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供需原理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供需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供需原理

篇1

第一章 总则

为进一步做好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全面推进精准资助,公平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确保资助政策有效落实,根据《山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我院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中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基本支出的学生。

第二章 申请条件

一、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据以下因素:

1.家庭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劳动力及职业状况、家庭财产及收入、家庭负担等情况。

2.特殊群体因素。主要包括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殊供养学生、孤儿、烈士子女、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情况。

3.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主要指校园地、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情况。

4.突发状况因素。主要指遭受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意外等情况。

5.学生消费因素。主要包括学生消费金额、消费结构等情况。

6.其它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通过认定的,应取消其受助资格:

1.隐瞒家庭经济实际情况、提供虚假信息的;

2.由于家庭建房、购房、购车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暂时困难的;

3.由于生活奢侈浪费等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

4.有其它不符合认定条件的。

第三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平。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为主要认定依据,认定标准和尺度要统一,确保公平公正。

2.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建立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进行定量评价,也要通过定性分析修正量化结果,更加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3.坚持公开透明与保护隐私相结合。既要做到认定内容、程序、方法等公开透明,又要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

4.坚持积极引导与自愿申请相结合。既要引导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情况,主动利用国家资助完成学业,也要充分尊重个人意愿,遵循自愿申请的原则。

第四章 审核流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原则上每学年进行一次,每学期按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工作程序一般包括提前告知、个人申请、学校认定、结果公示、建档备案等环节。

1.学院要做好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向学生告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事项;学校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寄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2.新学年开学后,学生自愿提出申请,如实填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提供建档立卡、特困供养、城乡低保、孤儿、烈士子女、残疾以及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重大疾病等相关材料。

3.院系以年级(专业或班级)为单位成立评议小组,由辅导员任组长,学生代表担任成员,学生代表人数应不低于年级(专业或班级)总人数的10%。评议小组负责认定工作的民主评议,评议对象不应作为评议小组成员。

4.评议小组收集学生提交的相关证明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材料,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等因素,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并按困难程度进行排序(见附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档次方法),报认定小组审核。

5.认定小组汇总、审核评议小组提交的初步评议结果,统筹各评议小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初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名单及档次,并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不少于2个工作日。公示时,严禁涉及学生个人敏感信息及隐私。

6.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审核认定小组提交的初步认定结果,统筹各认定小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档次予以适当调整,并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7.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档次。

8.学校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学院相关人员按要求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

第五章 监督监管

1.学院应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认定人员应坚持原则,认真履责,做到公平、公正。

2.各学院每学年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

3.学院应加强学生诚信教育,要求学生如实提供家庭经济情况,并及时告知家庭经济变化情况。对故意提供虚假信息者,应及时取消其受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追究当事人责任。

附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档次方法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档次可分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三个档次。

一 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

有下列情况之一,认定为特殊困难学生:

1.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2.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

3. 城乡特困供养学生;

4.孤儿;

5. 烈士子女;

6. 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

7.因其它原因(如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意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等)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学生。

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有下列情况之一,认定为“困难学生”:

1.父母务农或父母一方暂时失业,家庭成员中有残疾或疾病且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

2.因遭受自然灾害或突发事故家庭财产损失较重的;

3.单亲家庭且单亲父(母)无经济收入或收入无法维持学生本人学习、生活需要的;

4.因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三 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

有下列情况之一,认定为“一般困难学生”:

1.学生基本生活费用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学校学生日常平均消费水平;

篇2

【关键词】文化属性;吉芬物品;吉芬效应;春运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50-01

每年春节前后人口流动的巨大时效性落差以及骤然膨胀的交通需求。这一周期性很强的特殊运输现象就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春运”。春运期间,无论是公路、铁路还是民航运输,其需求量均大幅度增加,同时,票价相比平时也有一定的上涨。从表面来看,此时的春运产品(车票/机票)具有吉芬物品的特点,即收入效应的作用超过了替代效应(此时人们可以选择不回家而将钱用于其他的消费),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本文基于产品的文化属性特点,以铁路和民航运输产品供需为例,意图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对春运产品的供需进行理论性分析。

一、吉芬物品与吉芬效应

在经济学理论中,需求定律是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人们购买量减少。自英国经济学家Mashall(1895)在《经济学原理》中介绍了吉芬物品(Giffen Good)和吉芬悖论(Giffen Paradox)后,围绕这一概念及相关现象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过。

二、春运产品需求的文化属性分析

春运期间,票价反映了民航运输产品的市场价格,本文以旅客运送量为产品的需求量指标对民航的需求进行分析。

我国春运民用航空(以下简称“民航”)票价一般是在平时折扣价格的基础上上涨,涨幅从10%到200%不等,有的热门航线甚至出现全价机票仍一票难求的情况。与票价一路走高的趋势相同的,是民航旅客运量的逐年上升。以2012年为例,40天春运,民航日均旅客运送量达到84.4万人次,而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的统计资料,以2011年12月为例,旅客运送量为2300.2万人次,即平日日均民航客运量为76.7万人次。这就意味着春运期间,民航日均旅客运送量为全年平均数的110.1%,春运期间人们对航空运输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

从以上对春运产品的需求变化情况来看,价格的增加并不能有效减少产品的需求,在供给增加的情况下,需求量仍然在持续增加,“一票难求”的情况依然存在。此时,火车、飞机这一类的春运产品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文化属性。

产品属性,是产品本身固有的性质,是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因素集合。但在社会文化宏观背景下,产品除了增加五个层次的顾客价值,还具有文化属性,即在特定文化下,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比如在中国的非春运时期,火车、飞机和汽车作为普通的交通运输工具,其作用就是方便人们的出行,而在春运时期,这些产品不仅是方便人们出行,更是消费者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探亲访友的必然选择。此时,这类产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不可估量的价值,即使该类产品的价格增加,相对于消费者认知的文化价值,仍然是“物超所值”。

用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分析,即产品的功能(用途或效用)F大幅度增加,成本(使用价值)C小幅度增加,产品的价值V仍然会增加。

