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技术的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of China's economy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gradually from a high level for research study to millions of households popularity. This not only reflects our content to enrich the lives of people with wealth, but also fully demonstrates the level of China's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adually improved. The earliest computer science network technology is the remote terminal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line data sent to the host computer to handle, formed only a simple online system. With China's growing economic strength, high-tech talents increasing levels, prompting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evolv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evolved from the simple to the complex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single to multi-unit development , and gradually spread to millions of households.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关键词】新形势;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发展
[Key words] New situatio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发展令人举世瞩目,一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的远程网,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开始算起,它的发展史已超过六十多年,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从降低成本、运算速度、缩小性还是开发与应用上,都一定程度上由量的积累得到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新形势下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应用也随之从从前的一元化逐步走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不仅涵盖了大部分的高新技术领域,而且也已经逐步渗透进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工业领域、军事领域、商业领域等,现在甚至我们社会生活中离不开的电子产品——手机,也由非智能向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转变。从80年代迅速兴起的局域网,到90年代先进的、能够提供足够宽带的交换式网络技术的产生、应用到普及,以及ATM、千兆以太网、全光纤网等高速科学网络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从仅有4个节点的远程网发展到覆盖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型的互联网。这都在证明着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容小视。
一、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整体趋势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层次更加深远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向信息快速化、智能化方向更深一步层次的进步与发展。现在只要“百度一下”网上就会出现海量的信息供你选择,针对这些信息我们应如何把这些条理不清晰的海量信息变成我们真正想找寻的所需知识,现在这一问题将逐步成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还要更深层次的挖掘计算机更多的多元化、智能化成分,使得我们的生活与计算机之间的相处更为自然和谐,更为通大便利。新形势下现如今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使得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越来越有更深层次的感知、理解能力,越来越有更深层次的较高思维运转能力,使得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不再单一的输入应试的计算机语言,而是能逐步通过感觉、需要打出文字信息传输给计算机,甚至可以应用表情符号,或者使计算机开始识别“人脸系统、手势语言”来与计算机达到更深层次进行沟通,在新形势下这种令我们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交流、感受的人机感应设备已经在逐步出现并得到应用,而且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虚拟计算机技术领域发展集中体现的证明。
(二)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技术性能的发展会更高,速度会更快
在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性能将会越来越现代,水平将会越来越高,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这将最集中的表现在计算机主频方面越来越精密。据相关信息资料统计,Inter公司目前已拥有超过10亿的有关晶体管的微处理器,这种在一个计算机中使用上千个处理器,这被称之为"并行处理"。另外,据相关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在目前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通用计算机已经采用上万台计算机并行的模式。而且对于一些专用的计算机并行程度会更高、性能会更强大。可见,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上把各种计算机高效并快捷的联系起来,并以相互之间协调的工作,加之合理的运用,成为最为熟悉的系统软件——应用系统的功能。相信计算机在这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会越走越高,性能将会越来越强,也会逐步走向人民的生活,逐步走向平民化。
(三)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所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涵盖的范围会更加广泛,在经济发展的近几年来,变化最为明显的趋势主要表现为计算机科学网络化逐步向各领域之间更广范的渗透,逐步从广度上进行开拓和延伸。在西方,有学者把这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被称之为"无处不在的计算"。设想,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未来的计算机也会像现在的汽车和电器中的马达一样,就像现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家中的应用范围已经广泛到各个方面,就连我们曾经的笔记本、各种书刊、杂志等都已经逐步电子化了。我想再过几十年,包括每个学生甚至每个上班族,都能根据自己需要在随身携带的一本薄薄的计算机上查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与资料,既省时又方便,适应现代高节奏且高效率的都市生活与应用。甚至有人预言,在不久大的将来计算机的价钱会逐步平民化、普及化达到真正的人手一台,应用自如。在使用计算机方面就像吃饭或者睡觉一样平常,计算机将会像手机一样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必须品”。
二、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未来应用
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新形势下,计算机的应用服务在现如今的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中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就比如现在人人必备的手机,越来越多地逐步趋近计算机智能化,“3G”这个网络专属名词已经成了通信业最热门讨论话题之一。手机的功能已不仅是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而且在其他领域里更是大展身手,各显神通。例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命令员工进行相关专业的服务与工作,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与监督;在销售部门,销售人员可以利用手机对顾客提供商品业务的信息查询与相关服务,还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直接下达销售订单,也可供顾客查询订单详情等。这些都是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集中体现。像在销售领域的应用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也为顾客提供了相应的便利,为顾客提供了更周到、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与帮助。这样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不再需要携带笨重的计算机,有些简单的工作只需一个智能的手机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
总之,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不仅很大程度地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而且正在不断快速的向前发展着。本文了简单的探讨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趋势。总而言之,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正在以人们所不能设想到的速度不断迅速的发展着,并逐步走向性能高、层次深、范围广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邱志明.《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张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0
篇2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它被列入教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时,其本身就说明与教育发展的息息相关。顾名思义,教育技术学本质上还是一门跨越学科边界的交叉学科,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蓬勃的生命力在于它是教育告别传统世界而走入信息时代的学科标志。于是,这门学科就不仅具有了物质科学的本质,同时也具有了精神科学的气质,由此成为教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时代标志。
如果要说,教育技术学学科与其他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可以说,它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学科,主要关注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教学发展的整合关系。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它不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简单直接运用,而是强调从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出发,创新教育技术学自身的理论与实践,并不同于一般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创新。因此,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实质上应该姓教”而不是姓技”。
很显然,我并不认为因为教育技术学具有技术属性就可以把其看作是双重属性而双重定位。如果说,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教与学的活动及关系,那么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就应该坚持同一个逻辑起点。
此外,如果说有综合学科的话,应该说没有什么学科比教育学更为综合,因为教育学是研究与实践如何培养人的学科,有什么能够比这种任务更为复杂而更需要运用多学科去加以研究?而这点,正是教育技术学科得以存在的充分理由,也昭示了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使命。
王陆:教育技术学学科对教育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哪些作用与影响?
