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篇1

关键词:高考改革;地理学科;素养培养

在高考改革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不断提升,所以在相应的课程改革中,也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突出位置。对于地理学科而言,现代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地理知识技能的应用,还有地理学科素养,这种素养相对于具体的地理学科知识而言更加受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终身性和发展性的,所以说在面对高考改革时要更加关心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为我国培养更加合格的人才做准备。

1.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认识

各个学科素养结合起来构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素养,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的针对学科的一种心理素质和思想意识,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针对地理学科而言,是在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地理知识掌握的一种方法,这包括一定的地理意识,使得学生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涉及地理知识时能够找到学习并掌握的方法,这种地理学科素养是人在今后成长过程中所必备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地理学科素养需要在具体的地理知识的学习中不断地积累而养成,包括方法、技能、情感等,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地理学科素养。地理学科素养绝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对地理基本书本知识的记忆、背诵或对地理考试试题的简单答复。

2.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在知识社会的今天,对于人才的要求变得不一样了,教育要想适应发展趋势,就必须对教育不断进行改革,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型人才,学科素质是人才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基础教育方面做好,才能为今后人才培养做好准备。中学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这使得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能够运用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去学习,不断完善学生自身,同样地理情感和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更加实际一点说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考,在高考地理学科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具体实践

为了适应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对整体素质提升需求的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要逐渐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拓宽学生的培养途径,这样才能适应高考改革背景下对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

(1)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学生相应的地理知识,不注重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相应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明确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所以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的教授时,要多举例子,特别是要注重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事事有地理、时时有地理,体会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明确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情感,对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例如,在进行地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我国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防震的生活技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地震的来源等,扩充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改变教学理念,发挥科技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教学模式效率低,对于学生的思维也有一定的限制,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应用到教学中,所以就要对教学方式做出一定的转变,结合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使其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引导的方式,先让学生对这一现象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样在相应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更加专注,取得的效果也会更好。同样拿地震教学举例子,通过视频的播放,为学生展示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地震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甚至激发学生努力学好地理,培养正确面对和预防地震的意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结合视频文件,模拟地震发生的情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震的形成以及其原理,这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很重要。

(3)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素养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这同样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提问老师解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找到自己想学的或感兴趣的知识,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同时老师也可以采用问题连续问答的形式,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渐发现地理课堂学习的目标,从而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发现问题的习惯。例如,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出图片,让学生设置问题,找出这个图片中哪些是考点,最后再将例题所问的问题给出答案,对于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先讨论,对于错误的答案,一步一步指引,不要全盘否定,要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所在。

篇2

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体现地理核心概念和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载体。以构建核心概念为方向,突出核心概念的功能和价值,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思维能力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能有效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高三地理课堂复习的效果。本文以高三地理必修3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土地的荒漠化”为例,说明基于核心概念功能下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习方法。

一、以构建完整的核心知识体系为基础

土地的荒漠化是区域生态建设中的主干知识。对荒漠化复习要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荒漠化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同学们在复习中要细化考点、分解目标、构建知识结构。如下页图所示。

二、创设情境,为构建核心概念的知识框架提供支撑

在复习中仅仅靠构建框架是不够的,也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概念学习时需要结合大量地理学事实,也就是学习情境,才能为构建框架提供支撑。只有把核心概念放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将事实性知识置于我们的概念框架中, 概念的不同层次被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细节展现出来,知识框架的构建才会显得生动和有意义。

例如,对荒漠化的情境复习可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创设情境,构建主体知识框架结构。

以楼兰古国的兴衰为背景材料,可设置两个基础问题:

(1)分析楼兰文明消失最主要的原因。

(2)楼兰古国的灭亡对现代的绿洲城市有何启示?

设置以上问题的目的是解决荒漠化产生的条件和治理的措施。第一个层次的复习难以使同学们达到对概念的本质和不同层次的把握、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第二个层次:选择具有相似h境和差异环境的区域,进行概念的运用和迁移。

(1)以贺兰山为背景,分析贺兰山东、西两侧土地荒漠化类型差异的原因。

该问题增加了地形这一因素。在自然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荒漠化产生的类型是不同的。

(2)以南方丘陵为背景,分析南方地区的主要荒漠化问题。

可通过比较干旱区域和湿润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出南方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这是在差异明显的环境下对概念的使用和辨析,客观上呼应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的退化,表现为荒漠的景观。

第三个层次:新情境下概念的应用。

通过不同层面的练习,利用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来解决地理问题是提升推理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而在高三复习中选择经典的案例和高考题来训练是明智的选择。例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从表面上来看都是考查风沙活动,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变相地考查荒漠化。

因此,复习地理的目的绝不是使同学们记住一些地理事实,而是使同学们关注核心概念,通过地理事实与情境,归纳与分析概念的本质,理解地理规律,并以此来构建合理的概念框架,进而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

三、通过比较和辨析,深刻理解概念

同学们头脑中有时会有一些相似概念的存在,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比较、辨析、练习巩固等方式来深刻理解头脑中的相似概念。例如,荒漠化、沙漠化、荒漠的概念,很多同学都是混乱使用的。原因是这些同学对概念辨析不清,导致在考试中不能准确答题。在复习中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比较和辨析:荒漠是一种景观。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过程。沙漠化是荒漠化发生于干旱环境下的一种土地的退化,而在云贵高原的土地退化则表现为流水侵蚀下的土地退化。同学们要在概念的辨析中明确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不同,产生荒漠化的类型也不同。

四、引入系统地理原理,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

沙漠化从生态问题的角度看,是土地的退化过程,景观上表现为沙丘的扩展。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看,沙漠化是风力的侵蚀和搬运过程,其实就是风沙的活动过程。从天气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沙尘暴天气。风力沉积的地貌类型表现为沙丘,而沙丘的存在是地表荒漠化的一种表现。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来解释地理现象,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能帮助同学们形成地理联系的能力,有效提升地理的核心能力。

五、关注主干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

复习中如果只死记硬背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是无法将知识进行灵活变通与应用的。核心概念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解决地理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同学们要能够运用核心概念来解决问题,学习和体验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以形成综合思维。

复习土地荒漠化时关键要理解荒漠化的形成条件。教材中以西北地区为例构建的土地沙化条件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区域。因此必须对案例进行抽象后,得到如下结论。①物质条件:疏松的沉积物;②动力条件:多大风天气。在此基础上根据情境材料,延长思维的链条。例如,疏松的沉积物来源于这样的条件:干旱环境下,地表植被较少,地表土壤发育不良。干旱的内陆区本身多大风天气。当因为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导致地表后,地表失去保护,风沙就开始活动。

篇3

一、看背景选材,强调情境,突出地理事实

考生拿到试卷,看到的背景材料大多是不曾相遇的情境,再静心思考题目所设置问题,又是似曾相识的地理道理。这就是新高考的突出特色之一,选用教材之外的素材,创设新的学习和研究场景,用“意料之外”的情境材料,考查“情理之中”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突出地理事实,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理念。命题专家选材的视野极其开阔,从生活中来,或从生产中来;从传统文化艺术中来,或从最新学术成果中来;来自于经典话题,或来自于热点话题;来自国内,或来自国外。试卷创设出多样化的情境,提出多层次的问题,使地理高考的过程多姿多彩,内容有理有趣。

1.设置中外区域背景,提升综合题承载力

综合题一般题量大、分值高、问题多,只有较大空间尺度的区域才能承载如此重任。满载大量地理信息的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地图,再加其它图表和文段,为题目背景的表现、题目的设问、问题的层次和学生的思考提供了空间。所以,区域地图成为全国各地高考综合题的首选,如表1所示。但要注意的是,所设问题并不考区域本身的地理“死”知识,而是综合考查考生的地理空间想象力和地理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2.创设自然情境,让考生有亲临感

地理环境的相似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永远存在的,微尺度的地理环境更是千姿百态。微尺度空间的地理问题考查,给学生创设近距离的自然情境尤为重要,各试卷中也做得很到位。例如,全国Ⅰ卷第43题,通过一段文字材料,介绍古乡沟的冰川数量、堆积物厚度,中游河谷狭窄形态,考生犹如亲临现场,对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进行分析,思路也就相当清晰。全国Ⅲ卷第36题利用区域图和文段介绍,让考生仿佛行走在内格罗河畔,感受河流的水文水系特色。

3.创设生活情境,让考生有体验感

部分试题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创设情境命题,让考生体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生活化情境的试题,题干和选项考生比较熟悉,问题最接近考生认知发展区,有利于考生作答。例如,全国Ⅰ卷第37(3)题 “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的提问,将有拍摄经历的考生带回往日的回忆;也让没有拍摄经历的考生,想象着去尝试体验拍摄的情景。全国Ⅰ卷第42题,莫干山的“民宿”,特别贴近农村考生的生活,让人置身在田园风光中,感受乡野休闲的乐趣。全国Ⅱ卷第42题的“篁岭晒秋”和第44题的“废弃快递外包装”都是发生在考生身边的事情,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江苏卷第9~10题的低碳社区住宅景观设计(如图1),源于生活普通住宅,又要高于生活,追求低碳目标,这就是地理的学习与应用。

4.创设生产情境,让考生有使命感

试题背景材料常取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结合生产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设问,揭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要求考生在新情境中分析、解决新的地理问题。如全国Ⅰ卷第36题的茉莉花种植和第44题的高池养虾、全国Ⅱ卷第1~2题的庄园经济、江苏卷第29题高铁建设。产业转移这一话题考生并不陌生,但全国Ⅰ卷第1~3题“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情境较为新颖,考生多是第一次遇到。考生若仅凭以往的经验或感觉草率作答,可能会误选。在此新情境下,考生需对陶瓷产业做一番思考,再结合背景材料、题干信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又如,江苏卷第23~24题设置的“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情境(图2),在传统表达方式上有所创新。图2左图是直观的种养现场,示意立体农业的外表;右图用箭头表示要素间的联系,显示生态农业的内涵。此种情境下,考生充分解读图中信息,做题就没有那么难。

