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

篇1

我国自1999年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发展速度非常快,从最初的2所,发展到今天的六百多所。十几年间,专业建设也是突飞猛进。在中国知网上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为篇名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查到三百多篇相关研究文献,而与此不相匹配的是,《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作为该专业的基础课,相关的建设却略显薄弱,以“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建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仅搜到不足十篇的研究论文。理论研究的不足导致现实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一)教学内容不合理本课程以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相关管理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定义各个基本概念的依据,对公共事业管理对象(客体),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科、教、文、卫、体等公共事业的管理活动,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法律、技术方法,以及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进行研究。传统的课程内容设计主要分两个体系:一个体系是以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过程为主轴组织教学内容;另一个体系是以公共事业的分类管理为主轴组织教学内容。两个体系各有侧重点,前一个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后一个体系的基础。由于课时有限,公共事业的内容广泛又庞杂,两个体系的内容不能全部介绍,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侧重理论基础。虽然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但是纯理论太多,结构不合理。且我国公共事业体制正处于变革的阶段,纯理论的教学缺乏与实际相结合,有些理论无法学以致用,学生对公共事业活动不能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二)教学模式陈旧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中也主要以填鸭式教学为主,一般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知识是单向传授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尽管不少教师也探索互动式教学模式,但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学生没有走向社会,自身的知识面不够宽广,不能置身于问题情境中,所以对互动的议题摸不着头绪。许多教师本身也没有从事过实际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在公共事业管理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往往与理论和实际都不挂钩,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双方能力的不足影响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后又回归到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统模式。

(三)实践性教学不足实践性教学是高校为学生适应社会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性质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的课时比重在逐步增加。但是,纸质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学生实践能力的真正提高。由于学校在资金投入上的缺乏,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落后,许多需要在实验室和校外实习组织开展的实践课根本无法操作,教师只能在教室里通过案例讲解的形式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的学时形同虚设,更重要的是,难以培养出动手能力强,与社会接轨的专业人才。(四)教学考核体系不健全课程考核既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映,也是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目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平时出勤、作业与期末一次性考试作为最终的评价。这就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时课堂的学习,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只懂得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以此来应付考试。结果考试一结束,所学的内容就大部忘掉了。如此的考核方式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也不易发现教学中的不足。由于基础没有打牢,后续课程的学习也因此受影响,最终专业技能不强,工作难找成为必然的事实。

二、《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是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的反映和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的保证。虽然教学管理制度在一定时期和目的下具有稳定性,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原有的以刚性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由于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限制了教师教学改革尝试,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因而必须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改革的根本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制度的标准化与细致化,实现弹性管理,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从而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兴趣,实现教与学的双重提升。

(二)优化教学内容《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学科的知识体系,又要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可将全部理论分为基本理论与新理论,基本理论是精讲和重点讲解的内容,以保证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新理论可以课上略讲配合课后学生的自学研讨,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的知识始终与时俱进。公共事业的分类管理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三)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教学水平与业务水平。因此,学校应鼓励教师走出去,一方面通过参加学科的专业培训,与界内的学者与同行学习交流,提高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与一些公共事业组织有合作关系,在实践中收获、丰富理论知识。

(四)重视实践性教学首先,要加大对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和资金投入。教师要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学校对在科研立项中从事实践性教学研究的项目应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加快校内实验室建设。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实验室应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基础上、借助模拟、仿真等手段和虚拟环境,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的综合性场所。可以借鉴已建成类似实验室大学的经验,取长补短。第三,扩展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应积极主动与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开展项目合作,在合作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流程,了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体制和环境。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专业人才到学校做讲座,以自身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

(五)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转变要围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一目标,所以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可采用的有效方法。所谓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将公共事业问题和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虚拟再现,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以此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课堂主体参与的多元化,抽象知识的形象化,教学过程的动态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与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公共服务意识及综合素质。

(六)完善课程考核体系有效的课程考核体系应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考核也是多元化和全方位的。首先,要打破期末“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增加期中考试的环节,期中和期末的成绩各为总成绩的40%,其余的20%为出勤、课堂表现(听课态度、提问和讨论)、作业等,这样就避免了“平时不努力,期末忙突击”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试题形式要灵活多样,变以记忆为主的知识性考核为知识考核和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因此机械记忆类的考试题目比重将逐渐减少,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小论文和调研报告类的题目比重不断增加。同时,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要注重对考核信息的分析和反馈,发现教学中的盲点和弱点,为以后教学的改进提供依据。

三、总结

篇2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思想 体系构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是一门年轻专业,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建设,通过专业建设与发展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不仅是公共事业管理,所有管理类学科无不重视其应用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实践教学和专业思想培养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形成较为完备的专业思想。

一、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1998年,教育部在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明确规定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艺术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由于培养方向的不同,学校层次的差别以及师资力量、社会反响等因素,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专业方向设置不明确,所授学位差异性大;二是课程体系建设杂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三是本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相对较差;四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学校突出的电子信息技术学科优势为依托,实施以“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加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和全国其他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样,也存在着学生或者社会对专业不了解、认同感不强的尴尬。究其原因,除了专业本身的成长周期和成长土壤的问题,更与我们长期以来重视专业课教学,轻视专业思想教育的传统模式不无关系。

二、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识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针对桂林市社会各界人士和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校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社会各界人士的调查当中,笔者向普通市民、部分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学生等群体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95份。结果显示,仅有35%的人表示听说过该专业,仅有不到10%的人表示对该专业略有了解。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普遍较为陌生,社会知名度不高。在对该专业295名在校生的问卷调查中,虽问题更有针对性,但出乎意料的是仅有65%的学生表示十分了解自己的专业,50%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专业没有信心和自我认同感。两套问卷充分表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本专业学生当中都缺乏必要的熟识和认可程度,因此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树立其专业自信心,加强巩固专业在社会的地位十分急迫和重要。

