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法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08-14 17:3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技术法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生的思维定势,是由其心理操作模式引起的思维准备状态。它对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和利用已经学过的数学方法和规律,举一反三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消极的影响,刻板僵化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化,以及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一、思维定势的成因
1.经验的积极形成思维定势。
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总会需要一定的知识准备,这种准备是与学习者已经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的。思维是对已经有经验进行改组的,已有的经验必须不断改组和更新,才能够达到思维的优化,但是已有的经验常常阻碍知识的改组和更新。
2.功能固着形成思维定势。
所谓功能固着就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给某种物体的倾向性。比如盒子是用来装东西的,笔是用来写字,等等,因为这些功能固着的影响,人们只能看到熟悉的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潜在功能,很难发现事物功能的新异之处,因而使问题的顺利解决受阻。就像鱼生活在水里,鲸也生活在水里,受推理前气氛的影响,人们就会依据定势思维,推理出“鲸是鱼”的错误结果来。
3.简单的模仿练习形成思维定势。
每一个问题都有最其合理的解决方法,但是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有套用先前解决问题方法的倾向,这种倾向多次被强化后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长时间进行同类型问题的模仿性练习,必然会增强学生的某种思维定势,这种定势思维越强,思维就会越不灵活,越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克服思维定势的方法
了解和认识思维定势的形成原因,对于克服思维定势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影响十分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上述三种思维定势的形成原因,有的放矢地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1.加强数学概念教学,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事物的概念是人脑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反映,数学概念就是构成数学模式的基础,因此数学概念的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要让高中学生形成适应新内容的数学思维,就要让他们充分地理解和掌握高中教材内容中的数学基本定理、概念、公式,为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的突破点应该放在加强数学概念教学上,在实施概念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依据高中学生逻辑思维相比于初中阶段已经比较成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掌握概念的过程是从表面到里面,从模糊到明确,从片面到全面,从具体到抽象这样一种逐渐发展的思维心理过程,逐步引导学生弄懂概念的内涵。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综合应用各种直观教具,充分利用变式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事物的用途及适用范围。
2.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克服功能固着。
克服功能固着,需要人们机智灵活地使用已有的材料和工具,使之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用到新的情境中去,使问题迎刃而解,与功能固着的作用相反。学习者要具有功能变通的能力,一方面要有丰富的数学知识,需要熟悉事物的不同功能,另一方面要有思维的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解题的时候能够一题多解,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积极创造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推理气氛,注重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正确组织数学练习。
篇2
版画艺术的定义
版画(Pnnt),它是通过相关印刷技术手段将绘画内容通过不同材料而展示出来的种艺术表达形式。版画艺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印刷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拥有良好的印刷技术和优质量的印刷材料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版画艺术品,所以版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版画的定义其实是很复杂的,随着时间的变迁版画的定义也在不断的改变,在我国古代是没有版画这一词的,而与之相近的是“雕版”、“印本”、“刻本”、“绣梓”等,版画这一词是二十世纪初通过日文而翻译出的。对于版画的定义,不同的定义能够有效的展示时代的背景和文化艺术含义,并且也由于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对导致版画艺术局限性。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版画技术中的刻印技术和印刷技术内容,并通过科学技术将版画艺术的价值良好的展现出来,良好的提升版画整体艺术价值。
科学技术发展对版画艺术的影响
在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今天,版画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版画技术在早期多数是运用印刷术和镌版术等技术进行印刷,随着纸墨技术的不断融入纸墨印刷技术更加受人们欢迎了。在版画艺术中科学性技术和经验性技术是相互定义相互作用的,版画艺术的派生是通过印刷技术来生产的,印刷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是与材料质量息息相关的,材料选取的好,印刷技术就会更好的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版画的制作材料和技术更加科学和先进,这样对于版画艺术的发展也会起到相对大的作用,将传统单一化的技术模式延伸成多元化形式,运用更加先进的技术让版画艺术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科学技术字版画艺术中的运用
1.印刷技术
在早期印刷技术没有兴起时,很多艺术家和诗人都是将作品画在石头上,之后版画技术慢慢的演变成石版印刷形式。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与西方艺术家不同,中国人喜欢将字写在石头上,而西方是运用石头做为版画材料,来制作版画艺术作品,所以东西方的发展方向也会不同。随着时代的进步摄影技术已经渐渐的进入到人们生活中,在十八世纪中期有些艺术家就运用摄影技术来进行版画艺术制作,法国艺术家约瑟夫・尼伯斯,他是公认的最早运用摄影技术进行石版印刷技术人,他在早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最后他选择了犹太沥青这种材料进行平板印刷,犹太沥青可以在光线下会变硬并且颜色不会改变。他运用光线照射透镜,将光投放到暗箱中的感光沥青投影版上,之后在运用薰衣草油和摆设原油进行冲洗,并运用酸液腐蚀形成感光腐蚀版。通过这一方法尼伯斯制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也为版画技术开辟了一道良好的道路。
2.印刷技术
丝网印刷技术是通过雕刻而形成的镂空图案的漏版,运用刮板或是刷子施墨等材料将画印刷在纸面或是墙上,丝网印刷技术是属于孔版印刷范畴中的技术。丝网印刷技术是在十九世纪末由密西根的查尔斯-尼尔森・约翰得到了模板印刷机的专利,有效的将丝网印刷技术进行了推广。在九十年代后期,工业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良好的推动了颜料材料的发展,在进行版画印刷时很多人都会选择水性丝网法进行制作,很少运用有害的化学性颜料,这样使得印刷作品更加环保绿色化。随着印刷颜料的不断改进,相应的制作形式、印刷模式和印刷纸张也在不断的改变和优化。现今的丝网印刷机分为单色印刷、多色印刷、手动印刷和自动印刷等几种类型,并且也有几种特有的印刷机型,包括平面丝网印刷机、曲面丝网印刷机和静电丝网印刷机。
3.版画技术
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技术也不断的引入到艺术作品当中,并且对版画艺术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有很多国家都运用了数码技术举办了相关的美术数码艺术展,并且在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中也举办过数字版画展等活动。但是数字版画到现今也有很多的质疑,不过数字版画也在质疑中不断地成长着,通过不断的改进也对很多人所接受。在版画艺术中运用数码技术可以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形式打破,版画艺术家可以运用良好的形式进行创造,将自己的想法良好的展现出来,让艺术家更好的表达出自身情感。随着数码产品不断融入人们生活中,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也越来越高了,数码版画可以将版画艺术良好的展示出来,良好的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也能良好的带动版画艺术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现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版画艺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版画艺术是跟随着不同时代的科学技术进行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可以良好的呈现版画艺术的魅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版画艺术也在随之进步,并且可以良好的将艺术家思想良好的展现在版画照片中,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会影响版画艺术的不断进步。
篇3
【关键词】安全文化要素关系作用
STUDYONTHERELATIONSHIPSANDROLESOFSAFETYCULTUREWITHITSSOMEELEMENTS
WuZongzhi
NationalCenter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AWS,China
ABSTRACT
Inthispapertherelationshipsbetweensafetycultureandsafetyidea,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afetyregulationsarebrieflydescribed.Therolesofsafetycultureanditssomeelementsinworksafetyarediscussed.Thesafetyideaisproposedthat“safetyisrelative,hazardiseverlasting,accidentcanbepreventive”.Thecreationandinvention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arethedrivingforceofthedevelopmentofthesafetyculture.Theeffectofsafetyregulationsisdependentonsafetyculture.Thedevelopmentofsafetycultureisaimportantpartoftheestablishmentofthelongtermeffectivemechanismforworksafetyandthewell-offsocietyinChina.
