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教学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地理实践能力
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还是以应试教育理念为核心,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地理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应用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升,导致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有效的实践。因此,本文结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当前的教学现状,对初中地理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学生能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的人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如专业知识、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可以归纳为三大内容板块,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通过这三种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社会输送全面型的优秀人才[1]。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主要从个人成长与发展、社会人才需求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乃至国家发展等角度提出的一个教育理念,具体到不同的学科教学可以衍生为具体的核心素养内涵。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容可以具体体现为强调人地协调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能力这四个方面,因此,本文将以这四个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为核心,进行具体教学策略的研究[2]。
二、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地理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地理信息技术等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同时兼具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具体的人文内容的认知,这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学习困难。面对繁重而具有难度的地理知识,许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自主性,同时也导致学生产生了被动学习的心态。
(二)忽略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科学知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同时科学知识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实践。但是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地理知识,却不会应用地理知识,导致学生不能对知识学以致用,一方面,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探索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只是为了应试而学习,而没有真正地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利用[3]。
(三)忽略学习方法的指导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的培养远比知识的培养更有意义,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使今后的学习更加自如。而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知识和解题思路的教学,而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导致许多学生在初中地理科目的学习中事倍功半,学习负担非常重。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这其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这样才能将教育的真正意义发挥出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引和指导,会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正是当前核心素养内涵中涵盖的重要内容。首先,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地进行思考与发言,这样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表现,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问题,以便进行更好的指导。如在进行“多民族的家庭”课程讲解前,教师可以先抛出问题:“什么是民族?我国有多少民族?以及你了解的民族都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发言,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翻转课堂的构建,对于理解难度较低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及微课素材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让学生以小组代表的形式进行课堂的角色互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既能够在课前进行知识预习,又在讲解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其中主要发挥合作者和指导者的角色[4]。
篇2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地理 核心素养
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搭建“支架”使得学生从“第一发展水平”(实际水平)达到“第二l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目前,支架式教学在地理日常教学、优质课竞赛、教学设计等领域应用相当广泛,这无疑推动了地理课程改革,丰富了地理课堂的内涵。地理核心素养培育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从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看,地理核心素养包含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方面。那么,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如何凸显地理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主题突出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并实施教学,即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合理布局教与学的思路和过程,有序地安排教学环节,正确建构支架式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教学目标对支架式教学有着激励功能。教师向学生明确而具体地陈述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期望和达到教学目标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三维目标,从本质上都指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这种指向与支架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完全一致,因此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目标、如何让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高度契合,这应该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每个地理教师都应该在这一方面有所作为。以“地球的运动”教学为例,该教学节点涵盖了空间视角、时间尺度、地图技能、抽象思维等诸多地理核心思想,教师在制订支架式教学目标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空间观、时间观,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该知识点的总体目标。至于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要素及地理意义则属于知识目标的范畴,各种光照图的判读则是能力目标的要求,两者设计是否得当,关乎总体目标能否实现,关乎能否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教学情境:形神具备。有的放矢