(二)从校园“双选会”管窥专业市场

一个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前景通过用人单位的校园招聘亦可见一斑。当前国内很多高校都有每年举行“双选会”的做法,联系百余家招聘单位同时到校进行集体招聘,而应届毕业生也踌躇满志积极参与,和单位之间进行“双向互选”。笔者连续三年参与 “双选会”,重点对招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单位和招聘启事进行观察,发现三年来只有四家单位在启事上明确写招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余的相关单位当然也有招聘的,但大多声明“不限专业”,或者“管理类专业均可”。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亦是同样面临要向用人单位解释自己专业的尴尬,最终虽绝大部分都能找到工作,但过程中的专业自卑和窘迫不足与外人道也。有一个有趣且让人无奈的案例,某私营企业招聘储备干部,本意为不限专业,但为彰显各专业学生就业对口,拉近关系,于是将各相关专业名称罗列在册: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甚至本校现有的文科类管理类专业赫然在列,唯独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尽管在实际招聘中并未拒之门外,但着实又将该专业学生“打击”了一番。

三、开展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构建专业思想教育体系

(一)开展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解决问题首先抓住主要矛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们更急于解决或改进专业市场困境。从本专业的学生着手,教育教学要先让学生认识、认同本专业,乃至毕业之后在社会上主动对外宣讲自己的专业,扩大社会知名度。专业教师还通过主动引进单位HR到校讲学、招聘等方式增强专业的社会影响力,由内而外,大力宣传专业,培育在校生甚至社会的专业思想。

(1)从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做好专业介绍

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时,有举办专题“专业介绍会”的传统,由各专业的负责人或者学科、学术带头人向新生做专业介绍。新生专业介绍会是新入校学生了解专业,构建专业思想的第一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在的公共事务学院建立了一支由学院领导、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构成的宣讲团对新生进行专业介绍,回答问题。同时介绍会还计入学生学习课时,不仅要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还要认定教师工作量,激发教师积极性。

(2)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大学生涯是整个人生的重要阶段,是职业发展的准备期。在大学选择某一专业进行学习,是为今后做职业准备。因而大学生涯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是决定能否赢在起点的重要阶段。大学的专业思想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谁在大学阶段专业学得好,准备的充分,谁就能较快地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顺利地进入职业角色。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每届学生的大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任课教师需具备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及以上执业资格证,通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特点,具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能力。课程还安排了专门的实践环节,邀请公务员、企业家、非营利组织负责人等“社会导师”为学生上课,开阔视野,了解社会。

(3)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国家、地方和学校都十分重视的工作,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每届学生的大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模拟招聘”、求职简历设计等大赛,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结合当今就业形势和社会需要,有的放矢,选择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工作。此外,本专业教师还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实地走访相关招聘单位,宣讲和推介专业和学生,进一步为学生的就业开拓市场。

(二)构建专业思想教育体系

专业思想教育的构建不仅需要教师和领导的教学和组织,更需要学生的参与体验,在学习当中认知专业,在课外活动当中了解专业,在创新实践当中认同专业才是学生专业思想形成的关键。

(1)课堂教学融入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知专业

专业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本职任务和重中之重,如何在专业课当中涉及和渗透专业思想教育是一个值得思考和亟待实施的问题。例如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当中,就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学生做详细的专业剖析、中西方专业的对比以及专业在社会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的意义等;在《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这类实践性和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当中,教师可以将专业思想的话题抛出来让大家讨论、发言,提出相应的办法和措施,加深学生印象,提高专业思想教育效果;《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当中,教师更要围绕专业思想教育分门别类地讲解对比不同专业的特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本身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等等。

(2)课外活动渗透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在身体力行中了解专业

课外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大学将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纳入学生“兴趣学分”,作为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由此可见课外活动不仅是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方式和手段,更是高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在课外活动当中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呢?例如主题班会,学生可以自发组织举行认知专业的主题班会,每个学生都可参与,形式可以创新,不拘泥于形式,例如:辩论赛、演讲比赛,根据一个辩题、演讲主题可以大做文章,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当然除了本专业学生内部活动,还可以将活动范围扩大至全校其他专业,哪怕是简单的歌手大赛、舞蹈大赛、才艺展示等等,通过精彩纷呈的活动,使其他的老师和学生都来认识和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同时提高了专业在校内的知名度。

(3)创新实践结合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在调查研究中认同专业

篇3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

    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中国的实践[J].东方文化,2000,(6).

篇4

关键词: 管理类毕业生 实习 就业

毕业实习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性阶段。当今人才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都倾向于“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而毕业实习则能让学生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体会课本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增加实际工作经验,为毕业后的顺利就业增加筹码。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加强实习教学,提高人才质量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管理类本科生毕业实习与就业现状

(一)毕业实习概况

温州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办于2001年,开设了以管理学、基础医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等为代表的主干课程,主要培养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至今已有4届毕业生。作为以医学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医学院校,结合本校管理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目前的实习单位主要是医院、卫生监督所、医药管理局等全省各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实习形式方面,我们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实习时间多安排在第三学年的下半学期和第四学年的上半学期;在实习管理方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确立实习小组长负责制,要求学生填写实习周志,在尊重学生自主管理的基础上不定期地进行实习情况检查;学生实习成绩则根据实习单位的鉴定意见、实习报告情况,以及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来评定。从本校前几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情况看,实习时间的安排较为科学合理,实习的管理也较为人性化,总体而言,温州医学院管理类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是比较到位的。

(二)就业概况

近5届温州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与我们的培养目标相对应,本校管理类学生主要进入各医药卫生领域从事管理工作;其次是各类企业,其中包括一些从事医药制造和营销的企业,有的学生则直接参加自己家族企业的管理;再次,就业人数居多的是医疗卫生系统以外的事业型单位,比如各类学校(除留本校外)、文联等。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贫困地区就业的政策出台,一些学生也选择了“村官”作为自己的事业。继续深造和考录为公务员的学生人数则每年较为稳定,保持在1―2名。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较稀少,大多数学生还是寻求较为“安稳”的事业型单位。在初次就业潮流中暂时未能落实工作的毕业生人数曾在2007年一度达到17%,而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就业形势甚为冷峻的2008年则回落到3%左右,这其中的原因较为复杂,根据毕业班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的反馈情况,有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就业预期的调整。