丁钢:作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站在今天信息社会的角度来看,其对于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从立足本土教育实践的自主创新出发,我们需要强调把高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整合作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新基石的理念和实践。其意义在于使教师在充分考虑IT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中,体验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教学本质的含义,从而使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分享和理解共同的知识,为素质教育的落实奠定可行而崭新的发展基础。
其次,用教育技术的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我们不能只是把教育技术看作纯粹的产品或者是教育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而应该关注教育信息技术服务于基础教育,使教育技术服务融入教育教学之中,成为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支撑点,带动教育现代化。
当然,服务并不意味是一个从属的概念,或者只是将现存的知识和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而更应该体现为加强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创新。这才是教育技术服务的真实内涵。
王陆: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丁钢:在今天的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共识的主流话题,在教育研究和信息技术研发领域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状况来看,相当部分还停留在解决课堂和学校中应用网络的技术障碍,以及利用网络技术或多媒体技术从事课程教学实践的经验研究等方面,对于定位于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还相当缺乏。并且多以经验研究为主,较少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实验研究,以及基于本土实践的理论建构和实验成果。
就拿教学设计来说,教学的实验设计与分析包括了任务分析、合作效应、同伴互助、问题解决工具或‘脚手架”、技能迁移、心智模式、参与度分析、学习环境模型设计、专长发展等相关主题。这些研究聚焦于学习环境中的各种要素、效能分析,同时注重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的理论进行不断的建构。在基于案例的、开放的、基于资源的、学生中心的学习环境的讨论中,技术及其应用技巧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不言而喻的背景并隐含其中。因此,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为研究和设计的问题和重点,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当然,这决不是说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无足轻重,恰恰相反,这里强调的是从教学设计出发而进行教育技术学理论建设和技术研发的重要性,由此形成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并相对独立于其他学科的发展领域。
再就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而言,网络教学无疑是倍受关注的。例如我国校校通工程中强调主要以利用多种模式进行教育资源的共享为主,这在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的条件下,提供教师替代型的远程教育方式,‘用网络教学”有其现实的需要和价值。但是这种使用取向如乔纳森所言,只是对网络的传播功能的开发,没有反映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的网络和学习之间本质的联系。乔纳森呼吁‘用网络学”:技术应成为学习伙伴,取代把技术当作教师的观念;学生是用媒体学习而不是从媒体中学习。[1]这一观念转变的核心,是把学生置于学习活动的中心,而不是作为教师或媒体的受体。简而言之,媒体不仅可以在传授型的课程中呈现信息,或者替代教师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媒体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可以成为学习者加工信息、诠释信息和知识建构的一个有效变量。技术的作用由支持个体转向支持关系,转向支持一个新的学习生态系统。
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在2002年的一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要报告中指出,对课程、教学、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和评估,应依据是否促进了理解性学习,并根据20世纪90年代后学习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理解性学习的七大原则①。按照理解性学习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的特征中,就包含‘以一种真实的或模拟的方式包含结构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从他们的个人经验和真实世界应用中提取出的情境中体验问题解决和探究”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因情境和学生能力不同提供适当程度的说明;认识学生加工不同符号系统(语言、图像、数学表征等)时的不同偏好和能力,在教学中使用多元表征方式;将学习环境有效地结构化,使学生能够合作地学习,从而学会像学科专家进行思考和谈话,在此过程中获得经验”等。毫无疑问,网络将在这样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当中承担重要角色。网络技术在教学领域的适应性开发和应用应当支持这种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基本观念。
进而,在开发教师学科教学虚拟环境实验研究与应用成果方面,迫切需要建立教育教学的虚拟现实技术实验体系,充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与‘构想性”特点,将其建筑在当代学习科学的基础上,促进教学人员构建一种全新、多变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并且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可以进行交互、直观、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方式,多方面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有理由认为,如果相对上世纪在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学习革命”,应用VR、DVR等最新信息技术推进教与学两方面的变革,将是一场真正的革命性变革。
由此看来,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迫切需要形成一支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团队,这将既有助于教育技术学科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也必将使教育技术学科本身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建设获得实质性的快速发展。
王陆:教育技术学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丁钢:我国对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教师专业化的澄清和专业地位的获得,而非教师专业发展本身,特别是缺乏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效能的研究。所以,如何通过对高效能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探索,寻求迅速提高我国教师专业水平的具体方法,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和优秀的在职教师,提供全新的发展平台,借助技术环境而获得教师专业的迅速成长,便成为一个新的而且必要的学科视角。
这需要在理论上对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效能的新途径提出新的理念。第一,关注将教学的专业经验通过技术环境转化为可以分享的公共知识的途径,借以推进教学的专业知识积累和创新,重新确立教学专业知识的基础。第二,将教师教育的规范性训练与个性化体验相结合。前者强调教师专业知识的有效形成,后者着眼于教师的默会认识,把教师素养中可编码的有形知识和不可编码的默会知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并融入先进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有效专业发展的路径分析,实现从实践者知识到专业知识的转化,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换。第三,为让教师体验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过程,学会系统观察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的教学生态系统;并为课堂教学分析系统的建构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通过中小学课堂生活的体验,与师生共同会诊,反思课堂教学问题,形成切合我国实际的课堂教学分析系统与各学科课堂教学分析系统,提出一套为教师辨析课堂教学效能的技术系统,形成内在支援和帮助教师在日常课堂学科教学实践中的自我持续专业发展和有效教学反思的技术平台。
因此,我们需要系统组织不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合作的整体方案,尤其在教师教育技术环境和技术平台的设计构想等方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完整的技术支撑。
就此而言,我们乐意看到博客”与教育叙事的结合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中教师叙事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式。通过博客”叙事,教师们可以彼此敞开心扉,分享专业经验,促进共同反思,这已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的校本科研方式,并且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从以上的思考出发,从实践教育技术学者的使命来看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建立面向未来、面向素质教育实践的教师教育实验新系统,提供突破性的全新发展平台,同时也需要为中小学教师创设IT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发展模式。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P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2-0086-02
作者简介:谈青青(1994-),女,江苏扬州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与技术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发展趋势逐渐深入。通过长期发展,计算机应用范畴由单一化迈向多元化。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逐步成熟,计算机体积逐渐变小,运转速度大大提升,成本也逐渐降低,变成工作与生活中的必备品。并且大型计算机的发展也尤为迅猛,不论是国防、军事还是天文方面,计算机能力逐渐展现出来。当前阶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融入到社会生产及生活的各个角落,有效提升了百姓的生活,为社会的发展推波助澜。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普遍性与深入发展
科技的发展令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计算机的发展也加快了科技生产力的进步,所以计算机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较大的意义。计算机普及与发展令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且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对人们产生较大的影响。
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化及综合化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不但令发展趋势更为大众化和综合化,也令计算机的运用愈发专业。相对而言,为了满足一些特殊专业与人员所需,计算机的专业化随之提升,为人们的不同所需提供服务。
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突破及深入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令其在不同领域的专业化发展愈发迅速,功能也更为固定,这令计算机应用专业化及专业功能显著区分,为计算机的发展迎来更多的突破及挑战,从电子管到计算机,历经了40余载的时间,而半导体电视取缔晶体管的历程仅历经了10年。到了集成电路时则发展的更加迅速,这一转变,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迎来了愈来愈多的深入与突破的机遇。计算机技术通过化学与工程学科为出发点,作为具有实践性的基础学科,需要不断加快人们对意识的发展。传统而言,意识到提升必定会变成现实推动力而加快实践发展。可是在计算机研究范围内,意识与实践相互作用更为显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国外计算机研究出晶体管以后,成为科学范畴热学的一大进步,所以,对于计算机半导体的理论也创建起来,并且随着意识的提升而不断发展。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