因此,从产品的文化属性出发,可以解释为什么春运铁路运输票价上浮制度实行期间,客流量依然居高不下;为什么高速公路的收费制度没能有效降低人们节假日的出行安排数量。

三、春运产品吉芬效应的本质

从数据来看,春运产品的价格增加,需求量同方向增加,此时,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供需理论在中国文化的特殊条件下似乎失效了,春运产品似乎具有吉芬效应。本文供需变化来进一步分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春节这一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文化和风俗使得诸如机票和车票一类的春运产品带有了文化属性。因为消费者对“回家”的渴望以及三流的叠加,大大增加了春运产品市场上对这类商品的需求(春运期间铁路和民航的平均日客运量约高出全年每天平均数的6%),这一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即需求曲线会向右上方移动,代表着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消费者的需求都增加了。如图3(a)所示由于春运期间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需求曲线从D1向右上方移动到D2,虽然此时国家增加运力(如表3中民航执行航班数的增加)使供给曲线也从S1向右上方移动到S2,但供给增加的幅度小于需求增加的幅度(如表3中民航执行航班数的增加幅度小于客运量的增加幅度),因此,消费者在更高的价格P2上消费了更多的产品(Q2>Q1)。

可见,从实际经济表现来看,春运产品需求量和价格的双双上升与吉芬物品相同,但通过分析可知,此时的需求曲线并没有展现出违背需求定律的情况,也没有所谓的吉芬效应存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春运产品此时表现出来的特有文化属性,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下对供给和需求的同时变动产生了影响。

四、结论

有着浓郁中国特色的春运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国文化的特殊产物。40天的春运让部分产品具有了文化属性,从而使得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大降低,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大幅度移动。此时,在供给少量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了产品价格上涨,产品需求量同方向增加的特殊情况。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春运铁路和民航客运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产品的文化属性特点,探究了春运产品看似是吉芬物品或存在吉芬效应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3

其一,揭示经济本质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核心,而描述经济现象通常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如果我们能将这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那么经济学理论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譬如在研究价值跟价格关系的相关理论时,马克思有效把握住了事物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价格的基础是价值,而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虽然价格可以违背价值,但它是由价值决定的。西方经济学更着眼于阐述经济现象,它认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并细致分析了价格跟供求弹性、供需弹性之间的关系。又如边际效用论,即便其价格理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然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价格的形成应适当将心理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大致分析一下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我们在研究并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格体制是不能由西方的价格理论来指导,应遵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促使马克思政治经济的价格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

其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采取的经济发展进程的研究方法是动态分析法,而西方经济学采取的研究方法却是静态分析法。在一般均衡理论的研究里面,动态分析法主要是解决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发的一些经济失调、衰退等情况,而静态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在资本、组织、技术、人口及需求状况等各种经济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规律所发生的作用。经济增长的问题不仅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也应当研究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主动将动态分析法跟静态分析法科学结合在一起,用以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出两者的互补作用,积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协调、持续地发展下去。

其三,实证分析方法是西方经济学所青睐的,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是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实证经济学是现代资产阶级最主流的经济学派,它回避对经济理论作出相应的社会评价,主要研究存在于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不仅仅揭示了现实经济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缺陷,同时也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所以,重视分析政治经济学跟西方经济学之间的互补性,科学结合实证分析方法跟规范分析方法,对我们发展并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更为有利。

二、结语

篇4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经济学对临床药学的指导作用。方法:对国内外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结合本地实践阐述了其对临床药学的指导作用。结果:药物经济学评价对临床药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指出高效、安全、经济为临床合理用药三大原则。结论:临床医师可制定出更合理的费用-效果药疗方案,可以最低的费用获取最佳医疗效果。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 用药;临床

本世纪八十年代一些国家开始注重以药物的成本和疗效两方面综合评价药物的成本效益[1],即兴起药物经济(Pharmacoeconomics、PE)。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医药费用也日益增大。由于新药的开发和研制的费用巨大,以及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药品的价格飞速上涨已经成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一种沉重负担。这样合理使用药品就和药物经济学紧密的联系起来,人们渴望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药物经济学使医院合理用药的标准由安全、高效转变为安全、高效、经济。

1 药物经济学的概念

药物经济学( pharmacoeconmics, PE) , 是以卫生经济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广义的药物经济学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狭义的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从整个人群来考虑如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医生资源和医药经费,努力使药物既安全高效又经济地为病人服务[2]。

药物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鉴别、测量和对比不同药物治疗方案, 医疗干预措施(如手术治疗)所产生的经济效果的相对比值[3], 也可以对比药物治疗与其它治疗方案不同的临床药学(如血药浓度监测)或医疗社会服务(如家庭病床等)所产生的相对经济效果, 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经济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4]。

3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范畴[4]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包括: ①药物疗法的经济学评价;②新药的定价;③新药利用评价;④药物处方管理;⑤药品方针政策和赔偿问题;⑥药品和疾病的经济学评价等。随着PE在我国的展开,在不断实践中, 其涉及的范围必将得到进步充实和调整。

4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步骤[4]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步骤包括以下10 个方面: (1)明确要解决的PE 问题。(2)确立研究的目的。(3)确定用于比较项目及其结果。(4)选用正确的PE 分析方法。(5)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耗费用。(6)鉴定资源。(7)建立结果事件发生的概率。(8)应用决策分析。(9)进行费用折扣分析或敏感度分析或费用增量分析。(10)发表研究结果。

5 临床用药中PE 研究的指导作用

5.1 更新药物评价观念:本世纪内西方国家对药物评价观念发生3 次大的更新。①60 年代以前评价药物的关键指标是毒性, 即国家规定上市的药品必须保证无毒性。②60 年代~ 70年代, 政府审批新药时, 不仅要求公司提供药物的毒性指标, 同时还必须证明其有临床疗效。③80 年代后期,人们要求对药物的评价必须注重“病人” , 而不是“疾病”或器官。直到现在安全和有效作为药物评价的二个标准。

5.2 完善药疗方案:利用CBA, CEA 比较药物间及药物与其它医疗措施之间的经济效果在保证药疗安全, 高效的基础上, 通过PE 评价对同一药物的不同来源( 国产, 进口) 、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同类药物的不同品种及不同药物配伍方案等进行比较分析, 从中选择比较合理的药疗方案。

