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价值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技术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技术价值

篇1

科学技术价值定位的出发点,即“从什么角度来对当代科学技术的价值进行定位”,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其本质而言,科技是展现人的存在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作为人类与自然的中介工具,科技受人与自然关系的制约;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科技也受人与人关系的制约,并且反映这种关系。所以,人类作为科技的唯一主体,就不能不在科学技术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考虑它给人类及生态环境带来的可能后果。

一、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人作为科技的唯一主体,科技的首要也是基本价值取向必定是指向人的,即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显示人类各种主体的各种需要。而近代工业文明片面发展科技的工具理性,单纯追求物质效益的结果,导致了科技的人文价值的失落。当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呼唤科技的人文价值的回归。首先,科技的本质决定了科技的人文价值属性。科技作为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方面的价值客体,从价值关系理论上说,科技具有人文价值。其次,科技的发展负载着人文价值目标。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终极目标。科技的发展历程,也充分体现了它为社会发展、为人类进步的最高人文价值。具体表现为: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使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革命性的变革;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们更理性地看待自然、看待社会、看待自己,从而更好地为自己谋福利,同时也推动了哲学、文艺、道德等人类精神生活的发展。最后,客观现实呼唤当代科技的人文回归。当代科技的人文价值应该是一种全面的人文价值,是科学技术在各个方面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一句话,科学技术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二、科学技术的环境价值

当代科技除了应以人文价值作为其发展和应用的基本价值取向之外,还应该把环境价值纳入其内在维度之一。所谓科技的环境价值,就是指科技的发展应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在追求人类物质利益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科技具有环境价值。科技这一种人类活动显然能够促成环境有益于人类。(2)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环境价值取向是当代科技发展中的应有之义。(3)从科技的目标来看当代科技应有环境价值取向。当前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与错位要求人类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在自然当中的位置。

篇2

科技馆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设施,是一种新型的科教事业,是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的展示场所。其主要功能就是展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向社会大众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科技馆被视为一个接触和观察“现实”的地方,一个展示科技的历史和演化的地方,一个进行各种科技演示和积极参与到活跃科学过程和体验的地方。科技馆的核心是通过展品或展项向公众展示科学技术的原理、应用、社会意义以及发展过程和趋势。如何依托科技馆的展品和展示,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除了科学小实验、科普培训、科普剧等以外,展览和展品功能的多样化、高科技数字科技馆的多元化,也将是未来科技馆的发展方向。科学性是科技馆展览内容最具生命力的。科技馆的展览浓缩了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科技馆展品要开发公众在观看过程中对新科技的期待,昭示未来科技的新方向,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展品、展项着力展示信息技术及数字化的内涵,这是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2数字化科技馆的特点

数字化的科技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演示,展示关于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信息传递的基本知识,使观众了解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在互联网中传递的技术和方法,感受在网络世界中人如何交流、学习、生产、创作、娱乐和观察,体验异地的人们穿越时空、时时沟通的快乐,了解网络文化、网络艺术的精彩等。新时代的科技馆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公民终身教育的讲堂,更需要一大批符合现代人口味的、具有时代气息、有质量、有品位的高科技的主题展览。科技馆科普展品档案是促进科技馆展品发展和应用的基础资料,也是科技馆实施科普教育活动的历史见证。

3科技馆工作中的档案管理

档案工作是科技馆的软件工程,它是及时地把科普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声像、实物模型等收集齐全,并加以系统整理。建立科技馆科普档案,是展览、培训、实践工作的有力后盾,是领导决策的参谋,是展品设计和科研的指南。要开创科技馆的新局面,必须重视这一工作。展览和展品是科技馆展教功能的重要载体,是科技馆的灵魂所在,展品的更新改造及新展品的诞生是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馆科普展品档案具有保存信息、记录历史、启迪后人的作用,是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公众通过所展示的科技馆科普档案,了解科技馆各个时期科普活动内容,了解不同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充分地发挥了科普活动的作用,使科普档案成为公众吸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还可以成为科技馆科普宣传的新形式。

