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有效教学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有效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

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

一、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与实践结合。

历史学习由于学科和时代的特点往往让我们现在的学生产生一种历史无用论的思想,从而影响了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还要讲究历史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例如,在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一学习内容时,事先布置学生因地制宜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一些社会生活史料,在此基础上再上课。课下,学生们有的上网查看改革前后的海口图片,有的从爷爷奶奶那了解到了改革前后他们生活方式主要是居住环境、饮食的变化,还有的还拿来家里老人保存原有的粮票、布票等,……课堂上学生代表展示着自己的所获非常兴奋,同学们听的也非常专注,最后我将这些史实结合书上的内容进行了条理化,整个社会变迁前后的面貌,原因等就呈现在了同学们面前并且引起了他们的思考。这堂课就做到了历史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拉近了历史与同学们的距离,提高了兴趣,更加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学效果非常好好。

2、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把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能够真实地引入教学过程,教师才会充满激情地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才会充满智慧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有可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积极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确保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提问和讨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将终身受益,而且科学方法还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和纽带。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的学法指导渗透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活动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学法,且“会学”。

二、关注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当然,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对症下药。

三、改进教学方式

有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凸显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方式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记住率只有5%;采用学生阅读的方式,学生记住率有10%;采用视听并用的方式,学生记住率有20%;采用教师演示的方式,学生记住率有30%;采用学生讨论的方式,学生记住率有50%;采用学生实践的方式,学生记住率有70%;采用学生教别人的方式,学生记住率有95%。几个数字一目了然,我们该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四、运用媒体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和强大的交互功能,能灵活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素材,能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器官,生动、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史实,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弥补了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的靠“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来单纯地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让学生被动地感知历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主动性等缺陷。因此,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信息”不再为人们所陌生并全方位进入我们生活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两大支柱之际,我们应跟得上时代,利用已有条件充分的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努力将信息资源引入教学,为教学服务。

五、对有效教学的反思

1、对教师观念的反思

教师要转变观念:历史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历史教师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分析。这次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是应该懂得如何在这两点找到一个平衡点。

2、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趣味性改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100

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时间空间跨度大、跳跃性强,这样的知识结构对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传统的历史课堂上不少教师都是照本宣科,没有感情渲染,没有内容铺垫,这样的历史课堂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重视,也缺乏任何主动探究的兴趣,久而久之,历史课的教学质量每况愈下,没有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探索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

历史教材的内容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教师在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智力开发的同时,还应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增加一定的趣味性,展现历史知识魅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历史知识。

一、师生角色互换,鼓励学生走上讲台

新课标明确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可以顺应新课标的要求,鼓励学生敢于走上讲台,用自己的声音和思维去演绎知识内容,打造富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

学生在接到讲课任务时,第一感觉应该就是激动、兴奋、有趣,然后会兴致盎然、迫不及待地投入预习备课的过程中。为了上好这节课,遇到不好理解的知识点学生不会再被动等着教师提供答案,而是主动去查询资料解决问题。学生的整个备课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一场生动活泼的自学体验,他们仔细阅读教材内容,认真勾画知识重难点,整理相关的课件教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经过这一系列的教学准洌学生不仅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记忆犹新、掌握牢固,而且能收获成就感,增强历史学习信心。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历史现象纷繁复杂、人物万万千千、事件层出不穷,就传统的板书教学而言,显得空洞且抽象,很难把历史内容的丰富性和逻辑性表达出来,而具有多样性、生动性、趣味性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正确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教师把历史中一些用言语难以表达出来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利用视频、音频等丰富课堂知识,增加教学密度,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可以利用PPT标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强化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制作知识结构图、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断、增加画外音等让学生直观地、多角度地去了解历史原因、结局。这个过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传统的历史课堂让初中生来描述的话只有八个字“单调枯燥,繁杂乏味”,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亟需突破传统,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打造出高质量的初中历史课堂。

创设教学情境,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且易被学生接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创设有利于开展角色扮演、课堂辩论、分组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进行历史教学,不仅能有效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受,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地去了解历史、接受历史,还能增加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学习的乐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恰当引入时事热点

面对与自身生活没有任何交集的历史内容,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走神,表现出毫无兴趣的状态。教师可以把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时事热点恰当引入到历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寻找历史事件和现代事件之间的交汇点,分析事件的共同之处与相互联系等。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要在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观察理解能力,增强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南:初中历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程教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4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初中历史课程在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如何改进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升历史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成为初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对于提升课程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身的历史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有效教学理念引入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之中,切实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水平。

