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信息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8-14 17:3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信息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地质;信息化;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通过计算机、扫描仪、网络、数据库等现代技术设备进行地质资料档案的接收、编排、著录、统计及检索等,并建立起高效的地质资料档案信息系统,以达到地质档案资料网络传送及在线查询的目的。也就是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地质信息资源的共享。如何实现地质勘探单位的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成为当前地质档案管理者的重点工作之一。
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对于地质局而言,其工作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质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也有了更高程度的要求。随着地质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地质工作环境的不断复杂,对地质档案资料的综合研究已成为地质工作的重点。地勘单位的档案管理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与上级机关的规定,并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从而制定好符合单位档案管理的归档制度。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地质局在管理地质档案过程中采取现代信息化的方法,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充分运用到地质档案管理中,建立起符合时展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信息化地质档案管理既可提高地质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并能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且能有效实现地质档案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地质局档案管理的社会效益。也就是说,地质局通过利用计算机、扫描、光盘刻录、数据库、网络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方法将传统的纸质、音像地质档案转化为数据信息档案。因此,建立信息化的地质档案管理非常关键。实践表明,信息化的地质档案管理能有效缩短地质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与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地质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效率。因此,信息化地质档案管理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地质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推动地质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地质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地质档案管理者的观念落后
在当前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档案管理者观念落后的情况,其缺乏信息化的地质档案管理意识,错误地认为地质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无关,甚至还认为信息化管理不如传统管理。
2.2地质资料汇交工作难度大
当前,在地勘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相关法规的不合理、不配套及不适应等因素造成管理上出现各种问题,使部分汇交单位在将自身的成果档案资料外借之后会损害自身的合法权益,导致其推迟或不汇交相关的档案资料,使地质资料汇交的工作难度不断加大。
2.3地质档案管理设备落后
由于地质局对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度不高,因此在地质档案管理设备方面的投资非常有限。从而出现无固定地质档案管理室的局面,使地质档案管理混乱无章,从而增加了地质档案资料查询的难度。而且部分地质单位严重缺乏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化技术,使地质档案资料的管理出现了严重的滞后性。
2.4地质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较低
现阶段我国地质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搭配不合理,且综合素质偏低。虽然年轻的地质管理者对现代电子技术、数据库知识与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存储具有较深的理解,但其对地质档案管理的方法、原则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少;而年长的地质档案管理者,虽然其管理经验非常丰富,但对于专业的管理知识还是比较缺乏的,另外对现代的电子信息、数据库及网络技术等不了解,使信息化地质档案管理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
3、加强地质勘探单位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积极推进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要将地质档案管理从手工化作用转变到网络化、数字化及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在计算机档案管理中,能划分为建档、保存、管理三个阶段。在档案文字处理的初期阶段,就是地质档案建档阶段的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其高效性能为现代化数据管理提供有效的处理,但必须要给计算机输入准确无误的数据,才能保证地质档案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因此,就要求在地质档案前期处理工作中要积极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只要这样,才能满足地勘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3.2加强地质档案资料的汇交工作
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应对汇交成果地质资料目录进行评审,在评审合格后在数字化档案中进行汇交。这就要求清查与核对每个季度的地质档案汇交情况,以确保应交地质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在年终阶段,要将成果地质档案资料的汇交情况汇总统计,且要求每年要及时落实好单位的地质档案资料汇交任务。由于地质单位具有分散、相距路途较远及档案多等特点,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地质档案资料的汇交中心,主要工作包括:(1)执行地质档案资料的分发汇交规定。地质处组织每年都要平衡确定各地质单位需要归档的相关资料份数,并制定出相应的分发份数表,交予中心执行。而各单位则要根据所分发份数将单位的相关地质档案资料汇交到中心。(2)对地质档案资料的分发及汇交情况要及时统计、总结,有利于改进档案管理工作。
3.3加强管理者的信息化业务能力
要想实现地质勘探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要提高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也就是要求管理必须要通过信息化意识利用现代技术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因此,地质局必须要加强对档案管理者的培训,通过培养管理者的信息化管理的意识,主动积极学习信息化档案管理知识,从而提高其信息化业务能力,在地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运行现代化技术,从而提高地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3.4加强信息检索管理系统的建设
在现阶段地质勘探单位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中,不管是立卷还是调档都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若在档案管理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是无法满足科学研究及生产服务的,因此,必须加强信息检索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实现地质勘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而这不仅是地质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趋势。而微机的应用也意味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标志。在地质勘探单位科技档案中还储存着大量专业、历史的科技信息,而在网络环境中建立健全的地质档案信息化系统,有利于提高地质档案检索的效率。在地质档案技术管理方面要创新出新的管理模式,而计算机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并树立档案为信息资源、能为社会产生效益的理念进行现代化管理。要想推进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就必须充分运行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将信息化地质勘探档案作为未来地质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主要存在形式。将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逐步实现作为未来地质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运用现代技术将地质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归档及检索等工作从传统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脱出来,以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3.5加强地质档案网络信息化的建设
在地质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等对文字、声音及图像等形式的档案信息进行科学统一的处理与存储,以实现相同档案的多种形式表现,以改变传统单一纸张文字档案信息的表现形式,从而将多样化的地质档案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的利用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同时,根据信息化标准设计的现代型档案馆,可有效存储大量的、不同形式的地质档案信息,读者只需通过网络就能对相关档案信息的了解与利用。档案馆信息网络能将各种的信息化档案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及查询。因此,必须加快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地质勘探单位档案管理中运行现代化技术手段,从而改变传统的手工作业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地质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传统地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进行充分地分析,通过了解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以分析现阶段地质档案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加强标准规范建设、加强管理者的信息化业务能力、加强信息检索管理系统的建设及加强地质档案网络信息化的建设等措施,从而实现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最终提高地质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孙美荣.浅谈地勘单位地质档案资料的管理与利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13(4):40-41.
[2]姚淑梅,赵志杰,孙莹.小议加强地勘单位地勘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34):230.
[3]刘钧.浅谈地勘单位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J].陕西煤炭,2012,16(3):139-140.
[4]逯德玲.电子信息化背景下的地勘单位地质技术档案[J].中国科技信息,2010,17(8):142-144.
[5]赵金凤.浅谈档案管理现代化与档案信息化建设[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22(12):.118.
