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范文
时间:2023-08-14 17:3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任何一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建设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特色专业就是具有优于其它学校的、稳定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并为社会所承认的独特风格的专业,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它是学校根据所具备的优势条件,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逐步积淀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激励性、示范性。专业有了特色就有优势,有了优势就有实力,有了实力就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才培养
方案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资源合理配置、国际合作交流、产学研结合等主要内容。不同层次、不同科类、不同地区的学校,应该基于自身的环境和条件,确定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努力将共性很强的专业建设工作建出个性,建出特色,本文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WWW 的出现将“计算”泛化了,平民化了,“会计算机”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独有的优势,必须调整培养规格和要求,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有相对优势的知识结构和明显的专业特色。
(2)招生不如以前,表明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认可度下滑。就业不如以前,表明社会对计算机教育的认可度降低。但这并不是说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减少了,恰恰相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是不断增长的。因为计算学科是一门基础技术学科,在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计算技术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1999 年高校扩招后,高速增长的毕业生人数与市场的吸纳能力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差额,就业压力开始加大;另一方面,IT 行业所具有的技术前沿、更新迅速的特点,使就业市场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研发创新能力,还要求毕业生具有更强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可适应性、可培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而高校的教育教学还没有适应或者说还没有完全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这一日益苛刻的要求。
(3)不同层次、不同科类、不同地区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趋同情况十分严重。对于较早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本科院校来说,由于经验的积累及国家的扶持,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完善,但对于大部分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办本科院校来说,较多地是从表面上模仿一些重点院校的课程设置,并未从根本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策略
2.1加强能力培养,创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有利支撑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层次、各种类型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实践教学要贯穿整个学程,增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增强竞争力,改变“学不致用”的状况。对此,我们创建了融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各类技能竞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2.2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学制要求,我们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统筹培养过程,妥善处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专业大类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的关系,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等方面的关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我们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定位设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并按照“局部优化服从整体优化”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重组,构建了由通识教育基础平台、专业大类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和选修课程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符合我系实际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课程体系必须贯彻“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基础厚,方向多”的人才培养理念;必须符合“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指导思想。可以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专业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等各类别课程制定适当的学分比例。
3结语
在建设特色专业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和应用各种有关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探索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而且应用型人才数量巨大、涉及范围广,规格分类培养势在必行,意义深远而重大。在课程设置研究中,必须贯彻按知识点教学,并逐步走向按能力培养的道路。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问题;对策;研究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不符。从专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的培养目标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设置与发展旨在培养出更多拥有专业计算机技术和基本知识,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是该专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有很多,但从这些高校专业的开展现状来看,很多都存在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不符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却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素养,使得学生学习的很多东西都不能得到实践分析,使得教学效果低下。
(二)培养目标的制定比较宽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十分宽泛,导致专业的定位十分不明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标应该是以提高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理论和应用,能够在企业。单位等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网络技术和管理维护计算机等为培养目标的。但是,目前学校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过于广泛,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没有受到重视。
(三)没本专业专业特色突出不明显。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采用的教学计划基本是一样的,并没有从学校的发展出发,很多学校照搬一些名校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使得学校自身的特色无法凸显出现来。学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并没有突出的特色。无论是专业学生还是非专业的学生他们所接受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也基本一样。因而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突出的特色,严重阻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
二、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了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以外,还应该具备必要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这也是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的,同时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重要表现。具体地说,一是要完善当前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和课程,要设置专门的技能水平的考核标准,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理论的实用价值;二是要进一步提高专业的投入,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实验场所,增加学生的自主性,从而也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三是要注重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充分发挥毕业设计的真实作用。
(二)改进当前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一直都是目前教学方法方式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来说,改进当前课程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方法联系实际,进一步提升教学课堂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开展CAI教学,以求用最合理的教学管理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加强课程改革,合理选择选修课程。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特点和其专业特色来看,其课程的设置和其专业的发展方向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一些针对性不强,实践水平低的课程内容不仅不会对学生学习起到作用,同时也会降低学习效率,影响教学和学习的效果,不利于专业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合理确定主干课程及其教材,这对于专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确定一定的选修课程,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相应计算机课程的同时还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合理设置来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计算机科学更是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种形势下的高校更应该重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在正确认识其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的形式,合理设置课程课时,进而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努力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高校还是社会都应该重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并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高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该专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篇3