5.3 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为避免药品采购缺乏科学的规范, 随意性大, 只考虑医院收益, 对价格昂贵的进口药品控制不力, 较少考虑治病成本等, 应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制定有关规章, PE 在这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使药品采购、应用更具合理性, 使药疗费用控制更具科学性, 即不盲目引进又不盲目使用昂贵的进口药品。

5.4 促进医院药学模式的转变:现在的医院以“药物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 逐渐转变为药学监护模式, 即以药疗效果为质量标准, 通过CUA, 使用生命质量评价药物的研究逐渐增加。尤其在高血压、心脏病、癌症、风湿性关节炎和艾滋病药物研究中广泛应用[6]。

5.5 加强对新药开发指导:对药品安全性, 疗效和经济性有深刻理解的药师应成为新药研制的参与者。生产厂家可获得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及说服力强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数据, 使新药上市后更具竞争力。

5.6 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国外已实行单病种成本核算法。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要求医院重视提高医疗质量、准确诊断、认真研究药疗, 选用高效、低价药品。我国逐步实施医疗保险制度, 费用的控制, 尤其药品费用的控制十分重要。通过PE 研究, 获得PE 评价的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好地实施药物管理和使用, 以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

5.7 PE 研究的现状与瞻望:PE 引进我国为时较晚, 直至近年在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上才有所进展, 研究也才刚起步。在药疗费用控制方面开始遴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并制定了公费医疗用药范围。在我国广泛开展PE 的宣传和研究是医药发展的需要。只管治病不考虑费用的观念将彻底改变。通过改革现有公费医疗体制普及PE 基础教育, 积极开展药物治疗的PE 研究并推广其成果, 增强临床用药费用效果意识, 这些都将对抑制医药费用的过速增长起决定作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高效、经济。

参考文献

[1] 余漩.药物政策分析及药物经济学在我国药物政策中的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2] 谢红光, 周宏颧.药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5.4(1);1-3

[3] 李洪莲.利用药物经济学分析药品价值[D].延边大学,2006年

[4] 杨小兵.中国西部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篇5

政治经济学的均衡价格是以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认为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货币表现,并且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如果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价格将以价值为基础并趋向于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最终将反映商品的价值或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与价值的货币化就是商品的均衡价格。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价值转换为生产价格以后,商品的均衡价格也相应成为商品生产价格的货币表现。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政治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关于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程度反复动态博弈的结果。

图1 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

2.西方经济学与均衡价格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对价格均衡的研究是最为深入与透彻的。整个西方经济学中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全部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分析与确定市场的均衡价格。虽然西方经济学对均衡价格的研究只是基于经济学的供需理论,而不强调政治经济学所关注的商品的价值内涵;但从其实质看,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最终也是以商品的基本价值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将这一基本价值称之为均衡价值;而这一基本价值从理论上看也就是政治经济学所分析研究的商品的价值。

分析西方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必须提到西方经济学对蛛网理论的研究。蛛网理论将蛛网模型分为三类,即发散蛛网、中立蛛网与收敛蛛网。在三类蛛网中,只有收敛蛛网才可以形成稳定的均衡价格。一旦收敛蛛网的均衡价格被打破,市场通过参与博弈的供需双方在多因素复杂博弈中的博弈决策可以重新回到纳什均衡点的均衡价格。

图2 收敛蛛网与均衡价格

3.混沌理论与混沌价格

混沌学的研究起源于1960’s。1970’s,科学家们开始普遍认识到混沌的存在与其重要意义,并对各领域的混沌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0’s,混沌的研究在全球迅速推广,物理、生物、化学、气象、数学、城建、经济等领域对混沌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代科学对混沌的研究起因于Edward Lorenz的“蝴蝶效应”,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个天气预测模型。正是这一“蝴蝶效应”模型,揭示了自然界表面看起来杂乱无序的事物中的惊人的某种秩序。自然总是如此的神秘,捉摸不定、杂乱无章、不可预测的运动的背后,居然隐藏着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且这种规律并不随外界的扰动而改变。这就是混沌。混沌就是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所进行的不断向稳定的内核运动的不确定的运动轨迹。

混沌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始于曼德布罗特对美国棉花价格的研究。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商品的价格,如棉花的价格,是以两种不同的节律波动,其中一种是规则的,而另一种是随机的。从长期看,价格由现实中的经济力量操纵着;而在短期内,价格会以或多或少的偶然性跳动。但事实上现实的数据并不能与经济学家的预期相吻合。曼德布罗特收集了美国自1900年以来60多年的棉花价格资料,当曼德布罗特通过计算机对棉花价格的数据进行精细分析时,他发现了他所寻求的令人惊喜的结果。从正态分布的观点看反常的数据,从标度的观点看却出现了对称性。每个特殊价格的变化是偶然的和不可预测的,但变化的序列却与标度无关。每天价格变化的曲线与每月价格变化的曲线惊人地吻合!更令人吃惊的是,根据曼德布罗特的分析,价格变化的程度竟在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经济危机的剧烈动荡的60年中保持不变。在大量不规则的棉花价格数据中,隐藏着一种难以想象的秩序,即价格的混沌特性。价格的混沌特性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商品的混沌价格,混沌价格对于特定时期的具体商品而言都是内在的确定性的,价格混沌变化的最终轨迹都将毫不例外的趋向于稳定的混沌价格。混沌学认为这是因为奇异吸引子的缘故,认为奇异吸引子的作用使得混沌的价格最终稳定到混沌价格。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价格的这一变化规律是与均衡价格规律完全相吻合的;混沌价格事实上就是商品价格在混沌理论的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均衡价格。而且混沌过程也是与博弈过程相一致的;混沌在形式上就是一个复杂的博弈模型。

