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弊范文

时间:2023-08-12 09:2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技术的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技术的弊

篇1

【关键词】:生物科学技术;技术应用;技术优势;技术弊端

1、当前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我国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却是十分理想的,在环保以及化工生产领域中均有体现,通过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帮助解决了大量的生产排放问题。最初生物科学技术仅仅是应用在药品的研制中,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这种利用形式已经不能得到满足,科研技术人员也逐渐的向起他层面延伸,实现使用效果方面的提升。在化工生产中应用这一技术方法已经总结了足够多的经验,但环保相关的生物技术却正处于研发试验阶段,如果能够全面\用生物技术来开展环保工作,对最终工作任务完成效率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不会影响到最终的工作积极性。早在70年代,我国便已经能够利用生物技术来帮助解决遇到的农业生产问题,并通过现场的考察来实现技术层面的优化,进而为生物技术的应用创造一个有利的基础环境,发挥更积极的工作效果。如今的21世纪,生科科技技术应用目的在于帮助解决现阶段所遇到的综合管理控制问题,尤其是航洋环保中,解决了其他技术方法中所不能够完成的任务,提升海洋的清洁程度,在清理垃圾时也不会造成其他污染物质出现。

2、生物科学技术应用的优点

2.1.医药生物技术

在医疗行业中应用生物科学技术,能够帮助研制出创新药品,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也是其他方法所不能够达到的。例如糖尿病人使用的胰岛素,便是采用生物科学技术仿制人体内所分泌的胰岛素,注射到人体内能够发挥糖分分解的效果。随着生物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在应用生物技术进行现场的预防控制时,充分采取这一方法也有助于提升最终的治疗效果。医药行业发展中,生物科技技术起到了核心作用,这也是其他技术方法中所不能够实现的,并且在生物科学技术中,也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应用这一方法来解决医药制作中的难题,是当前行业发展惯用的方法,也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解决常见问题,在相关问题的解决效果上也会有明显提升。此外,一些生物工程也可以应用在疾病的预防上,比如基因工程中的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遏制有着促进作用。这给生物科学技术医药方面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变革。

2.2.农业和畜牧业的生物技术

农业发展中应用生物科技技术,研制出了很多的环保农药,有效的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同时使用后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畜牧业应用生物技术体现在疾病的预防层面上,在动物的食料中添加一些有益的生物活菌,可以帮助预防很多疾病,使动物能够健康的成长,抵抗病毒的能力也因此得到提升。生物科学技术应用能够随着使用层面以及针对群体的不同,体现出其中更深层次的含义,并达到一个最佳的管理控制效果,发现问题后及时探讨解决措施,对提供工作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

2.3.环境中生物科学技术的运用

对于生态环境失衡问题的解决,充分应用生物科学技术,可帮助恢复平衡。例如池塘中存在大量的浮游物质,导致水中营养过剩,鱼儿因缺氧大量死亡。通过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可帮助维持池塘中生物物质的平衡性,从而达到一个均衡的效果,解决了水中缺氧的问题,快速恢复池塘内的平衡性。通过生物修复技术使污染的环境得到有效的处理,并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为此,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3、生物科学技术应用的弊端

3.1对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

例如抗生素的应用,这一生物科学技术对医学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前却存在生物科学技术应用不合理的现象,技术滥用最终导致的问题是人体内环境失衡,对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同时对身体内的其他细菌也一并抵抗。这样会造成人体免疫机能下降,并且对其他药物也会产生抗体,生病后治疗的难度也会因此而增大。抗生素的使用具有严格规定,虽然危害大,但治疗效果却是十分明显的,这也成为当前应用这一技术方法的主要原因,通过协调好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深入分期起影响,最大程度的避免弊端问题发生,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合理的效果。发挥生物科学技术积极影响作用,首先要针对这部分弊端问题进行预防控住。

3.2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利用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随意排放,导致局部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被打破,并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生物入侵是当前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生物科技技术胡乱使用所造成的,在现场并不能发挥最合理的控制效果,一旦生物入侵问题出现,解决处理也是十分困难的,需要经历很长的净化时间。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论述可以总结到,在学习生物科学技术中,我们一定要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合理运用,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学科给我们带来的新技术,此外也要了解这一学科的诞生对我国的农业、医药、军事以及环境的影响,学会用正确的态度看待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它更有利于民。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学科学;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77-001

信息技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学生生活中无时无处不接触到信息技术。教育现代化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当今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热点,信息技术作为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应用于辅助各门学科的学习。

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以体现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科学教学中,这是我们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两人分教科学和信息技术两门学科,多年的合作和研究中逐渐感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科学教学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可加大课堂的信息量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资源,为科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知识平台,使学生无需出门、无需花大量的钱购买图书资料,就可以经常访问科学网站,学习科学知识,他们会觉得科学课是一门富有活力、充满挑战的学科。在教学《建桥梁》时,结合本地实际,让学生参观当地的桥梁建筑情况,再让学生上网搜集其他相应的桥梁方面的信息,如赵州桥、杭州湾大桥。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运用教材及自己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合作探讨和学习,对建筑的美有了较深的认识,课后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动手制作模型,亲身体验建筑的美,充分体现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自主合作性。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通过对大量事实及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得出科学的概念和规律。

