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工程技术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1: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医学工程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临床医学工程技术

篇1

对于新分配来的医护人员,对将在工作中使用的医疗设备还不熟悉,可专门针对这类人群开展常用医疗设备使用操作的岗前培训。既有利于新参加工作的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使用技术的掌握,也减少由于误操作造成对医疗设备损坏的风险。对于能熟练使用医疗仪器设备的“老”医护人员,由于长时间的操作仪器设备,使得他们对操作规程逐渐淡忘而简化,一些错误的操作不再引起他们注意,而是抱着侥幸心理得过且得。这时需要提供医疗设备的规范操作培训,并通过考核打分来纠正一些医护人员的错误操作,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

培训内容的设置

1以设备使用操作为基础

虽然医护人员已经能够熟练操作使用这些医疗设备了,但“怎么使用是正确的”、“如何设置设备常用参数”仍旧是他们所关心的内容。因此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仍是培训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需要预置参数的仪器设备,要详细说明各参数的正常设置范围,对于参数的正常范围一定要让使用者牢记于心,通过计算后得到的参数数值要尽量精确。需用配套耗材批号或序列号来校准或调试的仪器设备,确保使用前做了校准和调试。对于非单一设备,包括其他辅助设备组成的成套医疗系统,还应该增加辅助设备使用原理、用途构造及工作流程等内容的培训。这样能使医护人员对整套设备的工作原理有清晰的认识,有利于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发生位置和影响系统运行的原因。

2以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为重点

作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特别关注的是临床医护人员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是否做的得当。在培训中,可以将设备保养项目按重要程度或间隔时间划为每日、每周、每月的设备保养和维护计划,督促医护人员按时保养,用时间量化方法去替代制度要求。

3以设备的安全使用为关键

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也是设备培训的重点。对有使用特殊气体要求的设备如麻醉机、肺功能仪等,要求医护人员要在气体瓶上做好标识,避免弄混。对于使用高温高压设备的科室,要定期开展压力容器特殊设备的专业培训;对于放射诊疗相关科室,要定期举行辐射安全防护方面知识的培训,必要时要请相关单位的专业人士进行培训。切实做好职业安全防护的培训工作。

培训资料的收集和制作

1准备培训资料要从日常工作积累入手

留心工作中常见的医疗设备故障,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是使用者操作不当造成的“伪故障”,还是设备本身缺陷所导致的。及时记录,细心观察。在日常工作中积累需要培训的设备故障率情况,为培训的可行性奠定基础。在新设备安装验收时,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积极参加厂家工程师的设备安装培训,并认真记录和学习。在对新设备加强了解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培训工作积累材料。

2查找设备使用说明和相关资料

设备的使用操作说明书是了解操作规程,研究设备性能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医学工程师所依赖的技术资料。进口设备的说明书大多是英文,或只在操作使用方面是简要的中文说明。这就需要医学工程师学习英文材料,或是查找国产同类产品说明作对照。对于与培训设备的同类产品,应认真对比研究。掌握同类设备共性和差别。而且除了研究不同品牌同类设备的性能特点外,对于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设备也要进行深入的学习。从纵深方向对培训的设备进行钻研,并能对同类设备进行对比评价。配件和耗材的质量影响着设备的正常运行。熟悉设备的耗材使用情况也很有必要。另外,要准备培训设备的发展前景和方向等方面的资料。医疗设备的发展速度快,技术更新快。向临床科室介绍先进的设备,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掌握医疗设备的发展方向,对科室技术开拓创新有一定积极意义。

3培训课件制作的重要性

随着医护人员参加培训的多样性和专业性,幻灯片式的培训资料必不可少。培训者可以将日常工作中积累的数据、照片等应用到幻灯片中,让培训者轻松地讲解,让听众们获得良好的视听效果,加深记忆。

篇2

表3~6分别为南京地区临床医学工程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及从业年限的统计情况。由表3~6可见,南京地区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年龄分布比较平均,学历以本科和大专生为主,其中研究生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职称方面中级和初级占大多数。对临床医学工程人员的专业培训要求及方式的调查发现,职能管理人员倾向于相关政策法规及招标采购规范、设备质控与预防性维修(PM)实施和管理系列课程的培训,而工程技术人员更多倾向于维修技能及经验交流、其他工程技术培训和设备质控与PM实施。

2临床医学工程现状分析

2.1部门职能的转变从调查结果来看,随着医院诊疗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张,医疗设备装备水平逐渐上升,临床医学工程部门的地位和职能也有了新的转变,除了承担传统的医疗设备采购、维修、管理,以及医用耗材的采购、发放外,在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在校学生的教学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医学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等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发展,全方位地保障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2.2人员结构的调整随着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引入,各地医院也逐渐重视相关医学工程人才的引进。近年来,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医院,引进医学工程人才的热情非常高。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南京地区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年龄分布较均衡,医工人员中本科生所占比例较大,为42.08%,研究生比例接近10%,职称方面还是以初、中级为主,占到63.34%,可见具有高学历和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医学工程人员还是不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从业年限统计方面,南京地区医工人员从业年限超过20年的达38.33%,可见南京地区医工人员在工作经验上占优,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还需引进更多的年轻人才。

3思考和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见,南京地区各医院对临床医学工程部门的重视度在提高,医学工程人员的素质和年龄等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长远考虑,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善。

3.1加强学历教育,提升学识水平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到今天,已从医疗器械的“采购员+修理工”,转变为医疗活动的“质保员”和医疗设备的“守护人”,这就要求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必须具备更强的工作能力和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因此,每一位临床医学工程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员必须积极参加学历教育,进一步提升学识水平。从南京地区的调查结果来看,医工人员中研究生比例只占9.58%,这与现代化医院的建设极不相符,除了注意引进高学历人才外,加强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南京地区正在尝试院校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为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医工人员提供提高学历的机会。

3.2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技术能力临床医学工程人员,除了做好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检测、管理外,还要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本次调查显示,虽然职能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关注的培训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在培训方式上都倾向于培训班和学术会议等形式。近年来,南京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分会举办的学术年会,以及南京地区几家大医院组织的国家、省级培训班,给南京及周边地区医工人员创造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员的知识结构,提升了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在医院的地位,还成为临床医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推动两个学科的发展。

