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商管理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
本文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成果;曲靖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的研究成果。
一、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技能是指学生实现就业所需掌握的技术、能力和素质的总和。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包括学生的自我探索技能、职业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以及在职业岗位上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职业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和各种通用技能,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一)职业技能培养是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应有之义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工商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各类高校中大量设置的专业,其学科和专业性质决定了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和学习必须重实践,必须从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管理。然而,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纸上谈兵”的倾向。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脱离人才市场现状和企业实际需要,理论教学比重越来越重,忽视、弱化实践教学环节,或者由于实践场地、实训基地不足,师资有限,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落后等原因,使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其后果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越来越难以适应和满足企业和社会需要。因此,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是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学习本身必须包括的、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二)职业技能培养是满足用人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力期望的有效路径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这就要求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管理学、经济学知识背景,同时也需要拥有判断决策能力和管理经验,而后者往往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所欠缺的。企业所青睐的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融入企业的环境,并且一专多能,对企业中各个岗位的运营流程都有一定的了解。工商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技能方面的培训和锻炼,很难快速胜任企业的管理工作。
可见,开展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本科)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从事工商管理的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增强其就业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开展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是实现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工商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对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构成要素
工商管理职业技能训练的项目和标准根据我院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从知识结构要求上看,本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基本知识;熟悉经济学、心理学及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具备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能力结构要求上看,本专业学生要具有坚实的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初步具备创造性地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适应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工商管理软件,使用计算机从事业务工作,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从素质结构要求上看,本专业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效益意识和革新精神,身心健康;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掌握现代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具有扎实的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及初步的从事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和实际管理工作研究的能力。
三、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实施办法和检测方式
(一)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实施办法
职业技能训练是在课程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的综合强化训练和补充训练,重点在于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训练应与课程教学和其它实践性教学一起共同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职业技能结构。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原则上安排在课外及短学期进行,以课外辅导、课外训练、实践教学为主。学生职业技能训练采用多种检测方式。为确保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顺利实施,学院成立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工作指导小组,负责统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工作的计划与具体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必须获得职业技能训练和测试的相应学分方能毕业。未能获得规定学分的学生,则自动延迟毕业时间,直到取得规定的学分为止。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总学分原则上为8学分。
为确保顺利完成训练体系中的各项训练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根据训练体系内容分在各个学期进行。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院安排《专业导论》、《管理学》等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课外辅导,全面负责做好专业解读工作,让学生全面了解所学习专业的基本情况、学习任务和重点、就业前景和学习要求,学习此专业应获得的相关资格证书和综合应用能力证书,引导学生做好专业学习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工商管理职业道德和技能意识,开展管理决策技能训练。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结束后的短学期,结合《职业礼仪与形象训练》、《会计学》等课程,在专业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人际交往中的礼仪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财务报表的技能,并着手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的专业任职资格考试和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院安排《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市场营销》等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课外辅导,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训练,以及市场营销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市场营销技能。继续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的专业任职资格考试和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结合《统计学》、《经济应用文写作》、《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在专业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市场研究、求职技能的训练。
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信息检索与利用》、《人事测评理论与技术》、《服务营销技巧》等课程,在专业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运营管理技能(ERP)、信息检索与利用技能、市场营销技能、服务营销技能、人事测评技能的训练。
第三学年第二学期,结合《企业战略管理》、《ERP沙盘实训》、《市场调查与预测》、《工作分析与劳动定额》、《薪酬理论与绩效管理》、《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网络营销与实训》、《员工招聘与录用》、《员工培训与开发》等课程,在专业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管理决策技能、运营管理技能(ERP)、市场研究技能、工作分析技能、商务谈判与推销技能的训练。
第四学年第一学期,结合《运筹学》、《工商管理综合模拟实训》、《销售渠道管理》等课程,在专业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工商管理综合模拟实训。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检测方式
基本技能训练的考核方式以参加和取得相应资格证书为考核记入相应学分的依据。专业技能训练考核方式由专业任课教师根据训练内容、要求、目标完成情况,结合训练过程中学生对训练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最终完成的书面报告、口头报告、操作模拟结果给予评分。综合技能训练检测可根据综合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见习单位的评价、参与相关活动(比赛、参与校内外活动次数等)的情况、毕业综合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现以人际交往技能的检测方式为例进行说明。按照训练方案进行训练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检测:
1.职业礼仪
(1)职业化妆:学生在接受职业化妆师指导后训练一个月左右,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现场化妆后接受专业人员的检阅,评定该项成绩。
(2)礼仪操:分组进行礼仪操学习和训练,并在最后开展一次表演赛,邀请多位评委对每支参赛队伍进行成绩评定,每支参赛队伍的成绩即为所有成员的成绩。
(3)情景模拟:提供给学生10个左右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布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课外训练为主,训练结束后开展一次表演赛,由抽签决定模拟的情景,邀请多位评委对每支参赛队伍进行成绩评定,每支参赛队伍的成绩即为所有成员的成绩。