4.均衡价格形成的博弈分析

无论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还是混沌理论的等其他理论对均衡价格的研究,从其本质看都承认均衡价格的稳定性,并且在事实上将均衡价格确定为商品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的货币表现。其分析所依据的基本手段与基础理论虽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各种分析中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其实都是一个博弈过程,也就是说可以将各种分析方法对均衡价格的解释理解为均衡价格形成的博弈过程。所不同的是,政治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形成过程是最为简单的单因素两方案博弈,而西方经济学与混沌理论中的均衡价格形成过程则属于多因素复杂博弈过程。

为了分析的统一与方便,论文引入基本价值这一概念用来统一表示上述各种分析方法中的价值、均衡价值与奇异吸引子等概念。表1是一个简单的价格博弈矩阵。

在表1中,价值指的即是所谓的基本价值,这一价值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所包含的人类劳动的认同。当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时,消费者所获得收益既是生产者所丧失的收益,而其所丧失的收益既为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所以在价格高于价值而消费者选择买时,消费者损失5个单位的收益,而生产者则获得5个单位的收益。当价格低于价值时,消费者选择买会获得8个单位的收益而生产者则损失8个单位收益。只有当价格等于价值时,生产者与消费者都获得正的收益,而且论文假设它们分别获得相等的收益。

显然,在表1所示的博弈过程中,当生产者将价格定在高于价值的水平时,消费者的最优决策是不买,此时消费者的收益为0。而当消费者的决策为不买时,生产者的最优决策为价格等于价值或低于价值;无论生产者的最优决策是价格等于价值,还是价格低于价值,消费者的最优决策都是选择购买。而当消费者选择购买时,生产者的最佳决策是而且只能是价格等于价值;此时,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就价格的博弈达成均衡,这一均衡就是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点所确定的价格水平即为商品的均衡价格。所以,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商品的价格虽然有时候可能会高于或低于商品本身的价值,但最终消费者与生产者动态博弈的结果必然是使得商品的价格等于商品的基本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最终交易价格必然趋向于均衡价格。

理论上我们还可以将均衡价格的形成看作为一个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生产者与消费者被抽象为讨价还价的两方。假设生产者为博弈方1,则消费者为博弈方2,并考虑贴现因子,而且假定博弈双方的贴现因子相等,即有。显然,在这一模型中,讨价还价的时期是无穷的,讨价还价的对象是博弈双方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期望获得收益和。由博弈论讨价还价模型可知,率先出价的若为博弈方1,则博弈方1的子精炼纳

什均衡为,而博弈方2的子精炼纳什均衡则为;若为

消费者率先出价情形,则有、。所以,无论是生产

者先出价,还是消费者先出价,博弈双方必然在一个稳定的价格达成均衡,并使得博弈双方获得各自预期的收益;当预期收益达到博弈均衡时,商品的均衡价格也相应生成。

参考文献:

[1]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版),1997.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版),1998.

[5]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学:一门新科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篇6

[关键词]网络经济、非摩擦经济、经济学理论、企业竞争策略

网络经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热潮后似乎归于平静,然而网络经济却现实地发展着,关于网络经济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什么不同?网络经济的运行规律如何?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竞争策略是什么等问题值得人们深入思考。我认为,网络经济是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一种低成本、无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经济型态。网络经济不仅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社会制度、法律、政府和人们的观念形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企业的运作机制和竞争策略提出了迫切的更新要求。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西方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是要花费费用的,经济运行是有摩擦、有阻力的,也就是说经济活动是一种摩擦经济。只有通过合理的产权界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降低交易费用,减少摩擦,提高经济效率。由此,如果说传统经济是一种摩擦经济的话,那么网络经济就是一种非摩擦经济。

网络经济在大部分情况下就是没有摩擦的经济,也就是说,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费用要比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低得多,几乎以接近于零的成本获得无限资源,无限地提品、服务及创意,从而使经济状况大为改观。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就如同一个虚拟的世界,只要产品低成本制造、廉价销售,就会赢得用户。可见,网络经济是不同于以往经济模式的一种低成本、无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经济型态。

网络经济向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网络经济推翻了传统的供需平衡机制

在传统经济学中,生产随需求而变化,企业根据需求的升降来调整生产。也就是说,传统经济是一种“供给支持需求”型经济,即“看不见的手”努力平衡供给和需求。它的传导机制是:需求——价格——供给。具体来说,需求下降,引起价格降低,再引起供给减少;需求上升,引起价格升高,再引起供给扩大。而在网络经济中,由于没有什么摩擦,没有相互抵触的因素,因而需求毫不费力地随生产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网络经济是一种“供给主导需求”型经济,即“看不见的手”努力“主流化”。它的传导机制是:供给——价格——需求。具体来说,供给增长,引起价格降低,刺激需求增长;供给增长,又引起价格降低,再刺激需求增长,如此循环往复。可见,网络经济中供需平衡的规律颠倒了。

(二)网络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中的“收益递减规律”

收益递减规律打个比方说就是,消费者吃得越饱,饥饿感就越小,对食物的需求就越少,因此食品商的收益也就越小。而在网络经济中,消费者吃得越多,就越感到饥饿。例如,微软公司的用户需要越来越多的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因为软件用户已被锁定在某一个文字处理系统或排版系统上,他们不愿学习使用新的系统,于是不断购买原系统的新版本。不久,一种产品、一项服务或一个创意就取得了偶像地位,随之在消费者眼中变成了一种时尚,从而取得了主流地位。主流化了的产品、服务或创意能自身获得动力,从而使收益递增,而不是递减。

(三)网络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反馈机制”

这里首先要明确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概念。所谓负反馈就象是汽车行驶太快时的突然刹车,是阻力、摩擦力。在传统经济学中,负反馈既是阻力,表现为需求阻碍供给;又是摩擦力,表现为制造、分配和销售的正常开支,表现为收益递减。正反馈则截然相反,它是在加速而不是阻碍市场份额的变化。降低价格,锁定特定的用户群,发展长远客户,所有这一切都刺激了需求的增长。这种正反馈机制促使需求不断增长,迫使产量持续增长,直到市场饱和。因此,网络经济自身具有正反馈机制,这种正反馈机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负反馈机制或收益递减规律的运作方式正好截然相反。

