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的评价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商管理的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的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是指运用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以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为目标,在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对与产品相关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的管理活动[1]。
供应链上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好坏程度、紧密程度对供应链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供应商和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因此,供应链上成员的关系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成功因素之一是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如果没有好的关系管理,供应链就无法真正整合。
供应商关系是一种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即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信息共享、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合作关系。对上游外部供应链上成员的关系管理即为供应商关系管理。制造企业长期以来一直视它们的采购业务和与供应商的关系为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在企业应用了MRP/MRP-II、ERP和JIT之后,虽然在业务处理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也只是对其业务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管理,并未上升到对其关系进行管理的高度。因此,人们一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试图找出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随着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企业界正在以新的观念和理论寻求新的管理方法。在过去数年中,许多企业已放弃了传统的买卖关系,并且大幅削减供应商的数目,
试图以能维持长久关系的少量供应商取代原有数目过多的供应商。 有关数据表明,与
10年前相比,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供应商数目缩减了近三分之二。例如,福特汽车公司
将其供应商的数目由5.2万家减少到0.5 万家;公共电力与煤气服务公司则和1500家供应商解约;Scott航空公司将该公司供应商由800家缩减至不到500家,而且还要继续减少。
合作伙伴供应商在一个特定长的时间内与其客户就某些产品和服务达成一定的承诺和协议,包括信息共享、分享和分担由于伙伴关系带来的利益和风险,也就是说,合作伙伴关系要在没有共同所有权情况之下达到横向系统集成和业务集成的关系效果,这种关系就必须建立在合作和信任之上。合作伙伴关系使得供应商与客户都能在各自的市场中具备长期的竞争优势,他们渐渐地固结于这种更具效率与效益的商业关系中,并且逐步地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供应商在获得长期合约的同时,也能以更灵活的渠道与方式、更稳固的地位提供具竞争力的产品给客户。当结为伙伴的企业间能够持续地追求更低成本与更多的新增价值时,他们也创造了一种传统交易形态无法与之匹敌的优势[2]。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合作和协商协调相互的行为,以达到双赢的目的,这种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较好的信息沟通和及时的信息反馈使制造商和供应商提高了双方共同应付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
(2)长期的信任与合作取代短期的合同关系使制造商和供应商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长期伙伴关系,大大减少了双方交易谈判的时间和次数,降低了交易成本。
(3)制造商和供应商相互合作,制造商协助供应商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加快产品开发进度,提高供应商的快速反应能力。
2. 供应商选择的原则及步骤
与供应商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宗旨,也是企业实现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供应商选择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如果供应商选择不当,极有可能使整个供应链处于无效率的运作状态,形成较大损失。所以供应商选择应依据一定的原则及步骤的进行。供应商选择可遵循以下原则:
(1)供应商必须拥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唯有合作企业拥有各自的核心能力,并使各自的核心能力相结合,才能使整条供应链的运作具有显著的效率和效果。
(2)拥有相同的企业价值观及战略思想。合作企业是强调投资的快速回收,还是注重长期的市场占领;是注重质量还是强调价格,不同的经营观念对合作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合作伙伴必须少而精。企业应削减过多的供应商数量,强化质与量相结合的供应基础。
供应商的评价选择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分析市场环境。分析市场环境的目的在于确认有必要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有效的合作领域或产品。
(2)建立供应商选择目标。供应商选择目标要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一致,建立合理的供应商选择目标可为供应商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3)制定供应商评价标准。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需要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而这一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依据相应的评价标准。
(4)设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标准,从定性、定量两方面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目标以及对供应商的要求,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5)成立评价工作组。评价工作组的任务是控制和实施供应商评价。工作组成员要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专业技能,主要来自采购、质量、生产、工程等与供应链合作关系密切的部门。
(6)供应商参与。在这一阶段评价工作组应与初步选定的供应商取得联系,以确认他们是否愿意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是否有获得更高业绩水平的愿望。
(7)评价供应商。在全面调查、收集有关供应商生产运作方面的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方法进行供应商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如果选择成功,则可开始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如果没有合适供应商可选,则返回第2步重新开始评价选择。
(8)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合作关系的实施应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要根据市场环境及供应商的变化,及时修正供应商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动态地进行供应商评价选择和供应链管理。
3.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供应商选择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科学性、全面性、实效性、灵活性、和操作性的原则,本文从供应商的产品竞争优势、企业发展潜力、组织管理水平、人力资源和企业兼容性五个方面考虑,设计了如下表3-1所示的评价指标层次体系。
4. 应用AHP评价选择供应商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的基本思想是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因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后,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利用一定的定量信息,把决策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求解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3]。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供应商评价选择的步骤如下:
(1)建立供应商评价的AHP结构模型
将供应商选择结构模型分为四个层级。第一级为目标层,表示决策者要达到的目标,即选择最佳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第二级为准则层,表示是否达到目标的判断准则,即5项准则(B1产品竞争优势、B2企业发展潜力、B3组织管理水平、B4人力资源、B5企业兼容性);第三级是指标层,表示具体评价标准;最后一级为方案层,指侯选供应商。
(2)构造判断矩阵
运用Delphi法和 1-9标度法来构造判断矩阵。Delphi法是利用专家组的知识和经验,对那些带有很大模糊性、较复杂的非定量问题,通过调查的形式取得测定结论的方法。
我们首先选择几位专家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评价,再由内部的几个供应商管理专家根据公司的情况进行综合,建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元素反应了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判断矩阵如下所示。
(3)层次单排序
层次单排序是指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一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它是本层次所有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基础。
(4)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计算层次单排序向量必须对计算所依据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若在允许范围内,则排序结果有效;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
(5)层次总排序
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层次的单排序结果,可以计算针对上一层次而言,本层次所有因素重要性的权值,即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需要从上到下逐层顺序进行,对于最高层下面的第二层,其层次单排序就是层次总排序。
(6)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篇2
【关键词】政府采购 供应商 评价
为了加强政府采购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诚信档案,进一步规范供应商遴选管理,促进供应商依法诚实经营和公平竞争,
本文将从对政府采购供应商的后续评价角度出发,论述政府采购入围供应商的评级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和执行路径。
一、政府采购入围供应商的条件和范畴
首先,政府采购入围供应商应满足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资质、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和参加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条件。
满足上述前提条件后,只有下列供应商可列入政府采购入围供应商范畴,参与评价工作:
本年度已中标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年度未中标但参与投标的供应商、未参与过政府采购活动但在业内口碑较好的供应商,由政府采购实施部门负责开展供应商资源调查后审核合格的供应商。
二、政府采购入围供应商的评价主体
政府采购实施部门负责供应商的资源调查工作,采购需求部门协助调查。采购实施部门组织成立供应商资源调查小组,以打分制形式确定供应商最终是否入围合格供应商信息库。
政府采购的实施部门,在确立好入围供应商之后,负责每年开展对中标产品最终用户进行产品使用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以此作为入围供应商的评价依据;负责每年对上年度中标供应商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和供应商黑名单提交政府采购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
管委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管委办)每年组织政府采购的实施部门和相关部门对上年度中标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提交管委会决议;对入围黑名单的供应商信息进行初步审核,报管委会审议。
管委办每年二月份组织对上年度参与本单位采购活动的供应商的评审工作。管委办随机抽取采购需求或使用部门、采购实施部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的代表5-7人组成评审小组,召开评审会议,评价结果报管委会审批。
管委会每年对上年度的中标供应商评价结果和供应商黑名单进行审议和决定。
内审、纪检部门对供应商资源调查和年度评价工作进行监督。
政府采购入围供应商的评价内容。
评审小组参考采购实施部门提供的年度产品使用调查报告,结合实际情况,对供应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以百分制计算,按得分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得分大于等于90分评定为A级;得分大于等于80分、小于90分评定为B级;得分大于等于70分、小于80分评定为C级;得分小于70分评定为D级。
评价结果为A级的供应商可继续录入供应商库,并可享受优先入围采购活动的待遇。评价结果为B级的供应商可继续录入供应商库。评价结果为C级的供应商可继续录入供应商库试用一年,若一年后的考核仍为C级,直接划入D级。评价结果为D级的供应商两年之内不得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篇3
[关键词] 有色金属供应商选择 AHP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对供应链的管理驾驭能力,供应商的评价选择是供应链合作关系运行的基础。鉴于有色金属业在广西国民经济布局中的突出地位,以及其他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事实,对于有色金属供应商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主要是定性的,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供应商选择中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既有客观原因,又有决策者自身主观原因。本文综合考虑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交货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因素提出了一个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据此探索一种适用于有色金属企业选择其供应商的有效方法。
一、有色金属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来说,其自身就是一个稳定的大市场,许多供应商都愿意选择其作为重点客户,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有色金属原料供应商的评价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选择信誉佳、原料品质好、交货能力好的供应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有色金属供应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产品质量――包括合格率、可靠性、技术参数、质量体系认证情况和全面质量管理情况。
2.产品价格――包括产品价格、数量折扣和运输费用,可通过实际数据衡量。
3.交货能力――包括准时交货率、交货提前期、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调整供货的能力,其中前两项可通过实际数据衡量,后两项可通过客户评价测出。
4.发展能力――包括资产状况、环保状况、企业文化水平、企业安全水平,其中前两项可以通过实际数据具体度量,后三项可以通过专家评价来衡量。
二、有色金属供应商模糊综合评价的一般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本文采用二级模型,建模如下:
1.将因素集归类成。 为一级因素集。令,其中,为二级因素集。
2.决断集。先对二级因素集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评价,即,得到评判矩阵: (1)
四、结语
在结合模糊数学和AHP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有色金属供应商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由此可以求解有色金属原料供应商的优化选择问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可行性,并为有色金属加工企业选择供应商提供理论依据。但本文中对于专家评分方面的模糊性较大,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有些参数进行适当的修正。
参考文献:
[1]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徐贤浩 马士华 陈荣秋:供应链绩效评价特点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2):69~72
[3]陈守煜:系统模糊决策理论与应用[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4]胡永宏等:综合评价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0
[5]赵小惠:基于模糊决策的供应商选择方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4):27~29