1.引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内,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和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安全文化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展望,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安全科技进步,安全法制健全,安全文化繁荣,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全健康的社会。
关于文化的定义众多,经典的是1871年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所作的“文化与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按照我国《辞海》的定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关于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也有多种表述。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等机构(HSC/ACSNIHumanFactorStudyGrup)将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个人和群体的价值、态度、观念、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产物,它决定了对组织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的承诺,以及该组织的风格和熟练度”。我国安全文化界将安全文化归纳为“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1]。
无论怎样表述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法规都是构成安全文化的重要要素。本文简要论述安全文化与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和安全法规的关系及其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
2.安全观念与安全文化
思想认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安全观念是发展安全文化,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关于安全的定义众多,在一般辞典中,安全系指没有危险。由于人们主观上对安全的认识不同,判别安全或不安全有多种概念或定义,也有人认为“安全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将安全定义为“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风险”是指“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结合”。国际劳工组织将危险定义为“可造成人身伤害或损坏的固有的潜能”。同样地对事故也有多种概念和定义,通常情况下,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安全总是与危险、风险、事故伴随在一起的。
事故的能量转换理论认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超过了人体(或结构)的抵抗力,或是使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由于物质与能量的互换关系,物质的危险作用可认为是能量危险作用的一种形式。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危险源(能量源)与引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故引起的人体伤害可解释为由于能量的转换而造成的机体破坏。机械能的转换可造成外伤,热能、电能、化学能或辐射能可造成烧伤或其他伤害。存在超过一定数量(临界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这里“一定数量”或临界量意味着超过该数量的意外释放能量,超过了人体(或结构、设备、设施)的抵抗力或抗干扰的能力,从而会导致人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海因利希(H.W.Heinrich)统计研究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1:29:300法则,又称海因利希法则,分析了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程度与事故发生起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即严重人身伤害的事故起数总是少于轻微伤害事故起数,轻微伤害事故起数又少于无伤害事故(即未遂事故或称事件)起数。
该法则表明:尽管事故发生是小概率现象,单起事故伤害程度的大小受偶然因素支配,但从大样本量统计分析,事故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防的。如果同类轻微伤害事故或事件多次发生,当达到一定的概率后,必然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因此,如果要防止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必须从防止无伤害事件和轻微伤害事故发生做起。换句话说,引发无伤害事件或轻微伤害事故的原因同样可造成严重伤害事故发生。为了预防事故,必须分析无伤害事件的原因,在发生重大伤害事故之前,采取预防对策,消除或监控产生伤害的根源[2]。
事故的根源是由于存在危险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里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人因失误和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生产活动中的设备、设施、场所以及环境条件的危险状态等。在我国国家标准中将“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定义为事故隐患。
理论研究和大量事故调查的实践表明,事故隐患,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隐患险于明火”。
在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上,要树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正确观念,要纠正“经济发展,事故难以避免”的错误观点。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危险设备、设施、场所增加,人们的生产活动增加,隐患也会增加。但只要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念,尤其是发展先进的安全文化,采取正确的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地监控危险源,防止出现隐患,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和安全水平已是有力的证明。
3.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文化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人类社会同步发展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创新成果是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文化丰富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与驱动力量。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作为文化的属性、特点和功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和突出,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最基本和最活跃的构成因素。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的每一重大发现。甚至是仅仅向前迈出一小步,都会改变唯物主义的形态,改变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基本趋向。当安全科学技术以安全文化的形式作用于社会文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就会对于人们的思想、精神与道德的升华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3]。因此,安全科技进步与创新程度决定着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与文明程度,同时也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安全科技创新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为安全文化建设充实新的内容和提供新方法,安全科学技术是构成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它只有在与安全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整体效应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先进作用,因为安全科技往往只具有安全生产所需要的客观内容和科学方法,而缺少安全文化所具有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性和思想导向性。
4.安全法规与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法规的实施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安全法规的生命深藏于安全文化之中。对社会、企业和个人来说,安全法规的实施,不仅是惧怕国家强制力的结果,也不仅是对安全行为后果的期望的结果,而是安全法规能不能为社会接受,融入社会,是安全法规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是否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因此,安全法规的实施不仅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安全文化的实现。
另一方面,安全法规仅是安全的最低要求,而不是保证安全的充分条件。此外,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渐进的,对危险的认识也是渐进的,安全法规往往滞后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安全法规是变化和发展的。安全法规既需要通过外部力量来强制实施,也更需要借助习俗、惯例、伦理、道德规范等安全文化要素来自觉实施,尤其在安全法规不健全或当安全法规在边际上不起作用时,安全文化的约束力就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的符合性与系统性的逻辑必然结果是规范性。文化产生的规范力量使任何与其不一致、不协调的行为或事物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要将其纠正;如果纠正不成功,则将其排斥之[4]。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安全文化是安全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职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感受支配着其安全行为,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在已形成了积极的安全文化的企业中,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作用,而在消极的安全文化或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时,安全系统的作用难于发挥[5]。
5.结束语
在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安全活动就是不断地辨识危险、评价危险和控制危险的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安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危险的认识不断加深,危险评价和控制技术不断进步,安全水平也不断提高。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为确保安全,必须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采用动态的、变化的和发展的安全科学技术方法和防范措施,警钟长鸣,持续改进。所以说安全生产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这与小康社会的目标中“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一致的,以人为本要求生产发展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承受程度,人的可承受程度,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
无论怎样理解安全文化的众多定义,必须认识到,安全文化的规范性、系统性及其具有的社会力量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安全文化建设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版权所有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编,安全文化论文集,第5页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2月。
2.吴宗之,经济要发展事故可预防,中国安全生产报,2003年6月19日。
3.申维辰,科技创新与发展先进文化,人民日报,2003年5月13日。
篇4
关键词: 人工智能;创新驱动;发展建议
人类对于智能机器的探索活动,古已有之。不过,以“人工智能”来命名这一探索并成为一个学科领域,却发生于1956年夏季在Dartmouth举行的一次小规模学术研讨会上。因此,2016年是人工智能学科问世的60周年,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科技工作者都在密切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动向。
2016年3月,DeepMind研制的人工智能围棋系统AlphaGo以4:1的战绩击败了韩国的围棋高手李世石,把世界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各种各样的议论喷涌而出。悲观者大呼:“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潜在威胁太严重,应当通过立法限制甚至禁止人工智能的研究”;乐观者高喊:“人工智能是人类的真正福音,只要把自己的思想意愿转嫁给人工智能机器,人类就可以通过机器来实现长生不老的千年梦想”。在科技界,人们则在激动着、讨论着:我们应当在什么样的热点技术上发力?是深度学习?是认知技术?还是类脑计算?