3.3开展科教活动,拓宽学科视野南京地区的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均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附属医院的医学工程科,组织有能力的医学工程人员,参加学校的教学工作,必定能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教学相长,同时也能为医院培养更多的实用专业人才。近年来,南京医科大学积极探索与医院联合培养本科生,把学生的毕业设计放到医院,让学生提前了解医院情况,熟悉工作流程,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出的几届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篇3

关键词:临床医学工程师;培养模式;医疗设备管理

1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医院的发展需要,医疗设备管理工程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医学技术等相结合的方法管理医院中的医疗设备,面临着如医患关系复杂、维修技术垄断、成本意识增强等诸多挑战。对医疗设备管理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并且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服务意识。医疗设备管理工程师需要有“全科”的素质,又要有“专科”的能力,所涉及知识全面复杂,包括医学、电子、机械、信息技术等。医疗设备管理工程师作为医学装备科和临床医疗科室的桥梁,保障了医院的正常运转,医疗设备管理工程师的人才培养已经列入了《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

2医疗设备管理工程师面临的处境

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成立较晚,发展滞后,其中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落后于医学发展的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发展不平衡已成为了当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矛盾,医疗设备技术人员的数量偏少,大多缺乏专业的系统培训,对医用电子仪器的安全使用知识、临床基础知识缺乏,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对医用电子仪器安全性的管理和检查制度也极不健全,对医用电子仪器的重要指标没有定时监测,为医疗临床工作埋下了隐患,更无法满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举证倒置”的要求。临床基础知识欠缺,基本功薄弱、动手操作能力差。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靠经验进行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对设备的技术参数、功能指标不熟悉,医疗设备工程师的知识更新、技能速度无法适应现代医院医学工程科的发展要求。在医院的发展进程中,医疗设备管理科一直处于一个无足轻重的地位,在医院大多属于后勤服务保障部门。在医院工作的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特长得不到发挥,在薪资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深感心理失衡,导致了医院的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普遍产生工作惰性,流动性较大,亟不稳定,严重地制约着医学工程科工作的展开以及学科的发展。

3培养模式的探讨

3.1多元化的发展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更加凸显,更加注重医疗质量的安全保证。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应当从单纯的供修职能定位转到以临床需求、应用技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中来,建立起医疗仪器设备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加强医疗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设备的管理档案,做到有据可查。正确处理与使用科室的关系,加强沟通、互相支持,一起管理好设备。与临床科室在医疗设备使用前的安全知识教育、使用中的培训与考核、使用后的效益分析、不良事件的报告等方面开展合作。有利于加强医疗设备的风险评估和应用质量的分析,提高临床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合作共赢,相互学习,通过我们高效的管理,来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降低医院的整体医疗成本,以便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加强交流学习

医疗设备工程师应具备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的知识技能。因此,设备工程师应在工作之余多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或团体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通过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搭建临床医生、学会、设备厂商之间技能水平交流平台,交流学习新型医疗项目方向、医疗设备技术的研发推广及发展趋势等。同时,在院内不定期邀请各厂家工程师给全院设备工程师与医护人员进行深度培训,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能面对面向厂家工程师请教学习,这对于设备医学工程师的发展具体重要影响。

3.3新时代的师徒制

医疗设备工程师一个必备的基本功就是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在日常的维修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些需要靠自己紧急处理的情况,面对这种突发的情况,这也是最能考验一名维修人员的综合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更多地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不断积累、磨炼,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随着医疗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对临医学工程师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维修经验的传授、故障原因的准确判定、临床的沟通协调、理论用于实践是个不断磨合与成长的过程。在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由维修基本功扎实、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带教,对医疗设备技术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并给予考核,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拜师学艺就显得至关重要。

3.4培养一支高质量的临床医学工程师团队

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知识、能力和素质平进的培养模式,创新医疗设备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国内外优秀医疗设备工程师培训经验,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符合医院实际的临床工程师培训体系,这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及更好的服务临床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组织机构层面来讲:一是成立医疗设备工程师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要由医院领导部门、人事管理部门、专家领导小组组成;二是由科室设立设备工程师培养管理小组,全院各小组及医工人员经委员会统一管理及评价,经小组及时向委员会回报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促进合理组织机构的形成,有利于规范化管理。就医疗设备工程师人才培养来讲,一是完善医疗设备工程师准入机制,把高等院校的医疗设备等有关专业的毕业生归入到规范化培训体系中,将培训方法、内容、考核标准进行明确。二是要提高医疗设备人员的知识素质和技术水平,每年按规定接受继续教育、院内培训、网络教学等再培训,明确再培训的方式、时长、内容等。同时,临床医疗是临医疗设备工程管理的基础,在信息化时代,应加强对工程信息技术的管理,重视网络风险防范,让医学设备更好的为临床实际应用服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3.5建立绩效评价、职称考核体系

良好的绩效考核方案对于激发团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量化绩效考核指标、设置奖惩制度,将设备完好率、可靠性、PM(preventivemaintenance)完成率、自修率、平均故障修复时间、临床满意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纳入临床医学工程师日常工作的考核中,明确医疗设备工程人员的各项个人绩效及科室的整体绩效。建议将医疗设备工程师的待遇与所在医院的医技科室人员靠拢,保障医疗设备工程师的收入问题。由此激医疗设备管理科室以及医疗设备工程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责任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考试认证,借鉴执业医师的办法,规范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专业人才的评价工作。设立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的专技岗位,尽快建立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评价标准,纳入国家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劳动人事管理体系。明确规定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考试,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执业。

4结语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大量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为确保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和控制运行成本,将成为医疗设备工程师未来新的目标。有为才能有位,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应该积极应对挑战,作为临床医学工程人员,我们要时刻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强化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培养,紧跟医疗设备工程专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成为符合临床需求和医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更好的担当起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护航员”,充分发挥医疗设备工程师在医院建设中的重要支柱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丽华,邸志宏,李健.临床工程师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28-29.

[2]谢松城.从几个历史节点见证我国临床医学工程的发展历程[J].中国医疗设备.2019,(8):7-10

[3]张敏,汪然.新形势下医院医学工程科应如何加强自身建设[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12).5-6,22.

[4]刘培.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几点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5):647-648,661

[5]田金,长江,徐恒.医院临床医学工程部学科能力建设与发展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7,(12).