5.用热点素材设置情境,集聚社会正能量

试卷依然围绕热点话题选取材料、设置情境,反映时代特征,放大试题教育功能,集聚社会正能量。北京卷第1~2题,以国际地理学大会为背景,把三个城市会议主题标在坐标图中,让北京“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等城市主题更加鲜明;第36(4)题“精准扶贫”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有效脱贫话题。全国Ⅰ卷第44题设置人类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全国Ⅱ卷第37题涉及人与生物之间的公平问题,全国Ⅲ卷第4~6题提到我国人口流动问题,其意图都是在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看待社会问题,提升思维品质。对 “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天津卷第12题用新旧“丝绸之路”来设置题目,浙江卷第36题以中国与尼泊尔、印度联系的南亚通道来创设情境。这些设题依托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心国家大事。

6.用学术成果设置情境,促地理教学与时俱进

试题用地理学科的新观点、新成果、新发展来创设情境,反映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动态及学科前沿,也反映地理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例如,全国Ⅰ卷第7~9题和天津卷第1~2题,都用到贝壳堤分布与变化的图文资料。这是地理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渤海湾贝壳堤是世界著名三大古贝壳堤之一,在国际上的海洋、古气候、古环境研究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全国Ⅱ卷第37题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图文资料,全国Ⅲ卷第10~11题山峰冰期的资料,也是众多科学家研究的结晶。试题中还出现大量“新词汇”,如全国Ⅰ卷中的“磷累积量”、“冰川泥石流”、“高位虾池”,全国Ⅱ卷中的“庄园经济”、 “篁岭晒秋”,全国Ⅲ卷中 “陆上三峡”,北京卷“空气质量指数”,天津卷“光缆信息传输”,浙江卷“阶地”、“探空气球”、“智能汽车”等,让考生耳目一新,似曾相识又不曾相遇,分析图文信息,回想已有知识,方可明了其含义。这是考查学生能力迁移的表现。

用科研成果作为命题素材,利于检测考生即时学习能力和地理思维品质,利于高校选拔优秀考生,利于促进中学地理教学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理念。在中学教材“一标多本”情况下,跳出教材选取案例,有利高考公平。

二、看材料呈现,强调多元,突出信息读取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卷中,区域特征的表现、情境的设置、问题的提出,大多通过各种图、表、文字资料形式组合呈现。多样化的地理图像(见表2)是信息呈现的主要形式。文字资料信息量受到一定控制。全国卷文字资料字数量排第一,京、津、浙相差不大。试题信息或图文并茂,或图文互补,充分运用地理的图表语言,使试卷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从表2可看出,区域地图出现的频率最高,等值线图第二,往后是分布图和统计图。区域地图、分布图能承载更多信息量,可全面考查考生的空间思维、整体观念和综合能力;等值线可表示不同地理事物的空间表现与时间演化,考查抽象思维、动态意识和分析能力。

试题图像活泼多样、立意新颖、制作精妙,彰显命题人的智慧和地理学科的魅力。有的图图叠加,如北京卷第3题将等值线图与降水柱状图叠加,既节约卷面空间,又有效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多种图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图图重合,如全国Ⅱ卷第9~11题图,将剖面图与坐标统计图合二为一,设计新巧。有的图图呼应,如江苏卷第23~24题图,左图表示空间效果,右图揭示内在联系,彼此呼应,富有美感,易读好用。有的图像新奇,如浙江卷第9~10题的探空气球漂移路线图(图3),取材新颖,成图少见,富有动感。考生沿着路线思考,潜意识随着气球在极地高空漫游。有的“图简意赅”,如全国Ⅲ卷第7~9题图的信息量不多,思维价值却很高,要完成此题,考生必须发挥空间想象力,在图中叠加植被、降水、径流等多个地理要素,用整体性观念分析气候、生物、地质、水文之间的关系。

试卷使用图文材料,重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表读取能力是公民获取新信息必备的基本技能。读图例注记,看坐标表头,析箭头数据,用图释文,以文释图,从图文中提取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搭建信息间的联系,将其与已有知识匹配或重组,解决地理问题。

三、看考点分布,强调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在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试题风格方面,全国卷试题具有很强稳定性,没有因为2016年新省区加入作出大的改变;京、津、苏、浙卷也延续往年的风格特点。从分值看,全国、浙江等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内容基本平衡。全国Ⅰ卷“必修Ⅰ:Ⅱ:Ⅲ:选修”的比例约为48:30:12:10;浙江卷“必修Ⅰ:Ⅱ:Ⅲ”的比例约为52:36:12;全国II、III卷与全国Ⅰ卷接近。具体考点分布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看出,试题除对地域文化、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常态农业地域类型、区域能源利用、地图、地理信息技术等内容不涉及或少涉及外,地球运动、大气与气候、地表形态塑造、地球上的水、自然带、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人口、城市、农业及区域农业生产、工业、地域联系、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生态建设、流域开发治理、产业转移等内容,试卷都有覆盖,主干知识突出。天气与气候、农业生产活动、河流及流域是考点密集分布区,考查比重非常高。宇宙及地球内容考查的比重及难度下降。选修中,全国Ⅰ卷多考“原因”,全国Ⅱ卷和Ⅲ卷多考“措施”。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内容,多是背景信息的载体。

在突出考查主干知识的前提下,更强调主干知识板块中的基础知识。如时间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应用、天气因子、气候成因、河流水文、沉积作用、垂直地带性、工农业区位、城市功能区等。这些小板块既是主干知识中的基础,也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文综高考三科合卷,各科题量受到极大限制,考点落在主干知识上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教学中要重点突破之处。

四、看学科追求,强调本位,突出核心素养

强调本位,即将火力集中于考地理本学科的问题。2016年全国高考地理题守住了地理本位,尤其是江苏卷很好地保留了地理的原汁原味,不刻意拐弯抹角,不玩文字或“脑筋急转弯”游戏。文科综合卷地理题量少,而备考内容多,不必考本位之外的东西。今年考题在强调本位的同时,更突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协调关系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是一种地理价值观。对其的考查,多处可见。例如,天津卷第12(1)题要求考生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考查考生能否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国Ⅱ卷第37(1)(2)题是关于人类活动与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要求考生能正确判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方式及其合理性。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全面、系统地认识地理事物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的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和研究方法多样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考题涉及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综合思维。例如,全国Ⅰ卷第37(2)、全国Ⅲ卷第36(1)等题,要求考生从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象的整体性,通过各种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来解决问题。全国Ⅱ卷3~4、浙江卷1~2等题,考查考生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化。浙江卷9~10题要求考生运用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物体运动速度、地球空间距离等知识,分析探空气球漂移的原理,考查考生综合推测地理因果过程的能力。江苏卷第27题,涉及“季风、气温、降水、地形、河流补给、径流变化、海浪侵蚀、海水倒灌、城市、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生态问题及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流域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等众多知识点,要求考生从地方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说明决策依据。

“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考生习惯于用空间来认识地理事物与现象,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地理思想。在表2中,区域地图和分布图所占比例相当高,可见今年高考题对“区域认知”素养考查的力度。例如,全国Ⅲ卷第36(2)题要求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这就是在看考生是否具有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浙江卷第9题是在考查考生能否正确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全国Ⅱ卷第36(2)、(4)题,是在考查“能够正确解释、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与失”的区域认知素材。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品质。试卷借助各种新颖图文材料,设置情境化的问题,来考查考生在地理调查、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例如,北京卷第11题设置了“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图”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城市功能区的知识,在生活中践行绿色出行、科学出行。浙江卷第2题是一个地理研究过程,即如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出云杉分布地图。此类题目是在看考生能否根据地理实践活动的类型和目标,选择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和材料,完成地理实践任务。浙江卷第6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地理观察方法,能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和资料,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践性的考题,是在有意引导教学要组织社会实践,学生要参与社会实践。

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不只是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更多在考查考生过往的地理阅历。阅历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这种考题,能把真正优秀的地理考生选。

五、看题目设计,强调层次,突出问题探究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问题设置层次丰富,层递性明显;问题探究环环相扣,多角度复合式考查相关地理知识、能力和素养,体现出高考选拔性考试的特点。

1.选择题“多题共材,成组出现”

选择题大多数是以成组套题出现,多题共用一个背景材料。相对于每题都给材料,多题共用的材料,可以给出更多信息,构成情境,形成新思维场;还可以减少考生关注的信息种类,集中思维。不同的试卷,成组选择题考查的内容要求不尽相同,省市卷多侧重知识广度,全国卷多讲究思维深度。例如,天津卷第1~4题,一题一个考点,分别考到地形地势、海陆变迁、降水类型、气温因子等考点;江苏卷第11~12题分别考时间计算、城市气候。全国Ⅰ卷第1~3题,围绕“陶瓷产业”主题,逐层深入式设问,考查了陶瓷生产的区位条件、陶瓷产业转出及转入的原因等一个地理事物的多个方面;全国Ⅲ卷第4~5题,以“城市人口流动”为研究对象,考到人口流向的变化、变化的原因、人才引进考量等多个层次,深挖深究,考穿考透。

2.综合题“一材多问,层层递进”

综合题多以区域为依托,围绕同一个主题,选取一组素材,创设新的情境,多角度多层面设置问题,研究与之相关的地理元素及相互关系,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性和能力的层次感(见表4)。