首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改革是为了可以令此类时常性、创造性的方式更加便于处理,如此可以更为符合当代人的所需。因此,创造性与时常性的方式加快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其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常需要可以在理论中执行,也可在计算机中执行。一旦出错,则会令所有计算机系统发生问题。再次,计算机市场竞争关系加快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当中。因此,计算机市场竞争也加快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最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价值的分析需要较长时间,在此期间,会有较多不稳定因素对最终的价值及选择形成影响。通过实践可以看出,用户与市场选择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造成影响,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优于其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则令产品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可是用户选择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有些用户不但需要计算机在技术中超前,还需在社会中获得认可。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需要依照市场所需以及的人们认可方能获得进步[1]。
3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总体趋势能够分为高、广、深,虽然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可是其发展动向依旧以这三点为主。计算机技术朝着“高”的方面发展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硬件工作频率方面,提升计算机工作频率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性能,由于计算机工作频率的提升,其运转速度更为快速。当前,英特尔公司已经可以研发出约10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当前性能最优的通用是计算机集成了高达上万个微处理器,对于有些专用机而言,其并行程度较高。除却硬件更高之外,操作系统性能的提高对计算机发展尤为关键,其包括两点:①令计算机与人们相互间引发人性化衔接;②关于计算机资源采取有效管理,令计算机内部可以相互搭配,共同工作。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持续深入,其已经由不同方面进入生活当中,计算机的普及逐渐扩大,“广”字体现出计算机网络覆盖范畴的加大以及计算机技术向不同领域的融入。可以发现,未来计算机技术会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体现。“深”则代表计算机技术人员智能化发展动向,智能化将会在此后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较高的比例,并且,计算机科学技术也会结合相应的感知能力与逻辑思维,这一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令人们与计算机的沟通更为顺利[2]。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4.1高性能新型计算机的诞生
由于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芯片技术日趋成熟,芯片技术在开发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当前,众多不同类别的计算机也在研发当中。其中有三种计算机因此产生。
4.1.1量子计算机
为了令计算机能耗问题得以解决,源于可逆计算机的探究,一个依照量子力学规律执行的高速数学与逻辑运算、处理及保存量子信息的物理设备孕育而生,其可以运算并解决量子信息,执行量子算法,这就是量子计算机。
4.1.2纳米计算机
纳米自身则为计量单位,纳米技术由微电子机械系统出发,将电动机、传感器以及各类处理器均设置于一个硅芯片当中,以此创建一个系统。通过纳米技术产生的芯片成本较低,令纳米计算机备受重视,其无需具备精密的生产车间,也无需具备较高的试验设施与技术成产团队,则能够制作出芯片,不仅运用较广且成本较低[3]。
4.1.3光子计算机
此种计算机是作为从光信号进行数字计算、逻辑操控以及信息处理的全新类型,因为光具有高速性与天然性,令光子计算机在处理方面的能力较强,不但具备较强的高运算能力,还具备与人脑类似的兼容性。由于光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相融合,令光子计算机变成十分有利的工具。
4.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一般计算机无法进行繁琐、庞大的数据核算,所以则需开发智能化超级计算机。因为智能化超级计算机在配置方面十分强大,处理器较多,所以能够顺利进行繁琐、庞大的数据核算。智能化超级计算机的特点为具备了较强的处理技术及特有的设计构造。面对高端领域,智能化超级计算机能够细致分析数据。在某种层面而言,透过运用智能化超级计算机不但能够节约时间,还能够节约人力。在生活当中,智能化超级计算机系统十分便利,功能较为完善,因此有利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5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加快了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经融入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为人们的生活给予了有效的保障,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会为国家乃至社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0,(8).
[2]谢平.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5).
篇4
一、国际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间关系更加密切的发展时代;是一个变动急剧,充满竞争与挑战,也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社会。因此,在未来社会中,世界各国只有让自己的人民能够大量而快速地吸收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以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教育必须改革,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无可争议的共识。而教育改革又当以课程改革为要,因为,课程安排设计是否恰当,能否随着社会变迁和时展之需要,提供学生最适切合理的学习内容,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影响到教育活动实施的成败,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
1. 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2. 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未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
3. 注重课程的整合化
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4. 采行课程的弹性化
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事实上,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这有违教育原理,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
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原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模式,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用到数学,数学成为公民必须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国际数学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展开的。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是:
1. 强调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目前,现实数学观点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这一思想表明:第一,学校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第二,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强调数学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成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
2. 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做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做数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都是已知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创造的过程来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达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数学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
3. 计算机应用于数学教育
信息社会的标志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革命,这场革命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计算机对数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计算机技术在内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将极大地影响数学教育的现状。学校的数学教学条件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数学教育开始进入信息化的时代。
篇5
一、教学内容选择
(一)教材的选择
关于石油加工的特色高职教材较少,而且实践性教学内容篇幅较少,不能满足高职教学中对实践教学课时的要求。本课程选择陈长生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石油加工生产技术》教材。课程组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随着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正在编写石油化工实训指导书。理论教学与各种实习及综合训练环节相结合,完成培养石油化工操作工的基本训练,为毕业后从事石油化工操作与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精选
所选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规格指标、原油评价方法及加工方案确定、原油加工典型工艺和主要生产操作技术以及介绍国内外石油化学加工技术状况及发展动向。在石油化工行业就业岗位群中该课程主要对应工艺操作岗位、工艺控制岗位、管理调度岗位等。讲授各岗位所应掌握的职业技能和应遵守的岗位职责,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因此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操作同等的原则 ,在实践教学中补充了与炼厂实际生产相关的实践知识。一方面 ,我们把石油炼制技术分为石油及其石油产品的组成与性质、原油加工方法的确定、石油加工方法三个部分。在教学中注重介绍与实际工程相关的方法、过程、装备和系统 ,以及介绍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学生提供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际应用的阶梯。另一方面,我们将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对每个部分设计了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使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例如 ,在催化裂化部分 ,设计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停车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并在实践操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讨论
随着石化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多样性要求,使职业院校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面临严重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生源素质较差,表现为:学生知识基础差,厌学、不自信、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职业院校教模式、教学方法陈旧,缺乏职教特色,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与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质量不高。
(一)教学资源库的运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通过图片和讲解来完成对设备、生产的认识,因此出现了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导致学生感觉课程枯燥,学习兴致不高。为此课程组教师们通过《石油炼制技术》院级精品课的建设,搜集了大量的视频、动漫、图片、录像等教学资料,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将工厂一些实例和生产设备运行搬到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介绍车用汽油的性能要求时首先通过动漫展示汽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对发动机工作时汽油的运行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掌握汽油的性能要求。增强了学生感性认识以及对抽象事物的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在任务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引导学生学习的实践教学法。它有为目标性和教学情境而创建的“任务”,使学生根据真实的任务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讨论并逐步通过操作、演练充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例如:教师介绍粘度概念,提出“测定90号汽油的粘度”,由学生分组讨论,查找测定方案,再由教师指导确定测定方案后按组实施测定,最后通过报告方式完成任务。