篇2
0 引 言
黄石地处鄂东南部的长江南岸,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咸宁―大冶褶断带中,褶皱与断裂构造发育,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结构分布广。特殊的地理地质背景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在自然地质和城市建设、土地矿产资源开发、交通建设等人为工程活动双重影响下,产生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图 1所示是2014年黄石市地质灾害点分布图。由图可见,黄石市地质灾害环境呈现分布广泛、类型复杂、致灾率大、突发性强、隐患多等特点。
《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要求“加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短期预报、快速响应”,《湖北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建设“覆盖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黄石市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也针对黄石市“矿山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突出,环境治理压力大”的现状,明确指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面对地质环境问题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这一严峻形势,加强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实现黄石市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科学化与现代化,已成为黄石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图1 黄石市地质灾害点分布图(2014年)
1 现状和问题
1.1 业务和现状
黄石市地质环境工作包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四个方面[1],主要由黄石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进行业务管理,湖北省黄石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提供地质环境管理技术支撑。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地质环境信息化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地质环境信息管理、预警预报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尚未完全开展。不过经前期“金土工程”建设,“一张图”管地、“一张图”管矿、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系统已初步建成,信息化建设基础良好,大部分已实现省、市、县三级专线联网,全市已建立了市县两级视频会商系统,各区县地环管理部门已采购基础性软硬件和安全管理设备,都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信息化机房。数据资源方面,已经建成全市水文、地质环境、地灾调查与区划、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等数据库。动态监测方面,已建300多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覆盖主城区的10余个地下水监测点,以及大冶铁矿、金山店铁矿、铜绿山等十几处矿山企业监测点。
1.2 现有问题分析
经过对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现状开展深入研究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数据量大且标准不一,数字化质量不高。由于缺乏符合黄石本地实际的各类技术和操作标准,数据采集、汇交、检验的标准并未完全一致,使得在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数据既无法保证质量,又不能保证异构数据的有效兼容,严重影响到地质环境相关业务的进展和综合分析等工作的进行。
(2)数据分散,共享性不高。黄石市已建省市县三级联通模式,但地质环境数据尚未纳入到统一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体系中,缺乏统一有效的数据管理、共享服务机制,制约了地质环境相关业务工作的发展。
(3)信息管理和应用系统建设发展滞后,综合分析和应急指挥能力较弱。黄石市尚未建立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和业务应用系统,难以满足政府部门的辅助宏观决策需求,也难以满足专业人员的综合分析需求。
(4)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落后、监测设备稀缺,地质环境监测系统不完善。地灾监测主要依靠群测群防,群测群防点虽达356个,但无长期专业监测,且耗费人力,漏报率高。仅有的少数专业监测点也存在监测周期短、可延续性不足等问题,工程验收后监测工作即停止,监测效果差。地下水监测点则仅余7个,数量少、获取数据周期长、覆盖面低、可用性不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多为中央拨款专项监测,但因资金、管理、体制、技术等多种原因,整体上处于停滞或者进展缓慢状态。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尝试就黄石市本级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数据标准化、业务系统应用扩展、监测系统完善等内容进行探索,搭建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总体建设框架,对数据获取的感知层、数据应用的业务层、地环管理的用户层等多项内容开展具体研究。
2 信息化总体框架的设计
依托地质环境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网络环境,以管理制度、标准规范与人才队伍为保障,将地质环境数据纳入到黄石市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基于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应急技术支持平台、地质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围绕黄石市基本地质灾害监测与信息管理、地下水监测与信息管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恢复治理、地灾预警预报与应急响应四大业务,建设统一的地质环境“一张图”信息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地质环境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与现有相关系统的衔接和继承,为政府单位、技术专家和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应用和信息服务,全面提升面向领导决策、政府管理、地环调查、公众服务的地质环境信息服务能力[2]。
系统总体框架涵盖基础层、数据层、平台层、业务层、应用层、用户层六大模块,架构图如图2所示。其中,基础层以计算机硬件和网络支撑环境为主,依托传感器、视频等监测设备,结合移动通讯网络、单兵设备、大屏显示设备、GPS等设备,是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系统、数据管理体系、地质环境信息服务体系、应用体系的基础,如图3所示。基础层依赖地质环境网络,进行网络系统整合是实现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地质环境信息交换、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及应急指挥的基础。纵向连接省市县三级,横向连接市政府其他部门和相关单位。地质环境信息网络体系的建立与整合,就是要保证监测、调查数据的快速、有效传输,保证数据信息的汇集、综合处理和分析应用[3]。移动数据采集系统、自动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单兵设备使用3G、4G、WCDMA、GSM等格式的移动通讯网络、无线网络、卫星线路进行信息实时传输,各部门间则通过国土资源专网进行通讯。
图 2 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数据层主要包含各类地质环境数据,主要分为基础地理、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等方面的数据。地质监测数据的获取是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地下水环境恶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实现对黄石全市范围地质环境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有效遏制地质环境恶化,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建设事业支撑一条线”[4]。针对黄石地区地质环境问题严重、点多面广的特点,对规模大、稳定性差、危险性大、经济影响大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对其它的进行一般监测,同时开展覆盖全市范围的地下水监测,建成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具体技术路线如图4所示。
图 4 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技术路线图
目前,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方法如下:
(1) 在对各监测点进行地形地质图测绘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环境专项调查,同时充分收集以往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2) 在环境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形成机制,并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勘查工作成果,确定监测的范围及对象,制定针对性强、经济、合理、有效的监测措施。
(3) 在监测点布置后,要及时采集数据,保证监测资料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对采集后的资料及时分析,并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监测成果,将异常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及财产安全。
(4) 加强预警监测工程竣工后的后期管理和保护工作,加强宣传监测设施的重要性和监测的意义,防止人为对治理工程的破坏。
(5) 加强预警监测设备的维护工作,对出现问题的监测设施及时维护,杜绝因维护不及时造成监测资料的中断。
目前黄石地区地质灾害点共356个,其中省级监测点2个、市级监测点19个、县(区)级监测点89个,其它监测点246个。经过实际调研分析,拟对2个省级监测点和16个市级监测点建立专业监测网络,对其它监测点本着节约原则,继续进行群测群防。地下水监测则以完善为主,增加地下水监测孔。拟设计增加监测孔35个(其中城区8个、大冶市15个、阳新县12个),初步实现地下水监测网络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的监测体系。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则由相关管理部门督促矿山企业负责实施。对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矿山以及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则由地方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监测。矿山监测点的建设需要请有资质的单位根据矿山实际情况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设计,方案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市、县监测机构审查后方可进行监测点建设和实际监测工作。
平台层为各个业务系统提供完整的用户管理、数据接口、服务配置、请求服务管理、应急方案管理、信息共享管理等平台功能。
业务层则根据黄石市当前具体的地质环境管理业务进行定制。
应用层是在平台层的基础上,围绕具体的业务而进行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开发。
用户层主要包括政府部门、技术专家、社会公众三大类,是地质环境信息化成果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政府机构一般通过政务专网提供服务,技术专家则依靠VPN或者政务专网提供服务,社会公众主要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