有些综合题多视角设问,重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横向综合。例如,北京卷第36题以大别山区为背景,考到气候、地形地貌、水利建设、交通、工业区位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弄清图文材料之间、问题与材料之间、前后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理顺思路,解答问题。

有些综合题多层次设问,重地理问题的内涵,纵向深入。例如,全国Ⅱ卷第36题以罗讷河利用与保护为主题,从自然到人文,从宏观到微观,从“地与人”到“人和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阶梯式设问;江苏卷第29题以区域高铁建设为对象,按“交通问题交通建设交通对其它地理要素的改变交通对整个区域的影响”顺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链条式设问,要求考生“打破沙锅问到底”。又如,浙江卷第37(3)题关于“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从材料和平时积累中挖掘出“产业链分工,产品分工,不同零部件协作”三个层面,这对考生思维深度和表达精度的要求都很高。

统计近年来高考地理综合题,横向综合的题在减少,纵向深入的题已经成为主流。这些变化提示我们,模式化教学、机械记忆、模仿应用等教与学的做法必须摒弃;探究式学习,发展地理思维,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一定是今后教学改进和加强的主旋律。

六、看能力考查,强调原理,突出四大能力

高考大纲提出的 “四大能力”,在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卷都得以充分体现(见表5)。

从表5中看出,绝大多数题都考查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综合题中。用简洁语言等形式把地理事物说明白就是描述;阐释地理事物是通过比较、判断、分析对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进行解释。如全国Ⅰ卷第36(1)“说明气候条件”属于描述,(2)、(3)“解释原因、分析原因”属于阐释。“论证和探讨”的考查涉题不多,但设问深,综合性强;分值高,难度较大。如全国Ⅰ卷第36(4)①“说明脱贫致富的启示”和②“提出经济发展的建议”等问题,要求考生发现问题、提出观点、论证问题、解决问题,考查考生的深刻认识、独立见解和准确表达等高层次的综合地理能力。

再看“细化能力的考题分布”,试题特别强调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考查,尤其集中在运动与分布规律、原因及影响因素两大方面。表5中考分布规律的题有全国Ⅰ卷的第10题,浙江卷的第36(1)(2)、37(1)等题。试题考查到地球运动、大气环流、锋面运动、气候变化、水循环、洋流、地壳物质循环、海岸变化、人口流动、城市化发展、产业转移等多种地理运动规律。要求回答的原因题很多,浙江卷第36(3)题,全国Ⅰ卷的第36(2)(3)、37(2)(3)、42、43题。原因类题目在其它卷中,占的比例也很高,充分体现了《高考说明》所言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纵观全国各卷,因素方面考到影响气温、降水、河流水文、生物分布、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产业转移区位、人口迁移、城市分区、港口、高铁、风电场、热电站、产业园的因素。

七、看教育价值,强调引领,突出立德树人

高考试卷既要有选拔功能,更要有育人价值。2016年高考地理试卷,充分利用地理学科视域开阔、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掘时代主题,强调价值观引领,突出立德树人。

1.祖国认同

试卷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成就,设置了育人价值高的好题目。如天津卷第14题以 “妈祖文化”为情境,分析台湾产业集中转入福州、厦门的原因,考生从中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力量和两岸亲情的浓郁,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北京卷第36题用古人“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的描述,揭示地理现象,树立文化自信。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渐入老龄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江苏卷第28题以攀枝花“阳光花城”和“候鸟式”养老为题材设置题目,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渗透爱国主义情怀,增强考生社会责任感。

2.国际理解

认知世界情势、尊重多元文化、关注世界大事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视角,在试卷中也有所体现。如北京卷1~2题以国际地理大会为题材,引导考生关注全球问题,增强全球化意识;第41(1)题由“中法文化之春”活动切入,依托马赛港的发展历史,通过分析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引导考生放眼世界,增强国际理解。又如,江苏卷第27题,以我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为空间尺度,从中国放水解旱切入,探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开阔学生尊重差异、寻求合作、共同发展的国际视野。

3.人地和谐

人地协调观念既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人地协调观在试卷中被多次不断强化。如通过浙江卷第8题的思考,强化考生节能减排意识。全国Ⅱ卷第44题“废弃快递外包装带”的处理,都是从现实中的问题切入,强调人地协调,注重可持续发展。全国Ⅲ卷第36(3)题,“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开放性问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价值观,既要看到经济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环境保护的一面。

篇4

【关键词】 能力 主干 地图 可持续发展 热点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30-01

地理由于其综合性强,理科色彩明显,难度相对较大,往往成为文综得分的瓶颈。高考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考出考生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试题。命题是有效测量的重要保证,又是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纵观近几年文综地理试题,地理学科命题已日趋成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特色和思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或者说趋向:

1. 强化学生能力的考查。“3+X”高考改革的重点是考试内容的改革,即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考查。高考所强调的地理能力是建立在一般学习研究能力之上的带有地理学习研究的要求和特征的能力。能力的表现和考核方式应该是多方面的,在文综地理试卷中,突出和强调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目标,它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审题能力。要求在阅读试题的基础上,一方面,知道试题提供了哪些信息,哪些是有效信息,从这些信息又能得出什么新的信息;另一方面,知道试题问什么,是怎么问的。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要求调动与问题有关的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要求运用所学知识与试题信息分析问题。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与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表达能力。要求在完成前两项能力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科学规范、逻辑严密的将符合问题的答案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做题时,一定要熟悉这种思路,强化这些能力。

2. 侧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在高考有限的时间里,要利用文综试卷中有限的几道地理试题,能考查到的地理知识是有限的。试题往往考查的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同时也合理引导地理教学和学生备考。具体来说,地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几个方面:自然地理中如物质的运动变化、圈层特征等;人文地理中如人类活动的区位、人地关系等;区域地理中如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中国主要地区和省区的区域定位和区域分析等。这些主干知识一方面是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可再生知识不会陈旧;另一类是应用性很强的知识,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在考查这些主干知识时,往往不是孤立地考查某一个知识点,而更多是综合考查知识的交结点,注重学科内综合,如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综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对主干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更要重视知识网络的构建、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地理图像的地位日趋重要。地图是地理学的工具,最能体现地理学的特色。地理图像极高的内容综合性和概括性及方式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特别适合对学习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考查,因而备受命题者青睐,常被用作高考命题的信息载体或设问来源。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套试卷中约有6~8幅图,大致是每两道题一幅图,同时图的数量还有上升趋势,形式越来新颖,内容越来越丰富。出现在试卷中的地理图像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学教材和地图册;二是相关机构的统计和研究结果;三是大学教材和地图册。这些图像经过缩放、裁剪、组合、变形等手段处理后,结合考试需要和学生实际出现在试卷中。具体来说,在试题中出现频率高的主要有以下三类地理图像:一是分布图,包括政区图、地形图、等值线图、经纬网图,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状况;二是统计图,包括结构图、表格、坐标图等,反映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和组合状况;三是示意图,包括地理过程示意图和地理原理示意图,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中要加强对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同时要重视对课本或地图册中一些重要的地理图像的理解和把握。

4. 倡导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观。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高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通过试题呼吁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这类题在高考中的比重在逐渐增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以某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案例,如生态工业园为例,让考生分析其形成条件、综合效益、发展方向;二是通过试题大量引用我国的古文古诗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是以一些地区的典型环境问题为例让考生分析其形成原因、深刻危害、进而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从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平时要让考生有意识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积极付诸实践。

篇5

高三二轮复习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考试内容为依据,复习时,不再追求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或学生认知结构的逻辑要求,而是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通过合理的专题划分,按专题重点复习。注意提炼主干知识和关注知识结构质量,建立更加完整、完善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络,达到将多个模块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关注热点,以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技巧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主要复习必修3的剩余部分和选修地理Ⅲ旅游地理、选修地理Ⅴ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地理Ⅵ环境保护的复习,以及高考地理二轮、三轮的复习。高考二轮复习是对重点的综合性专题的突破,主要针对高考的大块考点;三轮属于高考前的冲刺。

三、教学进度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第五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

第二节 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一 地理基本技能

第一讲 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

第二讲 等值线的判读

第三讲 统计图表的分析

第四讲 地理数据分析与计算技能培养

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结构

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

专题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第一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

第二讲 水体和地壳运动规律

第三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专题四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五 人文地理事项与原理

第一讲 区位因素分析

第二讲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

第三讲 人口、交通和城市

专题六 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

第一讲 区域空间定位

第二讲 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主要地区

第三讲 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专题七 选修部分

第一讲 旅游地理

第二讲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三讲 环境保护

考前冲刺

专题八 题型突破与答题建模

第一讲 选择题常用答题技巧

第二讲 综合题题型与答题建模

专题九 热点问题

专题十 规范答题要诀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二)一.工作思路

遵照学校今年本期的工作计划,我们高三地理科在本期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取得2019年高考的优异成绩。

二.工作目标

1.上好每堂课,规范课堂教学。根据2019年考试说明,逐一落实考点。努力完成学校下荙的高考任务。上重点线的人数超过目标上本科线的人数超过要求上专科线的人数超过98%。开展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关注尖子生力争在2019年的高考中再现地理学科的辉煌。

2.按质按量完成学校在创建工作中所下荙的各项工作。根据教学处和教务处各项工作计划高三地理科要求每位教师完成教育教学档案资料工作(包括教师个人计划、总结、教案、听课本、积分册;教研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科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第二课堂活动报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80%以上的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覆盖率50%以上;能纯熟制作开发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3.按新高考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课,做到考点过关,能力过关。

三、工作要求

在第一轮复习中,坚持从严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必修概念系统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全面了解教材,掌握重点。

(2)突出主干,落实基础,做好用好概念系统化。

(3)留意总结,特殊是地理事现象、规律分析与归纳。

2、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掌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聪明。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按学校安排本科组每周于周三下午第八节在五楼教师办公室进行。

