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3-08-14 17:4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与法治实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德与法治实践报告

篇1

[关键词]初中道德法治课;作业;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530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巩固运用道德知识,提高思辨能力,培养道德情感和意志,增强法治意识,落实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布置道德与法治课作业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与教材配套的辅导练习,其一般以书面作业形式呈现。此类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主要依据考试形式进行设计,ρ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掌握和解题能力提高有一定帮助,但忽视道德与法治课是注重体验和实践的课程,作业对象面向全体学生,缺少对个体差异的关注,有着明显的应试痕迹。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品行发展的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实际需求出发,创新设计各种类型的作业,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实践型作业

道德与法治课实践型作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转化为行为的重要途径。实践型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结合所学知识,深入实际生活,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品德情感,培养法治观念,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增强实践能力。实践型作业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在实际生活中,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例:请每个学生按照学号次序,每天利用晨会时间,轮流到讲台前大声地用“虽然……但是……”表述自己。

解析:这是学习《悦纳自我》(苏人版七年级)后的实践型作业。作业看似简单,但是对有严重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来说,完成这样的作业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意志。通过这样的尝试和体验,学生有了面对自身缺陷与不足的勇气,告别自卑,走向自信,在生活中能够逐渐做到悦纳自己,这正是道德与法治课作业所要实现的目标。

二、探究型作业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个体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由接受型学习转变为探究型学习。探究型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自身活动或社会生活中的已有知识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收集材料信息,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对学校围墙外的河流进行污染调查,查找污染严重的原因,寻找解决污染问题的途径,形成调查报告

解析:此项作业是学习《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苏人版八年级)后的探究型作业。学生从已发现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学生在享受完成作业乐趣的同时融入生活,了解社会,锻炼实践能力。

三、阅读型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型作业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各种文本、音像、网络信息等学习资料,以深化学生道德认识、培养学生法律情感的作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掌握的知识,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文化积淀,解释和建构阅读的内容。

例:请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登录土豆网观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并撰写500字的观后感。

解析:学生在学习《爱我中华》(苏人版七年级)这一单元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因此当学习内容涉及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时,感到乏味、吃力。学生通过阅读,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了新的了解,对中国发展道路抉择,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新的认识。

四、自主型作业

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各种水平的学生在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感兴趣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的学习。”教学行为应该建立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和起点上得到最优、最大的发展。因此,作业不能是统一的要求和任务,教师更不应该是作业的主宰者,作业不能只体现教师个人的意志和行为。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主体意愿,设计自主型作业,力争让每一个学生轻松地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体验成功的快乐与满足。

篇2

河南了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文件中明确指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不是主要依据,除学业水平考试外要考察综合素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校老师要把学生在校的一切相关内容记录在《河南省初中学生成长纪实报告》相应栏目中,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务求真实,有据可查,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

洛阳中考科目、内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的范围。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七个科目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科目实行开卷考试。

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管理,由省教育厅明确统一要求,各省辖市(含省直管县、市,下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艺术(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也要进行考核,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相关特长表现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在考试内容方面,将依据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与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

洛阳中考时间安排

【重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录取计分科目包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总分8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20分,物理、道德与法治每门70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每门50分,体育70分,理化生实验三科满分30分。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和艺术(音乐、美术)等未纳入中招录取计分科目的课程,考核成绩原则上以等级呈现,具体等级要求由省辖市统一规定。经教育厅批准的地区,也可以选择部分科目,统一组织考试,并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中考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将要远去,未来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将会越发完善与成熟,同时意味着学生的课外生活会越发丰富。

此外,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规则,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高中阶段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的相关要求应在招生前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初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篇3

河南了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文件中明确指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不是主要依据,除学业水平考试外要考察综合素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校老师要把学生在校的一切相关内容记录在《河南省初中学生成长纪实报告》相应栏目中,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务求真实,有据可查,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

安阳中考科目、内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的范围。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七个科目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科目实行开卷考试。

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管理,由省教育厅明确统一要求,各省辖市(含省直管县、市,下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艺术(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也要进行考核,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相关特长表现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在考试内容方面,将依据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与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

安阳中考时间安排

【重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录取计分科目包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总分8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20分,物理、道德与法治每门70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每门50分,体育70分,理化生实验三科满分30分。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和艺术(音乐、美术)等未纳入中招录取计分科目的课程,考核成绩原则上以等级呈现,具体等级要求由省辖市统一规定。经教育厅批准的地区,也可以选择部分科目,统一组织考试,并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中考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将要远去,未来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将会越发完善与成熟,同时意味着学生的课外生活会越发丰富。

此外,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规则,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高中阶段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的相关要求应在招生前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初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篇4

陈仓初中是区教体局直属的一所省级示范初中,是区委、区政府异地新建、高点定位、高起点建设的一所现代化学校。2015年2月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45亩,总投资3926万元,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1995人,教职工127名。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陕西省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要求,结合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深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进一步发挥考试评价对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从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基础教育育人质量等长远目标出发,努力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科学合理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科学评价,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坚持公平公正,发挥考试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全市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三、考试科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全部科目,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13科。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以及地方课程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四、考试方式

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等科目实行闭卷笔试方式;道德与法治实行开卷笔试方式;“体育与健康”的体质健康实行现场考试方式;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和信息技术实行现场操作考试方式;音乐、美术实行过程性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五、考试分值与时长

1.八年级下学期笔试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长:

生物60分,时长60分钟;

地理60分,时长60分钟。

信息技术和生物实验操作各10分,考试时长各15分钟。

2.九年级下学期笔试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长:

语文120分,时长150分钟;

数学120分,时长120分钟;

英语120分(其中听力考试30分),时长120分钟;

物理80分,时长80分钟;

道德与法治80分,时长80分钟;

历史60分,时长60分钟;

化学60分,时长60分钟。

体育与健康60分,其中体育课成绩占10分,平时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情况占5分,体质健康现场考试成绩占45分。

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各10分,考试时长各15分钟。

六、考试时间

依据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进行,时间为三天。第一天上午考试科目为语文,下午考试科目为英语;第二天上午考试科目为数学,下午考试科目为物理、道德与法治,考生为九年级学生。第三天上午考试科目为化学、历史,考生为九年级学生;下午考试科目为生物、地理,考生为八年级学生。

体育与健康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4月底前进行。信息技术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5月上中旬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5月上中旬进行。音乐、美术的终结性考试时间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课程进度并结合实际安排。

七、命题制卷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笔试科目使用全省统一命题,由省教育厅指定印刷厂制卷,试卷和答题纸符合网上评卷要求。

八、成绩管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笔试科目的成绩采用试卷原始得分登记,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体育与健康考试现场给出成绩,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等级呈现方式为A(优秀)、B(良好)、C(合格)和D(不合格)四个等级。

所有操作考试科目现场给出成绩,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分为A(合格)与B(不合格)两个等级。

音乐、美术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分为A(合格)与B(不合格)两个等级。

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管理制度,考试成绩及时、真实记入学生档案和学生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确保每个学生的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情况和数据全面、准确。

九、成绩应用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义务教育初中学生毕业证书发放的主要依据。对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成绩合格的学生,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发给义务教育毕业证书;对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学科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发给义务教育证书。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学科成绩不合格者,可以申请参加下一年该学科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后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发给义务教育毕业证书。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每个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成绩合格,方具有当年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基本资格。所有非应届学生参加同一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次数不超过两次。参加两次学业水平考试,以当年成绩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基本依据。

