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8-12 09:2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认识

篇1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体系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不能用老旧的认识看待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层次。所以,国内高校的教育团队应致力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由于我们的教育还是摆脱不了原来课程体系的影响,在理论课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之间难以取得平衡,从而致使高校培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这反映出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高校在教学改革时应该注意要把理论课与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一手抓,不能顾此失彼。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学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外延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引导老师们结合市场需求,采用好的方法来对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改革。根据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分委员会组织的我国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因此,社会在发展,我们也需要根据市场的不断选择来改变我们的培养方法。在教学改革中,要认识到在促进学生的卷面成绩提高的同时,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明确培养目标,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经验制订能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另外,教师们还要因材施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不仅要迎合市场的口味,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案,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起来开展教学看似很简单,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教会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就是这门课程授课成功的标志,也是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关键之处。因此,必须意识到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搭配的重要性,也必须了解市场的人才优胜劣汰机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市场的选择、社会的需求开展教学,才能使教学事业更上一层楼,才能使同学们在课业上取得好的成绩。在教学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节自己的教学计划,调整过去的主干课程,增加一些当下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教学。认真分析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改变不好的教学习惯,制订出优秀的教学计划。基础课程设置应少而精,选择能反映学科特色的内容,增加应用型课程的比例,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资料。另外,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校的基础配置,完善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课老师应该加大精力去关注学生,培养学生,引导学生去学习,创新。同时,应举办各类培训班、科技竞赛、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等级考试、认证考试和技能考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开放实验室,增加自主设计和创新实验的比例,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提升教学效果的质量还要重视选修课程的开设。必修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而选修课程则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辅助,应按学分规定学生的选课,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提高其应用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教学中关键的一点。

通过这些教学计划改革,希望能解决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企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探索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模式。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高素质应用性人才;资源整合;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97-03

近年来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高校沿用精英化教育模式,专业设置脱离产业需求,课程体系及内容陈旧,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及教学手段,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等不能适应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求。

以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目前学院有5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计算机专业。各专业的课程教学标准、考核机制具有很大差异,存在重复建设,浪费教学资源等诸多问题,与政府、企业资源及学校资源整合不够,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不断变革等。因此构建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校的必然选择[1]。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的新型技术,尤其体现在软件技术的发展上。目前,软件企业在软件项目研发中,需要软件架构师、项目经理、熟练程序员和软件测试员等三个高、中、低层次的人员互相配合;在软件企业中,这三个层次的人员比例是l:4:7。然而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方案不清晰、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显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软件人才的严重匮乏和整体结构的不合理。随着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缺乏问题逐渐显现并严重制约了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软件市场中,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强软件人才特别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高端软件专业人才的缺乏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软件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的“瓶颈”[2,3]。

二、问题分析

1.重理论,轻实践。各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还是一直沿用老的知识结构、学时设置。这种结构注重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基础理论的宽厚扎实性,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然而,实际情况是在毕业后大约只有10%的人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90%的毕业生从事计算机应用。所以,高校教育中忽视应用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是造成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特别是没有形成实用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2.教学内容与社会严重脱节。很多高校教学内容陈旧,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从而成为学生顺利就业的障碍。

3.实习及实训基地及平台缺乏。全国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开办了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然而实习及实训就有很大问题,原因有二,一是企业接受的实习及实训的人数有限,二是大多数学校的学生实习实训费用相对偏低,根本无法支撑相关费用支出,没有费用作支撑,企业大多不愿意接收实习及实训任务。

4.缺乏有效的课程群建设。长期以来,各个专业的课程由各专业教师独立上课,导致各专业课程教学标准、考核机制具有很大差异,且存在重复建设,浪费教学资源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要组建专业平台课程群机制,群组内的课程联系更加紧密、逻辑性更强,且知识更具有递进性;同时,内容切块比较科学,以利于组织教学。在课程群中,提高了课程教与学的透明度,减少了教学中的随意性和非计划性,并加强了教学环节与质量的可控性。课程群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总学时数之比接近1∶1,体现了实践能力为主的思想,完善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体系。

5.缺乏校企政资源的整合。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构建校企政资源整合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短时间内,实现专业教学要求的良好师资力量是很难的,特别是具备良好企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还是很缺乏。因此,将各种良好教学资源整合在这个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对于尽快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6.教学信息化能力不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构成了教学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教学信息化将引起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导致教学模式将逐步向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些变革和发展都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为了适应教学信息化,教学内容就需要进行整合;例如,如何更好地对多媒体教学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制作,如何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更大的作用,如何使得多媒体课件达到最好的效果等等。因此,如果不管教学的具体内容,只是简单采用教材搬家的方法,是不能达到良好效果的。

三、改革的措施

1.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课程群整合及实施。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将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下所有课程进行分析,将同样或者同类课程组成一个群组,便于群组内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加强相互交流。需要做的具体工作包括:课程性质和要求分析,课时分析,教师分组,课程群管理办法制定,配合课程群的课程建设要求等。另外根据企业需求,在课程群中嵌入了相关的企业需求课程,比如嵌入的卡内基梅隆课程体系[2]、塔塔课程体系等企业需求的课程内容。