标准规范体系是信息化过程中保障和促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网络互通互连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防护体系是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证。组织体制、管理体制、人才队伍是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篇3
地方病防治机构是地方病预防与控制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卫生事业单位,其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而其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是对地方病预防与控制、科研工作最为直接的反映,对地方病的预防、控制、科研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加快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这将对地方病防治事业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地方病防治工作是公共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实现各类地方病预防、控制、科研工作的信息安全、快速地传输和共享,还能为公共卫生管理和其他应用系统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参考平台[2]。
2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地方病防治机构承担着地方病预防与控制、科研,并参与公共卫生的管理与服务。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与一般的文献档案有所不同,它全面系统地记录着辖区内发生过的地方病事件的发生、发展、调查、干预、结果等资料,是对地方病的发展趋势进行准确预测以及提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3]。所以说,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资料在提高地方病防治工作、保障全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3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含义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是指利用高速扫描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手段,将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和声像文件、纸质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档案组织成系统化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4]。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向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国家信息化战略在档案事业中的具体体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以服务于全社会为宗旨,以现代管理学为理念多学科交叉应用的新型档案工作模式,不断适应大数据背景和数字化环境下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提升档案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挖掘档案的社会价值,不断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造福于子孙后代[5]。
4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
档案信息化建设改变了地方病防治机构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工作繁杂劳动模式,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科学研究、保障全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地方病防治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6],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数量庞大的地方病防治档案资料,虽然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中也使用了一些分类标记等好的管理方法,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病防治档案资料的产生,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工作模式,这无疑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整理这些档案,影响了工作效率;纸质档案由于其固有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保存条件非常严格也会逐渐变质被损坏、过于频繁使用和查看会加速损坏程度,造成信息丢失。而充分利用科学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手段,不仅能够合理有效地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有序排序和分类,还能够使用各种信息化功能进行复制、传输和检索,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方便使用,而且档案信息化的出现,通过电子档案实现档案管理,使得档案的保管和使用不受条件的限制,更好地保护纸质原档案[7]。在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证明。
5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5.1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信息化
管理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相比,对外界的条件要求降低了许多,但档案信息化管理与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环境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受到投入资金不足的影响而制约了计算机硬件、软件环境的更新和建设,从而造成了基础设施的落后,影响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8]。
5.2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普遍较低
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求更高,不光要求具备档案学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信息化管理专业知识,然而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都不是档案学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普遍达不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有丰富的档案学经验的档案管理老职工对计算机系统的熟练应用和操作能力欠缺,能够熟练应用和操作计算机系统的年轻档案管理人员却缺乏档案学的丰富经验,从而影响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9]。
5.3档案信息化安全得不到保障
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资料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其内容涉及地方病预防与控制、地方病防治科学研究、地方病疫情信息资料、突发流行的地方病资料等,这些档案资料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人身安全,要具备一定的保密性,必须严格按《保密法》做好保密工作。然而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相应的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先进的防病毒、防篡改等计算机管理系统软硬件,从而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受到了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系统软件安全、网络安全等多方面的威胁,使得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安全得不到保障[10],从而影响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6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6.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地方病
防治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计算机、扫描仪、打复印设备、网络设备、各类存储设备、操作系统、信息安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良好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是实现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首先,要加快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配备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硬件和软件。其次,要不断完善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但需要购买先进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还要根据地方病防治机构自身的工作需要,自主研发出适合地方病防治机构自身工作需要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最后,要不断完善网络管理的质量,确保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可持续发展[11]。
6.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就目前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普遍较低的状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首先,要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规范化的专业培训,加强档案学知识和计算机系统操作知识培训,尽快使他们掌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其次,要引进具有档案学专业化背景与信息技术丰富经验的档案管理人才,充实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管理队伍。最后,要加大对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促使地方病防治机构的档案管理人员树立提高自我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意识[12],从而推动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6.3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做好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工作
地方病防治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必须有强有力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作保障,在具体的工作中应结合地方病防治机构的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奖惩考核制度,严格划分档案资料的安全级别,规范电子档案的生成格式和传输程序等,明确电子档案的归档标准,建立规范的电子档案管理方法、原则及工作流程,注重网络安全问题,对于档案的信息化采集、查阅和利用严格按照密级文件的审批制度和程序,加大监控力度,避免档案信息外泄。在日常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养成定时对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维护和病毒防范的习惯,确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准确性、便捷性、科学性和安全性[13]。
7结语