关键词:计算机 人才创新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制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又不同于相对成熟稳定的传统学科,该学科不仅发展迅速,而且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突出,因此,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己经不再满足新时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等教育的需求。计算机学院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重新调整,严格执行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和“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的规定,同时从本校实际出发,创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培养体系,完成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计算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研究的范围很广,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知识创新体系、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体系、教学资源建设创新体系等等。此外,还要把上述体系融合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进行细化,最终实现基础扎实、软硬兼通,同时兼顾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两个培养方向的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体系的措施
(一)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课程知识创新体系
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管理和通信工程共五个专业,各个专业既是独立的专业又相互融合,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又是学院的龙头专业,因此我们在制定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时,并没有把它当做一门孤立的学科对待,而是立足学院的高度建立了一个各个学科既互相融合、又互相促进的课程体系,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打通五个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建立学院的基础教学平台课,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各个专业的核心课,除了学校的公共课外,学院的课程分成三个层次:学院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特色课,如图1所示。学院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被视为该专业的“看家本领”。此外,通过专业特色课,我们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成“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两个出口,前者偏重软件,后者偏重硬件,做到了软硬并重。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课程知识创新体系。
(二)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应用性,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本科教育在强调理论深度的同时,必须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放到一个足够重要的位置上,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和落实,直接决定了人才的素质和培养质量。网络教学平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不仅可以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教学活动,而且可以大大拓宽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网络教学平台一般包括管理员空间、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是主体部分,并且功能基本一致。教师空间包括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两部分,如图3所示。在教师空间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文件、题库、实验材料等,从而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此外,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少的不足,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在线答疑、提交作业、批改作业。因此,网络平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实现教学和实验的网络化,大大拓宽了课堂教学。
三、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体系的思考
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将人才培养理念落实到实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由于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将其中的各项内容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实践当中。首先,要精心设计本学科的课程知识体系;其次,通过多种手段,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然后,要进一步地通过培养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最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体系,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有个新的发展。参考文献:
[1]张丽萍.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科学,2012(1).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体系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不能用老旧的认识看待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层次。所以,国内高校的教育团队应致力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由于我们的教育还是摆脱不了原来课程体系的影响,在理论课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之间难以取得平衡,从而致使高校培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这反映出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高校在教学改革时应该注意要把理论课与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一手抓,不能顾此失彼。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学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外延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引导老师们结合市场需求,采用好的方法来对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改革。根据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分委员会组织的我国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因此,社会在发展,我们也需要根据市场的不断选择来改变我们的培养方法。在教学改革中,要认识到在促进学生的卷面成绩提高的同时,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明确培养目标,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经验制订能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另外,教师们还要因材施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不仅要迎合市场的口味,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案,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起来开展教学看似很简单,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教会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就是这门课程授课成功的标志,也是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关键之处。因此,必须意识到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搭配的重要性,也必须了解市场的人才优胜劣汰机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市场的选择、社会的需求开展教学,才能使教学事业更上一层楼,才能使同学们在课业上取得好的成绩。在教学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节自己的教学计划,调整过去的主干课程,增加一些当下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教学。认真分析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改变不好的教学习惯,制订出优秀的教学计划。基础课程设置应少而精,选择能反映学科特色的内容,增加应用型课程的比例,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资料。另外,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校的基础配置,完善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课老师应该加大精力去关注学生,培养学生,引导学生去学习,创新。同时,应举办各类培训班、科技竞赛、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等级考试、认证考试和技能考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开放实验室,增加自主设计和创新实验的比例,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提升教学效果的质量还要重视选修课程的开设。必修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而选修课程则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辅助,应按学分规定学生的选课,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提高其应用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教学中关键的一点。
通过这些教学计划改革,希望能解决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企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探索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模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专业建设;师范教育;专业特色;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约有340所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师范生,其中师范院校96所[1],培养本科师范生的各高校中,80%以上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简称计算机师范专业。计算机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计算机技术教育师资、为中小学培养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同时,也为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管理和应用培养人才。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遇到一系列问题,包括社会需求变化带来的学生就业难问题,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专业特色不突出的问题,作为师范专业但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的研究等问题。
从2005年起,辽宁师范大学围绕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于2007年获批第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被确立为2009~2011年度学校教学改革重点支持项目。
1问题
1.1毕业生就业问题