但是,网络经济虽然不同于传统经济,但它仍要受市场力量的支配。正如詹姆士·阿利指出的,“递增利润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递减利润就不存在了,这两种现象将永远共存,并且起着互补作用。”实际上,网络经济仅仅是延迟了递减利润开始产生影响的时间。

(四)网络经济具有非线性的“混沌”特征

某些具有内在不稳定的系统时而会出现紊乱的态势,数学上称之为“混沌”。而非线性则是指人们难以预料的因果关系。例如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就是一种混沌状态,买卖、抢夺市场份额向来就是按非线性系统规律进行的。一个混沌系统就是一个非线性系统。网络经济就是这样一个非线性的系统,它一旦有变化,就不是从一个值均匀地变化到另一个值,而是跳跃式地变化。网络经济内在的非线性特征正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主要原因所在。

这种现象只能用“混沌理论”来解释。一个非线性系统即使呈不稳定的混沌态势,它仍会趋于某个均衡点,系统围绕该点上下波动,达到该点时,便处于稳定状态。这个点就是混沌系统的均衡点。运用到股市上,它就成了某种股票价格的均衡点;运用到网络经济中就是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体系的本质不同就在于它内在的数学原理是用数理混沌理论描述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只揭示了有形物品、货物的供需以及市场总是从一种状态线性地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规律,它无法解释当代网络经济所具有的非线性混沌特征。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再完全适用于现代网络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特殊定律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定律不同,它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定律。

(一)莫尔定律(moore’ law)

莫尔定律认为,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变化速度(rate of change),网络经济是按照“因特网时”(internet time)的速度运转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番。由于这个定律首先是由美国因特尔公司的戈登·莫尔提出并应用的,因此被称为“莫尔定律”。

“因特网时”是网络经济的变化速度,它是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的,这已接近人类能够吸收信息并做出决策的能力的极限。通常7年相当于因特网时中的1年。在因特网时,每3~5年就是一个网络经济时段。一种产品在3~5年里就会达到主流饱和状态。为了更鲜明地理解因特网时,可以将网络经济与农业、工业、后工业等经济时代列表对比如下: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时代的对比

时代 延续时间(年) 交互速度(英里/小时) 环球所需时间

农业经济 3~5000 3~5(人力) 3~5(年)

工业经济 3~500 3~50(马车~汽车) 0.3~0.5(月)

后工业经济 3~50 3~500(飞机) 0.03~0.05(天)

网络经济 3~5 3~5000(网络) 0.003~0.005(小时)

显然,每个时代的长短取决于交通和通讯的速度,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技术速度。根据上表,工业时代比农业时代要短10倍,后工业时代要比工业时代短10倍,而网络经济中每个时代则只有3~5年,极其短暂。

极端的“因特网时”给网络经济的运行强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那就是学习。莫尔定律是网络经济中企业和它的竞争对手必须遵循的一种业绩学习曲线(performance-learning curve)。网络经济是给信息增殖的一种经济模式,增殖能产生更多的信息,而更多的信息又能进一步增殖,这种不断循环着的特殊的信息收集过程,被称为学习。学习是运行在网络经济中的正反馈机制的核心部分,因为它以技术优势代替了物质优势。一般来说,一项新发明、新的电脑程序或新方法问世后,必然会有人对其做出改进,在原来的基础上巧妙地修改、提高或运用,从而掌握了增殖的奥秘。这促进了更多的革新和改进,于是就有了更多的学习,导致了后代产品的进一步增殖。这个发明、学习和增殖的循环会一直持续到技术枯竭或该技术被其他技术所取代。学习导致了全社会都在追求速度,学习过程和与之相适应的正反馈机制是网络经济的推动力,因此,控制学习变化速度是网络经济的一个关键因素。

篇7

一、土地自然供给

土地的自然供给是指土地以其自然存在的状况,供给人类利用,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土地总量,即土地总供给。一个地区土地总供给的多少,取决于这个地区的国土自有面积,在土地市场交易的过程中,不论价格的涨落,土地总供给量是不变的,因而土地的自然供给缺乏弹性。广州市土地总面积7287平方公里,2006年,按照国土资源部新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全市已利用土地6746.1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34562.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8.47%;农用地54005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4.12%;未利用地共5403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42%。

二、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对土地资源领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也有其特殊的作用。在推进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加强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例如,对危房的改造以及旧房的翻新等,没有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就不可能变废为宝,就不可能发展循环经济。广州市作为全国经济、科技较发达的大都市,更应该以科技进步带动土地集约利用,本文认为,广州市要想实现土地的节约利用就必须要加强土地资源循环经济有关通用技术、基础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必须要加强土地资源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究,同时对于企业层面开展的相关技术研究要给予技术支持、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必须要使土地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市场力量,提高广州市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通过营造一个“稳定、公平、安全”的城市土地市场环境,吸引国际经济资源,实现“地尽其利,地利共享”的目标。

广州市以电子计算机业高速发展而文明全国,网络覆盖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州市应利用好这个优势,及时向开发商提供土地市场的信息和动态,加强土地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国土部门应认真做好土地招标、拍卖信息工作,定时、定期在确定的新闻媒体上土地供应信息,提供拍卖地块的面积、地点、规划技术条件等基本情况以及有关土地招标拍卖政策。条件具备时,实施土地市场“网上工程”,通过国际互联网来土地供应信息,推出介绍土地产品,开展网上交易。此外,还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有效促进土地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三、社会需求

近几年是什么原因导致广州市土地价格的上涨呢?一般来说,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主要有:1.供需因素,供给与需求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直接因素,也是形成土地价格的两个最终因素,如果供给一定,需求增加则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跌;需求一定,供给增加则价格下跌供给减少则价格上涨;2.物理因素,主要指反映土地自身的自然物理性状的因素,如位置、地质、地形、通风、采光等(尤其是经济土地更加受地理位置的影响);3.人口因素,主要指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家庭规模,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对土地的需求相应增加,家庭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居住的单位数与面积数;4.政策因素,主要指制度、法规及行政措施等;5.经济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状况、物价水平、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与支出、银行利率等;6.消费者偏好,主要指人们的喜好、趣味、时尚风气及讲究等;7.社会因素,主要指社会安定状况、社会治安状况等;8.环境因素,主要指噪声、空气污染及绿化等。然而,影响土地价格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土地市场供需因素,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升,从而导致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当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导致供给量减少而需求增加,市场价格最终是由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学原理同样适用于土地价格的分析。