一堂好课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早有定论,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兴趣盎然,始终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支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就是“进入情境”,即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那么怎么进入情境,并以之为突破口凸显地理学科素养呢?同样以“地球的运动”教学为例,可以创设如下情境,设置相关问题支架来启迪学生的思维:(1)通过收看视频分析宇航员在空间站上生活期间,有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如果有,周期是否和地球上一致?(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词是否科学?(3)北半球不同河岸,对城市建筑有没有特殊的要求?为什么?(4)南北半球相比,夏半年时间是否完全等长?(5)目前,极地旅游热方兴未艾,如果你参与极地旅游,在时间与季节选择、自我防护等方面有哪些考虑?……以上情境的创设或来自日常生活,或来自时事新闻,或来自社会热点,既考虑问题情境的现实性,也充分顾及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深化对地理概念和过程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于促使用地理的眼光和视角来观察世界、思考人生,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仅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于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更是起到了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教学手段:新旧结合。以生为本
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支架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宽度、高度和广度,在丰富地理课堂内容、完善课堂教学等方面功不可没。但是,多媒体技术毕竟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如果反客为主,每节课都片面地追求课件的华丽、炫耀电脑技术的娴熟,而将我们的地理教学冷落一旁,使之形同配角,学生在其中沦为“看客”,其主体地位便无从体现,那这样的课堂就与支架式教学无关,亦与课改精神的要求背道而驰。所以,不管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和发达,它都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地理课堂,支架式教学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更是如此。若能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分清主次,这样的课堂就是“生本”课堂。仍以“地球的运动”教学为例,在设置各种教学支架时,可以通过播放诸如有关宇宙的奥秘、恒星的一生、太阳系生命之谜的视频录像或者课件,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育他们的空间观和时间观;也可以设置一些有梯度的问题支架,让学生自由研讨,合作探究,为开展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总体来说,支架的设置必须突出学科特质,通过典型的图形支架、前瞻性的问题支架、不同寻常的案例支架,让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步提升,最终凸显学科素养的整体性、综合性和连贯性。
四、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取舍得当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其在容量、广度、深度、重难点、呈现方式、学科素养培育等方面都有着特定的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的语境,尽管地理学科内容包罗万象,知识体系庞杂,但是支架式教学理念下的地理课堂不能面面俱到,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以提高课程的实施能力。如何才能让课堂简单而高效起来呢?笔者认为,我们不妨向果农学习,为了让果树结出累累硕果,就应该在果树开花之前,就把旁枝剪掉一些,目的是调节枝叶的合理分布,调节生长与结果的节奏,以保证秋天的丰收。支架式课堂教学也应该删繁就简。只有懂得正确的取舍,才会让地理课堂焕发生机活力。以“洋流”的学习为例,其重点应该是全球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至于洋流名称、洋流类型则属于非重点行列,完全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探讨和研究。为此,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支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指导,如设置图表支架:让学生在世界地图上绘制哥伦布先后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航海图,并说明洋流在其中的影响;设置问题支架:郑和下西洋在时间选择上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设置案例支架:秘鲁、日本等海洋渔业大国,其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否相同?等等。这些学习支架简而不繁,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感悟地理魅力,提升地理能力。
五、教学节奏:疏密相间。张弛有度
课堂教学节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支架式课堂教学中,节奏和谐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知道,“支架”的作用主要是支撑、承载、联结等。对于学习支架而言,是否合理有效,关键在于有没有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必须以此为立足点,所设置的“支架”才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边缘,并获得新的发展高度。一节完整的、高效的地理支架式教学课,并不意味到处充斥着所谓的“支架”。就好比建设一幢大楼,只有先打好基础,然后再逐层建造,完工后所有的“支架”还必须撤去,否则就显得多余。教师提供学习支架目的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支架的呈现时机、呈现方式都必须结合学情、校情,具有针对性、适时性等特点。在学生能够顺利解决问题、达到了潜在的发展水平后,教师应及时撤出学习支架,让其独立探究,直至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创建自己的支架,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因此,设计课堂节奏时须考虑与“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找准出发点,抓住着力点,做到疏密相间、张弛有度,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篇3
一、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物或问题,从中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
(一)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地理教学中要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善于创设问题,留出课堂“空白”,让学生去质疑、解疑。例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规律和结果后,让学生课后思考“如果地球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4小时吗?产生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吗?”等,允许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
(二)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如何把南极洲丰富的水资源运到撒哈拉沙漠,使其变为绿洲良田?”“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要善于把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丰富学生有关视觉、听觉、语言的形象。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例如:经常要学生看地图说地理分布、看漫画讲地理含义等。
1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2 解放孩子是创新教育的希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思维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
(一)培养创新首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
(二)要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要使学生在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如:创设情景、巧妙设疑、艺术语言等。
(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创新也是个人自我发展的必备素质和未来竞争的前提。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科技进步的大小。当学生明白了创新的意义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为美好的人生去创造。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集中体现。
(一)要在课堂开展好课内活动。着重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开展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学习活动。如:课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体验知识中、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如:在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之后,组织学生进行题为“为三个理论找证据”的小组比赛。
(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上,课外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军事地理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篇4