目前的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计算机师范专业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国内的计算机师范专业多建立于二十世纪八十代,目标是培养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程和计算机公共教育课程的师资,也培养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经过十几年的人才积累,多数学校需要的师资已经饱和。
(2)部分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充实到各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师资中,对本科师范生的就业有一定冲击。
(3) 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很快,培养的毕业生也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缩窄了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就业面。在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新进行专业定位和专业调整。
1.2计算机专业特色不突出的问题
近四年的毕业生去向统计显示,每年约有40%的计算机师范学生进入IT企业。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面向教育领域,还要面向企业的软件开发和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所以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满足师范教育需求和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但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师范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需要认真协调。
作为师范专业,重视基础教育,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而作为面向应用的工科专业,更多的要求是新知识、新技术,重点是新技术在某一领域内的应用。师范专业教育的广泛适应性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有些方面并不完全一致。毕业生进入企业时,事实上存在着高校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甚至需要学生进入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进行“大学后教育”,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2]。
1.3师范特色不突出的问题
目前的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突出信息技术在师范教育中的作用,也就是没有突出师范教育中的计算机应用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需要加强。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在线视频教学等,在教学中还需要进行教学资源及素材库建设,包括音视频资料搜集、录制、剪辑和加工等技能。在很多院校中,作为计算机师范特色的多媒体信息处理类课程体系不完整。
(2) 计算机师范专业必须培养网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能力,从而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师范专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内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新课程理念的研究和探索不够深入。
(3) 教育科研能力不足。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教育研究论文写作和整理,目前学生很多都在网上搜集素材完成论文外,缺乏独立的观点,写作不规范。
2对策
针对计算机师范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须科学分析,认真解决。社会对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的要求为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和良好的计算机教育能力。根据该要求,计算机师范专业建设发展的核心是加强计算机专业素质教育,在学生有良好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基础上,提高从师素质,加强师范性教育。计算机师范专业建设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建设,二是师范特色建设。如果解决好自身的专业建设问题,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只要培养的是优秀人才,学生个人竞争力增强,专业竞争力增强,就业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2.1加强专业特色建设
专业特色与地域、学校类型和学生层次有关。大连高新技术园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软件外包基地之一,2009年计算机类人才存量6万。按高新园区发展规划,到2015年,人才存量应达到20万,即每年有超过2万人的人才需求。从服务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出发,将软件外包企业人才需求作为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之一;再考虑省属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定位在培养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师范专业修读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师范类课程、面向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课程、教育实习、专业实习等内容,学生课程负担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按专业方向分流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按“培养规格分类”的一种操作方式[3]。通过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实现了厚专业基础、重方向应用,保证了师范专业分类(方向)培养的实现。
计算机师范专业分方向培养的课程模块如表1所示[4]。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下面是分方向培养的做法。
(1) 对于部分有宽基础要求的学生,可以跨方向选课。例如,如果学生选的是Web编程方向,但对计算机控制技术或嵌入式系统课程感兴趣,可以打破专业方向,跨专业选课。如果存在上课时间冲突的情况,学生也可以跨年级选课。
(2) 所有的专业方向课程形成课程群,教师形成教学团队,该团队直接承担对外(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实训项目。
(3) 师范类课程中的技能训练课程如书写规范汉字、教育法规、普通话等采用讲座或以考代练的形式完成。
(4) 实施按专业方向设置选修课后,加大专业基础课课时比重。例如,C语言和C语言实验课,教学计划安排到110学时,数据结构和实验安排到96学时,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
2.2加强新形势下的师范性建设
在良好的专业教育基础上,进行具有信息技术特色的师范教育,中心是做好师范教育的转向,即从培养教师转向培养优秀教师,解决社会急需的优秀教师需求。在经过调研的专业课程体系下,进行师范类特色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优秀教师的基础。我们的师范特色,定位在服务于辽宁地方教育,培养优秀的信息技术教育人才,在课程设置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专业基础课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面向市场的知识体系为核心,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应用技术进行教学。
(2) 师范教育系列课程单独设置师范教育模块,主要在第七学期进行,重点进行从师素质、从师技能训练。
(3) 具有信息技术教育特色的师范类课程认真规划,除了开设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多元智能的教与学外,补充开设部分实训课程:图书光盘制作、电子学档应用、网络课程与教学、远程教学平台维护。即计算机师范专业师范类课程的设置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系统课程,辅之以教师教育特色突出的师范类课程。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专业建设的关键。计算机师范专业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质是计算机工程或应用层次的问题,但高校教学客观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问题。相对而言,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计算机师范应用研究、实训方面的优秀教师缺乏。如何采取激励机制,引导优秀的教师进入本科生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建立了由高职称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部分研究生共同组成的指导本科生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进入实验室完成师范实训项目、企业合作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由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同工作的团队提高了专业方向课程、课程实训和专业实训的项目质量。
(2) 研究生参加到教学团队的实训项目中,增强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拓宽了研究生的就业渠道。
(3) 本科生在团队的实训中和研究生合作、和高水平的教师接触,有利于提高其科研水平,为其考研深造选择更好的专业方向提供条件。
教学团队运作实施的细则、规范已经完成,良好的教学团队更有利于专业、学院和学校的发展。以团队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企业两类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习、设计和实践能力锻炼的要求,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3效果
我们以面向学校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核心,改进计算机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已经取得预期效果。
(1) 适合于学校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从2007级学生开始实施,通过广泛征求用人学校意见、对企业走访调研、对在校学生问卷等方式,方案得到用人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广泛认可。
(2) 建设完成教育软件开发方向、Web编程方向、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方向3个实训实验室,服务于学校和企业。其中的Web编程方向实验室与大连华信计算机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项目“华信出勤・预算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已于2008年10月份结题,该项目合作方式是:企业提供项目――企业全程跟踪――学院教学团队全程指导。该项目被大连媒体《半岛晨报》跟踪报到并推广,Web编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3) 作为师资建设的成果,我们建立了3个进入实训实验室的教学团队,分别是教育软件开发团队、网络Web编程团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团队,形成了良好的团队运作和管理机制。我们安排了教学团队教师到北京全美测评软件(ATA)公司、大连东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学习,带回的新技术、新需求、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应用于本科教学。
4结语
计算机师范专业面向学校和企业的双重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但由于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有限,面向学校教育和面向企业开发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全一致。专业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课程体系能兼顾学校和企业,这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问题。目前,我们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建设等方面,已经形成一系列的方案、措施和规范,并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永刚. 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加强师范类特色专业建设:在第一批高等学校师范类特色专业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R]. 桂林:2008.
