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范文
时间:2023-08-14 17:3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问题与现状
“创设情境”这一教学环节,基本上成为教师们上好课,上好优质课的必备环节,为此教师们也乐此不疲,然而通过长期的教学和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创设的情境大致出现了如下几种问题。
(1)牵强附会
“创设情境”中出现的牵强附会的问题可分为几种情况,其一,情境中的信息技术与儿童经验中的信息技术相距甚远,不能引发正迁移,不利于学生走进信息技术。其二,情境中的信息技术与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即知识目标)相距甚远。不利于引发学生的现象冲突。再者情境中的信息技术现象繁杂,主题不明确,容易导致学习目标的偏离。
(2)缺乏问题性
教学中教师把创设情境,片面地理解成为课前师生交流,产生亲和力的一项活动,有的理解成为激发兴趣的一项游戏、谈话等,有的把它当成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而缺乏问题性、缺乏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冲动性。
(3)偏离阶段性
“创设情境”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狭义的理解可认为是一种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而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方式应有所不同,低、中、高段分别应有不同的创设的策略。不能将其公理化、公式化,忽视了学生学习个性的阶段性特征。
二、意义和效应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合理地创设情境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让学生学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技术,让不同的学生在信息技术上有不同的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创设情境”在教学中的意义,明确其产生的效应。
“创设情境”的意义,表现为几个转变。①将教师的一桶水的理念转变为终身学习的理念,即要想创设好情境,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诸如,整合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②将教师与学生以书为本,转变为教师是教材的创造性的执行者,在执行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拥有极大的创造时空。③将学生单一“视、听、练”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多种器官参与的复合式的学习方式的整合。④将学习内容生硬的呈现方式转变为富有生命力的呈现方式等。
“创设情境”的效应主要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中产生的效应,具体表现为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信息技术学习内容,以情境的方式呈现,贴近了儿童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走进信息技术,参与学习的兴趣和信心。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合理的情境,应蕴含着较深层的信息技术问题,该问题发于“最近发展区”极易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冲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③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将信息技术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整合,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的价值,从分析、提炼、推理、探索和发现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锻炼,完成信息技术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信息技术知识方法、技能的建构,而且也经历了信息技术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也获得了对信息技术的情感价值观体验。
三、原则和策略
(一)创设情境的原则
合理而科学地创设情境是创设情境的意义和效应有效发挥的根本保障。要创设合理而科学的情境,必须遵循如下四个原则:
(1)阶段性原则
在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儿童便容易走进直观、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中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走进和接纳身边生活中的信息技术,高年级的学生容易被富有挑战性,实用性的信息技术情境所打动,因而创设情境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
(2)个性化的原则
我经常碰到,去年创设的情境今年创设同样的情境,学生的认知冲突不能激发等问题。充分说明创设情境应关注不同班级,不同时间段学生所表现的来的个性,例如:城市特色(地域个性),年龄特色,时间特色等个性特征。总之,合理的情境创设必须适合该班学生的实际和个性特征。
(3)问题性的原则
信息技术情境的创设是将信息技术问题与儿童的生活有机的整合,使信息技术事实与儿童的经验发挥整体效应,因而,合理科学的情境创设必须有利于学生在“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运用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冲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态度。
(4)活动化的原则
活动是完成有意义的建构的前提。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学生通过运用“观察、操作、猜测、推断、推理、合作、研讨、探究发现”等方式参与学习。从本质上改变“讲”“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玩中”学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活动中,完成有意义的建构。
(二)创设情境的策略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离开了教师的情境创设,将无法推进信息技术活动的开展。而信息技术情境如果缺乏个性,问题性,活动性,阶段性等那么信息技术情境将成为一堆索然无味的学习材料,无法引导学生走进有意义的信息技术活动。因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创设情境应该关注如下几种策略。
(1)情境与儿童经验的整合
儿童的经验在儿童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生自主建构新知,发展智慧的前提,背弃儿童经验的情境,会让学生产生陌生感,甚至压抑,而厌烦。例如:我在教学“新朋友的家庭环境”一课时让学生观察桌面背景的变化。这是学生经验世界是较为熟悉的信息技术现象,教师只需创设情境,让学生到自己的经验世界中去搜索,去提炼、分析,即可让学生自主地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优点。而不应是以教材中的几个实例引导学生概括,抽象信息技术,让学生不生禁锢感、压迫感,从而对自主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而创设情境之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和调查此时此刻学生的经验之中创设适宜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
(2)情境与儿童需求心理的整合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古诗文教学
王开岭先生的 “‘古典场景的缺席’,实际上凸显了当下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学生对古典场景极为陌生,也难以理解古人情怀。”不错,由于人类的活动将原来秀美的自然风光破坏,洁净的空气没有了,洁净的水少了,鸟儿少了,消失了,这确实给我们自己到来极大的损失,就是教学也深受其害。现代的人已经很难理解诗文中的美景了,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技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缺失。多媒体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因为人类破坏以及认识上的缺失而不能理解的古诗文中的美景。
虽然古诗文不是通俗文学,它有自己特定的阅读群体,但是它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尽可能多的理解感受其中的优美。然而现实自然空间的不配套,使我们的难度很大。怎么办?用电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幻化这些场景以辅助古诗文教学。
在古诗文教学之前,我们先从网络收集该诗文涉及到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音乐资料。特别是直接描绘该诗文的图片音像资料要仔细收集。教师根据诗文中描绘的景物和意境对图片音像资料进行增补删减——这就是电脑的合成技术。然后将这些图片与诗文语句做成PPT课件供教学使用。在上大苏的《明月几时有》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当今流行的用大苏原词《明月几时有》改写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来进行教学,同时我们还可以增加通俗歌曲《明月几时有》的其他版本来对照使用。也可以截取朗诵材料,甚至可以老师选音乐自己朗诵,此外从网上截取一些情景剧做辅助。还有好的就是充分利用网络中背景音乐,让学生自己朗诵,老师利用网络录制,并做进PPT中,再放给学生自己听。对比之下,学生更能偶明白其中的意境之美。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中丰富的资源——图片,文字和音像,甚至于影像资料来为教学服务。教师如果可以对图片、文字、影像和音像进行再加工,合成为古诗文中的场面更好。那么老师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技巧,充分利用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更容易将学生引入自己创造出的所上古诗文的意境之中,师生就成了古人,在PPT的美景之中流连。你还愁学生不能够不了解古人的情绪吗?