回想这些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机器人一波又一波的高新技术登台亮相,中国科技界、教育界和产业界都在一个个地紧紧追赶。虽然在跟踪追赶的过程中取得了不菲的进展,但是人们不禁都在思考: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当前社会的需求是什么?什么才是有效的创新战略?怎样才可以摆脱跟踪追赶的被动局面,争取到引领创新的话语权?
发展人工智能不应当是一种孤立性、局部性的行动,而应当是能够带动和引领整个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1 人工智能是当代重要交叉科学群的创新前沿
为了阐明“人工智能是当代重要交叉科学群的创新前沿”这个论断,需要逐个澄清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人工智能?什么是当代的重要交叉科学群?以及什么是当代重要交叉科学群的创新前沿?
1.1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探索人类智能机理,创制人工智能机器,增强人类智力能力”的科学技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理解,只要人类的智力能力得到了增强和扩展,人们从事各种科学技术以至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智力能力就会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各行各业的创新与发展。
那么,什么是人类智能?人类智能主要表现在人类主体为了不断改善生存发展的水平而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的能力依赖于主体的目的、知识、直觉、理解力、想象力、灵感、顿悟、审美等内在能力,因此被称为“隐性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则主要依赖于获得信息,生成知识,创生策略等外显能力,因此被称为“显性智能”。
显然,隐性智能十分抽象,几近神秘,不仅研究起来甚为困难,就连理解起来也颇感玄奇,而显性智能则相对可理解,可研究。因此,人工智能研究遵循的原则是:基于人类主体给定的问题、知识、目标(这就是人类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的能力)这些前提,研究如何利用信息、生成知识、创生策略来解决问题,达到目标。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研究遵循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原则:人类智能负责发现和定义问题,人工智能则负责在人类所给定的问题框架下解决问题。这样,人工智能机器就可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聪明助手。
由此可见,没有生命,没有目的,没有灵感,也没有审美能力的人工智能机器系统,原则上不具有隐性智能的能力,因而不可能独立地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只能在人类所发现和所定义的问题框架下去解决问题。因此,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恐惧缺乏科学根据。
1.2 什么是当代重要的交叉科学群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认识信息资源和利用信息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信息科学是当今时代的标志性科学。具体来说,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也就是以信息为研究对象,以信息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研究指南,以增强和扩展人类信息功能(全部信息功能的有机整体就是人类的智力功能)为研究目标的科学。换言之,信息科学的研究目标就是扩展人类的智力功能,而研究信息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和信息科学方法论都是为了实现扩展人类智力功能这个目标服务的。
由此就可以清楚地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是信息科W的最高目标,也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目的;而为了使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在人类发现和定义的问题框架下成功地解决问题,人工智能的研究必须从人类求解问题的能力中得到启发。这表明,人工智能的研究需要向认知科学学习,因为认知科学就是研究人类自己是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另一方面,认知科学所研究的人类解决问题的机理又建立在脑科学的基础之上,因此,人工智能的研究必须理解脑科学的工作机理。再者,人类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因此人工智能的研究还必须学习信息生物学,后者深刻地研究和揭示了人类能力不断进化的机制。可见,脑科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信息生物学、人工智能是当代最具重要意义的交叉科学群。这个科学群还包含更多的学科,恕不一一阐述。
1.3 什么是当代重要科学群的创新前沿
虽然脑科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信息生物学、人工智能各有各的研究内容,但是所有这些学科共同的目标都是智能,如人类的智能(脑科学)、生物的智能(信息生物学)、人类智能的物质基础(脑科学)、人类智能和生物智能的工作机理(认知科学)、人类智能和生物智能的进化机制(认知科学与信息生物学)、人类智能的信息基础和研究方法论(信息科学)、人类智能的机器模拟和实现(人工智能)等。
所以,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是当代这一重要交叉科学群共同的创新前沿。人们对于脑科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信息生物学的理解深化了,就会促进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反之,一旦人工智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和创新,也必然能够带动脑科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信息生物学的突破与创新。
2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差距与优势
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大家平日都亲身感受得到,应当比较熟悉,似乎无需赘言;但是国情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基础,因此不可不察。而且,我们对于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和优势的认识,确实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化。
2.1 差距:显差距,隐差距
大家都意识到,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方面确实存在不少的差距。普遍J为,由于中国缺失了工业革命这个历史阶段的洗礼,因此在工业基础和工艺水平方面天然存在明显的不足。特别是中国微电子工业领域的高性能芯片制造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硬件系统的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显差距。
然而,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人工智能的科学研究方面,长期以来,中国同行普遍习惯于跟踪学习,缺乏突破创新的民族自信心,更缺乏引领国际的强烈意识。无论是互联网、物联网、语义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这些大概念,还是深度学习、无人驾驶、类脑计算这些技术思想,都是外国学者率先提出,然后才是中国学者蜂拥而上。加上这些年滋长蔓延起来的急功近利和学术诚信缺失,往往在蜂拥而上之后的一夜之间就会冒出许多“新成果”!这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存在的隐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显差距正因为“显”,已经得到各有关方的高度重视,并且正在不断地被缩小;但是,隐差距则因为“隐”,不容易被察觉,至今还没有引起各方面必要的重视,因此仍然是实现突破创新和引领战略的隐患。
2.2 优势:现优势,潜优势
那么中国在人工智能研究中是否也存在什么优势呢?表面看来,似乎中国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一直处于跟踪学习状态,谈不上存在什么优势;但是仔细考察发现其实不然,中国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的确存在不可忽视的优势。
中国目前虽然在整体上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但在某些技术研究上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例如:语音识别技术,中国已经在近期多次国际评测大赛中夺得世界冠军;在汽车自动驾驶方面,中国的研发水平也与国际上旗鼓相当;特别是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国在人工智能通用理论研究方面的机制主义人工智能理论、人工智能逻辑理论研究方面的泛逻辑学、人工智能数学方面的因素空间理论都是国际领先的成果。这些都是已经涌现出来的现优势。
更加重要的是,像人工智能这样既十分复杂又极其深刻的科学研究,势必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科学方法论的影响。几十年来,国际人工智能的研究形成三大学派,就是受了以分而治之为特征的机械还原方法论的影响,把复杂的人工智能研究分为结构模拟的人工神经网络学派、功能模拟的物理符号系统学派、行为模拟的感知动作系统学派,而且长久以来互不认可,不能形成人工智能研究的合力。科学论证充分表明,适于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方法论不是“机械还原论”的方法论,而应当是“信息生态论”的方法论。后者与中国历来的“整体论”和“辨证论”思维传统息息相通。因此,在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中国握有方法论的潜在优势(潜优势),只要自觉地加以运用,这种潜在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现实优势(现优势)。
3 人工智能的社会需求和发展中国人工智能的战略建议
3.1 人工智能的社会需求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于20世纪90年代,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进入了迎接复杂问题的新时期,面临着巨大挑战。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改革的大局判断,在多次讲话中也明确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克难的深水区。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高端前沿;因此,为了迎接复杂问题的挑战,为了成功走出深水区到达胜利的彼岸,中国亟需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全面支持。