目前,核心素养一词已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关于核心素养的提出,引发了教育界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新探讨。我国教育部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素养相关研究基础上,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首次提出“研究构建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的任务,并于2014年4月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再次强调“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这一教育改革任务,并明确具体工作安排:“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界开始着手制定各学科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分为四个要素: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借助地图、数据和其它工具在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地理信息定位和搜索等活动中,实践能力与品质素养的综合表现。通过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快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意志品质,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和环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学生的学习缺少实践环节,学生更多的是从书本上汲取知识,“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目前正在制定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强化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科核心素养中加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既期待地理实践力的落实,同时又感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瓶颈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落实地理实践力这一培养目标值得深思。
地理教学活动是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渠道。地理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也必然受到教学活动各个要素的影响。因此,要强化地理实践力培养,应落实在地理教学活动的不同要素中。首先,课程设计应有所创新,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突出地理实践力,选取切实的地理实践内容,增强地理探究活动比例,并设计出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探究活动。其次,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地理实践力的引导,使学生不仅会“说”还会“做”,将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再次,地理教学环境应进一步优化。任何地理教学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和氛围中进行,学校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加强对地理教学环境的投入,包括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园以及校内外的自然、人文教学环境。应组织更多的野外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最后,地理教学评价应多样化。改变现有的局限于纸笔测验的评价,加强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考察,不仅要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更要评价学生能做什么,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周海瑛,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期坚持工作在教学一线,从事地理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主持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4项课题;发表地理教学研究论文20篇;主编和参编教材、教学参考书4部。
篇5
地理教学为什么要转向生活世界?笔者认为它集中体现在地理科学的本质特点、地理教学的实践总结和教学发展等几个方面。
1.是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科学以关注和研究地理环境、人地关系为己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和长期任务。人类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和创造的历史,已经构成了一个不同于自然世界的新质世界,这个新质世界——生活世界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舞台和基地,这就决定了地理学关注和研究的重心必将从自然世界转向生活世界。这种转向是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随时展所作出的调整,一方面反映了学科的稳定,另一方面体现了学科随时代的发展,紧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基地和舞台——生活世界的现实状况。这种学科本质特点,决定并影响着地理教学的重心将从自然世界转向生活世界,进一步彰现地理学的核心命题——人地关系及其生活世界中的地理环境。
2.是地理教学实践的总结
地理教学的内容来自地理学认识与研究的成果,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将地理学认识与研究的成果全面、准确乃至及时地转化为学生的地理素养,以使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世界。
3.是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
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促进了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地理研究转向生活世界是地理科学与时俱进的体现。与此相应,地理教学转向生活世界是与地理科学发展一致性的体现,也是地理教学与时俱进的体现。地理教学就是要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方向发展。因为贴近学生,所以要研究学生的心理、能力和视野,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为贴近生活,所以要重视生活世界素材的积累、整理和分析,要挖掘教材内容与生活素材的关联;因为贴近实际,地理教学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鼓励学生从实际中获得感性材料,再通过学习探究等方式走向理性高度。只有如此,地理教学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真正转向生活世界。
二、地理教学面向生活的方法
生活世界的丰富精彩、扑朔迷离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大量的素材,地理教学又用地理的视觉看待生活世界。强调地理的视角,只想说明地理科学只是从地理的研究角度出发,绝无剥夺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生活世界权利。这也进一步说明生活世界的博大与广泛和地理科学的专业与特殊。地理教学不能等同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也无法替代地理教学,所以在地理教学转向生活世界,要在把握分寸的基础上着力寻求二者具有本质联系的方面,要从它们的联系中实现地理教学与生活世界的合作、共享和共赢。
1.积累生活中可供地理教学的素材
尽管生活世界在当代社会已几乎布满了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的方方面面,但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并不全部适合地理学的研究,所以地理教学也只能在庞大的生活世界中寻求适合作为地理教学的素材。地理学不会探求关于人生活的目标、性质和意义,因为它们更适合哲学的研究范畴;也不重视人口如何再生产的研究,因为它更适合生物学、医学的研究范畴;地理学更加注重人与环境之间发生的联系、产生的作用,所以这些才是地理教学的素材。只有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地理环境和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事物、现象才能成为地理研究和地理教学的素材,除此之外,应归于其他学科的范畴。所以说,人地关系素来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活世界热点问题既是现代地理学关注的热点,也是地理教学可供利用的热点素材。
2.发挥所选素材的作用
从生活世界筛选出来的可供地理教学利用的素材,是地理教学结合生活世界的鲜活生命,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使其释放出应有的生命力。地理教学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大量采集生活世界的地理素材,大胆尝试地理知识与技能主动应用于生活世界,二者只有通过长期的结合、长久的印证,才能逐步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和习惯,进而增强对生活世界的主动适应乃至积极的能动。
3.增强融入生活的主观能动性
篇6