4科学技术在科普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科普档案对科技馆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熟悉了科技馆的档案内容、掌握了特点,才能有效地满足工作需求;其次,充分利用现有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涉及科技馆科普活动各方面科普展品档案,为馆领导在谋划全局、制定计划、发展科普事业中提供新的有力支持。但是,随着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加快,许多单位有大量积累下来的视、音频资料,照片资料,办公文件及科普档案资料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传统的档案管理软件多媒体检索及提取功能较弱,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软件,无论是在档案的收集、处理、加工上,还是在档案信息的保存、传输上,电子档案都具有传统档案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快捷、方便、易于查找、便于修改等。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是适应现代科学教学的教学内容,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逐渐体现,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信息教学等内容都在培养新一代的人才,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学到新时期的新技术,同时还能培养自身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在初中教学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首先可以体现现代化技术,满足整个初中教学的教学水平,对初中的教育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还可以间接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素养,在学习中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学生可以主动通过信息检索学习教材以外的内容。因此,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面对应试教育,更要考虑信息技术的自身价值和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和手段保证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围绕书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实践学习,保证学生可以真正地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基础教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思路和创新理念,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让学生占据信息技术课程的主体地位。

二、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

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考虑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初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特点。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经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实践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努力创新,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将科学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实践教学为主,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真实价值。

在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教学质量是否提高,教学的方向是否正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学术知识和职业素养,让自身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起到更大的作用,让教学的目标更加深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考虑教学方法的多方面整合,确保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价值得到真实的体现,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正确地掌握信息技术。

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有巨大的教学价值和内涵的,教育工作者要多加重视,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拓出更广阔的未来,让该课程有更好的实效性和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沈俊卿.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成为智慧课堂[J].广西教育,2012(30).

篇4

关键词: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学习动机 理论 关系探析

人们的任何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与制定也必然受到一定的学习动机的影响。《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即《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那么,学习动机及其理论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究竟有哪些指导意义,《标准》中又是如何体现这些的呢?

一、学习动机对编制《标准》的指导意义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起动机制。[1]学习动机包含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诱因是能激起有机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如食物、水、名誉和地位等。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在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中,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所以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而学习期待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主体去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学习期待也是学习动机结构的必不可少的成分。

课程实施涉及到具体的教学行为,在直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动机理论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教学。课程实施把计划变为行为,所以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过程。即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1.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

教师能够将直观、现实的情境引入课堂,或者将学生带到这种情境中去,必定会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估算”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游戏。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背后贴着价格标签158元),一共五个,我们做一个“猜价格游戏”,猜一猜它们值多少元钱?

生:200元。

师:大了。

生:150元。

师:小了。

生:160元。

师:大了。

……

通过以上游戏,枯燥的数学“估算问题”就变得生动形象了,而且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合理进行评价

我们可以采取奖赏、表扬、评分和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奖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好相反。当然,奖励如果使用过多或者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奖励与惩罚。评分与竞赛在激发学习动机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竞赛过于频繁,就会对学习动机起到消极作用,对团结协作与合作交流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慎用,而适当地进行竞赛反而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对学生产生一种激励作用。

二、《标准》的编制如何体现学习动机及其理论

《标准》全面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对学习动机理论都有所体现。

在课程“基本理念”之中,总体概括了《标准》的各个部分,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学习动机激发的重要性;在“课程目标”部分,总体目标除了包含“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以外,还强调了“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1]在“内容标准”中,除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还包括“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与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中更是充分体现了学习动机的思想,“课程实施建议”是按照三个学段进行阐述的,但三个学段之间大同小异,下面将对该部分具体进行阐述。

在“教学建议”中,教师的教学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其中第一条建议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标准》中具体阐述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2]以上建议就是在强调创设情境的重要性,这点建议在《标准》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合理,能够利用有关学习动机的思想指导广大教育工作者,给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评价建议”中,《标准》主张:“注意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2]过程性评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标准》还主张“在第一学段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在第二学段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2]评语一般更多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由于各学段学生年龄差别比较大,评价的方式也会不同。奥苏伯尔提出:“成就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1]学生在不同学段会显现出不同的内驱力,所以,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会增强。因此,在第一学段一般以鼓励性的语言评价为主,而到后两个学段逐渐应以鼓励为主,批评指正为辅,这样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标准》中一味强调鼓励的一面,有时非但不能正确体现真实情况,反而容易滋生学生的骄傲的情绪。

学习动机及其理论与《标准》的编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动机为《标准》的编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使《标准》的编制更加具有科学性;《标准》的编制充分体现了动机理论的有关观点。当然,由于《标准》仍需我们通过实践进一步加以改进,使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冯忠良,姚梅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5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067―01

基础教育中的美术课程,其角色定位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中是非常尴尬的,被急功近利者列入“小三门”而边缘化,这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惑和干扰。结合基础教育环境的特点,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要想实现其特有的价值和功能,教师就必须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课程观。正确地认识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认识到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它能提供其他学科所不能提供的教育价值,这些价值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生活,创造生活。所以,没有美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二、人文性质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