2.语言表达
(1)自我介绍(2分钟以内):学生撰写修改2分钟以内自我介绍书面材料工作结束后,提交申请分派到不同的场次进行脱稿介绍,由评委老师给出成绩。
(2)演讲(5分钟以内):提供给学生10个左右的话题,布置学生分组后在教师指导下以课外训练为主,小组成员要开展合作性学习和训练,训练结束后开展测评,由抽签决定演讲的话题,由评委老师给出成绩。
3.成绩构成
(1)总体成绩:职业礼仪和语言表达各占50%。
(2)职业礼仪成绩:女生:职业化妆占30%;礼仪操占30%;情景模拟占40%;
篇2
一、正确认识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
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监管和执法者,对其明确而科学的定位不仅是工商行政管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首先,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依法赋予的职能。市场和政府之间既有明确的界限,又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二者有着各自独特的运行逻辑和发展规律,不可相互替代或侵占;另一方面,只要发展市场经济,政府就有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这主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中必然包含着工商部门的职能,即“把好市场主体的入门关,当好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做好市场秩序的坚强卫士”。工商行政部门的这些职能是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中通过法律确认的,如市场准入法、市场行为法、市场交易法等都为工商行政部门的监管和执法职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支撑。
其次,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向社会提供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良性经营秩序这一公共产品。这里面有三个关键概念:一是“经营”,这就是说工商行政管理的对象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二是“秩序”,这就指明了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是提供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其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以维护市场经济正常发展为宗旨;三是“公共产品”,这一概念就确定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政府属性,它只能由国家专门机关提供,全体社会公民从中受益。只有深刻理解这三个概念,才能科学定位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
最后,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具体表现为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市场培育和市场服务。市场准入主要指的是依法对进入市场的主体进行审查、登记、变更等,这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起点。市场监管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对市场主体的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和控制,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构建健康的市场经营秩序。市场培育是在市场监管的基础上对市场发展环境的培育,促进市场各因素不断完善和成熟,不断提高市场整体规范程度。市场服务职能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向市场主体和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市场服务,如市场信息、商标注册、消费者维权、企业资质和信用查询,等等。
二、当前我国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错位的表现
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从计划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尽管历经了30多年的市场经济考验和锻炼,但在机构设置、制度模式、工作方式等方面难免有旧体制的痕迹和路径依赖的惯性,这些都会影响到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的职能错位,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泛化。从现实情况来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于没有专门性法律去确认去职能范围,因此各个法律都有可能涉及和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这导致了其职能泛化和模糊化;并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政府、职场主体、消费者乃至社会公众的交集中,致使其职能多样。这种职能的泛化、模糊化、多样化的现象在总体上是对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弱化。
第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越位。这主要指的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了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行使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权力,代替市场和社会做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如工商机关背离自己的监管和执法职能,而直接参与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有的工商行政部门甚至公然介入到地方的拆迁工作中;还有的却在从事着一些本应由市场或社会组织承担的工作,如市场消防安全、物业管理等。民间“工商部门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管空气”的说法就是这种职能泛化现象的生动写照,这既不利于工商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进步。
第三,工商行政管理体系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其职能难以有效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之后,如一些该出台的法律未能及时出台,一些该赋予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权力未能有效赋予,一些该废止的法律(违反市场竞争规律的法律)未能及时废止;另一方面,垂直管理贯彻不彻底,尽管我国实行了省以下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垂直管理,但由于这些部门总是生活、工作在特定的政府管理之下,其市场监管和执法必然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影响、干预甚至控制,这严重影响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职能的独立性。
三、全面促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的对策
针对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工商行政管理的科学定位,全面整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全力促进我国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工商行政管理的力量。
第一,整合核心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加WTO之后,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念,整合工商行政管理的核心职能,这样才能保证不缺位、不错位。这主要包括四大安全体系:生产安全、交易安全和品牌安全和生活安全,涉及市场进出、市场交易、市场竞争、商标管理、市场案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只有做好这些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核心工作,保证工商行政管理核心职能的发挥,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第二,将监管、执法和服务结合起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虽然是政府部门依法授予的监管市场和依法行政的部门,但它并不是冷冰冰的衙门,而应该是将监管、执法融入主动为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当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转变管理观念和思路,依法运用自身掌握的大量市场信息,积极开展一些高端服务,为政府宏观决策、市场主体发展和消费者维权提供职权范围内的服务活动。
第三,提高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能力,努力化解市场经济的深层次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一系列深层矛盾不断显现,能否化解这些矛盾直接决定着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效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仅担负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等常规性工作上,还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网络市场监管、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商标保护等新任务。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深层矛盾,也是老百姓关注度很高的民生问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在解决这些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上做出更大、更有力的贡献。
篇3
使教育中的内容无法适应当代企业管理的需要。管理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科学,主要目的在于应用,而现今的工商管理的教材中内容较为滞后,没有突破性。现在的商业模式正在进行不断的创新,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若是还一味的墨守成规,那么结果只能是被社会所淘汰。导致这样的原因还有,我国的教育方式多是采用国外的先进理论,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是否完全适用还是不确定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因地适宜,不要将国外的管理理论强加在中国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上。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无法培养学生兴趣。现在工商管理的教学模式依旧是传统的知识灌溉,忽略了学生的素质培养,无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教学方式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无法进行现场的互动及现场操作。这样学生专业技能无法提高,甚至专业能力还存在缺陷,这一缺陷就导致了学生无法从根本上进行管理的创新。
二、创新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式
具有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出来后,要能够适应企业的各种需求,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对于创新型管理人员的培养,首先要是培养对象具有极大的探索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努力培养人员的自由精神,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人员的主体意识即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独立发展,展现个性。培养多方面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在各方面的是相互联系的,人员应具备将个专业技术能力相结合的能力,既有专业的视野,还要具有足够的人文知识,在生产中能够在战略管理和生产运营中应用自如。