二、管理类毕业生实习与就业中遇到的问题

从历届公管专业毕业生的情况看,他们在实习和就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毕业生的心态上,他们有的未能体会到“管理”与“服务”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对“跑腿”、“打杂”的事情心生埋怨,而“重要的事情”又没有机会经手,形成了典型的“眼高手低”之势;二是在毕业生自身素质和能力方面,由于每届毕业生的状况不尽一致,这使得实习和用人单位对我院管理类学生的印象也有所差异。如果前一届毕业生表现出色,那么下一届的毕业生就会受到青睐,但如果前一届的学生表现很糟糕,那么该实习和就业单位就很难再接受下一届的毕业生;三是在实习单位方面,各定点的实习单位对毕业实习生的接纳程度和指导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实习单位对实习生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业务指导,而只是敷衍了事;四是在时间调配方面,学校方面按照“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安排学生实习期结束后返校学习最后一部分理论课程,但毕业生由于面临着就业或继续深造等寻找毕业出路的问题,常常旷课,有的在实习过程中就和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提前“毕业”,这就造成了毕业生管理的一道难题;五是在社会竞争方面,实习与就业单位往往同时接收了不同院校的毕业生,也常将各院校学生进行对比,最后择优录用小部分毕业生,这使得毕业生之间竞争比较激烈,对毕业实习学生来说这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六是在毕业实习管理方面,学院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不够紧密,在现有的师资状况下又不可能派遣专职的实习指导老师,加上部分学生属于自行落实单位的分散实习,毕业生自主管理能力薄弱,这使得学院在毕业生实习的跟踪管理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对管理类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协调管理的思考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毕业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它不仅属于教学范畴,更是学生踏入社会、实现就业的基础步骤。受社会经济形势和大学扩招等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因此,学院管理部门应统筹协调好实习和就业指导工作,使学校、学生、实习及用人单位多方面满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从思想教育入手,做好实习动员和就业准备工作。在毕业生进点实习前召开好实习动员大会,把实习的要求和目的清晰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邀请有经验的带教老师和职业顾问给毕业生作实习和就业指导报告,编制实习与就业方面的指导手册,重点了解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工作伦理和工作规则等[1],帮助毕业生尽快做好角色转换,适应职场环境。

第二,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安排毕业实习。在实习时间的安排上,应尽量避免与毕业生求职高峰期重叠;在实习单位的安排上,学院事先要进行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意向调查,再可根据实习单位的要求和毕业生的意向合理安排实习单位。同时,学院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寻找用人单位,安排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会面,以实习方式进行“试用”,从而让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充分结合,也有利于他们从“学习”到“工作”状态的过度和衔接。

第三,以生为本,科学管理。切实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综合素质培养的做法,大力加强实习教学环节,积极推动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用知识,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在毕业生实习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理念,采取严格而又灵活的管理方式,对毕业生的特殊情况进行特殊处理,统筹协调好毕业生实习与就业的关系。

第四,加强与实习、就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安排教师到相关实习、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及时掌握实习生的动态,针对实习、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毕业生的管理水平。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给毕业生和实习、用人单位开辟更多反馈意见和建议的途径。在毕业生实习中期召开经验与感受交流大会,集中对前期实习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实习后期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3]。

第五,以就业为契机,加强毕业生创业意识。当前大学毕业生大多处在优良的成长环境中,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和自强自立的创业精神,对此,我们除了在理论上宣扬大学生自主创业、勇于创新的口号外,更要运用现实的实习机会让学生依据专业或依托家庭进行创业实践,让学生在就业压力下磨练创业意志,提高创业能力。

总之,毕业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维能力、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就业工作则是为毕业生搭建桥梁,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高校要努力抓好毕业实习环节,全面考查学生实习状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4]。

参考文献:

[1]王星.大学生实习三道坎[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8,(12):25.

[2]李岩、李志宏.强化实践环节考核,提升实习教学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40.

[3]刘安宁.试论我国目前法学本科专业实习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1):95.

篇5

关键词: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崔树银(1968-),男,安徽霍邱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朱玉知(1979-),男,江苏邳州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上海?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沪教委高[2011]48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91-03

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部已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事实上,面向工科专业学生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虽然目前还没有面向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的教育培训计划,但管理类专业同样对实践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管理学为第12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1]根据教育部正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的管理类专业将有40多个。管理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一般描述为: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管理分析方法,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工作。

近年来,由于管理类专业办学成本相对较低,国内绝大多数高校一般都设置有管理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管理类专业对实践性要求很高,而很多高校又缺少实践环节或者实践环节不足,即使进行了实践教学的高校,其效果也并不理想。[2]这样一来,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后虽然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但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本科生教育呈现了“象牙塔”现象,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3]随着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管理类专业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等。实验教学在理论教学注重实用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社会实践主要训练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科研活动主要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学科竞赛主要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创造精神。

目前,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只限于基础实验和模拟实验,学生只需要根据《实验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便可顺利完成实验任务。由于缺少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实验任务的挑战性不强。毕业实习作为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下学期,而这个时候,正值学生找工作、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公务员考试,因而毕业实习工作常常流于形式。至于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活动也由于缺少实践活动经费和社会实践基地而较少开展。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只限于毕业论文(设计),而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通常理论性强,偏离实际。虽然各高校都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但真正能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大学生还是凤毛麟角。