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一种公民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它的教学思想、课程内容、教学方法都要符合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简而言之,就是要与专业美术教育区别开来,充分认识其人文性,让中小学美术课程成为“必修的艺术文化课”。

三、美术课程的情感性可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

情感性是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质,我们可以利用美术课程的情感性处理学生的情绪、态度,让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合理释放,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同时,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体现着真、善、美等人类的最高价值,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感悟、分析,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能力将会得到不断提高,人格将会得到不断完善。

四、美术课程能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用美术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是一种分享人类经验的特殊方式和语言,具有直观性、持久性、微妙性。大哲学家黑格尔曾将美术尊称为人类各民族最早的老师,因为美术能再造环境和气氛,唤起人类微妙的感受和体验,这是语言文字所不能企及的。因此,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共享人类文明,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美术课程可以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研究证明,一个人所获信息的80%以上都是由视觉提供的,达芬奇曾说:“视觉是人的心灵与外界沟通的要道,是最准确的感官。”因此,培养视知觉能力,是教育的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由于美术是诉诸于视觉的艺术,所以惟有美术课程在训练人的视知觉方面效果最为明显。它能使学生对视觉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兴趣,使视觉灵敏、快捷,有效注意的时间延长,分辨层次变得丰富,从形式中获取对应感情的能力增强。

形象思维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与人的创造能力密切相关,它主要依据形象进行思维。一个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其形象的储存有关,一个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人肯定是一个形象储存丰富的人。形象思维是艺术活动,尤其是美术活动中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所以美术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丰富形象储存,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六、美术课程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源源不绝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美术活动是我们接触最早的操作活动之一,美术课程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技术训练和培养技术意识的功能。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能获得一种初步的技术意识,可为将来从事技术性的工作提供经验,降低学习技术的难度。

七、美术课程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篇6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现代体育教学理念普及下特别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是体育教学的重点。而在体育教学中实心球教学是主教材,在教学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围绕实心球技术的形成,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通过追求体育技术课堂教学器械、场地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创新,并采用目标定位、静态定型、图解定位;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实心球技术水平。

关键词 实心球 教学 策略

一、实心球课堂教学实践――问题之反思

(一)技术教学,要领难掌握

实心球是发展上肢、腰腹肌爆发力和协调力的运动项目,它是评价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测试项目,常作为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手段。在实心球技术层面,很多学生对关键技术没掌握,往往会出现出手动作不正确、投掷角度不对、身体力量不足等情况。

(二)空间局限,欲望难释放

很多教师为了预防安全和便于管理学生而不能充分利用场地,限制了教学活动的空间和范围,抑制了教学组织,使学生不能充分放开手脚进行锻炼,学习兴趣和锻炼欲望得不到充分释放。

二、实心球课堂技术教学――提升策略

(一)转换思维方式,开发新型体育资源

1.器械的开发。在一节普通的体育课上因为器械太重很难移动或者人数多器械少,教师在课上讲解示范时间多,学生练习的时间少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谈不到技术的掌握。

2.场景的开发。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有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应遵循青少年认识和情感的变化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要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有效学习

1.游戏激趣法。在《寻找合理角度》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你抛我接”游戏,学生在自己的投掷区内,双手向前掷实心球(纸球),要求学生投过标志线,而另一组的同学在掷出后能迅速追上纸球。

2.情景欲动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寻找合理角度》一课中老师带领学生通过“火车进隧道”的游戏来激发学习热情。

(三)注重目标定位,促进学生技术形成

1.静态定型法。体育教学有时候方法单调、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厌烦情绪和造成疲劳。所以,在练习时要不断变换方法手段,选择恰当的练习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1)坐姿定型法:在实心球教学过程中练习者坐在一块垫子上,面对掷球方向,双手握住(纸球、排球、实心球、等),先向后侧“反弓”至最大限度,并且另一名同学辅助,一手扶腰另一手扶背一起协力。(2)跪姿定型法:练习者双膝跪地,面对投掷方向,双手握住(纸球、排球、实心球等),置于头后上方,肘关节后拉充分伸直,上体适度后仰,然后躯干带动双臂向前上方将球投出,出手角度适中。

2.图解定位法。(1)动作定位法:在实心球教学中教师首先采用图片直观对所学的技术动作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对所学的技术动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逐步提升到理性的认识。(2)角度定位法:教师在实心球技术教学中采用图像直观对所学的技术动作进行讲解和分析,学生通过对不同出手角度的抛物线进行对比,对实心球的出手角度形成理性认识,从而掌握正确的出手角度。