从整体能力上看,人才要适合市场竞争和国际发展的需求,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做事果断,适应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学校应以培养具有创新型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一味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实践的重要性,增加实践的课程。提高师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与老师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知行合一。增强课本的使用理论,切记大空,将课本理论与现实中的实践相结合。
三、创新型人培养的基本措施及重要性
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措施。创新型工商人员的培养,应针对不同人的特征,因人而异,多方面培养。①在培养中应该让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格发展,老师应配合学生需求,不要轻视个性的发展,更不要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束缚。对于同样的只是,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②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化,满足课程整体的改革,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和素质,成就人才的多方面发展。在进行传统教学的同时,注重知识素养课程的设置。③打造一个良好的师资队伍。如果想创造一个创新型的人才队伍,就要有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老师,老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她可以更快的发现人才,成为人才的引导着,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2.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源泉,在如今这个多元化全球化的世界,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全球国家中,内地在其中的排名仅为弟34位,远远落后与香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呢?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国新技术的发现较低,其次就是教育等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可见技术创新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想拥有新的技术,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工商企业管理中,如果没有创新型的人才,那么企业就无法注入新的活力,没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有的员工只能一成不变的工作,看不见希望。试问,如果员工没有动力,又怎么能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呢?因此具有创新型管理的人才对于工商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企业不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只能在科技发展的如此迅速的今天淹没在创新的浪潮中。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宏观控制;微观搞活;职能;作用
一、工商行政管理的特征概述
1.综合性。工商行政管理具有综合性,首先管理的内容丰富和多样,管理的过程整体且统一。市场中各种商品的流通和交换,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联系都决定了市场关系的复杂和多样,进而决定了监督管理的多元化。而工商行政管理就是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对市场主体资格的审核和确认,包括市场主体的进入、竞争和退出。正因如此,工商行政管理具有综合性。2.程序性。工商行政管理是发挥经济监督职能的部门,必须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客观要求进行监督管理,尤其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等条文,在工作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监督管理活动中切忌主观性和随意性,要有严格的规范性和程序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科学规范的程序,严格进行行政管理的实施。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确认等活动中确立规范程序,保证工商行政管理的顺利完成。3.关联性。工商行政管理属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管理的范畴,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监督管理,从而维护和构建市场的秩序。工商行政管理并不直接使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也不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和生产活动,而是通过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督来管理市场秩序,保护市场中各个主体的合法权益,因此工商行政管理将国家对于市场的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它具有了关联性的特征。4.超脱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隶属于国家的行政机关,并不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因此不会与市场中各个主体具有关联,也不会存在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能够依法行使对市场的监督权力,维护市场的经济秩序,正是因为它具有超脱性,没有利益纠葛,能够超脱于市场之上,因此才可以公正执法、严格执法,监督和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市场中各个主体的权益。
二、工商行政管理中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的关系
1.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宏观是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出发的,而微观经济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的,体现了经济生活中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他们具有一定的联系,能够相互影响。微观经济的运行需要宏观控制,而宏观经济的运行也要微观经济来保证。因此在行政管理中不能只注重宏观手段,总想着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控制,而忽略了微观搞活。应当从大方面进行控制,小方面进行放开,才能使得市场经济既平稳有序的运行也能灵活蓬勃的发展。2.微观是基础,宏观是方向。微观经济是单位个体,而这些个体组成了宏观经济。宏观控制对国民经济高层次的管理,要想取得宏观控制的成功就必须增强微观经济的基础。没有宏观控制的引导就缺乏经济的方向,没有微观的搞活就容易导致市场经济规律的紊乱。因此实行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相结合才能使得经济市场管而不死活而不乱。3.加强微观搞活是实现宏观控制的保证也是宏观控制有效性的标志。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实质上并不矛盾,因为宏观控制并不是本身的目的,其目的也在于搞活经济市场,促进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首先微观搞活从单位个体出发,使得经济繁荣发展,市场昌盛,这样才能进行宏观控制。如果市场止步不前宏观控制也没有了意义。其次宏观控制是控制经济发展的方向,其目的也是繁荣市场,最终也落实到了微观经济基础上面,从微观上面才能检验出宏观控制是否有效。
三、工商行政管理在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中的具体职能分析
1.监督职能。工商行政管理具有监督职能,也是其最主要的职能。其作用是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运行并且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公开。有了监督职能才能够减少非法企业的存在,减少经济市场中投机倒把的行为发生,保护合法企业的经营,避免其受到不正当竞争的危害。2.控制职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一些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控制管理经济组织活动,对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可以进行控制和纠正,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正常活动。并且对于市场的结构可以进行控制和优化,使其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的要求。3.协调职能。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使得经济主体增多,经济利益矛盾也不断增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协调职能进行各主体之间的协调,保证其矛盾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各主体之间的和谐发展才能使得市场和谐稳定。4.服务职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许多基层服务任务,对于一些证件的办理和核查都需要与基层打交道,因此其服务职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当确保基层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简化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做到这些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服务职能。
四、工商行政管理在市场运行中所起的作用
1.有效调控市场机制运行。由于市场机制的运行,会让效率得到提升,但也会存在优者更优,劣者被淘汰的情况,这样将会拉大贫富差距,使得地区间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因此工商行政管理可以进行宏观控制,让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进行有机结合,再有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通过一些行政手段来使得经济发展更加平稳更加有效,实现社会的公平,缩小贫富差距。2.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能够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由于市场失灵等原因的存在,还需要宏观调控进行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改革。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必须把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得其在正确的领域发挥出最大的功能,资源是否能在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工商行政管理中,能够通过宏观配置进行资源优化,通过微观搞活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3.合理优化市场结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能够控制企业登记管理程序,对于国家支持的产业结构类型进行积极支持,对于生产污染大、消耗高、无销路产品的企业应该及时检查登记,让其早日转型、合并或者歇业。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能够调节和控制行业结构,让行业布局向着合理化发展,在优化市场结构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4.弥补市场缺陷,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监管,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合法的企业进行保护,对于不合法的企业进行取缔,维护市场秩序的有效运行。对市场缺陷进行弥补,避免市场失灵等现象的发生,严厉打击投机打靶和走私贩卖等违法活动,避免搭便车行为。