[2]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交流材料[R]. 桂林:2008.
[3]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 北京:2005.
[4] 蒋宗礼. 瞄准定位,科学施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
Study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Mode in Computer Normal Major
LIU De-shan, LIU Xiao-dan
(College of Comput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81, China)
篇6
1、药学院:学院涉及药物制剂、药学、中药学三个本科专业。
2、管理学院:学院设有三个本科专业,即市场营销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学的方向是含药品营销方向、保险营销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方向是医疗保险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是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3、信息工程学院:学院拥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四个本科专业。
4、生物科学系:该系目前设有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以生物制药技术为特色。
篇7
1、嘉应学院招生专业共计有68个,分别为化学(国家级)、汉语言文学(省级)、生物科学(省级)、思想政治教育(省级)、美术学(校级)、自动化(校级)、财务管理(校级)等。
2、特色专业:化学(国家级),汉语言文学(省级),生物科学(省级),思想政治教育(省级),美术学(校级),自动化(校级),财务管理(校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级)。
3、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方向),电子信息工程。
4、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土木工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摘 要:本文对目前计算机专业规范进行分析和比较,阐明了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解读了该培养方案下的课程体系,探讨了方案建设中地方因素和学生地域因素的影响,以实践总结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专业规范;课程体系;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计算机专业建设的背景
过去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99年至今)却用一个单一的专业去应对这种变化,对快速发展的学科结构和大规模、多规格的社会人才需求估计不足,由此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针对传统计算机专业设置存在的弊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给出的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新规范把培养规格分为研究型(或者说科学型)、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和应用型(或者称信息技术型)三种不同类型。与之对应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本科专业下面设置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四个专业方向[1]。2004~2007年间,相关高校对各自的计算机专业重新进行了定位和分类,制定了新规范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新的改革,增加了新的前沿技术(例如嵌入式系统),合并和淘汰了老旧的课程(例如微机原理),重视了基础知识的作用(例如高等数学),加强了实验和实践环节。应该说,新规范对高校计算机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近年来高校中变化最大的专业。
2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比较
教指委建议在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但都要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因此各高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2.1 研究型大学
北大的课程设置理念是“重视理论基础、加强工程实践、细化专业引导”。其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基础扎实的传统(数学、程序设计、体系及系统软件基础课),打通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的通路,增加与最新计算机技术接轨的新技术课[2]。清华大学办学理念是“营造创新氛围,强化优质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和通识型知识结构的,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现代专业知识,并且具有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毕业后能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课程设置强调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素质教育[3]。哈工大2005版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树立了培养学生成才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基本原则[4]。
2.2 地方性大学
烟台大学基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特点与发展要求,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为:学科发展达到省内一流,总体水平达到省内先进,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5]。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根据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以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确定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突破口[6]。
2.3 高职方案
以南通职业大学为例,其培养要求是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在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领域具有较强编码能力的蓝领人才;在网络技术领域中拥有编码能力或较强工程建设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课程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特色课程体系,按职业岗位能力设置课程并调整、优化、整合课程体系[7]。
我们看到各个高校在新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着不同的教学实践,各有重点,各有特色,对我校的教改具有参考意义。
3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地方性高校,定位是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为数不多的工科专业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方政府的要求,我校计算机专业还保留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因此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必须兼顾考虑。
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时,我们除了参考国内外各主要大学的方案外[8]-[11],我们还需额外考虑到我校所处的特殊地位。从学生生源看,由于地方政府利益因素,我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本地,学生地域以周边区县偏多,性别上女生偏多,学生所在家庭城镇和农村大约各分一半。学生全部是高考重点分数线以上。因此,从学习意愿上更趋向于应用方向,毕业后的目标是尽快回报家庭和社会。但是这并不说明我校完全适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因为学生中也有部分出类拔萃的人,他们更渴望投入到有一定难度的研究型方向去。这也使得我们在确定培养类型时不能以单一规格来限定,是“提供更恰当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更多的教育[2]”。另一方面,从学生毕业出口看,部分学生要考研并进一步深造(8%左右),其余大部分学生需要就业。从毕业学生就业的方向看,工程型有一部分(设计和编程),而计算机应用占了大部分(金融保险业、电信业和政府机关的网管等)。师范类除了承担中小学信息课程的教师外,许多毕业生还需要维护中小学的网站,解决教师和教室的计算机问题[12]。