二、有利于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会碰到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受实验条件等的影响,用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将科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把抽象变为具体,静态化为动态,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观察水》时,课文中展示了几张图片,由于是静态的,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为了打开思维的闸门,我从网上搜索了大量的动态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得出“水是流动的”结论。把微观的知识放大宏观化,为学生探究微观知识架设桥梁,巧妙地引导学生分析其本质,也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使模糊的知识清晰化,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能很快突破教学难点。

三、可拓宽课堂教学空间

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探究活动主体,教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冲浪等形式寻找相关信息,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既培养了他们利用因特网根据学习目标独立获取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食物链》一课中,教师以网络为媒介,制作了一个课题静态网页,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网上寻找信息,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学习,然后进行交流。

这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内容进行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样的课堂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交流,使科学课堂的探究活动多样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便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网上信息浏览的异步性,使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围绕目标或学习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速度,使进行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对于某些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同时也可得到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更多的信息,获取更多的知识,不会在等待中浪费学生的时间,从而克服了教学中的“一刀切”现象,真正达到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原则。网络技术的交互性,为学生能够进行写作学习提供了便利。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协作交流,可以使差异得到互补和完善,提高了学习速度和效率,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篇3

关键词:教科书 人教版 北师版 比较研究

1.引言

近几十年来,数学有了飞速的发展,新的数学知识不断产生;新的数学方法不断出现;它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教材是多种科学文化、人文素养等汇集的“信息场”。

教科书集中体现社会规范文化与国家政策,便于实现国家的教育目标,有助于统一全国教育教学的标准,是评价考核教育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是充当教师教学的指南及规范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源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学生数学成就的跨国比较结果都一致表明。亚洲学生(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和日本)在数学上的表现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尤其是美国的学生。国际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对教材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TIMSS的研究就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包括了对50个国家的上千套教材、课程指导文件和其他课程材料的比较,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将教材作为重要研究对象(Schmidt,Mcknight,Valverde,Houang&Wiley,1997)。该研究产生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Howson,A.G.(1995)等编者出版的TIMSS的数学教材专论――《八年级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TIMSS的研究方法对之后的许多教材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如S Leign Nataro(2003)运用TIMSS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课程文件、教材和学生数学学习测试结果的分析,对法国、德国、荷兰、波兰、日本、加拿大和新加坡八国的集几何课程进行了比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教育改革实验如雨后春笋。教材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教材的编写从“一纲一本”发展到“一纲多本”。程广文((1998)对两种初中代数教材(GX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材编辑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地思考了若干初中数学教材改革的问题。此外,曹培英(2000)选择了上海的地方性数学教材与日本的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对中日小学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教材编排以及编写特点进行了比较。朱乐平(2002)对中德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特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了比较。阮夏强(2004)进行了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及教学实践的比较。

只有对一个国家的教材发展有所认识,才能对今后教材的发展方向有所把握。所以,对教材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比较是十分必要的,它使我们有机会思考教材走到今天究竟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等问题,这对今后的教材建设和发展大有裨益。

2.问题的提出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新课程从2001年9月开始实验,至今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在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教材改革成功与否对于整个课程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此次课改“一纲多本”原则的指导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共审批通过了六个版本的小学数学新教材,它们都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为主要编写依据,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那么,人教版教科书与北师版教科书之间究竟有哪些共性和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事实上,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研究方法

主要是采用文献资料法、采用计算机、网络等辅助科研手段、内容分析法等方法从教科书的内容、呈现形式、特色、理念、例习题等方面对人教版和北师版进行了比较分析。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作情报预测。它实际上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4.研究结论

通过对人教版和北师版教科书的分析,笔者从教科书的内容、呈现形式、例题和习题、特色、理念五个方面来对两版教科书进行比较,得出以下几方面的不同点:

(1)两版教科书在内容的选取、分布上的不同

两版教科书的内容都涉及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方面的内容,在“数与代数”的知识块中,北师版比人教版增加了“生活中的负数”。而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块中,北师版比人教版的内容丰富。在“实践活动”的知识块中,北师版的活动比人教版的多。而在相同内容上的分布两版教科书的知识块稍有变动,总的来说,人教版教科书的内容浅、少,而北师版教科书的内容多、深。

(2)两版教科书在例题与习题以及呈现形式上的差异

人教版的教科书在例题与习题的题量上都明显多于北师版的教科书,尤其是在习题上,人教版的教科书在习题类型上主要有“一般习题、*题、思考题”三种题型,与北师版的教科书相比,它更能体现出对学生要求的层次性,而置于其他的课后题,北师版的教科书则比人教版的教科书呈现形式丰富,如:练一练、试一试、看一看等等。两版教科书中都存在“开发型”题,但内容都不多。

(3)教科书特色的比较

北师版教科书的特色:

a.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

b.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

c.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d.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

e.重视在统计过程中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

f.设计富有特色的综合应用活动;

g.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

人教版教科书的特色:

a.突出了数学的文化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b.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c.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

d.教学内容的展开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e.重视操作活动,强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4)教科书理念的比较

篇4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这表明,学法指导已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方法所涉及的范围及其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广泛而丰富多彩的。近年来,笔者对一个似乎已被人们淡忘或忽略的一种数学学习方法——数学课堂笔记进行了思考和探究,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有价值的学习方法。