倘若老师无此技术亦无关系,我们可以做成动画来实现,虽然它没有实景合成的PPT吸引人,但是这简单的幻化的场景同样可以将古诗文中的意境再现。虽然其中人和其它景物如卡通中的人与景物,缺少真实性,但是当它被配上音响和卡通式的提示与讲解后,对学生的思想的激发不亚于真实景物对学生的影响,学生的体悟会在教师牵引下,一步步进入古人的思绪之中。
如果老师还无此技术,问题也不太大。我们可以直接下载网络上和自己所上古诗文有关的动画图片来供自己使用,这些是现成的资源,直接使用,就算这是借腹怀胎又有何不可?我们还可以加以简单的处理,使之更接近我们的生活,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设计。这样接近我们的学生,反映学生思想情感,积淀他的知识。
如果说网络中没有该诗文的图片影像音像等资料,我们又不会电脑合成技术,也不会制作动画,这也还不是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利用网络收集与该诗文相近的图片资料,或者与诗文相关的影视资料,音响资料等(或者干脆老师自己创造音响资料),将这些资料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整合,使音响与图片结合,影视资料与教师的讲解结合,让背景音乐和学生诵读结合,这有怎么不可以将学生引入古诗文的意境之中呢?就如上郦道元的《三峡》,其图片资料虽没有文中的充满神奇,但是有关三峡的图片很多,而猿鸣声水流声完全可以录制,然后将它与图片结合即可。至于水流之迅,船航之迅完全可以借用“话说长江”节目中长江江水的声音和影像资料来实现,其中还有精彩的讲解。
有时,一些材料在网上也不好找,它也需要老师自己去生活中准备一些。只是他要求老师是一个有心人,——一个对生活敏感的人,一个对语文教材熟悉,对它需要的材料有思考且敏感的人才可以做到。这样的老师可以有意识的用相机或者DV拍下一些景致场面。比如说干涸的河谷,洪峰来临的河面;春天山坡上的野火,野火之后小草竟放的热闹场面;在漫天大雪时到封口处去拍风卷雪花的画面,雪停时,在旷野去拍伸向远方的脚印;伸出围墙的花朵等等,如果出去旅游这样的机会就更多了。
信息技术,网络和多媒体只是教学媒介和手段,它可以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容量超大。用它可以幻化出古诗文中的意境,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人工意境中的图片,声音和文字在动静之中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加学生的大脑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说采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进行古诗文教学比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更有效。不过它只是媒介,当学校的设备不足时,它不能够构建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它也构建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平台,更不可以代替教师的教育教学点拨,讲解和赏析,所以他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篇3
一、引言
近些年来,国内某些学者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以“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s Economics)等名称命名的译着和着作很多。国内的一些学者,如陈共、平新乔、张馨、高培勇、郭庆旺、杨志勇、华民等都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分析。从国际上看,关于两者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论述比较详细的主要有《公共经济学手册》第一卷,由《国际税收和财政》杂志在 1994年发起的一次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特刊及由《公共经济学杂志》在2002年的一次纪念其创刊而由一些顶尖级的经济学家关于公共经济学发展的总结分析。此外,由于引进的西方文献越来越多,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二、问卷的评介与分析
本人于2005年元旦前后向全球部分大学的从事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经济学家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了全球性网络调查。我的问题是:“您如何看待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本次调查受到来自这些经济学家的数十份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反映了他们对我所做的调查课题的认识。本文就是选取了部分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回信(见附录①)和一些经济学家发表的论文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詹姆斯?波特巴教授认为,财政学主要是与税收及其相关问题等筹集收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税收方面,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大量的与支出政策相关的问题。他认为,医疗保健和医疗援助以及残疾人保险和失业保险都是属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他感兴趣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属于财政学的领域。
他附件的文章中研究了公共经济学30年(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发展演变、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角色的一门学问。因为这一角色在不断地变化着,所以公共经济学也成为一个持续演变的领域。一些核心问题被持续关注,例如对不同商品的税率结构应该如何设置;而还有一些问题,例如对发达国家老龄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行改革才是最优等等,最近才成为研究的中心。经济学其他一些分支领域的理论与实证进展为公共经济学提供了新的视野,推动了对其中一些长期存在问题的研究。反之,这一领域出现的问题又推动了新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近30年是公共经济学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理论和经验上的重要新成果大大提高了我们对诸如各个税种的效率和归宿这样的核心问题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保障项目的经济效应以及最优的制度安排的认识。在公共经济学相关经济理论以及支持复杂政策评价的实证分析等两个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在过去的30年间,公共经济学的各个不同部分的进展有快有慢。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主要的研究进展是经济理论在次优税制设计问题上的应用。在70年代晚期以及80年代,家庭和企业数据库的出现促成了人们对税收激励以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经济人行为问题的探索。继而公共经济学的经验研究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多应用计量经济学家也把他们的研究兴趣转向公共财政问题。90年代,实证政治经济学和相关领域的迅速扩张尤为显着。
公共经济学中的很多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促使了这一领域里几个二级专门学科的兴起,诸如老年经济学以及教育经济学。这些领域中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不仅关注那些广布于公共经济学范围内的问题,而且也利用其他分支领域发展起来的真知灼见和方法技巧,例如医疗经济学、人口学以及劳动经济学等。
波特巴认为,过去30年发展变化的重大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所得课税对家庭行为的影响;社会保险项目的激励效应;资本所得税的效率和归宿;赤字和跨期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实证政治经济学;最优所得税和税种的设计以及转移支付等。未来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则包括了:环境经济学和最适次优政策;老龄经济学;私有化和政府的范围;开放经济中的税收和支出政策;最适社会保险项目的设计;征税与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在生命周期视角中的税收和支出项目以及国防经济学等。
罗宾?鲍德威认为,“公共经济学”这个词语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采纳来取代财政学的,这是因为财政学这个词语似乎是太狭窄了。特别是,许多学者认为财政学太多地集中在筹集收入(税收),而公共经济学则是一个范围更加广泛的词语。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政府在税收、支出、社会保险和管制等所有的制定政策问题。人们认为财政学这个词语太狭窄了而不能代表本领域的更广范围的研究对象。然而,这两个词语现在都被使用着。他猜测这大概是英语的一般常见问题,有很多词语都有大致相同的意思。
拉本德拉?扎哈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重叠的。但是,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是太狭窄了。财政学几乎是完全研究政府预算的操作(尤其是税收和支出),而公共经济学涉及的更多的是公共部门对经济的干预,它包括了诸如管制和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财政学权威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财政理论与实践》是全球各个大学本科生普遍使用的教材,是财政学的经典着作。马斯格雷夫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提出的财政“稳定宏观经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的三职能说成为后凯恩斯经济学政府干预经济的代表观点,是现代财政学的奠基之作。他在回信中指出,他写的《财政理论与实践》是30年前完成的着作,他尽管已经94岁高龄,仍然关注财政学的发展变化。他称,他非常后悔看到了财政体制所发生的显着转变。他那一代人还认为财政的建设性和积极作用是对市场的必要补充,应该尽可能少的干预市场。但是,马斯格雷夫一直坚持不懈地认为,公共物品、公正和有效的税制以及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增长中的经济作用是在财政学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基本观点。他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显然是有着明显差异的。财政学仅涉及到公共政策的财政工具;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贸易政策、反托拉斯政策和各种形式的管制等所有的工具。他也注意到,许多问题可能是需要许多工具才能解决的,所以,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可能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同时,还有通过共同的预算政策将一串财政工具合并起来的情况。 马丁?费尔德斯坦称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出现了转型。他认为自己当初入门学习的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财政学原理》(1959)开启了财政学的新纪元,但是,计量经济学研究方面论述的不足反映了当时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同样,马斯格雷夫只是讨论了政府支出的一般原则,其经典着作没有论及政府支出的具体方面,而这也就成为以往30年中公共经济学研究的课题。在论文中,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是交替使用的。
他认为,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财政学理论方面的这些发展其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们在许多重要的财政学问题上,对庞大的专业思想体系进行了分类。尽管它们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表明了一些早期观点的各种错误,提供了基本的分析见解。第二,他们吸引了一代优秀的大学生转向公共经济学领域;其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继续理论研究,而是完善了财政学理论基础,这种新理论的严谨性对他们的实证研究是有益的。
公共经济学方面实证研究的发展将过去30年的研究与以往所有研究区别开来。20世纪60年.代后期与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高速计算机、可以依赖的经济计量软件和可读大量数据的机器。这些发展,复杂的经济计量技术和标准装备的大学生对公共经济学实证研究的革命都是关键性的。对税收的计量分析研究成果等实证研究深化了我们关于税收对个人风险影响、税收对公司融资政策的影响以及在经济增长背景下分析税收问题的意义的理解。