五、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1.强化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为了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经济秩序,就要进行工商行政管理,实行有效的市场监管。为此要形成以监管职能为核心,其他职能为辅助的形式,使得相关职能推动监管职能,在工作中形成以监管职能为主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的作用,使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用。2.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为了确保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作用的发挥,就要对于部门内部的权责进行详细的划分,保证机构能够高效的运作,在发生事情时也能够追究到个人,而不是找不出具体的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认真负责,对于市场监督不放水,保证其依法检查依法处理。3.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监督工作任务也变得更多,因此应当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素质,对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使其能够适应新任务的要求。首先应当充实具有法律、经济等专业知识的人员。其次,应当组织专业培训或者专业讲座,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另外随着任务的增多,不仅应当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还应当提高其服务素质。应当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进行微笑服务,并且将程序进行简化,从而提高办事效率。4.提高各类市场的规划统筹。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各个市场也进行了蓬勃发展,例如工业品消费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等,这些市场各不相同,不能运通统一的经验进行管理,而是应当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管理办法的完善和修改,在不同的时期和经济形势下进行不同的统筹规划,进行合理布局。另外也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及时掌握行情的变化,为企业提供有效信息,使其能够及时有效的做出正确的反应。
六、总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市场经济主体的增加使得市场更加容易混乱,因此工商行政管理就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有效对经济市场进行监管,工商行政管理从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两方面着手,积极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于市场中的衰败企业和非法企业进行监管,让其转型和关闭,有效维护了市场的秩序,使得市场结构更加完善合理,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建立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作者:侯德林 单位:河南省安阳县民政局
参考文献:
篇5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是进一步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关键。要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做到高效、高质、高水平监管,充分展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新水平、新面貌、新形象。
一、强化执行意识,夯实执行力的根基
执行力是实现既定目标和手段的能力,是对目标执着跟进的态度和精神。要提高工商执行力。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广大干部的执行意识,首先,要强化执行的纪律意识。明确执行就是一种纪律,作为国家公务人员,要将上级的决策任务不折不扣的完成,这既是一种责任,也体现了一种素质。要在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起刚性的执行理念,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追求圆满,以对工商行政管理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局荣我荣”的主人翁意识,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其次,要强化领导层的作风建设。单位和部门的核心是领导,是工商队伍整体精神风貌和意识的引领者和推动者。领导层反对官僚作风,执行者就不会溜须拍马,领导层讨厌松垮,执行者就不敢消极怠慢,领导层做事追求完美,执行者就不会对执行偏差感到无所谓。由此可见,领导层的理念和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执行者的理念和价值观;第三,要强化执行层的责任意识。应当说,绝大多数同志抓落实的责任心是有的,但不可否认,在我们队伍中还存在着不重视抓落实的倾向。有时,一样的任务,一样的条件,各单位和人员之间的执行结果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当中有想不想抓和会不会抓的问题,但最根本的是工作责任心和态度上的区别,有的同志是有利的就做,无利或利少的就不做,思想上有私心杂念;有的同志好做的做,难做的拖着做,思想上怕苦畏难;有的同志硬的工作任务去做,“软”的工作应付着做,存有投机取巧心理。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端正的工作态度对于执行上级指令,完成工作任务至关重要。
二、打造高效团队,培植执行力的堡垒
好的执行力需要有好的团队,打造一支高效执行的坚强团队是保障执行力高效实施的基础。要从全面提高工商队伍干部素质着手,使广大工商干部精神更加饱满,作风更加过硬,执行更加顺畅,落实更加有力。
确立团队崇高的价值取向。要实现工商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每一名工商干部都要有立业的志向,自觉将个人追求与工商事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立志做大事,立志创一流。以做好本职工作为基础,将条线争名次,地方争位置。形象争最佳作为标准,无论是市场准入、监管执法、还是信息化建设、能力作风建设等方面都坚持优字当头。精益求精。
保持团队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面对监管方式转型和取消“两费”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心态研究新形势,探索新对策。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新思考工商职能的定位,找准工商职能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既“立足工商抓工商”,加强监管执法,在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上尽职尽责:又“跳出工商抓工商”,与党委政府的工作搞好对接,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尽心尽力。以振奋的精神,积极的态度着眼长远,适应转变,以观念的更新求得工商事业发展的飞跃。
发扬团队求真务实的工作本色。执行决策,干事创业关键在“干”。实现工商事业发展,需要我们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忍不拔、埋头苦干,需要每一个工商人艰辛的付出,才能有所成就,有所作为。在工作中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时时处处强调一个“实”字,重实情、想实事、说实话、出实招、使实劲、求实效,不说不利于内部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事业发展的事。力争做到“七个带头”,即:带头做公仆,做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带头勤务实,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带头干事业,做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带头敢开拓,做到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带头讲奉献,做到发扬民主,团结共事:带头负责任,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带头严律己,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三、优化沟通渠道,连接执行力的纽带
提高整体执行力的核心是有效的沟通。只有不断优化上下左右的沟通渠道,达到上级与下级、部门与部门间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形成政令通畅,人和气顺的良好氛围,才能有效提高整体执行力。
有效的上下沟通,能够提高执行的准确性。各级领导作为贯彻执行上级精神的第一责任人,对上级的精神要准确把握,领会要义。如果有丝毫偏差,都可能带来执行的不到位或走样,带来资源的浪费。如上级要求开展的各类检查、专项行动、即时性工作,都要领会精神准确把握,合理决策科学部署。因此,领导干部首先要进行有效的上下沟通,准确把握上级的执行意识和执行态度,才能正确指导下属的准确执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凝聚人心,创新沟通方式,投入感情和管理技巧,让下属真正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使全体干部各尽其能,年轻人勇于“冒尖”,中年干部成为顶梁柱,老同志发挥传帮带作用,把执行力从下属身上充分挖掘出来。
真诚的平行沟通,能够提高执行的效率。任何的执行都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只有群策群力,真诚协作,最大限度发挥整体的合力与团队的优势,才能达到效能的最大化。比如食品安全监管,在职能分工中涉及监管、市场、公平交易、消保几个条线,由于这项工作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各条线都在积极作为,部署工作,开展活动。但客观上由于多头分工,分散了精力,也浪费行政资源,因此,要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作,避免由于职能重复交叉导致精力分散,协作不够,影响执行效能。要积极营造和谐有序、协作融洽的沟通氛围和工作环境,工作资源相互分享,分工不分家,全局一盘棋,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更主动,才能实现效能的最大化。要杜绝部门间各自为政,互不通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良倾向,当日常工作出现职能交叉时,要主动配合他人或部门做好工作。
四、加强贯彻落实,配套执行力的体系
狠抓贯彻落实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
“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要结合实际,制订完备的落实计划。制订计划,是为了打有准备、有把握和有成果之“仗”,上级的决策和部署,多从宏观上考虑和把握,需要在层层传达、落实中逐级细化,分解,我们在抓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将上级的指示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拿出具有自身特点、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操作的计划和办法来,科学有效地给组织成员分配工作,量化目标,细化责任,需要注意,决策计划要为落实服务,在抓落实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方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样,才能避免抓落实的被动性和简单化,才能把握大局,使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成果显著。
