用于办公和研究生教学的C楼安静地坐落在校园的西侧。(如图1)用地局促、紧邻校园围墙、没有直达道路等限制,让这座七层高的建筑似乎隐匿在校园一角。但从远处望去,使用淡绿色u型玻璃的外立面和周围环境交相辉映,又似乎暗示着这座建筑的不平凡。

U型玻璃在设计建造C楼的2004年,确实一种名副其实的新型建筑材料。这种通过先压延后成型的方法连续生产出来的,因其横截面呈“U”型而得名的槽型玻璃,有着理想的透光性、隔热性、保温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不但用途广泛、施工简便,而且有着独特的建筑与装饰效果。和传统建材相比,有着显著的特色。

而04年C楼的建设,也正是一种对立于“旧”的宣言式表达。在被人遗忘的场地、混乱的周边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这个由全院教师民主投票选出的“新”设计,似乎有一种跟“新”材料之间的耦合。

从建筑师的个人情感来看,选择U玻和清玻这样的新式组合来表达对立面组织逻辑的理解,对于作为新生事物的加建系馆来说,并不那么令人意外。

2 在材料运用中实现建筑自身形式的“消解”

从D楼顶层的走廊望去,C楼的南立面在视线中简洁地渐次展开。U型玻璃、透明玻璃、素混凝土和镜面不锈钢板的组合让建筑统一在一种安静的青灰色调之中。整个立面之上省略了遮阳构件,省略了一切产生阴影的装置。抛却了建筑体量虚实、构图均衡比例束缚的立面,反倒让人的活动在清晰和模糊之间忽远忽近,消解在环境之中。

2.1 C楼南立面U型玻璃的构造方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C楼所使用的是双层U型玻璃构造,(如图2)u型玻璃分别由W型、U型的PVC缓冲垫固定于室内结构层,从而有效防止玻璃这种脆性材料和连接件磕碰造成损坏。PVC件由塑料膨胀螺栓固定在水泥墙面,每隔400-600放置一个但不得少于三个固定件。垂直放置的U型玻璃固定好上下两端即可让自重通过自身材料传递至地面,有效避免了水平放置时需要借助角钢传力的麻烦。

为了强化U型玻璃在光线下的平面效果,建筑师通过将玻璃外表面和混凝土外表面齐平的构造方式未消除光影,建筑立面除了凹凸的阳台之外,仿佛平面的一个整体。那些暗示着体量感的三维光影因此被消除,对当时施工条件的冒险换未的是建筑在视觉表现中的轻质感和消隐感。

2.2 C楼南立面U型玻璃的立面秩序

而在建筑立面上,U型玻璃竖向线条的横向重复所营造的秩序感(如图3),则得益于其自身的型材特质。它不像普通平板玻璃那样便于按照形状切割,也不像钢板那样可以弯曲,U型玻璃的材料逻辑就是排列和组合。而其特殊的透明度和颜色特点,使其不仅仅是多种立面材质的过渡,更起着联系室内外的作用。具体到房间单元来看,U型玻璃组合成片状外墙,上下两两对齐形成联系,水平凹凸相间构成对比,在自然光线的作用下,建筑的南立面的材料逻辑便自动生成。

对于C楼来说,建筑师肯定没有忽视光线要素在建筑氛围中的重要存在,只不过明暗不是单纯依靠建筑形体的变化直白反映,而是经由材料的质感侵入人的视觉。以U型玻璃为代表的多种材料如何在作为环境媒介的界面上表达出内部空间的组织逻辑,是建筑师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三楼及三楼以上朝南部分为大空间的研究生教室,这片南立面基本是一个不能被远距离整体看见的面,于是设计师用U玻和清玻的组合回应了斜向视角早晚阴晴的微妙变化。而北面小工作室、大的公共空间以及楼梯间也对应着相应的玻璃形式。

