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规定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商管理规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商管理规定

篇1

保护公司与客户的商业秘密,维护公司的安全与利益。

二、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定义

(一)公司的商业秘密系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不为公众所知悉,系指该信息不能通过公开渠道(如:报纸、新闻、出版物等)由外界直接获取;

2、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系指该信息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公司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

3、经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系指包括设置保密警示标识、制订保密条款、签订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的实施。

(二) 前款所述之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

1、公司管理、财务、人事等方面的系统设计、制度文本内容及方法;

2、公司公共关系的内容与方法;

3、公司客户名册;

4、公司经营计划与营销策略;

5、招投标的规划与标底;

6、客户资料;

四、本制度所称之载体系指载有公司商业秘密内容的:

(一)各种工作底稿、文本、电子磁盘及其他载体(含正本、副本、影印件、传真件、摘抄件);

(二)公司《文件档案管理制度》规定的各类秘密文件、资料等。

五、保护原则

保护商业秘密的工作,遵循积极防范、层级管理、既确保商业秘密之安全性又便利于各项工作的原则。

六、责任部门与人员

(一)由综合行政部负责公司商业秘密监督、管理事宜。

(二)公司全体员工负有保护商业秘密的责任和义务。

七、保护措施

(一)在《****公司个人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商业秘密保护条款,员工在聘用期与解聘后规定期限内须承担规定的义务。

(二)公司根据需要,可要求专案和有关人员签订对特定事项的保密承诺书。

(三)行政部对电脑设定完整的文件目录和子目录系统,并根据需要设定管理密码,由专人控管;同时公司与密码控管人签定保密责任协议书。

(四)行政部对传真机、复印机统一管理,由专人使用,建立严格的使用登记管理流程。

(五)行政部建立严格的管理流程对公司发文进行管理。

(六)行政部负责根据《文件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对各类载体设置警示标识的工作。警示标识包括:密级标识、字样及“不得复印”、“不得携出”等特定字样。

八、泄密应急

(一)员工发现公司商业秘密有可能泄露时,均有义务报告主管部门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二)公司商业秘密已经泄露,发现人与当事人均有义务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即采取补救措施;

九、泄密责任追究

(一)当公司商业秘密已经泄露,公司有权追究当事人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篇2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设工程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水库、堤坝等工程。

第三条市建设局是我市商品混凝土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监督本规定的实施。市建设局下设散装水泥管理站,负责全市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销售、运输和使用的管理。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协助市建设局做好本辖区范围内建设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管理工作。

市交通局、水利局各自负责本部门专业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下列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

㈠石岐区、东区、南区、西区、火炬区范围内的建设工程;

㈡*年7月1日起,各镇范围内的下列建设工程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

1、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含本数,下同)的建设工程;

2、宽度9米以上的市政道路;

3、最大单跨40米以上或总长100米以上的桥梁建设工程。

㈢*年1月1日起,各镇范围内的下列建设工程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

1、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

2、高度50米以上的水塔、烟囱等建设工程;

3、所有市政道路、镇级以上干线公路、人行天桥、桥梁、过街隧道、地下室、停车场、人民防空建设工程等。前款规定范围以外的其他建设工程也应逐步使用商品混凝土。

第五条因受交通、施工场地等客观条件限制或因其他原因难以使用商品混凝土,确需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建设单位(业主)或建筑施工企业应在施工前按管理工程项目的隶属关系向市建设局或镇政府提出申请,经市建设局批准,属交通、水利工程的,由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报市建设局备案,方能进行现场搅拌。

抢险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有困难的,可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但须在工程完工后报市建设局备案。

第六条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建筑工程,其工程概算、预决算应按商品混凝土价格编制。工程概算、预决算间出现差价的,建设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等单位可参照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根据市场变化的工程定额协商解决,交通、水利工程有行业专项定额的参照该定额协商解决。

第七条凡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建设工程,必须使用有资质企业生产的商品混凝土。

第八条本市范围内的商品混凝土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向市建设局申请资质。新设立的商品混凝土生产经营企业,应先到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并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方可到市建设局办理资质申请手续,取得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后方能从事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和销售。

第九条经批准设立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使用旋转窑的散装水泥。企业还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严格按国家标准和规范组织生产,定期进行原材料质量检测和混凝土拌合物的各种性能检测,把好原材料和混凝土成品的质量关。

第十条散装水泥专用车,商品混凝土运输车和输送泵车为工程特种车,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工程特种车辆通行证。工程特种车辆应当保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并采取相应的防渗防漏措施,严禁随地冲洗车辆。

篇3

    一、本市行政区域内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已购公有住房允许上市出租。

    已购公有住房的范围按照《北京市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执行。

    售房单位与职工在房屋买卖合同中有关上市时间限制的约定无效。

    二、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租应当遵循自愿、公平和等价有偿的原则。

    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租后,出租人不得再次购买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公有住房。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已购公有住房不得上市出租:

    (一)以低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规定的价格购买并且没有按照规定补足房屋价款的;

    (二)已经被列入拆迁范围并已冻结户口的;

    (三)擅自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

    (四)法律、法规以及建设部、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不得出租的情形。

    四、符合下列条件的已购公有住房可以上市出租:

    (一)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

    (二)无本规定第三条所列的情形;

    (三)所有权共有的房屋,已取得其他共有人的同意;

    (四)已设定抵押的房屋,已取得抵押权人的同意。

    五、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租的租金由租赁双方当事人协商议定。

    六、租赁双方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租赁合同,并应当在合同签定之日起30日内到房屋所在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手续。

    七、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租后,出租人取得的租金收入应当依法纳税。

    八、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租,出租人应将租金中所含的土地收益上缴财政,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九、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租给外地来京人员的,按照《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租赁房屋管理规定》执行;出租给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港、澳、台同胞的,必须经市建设项目涉外安全审查办公室批准。

篇4

第一条  为了规范商品期货交易的财务行为,保护商品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和其他投资者权益,正确进行财务核算,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涉及的名称,具有如下含义:

保证金,是指期货交易中确保买卖双方履约的一种财力保证,具体表现为期货经纪机构存入期货交易所或客户存入期货经纪机构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在初次买卖时交存的保证金,为初始保证金;交易开始后,交易者按期货交易所或期货经纪机构通知补充的保证金,为追加保证金。

结算准备金,是指期货经纪机构在期货交易所存入的、为交易结算预先准备的款项。它是尚未被合约占用的保证金。

交易保证金,是指持仓合约占用的保证金。

平仓盈亏,是指按合约的初始成交价与平仓成交价计算的已实现盈亏。

浮动盈亏,又称持仓盈亏,是指按合约的初始成交价与结算日的结算价计算的潜在盈亏。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参与商品期货市场运作的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包括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机构和期货投资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个体和私人合伙投资者。

国债、外汇等金融期货不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从事商品期货交易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增强风险观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接受主管财政机关的财务监管和政府期货监管部门的业务监管。

期货交易所的主管财政机关为期货交易所所在地的省级财政部门。

期货经纪机构、期货投资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主管财政机关,依其出资者的预算管理级次和行业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

第二章  期货交易所

第五条  期货交易所由会员依法组建,其注册资本分为均等份额,由会员以“会员资格费”的形式认购。

期货交易所(包括其所属期货结算部门)执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本规定另有规定者除外。

第六条  由会员投资组建的期货交易所,其净资产归会员共同拥有,由理事会负责管理。

对会员投入的资本以及其它属于会员的资产,期货交易所应保证其安全与完整,并保持较强的变现能力,只能用于改善会员直接的交易条件、弥补损失,或购买可上市流通的国债,不得用于其他经营目的的投资。