[6]王晓虎,高长林.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2(03):136+142.

[7]周龙甫,吴向阳,呼永河.临床医学工程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16(3):141-143.

[8]张腊喜,姚剑峰.医院临床工程师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7,(5):150-151,155.

篇4

关键词:临床医学工程师职责任务应用安全质量控制

1.风险控制和应用安全

在医院工作中,安全问题属于一项重要内容,在整个医疗工作中贯穿预防伤亡和预防事故两大工作。受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医院中具有更多的大型医疗设备,广泛使用先进医疗设备能够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在使用医疗设备期间有诸多安全风险存在,主要包括:(1)电气安全,例如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存在环境恶劣、接地措施保护不良、绝缘性降低等相关情况,使得设备受到严重损害,甚者伤害操作者和受检者;(2)医疗设备本身故障会危害患者健康,特别是生命支持设备或向体内植入的设备,例如起搏器、麻醉机及呼吸机等,故障设备可能会引起患者伤亡,导致严重后果发生;(3)射频能量、磁场、电离辐射等和能量相关的危害;(4)因使用不合理对患者产生的危害,例如不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使得患者气道受到损伤,严重者导致患者死亡[2]。对于医疗设备来说,其安全问题这一系统工程不容忽视,其构成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医护人员及设备本身等,任何一个因素被忽视,均较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在设备使用、验收、安装及选型等方面,临床医学工程师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需要将安全管理意识有效树立,促进人为操作错误减少,从而有利于显著降低风险。

2.应急维护故障和预防性维护故障

针对医疗设备,在其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管理中,故障的预防性维护和应急维护是一项十分关键的任务,同时这一基本技能也需要临床医学工程师全面掌握。周期性科学维护仪器设备的情况为预防性维护,使设备使用安全得到保证。医院在对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临床医学工作部门需要将预防性维护工作积极开展。临床医学工程师需要对医疗设备密切关注,特别是大型设备的运行环境和状态,例如空气清洁度、环境温度湿度均会对设备的运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优质环境能够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设备使用期间必然会发生相关故障,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只有将故障及时排除,才可以使设备的有效使用和安全使用得到保证,使临床工作需要充分满足。临床工程师能够对大部分设备故障有效解决,而因配件原因导致的故障需要依靠厂家解决。要想将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应急维护工作做好,需要定期维护保养设备,并进行功能检查,将相关记录做好,同时将设备档案合理建立,对设备运行状况实现动态观察,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使故障发生率有效减少,促进设备使用寿命显著延长[3]。

3.质量管理与控制

现代医学发展离不开医疗设备,良好运行医疗设备是医疗质量的根本保证和基础。所以,医学工程师除了需要对设备维修维护工作负责外,还需要加强对设备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3.1调查监测医疗设备不良事件

受人们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的影响,增多了因设备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医疗纠纷的发生会使医学工程师和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受到损害。因此,在设备使用期间,医学工程师需要实时监测设备的质量,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从而使设备的正常运行得到保证。

3.2控制管理设备本身的质量

现阶段临床具有十分复杂的医疗设备,如果设备的运行状态不报警、无故障,并不代表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对设备定期进行校正和检测能够使设备的良好状态有效保证。例如针对CT机来讲,它具有很多的质量控制参数,在密度分辨力、空间分辨力等重要指标达标的情况下,若存在不合理的运动精度和定位精度,将会使图片出现质量问题,从而使临床诊断发生漏诊、误诊情况。除颤仪、血液透析机及呼吸机等抢救治疗设备更加需要定期校正和检测。现阶段,在发达国家,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已经被列入医疗法规内,若医疗纠纷发生,也需要充分考虑设备因素,即临床医疗工作者和临床医学工程师需要对医疗风险共同承担。所以,应当将国家规定的计量检测工作做好,将督查体系和计量检测网络积极建立健全,从而实现自我保护[4]。

3.3合理优化设置设备参数

在保障良好运行设备的同时,为使优质诊疗结果得到保证,还需要合理优化设置设备的各种参数,设备参数只有在最优化的状态下,才能使最佳结果有效获得。对于临床医学工程师来说,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医疗设备参数,向临床工作中正式运用之前,医学工程师需要对所有设备的应用原理充分掌握,再对其他应用人员进行指导,所以,医学工程师在设备使用期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针对磁共振来讲,在现阶段的高端医学影像技术中,它是最难选择参数、原理最复杂的成像技术。在诊断工作中,这些技术难题使磁共振技术的有效应用受到严重制约,由于医学工程师能够深刻的理解序列参数和成像原理,能够对自身的长处充分发挥,有效指导技术员和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扫描序列,优化设置扫描技术参数,合理添加新技术插件等,使设备的硬件功能和软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参数在最优化的情况下才能使产生的图像具有最优质的质量,而图像具有了最优质的质量才能促进诊断结果最准确。所以,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做到主动结合临床工作,在医疗设备使用期间,加强对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从而将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给患者[5]。

篇5

1医疗设备全过程的管理

1.1医疗设备购置前的评估、论证。医用设备的产品及服务商众多,购买一套设备时,医务人员多从使用方面、先进程度考虑,而医学工程人员多从医疗设备的性能、维护、安全性方面考虑,不仅要签订购销合同,还要签订维修及人员培训合同,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购置性能优越、配置合理、安全可靠的医疗设备。

1.2参与医疗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设备购买后,医学工程人员协助厂家工程师对医疗设备进行安装、调试、验收,收集和整理各种随机资料,做好备案和登记工作。在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医疗设备各个部分的结构、系统连接及调试过程,以验证其性能是否达标,为日后的维护、维修等工作加强技术层面上的保障。对大型医疗设备,医学工程人员还要提前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安装大型医疗设备,要对机房做防辐射处理、单独的接地、电源要求,安装空调设备等前期准备。要按照购买合同对整个医疗设备外观、配置、功能、运行状态、工具、软件、维修手册等进行验收,做好记录,确保医院的利益不受损害。

1.3医疗设备的定期维护,建立预防性维修机制。医学工程人员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对医疗设备的过滤网进行除尘、对机械运动部位进行等一系列维护,及时发现医疗设备的隐患,并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一些可预见的部位要做好维修计划并且准备相应的配件,一旦损坏及时维修,使医疗设备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降低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