一、数学课堂笔记的特征和作用

数学课堂笔记,是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临场记录教师讲课中的某些重要内容,或者记录听课中感到疑惑而一时未能解决的问题的行为。课堂数学笔记需要学生眼、手、脑并用,集中精力,对瞬间即逝的教学信息进行判别筛选,及时保存对于自己来说需要留存温习或研究的知识信息,这对于促进知识的理解吸收、知识要点的把握记忆、对课后的知识再学习和知识的巩固等,都具有切实的助益。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主动学习表征的课堂笔记行为,还凸显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计划性(保存重要信息以支持进一步的学习)。数学笔记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理应得到高度的评价、充分的重视、深入的研究以及大力的推广。

二、数学课堂笔记的实例分析

1.摘记知识要点,以备随时温习、查询、参考

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有的重要知识内容往往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好的理解,并难以实现瞬时记忆。有时一节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容易出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混淆和模糊状态;也有这样的情况,刚接触到的某知识内容,与前些时候学过的某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有些混淆不清。所以,需要采用记笔记的方式,记录某些知识的要点,以便进行温习及随时查阅研究。

例如,在百分数的教学课上,有学生问:“百分数和我们先前学过的分数,是一家人还是两家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触及两个知识点的交叉联系、区别及其应用。老师即刻回答说:“你想问的是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吧?那么我也可以用你打的比方来回答你。他们是属于同一个家族的,可以说他们是一家人中的两兄弟……”

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某同学用笔记住了下面这些内容:

相同:百分数和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又可以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注意: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能表示分率,而不能表示数量,因此,在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上计算单位。

像这种对跨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鉴别的知识,做一份笔记完全是有必要的。

2.记录有代表性的解题思路或数学方法,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在六年级下学期的总复习中,除了要加强“双基”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类题目的结构特点和解题规律外,还要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教师会选取典型例题,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多向联想,探索多种解答途径,从而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融会贯通、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目的。

例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32千米,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时,2小时行了80千米。照这样计算,返回甲地所需的时间比由甲地开往乙地所需时间少几小时?

某同学记下了下面这些内容(只摘取部分):

解法一(一般复合应用题解法):

教师在讲解中避开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那些术语,如“解法一”所涉及的“整体与部分思想”,“解法九”所涉及的“转化思想”等等。并且,老师也不要求学生回去死记硬背今天记下的东西,只要不时读一读、想一想,不理解时问一问,一旦遇到较难解答的数学问题时作为拓宽思路的参考则可。

3.摘记解决应用类题目中的工具性样本模型,以备需要时参照使用

为寻求呈现方式的简洁概括,数学中的某些知识可以用图形图表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例如统计图表就是“统计”的表达工具。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的教学中,教师将比的知识进行拓展,引入“生活中的比”。在互动参与中有学生联系个体饮食店的经营情况,举出了一个比的实例:

每天到我家小食店的顾客大约有100人,吃面条的人跟吃米粉的人的比是3∶2。

老师要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统计知识,用简单的统计图表来表示这个比中的数学关系。一些学生应老师要求,在黑板上画出了自己的表达方式。某同学用简笔画记下了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的几种统计图表的样式(限于篇幅,此处只列举三种),以便今后参照使用:

虽然图表画得不精准,但作为课堂笔记,只要能够用简笔画记录下基本的图形模式就可以了。

篇5

关键词:高校;美术欣赏;开课现状;审美能力;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5-0136-03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中都开设了美术欣赏课这门课程,这对于开阔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启迪智慧,健全人格,发展个性,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接触到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认识到中外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艺术品味,从而达到增强他们综合素质的目的。

普及大学美术欣赏课必要而可行,下面从以下两个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目前大学美术欣赏课开课现状

(一)目前我国大学美术欣赏课普及的力度不高

目前,在我国的大学校园里,美术教育还未进入普遍自觉的状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法学、医学、农学等等专业的学生对美术教育依然怀着一颗神秘而向往的心灵和目光看待美术欣赏这门课程。美术欣赏课是让学生通过对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了解、欣赏来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美术欣赏课,重视美术欣赏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独特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阻碍其顺利发展的明显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普通高校对非美术专业的学生普及美术欣赏课教育的时间不长,故经验不足,力度不够。近些年尽管各大高校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纷纷开设了美术欣赏课程,但是由于“功利主义”、“工具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潮影响、教学活动中的急功近利,片面强调技能优先,教学安排上的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养教育的偏颇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美术欣赏课在一部分高校中就连校方的领导 和 老师都不太重视。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期因为迫于升学压力,很少涉足美术领域,故进入大学校园后,自觉选修美术欣赏课程的意识很弱,他们当中尽管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对美术欣赏课怀有向往的心里,但是当他们忙着学习专业、忙着娱乐的时候往往忽视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认为这门课并不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美术欣赏课程的设置具有不均衡性

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学校课程设置的门类相差较多。有些学校设置的美术鉴赏类课程达到五门,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较大:而有些学校仅仅只有一门,不存在选择性了。其二,各高校在课程学时安排上差别极大,从18学时至36学时不等,其间的差别过半。这些状况显示出各高校该类课程的设置存在极大差距。美术欣赏课不但涉及美术作品本身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到作者、时代历史背景、经济、政治、地域民情、哲学、美学以及它的历史作用等等诸多方面。美术欣赏课程设置的门类过少,课时过少,就会导致该课程所包含的许多精彩内容不能被涉及,课程内容窄而浮浅,这样必然导致学生的兴趣低落。