第七条  期货交易所须为每个会员提供一个基本交易席位。如会员另外申请交易席位,期货交易所可按既定标准向该会员一次性收取席位占用费,作为应付款管理。

每年按占用席位和期货交易所理事会审议通过的标准向会员收取的年会费,计入当年营业收入。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向政府期货监管部门交纳的监管费,计入营业费用。

第八条  期货交易所不以盈利为目的,实现的税后利润不得用于分配红利,应全部转作盈余公积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亏损。

经期货交易所理事会审议批准,期货交易所可从年度净利润中提取一定数额的公益金,用于期货交易所购建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经期货交易所理事会审议批准,期货交易所在净资产达到足以抵御市场风险的一定规模时,可以在一定期间对会员给予降低或免收手续费的待遇。

第九条  在持续经营期间,经理事会审议批准,期货交易所对申请退会、转让会员资格或被取消会员资格的会员,在其结清所有债务之后,对会员资产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因会员在基本交易席位之外增加席位而缴纳的席位占用费,按原数额予以退还;

(二)列作营业收入的年会费,不予退还;

(三)构成注册资本的会员资格费,如会员申请退会或被取消会员资格,可在年度终了后,按其原认缴数额予以退还;如会员按章程规定转让会员资格,则不予退还。

第十条  期货交易所对每个会员交纳的保证金,必须分别开设帐户核算,列作流动负债管理,在银行单独开户存储,对银行计付的结算准备金存款利息应转付给会员。

第十一条  期货交易所可接受会员对其应追加保证金的财产抵押。当会员不能按要求追加保证金时,期货交易所可以依法处置抵押财产,用于弥补该会员亏损。

依法处置会员抵押财产所得收入弥补该会员亏损后还有剩余的,应当返还给会员。

期货交易所接受会员的抵押财产,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可上市的国债抵押时,按市值折价的比率不得小于10%。

第十二条  期货交易所对每一交易日的全部交易帐目必须在当日结清,并通知会员。至少应当按月制定固定格式并加盖结算专用章的资金结算核对单交付会员,作为会员核查交易帐簿记录的依据。

第十三条  期货交易所必须加强会员的保证金管理,在每个交易日结束时,必须结清所有会员的平仓盈亏和浮动盈亏,相应调整盈利会员与亏损会员的保证金帐户金额,实行每月无负债结算制度。对会员的浮动盈利,不得作为开新仓所需的保证金计算。

第十四条  会员合约成交或履行实物交割时,期货交易所应按规定向会员收取手续费,并全额计入营业收入。

对某期交易量比较大、手续费支付比较多的会员,可以采取在下期减收手续费的办法给予优惠,不得向会员单位或个人支付佣金、回扣。

第十五条  期货交易所应当按向会员收取手续费收入(含向会员优惠减收部分)20%的比例,从管理费用中提取风险准备金。但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期货交易所法定注册资本10倍时,不再提取。

风险准备金属于期货交易所资本损失备抵资金,必须单独核算,以货币资金形态专户存储,专门用于弥补风险损失,不得挪作它用。

由于期货市场剧变或不可抗力事故等原因导致不能收回的各项债权损失,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由期货交易所理事会批准,应以风险准备金进行弥补。累计的风险准备金余额不足以弥补的,应以以后期间按规定计提的风险准备金进行弥补。

期货交易所实行风险准备金制度后,不再计提坏帐准备金。

第十六条  对会员在期货交易中违约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期货交易所应以违约会员帐户的保证金给予补偿;如其保证金不足补偿时,期货交易所代其补偿,并享有追索权。确实难以收回,符合坏帐核销条件的,经期货交易所理事会审议,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以风险准备金予以弥补。

期货交易所对违规交易的会员实施处罚所得的罚款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处理,实物交割过程中的违约罚款除外。

第十七条  期货交易所购置为期货交易服务的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可按财务制度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实行加速折旧。

第十八条  期货交易所本身不得从事期货和现货经营的交易。

进入实物交割程序后,期货交易所因空头会员违约无法提交货物而不得不公开征购交易货物的,或者因多头会员违约没能接收货物而不得不拍卖交易货物的,作代办业务处理。实际征购价格与多头会员交割价格之间的差价或者实际拍卖价格与空头会员交割价格之间的差价及有关费用,由违约会员负担。

在实物交割过程中,因出现实物质量、数量、交款或交仓单时间等违约问题,期货交易所对责任方实施的违约罚款,应当划转给受损方。

第十九条  期货交易所对保证金、手续费、交易盈亏等的资金结算和划拨,一律通过转帐结算进行,不得以现钞进行结算。

第二十条  期货交易所应按国家有关财会制度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年度财务报告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提交期货交易所理事会审议,并报送主管财政、税务机关和政府期货监管部门。会员有权了解期货交易所的财务状况。

第三章  期货经纪机构

第二十一条  期货经纪机构属于在期货市场从事中介服务的经济组织,除本规定另有规定外,执行《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财务制度》。

第二十二条  期货经纪机构向期货交易所缴纳的会员资格费,作长期投资处理,并按历史成本核算。

在基本交易席位之外增加席位而缴纳的席位占用费,作为其他应收款管理。

向期货交易所支付的年会费,在业务过程中发生的电话、电脑、信息资料、培训、业务招待及房屋租赁等各项费用,作为本期营业费用处理。

第二十三条  期货经纪机构申请退会、转让会员资格或被取消会员资格,在清结期货交易业务后,对所欠期货交易所的各项费用应予补交;收到期货交易所退还原缴纳的会员资格费,作收回长期投资处理,如有差额,作为投资损益处理。

由于期货交易所为非盈利会员制法人,作为期货交易所会员的期货经纪机构从期货交易所收回的投资,不得超出原缴纳会员资格费的金额,期货交易所依法实施清算除外。

第二十四条  期货经纪机构对申请开立帐户从事期货交易的国有、集体及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国家规定查验其主管部门或董事会的有效批准文件,查验其主营业务范围及其财务状况,以认定其是否具备期货交易资格。未经查验确认,或经查验不具备期货交易资格的,期货经纪机构一律不得收取其开户资金。

第二十五条  对从事期货投资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和私人合伙投资者(以下统称客户)申请开立交易结算帐户时,期货经纪机构应按政府期货监管部门规定先与客户签署必要的开户文件。特别是对国有、集体及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取得客户法定代表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指定其开户资金调拨人的证明,并办妥预留印鉴等相关手续。

期货经纪机构必须按每一个客户开设保证金帐户进行明细核算。

第二十六条  期货经纪机构接受客户交易委托,必须控制在客户存入保证金所允许的风险范围内。对客户的浮动盈亏,应当按日调整客户的保证金存款帐户金额。对客户的浮动盈利,不得作为开新仓所需的保证金计算。

期货经纪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度。对自身管理不严、错单交易等造成的客户交易损失,应当自行承担,按本规定第三十四条进行处理。同时,要按内部经济责任制度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期货经纪机构与期货交易所及客户之间的保证金往来款项,分别作为应收款和应付款进行结算。

收到期货交易所转来的结算准备金存款利息,视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处理。对客户交存的保证金,不再计付利息,所得利息收入计入期货经纪机构本期损益。