市、县区教研部门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试题质量和学生的答卷情况进行认真、全面、客观分析研究,评估学科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形成诊断和指导学科教学的报告,指导初中学校教学工作。

十、组织管理

在省教育厅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工作。

市教育局负责制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各县区教育局做好政策宣传、考试组织、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审验发放等工作。

市考试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考和网上评卷。

信息技术、生物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由市考试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各县区教体局具体实施。

体质健康现场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各县区教体局具体实施。

音乐、美术科目由县区教研部门制定考试标准,各初中学校组织实施。

篇5

【关键词】道德法律化 中华法系 现代法治

道德法律化对维护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到了近代,在欧风美雨面前,中华法系解体了,中国法律走向了移植西方法律的道路。道德法律化也因而遭到世人的痛批。但是,这也引发了许多的问题:一方面移植来的法律制度因不适应中国的“德治”文化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另一方面道德和法律分离,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和维护而显得软弱无力。因此,怎样借鉴中国的道德法律化传统,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法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法律道德化是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的需要

自近代西学东渐、法治转型以来,随着道德法律传统被摒弃,出现了很多道德问题:行人看见有人落水,见危不救;医院看见病人没钱就不给予治疗;拾到金钱拒不归还,以侵占罪惨淡收场……,这些情形不断在我们的生活里重演。据2010年1月24日《参考消息》载:一老人在吉林游玩,不慎在一家小店铺外滑倒。店主看到老人滑倒却视若无睹,连声问候的话也没有。……中国某网站过后作了调查,有近13万名网民参与。其中,62.54%选择“绝对不会(扶老人),怕惹麻烦”;33.45%认为,应该先理性判断,再作决定;仅有4.01%觉得应该扶老人,认为“这是起码的公德”。①

为何只有4.01%的人觉得应该扶起倒地的老人,而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袖手旁观?现行的法律制度应该负很大的责任。一方面,现行法律并没有对见死不救、见危不救、见难不救的现象给予惩治的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在司法中,对如彭宇这样的见义勇为者却给予不公正的判决而导致恶劣影响。大多数人不是“不愿扶”而是“不敢扶”,不扶没责任,扶了吃“官司”,在事实不明的情况下,法官往往对见义勇为者给予“有罪推定”,使得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屡见不止。这就使得英雄越来越少,老人倒地没人援手也就不足为怪,很多媒体都转引了网友的话:“彭宇案一纸判决,让中国道德水平倒退30年”,②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损害了人们的道德水准,也降低了法律的神圣与尊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制度,就必须通过道德法律化努力消除义务与权利、义务与幸福的二律背反现象,把道德的善与法律的威严相结合,达到既能使公民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又能建立普遍良好的社会秩序,使社会整体文明得到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为道德法律化提供文化积累和经验支持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儒家的伦理道德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其中“仁”和“礼”是其道德的核心内容。秦汉以降,儒家的礼教思想成为中华法系的主流核心思想。儒家在吸收法家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礼法结合、礼法一体,德立刑辅、明刑弼教的格局,中国法治走上了道德法律化历程,主要有四种形式:

在法律指导思想上,德法相依、德主刑辅。“德主刑辅”思想是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核心,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德教化则能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刑罚只能惩戒邪恶,而道德教化在治理国家时更加能够笼络人心。相比之下,德政的功能更能治本。因此,“德主刑辅”的思想长期影响着中国的封建立法和司法活动,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立法上,“引礼入法”。引礼入法,就是将礼这种道德规范引入法律,赋予法律效力,礼即为法律。它不但使法律成为所谓“最低限度的道德”,还要使法律成为实现德化天下的至善目标的手段,不但在形式上消除了法律所独具的形式和技术上的独立意义,还从本体上消除了法与道德的争论,增强了法律的道德权威。

在司法上,春秋决狱,以心论罪。原心论罪则在司法活动中引入了道德评判,强调以动机考察犯罪,在兼顾事实的同时,注重动机。在司法实践中,以缜密而且符合人情的理念分析经义和事实,合乎理性的要求,尽量寻找经义与法律制度的最佳结合点。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皇帝司法权的滥用。

在法律的功能上,明刑弼教。中国传统法文化极端重视法律对道德的维护,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就严惩“不孝”罪,所谓“夏刑三千,罪莫大于不孝”,强调法律对家庭伦理道德的维护,刑罚成为推行德和礼教的手段。古人所谓“明刑弼教”,实质上即以法律制裁来推行礼教,维护伦常。

总之,法律道德化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内容,对维护传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即使对中国法文化持严厉批评态度的孟德斯鸠,也认为:“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就是因为严格遵守这种礼教而获得‘成功’的。”③今天,我们讨论道德法律化,不是要恢复到“引礼入法”和“原心论罪”的时代,而是要借助道德的法律化来维护那些与我们生活有着至关重要意义的道德,提高道德实践的水平,为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现代西方道德法律化的启示

其一,西方在法律领域中大力推行道德法律化,在立法者看来,把本来属于道德层次的要求,变为法律规范,将有助于道德规范的推行,有助于国民精神境界的提高。

其二,这些道德法律化的条文是按照“常人”标准设立的,所要求的是一般人、普通人、百姓大众做得到而又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按照诸如“大公无私”、“大义灭亲”、“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等“圣人”标准设定的,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

其三,这些道德法律化的条文不与人权保护的条款相矛盾,对私人的人身自由和人身权利并不构成侵害。这些条款谨慎规定“对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但恐自己或近亲属受到刑事追究而不报告者除外”的情况下才要求履行。

秉承传统,借鉴经验,立足实践,推动现代法治进程

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表明,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以损害道德为代价,道德和法律是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的指引下,推行道德法律化,有利于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实现道德法律化,应做到以下诸方面:

推行道德法律化,加强道德教育和制度化建设是前提。道德规范能否被法律化主要看它是否反映大多数人的公平正义观且为大多数人知晓,否则就难以上升为法律或者难以达到法律化的预期目的。因此,应在全体公民中进行基本道德教育,积极推进道德规范制度化建设,使得道德规范明确化、具体化、规则化,具有可操作性,为其能够上升为法律规范做准备。

推行道德法律化,严格履行法律程序是关键。道德规范不能直接转化为法律规范,必须借助严格的法律程序,才能完成这种转化,正当的法的程序被看作是现代法治的基石,既体现了法律的工具价值,也体现了法律的道德价值。在道德规范向法律规范转化的过程中,应严格履行其提出、审议、讨论、表决、通过、公布等程序,使道德法律化过程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法律对道德的吸收要本着低层次的原则。道德法律化并不是将所有的道德法律化,只是将较低层次的道德法律化。低层次的道德可以通过立法用强制力量使之得以实现。而对高层次的道德则主要体现了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精神层面的追求,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一种向往,是不可能法律化的,否则容易超越现实社会关系的状况,无益于对社会关系的规范和调整,将会导致精神生活领域内的专制主义的产生。

道德法律化要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相结合。西方国家在道德法律化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履行道德法律化的义务,是以公民的个人、家庭及第三人的利益不受损害为前提的,西方的道德法律化条文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人权的基本尊重。因此我们在推行道德法律化的过程中,要把道德的义务性、法律的强制性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相结合,使得道德法律化的设计更合理、更科学。