[6]仲维清 侯 强: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3,(3)
篇4
论文关键词:绩效评价,实证研究,新疆
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绩效评价中一般只能选取有限的财务指标来进行分析,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数据所服从的分布未知,由它们所反映的上市公司信息极其有限,所以绩效评价系统具有信息不完全的灰色特征。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公司的绩效评价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了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对评价指标的客观赋权,却忽略了绩效评价系统具有的灰色特征。本文将灰色关联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既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绩效评价系统信息不完全的缺陷,又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在构建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新疆板块”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绩效评价。
一、新疆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近些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就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有些成果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无论哪一种评价体系,都有自己的评价范围、适用条件和缺陷,盲目套用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不足之处的分析,基于科学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的原则,建立了新疆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股本扩张能力和现金能力6个方面,由14个指标构成。需要指出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引入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也是大势所趋,这样可以使评价体系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绩效,克服评价指标过于单一的缺陷,但是由于非财务指标在量化、选择和数据收集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所以本文仍然采用财务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具体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新疆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内容
指标名称
指标性质
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X1
总资产利润率X2
每股收益X3
正指标
正指标
正指标
资产运营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X4
流动资产周转率X5
正指标
正指标
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X6
流动比率X7
适度指标
适度指标
发展能力
销售增长率X8
净利润增长率X9
总资产增长率X10
正指标
正指标
正指标
股本扩张能力
每股公积金X11
每股未分配利润X12
每股净资产X13
正指标
正指标
正指标
现金能力
篇5
关键词:工商管理;现状分析;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130-02
Talking about th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thinking
CaiKuan-ping
(Bureau for Complete Plants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of Henan Province,Henan Zhengzhou 450003)
Abstract:At present,with developing rapidly of China's system about th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act as the impotant institution that exercises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he function,are irreplaceable for promoting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for the healthy operation on maitaining market .In this paper , starting out the functions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I give some rea sonable advice and suggestion on its open questions.
Key words:business administration;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improvement approach
一、前言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层层深入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的日益复杂,工商管理工作水平也必须有所提高,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现行的工商管理体制难以满足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工商管理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潮流,更好的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在研究我国工商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当前问题的可行措施。
二、工商管理的现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一种较为新颖的经济模式。工商管理部门在促进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多元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工商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缺乏专业人才
根据一些相关的数据统计,在2012年底的时候,对于初级的工商管理人才有一定的需求量,但是作为金字塔中间和最上面的,中级和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缺口就比较的大,特别是那些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就更加缺失。[1]与过去的农业和工业不同,如今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它要求管理人员不仅具有竞争意识,还应该有比较先进的想法,如对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国际金融等的看法。但是,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单一性,造成人才稀缺的局面。人才培养的单一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培养方式单一,高校采取学年制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安排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实用性和科学性不强。学生只掌握了理论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所学的专业知识未起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受所处的环境影响,学生的竞争意识较弱,对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国际金融等问题的看法,比较片面。其次,考核方法单一,很多高校在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时,注重专业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这种不完善的考察方式,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能力,导致人才的大量缺失。