(2)上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留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总结课堂得失,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求进步。

(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年轻老师多向老教师学习,共同提高。

(5)遵照学校安排,坚持做好教学常规。

3、全面备考,习题精选、精练、精评

坚定执行学校提出的习题系列化教学要求,对试题要精心组合。从不同的习题难度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合理安排学生训练时间。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留意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回元强调答题的规范化,地理语言的专业化。提高学生的解题析题能力。

四.工作措施

为荙到今年的高考目标我们高三地理科a组决心: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既要质量、又元数量。清楚措施如下:

1.充分利用每节课,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还是以夯实基础为主,在高考中提高基础分;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力争提高第二卷的分数。为荙到这一目的,我们全体高三教师要齐心协力,

共同抓重点,释疑点,收集今年的高考信息。

2.切实搞好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培优工作主要由周、罗老师负责,对象主要以第一层次班的学生为主,清楚措施是:关注尖子学生答题的正确规范,上课加大容量;每两周训练一套高质量的模仿试题;与尖子生进行个别谈话

辅导。对基础较差学生的补差工作主措施是,按照考纲的要求落实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衡量高考的成败标准,但是,考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考生的思想负担过重,精神过度紧张,势必影响到考生的知识水平的畸形发挥。临考之际,良好心理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好的心态,不要使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患得患失,要培养他们大度的心理。

4.加强文科地理的教学,本期文科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轮专题复习任务、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深圳一模、二模和高考作预备。

5.配合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科组及老师果断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三)本学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期,关系到2019年高考的成败,关系到又一届毕业生的前途,所以本期本组工作不能懈怠,必须尽全力保质保量完成,确保20高考圆满成功。为此特制定本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二、时间安排:

1, 一轮结束:2月底。

2, 二轮时间:3月初——4月20日左右。

3, 三轮时间:4月下旬——5月底。

4, 自由复习:6月1日——考试前。

三、具体模式:

1,二轮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相结合,每一个专题又系统的知识直接归纳,一套训练题,一至两套试题(所选复习资料试题量偏少),不定期进行单科综合和文综综合测试。即做到“三个一”:一个专题、一套练习、一套测试(最少)。

2,三轮复习以综合训练为主,重在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养成,心理素养的培养,削减非智力因素的错误和失分,培养良好健康的应考心理。

3,考前个别诊断辅导,针对个别成绩好,答题有小瑕疵,心理不稳定的学生在考前适时进行辅导,以心理辅导为主,过程中进行知识提醒。

4,考前总动员,集中进行地理解题方法指导。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四)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期,关系到2019年高考的成败,关系到本届毕业生的前途,所以本学期教学工作绝不能懈怠,必须尽全力保质保量完成,确保20高考圆满成功。为此特制定本期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以xx2019年高考说明地理科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三、教学内容分析:

高三地理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中学教学计划的要求,注意地理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且要照顾到同其他学科的配合。

初中地理的内容,主要是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高一必修课以系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以人地关系为线索,阐明地球的宇宙环境,构成地理环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以及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人类应如何合理利用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高二地理主要介绍部分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如人口地理、城市形态和地域结构、文化地理、旅游地理及政治地理等内容。高三地理选修课是在高一系统地理的基础上,着重讲授环境保护和海洋地理的相关内容,初中和高中地理必修三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有利于学生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计划安排表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五)一、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试成绩,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搞好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订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必须紧抓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热点问题应体现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归纳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15—2018年高考题,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考试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

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高三一开始复习我们做老师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篇6

一、试题基本情况统计

总体而言,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地理试题难易适中,紧扣《考试大纲》和教材,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地理规律、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突出了对“双基”和各项能力的考查。试题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试题特点

1.取材于生活和现实,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试题以图像和文字材料为载体,结合社会生活和社会现实设置问题情境,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用价值,也增添了试题的趣味性、直观性。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地理试题的主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三农”问题,如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二是资源问题,如中国利用巴西铁矿石发展钢铁企业;三是环境问题,如赤潮;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如轮台与义乌,东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些题材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能引导考生客观地认识当今中国和世界所面临的资源、农业、环境、区域发展等重大问题,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考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该卷试题也较好地渗透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命题取材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关注农业、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等问题;倡导考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考生运用地理规律、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重视地理基础知识,突出了对基本技能的考查。[HT]

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地理试题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贴近了考生的学习,并且大多数题目与教材内容有直接的关联。该卷试题的设计和选择科学合理,卷中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该卷试题注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不回避教学重点和难点,如试题涉及工业分散、天气与降水、农业生产、海洋污染、等值线判读、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等地理主干知识。同时,该卷试题也突出了对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

3.能力立意,重视对地理图像的分析与对地理问题的探究。[HT]

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地理试题图文结合,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地理图像能直观表现出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通过对图像的分析,能考查考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是解答含有地理图像的题目的基本思维方法,其中一些关键信息的获取对解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本卷第1~2题中某跨国公司投资建设的制造企业和该公司研发中心在中国分布的相关信息;第10~11题图像中的海陆分布和等值线信息;第36题区域分布图中的空间位置信息和经纬度、等高线的数值信息;第39题图像中巴西的海陆轮廓信息等。同时,在地理问题的设计上,该卷试题突出考查了考生阐述地理事物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如第10~11题中对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空间分布呈正相关地区的探究;第36(1)题中对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的探究;第39(1)题中对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的探究等。该卷试题以图像这一载体为平台设置问题情境,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考生快速准确地识图、用图、析图,获取和整合图像信息成为解题的关键。

4.回归教材,立足学科主干,注重地理思维的链接。[HT]

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地理命题立足学科主干知识,不偏不怪,涉及内容突出了地理学科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特色。试题在平和的设问中考查了地与理、思与辨、论与述,要求考生知地、析因、究理,其中客观题部分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工业分散及跨国公司发展、天气与降水、农业生产、赤潮、等值线问题探究等,主观题部分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工业区位条件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分析、中巴联合建厂之利、钢铁厂有利区位条件分析等。该卷试题注重围绕中心问题进行思维链接,有效回应教材主干。

5.区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地理学科特色明显。[HT]

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地理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这两大主要特色,如该卷地理试题中的4个图表中有3个为区域分布图。以特定区域出现的特殊地理事物作为命题的背景和信息载体,更是该卷地理试题的一大特色。这些题目以时空为主要线索,对区域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进行了整合,体现了地理学科研究的本质特性――综合性。与往年相比,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试题更增强了对跨学科的综合意识的考查。如第39(5)题“分析加强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的意义”,显然,考生若想准确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将地理知识和政治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

6.凸现对地理思维品质的考查。[HT]

地理学科的综合能力可以概括为五项:地理学习能力、地理研究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测试能力。这五项能力形成了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中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能力的核心。考生的学习能力要通过地理测试体现出来,即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如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第36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既有文字材料的描述,也有图像的呈现;既有显性的信息,也有隐性的信息。该题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检测出不同资质考生发现信息、判断信息、提取信息等思维能力。其中第(1)问“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要求考生结合轮台自然地理特征进行正确的评价,其充分考查了考生的思维品质。像这样考查考生地理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试题该卷中还有很多。

总体来看,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地理试题学科特点鲜明,地理知识覆盖广,对本学科的“理”有所淡化,与政治、历史两学科的综合比较自然,突出了对教材主干知识和地理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读图分析能力与地理问题探究能力的考查。

三、备考启示[HT][HJ2.9mm]

1.抓主干知识,重“双基”训练。[HT]

在复习备考中,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的特点,教师应重点抓好主干知识和原理的教学,如经纬网地图的应用分析、各类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天气与气候、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等)空间格局的分析、环境问题原因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措施等。教学和复习时,师生要夯实知识基础,理解、掌握主干知识体系,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并形成专题讲座,加强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2.强化地理图表教学,培养考生读图分析能力。[HT]

图文结合,是地理试题的一大特色。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地理试题中的图像类型多样,呈现出立意高、情境新等特点,考查了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突出“图”的地位,以图像为载体强化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图像的认识。在后期复习中,教师应进行针对图像的专项突破,并对图像进行分类,使考生掌握不同类型的地理图表的分析方法。

篇7

摘要:中考加试地理虽然可能会加重一些学生负担,但对高中甚至整体的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提高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水平,建议:为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全面提高初中地理教师的素质;重视地理教学,全面提升地理学科的地位;制定合适的考试政策促进初中地理教学;开发地理课程资源,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

关键词:中考;地理;重要性;建议

我经常被人问起:你教哪一门课?我说地理,很多人就会说:地理是小科,不是高考科目。我说中途是停了几年,后来又恢复了。听话的人连连叹息。而叹息中带着一丝轻蔑,又带着一点怜惜。此时,我总觉得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好像没有多大意义。地理真的不重要吗?这个问题大到专家小到百姓,对地理理解不同,答案也是多元化的。首先从地理恢复高考的事实可以证明,专家是认同地理的重要性的。其次从人类的发展来看,什么知识最重要?这个说法本身已经不重要了。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社会的人,都应该从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来努力。试想一个能让原子弹爆炸的人却搞不清方位,一个掌握地区发展大局的人却弄不明白什么是区位,这是多么的可怕呢。一个人生活的质量,其实要靠一种先进的生活理念来维持,而这种理念的最先进之处在于可持续。因此初中地理教育在中学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我们不能因为中考没有设置地理学科,就随意放弃它。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初中地理教育。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每次给高一同学上课时,都感到遗憾和痛心。很多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可以说是空白或者说是缺失,他们有的连本省的省会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是其他省的省会和其他国家的首都。他们不但缺失了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地理知识,同时也缺失了初中地理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和地理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影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提高全民素质的实现。因此我觉得加强初中地理教育非常重要,要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