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关乎地理教师的幸福感和地理教学的质量。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途径包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诚向优秀教师请教、考取地理教育硕士、参加不同级别培训以及参加不同级别会议等。地理教师教学改革专业化成长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为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等维度。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关系着地理教师的幸福感,关系着地理教学风格的形成,也关系着的地理教学质量的高低。一、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阶段1.初涉岗位阶段这一阶段的地理教师刚刚从高等学校毕业,学习的地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及地理教育理论都比较新,其信心百倍,热情高涨,但经验不足,实践性差。这一阶段中是其产生地理教学疑惑较多的阶段。2.不断磨合阶段这一阶段的地理教师不断积累地理教学经验,逐步提高了地理教学的“三板”技能、分析地理教科书的能力、设计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调控地理课堂教学的能力等。与此同时,也在一线教学中产生了众多疑难和困惑,可能会遇到“高原反应”。3.走向成熟阶段这是大多数中学地理教师的最高阶段。他们具备了广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教学知识、扎实而悯熟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逐步能较灵活地将地理教育理论运用于地理教学实践、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课堂、形成地理教学模式。4.成为专家阶段此阶段是中学地理教师追求的最高阶段,也是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阶段。此阶段地理教师具备的知识技能特征是: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并能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形成自己的地理教育思想,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因此,此阶段并非容易达到,只有少数中学地理教师可以达到。二、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途径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理教师应树立科学、正确的地理教育价值观,具有为地理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地理教师的价值观和行为,为影响着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下,地理教师平时可以阅读地理教育期刊(《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和《地理教育》),学习同行在地理教学研究中的优秀成果,汲取营养;可以购买与一线地理教学关系密切的理论书籍,提高地理教学的理论水平;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地理教师的博客和地理新课程的视频等资料,领略其他地理教师的风采,激励自己不断成长。虽然外力是推动自己成长的重要因素,但只有地理教师自我积极追求进步,才是真正的成长。2.诚向优秀教师请教善于发现周边亮丽的风景线,积极向优秀的地理教师学习,也可以向其他学科教师请教。年龄较长的地理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地理教学经验和悯熟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还具有一定的缄默知识。年轻的地理教师接受的教育多为新课程改革启动之后的理论,教育视野较为新颖。学科之间也有相同之处,其他学科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师德也能为你提供一些启发。因此,地理教师不仅要向不同教龄的地理教师请教,还要向其他学科教师学习。3.考取地理教育硕士中学地理教师可以考取在职教育硕士,获得教育专业学位。在职教育硕士的考试时间多在每年的10月份,考试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且可以采用半脱产的方式、利用暑寒假进行学习。目前能招收地理教育硕士的高校有很多,如华东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地理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择校而考。当下,中学期望地理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也越来越高。因此,地理教师有必要进行较为系统的地理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身价”。4.参加不同级别培训目前,省级、国家级培训项目都有很多。如省级高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等。可以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学教师的成长。地理教师在参加培训期间,不仅可以重温当年上学风采,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与思想,还可以认识很多同省的地理教师,与他们交流一线的地理教学心得、困惑。5.参加不同级别会议每年召开的县(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地理教学学术研讨会较多。国家级的地理教学会议当属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综合学术年会。自2009年以来所召开综合学术年会的主题分别是:新课改视野下的地理优质课堂教学、两岸四地中学地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地理课程评价与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价与地理新课程改革。可以说,这些主题都紧密联系一线地理教学,关注中学地理教师。地理教师参加研讨会,可以与全国众多地理教育工作者交流地理教学问题,不仅拓宽了地理教育视野,也提高了地理教育思想。三、结语综上所述,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关乎学生的地理素养、关乎地理教学的质量。相信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地理教师会不断提升专业化程度,增厚自身的自足之本,提高地理教学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融合类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高中地理教师纷纷开始将各种新型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运用到地理课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极大的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促进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加强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类型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模式落后
由于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应试教育理念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再加上迫于高考的压力,致使他们一直沿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是非常不利的。例如,在对“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课时的知识进行授课时,教师往往将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点直接传授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记忆相关的知识点和考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缺乏对知识主动思考和获取的过程,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2)教学方法不当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同样体现在他们对地理知识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上。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师应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够确保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就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往往会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下”,教学效果不佳。例如,在对“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很少会有教师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面对大量地形图判读知识时,部分学生会难以消化,进而打击到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教师教学效率未能提升