通过立法,建立道德回报机制。道德行为的付出,都是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的,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④道德都是功利的,如果离开了利益谈论道德问题,则是空洞的、苍白的、甚至是危险的。道德回报机制的构建是道德关系维持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伦理正义的必然要求。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总之,道德法律化是传统法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西方法律现代化实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应传承传统法文化中以民为本,重视亲情、诚信等基本道德与伦理的精神,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明作出贡献。(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注释

①杨永欣:“扶起摔倒老人 唤起社会良知”,《参考消息》,2010年1月24日。

②杨亮庆,缪媛:“人们为何不敢扶起八旬老人”,《中国青年报》,2010年1月16日。

篇6

关键词:见死不救 道德 法律 正义

“小悦悦”的死,让国人对“围观”的祸害之认识有了些许深入,从而促使法律界对“见死不救”行为的再一次讨论和反思。十八个人竟然不醒于淋漓的鲜血,对一个垂死挣扎而又即将逝去的生命,没有做出任何的表示,哪怕是哀悼。他们都走了,一个也没有留下来,带着他们的冷漠,自私和对生命的无视走了。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公正的评判这十八个路人“见死不救”的行为呢?所有的观点可以概括成两类:一是“见死不救”属于道德问题,由道德规范调整;另一类是“见死不救”应该纳入法律范畴,对该类“围观”的路人课以法律责任。

一、见死不救“德治”还是“法治”

道德规范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1]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同属于社会行为规范,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及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道德规范调整的内容侧重于行为主体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其思想的调整而影响、纠正其外部行为,最终实现社会控制;而法律则是直接对外部行为发出指令,要求主体调整其行为。

1、法律与道德本质上的联系。从本质上看法律和道德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指如果法律违背了主流道德观念,那么其就会因丧失了法律的本质而不再是法律,也即“恶法非法”。“见死不救”问题讨论的核心内容是指不具有法定救治业务而有能力救治垂死者的任何人,其不作为而故意放任对方死亡的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众所周知,见死不救是非善的,不道德的。《孟子》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即不忍人之心,即不忍心别人受害之心;《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思也正如西方《圣经》所示:天下的子民都是兄弟姐妹,要相互亲仁友爱。但是我国现行的法律并没有规定路人的法定救治义务,相反由于法律规范的不完善,致使许多履行道德救治义务的人其行为未得到法律的支持反而被法律课以责任。

2、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的关系。波斯纳在谈到道德规范强制力时,认为道德规范属于社会控制的手段,道德是一套“我们对于他人,而不是他人对于我们”的义务规范,道德义务是在没有强制力的条件下靠人的自觉履行。[2]自然法学派代表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中开篇就对两种道德做了区分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富勒认为“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是道德两种显而易见的区分,前者是从社会契约的最低点出发,它确立了使有序社会成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会得以达致其特定目标的那些基本规则。后者则是人们对至善的追求,愿望的道德仅仅一般性地描述了我们应当追求的完美境界。[3]那些努力去实现“愿望的道德”的人们,会得到赞许;而不追求“愿望的道德”的人也不会遭到谴责。因而富勒的观点是认为“愿望的道德”是不能转变为法律的。博登海默也同样认为道德规范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社会有序化的基本要求,比如避免暴力和伤害、忠实的履行协议、协调家庭关系等;另一类道德规范包括那些极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仁义、慷慨、博爱等。博登海默同时认为第二类规范是不能转变为法律规则的。[4]

3、道德与法律在功能上的关系。法律与道德都是实现社会控制的手段,两者在功能上具有互补关系,相辅相成。庞德指出法是依照一批在司法和行政过程中使用权威性的法令来实施的高度专门形式的社会控制。[5]而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以建议性或倡导性的形式来实现社会控制,其具有柔性非强制的性质。社会规范的功用在于减少暴力、偏执等伤害社会的事件和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善的本质就是满足各类主体的各种需求。当一个人处于危险或者濒临死亡的状态,那么他的需求就是维护他的生命权。他的这种生存需求首先由造成他处于此危难处境的主体来满足,肇事者必须承担施救义务。现行法律也明确了此类肇事者的侵权责任和刑事责任。正是“见义勇为”得不到受害人的感恩,反遭诬陷,同时法律也无支持“见义勇为”的规定,使得“见死不救”成为许多人在他人危难时的行为规范。

许多评论认为道德规范已经失去规范作用,必须将见死不救行为纳入法律规范的范围,甚至成立“见死不救”这样一个罪名,让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来实现社会控制。自古以来,法律与道德共同维系者社会的秩序,使见义勇为成为常态;见死不救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现象其必有一定原因。要让社会回归常态,就必须找到产生非常态的根源,而不是简单的成立一个罪名来以暴制暴。见死不救的根源在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法律在行为人见义勇为而被冤枉的时候无能为力。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以法律事实来决断案件,对于客观事实法律只能无限的接近,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情况常有发生。所以,完善相关见义勇为者保护的法律制度是维护社会安全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法律与道德是社会中不同的控制规范,二者调整的范围有重合,也有各自专属的调整对象。见死不救专属于道德范畴,人们对这种行为可以从道德上进行非难。见义勇为这种高尚的道德义务是不能转变为法律义务,不能追究见死不救者的法律责任。

二、道德规范“见死不救”以实现正义价值

“正义变换无常、随时可以呈现不同形状并具极不相同的面貌”,博登海默认为正义的内涵不是单一的,其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规定性或含义。苏格拉底认为正义是“各得其所”,每个人做其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正义。在一个国家中,智慧者治理国家,勇敢者守卫疆土,普通百姓有节制而不逾矩,这种和谐的状态就是正义。

1、人性恶为基础的正义观容忍“见死不救”。西方法律文化是以人性恶为基础的,基于人性恶的假设,人们都好利恶害、都是利已主义者。现代法治理念要求公民的行为只要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利益和公共秩序,就有其天然的存在合理性;只要不妨碍他人自由,就不应该受到限制,即所谓“法不禁止即自由”。现代社会,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主要有两种手段:道德和法律。道德以利他为原则,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能产生作用必须以人具有高尚情操为前提。按照人性恶的观点,既然人生来就是恶的,高尚道德之人自然是不存在的,依靠道德这种自我调节的方式就很不现实,不足以制止社会的混乱,因为一旦这种方式对自己的利益造成威胁时,性恶之人将对之置之不理,因此道德规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很弱。所以为了防恶,维持社会的存在,必须人为的制定一些条条框框,而且必须采用强制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律。既然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那么其见死不救之行为就称不上不正义,是合乎人之天性的。而且如果法律引导得当,人是会自觉的遵守见义勇为的道德规范,救他人于危难之中。