2.3 没有外遮阳的建筑南立面

对比周围建筑醒目的遮阳构件,C楼南立面上的一大显著不同就是没有外遮阳构件。(如图4)虽然隐约可以看到室内加设的双层遮阳卷帘,但夏季南侧研究生教室的室内热环境还是令人堪忧。尽管U型玻璃漫反射的光学属性削弱了阳光直射的不舒适感,但从技术角度来看,通过织物或者金属材料对南立面进行遮阳改造还是显得十分必要。织物遮阳卷帘能够根据天气状况灵活调节,而金属遮阳构件清洁方便,风格易于协调,都是理想的遮阳改造方式。

但为何在历次教学楼的改建中,外遮阳构件总是没有出现在建筑立面之上?笔者推测是出于整体构造策略的考虑,希望以各种材料的最本质和最直接的连接为原则,以简洁理性的构造方法达到物质形式的差异化和轻盈化,从而实现对于建筑形式的消解。于是,任何立面上的多余装饰,甚至是虽有着遮阳功能但会破坏立面材料感觉的构件也全都被果断舍弃。

U型玻璃构造的非理性从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C楼是一座“形态”退后于“材料感觉”的建筑。建筑师在这里尝试通过U型玻璃等材料组合未消解建筑的形式感,从而实现了材料冲击力大于造型冲击力的初衷。在这样的逻辑下,无论是南立面的比例秩序还是坚决不用外遮阳的固执,都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3 材料和设计之间的矛盾和解决

走入建筑室内,南侧研究生教室的双层U型玻璃在不同光线下折射出变化的色彩,将室外景色朦胧成一片,使室内空间的纵深感在视觉中消失殆尽。但不可否认,作为经常使用的房间,使用U型玻璃、没有外遮阳的南向教室的空间舒适度、建筑安全性和节能性一直都是大家争议的焦点,如何平衡建筑设计中的效果和使用的矛盾一直是一条建筑师不断挑战自我的漫长道路。

3.1 材料和热环境性能

3.1.1 气候条件对窗的影响

从气候分区来看,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上海有着①夏季极端气温高②夏季静风率高③冬季寒冷④冬、夏季节湿度均高等特点。夏热冬冷地区冬夏气候的极端性对建筑的窗户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除了夏季防热之外,在冬季白天希望能引入更多的太阳辐射以降低采暖能耗,而在冬季夜晚又希望增加窗的保温能力以减少室内热损失。因此,研究U型玻璃对于相应房间的热环境影响,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而U型玻璃除了在大片使用时可能出现眩光之外,具有构造简洁、造价便宜的特点,且双层U型玻璃的光影效果和保温性能丝毫不亚于幕墙,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优势。

3.1.2 冬季热环境实测

3.1.2.1 测试时间和现场条件

具体测试地点选择使用U型玻璃的C楼312房间和使用普通透明玻璃的B楼205房间,测试时间选择冬季日照最短的代表性天气:2013年12月24日,该日为多云天气,最高气温为7℃,最低气温为0℃。

3.1.2.2 现场实测结果分析(见表1)

12月24日为多云天气,在8:00~20:00时段室外平均气温达到5.4℃,当日测得室外最高气温为7.5℃。装有u型玻璃的房间(31 2)平均室温达到9.2℃,高于室外3.8℃。时段最高室温12.0℃,最低8.1℃;使用普通玻璃的房间(317)平均室温为8.4℃,高于室外3.0℃。时段最高室温12.6℃,最低7.8℃。(但考虑到两房间面积和人员数目不同,可能造成实验结果误差)两个房间的室温波动都相对较小,属于舒适温度范围,最高室温和最低室温的出现时间与室外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一致。使用u型玻璃的房间比使用普通透明玻璃的房间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3.1.2.3 使用者感受分析