3.整体协调性。(1)蹬摆协调练习法:用力蹬地前,持球身体后仰,主要目的是为了后脚(踝关节)快速发力摆脱静止,它需要有快速的爆发力,要求前腿(支撑腿)支撑住动作不要变形。确保身体重心落在后腿上,身体形成“满弓”确保重心合理的移动。手臂快速鞭打的同时,后脚用力向前上方蹬地,送髋的同时,前腿蹬地支撑。(2)静力协调练习法:在侧身弯腰锻炼数次之后,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进行侧身静力支撑,主要培养学生两侧的腰腹肌力量,组织学生向右侧身,用右手小臂和脚把身体支撑立起来,与地面组成一个三角形,腰和腿都不可以弯,保持这个姿势约一分钟,换另一侧重复这个动作。做2-3组。

三、实心球课堂技术教学――蝴蝶之效应

(一)调动学生锻炼意识,发掘学生体育潜能

运动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仅挖掘了学生在实心球技能方面的潜能。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体育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体育活动。

(二)丰富学校体育文化,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校园体育文化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与挑战中,都会去克服战胜它们,才能真正体会和享受体育的快乐。有了体育的技术素养兴趣爱好作为基础,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全国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与健康》教材(水平四课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季浏.《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水平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错误 成长 反思 探索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6-0105-02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习过程是一种传授式和纠错式结合的教学,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极易隐藏,许多教师也因害怕错误而采取“严防、死堵”的方法避免学生出错。而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经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发生,如果还一味地将这些“错误”隐藏,实际上是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充分给学生尝试“错误”的机会,让学生在“错误”中丰富知识,发展能力、锤炼个性,课堂中因“错误”而产生的教学价值不容忽视。

1 让“错误”成为成长的历练

“错误”的出现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普遍现象,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的生成发展,就决定了学生容易犯“错误”。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课堂中大都有出错的经历,而一旦出现“错误”,学生的神情是慌张的,同时会很沮丧的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怕出错,学生课堂中对有创新和挑战性的问题都选择沉默,不愿意跟教师直接交流,而更多的是选择与同伴一起研究。

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利用“错误”的回答来引导学生,可以让学生在每一次的纠错中得到成长的历练。例如,教师有意带头出错,并向学生寻求帮助,激发学生对“错误”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从内心接受“错误”,形成一种对待“错误”的纠错观。然后在学生能坦然接受错误之后,开始有意挖“沟”,为学生制造出错的机会,让全班学生面对同一个错误,建立问题意识,在体验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答辨,提高探究的实效性。有了正确对待“错误”的态度,以及解决“错误”的经历后,当再次遇到“错误”时,学生已经能够卸下包袱坦然面对。每个人都会本能的追求成功、逃避失败,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正视错误,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受挫力,使学生的内心在一次次的交流与碰撞中强大。

2 让“错误”成为反思的动力

错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产物,是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副产品,是正确的先导,反思的动力。[1]在教学中,错误的出现势必引起学生的关注,迫使学生思考产生错误的原因,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解构事物现象的本质,重组知识的链条,建构某种知识的意义和使用范围。

课堂中教师将“错误”产生的原因自然的展开,给予学生自主处理新问题,学会在复杂情境中进行思辨、分析、推理的机会。比如在《图片的组合》一课中,当学生运用绘图软件,将非白色背景的图片粘贴至场景时,出现了“狗皮膏药”的现象,这一错误有力地激发学生去反思自己的每一步操作。在观察、对比的过程中,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设置透明样式的操作方法能过滤背景色)相互作用,发现凡是白色部分(无论是背景还是图案)都能够变成透明的样式,而其他颜色的图案却仍然呈现在场景图案之上,难以完美地实现组合图片的任务,在新、旧两种经验产生矛盾的过程中,学生大胆提出:“将组合图片设置成透明样式还可能与绘图软件中颜料盒的背景色有关”,这样的“错误”是一种动力,从提炼问题到分析问题最后获得启示,在启示的基础上体验主动构新知识的过程。

3 让“错误”成为探索的源泉

探索的前提是问题,问题来源于“错误”,只有与学习主体密切相关的真实性问题产生的“错误”,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迫不及待地去解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探索问题的欲望。