2、见死不救罪不符合保障人权原则。现代法治国家纷纷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我国也不例外。法治的精神要求惩处恶的程度不得超过恶本身的程度,也就是要符合“比例原则”,否则就是滥用刑罚。当一个人处于危难之时,首先应承担责任的必当是导致危险的人。造事者或者通过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见死不救者的救助义务是道义上的,是补充性的,只有在第一责任人不履行义务的条件下,其出于对同类的同情和对自己相同境遇的被救助期待而自觉的救助对方。在造事者这第一责任人没有履行救助义务造成他人危险的情况下,其他人只有道德救助义务。因为生命或者自由对于每个人都是第一重要的,而且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怎么能为别人“行为”而承担如此严重的责任而被剥夺自由。每个人当且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出于过失原因不作为,再加上他人现行加害行为共同作用而危及他人生命,其承担的责任也只能是道德责任而不能严重至涉嫌“见死不救”罪。笔者认为刑法惩处的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对于见死不救这种间接行为,不宜入罪。见死不救入罪,首先其就违反了保障人权原则,会侵害第三人的相关基本权利。

三、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以规范“见死不救”

笔者认为虽然“见死不救”不入罪,但是法律也不能坐视不管。法律与道德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应当通过完善社会法律制度来有效地提高整个国家的道德水平和维护社会秩序。

1、将见死不救行为纳入治安处罚法的范围。刑法规范的是严重违秩序的行为,治安处罚法规范那些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见死不救这种行为虽然是不道德的,但是我国的法律也应旗帜鲜明的反对,应当以某种形式来否定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我国治安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那么处罚见死不救行为就是应有之意。治安处罚责任形式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四种,笔者认为只要对见死不救的行为人进行警告就可以到达其弘扬道德的立法目的。但是同时也要通过其他立法以强化“警告”的效果。

2、在社会征信法律制度中规定将个人“见死不救”的行为记录纳入征信数据库。所谓“社会征信制度,是指征信机构,依法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主体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 加工、储存,形成信用数据库,以便为需要相关信息的交易对象提供信用记录档案服务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据了解,在美国, 人一出生便给予社会安全号,该号终生不变。美国人几乎人人都要和银行打交道,而任何银行、公司或业务对象在与对方进行 商业往来之前,都必须要求对方提供一份资信公司做成的信用报告,一旦你有不良信用的记录,将在7年内不得在报告中抹去,这会对其贷款和生意带来极大的障碍。因此,人们视信用如生命。我国目前由于没有建立社会征信法律体系,给一些道德不良者提供四处行骗之机,而使正常的商业活动步履维艰。

3、法律保护见义勇为者,倡导社会公德。首先,司法实践中应该严格把握证据标准,对于在民事赔偿案件必须严格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和优势证据标准。在原告方没有充足证据的条件下,不能反过来让见义勇为者来证明其没有实施侵权行为,因为法律不得要求行为人自证其罪。同时在证据制度中应该明确规定救助行为不能作为救助方承担赔偿责任的证据。[6]实践中,救助人垫付医药费等类似救助行为,不应该认定为是侵害被救助者的证据。如此,救助方就不会因为担心被反诬而放弃实施救助行为,法律则鼓励了社会救助。其次,应该保护受到伤害的见义勇为者。“英雄流血又流泪”这种悲剧多有发生,没有法定义务的救助人出于公益心而伸出援手,结果导致自己伤残。由于救助别人可能带有一定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却要由自己承担,这样我们就会因为成本太高而不再愿意伸出援手。那么国家可以建立一种可以分担风险的见义勇为基金制度,通过这样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使救助者在实施救助时无需考虑风险。另外应当立法保障见义勇为者可以向被救助人请求一定的补偿。我国民法中的无因管理虽然被赋予了此类功能,但是由于我国道德规范一直提倡无偿救助,使此制度在保护救助者问题上爱莫能助。可以在见义勇为立法中详细规定无因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公丕祥.法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34.

[2][美]理德.A.波斯纳.法律和道德理论的疑问[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45.

[3][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

[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18.

[5][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沈宗灵,董世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2.

篇7

[关键词]行为主体;信用;道德;法律;价值

[作者简介]张子政,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讲师,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硕士研究生,山东临沂276002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l一0016―03

道德和法律虽然存在着内在的相关性,但自法律从道德体系中分化出来后,二者各自遵循自身的规律,发挥着其功能,在发展中产生一定的差异,表现为道德以其说服力和劝告力提高人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律以其强制力规范人的行为。道德和法律的这一作用的方向性的差异,说明了只有用二者的整合力量才能使行为主体在信用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益。建设和谐社会,使信用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良好道德规范,需要道德和法律力量的互补和凝聚。

一、用道德和法律规范力量促进行为主体树立信用意识

“信用”作为一种规范存在并起作用,它应该由其内部诸要素和各系统的相互协调而运行。其中,信用意识是行为主体在行动和即将行动中应首先具备的,这是他的活动是否具有信用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决定信用行为选择是信用行为发生前的思维过程,它是行为主体在一定信用意识支配下,在不同行为后果之间进行取舍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也就是行为人除了适应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外,还要树立诚实守信、明理的意念,具备产生信用的思想素质。这里所说的思想素质既包括着伦理道德,也含有法律意识,即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态度、认识、观念、信仰和评价的总称。道德对信用意识的规范约束通常是通过社会舆论的制约,通过内心信念等手段,以唤醒行为主体的良知、荣辱心等,来决定其行为活动的道德心理机制。法律对行为主体的信用意识的外在规范,是通过其制定、规定和实施来影响行为主体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在法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守信观念。道德与法律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形成规范合力共同决定着信用意识的选择和取舍。

二、用道德和法律规范推动行为主体的信用行为

信用行为是活动主体在人际交往、经济活动中能否产生诚实守信效果的关键环节。信用行为的过程是道德规范起重要作用的发展和延伸。中国人民大学罗国杰教授在《伦理学》一书中,对“道德”的界定为――“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照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从道德的功能来讲,它是在揭示道德内部诸要素的有机整合及其相互关系的道德结构的基础上。所展示出来的对信用行为主体所产生的功效和意义。一方面,从道德规范性来看,它要求行为主体在活动中应该使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协调一致,把信用作为一种约束个人天性、个人片面行为的内驱力。另一方面,从道德的外化来看,通过树立道德理想、道德榜样和进行道德批评,道德的激励功能使行为主体对他的行为方向进行调整和控制,并监督着行为方向的发展,对符合信用要求的行为给予自我鼓励,对失信行为加以自我调整和制止,从而端正自己的行为方向和方式,实现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价值目标,体现出理想人格,达到抑恶行善的目的。这种过程的发展构成了行为主体活动的内在动因。

信用行为的过程也是法律规范起重要作用的发展和延伸。法律对行为主体既有静态的行为规范要求,也有动态的行为规范约束,在动和静的状态中维系着法的运转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为人们的信用行为提供适当的行为模式与准则,促进行为主体的信用行为产生良好的个人和社会效果。法律之所以能够帮助人们在自己的行为或活动中获得最佳的实际效果,原因之一就是靠其权威性、强制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特征对行为主体的行为进行规定,指引人的行为,同时行为主体可以采取合法或不违法的行为方式作出相应的法律行为和非法律行为,保证信用的有意性,这为信用行为获得效益创造了前提性的法律条件和保障措施。法律对行为主体的行为进行指引,运用“授权性法律规范、禁止性法律规范和义务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禁止、必须做什么或者告诉人们无权、不得做什么,这既是法律规范的首要目的,也是对行为主体在活动中如何做到行为信用的规范性要求。法律通过其规定和实施来影响行为主体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他律意识,引导行为主体向着法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保护他人免受失信行为造成的侵害,另一方面通过法律强制性的惩戒,使那些尚未具备自律力、不能自觉遵守信用准则的人放弃、改变其失信的行为,养成信用行为。这种实践过程成为行为主体活动的外在动力。