篇4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实训基地;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0-4793-02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ve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Base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ZHOU Jin-hua, LIANG Hui-na
(Computer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 College,Guangzhou 510507,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cale of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expand the training base, the rapid increase, the training ba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with techn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the research work carried out smoothly.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to improve management efficiency, reduce management costs. Our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as the demonstration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is the important link. This paper from the management training base our analysis, focusing on th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feasibility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mod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training ba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raining base; system construction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是评价院校综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在校学生学习实践与工作岗位的重要过渡场所。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教学水平的提高,实训基地不断引进高等教学设备,这就增加了实训基地管理的难度和成本。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实训基地的相关设备、可供试验项目、负责教学老师等数据入库,制定学生、老师共同维护管理,学校管理人员综合管理和维护监督的模式,能够实现实训基地的高效运转,对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 实训基地传统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之比较
1.1 实训基地传统管理的特点
1) 采用手工操作和纸质报表:传统的实训基地管理方法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通常采用纸质报表对实训场所、实训项目、实训人员、实训设备等冗杂的数据进行记录,庞大的信息在手工记录中存在误差大、修改慢、查询效率低的问题。繁杂的手工数据载入工作需要大量人力,这就造成了实训基地管理的成本增加。
2) 实训信息查询、资源共享困难:由于传统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采用纸质数据录入,教学设备、教学项目等都必须通过纸质形式存档。有实训教学任务的教师、学生就必须到存档地点进行相关实训项目的查阅。实训基地的运行信息得不到高效传播,造成查询的困难和实训基地教学资源的闲置浪费。某些高职院校对实训基地并不是统一管理,而是分散到各系部自行管理,因信息沟通不畅,使得某些实训资源超负荷使用,而某些实训资源则处于闲置状态,实训资源达不到有效共享。
1.2 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1) 信息共享,查询便捷:实训基地采用信息化管理,建立网络资源管理服务器,通过院校的门户网站对实训基地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向全校师生提供信息查阅平台。所在学校的老师、学生、科研人员、管理人员都可以通过账号进行登录,浏览实训基地各个实训室的功能项目和档期安排,方便相关人员申请使用空闲的实训室,供学生查询实训地点等相关实训信息。
2) 实训基地管理任务系统化:传统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采用管理人员责任制,一个人负责一个或几个实验室。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实训人员的工作任务被量化和系统化,这样就可以平衡基地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创新基地管理人员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制定高效管理方法,准确记录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和考核信息。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对实训基地的实训室利用情况、学生实训情况、实训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查询和统计,对合理制定实训教学任务、更换实训教学设备、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都具有数据信息依据和指导。
2 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 实现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
信息化管理是运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网络运转,需要信息工程人员创建服务器和管理系统和一定的系统运行维护,具有智能化、定量化、综合性的特点,能够对实训基地的信息进行统计运算和模拟人脑的信息处理。随着我国高职类学校的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学校设备的不断更新,高职类院校的计算机硬件建设和网络通信已经全面覆盖,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运用相当普及,网络通信端口已经覆盖到校园的教室、实训室、寝室等每一个角落,良好的信息覆盖环境为实训基地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基础设备和运行条件。同时,高职类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比较普及,相关专业的同学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管理实践进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系统专业的师生可以组建团队,共同维护校内实训基地信息管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2 实现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实训基地的日常运行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大量的数据记录和实训室设备定期检查保修等。记录内容冗杂,包括实验实训基地开发管理、实验器材库房管理、教学日志管理、仪器报修记录、科研人员日常工作管理、实训学生考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学科实验实训发展规划管理等。庞大的数据统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学校专业的增多,招生人数的扩张,学校的实训基地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现有的基地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实训基地势在必行。
当下高职教育的专业种类繁多,很多学科交叉教学,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交叉学科对实训基地教学资源的共享,节省教学成本,增进专业间教科研的交流。信息化管理实训基地为在校师生、科研人员和基地管理人员提供网络查询的端口,师生用自己的账号通过校园客户端可以顺利查询实训基地的使用情况,并对实训项目进行网上咨询,开辟了现代化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方法,是推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管理建设的必要措施。
3 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
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要满足师生查询、实训资源报账、管理工作记录等多方面需求。具体如下表:
表1
[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学生
教师\&实训室基本情况查询\&实训室课程安排查询\&实训室使用申请\&实训耗材使用申请\&实训室借用设备查询及借用申请\&实训设备报修\&……\&相关负责人\&实训室、实训设备使用情况查询、统计\&实训室日常维护情况查询、统计\&实训耗材使用情况查询、统计\&……\&管理人员\&实训室基本信息管理\&实训室课程安排管理\&实训室日常维护情况管理\&实训室使用申请管理\&实训室借用设备管理\&实训耗材管理\&实训室固定资产管理\&……\&]
3.1 人员管理
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校园网辐射到教师教务管理系统、学生自主查询系统、基地管理系统等,通过对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分配不同的权限,实现不同人员的分组管理和特定服务。通过校园一卡通,教师、学生在校园网可以直接进入网上实训基地进行查询、申请等服务,在校外网则要通过用户权限来进入,满足校内实训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学生和普通教师通过权限登录网上实训基地可以随时查询实训室的实训项目内容、位置、设备情况、实训课程安排等情况,还可以申请使用空闲实训室、申请使用空闲的可借用实训设备、申请使用实训耗材。
管理人员具有最高的权限,可以通过高级管理用户和一般管理用户对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内的实训室信息管理、实训室使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耗材管理、日常维护管理的模块功能进行操作。
3.2 实训基地的日常服务管理
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训室信息管理模块能够实现对各个查询和统计各实训室基本情况。实训室使用管理模块能随时掌握各实训室的使用情况,统计设备使用率、实训学时等。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可对实训设备的增加、转移、报费、借用等进行管理。耗材管理模块是对实训基地维护和实训过程中使用的耗材进行管理。日常维护管理模块是对实训基地维护过程进行记录,包括设备的维修、升级、改造等。每个模块都设有查询和统计功能,可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获取数据,为学院示范性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各种项目申报、数据采集等提供数据和支撑。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传统管理方法与现代信息化管理方法的比较,探讨了如何构建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实训基地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对在校学生顺利步入社会岗位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和创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提高学校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 潘慧文.高校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0(3):22-23.
[2] 韩红江,王绍兰.对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的认识与探讨[J].石油大学学报,2008,19(1).
[3] 幻屠健,张晓锋,马青玉.教育技术开放实验中心建设的认识与思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20(2).