2.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需要投入更多的教学经费。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除了前期一次性购买实验设备和教学软件外,日后软件升级和日常实验室管理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为了节约经费,一些实验室长期闲置,只是被用来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然而,大多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只是停留在协议层面或仅仅用于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评估。由于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与实习单位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机制,不少高校出于降低教学成本的考虑,不愿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投入过多的实践教学经费,这样一来,实习单位接纳大学生实习缺少足够的动力。甚至一些学校为了节省开支,减少或者取消学生实习环节,用理论课程代替实习课。[4]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对于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专业实验室缺乏,实践教学设施、实习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大学生实际动手和操作时间不能得到保障。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实践教学经费和实践教学设施得不到保证,将直接影响教师指导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及高校办学经费紧张是造成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篇6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方向

从1993年天津体院率先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经过扩招,社会体育专业的招生院校大大增加,截止至2005年底,招收社会体育本专科生的院校超过200所。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中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和主要课程做了规定,但内容简略、笼统,各院校在执行中千差万别,特别是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差异很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收集整理国内57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对比研究,访谈,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研究。

2 各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情况分析

《专业目录》中对社会体育专业主干学科规定是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主要课程是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五门课。对照分析57所学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发现在培养.目标表述,主干学科,主要课程的选择上与《专业目录》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院校有38所,占总数的67%,这38所院校的课程计划基本都是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计划基础上加上《专业目录》中要求开设的五门课,就构成了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计划,选择这种培养方式的院校多为体育学院,东北、西北地区的师范院校。38所院校课程设置实际上是变相的体育教育专业,这类院校在办学目标定位上是不明确的,所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上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相同。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有19所院校在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上有自身特色的地方,这19所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各校结合自身的条件在课程计划中以不同的专业方向,或课程模块及特色课程体现出来。根据各校专业方向的选择,确定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在专业方向上共有16个,具体分为:研究型,高层次人才方向,代表性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体育产业经营方向,代表性院校湖北大学、长江大学;休闲娱乐指导方向(健身技能指导),代表性院校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院;体育管理方向,代表性院校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市场营销方向,代表性院校南京师范大学;体育保健康复方向(残障体育),代表性院校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社区体育指导方向,代表性院校中国矿业大学;体育俱乐部管理经营方向,代表性院校首都体院;体育旅游方向,代表性院校浙江师范大学;体育教学方向,代表性院校宁波大学;运动训练方向,代表性院校浙江师范大学;防身护卫方向,代表性院校杭州师范学院;体育物业(场馆)管理方向,代表性院校天津体院;高尔夫球管理方向,代表性院校河北体院(只一所);户外运动管理方向,代表性院校中国地质大学(只一所);体育新闻方向,代表性院校西安体院。

分析认为:1)包括北京体育大学在内的体育学院被确定为以本科教学为主的院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这类院校最多,而研究型院校最少,但研究型院校也形成了一个培养方向。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同属研究型国家重点大学,学校对各类本科人才的培养定位是很高的,北京师大社会体育专业要求培养高校体育理论学科教师,山东大学提出依托学科优势,培养高层次社会体育人才。这类院校数量少,丰富了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层次,但办学成果有待验证。2)社会体育专业发展中涌现出一些有特色的办学方式。问题是多达16个专业方向对形成本专业核心的培养目标是不利的,有些专业方向之间完全缺乏相通之处,保健康复专业方向是否应放在社会体育专业名下就值得商榷,它更应放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名下,二个名称完全不同的专业却培养几乎相同的人才,显然不妥。同理体育教学方向应归到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方向应归到运动训练专业,体育经济、体育管理、体育旅游、体育市场营销等专业均未列入《专业目录》,它们的共性是以经营管理类知识作为专业的重要知识,可归并到社会体育专业产业经营管理方向。淡化专业,重视学科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3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分析

3.1 代表性院校主要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湖北大学依托综合性院校在经济学、管理学上的优势,确定的培养方向是产业经营,通过开设较多的营销与管理课程并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来实现。新一轮的湖北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将适当改变过去专业方向过于单一(只有一个方向)的缺陷,通过增加健身技能指导的专业方向,使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方向既具有概括性,也不过于细化。华南师范大学在全国成立第一家运动与休闲学系,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设社会体育指导(职业技能类)和休闲产业经营两个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分为休闲运动、体育经营管理和休闲健康三大课程模块,其专业方向设置较为科学合理,在课程设置上尤以休闲运动类课程为特色。河北体院走特色办学之道,专门开设高尔夫球管理方向,其办学方式具有独创性。它们针对协调好,悟性高的学生着重培养其运动技能指导水平,据称有二位学生已能90杆左右完成标准洞,完全能胜任高尔夫球健身教练的工作,而针对文化素质较高的学生,着重培养高尔夫球运动的经营管理能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所走的路与河北体院类似,全国目前只有是中国地大一所院校专门培养户外运动的各类人才,依托中国地大在登山运动、攀岩运动上竞技水平,教练水平全国领先的优势,培养受过系统教育和训练的户外运动专门人才。

3.2 17所院校开设全部专业必修课情况分析

本调查去掉河北体院、中国地质大学二所特点独特的院校,选取19所有特色院校中其余17所为研究对象(以下调查均相同)。调查分析17所院校开设的全部专业必修课情况(表2):1)由于专业方向或模块多,各专业方向或模块差异大,使专业必修课总门数大大增加,涉及学科知识更广,不可避免增加了各校在课程开设及贯彻实施上的难度。2)虽然社会体育专业属非师范类专业,但仍有学校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如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竞赛组织与编排开设更普遍,说明社会体育专业仍受体育教育专业较大影响。3)各校普遍增加人文社会学课程,以适应培养通识性人才的要求,如开设了社会体育学,旅游体育等。

3.3 17所院校开设机率高的专业必修课情况分析 所谓开设机率高的专业必修课,是指各校开设可能性大的专业必修课,本调查自定的标准为:如果一门课被一半以上的院校选为必修课就认为是开设机率高的专业必修课,各院校开设机率高的专业必修表达了各院校对社会体育人才主要知识结构的共同认识。17所院校开设机率高的专业必修课中的学科为: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