调研测试的日期为12月25日,教室里有不少正在赶图的同学,于是笔者对其进行了访谈并对当时的热感觉进行了记录。10:00~15:30两个房间从事画图和做模型的同学感觉比较舒适,不需要开空调也可以进行正常活动,但其他时间段感觉稍冷。但从16:00之后安装普通玻璃的房间靠窗一侧感觉较晒,装有U型玻璃的房间因为漫射作用西晒感觉有所缓解,但还是将遮阳窗帘放下,来防止造成的电脑屏幕眩光等问题。

3.1.2.4 调研总结

实验证明,C楼建筑外墙采用的对排U型玻璃幕墙构造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根据国家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年的检测数据,其传热系数可以达到2.3w/m2・K),在冬季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辐射,提高了房间冬季的室内温度。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也造成了太阳透射率过高,容易造成对室内的电脑使用者造成眩光或屏幕反光现象。

但与其把大面积U型玻璃幕墙的弊端看成是一种设计的失误,还不如将其看作是一种为了空间效果的牺牲。U型玻璃在室内将室外光线和模糊的外部景色压平展开在玻璃表面的特质,让房间的使用者在大部分时刻可以感受到光线的细微变化,而不是作为具象的外部呈现。用光线和材质取代空间透视,正如从外部观察建筑一样,才是技术之外的设计初衷。

3.2 材料和安全性

U型玻璃在C楼中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立面围护结构,同样也大量运用于室内分隔之中。贯穿建筑的直跑楼梯一旁,半透明U型玻璃的柔性界面和混凝土的刚性界面相得益彰,借着从屋顶采光井射下的天光,很好地控制着教育建筑的整体氛围。

从构造角度来看,普通U型玻璃作为独立单元组成构件用于建筑,在受到;中击破坏时,呈现单元破坏的特征,即仅冲击点所在的U型玻璃破坏,周边的玻璃单元保持完好。但作为教育建筑用材,其仍然达不到安全玻璃的规范要求,这一度给建筑师和使用单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出于整体氛围的统一和内外组织逻辑一体化的考虑,在不更换材料的情况满足规范要求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为了让普通U型玻璃满足安全玻璃的规范要求,使用单位花了百万元的代价将其做了贴膜处理,提高了构件抗穿透性能,使其内片玻璃破坏荷载远高于同厚度的钢化玻璃,才解决了规范和效果之间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篇7

中国动画产业正值快速发展之际,近年来本土动漫品牌的迅速崛起,更加大对高端动漫专业人才的需求。戴尔大中华区终端用户解决方案事业部执行总监林浩表示:“北影动画学院素来以兼顾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著称,是国内首屈一指、培育动画人才的摇篮。本次戴尔携手NVIDIA支持戴尔-北影动画创新实验室的成立,不仅助力学院更全面地结合传统动画教学优势与计算机数字新科技的模式,更有效接轨产学界,让前沿技术推进行业发展。”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则表示:“北影动画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实践具有独立精神与创作性的动画创作,创新实验室的成立,着实为本院的教学创作和科研提供了更丰沛的技术支持,让学院师生能充分利用行业崭新的工作站进行课堂演示与动画创作,为中国动漫及游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力量。”

搭载全新英特尔第六代酷睿处理器、全球首款专为移动工作站设计的英特尔至强处理器、以及能支持未来的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3-1200产品家族的配置选项后,戴尔Precision全新产品系列在性能上有显著的跃升。NVIDIA最新专业图形显示技术则提供了重要的计算能力和绝佳的视觉表现。创新的新屏幕选项包括全球首款PremierColor 4k超高清,拥有100% Adobe RGB色域的显示屏。全高清和超高清微边框显示屏提供近乎无边框的屏幕,以令人惊叹的精巧外观为您带来15.6英寸的可视区域。这一代工作站以新的工业设计元素为特色,采用了碳纤维和铝合金材质,因此外观更加轻薄、耐用;新的电池设计和创新散热技术使这一产品组合实现了性能和设计独创性之间的平衡。