要统筹规划,于细微之处狠抓工作落实。我们基层工商机关在内部管理和对外履行职能上有很多工作要做,队伍建设、市场监管,打假维权,服务经济,主体准入等等,每个方面都包含着很多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抓落实时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在计划工作落实时,要层层做细,具体抓,抓具体,杜绝工作粗枝大叶,浮在面上,要于细微之处炼作风、见精神、出成绩。
要直面困难,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困难是必然的,要有敢于直面困难、解决矛盾,碰硬落实的勇气和信心,每个执行者对自己的工作任务要有准确把握和清晰认识,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主动考虑和克服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认真思考调研、抓住关键性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方案。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迎难而上,坚决完成任务的魄力和干劲:执行要有力,行动要迅速,态度要坚决,雷厉风行,精益求精,切实解决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和障碍性因素。
篇6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20__年度在县委、县政府及县综治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20__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的要求,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在推进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__”创建活动中,努力提高全社会预防控制犯罪的能力,为维护全县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营造我县改革发展、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结合我局的职能职责,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我局20__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自查报告如下:一、健全完善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责任制,实行重大案件查究和一票否决制
为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工作,县局在与县综治委签订的责任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目标责任,与股、所签订了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加强了重大案件查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度。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任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把社会治安状况的好坏纳入局、所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作为评价股、所长政绩、晋职晋升的重要内容之一;把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的责任真正落实到基层主要领导肩上。局党组把综合治理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重大节日前召开专门会议,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坚持经常检查,年终进行考核,真正做到局所联动,完善日常工作机制,重大案件增强查究制度,对工作不力造成恶劣影响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坚决要追究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制。确保全年工作顺利开展和社会治安稳定。
二、排查整治治安混乱行业和突出治安问题
我局今年在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同时,重点对传销和变相传销进行了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对社会危害极大,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问题。我局今年对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进行了专项治理,对国家颁布的直销条例在全县进行了广泛宣传,张贴禁止传销公告60张,出动执法人员156人次,执法车辆25台次,通过专项治理,确保了__县境内无一起传销活动的行为发生,维护了社会稳定。今年9月份由县政法委牵头,对铁路沿钱废旧收购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共清理废旧收购户36户,对经营范围进行了规范管理,共出动执法人员15人次,执法车辆4台次,通过治理整顿、规范了收购户的经营行为,杜绝了铁路器材的失窃,有力地保证了铁路器材的安全。认真处理调解好消费者投诉、申诉案件,我局在全县设立投诉举报站(点)38个,设立举报电话56部,基本上在全县各行政村都设立的有举报电话,投诉网络在我县已基本形成,在边远地区做到投诉不出乡、镇。全年共处理消费者投诉案件185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处理各类经济违法案件66起,保证了全县经济秩序快速有序的发展。
三、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我局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调处,防止激化”的原则,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以各所为单位认真做好辖区内的企业、个体、市场的管理工作,对违法违章行为实行预警制,尽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避免一切不稳定因素和行为的发生。全年全系统未因工作失误或工作不力而出现群闹群访现象,对少数个案上访户不回避、不护短,积极协助解决问题,没有出现因上访而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的现象。对机关的干部职工,经常性地组织教育、学习,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干部职工思想稳定,团结奋进,凝聚力强,从而有力地推进了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深入推进“安全__”活动
结合我局的工作特点,加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力度,市场是一个地域的窗口,也是一个地域的代表性体现。我局在全县市场内,开展了创建文明市场活动,与其他职能部门共同配合,开展讲诚信、讲文明、讲卫生、无欺诈活动,使全县市场经济秩序有了很大的改观,物资供应丰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和好评。加强了安全防范工作,配合县安监部门对全县的煤矿进行了专项整治,使煤矿生产企业更加规范完善,杜绝了不安全的隐患,确保了 煤矿安全生产。
五、完善治安防范措施,加强责任管理
篇7
[关键词]公司治理 成本 资本充足率 无清偿能力指数 商业银行
一、引言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世界银行指出亚洲金融风暴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良的金融业公司治理机制所致。在此之后,各界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缺失引起高度的重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建设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树立市场信心,保证业务稳健发展、抵御风险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我国商业银行不断进行自身改革,其重点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如何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成为目前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从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为落脚点,发现银行的整体风险和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为构建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提供参考意见。
二、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机制是一套解决公司的委托人(所有者)和人(管理层)之间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通过一系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规则来实现,目的在于推动股东和利益相关者权益趋向最大化。当企业采用的是委托和的制度时,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便展开。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公司治理机制展开大量的实证研究,但鉴于银行等金融与一般公司经营业务的差异,银行等金融业往往被考虑之外,本文将结合前人的文献和银行业的特殊性展开综述。
公司治理机制出现的原因在于企业的委托―关系,因此研究公司治理机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Jensen and Meckling的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所要解释的主要问题就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作为失去控制权的所有者如何督促拥有控制权的经营者为其实现最大利益而行事。Jensen and Meckling把委托人和人的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由于这种契约的不完备性,即因人的自利性、有限理性以及委托双方的条件各异、需求有别、利益目标不尽相同等,人可能对委托人的利益造成损害,这就产生了问题。问题必然产生成本,Jensen and Meckling(1976)认为,管理者在自利心驱使下,追求自身的利用最大化,执行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而忽略或放弃追求公司价值与股东价值最大化,造成公司和股东权益的损失。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监督管理者的经营行为,强化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水平,更能及时采取行动降低公司风险。Karels and Prakash(1987)研究指出当风险升高时会导致资产报酬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等财务绩效降低。杨德明等人(2007)以我国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的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的实证研究中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并因此作为公司的竞争优势,有助提高公司业绩。可见公司治理机制的好与坏,关系到公司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认识程度。也就是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风险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透过强化风险管理可以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三、变量界定和研究假设
1. 样本选取
根据Bankscope数据库、《中国金融年鉴》和各银行半年报和年报,本文选取了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共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2000-200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共有136。