另一方面,纵观当今的国际环境不难发现,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国黄海、台海、东海、南海不断制造紧张局势,企图以武力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他们声称要长期投资人工智能,要用人工智能武器战胜中国,对此不能不高度警惕,并采取果断措施。
3.2 加快发展中国人工智能的建议
为加快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从战略性、系统性、可操作的角度出发提出5项建议。
(1)顶层规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议设立国家级智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与协调专家委员会,负责研究和提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制订智能科学技术产学研发展的实施政策,协调和促进中国智能科学技术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2)人才培养。
万事都紧要,人才是根本。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中国现有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以形成系统完整的智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建议教育部在中小学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课程,开展课外兴趣培育活动。
(3)创新研究。
跟踪不可废,创新更关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置“智能科学技术基础理论”专门领域,大力推进智能科学基础理论的突破创新;同时在国家“十三五”规划设立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服务业、智能交通、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智能教育等应用专项。
(4)产业标准。
创新是尖兵,产业是后盾。大力促进中国智能化产业的发展,并在国家标准委员会建立智能产品标准工作委员会,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学术团体开展各类智能技术产品的测试、评价和检验标准的研究,引导智能化产业和产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5)持续发展。
篇5
近年来,梁振兴对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描述,侧重阐述了国外体系结构框架模型及应用;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提出了完整的体系结构设计与应用架构;舒宇提出了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描述方法。国内外体系结构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对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良好借鉴。然而,高技术服务企业面临着战略环境、内外部形势与需求变化。主要表现:其一,“十二五”末“十三五”初,国家政府、总装、军方、行业均提出战略发展新趋势与新要求,企业技术体系需要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二,高技术服务战略下,企业客户面临较大的战略调整与服务模式变革,需要进一步优化技术体系设计应用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企业战略,支撑跨越发展。其三,多元、耦合专业共存并行发展形态下,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以最大限度发展技术体系的价值与作用。
本论文从复杂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理论出发,研究国内外技术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模型及现状,构建基于DoDAF的技术体系框架、视图、数据、流程和模型等,寻求战略转型期、高技术服务战略下专业体系的构建方法与价值模式。
一、复杂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理论演变与发展
1.国外复杂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理论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是一个系统的基本组织,包括该系统的组成单元、组元间关系、组元与环境间关系以及指导系统设计与扩展的原则。简要地说,体系结构是体系的各组成单元的结构及其有序组合的相互关系。
复杂系统顶层设计的本质是系统发展策略的设计,必须确定好发展目标,规划好实施途径。体系结构的开发采用规范化的图形、表格和文字,清晰、直观、形象化地描绘了系统使命任务的范围、需求、目标、背景、可行的解决方案、过渡策略和所需标准,形成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顶层设计方案,因此体系结构的开发是系统顶层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
体系结构从不同的视角看有众多的特征量,这些特征量可以用模型来表示。表示特征量的模型填充上特定数据后就能生成该特征量的具体描述结果,将所有描述结果集成在一起就是该系统的体系结构描述。
体系结构框架是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学的别名,其内容包括体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体系结构框架为开发、描述和沟通体系结构提供了指南、模型和规则,是理解、比较和集成体系结构的通用的基本工具。业界内将这种通用的体系结构开发方法成为体系结构框架。
20世纪80年代,以“扎克曼框架”(Zachman Framework)框架的发表为标志,为体系结构框架基本概念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国防部《C4ISR体系结构框架》(2.0版)的发表为标志,形成了初步的规范化的仅限于电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开发中应用的体系结构框架;本世纪前10年,以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的发表为标志,使支持国防领域关键决策为目标的“企业体系结构框架”走向基本成熟,未来将发展至以数据为中心的企业体系结构框架研究新阶段。
2.国内科研与专业技术体系结构现状
国内技术体系结构设计主要从科技体系、学科建设、预研发展等角度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1)科技体系角度:从研究科学技术体系的建构基础及演变看,传统的科学技术体系正面临“知识爆炸”、“逻辑混乱”等困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未来的科学技术体系建构,必将从以“学”为主的技术体系向以“用”为主的科学技术体系演变。科学技术体系的发展思路对高技术服务企业技术体系结构的设计可资借鉴。
(2)学科建设角度:在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目前也正面临专业设置改革的问题,以应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价。目前采取的做法为多元组合课程体系设计,科学、灵活配置专业,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发展。但其专业体系结构设计从理论到实践尚未进行本质的变革与提升。
(3)预研发展角度:通过研究国防预研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可以看出,预研体系建设经历了“任务带学科”、“型号带预研”、“实行计划单列”等里程碑阶段,未来更加重视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相结合,处理当前急需与长远发展的矛盾。预研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仍聚焦在体制机制、科学决策、以人为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政策和实施层面。预研体系结构并未按复杂系统理论进行顶层设计。
二、面向高技术服务的体系结构设计要求
高技术服务是以创新为核心,以通用技术、基础产品和专业工程共用技术研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取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和商业模式,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标准规范、技术工具、基础数据、技术服务方案等专业化增值服务。高技术服务的体系结构的约束和特征表现为:
(1)关联性:服务体系结构与能力体系结构、技术体系结构是相关关联的,均为专业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体系结构向能力体系结构提出需求,能力体系结构向技术体系结构提出目标,技术体系结构向服务体系结构提供支撑和制约。
(2)层次性:层次性是系统纵向联系的体现。服务体系结构具有行业(区域)级、企业级、装备(产品)级等层次性。技术体系结构具有技术、分技术、子技术等层次性。
(3)整体性:技术体系结构是为实现某一体系目标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各种技术在整体中相互影响,相互关联。
(4)功能性:由各项技术按照一定结构构成技术体系,其功能就是为了实现能力体系结构,满足服务体系结构需求。
三、基于DoDAF的技术体系结构构建方法
1.全景-服务-能力-技术-资源视角
基于DoDAF理论,结合高技术服务企业技术体系要求与约束,构建其全景-服务-能力-技术-资源等多维度视图如表。
表 基于DoDAF的技术体系视图
2.技术体系结构数据定义与关联
在视角与描述基础上,数据是决策所需信息的来源,是进行体系结构分析和优化的基础。而视图提供了一种收集、组织和可视化数据的模板,视图之间通过数据的逻辑关联在一起。目前DoDAF/ToGAF正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变,故采取以数据为中心的描述方法,以能力、技术等为例,其数据定义与映射描述如下。
(1)能力到技术映射描述
数据定义1:能力到技术映射描述
SC-4=(Caps,Techs,C_T_Ress)其中,Caps、Techs、C_T_Ress分别表示能力集、技术集、能力到技术映射集。
能力实体定义为Cap={Cap_ID,Cap_Name,Cap_Description}。
技术实体定义为Tech={Tech_ID,Tech_Name,Tech_Description}。
技术对能力支撑关系(即能力到技术映射集)属性定义为C_T_Res={C_T_ID,Cap_ID,Cap_Name,Tech_ID,Tech_Name}。
(2)技术层次结构图
数据定义2:技术层次结构图ST-3=(Techs,Tech_Conts),其中Tech_Conts表示技术之间的包含关系,即技术体系、技术系统、技术之间的关系描述。