因此,要使道德与法律规范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行为主体的信用行为。

三、运用道德和法律规范标准对行为主体的信用价值进行评价

信用评价是信用结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他人借助于道德和法律对行为主体的信用后果及所产生的影响的价值判断,并通过道德与法律等规范力量来实现的活动。从这一意义来说,信用评价包括道德信用评价、法律信用评价和其他规范的信用评价。

道德信用评价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道德准则,借助于社会舆论、习惯准则和人们的内心情感等手段,对行为主体的信用行为、信用后果及影响作出是非、善恶的理性判断,以达到“实现信用”的目的。道德信用评价通过认识、判断、反省、实施的功能,实现行为主体对信用规范、信用原则的内化和自身对信用意识与信用素质的行为外化的统一,实现行为主体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目标。道德关于对行为主体的失信行为问题还体现出一种道德制裁的功能,也就是通过道德以评定行为是“善”是“恶”而规定要作出类似的行为或禁止作类似的行为来影响行为主体的精神和思想观念,强化出道德系统中准则规范以内心的命令、舆论的压力和传统习俗的约束作为制约失信行为的重要力量,使行为主体自觉地尽到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受到社会的道德信用评价的同时,行为主体依照自己的内心信念对自己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已经完成的行为的动机和会出现的后果进行主观的评价与判断,实现被评价者与评价者的有机统一,也就是所说的“行为反思”、“行为自律”的过程。总之,他人与社会的道德信用评价与行为主体自身的道德信用评价共同作用、彼此协调,即把道德信用评价的外在要求和行为主体的内在认识尺度的力量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行为主体的

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

法律信用评价是指依据法律价值准则、法律信念等标准对行为主体的信用行为及其所产生的实质成效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它的对象包括行为主体与受信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行为主体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法律信用评价的标准在于判断行为主体在活动中维持与受信者的利益以及行为主体与社会利益是否平衡。在法律信用评价中要求信用行为主体尊重他人和社会利益,从尊重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角度出发,不得损人利己,不得为了自己的目的和利益而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法律信用评价亦应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标准来判断行为主体是否为守信的行为。从法律信用评价的主观方面说,应根据行为主体的外部行为看他有无可能或有无目的而导致失信的故意或过失来推知其内心状态。从客观方面说,要看行为主体失信行为是否造成了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损害或可能造成损害。法律信用评价主要包括对行为主体的信用行为和行为后果及影响进行定性和处罚的过程,也就是法律能根据自身功能对行为主体的行为是否违背信用、并违法而造成他人或社会受损害作出判断及对其危害后果的处罚。

四、整合道德和法律的力量构建信用制度保障行为主体信用价值的实现

信用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行为主体的信用制度(即为记录、证明和查验行为者的信用状况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约束力的一系列个人信用行为规范的机制)的保障。在人们广泛交往的法治经济条件下,信用需要法律制度的制约和保障,也可以说法律规范是构建信用制度的基础,否则,信用制度建设将成为空话。另外,建立信用制度还需要根植于一种具有自律力的土壤,即行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行为。实现信用价值,构建行为主体的信用制度离不开道德和法律的整合力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加强道德教育,为构建行为主体的信用制度提供社会伦理基础

加强信用道德教育,提高行为者的信用意识。从根本上说,信用属于道德范畴,是扎根于人们内心的观念和意识。优化信用舆论环境,让信用环境对个人信用观念的培养和形成产生重大的示范效应,以道德的自律和他律作用,让行为者既自觉接受良心的制约,又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的约束,从而以严格的信用观念约束个人的自身行为和信用行为,提高行为者的荣辱观念,在内心深处形成崇尚道德的习惯,把守信变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二)加大法律规范力度,为构建行为主体的信用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自身利益的内在驱动下仅靠道德来约束其行为是不够的,也容易作出背信弃义的选择和行为,这也说明了还必须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把法律的约束作为信用行为的第一约束力。信用法律环境的确立能够使信用评价者的征信数据的收集做到快速、真实、完整、连续、合法和公开取得。要制定与个人信用制度有关的法律法规,如《信用信息公开法》《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名产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并用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行为者的信用行为,对那些在活动中违信用法律、法规者,要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应当的处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要强化信用执法力度,规范社会信用行为。比较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应由以下基本内容所构成:明确行为主体的信用管理部门,界定其性质、职能及权限;规定行为主体的信用数据开放的类型及范围;明确行为主体的信用征信制度、作用及准入标准和退出通道;规定行为主体的信用调查报告的使用条件及范围等。

篇8

关键词:法律素养;大学生;法治精神;期望理论;归因理论

随着国家依法治国思想的深入,公民法律素养的培育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大学生是社会精英的主要来源,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对弘扬法治精神至关重要。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显得格外迫切。随着依法治校的深入,高校在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置就显得薄弱,传统的培育机制效果不佳,我们必须寻找更为有效的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模式。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针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较少,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将法律素养作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国外大学的设立以法律为基础,所以国外研究更注重制度层面的研究;苏振芳等学者认为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跟国内的恰好相反,他们更多的是隐形教育,法律素养的培育融汇到生活中,而国内更多的是显性教育,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主要是在课堂上。国内关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研究也不多,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等方面。吴敏英、马丹(2008)指出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意义:第一,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第二,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第三,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是“基础”课程的根本任务。韩益凤、陈玉祥(2011)认为大学生法律素养存在以下问题:大学生法律知识认识不足认;缺乏法律认同感;缺乏相应的法律实践能力。邓辉(2008)认为高校要改善法治教育的模式,同时分析了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对自身的意义。陈毓(2009)认为高校应该从法治教育向法治教育转变,改变传统的法制宣传模式,以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为重要目的。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内涵

大学生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整个社会新思想、新科技的领先者,是由国家有计划、有目的培养出来的贮备人才群体。大学生法律素养主要是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大学生逐渐培养并显现出来的懂法、守法和用法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侧重于法律意识在大学生内心的份量以及对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大学生通过后天长期努力而习得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大学生法律素养既有内在层面与外在层面,如法律理念、法律维护;又有感性层面与理性层面,如法律情感、法律评价;还有静态层面与动态层面,如法律期待、法律行为。大学生法律素养分为三个基本的结构,以懂法为培养素养的基本条件、用法为落实素养的核心、信仰法为奠定素养的灵魂。

三大学生法律素养发展的内在动机和外部诱因

1.内在动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侧重于在大学生内心培养法律意识以及对法律知识运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后天努力学习而形成的,期望理论认为:动机是指期望得到某些东西,或者企图躲避某些讨厌的事物。我们还期望通过某些途径或手段来达到我们行动的目的。目标是动机的决定力量,要高标准才有最高的成就,不过这个目标一定要是自觉提出的,而且要求具体。我们可以用期望理论来解释大学生发展法律素养的理由,一方面大学生通过提升法律素养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培养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知识可以避免各种法律风险,比如降低犯罪的可能性,也就是躲避自己所讨厌的事情。因此,大学生采取的一切发展法律素养的行为的动机在于可以达成自己目标或避免某些风险。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就必须让大学生对自己提出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越具体越好,当然要较高的标准。首先,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各种活动去激发大学生对自己提出目标,这个必须是自发的,并且要具体,比如,我希望以后成为企业高管、营销总监,我希望提高我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我希望提高人际交流能力等等。由于不同人价值需求不同,所以合理制定目标就显得格外重要,引导大学生科学认知自我和社会,制定合理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将目标具体化,让学生保持适当的期望值。其次,需要将目标和大学生的行为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明白他们的行动能够达成他们的目标。比如邀请知名校友来和同学们交流,增强学生们努力行动的信心。如果大学生把发展法律素养的行动根本不和自己的未来目标联系起来,这样他就缺乏足够的动机,比如一个大学生认为法律应该是法律执业人员的事,他的目标就是以后在实验室做科研,这样他对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行动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无论是上法律课程,观看法制节目,参观普法基地等对他就显得作用不大。