全新戴尔Precision工作站还通过增加多达80馀款专业应用程序的认证,对特定需求量身打造的硬件定制方案,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以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为专业用户提供最佳体验。新系统获得ISV认证,并预装Dell Precision Optimizer,现在还具备SCCM集成,使来自业界 和Autodesk等公司的大量专业应用程序实现性能最大化。全新移动工作站将支持最新USB技术,还将支持Thunderbolt? 3技术,以及在管理巨型文件时可实现最大吞吐量的新M.2 PCIe NVMe存储选项。全新工作站配备业界领先的戴尔白金专业支持服务ProSupport Plus,保持戴尔设备的正常运行。戴尔白金专业支持服务是业界领先的支持服务,能优先取得专家的支持,进行意外损坏维修,主动监测系统以预防和解决问题,用户可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创新或其他重要任务上。

戴尔大中华区终端用客户解决方案事业部执行总监林浩表示:“我们悉心聆听客户的心声,包括媒体与娱乐、工程、制造、金融等行业,提供能够满足他们工作负载需要的高性能系统。Precision产品系列将业界领先的解决方案相结合,包括硬件合作伙伴卓越的新技术、软件合作伙伴应用程序的无缝功能、以及戴尔Precision工程师和产品团队令人惊艳的创新,给用户带来将强大功能与精美设计完美结合的工作站产品。”

NVIDIA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张建中先生表示: “NVIDIA一直致力于通过GPU渲染技术带给用户最佳的图形处理体验, 此次联合戴尔与北影动画学院共建创新实验室, 我们希望能够推动NVIDIA? Iray?渲染器、基于物理效果的渲染标准(PBR) 等领先的技术在影视、动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借助于NVIDIA? Quadro?专业显卡的卓越性能,为中国动画、影视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提供助力。”

专业视频产品高级总监Bill Roberts表示:“我们与戴尔密切合作,对新的戴尔Precision工作站产品进行测试,以期借助我们业界I先的Adobe Creative Cloud,针对创意专业人士的需求提供绝佳的体验。全新戴尔Precision工作站提供我们用户在使用大Adobe应用程序工作时所需的速度和性能,包括Premiere Pro、Adobe After Effects CC。。”

Autodesk战略联盟总监David Ford表示:“性能和准确性对于从事建模、模拟和虚拟化这类复杂工作的Autodesk用户至关重要。我们与戴尔合作,让我们的应用程序在全新戴尔Precision工作站上的表现进行验证、最大化其性能。从AutoCAD到3ds Max,全新戴尔Precision工作站提供了专业人士借助Autodesk产品组合开展创意工作所需的计算能力。”

篇8

[关键词] 肝胆外科;静脉血栓;护理措施;护理方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57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50-02

搜集我院肝胆外科于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8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患者,如下是具体护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集我院肝胆外科于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8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5.2±2.4)岁,9例患者接受十二指肠个手术,14例患者接受肝脏手术,15例患者接受胆手术,胰腺手术患者8例,3例患者接受腹膜手术;对照组患者男性2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4.9±2.1)岁,8例患者接受十二指肠手术,16例患者接受肝脏手术,17例患者接受胆手术,5例患者接受腹膜手术,接受胰腺手术患者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等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患者术前均接受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患者。对照组患者接术后均接受胆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预防护理,防止患者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主要包含如下:患者下肢在术后要尽量抬高,太高程度和高于床面30°为宜,护理人员应及时指导患者进行自主运动,其中包括背身运动以及脚趾活动和肌体收缩训练等,一般在术后一个星期内应每天坚持,保证每个动作的持续时间不低于5s,30次为一组,患者应该每天坚持三组。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下肢肌肉按摩,保证患者下肢血液能够正常流动。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及时指导患者深呼吸以及咳嗽等,在术后一周之后下床活动,以此促进患者下肢血液能够正常流动。护理人员要和营养师配合指导患者饮食,避免患者因大便干燥导致腹压增加的情况出现,环节静脉血回流阻力过大等情况。在术后三天及时为患者检测血浆内D二聚体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结果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住院耗费。