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体育经济学、体育公共关系学、体育科研方法、竞赛组织与编排、大众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体质测评与运动处方、体育市场营销学、中华体育养生学;术科为:田径与定向运动、足球、篮球、排球、武术、体操、健身操、体育舞蹈、健身与健美、网球、游泳与救护、乒乓球、羽毛球。从结果分析,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由体育人文社会学科、运动人体学科、运动技能三类构成。各校对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学课程选中率较高表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是以经营管理类知识为主。从必修课的相对集中,说明社会体育专业的主干学科是体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调查发现社会体育专业主要的专业方向逐渐向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向和运动技能指导方向集中。有15所院校没有同时选择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等课作必修课,而是进行了合并,主要是因为这三门课内容严重雷同、重复。

3.4 17所院校开设专业选修课情况分析

各校开设专业选修课差异颇大,本调查结果只能代表部分学校选修课开设情况。各校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很多是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的课程,甚至一些是直接从国外翻译引入的,内容体系不成熟,在教材建设上滞后,师资水平跟不上。

3.5 课程设置的结构分析

3.5.1 术科课程的设置情况 世界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是学科的比例不断增加,各院系社会体育专业术科的门数和占总学时的比例差别较大,多数院校术科占总学时比例在35%~45%之间,综合性院校、高师院校中以经营类方向为主的院校术科比例明显小于体育学院。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已引入课堂,浙江师范大学开出30门术科供学生选择。社会体育专业由于专业方向差异大,因此,各专业方向术科占总学时的比例应该有很大调整余地,不能强求一致。

3.5.2 实践课程开设情况 在课程建构时,要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调查发现,四年由各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平均不到3次,除个别院外,大多数学校实习基地不稳固,针对性不强。另外主干课成绩评定中,明确将实践技能计人评定总分的院校一所也没有。社会体育专业实践内容的选择应大大超过体育教育专业,可通过健身项目指导实训,体育市场调研报告,体育市场营销策划,营销技能实训,市场开拓实训,公共关系实训等社会实践贯穿于学生大学4年,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5.3 必修课与选修课开设情况 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为6.77:3.23。选修课又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总比例为6.77:1.95:1.28。17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均按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的类别来设置,平均学时比为6.85:2.14:1.01,各校限选课比例明显较高,与各校开设专业方向多有关,事实上,限选课很大程度上也是学生必选的课,所以,造成学生真正能完全由自己选修的课不过十分之一,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课程选择余地太小是中国高校极普遍也是后果严峻的问题。

4 主要体育学院开设专业情况分析

在《专业目录》中正式列入的体育学专业只有五个,分别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一些院校在《专业目录》外另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经济学专业(体育经济方向)、市场营销专业(体育市场营销方向)、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等专业。目前除体育学院外,其它院校开设的体育专业较少,最多不超过4个,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院、武汉体院、成都体院、西安体院、沈阳体院、天津体院、广州体院8所主要体育学院开设专业平均11.3个,专业过多,过于细化,且相同类型的专业多是体育学院专业设置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淡化专业,强化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体育学院开设的体育经济、体育管理、体育市场营销,体育旅游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显然存在冲突,这些专业必须明确彼此在培养目标上的区别,结果往往导致社会体育专业向体育教育专业靠拢,成为变相的体育教育专业,体育学院的这种专业过细的设置方式值得深思。

5 结 论

1)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既受学校类型和办学定位的影响,又受办学者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以及对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的了解程度制约。

2)调查结果表明38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计划与体育教育专业相差无几,没有体现社会体育专业自身的特征,说明大多数院校没有找到自身的办学定位。

3)19所有一定特色院校选择机率高的专业必修课是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等课程,反映了各校对社会体育人才知识结构的共同认识,表明体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是各校逐渐认可的主干学科。

篇7

关键词:管理学 实用性 讲授

一、教学问题分析

1.教材过剩与不规范现象并存

目前,国内市场管理学教材种类繁多,课本质量也是参差不起,大体可以划分为国外外文教材、翻译参编教材和国内学者自主编写的教材等。西方经典外文教材虽内容丰富和质量较高,然而结合的国内各个高校的不同实际情况,适用性有待商榷;翻译参编教材根据翻译者的主观性不同对部分原理和知识点的解释都会有所个人偏重;国内教材有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不够规范,质量相对不高,且存在抄袭现象。各个高校的生源情况不同,学生的基础也不尽相同,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选订教材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尽量选订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密切联系实际、语言表述准确、利于学生接受的教材。

2.课堂单一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本人对管理学基本原理的阐述有所偏重。部分老师上课过程中一贯采用“满堂灌”、“填鸭式”和“一人堂”等陈旧的授课模式。这种方式容易进入一种“读死书”的学习模式,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不能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出现了“书本”“教师”“学生”“试卷”的学习现象,没能培养出学生学利用所学管理学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实践环节不完善

“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但要宣讲理论还要深入案例实践。当前的现状多为教师实践经验匮乏,实践部分多凭借与模拟软件,不能系统深入的开展实践环节。实践环节的开展能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较好的基础。高校在课程安排环节和教师授课过程中都应该予以重视,避免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教师应该采用理论与案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实践模式设计好实训环节,从认知学习到课内实验再到项目实训,最后到岗位实践(校企合作项目),层层把关,保障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本专业相关技能。

4.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管理学原理主要介绍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结合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联系中国管理思想和实践的历史,了解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该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的专业必修课程。各高校目前的考核办法多采用试卷考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和应用情况,加上课程中部分知识点多为理解层面,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上松懈,不愿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二、教学方法探索与研究