2.外部诱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不能用驱力降低的动机理论来解释所有的行为,外部刺激(诱因)在唤起行为时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应该用刺激和有机体的特定的生理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动机。大学生对发展法律素养产生内在需求,我们可以通过需求强度控制来培育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但是,许多大学生对自身的需求不了解,他们的很多行动都不是基于自身需求,而是外部的诱因。比如,宿舍同学其它同学都去参加模拟法庭的活动,某位同学对此没有任何兴趣,由于受室友影响,他也极不情愿去参加了,尽管兴致不是很高,但也收获不少法律知识。

四大学生法律素养发展模型

在内部需求和外部诱因共同作用下,大学生产生法律素养学习的动机,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他们会进行学习行动,通过将学习结果和期望目标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满足自我需求,如果从这一学习过程中能获得自己满意的价值或者避免自我利益的损失,大学生们将会获得较大的满足感,这中满足感会反馈回来为下一个循环提供参考。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发现有关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研究较少从激励理论角度来分析,这一模型的构建有助于帮助提供更好地决策建议。模型理论假设:

1.人性假设。本模型是基于复杂人和理性人假设。成人的教育与未成年人有较大的差别,尽管“经济人”假设受到诸多质疑,但对人性的假设是许多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对自我有相当的认识,为了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或避免利益受损,他们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

2.法律素养的价值。大学生法律素养既是指静态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同时也是指大学生内心对法律的信仰和运用法律知识一种动态形成机制,这种法律素养主要是自己成长中逐步形成内心的需求和期望。本模型不探究法律知识、法律制度、法治精神的应然状态,接受现存的状态,基于这种基础,大学生法律素养对于大学生是有极大价值或者能够避免利益受损。

五学校视角的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建议

1.强化动机。大学生法律素养学习动机的强化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大学生产生具体行动,本研究主要探讨从学校视角来强化大学生法律素养学习动机。(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大学生法律素养可以是目标,同时也是实现其它目标的手段。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有多种层次的需求,引导大学生通过合理有效途径来满足自我的需求。比如开设职业规划讲座,心理学相关课程讲座,通过参加一些自我认知活动或游戏等等,转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基础,采用符合人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2)提供相关诱因。比如学校举办法律知识辩论赛,为那些参赛学生提供各种培训,邀请学生参观司法机关,法庭辩论,学校通过网站、微信、校内平面媒体高调宣传这些参赛选手。这种方式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些对法律素养有较高需求的学生的行动来刺激那些没有需求的同学产生学习动机。

2.创造大学生法律素养学习行动的条件。当大学生们由于自我需求或外部诱因刺激而产生学习动机时,学校需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我们以大学生健身和运动为例,当大学生们一方面自己希望自己健美来获取他人羡慕或自我满足感,这时他产生了健身的强烈动机,另一方面,由于看到许多同学健身,自己也想加入这个行列。这时,学校做的工作就是提供健身场所,提供健身知识,提供健身奖励等等。通过强行灌输的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记住法律知识和法律制度,但绝对不能树立法律信仰和法治精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过程本身就要符合法治精神,一个不依法治校和缺乏法治精神的高效如果要求大学生如何提高法律素养是可笑的。学校可以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三个层次来为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提供条件。比如学校的校园价值观和理念等符合法治精神;学校章程和相关制度符合相关法律,通过制度方式为法律素养培育提供条件,比如有关法律讲座和课程的设置;在物质层面,比如教室和报告厅设置体现自由和平等理念,同时创设模拟法庭等各种物理环境。

3.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奖励。当大学生通过法律素养培育活动取得成果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奖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强化大学生对成果的价值认知。如果大学生发现他们的学习结果或法律素养的提高缺乏价值,那么他们下一次就会降低学习的动机。学校通过建立学习标准,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然后进行奖励。当然奖励是多种多样的,实际上,损失的减少也是一种奖励,比如,当大学生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利用法律素养学习成果成功避免了自己财务或其它合法权益的损失,学校应该尽快支持这样的行为,为这样的行为提供物质或精神奖励。

作者:洪莹莹 韩志勇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吴敏英,马丹.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培养意义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43-47.

[3]韩益凤,陈玉祥.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浅析[J].前沿,2011(24):78-80.

[4]邓辉,朱宇.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策略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6):129-130.

[5]陈毓.从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新思路[J].法制与社会,2009(7):299-300.

篇9

关键词:德育研究;课程内容;教学空间

德育教材的使用不要拘泥于现有课本,要结合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使德育教材的使用生活化、本土化。特别是《道德与法治》这样一门将品德教育与社会教育内容有机融为一体的综合课程,需要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做支持。现行德育教材在编写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能会相对滞后,与学生生活有些脱节。因此,新课标要求教师在使用德育教材时,要加强对教材的第二次开发,充分结合现实生活实际,充分开发利用本土教学资源,使德育教学更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进行了本土德育研究,打造特色课程建设。

一、开发本土化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我校坐落在具有光荣历史的红色老区,在战争年代,先后有近千名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留下了马函三、马立亨、由守桂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近年来,老区依托地理优势,突出西董山、水、景、园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文化产业。我深入挖掘现有红色文化,积极落实“红色教育”理念,让学生知家乡、爱家乡,以家乡为荣,以革命老区为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

我以“范公故里,山水u平;革命老区,红色历史;生态宜居,置业西董”等本土化的教学内容为依托,探索品德教育的本土化教材的编撰,结合校本课程,现已完善出版《月亮船》《新芽》《鹤伴星火》《小纸船的梦》《七彩虹之歌》等本土化德育教材10册,能够满足学校1-5年级学生的教学使用,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大丰富了品德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构建本土化教学课堂,拓展教学空间

为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进行教改实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构建基于尊重生命的幸福教育引领下的“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创设“和谐课堂”为宗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力争通过研究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先进模式。

如,在教授《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一单元主题时,两个活动主题“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的探究内容均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因家乡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对学生而言是熟悉亲切的,教学时教师就引领学生对家乡的山水、风情、历史人物、名胜古迹等内容,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充分开发利用本土化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地制宜,本土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孩子从熟悉的地方去寻找风景,拉近了品德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孩子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去触摸,去体验,去感受,让品德教学更具实效,促进孩子的社会化发展,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在对本土化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教学转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上课不再是教师单向的付出,而是学生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通过构建本土化教学课堂,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拓宽本土化德育课程,走出地域特色