(二)工商管理体制不完善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有序进行需要工商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作为市场监督的行政机关和执法的部门,工商管理机关对做好社会管理和维持市场秩序的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做好这些工作就不能忽视工商管理机关自己内部的管理。[2]然而,根据行政区域分配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制度,制约着我国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依据区域,人为的对市场经济进行划分,割裂市场之间的联系,各自为政,造成不科学的市场管理工作。另外,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地方保护主义的措施,如“地区割据”、“行业封锁”等,干预工商管理工作,在阻碍经济发展的同时削弱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只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工商管理体制,才能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使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
(三)工商管理制度不健全
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督是工商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工商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地健全工商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工商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部机制,工商管理部门本身体系庞大,下属分管的职能部门更是多种多样。虽然,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由于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缺乏对财务的监管力度,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现象。其二是内部机制,工商管理部门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进行调查和评价是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职能,但目前,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不够健全,使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难以开展,不利于内部会计控制效果。[3]
(四)执法力度弱化
工商管理部门通过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因此,依法行政是工商管理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工商管理部门无法应对自如的开展工作,而且,执法手段又不断地被弱化。首先,受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工商管理部门对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后,其执行权就被剥夺,降低了工商管理部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其次,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存在,工商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受到严重阻碍。最后,由于工商管理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工商管理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导致工商管理部门在工作中无法可依。
三、改进措施
(一)培养人才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对外开放建设,我国的高等院校不仅要开设工商管理的相关专业,还应该注重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先进的教育方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完成社会赋予的任务。首先,高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理念,把实施创新作为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主线,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手段,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积极开展实践培训活动,以便学生能够尽快的融入社会工作当中。其次,培养专业人才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具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等方面的思想,了解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能够适应社会环境。最后,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把所学知识合理地运用到生活当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健全管理体制
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市场行为的复杂化,已经突破了所有制和地域界限。在这种形势下,完善工商管理体制,发挥工商管理职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健全工商管理体制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登记管理职能加以利用,建立工商管理体制的宏观调控,正确的把握不同行业发展宽度,预防市场中比例失衡现象发展,使市场中产业机构和经济能够协调发展。[4]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统一的工商管理体制,适时的更新改革,加强工商管理体制的统一性,树立机构的威信,有效的发挥工商管理机构的职能,以便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随着我国愈加频繁的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使得工商管理部门也必须与国外有关部门和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对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5]
(三)完善工商管理制度
工商管理工作要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完善工商管理制度,加强对工商管理部门的控制。在工商管理中,确保经济监督独立进行,提高工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工商管理水平。一方面,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对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财务经费实行统一管理,并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制度。另一方面,要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6]运用内部审计对各个部门进行监督,能够促使工商管理部门保持活力。同时,加强对内部审计部门的有效评价,增强监督服务力度。
(四)规范执法
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市场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因此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也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工商管理执法力度的弱化,削弱了工商管理部门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给工商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改进工商执法政策,提高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效力刻不容缓。在执法方面,工商管理部门要做到以下几点: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优化,统一执法标准;对各工商管理机构进行考核,确保规范执法,构建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分工明确,避免各个部门职能交叉混乱,造成职责不明,互相推诿的现象,保证执法的明确性,增强工商管理行政部门执法力度。
四、结语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商管理体系已经成为时展的趋势。各个机构的分工合作,对工商管理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依据社会实际情况,注意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工商管理部门要不断地探索进步,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制度,明确部门职能,提高执法效率,优化工商管理工作,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转,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4).
[2] 胡庆泉.谈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知识经济,2012(6).
[3] 郑丽雅.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9).