第二十八条  期货经纪机构在交易过程中,可接受客户对其应交追加保证金的财产抵押。其中用可上市流通的国债作抵押时,按市值折价的比率不得低于10%。

在发生损失而客户不能及时追加保证金时,期货经纪机构应按协议规定强制平仓,并依法处置客户提供的抵押财产,以弥补其未及时追加保证金而造成的各项损失。

衣法处置客户提供的抵押财产所得收入,弥补该客户损失之后还有剩余的,应当返还客户。

第二十九条  交易达成后,期货经纪机构应按规定向客户计收手续费,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取的手续费全额计入本期营业收入,应付期货交易所的手续费计入本期营业支出。

期货经纪机构不得采取回扣方式招揽客户。向客户提供业务优惠时,可采取降低手续费收费标准的方式给予优惠待遇。

第三十条  通过平仓或交割了结合约时,期货经纪机构按客户指令平仓或履行交割形成的该合约初始成交价与平仓或交割价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客户已实现的平仓盈亏,并按规定与客户进行盈亏结算。

第三十一条  期货经纪机构向客户计收手续费,结算客户保证金、交易盈亏等款项,必须每天向客户提供成交记录单、平仓盈亏清单、浮动盈亏清单及资金结算帐单等凭证,作为客户入帐的依据。

如客户属于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款项收付必须通过转帐结算进行,不得以现钞方式结算。

第三十二条  期货经纪机构在交易过程中,应坚持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加强对客户保证金结算款项的管理。

对于客户因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或者因客户逾期未偿付超过3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作为坏帐损失,确认后,按第三十四条规定处理。

前款规定将逾期3年未予收回的应收帐款确认为坏帐损失处理时,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期货经纪机构应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其他性质的期货经纪机构按章程或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期货经纪机构应完善包括交易员在内的职工工资分配制度,对不属于本单位正式职工的临时招聘的工作人员,可按最高不得超过手续费净收入4%的比例和合同约定的方式从营业费用中列支劳务费,并依法代扣代缴其个人所得税。

第三十四条  期货经纪机构可按手续费收入减去应付期货交易所手续费后的净收入的5%提取交易损失准备金,计入营业费用。但交易损失准备金达到相当于期货经纪机构注册资本的10倍时,不再提取。

交易损失准备金作为期货经纪机构的一项长期负债,应单独核算,专门用于抵补期货经纪机构按本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自行承担的交易损失,以及按本规定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确认的坏帐损失。交易损失准备金不足以弥补的损失,计作本期损益。

期货经纪机构依法进行清算时,交易损失准备金按前款规定弥补损失后仍有剩余的,列入清算财产处理。

实行交易损失准备金制度之后,期货经纪机构不再计提坏帐准备金。

第三十五条  期货经纪机构购置的为期货交易服务的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可按财务制度的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实行加速折旧。

第三十六条  期货经纪机构应按规定编制和报送财务报告和会计报表。向主管财政机关和政府期贷监管部门报送的年度会计报表,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第四章  期货投资企业

第三十七条  企业从事商品期货交易,应谨慎入市,加强财务控制。

企业用于交易的资金要符合本规定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入市之前经过企业领导集体讨论,听取财务部门意见,确定最高投资限额,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或董事会批准。

企业入市交易,需以企业名义进行,不得以任何个人名义(包括法定代表人)从事交易活动,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供资金委托期货经纪机构以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人从事期货交易。

连续三年发生亏损或支付不能、涉临破产的企业,不得入市交易。

第三十八条  企业从事商品期货交易所需资金,必须有合规的来源。下列资金不得用于期货交易:

一、有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

二、企业内部职工集资款或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住房周转金等对个人的负债。

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不得为期货交易而向外单位拆入资金或专门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申请借款。

第三十九条  企业财会部门要在保证金限额内做好资金的安排和调度工作。对期货交易人员提出的保证金需求,必须经过认真审核,报企业主管财务经理或总会计师批准后拨付。

第四十条  企业作为期货交易所会员支付的会员资格费,作为长期投资处理;为取得基本席位之外的席位而支付的席位占用费,作为其他应收款核算;支付的年会费,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转让会员资格、申请退会或被取消会员资格而收回的会员资格费,应冲销长期投资;如有差额,作为投资损益处理。

企业因违规交易被处的罚款,扣除责任人员承担的责任赔偿后的余额,报经企业法定代表人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十一条  合约成交或履行实物交割时,企业实际向期货经纪机构或期货交易所支付的交易手续费,计入本期费用。

企业委托期货经纪机构交易,按规定支付手续费后,不得再向经纪机构的单位或个人支付佣金、劳务费等。

第四十二条  企业通过平仓或履行实物交割了结期货合约时,应根据成交记录单和期货交易所或期货经纪机构出具的平仓盈亏清单及资金结算清单,将已实现交易盈亏作为本期损益处理,不得挂帐。

企业从事期货交易,应单设损益帐户进行核算。年度实现的期货交易盈亏为:

期货交易盈亏=平仓盈亏-交易手续费+会员资格变动收益第四十三条  对尚未进行反向交易的已买入或卖出的期货合约,因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形成的浮动盈亏,企业应根据期货经纪机构或期货交易所出具的浮动盈亏清单和资金结算帐单调整保证金帐户金额,相应地作为一种待处理财产损溢设专户核算,不计入本期损益,但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应予说明。

第四十四条  企业因管理不善或市场剧变及其它不可预见因素导致保证金不足,应立即采取止损措施,并积极补充追加保证金。同时,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主管财政机关报告,其他企业应当向企业领导或董事会报告。

对于已强制平仓发生的亏损,必须如实计入本期损益;持仓部分,要加强财务监控,不能将浮动亏损提前计入本期损益。

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企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应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和行政责任。

第四十五条  企业存入期货经纪机构或期货交易所的保证金,与期货经纪机构或期货交易所之间的资金结算,必须单独核算,并通过开户银行转帐结算,不得以现钞方式收付结算。

企业期货交易人员与资金结算人员必须严格分开,期货交易人员调度存在期货经纪机构或期货交易所帐户的资金,必须经过财会部门审核,并报企业主管领导批准。

企业财会部门对存在期货经纪机构或期货交易所帐户的资金,要实行逐日盯市制度,每天根据期货经纪机构或期货交易所出具的有关帐单,及时核对,及时调整帐务,加强监督。

第四十六条  企业因合约到期未平仓而履行实物交割时,应依据期货经纪机构或期货交易所资金结算及有关单据,先按结算价对冲平仓,计算平仓盈亏。然后,空头方企业提交实物交割仓单,并按结算价开具增值税发票;多头方企业即按结算价支付实物交割款。

进入实物交割程序,期货经纪机构或期货交易所结转实物交割款后,多头方企业购进商品以及空头方企业销售商品,有关价格、税金、费用等财务处理均按现货商品购销业务进行。

在实物交割过程中,因出现实物的质量、数量、交款或交仓单时间等违约问题,由期货交易所实施经济处罚。责任方支付的违约罚款列入营业外支出,受损方收到的违约罚款计入营业外收入。

第四十七条  企业进行商品期货交易执行本规定后,其余财务管理问题仍按财政部统一制定的分行业财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企业法人以外的其他经济组织从事商品期货交易的,比照期货投资企业执行本规定。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各级主管财政机关要加强对期货交易主体的财务监管。对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机构以及期货投资企业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对违反规定且不予纠正的,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十九条  经政府期货监管部门批准兼营商品期货业务的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其自营业务部分应按“期货投资企业”执行本规定;其业务部分,应比照期货经纪机构执行。

第五十条  本规定之前,各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机构及期货投资企业实际做法与本规定不符的,在本规定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采取措施进行过渡,改按本规定予以规范。