Tech_Cont的属性定义为Tech_Cont={Cont_ID,Parent_ID,Parent_Tech,Child_ID,Child_Tech},其中Parent_Tech,Child_Tech分别表示技术包含关系的父节点技术和子节点技术。
(3)技术水平与预测描述
数据定义3:技术水平与预测描述ST-4=(Techs,Indexes,Levels),其中Indexes表示技术指标集,Levels表示对于指定技术指定指标在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水平的描述集。
指标实体Index属性定义为Index={Index_ID,Index_Name,Tech_ID,Tech_Name,Index_Description},其中Tech_ID,Tech_Name表示指标所属的技术。
技术水平描述实体Level属性定义为Level={Level_ID,Tech_ID,Tech_Name,Index_ID,Index_Name,Level_Now,Level_5years,Level_10years},其中Level_Now,Level_5years,Level_10years分别表示该技术指标在现在、未来5年和未来10年可能达到的水平,并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表示时间维的列。
3.技术体系结构流程与框架模型
从体系构建过程维度,给出技术体系结构视图流程模型和框架,见图1、图2。
图1 技术体系结构视图流程模型
图2 以数据为中心的技术体系结构框架模型
篇6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数学教学;应用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进入了我国的教育领域,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把教学媒体与传统教育相结合,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有效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人机交互是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在交互式教学环境中可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根据多年来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我从以下几方面对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 利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不是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被动的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的学好数学。将多媒体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例如:在讲“曲线的凹凸定义”时,可以设计先在屏幕上出现凹和凸两条曲线,然后分别以动画的形式从左到右出现曲线上各个点的切线,引导学生总结曲线的凹凸定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而且让学生由好奇产生兴趣,从而喜欢学习数学。
2 利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知道学生的基础、能力客观上存在着一些差异,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就能适应个别化的教学。首先在教学软件的编写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其次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学习过程进行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生与老师实时交互,把被动的接受转变为学生主动求知过程,更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由教师单一的讲解、课本习题枯燥的练习,上升到人机交互,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最显著的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和学生形成一种图文声色并茂、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变抽象为形象,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掌握
数学是一门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学科,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因此,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使所授知识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是利用语言、板书、动作等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有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也会借助实物、模型、挂图、实验等教学辅助手段来演示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些教学辅助手段目前仍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它们的局限性,这些只能演示静态的内容,而要展示动态的内容便无能为力了。多媒体计算机不但具有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功能,而且还能演示动态的内容,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从而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多媒体计算机能使教学中的内容形成多元的立体结构,结合特写、放大、颜色等手段,再用文字、公式、定律等说明,就能配合教材内容,突出重点部分。运用动画功能能够直观显示物体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在那些关键性变化的地方,可以采用定格,分离出重要内容进行分析,也可以把变化过程慢放,配以文字说明。利用计算机的演示优势,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设计成生动、形象的演示过程,很多难于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懂,学生易于把握教学重点。例如:在讲“导数的定义”时,利用计算机演示过x0点的割线到切线的变化过程,学生便很容易理解随着x无限趋近于0时,y与x比值的极限等于过x0点的切线斜率。生动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导数的定义有了深刻的理解。
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还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把难以理解的以及不易观察到的内容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良好的氛围。
4 简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绘制图形,例题板书,演示操作等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资源丰富,交互性强的特点,可以使这些教学环节所占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定积分的应用”时,求平面图形的面积需要作出围成图形曲线的函数的图像,在以前的教学中,只能由教师在黑板上找到几个特殊点作出草图,缺乏学生的参与,缺乏说服力。而利用Authorware的内部函数和脚本语言编程实现动态作图,不仅能进行描点法画函数的图像,而且输入初等函数的参数即可绘制图象,适合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同时也节省了作图的时间。
5 运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突出辅
虽然多媒体计算机的优点是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达到的,但是在使用时也要注意,计算机科学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要突出其辅助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时,主要依赖教师如何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将课本知识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教学过程是复杂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任何机器也代替不了的。因此,要适时、适度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面对新的标准,不是一经接触就能理解和掌握的。本文将根据自己在实际工作的经历和对新标准的学习体会,从三个侧面谈一谈对“卷内科技文件页号编写”的认识和理解。
探讨一:“以有效内容的页面为一页”的提出,增加了对归档文件内容的检查和监督,其“有效内容页面”的识别是否应由文件形成者完成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2008)“以有效内容的页面为一页”代替了《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2000中“以有书写内容的页面编写页号”的条文。这是经过8年实践后,对所编页号对象的又一次较大的修改。
我国档案界关于确定“编页对象”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是《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提出:“应统一在有文字的每页材料正面的右上角、背面的左上角填写页号。”这里编写页号的对象是“有文字的每页材料”,仅从表面文字我们不难看出该条标准中的不够严谨之处即:仅以有“文字”的材料编页是不全面的。《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提出:“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均以有书写内容的页面编写页号。”这里将有“文字”改为了有“书写内容”,在《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又提出“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很显然,《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两项标准中对编页对象的确定要比《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中对编页对象的确定更加科学准确,对编页对象的确定一目了然。目前大多数档案工作者对以有“书写内容”和“图文”页为对象进行编页的标准是认同的,基本上获得了业界的统一。
但在这种情况下《科技档案构成要求》(2008)为什么还要对编页对象进行修订呢?其主要原因是:以“图文”的形式鉴定已不能适应当前档案工作的需要,呼唤而出的是以“图文”的内容鉴定。