经充分考察调研、酝酿讨论,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知识面较宽,有一定外语应用水平,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毕业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可以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高校、科研单位和中外企业的研究中心),也可以从事计算机工程技术的系统工程(中外企业的软、硬件工程技术开发和中小企业的计算机技术骨干),还可以从事计算机应用(政府机构、教育机构、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及企业的技术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技术管理、系统维护和应用部署)的多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还增加了:具备现代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网络管理、维护、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教育技能,具有较强的教师教育能力,熟悉课程教学论,具备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仔细解读上述培养目标我们不难发现,培养目标首先回应了地方政府的要求,满足教育部本科水平的培养要求,实事求是讲不敢苛求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毕竟中学的应试教育留下了太多的弊端),但是强调了实验和实践(作为北京市第一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们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办学硬件条件优越)。毕业去向既有科学(研究)型,又有工程(开发)型,当然大量的是应用(服务)型(这里用到一个名称为“技术管理”,是指那些要求有一定技术的管理工作,例如课题组秘书,总工程师助理这类工作的统称)。
在上述培养目标指导下,专业方向很难明确在科学、工程或应用中取一,毕竟各个学校的学生中学习能力总是呈正态分布,秉承教育的宗旨,还是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总之,在教指委的新规范下,我们形成了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科学型和工程型为辅的专业建设指导原则。在该指导原则下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满足教育部对本科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上,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和学分分配如表1。
(需要说明的是,我校一个教学课时为40分钟,相比传统的50分钟课时有一个0.8的系数校正。)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必修含马列、英语和体育等,通识教育课程选修主要考虑的是人文素质教育[13],也体现了我们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业基础课程以高数和自然科学课程为主,辅助以程序设计基础,选修则将科学方法论,数理名题欣赏等启发性、激发性课程作为选择,开拓学生视野。
专业核心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标志性课程,没有这些课程就不成其为计算机专业,课程列表如表2。
考虑到我校已经有了软件工程专业,因此在核心课程里更多地强调了计算机工程的课程内容,由于我校学生就业去向的特殊性,因此将计算机网络原理并入到核心课内。
专业方向课程是体现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鉴于上述原因,在设置专业方向课时总共组织了四组不同的课程组合,分别是科学型、应用型、软件类和硬件类组成四个不同课组。师范类还增加了教师类培养的课组。
实践教学历来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做实践课程安排时强调了实践课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地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剥离,安排最好的实践带队教师来完成该教学环节。实际上实践课虽然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其实质还是考验动脑的能力,是一种能力培养。实验课组安排不再赘述,具体方案欢迎向作者索取。
在如此复杂的课程安排下,对于现实中独立能力欠缺的我国中学毕业生来说,要解读该培养方案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在本科学生中采用导师制。有别于研究生导师的职责,本科导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本科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选择适应自己的课程。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选课,我们还提供相关的选课图表和范例,精确加以指点,见图1~图3。
图1 必修课程关系图
4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尽管经过广泛而又充分地调研,并借鉴了兄弟院校的许多经验,该方案在实践中还是反映了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现行选拔制度不利于计算机人才脱颖而出
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太快以至于搞计算机专业更需要偏才和怪才。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扼杀了许多年轻的、偏科的人才。如何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需要系统解决的问题。对策是:能否给系里部分自主考察学生和招生的权力。
4.2 学校总体定位对专业的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定位于教学科研型综合性大学,传统的强项在于教育科学领域,各项管理制度无不留下传统的烙印,对计算机专业的束缚有加,激励不足。工具论[16]对计算机专业的地位更带来不利的影响,对策是: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以争取话语权,将计算机与传统学科相结合来获得空间。
4.3 工科办学成本居高不下
相对于文科、理科和艺术类办学,工科的办学成本是最高的,实验设备、实验耗材、实验费用等大大高于前述几个专业。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不欢迎小班授课,而课程授课质量小班明显高于大班[9]。所以合理分配教学资源,重点支持特别课程,加强管理是可行的办法。
4.4 教师水平亟待提高
尽管一直在呼吁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但是现行的教师人事制度还是延续了过去的管理方式。当技术已经更新了三代了而教师还未经历一代。现行部分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落后于学科的发展。然而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难以进入高校。新进教师大量是以撰写论文见长的博士,对于工程背景的计算机技术难以胜任。对策是大力开展双师教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
4.5 学生来源的地域性限制了发展
由于地方性院校受制于地方政府,出于利益考虑学生主要是本地生源。北京有其特殊地位,北京学生可选择的高校众多。进入我校我专业的学生相对处于中等水平。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接受进入我专业的学生无论从自觉性和刻苦性上要逊色很多这个现实。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4.6 就业市场影响专业的发展
无论是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服务,还是为企业服务,最终都要通过就业市场的严酷认定。首都的学生可选择的余地较大,在可预见的将来,选择技术管理比选择技术本身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重点培植传统就业领域也是我们面临的建设工作。
5 结论
教指委的新规范对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复杂的学科门类和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以单一的规格分类进行评定还是不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到专业本身,还应该更多地为教育对象服务,并需要仔细考虑学校的定位和地域特征,就业环境等。新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以上只是在专业建设实践中的一点拙见,不尽正确,提出来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铭,李文新.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建议[J].计算机教育,2007,(4):8-14.
