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

时间:2023-08-14 17:3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

篇1

关键词:价格歧视;生活应用

一、价格歧视的理论知识背景

价格歧视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来,指的是厂商对同一种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经济现象根据价格歧视的程度高低,可以分成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是垄断厂商以消费者所能够付出的最大货币量确定价格,从而可以获得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二级价格歧视是垄断厂商根据消费群体消费量的不同区别定价,从而获得消费者更多消费剩余。三级价格歧视是垄断厂商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或不同的消费市场区别定价,从而获得消费者的部分消费剩余。

厂商实行价格歧视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首先,厂商对其销售的商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可以控制商品的价格。厂商对商品的垄断性越强其对商品的价格的控制力也就越强,也就是不存在其他的竞争厂商可以替代或者分割垄断厂商对商品的市场供应。当市场不存在竞争,信息不畅通,或者由於种种原因被分割时,垄断者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实行价格歧视。 其次,垄断厂商需要了解不同消费市场对同一商品的需求弹性。在充分了解消费市场的需求弹性后,根据需求弹性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区别销售,从而获得较多的垄断利润。再次,厂商要做到对不同的消费市场进行有效的分割,通过市场分割,价格歧视的厂商还能区分出具有不同特点的消费市场,最重要的是,它还能阻止和限制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不同之间的流动,抑制消费者之间的倒卖行为。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垄断厂商采取独特的产品或市场营销组合战略以求获得最佳收益。

二、生活中的价格歧视经济现象

生活中的一级价格歧视经济现象。一级价格歧视要求垄断厂商完全洞察消费市场的消费需求,完全了解消费者所能支付的最高价格,具有相当高的条件限制,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价格歧视,生活中很难实现。比如,某一个偏远交通不便的县城就只有一个妇产医院,并且妇产医院收费部门非常了解当地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他们以患者心里预期的最高价格确定项目收费标准,从而达到获得患者全部的消费剩余的目的。一级价格歧视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密切相关,偏好消费水平较高的消费者。

生活中的二级价格歧视经济现象。判断二级价格歧视的一个关键点是对同一商品不同消费量或者消费时段的区别价格。二级价格歧视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垄断厂商不能完全确定消费者的完全消费剩余,但是可以依据不同消费群体的对同一商品的不同消费量和消费区段划分不同的消费类型,针对确定消费价格,达到获取较多消费者消费剩余的目的。我们日常生活比不可少的基础资源――水的定价就是标准的二级价格歧视。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利用对水这一特殊商品的垄断控制,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实行阶梯水费。对于用水量较少的消费群体实行较低的价格,对水量耗用比较多的消费群体实行较高的价格。移动通讯业中的电话费消费也是二级价格歧视的比较典型的应用。移动通讯商对于一定数额通话时长内确定一个较高通讯资费,对超出这个额度的通话时长收取较低通话资费。商场卖家促销时候推出的捆绑销售和“第二件半价”对于买一件同一商品的消费者和买两件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满足同一商品因消费量不同价不同的条件同样是二级价格歧视。

生活中的三级价格歧视经济现象。商品价格因消费群体不同而价格不同是判断三级价格歧视的关键点。三级价格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价格歧视。比如,品牌专卖店在推出季节新款服饰时总是按照商品原价销售,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打折消费。这是因为商家将消费群体进行了划分,一部分收入和消费水平较高的消费者,追求时尚,愿意支付较高价格以期满足时尚需求,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弹性较小。另外部分是消费水平较低的消费群体或者对于时尚没有那么强烈追求的消费者,这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弹性较大,商家针对不同需求弹性的消费者区别价格。这一做法既满足了商家获得更多消费者消费剩余又满足不同需求消费消费者的需求,相比“歧视”、“倾销”, “让利”、“优惠”似乎更符合消费者的利益。然而,它们所指的都是同一种行为,就是厂商区分消费需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价格歧视说到底就是一种定价策略,是一种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通过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剩余,消费者满足了不同的消费需求,各类资源得到有效的分配。这种定价方法在不破坏市场正常竞争机制下,一定程度上算是消费者和商家的双赢,在现实生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劳工市场;最低工资;市场供求理论;劳工工资;劳工权益

一、引言

“最低工资标准”是常见的法律概念,也是劳工市场上与诸多较低收入工作者息息相关的话题,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规定》已于2003年12月30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其效力通过立法的形式,在《劳动合同法》等多条法令的规定下得到保护。“最低工资”在其他国家也是常见的法律性要求,其基本的形式是规定最低的劳工时薪,以实现保护劳工权益,避免出现雇主滥用市场影响力,压榨劳工,恶性降低劳工工资的现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发现,虽然“最低工资”的规定本身处于保护劳工的好意,但是因为受“最低工资”的影响,使得许多低技能劳工难以找到工作,下面笔者将从劳工市场的供求关系出发,先介绍简单的市场供求理论,再以此为基础介绍“最低工资”如何影响了劳工市场,切实地对劳工,特别是低技能劳工的市场表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期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比较系统地理解“最低工资”是否实现了最初保护劳工的目的。

二、市场供求理论与劳工市场

市场供求理论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理论,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中有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商品交换的原理阐述中,第一条就指出:“市场是组织商品交换,调节市场关系的有效工具”。对于市场理论,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将其总结为:“供大于求,物价下跌;供不应求,物价上涨,直至平衡。”这句话从直觉上非常好理解,我们也可以通过下面的图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我们通过供求曲线对于这一动态过程进行说明,在下面的直角坐标轴中,我们以横轴表示某一商品的数量,而纵轴表示价格。在图中交叉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其中标有D的曲线为需求曲线(Demand),其向下倾斜是因为我们知道,随着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需求将会下降,同样的,标有S的曲线为供给曲线(Supply),其向上倾斜是因为随着商品上升,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卖出该商品,其供给将会上升。

可以看到,当市场的供求关系处于(Q*,P*)一点时,此时的供给的数量与需求的数量是相等的,在这个时候市场是处于平衡的。下面我们通过同台分析,在其他任何的市场价格与数量情况下市场都会自动变动到这一点。以市场价格过高时为例,即当市场价格处于P1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供给曲线对应的数量为Q1S,而需求曲线对应的数量为Q1D,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Q1D

而当市场价格过低,即当市场价格处于P2时,我们会发现,供给曲线对应的数量为Q2S,而需求曲线对应的价格是Q2D,且Q2S

三、最低工资怎样影响劳工市场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第一章节《经济学十大原理》中有关商品贸易的部分随即又提到“当市场调节失灵的时候,政府应该进行有效的干预与控制”。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最低工资”的用意。虽然我们在第二部分说明了市场调节的优越性,即其总可以通过与价格相对的供求关系来调节供求数量的平衡以维持市场的稳定运行。但是在劳工市场上,这样的自由化往往带来的是对于劳工的不平等对待。

在劳工市场上,供给方是劳工,他们提供自身的人工资源协助工厂进行生产。需求方是工厂或者商家,他们需要劳工资源来帮助他们生产商品。但是由于在劳工市场上往往存在较大的竞争,特别是在一些较为低端的,技能性与专业性欠缺的职位,由于大量的劳工从农村涌向城市,导致这些行业出现供给激增的情况。比如在国内,由于低技能劳工的数量较大,如果我们完全依赖于市场的调节,最终有可能出现市场的平衡价格(即劳工工资)过低的情况,导致出现雇主利用市场力量压榨劳工的结果。

最低工资规定的目的就是未来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根据最低工资的规定,当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这样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最低工资,有利于防止出现我们前面提到的工资过低,雇主过分压榨劳工,恶意降低工资的现象。中国大陆现时推行最低工资制度始于2003年。2003年12月30日,中国通过《最低工资规定》,并在2004年3月1日起施行。并且不同省市根据其具体的生活水准与成本,物价水平还有不同的按月份与按小时计算的详细的最低工资的规定。

然而最低工资也不是单纯地只有好处的,由于最低工资直接给厂商带来了劳工成本的增加,出于逐利性的考虑,厂商会降低对于这一部分资源的需求。最低工资对于劳工需求的影响具体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情况。

1. 最低工资

2. 最低工资>市场平衡工资。即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高于市场本身的调节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即市场外部力量强行将价格推至P1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供大于求,出现劳工失业等现象,有许多商家通过减少劳工聘请量,要求劳工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来控制成本。甚至出现一些人雇佣“黑工”,即不签订劳动合同,非法雇佣劳工资源的情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最低工资”对于劳动市场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在能够适当保护劳工权益的同时,又会带来劳工失业与非法雇佣工人情况。因此我们在制定政策时就需要将其会对劳动市场带来的综合影响进行考量,在利与弊之间做出权衡与取舍,以期达到最好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一雄.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以六省(市)为例[D].南京理工大学,2008.

[2]课题组.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群体就业的影响研究[J].劳动经济评论,2011(01).