有效教学是指课程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不低于平均水平的一种教学理念,在教学模式上,一方面注重教师的课程设计和讲解,另一方面则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之下,进行独立的、自主的、探究式学习,进而解决课程教学问题,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可以说有效教学是一种更加符合时展和学习课程学习需求的教学理念,其在教学模式上,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补充和改进。

在尊重教学的教学地位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提升学生的课程教学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教学方法更为灵活。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课程知识储备,同时更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那么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将有效教学理念和模式引入其中,使其发挥应有的教学作用,提升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时,应该注重对于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和创设,以这种教学氛围引导和感染和学生,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历史课程学习氛围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现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历史课程教学理念和课程教学时间的制约,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时,往往习惯于在课堂时间之内,最大限度的向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认为只要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就算是完成了历史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的教学精力全部集中在历史知识讲解方面,很少关注或者不曾关注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和营造。导致学生在进行历史课程学习时,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紧张的教学氛围之内,影响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的接收和消化,使得课程教学低效或者无效。

针对这种教学状况,教师在进行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时,应该充分意识到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课程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放下心理上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包袱,给学生带来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感受,调动学生的课程学习情绪,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教师的教学之中,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和思路,对课程知识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和谐、友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能够以一种放松、平和的心境对教师讲解的历史知识进行接收和思考,另一方面还可以有一定的时间和机会,和教师进行历史知识的讨论和学习意见、学习感受的表达。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感受和学习印象,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情况,并且根据学生所表达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意见等,对课程教学的进程和步骤,进行及时的、合理的调整和改进。使教师的历史课程教学和整体教学氛围,更加符合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进而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水平,实现初中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

其次,教师在对学生历史课程教学中,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和教师所讲解的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学习观点和质疑,从而改变历史教学枯燥、僵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历史课程教学参与水平,促进学生历史课程自主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历史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在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尊重历史,还原历史,但是不能因为历史知识所具有的这种客观性而扼杀学生的个人化学习感受,限制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而是应该鼓励和允许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这种质疑声中,对历史知识进行更加科学、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学会在质疑和问题中思考历史、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某些历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更加透彻的理解历史学科的内涵,以及进行历史课程学习的意义。在提升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程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水平,切实实现初中历史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环境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经常思考的一个古老的问题。怎样做到有效课堂教学呢?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如何实施初中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呢?

1.教师应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和较强的人格魅力

1.1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的历史课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①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教学理念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师不是照本宣科,给学生读一遍课文就上完了,而是要通过学习历史,达到新课标要求。②丰富的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历史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博览群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历史人物等等各学科的知识,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究欲。③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教无定法,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在反思中积累灵活多样的教法,每教一遍,都有新的收获,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法,就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2 历史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成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由赵国忠专家主编的《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中阐述到: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来自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来自教师的优良人品,来自教师的善良与关爱,来自教师的宽容与公正,来自教师的敬业与正直……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在生活、教学中追求美,创造美,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亲近感,走进学生心灵;他能学会洞察孩子的变化,懂得呵护孩子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孩子,会发现孩子的亮点、长处和不足;能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去亲近孩子,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孩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恪守“身正为范”的信条,用自己对教育的忠诚、敬业,对学生的平等、真诚去塑造学生的纯洁,构筑学生的正直、换取学生的真诚,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可见,教师过硬的自身素质和较强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是否愿意学”的一个潜在驱动力,也是提高历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2.精心设置课堂

2.1 教学目标要有效。教学目标要正确,教师在设计课前一定要熟悉文本,挖掘内在的思想意义,正确把握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我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条战线。了解凡尔登战役的惨烈,感悟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通过讲述故事,观看插图,讨论分析,学生很容易把握。

2.2 问题的设置要有效。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还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并且问题的设置要灵活,有些问题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萨拉热窝谋杀事件,说说反对战争的理由。学生一般都能回答。

2.3 教师的语言要有效。首先,语言要准确。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解说,是引导,是总结,还是下指令,语言都一定要是精准的。如老师说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情景表演。”那你接下来的就一定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有规则有要求的表演。而不能随口说了“表演”二字哄哄学生。其次,语言要有效。很多老师觉得课堂上时间总是不够用,其实老师太多的废话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励学生来说吧,对学生精彩的发言,突出的表现,只要送上老师真诚的赞美、肯定的眼神或会心的微笑或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就足够了,但有的老师嗦嗦说了很多废话。这样的课堂浪费了学生不少时间,还谈何有效呢?