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授课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知识,并通过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以便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在这样的地理课堂中,虽然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地理知识和应试技能,但学生真正能够理解地理知识很少,这也是为什么学生一学就会、一做就忘的原因。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教师需要不断重复的之前所教内容,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对“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往往会将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文地理差异和自然地理差异、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影响等知识点讲解完后,就会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以此来应对考试。但随着考试的结束,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就会逐渐消失,教师在复习阶段需要重复为学生讲解,进而影响到地理教学效率的提升。
2.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得到有效体现。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则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高中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的活泼生动,增强地理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地理知识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
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手段有限,教师只能够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和教具进行辅助教学,而高中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地理教学的需求。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和复杂多变的地理现象,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有效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的发展。
(3)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广泛应用,给传统地理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同时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的地理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本上的文字和插图进行地理知识的获取,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由虚变实、化繁为简,进而为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和拓展学生探索地理知识和交流合作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3.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类型
(1)地理信息技术与学习内容的融合
在《高中地理课程标注(2017版)》中明确提出“在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结构中应纳入地理信息技术相关内容,并作为一个选修模块,具体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数字化生存四方面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数字化生存的技能,并在日后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在地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深化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了解。例如,在对《辨别地理方向》这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首先,教师可以将如何利用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辨别地理方向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利用GPS辨别方向和导航的实例,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地理信息技术的先进之处。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GPS的应用方式,让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灵活的运用GPS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升学生地理综合运用能力。
(2)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工具相融合
高中地理教材中包含很多抽象的地理概念,学生在对这些概念学习和理解时会存在较大的困难。而传统地理教学手段和工具有限,不能很好的将抽象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呈现出来,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工具进行融合,共同辅助教学,增强地理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重现地理现象、实时观测地理数据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地理概念进行理解,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对“地球的自传和公转”这一部分的地理知识进行授课时,由于这一地理现象是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地球自传和公转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抽象,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时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工具相融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采取动画模拟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场景,然后再借助地球仪向学生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原理。通过这种直挂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这一部分的地理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3)利用学习软件,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就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现状来看,普遍存在信息化水平较低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理解过于片面,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简单的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知识呈现的方式和优化教学过程,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停留在替代传统教学工具和手段层面。实际上,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被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还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学习工具相融合,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全新的方向和思路。比如,目前有很多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和平台都具备监测地理数据的功能,教师就可以根据地理数据就真实的地理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验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例如,Earth、Living等地理信息技术软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气象要素和地理数据,如气温、相对湿度、风力等。高中地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相应的工具,实时捕捉校园的气温数据、风向数据和降水量数据等,并与这些地理信息软件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和探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而且对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的融合并不是一种固定形态,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辩证的看待不同融合类型,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类型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将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化。
参考文献
[1]孔德宇.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类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24).
[2]韩玉红.试论信息技术和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融合[J].新课程,2020(42).
[3]李金珍.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融合的教学实践[J].当代教研论丛,2020(08).