1.4医疗设备的维修。医学工程人员要不断适应医疗设备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维修技术水平;充分利用医疗设备的保修期,逐步熟悉医疗设备的原理、结构、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做好维修记录并且不断的总结。对于科室损坏的医疗设备要及时维修,维修完成后经检测合格交予临床科室使用。在维修中,要克服资料短缺、无替换元件,检测仪器不齐全等困难,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及网络的作用,遇到问题及时与厂家或者国内的商联系,联合解决故障。

1.5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医疗设备进入医院后,医学工程人员均要对该设备的使用、保养、效益、使用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领导的下一步医疗设备的选型、论证工作提供依据。可以建立医疗仪器共用中心进行专管共用,统一调配,以提高设备的使用频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1.6医疗设备的计量及质量控制。在用的医疗设备可能出现技术指标下降或老化,应该按照检定计划进行计量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检测,保证医疗设备性能参数准确,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诊疗。对检测不合格的医疗设备,经维修后仍不合格的,要降级使用或者报废处理。

1.7医疗设备的档案建立及管理。对医疗设备从选型、论证、购买、维修、计量到报废等要建立全程的档案,对医疗设备的全过程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保证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提高使用率,延长使用寿命。

1.8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医学工程人员对申请报废的医疗设备进行检测,判断有无维修价值;有维修价值的,修好经过检测合格后继续使用;无维修价值的,可拆其配件,用于同类医疗设备的维修配件或者作为医护人员培训的示教工具。

2对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及技能,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各种功能、提高诊疗质量,而且可以避免操作失误,减少医疗设备故障的发生。为此,医学工程人员应该利用对医疗设备结构及原理了解的优势,对使用医疗设备的医生、护士、技师等定期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医疗设备的性能、特点、注意事项等,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及应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篇6

1临床医学在医疗救援中的应用方法

在医疗救援中的主体是医务人员,但是医学人员的理论和技术在医疗救援中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要做好医疗救援是对临床医学的强力支撑。

1.1临床医学学科的特点

临床医学是生物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医院中并列存在的四大支柱是医院、医疗、护理及药房,对医疗质量安全和效率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临床医学可严重分为医学装备的管理及临床管理两个方面,要使工程技术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结合是临床医学最主要的特色,在临床中最需要的就是管理方面的研究和科研工作,医学装备管理包含了物流供应方面的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及维修保障等工作,在临床中科研方面包括了医学装备部分、物理作用及医学装备三个方面。

1.2临床医学在应急医疗救援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救援过程中,医疗人员资源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医疗救援资源,有效的提升医疗救援效果和医疗救援质量是应急医疗救援的设计者和执行者进行思考的。医疗救援的主要手段就是将临床医学技术转为医务人员最为信赖的助手。应急医疗救援做到成功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组织能力要强,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的收集并制定出比较合理的救援实施方案;

(2)医疗救援的基础和软件正是医疗救援技术进行正确的实施。

(3)医疗救援的硬件条件就是具有适合齐备的装备药品器材。

(4)自身保障设备设施和条件。医疗救援保障和自身具有的特点可以看出,在使用医学技术在医疗救援中,主要从救援装备管理及科研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应急医疗救援过程中看来,临床医学主要标线在医疗设施应急响应等方面。

2国外医疗救援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高效的医疗物资调配是应急救援的重要保障,在临床医学中的主要研究话题。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设备加以改造,不仅是对救援现场来说是一种支持,还可以有效的将没有的物品变为急救所用的法宝。应急医疗救援装备器材,急救器材的体系和理念:重视现场的急救和早期的救治工作,采用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对伤员进行治疗,重视急救的器材和装备的标准化。所使用的急救器材和装备的特点都是小型的比较容易携带的;具有高效快速的止血作用,国外研究的积极器材趋向于监护、诊断、治疗及远程一体化发展。

3临床医学在医疗救援中的应用实践

我院组建有国家级医疗救援队和应急医疗分队两级医疗救援队,在野战外科研究所和临床医学科开展临床医学工程研究。外研所包含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交通医学全军重点实验室。由于两个部门所具有优势不同,所以在实践的医疗救援中要将有效的方法进行应用,外研所主要方向在多发伤救治技术、交通事故生物效应的研究和急救装备器材的研制上,医学工程主要偏向于救援装备器材物资的管理工作。通过长时间的不断努力,得出以下结果。

3.1合理管理专用和通用急救设备,确保设备的待用状态

国家医疗救援队的专门急救设备会闲置在仓库中,但是医护人员会对定期的对急救设备进行维护,使急救设备一直处于待用状态。在医院中部分的急救设备属于医疗救援的后续装备,日常的生活中很少使用急救设备,但医护人员也会定期的进行维护和保养,使设备可以随之加入救援一线。医院不断的进行建设,医学技术也随之改进,信息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挥,对急救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随时都监控。

3.2医疗救援装备的研发

不同地区出现灾害所使用的救援装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相同地区出现的灾害现场的不同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比如说在陆地上所使用的装备放在船只上就不一定可以承受住震动,平原上使用的装备在高原上就不能正常的使用,这就要医学工程人员按照不同灾害救援现场重新作出适合该环境的救援装备,使应急医疗救援在临床医学中重新建立一个新的领域。我院外研对急救器材研制的系列化、成套化相当的重视,按照不同的使用对象,还发明了四种不同的急救包,如卫生员包、卫生员背囊、军医背囊、综合急救箱。通过对不同创伤进行研究,医疗救援队还研制了从包扎、止血、通气等一系列装备,有效的保障了应急医疗救援的水平,并提高了医疗救援的效率。