1.3 统计学意义 运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计量资料用χ〖TX-*3〗±s表示,(P

2 结 果

如下表1为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以及住院耗费等比较。

3 讨 论

静脉在受损后会血液在流经静脉时会逐渐减慢速度并凝结成血栓,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只是,静脉腔容积会因此逐渐变小,这种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血液回流受阻。深静脉血栓极易在发生于下肢,发病率也在转念上升,也是外科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若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患者病情会逐渐恶化易发肺栓塞,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严重。所以,要保证护理的科学性,以此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3]。

对外科术后患者及时采取预防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患者生命质量的能够得到安全保障,同时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临床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 吕华新.分析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130-131.

[2] 杨月梅.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3):649-650.

篇9

一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地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从事国际贸易或其他涉外经济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进出口实务操作流程及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熟识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国际商务谈判、海关报关、外贸函电及制单、跟单、国际货运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涉外部门从事国际商贸业务与管理的外向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外贸专业人才。对于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而言——除了个别特别优秀的——要想在政府涉外部门和大型跨国公司管理岗位与一流学校毕业生竞争比较困难,定位于外向型企业的外贸相关业务部门工作更加切合实际,这也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相一致。

外向型企业的外贸相关业务中很大部分是出口业务开发,为企业产品寻找国外买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这部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现实中具备相应能力的外贸人才供给远远不够,一方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外贸出口人才供给不足,造成这个困局的主要原因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能力不符合企业要求,以及由此导致不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就业定位时放弃去企,业从事出口业务开发。

从事出口业务开发的核心能力是国际商务谈判能力,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是多数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国际商务谈判教材内容以及大部分高校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大纲都是基于传统的国际商务谈判,传统的国际商务谈判即主要利用纸质媒介获取信息、通过当面沟通完成主要谈判内容的谈判,例如国际货物买卖谈判,国外采购商主要通过各种展会及纸质媒介了解我方的产品,一旦对产品产生兴趣,通过电话、邮件索要更详细的资料,然后双方见面就交易的细节如质量、数量、货物的转移方式和时间、买卖的价格条件与支付方式等进行深入谈判。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出口谈判利用新媒体工具来完成,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实践中许多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利用专业的电商网站如阿里巴巴网站向潜在国际买家展示产品信息,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如阿里巴巴的Trade-manager,腾讯的QQ通过电子信息传递在未曾见面的情况下完成交易主体内容的谈判。新媒体背景下的国际商务谈判能力要求跟传统谈判有很大的区别,教学中必须根据新媒体条件下国际商务谈判的能力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 传统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安排

传统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材和教学安排大体分成四个模块,如下图所示:

1 树立正确的谈判理念

通过阐述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分析国际商务谈判行为跟其它行为的区别。国际商务谈判具有商务谈判的共性,具备商务谈判的一般特征,又因其是跨国主体间的谈判因而有其特性。

商务谈判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双方利益互相依赖,谈判双方有各自的利益诉求,这要求谈判者不但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还要考虑谈判对手的利益,因为如果谈判对手一无所得,谈判对手可能退出谈判,谈判者自身的利益也就无法实现。商务谈判的主要目的是经济利益,但谈判者同样不能忽视其它利益的存在,如关系利益、原则利益、过程利益等。

国际商务谈判的跨国特性要求谈判者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法律、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保证谈判过程中沟通的准确性,保证协议的法律有效性。国际商务谈判的跨国特征也使得国际商务谈判比国内的商务谈判更加复杂,对谈判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制定有效的谈判战略

谈判战略是对整个谈判的总体安排。商务谈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谈判者需要周密的策划,才能获得好的结果。目前国际商务谈判的教材这部分内容主要有两种组织方式,一种是从商务谈判的准备的角度阐述这部分内容,包括资料或信息准备、目标制定、方案制定、人员准备等内容。另一种是从商务谈判计划的角度来阐述。良好的战略和精密的计划是谈判成功的基础。