2. 被解释变量
公司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是成本理论,Ang et al(2000)和Singh et al(2003)研究中从成本角度研究公司治理机制,并且得出成本能够间接度量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本文亦以成本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机制。由于成本并没有像其它一些经营成本那样可以从财务报告里获取,成本的具有相当的隐秘性,学者们一般通过间接的方法测量。实证研究中比较多用到闲置现金流、内部股权比例、管理费用率和资产周转率表示成本的大小。张兆国等人(2008)的实证研究里认为闲置现金流的多少主要受公司经营情况和投资机会影响。此外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银行业尚未普及,因此内部股权比例也不能反映银行的成本。而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管理者的努力程度和决策效率,所以更能体现成本的高低。所以Singh et al(2003)、Aoun et al (2005)亦以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来表示成本。在国内蔡吉甫等人(2007)、张兆国等人(2008)皆是以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来表示成本(所使用的样本没有包含银行业)。但是银行业是特殊的行业,管理者可以控制的费用并不如一般的产业,故本文以资产周转率(AT)作为成本的测量变量,资产周转率越高,成本越低。
3. 解释变量
银行在各项管理中比起一般产业着重风险管理的比重更大。《新巴塞尔协议》作为目前影响最广的商业银行监管协议,明确要求规定成员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至少要达到8%。银行若有足够的资本充足率,能够冲抵在经营上发生的各种风险时产生的损失,和防止银行经营者以较低成本从事高度杠杠的操作,意图通过高风险的操作来获取巨额利益,以至使银行经营处于高度风险中。因此,资本充足率在商业银行运营和发展中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本充足率水映了商业银行资本实力和承担风险能力的综合性指标。监管机构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可以影响银行的信贷风险偏好,降低银行风险行为的动机(张宗益,吴俊,刘琼芳2008)。因此本文选取资本充足率(CA)作为解释变量之一。《新巴塞尔协议》只规定各成员国的商业银行保持资本充足率为8%,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特点设定适合的资本充足率。当资本充足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可在面对损失时有足够的资本冲抵,并可使管理者更有效率运用资本及优化资本结构,减少成本,发挥治理机制效果。资本充足率过大,部分资本受限制,造成管理者无法有效运用资产创造价值,增加经营绩效,反而造成管理者自利心增加,进而增加成本,资本充足率过少,会增加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增加成本。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资本充足率与资产周转率呈倒U型的关系。
而作为银行风险的测量的第二个变量是Liang and Rhoades(1991)和McAllister and McManus(1993)提出以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Insolvency Risk,IR),他们认为IR=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资产收益率期望值+股东权益比率),资产收益率是研究银行整体绩效时广泛使用的比率,而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是财务经济学上风险衡量的指标,股东权益比率则放映银行的资本结构。McAllister and McManus(1993)认为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衡量银行有多少账面价值可以吸收会计上的损失。张磊(2007)对我国的十四家商业银行进行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在测定银行风险的可行性。
由于资产收益率与股东权益的变动会影响无清偿能力风险,并且无清偿能力风险与财务绩效密切相关,。Rivard & Thomas (1997)指出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IR)升高时,其报酬便会下降,无清偿能力风险下将时,银行财务绩效将会提高,银行的价值上升。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维持比较低的水平时,表示资产收益率和股东权益比率维持在一定水平的波动中,银行的整体上没有受到重大冲击,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越低,表示管理者的有效经营银行,发挥公司治理机制,降低了成本。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资产周转率与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呈负相关。
此外,本文选择银行总资产的自然对数(InSize),和银行净利润的增长率(GC),作为控制变量,以保证分析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综合上述文献和研究假设,本文提出多元回归方程模型。
四、实证检验
1.描述性分析
本文以SPSS17.0作为分析工具,通过描述性统计得出表1数据,银行的资产周转率均值为3.28%,比起张兆国等人(2008)研究的其它行业的资产周转率均值0.6%要高,表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于其它行业的管理效率要高,也一定程度说明银行的成本比其它行业要低;资本充足率最大值和最小值上相差甚大,体现各个银行之间有着不同的资本充足率取向有关,资料中以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最低,2001-2006中资本充足率都低于8%;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上,本文均值为4.21%,这与张磊(2007)的研究相差不大,但是与龚尚智等人(2005)研究台湾的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为1.02%相比,我国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处于相当高的程度,这主要与我国股东权益比率和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较大有关,且利润增长率在各个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差甚大,招商银行的利润增长率最快,而深发展在2001至2003年代还出现了负增长。
2.回归分析
从表2数据显示,模型的回归检验中调整后的R平方为61.6%,表明模型有足够的解释力。资本充足率与资产周转率在上升阶段呈正相关,表现为CA2与AT的系数为0.383,在资本充足率上升到一定比例时,本文称为下降阶段,资本充足率与资产周转率呈负相关,表现为CA 与AT的系数是-2.027,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影响力,P值在上升阶段为0.045,下降阶段为0.000,均小于0.05。因此实证分析支持了H1,资本充足率与资产周转率呈倒U型关系,形状上表现为一条开口向下的物线。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得出,资本充足率上升时,可以充抵银行的损失,成本下降,资本充足率上升到一个比例,限制管理的资产运用,加大管理者的自利心,成本上升。从《新巴塞尔协议》的角度上看,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有助于防止管理者的道德风险。通过实证,本文认为存在一个合理的资本充足率,可以使得成本最低。在无清偿风险指数方面,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IR)的系数为-0.621,P值为0.003,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影响力。实证上支持了H2: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与资产周转率呈负相关,无清偿能力风险越高,成本就越高。从回归分析,本文得出
五、结论和建议
本文的实证研究得出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与银行的整体风险存在相关关系,存在一个合理资本充足率使得成本最低,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最高;无清偿能力风险越大,成本就会越高。在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下,公司愿意建立公司治理机制,是因为同公司治理机制极大化公司价值的收益远远超出投入的监管成本,成本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商业银行在社会上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而且容易形成骨牌效应,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极其重要,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商业银行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以下是一些政策建议,第一: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的重要组成,正如李维安(2002)的研究观点,合理安排公司资本结构是我国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途径,商业银行也不例外,监管部门和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环境和自身特点,适时地设立最优的资本充足率,可以有效地达到财务绩效目标,同时防止管理者的道德风险等银行的整体风险,有效降低成本,提供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然而最优资本充足率不是一成不变的,商业银行必须根据时期调整资本充足率。第二,资产收益率波动和股东权益比率,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以至影响银行的安全性。若在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将会有较大的波动,银行应该增加本身的股东权益比率,这样将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最后,公司治理机制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商业银行必须结合通过改善股权结构、审计过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完善监管过程才能最终达到有效的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 Jensen,M.C and Meckling,W. H,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ment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305-360
[2] KareKen, J. H and Wallace, N, , Deposit Insurance and Bank Regulation: A Partial Equilibrium Exposi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1978,Vol. 51,.413-438
[3] Ang, J. S.、Cole, R.A and Liu, J.W,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0, Vol.55:81-106
[4] Singh, M. and Davidson, W.N., Agency costs,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3,Vol.27: 793-816
[5]张兆国 何威风 闫炳乾:资本结构与成本――来自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 2008(1):39-47
[6] Aoun,D.and Heshmati,A.,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Cost Evidence from ICT Companies Listed at NASDAQ, 2005, Scandinavian Working Papers in Economics, Ratio Working Paper No.87.