(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适合本课程学生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学习特点。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三步曲”,即:老师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学生听、练习、作业。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则采用“四重奏”,即: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在“石油炼制技术”课程授课中,授课教师将授课内容变为任务,下达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共同查阅资料、整理资料、自学讨论、完成任务、汇报任务、互评交流等方式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教师首先将一个班级学生进行角色定位,然后分成由6~8人组成的小组,所下达的任务要求每小组共同完成。学生在查阅资料、研究讨论、方案汇报等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还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内容与课堂教学进度的配合使实践丰富了理论,增加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除了教学实验装置为基础外,课题组教师还应积极开展不同种类石油产品的实验教学研究,进一步完善石油炼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当中坚持预习、提问、实验、报告等环节的工作,以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
三、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的调整
传统的课程成绩考核方式是以期末书面考试为主(占据了总分的60%),强调了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很难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炼油企业往往要求从业人员拥有较强的操作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因此,本课程采用了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扩展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期末考试分=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材料整理及书写报告成绩+课堂讨论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每项各占20%。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率、上课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实验操作规范程度及 完成情况;材料整理及书写报告成绩则考核文献查阅、报告书写规范情况,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总结和写作能力;课堂讨论成绩考核针对于实践操作过程的问题、课堂设问中学生的能力,反映学生的快速反应、归纳总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结和口头表达能力;期末考试成绩则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主。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从根本上避免了“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模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有力地达到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对石油炼制技术这样一门最能体现生产与操作特点的学科,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它是很不容易的。在教学中,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的习惯。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改革创新,才能使石油化工教学适应时代变化,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范式纷争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产物。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是奴隶制兴起的直接产物( 肯尼迪·克洛克, 2002) 。较高一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 小詹姆斯·H·唐纳利, 1982) 。古罗马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利用等级原理和委任、授权办法, 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效率很高的罗马帝国( 罗珉, 2003) 。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标志着人类从最初的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经过历史的锤炼—— 成功和失败考验的螺旋式上升, 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前行的灯塔。人类管理思想的提炼大致经历六个过程: 管理者的需要、思想价值、时间性、提高和展现(AddrejA .huczynski, 1996) 。
把管理思想升华为一门科学, 以此构建管理学学科大厦, 是由发端于19 世纪末现代工厂制度下的“泰罗科学主义”完成的。不同于经济学, 管理学从一诞生就陷入到“管理理论的丛林”( 哈罗德·孔茨, 1961) : 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管理学尽管较经济学年轻, 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人际关系学派发展, 从“管理理论的丛林”到“管理理论丛林的再探”, 从新人际关系学派的兴盛到新泰罗主义的回归, 管理理论丝毫没有走向统一的迹象。早期哈罗德·孔茨把管理学理论概括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及数量学派等六大学派。海因茨·韦里克( 1993) 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 随着“丛林”生态结构的变化, 形成了11 个有代表性的学派。Huczynski( 1996) 按照市场接受度、争论性、独特性、作者声望把管理学派分为马克思·韦伯为代表官位主义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 以法约尔、巴纳德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 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本尼斯、沙因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德鲁克、彼特斯为代表的大师理论学派。
二、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根本要素, 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 范畴) 体系。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的根本出发点, 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对象的方式与方法的学问, 它是科学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人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定的研究对象, 便逐步形成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并借助词语以概念、范畴的形式加以表述。当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积累起来, 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后, 便标志着这一门科学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论的分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管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就是组织在即定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优化配置以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视角, 认为管理就是从计划到控制的循环过程, 即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若干活动。系统学派认为, 管理是将多变的客观环境( 宏观、中观、微观) 视为一个复杂系统, 为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 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而激活人的智力, 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概括起来, 上述认识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学主义主张。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科和管理科学学科。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 但也不是截然分离的, 二者的关系就像并行的两个车轮, 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 二者永远无法交融, 但也永远无法分离。弥合二者的鸿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这里以席酉民的和谐管理理论为代表。和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现实基础在于“理”, 形式在“管”,“管”必须从“理”来实现。席酉民提出, 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 用不确定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 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互动作用, 实现整体的一致性。转贴于
另一方面, 人们对管理的对象或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见。管理学很多概念无论内涵外延均不相同, 分类方式合标准也不相同。从营运职能看, 尽管营运职能的决策过程都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过程, 但是它们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学者芮明杰批评的那样, 把管理限定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错误的, 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是有效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 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为了调和矛盾, 学者们把上述对象称为广义的管理学研究对象, 把管理科学的内容也囊括进去了。狭义的研究对象则限定为管理的过程或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指出, 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定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克莱默( 1975) 认为, 管理思想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 它是一个应用于相当广泛的情境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少管理实践都是建立在传统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 而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罗的思想上。
三、管理学的范式纷争
范式( Paradigm) 理论最初是由库恩( 1968) 提出的, 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 共同的信念; 某种自然观( 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当一门学科的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 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 科学家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 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 必然会出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Anomaly) 。当异例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 。后者将迫使科学家们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现, 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elution) , 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形成了。