3 掌握基本的谈判策略

谈判策略是谈判过程中谈判者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在谈判的各个阶段采取的具体的行动和手段。一种内容安排方式是按照开局阶段策略、报价阶段策略、磋商阶段策略、成交阶段策略来组织内容,另一种是按照不同国际商务谈判类型来组织内容,包括国际货物买卖谈判策略、国际技术贸易谈判策略、对外加工装配贸易谈判策略、国际补偿贸易谈判策略、合资、合作经营谈判策略等,还有则是不分阶段、不分类型,从更加一般意义上阐述谈判策略。

4 提升谈判沟通能力

传统的国际商务谈判教材和教学对于谈判沟通的阐述主要针对面对面的语言沟通,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提升沟通能力主要从商务沟通过程中的“听”“说”“问”“看”“说服”等角度展开,“听”的技巧强调“用心听”,“说”则强调“把话说对”“把话说准”“把话说好”,“问”强调问的时机、问的方式、问的内容,“看”则是从谈判对手的表情行为判断对手的内心想法,“说服”是一个独立的技巧,“苏格拉底劝诱法”被普遍借鉴。

三 新媒体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教学调整

(一)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1 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网络不再是大海捞针式的信息获取途径,旨在向潜在买家传递商品信息以吸引注意的各种电子商务网站成为潜在买家获取准确信息的有效途径,新媒体背景下,谈判者必须具备利用网络准确传递商品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够把握买家的关注点以准确设置“

关键词”来吸引买家的注意,吸引注意是新媒体背景下国际货物买卖谈判的起点。

2 谈判过程的改变

因为可以通过网站实现充分的信息交换,尤其是国际货物买卖谈判,买家在跟卖家接触之前,通常都会根据自己对产品的基本要求进行多方比价,一旦开始淡判,过程会变得相对简单,前期的试探过程高度简化,主要议题基本就是围绕价格,而且谈判空间相对有限,因为在信息相对透明的情况下,卖家的初始报价通常不会太高。

3 沟通方式的改变

新媒体背景下,使用即时通讯软件成为重要的沟通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听”“说”“看”的技巧变得无用武之地,谈判需要通过电子信息传递来传递己方的意见、要求,同时理解对方的意见、要求,在此基础上设法说服对方接受己方要求。即时通讯软件的特点要求谈判者在传递信息时要尽量地简洁,直达问题的本质。因为买家可能同时跟多个卖家谈判,反应迅速者更容易得到买家的认同。在新媒体条件下,谈判者要实现有效沟通就必须让表达准确、简洁、快速。

(二)适应新媒体背景下商务谈判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调整

1 仍然以传统的四个教学模块为核心

为了全方位地理解国际商务谈判,传统的四个模块的内容仍然是必须的,一方面传统的国际商务谈判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另一方面传统谈判的理念、策略在新媒体背景下的谈判中仍然是有效的。如谈判权力构建、僵局处理等。

为了增加有关新媒体背景下淡判的相关内容,需要适当淡化关于商务谈判类型、阶段划分、商务沟通中有关“听”“说”“看”的内容,适当删减不同谈判类型的谈判策略的内容,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压缩课时。

2 在各个模块中根据新媒体背景下谈判的特点补充相应的内容

将新媒体背景下国际商务谈判的特点引入教学,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利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谈判的关键因素,通过有针对性地关注一些电商网站如果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掌握能够迅速吸引潜在国家买家关注的产品描述技巧,并将这些技巧借鉴到利用即时通讯软件与潜在买家谈判的过程中,树立牢牢锁定潜在买家的优势。