4结束语

篇7

从17世纪列文虎克(Leewenhock)用自己研制的光学显微镜发现微生物开始,医学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留下了工程技术的痕迹。200多年前Galvani和Volta两位科学家在电生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常为追溯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时提起。现代生物医学工程孕育于19世纪,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历史还不过数十年时间。1985年X射线发现后,X光机很快进入医学临床,开创了医学图像学。以后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等高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研究和改善生命运动过程开辟了新的前景,工程技术与医学更加广泛深入地渗透结合,于是逐步形成了多学科与生物医学交叉融合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学科领域,60年代崛起发展。1953年,德国在ILMENAU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生物医学工程系。1964年,世界性的生物医学工程联合会(theInternationalFederalofMedicalandBiologicalengineering,IFMBE)成立,到1991年已举办九届世界生物医学工程大会。1979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A.M.Cormack)和英国的电气工程师亨斯菲尔德(G.N.Hounsfield)发明了用电子计算机将X射线穿透人体形成重叠影像展开技术,无创伤地取得人体横断面图像,创造了X射线CT,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更成为工程技术与医学交叉融合而对医学进步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标志。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许多著名大学都开始了生物医学工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代表了全世界生物医学教学和研究的前沿。美国生物医学工程从基础教育到研究生培养,从理论教学到行业训练乃至职业培训,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从而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长盛不衰。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1978年由国家科委正式确立的,1980年成立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1986年正式加入世界生物医学工程联合会IFMBE。截止2003年,我国已有48所综合或理工科大学、18所独立医科大学设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从本科到博士各层次专业人才,另有9所专科院校开设了医疗器械专科教育。

2国外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

在国外,医学工程专业已经深入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研发、医疗设备管理、医疗设备维护以及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方面。

2.1医疗设备研发

各种医疗设备的研发均源于医学临床实践,国外的医学生经过4年的理工科大学学习,其医生均为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医学的双学士。因此,国外医疗设备的研发速度和思路远大于国内,许多最新的医疗设备发明均源于国外临床实践[2]。

2.2医疗设备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主要是通过科学化管理更大效能地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为医疗机构创造更大的效益。其中包括医疗设备的采购、医疗设备的监控及医疗设备的效率评价等。

2.3医疗设备维护

医疗设备使用过程当中维护、保养异常重要,因此医疗设备的维护是医学工程专业在国外医疗机构的主要职能之一。

2.4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

医疗设备若保证其诊断治疗质量则必须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包括计量检测、周期检验、强制检验和维修后计量修正等,确保医疗设备的性能和准确性[3]。

3国内医学工程发展情况

国内医学工程专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军队主要有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现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每年全国招生40人左右,主要方向是:放射医学专业和医学影像专业,突出的成就是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X刀放射治疗系统。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每年全国招生20余人,主要方向是:电子工程与计算机智能化,突出成就是全国第一次研制人体阻抗断层成像。地方大学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主要有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及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4]。地方大学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部队有差别,军队主要是以医科大学为基础,毕业生的医学理论基础较好,但是理工科稍微欠缺;地方大学主要是理工科为基础,基础医学有所欠缺。因此,之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时则结合了双方的优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医学工程专业的人员不深入临床是无法获得创新灵感的[5]。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分布流向而言,主要是去往大型国外医疗设备公司做销售、售后服务;去往国内医疗设备公司做研发、销售;去往各类医院的设备科、信息科、网络中心等。

4医学工程专业在医院的发展

医学工程专业是医院发展的主流方向,医学工程在医院虽然属于辅助科室,但对于医院的发展实属不可或缺,其主要工作是设备管理、设备维护、质量保证和设备计量。

4.1医疗设备管理

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的先进的医疗设备。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和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医疗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6]。(1)设备的购置论证。以购置何种医疗设备最有利于医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为目的,每采购一种医疗设备均需进行严格的购置论证。(2)设备的购置管理。设备的购置需要调研、论证及招标等多个环节,购置管理需要采用科学化的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及避免商业腐败。(3)设备的档案管理。医疗设备使用和后期的管理必须进行科学化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目前网络化、电子化档案管理是发展的趋势[7]。(4)设备的发放储存。设备和耗材的发放和储存是物流管理的范畴之一,如何降低库存减少资金积压、提高储存的质量等需要进行科学、精心的研究[8]。(5)设备的使用监督。医疗设备能否有效使用需要监督和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加强设备的使用监督是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6)设备的报废回收。设备使用一定的时间需要报废,何种设备符合报废的标准、报废的设备如何处置等是医学工程人员的重要研究范畴。(7)设备的效益评估。何种医疗设备可以继续购置、何种医疗设备购置后会亏损等是对医疗设备的效益评估,同时也是医院领导对医疗设备采购决策的主要依据。(8)设备的租赁管理。有些医疗设备没有必要每个临床科室都去购买,设备租赁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的好办法。做好医院内设备的租赁管理,合理高效地调整设备是医学工程科室的重要管理范畴。4.1.1医疗设备管理目标和原则(1)医疗设备管理目标:设备检查收益是医院最大的利润增长点,应围绕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医院的新业务,设备管理的目标就是使得设备在医院收益中发挥最大的作用。(2)医疗设备管理原则:科学化管理,科学化决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设备进行科学化评估和决策,避免设备的闲置、浪费、重复性购置,把设备的效益发挥最大化。4.1.2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现阶段医院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设备采购盲目,事先的评估不足或者评估误差大;②采购的设备其发挥效能低下,无预先的盈亏控制体系,无法发挥设备的效能;③设备管理混乱,使用率、开机率不足,无法有效调动临床使用科室的积极性;④设备的监控体系缺乏,无法对具体设备的效益做出定量评估,致使再次采购缺乏依据。(2)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对策:①医学工程科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职能,配合院领导做好设备购置的科学决策;②设备管理是科学,决策的原则是效益,围绕效益做好医院的设备统筹;③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购置、监督、报废、评估,是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理,是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④因地制宜发挥医疗设备的最大效能。

4.2医疗设备维护

设备维护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率和效率的关键[9]。现在的设备维护不同于过去,设备维护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①设备维护从过去的简单修补到设备的效益保证转变,能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益是核心;②设备维护从简单的元件维护,到整机的保障,着重强调时间和经济效益的比例;③设备维护从简单设备的维修到复杂大型设备的工作保障;④设备安全维护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⑤医疗设备维护应该从以往的集中统一维护逐步过渡到专人保养维护,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将设备的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⑥医疗设备维护应该从以往的等待设备随机故障发生后的紧急随机维修逐步发展到对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4.3医疗设备质量保证

医疗设备的质量保证是发挥医疗设备作用的前提,医疗设备的精度和准确度直接关系到诊断和治疗的结果。因此,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外的大型医疗设备有严格的治疗控制流程和管理人员。医疗设备的保证已经逐步成为医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的周期检验和质量监控。为此,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程师应运而生,成为医疗设备发挥作用的“保护神”[10]。