篇3

1、论文份数:一式三份。一律要求打印。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纸张型号:a4纸。a4210×297毫米。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统一使用汉语:小五号宋体。分割线为3磅双线。

2、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3、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参考范文:

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分析

摘要:《微观经济学》是独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经管类学生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独立本科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依据教学经验和课程特点论述独立本科院校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设置、教材匹配性、课程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时间分配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五大常见问题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094

《微观经济学》是我国普通高校(包括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增强分析经济现象和提升理解市场经济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学习国际贸易原理、货币银行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但是,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利用了大量的图形和数学工具来分析问题,许多经济变量之间具有相当强的逻辑关系,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困难。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也浮于表面,很难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等问题,使得微观经济学失去了本来的教学目的,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探讨该课程的有效教学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塑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该课程学校效果,对独立本科学院学生专业发展有着明显意义。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特点

(1)理论抽象性强。微观经济学中包含有很多对经济活动以及消费心理本质现象的归纳,理论概念分布广泛,需要思考理解,常见的就有:供求平衡、消费者行为表现、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论及市场失灵等,即便是64个课时讲授也安排较为紧张,而独立本科院校往往分配48个课时,受时间限制,教师讲授启发学生理解消化的难度比较大。

(2)图表分析复杂繁多。微觀经济学中几乎全部章节都存在图表分析,图形关联度和相似度高,如成本曲线就有十条多图形分析,习惯文字定性描述的低年级大学生对图表进行抽象演绎归纳往往欠缺方法论素养,无法合理有效进行分析。

(3)数学模型多。微观经济学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建模分析,需要归纳变量因果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数据加以验证,需要一定的量化理性思维和数学修养,在校园中感性思维较为明显数学逻辑思维不足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存在较大困难。

2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太符合独立本科学院学生整体学习层次。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学生整体高中学习水平较公立院校为弱,数学基础更为薄弱,独立本科学院经济学大纲往往是借鉴或者照搬公立院校的已有模板,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要点等方面与校本部区别不大、没有针对学生层次进行合理化差别变动,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大幅降低。

(2)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层次的应用教学型教材。民办独立本科学院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等教育组织发展时间并不长,因此经济学教材选择上基本沿用母体公立院校教材,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该教材对学生的经济理论、分析思维培养都有着广泛认可的良好效果,但对于应用讲授型的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说,教材内容理论深入、内容繁杂、逻辑严密,体系丰富反而成为学习的客观困难,同时个体学习能力差异也导致教师讲授时存在困扰,近年来针对高职、应用本科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开始增多,但是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国外教材适合理解但不适合理论基础欠缺的一般大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教材是一个明显问题。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独立本科学院学生普遍习惯“灌输记忆式”的学习来应对考试,短期难以掌握需要理解归纳演绎结合图表分析的微观经济学有效学习方式,已经固化为习惯的记忆背诵式学习习以为常;另一方面高等数学的学习难度使大多数学生难以掌握有效的量化分析技术,从而增大心里畏难感降低学习积极性;教师缺乏企业实际经验也导致难以联系实际趣味吸引性不足,难以有效调动学习热情。

(4)教师授课精力难以保证。在课酬相对较高的广东独立学院教师周授课时一般在20节左右,每学期普遍同时讲授三门课程,仅教学任务就比较繁重,加之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师为了职称评聘必然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甚至以挤占教学时间和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进行科研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对需要精心准备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很容易产生不利影响。

(5)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期末考核比重较大导致学生习惯期末突击记忆复习,期末考试一般采取笔试的形式,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考试内容单一,许多题目都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真正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的题目极少。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和应试心理,考试前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地将课本知识联系到实际中。同时独立本科学院高学费导致学生容易出现花多钱应该容易拿到毕业证的交易投机心理,出现抄袭舞弊行为,同时教师为避免过于严格引发教学矛盾也存在平时分过于宽松导致学生平时上课缺乏认真投入,使分数不能有效反应学习效果。

3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建议

3.1优化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来开设该课程,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在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学时等方面应有所侧重,细化课程设置层次,并与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吻合,设置适合学生层次、侧重理解应用的重点学习内容,适当设置更高层次的理论思考型作为补充,重点在于理解运用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3.2编写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

自编教材可以以现在使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为蓝本,精简一些对于三本院校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的内容。例如,可以保留从供求入手,弹性的分析,效用论、生产论和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和要素理论。而对于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等相关内容可以合并成一章,简要介绍,只要学生把握基本内容即可。每章结束后,添加一两个案例或相关的事件,引导学生用本章学过的内容来解决这些问题。每一章的内容中,大部分知识点应配有相应的简单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增加趣味启发性。

3.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精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的教学环境。独立学院学生虽然基础相对薄弱,但思维活跃程度整体良好。改变微观经济学传统授课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在讲解一个知识点之后,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适当给予点评,多肯定学生讨论的结果,也要指出学生答案的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再次,老师应多引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经济学理论。教师要及时更新教案,列举的案例要与时俱进,数据要跟得上经济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最新的资讯,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小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巩固知识,改变学生认为该课程枯燥、乏味的观念,克服学生厌学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趣,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3.4提升教学地位重要性

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明确教学和科研的各自作用和地位,要让教师明确教学不合格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失败,将教学作为办学的质量生命线,微观经济学这样的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作为教学督察的重点内容,促进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倡导以教学为中心、科研服务于教学的理念,并在工作绩效上予以体现,学校在安排教学任务的时候,也应该尽量把每位老师每学期讲授的课程数目限制在一至两门,使教师能够合理分配教学和科研实践精力,并且有充分时间来进行授课准备。

3.5豐富课程考核方式

针对微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特点,可以采取多种考核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最终得到的分数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及期末成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态度给予一定的平时分,期末考试的内容应加大材料分析的比重,全面考察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尽量将考试内容设计为考查学生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点,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回答问题。通过将这三个部分的考核情况相结合,给出一个最终成绩,提升学生经济学的认知、理解、分析和推断综合学科素养。

4结论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本科独立学院的经济学授课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文针对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特点,描述了微观经济学课程特征,归纳了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太匹配、教材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教师教学精力难以保证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的五个常见问题,然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

[2]王锁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8,(4):117118.

[3]曾贵.教学型高校教师过度科研的动因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6):35.

[4]孙亚军.关于改进民办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13,(10):151153.

篇4

关键词:双语教学 教学媒介

“双语教育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言,通过学习科目知识,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说,双语教育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的其它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①目前在我国第一种语言为汉语,第二种语言绝大部分是指英语。采用双语进行学科教学,既学习学科知识,又练习英语的听说能力。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比较多的语言输入信息,让他们有机会接触目的语,而且更重要和有意义的是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触他们所要学习的目的语。由于学习的需要,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目的语的动机和兴趣。”高中《经济生活》双语课教学是指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由少到多,由浅至深进行尝试,并综合运用肢体语言、多种教学媒体,使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英语语言氛围的情景中,学习经济学科知识,练习英语表达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应用英语的兴趣、爱好与能力。

高中《经济生活》在初步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Economic system)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基本特征(Basic features)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一些与学生当前和未来生活相关的商品(Goods)、货币(currency)、市场(Market)、企业(Corporations)、三大产业(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财政(Finance)、税收(Taxation)、储蓄(Savings)、保险(Insurances)、股票(Stocks)等市场经济的具体知识和相关的政策。②在《经济生活》课实施双语教学具有诸多优势:首先,《经济生活》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一些专业名词的英文表达已经有了一些接触,如银行(bank)、公司(Corporation)等等,这些使《经济生活》的教学变得相对容易;其次,《经济生活》的教学内容时政性非常强,教学资源丰富。经济问题是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如英文报纸,英文杂志,英语电视,这些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有很大部分是关于经济的,实践中我们通过订阅Guangzhou Morning Post、China Daily、21st Century 等报刊杂志获得了大量的文字资料。第三,《经济生活》的教学内容在高一年级完成,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且高考和会考的压力相对较小。以上优势,为我们实施双语教学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一、高中《经济生活》双语教学的基本目标

各门学科都有其自身完整的知识体系,高中《经济生活》教学的学科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认识目标,要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概况;第二,能力目标,要使学生能够初步说明最常见的经济现象,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第三,德育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志向。

实施双语教学的目标,首先应是《经济生活》学科教学目标。双语教学的另一目标“应当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通过使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增添学生运用外语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用外语进行交流。”总体而言,高中《经济生活》双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使学生理解掌握《经济生活》教学的基本知识,完成“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同时能够运用英语来学习和探讨经济问题,并初步学会用英语收集与经济有关的信息。

二、高中《经济生活》双语教学的理论依据及运作过程

1.理论依据

“输入假设”说(the input hypothesis)是由美国加州大学克拉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在加速语言习得的内化过程中,强化语言信息的输入是至关重要的。该理论认为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习者要理解略超过他现存水平的输入语。如果学习者现有水平为Ⅰ,那么教学中应该提供的输入只能是Ⅰ+1。如果输入内容太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将会受到挫伤,最终收效甚微;如果输入的信息能为学生所理解,并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增强,自信心就会上升,渐渐地就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依据该理论,我们认为双语教学中英语的输入应该坚持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的原则。双语教学应该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教学方式也应是延续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英语的学习情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2.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