3 安排应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货物买卖谈判的实践环节

根据地方经济特点,选定特定产品,如中山的灯饰,要求学生通过阿里巴巴等专业的面向国际买家的电商网站上熟悉相关产品,掌握产品的性能描述、质量描述、外观描述、材质描述等技巧,在向学生阐述利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沟通的技巧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卖家和买家,利用即时通讯软件(为便于操作,选用腾讯的QQ即可)展开谈判,基本规则设定:所有买家可以向所有卖家发出询盘信息,买家根据卖家回复的及时性以及回复内容的亲和性自主选择跟哪些卖家进行更深入的谈判,把获得更进一步沟通机会的买家数量作为主要指标来判断卖家的沟通的优劣,同时要求学生基于自己的感觉互相指出别人语言运用的好坏。互换角色,重复过程,让学生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体会并掌握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开展淡判的沟通技巧,为更加切合实际,应该使用英语沟通。

参考文献

[1]钟生根.独立学院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定位探讨[J].时代金融,2013(11).

[2]刘园.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2.

[3]罗伊·J·列维奇,戴维·M·桑德斯,国际商务谈判(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陈光军.新媒体技术环境下语言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篇10

一、城市管理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急需城市管理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市管理人才匮乏和知识背景失衡,加剧城市管理人才培养需求

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管理城市的人,专业化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效能和质量。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中观层次的城市管理人才、企业微观管理人才和国家宏观管理人才紧缺,急需一批在知识结构上文、理、工、经、管、法相互渗透、全面而完善的专业化管理人员。

(二)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催生城市管理人才需求空间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城市化率每年增长约为1.2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会伴随大规模的城市基本建设,以及层出不穷的“城市病”和不断推进的旧城改造,为专业化的城市资源经营和城市综合开发管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人才需求空间。

(三)大力投资市政工程建设,凸显城市管理人才缺口及适配

随着国家和地方对市政工程的大力投资,以及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给市政工程注入了动力源,随着全国各城市加大市政建设发展和运营服务管理,使得人才缺口问题越来越凸显,专业人才的供给亟待解决。

(四)从天津市城市建设和发展来看,城市管理人才需求规模在持续增进

随着天津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功能配套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发展,催生专业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一方面,天津市近3年均处于城市建设发展高峰期。另一方面,天津市的土地和房产市场持续发展,为房地产项目、楼宇等管理带来了人才需求空间。

(五)突出和明晰城市管理专业定位和特色,放大城市管理人才需求供求匹配

目前,城市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涉及城建、国土、市政、环保、规划、房地产经营开发、物业管理以及教学研究机构等部门或企业。基于城市各个领域科学化管理,从市政基础设施到商务楼宇和产业园区建设项目运营服务管理,从市政企业、建筑企业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都急需补充大量管理人才。

二、城市管理专业建设基础、目标及特色

天津城建城市管理专业是在学校城市管理学科群和学院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基础上,依托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着手筹建。在专业建设基础和条件上,学校于2011年组建公共管理系和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2012年获批自主设置城市管理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设立生态宜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中心。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专业涉及经济、金融、管理、工程等领域,具有承担城市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基本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天津城建经管学院城市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设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综合训练中心、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实验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微机应用实验室、管理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城市经济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36个),为本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和实习平台。

依托学校学科基础和行业背景设置,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基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了城市管理专业定位。其定位凸显服务城市微观层面管理上,突出在市政领域、楼宇经济领域、产业园区领域等建设和管理领域服务,以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设施和生产经营性设施等城市建设与运营管理为主,兼顾城乡规划与产业优化管理为特色,培养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和思维,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理论、知识、技术与方法,接受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设施和生产经营性设施等建设与运营服务管理实践训练,能在城市建设和管理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城镇社区、房地产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等,从事城市建设与运营服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先进城市管理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具有从事城市微观层面管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天津城建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突出以下特色。

(一)依托基础夯实、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城建类学科基础平台

天津城建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城建类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立足天津、面向全国,致力于服务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构筑了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建设、城市经济与管理、城市环境与生态、数字城市、城市文化等六大学科群。本专业正是依托这六大学科群,重点突出城市经济与管理学科群,具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学科基础夯实的专业依托学科基础和平台,保障了专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突出“一二三三二”人才培养特色体系