2.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实验实训实习体系构建。作为一个以应用型和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学校,实验、实训和实习体系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结合过去几年本院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成果,从整个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的角度来看,还要进一步对学生实践体系进行构建[4]。

实践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是形成科学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实现的工作主要有: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的完善和整合,跨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发,制定跨平台的实验教学和考核体系,结合学院科研团队和学生竞赛的多渠道实训方式的建设,跨专业实验室建设以及院企结合的实习基地建设等。

3.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校企政资源整合体系构建。构建校企政资源整合体系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制定校企政资源整合的系列制度和实施方法,从制度上保证资源整合的可实施性;其次是制定合作培养的教学课程或者实践课程,结合本院需要的教学资源寻找合适的结合点。最后是和校内其他院系、有关政府单位和企业机构进行联系,落实有关紧缺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势互补,相互协作,最后构建完整的体系。比如学院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学生实习实训体系、建立了多个校企合作培养基地、在课程教学中采用课程内容置换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的更新、定期安排企业到学院开设讲座等。

4.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教学信息化系统构建。构建教学信息化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构建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系统,便于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进行更高效的交流;二是构建教学信息共享系统,便于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共享相关教学资源。比如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共享系统中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学院也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网上交流;三是构建教学相关辅助系统,用来高效地管理学生选课、毕业设计管理、排课等事务。比如学校建立了智能排课系统,在系统上完成学生选课、教师排课的任务;学院2012年开发了毕业设计选题系统,学生和教师通过该系统完成相关毕业设计工作。学校通过学院网站整合这些系统资源,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

5.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措施如下:首先研究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情况,构思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思路的调整方向,突出本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比如学院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具有宣明的特色,也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方向;其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从校、院和企业等多个层面整合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资源,构建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的人才培养体系;最后,在实际运作中检验人才培养体系的合理性。比如学院提出了“平台+模块+插件”的课程体系[2,3]、提出了“3+1.1”的学制设置[2,3]、“1+3+8+18周”企业培养方案[3]等。成都大学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四、改革的优势

1.建设课程群,可以充分整合各个专业的教学资源,为学目标,提高各专业教学质量打好了基础。

2.进一步规范了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信息技术各专业学生的应用性和工程性能力都创造了良好条件。

3.能够充分体现资源共享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学院及相关院系专业的教学实力。

4.通过构建信息化系统,为大平台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的实施。

五、结论

通过在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下的资源整合和体系构建,使得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更能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激流.关于构建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6):13,16-17.

[2]杜小丹.高素质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4):34-36.

[3]叶安胜,周晓清.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探索[J].福建电脑,2012,(12):34,37-39.

[4]代显华.“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14-17.

篇3

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是现代人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然而真正要让学生学好计算机懂得计算机的运用,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有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门科学深深的吸引着我们,我也是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自己也做了一些思考我一直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在本科阶段是不可能切分成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因为计算机科学需要相当多的实践,而实践需要技术;每一个人包括非计算机专业,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技术都很容易(包括程序设计),但计算机专业的优势就在于,我们掌握许多其他专业并不“深究”的东西,例如,算法,体系结构,等等。

今天我想专门谈一谈计算机科学,并将重点放在计算理论上。我国计算机科学系里的传统是培养做学术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的人, 而计算机的理论研究,说到底了,如网络安全,图形图像学,视频音频处理,哪个方向都与数学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也许是正统数学家眼里非主流的数学。在此我还想说一下我的另外一个看法: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从实际生活当中抽象出来的理论,人们之所以要将实际抽象成理论,目的就在于想用抽象出来的理论去更好的指导实践,有些数学研究工作者喜欢用一些现存的理论知识去推导若干条推论,殊不知其一:问题考虑不全很可能是个错误的推论,其二:很多推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原型,更不能得到指导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指导实践,但是却与生活紧密相结合在一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多领域我们都需要:如通信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制造业、商业、银行、交通运输、医疗、办公自动化等;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多么需要它;那么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习者和传承者,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把我们知道改好传教下去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必须要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充满活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从目前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中小学信技术课程教学基本上是在计算机教室里面完成的。而根据教专家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在机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 15 钟左右因此一堂信息技术课中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要超过 10分钟多讲无益。从目前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中小学信技术课程教学基本上是在计算机教室里面完成的。教师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呢?