我围绕“红色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主题教育和体验教育活动。在六一儿童节举行“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日,树立“永远跟党走,做好接班人”的坚定信念。“重走路”活动,体验先烈“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清明节以“缅怀革命先烈 争做四好少年”为主题,到鹤伴山德育基地祭扫革命烈士雕像,聆听革命传统教育报告。教师节开展“盆盆鲜花谢师恩”活动,重阳节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梳头,打扫卫生。另外,还先后组织了五次“知家乡,爱祖国”游学活动,活动中,师生游览雪花山度假村,参观君晖农业生态园,考察黛溪河扩建工程,见证素质教育中心的兴建历程,西董近年来大发展快发展的成果尽收眼底。返校后,学校紧接着学生写游记,谈感受,并将所见所闻带回家,带向社会,使活动真正形成影响,发挥实效。我积极为学生创设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机会,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从啾啾的鸣虫到高大的树木,从身边的庄稼到家乡的特产。德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了爱祖国、爱家乡、感恩老师、感恩他人的教育。

我认为品德教学本土化,是使德育思想转化为学校教育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发掘相关资源,使德育教学更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使品德教育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化、生活化、综合化、活动化,从而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德育课程。

参考文献:

篇10

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质量观,坚持正确的教学原则,依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把握课程目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会学、善学为宗旨;坚持正面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各科课堂教师教学范文汇总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语文

1、要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按照语文本身的规律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进行教学。

2、汉语拼音教学要以声母、韵母和拼音方法为重点。要按计划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汉语拼音的学习任务。

3、识字一般随课文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四个结合、一个加强: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在识字的过程中重视笔顺、笔画的指导,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加强识字方法的渗透,能借助汉字特点自主识字,逐步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活化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多识字。

4、阅读教学,一般地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安排教学环节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注意词与句,句与段,段与篇的联系。要重视读书,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创新。恰当结合读、思、议、练,进行有效教学。

5、口语交际最基本的要求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说话要说普通话,力求发言准确,吐字清晰,运用恰当的语调,注意句子停顿,控制说话速度,使口头表达的语调、语速等自然合度,大方得体。与此同时,还要讲得生动、形象、活泼,让别人愿意听。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口齿清楚。要说普通话,声音宏亮,口齿清楚,发音吐字正确,语气连贯,表达清楚。

②中心明确。明确说话中心,围绕中心进行说话;善于抓住关键性的概念,有的放矢地展开话题和准确贴切地答话:合乎逻辑地论述问题,发表见解。

③层次清楚。“说话”有头有尾,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严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样,才能言之有序,有利于阐明己见,说服对方。

④感情真挚。说话时姿态自然,大方得体,有表情地说话。并处理好语调高低,节奏快慢,语气轻重,或激昂低沉、或委婉深沉、或风趣幽默,感情真挚。

⑤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了解主要内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⑥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⑦由表达的信心,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用语言打动人。

⑧与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中积极思考,从日常生活中,从博览中和活动中学习,选择作文内容;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作文中去。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可选择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指导;审题的指导;立意选材的指导;编写作文提纲的指导;遣词造句的指导。注重训练重点的落实,无论是习作的内容、方法、精彩之处都是老师进行习作教学的着力点。

2、讲评作文要根据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和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可交叉使用综合讲评、专题讲评、重点讲评、训练讲评、对比讲评、择优讲评、修改讲评等方式方法,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重视自我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形成习作反思的习惯。

教学

1、教学要做到目标明确,环节齐全,教具、学具提前准备。教法有创新,有效教学落得实。

2、选择恰当的课型,安排合理有效的课堂结构。

①新授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要有:知识准备、情境创设、揭示课题、学习新课、练习设计、课堂总结。在“合作学习新课”的环节中,要突出重点环节,思路要清晰,层次要清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维过程,自我发现、探求规律。对新授知识力争达到当堂理解、消化和巩固。

②练习课的课堂基本环节要有:提示课题,宣布练习的主要内容,学生独立自主练习、评讲、总结。“练习”环节是练习课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师生共同通过实践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创造优秀解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③复习课应有教案。进行系统性复习,要关注“旧知复现、梳理归纳、质疑解析、反复练习、积极评价”等环节,并结合平时单元训练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突出重、难点,针对性强,效果显著。

3、每堂课的练习设计要有层次,要有针对性,要体现坡度。练习要突出重点、难点,形式要多样。课堂作业力求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书写规范整洁,对学困生要当面辅导。

4、教学要主动地、有意识地收集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实际调整教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适度的拓展训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5、板书字迹工整,算式、横式、竖式以及方程等的写法均依教材的格式板书。板书布局要合理、美观。

英语

1、英语课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良好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上。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

2、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3、课堂教学多用英语组织,语言音调正确、清楚规范、语速适当。配以眼神、表情和形体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和讲解。

4、字母教学是英语起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应按照字母表顺序教字母为主。但应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之后进行,这样可以把字母和很多内容结合起来学习。

5、语音教学一开始就要注意按照真实交际中的语音语调习惯进行学习,坚持长期正确输入。

6、词汇教学严格地说不是通过记忆来学习的,而应在动态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的语言运用来掌握,坚持以词汇运用的学习为主。

7、语法知识讲解中,要讲语法知识的语用目的和语境要求。举例时,要给出语义真实、语境真实、语用真实的例句,在语法练习中,应减少机械训练,加强语用训练,练习中的英语要尽可能规范地道。

道德与法治

1、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应以“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增强法律意识,树立行动认可,指导道德行为,做到遵纪守法”为基本的教学任务,以“引趣——知文——明理——激情——导行——总结”为基本教学环节,其中“明理”与“导行”是品德课的主要环节,要把“理”、“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任务和环节的重点可依据教材内容和课型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2、引趣环节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用情景渲染、生动演示、问题引入、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典型案例、生活故事等手段,巧妙提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注意不能用时过长,喧宾夺主。

3、认知环节要引导学生自读教材,理解内容,对课文不必过多分析、讲解,教师可视具体内容扩充增补内容。

4、明理环节要坚持“观点正确,说理明白”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可以“就事论理”,也可以“寓理于情”,依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入浅出地讲明道德观点。

5、激情环节要坚持“以情感人,情理交融”的原则,教师要有真情实感,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6、导行环节要坚持“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原则,把对学生道德行为和遵纪守法的指导落到实处。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提出恰当的行为要求,教给学生行为的方法。教师要成为学生行为的楷模。

7、总结环节要以道德观点、法治意识、情感倾向和行为要求等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以求学生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

8、重视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美术

1、课前教师必须准备好教具、范画,并要求学生准备好学具。

2、教师要按照绘画、欣赏、工艺、手工等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教法。绘画课要在淡化技法的基础上,渗透技法;欣赏课不仅要突出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与表现的主题内容及方法,充分揭示作品的艺术美,更要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工艺课和手工课型要突出引导学生掌握制作的方法与步骤等。

3、在各类课型中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大自然,鼓励学生的创新欲望,创作富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积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4、教师要认真正确地进行讲授与示范。板书设计科学美观,突出美术课的特点。

5、结合美术课的特点,通过观察、欣赏、操作、创作等,生动活泼地进行人文教育与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

6、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巡回指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典型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重视对学生使用、整理和保养用具的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卫生习惯。

       音乐

1、注意把思想教育和活泼乐观的感情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艺术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2、教唱歌曲,教师要范唱、领唱,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通过学生在演唱歌曲的实践中,学习自然圆润地发声,清晰地咬字、吐字,应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寓教于乐。