突出本专业“一个导向理念(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发展理念)、两个面向(面向天津城市微观管理、面向城市基层一线管理)、三个领域(市政领域、楼宇经济领域、产业园区领域)、三类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设施和生产经营性设施)、二类强化(强化以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运营服务管理为主,兼顾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强化建设项目建设前期规划分析决策和建成后运营服务管理)”的人才培养要求和办学特点。

(三)明晰和强化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性

与国内主要院校开设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看,天津城建设置本专业具体差异表现在:

1.培养目标定位方面。重点突出城市微观管理层面,强化具体某几个城市领域管理,注重涉及面精准和紧密契合天津和全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管理领域亟需人才培养的关键需求。

2.课程设置方面。本专业与其他高校课程设置内容相比,突出了城市不同领域设施建设项目前和建成后具体运营服务管理课程内容,比如开设招商学、城市建设项目环境质量与影响评价、市政工程规划、城市工程可行性分析、物业资产经营管理、客户关系学等专业课程。

3.毕业生就业方面。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包括政府机关、城市建设部门、城市非政府机构组织和相关教研机构从事规划、设计、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城镇发展决策研究与建设管理等工作,而且注重突出学生能够在城市市政建设和管理企事业单位以及房地产经营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从事城市相关领域针对各类设施建设前和建设完成后的一线具体运营服务管理工作。

三、城市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天津城建对于城市管理的专业课程设置涵盖以下六大版块:

城市规划基本理论

该部分涵盖《城市发展概论》《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等课程,主要侧重于:城市形成的动因,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的任务和作用,城市用地分类、评价、构成和布局,项目建设规划控制,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与作用,城市规划实施的机制、原理等知识。

土木工程基本知识

该部分涵盖《土木工程概论》《建设项目管理》等课程,具体而言,主要侧重于以下知识的教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公路工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等土木工程的结构和施工技术等内容。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

该部分涵盖《市政管理学》等课程,主要侧重于以下知识的教学: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类型,城市水源保护及主要给水设施布局及城市污水量预测与污水处理,城市用电负荷预测与计算,城市供电网络,城市燃气输配设施,城市电信工程,城市垃圾收集和处理,城市工程管线布设,城市消防工程设施布设要求,城市灾害防范。

城市道路和交通管理

该部分涵盖《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等课程,主要侧重于以下知识的教学:城市综合交通构成,城市交通调查,城市公共交通结构,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城市交通枢纽设施类型与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特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

该部分涵盖《城市生态学》《城市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主要侧重于以下知识的教学: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城市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评价目的、内容、程序与基本方法及综合治理途径等。

智慧城市管理基本知识

该部分涵盖《智慧城市管理》《物联网技术》等课程,主要侧重于对以下知识的教学工作: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遥感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等。其中,核心课程涵盖: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学、城市管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数字化管理、土木工程概论、建设项目管理等课程。主要专业实验涵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 、应用统计学课程设计、建设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数字化城市管理课程设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设计、城市建设项目环境质量与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等。主要实践环节涵盖:城市管理专题调查、城市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实习、毕业论文等。

四、城市管理专业建设发展的若干思考

第一,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建立3D虚拟仿真实验室、数字城市实验室、城市应急管理实验室,通过与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沟通,建设实习基地,以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为支撑,以需求为导向,针对所需知识及技能调整现有的课程体系,强化“课堂教学―实验室实验―基地实践”链式化培养。

第二,组合立体师资力量。任何专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交流和共识,特别是新生事物的建设和培育。因此,城市管理专业发展必须吸纳先进理念、优秀的人才,以开放的思维,组合立体师资队伍,将相关专业的教授、知名学者、社会需求方请到队伍中来,群策群力,共生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