财政学研究这种演变的第二个主要方面,一直就是扩大研究主题的范围,它涵盖了政府支出和税收。研究焦点的转移无疑是因为受到政府支出大量增加的刺激。财政学领域因此从研究为基本的政府服务融资的税收转变到公共经济学领域,看到了更宽范围内政府支出的效果。政府支出增加的大部分是为了社会保险项目,公共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正好与之呼应。社会保障养老金、事业保险、工人的补偿金、老年保健医疗和穷人医疗补助计划的增加给理论和实证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20世纪70年代,对稳定政策的分析已主要转向宏观领域,更加强调金融政策,而不仅仅研究通过改变预算赤字和盈余的财政刺激的各种变量。然而,财政学研究如何利用税收规定(如投资税收抵免和折旧扣除)以反周期的方式来刺激企业投资。财政联邦主义也成为了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即分析这些政府如何选择它们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更高一级的政府政策(包括地区财政补贴和匹配财政补贴)如何影响这些选择,以及税收和支出方面形成的地区间差异如何影响私人部门的为政府计划的效果。
篇4
内容摘要:企业存在和企业成长的问题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有关企业研究最基本的问题。由于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都是企业,因此出现很多混淆。事实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不同。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先将基于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和基于管理学的企业成长理论进行辨析,然后试图在对企业成长理论演进的思想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勾勒出一个清晰的企业成长理论发展框架图。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企业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
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一)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
1.研究角度不同。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和集团的科学。我国著名管理学者芮明杰认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简单说,经济学长于解释“who”和“why”,而管理学则长于指导“how”。
2.理论基本假设不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管理学假定人性是变化多端、复杂多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差序关系。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经济人假设;二是社会人假设;三是自我实现人假设;四是管理人假设;五是文化人假设;六是复杂人假设;七是学习人假设。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非常有限的,管理学认为组织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目标实现是可调整投入和可创造的,有效利用是为了降低成本。
(二)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沿用上面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的思路,企业理论与企业成长理论分属于不同的研究范式,区别一目了然。众所周知,企业理论来源于科斯(Coase,1937)《企业的性质》一文,而科斯对企业性质的探讨是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中,提出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企业与市场不过是一种合约对另一种合约的替代。企业理论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发展,仍是资源配置研究内核。理性经济人假设规定了经济学不讨论人在社会中的全部行为,仅仅从人的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经济利益最大化动机,在此情况下探索市场制度、生产和交换以及企业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企业只是实现生产和交换的一种方式,是被当做工具被动研究。
而管理学以组织(企业)为研究核心,企业成长理论主要围绕企业成长的动力、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企业成长模式与成长战略等内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主动研究企业如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换言之,企业成长理论并不关心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而关注于企业的成败,这与管理学的研究内核是一脉相承的。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区别见表1。
企业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一)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古典经济学主要用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亚当•斯密(1776)通过制针工厂的例子说明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效应及其原因。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并把价格机制看作是经济活动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企业只是市场价格协调机制下的一个基本生产单位,企业内部的运行被视为一个“黑箱”,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本。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
可见,传统的企业理论就是生产函数理论,完全从技术角度看待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是同质的,方法上以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和数理工具为主,没有企业任何主动性的余地。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
1937年,科斯《企业的性质》发表,标志着经济学界对企业性质和企业边界等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开始了新一轮的分析和探索,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科斯、威廉姆森、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诺斯及张五常等人。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作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因此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重点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委托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委托关系,产权理论则从产权的外部性的角度研究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情况下的控制权分配问题和激励问题。这三个理论与契约理论一起,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体系。这些理论的共同之点都是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但是这些研究仍然没有跳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正如科斯所说,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上,管理者理论(鲍莫尔1962,马里斯,1964),企业史的研究(钱德勒,1977,1992),经济演化理论(尼尔逊和温特,1982,1997)等,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延伸研究,代表不同的支流和热点,都有其独到的创见,繁荣着企业理论。这些流派依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归类方式,在这里不必也无法一一穷尽。
企业成长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试图深入企业的黑箱来揭示企业的本质,但企业理论的共同特点是把企业作为抽象的要素,用市场机制解释企业,没有从企业的异质性和企业内部探讨企业成长的原因。为了克服上述理论的缺陷,学者们把研究的视野聚焦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技能、能力及知识,从企业内在成长的角度分析企业,一种全新的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应运而生。
(一)“资源―能力”理论
1959年,潘罗斯(Penrose)的《企业成长的理论》 一书出版,以开创性的研究为企业成长理论奠定了基础。潘罗斯认为既然企业的增长主要受制于管理力量,那么管理力量的增长也必然会推动企业的增长。企业能力的关键是管理能力,它是限制企业成长率的基本因素,现在通常把管理对企业成长的关键性约束作用称为“潘罗斯效应”。潘罗斯的理论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在她的研究基础上,后人进行了继续探索,形成了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态能力论、企业知识论等多个流派,这些流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区别只是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1965年,安索夫在其著作《企业战略》一书将战略从军事领域拓展至经济管理活动。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1980年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策略》以及之后的《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波特把 SCP 分析范式引入到企业竞争战略中,将企业竞争优势和成长归结于企业的市场力量与产业拓展,并假设这一力量与企业进行市场定位、构筑进入和退出市场壁垒的能力相一致,从而建立了竞争战略理论。后续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有两大学派,行业结构资源学派和内部资源学派。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将战略管理划分为十个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
(三)技术创新理论
熊彼特(Schumpete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的创新理论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大飞跃。他的“创造性毁灭”的观点,“非连续历史跳跃”的观点显然与边际替换概念不相容。这说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是经济进化的发动机,企业具有超越外部经济条件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够塑造市场条件。另一个突出贡献是熊彼特详细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沿着熊彼特的线路,产生了制度创新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经济学。
(四)生态理论
借鉴其它学科和理论,出现了从企业生命体的生存、发展角度来考察企业成长的理论,如爱迪思(1988年)的《企业生命周期》,吉布雷特《非均衡经济学》(1931)中提出“吉布雷特定律”,詹姆斯•穆尔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这些理论从生命、生态的角度研究企业规模与成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商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与成长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对企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五)企业成长理论流派发展脉络
由于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人们在认识和考察企业成长时,得以从不同的假定前提或不同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去概括和解释企业成长,这使得企业成长问题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解释,表现出“企业成长理论丛林”的状况。限于篇幅和能力的限制,以上介绍只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人和观点,并且除了上述流派之外,还有很多流派,如混沌理论、复杂理论、博弈论、合作竞争论等,这些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暂不做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如图1所示。
结论
从企业理论到企业成长理论,对企业的研究呈现出从同质分析向异质分析、从外部分析向内部分析、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的演变特征,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各主要流派的主要区别如表2所示。