由于我市的中考没有地理,多数初中学生对这门课程很不重视。在初一、初二年级,有些学校常用地理课上主科、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地理课;在初三年级又没有开设地理课,因此学生的地理知识普遍遗忘和欠缺,几乎是一片空白;这种教学现状使学生对地理课兴趣较弱,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应具备的识图、读图和画图的地理素质较差,这些直接影响到了高中地理教学。主要表现为:(1.)新修还需补旧知,增加了高中教学的内容,影响了高中教学的进度。(2.)增加了高考复习的难度,高考复习中,教师不得不安排很多课时对区域地理进行补弱。可见,初中地理教学问题的存在对高中甚至整体的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我对中考加试初中地理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中考加试初中地理调查材料

为了加强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就初中地理学科中考加试进行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初、高中学生、家长、教师

2.调查内容(请认真填写):

(1).你赞同将地理学科学业考试成绩按比例计入中考总分吗?( )

A.同意B.不同意

(2)你认为将地理学科进行中考加试,考试应在()

A.八年级B.九年级

(3)你认为地理学科进行中考加试,分值应折合成()

A.30分B.40分C.50分D.60分

(4)将初中地理学科进行中考加试,应从哪一届开始()

A.2012届 B.2013届

(5)若从2012届进行中考加试,考试范围()

A.七年级教材内容 B.八年级教材内容

C.八年级教材中的核心内容 D.与高中教材密切联系的内容

(6)你对初中地理学科中考加试有何具体建议?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发现:初中学生、家长、教师认为:中考加试地理虽然可能会加重一些学生负担,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高中学生、家长、教师大部分认为:中考应加试地理,否则升入高中后再上地理课,就会感到十分吃力,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拦路虎。

通过以上调查发现,中考加试地理利大于弊,因此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初中地理教学工作。

二、思考和建议

鉴于上述原因,我大胆的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1.为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全面提高初中地理教师的素质。

初中地理教师不但应具备地理专业知识,还应扩大与地理相关的知识领域;不但表现为一般的教学能力,还要具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地理新课程的整合能力,组织地理研究性学习和地理社会实践能力,直到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多数初中地理教师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对于教师的这种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采取具体的措施,提供一个专业与非专业教师交流的平台,事先确定讨论解决的地理教学问题,确定时间和地点,使教学经验得到交流,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还应请有关专家、优秀地理教师进行讲座、去先进学校进行参观,使新的思想得到传递、地理教学资源得到共享。

2.重视地理教学,全面提升地理学科的地位。

地理教师专业不对口、教法落后、兼职教师多、职称层次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具缺乏等问题是地理学科不受重视的表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学生缺乏兴趣。所以,一方面我们呼吁全社会对地理学科的重视,改革初中地理会考制度。另一方面教师也要不断反思,从自身做起,改变这种状况。努力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实现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出水平和新意。

3.制定合适的考试政策促进初中地理教学。

毋庸置疑,考试仍是目前组织教学的指挥棒,合理的考试政策是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建议每年八年级会考由区教研室统一安排、统一监考、统一阅卷,真正让学校和教师重视起来。向上级建议中考政策中要体现地理学科的位置,如果中考科目有了,学校、家长和学生本身能对地理学科重视一点,平时上起课来也能有点干劲,不过考试的方式不要过于太难,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压力。

篇8

关键词: 新高考模式 地理选考 兴趣度 职业幸福感

2017年实行的新高考改革细则于2014年11月中旬由省教育厅正式公布。此次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将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高考总成绩=必考科目成绩(语数外3门)+选考科目成绩(7选3)。选考科目为高中学考科目中的7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截止到2016年10月中旬,2017届的毕业生已经参加过一次7选3的高考。

据此,地理学科――一门在初中由《科学》、《历史与社会》分散涉及的非独立学科,不再作为2014级学生的文综学科而成为选考科目。这门以往理科生眼中的文科学科,文科生眼中的理科学科,就被更加边缘化了。那么,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究竟如何对待地理学科,尤其进入高二阶段,学生面临7选3的选择,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新的高考背景下,学生犹如在超市里选购商品(学科)的顾客,老师则形同商品促销员,要展现亮点吸引驻足观望的顾客。一位学科老师的价值在于被学生认可。试想,如果选考的人数非常少,班级也就相应减少,学科教师就会有富余,那该学科的老师在学校里就真的被边缘化了,成为学校“无用的人”。所以,唯有增强地理学科的内功,提高地理学科在学生中的分量,增加地理选考率,地理教师才能获得满满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高考模式的改革,必然给一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一定的影响。那么,在改革的时代,师生该如何开展教与学呢?其实《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给了我们答案――“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即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在教学中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2]。这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首要理念,也是地理老师的“尚方宝剑”。不管考试制度如何改革,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不变的,培养目标是恒定的。

一、教学实践

如何营造一个“高效课堂”,既能渗透高中地理教育理念的使命,又能完成全体学生的学考教学任务,还能为部分参加高考的同学提供保障,亟待一线老师摸索研究。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中,在课堂教学中追求“低重心、高效率”,立足学生学情和兴趣,积极开展了如下四类课堂实践:

(一)走出去,拿进来――一轮红月和六朵棉花引发的课堂效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持之以恒学习的原动力。缺乏兴趣难免出现三种效应:(1)课堂40分钟专注度不够导致听课效率低下;(2)课后作业时间不够用时会牺牲地理的学习时间;(3)畏难心理导致遇难而退或者一知半解时不求甚解。

地理课堂如果仅局限在教室内,难免枯燥乏味。所以老师要积极创造“走出去”、“请进来”的机会,为课堂注入活力,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案例一:一轮红月。《地理Ⅰ》第一章有个“观测月相”的天文活动。适逢2014年10月8日有天文奇观“月全食”,笔者及时把握教学机会,在当天的课堂上把月全食的形成原理、当次月全食的时间、观测要求一一进行介绍,并对“红月亮”的形成原因和同学们进行了探讨。

当天晚上,师生共同观测。无奈天公不作美,云层较厚,整个观测过程不理想,而且没有预计中的“红月亮”现象,师生都有些失望!

第二天的地理课堂上,师生再次探讨“天文观测选址”的要求,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天气晴朗、天空少云、灯光污染少、大气污染少等条件。这一次观测活动虽然不成功,却让同学们对怎样才能观测成功的区位条件印象深刻,比老师单纯讲,效果好多了。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这就要求教师有一颗善于发现地理现象的心。例如此次的天文现象,近期发生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新闻事件(如2016年7月9日影响本地的“尼伯特”台风,结合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分析成因危害等)、本地区乡土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植被)、人文地理(工农业、城市、交通、物产)等都可以作为多元的课程资源,将地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走出去”的地理课,学生不仅兴趣高,而且内容知识性、实用性都很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养成了留心获取身边地理信息与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而这种能力一旦获得,那真是终身受益的。

案例二:六朵棉花。国庆假期,正是棉花成熟的季。虽然教材中并没有涉及棉花的教学,但笔者及时采摘并将棉花带入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笔者分别采摘了一颗尚未开放的棉桃、三朵处于不同开放程度的棉花、一朵采完后的棉壳、一朵烂棉。一进教室,同学们就被笔者手里的棉花给吸引了,大家兴致勃勃地又是摸、又是扯、又是用力掰,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笔者一一解答同学们的疑问:棉桃好重啊――因为尚未盛开的棉桃里有水分,棉絮很湿;很难用手掰开――棉瓣的盛开靠阳光晒;烂棉怎么形成的――棉瓣开放的时候遭遇了雨水没有及时晒干,发霉后又被虫蛀……

笔者接着提问:根据棉桃水分足、棉花盛开等特点,你能推测哪些地方适合种植棉花?我们国家最适合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地区是哪里?世界上盛产优质棉的国家是哪个?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从“温暖湿润”修正到“温暖干燥、光照充足、水源充足”;从“采棉大军入疆”联系到南疆最适合种棉花;从四大文明古国埃及联想到衣食富足的长绒棉之乡。

同学们又有疑问了:按理我们这里也是适合种植棉花的,为什么看不到呢?笔者又引导大家思考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大家意识到了市场经济下一块土地上种什么,除了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合,还要考虑经济效益。

最后笔者让同学们细心观察青棉桃和盛开的棉瓣下叶子的区别。同学们立即发现采摘棉花时可能会把枯叶带进棉絮,这样就会影响棉花的品质。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纷纷献计献策:要是能够培育出一个优良的品种,在成熟期棉叶能够自动脱落,该多好啊!

