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篇1

一是综合分析企业的业务需求:首先要对企业业务部门的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方可以对云战略进行良好部署;因此,IT服务商需要对企业业务部门的需求充分把握,针对业务中存在以及潜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获得企业相关高层领导的支持。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够简单模仿其他企业的成功模式,需要紧密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将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进行科学建设,然后结合经营管理的具体情况来对企业信息化架构进行合理设计,综合考虑本企业的IT环境,明确自己是否需要利用云计算,需要利用云计算的哪些业务,对云的构建模式进行分析和选择,可以是私有云,也可以是混合云,或者是公共云。总之,在分析企业信息化系统需求时,需要综合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充分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比如经营规模、发展战略以及组织架构等,在做系统开发书时,需要进行准确的表述,有完善的内容,涵盖各个方面,综合考虑诸多因素来选择最为合适的项目实施方案。

二是对方案进行合理选择:充分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依据企业需求,来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云计算技术,更好的设计和开发软件平台的应用产品,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对企业软件产品设计以及开发成本进行适当降低,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分项目进行详细分解,对云技术进行合理选择。

三是对云部署进行完善:要想将云部署全面实施下去,就需要结合确定下来的实施方案来合理部署相关的计算资源,比如硬件、软件等等,将全面管理工作落实下去,对服务系统进行构建和完善。其次,在云部署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和完善,那么就需要设置科学的衡量指标,一般依靠的是成本以及客户满意度。然后,对人员计划进行合理制定,对于私有云来讲,需要由相关的云专家来进行构建和管理,对于云交付需要的东西由相关的云服务商客户精力来提供,IT厂商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有着十分重大的任务,需要培训企业人员,保证能够正常使用,同时,还需要保证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都是科学和符合要求的,比如商务信息、管理咨询等,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环境进行净化和完善。

四是完善云计算系统: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将连续的服务提供给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提供的都是可用的服务,并且还需要对云计算进行深入的挖掘,以便将更多的新价值提供给企业,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和漏洞,来对云计算平台中的服务产品进行完善。接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反馈意见和企业发展中更多的需求,来制定专门的方案进行解决和改善。

2、结语

篇2

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建设是基于会计工作以及网络技术两者的基础上所发展的,企业强化会计信息工作的同时,不仅仅能够带动会计技术的发展,也能够提供网络技术的更新。利用网络技术对会计数据的更新不断地提高了企业管理质量,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一个长久地,可持续性的发展工作,这不仅仅是对会计行业的变革,也是网络技术应用的一大挑战,因此加强企业信息技术化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建立健全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结构与模式,这对于企业信息的持续更新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企业现代化的建设,会计信息化工作也有着重大意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企业会计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与模式,改变过往以手工记账的工作方式,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录入数据,不仅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失误,还提高了劳动力,短时间看来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就长远来看,这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的投入成本,有利于企业管理更加快速,便捷,也使得会计管理工作更加高技术化,高现代化,并且能够快速地、更准确地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企业对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了将近20年,在这20年的时间里,我国涌现出了许多既精通会计知识,又了解计算机信息知识的人才,奠定了我国会计技术行业以及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开办自己的企业网站,但其中有64%多的企业没有安全审计系统,若一旦被网络黑客所攻击,企业网站将无法应对安全信息被泄露的危机。从以上数据就可以看出,即使各中小企业已经开始着重建设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但是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仅仅停留在一个浅显的地步,缺乏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全面认识和系统化的整理。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网络技术。

(二)企业对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忽略

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变革和转折点,网络、信息人才三者缺一不可。然而随着科技地不断更新,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高水平的会计信息化工作者,不仅仅需要熟悉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基本的管理流程,也要求工作者能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而对部分年龄稍大的会计工作者来说,很多人对于网络技术的运用都不是很熟悉,将会计工作的技术停留在手工记账上,技术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对于先进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管理的顺利进行,以及适应新市场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会计信息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与分享,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拓展。会计信息化工作不仅能够提高会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还能避免很多由于手工记账带来的失误。因此企业对于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量很大,虽然现在高校对于社会会计人才的输入大大增加,但是面对强大的会计市场,能够适应发展的人才却是寥寥无几。

(三)企业对于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资金投入不够

尽管现在企业对于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十分重视,也将它作为企业建设工作的项目之一,但是由于对于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不足,认为这项工作仅仅是将数据输入电脑中,从而忽视了会计信息工作的关键是将数据达到开发信息、共享信息的模式与状态,结合信息技术将会计数据进行重新整合。因此对于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建设不仅仅是需要一台电脑,更需要对于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会计工作人员进修培训事项的组织。可见对于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投入还有大量的不足,而这一工作的进行也牵扯到新型技术人才的引进,企业资金的配置,以及老一辈会计工作者的变动,这一切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