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 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泰罗信奉的哲学, 就是“科学理性主义”或“工具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当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认为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现。它强调通过劳资协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最小的付出使劳资双方得到最大的利益。行为主义学派通过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向“社会人”的基本假设和人的因素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 Theory) 通过对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的揭示, 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维度作了四个方向的拓展( 罗珉, 2001) : 单个行为主体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人,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Relations) 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 组织是人们希望实现自导、自治、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场所; 群体(Group) 总是通过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其蕴涵的理论假设是, 组织善待员工, 员工会改进工作态度, 并不断增加满意度和承诺感, 这种态度会影响行为, 反过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库恩的范式革命学说, 在两个范式之间, 存在四个阶段:范式Ⅰ常态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Ⅱ。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在范式I 指引下积累的知识; 异例是指范式I 不能解释的新现象; 危机是指范式I 从根本上受到怀疑; 革命是指范式I 全面崩溃。人本主义取代科学主义如果是一场革命的化, 那么将是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在无法调和劳资纠纷时, 泰罗主义学说出现了异例, 但是说泰罗主义出现了危机, 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实。Huczynski 指出, 人际关系学派从未偏离过泰罗主义的思想范畴。正如梅奥( 1924,1925) 在对霍桑研究报告的解释中看出: 工厂内友好宽松的管理氛围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这种因果关系可能逆转( 生产的高效率会使管理气氛宽松) , 管理者仍然能够看到他期待的东西。人际学派的动机思想强调管理刺激和控制、非正式群体的社会作用力、社会满意度和产量定额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奥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咨询和领导技术重建人与社会平衡的新模式。事实上, 人际关系学派倡导加强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义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认为导致管理终结(ManagementEnding) 的元凶。因此, 割裂不同学派的历史联系性是错误的。正如罗珉( 2005) 所指出的那样: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 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都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 总结
总而言之,管理思想家们所选择的众多路径、取向或“范式”, 是可以兼容、互济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相互间应当宽容、共处。对因理论和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分歧”,不必急于达成“一律”。管理学研究不断涌现新的“范式”和多种“范式”并存, 管理学界出现不同的流派或“学派”, 是管理学走出“丛林”的征兆, 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究繁盛的好事。
参考文献
1.肯尼迪·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管理的终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篇7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认识或看待发展问题,并指导发展实践。2004年3月,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了精辟阐述: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难知道,以人为本是根本,全面、协调是前提,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只有全面的、协调的发展才有可能是可持续的发展。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各个方面的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等一系重大举措无不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思聪乡近几年的工作,同样可以感受科学发展观的巨大指导作用,可以说思聪的发展实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体现。
首先是坚持了以人为本。从机关干部管理到村组干部待遇的改善,从改制引进创办企业到“抓大扶小”的税收管理措施,从综治计生工作到群文及工会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对老年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无不体现着人文关怀的情愫,人性化管理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与认可。以干部管理为例,尽管也制定了不少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无一例外的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因素,从未体现处罚,完全寄希望于干部的自觉。此外在众多的重点工程建设中,从未加重群众负担,完全由财政负担,特别是数十万元教育债务的化解,都是发展惠及民众的真实体现。
其次是全面协调。近几年,思聪乡从改制企业入手,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屡掀企业创办,工业企业的掘起,促进了财政税收的高速增长,四年时间从不足300万元连翻三番达到2361万元,成为茶陵县第一个财政税收过2000万元的乡镇。党委政府没有为抓经济而抓经济,注重了全面协调发展,一年一个主题,加快了公益建设步伐,从2004年开始,累计使用财政资金近600万元,相继完成了中学、中心校、敬老院等公共设施的扩建改造工程;与此同时,道路、水利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民政、老龄、文化事业也得到空前发展,狠抓了计生综治工作,维护了人口的低生育水平,确保了社会稳定;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篇8
[关键词]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同课异构; Fathom动态数据软件; 数据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袁智强(1978—),男,湖南宁乡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数学教师教育、数学教育技术研究。E-mail:。
一、引 言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教师教育研究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来自不同领域的教师教育研究者分别围绕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知识、信念和实践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在认识到教师教育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统计教学的盲目性的基础上,笔者开展了一项教师发展实验,致力于探索一条发展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途径。
二、理论框架
“教师知识”研究路线起源于李·舒尔曼及其研究团队关于教师知识的分类。[1]在舒尔曼提出的教师知识分类中,学科教学知识(PCK)被众多的数学教育研究者给以特别关注。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科教学知识被认为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核心知识,它是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的分水岭,是衡量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分界线。
庞雅·米沙(Punya Mishra)和马修·科勒(Matthew Koehler)在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师知识框架,称之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框架。[2]这个框架由三类核心知识(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以及四类复合知识和教学所处的境脉知识组成(如图1所示)。在TPACK框架中,处于三类核心知识交汇处的知识称之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它可以被看作是学科教学知识的一个直接推广。由于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性,并考虑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性也就突显出来,它被科勒和米沙认为是教师“使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3]
玛格丽特·尼斯(Margaret Niess)根据格罗斯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四个核心要素,[4]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四个核心要素:(1)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2)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表征知识;(3)学生用技术来理解、思考和学习学科主题的知识;(4)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程和课程材料知识。[5]
笔者认为,在上述尼斯给出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四个核心要素中,“学生用技术来理解、思考和学习学科主题的知识”这一表述过于笼统,本文将它改为“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学生理解和学生误解知识”。而“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程和课程材料知识”中的“课程和课程材料知识”指代不明确,不便于在实践分析中运用,本文将它具体界定为“课程资源和课程组织知识”。此外,本文所指的“技术”都是指“信息技术”,具体界定为计算机软件(例如,几何画板/超级画板/Geogebra、Fathom动态数据软件、Excel、PowerPoint等)、视频、因特网资源(包括小应用程序),以及图形计算器等。笔者将尼斯关于TPACK的四个核心要素修改后,得到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四个新的核心要素:(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程资源和课程组织知识;(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表征知识;(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学生理解和学生误解知识。TPACK的四个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理查德·莱什(Richard Lesh)认为,表征可以分成五种类型:现实情境、操作模型、图形图像、口头语言和书面符号。[6]基于莱什等人关于表征的分类,笔者提出了一个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表征模型(如图3所示)。本文中有关教学表征的分析都将围绕这个模型展开。
本研究试图回答如下两个研究问题:(1)通过一项教师发展实验,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有何变化?具体来说,(a)数学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有何变化?(b)数学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程资源和课程组织知识有何变化?(c)数学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表征知识有何变化?(d)数学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学生理解和学生误解知识有何变化?(2)如何发展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来自中国东南沿海某师范大学的13个(2男,11女)数学师范生参加了本次教师发展实验。他(她)们的年龄在20至22岁之间,实验之前没有任何正式的中小学教学经历。参加这项教师发展实验时,这些数学师范生正处于大三第二学期。在参加实验的13个师范生中,研究者选取3个(1男,2女)师范生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原因是这3个师范生在研究过程中提供的数据比较齐全,而且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分别用T1、T2和T3表示这3个师范生,其他师范生则依次用T4、T5、T6、T7、T8、T9、T10、T11、T12和T13表示。
(二)研究过程
1. TPACK课程
本次教师发展实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整合了技术(Technology)、教学法(Pedagogy)和学科内容(Content)知识的数学教育课程(简称“TPACK课程”)。笔者自2011年3月1日开始为参与者开设TPACK课程的第一讲,至2011年5月24日结束TPACK课程的最后一讲,一共十次课,详细信息见表1。
在TPACK课程中,贯穿整个课程的信息技术是首次在中国大陆使用的、美国核心课程出版社开发的Fathom动态数据软件。贯穿整个课程的学科内容是统计(特别是统计分布)。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思想源自美国《统计教育评价与教学指导纲要》(GAISE),特别是“统计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统计素养”。[7]
2. “同课异构”活动
在TPACK课程开始之前,参与研究的13个师范生都进行了第一次模拟课堂教学。在TPACK课程的第七讲和第八讲之间,参与研究的13个师范生都进行了第二次模拟课堂教学。在TPACK课程的第九讲,计划与中学在职教师一起进行同课异构活动的3个师范生T1、T2和T3进行了第三次模拟课堂教学,其余师范生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了这次模拟教学的观摩和讨论。在TPACK课程的第九讲和第十讲之间,三个师范生T1、T2和T3与两个中学的在职教师在当地的一所高中进行了一次“同课异构”活动,其他师范生以及研究者参加了课堂观摩、课后讨论和对高中生的访谈活动。无论是模拟课堂教学还是真实课堂教学,参与者都围绕同一个课题——“正态分布”。