篇5
关键字:项目;节水灌溉;承办单位;成就;科研成果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由于河西冷凉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在该地区实施《河西冷凉地区高新节水灌溉技术与信息化控制系统建设及应用》项目将会在农业灌溉中提高水的利用率,缓解用水矛盾,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和谐,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此项目实施也有很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从项目承办单位的科研实力,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当地取得的科研成果三方面表现出来。
一、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该项目由民乐县洪水河管理处主持,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河西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和洪水河管理处下属职能科室参与完成。
洪水河管理处下设三科一室一所二站,现有职工253人,专业技术人员10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22人,助理工程师37人,技术员45人。2010年洪水河管理处与甘肃农业大学联合挂牌成立节水科研与教学基地,2013年成立洪水河灌区社会实践服务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从20世纪80年代起,洪水河管理处针对灌区干旱缺水的实际,一直致力于节水灌溉研究应用,先后完成了35项节水灌溉试验课题研究。取得了民乐县、甘肃省乃至国内外的各项技术大奖。并且在国家级或省部级核心期刊上也发表多篇应用性论文。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现有农业水利工程、农业电气化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8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20人、正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5人学院在校外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践教学与研究基地。并且学院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专题、国家自然基金多项,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同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学院立足甘肃、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突出农业院校工科专业特色和农业工程学科优势,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建成了在全国同类院校及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洪水河管理处工程科,先后完成洪水河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日元贷款风沙治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等多项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建设任务。均被评为省、市、县优良工程。共配置专业技术人员67名,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12名,助理工程师21名,技术员32名。完成科研项目自压式半固定喷管灌技术在洪水河灌区的应用,获民乐县科技进步一等奖;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在自流灌区的推广应用,获民乐县科技进步三等奖。
洪水河管理处信息调度中心,已建设完成了较为完善的配套设备。共配置专业技术人员5名,其中工程师2名,助理工程师2名,技术员1名。完成科研项目洪水河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与研究,获民乐县科技进步一等奖。
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配置专业技术人员8名,其中工程师2名,助理工程师2名,技术员3名,研究生1名。先后作为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完成了多项节水灌溉试验课题研究,获得了地厅级科技进步奖3项,县处级科技进步奖8项,在国家级或省部级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研究应用论文多篇。
二、我国国内节水灌溉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
1发展社会化
节水灌溉把水利、农机、农业、农艺等农业要素结合起来,成为他们的载体。节水灌溉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对于灌溉农业,全社会有了越来越统一的认识,社会舆论也越来越好。大家都意识到了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从心底愿意携起手来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在政府层面,形成了新的有利局面,各部门包括财政、农机、水利、发展改革、农业、科技实现了合作。在社会层面,一些社会群体包括农业合作组织、受益农户、涉农企业、种植大户在高收益的驱使下,发展节水灌溉投资修建节水灌溉设施的有着空前高涨的积极性。发展节水灌溉被政府大力推动,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会被节水灌溉激发出来,一些社会会组织越来越关注其发展。在技术发展层面,一些新技术新设备被企业自主研发出来,譬如微润灌溉、痕量灌溉,对政府的依赖性减少,企业的自主性增加。
2技术集成化
随着不断的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研发、实验和推广,随着不断调整的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转变的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的管理手段,节水灌溉从原有的单一的灌溉技术模式开始经历向农业综合集成技术模式转变。膜下滴灌技术,在西北、东北地区近几年被大力推广,这项技术效率很高,是农机、农药、农膜、滴灌、种子、化肥、农艺的集成技术。在南方水稻产区开始推广控制灌溉技术,这项技术包括“浅、薄、湿、晒”的特点,也集成了农艺、种子、灌溉、化肥等技术。水肥一体化、覆膜保墒等技术被农业部门推广。使节水灌溉技术相应的得到进一步整合。
3建设的规模约来越大
由于政府对节水灌溉进行大力推动,越来越多的土地流转起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开始转变,一些新特点如规模化、区域化开始在节水灌溉建设方面出现。譬如400万亩在新疆一年内发展起来、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700多万亩在五年内发展、3800万亩在东北四省区在四年内发展起来等,这些在节水灌溉领域的新发展表明,节水灌溉事业越来越规模化区域化。其他地区也针对区域优势作物为对象,开始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大规模推广。
4应用大田化
随着越来越成熟的喷微灌技术、不断扩大的生产企业规模、生产成本不断降低的节水灌溉设备,喷微灌技术也从小范围应用到大范围转变。原来应用的主要是在高效经济作物领域如蔬菜、花卉、果树等,现在开始大范围应用到大田范围,譬如马铃薯、棉花、玉米等。小麦喷灌在黄淮海平原井灌区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水稻膜下滴灌技术试验也在新疆、宁夏等地区开展起来。
5服务更加专业化
不断扩大的节水灌溉发展规模,也使得越来越专业化的节水灌溉的服务出现。专业化特点在设计工程、施工、后期服务等各个阶段呈现出来。也出现了规模越来越大的设计工程、施工与维修养护的专业化队伍。
三、民乐县在节水灌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当地人民积极在当地发明应用节水灌溉的新技术,以及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都取得了很大成果。如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在自流灌区的推广应用、自压式半固定喷管灌技术在洪水河灌区的应用、温室葡萄滴灌输水系统及灌溉制度实验研究、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板蓝根灌溉制度试验研究、中药材及优质牧草灌溉制度试验研究、马铃薯免耕覆盖栽培与调亏灌溉技术试验研究、加工型马铃薯节水灌溉制度试验研究、作物灌溉需水预测预报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问题探索与研究、洪水河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与研究、全膜覆土穴播条件下春小麦灌溉制度试验研究等技术与研究实验分别获得了民乐县及甘肃省的各项技术大奖。。
结束语
我国的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民乐县降水少,干旱严重,水资源匮乏。在该地区实施《河西冷凉灌区高新节水灌溉技术与信息化控制系统建设及应用》的项目很有必要。由于此项目承办的单位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我国的节水灌溉事业发展迅速及该县在节水灌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条件成为项目实施的优势。该项目在这些优势条件帮助下必将顺利展开并圆满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文华. 浅论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J]. 教育探究, 2008(3): 73-75.
[2] 胡以麟. 节水灌溉的历史发展进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 潘峰. 近代水利事业的成就[J]. 语言文字应用, 2011(3): 40-50.
[4] 沈国娣. 灌溉技术发展之我见[J]. 科技周刊, 2009(5): 15-16.