[4] 龚雪萍.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
篇6
关键词:可雇佣能力 工商管理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90-02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商企业管理人才需求仍存较大缺口,同时对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水平。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征和课程设置,决定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与市场更贴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可雇佣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高层次人力资源就业的特点和规律,也能够为其他专业学生人力资源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为出发点,结合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方式和培养过程,尝试建立多维度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力图使学生能够更贴切市场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可雇佣能力,同时帮助学校提升学校的就业质量。
一、建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作为特定知识和技能的所有者,是未来企业优质人力资源的后备力量,也是未来企业价值的重要创造要素。但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化,为实现企业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就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可雇佣能力,并致力于打造一支能征善战、远见卓识、门类齐全和实力雄厚的精英团队。但就现实来看,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还不能够很好地同市场需求相吻合,其可雇佣能力还有待探索。特别是在当下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时代,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也需要管理自己的职业路径, 因为职业发展是所有企业员工工作的期望,职业发展意味着员工能沿着组织层级阶梯的晋升而获得内心的成就感,或者能跨越组织间流动而获得的自我价值感。而职业发展须具备明确工作动机、信念、价值观、态度,具备相关的职业可雇佣能力、技能、专长,掌握适当的社会网络、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本。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而言,要保持自己在将来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可雇佣能力,强化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影响力、创造力、亲和力、穿透力、执行力、学习力、企划力和控制力。从本质来看就是不断提升自身的可雇佣力,只有这样,才能直面挑战,科学发展。因此,如何站在可雇佣能力的角度,来建构一个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的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就成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效果的重要工具之一。建构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归宿就是能够充分揭示导致高可雇佣能力所必需具有的可雇佣能力要求,其作用在于它可以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为完成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品质和工作能力。可以让我们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定义和相应层次的具体行为的描述,确定可雇佣能力的组合和完成特定工作所要求的熟练程度。
本研究通过访谈法、调查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来总结和搜集具体指标,以可雇佣能力为侧重点进行探讨,设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以达到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升可雇佣能力的努力进行评估。
根据上述方法构建的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在表1的基础上,构造判断矩阵,得出指标权重。在模型中,每个因素对整个Y构的价值或者说重要程度都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采用比较法来构造判断矩阵,并通过矩阵运算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2所示。
根据表2,据此类推,可得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表,如表3所示。
根据表3中的权重结果可知,就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可雇佣能力组成要素而言,业务能力是最重要的,其权重达到 0.3095,之后是个性品质(0.3040)和社会资本(0.2803),最后是组织与发展(0.1062)。从具体二级指标中发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应变能力、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风险意识、团队管理与合作、人际关系、行业和区域背景等都是组成可雇佣能力要素中较为重要的部分。
三、结语
由上可知,建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就学生自身而言有利于提早认知职业发展的构成要素,对其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具有积极的影响;对学校而言,有利于学校优化培养方案,培养更多能够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具有较强可雇佣能力的学生;对社会而言,拥有较强的可雇佣能力可以减少就业或者择业的困难,有利于当下就业择业难问题的解决。当然,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可雇佣能力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可雇佣能力提升,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与全力配合来实现。
[课题项目:1.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科研课题“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LXC-01);2.惠州市2016年人才工作课题研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人才评价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C16011)]
参考文献:
[1] 陈广,张好徽.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与开发探析[J].文教资料,2015(21)
[2] 袁庆宏,王春艳,陈琳.基于职业生涯成功的大学生可雇佣性养成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3] 田双喜,田艳媚.以可雇佣性为导向的高校就业指导实践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1)
[4] 苏文平等,构建中国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5] 孙俊华,汪霞.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研究:分析视角、构成维度和测量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10(08)
[6] 宋国学.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及其维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2)
[7] 宋国学,谢晋宇.可雇佣性教育模式:理论述评与实践应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6(02)
(作者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惠州 516000)
篇7
[关键词]工商管理;企业信用;管理系统
[DOI]10.13939/ki.zgsc.2016.35.070
工商企业管理是一种管理科学,主要对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包含企业行为管理和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等内容。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诚信已经成为工商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工商管理对构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具有很大作用,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并总结,构建合理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1 影响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因素分析