(三)数据收集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笔者遵循了个案研究的如下三条原则:(1)使用多种数据来源;(2)创建一个个案研究数据库;(3)维持一条证据链条。[8]哈里斯、格兰德吉耐特和霍法认为,有三种类型的数据可以用于评价教师的TPACK水平。(1)自我报告。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或其他方式产生的文档(例如,反思日志)。(2)观察到的行为。(3)教学人工制品(例如,教案)。[9]研究者在教师发展实验过程中通过深度访谈、课堂观察和录像以及文档收集等方法进行了多次数据收集,从而获得了上述三种类型的数据(见表2)。
(四)数据分析
在数据分析前期阶段,笔者首先将一些电子文档(包括教案、课件、教学反思报告以及TPACK总结报告等)整理成统一的格式,接着对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录像资料进行文本实录,形成了访谈逐字稿和课堂教学的逐字稿,然后将第一次和第二次深度访谈逐字稿导入计算机辅助质性数据分析软件Nvivo中,并进行了逐行逐段的编码,最后结合录像文件对课堂教学的逐字稿在Word中对它们进行了教学环节的划分,并利用Excel绘出教学环节示意图。数据分析过程中使用了格拉泽提出的持续比较法。[10]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文按照实验前期、实验中期和实验后期等三个阶段分别刻画三个师范生T1、T2和T3的各个TPACK核心要素的变化。其中,实验前期主要依据第一次模拟课堂教学录像进行分析,实验中期主要依据第二次模拟课堂教学录像进行分析,实验后期主要依据真实课堂教学录像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使用其他数据进行三角互证,这些数据包括访谈录像、教学反思报告、教案、课件、集体评课录像和TPACK总结报告等。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
数学教学中为什么需要整合信息技术?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具有怎样的优势?能给数学教学带来怎样的好处?关于上述问题的认识构成了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
师范生T1在实验前期认为借助信息技术能直观、生动呈现事物的特点及其动态演示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知识点的生成过程。在这个阶段,她认识到信息技术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但是她提得较多的是“兴趣”。例如,在第一次教学反思报告(2011/02/26)中,她认为“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这些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入到实验中期和实验后期,她更加强调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例如,在第二次教学反思报告(2011/04/25)中,她认为信息技术有利于“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知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的本质”。可见,通过实验,师范生T1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从强调“兴趣”转变为关注“理解”。
师范生T2在实验前期认为信息技术对事物直观形象的表征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画图,能够帮助教师理清上课的思路,能够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在这个阶段,他认识到信息技术既可以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便利,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他主要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例如,在第一次深度访谈(2010/12/25)过程中,他提到使用PowerPoint“可以对教师起到一些提醒的作用,不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地方”。进入到实验中期和实验后期,他一方面继续强调信息技术给教师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够给学生带来帮助。例如,在第二次教学反思报告(2011/04/25)中,他提到信息技术“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还能帮助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理清思路”。可见,通过实验,师范生T2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从关心“教师”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并重。
师范生T3在实验前期认为信息技术对事物直观形象的表征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画图,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在这个阶段,她认识到信息技术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但是这种认识相对比较模糊。进入到实验中期和实验后期,她更加明确了信息技术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的理解。可见,通过实验,师范生T3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从比较模糊的关心“兴趣”和“理解”,到更加清晰的关心“兴趣”和“理解”。
由上可知,三个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师范生T1和T3能够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师范生T2则更多的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考虑问题。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课程资源和课程组织知识
数学教学中可以使用哪些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将这些课程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关于上述问题的认识和实践体现了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课程资源和课程组织知识。
师范生T1在实验之前用于数学模拟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主要是PowerPoint和几何画板。在实验中,她使用了PowerPoint、Fathom动态数据软件、Excel和两个小应用程序。在实验前期,她主要是使用别人制作的课程资源(例如,高尔顿钉板实验演示程序和一维正态曲线演示程序),进入实验中期和后期,她以使用自己制作的课程资源为主(例如,Fathom课件,如图4所示)。
在实验前期,T1对于获取的课程资源不加改造便使用。进入到实验中期和后期,她能将现有的课程资源加以改造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实验前期和中期,她主要是使用现有的数学题。到了实验后期,她能够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课程资源并将它编写成带有现实情境的数学题(如图5所示)。
在实验前期,T1使用一些彼此联系不够紧密的课程资源将课程组织起来;到了实验后期,她能够通过同一个课程资源(福建省某县2009年高考成绩)将课程组织得更加紧凑而合理。可见,通过实验,师范生T1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课程资源和课程组织知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师范生T2在实验之前用于数学模拟教学的信息技术主要是PowerPoint和几何画板。在实验中,他使用了PowerPoint、Fathom动态数据软件、几何画板、Excel和两个小应用程序。在实验前期,他既使用了别人制作的课程资源(例如,高尔顿钉板实验演示程序),又使用了自己制作的课程资源(例如几何画板课件)。进入实验中期和后期,他以使用自己制作的课程资源为主(例如Fathom课件)。在实验前期,他在教学中使用的课程资源之间彼此缺乏联系。到了实验的中期和后期,他能够通过自己收集的403个大学生身高数据把多个课程内容组织在一起。可见,通过实验,师范生T2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课程资源和课程组织知识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师范生T3在实验之前用于数学模拟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主要是PowerPoint、几何画板和视频。在实验中,她使用了PowerPoint、Fathom动态数据软件、Minitab和两个小应用程序。在实验前期,她主要使用别人制作的课程资源(例如,高尔顿钉板实验演示程序和一维正态曲线演示程序)。到了实验中期和后期,她以使用自己制作的课程资源为主(例如,Fathom课件)。在实验前期,她没有使用真实数据的意识,将通过高尔顿钉板实验收集到的数据当成是“生活中得到的数据”。到了实验后期,她能够将课堂上现场收集学生的身高数据作为课程资源。可见,通过实验,师范生T3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课程资源和课程组织知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在实验前期,师范生T1、T2和T3所熟悉的信息技术几乎都是PowerPoint和几何画板,并且以PowerPoint为主。教学中用到的几个高尔顿钉板实验演示程序都是通过别人提供或者自己上网下载的。通过实验,他们学习了Fathom动态数据软件,并全部将它应用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其中,师范生T1和T2对Fathom动态数据软件的应用更加丰富多彩。此外,师范生T1和T2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还使用了Excel,而师范生T3在制作图片的过程中使用了Minitab。从数据的获取途径来看,师范生T1使用的福建省某县2009年高考成绩数据来自于研究者开设的TPACK课程;师范生T2使用的大学生身高数据是他自己从体育老师那里获得的;而师范生T3则是在课堂上现场收集学生的身高数据。从发展学生数据素养的角度来看,师范生T3获得数据的途径更加值得提倡。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表征知识
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关于上述问题的教学行为体现了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表征知识。
师范生T1在实验前期探究“正态曲线性质”的过程中,采用了如下教学策略:首先,她在一维正态曲线演示程序中改变标准差σ而让平均数μ保持不变,要求学生说出正态曲线变化的规律;接着,她又改变平均数μ而让标准差σ保持不变,并再次要求学生说出正态曲线变化的规律。这种教学策略不够合理,因为学生通常更容易理解平均数的变化引起的曲线变化,她应该调整探究标准差σ和平均数μ的先后顺序。令人吃惊的是,师范生T2和T3也采用了完全类似的“错误”教学策略。到了实验中期和后期,在探究正态曲线性质的过程中,他们都使用Fathom动态数据软件依次演示平均数μ和标准差σ对正态曲线的影响。这种教学策略比起实验前期采取的策略明显要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实验前期讲述“生活中的正态分布”时,师范生T1、T2和T3都只是简单地列举了几个符合正态分布的现象。而到了实验中期和后期,师范生T1和T2都能够使用一个现实情境问题(高考成绩和身高数据)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正态分布的存在。在实验前期讲述“3σ原则”时,师范生T3只是复制了教材中现成的图片,而到了实验中期和后期,她能够使用Minitab制作一个彩色的图片,并使用PowerPoint将三个不同的区间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可见,通过实验,师范生T1、T2和T3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表征知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学生理解和学生误解知识
师范生是否知道学生在整合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环境中的学习特点?也就是说,师范生是否知道在整合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环境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是如何理解的?经常会有哪些误解?关于上述问题的认识和实践体现了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学生理解和学生误解知识。
师范生T1在实验前期对于学生学习某个知识点时已有的理解和误解并不太清楚,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不了解,这一点她在第一次模拟课堂教学的反思报告中进行了说明。而一些不太恰当的教学策略的使用,也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到了实验后期,由于经历了真实课堂教学以及对高中生的访谈过程,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反映在她的TPACK总结报告中。师范生T2和T3的情况也比较类似。然而,由于师范生接触高中生的时间很短,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发展相对有限。
(五)师范生TPACK发展途径
舒尔曼指出,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是促进教师从新手到专家转变的关键性因素,并提出驱动这种转变需通过一个“教学推理”过程。这一推理过程包括“理解—转化—教学—评价—反思—新的理解”,通过这样一个持续的教学推理过程来指导教学行为,促进专业知识的增长。[11]
在本研究中,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类似的“教学推理”过程,即研究者与师范生共同经历了如下过程:前期准备—初次模拟—教学反思—理论提升—再次模拟—再次反思—集体讨论—同课异构—集体评课—访谈学生—总结反思。
师范生与笔者共同经历了上述过程,主要的事件可以概括为:一门TPACK课程,三次模拟课堂教学和一次真实课堂教学。其中,模拟课堂教学是师范生与师范生之间的“同课异构”活动,而真实课堂教学则是师范生与在职教师之间的“同课异构”活动。
五、研究结论