土地价格既有一般商品特点,其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由市场竞争形成,又有特殊性,城市土地供给是有限的,特别是土地利用周期相对较长,这就导致了在短期内土地供给弹性较小,供给曲线近于与横轴垂直,土地价格主要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

四、土地规划

规划理论对城市土地经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城市规划具有法律效力,政府在经营城市土地过程中可以利用城市规划这个工具,实施城市经营。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确定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性质、强度、结构、布局和发展方向,对土地价格会产生重要影响,是经营城市土地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合理的土地规划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对于广州这样土地资源供需紧张的城市来说,严格按照土地规划行事实质就是增加土地供给。

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法定图则主要是确定每一宗地利用的性质、利用方向、建筑高度和密度、容积率、绿化率和配套设施等环境协调指标,是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的重要依据。

五、土地政策

目前,我国使用土地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城市政府垄断土地以及土地市场的供应。其具体措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最低准入标准的建设项目停止供地,对于限制性项目提高供地标准和条件,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和更新限制性、禁止性建设项目供地目录,合理发展城市;二是对建设用地实施总量控制,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控制土地的供应;三是对不同区域土地供应的调控,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实施这三方面措施的目的是通过停止或限制性的土地供给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

实际由经济学原理可知,市场上某一种商品的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只有在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时,市场价格才能稳定在均衡价格,这时候市场就出清了。当前的土地政策和土地储备制度虽然把紧了土地供应的源头,但却只是片面的强调了对土地供应的紧缩,没有对土地需求和供给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缺乏针对土地需求和供给关系而制定的土地政策和措施,土地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房价上涨是可以理解的。怎样才能促进土地市场进而促进房地产市场更健康的发展、将房价控制在一个比较合适的增长幅度,本文认为应该着重分析一下对土地的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只有掌握了土地需求和供给的规律,据此而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才能达到国家的宏观调控目的。

六、集约利用土地

篇8

[关键词] 资源 战略 市场机制

一、资源外向型战略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贸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全球资源要素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资源要素保证;二是资源产业要积极走出去,从根本上确保国外资源的供给。

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正呈下降趋势,资源结构以及总量与布局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自然资源供需总量失衡,后备储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消耗速度,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能保证2010年需要的只有24种,能保证2020年需求的只有6种。随着我国外贸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目前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国内价格普遍低于国际价格,根据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资源必会由价格低的地方向价格高的地方流动,我国廉价的资源体现的市场机制是在鼓励已经紧缺的资源大量出口,加剧减小我国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多数情况下市场的推动力量更宏大。

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自然资源的支持力度,鉴于我国资源的赋的实际情况,更新资源管理体制,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已迫在眉睫,建立资源外向型战略的市场机制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必走之路。

二、资源产业制度变迁方向

1.资源产业制度内涵界定。资源产业制度是以资源和资源产业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制度。资源产业制度涉及资源产业活动的各个方面,调节和引导资源行为主体的资源活动的主要调控方式如资源价格、资源税收、资源规划与布局等都属于资源产业制度范畴。将资源产业制度内涵界定如下:

资源产业制度包括:资源产业的市场制度、资源产业的政策制度。

资源产业市场制度包括:资源产业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产业环境资源产权制度、资源产业税收制度等。

资源产业政策制度包括:资源产业结构政策制度、资源产业组织政策制度、资源产业发展政策制度、资源产业补偿制度等。

2.资源产业制度变迁方向。依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的理论,资源产业制度变迁的入手处应该是:合理的产权安排、降低交易成本、规范游戏规则和重组组织体系。这些制度的安排,除了激励机制外,主要作用是使外部效应内部化,更合理、公平、效率地配置资源。

为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根据产权理论和外部性理论,资源产业市场制度应该逐步向解决资源资产产权垄断的方向变迁,除了国家战略资源以外的资源资产产权主体逐步由国家向私人方向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为改善环境状况,自然资源价格不但要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还要反映环境的稀缺程度。因此,在资源产业矿业权和产权流转交易价格中,必须含有环境成本,这样才能建立反映自然资源和环境稀缺程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以市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

资源税应该向利于资源产业发展的方向调整,为减少浪费提高回采率,推进资源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税征收制度应向资源整体储量征税变迁。随着资源产业制度的变迁,为避免暴利产业的出现和维持循环经济需要的自然资源价格,必须逐步完善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税收调节制度。

三、资源产业制度变迁与资源外向型战略实现的市场机制

随着资源产业制度的变迁,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稀缺程度的自然资源价格逐步形成,也就是说随着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稀缺程度的加深,资源的价格会越来越高,资源价格升高的市场机制不但可以解决资源浪费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问题,也会解决紧缺资源的国际贸易问题。

1.根据比较优势贸易原理的分析。根据比较优势贸易原理,随着不同地区之间资源价格差距的逐步缩小,资源由价格低的地区向价格高的地区贸易流动的规模会也来越小;如果不同地区的资源价格达到一致时,资源会在不同地区间不再流动;当原来价格低的地区的资源价格逐步升高直至超过原来资源价格高的地区时,资源的贸易流动方向将出现反向流动。因此,根据贸易比较优势原理,我国的资源产业制度变迁带来的资源价格的上升,会逐步减少我国紧缺资源的出口甚至出现纯进口的市场状况,以市场机制促进资源外向型战略的实现。

2.根据规模报酬递增贸易原理和贸易动态变动原理的分析。当两国开放贸易后,对两国的每一个企业而言意味着更大的市场规模,规模经济将发挥作用,所有企业的生产成本都将下降,产量将增加。对于贸易量动态变动的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要素增加、技术进步等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响;二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贸易的影响。一般认为,一国富裕要素的增加以及富裕要素密集型产品的技术进步会带来贸易规模的扩大,而稀缺要素的增加以及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的技术进步导致贸易规模缩小;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会替代贸易,使贸易规模缩小。