(三)美术欣赏课程的设置缺乏综合性

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大都立足于中、西方美术作品鉴赏,强调美术史,把了解历史脉络放在首位。美术欣赏课程的设置更要重视其综合性。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关注到课程内部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扩大延伸到历史、政治、社会、经济、考古等多个领域,努力实现多学科之间的整合,如某大学开设的课程:市民渴望与城市形状、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先锋派艺术和政治、宋代风俗画的发展与经济,人文性、历史性等都能兼顾进艺术课程的学习。只有这种多学科的整合才能容易引起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同时利于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进而延伸到深层次的价值探讨与思索,给学生带来多维的思考空间与广阔的思路。但可惜的是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美术欣赏课的开设缺乏学科间的综合性,致使该门课程独特的教育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二、美术欣赏课独特的教育作用

(一)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可以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反映艺术家的情感、愿望、理想、幻想。因此,美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富有魅力的认识世界的途径。同时,他的视觉传达效果又是其他文字形式所不能达到的,通过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如宋荣景象。其中对各色人的生动描绘已成为人们认识宋代社会、服饰、风俗、技术、建筑、市场等的第一手资料。再如东晋时期的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对那位似去似来,飘忽无定,在水面上零波微步的洛神和对曹植惊疑恍惚的描绘让人们充分体会到他们留恋徘徊可望而不可及的样子,则又传达出无限惆怅的情意和哀伤的情调。就是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二)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

每个人都有着审美需求,需要得到审美享受。大学生对美的追求,对美的需要和享受更是充满了热情和希望。但要真正能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还需要通过实践的培养和锻炼。在美术欣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使大学生以美引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大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美术欣赏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审美体验,合理建构其审美心理结构

通过对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学习,审美主体逐渐能透过作品的形象层和形式层,品味到意味层中的深层意蕴。柏拉图在谈到艺术作品可以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时说:“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秀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好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可见,优秀艺术作品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往往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随着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深化,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就有了更为生动而丰富的理性内容,它把艺术家的人文情感以物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当欣赏者从不同的作品中解读或品味出作品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人生境界、时代意识、哲理思考等理性内容时,回应在内心的将是一种悦志悦神的喜悦。这时的艺术作品已不再是艺术家心灵的独语状态,而是作为“中介”,成为了艺术家与欣赏者精神往返的“桥梁”。这样,在欣赏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充分享受美术作品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积累了审美知识,丰富了审美情趣,启迪了智慧。从而使他们的审美体验得以充实,审美心理得以完善和建构。

(四)美术欣赏可以陶冶情性,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

美术欣赏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积极而能动的反映。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大学生们经常性的审美活动,可以使他们的性情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例如,从达芬奇、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形象中,我们又以看到母性的慈爱、温柔、端庄、纯洁的美好品质;罗中立笔下的《父亲》形象,让人感受更多的是中国传统的农民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温厚、善良、勤劳和淳朴的美,这种美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从米勒、维米尔、康斯太勃尔等那些关注自然和人生的质朴画风中,又可以唤醒人们现实生活深切的关怀。这些源自现实生活的艺术形象中,表现出的是人性中可贵的品质,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它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和谐的和审美的人生态度。同样,一幅好的国画山水或油画风景作品,不仅会使欣赏者赏心悦目,而且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悦情悦意的理性欣喜。使他们更好的认识美术作品中表现的自然美和人文美,不知不觉中便会置身于如诗如画的诗意空间中,体会到作品中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另一种意境之美。大学生们在感知美和接受美的过程中,身心得以放松,精神得以酥换,学习和生活变得轻松而愉快。诚如席勒所言:“只有美能使全世界幸福,谁要是受到美的诱惑,他就会忘掉自己的局限。”

另外,美术作品中表现的爱国情怀、协作精神、坚强的意志与无私的品质,以及人间普遍的情感体验和具有社会文化内涵的理性情感,都经过艺术家理性的塑造和艺术化的处理,将美与善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注入画面中,作为不竭的精神源泉,不断给人以精神滋养,并能够转化为他们人生奋进中向上向前的勇气和力量。

(五)美术欣赏课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

通过鉴赏不仅使人视觉愉悦、心情舒畅,更在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进而使人产生联想。因而,当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管是遇见那些赏心悦目的写实作品,还是一些现代派艺术家的抽象作品,都会使我们获得一种喜悦与满足。尤其是那些带有讽刺与幽默的艺术,更会使人看后开怀笑,有益于身心健康。即使带有悲剧色彩的美术作品,你会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心情,或悲伤,或怜悯,或恐惧等等情感得到了宣泄。通过鉴赏让学生对各类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都有最基本的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各种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领悟其美感,更好地接受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认识世界。对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也更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因此,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美术优秀作品,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且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六)美术欣赏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学者研究表明,通过美术欣赏等审美活动,以内化的方式,培养人美好的情感,提高人的情商,健全人的人格,对人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却面临着诸如人类精神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存在价值的迷茫等社会问题,这让有识之士痛心不已。早在上世纪30年代,西方学者马尔库塞就以“单维人”为题,论述了艺术与科学分家所导致了人发展的不完整,对自身价值认识的偏差,以及对于生命、社会和宇宙认识的失衡。这种“单维人”就如同贾柯梅蒂的雕塑作品《行走的人》中所表现的符号化人物形象那样,没有性格,没有表情,情感世界已“荒漠”化了,缺乏人所应有的社会特征。由此可见,现代科学在求“真”的同时,忽略了“美”和“善”对人心灵的陶养而引发出了新的悲哀。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写道:“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真……要不全神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人生在我看来就是空虚的。”他以自己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艺术的滋养对于他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高校中开设美术欣赏课程,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等,都对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大加倡导和推行。美国国会还在1993年3月通过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首次把艺术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艺术教育在人才全面发展中日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学科分工日趋细化,很难出现全能型的“通才”。但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具有一颗爱美向善的心灵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才是21世纪的大学生作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