以上论述对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进行了辨析,而当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融合趋势越发明显,经济学研究越发渗透到管理学领域,管理学也越来越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区分,目的不是割裂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联系和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理清各种研究思潮,呈现出各个理论流派的清晰发展脉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有关理论提供帮助,对指导我国企业成长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思.经济学(第14版)[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2.芮明杰.创新制胜―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2003
4.Coase Ronald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 1937(11)
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
篇5
关键词:分析;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宏观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本科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学课程建立理论基础,使之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用来认识和理解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问题。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对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路径。
一、把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趋向是该门学科的重要前提
宏观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是较为清晰的,它遵循理论基础―理论―理论应用的分析顺序,包括一个总量(GDP)、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和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要把握课程体系架构的要点,可围绕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这条主线,寻找每一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先后顺序,整个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决定国民经济的两个主要力量,图1表明,短期国民收入的主要决定取决于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又取决于3个市场的变量,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市场。曼昆认为在长期内,真实GDP的增长依赖于要素投入的供给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图1表明,国民收入的长期决定有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不同经济学家围绕需求与供给谁占主导地位就形成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
实际上,按木桶理论的逻辑,需求和供给是同一木桶上的两块木板,它们对GDP的影响,完全遵守短边规则。总需求这块木板本身又是由若干小板组成的。具体地说,是由C、I、G和(X-M)组成的,即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的,这几块小板也有个长短问题,例如,总需求的两个基本部分:消费和投资,相互关系密切,一板过短,则短线制约不可避免。一个国家的总产品供给能力受两个因素制约,一个是一国的资源禀赋,或称为资源环境条件,第二个因素是该国的资源产出率或要素生产率,即资源或要素投入量与有效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对比关系。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将趋向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同时着手,只有实行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才能实现供需的均衡。供给决定论与需求决定论在争论与对立中,最终必将走到合流与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握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趋向,以国民收入这条主线把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经济理论串起来,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既见到树木,又看见森林”,不至于迷失方向,使他们在把书读厚后,又会自然会把书读薄。
二、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联系和区别是该门学科的基础
学习宏观经济学,必须要回答两个问题,即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吗?它们的联系是什么?回答这
两个问题的关键性概念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和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资源的稀缺性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假定用现有资源来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如果全部用来生产黄油,可生产15万吨,如果全部用来生产大炮,可生产5万门;如果同时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则可能有各种不同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将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各种不同的产量组合描绘在坐标图上,便可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2所示。图2中的AB线即生产可能性曲线,或称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AB线上任意选择C和D点进行比较,表示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两种不同组合,到底应选择C点,还是D点,或者是AB线上的其他点,这就是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假定资源已经实现了充分利用,也即生产一定处于生产可能曲线上,来研究经济理性人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即选择AB线上哪一点进行生产,资源配置依靠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观经济学理论又称为价格理论”。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是社会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的点,而生产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点(如G点),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那么,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如H点)说明什么?它说明生产还有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在此前提下,经济理性人会实现资源更高的利用程度,即经济理性人会使经济慢慢靠近充分就业状态,也就是H点如何移向AB线上的任一点。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在经济利益博弈过程中往往出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矛盾和冲突,难以使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那么宏观经济学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帕累托改进,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自然发挥重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微观经济学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就成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两者的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
实际上,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成为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现在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家都认识到,由于宏观经济产生于许多居民户和厂商的相互作用,所以要理解总量行为,就必须分析居民户、厂商与政府在劳动、商品与资本市场上的决策行为和相互作用,就必须坚持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原理结合起来,实现两部分经济学的内在的合理的统一。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说:“整个经济学界已经相信宏观的变化必须以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拿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作比较,使学生理解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既复习了微观经济学又促进宏观经济学的学习。
三、构建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现象的联系是该门学科的实践桥梁
学习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分析和理解当今国家的经济现象,同时也只有与经济现象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理论。我们认识事物要从具体上升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从而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可以从国家当今财政或货币政策入手,分析我国为什么要采取如此的财政或货币政策,从而从具体的经济政策上升到宏观的经济理论,再用宏观经济理论来分析经济政策,使学生更能够把握宏观经济学的本质。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家财政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这完全从宏观经济学理论找到根据。我国这几年尽管经济高速增长,但是生产能力普遍过剩、消费不足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从目前形势来看,生产能力全面过剩,这是“十一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将生产能力问题在各个领域解决的话,国内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线天”的情形。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将存量消化掉,这可以利用“四个存量需求”来实现,“四个存量需求”两个在投资方面,两个在消费方面。两个投资分别是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和民间的投资,两个消费分别为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前三个已经解决,唯一没有真正启动的是农村消费。我国有2/3的人口在农村,而它的消费水平却远远低于城市的消费水平。但是,农民收入低,缺乏购买力,培育不了市场,由此可见,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才能有效地启动内需。对农村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拉动农村消费和投资,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政府在基础设施上面的投入本身是一个投资需求,同时还会创造出很多的消费需求,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74,如果农民收入每年增加300元,则农民人均消费每年能增加200多元,农民消费总水平年均能增加1500多亿元。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必然会启动内需,从而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这是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现实样板。
上述说明,宏观经济理论必须与经济现实相结合,既可以增加宏观经济理论的说服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导刊,2006(4).