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

一、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与实践结合。

历史学习由于学科和时代的特点往往让我们现在的学生产生一种历史无用论的思想,从而影响了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还要讲究历史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例如,在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一学习内容时,事先布置学生因地制宜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一些社会生活史料,在此基础上再上课。课下,学生们有的上网查看改革前后的海口图片,有的从爷爷奶奶那了解到了改革前后他们生活方式主要是居住环境、饮食的变化,还有的还拿来家里老人保存原有的粮票、布票等,……课堂上学生代表展示着自己的所获非常兴奋,同学们听的也非常专注,最后我将这些史实结合书上的内容进行了条理化,整个社会变迁前后的面貌,原因等就呈现在了同学们面前并且引起了他们的思考。这堂课就做到了历史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拉近了历史与同学们的距离,提高了兴趣,更加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学效果非常好好。

2、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把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能够真实地引入教学过程,教师才会充满激情地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才会充满智慧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有可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积极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确保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提问和讨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将终身受益,而且科学方法还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和纽带。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的学法指导渗透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活动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学法,且“会学”。

二、关注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当然,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对症下药。

三、改进教学方式。

有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凸显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方式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记住率只有5%;采用学生阅读的方式,学生记住率有10%;采用视听并用的方式,学生记住率有20%;采用教师演示的方式,学生记住率有30%;采用学生讨论的方式,学生记住率有50%;采用学生实践的方式,学生记住率有70%;采用学生教别人的方式,学生记住率有95%。几个数字一目了然,我们该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四、运用媒体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和强大的交互功能,能灵活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素材,能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器官,生动、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史实,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弥补了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的靠“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来单纯地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让学生被动地感知历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主动性等缺陷。因此,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信息”不再为人们所陌生并全方位进入我们生活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两大支柱之际,我们应跟得上时代,利用已有条件充分的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努力将信息资源引入教学,为教学服务。

五、对有效教学的反思。

1、对教师观念的反思

教师要转变观念:历史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历史教师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分析。这次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是应该懂得如何在这两点找到一个平衡点。

2、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篇6

关键词:转变模式;分层化;实践总结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发展及不断地深化初中历史教学方式,作为初中历史老师,我们也需要创设出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多异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积极创造和营造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不断地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这也是我们初中历史老师探索和落实素质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

一、加强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是对学生学习好历史知识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教师专业的素质的修养,也会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度。因此,教师要很好地运用自身的条件,强化个人历史涵养,强化综合职业素质,不断强化业务基本水平,展示出良好教学风貌,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就是注重了课程基础内容的基本要点,教师也是完成任务式地达到教学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这样被忽视了。所以,在以后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凸显出教学效果和目的与预期的设计要很好地吻合,以此严格要求每一次的教学设计,而有效、高效的教学创设就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1.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和运用不同情境和手段

2.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运用“情境”效果,并及时地抓住时机

3.在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总结课堂教学经验

三、实施分层化的教学模式

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目前农村初中的历史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校不重视、专业教师缺乏、教法单一、学生不爱学,等等情况,如何提高历史课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新课改以来每个历史教师面临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正确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而是一名向导和顾问。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塑造他们到引导他们。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大了,做教师更“难”了。怎样看待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师首先是课程的执行者。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但是,教师“研究”、“开发”的内容不是课程研究者研究和开发的内容。教师也是理论的“消费者”,同时肩负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创新义务。只有对老师的角色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新课改中结出累累硕果。因此,正确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二、创设有效学习历史的条件

所谓有效学习是学会学习,发现学习,是知识的构建。新知识的教学必须深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或经验中去,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如老师、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个人的经验世界相对照,对学习材料给出合理的“假设”或“解释”,从而构建出客观对象的个人意义。

一堂历史课要重视师生互动,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达到“学会历史”。历史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要有新颖益智的导入,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教学过程中要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和启迪思维的问题设计,创新性的练习题设计,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有精彩的课堂小结。这些都是一堂好课所具备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历史教师在学法指导上,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等方面的习惯;二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切实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好历史。

三、开放与传统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以拓展教学空间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当用则用,不能每节课都用,切不可将多媒体教学弄成“花拳绣腿”,而应该是“锦上添花”,一切要围绕是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标准。比如在复习八年级历史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这一单元时,我把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有关图片音像资料制成了课件,其中包括的讲话录音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等,学生们听后看后立刻兴致勃勃,整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我们应将开放与传统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以拓展教学空间,从而切实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而不是某种形式。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作教师的就一定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如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课内容中,我就把对“对的认识和评价”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自主去处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从不同的角度对进行了评价,既有利于认识的升华,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初中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初中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