既然没有机会把学生带出课堂到棉花地里去实地观察,那不如教师花时间去采集标本,把标本“拿进来”。本节课此环节用时不长,但师生兴致高昂、讨论热烈。教师创设适宜的情境,巧妙的设问和对学生疑问的引导,表面上看似闲庭信步,实际上却能展现出过硬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诸如“六朵棉花”这样的实物或情境一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们就会蹦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追问,学生在这些任务的驱使下,就会积极主动地整理自己的已有知识、归纳辨析同伴的观点然后总结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最终形成记忆深刻的新认知。

如此“走出去、拿进来”,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度就在那一刻被调动和点燃。在他们好奇对地理事物进行观察、体验和探索中,动手能力、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2],实现了由“要我思”到“我要思”、“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二)重律,循序进――“学案导学”提效果

很多同学还延续着初中时的学习习惯,希望老师能经常发些提纲类的资料,最好能有听写抄写作业,把高中地理尤其是《地理Ⅰ》当成纯文科学习,认为死记硬背就可以考高分,或者说学生心理上依赖老师,不愿意主动思考、整理、提炼。因此,教学中一些理论性相对较强的知识点,应如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又能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笔者在教授“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时,采用了学案导学的方式。

1.认知――教材处理

圈一圈、划一划:(1)常见的地质构造分哪两大类?(2)哪类岩石在什么条件下形成褶皱?(3)形成断层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2.归纳――表格整理

3.探究――背斜构造与向斜构造的判读(岩层弯曲状况、岩层新老关系)

4.实践――了解地质构造的地理意义

(1)找矿(石油、天然气);(2)找地下水:(3)挖隧道:(4)桥、坝、房屋等工程建设要避开。

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在缺乏有效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往往采用低效的死记硬背方法。如此,不但记忆不深刻,而且不会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在处理该类知识时要及时发现学生认知困难所在,通过设计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梳理知识点内在的联系,化解学生思维的障碍[4]。学案导学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此学案非常简短,但清晰地呈现了步步深入的学习过程,尤其是第四部分“实践”环节,让学生明白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目的和用途。同时,这则学案启发学生要举一反三学习:教材呈现的理论知识是什么?是否可以(用列表法来)归纳(对比)突出重点?该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是什么?教学实践证明先理解后记忆,才是最适合《地理Ⅰ》的学习方法。通过老师的点拨和学案的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了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强化了学习效果。

(三)似无心,实有意――预复习作业形式的巧设计

一节课结束时,老师往往会布置为下节课学习准备的预复习作业,某些同学对待预复习作业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当天其他学科的作业量。这说明即使同学们能意识到预复习作业的重要性,但由于其他科目的影响,预复习作业往往被忽视。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想起教研室曾举行过一次“我最满意的一份作业设计”,获得一等奖的是一份《常见的天气系统》的预习作业设计,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其启发,笔者在教学中也进行了尝试,收效很好。

附预习作业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预习作业布置

内容:在下列表格中记录校运会期间和本周末的天气变化情况,并思考导致天气变化的原因。

形式:通过收看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预报和自身实际观察,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和降水);住校生可以收听午间的校广播预报,做好记录。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指导生产生活实践。这份作业的设计者提前关注到学校运动会期间会遭遇冷锋过境这一天气变化,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地要求同学们记录校运会期间的天气情况,并思考导致天气变化的原因。既顺应了学生“无课业负担地享受运动会”的特殊心情,又充分利用了他们特别关注运动会期间天气的心理,不露痕迹,巧妙地完成了《常见的天气系统》新课学习前的一份重要预习作业。

事后的授课效果表明,这次的课前预习作业对学生学习新课及课后如何运用该知识点帮助很大。由于是实实在在从生活中取得的亲身体验,同学们印象非常深刻,对冷锋系统过境前后的特点有了深刻的理解。

附复习作业设计:

《水循环》复习作业

作业内容:研究性学习――“调查家乡的河流”

《地理教学指导意见》提出了“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这一基本要求。传统的课后作业形式往往要求学生熟记“意义”,再做几道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对此,笔者重新设计了研究性复习作业,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做调查,旨在实现《学科指导意见》中倡导的“让学生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方案、找到解决对策,并尝试撰写调查报告”[3]的要求。实践证明,这样的复习作业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真真实实地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关注了家乡的河流、水资源状况,更好地理解了“水循环更新陆地淡水资源”与“过度水污染”之间的矛盾。

(四)低重心,蕴深远――渗透科学素养、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新版《地理教学指导意见》将“地球的运动”一节定位为发展要求,无基本学习要求,教学难度和学习难度不大。由于课时的限制,老师不可能对此内容深入全面地讲解。很多老师无所适从。其实不然,老师的教学不仅要着眼于考试,还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笔者在教授《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时,结合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图片,补充了前苏联登月失败的经过及我国探月工程计划的内容。在对比中让学生意识到我国航天事业起步迟,发展快,航天之路曲折艰难的实情。同时,笔者及时在课堂上传递获得的最新新闻――2016年11月神舟十一号成功完成任务后,中国透露太空探索计划:2017年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018年发射“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2022年完成空间站建设;新一批航天员(包括女航天员)选拔;为其他国家培养宇航员,等等。课堂上笔者以展望的口吻对同学们说:“也许不久的将来,老师和学弟学妹们用的地理教材和图册中就有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和事迹。”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挑战困难,激发立志投身祖国航天事业的豪情。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教学活动,正值农历八月十八,同学们都熟悉钱塘江潮水。笔者及时引入这个乡土地理的案例,从曾经的无穷水患,到今天的旅游奇观,是一个典型的“利弊共存、化弊为利”的成功案例。由此教育学生,太阳活动、太阳辐射,以及任何一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都要全面认识其利弊,并积极化弊为利,为人类所用,促进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

无论高考形式如何改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有时,教育的成功并不是用学生考试成绩的等级,或者有多少学生选择地理作为高考科目来衡量的。或许很多年后,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点学生已经淡忘,但当年地理课上,老师寓意深远的一两句话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可能就是他(她)一辈子的记忆和收获。

二、教学反思

地理学科创新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与学生交流时感到教与学中有不少的亮点和小惊喜,尤其是学生那句:“老师,我们觉得你不像是在讲课本,讲纯知识……引申开的知识更能记忆深刻,很喜欢这样的课……”因此笔者相信,只要坚持,肯定会有成效。

1.充实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地理课程资源,在实践中要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以适应课改和时展对课程资源多样化的要求。笔者以为,在此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入课外知识、实物展示等,都可以创造性地成为地理课程资源。

2.提升教师素养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有标新立异的思维,不是教材、教参资料的人工传声筒,对教材内容、课堂预设与生成应有深刻的思考和灵活的应用。这个过程,提高了教师的教材处理能力、课堂掌控和实践能力,使自身的教学理水平得以提升。

3.提高学生能力

课堂中的很多实例应来自于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教师应及时捕捉信息,巧妙引入,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思考空间。利用教授新课,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深远意义,适时地给予学生点评和鼓励,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的思考过程中扫除障碍,由疑惑走向清晰,享受学习的快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业成绩,塑造良好的性格和学习品质。

4.打造高效课堂

最好的老师能让学生拥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既能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去深远备课,又能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低重心”地浅显教学,尽量顾及每一位同学,增强他们学习的乐趣与自信。

要在课堂中讲授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知识,教师就必须在课前做更多的、充分的准备。学情的研究、教材的钻研、导学案的设计、学生疑问的解释等,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对能力等都是一种挑战。

三、结语

在2016年教师节前夕说,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5]。如何当好总书记眼中的“引路人”?如果选考地理学科的学生太少了,连上课的机会都没有了,没有机会和学生探讨地理问题,又何谈引路?地理学科具有文理兼备、综合性强的优势,因此,地理教师应集思广益多渠道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既能落实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又能提高高考选考率,增强地理老师的职业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新闻.2014.11.

[2]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8.

[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4-13.

篇9

关键词:高考地理;全国卷;地理试题;赏析

2017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卷的命题紧紧围绕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在延续近年注重“能力立意、素养导向”的基础上,稳中求进,涌F出一批有特色、有质量的好题。

一、好题赏析

巧设情境,引领“立德树人”,体现高考导向作用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图1左),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图1右)。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答案】(1)B (2)D (3)A

【赏析】

1.独特情境,引领核心价值

本题组巧设“城市绿化带景观建设”情境,通过对街道两侧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设问,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建设需要公民“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于无声处对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进行熏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

2.精选图式,测试关键能力

本题组选择景观图作为文字材料的补充,增加试题的鲜活性。景观图直观简洁的特点,也有利于加快学生对文字材料的理解速度,提高解题效率。但本题仍然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有较高要求。以第(1)小题为例,图文材料中“杂树丛生”的“丛生”说明杂树应属当地的天然优势树种,“我国东部地区”体现当地的自然植被应属阔叶林,“3月25日”与“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则暗示杂树属冬季落叶树种。学生只有在充分提取材料中的显性和隐性信息之后,才能有把握地选择正确答案。此外,第(2)小题的正确选择还考查学生的概念辨析能力和材料分析提取能力,“用地类型是否有差异”属于概念辨析,“景观规划”和“居民爱好”则需要根据材料中“按统一标准栽种”、“修剪齐整”等关键词加以排除。

3.立足基础,考查必备知识

本题组考查的学科基础知识主要有“自然带的类型与分布”、“影响自然带的因素”、“城市用地类型”等,均属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命题关注“基础性”,能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内化所学知识和方法。此外,本题组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既关注考查面的广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又体现学科综合性的特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聚焦热点,多层设问由果溯因,提升学科素养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如图2)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8分)

(2)据图指出与其它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6分)

【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赏析】

1.聚焦热点,增强民族自信

本题以“剑麻王国”――非洲坦桑尼亚为素材,从地理学科角度聚焦热点区域,关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当中,非洲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本题第(4)小题考查剑麻农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阐述农场的兴建为坦桑尼亚的基洛萨带来的诸多益处,正符合主席提出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也体现构筑中非合作、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本题能够启发学生理解中国与世界的休戚与共,中国对世界的积极奉献,培养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2.多层设问,凸显能力立意

本题的问题设置以剑麻的生产加工为主线,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为支持,从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角度设置四方面的问题,通过增加设问中的限定词,给学生限定清晰的应答域,对答题的精准度要求大大提高;在设问的角度上,也不同于以往的优势角度,而是从劣势角度设问,对答题思路的全面性要求也有所提高。这样的问题设计,对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有益,对中学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3.由果溯因,突出推理演绎

本题在考查农业发展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需要逆向推理的问题――“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学生可结合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原料地布局的原因之一是“原料保质期短,易变质”这一基础知识,推理得出剑麻若不及时加工,可能腐烂变质的结果。接着据此逆向推导剑麻的腐烂变质可能与“气候等自然要素”和“作物习性”有关,最后整理组织答案。本题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品质要求较高。