1.树立“能动性课堂”的教学理念

《管理学原理》实践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在讲课过程中对部分问题和知识点,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讨论”、“师生互动”和“模拟演练”等形式来加以解决。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等单一的授课形式。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并乐于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最大程度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管理学原理”相关知识的兴趣和主管能动性,着力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知识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书本服务于生活,知识应用于工作。以讲授“计划与计划工作”章节内容来说,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并积极准备相关案例,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社团和班级组织等学生身边的单位作为切入点去讲解“计划与计划工作”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利用“头脑风暴法”和“5W2H”方法引导学生构思并制定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2.充分利用现代授课条件和手段

“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从形式来说文字表述性强,不同于其它理工科课程公式表述占主导的特征。从课程特点来看它具有综合性、历史性和实践性,从课程职能来说它的知识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管理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授课条件和手段,全方位培养多层次人才。板书授课过于死板,整版的文字表述会消减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目前现存的演示PPT课件授课和借助flas来描述专业理论和知识都具备生动灵活的特点,使学生乐于接受。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多样的电教片和教学软件可应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课堂内容更加鲜活易接受,开阔学生的视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完善网络课堂建设

当今大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是:师生面对面解答问题的条件受限、学生课下学习的不同步性和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和个例性问题并存等等。为了更好的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帮助学生对待个例问题进行剖析讨论,这就要求院校及老师要积极开发并完善网络课堂建设,通过网络视频、在线留言和课件回放等形式来辅助学生的课下学习,这也无形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管理学原理”网络课堂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有:课程定位、重难点分析、教学指南、授课录像、课件回放、教案预览、师生互动和案例分析等。这样,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和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查阅课件和教案以及教师的授课录像来有选择性的重点学习,通过以上方法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给老师在线留言或启动网络讨论来进行答疑解惑。在网络课堂建设过程中,各任课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利用E-mail、微信、QQ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并了解学生学习动向。总之,通过网络课堂建设最大维度的扩展学生的学习途径,使专业课程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教学方法依托于教学内容,本文介绍了“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情况,同时笔者在探索教学方法过程中同样重视管理学原理教材的选定与课程整合优化。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且新型的授课方式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和同行的认可。只有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敬仙,滕德川.管理学原理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6-1.

[2]左小德.案例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教育理论,2003(02):33-34.

[3]尹小勇.本科类“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 2) .

[4]袁宇,李树超.企业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3.

篇8

当前中国及国外之高等艺术教育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为专门的、甚至单科的艺术学院,如中国之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西方之美国电影学院、茱莉亚音乐学院等;其二,高等专科学校,如GrenoblAcademyofArtinFrance(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艺术学校),此类院校虽多数时并不颁发高级文凭,但其性质亦为高等教育。其三,综合大学之艺术系或学院,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等等。这三类高等艺术教育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前两种因定位与性质十分接近,只是文凭级别不同,故在我们的讨论中将之归为一类,称为专门艺术院校。由于笔者长期从事电影艺术教育之故,故在此从影视艺术教育,特别是电影艺术教育角度进行讨论和分析。第一栏所示之电影类专门艺术教育院校,数量相对较少,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也就一两所,多为国立,为本国提供专业电影创作、理论人才,倾向于高端和专门化。第二栏所示之提供电影专业教育的综合大学,数量非常庞大。仅美国提供专业电影、电视艺术教育的大学就在三百所以上,同时有六百多所大专院校提供影视制作以及相关课程,且此数字还在持续上升中。其他国家的情况也类似,随着电影、电视艺术、技术日益推广,电影教育呈现普及化的趋势。在中国,近年来,由于国家教育委员会大力推广高校艺术教育,导致各大学纷纷设置艺术学院、艺术系,而其中,影视教育因为其鲜明的时代特性而受到青睐,由此高校影视教育得到极大推广。当然,综合大学提供电影教育的广泛和普及,并不意味着教育和研究水平的低下。实际上,以美国为例,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有多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代表如纽约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的电影教育是世界一线水准的,其专业水平非常高,甚至超过了美国电影学院、加州艺术学院这样的专门电影学院,成为全球范围的电影专业的最高学府,其毕业生进入电影工业和学术研究两个领域,且于两方面都有杰出表现;第二个层次,如雪城大学、查普曼大学等,提供相对专业的电影教育,毕业生进入高校和研究系统的较多,进入工业系统的较少;第三个层次是,一般大学开设的专业电影课程,这些专业一般将电影教育作为一种修养,或者提供一种工具。学生毕业后,可以以电影、电视为基础或者研究工具,进行广泛的交叉性学科发展。其他国家,例如中国,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与美国类似,只是尚缺乏第一层次的电影教育,中国较为突出的提供专业电影教育的综合大学,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目前还在提升进展中,如何达到世界一线的电影教育,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二、两种专业教育的历史渊源

专门的电影艺术学院,一般都有较长历史,大部分成立于20世纪的前半期,是随着电影工业和电影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这类院校,依笔者所见,分为三大体系:西欧体系、苏联和东欧体系、美国体系。这三种电影教育体系的形成与三地对电影的认识和定位直接相关。西欧体系以法国为代表,根植于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传统,以应用型技术培训为基础,结合欧洲传统大学的人文理论体系,形成系统化的电影艺术专业教育。西欧体系自电影发展初期,就基本将电影视作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比较倾向于把电影视作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方法体系接近于传统的美术、音乐艺术教育。苏联和东欧体系,主要源自苏联。由于苏联的强大,广泛影响到中国、波兰、捷克等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极早地认识到了电影在国家宣传上的巨大功效,因此电影教育启动得很早,莫斯科电影学院在1912年就已经成立。苏联体系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化的电影专业教育体系,它将电影视作一种有力的、针对普通民众的宣传工具,在艺术观上比较倾向于现实主义,把电影教育作为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基于与苏联亲密的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基本上承继了苏联电影教育系统。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理念、院系格局、课程设置,基本上与苏联一致。美国在传统上将电影视作工业。早期,由于强大的好莱坞的存在,在其内部自发地形成人才的学徒式阶梯培养模式,因此并无成立专门的电影教育机构的必要。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电影文化的兴起,出于对高级电影理论、评论人才的需要,开始设立专门的电影学院。因此,一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代美国大学的电影专业人才才得以出现,并引领了“新好莱坞”电影运动。这三种体系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的初衷都是培养电影从业人员,以应用人才为初期培养目标,最后发展到同时培养理论和人文学者。与以上所述专门的电影艺术院校相比,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其初衷并非为电影业培养专门人才,而是将电影视作一个文化、艺术领域,培养掌握此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文学科学者。只有当电影、电视文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积累了足以吸引人文、艺术类学者展开研究的足够资源之后,综合大学才有培养电影理论、研究人才的必要性。而随着此种教育的展开,最后发展到同时培养电影从业人员,反哺电影工业。