诚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今后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真实的才是有效的,有效的也才会是真实的。

参考文献:

[1] 张一平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法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雒启坤 中学历史创新教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 创新教学 有效教学

一、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内涵是教师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整合协调地制定和实施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与发展,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晰的、直接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熟悉,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题目,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2.1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教学目标就是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核心和灵魂,是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的根本起点及归宿,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运行轨迹,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正确、到位,能让新课程教学更科学、有效。

新课程固然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立场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对部门教师来说,这只不外是给原来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换了一种提法而已,缺乏真正的内化与思索,这样的教学显著缺乏有效实施的条件--不能真正明确通过该课教学应该让学生把握哪些知识?拓展哪些能力?培养什么情感?笔者以为,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师确定教学重心、明确教学主线、开展预设与天生的依据,而且也是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丰硕内心情感、进步自身素质的保证。

2.2 在流动中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巧设流动课,增强学生自我组织能力。在正常历史教学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布置流动课的标题题目,发动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归纳知识、提取要点。这样,教师则改变了照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状况,更好地施展了自己的主导作用,而学生也事先预备好了大量的学习素材,课上他们踊跃地回答题目,积极介入探究式学习,从而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可见,适时地开展流动课,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爱好,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归纳、对比等思维能力。

2.3 活用史料,增强历史课堂的直观效果。历史材料是历史知识形成的源泉,运用历史材料,便于准确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同时,通过分析史料,可以锻炼并进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史料不仅能充实历史理论教学,还留意史论结合。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由于理论教学的需要而忽视史实的讲述,而只有把史与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历史理论教学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避免了浮泛的分析说教,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深刻、充实的熟悉。

三、创新初中历史教法

1.兴趣教学法

(1)增加适当的课外知识。教师在吃透教材、梳理教材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跟教材内容相关的、不在课本之内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2)转换师生角色。尝试让学生来当老师,这样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教师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在学生讲解结束后再加以补充。这种教学方法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扎实度。

(3)利用多媒体。视听效果往往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形象、更加直观的理解。很多事情,通过语言表达,往往很难描述当时的景象和心理,但是通过电影、电视、模型、动画等教学手段,就可以情景交融,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促进感情的升华。

2.场景教学法

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 图片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101

历史是精彩的,它代表了一个国家成长的历程,也展现了一个国家从古至今的风采,所以,如今历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被安插在整个初中的学习科目中,一是为了加强学生自身的历史基础知识,二是为了告诫学生永远铭记历史,树立一种国家荣誉感和民族危机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推进,初中历史教育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历史图片逐渐放大了自身的独特光辉,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了初中历史课堂,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逐渐变得趣味无穷。本文结合了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初中历史教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历史图片的方法。

一、依据教材所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历史图片

历史图片的选择,必须和教材相辅相成,反映相同或相关的历史事件,教师在选择图片时应该坚持以下三项原则:其一,与教材内容统一;其二,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即图片要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内容思考和思想认识;其三,具有典型的特点,即教师所选取的图片,要带有独特的图片意义,可以鲜明准确地展现一个时代或者一个事件的特点。

比如,教师在讲授《工业革命》一节内容时,必须首先明确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结果均不相同,需要自己分段来讲,从而给学生详细区别出三次工业革命的典型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首先呈现蒸汽机的图片,接着呈现瓦特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瓦特的功绩和影响,从而告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蒸汽时代。随后,教师也可以按照类似的步骤,向学生展现不同工业革命的产品,给学生依次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突出成就,让学生能够对三次工业革命有一个鲜明而清晰的认识。

二、结合图片展示形态,引领学生有效读取其中信息

如上文所提,教师已经带领学生能够简单辨认并归类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可以说学生具备了简单的历史图片学习能力,但是如果遇到一些复杂难懂的图片,却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读懂图片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一问题,从而结合图片的具体形态,引领学生提高读取历史图片有效信息的能力。但应该注意的是,初中生绝不是完全统一的群体,他们各自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进行图片的引导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讲述与“新航路开辟和三角贸易”相关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新航路和三角贸易的具体路线,于课堂教学之初展现给学生,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思考,寻找到图片上所有的有效信息并总结概括,再按照一条条的具体线路罗列下来。但学生毕竟是学生,而且此类与经济相关的历史现象,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特点都是分不开的,学生对于图片的分析难免会存在一些疑问和认识偏差,但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教师在学生总结之后,可以站在平等的地位上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更加全面的综合分析法去解读图片,和学生分享自己的认识。