双语教学的第一阶段,就是在《经济生活》教学中,以汉语教学为主体,以英语教学作为渗透,在讲解《经济生活》概念和要素的同时,给出这些概念的英文表达法。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将经济学科领域中的有关专业术语以英语词汇的形式整理,并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词汇加以强调,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增加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课堂使用英语的比例为5%―10%。在高中《经济生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一节中,我们主要给出了以下概念和要素的词汇和表述:税收:tax,公民:citizen,纳税人:tax payer, 税法:tax law, 税种:the kind of taxation, 增值税:value-added tax, 营业税:business tax, 消费税:consumption tax, 税率:tax rate, 关税:tariff,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Tax payment is the basic duty of the citizen according to law等等,同时运用《经济生活》与时政紧密相连的特点,鼓励学生阅读有关经济的英语新闻,使学生感性地、直接地了解本学科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这样,学生在两种语言的结合下学习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双语教学的第二阶段,就是在《经济生活》课堂教学中,将汉语和英语整合起来,但仍以汉语为主。教学日常用语和分析经济原理、经济现象采用英语,教师授课以英语为主,授课过程中引用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英语视频材料,学生回答和讨论仍使用汉语。课堂使用英语的比例争取达到20%―40%。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用语有:

请提出你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Please tell me what you can not understand while you are previewing.

这节课我们讨论以下问题。

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

如果你知道问题的答案,请举手示意我!

If you know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please put up your hands to me.

请大家讨论这个问题。

Please discuss the question with each other.

请大声地自信地表述你的观点。

Please speak out your point of view loudly with much confidence.

你如何评价现实生活中的这种行为?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kind of act in our daily life?

你如何看待这种经济现象?

What do you think of such kind of economic phenomenon?

教学过程力求简练、准确,即对教学中知识点的描述,在语言表达时,尽量简练化,尤其注意选用常用普通的词汇讲解,使学生在初学阶段易听、易记、易理解,在简练化表达基础上,又注重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从而给学生灵活掌握与运用英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③

双语教学的第三阶段,就是在熟练掌握英语的基础上,在《经济生活》课堂教学中,以英语教学为主体,师生使用英语进行课上交流,教师使用英语引导学生用英语回答进行思维和讨论。学生使用英语回答问题、阐述观点,只有当英语不能正确表达自己观点时才用汉语进行补充。课堂使用英语比例达到80%以上。这是双语教学的最高阶段,也是双语教学的真正实施和最终归宿。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经济生活》知识生活性、时事性的特点,大大拓展知识领域,加大课堂容量。在高中《经济生活》《银行的业务及职能》一节中,我们就采用从生活出发用英语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讨论。以下是此节的部分课堂实录:

Teacher:If you walk on the street, which banks can you see?

Student 1:I can see many banks, for exampl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Construction Bank of China and so on.

T: Good, what about you, this boy?

S2:I usually see ICBC, but I don’t know what it means.

T: Who can tell him what’s the meaning of ICBC?

S3:I think ICBC is Industri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T:Yes, you are right. I think Industri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is very common in our life. But these banks are very different. Next, you can discuss with each other about the differences among banks.

……

师生在双语教学中,既体会了教学的艰辛与压力,更体会到双语教学所带来的提升与魅力。

3.注重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应兼顾《经济生活》教学和英语教学共同特点,突出《经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时政性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工具性等特点。教学中应允许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其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体现《经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时政性,尽可能地使用直观教具和非语言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语言的表达、表情的表达、恰当手势的表达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注解作用。“重视教材的立体性,注意直观教学媒体的引进和积累,增加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视听教材的使用频度和幅度,以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

第二,提供机会,让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一堂课应有23的时间属于学生的活动,课前2―3分钟的presentation,讲述与《经济生活》相关的经济新闻,要求表情丰富,结合肢体展示、表演,而不仅仅是“说”英语。每堂课最后有5分钟,在教师小结的同时,让学生用英语把新课的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地讲述一遍。以下是我们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经常用的评价语:

Well done!好样的

Very nice!非常好

Great, you areright!很棒,你答对了!

Good idea!好主意

Of course, I agree with you! 那当然,我完全同意你

第三,创造双语教学氛围。双语教学应贯穿于平时的各节课中,不能为了一次公开课的开设而关注双语教学。即教师平时就应有双语教学的意识。同时,进行双语教学离不开家长、教研组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所以应该进行双语教学的宣传活动,使家长、师生和学校领导更深刻地了解和支持双语教学,从而使双语教学能顺利地进行。

双语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其实施还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应分清主次,勿急于求成。首先,要始终把英语定位在工具的地位。“双语教学计划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第一语言的中介作用”,坚持以达到《经济生活》学科教学目标首要任务,充分发挥英语的工具作用,注重让学生听得懂,说得出,不要在语法结构、词汇及用法上花太多的功夫。其次,要持之以恒进行双语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习惯。双语教学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要有一个长时间的磨合期。

注释:

① 雷晓霞.中学政治教学的反思.中学生政治学习报,2002年第9期.

篇5

关键词:英语语言消费;影响

英语语言消费指的是人们围绕英语语言学习展开的消费活动,如参加各类英语课程培训,接受家庭英语辅导,购买英语书籍、音像资料与英语学习工具,参加相关英语水平考试等。在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的逐渐频繁,使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持续高涨。人们在英语学习上花费的时间最长,投入的资金也最多。 英语显然已成为我国人民的语言消费热点。其中,大学生是一个庞大而活跃的消费群体。以英语培训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30万左右的大学生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培训班,按每名学生的培训费用为 500 元计算, 投入培训市场的资金就达 1.5 亿元。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为 2000 多万,随着其消费能力和消费空间的提升,以他们为重点消费对象的英语语言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一、英语语言消费的影响

1. 英语语言消费影响英语语言学习态度

英语语言消费使得英语在社会上营造了更强大的势力氛围,它的应试化势必也会影响到英语语言学习态度。当人们为了通过某种考试而去参加培训时,关注的是那些试卷中常见的单词、词组,关注的是考试技巧。在动辄几百人的英语大课堂上,一次课3个小时的超大容量讲解,飞快的语速,老师只回答关于考试本身的问题――怎么做而非为什么这样做。这种消费需求直接导致英语产业的应试化和英语应试的产业化,人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通过考试。英语培训机构迫于市场竞争,在以通过率衡量培训班质量的社会大环境下,纷纷将自己对付考试的十八般武艺展示给学员。培训机构宣传导向影响人们的英语语言消费观,继而在英语语言学习态度上得到体现。目前的英语培训重点开始转向听说能力,培训机构之所以极力渲染它的重要性,是因为看准了应试培训以外更广阔的消费市场。他们开始大肆宣扬速成英语。这虽然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但不免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局面,导致很多人就认为只有学口语才是真正学了英语,认为英语是可以在几个月内速成的。英语语言消费带来最沉重的思考便是母语学习的被忽视。“华中理工大学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首次语文水平测试,结果令人震惊,学生总平均得分为63.975分以上仅占1.8%,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平均得分不及格,博士生只有30%达到了及格线。测试结果显示了令人困惑的反常现象,似乎学历越高,语文水而越低。”

2. 英语语言消费与英语语言学习态度的关系

英语语言学习态度影响英语语言消费。英语语言消费红透半边天的同时反映出不少问题。最为明显的特点即是它的应试化。有人曾就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动机进行过调查分析。他们调查了南京和武汉的5所大学非专业500名大二学生,研究表明,近期目标是通过学位考试、四、六级,远期目标为考研、出国、找工作(按比例从高到低)(秦晓晴文秋芳,2002)。应试化的英语语言学习态度带来了应试化的英语语言消费。正因如此,社会上便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我们常常发现通过四六级的大学生并不能顺利地阅读简单的英文杂志,而那些以满分TOEFL、GRE成绩被国外大学录取的中国学生无法听懂国外老师的授课。“哑巴英语”、“应试英语”充斥着校园。学习英语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手段,一种通往美好前程的捷径。或考取研究生或晋升职称,或直奔满分拿到全奖去国外留学,英语语言消费染上了太多的功利色彩。

二、我国英语语言消费的现状、特点及原因

1. 英语语言消费现状

随着中国的日益国际化,作为国际交往最常用的语言,英语已成为中国人语言消费的重中之重。经济学家指出,我国95%以上的行业和产品已基本实现了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惟独教育远远未满足需求,仍是卖方市场。英语教育尤为如此。英语语言消费的强烈需求激起了“英语语言经济”的火热,英语产业年产值突破百亿。英语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目前中国共有外语培训教育机构超过了3000家,强大的消费需求加上市场化运作使几乎任何一种经营模式都能赚钱。

当今的英语语言消费中,不符合理性的消费行为大量存在,英语语言消费存在着盲目性和夸耀性现象。一方面,校园里参加英语培训的学生比比皆是,但很大一部分人是出于从众心理,消费行为比较盲目。此外,高消费现象不可忽视。很多人学英语并不是单纯为了学英语,英语语言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时髦和有品位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