4.4医疗设备计量

医疗设备计量是保证医疗设备诊断治疗准确的前提。设备计量包括:设备使用前的计量检定;设备维修后的计量检定[3]。设备的检定类型:国家强制计量检定(强检);周期性计量检定(周检)。《计量法》是医疗设备计量工作的依据。军队计量体系规定军区总医院建立三级计量站,为医院医疗设备进行计量的强检和周检。医疗设备计量是医学工程科的重要职责。

5结语

篇8

1.1医院方面重医疗,轻医工。重视临床科室认为临床科室是医院经济收入的支柱,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医工人员的努力工作可为医院节省开支。医护人员对医工科的工作很不理解,把医工人员等同修理工看待,对其存有偏见。很多临床工作人员也认为,只要设备没有故障就可以使用,每年检测过于麻烦。医工科作为职能科室,却拿医院平均奖,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奖惩机制与绩效考评制度,不能很好地调动医工人员的积极性。

1.2医学工程科方面维修作为医工科的主要工作,长久以来深入人心,计量、质控工作开展时间短,且不能完全被理解,这导致许多人认为计量、质控检测可有可无,认为检测工作轻松、清闲。同时,设备检测不收取临床科室费用,以致科室只能在医院原有的福利待遇上拿出一部分作为奖励补给维修人员。

2工作环境

(1)医工科老同志较多,这使年轻同志可以更多、更快地学习掌握知识经验,同时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结构老化,科室缺乏朝气,学习气氛不浓,竞争向上的劲头不足,减弱了年轻同志的上进心。长此以往,年轻同志容易产生惰性,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钻研精神,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科室的发展。(2)检测人员的水平局限于规范操作,要想提高到一个更高层次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年轻同志的专业知识水平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瓶颈状态,进步不明显,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且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少,不能更深入地学习相关知识。(3)军队医院先于地方医院开展设备检测工作,而地方仅有少数大医院开展此项工作。所以,从事医疗设备检测工作的人员离开部队医院便很难找到比较对口的工作,使得他们的工作经验、知识积累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跳槽、改行现象常有发生。

3改善对策

(1)提高待遇。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方案,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氛围,激发大家创新进取的积极性,最大地挖掘自身潜能。(2)加强培训。对医工科的技术人员的教育及技术培训是医学工程部门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医疗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保障。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继续再教育和技术培训,以适应临床医学工程发展的要求。(3)提高地位。对于一家现代医院来说,医工科的技术人员应该与临床医生、护士成为医院运行的3个支柱,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为医院建设做出贡献。同时,不应将医学工程人员视为医院的配角,晋职、晋级靠后,专业靠前,医工科更应该对维修、检测人员一视同仁。(4)全面发展。科室内可定期进行人员的轮岗、换位,老同志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大家对各个岗位的工作都能了解熟悉,让医工人员成为维修、检测都能独当一面的一专多能技术人才。要想改善现有状况,领导提高认识是基础,医工科重视是关键。作为检测人员,我们不应该消极、抱怨,应该积极主动、有所作为,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

4结语

篇9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多层次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及其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制品、材料、装置和系统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其主要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理工医结合,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在军医大学这样的医科院校中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必须要改变原有培养医科学生的模式,采取适应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体系,突出工程性,强调实践性教学。改变现有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需要体现的重要内容[1]。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经验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我军卫勤保障的需要和军事医学的发展,培养具有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军事医学电子卫生装备等专业知识,具备将生物医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能力,能够从事军事医学电子卫生装备研究、设计、管理、使用和维修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由于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是生物医学电子工程,这是一门科技含量高、技术密集、应用性强的学科,其基础理论、创新探索都必须依赖实践来验证。因此,实践教学占据着战略性地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根据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工程特性,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该专业建设的基本任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通过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来培养,更要通过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来锻炼,以使学员不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并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于实际医学问题的解决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2.1注重基本实验技能训练,重组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教学包含了一系列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医学电子仪器等等),对这些课程的实验项目进行精选、整合、改造,实现以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块为基础的分层递进的实验教学内容。对现有的实验进行优化整合,主要目的是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熟悉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益,在不增加现有实验课学时的前提下,适当开设综合性实验。

2.2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专业基础课实验中,将过去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中的设计性实验设置为相对独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主要通过自主探索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作攻关的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知识和能力综合训练的目的。具体方法是教师编列实验题目,提出技术要求。题目的难度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题目的内容与专业方向及学生兴趣相吻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优化技术路线,独立开展实验等环节实施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从选题、方案论证、电路设计、电路实现以及装配调试,到最后的总结报告和文档整理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上述实验课教学改革,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3开展多层次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开展了多种类型和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既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也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一种是普及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力求覆盖面广、应用性强,既有教师选题,也有学生自主选题进行实验研究。从专业基础课开始组织,有效地丰富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习内容。另一种是提高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学习成绩优秀、钻研精神强的学生实行导师制,组织他们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全国性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等实践教学,让学生直接介入实际的科研活动中。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员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不足

目前,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4类。从实践教学的效果来看,目前这种模式存在2点不足:一是课程设置不科学,体系不完整,与国内外其他生物医学工程院校相比缺少专业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这2类课程[2];二是实践教学没有按照实践能力培养的规律进行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基础做起,由低到高逐次递进,以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为例,在设计性实验中应当将主要精力用于方案设计和技术指标的实现上,但是部分学员由于电子工艺基本功不扎实,一些原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却由于焊接加工水平欠佳反复出现,从而影响了设计性实验的整体效果。由于工程实践能力包含了方方面面的素质要求,从设备使用、工艺掌握、器件选择、方案设计等等由低到高的各项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并逐渐形成经验的一个长期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某一门课程所能解决的,必须将其作为系统工程搞好顶层设计,在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加以解决。创新实践能力的培训必须是多层次的并且贯穿始终的完整培训,需要完成包括基础电子工艺掌握、基本实验设备操作到复杂医学电子系统的设计等一系列阶梯式的体系化训练。使学生在大学期间,乃至研究生阶段,不间断地进行传统型、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等各种实践环节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对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创造性和竞争能力都大有益处[2]。只有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才能具备比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有效地通过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满足用人单位和部队建设的需要。所以,建立健全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必须按工程人才的培养规律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4构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设想与建议