记住乡愁,培养家国情怀,引导正确人地观念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如图3),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答案】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尊重原有的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持古村落的生命力;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

【赏析】

1.记住乡愁,培养家国情怀

本题关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传统古村落的开发”这个热点话题。当下中,城镇化脚步轰隆作响,这是历史的必然。随着城市版图不断扩张,乡村的景象却日渐凋敝,尤其是大批移民离开故土融入新生活,一些传统文化、传统古村落正在逐渐凋零、被人们遗忘。题目选材于“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从生活在村中的村民着眼,关注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可以联系“美丽乡村”建设等现实问题,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贴合时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思考价值。

2.贴近生活,引导人地观念

本题从传统古村落切入,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和人文活动之间的关系,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发展变化趋势,贴近生活实际。“古村落”、“村民”、“旅游价值”、“ 宁静与质朴”这些关键词,深刻体现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命题立意。古村落是文化的载体,反映农耕文明时代的乡村社会生活,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记忆空间。本题要求学生思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传统古民居和村落的保护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也是最重要的学科素养之一。

3.视角新颖,设问推陈出新

本题组设问角度新颖,表面看考查内容冷僻,导致许多考生有无从下手之感,甚至在看到参考答案后,也有不少教师觉得无章可循,认为考查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对本题设问的仔细分析后,可以这样推理:“旅游业能发展”即说明“旅游资源有价值”,那么“当地村民留在村中”可以影响的有“旅游资源评价”这一考点中的“资源价值表现”、“基础设施”和“交通”等几方面因素;其次,“发展”应是“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村民留在村中”,应能通过保护村落获得经济收益,从而激发其保护热情,形成良性循环。由此可看出,本题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考查的是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立足区域认知,传递学科研究方法,体现教学导向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图4)。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答案】(1)C (2)D (3)D

【赏析】

1.创新考查,立足区域认知

本题组考查的知识主线为“区域划分方法”,该考点并非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 但解题也要求学生必需具备对本区域的整体特征及地域分异认识的基础知识,如淮河不具备自身的天然入海河道,秦淮一线的一月0 ℃等温线和年降水量800 mm的基础指标意义等。可以说,本题组命题切入角度巧妙,有意料之外之感,但考查的仍然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细究之后,不免让人产生情理之中的感觉。

2.追本溯源,传递研究方法

区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之一,区域划分则立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两大基本特征,力求保证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的一致性与区域外部的差异性。但在划分方法上,从古至今,得益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大致呈现从主观定性到客观定量的逐步转化。本题组涉及的“长江”和“秦淮一线”两类分界线即为两种分类法的代表。学生通过材料分析,调动自身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再次对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有进一步理解与认识。

3.思维考查,体现教学导向

本题组选择的区域背景是我国的重要区域之一 ―― “江淮地区”,学生一般有较深厚的基础知识积累。但该题组仍然给出了充分的图文信息,学生完全可以从材料中获取“淮河入海河道不定”、“长江为天然交通阻隔”等信息用于解题。因此,本题组实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并加以运用的能力。同时,题组中设问的“地图上的地理界线与实际地面状况的对应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转换能力,充分体现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导向,对一线教学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降低难度,加强应用,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如图5)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4)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 冰雪路面 B. 湿滑路面

C. 松软路面 D.干燥路面

(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答案】(4)A (5)B

【赏析】

1.情境新颖,紧扣人地协调

本题组选择“汽车轮胎测试”这一贴近生活,但视角新颖的情境素材,解题过程必须立足于对区域时空特征的判读与认识。由该区域“北极圈以内”的纬度位置及“每年11月至4月的最佳测试期”,可推知测试过程中冰天雪地的环境。该情境问题在探究人地关系的基础上,很好地渗透了人地协调的地理观。

2.加强应用,解决现实问题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情境设计到选项设置,都具备鲜活的生活性。冰雪路面可能导致轮胎硬化、湿滑路面不易制动、松软路面易陷入等情境,虽不作为考查点,但对考生来说有很强的“亲和力”,产生“生活之中处处有地理”的共鸣感。其中,因为雪化之时也可能导致路面湿滑,使这一选项也有一定迷惑性,还需考生结合生活体验和区域的时空特征加以判别。

3.降低难度,关注思维品质

“地球运动”作为高考地理的“难度值担当”,其考法一直颇受关注。本题组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巧妙融入区域背景,但选项中考查的“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日出日落方位”、“时间的计算”等内容,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多角度地观察思考、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体现了地理高考命题中单纯考查理论知识的现象弱化,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趋势强化,也反映了国家选拔应用型人才的选材导向。

由地及人,突出能力考查,体现学科素养导向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6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

(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10) 与其它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答案】(9)C (10)B (11)B

【赏析】

1.由地及人,倡导因地制宜

本题组围绕“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这一微小尺度区域进行逐级考查,给出“洪积扇连片分布”、“堆积物粒径大小不同”、“洪积扇与耕地开发之间的关系”三方面原因分析的设问,问题设置层层深入,由地及人,既体现了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又传递了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人地协调观。

2.选项巧妙,重视成因辨析

本题组以原因分析为主要考查点,给出的选项有似是而非的表述,对考生有很强的干扰性,对其基本原理、规律掌握的扎实程度有很大的考验。如第10题“风化物粒径较小”这一选项,表面上看叙述合理,是很多考生的首选。但从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角度分析,甲地与其它洪积扇分布区同属贺兰山东麓,光照、温差和植被等自然要素应有很大的相似性,风化物粒径不同的可能性不成立,该选项应予排除。

3.创新设计,体现素养导向

本题组给出的图文材料给人“出乎意料”之感,洪积扇的成因与教材中冲积扇的成因基本相同,属学生必备知识,但题干中仍然将其以文字形式给出。区域判读中常见的等高线图也被更为直观的示意简图取代,考生读图的效率和效度明显提高。这使本题组考查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更加集中,突出了地理思维与分析方法的考查。

w验情境,培养家国情怀,考查地理实践力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

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靠站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答案】43.需收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

【赏析】

1.独辟蹊径,培养家国情怀

茶马古道是我国一条自然风光壮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精品线路,该线路沿线多样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有很强的地理特色,因而以本区域为命题点的试题屡见不鲜,学生对该区域并不陌生。但本题的问题设置却独辟蹊径,给出“从文化体验角度”的限定词,充分体现国家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的决心。

2.体验情境,考查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它是学生人地协调观与综合思维能力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综合体现,因而是地理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本题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旅游情境,给出“行前准备”的问题设置,要求学生运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措施,实践性强,能力要求高。题目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素养导向”的命题思路,有利于推动中学素质教育的开展。

3.知识外延,鼓励发散思维

本题从材料到设问都十分简洁,而参考答案也十分生活化,难免给人命题设计地理性不强的感觉,但在对照教材与大纲要求之后可以发现,本题考查的是“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这一部分中“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线路”这一考点。而学生要较好地完成题目要求,除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外,还需从有限的文字材料中寻找提示信息,认真审题,答题切合“文化体验”这一设定,并结合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及自身生活体验,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则检验的是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长效热点,注重探究过程,加强思维考查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图7)。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赏析】

1.长效热点,关注国计民生

“水土流失问题”是高考地理考查的长效热点,这是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本题中给出的“红色荒漠”景观图与文字材料互为补充,点出南方红壤区的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这样的选材,有利于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现实生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和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2.口小进深,关注思维深度

“水土流失”知识点,往往涉及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防治对策等常考点。本题巧妙地找仕土流失防治对策“造林育林”中的“林”这个小切口,要求学生深入分析“林”对“水土流失”中的“水”和“土”分别起什么作用,既考查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求学生具备清晰明确的思维链。

3.命题精巧,突出综合思维

本题虽然情境常见,图文简单,但在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上有突出表现。如从“自然恢复”和“人工林”两种表述中得出树种的复杂程度不同――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结合“水土流失的表现”分析森林的防治效果――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对比分析”的设问要求答题语言中“更”、“较”等比较性词语的运用――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两种人类行为产生的影响对比分析――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紧扣考纲,一题多考,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传递人地和谐美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8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8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1)D (2)B (3)D

【赏析】

1.弘扬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民间剪纸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积累而成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产,中国戏曲也具有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本题组以剪纸和地方剧种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思考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传承,增强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

2.天人合一,传递和谐之美

本题组用“一帧剪纸”展现“拱桥水乡、民居临河而建且多窗,门开向水,摇舟出行”等独特的区域特征,既体现江南水乡景观之美,又反映居民生产生活对水的依赖性。这种自然环境和生活需要的一致性,塑造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的风貌与特色,也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的人地协调观,可引导学生感悟和谐共生的人地关系之美。

3.精设选项,辨析典型特征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位置特征”的判读,命题者针对学生的易错易混点,设置具有一定迷惑性选项。如“摇舟出行”指示当地“地势低平,河网纵横”的特征,可快速排除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而珠三角地区也有“地势低平”的特征,只能通过两地水系特征不同加以判别。此外,当地“水多”的景观特征是否指示其“地形封闭,排水不畅”,还需要学生结合民居能依河而建,不惧洪灾来判断当地水流通畅的特点。可见,本题组成功实现通过人文景观去考查其蕴含的地理规律、特征和过程的目标。

综合导向,多角度考查运用学科知识发现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如图9)。

额尔齐斯河是我们惟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8分)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8分)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6分)

【答案】(1) 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成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维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赏析】