3、欣赏课要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器乐曲和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等,激发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和理解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等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感受、鉴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4、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器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采取多种方法;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不同器乐演奏的姿势和方法;在指导学生齐奏、独奏、伴奏及合奏等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和感受器乐演奏形式的多样性及丰富的表现力。

5、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体验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及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其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体育

1、教师课前应准备好器械与器材,优化、美化场地,认真仔细地检查器械、器材,保证安全适用。

2、教师应着运动装上课,精神饱满。预备铃响后,教师应立即站在规定位置组织学生,等待上课,并检查学生着装,不得将有碍运动和易引起伤害事故的物品带入场地。同时,还有询问个别有特殊情况学生的身体状况。

3、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目标和要求。

4、教师应严格按课时计划上课。在教学中要做到讲解准确,示范动作标准无误,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组织严密,教法合理,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合理安排运动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原则,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不允许“放羊式”教学,不允许学生随意离开场地,加强巡回辅导及保护与帮助,杜绝体育创伤事故的发生。

6、教师手势、口令、术语准确有力,声音宏亮,口哨运用适时,富有节奏感,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情感意志的培养,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和严守纪律、自觉锻炼的习惯,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8、教师应对本节课情况进行讲评和小结,并布置课外体育练习作业。

9、下课后,教师应整理场地,带领学生清理和归还器材。

科学

1、教师在课前必须准备好教具和分组实验器材,事先安排学生带上观察或实验的材料。

2、要按照科学课的一般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巩固应用、布置作业来安排教学活动。

3、导入新课环节,教师要从有趣的自然现象、小实验或问题引入,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情境之中,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习惯。

4、学习新课环节,教师要采用观察、实验、操作为主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分析现象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讨,去主动获取知识,真正体现“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教改新观念。

5、巩固应用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科技新成就,对新学知识灵活运用,达到巩固和扩展新知识的目的,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饲养和创新精神。

6、布置作业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课内的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或在新学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发现新的知识。

7、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演示实验操作规范、准确、熟练,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学生实验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务必要安全可靠、有效呈现。下课时要叮嘱学生整理好实验仪器、代号自己的物品,安全有序地离开。

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对现代技术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上,创建以自主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计算机,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容许学生尝试操作。

3、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课,课堂教学多用直观教学,示范操作,学生演示,作品转播,实践操作,实时监看,遥控辅导等教学手段。

4、正确的指法是信息技术起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应按照标准的姿势为主,从小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坚持长期正确输入。

5、信息技术教学一开始就要注意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进行学习,要赏识学生的所作所为,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广泛应用所学知识。

6、信息技术教学严格地说不是通过记忆来学习的,而应在真实的感受中通过听、看、练、想等方式的结合运用来学习掌握知识为主。

7、信息技术教学注重让学生掌握多种操作方法,多进行操作,注重操作的实效性。

8、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网络教室,发挥计算机老师的特长,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教好信息技术。

二、备课制度

教学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备课是一项深入细致的教学准备工作,包括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收集相关信息材料,了解学生,研究教法、学法,拟定课时计划,准备教具并指导学生准备学具等。

备课的基本要求:

1、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前后联系,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和学习水平。

3、 在掌握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按照教学原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取符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教法和学法,备好教学用具。

4、 围绕教学目标制订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学期计划要在掌握教材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定教学进度,确定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要求,确定考察时间与方法;单元计划要求课时划分合理,质量要求明确,有单元教学要点和时间安排;课时计划要突出教学过程,便于教学,一般除有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外,还要精心设计好教法、学法、提问、练习、作业、板书以及评价方法。关注如何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如何指导学生会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

5、 教师要按课时制订教学计划,一般应保持两周以上的储备课,课前必须备好教学用具,不得使用旧教案或以参考资料代替教案,不备课不得上课。

6、 教学设计坚持以个人钻研为主,加强集体研究,提倡电子备课,尝试师生合作备课,鼓励不同教法的实验与创新。提倡二次备课、多次备课,通过修改教案,积极改变教法,不断创新,提高备课质量。

7、 教案的繁简程度可因教材和教师而有所区别,年轻教师要备详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备简案。

8、 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多元反思,制定改进计划,形成课后反思。

三、教师上课制度

上课的基本要求:

1、任课教师应在上课前做好施教准备,不得迟到或中途离开课堂,课堂上不能做任何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有良好的课堂常规,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以任何借口不让学生上课。

2、教学思想端正,坚持教学原则。按照课程标准执教,三维目标科学、具体、明确,发展目标有所体现,教材处理恰当。

3、知识正确,概念清楚,容量适当,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充分。

4、讲解、提问、练习及作业布置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力争人人参与,建立健康、有序、和谐的课堂氛围。

5、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要发挥教材的思想教育作用。

6、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适时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7、教师教学要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准确、生动,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板书工整简明、条理清楚,使用规范字。

8、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需要,恰当选用教具、学具或其他现代化技术手段(包括网络环境)辅助教学,操作规范熟练。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注意常规教学手段的使用。

9、下课前应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

10、有适量的课堂作业时间,做到按时下课。

四、作业布置和批改的要求

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一般分为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或家庭作业)。课堂作业有巩固性练习和检查性练习,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课后作业。

作业布置和批改的要求:

1、作业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利于“三维”目标达成。作业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课堂作业力求当堂完成;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后作业,三、四年级书面课后作业总量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书面课后作业总量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

2、作业布置要力求全面,书面练习与口头练习兼顾,听、说与读、写兼顾,单项练习与综合练习兼顾,课内活动与课外观察、阅读、实践、智能活动兼顾。

3、作业布置要因材施教,灵活多样。课后作业一般应以必做题为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增加选做题。

4、作业要有明确的格式和要求,书面作业书写工整、规范。

5、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使用统一符号。课堂作业要全收全改,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教师要有作业批改记录。

6、学校领导要定期检查或随时抽查作业的量与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作业批改符号:

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使用统一符号,使用优、良、中、差等级,注上问题原因,评语要中肯,要有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①“√”对号; ②“√”半对号; ③“×”错号;

④“”订正; ⑤“|”别字; ⑥“∨”漏字;

⑦“…?”疑问号,表示意思不明确或有其它问题;

⑧“?( )”表示要详细地写出来;

⑨“”复原号,写在文字下面;

⑩“。。。。。。。。”表示好的句子,划在句子下面。

五、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辅导是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课外辅导的要求:

1、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优秀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鼓励他们发挥特长,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分析原因,从提高学生兴趣或抓学习常规入手,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个别指导或有计划地补课,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并对他们的特长予以鼓励和培养。

2、辅导要纳入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研计划,做到认真、及时、具体、经常。辅导书面作业,辅导动手实践;辅导学生掌握知识;辅导学生自学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3、课外辅导要安排在学生自习或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不得妨碍其他学科教学;不得强制学生统一购买教材目录以外的教辅资料;不得借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经济负担。课余、晚上和节假日不得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综合实践课课堂教学规范

1、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基本特点,转变以书本知识传递为主的传统理念,突出学生的自主实践。

2、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应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社区背景创造地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通过对课程的自主设计,创设一种生动有效地课堂教学活动。

3、教师应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大胆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课程资源的重组,体现学校的特色,满足学生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