创新实践能力可分为基本技能—综合技能—设计技能—创新技能4个层次,不同层次的能力培养要有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通常需要采用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为实现创新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必须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为指导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调整实践教学组织结构;安排大型综合实验设计课程和实践训练,形成科学合理、内容完备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支撑环境。使学生在学校期间,不间断地进行传统型、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等各种实践学习环节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创新实践能力不断发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造性和竞争能力,这也是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必然选择[3]。

4.1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更好地适应军医大学对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并结合其他院校在实践体系建设上的经验,我们认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当涵盖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6类课程。其中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构建4个层次、5个类型的课程培训体系。

4.1.1基础课程实验

这一类实验的内容和方式比较传统,实验和课程内容的联系紧密,每门课程课内安排实验18学时。通过对授课内容的验证、实现与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除基本实验外,一般要求至少安排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验,能够对整门课程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对每一门课程的课内实践环节的安排和内容,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以保证每门课程实验内容的合理性。

4.1.2综合实践课程

这个训练层次的重要性体现在,使学生掌握应用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其初步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获取必须要拥有扎实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所谓创新是没有保障的,即便有非常新颖的想法,但是无法实现也是枉然。创新的方法往往产生于对传统既有方法的熟悉上,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并根据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创造性地采用不同以往的方法和手段处理和解决问题。创新一定是无限的想像与有限的技术选择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这类实践课程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掌握工程技术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突出工程实践中关键环节的训练,实现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员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培训,使其具备工程技术人员基本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课程在进入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以后安排,将每学期的所有理论教学及考试在前18周内完成,余下的2~3周时间用于开设独立的综合实践课程。其具体设置安排见表1。

(1)电子工艺实习。主要培养学生在电子线路焊接、装配、调试、元器件识别、选择、基本仪器使用等方面的能力,组装具有实用价值的小型电路。安排这个训练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学员在电子技术应用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果没有这个过程,直接进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阶段,就会出现因为电子工艺不过关造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电路设计和调试带来层出不穷的障碍。所以必须要有这个训练过程,以保证在后续课程中学生具有比较熟练和稳定的电子工艺能力,而尽量避免因为工艺问题造成的失败。

(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具备电子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课程,以电路设计为重点,内容侧重综合应用模电、数电知识,完成制作较为复杂的带有生物医学功能的电路或者小型电子系统(例如心电信号放大器)。一般是给出实验任务和设计要求,通过电路方案设计、电路设计、电路安装调试和指标测试、撰写实验报告等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电路设计水平和实验技能。在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系统设计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3)虚拟仪器技术课程设计。掌握LabView在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以及功能电路整合方面的应用,侧重于生物信号的处理及其虚拟仪器系统的设计。

(4)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综合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熟悉电子系统基本设计和数字信号处理主要方法的基础上,把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起来,掌握常见的生物医学信号采集方法,医学信号传感器、采集仪器的使用,利用各种信号处理手段解决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信号分析与处理问题。使学生了解医学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过程:医学信号信号采集信号处理信号识别与特征提取临床诊断,培养学生应用Matlab和LabView提供的各种处理方法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并强调各种处理方法的硬件实现。

(5)现代医学仪器综合设计。在学生学完全部课程进入毕业设计前一个学期进行,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合医学仪器课程内容,独立完成一个医学信号检测、处理、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完成医学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存贮、数据显示、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对专业课实验进行的高度整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高层次的融合。学生从本课程拟定的题目中选择,或者自己拟定题目,独立完成一个检测人体信号的小型医学仪器系统,并使所设计的软硬件系统达到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学生通过该课程较系统地学习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和控制方面的方法和技术,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技术、控制技术及实验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对医学信号的拾取、测量、处理、应用有一个系统地了解,从而在综合能力上得到培养,同时为完成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4]。

4.1.3创新性课外科技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创新性课外科技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第二层次训练的基础上,了解学科前沿、开阔科技视野、激发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创新实践的潜能,结合军事医学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结合我军卫勤保障和军事医学的需求,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电磁检测技术等生物医学工程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验活动。从军事医学电子卫生装备设计思想的提出、技术指标的设定、研究方案的形成、工程设计的优化等方面训练学员,培养他们在我军军事斗争卫勤保障条件下解决军事医学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军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该层次的训练侧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围绕科研方向开展,也可以围绕专业选修课开展,并鼓励学有所长的学生积极申报学校创新实验基金,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国家专利。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荐他们参加各种类型的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对于部分已取得较好成果的学员,可在此基础上直接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并给予他们优先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4.1.4实习

临床工程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临床实习,使学员进一步加深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全面了解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熟悉部分医学仪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存在问题,建立医疗卫生装备体系的基本知识架构,培养学员运用已学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分析和解决医学仪器设备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医疗设备专业工作,提升任职能力打下基础。

4.1.5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的质量可以衡量专业教学的水平,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的开展将紧密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和实际科研课题,把重点放在学员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毕业设计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1)调研、查阅中外文献和搜集资料的能力;(2)理论分析、制定或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3)实验研究、综合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4)交叉融合理工医等学科综合知识的能力;(5)外语、计算机应用和论文写作的能力;(6)综合应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团队合作的能力。方法上让学生自由选题,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课题。针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互相讨论的形式逐步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理论设计,并进行虚拟实验和仿真分析,经过比较优选出最佳方案,进而设计出实用的电子系统,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调试并达到设计技术指标;最后提供设计报告,接受专家组考评并通过答辩。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了解科研的方法、程序和步骤,增强科研意识。这种对科学实践全程参与的教学方式可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4.2创新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验室建设旨在针对我军面临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满足我军卫勤保障需求和军事医学发展需要,从军事医学电子技术教学与训练、军队卫生装备教学与训练等方面入手,与烧伤外科学、防原医学、野战外科学、野战内科学、军事预防医学、高原军事医学以及新概念武器防治学等军事医学紧密结合,以电子技术应用、装备教学实训为基础,培养应用军事生物医学工程的技术方法,解决部队卫勤保障和军事医学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验室主要服务于学员专业学习阶段,在第二课堂、创新实践、综合实验、军事医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实习以及卫勤演练中对学员实施相关训练活动。从培养军队院校学员为军服务的意识出发,使其在学习训练中了解军事医学的主要问题,学会应用军事生物医学工程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军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军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开展相关学习实践以及任职训练是必须要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