1.思维综合,基于考核目标

本题组选用的图文材料非常简洁,但却蕴含巨大的信息量,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第(2)问中“分析该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为例,学生需首先据材料明确白斑狗鱼生长习性――“16℃以下的水温、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等,再调用自身原有关于“生物生长繁殖条件的思路模板――食物来源、繁殖地与栖息地的环境、天敌的种类和数量、人类的影响”等的基础知识,最后从图文材料中寻找解题对应信息。本题给出的显性信息是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等高线体现的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水温低,隐性信息则有高山冰雪融水(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水质清澈;干流流经地区起伏不大(水流缓)――适合水草生长;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惟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下游水温更低(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还可能天敌少)等。整个小题的探究过程要求学生将生物的生长习性、区域主要特征与自身建立的解题思路有机综合,再通过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述,既体现地理学科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又强化对学生四项基本学科能力的考查。

此外,第(2)、(3)两小题,针对同一区域,一问“适合繁殖”,一问“产量低”,看似问法矛盾,实则考查学生能否自觉运用创新性思维方法,辨证地思考问题。

2. 尺度综合,基于思维训练

尺度是观察研究地理事象的窗口。本题选择研究“我国额尔齐斯河流域”属于较小空间尺度的区域,这是高考一直以来命题区域选择题的特点。但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却需要学生具备在大尺度区域背景下研究小尺度现象的能力。如第(1)问中分析该区域的降水分布特点,首先,将该区域放在地处中纬和身居我国内陆的较大区域尺度背景下思考,才能想到该区域受西风带影响,才能解释该河为何一侧无支流。其次,从山地坡向这一较小尺度的角度,考虑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3.要素综合,基于整体特征

本题组以额尔齐斯河流域为背景,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为基本考点,重点考查环境中各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第(1)小题问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第(2)、(3)小题则问气候、地形、水文条件对生物的影响,问题设置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体现学科基础研究方向,引导教学深入探索。

二、商榷试题

对题目素材和参考答案的疑惑

【真题】(2017年高考新n标Ⅰ卷)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10)。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

(4)说明从2 300~2 600米,阴、阳破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

【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2 300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 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评析】本题以“苔原带内部分异规律在某山峰阴阳坡体现不同”这一特殊地理现象为载体,来考查学生在准确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基础上的综合思维能力。试题角度新颖,能力要求高。但由于创新较强的缘故,部分内容值得商榷。

1.对题目素材的困惑

解答该题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并结合图进行分析。但在答题中会产生以下困惑:未受干扰时阴、阳两坡单峰变化规律的曲线是否一致;未受干扰时阴、阳两坡单峰变化规律的峰值是否相同。

假设阳坡的单峰曲线可以如图11中A和B所示,那么在回答第(1)小题受干扰部位的问题时就无法得出干扰部分在苔原带2 300米以下的结论,当然也可以是2 400米或其它高度以下。同样在第(2)小题判断阴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高的依据时,也无法说明参考答案中的结论。而上述两个困惑在试题信息中均无呈现,从提供的参考答案看,命题者默认阴、阳坡的单峰变化规律是一致的现象。笔者认为,这种默认有悖常理,容易造成学生答题失误。

2.对参考答案的疑惑

本题第(3)小题要求解释“阳坡地表温度高、穸鹊汀钡脑因,答案是“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让很多教师感到疑惑,“阳坡融雪早不是有更多的融水下渗到地下,使地表湿度增大”?怎么能解释阳坡湿度小?笔者认为,应表述为“阳坡融雪消融早结束,蒸发历时长”。第(4)小题问“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命题者提供的答案主要都与坡面面积的缩小有关,这在中学教学中很少涉及到,但从自然地理原理可以推出,植物多样性主要受气候条件(水热条件)的影响,在高海拔地区,水热条件均已无法满足多数植物生长也可造成阴、阳多样性差异缩小。所以,笔者认为答案中应增加“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水热条件趋于相似”内容,才与中学教学相吻合。

题与愿违,降低效度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I卷第11题)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12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11)该地可能位于:

A. 吉林省 B. 河北省

C. 山西省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篇10

今年考题重视对中学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太阳活动、大气运动、自然界的水循环、地质灾害、气候类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城市化建设、人口问题、工业布局、农业区位因素、土地资源开发、区域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等主干知识。每一小题都对应着《考试说明》中的四大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见表一)。

二、试题凸现的几大特点

1. 整体稳定,稳中有新。

今年试卷结构和题型、命题方向、考查能力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首先,题量上仍是11道选择题、两道综合题;第二,图表数量稳定,自广东2010年高考实施“三+文/理综合”以来,地理考题均设图表8幅(个);第三,保持了文字材料相对比较简洁,没有长篇幅的阅读材料,没有出现晦涩难懂的新名词的特色,利于学生节省阅读时间和便于理解。第四,在考查的内容上各个模块分配的比例相对稳定。第五,综合题方面,近三年试题中都是以区域为载体进行考查,第40题以世界区域大尺度范围为背景考查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第41题以中国局部小尺度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

当然,在继承往年试题特点的同时也有所变化、有所创新。

第一,选择题题组的变化。2011年有三个题组即4—5题、第7—8题、第10—11题,2012年只有一个题组即第10—11题,这样,就可以减少各题内容之间的“盘缠”,避免学生答题时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错误;同时也有利于扩大考查点的覆盖度,有利于考查学生知识的广度。

第二,模块分值上的变化(见表二)。必修模块分值有所减少而选修模块分值有所增加。

第三,在综合题结构和分值上的变化。2010年和2011年都是三个简答题,分值分别是23分、22分;2012年是四个简答题分值是32分,2012年简答题的数量、分值比重提高,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要求在提高(见表三)。

第四,信息呈现形式上的变化。2012年出现了景观图(第5题)和处理过的卫星遥感图(第40题)。这是前两年未出现过的。

第五,对学生答题的思维过程要求不断提高。2011年和2012年两年的综合题不少填空题通过读图说话就能直接生成答案,而2012年试题强化了地理思维过程,必须通过“读图-析图-知识整合”这样一个内化过程才能生成答案,也凸显了地理学科的“说理、推理”的理性思维特点。

2. 注重基础,考查主干。

今年试题所考查的知识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三大主题,涵盖了《考试说明》所规定的三个必修和两个选修模块内容。从各题设问角度和考查内容看,都力求立足本学科知识体系中核心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即注重考查学科基本原理、规律、主要观点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且不回避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不偏不怪。

3. 关注热点,学以致用。

试题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体现了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以及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课程理念。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地质灾害、鸟类自然保护区、城市发展、土地资源退化、临港新城建设、滨海地带开发等都是关系我们生活、关系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不少问题也正是当今广东省经济转型时期所面临的问题。试题始终贯穿“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这一主线,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体现出地理学科强大的应用价值和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4. 彰显特色,突出能力。

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区域性,其次是“地图语言”的特点。今年非选择题均以区域为载体来考查学生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第40题以加拿大西南地区为背景,考查了气候、地域分异规律、农业、荒漠化等;第41题以我国上海市为背景,考查了等值线、土地利用、工业布局、环境问题等,彰显了地理学科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色。另外,试卷包括三幅平面坐标统计图(其中一幅为折线图、两幅柱状图)、两幅区域图(其中一幅含有等值线)、一幅地理景观图,一幅示意图以及一些无图考图题,充分说明了“读地图、用地图”的学科特色。

试题对地理能力要求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几乎每一试题都对应考查《考试说明》中四大能力(见表一)。图表判析能力作为基本的学科能力覆盖了绝大部分试题,区位分析能力考查也“一枝独秀”,达26分,包括第10-11题、第40(3)题、第41(3)、41(4)题。

三、2013年备考启示及建议

1. 夯实基础。

今年试题难度系数约0.62,难度适中,但覆盖面大,以基础为主,重主干知识考察。故在备考中,尤其是一轮复习中,地理教师要紧扣课标要求和《考试说明》,重视对中学地理主干和核心知识的教学,重视学生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师抓点要准确,学生复习要到位。从今年试题内容看,地球地图、地形与地势、天气气候、地球运动、洋流、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口与城市、农业区位因、工业区位、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的评价与开发、自然灾害与防治等仍然是重点。只有夯实了这些地理基础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学生如何夯实基础还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方法指导。复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归类总结,理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分解细化复杂的知识点,用心里地构建出知识网络。

2. 重视能力。

教师在备考中要尽可能进行地理学科思维方法的梳理和优化,突出阅读地理图表能力、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专业术语进行表达的能力的培养。

地理图表是高考地理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理图表的分析应该成为学生经常性的练习。地理图表的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二是统计图表,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数值特征和相互关系,要学会统计图表的分析方法,特别注意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三是区域地图,综合题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从不同角度设计自然和人文地理问题,如果学生区域判读能力和区域综合分析能力到位了,那么,地理高考已经赢得了一半。

3. 强调规范。

在地理答题时能做到“字迹清晰、要点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表述准确、阐述完整”也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素养和能力。在高考地理阅卷中,笔者发现答题“似是而非、表述不清、用语不准,地理性不强,逻辑性差”等一系列问题的学生大有人在。所以,平时的地理教学要狠抓学生的语言表述上的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文字表达要准确、严谨、简洁,使用科学规范的地理名词、地理学科术语,有地理性特点;其次要逻辑层次上的规范,按照一定的顺序作答,要先主后次,要点分明,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再次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因题作答,学会从题目信息中选择关键词,整合所学知识作答,不能胡乱凑数,随便照搬平时的一些模式语言或自己口头语言,体现答题的针对性。

教师特别要重视考后的讲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反复推敲、琢磨,比较老师给出的答案,不断纠偏、不断总结。教师也可把那些审题不清、张冠李戴、词不达意的答案在班上“晒”出来,一起分析其错误的原因,杜绝一些共性错误的出现。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的反复训练,才能突破答题不规范的瓶颈,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以提升地理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