篇8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中学各个学科中惟一以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学科,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核心理念,无疑会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地理素养方面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观察力和竞争力,能够迅速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新课程改革,如何改变以往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精心地设计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课本及课外知识发展自己的地理综合素养能力,成为当前和今后地理教学的重点和趋势。通过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作者认为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策略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一、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地理教学新理念
传统的阅读教学其实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在传统的中学地理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靠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来记住所学知识,然后通过闭卷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课堂教学方面在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却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较重。
现代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中学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涵实际上是注重对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协调融合,开发潜能,发挥特长。正如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新课程所倡导的地理教学方式那样,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不是单向的将现成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的结论传输给学生,而是在教给学生地理知识的同时,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更注重强调过程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则成为这些学习方式得以实现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使课堂教学应当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这些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就表现在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表现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等能力的有意识培养。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思维意识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的过程。学生要摆脱这种“不协调”,就必须进行创新活动,运用以前没有用过的方法解决现在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学习和积累地理思维的方法。根据新课标大纲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运用相关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精心地设计问题,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提供探究性学习的平台,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要善于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联系新旧知识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己学知识探求新的知识,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形成他们自己的概念。
比如在讲中亚这一章节时,可以列出以下过程让学生思考填写:中亚距离海洋(远),深居亚欧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致使气候(干旱半干旱)———导致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条件,(畜牧)业比较发达———纺织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发达———河湖多(内流河、内流湖)。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地理位置影响了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又影响了经济发展,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学生在判断、分析、推理的过程中提高了能力。还有在讲授“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时首先让学生阅读世界气候图,然后设问:“是不是世界上只有赤道附近才有热带雨林气候,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具有这种气候?是不是赤道沿线均为热带雨林气候,为什么?” 这种探究问题的设置,不但帮助学生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更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从而达到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素养培育的目的。
三、积极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培养地理知识应用的能力
篇9
地理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不能只重视书本的学习,应该更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地理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解决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存在脱节的问题,重点可从教材处理、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选择、作业精心设计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生活化;地理教学;素质培养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素养、行为习惯、规范养成的培养,只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储存器或被动学习和考试的“机器人”。课堂教学远离学生所处的生活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缺少兴趣,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产生课堂上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问题。由于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或经历的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缺乏用地理思维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即使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会运用于实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一、地理教学融入生活的必要性
(一)贯彻地理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改革倡导生活化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已逐渐成为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极力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教学理念。其中心内容要求地理教学要立足于生活实际,掌握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人文、区域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发现地理问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基于地理学科性质的内在需要
传统地理教学不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选取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融入课堂,忽视寻找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弱化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最终削弱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地理学科的知识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才能使地理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生活。地理教学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利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满足地理学科自身性质的内在需要,进而赋予地理学科新的活力。
(三)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
核心素养的研究在21世纪初便已引起诸多国家的重视,并启动了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目标体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程改革。纵观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现状,目前的学科课程呈现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回归的趋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带着所学的知识走进生活世界去探索,才能在实践获得新的体会,更好地感悟生活,理解生活,这样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反观目前我国的教育,多是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脱离生活实际,更多地偏重学生课程的成绩,把成绩的好差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生活化元素融入地理教学的实践
(一)挖掘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地理学是研究地区表面环境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我们生活的环境与地理密切相关,如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变幻莫测的天气及其引发的灾害性天气、人口问题、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其布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问题等。教师可通过使用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生活化,使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产生兴趣。比如,在学习“地球公转及其意义”一节中“正午太阳高度”时就可借助教材中生活实际材料:“赵亮父母亲在去年6月份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遮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子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尝试让学生帮助赵亮分析一下原因。”再如,在学习“天气系统”时,让学生根据锋面天气系统形势图对我国东部地区未来几天的天气形势判断预报。以上问题的意义在于构建了真实的问题情境,建构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见,教师要对教材深入解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使学生学得更深刻、更有趣、更有用,将书本上的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身边。因此,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明确目标,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不能割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方面要以当今时代为背景,以当下社会生活需要为基点,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某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也就是说要实现知识目标和发展目标相结合。