随着我国资源产业制度变迁,自然资源的反应市场供需的价格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价格逐步建立,我国资源价格相对提高,资源要素变得稀缺,使国外资源要素相对我国资源要素逐步变成富裕要素,进而促进资源要素贸易的发展,实现以市场机制促进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9

社会保险一直以来都被作为是保障国民生活正常有序进行、国家经济良好发展的助推器。可以说,社会保险不仅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有利于社会进步,而且有利于保证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社会保险对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都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经济面对消费需求不足与失业人员增加的双重压力,社会保险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刺激消费与扩大就业的功能,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保险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社会保险对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通过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与待遇给付两方面发挥作用,进而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往往会影响劳动需求,社会保险的待遇给付则会影响劳动供给。根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劳动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向下倾斜。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工资水平(W)上升时,劳动需求量(L)减少;反之,当工资水平(W)下降时,劳动需求量(L)增加。所以,劳动需求量与工资水平成反比(如图1左所示)。另一方面,在工资水平(W)不变的情况下,当劳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劳动需求增加;反之,当劳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时,劳动需求减少(图略)

(一)社会保险筹集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当以劳动者的薪酬水平基数筹集社会保险基金或缴纳社会保险费(税)时,单位和个人会分比例承担。此时,无形中会增加单位的用人成本,进而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如图1左所示,工资水平由W1上升到W0,则此时劳动需求就会从L1减少到L0,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筹集社会保险会减少劳动需求量,对劳动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劳动者的就业。此外,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意味着此时企业的收入是减少的,那么在任何一个工资水平W0下,如图1右所示,劳动需求曲线左移至D2,劳动需求也是减少的。

(二)社会保险待遇给付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保险的待遇给付属于非劳动收入。根据劳动经济学原理可知,当一个人的非劳动收入增加时,会产生收入效应,此时,个人劳动供给量会减少。另外,当劳动者未享受到待遇给付之前,个人在缴纳社会保险费(税)时,意味着工资水平的降低,如图2所示,工资水平由W0降至W。通过上述的图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目前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不管是对于劳动需求还是劳动供给,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如何才能更好地完善目前的社会保险政策,使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从而刺激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就业,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目前我国社会保险政策的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现状分析社会保险基金是用以保障受保人在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时需要的专款专用基金,“是参加社会保障计划的广大社会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是国家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为劳动者建立的具有调剂互助功能的专项基金”。其中,可以影响劳动就业的,当属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发放的标准和水平直接影响一个人是否愿意参加社会工作的意愿程度,而养老保险缴纳的多寡也与退休制度和退休年龄相联系,进而影响到劳动供给。2005年之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占基金支出的比率是小于1的(如表1所示)。截止到2007年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结余为11236.6亿元,是基金支出的1.42倍。其中,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与基金支出比率的变化关系,大体上同总的社会保险基金一致;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与基金支出的比率自2002年以来就呈倍数关系增长((图略)所示)。总体而言,社会保险基金结余还是在不断增加的。一方面,说明随着社会保险政策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增加,缴费人数在增加,劳动供给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失业保险结余丰盈,虽然反映了劳动供给增加,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不多,说明失业保险的功能没能发挥完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不管是养老保险,还是失业保险,基金需合理结余,既要能防范运行中产生的风险,又要能够提高运行效率,关键就是要在风险和效率中寻找平衡点,从而真正为改善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发挥应有的功能和效率

(二)社会保险现行政策与劳动就业导向不相适应的问题分析社会保险的主要功能就是当一国的国民发生老年风险、疾病风险、失业风险或工伤风险时,使其免受这些风险的侵害,并对其进行物质补偿或经济补偿。然而,当就业问题成为如今社会一个焦点问题时,现行社会保险政策能否促进公民的劳动就业变得尤为重要。1.失业保险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促进就业的功能仍很薄弱。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基金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方面已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最新消息,“自2010年7月1日起,北京市失业保险金待遇平均每月上调70元,与现行失业保险金待遇相比,增长11.36%”。但是,我国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仍相对薄弱。失业保险基金在促进就业方面支出很少,基本上只有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两项,大量的失业保险基金仍然以高额结余状态存在。这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应有的预防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反而形成了资源的浪费。2.一如既往的固定退休制度,不能有效地调节劳动供给状况。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进行,我国仍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系下的退休制度,这与在市场经济体系运行下的劳动力市场极不协调。特别是在经济周期变化的范围内,不能及时地调节劳动力的供需状况,容易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3.缴费模式单一不灵活,费率过高,社会保险调节劳动供求的功能减弱。目前的社会保险缴费制度仍然是固定制,一方面,在经济周期运行的过程中,不能随着经济繁荣和衰退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过高的缴费率,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期,会减少劳动需求,不利于促进劳动就业。

篇10

政治经济学论文3000字(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宏观调控理论论文

一、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经典巨著《资本论》的核心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深入地阐释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是单个资本的总和。“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含着保障生产消费的资本的流通,还包含着保障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核心,即如何实现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和实物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货币形式转化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问题。

社会总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执行的结果即为社会总产品。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按用途分为生产资料部类Ⅰ和生活资料部类Ⅱ两大部类,按价值构成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三大部分。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要想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要保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发展,可用公式表述为:

I(c+v+m)=Ic+IIc

II(c+v+m)=I(v+m)+II(v+m)

实现条件I(v+m)=IIc

简单再生产是积累的一个现实因素,是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扩大再生产的巨大潜力。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显而易见的推导出I(c+v+m)+II(c+v+m)=Ic+IIc+I(v+m)+II(v+m),由此可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之间的总供给、总需求只有保持数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开展。

马克思认为,同样的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要想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要保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发展,可用公式表述为:

I(c+v+m)=Ic+I(Δc)+IIc+II(Δc)

II(c+v+m)=I(v+Δv+m/x)+II(v+Δv+m/x)

实现条件I(v+m)>IIc

扩大再生产是对简单再生产的发展与扩充,I(v+m)>IIc表明不能完全实现对生产资料部类和生活资料部类的等价交换,即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要存在多余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显而易见的推导出I(v+Δv+m/x)=II(c+Δc),由此可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之间的总供给、总需求只有保持数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开展。