笔者认为提出“有效内容”页有以下原因:一是归档文件中掺杂的无效内容页太多;二是去除无效内容页太难;三是继续保留无效内容页太浪费且影响对文件整体内容的认识。
目前,在归档文件中确实存在着相当多的与归档文件内容不相关联的页面。完全保留书中的无关页不但会增加保管成本,带来浪费,而且统编了页号会影响对归档材料整体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果去掉这些无关内容页又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有效内容页”的编页,加强归档文件的检查是十分必要的,这是针对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而提出的新技术标准。
应该说,过去的归档文件比较简单,装饰、装订的文件很少,书刊中也没有夹杂的广告。可以用有无“图文”的简单识别鉴定方法来确定编页对象。但随着归档文件的多样化,再以简单的“图文形式”鉴定法确定编页对象已不够科学严谨。然而以“图文内容”鉴定法来确定编页对象是较为先进的方法。也就是说,虽有图文但内容是否与文件整体关联,是确定编页对象的重要标准。当然这种方法是一种专业性强且复杂的识别鉴定方法,这里包含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确定编页对象的重要意义是将归档文件精确到每一页。而强调由文件形成者来鉴别和确定“有效文件”,就是把鉴定工作前移。因此,笔者认为:对有书刊号的正式出版物中加登的广告页可不再区分“有效内容”或“无效内容”页,凡有图文的即为一页,在注明总页数的同时备注文件的“印张”数。但此项工作应由文件材料形成者来完成。
探讨二:已有页号的文件且能正确表示其文件顺序的,方可不再重新编写页号
《科技档案构成要求》中提出:“已有页号的文件可不再重新编写页号。”
这一改革是十分必要和正确的,在保证档案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对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程序,节约人财物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档案实体整理中,尤其是在为实现“数字化”而进行的扫描工作时发现:在文件材料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编页错误。由于多数档案没有查找利用过,其中的问题也没有及时发现,直至纸质档案数字化时,对编页工作进行了一次“普查”。其中的问题引起了我们对编页工作的深入思考。为纠正编页的错误,在《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中提出要求:“核对每份文件的实际扫描页数与档案整理时填写的文件页数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应注明具体原因和处理方法。”
经分析,在编错页号的文件材料中,由整理人员直接编错页号的情况很少,多数错误或者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错误存在于已编页文件材料中。由于在《科学技术案卷构成》中提出了:“成套图样印刷成册的科技文件材料,自成一卷的,原目录可代替卷内目录,不必重新编写页号;与其他科技材料组成一卷的,应排在卷内文件材料最后,将其作为一份文件填写卷内目录,不必重新编写页号,可在备注中注明总页数。”因而,有的以为:“不重新编写页号”也就没有必要对已编页号文件材料进行全面检查,也有的认为:按照文件的起始页数字填写了总页数就算符合了标准的要求,因而也忽视了对整体文件编页情况的检查,还有的只对封面、封底等较明显没有编写页号的图文页计算进了,总页数,忽视了“目次页”、“索引页”、“刊名页”等的加全计算。种种情况说明,对“已有页号的文件不再重新编写页号”是为了简化工作程序、节省人财物力,但如果我们对这一技术的改进缺乏必备的档案学知识和技术支撑,其结果会适得其反。
当然,在分析编页错误原因时,大家也注意到了标准本身可能使执行者在理解上产生偏差的地方。一是由于界定的不规范,对“页号”的定义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二是由于没有对“页号”给出定义,二导致对“已有页号”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许多不同的情况,但是总结起来“已有页号”是共同点,所以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正确反映和固定文件材料形成顺序的“已有页号”,而要纠正那些不能正确反映和固定文件材料形成顺序的“已有页号”。要达到这一标准,标准的本身就不能出现让执
行者在理解上产生偏差的条文。
为了避免或减少误解和对技术内容的理解产生的困惑、歧义,笔者建议是否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定义:“页号:依各页文件材料顺序对其编写的数字号”。通过这样的定义,可以说明,本术语与其他不同语境下相同术语的不同解释;还可以说明“单页”文件材料上的编号与“一组”具有顺序关系的每页文件材料上编号的区别;也可以说明“页号”的编制是经过对每页文件材料正确排序后的结果,包含了对已编页号文件材料的检查及合格评价;更可以说明,我们所要进行编页的对象应是符合标准要求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
无论我们选择完善“定义”或“内容调整”哪种方法,决定“已编页号”的文件是否需要重新编制页号的标准应以:所编页号是否“正确表示了文件材料排列顺序”为依据。
探讨三:补编和重编技术
对不能正确表示各页文件排列顺序的“已编页号”如果不分情况地全部重编会浪费人力、物力,因此,有必要分辨情况进行补编或重编。
重编技术。
例:将25改为1
更改标记仅在已有编页的首页记录,其他页用实线划去需要更改的数字后添加正确的编页数字即可。
补编技术。关于补编技术,档案界内已有很多成熟的范例,但是还没有一项标准做出具体的规定。也许有人认为补编方法的技术含量低没有必要以标准的形式提出。其实,从制定标准的目的性来看,给出补编技术的标准是十分必要的。从档案开发利用角度来看,要有国内和国际眼光,尽管补编页号的技术含量不高,但缺乏统一的标准,在交流中就会发生误解。笔者已经发现在不同的教科书或论文中出现对同一技术的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处理漏编页码时,有的同志以N+1的方式;有的同志则用N-1的办法。看似较小的问题,如果在几千、几万份档案中出现差别,在交流和利用中就难以获得最佳的共同效益。
重编或补编页号要结合档号章、目录和备考表的使用。
在各件首页加盖档号章,这样,即便该件起始页不是从“1”开始也可以固定其文件顺序。以“有效内容”页进行编页的,档号章应盖在“有效内容”页的第一页,目录中应填写“有效内容”页的总页数。在卷内目录中必须标明各件的页数。无论补编或重编页号,均需在备考表中注明。
篇8
【关键词】仿生学 工业设计 颜色仿生 结构仿生
所谓“仿生学原理”就是指利用大自然中生物的结构和特点为基础,研发出新型的科学技术、方法和产品,并能体现出所模仿的生物物种一样的功能。“仿生学”自提出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该研究所涉及到的领域极广,例如:力学仿生、分子仿生和信息功能仿生等。“仿生学”属于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该学科体系混合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1]。作为工业设计的重要发展学科,“仿生学”为工业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设计思想、理念、原理,有利于工业学的发展和进步。
1 工业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是W・GrOPius首次提出的,是一门可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和科学技术有关的新兴学科,在科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工业设计的定义,许多学者都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无论哪种概括,都未能体现出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历史地位及作用。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关于工业设计的概念最为全面: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它是根据设计人的经验、知识、感觉、技术等将工业产品的材料、结构、色彩、装饰等属性给予新的特点[2],设计出来的工业产品。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实用的工业产品,符合人类生活的需要,为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做贡献。二是艺术工业品,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提高人类对于艺术的认识,追求美和欣赏艺术。
2 “仿生学原理”在工业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颜色仿生。工业设计的“仿生学原理”具体应用包括颜色仿生原理,世界是由一个五彩缤纷的事物组成的,根据光反射原理,我们能够看见蓝天、白云、红花等丰富的世界,而这些色彩斑斓的事物,正是构成大千世界的最重要的元素。所以,在工业设计上就诞生了颜色仿生原理,从植物或动物中获取可用的颜色素材,将自然的颜色赋予工业设计中。根据人的视觉经验,强烈的色彩会震撼视觉神经,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活动[3]。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感性时尚、色彩鲜明的时代,人们追求颜色带来的冲击感和即视感。生物颜色的运用,对工业产品特征的展现以及它的用途具有更好的表达效果,能够进一步丰富产品语言,以及产品所要表达的意义和作用。
(2)形态仿生。形态仿生就是以动物或植物的外观作为设计依据,将生物外观特征赋予在设计中,再现出一种视觉效果。早期的仿生原理,主要是模拟动物或植物的外形,进行一种外观在现。例如,飞机就是根据鸟的外形进行仿生设计的,作为模拟鸟类产生的飞行器无疑是仿生学较早的成果。形态仿生在模拟出生物的外观时,提取某种生物较为独特的属性,作为产品的设计理念,经过设计师的重新组合和转变,形成一种全新的体现出该项产品的独特美感与特征,再将产品设计理念和设计目的进行整合,最终体系出其设计价值。
(3)结构仿生。所谓结构仿生就是某种工业产品按照生物的内部结构、器官功能、自然属性等,传达一种有关该功能的仿生技术。例如,1680年意大利发明家博列发现大部分鱼类都能依靠鳔来调节身体的重量,从而在水里能够自由的上下游动。当鱼要浮起来,肌肉就会松弛,鳔就变大,鳔内空气就会增加,鱼所受到的浮力就会越大,鱼就会变大。如果肌肉收缩,鳔变小了,浮力减小,鱼就下沉。鳔内的气体变化导致鱼的体积变化,最终导致鱼的游动变化[4]。根据鱼鳔的工作原理,博列里制造了一艘潜水艇。现代潜水艇更是将鱼的仿生原理发生到极致,增强了潜水艇的潜水功能。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工业设计的领域和范围正逐渐扩大,而且仿生技术也得到了进步。将仿生技术应用于工业设计,有利于提高工业设计的水平,实现设计上的创新,不仅是在产品外观上,还是在产品的功能上的创新。这种创新有利于满足人类对于“美”的追求,通过模拟其它生物外观的颜色、肌理,开发出工业产品审美的新高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工业仿生学未来的前景不容小觑,值得设计者和科学人员的探究。
参考文献
[1]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2]许喜华.工业造型设计[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6.