(四)目前会计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的不够完善

由于许多企业实行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时间不长,没有足够的管理经验,对于会计信息化工作档案的整理及保存经验不足,缺乏实践的经验,很容易造成信息数据的空白遗失和错误,而缺乏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修复和维护,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将企业的信息泄露及丢失。会计的信息化工作是流动性的,需要及时地将信息录入计算机进行整理,例如企业业务订单发票,仓库的进销存数据等等,如果缺乏系统的管理,这些信息都得不到足够的更新,这样容易对企业的保障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三、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方案

(一)新型人才引入,新型技术学习,新型认识的深入

面对高速发展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企业要做到“三新”,首先要做到的第一点就是企业管理者加强对这一新型工作的新认识,深入了解21世纪的今天,网络技术在会计行业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手工记账到电脑键盘输入的变革,更是技术的革新,管理系统的革新,特别是企业高层领导,一定要从信息化社会的角度出发,创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当然企业在建设会计信息化工作时,要积极地引进先进人才,而且不光光是将人才引入,还要由此带动全企业工作人员学习会计信息技术,面对日趋激烈的发展,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素质越来越高,企业经营者不仅仅需要加大对外来新进人才的投入,也要组织老员工定期培训进修,除了具有较高的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和管理能力之外,还要将这一门技术融入网络信息技术中去。这是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和领导者的巨大考验。除了企业之外,国家也要加大对这一类人才的培养,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企业做到微观管理,而国家应该从宏观角度,长远出发,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资金投入,高校教育也要从培养信息化人才的角度出发,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术,高强度的综合性会计信息化人才。

(二)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系统的管理和安全系统的重组

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企业管理系统和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无非是将信息数据合理化,清晰化,安全化,会计信息工作包含了会计业务处理信息,企业经济政策信息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多项信息。作为传统会计技术与新型网络技术的产物,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这都属于商业机密,它的安全性要求十分严格,面对猖獗的网络犯罪分子来说,唯有加强会计信息工作的安全性是解决安保问题的最好手段。

(三)加强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创新

篇3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信息;信息化建设

一、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

(一)财务信息化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和控制的必然选择

随着企业集团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和集约化发展,对于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和控制要求也随之提高,企业集团由于其分散经营管理模式的特点,需要借助于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管控能力,以增强企业集团自身的竞争实力和经营水平,实现企业集团战略发展规划。对于企业集团来说,财务信息是其加强集团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规范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流程,增强财务信息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进一步提升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因此,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集团加强内部财务信息的管控。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现战略规划的客观要求

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角度来看,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集团实现整体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框架,其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按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与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以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为驱动,整合企业集团内部资源,强化内部控制,以防范财务风险为目标,逐步改进并推广财务信息管理流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构建一套全面、完整、科学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集团战略规划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难点

(一)财务核算模式的选择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集团已运用会计电算化来解决会计核算工作,但普遍缺乏从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的角度分析财务管理工作,并进行网络化、系统化的设计和应用,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和控制。对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中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会计报表管理缺少有机结合与联系,对于财务管理一体化管控还尚未建立起成熟的运作机制。一些大型企业集团采用财务管理软件,其关注重点在会计核算上,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还未形成,无法充分共享集团财务数据集成、资金集中管理,难以满足企业集团对下属公司财务管控的实时性,以及制定决策提供及时的财务数据支持。

(二)财务信息系统标准的选择

许多大型企业集团采用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品牌不同,其下属公司或企业所采用的财务信息系统可能是自身研发的或其他品牌的软件,这就使得企业集团实现整体财务信息管控一体化带来了难度。不同的财务信息软件开发商所设计的关注领域、经验和技术手段都有所差异,企业集团在统一财务信息化建设时,还需对不同财务系统中数据进行有效对接。在具体建设财务信息系统时,应注意:一是标准统一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各项会计核算标准、标码设计要求一致,规范集团内部财务数据标准,保证财务数据整合后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口径一致。二是建立适合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组织结构的信息体系框架。在建立整个企业集团会计核算体系时,充分考虑集团下属公司的层次结构,明确企业集团会计实体、纳税实体等提供的会计资料和数据。

(三)财务信息内部控制风险

企业集团由于经营规模较大,管理结构复杂,在财务信息化制度建设中信息质量控制的难度较高,包括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等风险。企业集团在财务数据口径一致的前提下,为避免企业集团利益受损,有必要针对财务数据质量加以控制和监督。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集团已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以防范财务信息失真风险,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和控制工作,从而有效地发挥预算管理的预测、控制、协调、激励职能,促进形成完善的财务信息质量控制体系。