三、两种专业教育的理念区别

如前所述,两种专业教育从不同的出发点,都经历了长足发展,向对方延伸和靠拢,在当下形成相互交叉的态势。专门电影艺术学院除了培养导演、编剧、摄影等专业从业人员以外,也培养电影史专家、电影理论学者、电影文化研究者;而综合大学的电影系,除了传统的电影方面的学者型人才,其毕业生也大量从事导演、编剧等专业创作(如斯皮尔伯格、弗朗西斯•科波拉、李安等)。在此状况下,梳理二者教育理念之差异,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所谓教育理念的区别,其本质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这两种专业教育出于不同的出发点,培养不同的人才。而人才模型是由两点造就的,一是起点,二是高度。如果我们粗略地把大学教育的多个学科基础分成四个象限的话,那么各个专业教育的起点就是在这四个象限中寻找自己的落脚点和落脚范围。而高度,则是其毕业生在此平台上所达到的高度。经过总结,我们可以梳理出两种不同的人才模式:柱形人才模型、平台型人才模型。专门的电影艺术学院,倾向于培养的是柱形人才,其底座起点较窄,入点准确集中,在这个起点范围内达到相当的高度,形成柱形结构。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柱形人才模型,是行业需求、教学系统和学生来源三方面作用的结果。从行业需求的角度,对于毕业生的要求是,专业而准确,毕业后即刻可以投入工作岗位,不需要实习和磨合阶段;同时,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由工作岗位塑型,岗位将提供给个人长足的发展空间,不一定需要大师,不一定需要来自个人内部的思想和思考所带来的成长和发展空间。从教学系统来说,专门的电影艺术学院,其教师多为影视工业的专门人才,所传授的知识内容以专业知识为主,其他知识为辅。从学生来源角度,专门的电影艺术学院的考生多为艺术类考生,文化课知识水平为中等,但在艺术修养和技巧方面有专长。而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则为梯形平台状结构,其底座较宽广,基于综合大学多学科的基础和优势,给予学生坚实而广泛的基础。此类学生,未来的就业、深造、发展的可能性更广泛,有可能形成更为复杂的发展模式。换言之,此类学生的发展倾向于依赖自身内部的思考和欲望,而非外部工作岗位的塑造,就这一点而言,与专门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有明显区别。但是,就国内而言,综合大学毕业的电影专业的学生目前的缺点也是存在的,他们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专业性,但其高度不够,很少能够直接满足电影、电视行业的岗位要求,一般需要一定时间段的实习期,或者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从而弥补此短缺。虽然专门电影艺术院校的学生,与综合大学专业电影教育下的学生,二者的区别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个体的特殊性,但从整体角度看,教育理念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塑造作用。总结起来,前者的知识相对单一纯粹,后者丰富多元;前者专业性强,后者专业性稍逊;前者短期发展极其显著,后者要经历一定的积累期;前者专业思想稳固坚定,后者变化较多;前者倾向于在行业内一线搏杀,后者倾向于二线作战;前者重局部流程,后者重整体和系统。但是,如果我们简单地得出结论:称前者更多地成为具体操作者,后者更多地成为领导者;或者说前者更适合动手,后者更适合思考管理,笔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事实上,此种二元比较,并非在我们所讨论的对象中出现,它广泛出现在各个行业之中。各个行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基本上都来自于两个部分,一为本行业的专业学习者,一为外部行业进入的管理者。如金融行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一部分人其专业即为金融专业,且在金融专业一线工作时间较长,此部分人士精通本专业的具体事务,之后扩展其思考而至全局,成为领导者;另一部分人专业并非金融,可是从全局管理出发,逐渐学习精通专业知识而成为领导者。这两种人在领导层所占比例多有变化,很难说后者容易占据领导层地位。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途径到达相同位置。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两种教育理念各有其优点,亦各有其缺点。那么是否有改良的方法呢?因笔者的学习阶段主要在专门艺术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而工作则长期在综合大学进行专业电影艺术教育,对两种教育系统都有一定了解,因而对此问题保持了长期的思考。因为本职工作的关系,我特别希望从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角度思考,寻找到一种教育理念的改进方案。经过思考,笔者认识到除了前述两种“柱形人才”、“平台型人才”培养模型之外,还可能存在着第三种人才培养模型,即“金字塔型人才”模型。“金字塔型人才”模型适用于综合大学的专业教育,结合了“柱形人才”、“平台型人才”两种模型的优点,它既拥有较为宽广、坚实的基础,又能够达到一定的专业高度。其本质思想,是将平台的四条边棱向上延伸,形成交汇点,既形成专业区域,又形成专业高度。“金字塔型人才”不是除了专业什么也不懂的“怪才”,亦不是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不精通的“庸才”;他们能够应对专业领域的问题,亦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周边行业的经验,调动各方资源;他们不是在被行业塑造,而是从内在思考和欲望出发,塑造自身,甚至塑造行业;他们可以是领导者,也可以是创作者,但是他们永远不会停止思考,他们永远不会认为行业、岗位的现状是一种必然,他们倾向于成为创新者。实际上,“金字塔型人才”的培养,是结合了专门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艺术教育两种方式之优点的产物,它不是一种灵机一动的理念构想,而是一种经历了自然发展和选择的结果。当下在电影教育领域最为优秀的学院,笔者认为其理念本质就是这种“金字塔型人才”培养模型,如纽约大学(TischSchooloftheArtsatNewYorkUniversity)和南加州大学(SchoolofFilmandTelevision,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纽约大学是坐落于纽约心脏地带的名校,所设课程压力不大,但要求甚高,学生称其“nothighpressure,butdemanding”。据《纽约时报大学指南》指出,纽约大学属下的Tisch艺术学院是全美最佳的艺术学院之一,是美国“东岸”电影系统的重要阵地,包括马丁•斯科塞斯、李安、斯派克•李等国际著名导演都毕业于此。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是一所历史悠久、科研教学水平高、有着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的世界知名私立大学。学校现有学生两万八千多名,其中研究生约占一半。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提供的排名,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在全美综合排名位列第27名,其中电影学院全美第一,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西岸派”电影的学术重镇,学生大量进入好莱坞一线的工作领域。