[3] 冯建华.营造创新氛围,强化优质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8,(7):5-6.
[4] 张国印,刘海波,沈晶.计算机专业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7):77-79.
[5] 任满杰,贺利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8,(8):71-72.
[6] 杨起帆,陈观林,朱勇,柳俊.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211”培养模式[J].高教探索,2006,(1):65-67.
[7] 曹洪其,董杨琴.学生三次选择和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3):86-88.
[8] 任钢建.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21-24,29.
[9] 邢松.美国高校的教育质量评估和教改措施[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2):1-5.
[10] 古夭龙,董荣胜.欧洲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形式化方法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8,(10):99-103.
[11] 马楠.英国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J].计算机教育,2008,(7):80-82.
[12] 刘锐.皇帝的女儿怎么“嫁”――从计算机专业学生到IT人才[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8,(1):16-17.
[13] 姚雅鹏.计算机专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引入[J].计算机教育,2008,(10):61-62.
[14] 蒋宗礼.如何使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J].中国大学教育,2008,(1):29-32.
篇9
关键词:学科结构优化;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4-0005-05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近十年来的蓬勃发展,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快信息化进程,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
1 科技的发展赋予计算机学科新的内涵
1994年,教育部将众多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名称统一规范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称计算机学科)。这十年来,随着网络和WWW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内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理论与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而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技术、多媒体及其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教育内容得以强化。以至美国ACM、IEEE-CS和AIS联合制定CC2004的专家们认为,目前已经无法继续用计算机学科来称谓它,而改称其为计算学科。我们称之为“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拓展到难以用一个学科来定义的境地,这种变化对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教育方法会有深刻的影响。21世纪的计算将蕴含有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教学特色。
计算机科学(CS,Computer Science)已经难以完全覆盖学科新的发展,扩展后的学科称为计算学科(Computing Discipline)。在CC2004的草案[1]里面,计算学科应包括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五大分支。计算学科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在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早期,数学、电子学、高级语言和程序设计是支撑学科发展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而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基本逻辑、编译技术、操作系统、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等成为学科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学科的深入发展,并行技术、分布计算、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目前,程序设计仍然是学科最基本的工具。未来在基础和开发技巧之间,加强基础是首要的。除了学科知识的变化外,近几年来,计算机学科方法论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并被人们重视。因此,计算机学科方法论的内容也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充分的体现。计算机学科的教学需要以知识为载体,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学科方法论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面向未来的教育。
信息产业的主导技术是计算机、通信与微电子。计算机、通信与微电子技术的相互渗透、密切结合和高速发展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构成了信息学科群。信息技术群内部交叉,对相关学科发展的带动作用突出。从事计算机学科教育的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必须要不断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研究学科发展的内涵、特点、共性与规律。
2计算机学科结构性调整的现实必要性
计算机学科不仅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而且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截止到2004年初[2],我国普通高校总数为1683所,本科学校679 所,其中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各专业中,专业点数量第一;2003年在校人数27万,占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4.6%,也是最多的。这505个计算机专业中的368个是1994年后开办的。这一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对国家信息化建设浪潮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建设的数量大、任务重。
同时,计算机相关专业也在蓬勃发展。按照教育部的划分,“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电气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通信工程、微电子学、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这些专业加起来,2003年共有在校生63万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量的三分之一。
近年计算机专业在规模上蓬勃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以及教育质量需要提高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会使用计算机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独有的优势。特别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些毕业生专业特色不明显,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竞争优势不强,近几年就业率逐年下降。
如果说计算机专业应该是培养信息化所需人才最主要的专业的话,它目前的状态是否能够适应这项重要的任务?如果不能适应,应该如何调整?目前,需要调整培养规格和要求,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有相对优势。调查发现,系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计算机人才的不足,是制约我国计算机学科与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此,需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按照基本学科能力培养的要求建立课程体系,将学科方法学的内容贯穿于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并结合实践教学,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系统、新技术。
3调整中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3.1 如何确定计算机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
相对单一的教学计划,已经造成了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一种结构性失衡。如果继续维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有的含义,相对于社会需求,它已经不能容纳现在这个办学规模了。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迅速地扩大,各个分支已经形成丰富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已经不可能将如此丰富的内容安排在一个单一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之中,而且单一的培养模式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多种规格人才的需求,只有通过不同的培养计划才能满足这种不同的需要。
建立切实可行、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基础。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要瞄准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浓缩课时,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核心是各门课程间的优化组合。特别要借鉴美、英等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做法。
计算机裸机和一般用户有着较远的“距离”,为了给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手段,计算机专业的各类人员在基本计算机硬件系统上逐层构建系统,形成一系列的虚拟机,让计算机系统完成更多的任务,留给用户更多的方便,使用户界面逐渐接近人的习惯,形成自然人机界面。这不仅表明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模型化,问题的复杂度也会越来越高;而且更告诉我们要根据学生未来的工作定位在那一层虚拟机上,参照学科的三个形态,并根据所在学科点的特色,确定在教学中强调哪些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分类培养,而不是按照统一的模式去培养学生。
从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必然要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相应的研究型人才[3]。而国内的大部分IT企业都把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作为本企业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批信息化的应用型人才[4]。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从事信息化的应用型工作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培养定位应该瞄准工程型人才和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后者[5]。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2],该思想包含如下要点: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但都要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可以考虑三种不同的类型:研究型(或者说科学型)、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应用型(或者称信息技术型)。一个学校在其中一种类型上通过评估合格,就被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合格。从长远看,现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能会被细分为若干不同类型的专业;而从近期看,应该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贯彻不同类型的培养规格。也就是说,进行调整是得到了国家政策支持的。这样才能保证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
3.2 如何加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计算学科具有理科和工科特征,抽象逻辑性和构造性并存,决定了本学科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开发都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这使得与理论密切结合的实践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也就是说,该学科具有理工结合的基本特征,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高度融合[6]。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全方位地加强高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3.3 如何使计算机本科教育与国际接轨,与就业接轨?