本次教师发展实验研究结论如下。(1)三个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师范生T1从强调兴趣转变为关注理解为主;师范生T2从关心教师为主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并重;师范生T3从比较模糊地关心兴趣和理解,到更加清晰地关心兴趣和理解。(2)三个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课程资源和课程组织知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师范生T1、T2和T3都从使用各科通用信息技术(例如,PowerPoint)为主,转变为使用学科专用信息技术(例如,Fathom动态数据软件)为主。其中,师范生T1和T2能够通过现实情境将课程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3)三个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表征知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师范生T1、T2和T3都能采用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并且都能够更加合理地运用图形图像和现实情境的教学表征。(4)三个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学生理解和学生误解知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够明显。师范生T1、T2和T3都能够认识到理解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学生具体存在哪些典型的理解和误解则了解不多。
六、研究建议
(一)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加强教师教育实践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同课异构”活动是指不同教师面对不同学生使用不同教学策略和教学表征讲授相同课题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研活动。[12]近年来,“同课异构”这种新颖的教研活动在中国大陆广为流行。然而,这些活动通常发生在在职教师之间,[13]也有发生在中国教师与外国教师之间的同课异构活动,[14]却极少见到师范生与在职教师之间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笔者建议师范院校能够充分利用微格教学和教育实习的时机,广泛开展师范生与师范生之间以及师范生与在职教师之间的同课异构活动,从而达到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和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目的。
(二)开设“学科教育技术”课程,发展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大多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然而,该课程具有普及的性质,并不针对任何具体的学科,而师范生在未来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需要用到一些学科专用信息技术(例如几何画板、Fathom动态数据软件等)。因此,笔者建议师范院校开设“学科教育技术”课程,发展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从而提高师范生使用学科专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具体而言,在数学系应开设“数学教育技术”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教育技术”课程中涉及的学科专用信息技术应该尽可能涵盖中小学数学的各个领域(代数、几何、统计和概率等)。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讲如何制作课件,还要考虑对于一个特定的数学知识点,是否需要制作课件,如何有效地使用课件等问题。
(三)引进统计教学软件,改革中小学统计教学
我国公民当前的统计素养不高的状况与中小学统计教学有很大的关系。目前中小学统计教学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教学内容也往往来自教科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统计素养的发展。笔者建议中小学教师使用统计教学软件进行教学,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现实情境中的数据,灵活地在各种数据表征之间进行转换,最终发展学生的统计素养。我国目前中小学涉及统计内容的教学中,最常用到的信息技术是Excel。它具有易得、易用等特点,但它不是一个专门的统计软件,其功能十分有限。在本次教师发展实验中,Fathom动态数据软件和TinkerPlots动态数据软件。笔者相信,Fathom动态数据软件等统计教学软件在我国中小学的广泛使用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统计素养。
[参考文献]
[1] [11] Shulman, L..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1~22.
[2] Mishra, P., & Koehler, M. J..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J].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06,108(6):1017~1054.
[3] Koehler, M. J., & Mishra, P.. What is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J].Contemporary Issues i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9,9(1):60~70.
[4] Grossman, P.. The Making of a Teacher: Teacher Knowledge and Teacher Education[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0:7~9.
[5] Niess, M. L.. Preparing Teachers to Teach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with Technology: Developing a Technology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5, 21,(5):509~523.
[6] Lesh, R..Applied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J].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1981,12(2):235~264.
[7] Franklin, C., Kader, G., Mewborn, D., Moreno, J., Peck, R., Perry, M., & Scheaffer, R..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in Statistics Education(GAISE)Report:A Pre-K-12 Curriculum Framework[M].Alexandria,VA: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2007.
[8] 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3nd ed) [M].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2003.
[9] Harris, J., Grandgenett, N., & Hofer, M.. Testing a TPACK-Base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ssessment Rubric[A].In C. Crawford, D. A. Willis, R. Carlsen, I. Gibson, K. McFerrin, J. Price & R. Weber(Eds.),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0(pp. 3833~3840)[C].Chesapeake, VA: AACE,2010.
[10] Glaser, B. G.. The 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J].Social Problems,1965,12,(4):436~445.
[12] 袁智强,柳榕. 师范生与在职教师“正态分布”同课异构纪实与启示[J].福建中学数学,2011,(9):17~20.
篇9
从2001年开始我有幸参与了几次省市级课题中心组的推进工作,也听了很多专家、学者和同行的相关讲座、报告,但多数都是听听很激动,看看很感动,想想很冲动,做做很被动,写写很空动,最后很心痛。新课程改革最初的教学科研往往能带给教师一些新鲜空气,但许多教师在为了各种研究工作疲于奔命的时候,总觉得教学科研要让他们窒息了,各种形式的检查、评估把对教学研究的评价变成了文本的科研、论文的科研、纸上谈兵的科研(虽然并不全然如此,但不可否认,这样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专家学者的理论一套又一套,今天说东,明天说西,可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很少。曾经我也和很多同志一样,对于教师搞科研一度很失望,很茫然。古语有云:“亦予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有些事情,虽然我们看不到结果如何,但仍然要付出全力去做,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他未悔,历史也不会因为他的失败就抹去变法的意义。有的时候,变革是大势所趋,所不同的只是如何找到正确的出路的问题,有的专家说新课改失败了,但失败同样不会改变教育改革的大势。也许很多同行与我一样,未曾窥得教学科研的全貌,正揪着大象的尾巴在失望:这大象很瘦,不可能挑得起大梁。任何一种变革都是探索来的,是没有参考答案的,失败是允许的,但我们如能在这百般失败中发现走向成功的路,那终是不用悔的。专家学者们并非在忽悠我们,而是一样在探索,在坚持着自己之“所善”。社会在变革,教育要生存,要发展,不搞变革是不行的,有问题该如何解决?不搞科学研究肯定没出路,这是一定的,而在变革的道路上走弯路、遇到障碍是一定的。一线教师寻找可操作的方法,总结实用的理论,责无旁贷。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参与教学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我做过一些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基层课题研究工作中仅仅承担着技术支持的工作,真正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研究的很少。
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是教育教学的灵魂,因为教师的教学从来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通过专业化的学习更为科学合理高效地掌握学习方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心性品行进行滋养。比如,我们掌握了各种使用筷子的要领和技巧,能用筷子夹起各种各样的物体,但我们却教不会两岁的幼儿使用筷子,这不是我们专业技能差,而是我们缺乏婴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这种专业化是外行无法替代的,即使通过长期训练“教会”幼儿了,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适合幼儿大脑发展的情商教育,只有经过种种婴幼儿教育研究和专业化训练的内行才能实现这种教育目标。狼孩是不会拿筷子的,教育是无处不在的,但教育从来是可以变得更专业的。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职业的生命力在于使自己变得更为专业化,像医生一样,不专业就无法看病,不是专业教师就不会专业地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有部分七年级学生说他们记不住键盘,我当初是靠死记硬背加天天练习后形成的条件反射,但这种方法并非专业化学习方法。我对记键盘这个教学环节曾多加研究和试验,后来尝试教学生记手指,很多学生用这个方法解决了他们记不住键盘的问题。我的舅舅五十多岁了,他们单位要考核计算机能力,他用这个方法两个晚上就记住了键盘,一个星期熟练盲打。他总说,幸亏我们家有个计算机老师,专业的,就是不一样。这就是专业。当这种专业化渗透到我们的细胞中时,我们就成了教育教学的专家,就能用这种专业化的方法去挑战任何困难,解决所有问题。教育改革永远是要求更加人性化、人本化,教师的专业化是教育改革最基本的要素,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
“所信者听也,而听犹不可信。”这句话来自于《论语》的变调,论语中的原话是:“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可信。”它是用来形容识人很难,教学研究也同样如此。寻找教学规律很难,教学中最本质的依据很难被发现,无数的教学现象中隐含的教学理论很难被看清,研究的过程就是一种百转千回的调查、寻找、发现,感观至心灵的探索都有可能走弯路,但我们不能放弃或无视,自欺欺人的想法只会带来学生的痛苦,对自己的折磨,身心俱累,两败俱伤,此非智者所为。我从不让学生玩游戏,但也想让他们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学习开心、带劲。如学键盘时和学生一起感受字符图像的魅力,学人工智能时让学生与网络机器人对话,学电子表格引入校园歌手大赛工作人员征集活动,学多媒体体验数字常州、畅游虚拟世界,学图片处理去常州规划馆看景点成像……种种教学活动中都渗透着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渗透着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以人为本的科学思想,这些教学方法必须通过不断地深化教学科研的力度才能得到更为科学的总结和推广,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教学更为专业的手法。
有的人总能发现自己或他人教学中的问题,有的人总要等别人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这就是科研意识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表现。信息技术教师亲身投入教学科研活动,才能使教学拥有持续发展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篇10
Abstract: Through the years of exploration practice, European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formed the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btains several enlightenme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for th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关键词: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Key words: Europe;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5-0254-03
0 引言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产生决非偶然,它的建立、发展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的建立发展既是欧洲各国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适应社会就业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必然结果。它是欧洲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等值不同类的高等学校,它以专业教育为主导,以面向工作生活为目的,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为重要使命。