三、小结

已经步入成年人的大学生正处于渴求知识、精力旺盛的年华,对他们开设美术欣赏课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对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签于以上原因,普及大学美术欣赏课必要而可行!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

[2]席勒.美育书简[M].吴问,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第二卷)[M].张易,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篇6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多媒体具有编辑存储、播放、数据处理等多种功能,所以在有些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了不起再多一块小黑板,一副挂图,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甚至一些学生对学习都失去了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而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图像等直观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操作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和细节转换,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清楚的感性认识。

2、创设学习环境,强化记忆

多媒体课件以其动感的画面、流动的音效、优美的文字、绚丽的色彩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一改以往学生厌倦的白纸黑字情形,创设出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做到“眼,耳,口,脑”多个器官并用,这就强化了记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中,有些内容必须由教师板书出来,内容一多,就得花大半时间去完成。而利用多媒体手段,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例如画正弦函数的生成过程,用常规的方法讲解,在黑板上画图像的过程就需要6~7分钟的时间,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只需约1分钟就足够了,大大提高了教学时效。

4、生动直观,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动态的过程静止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其重点、难点具体生动直观,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还能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比如在讲“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一节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用教具进行比划演示,这很难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达180°后的图像与原来的图像关系说清楚,学生也很难掌握。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让图像绕一个点旋转180°后的运动过程和结果都保留在屏幕上,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同时也使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得以丰富和强化,使学生很容易建立起“中心对称”的概念。

二、应用多媒体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有其优越性,但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其本身的特点与限制,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过大,会出现“迷航”现象

当短时间内接受超置信息时,大脑会处于停滞状态,这种现象叫“迷航”。电脑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电脑的一大优势。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量罗列,而在使用时,受到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的由“同化”到“顺化”的编码,这就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出现媒体信息海洋的“迷航”现象。

2、有些多媒体课件不利于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但要选择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和素材,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某些学科的内容是不适合强硬用多媒体去完成,在一些学校,因为多媒体的“热”,不少老师一哄而上,用多媒体上课,全然不顾教学目的。

3、容易使教师不分主次,并产生依赖性

教学是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多媒体课件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不能是一节课的全部,也不能全部替代教师的授课活动,所以,不能把课件做得面面俱到,更不能把应该由学生思考的问题轻易地展示出来。对于那些用一两句话就能使学生明白的内容,就不必再浪费时间与精力去制作课件。更不能产生依赖性,盲目崇拜、迷信多媒体。它作为一种“电教”方式,应给予正确的定位,即它的“辅”和“非主导性”。

篇7

x研究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2015年4月通过抽样的方法,选取高一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51人,女生49人. 80名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多次考试成绩基本稳定在班级前十名的作为学优生一层;多次考试成绩基本稳定在班级后十名作为学困生一层;其余作为中间一层. 

2. 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课堂笔记的记录习惯和对课堂笔记重要性的认知;第二部分是不同课型学生课堂笔记的记录策略和课后笔记使用情况.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1份,其中男生35份,女生36份. 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对其中的13名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访谈调查. 

3. 资料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系统软件分析,对不同数学程度的学生进行各项的差异性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 

1. 女学生更需要数学学习方法和策略上的指导 

由表1可见,学优生中,男生比例占86.7%远高于女生的13.3%;反之,学困生中女生占73.3%,存在显著差异. 说明有更多比例女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和策略存在不足,需要教师对其在数学学习上的指导. 

2. 数学概念课上,学优生和学困生在课堂笔记策略和课后笔记使用上没有显著区别 

由表2可见,概念课上,学生的笔记策略基本都是采用在书中标注的方法,50%左右的学生会在课后再理解消化数学概念,这一比例学优生略高于学困生. 

3. 数学命题课上,学优生更注重课后对所学的公式、定理进行再次推导 

由表3可见,学优生与学困生在数学命题课上的笔记策略没有显著区别,但学优生更重视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在课后的笔记使用上,有更多比例的学优生课后会对所学的公式或定理进行再次推导. 

4. 数学例题课上,学优生与学困生的笔记策略存在显著差异 

学困生在数学例题课上,有较大比例的学生习惯于把上课老师写的全部都记下来,基本没有自己的选择和取舍;而学优生基本都是有选择地进行记录,特别是重点记录了老师总结的方法和知识. 