这两所大学都是综合大学,而其电影专业教育在全球享有盛誉,远超电影艺术单科院校,这在全球是少见的特例。究其原因,正是其毕业生知识结构的“金字塔型”模式使其保有宽厚的人文知识基础和高度的专业性。当然,这种“金字塔型”模式需要具体的观念和条件来满足。纽约大学当初建校的精神,是提供更高深的学问去激发个人在商学、科学、艺术及至于法律的潜力,同时兼容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理念。这一观念之所以能够被彻底实践,并造福许多纽约大学的学生,其原因是由于纽约大学地处全世界文化及金融中心——纽约市,使得纽约市大部分的资源均能被学校所用。如博物馆、画廊、音乐厅等,提供了学生们实地去印证所学。另外纽约市也提供了许多实习及工作的机会,让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可以得到宝贵的工作经验,发挥学以致用的精神。例如电影、电视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去电视台实习;旅馆管理的同学可以到旅馆去实习;而主修社会工作的学生,更有机会去参与老人或精神病患的服务工作。这种条件是其他一般大学城院校所不具备的。南加州大学的主要特色是:第一,课程持续时间短,因此课程安排很紧凑;第二,教学重点放在一般课程上,强调学生的通识教育;第三,每年邀请全球各地的专业领域知名人士和学者举行几十次专题演讲会;第四,每年招收的学生数量不多;第五,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特殊性,校方不以其他文理院系的统一标准来刻板要求;第六,因为与产业界融合程度高,学生毕业后,较容易获得电影工业岗位。如前所述,这两所综合大学为代表的专业电影教育,对我们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目前,在中国的电影教育中,综合大学的专业电影教育因为发展时间较短,还处在道路摸索之中,在专业性方面,与专门艺术院校还有一定距离。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借助于综合大学的规模优势。综合大学从资金、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参与社会活动的数量和规模等多方面,具有专门艺术院校不能比拟的优势,保有“金字塔型”知识模型的基座部分,是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向塔尖方向的专业化延伸,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四、两种专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两种专业教育因为有不同的理念,导致了不同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这是理念指导下的必然结果,也是现实条件限制的结果。专门艺术院校承袭苏联的模式,专业划分很细,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其本科专业(方向)设置如下: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影剧作、电影理论、电影批评)导演系:导演专业(故事片、纪录片、剪辑)摄影系:摄影专业(故事片摄影、纪录片摄影、科教片摄影、影视照明)美术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广告学专业(影视美术设计、影视美术、影视广告、新媒体艺术、现代绘画、虚拟空间、人物造型、镜头画面设计、影视化妆)录音系:录音专业(录音技术、录音艺术、音乐录音)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影视制片、发行放映、文化经济人)电影学系:(电影研究所)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影理论、电影批评、影视创作学),同时负责学院的学报出版,学院信息中心的工作和学院网络的工作。影视技术系: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影像工程、数字影视技术、新媒体技术、网络游戏)表演学院:表演专业(表演、配音)摄影学院:摄影专业(图片摄影)动画学院:动画专业(动画、动漫画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三维电脑动画)如此之多的专业设置,这固然与其本身是一所独立学院,有着较大的规模有关,同时与其专业化分工的思想基础有着联系。而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以笔者所在的“北大”艺术学院为例,成立时间不长,规模还比较小。在实际工作中,专业课程设置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在本科专业设置上更多地借鉴了前述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的专业设置,单设立“影视编导专业”,把导演、编剧、剪辑、后期制作技术等综合起来,类似美国电影教育中的专业“filmmaking”,给予学生更宽厚的基础和更多的成长空间。在课程设置上,尝试采用了“金字塔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四年的教育中,实施一种从较宽的通识教育到专业教育的过渡方法。在第一年中,主体课程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整个北京大学本科生都必须上的课程,包括英语、体育、政治思想等。第二部分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专门挑选的北京大学其他人文科学的重要课程,例如文学史、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等。我们认为这样可以给予学生较宽和厚重的人文知识基础。第二年中,主体课程仍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专门挑选的其他人文科学的重要课程,与第一年相比,这些课程的选择与其专业具有更多的相关性,如美学、艺术概论等。第二部分是专业基础课程,如影片分析、电影技术概论、视听语言、电影史等。第三年中,主体课程是专业核心理论课程,如导演课程、编剧课程等。第四年中,主体课程是毕业实习、毕业作品拍摄、毕业论文写作等。为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做前期准备,提升其专业性。另外,在第二年开始到毕业的三年中,除了学生自己拍摄的作品以外,要求他们每年提交至少一个影视作品。在课程之外,还开设了大量讲座,邀请业界人士进行讲座式课程。综上,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希望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阶梯状发展过程,由宽入窄,由广泛到专业。但是,由于四年时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很多学生存在专业训练不足、缺乏实践等问题,影响了其专业性的发展。于是我们建议这部分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可以采用保送和报考两种方式,使他们在研究生阶段完成金字塔尖的知识构建。

五、两种专业教育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