篇9
【关键词】规范术语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139-03
一、所谓术语
术语(terminology)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称谓的集合,是一种特定的话语构成模式,通过言语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是思想和认识交流的工具,是区别一种学说、一个学科最为关键、最具标志性的特征,是学科的概念、符号、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等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模型,用以描述、阐释学科内涵的“符号”系统。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单位以单义性的方式为某特殊活动领域内的某概念命名;就其内容而言,是指某意义已有解释或已确定了的技术短语、符号的有组织的集合;就其范围而言,是指在一个专业领域内常用的全部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及它们的规则的总和。它是一个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
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发展历史不长,实验性生物学的发展至今不过100多年,分子生物学仅经历了50多年的短暂历史。而今生物技术的发展迅猛,大力促进着新的科学名词不断涌现和广泛使用,并不断地被引入中学生物教材中。现阶段生物学的概念理论体系尚不完备,术语系统尚未完全规范,这给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惑。
二、高中生物学概念术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新的课程改革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改变以前过分注重知识积累而忽视对人的能力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培养的陈旧方式和传统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鉴于此,国家在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指导下,推出了多个版本的高中生物新教材。新教材在体现新课改精神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编写理念有了较大幅度的跨越,进一步完善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对于概念的阐述注意了准确性、严谨性,加强了科学史教育,理解科学过程,亲历试验和探究等。教材的多样化丰富了知识体系,有助于促进教师“用教材教”,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群体的学习选择。然而教材知识体系的多样化,不应理解成学科的术语系统也可以有多个版本,否则不利于学习与交流。
1.内容相同而形式不同
由于现行使用的不同版本的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编写群体不同,专家们各自擅长的研究领域、知识储备、对相应知识要求及理论体系都有所不同,加之一些概念体系在学科内尚未完善统一等因素,在不同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中,使用的概念术语体系出现较大差异。内容相同而形式不同给初学者的理解记忆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也影响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人教版和浙科版为例,单独使用每一个版本,应该说是各有特色,都是不错的教科书。但如果相互参照使用,问题就出现了,刚接触生物学知识的中学生们会发问“以谁为标准?谁是对的?”如:“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人教版分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而浙科版对应的则分为扩散、异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细胞代谢”中人教版将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浙科版将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生物变异”中人教版分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种类型,浙科版将其分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还有,如“T细胞”和“辅T细胞”,“效应T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浆细胞”和“效应B细胞”,“年龄组成”和“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和“性比率”等等。这里并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采用了不同的术语体系,但对刚接触生物学知识的中学生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困惑,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学生们不可能不接触其他版本的教材。初学者需要的是一个个定义明晰的概念,去建构自己的知识概念体系,从而形成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对学生来说,知识性内容与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相关性越高,实现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时效性越长久,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就越高”。[1]
2.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
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实验性生物学的发展至今不过100多年,但近几十年来,生物技术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科学名词不断涌现并被广泛使用,特别是有关生物工程类的概念名词爆炸式发展。这些大多通过翻译过来的“泊来语”。在翻译、定义和使用的过程中,尚未规范完善,概念的内涵界定不少仍是一个研究课题。以人教版为例,IA模块必修三“免疫调节”一节中对B淋巴细胞的描述是:“B淋巴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一类细胞”;[6]“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6]在IA模块选修三“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融合与单体克隆抗体这一部分内容中则是这样描述的:“B淋巴细胞能分泌抗体,凝聚或杀死这些病原体”(《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53)。“先用羊的红细胞对小鼠进行注射,使小鼠产生免疫反应,……又设法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脏细胞中产生的B淋巴细胞融合,……这种杂种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54)。“免疫学”定义的B淋巴细胞没有产生抗体的功能,能产生抗体的是B淋巴细胞分化形成的浆细胞。“细胞工程”则明确地说“B淋巴细胞能分泌抗体”。显然两处对B淋巴细胞功能的界定描述存在明显的差异,引发概念歧义。
“杂种”一词在教科书中多处引用却无明确定义,也存有歧义。在人教版IA模块必修二“遗传杂交”一节中有这样的描述:“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5]在IA模块选修三“植物细胞工程”的植物体细胞杂交部分中则有这样的描述:“科学家们采用体细胞杂交的方法,终于得到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36)。“科学家们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又相继培育出了烟草――海岛烟草、胡萝卜――羊角芹、白菜――甘蓝等种间或属间杂种”(《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37);在“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融合与单体克隆抗体这一部分内容中则有这样的描述:“先用羊的红细胞对小鼠进行注射,使小鼠产生免疫反应,……又设法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脏细胞中产生的B淋巴细胞融合,……这种杂种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54)。可以看出,“杂种”一词,在《遗传与进化》中是指含等位基因的同种个体,即杂合体。而在《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则似乎是指种间或属间杂交的产物。在种的属性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同样存在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的问题,如“细胞器”在人教版中的定义是“在细胞质中……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它们统称为细胞器”,[4]而在浙科版中的定义是:“细胞器是真核细胞中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7]“细胞核是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7]细胞器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又如,“基因”在人教版中的定义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5]在浙科版中“基因”定义是:“基因一段包含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核酸分子片段――在大多数生物中是一段DNA,而在RNA病毒中则是一段RNA。”[8]等。如果说概念术语内容相同而形式不同,更多的是给初学者带来记忆困扰,那么,概念术语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给初学者带来的是逻辑的混乱。我们在强调概念发生过程和发展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产生的结果。这种“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怎么说(定义)都行的现象,会让学生感觉到科学的不科学。
3.概念术语定义不准确或不定义
各版本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比老教材中存在的一些不准确的定义有了很大的改进,概念的界定都尽可能的做到科学准确,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前述“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5]忽略了RNA病毒的基因存在于RNA之中。又如浙科版“由于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的,所以这种调节又称体液调节”。[9]将体液调节与激素调节等同看待。其实人体“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6]所以体液调节与激素调节概念上是有区别的。
遗传的分类中“X连锁隐性遗传”(人教版语)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浙科版语),“X连锁隐性遗传”从语法上讲属于偏正短语,含义很明确,说明遗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为动宾结构,在词义上存在歧义,若以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解,则与定义(由X染色体携带的隐性基因所表现的遗传方式――浙科版《遗传与进化》P43)不符。