计算机教育历程是计算机教育内容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在一个阶段出现的新技术,其经历发展和完善之后,成为计算机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又会出现更新的技术。因此,计算机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在当今信息时代,必须在坚持自主教育创新的同时,注重与国际计算机教育接轨。从国外引进和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吸收国际先进的计算机教育理念、模式、体系[7]。
计算机学科的研究前沿在欧美,新知识都是以英语作为主要的专业技术载体。在实践中,可以推进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001年高教司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专业,在金融、法律等专业,以及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开展双语教学。2003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
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学会(IEEE-CS)等联合提出的CC2004提供了计算学科5个方向的本科知识体系指导性建议。CC2004认为,针对每个方向都有对应的职业:计算机工程师应该能够设计和实现包括软件和硬件设备综合的系统;计算机科学家面临的是理论问题和软件研究;软件工程师应该能正确的设计和实现大规模的软件系统;信息系统专家应该能分析信息需求和行业过程,能够明确说明和设计满足各机构需要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专家负责规划、实现、配置和维护一个机构的计算基础设施系统。
3.4 大学如何进行学科交叉,优化内部结构,调整专业布局,提高自身学术创新水平与竞争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已经产生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与合作中出现新的学科内涵与活力。具有综合学科优势的大学在新的信息社会多研究领域中必然具有优势,这也要求大学面对信息社会的需求调整自己的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产业化关系问题。
例如,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生教育除了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学科专业以外,还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两个本科专业。这两个专业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这得益于浙江大学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深厚底蕴,拥有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8-0016-04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言
针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美国制定了著名的“2061”计划,旨在用一代人的时间根本改变美国的教育体制,造就新一代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国民。培养创新人才,是时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提出“创新教育”的理念,有力推动了教育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内理论知识的传授,更离不开课外严格的科研、实践能力训练。实践证明,开展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计划是改革本科生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产学研合作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普遍规律,是当代各国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基本途径。政府导向与市场推动形成产学研合作在运行中的良性机制,已成为各国科技与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教育途径,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对加快人才培养的要求,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经历了一个从到低谷的过程。在阶段,几乎每一所高等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目前,计算机专业是全国各类专业中人数最多的专业,计算机专业由于其发展十分迅猛的特点,被学生和家长视为“艰苦难学专业”,同时由于其他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在迅速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极其艰巨的挑战,如何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势在必行的迫切需求。针对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普遍存在着专业优势下降、社会认可度下滑、创新能力不够明显等问题,从特色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实践环节和国际合作4个方面进了改革与创新,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和总结了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实践和经验。
1 新的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型
以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英创新班”为对象,从全英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实践环节改革和国际合作4个方面,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型,如图1所示。
1.1 全英课程体系
计算机类全英创新班(含本硕博连读创新班和联合班)通过高考招收优秀学生,所有必修课程聘请具有国外留学背景的教师(或直接从国外聘请教师)采用全英语方式进行教学,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研究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级研究型人才(硕士或博士)。
表1给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英创新班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综合考虑了CC2005和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培养方案,通过数学分析、离散数学、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学习,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大学一年级开设计算机科学概论、IT前沿技术、新生研讨课,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数字系统创意设计的设置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该培养体系除了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IBM模块课程、Google模块课程等国际著名企业模块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计算机最新技术同步。