(四)财务信息化建设流程的科学性指导

财务信息化建设流程需要依据企业集团的总体战略规划来制定,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以科学化、目标化的理念来指导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对信息化建设流程加以控制和协调。目前,许多企业集团的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和控制战略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建设规划应加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有效指导财务信息化建设流程,避免人、财、物力等不必要的浪费。另外,一些企业集团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上仍采用分权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现代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存在着管理基础薄弱、制度规范缺乏统一标准、权责不清等情况,因而,有必要对现代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财务流程加以改进和指导,以实现企业财务信息流程与企业集团业务流程相一致,更好地将信息化建设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加强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对策

(一)加强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与配套制度和管理模式相结合

首先,在全面分析企业集团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基础上,统筹兼顾企业集团的当前与长远发展,制定总体的发展战略,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流程、手段、方法等内容,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按照计划有序地开展。其次,为了规范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目标与整体发展战略一致,应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职能,健全集团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选择适合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财务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企业集团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另外,加强财务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统一化,并与企业集团的业务流程一体化,实现业务信息与财务数据之间的协调统一,提高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控制能力。

篇4

关键词:信息化;供电企业;信息安全

随着电力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供电企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在先进的信息技术之上,抓住信息化建设这一机遇,才能成为高效率、高水平的一流供电企业。

一、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1、市场化程度不高。长期以为,供电企业是我国国有垄断型企业,处于国家电力部门严格的监管之下,计划经济的氛围较浓。这就使得供电企业也具备了其它一些国有企业的特性,那就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生产与管理,而不注重成本、销售与投资回报,这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与盈利理念不符。

2、信息化投入与总资产比重失调。据相关机构统计,在我国100多家供电企业中,超过60%的供电企业对信息化投资不足,其用于信息技术研发和设备购买的资金只占总资产的0.4%,只达到发达国家平均8%信息化投资水平的一半[1]。

3、信息化孤岛现象严重。在我国,供电企业取垂直一体化式管理,即国家——网省——地市三层管理体制,但是各网省公司之间管理模式存在着比较大的区别,即使在同一个网省公司内部,各地市之间也存在差管理体制上较大的差异。这些都阻碍着我国供电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4、信息化观念相对滞后。目前,在我国供电行业仍然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企业的指导思想,重生产和重安全的观念根深蒂固。虽然供电企业逐渐加大了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但是与生产与安全比起来,还是不能相提并论。

二、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供电企业中信息化人才的短缺

激烈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供电企业要想在信息化浪潮中处于不败之地,人才是关键。但在现行的供电企业中,存在着以下一些情况阻碍着人才的培养与发挥。①供电企业在开展技术专家、技术能手、技术骨干建设时,往往只强调电力技术和技能方面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信息人才、专家的培养,这让信息人才感觉在企业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缺少更多发展的空间。②在供电企业中,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即懂业务管理的不懂信息技术,懂信息技术的又不懂业务管理,企业业务与信息技术相互不能有效的整合。③当前,供电企业中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与保持机制,人才激励扭曲,绩效考评制度不合理、不健全。

2、缺乏统一的行业信息化标准

电力信息化标准的空白是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尚未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供电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技术标准、信息编码、规范也不统一;甚至一个大型的供电企业下设的十几个系统也各自拥有代码,有的连名称都不一样,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与当初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初衷相背离[3]。一些盈利较好的供电企业,为了实现多部门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实现一站式的服务,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新购买硬件,设计软件,整合资源方可实现目的。

3、供电企业的管理系统相对滞后

根据Charles M. Savage 在《第五代管理》一书中将企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供电企业还处于第二阶段:严格的等级制度,即金字塔式结构。虽然金字塔式结构的企业责任分工明确,便于管理,但这种互不干涉的顺序模式也存在着许多如协调性、灵活性等问题,特别是在对产品与服务都要求很高的供电企业来说已经不在适合了[4]。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对供电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和各企业、各部门的协调性要求越来越高,组织结构的变势在必行。

4、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性不高

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和运用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企业业务系统的运作,包涵了许多企业的商业机密。因此,安全问题是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第一个问题。若真的使企业信息化、自动化陷入瘫痪状态,其带来的损失将有可能超出企业的负荷。目前,造成我国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我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各企业使用的安全软件五花八门,甚至一些电子政务网站干脆连防火墙都没有安排,或者一些部门安全了一些杀毒软件,但只是留于形式,并没有随时的更新和升级;二是,计算机的管理人员与应用人的安全意识薄弱,殊不知竟有75%以上的安全问题是由于组织内部人员的不正常使用引起来的。