1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分析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在欧洲各国(主要指德国、瑞士、荷兰、芬兰、奥地利等国家)的发展历史虽不相同,但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区别于普通大学的办学特色。
1.1 办学定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从办学定位看,应用技术大学从兴起的那刻起,就确立了不同于普通大学的办学定位及培养路径,它强调实践性、突出应用性,培养的人才主要将科学知识应用于职业实践中。应用技术大学定位于“为职业实践进行科学教育”,一方面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性人才及创新型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
从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应用技术大学多数在城镇,这样布局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应用技术大学最终目的是直接面向社会经济生活,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人才支撑,为企业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提供平台。例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定位于培养解决生产中面临实践问题的中高级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定位于为各个行业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理论水平和职业技术的专业人才。[1]
1.2 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从人才培养观念看,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其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毕业考核等都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这一目的。应用技术大学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办学特色很突出,它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设专业,主要开设工程、技术、农林、经济等具有显著的应用性和职业导向性的专业,通常不强调学科的完整性,而是根据职业实际需求设置专业,其强项专业通常针对所在地的支柱产业,其课程设置的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理论外,多偏重于应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2]
1.3 教师聘任:要求具备行业实践经验
从教师任职条件看,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欧洲应用技术大学更注重教授的实践应用能力,以保证较高的教学水平。它对教师的任职要求比较高,担任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要具备3年以上行业、企业的实践经验,主要是指在行业、企业担任领导职务的丰富经验及实践操作经验。例如,德国《高等教育总法》严格规定,应聘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必须拥有博士学位,并在本专业领域有5年以上(其中3年在企业)的工作经历;瑞士应用技术大学要求特殊领域的教师要具备多年的工作经验,同时应为教师在职业技能和教学法方面不断进修提供条件。[2]
1.4 科学研究:主要开展应用性研究
从科研观念看,应用技术大学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与产业、行业等开展合作,注重实用性研究与开发,并把应用性科学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它为企业提供科研平台与智力支持,具有短期性、应用性的特点,以解决在生产实践和企业技术研发中碰见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致力于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例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把从事应用性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的工作规定为应用技术大学的一项必须的或选择性的任务;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把开展应用性研发活动作为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主要依赖于与区域经济实体的合作。[2]
2 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都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而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只有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才能不断得到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用人单位的价值取向表现为越来越偏重于高层次技术、技能性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类型选择、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调整,做出与国家、地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相适应的变革。因此,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是高等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要求和展现自身价值的正确的、科学选择。
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为匹配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需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首要的是转变观念,主要包括政府的观念、学校的观念、社会的观念等,以最大限度地寻求理解与支持。
2.1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树立“应用性”办学理念
应用技术大学,顾名思义,就是以“应用性”为主的大学,应用性是最本质、最根本的属性。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前提就是要树立“应用性”的办学理念,在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毕业考核等基本问题上突出“应用性”特征。人才培养要定位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回归职场,即强调对职场的适应性,而不要求在专业教育中学科知识的完备性和系统性。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专业教育上,淡化学科体系不等于只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应用性”既体现在培养的学生为职场所欢迎,又体现在学校有能力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服务。
2.2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以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为核心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促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匹配,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对人才培养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到2020年,一方面,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我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另一方面,招生规模最大、人才培养数量最多的地方本科高校却陷入了发展困境,人才培养出口遇到了瓶颈。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想适应社会经济各行业对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新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要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定位,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加快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步伐,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
2.3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以围绕专业配置资源为突破口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以专业和专业群的改革和建设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来进行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办学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难题,特别是对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如何用好有限的资源,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全局。围绕专业配置资源,是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因为应用技术类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主要是由其专业决定的。教育部明确提出,应用技术类高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地方本科高校一定要抓住学生培养这个核心,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龙头,集中政府、企业、社会乃至国际等各种资源,为专业的建设服务,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服务。
2.4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根本
许多地方本科高校都意识到,只有培养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但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培养什么样的应用人才”“怎样培养应用人才”,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空间。 “应用能力”培养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核心,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强化实践教学,在对学生就业岗位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能力培养方案,最终把学生需要的每一项能力具体化为一个个教学模块。这种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突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打破了各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格局,变“教师要讲什么”为“学生能干什么”,最终实现了学生能力与产业需求的“零适应期”。这是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实践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是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突出特色,也是其核心优势。应用技术大学开设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和案例课程,即使是理论性课程的学习也注重联系实践,特别强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后,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要注重与企业、行业、市场、地方政府部门的互动性结合,采用合作学习、小组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5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以教师应用能力培养为关键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教师队伍是关键。一方面,他们要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行业实践知识;另一方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遇到的一个瓶颈就是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素质偏低。专业课教师缺乏实践背景,产学研合作能力不足,这是众多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就想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及应用能力。尤其是要特别注重教师应用能力的培养,要为专业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创造各种条件。例如,地方本科高校可以把实践就业基地搬进企业,把企业研发中心引进校园,校企共同打造应用型师资。通过实施校企双方“双聘双挂”的举措,把企业工程师请到学校聘为教授,让学校教师走进企业担任兼职工程师;让教师到企业挂职,企业高级人才到学校挂职,以此打造“双能型”师资,培养实践教学能力。[3]
参考文献:
[1]王宝玺,迪尔特・欧拉.什么是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瑞士圣加仑大学迪尔特・欧拉教授访谈录[J].高校教育管理,201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