篇5

关键词:工商管理 企业转型 企业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经济市场的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企业的日常经营带来了极大影响。为了能够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让企业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保证充足的发展动力,我国很多企业都开始进行转型,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在企业进行转型的过程中,工商管理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企业必须按照工商管理模式的要求对内部管理进行重新梳理,实现流程再造。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以及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否进行成功转型。企业转型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必须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1、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分析

企业转型指的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完善,行业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和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企业固有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向进行转变,同时,对企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也进行相应调整,以此来使企业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体现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工商管理对企业能否进行成功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工商管理的外延,几乎囊括了财务管理、企业运营管理、企业结构管理以及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所有能够对企业经营管理起到直接影响的相关内容。而且,企业工商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企业经营活动规律、企业管理理论、企业工商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转型中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运用工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转型决策失误而导致企业转型失败的情况。

2、工商管理在企业转型中的重要影响

2.1、明确企业转型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大环境的改变,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开始采取“价格竞争”的竞争模式。这种竞争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企业利润的逐步降低,致使一部分企业的经营陷入了泥泞状态,进退不得。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其中一部分企业开始进行企转型。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工商管理工作都做的不是很好,对我国企业的转型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所以,为了有效解决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企业转型过程中,一定要将企业工商管理工作重视起来,避免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出现违反我国工商管理规定的状况。同时,通过工商管理工作的完善还能够使得企业的管理人员明确企业转型对企业本身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优化企业资源,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建立工商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避免在转型过程中因为对企业自身情况的不了解而做出错误决策,增加企业转型难度。

另外,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开放的思想和创新的思维,不能固步自封,不要固执的认为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工商管理工作已经做的很到位,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也已经很成熟了,只需要按照固定的程序完成企业转型就可以了。而应该以开放的思想和活跃的思维,来认识和学习工商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与时俱进,保证工商管理在企业转型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促进企业成功转型,持续发展。

2.2、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下以及管理工作效率差一直是我国企业运营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个最主要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开始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以此来促进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由于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我国的企业之间开始出现一些不正当竞争,破坏了我国市场秩序,严重限制了企业顺利转型。通过加强企业工商管理,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有效打击违法违规企业,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使所有企业在按照工商管理的相关规定来进行经营管理时,正当竞争,形成良性循环,既保证企业利益不受损害,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企业转型摒除不利因素,促进企业向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3、工商管理可以正确指导企业转型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决策者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以及更加快速的发展步伐,往往会在决策上有意无意的忽略掉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是国家政策改革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如此一来,就会为企业以后的经营发展留下法律安全方面的隐患,一旦出现问题,轻则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受损,重则可能直接导致企业发展的衰弱和倒退。而企业转型中工商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就可以对企业转型进行正确指导,促使企业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条件下更好的完成转型,既保证了企业转型的顺利进行,又不会为企业日后的经营管理留下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工商管理部门在为转型企业提供帮助的时候也要进行审核管理,对于一些发展水平低下、生产技术和设备满足不了发展需求、经营管理效率差的企业,工商部门应该进行详细调查,没有达到标准就不允许其进行转型,禁止为其提供资源。而对于一些满足标准成功进行登记的企业,工商部门则应该给予大力支持,保证其企业能够顺利完成转型,避免出现资源浪费。

4、结束语

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行业利益空间的缩减,都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企业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而在这一过程中,工商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工商管理才能保证转型在企业中顺利快速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忠禹.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科技产业,2010(04).

篇6

关键词:工商管理;市场经济;关系探讨

国家工商管理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经济发展效率,与市场经济之间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协调企业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企业经济体制,保护合法权益,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1国家工商管理职能

1.1监督职能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具有较为良好的监督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交易过程以及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有效地规范工作人员的自身行为,使市场交易的科学性、合理性得以保障,有利于市场秩序的维护。同时,工商管理也可以作为市场活动的裁判,更好地提升市场经济发展的秩序性[1]。

1.2加强合作效率

国家工商管理不仅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还需要监管相关经济体制以及公共服务效率。工商管理作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促进企业与市场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工商部门,设定了较多的系统部门,要求能够更好地提升法律效应,对于不正规的经营与合作、违法的垄断等严格惩治,有利于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维护,此类部门的建设,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合作效率,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2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国家工商管理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了解其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就要重视以下几点内容的分析。

2.1市场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基础

我国的建立与发展,是由于人类的进步、商品的生产与营销所形成的。所以,国家建立了工商管理部门,以便于对社会中的商品经营体制进行监督,保证能够更好地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市场经济是由商品的生产与交易形成的,此时,相关管理人员会根据工商管理规定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有效维护,使其能够更好地提升市场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各类生产、交易是工商管理发展的基础,只有良好、正常地维护市场经济发展,才能更好地提升工商管理效率[3]。

2.2市场经济与工商管理之间的促进关系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基础以及前提,同时,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存在较大的促进关系。主要是因为商品的经济效益在不断提升,此种情况下,需要加大力度对相关工作做出重整。以便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序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需要工商管理对市场进行一定的监督与管理,意识到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可以培养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市场经济的现代化,进而体现出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此类现象的出现,有利于为工商管理提供较好的物质支持,使其能够与试产经济同步发展,在规范工商管理的基础上,提升市场经济发展效率。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与工商管理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4]。

2.3市场经济发展促进工商管理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升,先进技术的引进,生产与营销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的优化。此时,企业中的利益主体矛盾增加,不能更好地提升其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健康的引导,单一的市场经济管理制度是不能满足相关管理需求的,再加上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本来就存在较多问题,不能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工商管理相互合作。同时,工商管理可以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完善,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管理需求,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好的管理作用。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工商管理的发展,在彼此监督与管理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经济的发展效率[5]。

3工商管理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加强工商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地改善。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可以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规范。工商管理要求市场经济体制的合理以及合法性,在对市场经济发展行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工商管理设置了市场经济主体的相关制度,可以有效地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秩序,更好地提升制度的规范化,使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强化市场监督。工商管理要求市场主体与市场监督工作的均衡性,主要对市场经济的各类违法情况进行监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垄断问题与不正当竞争问题,工商管理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同时,还会出现侵犯商标权的问题,工商管理应该极力地对企业商标权进行维护。另外,市场经济发展中还会出现各类虚假甚至违法的广告,工商管理应该予以严格的惩治,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对其市场秩序造成不利影响;最后完善社会经济体系。工商管理在对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社会经济体系的完善。工商管理利用自身的行政职能,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与教育,积极地培养规范化市场,这样可以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对社会经济体制进行优化管理,工商管理能够更好地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保证能够更好地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有效地引导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进而提升国家经济发展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市场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结语

市场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其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互相管理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提升市场经济发展效益。国际在执行工商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及时地发现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还要重视先进人才的引进,严格要求工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阶段性地对其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控培训,使其能够有效发挥自身管理与监督的优势。

作者:李娜 单位: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华.浅议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5(28):224-225.

[2]王宇恒.浅议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J].新西部(中旬刊),2015(11):63,79.

[3]冯秀香.浅析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4(27):52.