2. 英语语言消费特点

英语语言消费属于教育投资范畴。“其消费收益虽然大多发生在后来的生活中,但也可看成是一项投资的非货币回报。”人们花钱参加培训正是看中了它的“投资预期效益收益”,是将之作为一种教育投资的。语言经济学上用语言教育投资率来测量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因增加其接受语言教育的数量而得到的未来净经济报酬。作为一种利益测度,该收益率相当于存款利息或者投资于机器、房地产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需要长期投资和长期回报的资产的利益率。英语语言消费所得到的收益包括“通过英语语言学习和训练获得英语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取得和解读英语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作为资本的形式存在自己的身上,成为获得更多人力资本的资”;还包括个人因此获得的额外收入,诸如享受更多的文化活动或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类由英语语言消费提供给某个人生的非金钱收益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日益国际化的中国对英语语言要求的增加使得国家开始重视英语教育,从而刺激了国人的“消费欲”并拉动市场,产生了英语语言经济。“英语语言消费”红透半边天,其最终收益者仍是国家。市场经济下英语语言消费的盛行给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面对英语语言消费,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采取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篇6

一、口语的特点及替代的界定

英语口语在词汇、句法及语篇组织上都有独特之处。在词汇和句法上,口语具有以下特点:(1)口语的词汇常显得不具体,说话人常用一些笼统的词语,如somebody, thing, something, it,they等,而这些词语只有与其直接相关语境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其真正意义;(2)口语中有象征相互对答的表达词,如oh/ well/uhuh/等,它们不是主要信息的载体;(3)口语中词汇的信息载量少;(4)大多数口语在句法上要比书面语简单,很少有包括从句的复杂结构;(5)口语中常有不完整的句子。在口语中,前后句子的语意总是贯通的,充分利用上下文的意境,把意思表达清楚,不至引起误解,常省略一些句子成份,以达到高度的简略。口语中出现了许多没有主语或没有谓语动词的不完全句,而这些残缺不全的句子是传统语法教科书一再反对的,它们在书面语中是无法存身的。

关于替代的定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Halliday(1976)和Quirk等(1972)的定义。Halliday认为“替代是用一个项目去替换另外一个,是语言元素之间的一种关系,如单词或短语……存在于语法词汇的层面上。”这是Halliday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在考察篇章的粘连性时得出的结沦。替代(substitution)指的是用替代形式(pro- form)去替代上下文中所出现的词语,是英语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使用替代的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避免重复;其二是为了连接上下文。要理解含有替代形式的句子的意义,必须从上下文中寻找被替代的词语(黄国文,1988:104)。

二、替代的分类

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 Hasan,1976)专门研究了英语中的替代这一问题,他们将英语的替代分成了三类:(1)名词性替代(nominal substitution);(2)动词性替代(verbal substitution); (3)分句性替代(clausal substitution)。分句和句子的替代,即用较为简单的形式来对句子或分句进行替代。分句与句子的替代可分为前指替代和后指替代,但前指替代更为常见一些(郑国锋,2006:111)。用替代词去替代名词性分句这一语法现象叫做分句性替代(章振邦,1997:1497)。Quirk等指出大部分的替代是前指的,指向一个已经提到过的成分,而Halliday & Hasan则更明确:更多的替代的例子是前指性的,虽然在某种情况下我们也会遇到后指性的替代。Halliday & Hasan将分句替代分为肯与否定两类进行了阐述。分句性替代指代词去取代一个分句, 这类替代的替代词主要有so和not。

替代与省略紧密相连,指用替代词去取代某一成分。因此,省略和替代都是经济原则(economy principle)。从功能上讲,省略具有韩礼德所说的语篇衔接功能,此外,还有语篇信息功能:使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语篇时,能恢复和联系语篇内各微观语义单位之间的衔接与连贯关系,减少语篇的冗余信息(redundancy)或同一成分的复现几率,提高新信息的分布密度(高孙仁,2006:213)。

经济就是节约,即以尽可能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收益,经济学中称之为体现效用最大化思想的省力原则(economy of effort或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人们也遵循着这一经济原则。Leech(1983)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对经济原则进行了解释。他认为,经济原则是在所传送的信息内容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简缩文本,并因此减少了听、说两者在编、解码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使言语交际变得快捷而流畅(Be quick and easy)的原则,其唯一的准则就是“尽量简缩” ( Reduce where possible)。

三、not的替代功能

1.单独使用not或者与if连用,构成替代功能

(1)A: Were there any other camping groups when you were there?(在那里还有别的队吗?)B: Not when we arrived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当我们到达山脚时候,没有别的队)。

not替代 There were not any other camping groups.

(2)A: We must get up at six.(我们必须六点起床)。B: If not, we’ll miss the train.(否则我们赶不上火车)。not替代了we can’t get up at six.

2.not通常与少数表示“看法”、“设想”的词语连用,从而起着替代的功能

(1)A: Can you come back next week?(下周你能回来吗?)B: I’m afraid not. (恐怕回不来)。在这里,not替代的是(that)I can’t come back next week.

(2) A: Do you think John will win the match? (你认为约翰会赢得这场比赛吗?)B: No, I think not. (我觉得他赢不了)。not 在B 的答话中替代的是 He will not win the match.

(3)A: The bridge hasn’t been completed yet.(桥还没有完工)。B: No, they say not. (这事他们已说过了)。

(4)A: The president isn’t thinking that way.(主席并不那样想的)。B: I hope not.(我希望他不那样)。not代替了The president isn't thinking that way.

(5)A: You’re not going to stand with us against Japan?(你不和我们一道反对日本?) B: Not now. (现在不)。在这里,not相当于not going to stand with us against Japan.

3.分句替代词not还可以和perhaps,possibly, probably, certainly, surely等情态副词连用,构成带有情态意义的缩略分句。

(1)A: Is your brother going with you?(你兄弟和你一起去吗?)B: Perhaps not. (或许不去)。not 替代he is not going with me

(2)A: Will Mary come with us tomorrow?(明天玛丽和我们一起来吗?)B: Possibly not. (= It is possible that she will not come with us.)(她可能不来)。

(3)A: Will you waste your time and money on that? (对此你会浪费钱和时间吗?)B: Certainly not. (= Certainly I will not waste my time and money on that.) (当然不会)。

(4)A: Does she really know him? (她真的认识他?)B: Surely not. (= Surely she does not know him.) (肯定不认识)。

篇7

(一)产品和生产要素分配

消费者方面的产品分配:消费者之间要为获得产品而竞争,竞争胜负的准则是价格。不同消费者愿意为某种产品支付的意愿价格水平是不同的。只有意愿支付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消费者能够拥有这类商品,是市场竞争的胜者;而意愿支付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消费者就无法拥有此类商品了,他们是市场竞争的负者。生产者方面的生产要素分配:因为生产企业在乎的是利润,利润的正负决定了由谁来生产。从均衡价格可以得知,只有生产效率够高、生产成本降低到小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企业才有正的利润,这些企业会进行生产,成为该市场的供给者;反之,那些成本较高的企业由于没有利润而选择不生产,具体表现就是不进入该市场或者退出该市场。于是,市场机制就通过比较市场价格和企业的生产成本高低来实现将生产要素分配给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以上分析可见,市场均衡价格起到了筛选作用:将产品分配给最需要的消费者,同时把生产任务交给效率最高的企业,这就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激励功能

对消费者的激励:消费者的目标是提升效用水平,这需要获得种类和数量更多的产品。在市场经济中,这些产品要通过购买才能获取。在市场均衡价格不变时,就意味着更多的支出水平,需要更高的收入来支撑。因此,要维持高的效用水平,就需要有较高的收入。要获得更高的收入,市场经济中只能通过更多的辛勤工作、不断增加人力资本、仔细寻找更高回报的用途等方法来实现。对生产者的激励:生产者旨在追求更高利润。在市场中,产品价格给定时,要获取更多的利润,不断降低成本就是主要的努力方向。只有那些能够更有效地将成本降低的生产者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市场的均衡价格可以激励生产者改进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寻找更低价格的生产要素、选择更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这对整个社会而言,可以起到推动科技进步、优化资源配置、增加社会财富等作用。

(三)信息传导

不管是消费决策,还是生产决策,都需要足够的信息。比如某个生产者要决定是否进入某个行业,他最关心的是这个行业的利润水平高低,而要大致估算利润,需要比较销售收入和成本水平,销售收入和成本的测算需要大量信息,这些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市场上关于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信息。消费者要传递出对某种商品的独特偏好,可以多投票,像支持政治竞选一样,不过不是“选票”,而是“钞票”。价格水平的高低也向外界传递出这样的信息:这个行业还需要更多的资源,或是应该转移出部分资源到其他行业去。总之,价格水平的高低及变化趋势都能向消费者和生产者传递着市场供求变化的信息,为市场参与者们制定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