[7]蔡吉甫 谢戎坟:控制权性质、成本与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 2007(5): 119-225
[8] 张宗益 吴俊 刘琼芳: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8):
[9] Liang, J. N. and Rhoades, S.A, Asset Diversification, Firm Risk, and Risk-Based Capital Requirements in Banking [J].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91(6):49-59
[10] PH McAllister and D McManus, Resolving the Scale Efficiency Puzzle in Banking[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3(5):56-67
[11] Rivard, R. J. and Thomas, C. R. The Effect of Interstate Banking on Large Bank:Holding Company Profitability an Risk[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1997(49):61-76.
[12]张磊:基于无风险清偿能力指数的商业银行风险测度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6): 15-18
篇8
关键词: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6-0001-03
一、概述
从1879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开始,开创了家庭用电时代。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家用电器得到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家用电器市场日渐繁荣。家用电器主要是指在家庭环境以及类似场所使用的各种电子器具。实用性的家用电器(如吸尘器、洗衣机、空调等)延长了人类的手臂,承担了繁琐的家务劳动,为人类提供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一些娱乐性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收音机、录音机等)则能起到娱乐身心,开阔眼界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
活动。
正是由于家用电器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命健康最直接相关的电子器具,因此家电的质量是每一个家电生产企业和供应商都应该严格要求和把握的。基于此,本文着重从如何做好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家电产品质量。
二、加强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的意义
加强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能够为家电生产企业节约成本。随着社会化分工的纵深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生产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供应链理论”认为现代生产的模式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等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由此,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之间结成了一个链状模式。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已经不单是生产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还需将供应商纳入管理范围。企业只有与供应商结为经济合作伙伴,进行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的目标。例如,全球著名企业戴尔的供应链系统就不仅仅是一个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而是一个双赢的亲密合作伙伴关系,二者共同致力于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产品,通过企业与供应商的有机整合,一方面最大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一方面降低了成本。
其次,加强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使消费者受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如果供应商的内部组织一团乱,其提供的材料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可以说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在生产量巨大的现实生产中,我们更需要对供应链管理的加强,除了必要的质量检验之外,更应该推行供应链全面质量管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2009年,新飞电器公司董事长在出席“新飞2009年供应商峰会”时曾经说过,“在质量问题上,新飞绝不妥协也绝不让步”,“质量是新飞在家电市场上的立足之本,是新飞生存的基石,谁要是在质量上出问题,就是放弃了与新飞合作的机会。”由此可见,做好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最后,加强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对于供应商来讲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更有利于其提高经营水平,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生产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一种合作双赢的利益伙伴关系,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需要的是稳定、诚信、高效、质优的供应商,供应链的管理原则一般是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只要供应商能长时间的确保提供优质产品,建立起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是生产企业的初衷和愿望。由此,供应商建立起更完备的制度,更规范的操作是有利于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的良好途径。
三、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的方法
首先是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和选择。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是要慎重的,首先要从最基本的四个方面进行考核:(1)有无长期合作意愿;(2)内部组织是否完善;(3)供应能否做到长期和稳定;(4)有无生产潜力以配合企业的发展。在考核供应商时,还要看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这直接关系到其工作人员是否能按照质量体系一丝不苟的工作,也直接影响到其采购的效率与质量。对于供应商企业的财务制度和状况也是需要重点考察的,财务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能否按时交货,以及能否正常履约。世界500强英格索兰集团旗下的Trane空调生产事业部在供应商考核方面就有着独到的经验。他们对供应商的审核是依据公司全球供应商的过程审核要求进行的,其中审核指标共12项,分别为:公司组织结构,设施装备,质量管理组织图,采购材料控制,过程控制,最终检查,包装,不合格物料,沟通/文件控制和工作运转,测量设备控制,寿命及可靠性测试和设计控制。此外,可以应用供应商管理及评估在线管理系统进行考核。
其次,化对采购产品(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的进货质量控制。采购产品质量控制必须从源头抓起,从评价合格的供应商中采购原材料。按照严格把好入厂质量关。签订采购合同时要严谨,合同/采购信息中必须明确所采购物资质量的特性要求、验收标准,确保物资采购质量。采购产品的进厂验收要严格把关,验收人员要明确相关的验收标准、方法并掌握相关的技能,根据采购产品特性的不同通过检验、试验、外观检查、核对说明书等方法进行检验。对需检验的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应对采购产品/原材料供货质量进行统计,对采购产品/原材料质量管理/控制进行定期分析。
再次,让供应商更多地参与到产品设计与生产中来。让核心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一方面可以让供应商了解产品的质量要求,从供应链的起点就开始控制关键零配件的质量,而且还可能为设计者提出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产品质量的良好建议。此外,企业还有必要对供应商进行相关培训,一方面是使供应商对产品的设计意图和开发目标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达成一致的产品目标。企业方也可以通过供应商了解顾客的需求,从而开发出更有市场的产品。
最后,运用六西格玛进行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管理是以项目的策划和实施为主线,以数据和数理统计技术为基础,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以零缺陷和卓越质量为追求,以科学的工作程序为模式,以降低成本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和企业战略工具。目前,由于行业基本的产品动态,供应商在提升自身竞争力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能耗的不断增加以及价格的不断下跌。这意味着企业必须随着技术的改变而提高效率。这也对自身变化较小的生产流程再次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是六西格玛的目标。六西格玛采用的减少变化的循环如下图所示:
运用六西格玛进行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一是可以通过系统智能化缩短流程,提高工作效率:(1)把人工流程转变为自动化的信息流程;(2)通过采购交期预警,把采购流程的事后补救工作转化为事前的规划和控制;(3)减少流程长度,由系统代替采购人员通知申购部门领用物料,减少采购人员工作量。二是增强信息系统决策功能,加强供应链的合作和管理:(1)通过采购订单执行报表提供决策数据;(2)通过关键供应商门户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合作;(3)通过采购频次统计报表,按EOQ下单,降低订单成本;(4)通过供应商的交货异常分析报告提高交货处理效率和信息沟通。
四、结语
家电行业之所以要加强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其目标是要实现这样一种状态:通过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以长期的信任合作取代短期的合同,共同致力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制造商对供应商给予协助,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加快产品开发进度,互惠互赢;更多地进行信息交流,互相沟通,成为伙伴。家电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参与者的努力与合作,只要各个企业不以追逐利润为唯一目的,共同培养合法、有序的竞争环境,整个行业必将得到良性健康的发展和壮大,各个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也便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于淼.供应商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一、《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的“因工外出期间”的认定,应当考虑职工外出是否属于用人单位指派的因工作外出,遭受的事故伤害是否因工作原因所致。