篇6
Abstract: With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ccelerating,the demand of construction land for city is increasing rapidly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construction land need and land supply is increasingly sharp,local“sites”appear frequently,souring house prices and so on,social problems which are related closely with land cause thoughts on supplying mode of urban land which is trigger compensation for the use of urban land with bidding,auction and listing tranfer-based mode. Urban land lease system is effective compensation an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ffective mechanism of compensation for the use of land.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土地租赁;分析思考
Key words: urbanization;land lease;analytical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255-02
0引言
目前,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虽然实施时间不长,但在城市土地出让机制方面却取得了长足发展,结束了城市土地原来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单一行政划拨土地使用制度时代,形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渡, 实现了城镇土地国有制基础上的土地市场化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建设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城市土地出让制起步较晚,制度实施环境各有不同,尚未形成完整和健全的有偿使用体系,相关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需要土地租赁机制的这种方式来延伸土地有偿使用的范围,进一步完善单一“招、拍、挂”出让制为主的土地有偿使用机制,提高有偿使用的覆盖面,促进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租赁制度是出让制的有效补充和有机组成。
1城镇化建设中城市土地租赁机制发展
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是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建设使得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同时也带动了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30%,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1]根据预测,2010年城镇人口可达6.4亿,城市化率超过46%,设城市数有可能增加到1000个;2030年城市化水平预计约70%。城镇化的快速过程不仅包括人口非农化,而且也是一个土地非农化、农地城市流转的过程。因此,探讨富有弹性的城市土地政策和有效的土地使用调控机制,以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要素逐步被引入农业、制造业、住房和其他领域,然而土地作为最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土地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和经济改革同步进行。1988年我国才开始正式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国家为此修订了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准许土地使用权的依法转让,1990年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1999年7月关于印发《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的通知。200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2006年7月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出现了“勾地”这一概念,并且少数城市试行类似香港“勾地制度”的土地出让政策,至此除了“招、拍、挂”外,勾地制度也将成为土地出让的一种方式,但是有关专家则认为“勾地”只是现行土地出让制度完善的一种努力和尝试。现行的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机制主要还是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得以实现,土地出让制度的建立在推进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培育土地市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建设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为中国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而土地租赁制度是一种古老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行于世界各国。从古至今,都是国家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土地租赁及其相关法律制度已在现实生活中消失了几十年,现适应改革开放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需要,又重新起步。城市土地租赁制度是出让制的有效补充和有机组成,社会各界有关学者对城市土地租赁也有不同的研究。国内经济界、法学界专家侧重于从法权制度角度研究城市土地租赁,对城市土地租赁的概念、适用范围、权利性质、租金标准和期限确定、权利流转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也有学者从(经济)制度建设的角度对城市土地租赁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有学者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来探讨土地租赁制的建设;有学者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经验来探讨;也有一些学者对城市土地年租制持保留态度,对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土地租赁关系进行了初步考察分析研究。在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对城市土地租赁制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地区在实践中,制度更加完善、规则更加透明,操作较为规范,市场较为发育,管理更为专业化,效果也更明显。尽管在获得开发收益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是学者们和政策制定者对这种土地批租方法对物业价格的影响却有不同的认识。
2城市土地租赁制度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近几年,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增加迅猛,建设用地需求与建设用地供应的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地王”频现、房价猛涨和土地腐败案件频发等与土地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引发了一些人对城镇土地管理制度规则的新思考。如何使城镇居民能够买得起房,降低城市化门槛;有利于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有利于实现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3]城市土地根据现行规定,协议、招标、拍卖及挂牌等四种市场化土地出让方式,通常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原则上经营性用地都要招拍挂,公益性用地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产业用地要逐步实现招拍挂。在实行土地有偿使用过程中,由于出让制度的局限性,使一些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应属于有偿使用范围的用地,仍然保留划拨使用,土地有偿使用难以实现全覆盖。虽然内地近期城市土地出让制度出现了重大变革,除了“招、拍、挂”外,新增了“勾地”出让方式,还是不能有效解决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对城市土地的弹性矛盾。土地租赁制有着与出让制不同的操作方式与特点,能弥补出让制的不足。土地出让属于长期买卖,而短期买卖才是我们所说的土地租赁,是双方依次约定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经营行为。土地管理部门依据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制定城市土地储备计划;通过土地征用、回收、购买等方式完成土地储备计划,对储备的土地进行平整开发使土地“熟化”,根据城市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或土地供应计划,以有计划出让、转让、租赁等方式将土地投入市场,以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高效运行。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城市土地出让使用制度已经建立,尤其是实施土地储备制度以来,经营性土地普遍采用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方式出让,出让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与此同时,对于城市零星分散土地和城市大量原有行政划拨用地等形式的土地使用方式的转变为有偿使用形式存在一定的难度,显然不宜采用同样形式的出让制。土地租赁制作为土地出让制的必要补充则在土地用途转变、行政划拨用地等方面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对土地市场的全面培育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它有助于盘活存量土地,通过挖潜改造,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规范土地市场。采用土地出让制度,由政府向土地使用者一次性收取若干年限的土地出让金,无疑可以为政府在短期内筹措到大量资金,用以进行城市建设和改造。然而一次纳如此高额度的出让金,对大部分用地者尤其是当前国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道“门槛”,这种现实方式导致了两种情况产生,一是政府与土地使用者之间讨价还价,最终以政府让利削减地价为结果,有些城市的企业干脆将地价减低后再空挂起来,仅是出让形式而已;二是部分用地者面对巨额出让金别无正常渠道选择,于是采取回避、绕行的方法,以非正常的方法在隐形市场上获取土地。产生这种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土地出让制度本身,而在于现有的土地市场体制及形式的不健全。[4]土地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土地产生的不同需求,决定了一个完整和有效的土地市场体系必然包括土地交易市场、土地租赁市场和土地金融市场等。当前土地出让制度难以满足土地使用者的多种需求,这是我们土地资源市场配置与流动相对不合理且处于低水平,同时相对经济改革仍处于滞后状态的重要原因。自我国实行土地使用制度变迁以来,通过建立国有土地出让制度,使政府一段时间内获得了大量土地收益,但是,当土地使用权出让后,政府对土地利用的调控能力相对减弱,由于土地市场体系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使得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数量十分巨大并趋于蔓延态势。土地租赁机制建立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与流动问题,可以理顺规范土地市场和防止土地资产流失,将本属于政府的土地收益通过租金的形式获得,[5]政府可以确定土地租赁期限,定期调整土地租金,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方向和方式,随着土地租赁制的建立完善与推广,地租收益完全有可能逐步超过土地出让收益,成为城市建设资金的稳定来源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保证,实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目标。在城市土地有偿使用以出让为主要方式的情况下,土地租赁制是土地出让制的有效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
3结束语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它的发展变化受到计划、财政、税收、金融、住房等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并且反作用于后者。城市土地租赁制度的发展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经济体制转轨和快速城市化的能力。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系统地研究城市土地租赁制度问题,理论上可以丰富制度分析的个案,实践上可以为全面建立规范的城市土地租赁制度提出可供选择的发展思路。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大耕地占用成本,促使用地者形成内在约束机制,为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奠定了长期有效的制度基础,城市土地租赁制度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使用制度的一项创新形式,土地租赁制地扩展了有偿使用的范围,是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变革的重要体现,为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健全建立,土地市场的健康持续发育和完善,土地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创造了条件,土地租赁制必然由其自身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吕萍等,土地城市化及其度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土地科学,2008,8.
[2]赵南.谈推行国有土地租赁方式的优越性.国土资源,2008,1.
[3]卢新海,何兴.城市储备土地供应方式的创新.中国房地产,2005,3.