篇6
关键词数学知识 经济应用 极限 弹性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数学已经越来越深入、广泛地渗入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以及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尤其在现代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很多数学知识,在现代经济发展、经济分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经济学的概念、理论都与数学密切相关。
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体系上要求面面俱到,理论上追求严谨,不能适应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财经类的学生往往觉得“数学学了没用”,认为高等数学脱离了他们的生活,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而老师虽然知道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但却苦于无法用实例说服学生,找不到合适的案例,自然也就无法解决学生对数学的厌学问题,那么高等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呢,下面就数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简单举例说明。
1 复合函数在经济方面的应用
兑换货币值是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把这种推算过程用复合函数来表示,思路则很清楚。
例如:某人准备从中国去韩国旅游,将10000人民币以1:170的比率换成韩元,但临时因故去不了, 只好又将换好的韩元以1:0.0059的比率换回人民币。问此次人民币再换成人民币的过程损失多少?
分析:如果首先以人民币数X作为变量, 韩元数Y作因变量,则人民币换成韩元的公式是:;又以韩元数Y作自变量,人民币Z作因变量,则韩元换成人民币的公式是: ,则从拿出人民币到收回人民币的过程是一个复合函数,所以此人约损失了元。
2 极限值在经济方面的应用
在投资经营某活动中,是按连续复利的方法来计算利息,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
设本金为,年利率,按复利计息,第n年末本利和为:,若一年按t期计息,当时,于是得到连续复利计算公式:。
3 微分的近似计算在经济方面的应用
在自变量的改变量较小的条件下求函数的增量可近似地用函数的微分来代替,以简化问题的计算。
例如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月产量为,月收入(元),若每月产量从200件增加到250件时,收入改变多少?
分析与解答:公司月产量增加件, 用来估计收入的增加量(元),即公司以后每月的收入大约增加1000 元。
4 利用导数求解经济函数最优值
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增加利润,降低成本。成本利润、收入需求、价格等经济量,是经济问题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为了达到利润最大、成本最小,就要把握最合适价格、最佳销售量,而这常用到求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问题等经济学中最常见的最优化问题。其实质就是求能够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值的选择变量的值。
例如一房地产公司有50套公寓要出租.当租金定为每月180元时,公寓会全部租出去,当租金每月增加10元时,就有一套公寓租不出去,而租出去的房子每月需花费20元的维修费,问房租定为多少时可获得最大收入?
分析:可设租金每月元,租出去的公寓有,总收入为,又,令,则得,由于=,因此是函数的唯一极大值点,所以是函数的最大值点,即房租定为每月350元可获得最大收入,最大收入为(元)。
5 边际分析
边际概念是研究经济学核心命题的基本概念,通常指经济变量的变化率。边际是当在某一给定值的附近发生微小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它反映了的瞬间变化。利用导数研究经济变量的边际变化的方法, 称为边际分析。利用导数研究经济变量的边际变化的方法是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例如已知生产某产品的总成本函数(元),求生产1200个单位产品时的边际成本值,并解释其经济意义。
边际成本函数为;时的边际成本为(元)。
边际成本的经济意义是当生产达到1200个单位产品时,如果再多生产1个产品所追加的成本为3元。
6 弹性分析
弹性分析也是经济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对生产、供给、需求等问题的研究。弹性概念用来定量描述一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化的相对反应速度。
例如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求时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其经济意义;
分析:需求弹性函数:。
当时的需求弹性:。
这说明,在时,价格每上涨1%,则需求减少0.54%;而价格若下降1%,则需求增加0.54%。
篇7
关键词:法经济学;方法论;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D019;D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3-0036-03
一、引言
以经济学中的“效率”作为核心概念、以“成本――收益”及收益最大化作为衡量标准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被称为“法经济学”或者“法律经济学”。也称为“法律的经济分析”。作为主流学派的代表波斯纳认为,法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主义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虽然非主流学派对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并不相同,但是两者均主张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和分析法律问题。
作为一种研究法学的“方法论”,其不仅仅包括研究所使用的具体方法,还要“涉及到研究主体思考问题的角度选择,研究对象范围的确定。研究途径的比较选择。研究手段的筛选和运用。研究目的的限定等。”因此,法经济学对研究主体思考角度的选择、研究对象范围的明晰、研究方法的辨析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以此为研究思路。对法经济学的价值基础、研究方向、研究范围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在我国发展的局限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法经济学中“效率至上”与正义原则的冲突
“效率”是波斯纳在其学术架构中唯一追求的目的。即法律要如何操作,才能够最大化地增加社会财富的总数量。同时,波斯纳从“法律是什么”的根本观点回答了“如果只追求效率,难免使法官枉顾法律的规定”。他根本不相信所谓法律的形式主义的观点,所谓法律的形式主义就是相信法律是一个精密的概念及逻辑体系,运用某套法律方法训练所提供的种种推理方法、依从法律文字及体系内在秩序的指示。就能替当下案件“发现”既有法律替它早已准备好的解决方案。暂且将既定法律放于一边。效率是否是未来法律追求的最重要价值?而在法学界。“正义”被传统的法学理论认为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法律是正义的化身。法律实际上也正是以正义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更广泛的角度。正义是关于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相互之间恰当关系的最高概念,也是关于国家法律对于组成全体国民的所有个人的恰当关系的最高概念,它一直是社会政治哲学、道德哲学所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于此,在探求法律的最基本价值上。效率与正义发生了冲突。如何辨明其中的关系,是法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近现代为多数学者所追从的“正义”主要来源于罗尔斯的《正义论》,其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这里。罗尔斯把“正义”摆在优先于“效率”的地位,并把它作为衡量、评价一种社会制度的“首要”的价值尺度。在《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一书中。他又对正义的原则做了新的表述:(1)每一个人对于一种平等的基本自由之完全适当体制都拥有相同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而这种体制与适于所有人的同样自由体制是相容的:(2)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们所从属的公职和职位应该在公平的机会平等的条件下对所有人开放;第二,它们应该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相对于这两个正义原则。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优先原则。第一,自由的优先原则。只有满足第一正义原则所处理的平等的基本自由之后,才能满足第二正义原则所处理的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第二,正义对效率和福利的优先,即公平机会原则优先于差别原则。由此可以看出。在罗尔斯对正义的描述中,效率是达到正义的重要考虑因素,如差别原则,但是效率并不可以完全替代正义,在优先位次上。正义优先于效率,只有在正义下的效率才是法学家所追求的,一味的突出效率的价值是有所偏颇的。
三、关于法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与范围的争论
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科斯提炼出了影响生产的制度结构(企业和市场)的交易成本概念。随后,在《社会成本问题》中,科斯创造性地将交易成本工具运用于具有互相影响的外部性问题探讨,通过分析将产权赋予不同的当事人,得出在交易成本大于零时不同的法律制度安排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这一命题,即科斯定理。其后,卡拉布雷西于1961年首先在《关于风险分配和侵权法的思考》一文中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侵权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尝试,他关注的核心是法律规则的效率和公正,倾向从宏观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研究法经济学,并形成了以其为代表的耶鲁法经济学派:加里・S・贝克尔将微观经济学理论运用于一系列非市场行为选择的研究。如种族歧视、犯罪、家庭组织等问题,掀起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狂潮;而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将法律的经济分析这一方法触及到了普通法的每一个领域,其认为法律应该在任何领域引导人们从事有效率的活动。
从上述法经济学近几十年的发展轨迹来看,其明显在研究方向上出现了分歧。其一。科斯开创的以经济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将法律制度作为分析工具、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探究法律体系运转对经济学体系运行影响的法和经济学,其目的在于改革和完善经济制度。其二,以法律制度和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为分析工具、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法律制度的效率的法经济学或法律经济学,其目的在于改革和完善法律制度。这一发展方向以波斯纳为代表。而之所以法经济学走上了这两条不同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由于对科斯定理的理解存在不同而造成的,科斯定理表明,不同的法律制度会产生不同的交易成本,进而影响经济绩效。从这一定理出发。波斯纳为代表的法律经济学认为。既然法律是重要的,那么现实中的法律是否促进了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即法律是否具有效率增进作用便成为了他们的研究主题。而现在我们所接触的法经济学的研究也多基于此研究方向而展开。
四、法经济学发展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除了以上提到的法经济学中“效率”原则与传统法学“正义”原则的冲突以及法经济学内部研究方向分歧和研究范围模糊等问题外,其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理性人与最大化原则舍弃了人的复杂性和社会化的特征