例如,在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一节中,教师可设计以下的教学目标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统一。
知识与技能方面:(1)了解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其特征;(2)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方面:(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卫星地图认识城市功能区,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通过自主合作交流对城市各功能区的调查结果进行展示,总结各功能区的综合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1)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2)通过认识城市,理解三大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以上目标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可操作性、可实现性强,既有知识目标,又有提升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发展目标,以此来指导学生的生活。
(三)重组资源,选择适宜教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选择自主或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创设情景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不同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谚语、诗词与地理知识进行联系,创设生活情境。例如,讲天气系统时,可以引用“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清明时节雨纷纷”;讲交通运输方式时,可引用“要想富,先修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时,可引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这样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可以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条件,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也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来自生活、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归纳形成理性知识,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下转第57页)(上接第54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搜集典型的与实际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的案例呈现给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索。例如,讲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时,可以查阅乌鲁木齐和南京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方面的资料,整理后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比这两个城市在地形、水文、气候、植被、土壤、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民族、农业、工业、交通、传统民居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方面的差异,进而总结出两个自然区的差异。这样就可以在案例学习中获得地理知识,同时强化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贴近生活,设计习题作业
教师可以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素材来设计具有现实性、时代性、生活性、实用性的习题练习,使作业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不但可以增加习题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育人价值,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了大气受热过程之后,可以布置以下的作业:在学习了太阳高度后,应该清楚每天的中午12时,太阳高度最大,地面可以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然而,事实情况是,一天当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大约在14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过程中被大气吸收的极少,绝大部分的能量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再将这些能量传输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每天近地面气温最高的时刻不是正午,而是午后14时左右。还可以用此原理解释青藏高原地区为什么太阳辐射强但昼夜温差大等现象。学生在处理这些地理作业时,感觉不再是枯燥的地理概念、难懂的地理规律、深奥的地理原理,而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现象。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完成地理作业,学习实用的地理知识。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武汉: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1985.
[3]刘娟.回归生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4]成佩林.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2014.
篇10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高中地理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97-01
高中地理新课程十分重视对学生身边的地理问题的探究,鼓励学生在地理学习情境中经历、体验和感悟,从而使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无疑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我认为采用探究式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之一。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地理科学是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为一身的综合科学体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地理素养,将使学生在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科学素养方面有良好的提升。全面提高每一个高中生的地理素养是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探究式学习。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以自己为核心,将自己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归纳总结细致地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也十分“乐于”接受这样的灌输。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将探究式教学引入高中地理各阶段的学习中,尤其是从高一就应引起重视,对学生增强地理分析综合的能力,提高将地理原理运用于地理实际问题的水平都将有极大的益处。这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应对高考,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究式的学习,使学生提高其地理素养,今后更好地应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探究式课堂教学如何探究
1.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面、辐射全课的作用。一堂课的开头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要像一块无形的“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点。如讲天气系统时,给学生讲《三国演义》:“火烧葫芦峪”的故事;讲海水运动时,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巧妙出入的故事,通过简短的导入,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进入自学探究阶段。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连接起来,把传统教学长期养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的恶习扭转过来,真正养成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激趣引题使学生的自学探究增添乐趣和动力,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2.解疑点拨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而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采用“兵教兵”的合作方式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交流相互探讨的结果,这种“兵教兵”的合作探究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合作探究还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意义和效果
首先,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述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学习成果),并据此做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进而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必然会促进其对知识深层的理解。
第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创造性的关键是培养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强调“探索”、“发现”地理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发散思维过渡到集中思维,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地理科学本质精神,使这种创造性的本质得到培养。
第三,使学生获得对地理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课堂中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表示肯定,对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语言表达、解题策略和手段、合作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优点加以表扬,同时指出了努力方向,这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探究式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的问题应具有探究性、灵活性、新颖性。
2.创设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
3.教师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氛围。
我们的学生,无论其处于什么阶段,他都是要向前发展的。高考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而我们高中各阶段教学也不能仅为高考服务,要为学生更长远的未来服务,我们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培养更高素质的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千变万化的过程。以内容定方法,以学生定方法,以过程情境变化,随时调整方法。无论怎样的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究式教学为地理教学开创了―片绿洲,让学生走出了教室、走出了学校、走向生活、走向阳光和大自然。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真正有了一个“亲自”思考问题的过程,真正有了一种“亲自”实践的精神,真正有了一片“亲自”飞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赵福才. 地理课堂上的探究式教学[J]. 成才之路 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