篇7

(1)制度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会计基础不规范。财务人员配备不足,部分人员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会计记账不规范,财务审批手续不完整。

(3)固定资产管理相对混乱,闲置较多且无人保管,利用率低等问题。固定资产及专项设备规模增长,但管理模式落后、实物管理脱节,再加部门管理权责不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4)财务部门疲于应付日常核算基础工作,财务分析力度不大,还处在低层次的“粗放式的出纳”管理,业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5)隐瞒收入, 主要是在预算时少报上年结余资金和事业收入、决算时隐瞒年末结余资金以及未及时足额上缴收取的行政性收费、罚没款等非税收入等。

(6)拖欠、截留应缴预算收入和财政专户资金,主要表现在:截留、拖欠应缴财政预算的企业注册登记费、商标注册费,经济合同签证费收入;截留、拖欠应缴财政专户的相关管理费资金等。

二、工商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工商财务管理部门违纪问题的产生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客观原因

1.业务经费不足

一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工商行管理部门的减费因素不断增加,导致收入呈现停滞或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监管任务的不断加重,工作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工资以及相关费用支出上升,总体呈现递增趋势。在目前工商财务体制不变情况下,收入和支出矛盾较大,工商理部门经费都出现紧张局面。

2.经费保障能力较弱

由于工商部门业务经费不足,经费保障还不能完全到位,部分地区仍然使用行政性收费来保障工商管理部门的各项经费需要。

(二)主观原因

缺乏科学的理财思想,在工商管理机构内部没有充分认识到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性,守法意识差;没有树立预算观念;没有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公的思想。

(1)财务管理制度、体制不完善,工商管理机构财务公开制度、财务内审制度、财务检查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基建工程管理制度、罚没物资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体制上没有落实新的财务管理关系等,给违法违纪行为提供了漏洞。

(2)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公款私存;职业道德缺乏,工作散漫,不负责任;会计核算和会计基础工作等业务技能不合格。

(3)一些部门仍然使用传统的单机和局域网处理账务,财务监控不仅受到时间、空间、及人力方面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它无法实现行之有效的事前或事中的财务监控。

三、工商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资产管理手段

(1)在资产管理上,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应各负其责,积极协调。相关档案资料应按档案管理规定认真保管。

(2)在资产使用上,应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防止资产受损以及长期占有公物、化公为私现象的发生,对使用公物过程中发生被盗、丢失、毁损等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赔偿责任。

(3)定期核查,保证账实相符。根据《福建省工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运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进行核算。对单位固定资产购置、报废、转让、变卖,财务部门要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按照“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各分局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发生增减、转移、变动情况,并定期进行盘点,以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4)严格审批,全程监督。固定资产购置、调配、移交、报废等重点环节需由监察室监督进行,各科室、分局固定资产处置要填制《固定资产处置申报表》,交局办公室核实,根据处置权限逐级上报审批,各单位无权处置资产。单位负责人及职工因工作调动时,监察室、办公室应监督交接单位和个人使用的公共财物,确保资产不致流失。

(二)夯实会计工作

一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福建省工商系统财务管理软件》的要求建立会计账册,进行日常会计核算,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簿应逐笔登记,日清日结;按照省、市局要求规范支出项目,规范核算程序,规范支出标准,规范单据、账表管理。

二是规范经费核销手续。严格执行“谁经办、谁报销;谁报销、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经办人,杜绝随意报销的情况发生。各项经费核销应按权限逐笔严格审批,财务人员对不符合规范的支出凭据,应予以退回整改;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坚决不予受理。

(三)执行财务公开,接受监督

基层工商所财务情况要公开、透明,并实行定期、如实地公布,以接受群众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收费项目、经费支出、固定资产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可以按季实行。年初公开财务预算情况,年中公开半年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年终公布全年收支决算情况及固定资产、债权债务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四)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按照现代内部审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内部财务审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工作,加大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力度,对审计提出的问题要严肃整改,对专项审计结果要进行通报和追究责任。另外,要加强预决算管理工作,把对预算支出总额的控制变为对每笔支出的控制。

(五)严把财务人员关

一是严把财务人员选拔关。切实把思想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理论基础好的人员选拔到财务工作岗位上来,并引导教育财务人员坚持原则、遵守法纪、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二是严把财务人员资质关。加强财务人员岗位培训和定期集中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鼓励和支持财务人员参加国家有关专业认定资格考试,实行财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六)倡导勤俭观念

篇8

[关 键 词]广西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改课题“广西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1JGB03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永清,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院长,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广西南宁,530006;农植媚,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广西 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4)01-0070-0005一、引 言

在业界,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已近乎一种共识,存在这种共识说明了管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目前,广西有12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每年的应届毕业生约1000人,并有逐年增加之势 ①。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许多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面对实际管理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无处适从。为何会如此?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管理实践活动的时间少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无力探讨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所有问题,仅就广西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实践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二、广西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全面了解广西12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对12所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和部分老师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

(一)基于学生的问卷调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受益者。为了解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知、实际接收实践教学的切身感受和成效,我们就相关问题对广西区内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有19个问题,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收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级、所在的高校等;第二部分为问卷的主体,包括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知,学生所在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现状,对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形式期望、满意度及相关的建议等内容。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网络的问卷星来设施,经过近一个月的挂网,最后收回有效问卷240份,其中男生和女生比例分别为50.27%和49.73%;各年级的分布为:大一学生为7.03%,大二为14.59%,大三为42.7%,大四为29.19%,往届毕业生占6.49%。相关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知度、参与频率及对本校实践教学的评价

被访者中,高达79.46%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非常重要,18.38%认为比较重要,2.16%觉得一般,没有学生认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这些数据表明,广西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可度比较高。而当调查到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频率时,仅有2.7%的学生选择“很高”,14.05%是较高,32.97%一般,40.54%很少参加,9.73%几乎没有;并且只有不到30%的学生对自己学校的实践教学安排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由此可知,目前广西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频率并不高,且满意度较低。

2.学生参加过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形式及其组织者

图1和图2分别反映的是广西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校内(外)参加过的实践教学的类型(可多选),横轴表示学生曾参与的实践教学形式,纵轴表示参与过某种实践教学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百分比。

由图1可知,在校内,学生参加过的实践教学类型比例最高的是案例教学(72.43%),其比例远远高于排在其次的场景模拟(41.08%),且由调查得知,校内实践教学的主要组织者是教师和学校。虽然各高校在校内开展的实践教学情况参差不齐,但总体而言,教师主要运用的实践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和陈旧。

从图2看到,在校外,学生参加的实践教学类型比例最高的是校外兼职,占63.4%,其次是社会调研、专业实习和企业观摩。教师和学生本人作为校外实践教学的主要组织者,比例分别占总数的52.97%和47.03%,且据了解,占比例最高的校外兼职基本由学生自己搜寻参加,内容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要求的相关度仅为一般相关。通过此项调查看到,校外实践教学仍是目前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非常薄弱的一个环节。

3.学生希望参加的实践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

图3直观反映了广西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希望参加的实践教学类型(可多选),其中横轴表示学生期望开展的实践教学形式,纵轴表示希望参与某种实践教学的学生人数占样本总数的百分比。由图可知,校企合作和专业实习排在前两位,并且根据调查,高达90.86%的学生认为只要有机会到企业参加实践学习,哪怕占用寒暑假时间也很乐意。显而易见,学生更热衷于校外的实践教学活动,并且对时间的安排要求不高,他们认为通过校外实践教学能更有效地提高其综合能力,如协调沟通能力、分析能力、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等。

(二)基于教师的访谈调查

在本次调查所涉及的12所广西高校中,涉及到综合院校、工科院校、师范院校、民族院校和财经院校,本文对部分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教师进行了面谈、电话采访或网络访谈,并收集到各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本次访谈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进行,了解各校的教师结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拟实验室建设以及实践教学过程碰到的困难等。

1.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12所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发现各有特色,如广西大学的培养计划包括了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做出非常详细的要求;广西民族大学则正在建设校外专家库,聘请校外专家参与设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适时开展企业家讲座;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的特色在于把学生的具体实践教学项目纳入课程计划等。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各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一些共同不足:

(1)“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依旧存在

从各校培养方案来看,学生四年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实践教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最高的达32.4%,最少的只有6.25%,相差悬殊,但总体观之,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依旧占据绝对地位。

(2)教学计划无弹性,专业特色不明显

仔细比较后,发现不同院校间的课程体系虽略有不同,却在整体上僵化雷同,如民族类院校和部分综合类、工科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几乎一样,未能很好体现自身的教学定位和特色优势。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不同方向之间的特色和优势差异也并不十分明显,甚至所有学生要修的课程如出一辙。此外,有些学校的培养计划多年未变,没有结合广西区内外新的发展趋势,严重脱离了市场需求,在人才培养上显得盲目而被动。

(3)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科学

目前广西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存在理论课时总量膨胀,挤占了实践教学时间的现象,而且多数院校将大部分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安排在学生的毕业期。一方面,这样缺乏层次性的实践教学安排往往难以循序渐进培养与稳定学生良好的实践习惯和综合实践能力,从而无法达到最佳的实践效果;另一方面,有较大比重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毕业季选择考研、备战雅思或公务员考试等,往往容易对该阶段的实践教学活动敷衍了事,继而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状况

采访中,100%的教师认为有效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学校联系社会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助推器,同时也为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提供良好平台。目前在名义上建立有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的广西高校占调查总数的比例超过80%,但真正有效规范运作起来的却屈指可数。据了解,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

(1)培养目的性不强,学生实践流于形式

从调查中了解到,有部分高校在合作企业的选择上并不十分重视其规模和发展方向,忽略工商管理专业不同方向(如房地产经营评估管理和港口管理)的实践差异性需求,实行“一锅炖”政策,培养目的性不强,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在企业观摩与企业见习过程中学校往往疏于对学生的专业指导与互动,使实践教学变成合影留念、“走马观花”,成效微乎其微。

(2)合作动力不足,企业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被访教师认为,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企业往往对与高校的合作不感兴趣,认为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接待,投入一定物资,还要顾虑实习学生会否影响企业正常运作和技术泄密,甚至担心学生的安全保障等,故而对于企业方来说,这种投入与产出比例相差甚远的“交易”并不划算。而即便安排,也多是将学生放在一些业务简单的岗位。

(3)校外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实践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

据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刘二丽博士反映,目前校企难以达成有效合作的原因还由于双方从实践基地何以建立,到项目怎样合作,再到学生如何培训,绩效怎么考核等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大多粗而不精,或是停留在简单的口头协议上,导致合作过程中责任不明,实践效果不佳,校企双方难以建立常态化、稳定性合作,从而增加各方的投入风险。同时,由于量化考核与激励体系的不完善,也打击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在实践教学建设方面的其他困难

(1)缺乏政府和社会的有力支持

据悉,虽然中央曾出台过多个鼓励校外基地建设的文件,但与之相配套的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得并不完善,政府对高校实践基地的建设支持力度不够。一方面,专项基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政府对有意向与高校合作的企业缺乏一定的政策倾斜与激励。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是一项人力物力投入都很大的系统工程,仅靠政府、企业、学校的努力还不够。社会作为第四方,对这方面的重视明显不足,缺乏相应的支持,如实践教学硬件设备、物资的捐赠等。

(2)资金投入压力过大

调查中,所有教师感到资金短缺是广西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据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姚伟民副院长介绍,引入一套完整的模拟实验软件少则需要十几万,多则上百万,这无疑成了校内模拟实验室顺利建设的拦路虎,而即便是进行课程调研、专业实习或校外基地建设,仍是脱离不了“资金”二字。所以,仅从教学成本上考虑,高校教师们通常选择以校内实践教学方法为主(如案例教学法、场景模拟),对学生的实践教学采取缩减、模拟甚至“以讲代练”的权宜之策。

(3)教师队伍结构比较单一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从学生问卷中也了解到,教师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推动者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指导举足轻重。然而目前12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专职教师的比例要远高于兼职教师,且多数是直接从高校毕业任教,缺乏实践经验,对企业的运作和管理认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很好地指导学生。

三、加强广西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策略

结合本次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学者研究,以及国内外优秀的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经验,现对广西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一)立足区域发展,更加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

第一,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陈旧思想。把课外实践活动纳入课程设计总体培养方案中,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学分比例,增加实践课程比重。

第二,教学计划要有弹性,结合区域发展,注重目标培养。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指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等建设的深入,广西面临人才总量不足问题,尤其是现代物流、法律贸易、金融投资、海洋资源开发、能源、林浆纸、石化、钢铁、修造船等行业特别突出。因此,各高校要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出发,不断调整和突出课程的行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注意课程之间的层级性和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着力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

第三,合理调整实践教学时间。把各个实践教学模块有计划地分散在学生四年的学习中,校企双方可实行"3+1"或"3+0.5+0.5"等模式进行合作,甚至可以开设第三小学期(占用部分寒暑假时间)。

(二)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到校外实践基地学习是大部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又恰恰是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呢?

1.转变观念,完善实践教学的计划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及其不同层次的实践需求慎重选择实践教学基地,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发展方向与之是否相符,做到因材施教,并有计划性、分批次地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如主要针对中低年级学生的一般认知性实践观摩和学习,可以就近选点,且企业的类型尽量多样化,从而使学生的感知收获更加丰富;至于高年级学生的实训教学则要选择一些专业力量较强的企业,兼顾中心场地与分散基地,循环轮换式实习,使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积极探索互惠互利的新模式

(1)以项目和技术服务作为校企合作的桥梁

据广西人才网统计,2012年通过广西人才网联系统招聘的用人单位共8245家,同比增长2.21%,且民营企业占87.69%。因此,学校方面应树立合作信心,争取与一些劳动密集型、管理结构比较成熟的企业达成共识。第一,可以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既能有效缓解企业的人力资源压力,又使学生得到实训;第二,充分利用专职教师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签订科研项目,提高企业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学校科研能力;第三,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业务培训,往往还需要聘请高校教师进行理论指导,这也恰恰增加了校企之间的合作筹码。

(2)高校与高校联合共建示范性实践基地

不同高校之间相互协作,可以减轻各方资金压力,提高资源优势,增强对企业的劝服力,此时可优先考虑与一些大中型企业进行合作,建立长期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在政策上,还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如在校园招聘活动中积极为其宣传,扩大企业影响力,并优先推荐合适的毕业生源等。

3.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保障,具体操作可分别从宏观、微观层面着手,就双方合作的项目、合作时间、出资内容、应达到的目标等方面达成共识,并且对学生实践过程的安全保障、实践基地的资料建设等细微问题加以明确。另外,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力度,增加实践教学成绩在期末成绩中的权重,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一定鼓励,如可以优先选择毕业后是否签约合作的企业等。

(三)政府和学校加强重视,并提高资金、政策支持

政府和学校是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推动者,一方面,学校对实践教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改善合作环境,立足实际,提高对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争取政府的帮助。另一方面,政府除了资金上的支持,还应在相关政策上做出倾斜。如对愿意与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合作,并达到一定业绩的企业给予税收、人事、宣传等方面的优惠,以此调动企业积极性,而从长远来看,更多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将加快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四)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离不开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因此,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势在必行。

1.建立师资、企业研习制度,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工商管理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的受益对象不仅仅是学生或企业,通过派遣专职教师到校外实践基地开展课题研究这一良好的平台,有利于教师深入洞悉市场需求,搜集更加丰富的现实素材,把握学科重点,从而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更加凸显方向性和培养目的性。另外,使教师参与到企业的运营管理,积累实践经验,能有效改善专职教师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尴尬局面,有益于建设一支既有学术水平又有实践感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积极引进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优势互补