从结果可以看出,学优生在课内更重视听讲与练习,有选择性地记录数学课堂上的内容. 而学困生在数学课堂笔记的记录过程中,缺少自主的选择,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笔记的记录过程,影响了听课的效率. 

5. 解题过程中,学困生更依赖数学课堂笔记 

有73.3%学困生,在做数学作业过程中会经常翻看课堂笔记,这一比例要远高于学优生的20%,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学困生在做作业时非常依赖课堂笔记,课堂的有效掌握率低,若碰到笔记中没有的题目类型,学困生就很难自主解决. 

6. 在复习使用课堂笔记时,学优生和学困生使用笔记的方式是不同的 

大部分学困生习惯于把笔记内容进行阅读式的复习使用;而学优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笔记中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复习. 

访谈调查结果 

为了进一步研究学优生与学困生在数学课堂笔记的记录策略和使用情况的具体差异,笔者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调查,访谈调查的结果如下. 

1. 学优生与学困生对数学概念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学优生不仅在课堂内对概念的听讲较为重视,课后都会对新接触的概念进行再理解;学困生课后基本不再关注数学概念,认为数学概念对解题没有帮助. 

2. 学优生与学困生选择数学命题的记忆方式不同 

学优生为了达到有效理解和记忆数学公式和定理的目的,经常性地在课后把公式和定理进行重新推导,关注数学命题的前因后果;而程度差的学生,只关注公式和定理本身,课后解题过程中习惯于频繁地翻阅书本中的定理和公式,记忆效果较差,遗忘率较高. 

3. 学优生在数学例题课上的笔记策略是有选择性的记录 

学优生在数学例题课上,选择的笔记策略是先自己做题,对自己能够顺利解决的问题不做笔记;对解题方法比较新颖的或没有理解透彻的,自己解决比较困难的,会选择做笔记,在课后会对课堂上选择性记录的笔记进行再理解,并重新对笔记中的例题重新做一遍. 

在数学例题课上,绝大部分学困生选择把课堂内所有例题的题目和解答过程都记录下来;也存在少部分学生选择自己能理解的进行记录;也存在极少部分男生基本没有课堂笔记. 

4. 学优生与学困生课后对作业、试题讲评课笔记的使用上存在不同 

学优生与学困生在作业、试题讲评课上的笔记策略没有显著差异. 学优生当天在课后对错题会选择重新做一遍,并整理错题,有选择的记录到错题本中.复习时特别关注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题方法,对具体解题过程关注较少. 学困生,课后极少关注错题,基本没有重新做一做错题的习惯,对课堂笔记的利用不足. 

讨论 

1. 重视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概念理解”、“技能习得”、“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三大基本任务,同样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任务,理解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起点. 学生只有正真理解了数学概念,才能提高数学能力,理解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 

2. 有选择性的记录笔记是数学课堂笔记的有效策略之一 

数学课堂笔记是一把双刃剑,好的课堂笔记策略能有效提高数学能力,不好的课堂笔记策略反而会影响数学的学习. 缺少自主选择的笔记策略往往是抄录教师的板书,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笔记的抄录过程中,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影响对数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降低了课堂效率. 

数学课堂笔记不应成为数学课堂的简单重复,要利用课堂笔记促进自身数学能力的提高,笔记内容就必须要有更高的起点,包括方法知识的提炼、内容的概括和困难问题的解决等. 

篇8

关键词 BIM 房屋建筑学 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包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构造,课堂讲授以民用建筑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为主。[1]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土建类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的第一次独立建筑设计,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建筑的实践认知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独立运用理论知识及使用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等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2]如何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建筑素养,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与制图课程所学知识,为后续专业课学校打好基础,成为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课程设计作为房屋建筑学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理论的全面体现,同时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理论、了解建筑设计步骤、学习建筑设计规范的重要环节。[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基本都开设在大二上学期或下学期,任务为绘制一栋房屋的完整建筑施工图,是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各高校课程设计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虽然综合了之前的制图类课程内容,但与后续课程关联小。设计采用手工绘图或者先用CAD绘图再手工描图的模式,工作量大,耗时长,很多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钻研设计内容。尤其在选题一致的情况下,设计缺乏深度和新意,雷同率高,还有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图纸试图蒙混过关。

(2)教师指导工作量大。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土建类专业招生火爆,一个标准班的学生有40人,一名教师至少要指导两个班的学生。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至少要对每个学生的建筑平面方案、建筑立面、建筑剖面进行三次指导,这么多的指导工作让教师分身乏术,力不从心。

(3)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课程设计的时间有两种安排,一种是在房屋建筑学理论课程结束后,在期末专门安排一周时间让学生在指定教室进行设计绘图。此时期末考试临近,学生应考压力大,难以集中精力进行课程设计,教师也无法一周全天守在教室监督学生。另一种是设与房屋建筑学同步,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寻找教室或者在宿舍里进行绘图,教师在授课间隙对设计进行指导。这种安排模式的缺点是教师指导时间无法保证,很多学生等到最后要上交图纸前再赶工,设计质量低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兴起,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带来了新的方向。