1.2 实践环节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包括课程实验、大作业和课程设计、三年级优秀本科生进入教授科研团队进行科研或工程项目训练、学校教务处资助的学生研究计划、校团委支持的百步梯计划、各类科技竞赛、通过各类著名企业俱乐部(IBM俱乐部、Microsoft俱乐部、腾讯创新俱乐部、Java俱乐部、视觉艺术俱乐部、人工智能俱乐部、网络专家俱乐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构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链,如图2所示。
(1)三年级优秀本科生进团队:从大三开始,对班级排名在前40%的学生,实行导师负责制,让学生跟导师从事科研工作,与大四毕业设计捆绑。
(2)毕业实习改革:根据本科生对毕业实习提出的意见,满足本科生在找工作时需要有项目经验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将本科毕业实习时间提前到暑假开始,加上9月、10月2个月,毕业实习时间大约为期4个月,并将优秀本科生进入团队实验室与毕业实习联系起来。本项工作从2008年7月已经开始实施。
(3)ACM竞教结合改革:继续推进“高级语言程序设计”ACM竞教结合改革;继续推进“数据结构”ACM竞教结合;新增“算法设计与分析”ACM竞教结合试点;2011年起在这些课程的期末考试中增加了“机试”部分,随后的下一个学期“机试”部分比例已达到50%,这些改革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1.3 产学研合作
(1)实习基地建设:2011年在前期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又分别与TCL通讯控股有限公司、华软集团合作建立了2个校内实习基地。目前学院分别与Google、Oracle、IBM、腾讯、TCL、阿里巴巴、广州移动、金山等25家公司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大四本科生到企业实习4个月。2009年以来,本科生有近50%的学生到校外企业实习,其他保研和考研的学生大约占30%,剩下的学生在校内实习。学生可以通过到这些实习基地参与实际科研和工程活动,在实战中增强自身的科研和工程能力。实践表明,实习工作取得非常丰硕的成果。
(2)企业模块课程:学院还积极与Google、IBM、EMC等国际著名公司合作,并开设了“IBM模块课程”4门、“Google模块课程”3门、“Atmenl模块课程”1门和“EMC模块课程”1门。
(3)校企共建实验室:通过企业捐赠,分别建设“Google Androdi移动计算实验室”“三星移动计算实验室”“Atmel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改善了本科生实验条件。学院接收企业捐赠共建实验室的条件是捐赠的套数要足够多,捐赠设备能够真正地用于本科生实验。
(4)腾讯创新班:2011年选送21名学生参加第二届“华工腾讯创新班”。在此基础上,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等7所知名高校携手腾讯建立合作开放平台,反响巨大。
1.4 国际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趋势。产学研合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直接面向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充分调动了地方、部门和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学校与企业双方就会把智力投资和人才使用效益统一起来并达到一致,这将更有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同时也能促进对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具体的产学研合作情况为: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先后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纽约科技大学、法国南特大学、法国Cnam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合作形式包括推荐优秀本科生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互派教师访问、互派研究生、教材合作、共享双方教学方法以及科研合作等方面。为计算机教育国际化创造了条件。2011年选送了近50人分别到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美国阿肯色大学、法国Cnam大学、美国纽约大学Poly分校等国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或短期访问。表2给出了具体的合作学校、合作内容及毕业后应该获取的学位。
(1)聘请外教:2010年聘请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Ted教授承担嵌入式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2011年和2012年聘请香港科技大学Rymoll教授承担数据库课程教学;2012年聘请法国Nicolas Sicard教授给2011级创新班学生讲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2012年聘请法国Pierre-Andr6 Galmes教授给2010级创新班学生讲授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2012年6月聘请IEEE院士意大利Fabio Roli教授为学生讲授人工智能课程。
(2)校内国际氛围培养:学院还开设计算机留学生班,通过定期开展“爱无国界融合互助”活动,创新班学生帮助留学生提高专业水平,留学生帮助创新班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真正达到互助双赢。
2 新的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型的成效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2010年开设创新班以来,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通过学生英语水平考试、、竞赛获奖、出国学习等方面加以验证。
(1)学生英语水平考试:2010创新班、201G联合班、2011创新班、2011联合班学生CET4和CET6考试情况见表3。
(2):2011年共18篇,2010级创新班和联合班4篇,2009联合班9篇。部分学生代表作见表4。
(3)竞赛获奖:2010创新班、2010联合班学生竞赛获奖个数情况见表5。
(4)出国学习:2012年至今,学院联合班和创新班共计派出出国学习的学生近百人,其中美国阿肯色大学一个学期(2010联合班)1人;香港中文大学(2010创新班和联合班)2人;法国Cnam大学暑期游学(2010创新班和联合班)26人;国际(美国)硬件竞赛(2010联合班)2人;香港浸会大学暑期科研实践(2009联合班)5人;香港浸会大学攻读博士(2009联合班)2人;香港4所大学访问2010创新班联合班学生55人。
3 结语
两年多的实践表明:进行创新班模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有效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国际视野、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计算机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推广作用。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德新,张喜荣,美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3):85-87
[2]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ll(1):12-15
[3]“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组。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2007(3):16-22
[4]郝智,伍玉娇,张金柱,等,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71-74
[5]宋之帅,田合雷,盛义保,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