二、传统经济学忽略了市场交易背后的合约问题

传统经济学对市场交易的描述只用价格和数量这两个变量,这是高度简化的处理。虽然科学研究者们心里都想着“奥卡姆剃刀”代表的如下理念:理论越简单越好。然而,要注意的是不可以过于简化,以至于不能对理解现实提供帮助。传统经济学对市场的理解或描述就犯了过于简化的错误。因为这种处理带来了两个大问题,这会使我们对市场的理解出现很大偏差:第一个问题是部分产品难以找到价格。如果任何产品都有明确的价格信息,经济学中的外部性问题就不存在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一下子说出任何产品的市场价格,像房屋、珠宝、古董等物品的市场成交往往需要收费不菲的专家或中介提供评估服务。至于温馨、甜蜜、天伦之乐的感情享受等特殊物品更是难以在市场中成交。传统经济学直接假设每一个市场都有清晰可见的价格是不符合现实的,价格的获得不是免费的。第二个问题是传统分析方法忽略了市场交易合约的结构性特征。比如金融市场中的资金借贷不同于蔬菜瓜果市场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后者而言,一次性的交易完成之后买卖双方可以毫无关系。而资金的借贷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从资金供给者借出资金到收回本金和利息间隔着一段时间,借入资金者支付的利息是占用对方资金一段时间使用权需要支付的代价。也就是说,资金借贷仅仅是买卖资金的使用权而已,资金所有权一直都属于资金借出的一方。资金借还的时间长短、收回本息的可能性大小、有无担保等因素都密切影响着借贷双方的利益,同时在利率层面就出现了多个利率水平。纷繁复杂、各个不同的利率水映着资金借贷合约的时间结构、风险结构、权利结构等多方面信息。单是利率和资金借贷数量不足以描述金融市场的。所有市场交易都是买卖双方共同商量,彼此同意而达成的行为,共同议定的交易显然对双方都有约束。因此,说是对市场交易的研究,不如说是对合约行为的研究更准确。传统经济学仅仅用价格和数量不足以描述和分析市场,应该从合约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和描述市场。日常生活中常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换,其实是将物品本身的全部产权进行买卖。交易双方不仅关心价格的高低,更关心资源的具体使用。因为价格是买方的成本,同时也是卖方的收入;而资源怎么用(使用方式、使用强度、使用频率等细节),不仅关系到资源所有者其他部分权利、其他时间段的价值,也关系到买入资源方在使用资源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量。以劳动力市场为例,因为不能卖身为奴,雇主所获得的只是劳动力在某一时间段的使用权,工资就是对该使用权占有的补偿。雇主在使用劳动力的过程中,工作强度大小、工作环境情况、工作安全性等因素关系到劳动者工作时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甚至还影响雇佣期结束后的劳动力价值高低(比如出现职业病会降低未来的收入,工作中积累的人力资本会增加未来的收入等)。于是双方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协商,并将这些约定写入劳动力合约中。合约中的这些条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关系双方成本和收益的价格条款,另一类是关于资源使用方面的诸多约定,可称之为使用条款。合约中往往同时出现较为明显的价格条款和使用条款,这就是合约的结构性特征。

三、从合约经济学看价格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管是基础性作用还是决定性作用,人们都会立即想到市场交易及对应的价格水平。价格的作用当然不可低估,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市场交易者的收入和成本,但从合约经济学的角度看,会有以下几点新的认识。

(一)传统经济学对价格作用的理解仅仅适用于完全合约

从前文论述可知,市场中的任何交易必定对应某一合约,虽然像买卖蔬菜、水果时,人们大可不必说合约,但不可否认,这就是合约,这是交易对象的全部产权同时进行买卖的“断权”交易,可称为完全合约。传统经济学认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筛选和激励消费者、生产者,可以传递对经济决策有用信息等功能要求的前提条件就是完全合约。然而,整个社会的产品数量不计其数,能够进行这种“断权”买卖的完全合约仅仅是极少数情况,现实中的非完全合约才是大多数情况,于是价格的作用就变得有限了。

(二)结构性合约中价格作用的发挥不能脱离使用条款

完全合约只有价格和数量两个变量,不具有结构性特征,非完全合约就是结构性合约。市场经济中的大多数交换合约都呈现出结构性特征,价格条款仅仅是合约中的一部分。合约中的价格条款和使用条款往往同时被决定,且这两类条款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任何一类条款单独存在都毫无意义。这种合约中,即使有明确的价格,价格作用的发挥也不能脱离与之对应的使用条款。

(三)有些合约没有明确的价格条款

必须首先有明确的价格才能谈价格作用的发挥,麻烦的是很多市场合约没有明确的价格条款,如市场营销岗位的员工雇佣合约,除了或多或少的基本工资外,其中几乎都明确写着如下条款:根据销售额的百分比予以提成。那么这种雇佣合约中的价格水平为多少呢?又比如商业店铺的租用,有的大商场采用“集中收银”,方便统计每家店铺的销售情况,再根据销售额予以征收不同额度的租金。像这类只规定了明确比例,没有具体金额,于是门面租金的价格就变得不明确了。像这种没有明确价格条款的合约,价格的作用如何体现呢?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如何体现呢?传统经济学的分析要如何补充呢?

(四)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应该从合约的角度理解

市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本身需要耗费不少资源。仅仅是信息费用就高不可攀:任何人要参与市场活动,需要知道自己的交易伙伴在哪里?交易对象的品质、特征是否清楚?信息不对称时,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否会利用该优势损害他人、获取私利?信息不足的一方又如何获得真实可用的信息?如何在交易中约束对方?包含以上问题所涉及的信息费用及运作费用,经济学家们称之为交易费用或制度费用,因为交易费用不为零,市场经济中就衍生出了律师、经纪人、经理、法官、会计师、警察、文员、秘书、公务员、公司、政府等职业或机构。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人们可以立刻获得任何产品的消费者意愿价格和任何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信息,市场均衡价格可以立刻计算出来,任何产品市场均可以用价格和数量两个指标来描述,用一条需求曲线和一条供给曲线即可完成全部的分析,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也可以立刻实现。这就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处理方式。在真实世界中,交易费用不为零,它会实实在在占用社会资源,从而降低社会整体资源的租值。人们为了生活更美好,必定要努力寻找能够减少社会资源租值消散的方法,这些不同方法就构成了不同的合约形式。比如为了节省雇佣合同中雇主与潜在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合约中有试用期的规定;为了减少对员工“偷懒”予以监督的费用,将工资的计算方式由计时工资调整为计件工资;为了新产品的推广,先进行试用、试吃等促销方式;为了同时减少两种产品市场需求信息的费用,将两种产品捆绑在一起予以销售;为了节省要求和监督批发商、零售商统一降低产品价格的交易费用,生产者直接采用“加量不加价”的合约方式;为了减少对消费者进行分类的费用,移动通讯商们会提出多个套餐供选择,以尽可能多的获取消费者剩余……这些纷繁复杂的价格现象其实是合约丰富性的体现。真实世界的这些多样化的合约选择源于人们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一种产品存在多种合约就是为了在不同情况下节约交易费用。然而,这些不同的合约中,有些合约的价格条款较为明显,有些合约的价格信息就很不明显了,在没有看见明确价格时,并不表示没有市场成交,只是合约形式有变化而已。因此,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其实就是合约的作用。

四、结论及建议

从合约经济学的角度看,传统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市场分析其实是指能够用一价一量来描述的“断权”市场,所对应的只是完全合约情形,因为信息完全,交易费用很小,传统经济学关于价格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合约分析比价格分析更能完整而准确地理解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这对价格管理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着以下启示:

(一)应该保护并促成更多的完全合约

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发挥出立竿见影的资源配置作用,前提是“断权交易”的完全合约。现实中蔬菜、粮食等农产品市场远比家电等工业产品更接近于完全合约。完全合约的产品种类越多,成交额越大,价格的作用就越充分。比如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完善对于农民的种植决策,以及是否从农业转移到工业的决策就越有经济效率。因此,不干预现有的完全合约市场,甚至创造条件,促成更多完全合约市场的出现对经济有益无害。

(二)价格培育不必求全

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有些市场的价格信息来得不容易,出现了多种结构性合约。如果市场中的合约没有明确的价格(条款),又要刻意寻找价格,势必造成更多的交易费用,造成经济效率的下降。因此,在培育价格上,应该以是否能够减少交易费用为准。如果难度过大(即交易费用较大),应逐步推进,不能操之过急。

(三)价格管理应有配套政策

为了保证民生等特殊问题,需要对某些产品价格进行干预时,应该在充分理解该市场合约的基础上,颁布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因为价格只是合约中的部分内容,只管价格,而不涉及使用权方面的条款,效果会大打折扣。在配套政策中,应该侧重对合约选择的种类和合约中具体条款(主要是价格条款和使用条款)的选择进行约束。