在建设专职师资队伍的同时,可以面向企业或社会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着重负责那些对实操性、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的课程,做到与专职教师互通有无。校方还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邀请一些行业精英、优秀管理人员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举办讲座,或参与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以及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等。

(五)加强专业的综合实验室建设

综合模拟实验与校外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且前者在教学时间的调度上更为灵活,组织安排上更加便捷,是学生从理论迈向模拟实践的重要环节。

1.规范标准的管理制度是综合模拟实验室建设的前提保证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规范的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对实验室的维护,延长实验器材的使用寿命,而且强有力的监督考核机制有利于学生良好操作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效果。如广西大学的实验中心就设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针对仪器设备购置的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报损、报废的规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都为广西其他高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2.功能多样化是综合模拟实验室的发展趋向

综合模拟实验室不仅要在网络配置的设计上更加方便灵活,实验教材的选择上更加切实可行,还要模拟实验室功能结构的完善和专业多样化,以满足工商管理专业不同方向的学生需求,做到“抓大握小”,如房地产开发方向和财会方向的的实验配备应有所差别,并且针对财会方面的实验除了网上模拟运作之外,其在现场进行各项模拟实验所需的器材也应得到配备。

3.模拟实验软件的引进与实时化是综合模拟实验室的核心

通过网上模拟公司的运营实验,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和对抗演练,常用的有用友企业模拟沙盘、金蝶沙盘企业模拟等,都是基于ERP的设计。在软件引进时校方要注意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软件,根据学生需求建立网络辅助课程培养系统,协助开发商丰富软体中的模拟公司样本,尤其以本土企业模型为主,既方便学生在遇到问题后做调研,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本土企业的运作了解和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另外,注意在软件正式使用之前加强对授课教师、相关工作人员的系统化培训,并注重提高授课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六)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法,互通其他实践教学形式

由调查得知,案例教学法是目前广西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使用率最高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但大部分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感到不够满意。为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充分利用、拓展这种便行的实践形式,建议各高校:

首先,建立案例教学资源库,不断提高案例质量。据悉,哈佛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两年内要学习几百个案例,其内容涵盖了统计学、财务管理等方面。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信息库的构建,无疑有利于案例资源的不断丰富化,也是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良好平台。另外,为了丰富案例库,提高案例质量和专业综合性,鼓励科任教师之间合作设计案例,并以广西或中国―东盟自贸区等为实体。

其次,合理制定案例教学计划,兼顾其他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适当结合其他的实践教学方法,如社会调查、企业观摩等,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结 语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拥有更专业的知识体系,具备更强的适应力和实践素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广西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要立足于广西区内外经济的发展形势,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紧握住实践教学这条主线不放松,牢记实践教学是提升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殷辉,张砚,李道芳.基于德国模式的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4).

[2]舒波.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网络资源与教学过程的整合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

[3]尹梦霞.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以西昌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2012,(18).

篇9

关键词:农机;维修;管理

中图分类号:S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172-1

1 目前蛟河市农机维修管理工作情况

一是努力争取工商管理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联合行文,为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二是积极协调纪检委、发改局等相关部门,申请办理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收费标准,严格按照收费标准开展农机维修工作。三是精心组织3名同志参加农业部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考评员培训学习班,取得农业部颁发的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考评员资格证书,按照省农机修配站的文件要求,在《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展鉴定工作,结合我市农机维修管理和农机生产销售企业现状,对全市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到期的业户换发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全年审核三级农机维修网点120个,并换发放了《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

2 具体措施

2.1 认真学习,广泛宣传

组织各乡镇街区农机人员认真学习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7号《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吉林省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实施工作的通知》、《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相关规定要求。农机站人员把文件精神宣传到广大农机维修者中,做到维修企业户户知晓,维修经营者人人皆知,学法懂法,知法守法。

2.2 规范实施,公开便民

乡镇街区农机站人员认真做好本辖区内农机维修人员和维修业户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及时上报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市农机管理总站对于新申请的业户,要对开业技术条件进行实地核查和资产评定,根据资格评定的情况做出是否发放《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决定,对于《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到期的农机修理部,及时敦促其尽快重新办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2.3 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为了尽快做好农机维修企业的规范发证工作,农机部门将在适当时机组织开展农机修理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2.4 密切配合,严格执法

在做好《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审核发放之前,积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农机维修经营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无证维修,无证从业,无证经营活动的监督查处工作。对违反《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实施工作的通知》的行为依法给予处罚。维护农机维修市场的秩序,保证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保证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对持有工商营业执照,但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的农机维修经营者,敦促其在一定期限内按规定要求申请《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对无照的农机维修经营者,按照规定的要求,督促其申领《农业机械维修合格证》,凭《农业机械维修合格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后经营。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农机维修业户维修条件简陋,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相当一部分维修网点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未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使得农业机械维修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农机维修管理程度有待提高。目前在全市农机维修网点中,个体经营的农机户较多,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在自发和无序中进行,无证经营现象普遍存在。农机维修行业管理组织化程式度不高。建议:一是将农机维修人员的职业技能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二是建议国家财政设立引导扶持农机维修市场发展的专项资金;三是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维修设备购置进行补贴。

4 今后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目标及措施

篇10

[关键词] 商标 商号 交叉冲突 法律保护 一体化

一、权利冲突的产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由于逐渐认识到无形财产的重要性,众多企业纷纷利用商标和商号的影响力占领市场份额,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利益。因此而产生的商标和商号之间的权利冲突也就愈发突显出来了。

有一则案例很好地说明了冲突的存在:1996年11月,Z省W市华光五金锁具有限公司在W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经营范围为五金制品和锁具。1997年4月,S省F市造锁集团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华光”及“HUAGUANG”文字商标,核准使用商品为锁具。而后,F市造锁集团陆续发现W市华光公司在其锁具的包装盒上印有“华光锁具”字样,并在图形商标下方标有“HUAGUANG”字样,亦在公司宣传材料和网站上声称其产品为“华光牌”。据此,F市造锁集团于2002年以W市华光公司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为由向S省Q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相同后商标使用对前商号抑或相同后商号使用对前商标是否构成侵权。由此看来,探讨商标与商号的交叉冲突和法律保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冲突中的基本概念

1.商标和商标权

商标是表彰商品的标志,其功能除了表示商品来源和出处以外,亦有表彰自己的商品与他人商品之区别,并作为广告促销手段的功能。一般而言,同一商标的商品出自同一来源,并具有相同的水准与品质。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商标不仅能保障厂商的信誉,确保交易安全和公平竞争,而且还能大大的降低消费者选购商品的成本。商标权笼统的讲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其性质属无形财产权,核心权利是对商标的专有使用权,同时包括转让权、许可权和继承权等。

2.商号和商号权

商号是一个企业的字号,是商事主体在经营服务活动中区别于其他商事主体的特定名称,其内涵也是商事主体在经营服务活动中表彰自己的名称。商号权是指商事主体依法对商号的设定、转让、继承等享有的权利。关于商号权的性质,通说认为,商号权兼有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属性。一方面,商号是商事主体之间加以区别的标志,其与商事主体的人格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商号关系着商事主体的商誉,其拥有的使用价值可以通过转让、继承等方式获得利益,是商事主体财产关系的主要部分。