现阶段,我国工商企业已经采用积极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在社会中构建了良好的发展体系,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应用。但是目前企业依然存在很多影响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缺少法律规章制度管理,法律约束力不强
企业管理信用涉及的内容较广,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只有利用一定的法律约束,才能规范行为,保证措施的实施,做到有法可依。但是由于当前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发展的时间较晚,各项法律法规或法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法律漏洞和问题,引发了很大矛盾。企业必须及时建立一些法律法规约束企业信用管理行为,保证各项法律法规与企业信用体系紧密联系,让企业管理和信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断生存和发展,及时弥补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完善各项权利和义务。
1.2 部门内部沟通不强,影响了协作能力的发展
企业信用管理不是相对独立发展的管理,而是市场各部门相互沟通和协作后发展的环节,而且各项环节环环紧扣,不能脱离独立发展,只有认真协调并做好各环节管理,才能有效协调市场发展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做好企业信用管理,同时各部门内部还要加强沟通,减少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促进了企业各项管理的顺利发展。管理信息沟通和协作不强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沟通和协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导致企业领导各项决策出现错误,失去了企业领导层管理的真实性,会引发各种不必要的问题,影响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给企业信用管理造成了很大影响。
1.3 信息化程度不高对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的影响
构架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时,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经济发展各环节和各部门因素,同时管理中各部门和各环节还会受到管理综合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有充足的信息量和数据支持。近几年,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进展的影响下,原有的管理模式经常会受到落后的信息及数字化的影响,导致数据无法及时更新,对企业整个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此种情况下,是企业最容易遭受影响的时期,企业一方面把必须树立长远发展的信息,制订长期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面对企业信用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4 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制约了企业的完善和发展
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和信用管理模式是保证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顺利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企业信用管理各项行为进展的前提。如果企业实施的信用管理缺少评估和评价体系,就会影响企业管理和评价的有效性,制约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同时,缺少统一参考标准,会影响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缺少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影响下,容易导致企业信息收集中标准不统一,而且实施的综合管理也会给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制约了企业各项管理程序的有效进展。
2 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的方法
2.1 构架企业信用管理部门
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需要注意,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技能和管理水平都会对企业信息管理产生影响,还使有效的管理企业信息存在风险。为了促进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必须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让企业人员及时掌握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全方位了解企业信用管理过程,构建科学化的信用管理体系。所以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应用时,一方面加强企业财务和销售部门管理职能的调节,另一方面实现企业内部运营体系的结合。
2.2 工商管理部门实施的经济户口形成监督企业信用的工具
“经济户口”是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能,可以进行市场监督、整理档案资料、管凭据等职能,是工商管理市场经济的载体,经济户口实质是一种由工商行政对市场主体进行登记检查中发生的凭证、文件的资料。经济户口中的企业信用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更新,可以给企业失信行为提供证据。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已经实施并建立了信息联网技术,可以随时更新户口信息,是一种管理经济户口的新方法,提高了经济户口在企业信用管理中的价值。
2.3 工商管理部门实施的企业分类监管,实现了奖励守信和惩罚失信的作用
分类监管制度表示工商管理部门以经济户口为依据,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实施管理,惩罚企业失信行为,奖励守信行为,实现了企业各项职能的整合,可以对企业准入行为、经营行为和市场行为等实施全过程监管,提高了执法效能。
我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起步早,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第一,构建了管理企业分类监管的制度、条例和法规,促进了分类监管制度的发展;第二,在国家工商总局的带领下,对各级工商管理部门分类监管实施了联网,同时颁布了相关方案;第三,建立了科学化企业信用分离标准,将其划分为A、B、C、D四类。A表示有良好信用具有激励作用的企业;B类为有一些不良信用,需要正面激励的企业;C类为不良记录较多,重点监管企业;D表示工商管理部门强制其撤出市场的企业。
2.4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金信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办理工商业务的核心平台
工商部门实施信息网络建设时,明确指出,必须加强信用网络建设,促进监管技术的实施。构架信息网络时,各级机关必须统一思想,遵循统一标准,制定互联互通的仿真,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同时还要极强资金投入,保证金信工程顺利实施。
工商行政实施的红盾网主要表现:一方面,是各级工商行政部门公示信息的平台。如各级地方驰名商标企业、诚实守信企业等,可以利用网页直接看到企业名单。部分地方的红盾网还可以进行企业失信行为查询,是一种促进企业诚信的方法。另一方面,是企业申请和办理业务的平台。如,部分地方设置了工商业务办理,可以进行企业年检申请表下载操作,有的还可以进行工商登记申请,方便了企业与个人。
3 结 论
本文主要对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构建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影响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因素,然后针对性提出了四方面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管理意义较大,只有构建一套适用的信用管理体系,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任瑞全,张合振.工商企业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浅析[J].前沿,2012(12).
[2]易珊珊.如何构建工商企业管理和企业信用管理体系[J].东方企业文化,2014(9).
[3]姜启跃.工商管理驱动下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J].企业技术开发,2013(11).