“错误”常具有刺激的功效,迫使学生驻停,牵引学生进入探究阶段,这样就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知识。特别是经过教师提炼、预设的典型错误,更能够诱人深入,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来体验探索的乐趣,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制作栏目版面》的一课中,我利用上新课前的一道复习题:“运用Word的文本框工具,将一段文字设置成有背景的图片”作为错误的伏笔。接着,让学生在文字下方绘制“心形”图案。这样就造成所有学生出现“心形”图案置于文本框上方遮挡文字或置于文本框下方被遮挡的错误。面对出现的错误我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每组分发了“一张不透明的长方形纸张、一张不透明的心形图案、一张透明的写有文字的幻灯片”三样学具,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进行探究性学习,逐步领悟“分层设计”的理念,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横向联系,联想到“设置透明文本框、叠放次序”两项操作,从而在探索中解决问题,体验探索的乐趣,不断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4 让“错误”成为创新的因子

正确的思维结果常被用来模仿;而无意识的“错误”却可能激发创新的火花,能给人以新的启迪与诱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如果巧妙地加以利用,会成为学生创新的元素,在这些错误元素的吸引下,学生的思维被进一步发散,学生的脑海里会不断涌现出许多新鲜、奇特的想法,这些鲜活的因子让学生们备受鼓舞,大胆尝试,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利用教学过程中学生“错误”操作,激发出创新的因素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创造的精神。在《绘制组织结构图》一课中,课本只给出通过改变给构图样式库的方法来修饰组织结构图,经过这样修饰的组织结构图,几乎都一样,没有独特的个性,缺乏创造力。改变这种现状源于一位学生没有按照要求选择样式而直接改变自选图形,他的这一项“错误”性操作让学生发现自我创作的可能。在分析这个学生操作行为的基础上,我发现,要想自主设置不同的自选图形作为结构图的图形,必须先将样式还原回默认状态,有了这样的前提,才能随心所欲地创作出独一无二的结构图,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

“错误”是教学活动对于人的认知和发展的必然经历,是教学价值的负载活动。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2]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思维火花的闪现,是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教师预设机智的展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稍 纵即逝的“错误”,正确创造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资源,相机诱导,唤起学生对完美与成功目标的向往,从“错误”中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在体验错误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成长,品质和毅力得到了锤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发展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彰显了课堂教学的魅力。

(厦门市民立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9)

参考文献:

[1]华应龙.课堂因差错而精彩――数学课堂“差错资源化”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08(10).

[2]应永平.让学生在“尝试错误”中获得成功的体验[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9).

[3](美)加里・鲍里其.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师大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文科高等数学 素质教育 课程价值 教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部分有志之士提出给文科大学生开设高等数学课程,培养文科大学生的数学素质。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课程的开设首先、甚至唯一关注知识的传授。这种误解导致一部分人或将数学知识的传授作为数学教学的目的,或认为在有限的课时内传授不了多少数学知识而否定在文科开设高等数学课程。还有在教材建设方面,到现在为止虽然陆续出版了一些教材,但由于我国各高等院校院系结构、学科布局的千差万别,办学层次与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模糊带来的诸多问题和各种地缘因素引起的诸多差异,使得其使用效果还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文科高等数学的课程价值以及教材。

一、数学教育对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塑造文科学生的科学精神

数学的特征,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和结论的精确性。数学的功能,是社会、科学、认识、教育和文化功能。数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影响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观察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运用文献资料的方法。数学本质、特征、功能和方法的运用,可以为高校文科学生提供量化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弥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不足,训练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可以提供模型化方法、公理化方法、数学试验仿真方法等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高度简洁、统一、和谐的美学方法;可以提供定量的符号化、形式化的表述,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整理自然、整理社会,还有助于“整理他们的头脑”; 可以提高文科学生智能素质和文化素质,使之形成严谨、细腻、坚毅、务实、追求真理等优秀品格和陶冶崇尚善美的情趣;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此可见,在高校文科开设高等数学课,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处理和解决人文学科中普遍存在的数量化问题与逻辑推理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的数量化甚至数学化趋势使大学文科专业所设置的课程越来越需要数学的支撑,虽然眼下还没有达到类似数学在理工科中的重要程度,但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前沿领域则已经发展到不懂数学的人望尘莫及的阶段,这是近年来许多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普遍感受到的发展趋势,一些与数学关系密切的学科分支与方向如:数理语言学、计量史学、教育信息处理学等研究热点的蓬勃兴起也无疑有力地说明了数学工具与思想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生机和活力。对于有意进入相关研究领域的大学文科毕业生来说,在本科阶段就掌握必备的数学工具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意识,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良好发展铺垫更好的基础。但是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不可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但可以通过文科高等数学的学习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有利于终生学习。