(四)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分要以合约效率为准

经济学家们常说市场能做的,政府一律不要插手,这个说法是空泛不着边际的。因为不管成本多少和效率高低,市场可以完成所有的经济活动,但在某些活动安排上,政府在节约交易费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仅仅是说市场能做,于是政府完全不插手,反而会带来经济效率的下降。比如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的铺设,如果让企业去跟管道必经之处的业主谈判,可能面临交易成本过高而完全无法实施,因为钉子户的出现绝非偶然。再如高速路或高铁项目施工时涉及到的征地拆迁工作,没有政府的强制力,市场很难高效完成。因此,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划定不能恪守经济学教条,要以能否节约交易费用、能否提升经济效率为准。

(五)注重产权的界定和保护

篇8

关键词:价格;逆向二级价格歧视;福利;意义

价格歧视既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逆向二级价格歧视是在二级价格歧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在当前市场经济中普遍的存在着,正确应用该原理能够使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使厂商和消费者达到“双赢”,促进社会经济的较好发展。

一、价格歧视的含义及其表现

1.价格歧视的含义

对于价格歧视的定义,学者们有着不同看法。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认为:“价格歧视就是对不同顾客规定不同的价格,有时是对完全相同的产品,有时是对有微小差异的产品”。萨缪尔森、诺德豪斯提出:“价格歧视指的是同样的产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顾客”。他们的定义认为就同一产品或稍微有差别的产品对不同的顾客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即为价格歧视。泰勒尔则认为:“当两个单位的同种商品对同一消费者或不同消费者售价不同,我们就可以说生产者实行了价格歧视”。国内学者高鸿业认为:“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综合来看,厂商就同一成本的产品对不同顾客规定不同价格,或者同一成本的产品对同一顾客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数量规定不同价格都可以称之为价格歧视。

理解价格歧视这一定义,必须清楚,这里的“同一产品”指经济意义上的同一产品,即同一质量、同一成本的产品。因此,必须区分价格歧视和差别定价,差别定价不一定是价格歧视,差别定价主要是成本因素引起的。第一,由于运输费的不同导致同一型号彩电在不同地方以不同价格出售,就不属于价格歧视。第二,厂商实施价格歧视往往尽量使产品看上去略有不同,但实质上还是同一产品。如精装书与平装书,尽管制作成本有差异,但此时价格歧视往往是实质性的。

2.价格歧视的三种表现

在实际市场操作中,价格歧视主要有三种表现方式。第一,市场分割定价。厂商对市场实行分割后,对不同的团体分别不同定价。如对火车票的消费市场分割为对成人、学生、军人、儿童和残疾人,然后根据不同的群体特殊性进行不同的定价。第二,多重定价。厂商对既定的消费者,根据其购买数量确定不同价格水平。比如,大批量购买给予较低价格优惠,即根据购买数量,实行批发价和零售价。第三,完全差别定价。垄断者对每一消费者所购买的每一单位产品分别定价。

3.实行价格歧视的前提条件

厂商能够实行价格歧视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是市场能够进行有效分割。市场必须能够进行有效的分割,否则顾客会集中于低价市场购买,而分销商也可能把低价市场的产品转向高价市场出卖,从而出现“串货”现象。其次,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必须是不同的。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地方,较低定价;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地方,较高定价。第三,消费者的偏好不完全相同,而且厂商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不同偏好的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厂商对产品稍微改变,却可较大差别的定价。如:手机、电脑市场。第四,价格歧视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垄断厂商特有的市场行为。因为在完成竞争市场,个别厂商和消费者都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没有能力控制和改变价格,厂商也就不可能实行价格歧视。

二、价格歧视的分类

英国剑桥学派著名经济学家庇古(A.C.Pigou,1932)根据价格歧视在市场中的三种实际表现情况,将其分为三个类型:即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

又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指每一单元产品以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即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都不一样,不同消费者所获得的价格是不同的。一级价格歧视要求垄断企业能够区分不同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预期或保留价格,也就是使消费者剩余为零而厂商利润最大化,从而向产品价值预期高的消费者卖高价,低的卖低价。一级价格歧视实施中的困难在于消费者人数太多难以估计不同消费者的保留价格或最高愿付价格为多少。

2.二级价格歧视

指垄断者按其购买数量的不同制定不同价格,从而获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根据消费者购买的数量而给予一定的折扣或返利,虽然会使价格有所下降,但却会增加总收益。因为价格下降带来的收益下降小于了价格下降带来的销售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收益,所以虽然价格下降,但总收益增加了。最普遍的便是数量优惠,此时每一个消费者获得的价格因其购买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所有消费者所面临的定价机制是一样的。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如规定买一送一、买五送一、买十送三,或者直接规定购买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单价下降10%-20%等。

3.三级价格歧视

指垄断厂商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弹性,将市场划分为若干子市场,以不同的价格在各子市场销售相同的产品。这是当前最常见的价格歧视方法,它要求厂商将消费者区分为不同组别或层次,且不同组别、层次的消费者具有各自需求函数且需求弹性各不相同。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地方,较低定价,因为该市场顾客对价格反应的敏感程度高;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地方,较高定价,因为该市场顾客对价格反应的敏感程度较低。

三、逆向二级价格歧视的提出与现实意义

1.逆向二级价格歧视的含义

在垄断市场中,实际的二价格歧视实施一般是正向的,即随着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而制定更低的价格,当然,这样的定价始终是在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之上的。如图1,实行单一价格Pe,垄断厂商的销售量为Qe,此时,厂商的销售总收益为∏e=Pe*Qe,即长方形PeOQee的面积。由于在垄断市场中,垄断厂商能够控制价格和销量,能够实行价格歧视。垄断厂商为拉动消费需求,往往会根据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多少而实行价格歧视。图中,垄断厂商规定,当顾客购买数量为Q1时,产品的价格为P1,销售收益∏1=P1*Q1;当消费者购买数量为Q2时,产品价格为P2,销售收益为∏2=P2*Q2;当消费者购买数量为Q3时,产品价格为P3,销售收益为∏3=P3*Q3;当价格Pe,此时价格也就是实行单一价格时的价格。此时,由于实行了价格歧视,垄断厂商的总收益是以上四部分收益的总和,即∏=∏1+∏2+∏3+∏e。从图形中可以看出,多出了实行单一价格以上6个小长方形面积,这是由于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而带来的收益,而阴影部分的四个小三角形正是减少的消费者剩余。

下面我们把以上的价格歧视方式逆转过来,垄断厂商根据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量不但不给予优惠,反而制定一个更高的价格,即逆向的二级价格歧视,如图2。

从图2看以看出,当消费者购买数量在0-Qe时,价格是Pe;当消费者购买数量在Qe-Q1时,价格是P1;当消费者购买数量在Q1-Q2时,价格是P2;当消费者购买数量在Q2-Q3时,价格是P3。把e、a、b、c四点连接起来,一般来看,应该得到的是需求曲线,但是我们看到该曲线自左向右上方倾斜,这不符合需求定理。事实上,在垄断市场,面对特殊物品和资源供给时,由于厂商可以控制产量和价格,在特殊时期或特殊的需要时,厂商可以根据销售数量来逆向制定价格,即消费越多,价格越高。所以,逆向二级价格歧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实际上就是厂商的供给曲线。虽然销售数量多少的选择权在消费者,但价格的制定权却在厂商手里。但是,这种价格制定方式能够执行的原因在于厂商处于垄断地位或政府政策起主导作用,这时,实际上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如煤气、水电等公共需要或生活基础物品领域。如在煤电紧张的时候,为了调节煤电资源供给,达到市场供需平衡,厂商可以实施逆向二级价格歧视定价。

2.逆向二级价格歧视的现实意义

一般而言,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行为会导致消费者剩余减少并增加厂商收益。在逆向二级价格歧视下,厂商根据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多反而要价更高,这种定价方式单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似乎有失公平。但是,是否公平,还应该考虑三个方面:是否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否有助于大多数人的公平即缩小贫富差距问题、是否能持续增加人们的福利。

首先是效率问题。判断效率主要衡量三个方面,一是是否削弱了竞争。逆向二级价格歧视本身就是在垄断的前提下才能实施的,单个市场就是整个市场,所以面临的竞争是较小的,但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依然是存在的。二是是否削弱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实行逆向二级价格歧视,同种商品根据消费数量层次制定更高价格,如面对冬季居民用电紧张问题,制定阶梯电价,用电越多电价越高。这样做带来两个好处,保障了用电高峰期电量在不同层次人群之间的供给,高价部分也正好弥补了用电高峰期的电力成本增加额并且还有剩余。第三,是否持续增加人们的福利。

某市居民用电阶梯价“谷段”价表

其次是大多数人的公平问题。以我国某市居民用电价格为例,实行逆向二级价格歧视(阶梯单价)后,将居民用电分为三挡(见表),价格分别为0.3153元、0.3653元和0.6153元;从100度电的总价格来看,分别是31.53元、36.53元和61.53元;从档差来看,一二挡100度电费差为5元,二三挡100度电费差为25元,增加了5倍。表面看来,对消费得多,尤其是第三档的消费者而言是不公平的,但消费的是否公平一般并不取决于价格,而取决于消费者剩余,即消费者实际购买支付的价格与愿意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假设我们把这个三个档次看做人们收入的三个层次: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就温饱型家庭而言,消费超过180度,每度增加0.05元,会觉得价贵了,即消费者剩余少了,因而会节约用电。而对于富裕型的家庭而言,电费只是家庭消费中的微小的部分,电价的调动相对他的收入而言影响几乎不存在。也就是说,对富裕型家庭而言,对电价的敏感性是较低的,哪怕在三挡电价,消费者剩余依然是很大的,而此时供电厂商的生产剩余也是较大的。这部分收益正好用来弥补供电厂商在用电高峰期时增加的成本,而又不会把这部分成本分摊到一档用户身上去,这其实也是一种公平的体现,并且用二三挡用户提供的生产剩余来进一步改善供电基础设施和更新技术,进一步做好居民供电服务工作和提高供电质量,从而持续增加了居民的福利。

总之,特定条件下逆向二级价格歧视的实行对于厂商和消费者来说,可以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相应的增加了厂商的利益,达到一种双赢的结果,并持续的增加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福利。但是如果厂商实行的逆向二级价格歧视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不符,使供给和需求不均衡,或逆向二级价格歧视的实施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厂商必定会被市场机制所淘汰,或者受到政府政策的管制和干预。

参考文献:

[1]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02-203.