篇5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和企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必然途径就是要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首先,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数据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并且可以被快速搜集、实时传递,实现会计信息的及时高效传输,方便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进行会计信息的使用。同时,信息化的会计信息数据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浏览、查询、加工和处理,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资料,减少决策风险。其次,会计信息化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进行的设计,既具有核算经济业务的功能,又有管理控制和经营决策分析等功能,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人的参与。会计信息化不像会计电算化只是一个简单模拟的仿真系统,而是一个人与计算机相互作用的智能化系统,实现了人机交互。第三,会计信息化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会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实现了只要权限允许,就可以合法地获得信息资源和会计数据。在企业内部,每一个部门都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共享,及时地使用和传递各自所需要的信息,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会计信息化观念

目前部分企业由于没有更多的外部激励和压力,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没有认清会计信息化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单位日常信息数据处理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外部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工作进程的加快,这些对一些企业管理者来说都与自身无关,并没有真正地认清信息化建设对整个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就造成很多企业会计工作效率低下、漏洞较多,从会计数据中不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发展的状况,对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监督有待提升

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内部管理制度还存在不明确的现象,给企业生产和经营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不便。企业会计信息化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给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化处理工作也带来了不便,同时增加了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影响了整个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所以企业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做好监督目标和要求的制定,对企业自律监管的内容、性质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划和部署。

(三)会计信息化软件问题有待处理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处理工作都已经实现了电算化,同时也制定了相对完善和具体的核算制度。但是企业在会计其他领域却没有较多地应用,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和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会计信息化软件在很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将企业会计信息化软件扩展到企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做好和完善企业会计管理信息化。

(四)会计信息配置系统相对薄弱

企业在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运用,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运行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很多方面都不是很完善,主要还是进行财务核算工作的简单处理,没有形成系统的会计信息化披露体系。对于企业来讲,当前会计信息化披露体系存在的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信息传播速度较慢。为了提升整个披露系统的速度,需要企业完善整个会计信息配置系统,但是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配置相对落后,出现了客户信息和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不能为企业领导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依据,使得企业领导难以做出科学的决策,进而导致企业发展落后。

(五)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复杂和系统性强的工作,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需要那些懂会计知识又懂计算机知识的人才,因为会计日常的工作主要是在会计学理论知识基础上还需要进行计算机系统操作。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比较落后,特别是缺乏复合型专业背景的从业人才,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数据,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但是目前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造成企业会计工作不能正常有序地开展,进而影响到我国企业各项工作的进行。

三、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措施

(一)树立科学管理理念,理顺管理关系

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时,需要科学管理理念的支持,更要做到结合会计信息化的需求,理顺管理关系,进行企业会计工作流程的重组,从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系统。因此需要企业必须树立科学管理理念,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业务流程的重组,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二)做好企业会计信息化软硬件工作

为了改善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环境,做好企业会计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工作,需要政府的协助和扶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进行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需求的软件。企业要针对自身会计工作的现状,进行会计软件的科学调整,推动我国财务软件功能得到全面的发挥,实现企业财务和业务的有效处理。同时企业需要了解财务信息系统发展的规律,结合企业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特点和要求,进行财务信息系统的有效选择,为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会计信息系统测试和试运行

当会计信息系统初始化完成以后,还不能马上投入使用,必须进行系统测试,这主要是为了测试系统设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会计信息系统测试主要是通过模拟企业日常核算业务流程,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实际的会计操作,一旦发现系统设置中的问题,可以及时改进,以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接下来就是试运行,如果企业对会计信息系统软件高度信任,系统有足够强大的软硬件设施作为保障,可以直接进入独立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对正常业务使用。而当企业对系统运行的效果没有充足的把握时,可以选择新系统与旧系统或者与手工账并存的方式进行试运行,这样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虽然会有一段时间的重复操作,但是会为企业避免因会计信息系统出现问题而带来的风险。

(四)相关人员培训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支持。因此,企业必须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化技术的专业会计人才。首先,在会计信息系统正式运行之前,企业就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指导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操作,使他们更快地适应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明确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在培训结束之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之后才能上岗操作。另外,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也要注重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储备充足的现代化的专业人才。

四、结语

篇6

1.企业要从企业全局去考虑档案信息化问题

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需要,而任何一个文档信息系统的建设,都不是企业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是档案部门所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协调。企业领导要有战略眼光和务实的作风去抓档案信息化建设,将其纳入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纳入企业内各部门的岗位职责范围;层层落实,有计划、有组织、有安排,经常督促落实,并为其投入一定资金。

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是重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把人才问题摆在重要位置上。为适应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必须调整档案部门人员结构,对热爱档案工作甘于奉献的档案工作人员除加强业务培训外,还应对其进行英语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让他们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不合理的岗位设置予以调整,对做出贡献的档案人员给予奖励;挑选一些政治条件好,业务能力强,热爱档案事业,又具有一定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人充实到档案队伍中来。