二、提高文科高等数学课程教材质量,实现文科高等数学课程价值

1.文科高等数学课程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文科高等数学教材和文科融合不够。作为课程建设重要一环的教材建设, 虽然已经有许多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突破, 具有文理结合的特点。但是大都受到工科高等数学的影响, 局限于工科高等数学内容的删繁就简,还是停留在传统理工科高等数学的基本套路里。使用这样的教材, 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这与开设文科高等数学的初衷相差甚远。

转贴于

其次,教材中对数学史的安排缺乏合理性。现行数学教材中仅有少量的数学史知识,一般还作为附加成分单独用方框圈起来,有的与所在课本内容有一点联系,而更多的则没有联系,仅仅是课外读物。老师课上不讲,课后也不要求学生读。因为考试不考,学生也就不去理会,形同虚设。还有部分现代数学史的内容对文科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学生根本不能理解。

最后,文科高等数学教材与高中教材的衔接不够。高中的教学内容在进行了多年的教学改革后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一方面,现在高等数学中许多知识点已经被放在高中课本中。另一方面,许多原来的内容已被删掉。这直接影响学生下一步的学习,但现在的教材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2.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合理安排文科高等数学课程内容

首先,文科高等数学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组成部分, 其追求的目标不应只是传授数学知识, 而更应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塑造文科学生的科学精神。微积分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应用,是许多课程的基础。微积分应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部分里,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和积分为主要知识点。微积分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是与极限思想有关的,因此极限的数学定义必须给学生解释清楚。现在大部分文科高等数学对于极限的分析定义只字不提是非常不可取的,当然这个定义是比较难懂,但是这个定义恰恰最能体现微积分的思想,锻炼学生抽象思维。此外, 应适当强调现代数学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应适当突出有关数学理论的思想性和某些具体方法的启发性,特别是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应写得尽量地详细,以适应一般文科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使文科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基础对其今后发展的意义。

其次,应重视在数学知识教育过程中, 贯穿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教育。通过数学史的教育, 培养文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应有的客观态度;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培养文科学生思考的逻辑性和科研的严谨态度。但要注意不能搞史料罗列照本宣科,而要与课本中的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到引导辅助学习的作用。数学教材中不但要有具体的数学史料更要注意数学精神的宣传,注意整个数学成果的产生及其背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探索数学观念的历程,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例如数学一贯被认为是严密精细的科学。学生也从来不怀疑所学知识是否存在问题。但数学的严密性是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仍存在对巩固数学基础、探索数学意义等问题还有争论,数学是发明还是发现等热点。让学生了解这些,从而少一些盲从多一点探索,对启发思维培养创新是有好处的。

总之,高校文科数学教育急需发展, 特别是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 教材建设及理论框架的建设都急需改进, 必须吸收一批有能力、数学造诣高且知识面宽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投身于文科数学教育改革中去。

参考文献

[1]张国楚,邮继征. 高校文科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1, (9) :79-80.

篇9

Abstract: Paradox has long been ignored in 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Some fruitful application of the paradox has been conducted by the author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value of applying paradox in higher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some misleading practice.

关键词: 悖论;悖论教学法;高等数学;误区

Key words: paradox;paradox teaching methodology;higher mathematics;misleading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O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013-02

0引言

悖论是逻辑学名词。如果某一理论的公理和推理,原则上是合理的,但在这个理论中却推出互相矛盾的命题;或者证明了这样一个复合命题,它表现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的等价式,那么,我们就说这个理论包含了一个悖论。二元论的思路决定了我们始终生活在悖论之中。诸如“满头头发和秃子一样”等等,事实上,这些悖论中同时蕴涵着各种各样的数学思想。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将其加以整合,并灵活地把握与控制,悖论将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悖论在高等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实践

在一次课堂设计中,笔者抓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悖论,进行了一些有利于教学的尝试和探索,让那些看似矛盾的存在产生了有益的张力。