篇10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19-03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简称BME)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为防病、治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的学科。BME的研究方向较多,如生物信息学、医疗仪器、医学图像、图像处理、生理信号处理、生物力学、生物材料、系统分析、三维建模等。在每个方向上又有着非常宽广的内容。因此,BME领域将是今后的研究热门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广东药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2005年开始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并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为了使BME专业更好地融入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的医药信息背景平台,我们先后三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目前本专业有两个方向――生物医学电子仪器方向和医学影像技术方向。

在8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社会需求,从明确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强调实践环节教学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从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角度考虑,我院BME本科教育培养方向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专业领域为医疗仪器,即培养大型医疗设备的操作、维修及管理人员。

根据这个专业定位,我院BME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及医学仪器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系统设计、质量管理、维修销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基本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拓宽就业渠道,我们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以下的知识和能力:首先,精通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电子技术、医学信号的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具有BME应用研究和产品设计、维护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其次,了解本专业所需要的医学知识和生命科学知识;再次,了解医疗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法规、医疗设备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最后,熟悉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BME理论前沿,具有研究与开发新系统及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不应是封闭的“金字塔”形状,而应该是开放的“知识树”状态。合理的课程体系应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紧密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变化的需要,并坚持技术知识本位、知识能力本位和做人本位的有机统一,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接受新技术与信息。

根据广东药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针对BME专业在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影像设备、电子学等方面的学科优势,重视医学课程与工程技术课程知识的相互渗透,实现医、工的有机结合。据此,我们在深入分析BME学科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内外同类专业的办学经验,经过3次修订教学计划,逐步建立完善了BME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做到既重视基础知识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和医学知识课程,又突出专业特色,开设了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医学仪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生物医学仪器与医疗器械、医用X线机与CT成像技术、MRI与医学超声技术、核医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医疗器械营销、医疗器械质量体系与法规等课程。围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技术重点来设置各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在突出主干课程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开设前沿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具体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注意突出应用型本科课程设计要求和特点,加大实践课的比重。以学分制为例,目前本专业开设的实践课学分21分(含课外实践学分),占课程总学分160分的13.13%,应当进一步加大实践课的比重。

第二,重视医学、理工两大学科基础知识的加强。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重点加强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临床医学概论、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作为支柱,形成宽口径学科教育平台。

第三,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要求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适当增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及竞技活动、建立创新实验室等多途径给学生创设动手训练的机会,提高专业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目前,我院实验课、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实验室,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等各类级别的电子设计竞赛等。

第四,把国内外知名的网络教育品牌引入学院的教学中。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安博教育集团已经与我院签约合作培养医药软件及服务外包人才,使同学们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三、强调实践环节教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第一,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目前虽建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但仅能开展信号与系统实验和医用传感器实验,像医学影像设备原理、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医学仪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生物医学仪器与医疗器械、医用X线机与CT成像技术、MRI与医学超声技术、核医学与放射治疗技术等课程所需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因所需资金较大,所以目前只能开展模拟实验,效果不是很好,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开设第二课堂。全院所有教学实验室和大部分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接受高年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和创新性实践,并要求承担了省厅级科研项目的教师积极吸收学生进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型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并屡创佳绩,有数十人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其中,我系学生分获2008、2009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二等奖、三等奖;2010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赛区二等奖; 2010、2011年全国文科类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 2011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二等奖、三等奖等。

第三,在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和医院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下到车间参与生产过程,并对医疗设备的技术发展动向和市场状况有明确的认知;在医院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轮换到各个相关科室工作,了解常用医疗仪器的使用、操作和维修方法,掌握其原理和关键技术,并熟悉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方法。如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广东药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均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本专业的相关课程(如医学影像设备原理、医用X线机与CT成像技术、MRI与医学超声技术、核医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医学仪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生物医学仪器与医疗器械等)提供见习、实验条件。

第四,学院多次举办学生与医药企事业的交流活动,请政府官员、企业老总到学校给学生做学术报告,带领学生参观医疗设备企业、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举办模拟招聘会,给学生提供广泛接触企业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展现自己的学识、能力与才华,了解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珠三角地区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布局,了解自己学习的专业方向与今后就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的经营范围、产品开发流程、运作模式、感受企业文化。

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院的教育理念是“重实践,强能力”,力争培养“上手快、善沟通、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因此要求我们建立一支敬业爱岗,教风严谨,既有理论又能实践,既能从事学院教学,又能从事在职员工培训,既肯刻苦学习专业前沿技术,又富于改革创新精神,既搞教学又搞科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我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名,占专任教师的26.7%;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6名,占专任教师的40.0%;从附属第一医院、安博教育集团、广东凯通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广州中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聘请10余位兼职教师。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当然,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接下来将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第一,组织教师深入医药和医疗设备企业一线了解人才需求情况,制订培养目标。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经常性的下厂实践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与一个或几个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不断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与培训中来,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在相关企业中兼职,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活动,通过这项活动,教师积累了大量来自医药和医疗设备企业的教学案例,使理论教学更加结合实际,受到学生的欢迎。另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打破了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界限,积极鼓励理论课教师参与到实践课教学指导中来,目前,BME专业中不但实验课、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而且实验、实训课的指导全部由任课教师担任。

第二,指导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等。积极参加每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与电子设计大赛,学院各级领导与多名教师参与各类竞赛的组织、辅导、参赛等工作,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中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论实际应用能力,又使参赛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第三,教研室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教学氛围。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及时总结推广教研室或教师的先进经验,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这四个阶段,使教研室工作计划保证落实,固定教研活动时间,明确科研课题,教改目标到位,对教师能力、素质培养体现充分,并将常规教研活动与专题教研活动和创造发挥型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在活动中实现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创设一种青年教师成长、中年教师进步、老年教师提高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业务水平,建设成为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结束语

我院自2005年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来,目前已有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前景十分广阔。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优秀、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以及适应性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学生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培养“上手快、善沟通、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办学方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能河,邹卫东,梅贤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J].咸宁学院学报,2009,29(2):104-106.

[2] 陈超敏,贺志强,周凌宏.复合应用型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4,(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