2. 企业档案部门要抓住机遇,全面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1)要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企业档案部门要把握企业信息化带来的企业管理的新思想、新模式,树立创新意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企业档案制度创新和管理方法创新。建立、健全适应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制度,保证企业档案工作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有序发展。完善企业档案的收集范围,及时调整和扩展企业档案信息的接收范围,尤其是那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潜在价值的文件材料;建立电子文件的归档办法,完善企业文件材料的归档制度;建立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和利用制度,保障电子档案信息的数据存储及利用的安全。

(2)开辟档案信息资源

要扩大档案收集对象和收集范围,要收集与档案关系密切的各种资料。同时,企业档案的收集、保管重点要转向企业自身形成的材料和与企业经营有直接关系的文件。

(3)以市场为导向,主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要挖掘各种适销对路的档案信息。如:企业为了定价,就必须知道市场状况;为了制定促销策略,就必须了解产品销售周期性及市场竞争状况;为了发掘新产品,就必须全面了解生产厂家,如此等等,如果档案人员能够在这些方面为企业提供真实、详细、可靠的档案资料(数据、文字、图表等),那么,他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就是高级的信息服务。

(4)企业档案工作者自身要有紧迫感

要加强学习(包括外语、计算机等相关学科),摸清家底,开拓进取,超前介入企业管理流程,全方位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将自身融入信息系统,使档案工作与企业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工作流程相衔接,以加强对企业各种类型文件材料运行的监控。还应积极参与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贯标活动,实现文件、档案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主动配合企业计算机人员,建立和完善企业档案自动化系统。同时还必须转变观念,接受现代化管理知识,积极主动地从各个渠道获取及综合处理各类信息,并编制出有一定水平的综合性、专题性的报告供企业决策者分析和判断,提高服务水平。

(5)尽快使现有档案数字化

这又是一项既艰巨又紧迫的工作,档案工作者不能等待观望,要主动出击。首先,在行文不规范的企业中,要尽快完善文件制度,为各种机读档案目录的建立及管理软件的编制做准备。其次,根据企业馆藏特点,结合行业通用标准,及时编制出索引工具,以实现档案的自动化检索功能。

(6)加强横向联合,为档案信息共享做好铺垫

篇7

关键词: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全员生产维护(TPM)

中图分类号:F270.7

1 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思想和意义

企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思想就是:为使得企业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优化资产管理、运行管理、维修管理和备件管理的工作流程,利用计算机系统来控制设备管理的整个流程,并即时传递影响生产的设备运行和维护信息,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统一管理,将设备维修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源统一组织与配置,执行统一的绩效考核和管理评价体系,在一个优化的管理体系中,确保设备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大发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让设备产出最大化的经济价值,实现向设备要效益的目标[1]。

行业设备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多个部门,从设备的采购入库,设备的使用变更,设备的维修,设备的报废处理,在使用环节上涉及到设备使用,管理,监察,决策等多个部门。环节众多,流程复杂。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对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1)从从监察部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设备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监管,有利于实现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从设备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3)是从设备使用部门的角度来看:方便使用人员设备管理,提升其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随时随地方便的查看个人使用设备清单,利于使用人员对在用设备的管理.

(4)最后从决策部门的角度来看:可以优化调配,服务决策[2]。

2 设备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与工作误区

目前,在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认识与工作误区,严重影响了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成效。

(1)信息化工作目标不清晰:通过建立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要达到什么工作目标、解决什么具体问题、采用什么技术方案、如何进行实施组织等等

(2)需求定位过高:企业只所以需要信息化系统,目的是借助信息化推进工作、改进工作并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因此,只有符合企业管理实际的软件,才是自己所需要的软件。

(3)对设备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性质重视不够:设备资产管理软件的专业性质非常强,仅仅是有好的计算机技术,是不能帮助企业建立起一个好的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只有具有丰富的设备管理实际经验和设备工程技术能力的专业人士和专业技术服务商,才能正确地理解企业的管理需求和业务组织过程,最终帮助企业实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目标。

3 实现信息化的正确途径

针对解决我国企业在实施设备管理信息化中的工作与认识误区,对不同管理水平的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正确途径应该是:

(1)对管理基础不够扎实、管理体系尚需完善的企业,首要目标是“用上”计算机软件,根据软件系统所提供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功能,调整与完善管理基础与工作体系,为今后的管理发展和信息化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

(2)对有一定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基础工作较好的企业,应将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定位在“规范化运作”上,通过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并有效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与管理成本,保障设备资产的安全正常运行

(3)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规范化运作的企业”,可制定较高的信息化目标,立足于“优化管理流程和改进管理体系”,将企业的设备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进行管理,以追求资产的优化和资产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并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解决企业设备管理持续发展的问题[3]。

4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内容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十五项内容:设备信息、配件信息、设备购置、设备验收、设备安装调试、设备保养、设备维修计划、设备维修、设备鉴定,、设备移装、设备事故报告、设备封存,报废、设备借用、设备交接。

5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优点

(1)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设备管理的自动化,为企业实现优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2)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使设备管理工作规范化,减少了随意性,提高了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3)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使作业计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得以保障,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4)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共享性,能够和其它管理系统进行联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管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吕文元,臧洪路.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和发展[J].中国设备工,2001年,第8期.