法经济学研究通过使用货币作为测量杠杆的成本――收益分析来解释人们的行为及其动机,实际上人类行为存在着多元化的动机,追求效用最大化不能成为人类行为的唯一动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不是总能成立的。正如马科斯・韦伯把社会行为区分为4种:一是工具理,二是价值理,三是情感行动。四是传统行为。其中法经济学指的理性只是前两种。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综合,法律除了考虑经济因素外。政治、文化、历史、伦理等方面的因素对法律
制度的形成与变迁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一个人在非常饥饿的情况下向一个富人乞讨一块面包,在后者拒绝的情况下如果这个人抢了这个面包,那他就犯了抢劫罪而不能提出紧急避险的抗辩,原因是由于交易成本是低的,所以,我不能就成功购买面包而进行商议,表明面包对美食家确实是有价值。这个推论。将财富最大化推向了极端,而完全没有顾及人道主义和人最起码的生存条件等因素。同时。理性经济人及法律经济学分析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是个人,而由此推断通过个人理性实现集体理性。但是K.J.AR-ROW和AMRTYA SEN的研究表明,人们不可能从个人理性达到集体理性。博弈论的研究也表明。个人的理性和社会的理性往往是不一致的,法律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法律不仅规范个人之间的行为,而且还涉及到个人与国家、个人与其所在群体、不同群体间、群体与国家间、国家与国家间的冲突与协调,因此,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理性经济人与最大化假设在分析法律时。尤其是法律领域时。会有很大局限性。
(二)法经济学的“形式化”或“模式化”。有时将使法律问题复杂化、绝对化
法经济学的学者认为,经济学之所以能扩散到包括法学在内的其它社会领域,所凭借的正是其研究方法上的“技术优势”,而这一点已被大量的事实经验所证实。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曾自豪的指出:“40年前,理论经济学家尚能运用普通的语言与数学抗衡,可是过去的40年表明,经济知识的发展主要靠的是统计分析。而不是精心描述的案例研究,靠的是微积分的运用,而不是解释概念。今天。许多经济学家都深信。法律研究将重蹈经济学近年来的这段历史。”然而。正如美国法学家霍尔批评的那样,在法学研究中“以单一因素去阐明复杂现象的谬误”,因为法律就像“一个带有许多大厅、房间、凹角、拐角的大厦,在同一时间里想用一盏探照灯照亮每一间房间、凹角、拐角是及其困难的,尤其当技术知识和经验受到局限的情况下。”这段话描述鼓吹“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学者正为合适。毕竟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以此基础上用严格的模型进行分析,自然不可能穷尽法律现象中所出现的因素。同时过分地使用“经济模型”,不但不能使问题更加明了,反而会使法律问题更加复杂。
(三)法经济学研究由于方法的高度理论化。无益于现实法律问题的解决
法学是研究社会活动规则和行为规范的学科,并非逻辑推理哲学思辨的纯粹理论体系。当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纯粹形而上的研究使其理论体系逐渐完备的同时,离现实就会越来越远。但是法学研究的根基必须紧紧扎根于现实生活的规范调整,着眼于社会的秩序和人们在现实中对正义和公正的期待。在《芝加哥大学法律评论》杂志编辑部1997年召开的圆桌研讨会上。学者们比较一致地认为。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可能“过于理论化”了,人们对真实世界提出的问题研究的不够。
对法律进行数学描述。尽管可以得出复杂的公式。但是如何计算、如何统计,依然是个问题。如果数学公式脱离了现实的数据,如何进行运算,运算的结果如何使得人们信服,是法经济学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刑法中“情节特别严重”、民法中“显失公平”等等,均无法运用数学计量。也无法进行运算,因此,无法给出一个精确的答案。
篇8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学时偏少
我校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课时为32学时,这远远低于很多高校40〜60学时的安排。课时安排偏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水平的发挥、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对于该课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二)课程定位不清晰
我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究竟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目前有不同的意见。从目前该课程的学时安排来看,显然是将该课程设定为理论课,在教学中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但是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其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模型建立、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和运用的理论与方法之后,在自己的研究中结合研究课题实现将现实经济问题抽象化和模型化。因此,目前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定位难以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运用不够,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计量经济学是以数理统计为基础,数学方法为手段,经济理论为指导,考察现代社会中各种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预测经济发展趋势,检验政策效果等。也是经济学课程中唯一一门对学生提出知识、方法、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能力要求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当前,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外加演示Eviews软件以熟悉各种估计和检验方法的流程。计量经济学研究思路包括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及模型应用。目前的教学中主要就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介绍,而对如何从专业领域的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学生的应用能力差。此外,目前应用广泛的一些计算机软件的实际操作训练仍然是薄弱环节,学生上机操作训练不够,主要限于每节课最后学生的操作演示。
二、对完善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建设的重点是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这需要明确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定位。计量经济学教学要尽量做到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并重,同时要联系实际的研究情况。核心问题是如何优化课程内容体系使之适应创造性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需要。为此,需要处理好以下4个方面的关系:首先,在整体思路上,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关系。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很快,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既要介绍基本的经典理论与方法,又要讲授一些非经典的理论与方法。经典理论方法是非经典理论方法发展的基础,而且至今仍然被普遍应用,在课程内容建设中理应受到重视。同时,应当指出经典理论方法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实际经济问题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阐述以微观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和动态计量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从而追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介绍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动态。同时增加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补充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既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基础性,又体现其前沿性和时代性。
其次,在内容结构上,处理好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的关系。研究生能够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应用所学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是我们的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和现实经济问题的结合,坚持理论与应用并重。在讲完单一方程和联立方程理论方法之后,还要讲解单一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和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及其在生产、供给、需求、消费、金融、贸易等主要领域的应用,同时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与课题,设置不同类型的专题讲座与案例讨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能加深学生对于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再次,在理论与方法的讲授上,处理好思路剖析和数学推导的关系。阐述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需要借助数学推导过程,然而要认识到,最重要的是思路而不是数学推导过程。很多数学推导过程都可以通过自学掌握,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掌握,只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理论方法产生和发展的方法论,才有可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因此,在时间极其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着重掌握的应该是常用方法及其思路,而不是详尽的数学推导过程。一些较繁琐的数学推导和更多的方法可以在课后针对有研究需要的学生另行安排。
最后,在模型应用的讲授上,处理好理论模型介绍和发展过程分析的关系。计量经济模型在每个领域的应用都有其特定的演变与发展过程。通过各种应用模型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熟悉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及其估计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有关模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便其在未来的研究实践中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和改进模型。所以在应用模型的讲授上,应重点介绍模型演变与发展的方法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是如何发展的。
(二)在积累丰富素材的基础上加强教材建设
所用教材的优劣是课程建设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近30年来,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比较好的。然而多数以介绍理论和方法为主,除了一些例题外,很少有关于应用的专门章节。因此,计量经济学给人的印象是一门孤立的课程,读者难以发现它与其他经济学课程之间的联系,更不能理解它在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甚至会把它视为一门经济数学方法类课程。