三、利用图片辅助教学,设置有效历史问题

经过以上两部分的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历史图片对于学生学习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历史图片终究是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或方法,尽管它有时可以有较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把握运用尺度。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辅助教学,设置一些有效、有益的历史问题,深化历史教学。

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主动权;教与学;学习主体;有效学习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中,有效教学是发展的主流方向,有效教学指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能在教学时间内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教学工作效率的唯一标准。如何在课堂上应用有效教学,下面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展开讨论。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把课本的研读权还给学生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发挥,将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成败。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学习方法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研读课本。以往的课堂教学大多都是教师的研读取代学生的研读,这是“教师多教,学生少学”主要表现之一。必须把课本的研读权还给学生,变教师讲读为引导学生研读为主,具体的做法根据教材内容而定。例如,在学习《对外开放》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要研读的内容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①知道我国对内改革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是什么?②能说出的重点是什么,并能复述国有企业改革三个方面的内容。③能熟记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和地理位置。④能复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本,避免在研读过程中没有方向,没有重点,使学生研读课本的学习具有实效性。

2.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

学生怎样才能多学?我认为初中历史课听讲固然重要,但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更为重要。“自学”在以往却被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占得过多,必须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教师应该肩负起组织和监督的责任,随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点拨和指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把问题引向深入。例如,在学习《》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和,会爆发吗?”我首先肯定这位学生的大胆质疑,进而引导学生从当时英国经济发展水平,中国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层层分析,包括英国资产阶级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地大物博而愚昧落后的清王朝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经济、科技落后于世界等多方面因素去考虑。学生发现,原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而认识到爆发的必然性。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引导,真正落实在自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有效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所讲的课要能够吸引学生。初中历史课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

1.历史教师语言和教态的亲和力

亲和力的教学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态则是一种形体语言,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动作、一个表情,都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情感的体现,教师通过充满张力的形体语言,使学生的身心得以自由舒展,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教师以亲和力的教学语言和教态,能够激活学生的经验,引领、帮助和启发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有意义的问题要以“有意义”的方式提出

对一个有意思而比较抽象的问题,初中学生的思考往往比较被动,没有什么兴趣可言。而问题的提出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直接关系到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所以历史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但要考虑问什么,还要考虑怎么问。如:

师:你能用文物图上的信息,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会饲养猪和水稻吗?(被动证明,没意思)

师:请大家推测一下,为什么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在陶器上画猪和水稻?(猜猜看,思维灵活,有意思)

通过对比,采用不同的问法,会产生不同的应答效果。

3.巧妙设置教学悬念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始于惊讶和疑惑。”所以悬念和疑问往往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出发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平时也要用心搜集能诱发悬念的教学材料,还要认真研究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在教学中巧妙制造教学悬念。如学习《陈胜吴广诛暴秦》时创设教学悬念:在秦国的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鞋子无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呢?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悬念,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三、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1.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作用,并对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有效教学要求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明确化,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内容的期待和达成学习目标的欲望,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进行有效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纠正。笔者在讲授《》时,引用一张漫画图片,图片中写道:中国不败而败; 法国不胜而胜。看到学生疑惑、惊讶、不解的表情时,因势利导,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解惑,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2.知识呈现情境化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大多数距离现在时间遥远,学生是无法直接感知的。有效教学要求历史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环节,借助多媒体手段,创造出浓厚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3.多媒体工具使用恰当化

历史教学面对的难题之一,是学习材料单调枯燥。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丰富的课程资源,可让学生随机进入历史情境中,亲眼目睹当时历史场景,动态展示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用图片拓展历史人物的事迹,使人物更加鲜活,将数字材料转换成图形,使学生有兴趣观看。因此,正确使用多媒体工具,特别是现代化电教媒体,可以变枯燥乏味的历史说教为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少、慢、差、费”的低效教学为“多、快、好、省”的高效教学。

四、练习设置梯度化

实施有效教学,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制定具体针对性的训练时,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制三类训练题:

导学训练题,就是将学习目标具体化,情境化。在学生研读材料中,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去预设问题,让学生根据导学思考题有目的地自学,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能力训练题,每个知识学完后,要配以适量的题目进行训练,题目应少而精,突出重难点、易混点、易错点和易漏点,要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

能力提高题,是针对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而设计的,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该部分训练题对一般学生可以不做要求。

切实做到有效教学,就要求教师把课本的研读权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自己的亲和力表现出来,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有选择地设置教学悬念,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多媒体知识情景化,课后习题要注意有梯度,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