篇8

1 石油化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现状

早在20世纪,我国已经开始使用信息化技术对石油化公企业进行建设,但是在近几年石油的信息化建设才达到高速的发展,我国对石油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和技术已经逐渐开始采用CIMS、MRP、EPR等信息化技术,但是我国时候化工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中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影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现在,我国石油企业的建设的发展在不断加快,但是对于石油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更了解并不升入,有许多的石油化工企业的观念落后,认为没有必要对石油进行信息化建设。人的企业认为信息化建设知识一种信息技术,并没有起到作用,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这些原因导致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较为缓慢。

石油信息化的建设直接影响石油行业的发展,石油行业的发展的好坏会影响石油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轮胎行业的发展状况,有色金属的行业,汽车行业等。我国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信息化的各个方面的投入较少,所以建设的效果不佳。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影响石油化工企业的的信息化建设。现在我工缺乏专业的中和素质人才,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的吸引足够多的高素质和专业型人才。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发展环节毕竟符在,涉及到的行业也比较多,针对相关企业的软件开发也比较少。

2 石油化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模式

2.1 CIMS模式

CIMS模式是从国外借鉴和学习的模式,主要是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种技术。在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中推行CIMS模式,可以有效的推动我国企业的改革,加强对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实行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实现统一生产。对于整个系统实行的模式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石油的开采方面,是有的冶炼以及石化产品的销售和流通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信息化。在实施的低于方面已经发展到全球的网络中。CIMS模式的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以及模式化。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中云云这种模式主要是有五个模块组成,现在已经逐渐推广到流程工业方面。它可以大规模的处理原料,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使得产品保持相对的稳定,严格控制生产的的模式,采用集散控制的系统。

2.2 EPR模式与SCM模式

EPR模式是现在广泛应用在管理方面的技术,实际上就是连接所有的职能部门,它的核心是一盒可以存储数据的的应用系统。根据不同部门的要求来完成任务。但是EPR模式仅仅是处理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不能对企业的模式进行制定和优化管理。SCM模式不仅可以解决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能提供相管的解决方案和管理服务。

3 石油化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 进行合作化发展

因为我国在信息化建设的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可才采取合作的模式。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单纯的进行信息化建设,没有足够的经验吗,缺乏专业的人才,所以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会比较慢,并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样有利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3.2 培养专业性综合性的人才

我国应该加强培养专业性的综合素质人才,石油化工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中需要大量的专业型人才来指导管理工作。所以石油化工企业在开始信息化建设之前应该对负责项目的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员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

3.3 选择适应的信息化模式

石油化工企业在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发展的模式,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信息化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石油化工企业不能盲目追求发展的速度,选择不适合的发展模式。石油化工企业在发展建设信息化的同时不能完全放弃传统的管理模式,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适合用传统方式解决问题,就采用传统法的方式,运用传统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选择信息化方式来解决。

3.4 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

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制度,完善对生产管理的模式。石油化工企业,设计涉及到的行业比较多,管理方面比较复杂,所以必须要是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只有形成良好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发展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集成的信息系统,这样可有效的对信息进行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对石油化工企业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信息化的合理建设。在信息管理中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3.5 统一规划,分块管理

因为石油化工企业涉及到平的行业比较多,管理的内容复杂,所以要对石油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统一规划,分块进行管理。综合所有石油相关的管理信息,建立子系统。对分模块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任务的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篇9

关键词:物流企业信息化;科学发展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而物流信息化建设对于宜昌物流企业来说意义非常重大。首先,信息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物流生产,替代成本日益增高的劳动力,实现自动控制,提高企业物流效率。其次,物流信息化促进了企业管理变革。再次,物流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

一、 宜昌物流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全国的物流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了,但宜昌物流行业还停留在传统物流阶段,宜昌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也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停留在使用传统通讯工具上,仅少数物流企业已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通过宜昌万声货运网站这个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交流货运信息。目前宜昌物流企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宜昌物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它不仅影响宜昌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且影响着物流产业经营服务手段、运行方式、组织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制约物流市场竞争程度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宜昌物流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物流信息化的认识不清