当讲解“级数”这个概念时,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建构了“有限”、“无限”和“极限”的概念,但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约束和局限,运用起来总是拿捏不准。在课堂上,笔者引入了著名的“阿基里斯追龟”悖论――众所周知,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的信条受到无理数的冲击后,另一位哲学家芝诺(Zeno)针对当时对无限、运动和连续等人们认识模糊不清的观念,提出了多个违背常理的悖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阿基里斯追龟”了。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里跑的最快的人,但如果他前面有一只乌龟(正从A点向前爬),他永远也追不上这只乌龟。理由如下:他要追上乌龟必须要经过乌龟出发的地方A,但当他追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距离,到了B点,他要追上乌龟又必须经过B点,但当他追到B点的时候,乌龟又爬到了C点……所以阿基里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介绍完这个悖论后,教室里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有学生提出要驳斥这个悖论很简单――抓一只乌龟来,让它在距自己10米地方向前爬行,然后从后面追上乌龟,演示给大家看。所谓实践出真知。笔者对此方案给予了肯定,但指出学生仍然没有把握这个问题的实质,关键的问题是要从逻辑的角度找到它到底错在哪,或指出他的推理过程有什么问题,或指出他所用的逻辑前提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阿基里斯追龟悖论恰好切合了无限级数求和的概念,利用学生已知的有限级数求和和极限处理方法,笔者引导学生讨论并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给出了无限项求和的可能性,进而引出其基本思想方法。循序渐进,逐步递推,得到了良好的课堂结果。其实践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2悖论在高等数学课堂中的教学价值

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适时、合理地运用悖论教学法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并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这在教育学理论中被称为“悖论教学法”,实际运用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既符合心理学的规律,又切合学习理论的要求,还与我们倡导的新教学理念相呼应。

2.1 悖论――数学课堂的调味剂,激发学习研究兴趣悖论(paradox)来自希腊语“para+dokein”,意思是“多想一想”。所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悖论有点像魔术中的变戏法,它使大家在看完之后,几乎没有―个不惊讶得马上就想知道:“这套戏法是怎么变成的?”当把技巧告诉学生时,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引进深奥而有趣的数学世界之中。

学生都有维持认知结构平衡的倾向。当面临问题无法纳入原有认知结构,或问题的结论与认知结构相矛盾时,就会导致认知失衡,产生一种“紧张感”。为了解除这种“紧张感”,使认知结构重新平衡,学生就会产生认知动机。这时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而求知问题一旦得以解决,认知结构在新的高度上重趋平衡,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高等数学教学中悖论问题的本质是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状态,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受到冲击,从而远离平衡。正因为如此,悖论就成了一种十分有价值的教学手段:巧妙利用悖论自身“似是而非”的奇特性,设置认知冲突,给予学生强烈的思维冲击。巧妙设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

2.2 悖论――数学史上奇异之光,古为今用追根溯源数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一万多年以前。同时,数学也有自己的发展过程。由于严格性被公认为是数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因此如果数学中出现悖论会造成对数学可靠性的怀疑。如果这一悖论涉及面十分广泛的话,这种冲击波会更为强烈,由此导致的怀疑还会引发人们认识上的普遍危机感。在这种情况下,悖论往往会直接导致“数学危机”的产生。按照西方习惯的说法,在数学发展史上迄今为止出现了三次这样的数学危机。也正因为如此,数学史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也是“悖论的产生――悖论的解决――新悖论的产生”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这也同时是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重大发展的过程。

在课堂上适时地引入悖论,古为今用,也就不自觉地在遵循数学本身的“发现――发明――创新”的规律,努力再现或创设数学发现、发明的情境。这个过程让学生了解了数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数学发展观,可以使抽象而枯燥的高等数学学术形态变得具体而生动。

2.3 悖论――波澜之后还其本原,摈弃浮华回归生活爱因斯坦曾提出,提出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往往只是一个数学方法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问题则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悖论无疑是高明而巧妙的问题。人脑本身并不存在悖论,悖论来源于生活。所以说,悖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现代高等数学的内容愈来愈丰富,教师在课堂上面对数学演绎系统的抽象性、严密性往往津津乐道,却忽视了它的应用性,离生活越来越远,这也是“高等数学无用论”的端倪所在。而人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才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数学抽象的基础是客观世界的量与形,数学的作用虽然不像螺丝刀、老虎Q这一类工具,但是一旦涉及事物间的深层关联,自然要用到数学。由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有意识地抓住这类“原发性”的悖论,与生活挂钩,与实践相连,并对其及时作出响应,组织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探讨和交流、分析并归纳、抽象再概括,使之成为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本原问题”。扎根于学生的常识和经验,超越对数学技巧性的过度追求,深入到情境性问题的数学核心;让学生经历类似数学家的数学活动过程―数学的猜想、合情推理、试误探究、检验、证明等,并不断重组常识或经验,掌握所教主题的数学本质。