为了较好地体现上述关于课程内容体系优化的思想,急需总结多年来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在积累丰富素材和融入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更新教材内容,做到理论与应用并重,将计量经济学设计成为一门特色鲜明的经济学课程。这一方面需要处理好基础性和前沿性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实例,更新和改变软件。
(三)在适当增加课时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3]。目前教学中,学生上机训练时间太少。建议在现有学时基础上,增加8个学时的上机操作训练,并将这8个学时穿插在原有的32学时中间,而不必专门安排软件应用的实验课。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重点介绍一种专业应用软件,要做到实验教学与理论方法教学相衔接,即应该将实验教学合理、适时地穿插在理论与方法教学的过程中,而不能截然分开,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在实验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学生在处理各类型数据、建立模型等方面的训练。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综合练习,在综合练习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研究方向选择实际研究对象,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建立模型,收集数据,估计、检验和应用模型,从而完成建模的全过程。通过独立的实践、教师的辅导和互相之间的交流,促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在丰富案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高案例教学质量
计量经济学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自然是教学方法的首选。然而,在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依然占主导地位,对如何根据经济学理论、从实际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以及如何根据已建立的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等讨论的较少,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应用就更少。这样势必导致学生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较为薄弱,面对实际经济问题或现象,在提出建模设想、选用具体估计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数据、诊断发现问题和改进估计方法等各个计量经济建模环节都存在问题。
因此,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中,除了适当增加实验教学外,急需加强案例教学,以便有效地消除或缩小理论与实践的鸿沟。首先需要有效地组织案例素材,建设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库。有专业特色就是要充分体现我校区域经济学专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围绕当前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与区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课题,选取体现时效性、专业性、贴近个人社会经济生活的微观区域经济案例。在建立案例库的过程中,应当整合校内多个相关学院的资源,特别是人文与发展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要互通有无,合作交流。
在建设案例库的基础上,实施案例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启发学生自主地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与能力。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课堂教学和引导讨论。案例教学方法强调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中。因此要启发学生大胆创新、集体讨论、独立分析、解释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从而提髙学生的参与程度,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其创造性,体现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运用。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在课程网站上开设案例讨论区,进行非实时的案例讨论。教师规划好案例初始资料和目标,学生通过非实时手段进行讨论,最终形成分析报告或论文。
篇9
【关键词】宏观经济发展;影响要素
引言
经济发展最注重的就是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质量也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要想从根本上做好紧急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实际需要促进其实现成功转型。本文从不同的层面以及不同的社会视角对发展经济学做了研究和探索,提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波动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要想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基础要素就是人口、资源与环境。尤其是人口发展,对现代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口与经济发展
一直以来,人口经济的核心问题同发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都是相同的,即经济发展与人口因素之间的关系。最近几年以来,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发展经济学由经济增长理论向经济发展理论的转变而逐渐受到了更高的重视。
(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978年马尔萨斯提出了“低水平均衡的人口陷阱”理论,表示人口数量的变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此这也就成为了一个颇受各国关注的问题。直到目前为止,人类对于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主要表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人口增长阻碍经济发展;另一种是人口增长有助于经济增长。这些结论并不适用于每个国家,但是从普遍上看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波动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所处的水平环境不同,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也就不同。
(2)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
确定人口质量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决定,一是人口身体健康素质,其中包括婴儿出生死亡率、人口发病率、青少年营养状况和发育状况;二是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指,其中包括文盲率、各级院校毕业生数量等。相关数据显示,人口质量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很明显,人口质量越高经济发展越快。
(3)人口构成与经济发展
人口结构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有经济结构、自然结构、社会结构以及地域结构,每一种结构所涉及到的指征均不相同。随着近几年来相关研究的日益增多,可以发现其中人口的城乡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以及区域问题是影响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
2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也在不断的被消耗,由于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的,使得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主要表现为:
(1)自然资源的无限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必须要合理利用,不能过度开采、盲目限制、或停止利用。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环境与经济发展
环境与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息息相关,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与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的结果,不可否认它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早期经济发展过程都经历了持续的资本积累的过程。资本积累是一个国家经济转型的基本要素,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好坏离不开资本积累的影响,也是促进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良性的资本积累机制可以有效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成功实现经济转型。
三、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眼下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发展,对外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也就越来越重要,不同模式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发展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如何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国际贸易也体现了经济发展质量的基本思想。发展经济学理论中涉及到了多方面问题,其中包括贸易条件问题、贸易保护问题、剩余的出路问题等,通常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对外贸易研究。
四、结束语
对于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来说,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就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发展经济学实际上一直基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综合现有的经济状况来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人口结构变化、对外贸易模式、自然资源利用等是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要通过资本积累来实现经济起飞,加大研究力度,提高科学技术,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也要适当加强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进行理论创新,根据一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创建有利于各类要素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机制,最终转化成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动力,建立更为合理和完善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保证国家的经济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希丽,张兵,李可爱.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14.
【2】袁吉伟.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DD基于B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1):27-34.