篇8
关键词:工商管理;职能;优势;国有企业;发展
在目前的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着较多的阻碍性因素,因此需要基于工商管理职能的优势条件,来促进其取得又快又好的发展势态。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工商部门管理人员,对工商管理的职能,加强重视,并且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合理利用其优势条件,以此来实现其更好地发展。
一、现代工商管理职能优势概述
工商管理,即就是借助于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会计知识、财务知识、营销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的管理,进而对其生产行为,进行指导。其职能优势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引导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首先是引导职能,工商管理的该职能,主要是在企业的发展运行中,引导企业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相应的发展,以此来促进其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其次是管理职能,该项职能主要是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对其市场秩序、竞争行为,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相应的约束与管理。并且对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规范其具体的生产行为过程,规范其经营过程,让其始终处于合法状态下。最后是服务职能。在该项职能发挥的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对市场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掌握,进而为国有企业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使得企业可以对市场发展的各项情况,进行有效的把握,进而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同时还需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技术、资金的支持,促进其长远健康发展。
二、依托工商管理职能优势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途径
1.国有企业在充分了解工商管理职能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其改革发展理念的更新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是其发展的关键环节,同时其也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发展的关键部分,因此国有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各项职能发挥的工作中,需要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其需要通过各项职能优势,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针对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优势,国有企业则需要逐渐改变其传统的改革发展理念,主动接受工商管理职能优势的支持。通过观念的转变,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进而更好的进行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挥,促进其经济效益显著提升[1]。
2.工商管理部门在充分发挥工商管理职能优势的基础上,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其改革的目标、过程、措施,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把握,之后需要在了解工商管理职能优势的基础上,将其优势与制定好的计划、对策,进行有机结合,之后推动企业进行改革,同时工商管理部门通过有效的职能发挥,可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而促进其长远发展。其在进行具体的发展中,首先需要在国有企业符合相关的标准条件下,对其成立、变更、经营资格、投资方式等内容的获取,提供帮助,便捷、快速的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市场准入资格。其次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借助自身的职能优势,对当前的市场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绿色发展通道。例如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通过广告监管,提高其市场占有率,通过商标管理,提高其产品使用权利的规范性,通过合同管理,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合法权益,加强保护,通过经济管理,对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的服务,进而促进其长远有效发展。除此之外,工商管理部门,还需要在发展中,对于市场中不法的竞争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管理,进而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2]。
3.工商管理部门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的基础上,提高其管理质量与服务水平
工商管理部门在其具体的职能发挥中,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但是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该部门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不断提高其管理质量与水平,进而有效的推动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首先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在具体的职能发挥中,塑造一个公正、公开、执法必严的形象,并且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出现的资金、技术、政策问题,及时给予帮助,不断提高其发展的进程。其次需要管理部门在实际的执法工作中,针对国有企业发展需要的各项文件内容,及时给予办理,并通过绿色通道,为其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之后需要在执法的过程中,与国有企业加强联系,并对于具体的改革发展,做好相关的跟踪管理工作,并采取有效的支持对策,促进其健康发展。此外。工商管理部门还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对其监管的手段,加强革新,以此来不断提高其职能管理的水平[3]。
三、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下,国有企业如何提高其经济效益,是其工商管理部门管理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工商管理部门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有着极大的助益,因此需要国有企业、工商管理部门在发展中,充分利用、发挥新形势下工商管理的职能优势,以此来促进其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郑乃榕.现代工商管理职能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21):118-119.
[2]宋秀丽.浅谈国有企业科级以下管理干部的工商管理培训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6):280.
篇9
关键词:工商管理 职业能力 教学目标
工商管理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从专业培养的角度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所以在设置课程方面也有更加宽泛的角度。而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在培养的过程中,对会计基础进行培养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工商管理专业也是应用性十分强的一个专业,因此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也十分重要。而想要得到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之中,并且在学习中有出色的表现,改变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就基于工商管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会计学教学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会计学学习效果。[1]
一、会计学在工商管理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
工商管理专业所学课程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多门课程,培养的目标是具备管理、经济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并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相关岗位的专门人才,训练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从课程角度而言,会计学是工商管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也是其他课程,如: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管理决策分析等课程修读的基础。因此,牢固的会计学基础,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可以说会计学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之中的一个基础性学科,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从学生的毕业后的职业选择结果来看,许多学生从事了会计职业岗位,或与会计工作的相关的一些岗位。这就足以看出会计学的学科知识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工作等有着重要影响。
二、当前工商管理学生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会计教学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营业应当对工商管理学生教学给予高度重视,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学生快速就业。[2]
1.学生学习目的不清楚
有很多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都会感觉到会计课程开始没有意义。尤其是会计课程开设都是在大一或者大二上学期,在这个阶段很多学生都刚刚放松,没有了高中学习的紧张感觉,对自己在大学中学习的目的还不清楚。而且很多在这个时期的学生,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职业规划,也没有一个人生目标。加上很多学生会认为,会计与工商管理并没有多大联系,因此对会计学的学习目的更加不明确,也不能重视会计学教学。有很多学生都是到毕业的时候,才明白学习会计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候才去补习会计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
2.教师课堂教学中心单一
现在虽然教学改革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不过依然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以自身为主题,采用教师在课堂中讲授为主,单向交流为主,对学生的思想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核心地位不予重视。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性忽略,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处于一个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之中,学生的能力不但不能得到提高,还将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兴趣。还有很多教师依旧是原来的说教为主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问题不能有更好的理解,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无法得到解答。很多学生仅仅是能够学习到书本中的知识,并不能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导致学生在工作中没有实践能力。
3.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而在教学管理中,当前很多学校都是过多的总结性评价,对形成性评价忽略掉。这就导致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评价结果不过好,而且无法真正的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以及了解。
三、改进工商管理学生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意见
由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用人才,针对上述工商管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改进工商管理学生会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意见。
1.明确工商管理专业会计教学的目的
首先学校应当明确工商管理专业会计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会计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生意识到会计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之中。让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有一定规划,这样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针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来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在求学的道路中学生才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3]
2.教师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一方面应当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问题都可以及时在课堂中得到解决。一方面教师也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就将所学习到的知识都应用到实践之中,为未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防止出现学生走到工作岗位中的时候,仅仅是对书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并不知道具体该怎么样来进行应用,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学生,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对学生未来求职也会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同时在教学之中,教师应当注重应用多媒体等网络手段进行,这样可以做到与时俱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3.加强教学管理
对教学管理的重视,是督促学生以及教师在教学以及学习的过程之中都能够认真对待。尤其是对教师而言,使教师能够对本职工作更加重视,对教师的教学情况给予正确的评价,这样也就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改进与提高,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当给予重视,并且应从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面对其进行科学评价,从其参与学习的努力程度、团队参与程度、领导力培养等多个方面,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断实践,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四、总结
总之,在我们的会计学教学中,只有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放在核心地位,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寻找到教学的价值,才能培养出具有自我学习、善于思考能力的学生,我们的教学改革才是有意义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陆正飞,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J]. 会计研究,1999( 2) .