2 结合BIM的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2.1 BIM概况

BIM是通过三维数字技术,建立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对工程项目全过程数据进行详尽表达。[4]BIM技术将传统绘制二维施工图的过程,变为建立三维立体模型的同时生成二维图纸,软件使用者在交互界面的每一个操作都能直接在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上同步体现,设计完成的建筑模型再结合时间的概念,构成4D模型对工程进行综合管理。[5]我国高等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将BIM技术融入课程的教学改革,现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将课程中书面文字转换为生动立体的可交互式施工现场模拟场景,[6]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可视化的三维立体建筑信息模型对建筑设计过程及施工现场环境产生直接深刻的感性认识。[7]

2.2 结合BIM技术在课程设计教学

将BIM技术融入教学体系后,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因为紧跟制图类理论课程,开设时间早,作为学生第一次运用BIM技术进行完整建筑设计的实训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枢纽作用,其在课程体系中位置如图1所示。

在开始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时,先安排学生按照毕业设计要求选题,然后在课程设计中完成毕业设计的建筑设计部分。课程设计先使用BIM建模软件Revit绘制建筑方案,经教师指导后绘制三维建筑模型,然后根据三维模型生成的二维图形,结合制图规范的要求修改为标准的施工图,打印出来作为作业上交。

课程设计在房屋建筑学理论课程中平面设计内容讲解完毕后的第6周开始,设计过程采取机房集中指导与学生业余时间绘图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教师需要每周在机房指导2节课,其余时间开放机房让学生自行学习,进度安排如表1所示。

布置设计任务后,将机房在课余时间开放8周,变为设计教室。教师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去机房检查学生阶段成果,对学生个人疑问进行单独指导,对在设计中普遍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落实。设计时间在第6周-13周,各门课程都还没有结束,学生没有备考压力。教师指导时间充裕。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建立的BIM模型,在结构设计课程上作为进行手算和计算机分析的依据,之后再根据结构计算结果补充BIM模型的配筋,调整建筑设计不合理的地方。BIM模型还可以被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管理软件Navisworks及工程经济学课程上使用鲁班、广联达等造价软件直接读取,用于检查模型构件是否存在碰撞冲突的情况,模拟施工进度,自动生成工程量,进而以此为基础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造价文件。

3 结语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引入BIM软件Revit,使课程设计与BIM系列软件在课程体系的应用教学紧密联系到一起。作为设计成果的建筑模型可以用于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设计,让他们更加重视课程设计。新颖的设计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符合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值得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廖荣.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5):99-101.

[2] 王秀珍,刘丹.浅析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中的管理控制――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5-97.

[3 安巧霞,孙三民.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6(11):109-110.

[4] 齐岳,张俊华,赵文军.结合BIM技术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6):147-149.

[5] 李久林.大型施工总承包工程BIM技术研究与引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篇9

一、合作小组分组不科学

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但由于诸多原因,如班级人数多,致使小组容量大,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室里虽然气氛活跃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但有的学生乘机做小动作,并没有按教师的要求去展开交流学习,有想法的同学说起来没人听,没想法的同学叽叽喳喳,没有用心去聆听别人的思维过程。另外,在分组时没有照顾学生的性格差异,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有的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只善于思考,没有起到组织全组同学交流讨论的作用,也没有照顾学生之间学习的差异,往往一组当中都是学习好的或都是成绩一般的,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小组分工不明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简单的把几个人分成一组,随意让一名学生当小组长"管着"其余组员,成员分工不明,互无责任,关系松散,小组成员缺乏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责任心,小组长缺乏组织协调能力,谁想发言就发言,你一言我一言语各抒己见,讨论没有头绪,不能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探究交流碰撞的火花更无从谈起。

三、课堂节奏太快,学生无时间合作交流

有的教师上课过分追求形式完美,课本内容面面俱到,且增加诸多辅内容练习,教师的"一环紧扣一环",紧锣密鼓的快节奏上课,往往使学生对一个问题还来不及思考周全,来不及交流讨论,教师就已提问,迫使学生只是交换补充答案,根本没时间去探讨思维过程与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四、教师的评价简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许多教师提问时往往只从一组中选取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以该同学的回答作为对小组的依据,没有顾及其他学生组员是否有同样的想法,从而使合作学习变成了一个人代表一个组,其他同学只是附和,没有真正积极地参与到合作中来,久而久之,不少学生从思想上附和而过,失去合作的目的,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以上几个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违背合作学习的初衷,笔者经过反复的实践,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分组科学,搭配合理

我所执行的班级有40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4人一组分组方法,若人数太多会致使部分同学没时间发言,没办法和别人交流,小组成员搭配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组间同质"即各小组不用成绩学生比例男女比例大体适当,并随成绩的变化而做动态调整,使各小组公平竞争;"组内异质"不仅只各组成员间学生成绩差异,更要注重学生的家庭环境差异,使小组分组时合理混合搭配。以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力争最大限度发挥小组作用,是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受益。

2.分工明确,及时合理

合作式学习,交流学习时通过群体多边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的互动性学习,分组分责时,我采取一个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分配在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发言顺序,总结汇报及事宜。平时对组长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合作交流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既省时、又高效。这样的操作使得学生在轻松学习、愉快学习后取的优异成绩,通过成绩体验学习的快乐,由快乐而积极主动,形成一个良性学习循环,另外各组设置一个中心发言人,负责整理总结本组各成员在学习合作交流中取得的成绩,阶段性进步及收获结果以便及时向老师和全班做出总结性汇报。还有,在小组刚刚成立之时,应加强对各组长的及时、有效的指导,使其小组合作学习时避免杂乱无序,使其稳健发展,如时间充分可安排几个组在教师"手把手"式指导,使组员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从而使小组合作交流更有效,更有操作性。