二、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适用,通过对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不难发现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由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难以保障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和调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从而确保以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问题。面对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为保障总供给和总需求二者之间的平衡,国家进行了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但需求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难以解决长期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缺乏强制性难以产生有力的调控效果;错误地认为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故而要正确地处理好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当下的经济实际来看,从供给端发力迫在眉睫。

以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相应地,宏观调控方式的选择也要依据马克思的相关经济理论和所处的经济大背景以及实际进行。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需要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在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实施宏观调控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厘清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应该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并且宏观调控手段实现的全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不仅仅是指价值量上的机械相等,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集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为一体的整体平衡,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

三、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指导宏观调控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价值

依据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指出的要想使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就必须保证全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动态平衡。参照这一政治经济学原理,有助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提高生产资料的有效供给,便于实现社会生产的协调发展。社会宏观经济的合理运行,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一原理蕴含着丰富的理性逻辑演绎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逻辑演绎体系得出要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协调社会经济运行状况,这种理性逻辑演绎体系有助于把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现象简化为易于分析推理的公式,这对于我国宏观调控的安排与布局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指导。形成了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智慧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制,强化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价值。

(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和当代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的成果,同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需要对我国宏观调控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结合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体系。与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机制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而西方却以私有制为基础,寻求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长。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无源之水,只有把马克思的经典经济理论贯彻落实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实践中来,才能实现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三)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逐步转为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逐步转为质量高效型;经济发展动力由依靠资源、劳动力逐步转为创新驱动。必须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概念是对宏观经济政策思路的全新认知,也进一步指明了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以及落脚点。供给侧改革尽管意味着宏观着力点发生调整,但并不代表全盘颠覆所有经济改革的举措,而是一系列改革举措更明晰、更具体的表达方式,从而有助于带动改革红利更快释放出来。这些举措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使得市场经济的长处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消除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的障碍,形成了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良性循环。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探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供给侧改革和供给学派的理论差异入手,从社会商品部类的平衡角度和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探究,从而得到了立足于实际,发展中高端生产力、提振科技创新的结论。以期能够由远及近的保证我国市场能够繁荣稳定。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依旧放在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深化改革以推进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减少低端生产或无效供给,发展振兴有效的中高端产业供给能力,在维持供给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尽全力提高商品的生产能力。经由政策手段、科技创新、实业经济等措施,以解决我国供给侧现存问题。

一、供给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的不同

1.西方供给学派的现有观点

西方供给学派片面性的强调供给可以创造需求,意图从单纯的供给方面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1]。增加供给和生产动力,最终使用的手段就是减税政策,通过振兴人民储蓄理财的积极性。西方供给学派的思路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过分突出税率在经济中的错误,特别是注重供给侧而对需求侧市场的忽视,只能说是一种完全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例如在今天如果生产大量的机械打字机,是很少有收藏家和猎奇者之外的市场存在的[2]。

2.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现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立足于政府干预的基础上,在考量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保证供给方面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完整性,从而发挥政府经济部门在市场调控和生产资料配置上的领导作用,从而以其在周期性微调的情况下发挥长效的经济振兴作用。

二、社会总商品部类平衡角度的改革研究

社会总产品能够分为两类:其一为能够进入或必须进入生产消费之中的生产资料商品,其二为进入个人消费领域的生活资料商品[3]。在商品部类的平衡性上,生产资料商品需要向生活自理商品提供生产资料,生活商品则必须向生产商品提供消费资料,其中的平衡关系是社会生产消费的基础。举例来说,工人需要买菜做饭来维持工作,生产出的商品换得工资来进行买菜做饭。这之间的比例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产率不变的前提下,扩大生产需要雇佣更多的工人,从而使得工厂能够消化更多的生产资料;但是更多的工人需要企业维持更高的人力成本,让工人能够消费更多的消费商品。如果生产紧缩,或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率大幅度跃进,就会出现供给拥塞的情况,这时的工厂倘若进行人力优化,工人失业或薪水降低,同样也会降低消费商品的需求,造成更大规模的供给拥塞现象。为了避免这种链式经济反应,需要保持平衡稳定的供给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马克思在社会总商品再生产理论的宗旨思想就是部类比例平衡。为了维持市场处于出清状态,控制再生产和部类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才能够使经济进入稳定发展阶段[4]。

大的消费生产部类进入平衡阶段,也就意味着各个细分部类也进入了合理的平衡比例,保证在各个小类之中的生产和需求达到了平衡,这样才能够维持整个社会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之间的正常运转。如果某些小类出现了产品过剩,另一些小类出现了产品不足的现象,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严重的生产资料浪费,甚至会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转。

部类供需不平衡是我国当前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产能失衡是过去经济飞速发展所遗留下来的合理问题。但是如钢铁、煤炭、石化方面产能严重拥塞,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因为技术问题,生产效率也较为低下。但是一些轻工业、新兴产业的产能仍然不足,民生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生产资料,发展部分受限。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苏联就面临着国防与民生经济的严重失衡,并且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巨大混乱。这种最深层次的产品部类供需失衡,仍然需要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大化的警惕。

三、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角度的改革

社会主义经济是存在计划特征的市场经济,是在政府部分干预下的自主经济。当前世界,除朝鲜、香港与美国外,全部国家或地区都使用带有政府管控调节的市场经济进行发展。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以最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为目标,提高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和产出结构,提升全要素的生产率,适应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人民需求和国家福利。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之中,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涵盖了多个方面。从长效角度分析,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的生产力发展是唯一出路。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無论是货币经济、资本经济或许可以得到短期的效果,但是都无法在长效上与科技经济比拟,这才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方法;中期角度分析,促使低端生产力转型为中高端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制定创新型的产业计划从而发展生产力是核心步骤;中短期的角度分析,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活动可以有效的防治这些年经济发展过快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市场经济问题,维护生产力的不失衡是主要任务。因此,从微小市场入手,建立完整的中高端产业链,淘汰低端产能,振兴教育,提振创新,从宏观经济态势梳理当前形势下的微观小循环是由近及远的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