3.商标和商号的比较

商标和商号都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其共性在于:(1)都是一个商事主体用以区别其他商事主体的商品和服务的标识:(2)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方能显现而被人们熟知;(3)都起到了宣传的效果并在市场中代表了商事主体的形象和信誉;(4)都可作为财产权而有偿转让和继承;(5)都要依法定的程序取得、变更和消灭并都依法受到保护。

另一方面,两者的不同点亦很明显:(1)商标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等构成,用来区别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来源,采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登记注册,地域效力遍及全国并受注册有效期的约束,主要适用法律为《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等;(2)商号则由简体汉字构成,用来区别不同的市场主体,采用强制注册的方式在各级工商管理局登记注册,其地域效力仅为登记机关所在行政辖区内,主要适用法律为《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

三、交叉冲突产生的根源

1.商标和商号有统一的趋势

本来,商标和商号的作用是引导消费者区分不同的商品服务来源和不同的商事主体,然而由于两者都具有无形性,都只是靠可视的文字、字母、数字和图像等呈现出来的,这就造成了表现形式的混同和重复。商事主体无法通过有形的拥有来对商标和商号进行保护,消费者也无法通过实体上的感知来分辨。然而,事实证明,商标和商号的相似性已经使得两者作为标识的作用日渐渗透,普通大众甚至某些商事主体在很大程度上都对两者产生了认识上的混同。如前述案例,W市华光公司已然混淆了“华光锁具”和“华光牌锁具”的不同内涵,而消费者在“华光”字样面前则更无法清楚的辨识。

2.法律保护缺乏统筹观念

客观上的趋同并没有催生法律保护的统一。相反,目前我国在对商标和商号的法律保护隶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商标主要依靠《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来调整,商号则主要依靠《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调整。各自领域的局限性和法律体系之间的不统一和不协调直接导致了对商标和商号的保护缺乏统筹:(1)《商标法》对商标保护的范围限定过于狭窄,商标的专有使用权只在核定的商品范围内,不适应目前跨行业生产经营现象的大幅增加;(2)《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对商号保护的地域限定过于严格,只在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受法律保护,这对目前跨地区甚至跨国企业的涌现缺乏适应性;(3)商标注册和商号登记的主管机关没有统一,增加了冲突产生的几率。

3.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

商事主体是营利性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质需求。由此,商事主体往往会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利用他人已经占有大量市场份额的商标或者商号的影响力,凭借标识一体化作用、法律保护不统一以及消费者辨识不能等状况,对相同或相似的商标或商号进行抢注和使用,造成市场误导,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四、解决冲突的法律制度建构

我们有必要通过法律制度建构来解决商标和商号之间的交叉冲突,克服经济生活中的搭便车现象,防止混淆和误导消费者的选购方向,提高市场效率。

1.严格界定侵权行为

判定商标和商号的之间的侵权行为必须要有严格的界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中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条和第7条规定,商标和商号之间构成侵权有四个方面的要件;(1)商标中的文字和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相同或者近似,使他人对于市场主体及其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2)商标与企业名称混淆,损害了在先权利人的利益;(3)商标已经注册和企业名称已经登记;(4)符合行使请求权的时效限制。

笔者认为,侵权行为的界定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我国地域广大,商事主体众多,企业名称又采分级登记管理制度,在实务中很难避免重复,因此商标与商号的文字相似不应认定为侵权。其次,我国对注册商标的保护以核定使用商品为限,对商号的保护也以地域为限,不同类商品的商标之间以及不同地域的商号之间的冲突也不应认定为侵权。再次,在我国,商事主体和消费者对相同商标和商号的使用并不知情且没有产生实质利益冲突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侵权责任的追究要以有利益损害为前提。

2.贯彻权利在先原则

在商标法律保护上严格遵循权利在先原则是一项国际惯例,《TRIPS协定》中亦有类似规定。其基本涵义是在后权利的设立与行使,不得侵犯或妨害他人在先已经存在并受法律保护的在先权利。然而,商标和商号的交叉冲突除了后商号侵犯前商标权利之外,后商标侵犯前商号权利的情形亦十分普遍。因此,也就要求我们在考虑权利在先原则的主体是否合格、内容是否合法和时间是否合理等因素的同时,还应该特别注意商号的在先权保护问题。

3.加强驰名商标和知名商号保护力度

对驰名商标和知名商号的特殊保护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目前在国际上,《巴黎公约》和《TRIPS协定》都明确了给予驰名商标更高水平的保护,且不以注册为要件;对知名商号的保护问题,虽没有明文提到,但根据《巴黎公约》的立场仍可推论其承认知名商号的特殊保护。我国现阶段,法律只规定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原则,对知名商号的法律保护尚属空白。

在是否要对驰名商标,甚至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给予特殊保护的问题上,国内学界也曾存在过争论。一方面认为驰名商标的价值和信誉高于一般商标,对普通消费者也有着非常深刻的导向作用,应给予更高水平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担心若忽视一般商标的保护,是否会造成多数企业的商标权受到侵害。对此,笔者以为,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是有必要的,这并不意味着对一般商标保护的忽略,而是鉴于驰名商标更容易遭受侵权所体现的实质公平而已。

一般而言,驰名商标的资格要件是“为广大公众所共识且享有卓越声誉”。当然,此定义中“广大公众”的数量和范围、“卓越声誉”的程度等诸多问题需要根据各国实际做明确的解释。在我国,首先应当将法律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扩大至知名商号领域,再结合公众知悉度和市场占有率等标准对两者做出严格界定。在具体措施上,应将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扩大至具有淡化作用的类似商品,并禁止利用他人驰名商标登记商号的行为;同时应将知名商号的保护区域应扩大至全国,并将利用他人知名商号注册商标的行为纳入反不正当竞争规制。

4.建立全国统一的行政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的企业商号采取分级登记管理制度;商标则采用自愿原则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进行注册。两套体系各自为政,再加上汉字的稀缺性,造成了市场上商标和商号的大量重复使用。

笔者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行政管理部门,总体负责商标的注册和商号的登记,协调两者之间的冲突。这个统一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设置全国性登记注册的查询系统,防止对在先权利的侵犯;可以制定统一的驰名商标和知名商号的认定标准并做出统一的认定;可以集中对冲突中的“相同、近似”和“在先、在后”作出司法确认;甚至可以统一对权利争议进行听证和仲裁。

5.推行商标商号一体化保护

首先是标识一体化。基于商标和商号的共性,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完全可以将两者统一为一个标识,这样既能突出标识的作用,也能降低宣传的成本。具体做法主要是:(1)将商号注册为商标。这种举措可以利用相对较为完善的商标保护制度来弥补商号法律保护的不足。笔者建议可将商号作为组合商标中的一部分进行注册,因为直接将文字商号注册成商标没有图形商标来得直观易接受,同时也会由于文字的差异而在国际市场上受到限制。(2)将商标登记为商号。这种措施无疑是那些至今还没有商号的企业增加商号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形象的宣传和商标的双重保护。

其次,是法律一体化。在商标和商号逐渐一体化的时代,法律规制的一体化显得必要而可行。对此,笔者建议,将商标和商号各自的法律制度整合纳入到知识产权法的体系范畴内,采用统一的注册登记办法,进行统一的权利运行维护,设定统一的权利救济措施,切实加强商标商号的一体化保护。

参考文献:

[1] 曾陈明汝:《商标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美]阿瑟・R・米勒迈克尔・H・戴维斯:《知识产权法概要》,周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吴汉东:《无形财产权通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张今:《知识产权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杨玉熹:《商号与商标:权利冲突与解决》,《现代法学》,199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