宜昌多数物流企业不知道信息化的关键所在,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化,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这些企业中,往往认为计算机软硬件的配置就意味着信息化建设的完成;或者认为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已实现企业信息化了,这种认识显然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2.物流信息化技术落后

首先,条码及射频技术普及率不高。EDI、GPS等先进技术应用十分有限。EDI是指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的应用可以提高物流信息管理水平,然而由于开发成本高和宜昌企业信息基础差等原因,EDI在企业的应用十分有限。据调查,GPS、GIS技术在宜昌物流企业的应用几乎是空白。网络技术应用不足:利用互联网和局域网开展业务的物流企业十分有限,多数企业只是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使用一些初级信息资源。

3.物流信息化专业人才欠缺

宜昌许多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等企业转型过来的,原有人员学历、素质结构偏低,对先进技术接受、应用起来比较困难。而物流信息化建设急需一批既懂物流管理又掌握较高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物流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但一方面由于行业原因,整体待遇较低,缺乏吸引力,使得很多物流企业在招聘到相关人才以后,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由于物流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物流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没有进入物流行业。

二、宜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结合宜昌物流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和国际趋势,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1、营造良好的物流信息化环境: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将迅速变革目前物流信息化发展程度低,信息系统不完善的局面,从而为中国物流企业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开辟新的发展途径。当然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对整个物流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规划。但中国物流信息化环境基础依然较薄弱,宜昌更是如此,今后应努力激发物流信息化的社会需求,推动宜昌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为宜昌物流行业信息化快速稳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2、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对于宜昌物流企业而言,绝大多数都由于现阶段的局限,无法拥有自己开发物流信息化软件的能力,但是,可以根据情况请专业物流软件公司的业务分析人员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吸收其提出的流程和管理方面的咨询意见,自主进行适当的模块调整,即在通用性基础上,注入企业的个性化,既可以节省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又能够较好地满足企业自身的需要。

3、适时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适时地采用WMS、条形码技术等,再次强调的是切忌贪多求全,不切实际,应既要适度超前,又不盲目投资,做出有效的选择。

4、加强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就宜昌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言,应通过构建统一的基Internet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彻底转变企业的传统管理和经营理念,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主导,充分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宜昌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通过这个平台整合行业原有资源,深人开发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源,发挥宜昌整个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

5、注重培养专业物流信息化人才:现代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系统工程,要实现物流系统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应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在宜昌现有物流行业上岗人员或从其他相关信息业从业人员中选拔人才,进行培训并采取推行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制度。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宜昌物流企业大都实力薄弱、技术有限,但只要加深对物流信息化的理解与认识,用长远的目光来对物流信息化进行认知,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信息化理念,给予自身在市场中的准确定位,明确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目标,制定长远的物流信息化发展战略并实施,一定可以摆脱当前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尴尬局面,建立起完备的物流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李日保.2005年:《现代物流信息化》·第1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民营企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5-0265-0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很多的民营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很重要,因此都积极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而且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处于转型的时期,因此很多的地方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很多的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总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在2015年,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占到了全国所有企业总数的86%,而三分之二的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困境,民营企业转型难的问题已经凸显,因此很多的民营企业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都在努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提升企业的运转效率以及信息沟通机制,在我国对于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也很多的,但是较国外相比还是比较落后,因此本文的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ξ夜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民营企业信息化现状

现阶段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95%以上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数量很多,但是规模不大,在2013年-2015年,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比例分别为83.57%、89.68%、93.63%,而未能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民营企业占民营企业数量的16.43%、10.33%、6.37%,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普及还是很广泛的,但是在应用方面还不是很好,现在已经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民营企业有一半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基础应用的阶段,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民营企业属于单机应用,还不能实现“无纸办公化”和“电子办公化”,其中在所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民营企业中,搭建了基础网络的民营企业占到了47.73%,主要是邮件的收发和信息的查询以及OA等,同时,进行系统建设的民营企业占比达到了31.74%,系统使用主要是财务系统、企业的官网、邮箱以及办公自动化,能够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整合到一起的民营企业仅仅占比为15.63%,因此可以看出,高级信息化建设的民营企业数量还是不多,基金有2.83%的民营企业能够实现全面、成熟的信息化建设。

现在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问题不是“有”和“没有”的问题,而是信息化建设水准高低的问题,随着民营企业上市的冕宁县加强,而且融资渠道的逐渐宽泛,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能够达到高级信息化建设水准的民营企业还是寥寥无几。因此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加强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很有必要,找出制约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当下的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2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观念落后