另外,高中生物教材中存很多“裸概念”――即不加定义直接在教材中呈现的概念。如竞争、轴丘、基因敲除等,教材中既不定义也不注释,编写者似乎在默认学生是自己的已知。但事实上有些很专业的名词术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未接触,即使是中学生物老师也未必都熟悉,如“轴丘”,不事先查阅资料,连不少生物老师也不清楚它到底指什么;“基因敲除”更是1985年才奠定理论基础,1987年建立模型的一项新的基因工程技术,又有几个中学生物老师能熟知其技术规程?有些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但与学科术语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竞争”。
三、规范高中生物学术语系统的几点想法
1.规范的必要性
学科术语,是一个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国际上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设有的专门术语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协调这方面的工作。我国术语工作也有悠久的历史,旬子的《正名篇》就是有关语言理论的著作,其中很多论点都与术语问题有关。汉唐时期的佛典翻译吸收了大量梵文的佛教术语。19世纪下半叶,以、江南制造局为中心翻译了大量科学技术著作,引进了大量科学术语。到了清末,设编订名词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审定学术名词的统一机构。1919年成立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32年成立南京国立编译馆,开始集中管理全国科学术语的审定工作,1933年出版了《化学命名原则》。1949年后,术语工作开始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5月,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下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艺术科学和时事名词五大组。1956年国务院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交给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名词编订室”(中间曾改为“中国科学院翻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1978年,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主持,筹建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先后成立了6个分科委员会,召开了一系列名词审定会和讨论会。1985年 4月25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1996年12月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范围涉及广义的自然科学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等。其任务是:确定工作方针,拟订全国自然科学名词统一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步骤;负责审定自然科学各学科名词术语的统一名称,并予以公布施行。这一切都说明我国对术语的制定和规范化方面的重视。
2.规范的可行性
高中生物学科教材中存在的一些术语规范问题,与生物学科研究发展历史短暂等有关。术语规范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借新课改的契机,以教科书作为规范的样板,使中学生物学的术语系统不断完善和规范。对一些有歧义、定义不准确或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的概念术语,可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下,由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等权威机构对内容予以恰当的界定、适度的审定,选择能准确扼要地表达定义的、便于腹词、不引起歧义的短语,依据“全面规划,依靠专家,统一协调,科学审定,正式”的方针,统一概念术语的使用,规范中学生物学的术语体系;或者选择一个版本的教材,在其原有的概念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后推广,其他各教材编写机构建立术语数据库,统一规范引用,为学生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方便。如“物质的跨膜运输”可定义为“自由扩散、异化扩散(又称协助扩散)和主动转运三种主要方式”;“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杂种”一词则可在种内统一改称“杂合子”或“杂合体”,种间则称“杂种”等。“裸概念”可根据其重要性适当调整其在教材中的有效呈现方式。这不仅有利于中学生物教学、减少对中学生造成的不必要困扰,同时也有利于生物科学的健康发展。
规范术语,是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不是统一思想,而是为了统一表达。规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只有当一门学科的研究者(至少是一部分研究者)形成了共同的规范,该学科才从前科学时期进入科学时期。中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的潜力发展,而扎实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是其前提。如果在入门阶段就让学生对中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无从把握,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未来的国家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我们理应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于生物科学的研究,推动我国生物科学的蓬勃发展。因此,规范中学生物学术语系统迫切而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赵占良.普通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设计思路.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2 谭永平.国际视野下的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教材•教法,2007(5)
3 金振坤.概念术语规范,学科成熟标志――我对远程教育中有关媒体概念的思考.现代教育技术,2005(5)
4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4
5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55、57
6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1、35、37
7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4、41
篇10
1 燃料的热值
人们把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对于气体燃料的热值有两种定义方式:一种与液体、固体定义方式相同,即单位质量某种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另一种采用单位体积某种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文献[1]、[3]采用两种定义方式,文献[2]采用第2种定义方式。文献[1]、[2]、[3]中固体和液体的热值基本相同,氢气、天然气、煤气这几种气体的热值有差别,它们的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2 磁偏角
地球是一个天然大磁体,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存在一个磁偏角.文献[1]、[2]对地磁场的描绘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对于图1、图2作如下讨论。
2.1 图中的条形磁铁
图1、图2中都画了一个条形磁铁,估计编者是用来形象表示地球这个大磁体的,但绝不要误解为悬挂在地磁场中的条形磁铁。这两个条形磁铁的区别有两点:其一,原彩色图1中用红色表示北极,蓝色表示南极;原图2中刚好相反。调查了解我院和各中学实验室的磁铁,这两种表示方法都有,还有的用红色表示北极,白色表示南极。我们认为两种版本都是同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验教科书,建议最好用统一的表示方法。其二,图1、图2中两个条形磁铁摆放的方位不同,其南极一个偏东,一个偏西。这就是下文要谈的磁偏角的问题。
2.2 磁偏角
磁偏角的定义:科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物理学词典》(2~82页)定义为“地磁场强度矢量所在的铅直平面与地理子午面之间的夹角”。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简明物理学词典》(752页)定义为“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大学物理学手册》(226页)定义为“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同地理南北方向的夹角”。三种定义供读者参考。
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1031~1095)是世界上第一个准确地记载了地理的两极与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这一现象的人。他明确指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比西方哥伦布(1451~1502)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这一现象(1492~1502)早了四百多年。
地磁偏角在地球上每个地点都不相同,而且是逐年变化的。不过一般来说这个变化并不太大。例如,格雷沙姆大学的教授吉利布兰德比较了伦敦磁偏角在不同年度测得的不同值,1580年在伦敦测得磁偏角为偏东11°51′,1622年在同一地点测得值为偏东6°13′,1634年又测出不大于4°[4]。又如,1960年测得南京和郑州两地区的地磁偏角分别为-3°50′和-3°40′(磁针的北极偏东为正,偏西为负)[5]。由此可知,图1所画的磁偏角为负,图2所画的磁偏角为正。
比较图1、图2,结合沈括对磁偏角的描述,我们认为图1更直观。因为地球表面的磁感线能够形象地描绘地磁场分布,明确地表示出地磁场的磁极,所以建议去掉图中条形磁铁,以免造成混淆。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王杏村,苏明义.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九年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5,113.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九年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7,91.
[3]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物理(第二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9,153.
[4]陈毓芳,邹延肃.物理学史简明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68.
[5]申先甲,张锡鑫,祁有龙.物理学史简编[M].济南:出东教育出版社,1985: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