3.内容难度适当

我们所设置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既可以解决问题,又不很轻易地完成,必须经过一定的动脑思考、交流才能获得。最初设立小组时,教师可适当设置相应的学习梯度台阶,先轻松的而又经过合作才能获得成功体验,稳定住小组的集体性,在经历一个阶段之后要注意台阶过多的问题,减少台阶,使学生感到独立学习有一定难度,合作学习有很大收获使学生能自觉的融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自觉寻取他人的帮助合作与支持,使得合作交流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会有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才不至于走过场,流于形式。

4.评价科学,激励充分

小组合作学习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学生的回答是全体成员交流合作的结果,代表着小组的成绩,所以,教师既要提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提成绩一般或成绩差的学生,既要提结果,更要提过程,比如开始是怎样个人持有不同观点,怎样应观点不同而争辩,最后如何形成统一意见。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评定小组成绩,这样做,就能使学生懂得合作学习是大家的事,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互相帮助,从而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将个人力量凝聚成团体精神。为了是评价公平合理,对同一问题应由个组成绩相当的同学回答,避免组间竞争,应评比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结果带来学生对教师的异议。

5.教学重结果更重过程

篇10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高中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课改前,有部分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信息技术课太好上了!” “我上课从来不需要备课。”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老师的作用是依次对各种常用的办公软件进行介绍,基础好的学生已经会用这些软件,于是觉得信息技术课索然无味。许多教师从来不需要备课,上课的时候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课堂教学实际上处于一种无目标、无定位的混乱散漫状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全部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强调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理论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无处不在的信息文化形态及其内涵,构建与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价值观和责任感。我们要关注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创新实践、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渐渐能够理解新课程,理解课堂教学,理解师生之间的多元实践活动,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学习并总结更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成功案例。课改后大家都想方设法从学生日常生活需求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如:网络技术应用中《认识IP地址》这节课,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有的老师采用“开心辞典”的答题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很容易激活课堂气氛。有的老师在讲IP地址的构成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师:“大家家里都有固定电话吧?”生:“有!”师:“下面我把我们学校部分部门的电话号码告诉大家,请大家寻找规律。”板书:办公室:2510094教导处:2510242信息中心:25110517。部分同学回答:“前面都是251。”师:“对了,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表示该电话号码的所属地区,后一部分表示该地区一个电话的号码。在因特网中,计算机的IP的地址也分成两部分:即‘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很快,同学们对IP地址的结构就有了认识。

一、用“启发式”教学代替“讲授式”教学

传统信息技术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并不需要独立思考,只要对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操作或模仿即可。启发式教学是针对传统的讲授法教学的弊端提出的。新课程立足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方法。例如,我在“Flas制作”中《图层的运用》这节课中,并不是直接对图层的定义、功能和操作进行讲解,而是先给出一个需要图层来解决的实例,让学生尝试在没有图层的前提下完成,经过操作后学生发现问题,这时候老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引出图层的功能,最后让学生运用图层来完成。具体是这样设计的:师:“今天请同学们完成一个太阳从草坪中升起的动画,请同学们先用上节课我们介绍的‘运动的小球’的知识来完成。”学生操作出现两种情况:部分学生草坪和太阳都不动,其他学生草坪和太阳都动。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要么太阳和草坪都不动,要么都动?”生:“是!”师:“请大家讨论讨论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学生讨论。师:“请大家看我手中的两张透明薄膜,我只要将草坪画在一张薄膜上,将太阳画在另一张薄膜上,然后移动太阳所在薄膜就可以了!这两张薄膜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图层’。”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马上对图层的概念有了形象的理解。

二、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教学中经常用的教学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通过操作、实验、参观等进行多元化、全方位、参与式的学习。这种形式有利于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优化学习效果的作用。例如,在讲“网页制作”这一节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一一讲解Dreamweaver的各项功能,然后学生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巩固各项操作,但是学生学完后只会做题目,却不会系统地制作网站。新课改后,我们把这部分的教学分为:“建站规划”“初建网站”“网站优化”“动态网页”和“网站的与评价”五部分。学生学下来对建设网络家园有了一个系统的掌握,大部分学生能创作出比较优秀的作品。

三、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而不是对知识与技能的简单反对。新课程标准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特别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技术革新等实践活动中。例如,在进行“良莠并存的信息世界”的教学时,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非常富有挑战性。一方面,我们在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种种益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来自信息世界的侵扰,尤其是来自于网络的侵扰。教材中虽然也提到了“网吧困扰”,但如果仅仅作为教学补充资料阅读可能难以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因此,我们就“高中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辩论,将对这一问题持相反意见的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发表各自的观点,阐述理由批驳对方的观点,加深对网络的认识。

新课标的评价理念和方向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它提出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信息技术这一全新的课程正飞速向我们走来,而该门课程又具有与其它学科所不同的独特性,因而,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研究新课标,掌握新课标,快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善于反思,不断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与教训,多观摩其他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优秀的教学案例,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动向,遇到好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案,应该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标准,沿着新课程标准确定的思路,来创新开展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文.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上海教育,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