篇10
一、引言
《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在1,5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时至今日,全国仅72所部属院校负债总额为360亿元,平均每所高校负债5亿元。保守估计下,高校负债总额至少有4,500亿元。高校债务过重的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作为非赢利单位的高校不考虑自身偿还能力而向银行盲目举债必然会带来种种问题。到2008年,全国进入了高校偿债的高峰期,迫使矛盾进一步浮出水面。
为何作为事业单位的高校会背上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以至于引发人们关于高校破产的担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银行和政府方面的原因;既有表面上的投机行为的原因,也有深层次的体制方面的原因。目前,研究高校负债的相关文献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描述分析高校负债的原因、现状以及高校、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另一类主要从财务和会计的角度出发解析高校负债,关注如何防范高校负债形成的财务风险。高校如此大面积负债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现象,如果从制度这个层面对高校负债作解析,可能更能接触到问题的核心。而新制度经济学恰好为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二、高校债务危机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罗纳德・哈里・科斯于1937年发表被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企业的性质》算起,新制度经济学到今年刚好有70年的历史。所谓新制度经济学,引用科斯的话,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问题。目前,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已形成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委托-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经济学史等几个支流。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诺斯、威廉姆森、德姆塞茨等优秀经济学家的努力,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高校负债的原因是特殊的委托-问题滥化的结果。委托-问题的研究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占有地位。詹森和买麦克林认为,委托-关系是这样一种明显或隐含的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行为主体(即委托人)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即人)为其提供服务,并授予某些决策权,委托人根据人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而普拉特和泽克豪瑟认为,只要一个人依赖另一个人行动,那么委托-关系就产生了。采取行动的一方是人,受影响的一方为委托人。显然,委托-的双方可以是地主与佃农、股东与经理、病人与医生,等等。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家囤于特定经济环境产生的视角,主要研究公司内部的委托-关系。但是,依据上述定义,社会主义国家中中央政府与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也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委托-关系。高校负债问题的产生正是这种特殊的委托-关系产生问题滥化的结果。
一般认为,由于委托方和方的效用最大化函数不一致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委托-问题便产生了。在高校负债这个具体的问题中也是如此,不过要更复杂一些。如前所述,可以把中央政府和高校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看成是委托-关系的两方。同理,中央政府和银行负责人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决策者都可以看成是委托-关系的两方。具体到高校举债这个问题上,高校、银行以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效用最大化函数是不一致的。高校举债扩大规模或者兴建大学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甚至提升城市形象。比如,吉林大学在合并几所重点院校之后,排名陡然上升,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有的地方政府鼓励甚至强迫高校向银行贷款,银行有地方政府担保,乐于发放贷款,而有了贷款,高校就能改善自身基础设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综上所述,数目巨大的呆账和死账出现了,而这显然不是中央政府所愿意看到的。
同时,与西方传统的公司委托-问题相比,高校负债所体现出来的委托-问题还存在缺乏监督的特点。在完备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委托方在公司内部可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对方进行监督。而在外部,由于信息完全自由流通,出于个人信誉方面的考虑,方会自觉努力和委托方的效用函数保持一致。但是,在高校负债这个问题中,对于相关各方行为的监督从内到外都是缺失的。这样,高校、银行和地方政府三个方结成一个利益同盟和中央政府这个委托方进行博弈,在信息不对称和相关监管机制缺位的情况下,高校的款越贷越多,越贷越成问题。
(二)高校负债的核心问题是产权问题。清晰的产权能保证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高校负债的深层原因正是由于产权不明晰,解决问题也应该从产权着手。产权的明晰性包括两个方面:产权主体的明确性和唯一性。高校的国有资产也好,银行的国有资产也好,产权主体是明确的,但却不是唯一的,这是造成高校负债问题的最深层次原因。高校从银行所贷的款项,既是银行的,又是国家的;公立高校的应还贷款还是得由国有资产负担。这样,转了一个圈,高校的贷款就成了既是银行的,也是高校的。所以,即使高校还不上债,不少人也不担心:负债只不过是钱从国家的左手转到右手罢了,国家不会让学校破产的。
产权明晰是国企改革喊了多年的口号,国企可以通过股权改革来实现产权主体的唯一性,做到产权主体明确性和唯一性的结合。但是,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质,股权改革对高校是行不通的。要真正做到产权明晰,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可行的方法是对高校甚至银行的产权进行分割和限制。
与传统的产权观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产权学家更注重于界定依附于物品之上不同的人们所拥有的不同权利。德姆塞茨这样定义产权:产权就是界定人们如何获利或损害他人的权益,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补偿的规则。阿尔钦则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权利。由于物品属性的多样性和人们在使用物品时的能力和目标不同,产权是一束权利,是关于财产各种权利的一种权利结构体系。
既然产权是一束权利,那么产权就是可以分割的。产权分割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可以同时拥有同一资产的不同属性。说起来可能比较抽象,以下举一个产权分割的例子。阿尔钦曾这样形象地描述土地产权被分割的情况:在同一时间里,对于同一块土地,A可能拥有耕种土地的权利,B可能拥有徒步穿越它的权利,C也许被允许在上面倒垃圾,D的权利是驾飞机穿越,E则拥有是否允许邻里使用工具时发出震动的权利,等等。同时,由于同一物品的产权被分割为不同的主体所有,相互之间可能产生冲突,为保护正当的产权,所以有必要对产权实施限制。
具体而言,高校求贷的权利和银行放贷的权利都是各自占有国有资产产权束中的一部分(如果产权束分的够详尽的话)。在高校负债这个问题上,借的一方无视自身的偿债能力盲目求贷,贷的一方明知对方无力偿还仍把款项贷出,这等于求贷和放贷的权利被放大和滥用,使得国家这个产权联合拥有者的正当权利受损。对高校和银行合理产权的分割和限制,说到底就是国家对高校和银行这拥有的不正当产权进行压制,最终形成合理的权利结构体系。即:高校有为了自身正常发展而合理举债的权利;银行有通过放贷而盈利的权利;同时,国家有国有资产免受流失的权利。当然,具体的实践则需要相关的审核、监管机构以及法律制度来帮助完成。
简而言之,就是要理清高校、银行以及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做到产权主体明确性和唯一性的统一,尽可能地使产权明晰,进而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三)解决高校负债问题应警惕“制度依赖”。“制度依赖”这一概念由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诺斯提出,用来描述制度运行过程中自我强化的机制。诺斯认为,由于设计新制度的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这些因素,会使制度自我强化。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沿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如果处理的不好,它们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种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有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产权改革能从制度上抑制高校负债问题泛滥。但是还债问题就在眼前,刻不容缓。当下的问题是,这笔巨款该由谁来埋单。早在2004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提出“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这样,高校就要自己承担债务,考虑到高校总体负债的数额和高校本身作为非赢利单位的性质,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法规出台,但政府出面干预却是定局。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将以何种态度以及立场来对待这个问题,会不会出现路径依赖?
正如诺斯所说:“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政府现在所做的选择也必将影响事态未来的发展。现在正处于穷则思变的转折点,求变才是正道。如果沿袭旧有的相关体制走下去,形成路径依赖,甚至使制度锁定在无效率的状态下,那么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国家在相关政策和法规上进行考量时,应该警惕“路径依赖”。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