[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第1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66-167.

[3]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7:156-204.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24.

[5]Pigou,ArthurC.TheEeonomiesofwelfare[M].London:MaemillanandC

篇9

关键词:非金融专业;金融学;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53-02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奠定了金融学在现代经济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几乎所有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非金融专业都开设了金融学这门课程。然而,一方面,由于非专业课的尴尬,非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多种因素导致现行的非金融专业金融学主要注重学生金融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忽略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使得部分学习了金融学的学生既无法解决工作生活中常见的金融问题,也不能将金融学知识应用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中,这严重背离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有悖于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深化经管类非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非金融专业学生运用现代金融知识分析解决金融经济问题的能力已成各经济管理类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偏宏观、略陈旧等。金融学与一些前期课程的内容交叉重复较多。比如,与宏观经济学有重复内容的一般包括利率和利息、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等;与政治经济学有所交叉的内容包括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职能等。如果重复讲解学生已熟知的内容,必会引发学生厌倦情绪,甚至可能影响后期教学。

金融学内容更偏重宏观。金融学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金融基础知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货币供求理论、金融的发展与创新、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其中仅前两部分属于微观金融的内容。这种安排会存在两个弊端。一方面,重宏观的金融学教学内容有悖于金融微观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因为非金融专业学生在学习了金融学后几乎不再接触其他金融课程了,而宏观的金融学内容几乎不适于处理日常工作生活中微观的金融问题,所以应用知识能力欠缺。虽然宏观金融理论能为学生熟悉金融市场、金融发展和政策奠定基础,但缺乏微观金融支撑的宏观理论显得空洞而晦涩难懂。部分内容较为陈旧。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国际国内的经济金融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使是使用三五年的教材也无法跟上经济变化的步伐。因此,必然会出现某些金融学教学内容陈旧的现象。比如,巴塞尔协议Ⅲ是2010年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获得正式批准实施,而在此之前出版的教材均按照巴塞尔协议II来说明银行经营发展的国际监管准则;第十八届三种全会正式提出股票发行的注册制改革,核准制将慢慢过渡到注册制,所以将核准制作为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教材需要及时更新相关内容。

2.理论与实践脱节。很多学生都感觉很困惑,为什么在学习金融学时基本都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但在工作或生活中遇见金融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比如购房时不知哪种按揭方式更划算,手有余钱时不知如何理财。这是因为在学习时金融理论未能与实践真正结合,并未真正掌握金融技能。理论与实践脱节或者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必然减弱学习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必然会导致学习后应用能力的低下。

3.教学方法枯燥。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讲解完成所有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控制并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被动地进行着知识的存储和提取。这种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模式缺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氛围压抑而无活力,这既不利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又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4.教学手段单一。目前,各个高校各门课程几乎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直观化等特点,确实适用于理论性较强的金融学教学。但是,部分老师太过依赖多媒体,从始至终都只采取多媒体这一种授课形式,其他如黑板等几乎不用,若遇见突发状况而不能用多媒体时几乎不能教学。

由上可知,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必要对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进行改革。

二、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微观化、实用化。首先,应科学界定金融学教学内容。这需要教师调查研究授课对象已学习和将要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然后共同讨论并确定非金融专业金融学的基础性知识,并根据基础性知识选择紧跟经济金融发展的优秀教材。基础性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教学过程必须覆盖的内容,以达到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基础性知识为中心,特殊处理交叉知识,并适度与各授课对象的专业知识结合。

其次,为了突出现代金融理论微观化的特点,可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下增加部分微观金融的内容,并适当将教学重点向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等倾斜。比如,在利率章节,可增加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等内容;在金融市场章节,可增加风险分类和金融风险转移策略;在金融工具章节,可增加债券价值评估、股票价值评估等内容。而与宏观经济学等前期课程中交叉重复的内容,可适当弱化甚至删减。

再次,在保证教学内容全面性和基础性的前提下,应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适当增加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投资理财、金融产品、风险管理等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在相关知识讲解时,可适当拓展至现实中金融问题的解决。比如,在利率章节,可分析购房按揭贷款时选择等额还款还是等比还款,可讲授理财产品的利息计算问题等现实问题。

最后,教师应积极关注金融学的前沿动态和热点话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并及时将发展变化补充到授课内容中去,力争最大限度地保证金融的时效性。比如,在讲授金融市场时,可适当介绍一些互联网金融等话题;在利率章节,可概括介绍一些中国的市场利率化问题。

2.教学方法多元化。金融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金融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较多。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能够较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却缺乏学生参与,课堂氛围压抑而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也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外,还应结合诸如导入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辩论式教学、构建主义教学等多元化复合式教学方法,这不仅可以激发非金融专业学生学习金融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各个章节教学之前,可根据章节内容适当进行导入式教学,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比如,在利息章节,可通过描述现实中的利息问题或故事、新闻等,引出要教学的主要内容;在金融机构章节,可先展示“国内金融江湖群艺”讲述国内金融机构的笑傲江湖,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开始学习。在各个章节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精选的国内外典型案例。由于案例资料信息量大涉及面广,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所以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对金融的敏锐洞察力,强化学生将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的能力。比如,在货币章节,可加入比特币的讨论;在中央银行章节,可安排学生讨论欧洲中央银行对欧债危机的政策选择。

3.教学手段多样化。金融学教学应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表格、动画、视频等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的课件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感,也能增大课堂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形象思维和学习兴趣。但是,某些有推导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和需要强化的重点知识更适合以板书形式展示。比如,讲解货币乘数时,板书推导更利于学生理解。

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可通过金融认知实习基地的实地参观访问、金融实验室的模拟教学、金融专题的调查研究等多种方式,将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实践教学不仅能体现学习的现实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还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中的互动关系也有利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应加强自身建设。其一,应加强互相听课以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一般而言,高级教师治学严谨,善于把握知识框架和重难点,但课堂氛围稍显沉闷,不易调动学生兴趣;中级教师思维活跃,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善于引发学生兴趣,但知识的统筹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各教师都可以通过互相听课扬长避短,提高自身能力。其二,适时到金融机构挂职锻炼,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只有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才能不乏空洞地将金融知识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将知识活学活用。其三,到国内外名校进修,并多参加国内国际的学术会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结束语

为落实我国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现代金融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金融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从教学内容上看,可适当增加微观金融的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看,可采用传统讲授式与导入式教学、案例分析等多元复合式教学方式相结合;从教学手段看,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或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或采用板书形式,或采用实践教学的形式等;从教师队伍建设来看,可通过教师互相听课、到金融机构挂职锻炼、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提高自身各种素养。

总之,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对复合型经管人才的需求,除了在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外,还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这需要不断摸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吴迪.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3,(7).

[2]张曼.《金融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教育,2012,(3).

[3]黄萍.浅谈如何深化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J].陕西高等教育,2011,(3).

[4]刘骅,张维.金融类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优化方法研究[J].教学与研究管理,2012,(4).