很多的民营企业管理者知识文化水准并不是很高,因此除了企业的一般业务之外,很难去针对民营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给予一定的关注,如果领导者没有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安么企业的中下层领导以及员工更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很多的民营企业只有在业务发展的一定的程度或者成本实在太高的时候方可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放能够对信息化建设有所考虑,或者看到其他的民营企业进行了信息化方面的建设,自身的也进行效仿,很少有管理者能够自主的对本企业的经营进行信息化建设,而且由于重视不够,在政策、制、资金方面的投入也不够,因此这是导致了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迟迟得不到发展的主要原因。

2.2 民营企业信息化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民隐企业本身的运营资金就不是很足,再加上融资渠道不是很广泛,企业融不到相应的资金,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是很强,利润空间很小,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多的传统企业经营出境更加的困难,行业之间的竞争力不断的激烈,使得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考验,这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因此,很多的民营企业有心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导致了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保障,最后导致了信息化建设迟迟比佳落后。

2.3 民营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民营企业的在信息化建设专业人员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到位,很多的民营切规模小,组织架构比较加单,因此为了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没有那么多的职能部门,更不可能将企业的信息化方面的管理工作单独的设立成一个部门,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信息化方面的管理都是内部人员兼职进行,所以,专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人员根本不足,比如很多的民营企业网站管理和维护一般都是市场部人员兼职管理,财务信息系统都是财会人员兼职管理,对于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也只是找维修公司进行维修,根本没有企业自己的专业管理人员,因此在组织、人员等方面民营企业做得还不够。

2.4 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方面存在问题

很多的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是找当地的科技公司进行制作,比如在网站的制作之前,都是寻找当地比较知名的网站设计公司,但是一个地区的网站设计公司比较出名的不多,因此导致了一个地区的民营企业网站都出自一个网站设计公司,所以很多的民营企业的网站都出现了类似现象,网站的雷同使得民营企业缺乏差异化的企业形象,没有针对民营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所以很多的IT供应商为了利润,只是简简单单的设计,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不能帮助民营企业提高运营的效率。

2.5 民营企业信息化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完善

现在我国政府尽管在民营企业信息化提出了加快的建设的意见,但是相关的支持政策做得还不够,比如与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使得很多的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病毒攻击、非法入侵等问题的时候没有法律保障。同时我国也没有针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在税收、财政和金融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最缺少的就是资金,资金的不充实导致了民营企业靠自己根本无力完善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导致了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比较缓慢,同时,我国针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比如支付手段、配送体系等等都很落后,很的中介结构以及高质量的咨询结构还没有形成,因此这些外部环境都是制约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缓慢的主要因素。

3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相关对策

3.1 提高民营企业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

民营企业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审时度势,更多的了解当下市场的行情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信息,加强对民营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制定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按步骤进行改善,加强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水准,同时地区的行业协会也要加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宣传,鼓励民营企业不断得完善信息化建设,同时,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定期对企业自身的中低层管理人员进行开会,说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鼓励企业的员工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改进的意见,培养企业全员的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3.2 扩展融资渠道,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民营企业在每年的营业收入中应该留出一部分用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属于一个长久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民营企业应该根据现阶段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因此对于当前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要做好准备,不断的扩展企业自身的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的困难,通过科学的调研和分析,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技术,促进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

3.3 引进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

民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情况,重新的构建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得切的组织架构与信息化建设相符合,同时设立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团队,对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设立信息化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民营企业的信息化相关的管理工作、监督、以及制度的制定、人员的管理等等,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应该招聘专业的信息技术相对精湛的员工,对企业自身的信息化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同时也要定期对内部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建设

民营企业影噶根据自身所属的行业、经营的产品以及目前经营的处境进行信息化建设,不萌满目的随从或者任意而为,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建设,不能人云亦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有符合了自身的经营实际情况,方可真正的起到促进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基恩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网站的建设、OA的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及财务系统的设计等方面都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方可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真正为企业带来效益。

3.5 完善民营企业信息化的良好外部环境

国家应该不断地完善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引导,同时,民营企业应该加强在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给予的一定的支持,解决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等合作,扩展融资渠道,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同时,政府应该增加资金的投入,进入竞争机制,消除垄断,营造合理的竞争环境,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 结论

民营企业走信息化的道路是经济发展形势所趋,也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是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快速的信息化转型,提高民营企业对信息化的使用,因此有必要加强我国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研究,通过文本的研究可以发现,现在我国的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观念落后、民营企业信息化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民营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方面存在问题、民营企业信息化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完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信息化的步伐,为了能够有效的促进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本文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具体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了做好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体规划、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对企业流程进行调整与重组、民营企业信息化要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加强民营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完善民营企业信息化的良好外部环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给予的一定借鉴,由于本文的知识和经验有限,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存

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不断的加强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素. 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之我见[J]. 福建质量管理, 2016(1).

[2] 姜毅. 我国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