二、《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认定,应当以有关机关出具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决为依据。
三、《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故意犯罪”的认定,应当以司法机关的生效法律文书或者结论性意见为依据。
四、《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醉酒或者吸毒”的认定,应当以有关机关出具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决为依据。无法获得上述证据的,可以结合相关证据认定。
五、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发现劳动关系存在争议且无法确认的,应告知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此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当事人。劳动关系依法确认后,当事人应将有关法律文书送交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该部门自收到生效法律文书之日起恢复工伤认定程序。
六、符合《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情形的,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原则上应自职工死亡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所在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
七、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由该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依法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
八、曾经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当时没有发现罹患职业病、离开工作岗位后被诊断或鉴定为职业病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一)办理退休手续后,未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退休人员;
(二)劳动或聘用合同期满后或者本人提出而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后,未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
经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前款第(一)项人员符合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条件的,按就高原则以本人退休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或者确诊职业病前12个月的月平均养老金为基数计发。前款第(二)项人员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按《条例》规定应以本人工资作为基数享受相关待遇的,按本人终止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前12 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发。
九、按照本意见第八条规定被认定为工伤的职业病人员,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中明确的用人单位,在该职工从业期间依法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按《条例》的规定,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未依法为该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按照《条例》规定的相关项目和标准支付待遇。
十、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期间多次发生工伤的,符合《条例》第三十六、第三十七条规定领取相关待遇时,按照其在同一用人单位发生工伤的最高伤残级别,计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十一、依据《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停止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在停止支付待遇的情形消失后,自下月起恢复工伤保险待遇,停止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不予补发。
十二、《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新发生的费用”,是指用人单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前发生工伤的,在参加工伤保险后新发生的费用。
篇10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执法;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4-0083-02
一、前言
工商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活动中面临着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活中遇到的若干问题与环境状况有关;第二,行政管理的实践活动离不开行政环境的影响。最近几年工商行政管理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行政执法管理的环境状况仍不尽如人意。笔者希望通过关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的环境问题,引发对工商行政执法环境研究的重视,并试图探寻对策。
二、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环境存在的问题
1.人员水平欠佳
工商行政执法管理人员由于行政执法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甚少,职业素质均偏低,无法承担繁琐的执法监督任务。不少执法人员甚至连最基础的工商法规的知识均不了解,对违法情况错误定性、偏离处理,甚至越级处罚,进而无法保证工商市场行政执法监管职能的到位[1]。
2.不重视执法程序
执法程序不重视包括:部分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根深蒂固的“重事实,轻程序”观念。对“先审批、后查处,先立案、后调查,先告知、后处惩处”等行政管理执法程序忽视。因时间的前后倒置常常造成办案程序错误。应遵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不得缺失告知程序和实施未符合法律程序的行政强制措施。
3.执法难
目前,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的过程中,重人情、执行难、干预多等问题比较突出。随着现代通信联络的飞速发展,对案件的说法越来越多,规则机制在道德人情的攻势下常常会做出让步,导致行政干预过重的问题暂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较难处理好环境优化、企业发展与强化监管执法力度之间的关系[2]。
三、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环境的解决对策
1.提高人员素质
将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是否参加过关于法律知识的培训和考试成绩是否优异作为能否通过执法证年检登记的一项重要指标系数,未参加过培训或考试成绩不合格的不给予年检登记。此外,以文件的形式规定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上任前,须通过法律业务的培训和考核,不达标者无法提拔[3]。
2.重视执法程序
加强队伍人员素质建设,实现执法环境的提高的关键是:执法方法的创新。执法者在执法活动中应该改变旧方式的单纯清管理、重惩罚,以罚代管的执法方式,取而代之以感性执法为主的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执法方法。其己经成为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导适应环境并力求创造性的改造环境以提升工商行政执法效率功能的最佳选择;建立定期执法监督制度,由监督委员会人员定期执法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合理、有效,才能真正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建立奖惩机制和相对应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错案追究制度,从立案、侦查到执行,均由专人负责执行,出现错误案件,追查到底,决不姑息,奖罚分明。
3.克服执法难的困境
首先,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监督人员应加强与质监、卫生部门的密切配合,以此解决多头监督的情况。其次,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监督部门应主动积极地向当地政府部门请示与汇报,相互加强沟通理解,正确处理好高效服务与认真执法之间的关系,使地方党委、政府成为行政执法的坚强有力的后盾。实现政策与法律的完美结合。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效能的有效发挥取决于法律自身与政策完善。在市场经济法制社会框架中,应对工商行政监督管理进行法律上的确切定位,有效解决在工商行政监督管理执法过程中因法律配套性差、规定不完备,而造成的有法难依和无法可依和的问题。在立法环节方面,应当行政许可法与宪法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有关法规,制定出最合理的工商行政监督管理法;相对于法律适用的角度而言,法律的系统性、可操作性与工商行政管理政策问题应当予以更多的关注。
四、结束语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环境的提升既是监督部门依法行政的需要,更是工商行政监督管理机构改革的现实需求。当前,关注并有效解决工商行政监督管理的执法效能中遇到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环境监督的研究,从全新的角度探讨工商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效能得以提高的途径。对环境的监督机制作用的认识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优化和建设环境更需要从慢到快,从政府各部门自身到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的多方式、多渠道的广泛参与。笔者认为,随着理论与实践的提升,随着工商行政监督管理部门与政府各级领导对环境问题的探索与环境研究重要性认识的增强,加之行政监督执法机关在环境建设中的不断努力,影响工商行政监督管理执法效率的有害因素将会消失,工商行政监督管理执法部门的效能将不断提高。
[1]天津市工商局.以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扎实开展法制宣传工作[J].工商行政管理,2011(12).
- 上一篇: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 下一篇:工商管理培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