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
国内一些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方面也有一些探索,白继中探索研究了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校内节水灌溉实训基地的信息化建设内容[1,2],姜雪茹设计成郡工校汽车实训中信息化管理系统[3],丁彩华对高职护理实训基地信息一体化建设进行了实践与探究[4],缪晓燕探析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对高职实训基地发展的影响[5],徐江等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基地为例,介绍了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信息化环境的构建[6],周劲桦等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探讨[7],张进对实训基地信息化环境构建做了阐述[8],还有其他一些人员都对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为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就本校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来讲,因专业特殊性,目前还没有相关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成果,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想把岩土工程技术专业在现有基础上建设成信息化的实训基地还需要进行详细研究。
1实训基地建设规模
校内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主要有地质实训中心、土工实训中心、岩土设备维修加工中心、测量实训中心、钻探实训场(岩心钻探实训场、基础工程施工实训场、工程地质等)。2015年按照“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紧跟前沿技术,贴近现场实际”的原则,用近一年时间,建成融“教学、生产、科研、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和培训”五位一体的综合性高水平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成“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信息化平台”,成为国土资源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能为其他同类职业院校提供对口支援,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2实训基地存在问题
目前岩土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具体情况如下:①环境建设方面。现在的实训室基本都只摆放实训设备,只有个具体的名称如岩土工程勘察实训室、泥浆实训室、土工实验室等,虽在实训期间正常使用,但工程地质勘查专业中有些课程:例如:钻探技术、土工试验等都是理实一体课程或采用任务式教学模式,而现在实训基地的配备没有其他的信息化设备配套,还不能很好的完成这样的程序;②管理方面。实训教学工作的安排、设施设备的配备、工量具及耗材的准备、设施设备的规范使用、合理调配、设备的维护等工作量很大,现在很多都是实行手工登记,难免会出现许多遗漏、混乱,会严重影响实训基地资料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建设;③绩效考核方面。目前的实习成绩主要靠实习指导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给出相应的评价,但由于实习学生的领悟能力及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成绩评定单方面给出,不能很好的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且工勘有好多课程涉及到中级工及高级工考核,目前多是人工进行,时间和精力耗费很多;④拓展服务上。很多实训基地功能单一,目前只是为教学提供服务,在没有教学的时候实训室只能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即实训室在全方位功能应用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
3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实现的条件支持
3.1硬件
在各个实训基地全部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为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
3.2软件
国家对于信息化教学的重视,全国乃至江苏省内、南京市及学校各种信息化教学比赛项目的推进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推手。我校自2014年开始实现了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校内监控系统覆盖学校各个系部,各个教室及实训场地,校内教务系统及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为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绩效考核建设提供了基础。2016年8月,我校地质工程系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网站正式投入使用,网站在实训基地介绍及实训基地建设水平,运营管理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为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极高的软件支持。
3.3校企合作
2010年12月,在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地质勘查局、江苏煤炭地质局、江苏省测绘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由我校牵头组建的江苏地质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现有理事单位81家,其中院校单位9家、企业单位66家、科研院所、协会单位6家。江苏地质职业教育集团的宗旨是以服务为宗旨,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以校企双赢为目的,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实现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目标。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学校与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以职业教育院校为主体、以企业和行业为依托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开展实质性的探索与融合,全面提高各成员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地质专业的品牌,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性技术人才,为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江苏地质职业教育集团的建立为我们实训室信息化拓展服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9,10]。
4总结
随着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我校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理实一体化基地,已经渐渐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化教育的要求。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存在环境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而学校在实训基地硬件、软件和校企合作方面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下面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已有的条件上,怎么通过分析现有问题,提出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可行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并指导信息化实践建设。
参考文献
[1]白继中.校内实训基地信息化系统建设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151-153.
[2]白继中.校内节水灌溉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9(21):48-51.
[3]姜雪茹.成都工校汽车实训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
[4]吕广梅,丁彩华,许婷.高职护理实训基地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02):99-100.
篇8
[关键词]县级 国土资源信息化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目前,国土资源信息较多地应用于各级国土资源的政务管理,对县级而言,国土资源信息化应当有效地为本县的经济发展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
一、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功能定位 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在国土资源动态监测、评价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是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的技术平台
县级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的质量及可扩展性、可移植性水平,不仅关系到国家乃至省、市各级的国土资源数据库的完整性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国土资源信息能否有效地为地方的产业发展、生产技术提升服务。因此,必须对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功能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
1.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标准化,为上级提供标准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国土资源信息。
2.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国土资源信息的可扩展性,即应当根据区域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如,闽西地区的经济主要特点是以林业、种植业、矿业为主导,国土资源信息应当能够充分体现林竹蓄积量及分布、耕地的土壤性质和适种作物、矿产分布及工业价值等等。同时,应当体现山区地质灾害预警、自然环境和矿产资源保护、各类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及利用方向等信息。只有较为丰富、完整的国土资源信息,才能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农林矿业发展规划以及农林技术推广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相关信息依据。
3.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可移植性,即应当以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使国土资源信息能够顺畅地转化为网络信息、电子信息和纸质信息,在保证信息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对国土资源信息的应用效率,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与构建信息服务社会化体系同步,即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矿业等部门应当协同作战,按照标准化、可扩展性、可移植性的要求,建设好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协同构建涉农信息网络系统,及时运用国土资源信息为村镇建设、农林业生产和矿业生产服务,为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和技术支撑。政府应当做好国土资源信息建设和社会化服务的规划和协调,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
二、国土资源信息的标准化、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建设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的标准化、可扩展性和可移檀I生,是国土资源信息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前提
1.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根据国土部颁布的《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等标准,协同农业、林业、矿业部门,准确采集国土资源信息,并正确使用上级国土部门提供的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GIS)录制数据库。并根据匡土资源信息管理的规范,实现国土资源动态监测,曼时更新国土资源信息。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关键在于人员的培训,使参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人员熟练掌握国土资源的调查规范和技术,熟悉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数据库标准和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
2. 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的可扩展性建设
GIS应当具备可扩展功能,即能够根据市、县的特点扩展数据库。如,林地的林种、林相和蓄积量,轮发期、采伐量和林地更新期限;耕地土壤化验的主要指标、适种植物建议、施肥与耕作技术建议;矿产种类、储藏量和开采价值、开采权限和资源保护建议;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及预防、工程治理建议;防护林、退耕地、复垦地开发建议等等。通过数据库的扩展,可以有效地将农业区划调查、林业资源调查、矿产资源调查及地质灾害调查所获得的信息统一在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之中,从而大大地提高国土资源信息的实用价值,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推广先进的生产经营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
3.信息化技术队伍建设
信息化人才是推进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瓶颈”。国土资源信息的采集、处理、、应用都需要一大批既懂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数据库开发与管理技术,又懂得相关行业知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应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1)借助高等院校培养中、高级信息化技术人才
由于县级信息化程度较为落后,待遇低,学习信息技术的人才大多流到沿海城市。因此,建议当地学院设置国土资源信息fl二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当按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要求开展教学。市、县政府应当采取积极的鼓励政策,留住或引进信息化人才。
(2) 借助高等院校培训在职信息化人员
要选择对计算机技术、信息化工作和行业技术有一定基础的人员,培训和提高信息化技术,使其能适应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促进县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
(3)发挥信息化人才的整体功能
篇9
关键词: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问题;策略
1档案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档案事业发展也面临着特殊的形势,档案信息化在档案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步开展,但在理论体系方面尚不完善,档案信息化的含义尚不确切,尤其是单纯将档案信息化看作是计算机化或网络化的想法,具有一定片面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开展,需要观念上的更新以及人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不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需要以软硬件基础设施作为基础,并且该基础设施应当具备高性能,从而对现代信息技术加以科学化利用,全面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果。但就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不足,尤其是电信设备、网咯设施以及计算机的普及率有限,网络流量明显超出实际数据通信能力,但网络信息资源传输较慢,局域网络有待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化利用。单就档案网站的建设来说,虽然全国有数百个档案网站,但其与成熟的档案网站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行业体系。档案网站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其快速发展,比如档案网站专业性很强,搜索引擎少,网站查询困难,相关链接少等。目前,档案网站的档案业务信息交流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用于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档案信息化。因此,我们应逐步普及数字档案馆的建设。