篇10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目标管理 过程控制

一、次贷危机及其发生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基于当今世界经济金融的紧密关联及美国经济在全球的引领位置,美国的次贷危机已通过种种渠道演变成一场世界性金融危机,并极有可能转化为全球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是一种经济性危机,因此人们更多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次贷危机产生的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美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第二,房地产市场萎缩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诱因;第三,宽松的市场准入埋下了次贷危机的种子;第四,为追求更多利润,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对风险把控的不足放大了次贷危机;第五,市场利率变化是次贷危机产生的重要推动力量;第四,受技术的限制和利益趋使,资产评级机构不能客观进行信用及其产品的评级,也是产生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第七,监管者的失职加剧了次贷危机的形成。

二、从管理学分析,人们对目标管理理解及应用的偏差,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

1.目标管理的内涵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又称成果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54年提出来的,其基本涵义是由组织的员工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目标管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广泛重视的一种管理制度。尽管国内外对目标管理的定义和具体实施的方法不完全相同,但其实质都是强调根据目标进行管理,即围绕确定目标和以实现目标的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这种管理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调活动的目的性,重视未来研究和目标体系的设置;第二,强调用目标来统一和指导全体人员的思想和行动,以保证组织的整体性和行动的一致性;第三,强调根据目标进行系统整体管理,使管理过程、人员、方法和工作安排都围绕目标运行;第四,强调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目标要求实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以提高适应环境为化的应变能力;第五,强调根据目标成果来考核管理绩效,以保证管理活动获得满意的效果。

2.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目标管理在全世界的反响很大,是当前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管理方法。然而,目标管理理论与其他管理理论一样,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在实践过程中导致一些不良的结果。其表现为:

(1)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把人看作是“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即管理学中的“Y―理论”。从“社会人”假设出发,要求管理人员对下级采取信任型的管理措施。也就是说,要把重点放在关心和了解人的需要上,提倡集体奖励制度重于个人奖励制度,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实行参与式管理。

然而,Y理论对于人类的动机作了过分乐观的假设:认为多数人都有发挥潜力、承担责任、实行自治和富有成就感的需要,都有事业心和上进心,而且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通过能力工作来满足这些需要,把工作取得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但在现实世界中,很多人是有“机会主义本性”的,尤其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会追求自身利益特别是短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许多情况下,目标管理所要求的承诺、自觉、自治气氛难以形成。

(2)目标管理强调成果控制,对目标的实现过程主张自我管理。因为目标管理注重成果,很可能产生这样一种态度,只要能够获得成果,任何行动都可以接受。过于重视成果,特别是经济成果,会对下级产生压力,引起不道德的行为。

3.目标管理的局限性在美国金融机构的放大效应为美国次级贷款中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目标管理作为当前最为流行的管理方法之一,在美国的金融机构普遍采用。在实践中主张成果考核,而对目标实施过程实行自我管理。正是这种看似有效的管理方法,为次贷危机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1)贷款机构为了完成以目标管理的名义确定的业绩目标,贷款机构之间盲目降低贷款条件,恶性竞争。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许多放贷机构调低了针对所有借款人的信用门槛。不少放贷机构开始向一些信用等级较低的借贷人推出次级抵押贷款。一些次级贷款公司受利益驱使,开始了更加激进的信贷扩张,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文件”等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且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而无须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如工资条、完税证明等。弗吉尼亚州的一家咨询机构―住房抵押贷款资产研究所2006年4月对100笔此类“零文件”贷款进行了一项跟踪调研,调研者比较了贷款人在申请贷款时申报的收入,同其提交给美国国内税务署的税务申报比较,90%的贷款人高报个人收入5%或更多,其中60%借款人虚报收入超过实际收入一半以上。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报告称,在2006年发放的全部次级房贷中,此类“骗子贷款”占到40%,而2001年的比例为21%。为了完成业绩目标,获得更多的佣金,次级贷款竟可以放给无资产、无工作、无收入的“三无”人员,由全球投资者去承担风险,就反映了这种模式引发的道德风险和欺诈行为的严重程度,也说明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受到挑战。

(2)对业绩目标实现过程缺乏监控,目标实现过程出现违规操作,违反金融领域普遍要求的“最大诚实原则”。为了实现放贷目标或其他业绩考核目标,达到短期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在次级房贷放款中出现了许多不良行为,但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两类。

①猎杀放贷,在此类贷款中,受害者往往是消费者。贷款机构或其没有依照美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消费者真实、详尽地披露有关贷款条款与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即人没有履行本应履行的如实告知义务。所谓“猎杀放贷”,按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的说法就是:“近年来,主导次级房贷市场的贷款种类是混合型可调整利率房贷,通常头两年为固定利率,此后每半年上调一次。上调幅度通常很大,很多贷款人无力负担月供,只得以更高的成本再融资,或卖掉住房。在发放这些贷款时,贷款机构依据的是房产价值,而非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这就是“猎杀借贷”的基本定义。美国国会早在1968年就通过《诚实借贷法》,旨在保护消费者。该法要求贷款机构清晰披露贷款交易的所有条款与成本。换句话说,在放贷时,贷款中介如果提供错误信息,或未能完整地向消费者解释贷款的所有风险,应以欺诈罪论处。然而在发放贷款时贷款机构或其人为了完成业绩目标,并没向借款人解释清楚这些贷款条款。

②贷款欺诈,受害者一般是贷款机构。一些放贷公司编造虚假信息使不合格借贷人的借贷申请获得通过。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不可能借到钱或者借不到那么多钱的“边缘贷款者”,也被蛊惑进来。同大多数行业一样,大多数次级房贷专业人士的确是诚实体面的好人,很多借贷者的问题也的确是由于自己的疏忽或不负责任的消费冲动导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过去几年中,金融业内一些害群之马为了完成业绩,挣取更多的佣金,利用家访、电话、邮寄资料、电子邮件、互联网弹出广告等各种方式,通过种种欺诈手段,包括故意隐瞒信息、提供虚假信息、怂恿甚至代替消费者虚报收入,等等。

由此可见,目标管理关于人是“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并不符合所人有的本性,因此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对过程的实施者进行必要的监控,单纯用最终的成果对员工进行考核评价,必然会有人违规操作,当这些因素积累在一起,最终导致次贷危机。

三、次贷危机的发生对我们在现实经济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时对其局限性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危险防患于未然

目标管理作为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思想甚至可以说是管理哲学,在管理实践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理论基础对于人性是“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是符合人类对真善美的终极目的的追求;让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使部分员工的工作态度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强调成果第一,而对目标实现过程充分授权,也简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然而,正如前面所述,因为人性的复杂性及其引致的经济运行机制及管理的灵活性,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目标管理虽是企业经营与发展的一剂“良药”,但绝非“灵丹妙药”,它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我们还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分析目标管理的不足之处,因此,在应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特别是控制国民经济的“血液”资金流的金融机构,必须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目标不能过于单一,要考虑到综合平衡

应用目标管理,首先是要制定目标。目标是一个组织的导向、标准、基础,具有激励与凝聚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组织都有一个单一目标,这个目标对于企业就是创造利润,对于我国的许多地方政府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在金融领域,这个单一的目标或许是一定时期内保险人销售的保单数、信用卡业务员推销的信用卡数、贷款业务员发放贷款额、银行网点吸收的存款额。但是,现实中没有一种单一的衡量尺度能够有效地评价一个人、一个组织是否成功地履行了它的使命,并且管理者为了追求单一目标往往会忽视作为组织任务重要组织部分的其他目标。比如一些企业过份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略社会责任、员工的福利,一些地方政府过份追求短期的GDP增长率而牺牲环境、忽视应有的社会公平。

近几年来有些企业采用的平衡记分卡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目标设立及绩效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平衡记分卡主要从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学习与创新角度这四个方面来衡量企业,平衡记分卡重在平衡,是一种综合的平衡,动态的平衡,战略的平衡,增量的平衡,藉以寻求财务与非财务的衡量之间、短期与长期的目标之间、落后的与领先的指标之间,以及外部与内部绩效之间的平衡。这种方法可以在企业设定目标及绩效评定中推广。在对地方政符政绩的评价上,我们也逐步走出了唯GDP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绿色GDP、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发展水平、核心竞争力等更为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目标。这种平衡的艺术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和谐之道”。

2.对目标的实现过程要进行必要的监控,预防“道德风险”的产生,减少违规操作

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不一定都存在。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更多的人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其行为动力的,每个部门、个人都关注自身目标的完成,很可能忽略了组织长期的、全局性目标的实现,滋长本位主义、临时观点和急功近利倾向甚至违规、违法操作。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已出现类似的现象。比如,一些保险人为了完成保单销售目标,擅自降低承保条件,对有些对投保人、被保险人不利的条款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一些银行贷款业务员,为了完成放贷目标,擅自降低借款人的信用条件,提高抵押物的价值;一些银行信用卡业务员,为了完成其业绩目标,有意降低申办条件,有些客户并不愿意办信用卡,信用卡业务员甚至动员客户先办一个,然后不用激活,或者打个电话把新办的信用卡注销,说这对客户并没损失,还可以获得一份礼品,这纯粹是一种增加银行经营成本,浪费社会资源的行为。以上所举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不加以防患,日积月累,也将为我国的金融领域埋下危机的种子,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发生危机。著名金融学者易宪容认为,中国按揭贷款实际上比美国次级债券的风险要高。

因此,对目标实现过程中多数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要进行过程控制,发挥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规章制度的硬约束。一是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二上建立健全法律及组织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使目标管理的推行建立在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三是对组织、个人的评价不但要对其最终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目标实现过程是否合法、是否有违规操作进行检查,并对违规、违法操作者进行严厉的惩罚。

参考文献:

[1]李 :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孟 辉 伍旭川: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