篇10
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
知识经济与知识的创新是息息相关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言人。管理方面的专家曾说过,创新不是一定要跟技术相关,也不一定非得是实际的物质。所有能够让有限的资源产生发展的前景并且能够发生改变的都是创新。由此来看,创新不但只包含了科学技术的创新,还包含了价值系统的创新、商业管理的创新等特点。应用知识的更新,寻求新的发现、新的思考、构建新的学说等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经济上涨的重要支撑力量。近代的美国的经济能够维持了十多年的增长高、膨胀低的情况,就是因为构建了将知识作为基础的新时代经济。美国的经济已经不再将钢铁等一些行业作为主要的支撑,而是依靠了微软等IT行业。美国的这种新的经济方式就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型。由于知识经济的时代环境,信息技术开始飞速地发展,信息的传递变得非常方便、快捷,工商行业的发展也变得非常快。信息技术已经不断地融入到了工商业中,并且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商业发展的必然形式。如,信息技术跟财务方面专业的融合。还有新型的商业方式跟新型的工商业务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电子商务行业的高速发展就足以证明。
国家之间新的国际经济竞争的关键因素就是知识经济,各个国家都想要体现本国先进的综合国力,所以,世界各个国家都开始强化科技创新和教育的战略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特别值得注重跟各大高校的联合,把用于科学技术研究的费用都放在最好的大学与企业上,利用他们科研优势的转变能力,让技术的研发和使用能够合理地融合起来,并且能够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运用高校多专业学科的特点,培养更加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从而形成知识的创新系统的中心结构。
知识经济与工商管理
每个国家想要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首先需要有知识产业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我们国家如果想要在世界的先进技术发展中有一席之地,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拥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知识型人才。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发展时间并不长,它还处在高速发展和不断地变化中,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给这种变化添加了更多新的含义,让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1.从传统的重视专业性的知识转变成为不但需要掌握专业性的知识,还需要尤其重视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多样化的课外人文知识。在知识经济的时展中,工商管理人才在知识的框架与知识的系统化方面不但要拥有牢固的工商管理的专业性知识,还需要拥有广泛的基础性知识,以及掌握前沿的设备知识。拥有把工商管理的专业性的知识与多种学科的知识融合的综合性能力。
2.从以往的重视传递与学习已经成形的知识,转变为不但需要很好地传递与学习已经成形的知识,还需要注重培养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
3.从以前的主要按照理解知识的多少来评价质量,转变成为不但需要从理解知识的范围来评价质量,还需要重视从能力与素养的方面来评价。知识的创新与技术的创新都是知识经济时展的促进因素。在这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与培养方式和内容都被添加了创新化的概念。
4.从以往的着重强调综合性的发展,转变成为不但要强调综合性的发展,还需要重视个性化的发展。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应该拥有创新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相互补充的知识框架。不但要拥有实际肯干的精神,还需要拥有创新型的拓展精神,不但需要拥有高尚的品格,还要拥有效益的理念。
5.在工商管理方面,信息和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和不断创新,让人们取得信息与知识的方法和速度都产生了飞跃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会使人们学习知识的模式产生改变,并且还会影响到以往的工商管理的教育方式、内容等,从而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思维的结构。这些影响都对工商管理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