2.2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规范体系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档案信息化的规范标准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例如我国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档案数据库互联的工作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档案网站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的标准规范有待提高。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还存在很多的空白与不足,已有的规范标准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3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3.1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高档案信息资源服务质量,应当对当前社会发展条件下的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加以科学化应用,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并加强网络档案馆的建设质量管理与控制,提高数字档案馆的专业性,切实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利用率,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多元需求。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积极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3.2积极引进技术与人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开展,需要以专业性人才以及现代化技术作为可靠的支持,并且离不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方能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成效。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确保其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具备档案信息管理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相关档案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措施,并加强人才管理,激发工作人员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从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3.3全面提高档案数字化水平。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档案存在大量的纸质档案,而将这些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资源,使之符合信息化网络环境的要求,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应加快档案目录的数字化,在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纸质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推进档案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应当对现代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加以科学化应用,通过所有档案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现,完善档案信息服务,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实际价值的最大化发挥,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作者:谭丽嘉 单位: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
参考文献
[1]程荣.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6(8).
篇10
关键词:国土资源 信息化 进展 发展对策
1.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国土资源部成立后,为了从整体上规划和推进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先后颁布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和《全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并于2001年11月召开了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规划了与四级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总体建设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总体设计》,基本形成了相互衔接的各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框架。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主要取得以下成就:
1.1构建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积累了大量的数字化信息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框架下,结合现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加大了对基础资料的数字化建库工作力度,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信息化和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1.2加强了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推广应用
为了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开展了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业务,包括行政审批、统计监测分析、执法监察、综合事务、地质灾害监测等5类。国家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完成,省、地、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正在展开,地籍、土地利用、地价、土地市场等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在一些地方也得到较好的应用。
1.3有序开展了网站建设,信息社会化服务逐步加强
为配合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国土资源部机关及部分直属单位已完成局域网建设。多数省(市)和一些地(市) 、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局域网也已相继建成。全国国土资源主干网络系统建设正在抓紧开展,许多部门和单位相继建立了信息网站。
1.4建立了信息化标准体系,逐步规范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为规范信息化建设,保证数据共享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推广应用得到了加强。2001年颁布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化指南》提出了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与国土资源信息化相适应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和有效的标准化工作管理机制;设计了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化参考模型;建立了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总体框架,明确了不同层次标准化的构成、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在总体框架的指导下,制定和颁布了《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建设规范》、《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多项重要的信息化标准。目前,已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科学和实用的国土资源信息采集、处理和开发利用标准,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数据采集、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
2.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数字化信息积累明显不足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些部门和单位热衷于搞硬件建设,追求最新、最先进的设备,而忽视软件系统的应用和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不重视业务管理本身的流程化、规范化建设,致使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各种设备应有的作用,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2.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信息共享程度低
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绝大多数国土资源信息仅限于部门或单位内部甚至个人使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程度不够,网络覆盖面不够,信息化的规模效应难以显现。其次,全国范围的数据交换体系尚未形成,网络体系尚不能满足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与远程共享的需要,已经建成的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能仍有待于改进。
2.3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
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进度与应用水平不平衡,基本上呈现东部超前、中部崛起、西部滞后的态势,且有差距拉大的趋势。西部地区一方面受信息化技术人才缺乏、资金紧张等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受数据匮乏、信息资料原始积累不足等条件的制约,造成了信息化建设的严重滞后。
2.4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目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标准缺乏协调统一性,各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标准不统一,一些单位和部门没有按照统一的规划和方案进行,孤立开发各种单项应用软件,系统低水平设计、软件重复开发现象严重,系统本身难以集成。
3.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加大宣传,加强领导,提高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提高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应得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的重视,各地应成立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领导班子, 加快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共享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与建设体系。此外,应积极总结交流各地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掌握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决策上为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难题提供支持。同时,还要从思想上加强对信息化重要性的宣传,普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这样,才不会使我国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从而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
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首先,应研究国土资源信息处理与管理、整合与集成、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智能决策等关键性技术,形成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其次,应建立统一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构建一体化的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上下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其三,是建立统一的四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集成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的各类项目数据,统一数据模式;其四,应建立统一的国土资源专用网络系统,形成覆盖全国、省、市、县的四级信息交换体系。
3.3统一技术标准,避免信息化重复建设
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是保证信息系统建设整体协调一致和信息共享的基础,因此,应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的研制、贯彻与应用,在数据库的建库、信息交换、软件开发等建设中应严格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按照已经颁布的或行业内正在试行的相应标准和规范开展信息化建设,以保证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互联性和各种上网信息的有效性,避免数据库的重复建设和软件等的重复开发。应对现有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指南、业务模型、规范等标准和制度进行统一的修订完善,保障信息化建设标准一致,有据可依。
3.4建立区域互助,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区域差距一方面源自思想观念的差距,另一方面源自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解决东西不平衡的矛盾,要缩小差距或超越发展,除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外,一方面要靠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倾斜,另一方面也要靠东西部之间的区域互助,西部地区应借鉴东部区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才能有效地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3.5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基础。根据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应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培养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熟悉地质矿产、土地管理、测绘、遥感等专业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还要特别注重培养既掌握信息技术又懂政务、事物管理的管理人才,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同时,应建立有利于吸引、留住人才的机制和环境,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用人制度,通过竞争,充分利用信息化人才资源,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吸引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加入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