3悖论在高等数学课堂中的误区分析

诚然,合理地运用悖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我们在实际课堂实践中也存在一定误区。

3.1 悖论是“错误”,应予以回避传统的数学教学理论一般观点认为:数学教育应当尽可能避免出现差错或者谬误,尤其是要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悖论。在这个“正确”理论的旗帜下,数学课堂实践就是“正确”数学结论集合展示,概念、命题的推理、演绎也只是表演和习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对悖论往往持回避或漠视的态度,要么一带而过。在数学史上,回避悖论的态度无法缓解“数学危机”;同样,在数学课堂上,回避悖论、灌输“正确理论”,也只能让学生获得一些“死”的概念、符号或程序,却无法触及真正的数学。矛盾是生活的常态,承认其存在,并不表示对其束手无策,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矛盾,使主体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

3.2 悖论教学法,课堂的“法宝”悖论只有在配合适合的教学内容,在适当的课堂环境下提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科学,推理演绎是其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充满了创造性。现代数学在方法上最明显的特色是它的演绎性,就是由基本定义与公理出发,经逻辑推论到所有定理的发展方式。并不是所有的数学概念、原理都适合悖论教学法。数学一旦形成了基本概念,就可以依据其内在规律,衍生出新的概念和定理,而不需要借助外界刺激。因此,我们不必刻意地、机械地把这些数学史上或生活中的悖论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强加入高等数学教学。否则还有可能混淆视听,造成负面的教学效果。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某些核心概念、定理有机渗透,给予学生强烈的思维冲击,不断“拷问”与反思,在悖论的反驳与论证中加深知识的理解。选择的悖论素材既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原有认知,又要指向新学习任务,使悖论消除后所得的新认知便是教学目标(或阶段性目标)的达成。

4总结

当今的高等数学课堂,既是有界的又是开放的,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氛围,既尊重个体意见又鼓励团体看法,既保持沉默又有论争。由此,悖论适时的引入和探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对高等数学所具有的美妙、多样,甚至“幽默”的鉴赏力,培养辨证唯物主义的数学观,在严密的推理演绎之后还数学以本原,能动地开展丰富的数学思维活动。

参考文献:

[1]刘二中.芝诺悖论若干解释的辨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08).

[2]叶林.悖论在数学基础研究中的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04).

篇10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联系生活;教学创新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开始朝着生活化、自主化以及探究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基于教材进行教学情境的建构,呈现出全新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术的魅力,体验其中的乐趣,进而达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1.深入探究

探究性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重要的目标和方向,在“造型”“设计”“欣赏”以及“综合”等学习领域,通过表现、应用和评述,深入进行探索,进而明确美术课堂教学的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增强美术学习的情趣性和挑战性,突出美术的学科特色,强化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巧妙融入美术教学当中,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联系生活

将小学美术课堂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观察到美术元素,从美术教学中发现生活的影子,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开阔视野

美术属于艺术类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主体开始由教师转向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以美术课堂为基础,向着未知领域和方向进行探索,开阔视野,在该过程中积累知识和锻炼能力,获取成功的经验,体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

1.美

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在教材、课堂以及生活中发现美,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积极的影响。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小画笔的童话》一课中,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能够巧妙地运用色彩,并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树木是绿色的、太阳是红色的、雪是白色的,而彩虹有七种颜色等,都能够在学生的画纸上予以展现。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将生活中的事物描绘出来,正确、合理地使用色彩,从中表现出美的一面,这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2.教育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基于美育,能够让学生从中学习到知识和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在《我的家》一课的教学当中,不仅有对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以及绘画能力的考查,同时需要让学生在绘画中表达自己对家和家人的热爱。设置课题,描绘家中最美的一角,在绘画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语言或文字的描述,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表达,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创新

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美的创造,它需要通过作品描绘事物并表达情感。在美术的实践活动当中,创新是作品的生命力。基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进行未知事物的探究,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路径的新思考

1.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需要对学生的年龄层次加以考虑,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教师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予以正确的组织和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不再受限于固化的教学模式,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教材进行教学情境的建构,能够让学生自由想象,对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开发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2.生活化教学

将小学美术课堂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基于教材内容,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美的元素,围绕生活中的事物设计课题,作为学生的美术任务。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自身对生活中的事物以及实际问题的理解,在作品中一一予以展现,同时进行情感的表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提高其综合素质。

总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进行,要基于审美价值、教育价值以及创新价值等价值取向,转换教育思维,构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开辟全新的教学路径,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生活化教学,突出美术教育价值,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对其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