我们应该从这几方面把握:1、15 分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就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般说来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是直接兴趣作用时间也较长。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直接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时地帮助他们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相对而言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有鉴于此不妨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在计算机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也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游戏软件、工具软件、优秀的辅助教学软件和作图方法等让他们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2、15 分钟任务驱动玩出激情 “电脑不是学出来的是玩出来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就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开始是模仿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作品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接踵而来的便是丰富多彩的创造作品这就是由“任务驱动”引发的学生的无穷的创造力。信息技术学科是开放性的、知识更新极快的学科在课堂上不可能将一个软件的所有上接第 173 页功能都学到也没必要这样做。计算机教师在教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3、15 分钟培养热爱科学的观念丰富学生感情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他们所面对的是既可以动手实验又可以动脑思考还可以发挥主动性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学习工具。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导他们热爱科学与计算机交朋友。事实上只有学生对计算机原理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才会真正与计算机交朋友才能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进而激发起对真理和科学的追求和向往。

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使得现代化技g发展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了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一名学习者和传承者,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和更新自己的储备知识,要为学生提供更加新颖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能量,从而喜欢学习它,探索它和热爱它给我们带来的进步和发展。

篇4

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较为广泛的两项内容,其中课程实验是指课内试验和独立的实验课,课内实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以此来补充课堂教学所不能传授道德技能知识。独立实验则是针对课堂理论教学而言,对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有效衔接。一般课程时间教学大纲包括了实验概述、实验目的和要求、主要原理以及实验概念和环境方法等。另外,课程设计是指和课程的某个环节相对应的实践环节,它的难度高于课程实验,应外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多种突发性因素,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未形成系统的计算机教学体系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注重理论性,在技术主干课程的开设上存在概念与方法上的独立性,但是目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尚且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在计算机教学体系的设置上,大多数中职学校都未能形成系统的计算机教学体系,特别是在相关课程的传授或者理论知识的研究上,仅仅停留在验证某个概念或者方法上,对于计算机的整体认识程度不够深入。另外,实践教学手段的单一型也是计算机教学缺乏系统性的一大表现,多数中职学校在计算机课程传授中往往一味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考核体系的设置上也存在诸多缺陷,这些问题都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中的进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一个系统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是学生进行计算机相关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这些问题应该被有关学者专家重视。

2.2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个体在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其中涉及到每个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知识阅历等等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概念化的教学倾向是最为明显的,这种现象延续到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就容易导致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现象。[3]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建构的原则

在现代化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的建构过程中,首先应该加强基础建设,同时注重素质、突出能力,优化和重组专业课程体系,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得学生的实践目标更加明确。在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校外与校内的配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实践教学建构的原则性工作上应该注重目标性原则,因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必须是在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上进行,所以以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目标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建构能够保证其自身的有序和科学进行。[4]

3.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建构的策略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总和作用,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活动中,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体把握也是教学建设的一大关键点,这对于推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建构中,首先要对实训、实习和综合设计以及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五个子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注重对这些问题的实际分析处理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专业潜能。

4.结语

篇5

关键词: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教学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融合是促进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信息的安全,信息安全是构建整个社会信息化的根本保证。只有实现了信息的安全,才能确保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科研、网络银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真正造福于人类。

目前,国际上不少大学开设了信息安全学科专业或者信息安全相关课程[1~3],国内则已有几十所高校开办有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掌握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专门人才,这些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与社会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开设信息安全专业有许多规定和要求,并不是什么学校都可以开办该专业的。此外,几乎所有高校均举办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者网络工程专业或者软件工程专业或者其他相近专业,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许多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信息系统、软件系统都是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设计、开发的。我们知道,只有从系统设计伊始就考虑信息安全需求与信息安全技术运用,才有可能使得开发出的信息系统是稳定可靠和安全实用的。因此,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及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去设计、开发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软件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等,是这些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一项重要的现实任务。

2各专业本科教学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

结合信息安全学科发展趋势[4],我们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应当学习如下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并逐步加以运用。

(1)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研究范畴,信息安全系统,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安全模型,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标准与法规。

(2) 计算机设备与芯片安全

(3) 密码技术

DES对称密码,RSA公钥密码,ECC椭圆曲线密码,量子密码,密钥管理与密钥恢复技术,公钥基础设施PKI,基于口令、智能卡和生物信息的身份认证机制,基于私钥和公钥密码体制的信息认证技术,Kerberos认证系统与X.509标准;安全单向HASH算法,数字签名技术与标准;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

(4) 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加解密技术,数据库系统访问控制技术。

(5) 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机制,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Unix操作系统安全,Linux操作系统安全,Solaris操作系统安全。

(6)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技术,网络协议TCP/IP、HTTP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安全,网络互连设备安全,安全电子商务协议,入侵检测技术。

(7) 应用程序安全与可信软件技术

应用程序安全,软件可靠性,软件质量预测,可信软件测试,可信软件开发与维护控制。

3各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教学实施方法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独立地开设六、七门课程来讲授前述所列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将占用较多学时,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如果这样做的话,这三个专业几乎演变成信息安全专业了。我们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教学既要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以最大程度地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又要体现出与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学的区别。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实施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的教学,一种做法是单独开设一门“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将前述知识点集中讲授。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对信息安全技术知识获得整体的了解与认识。但是,前述所列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其他课程的内容联系十分紧密,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点并加以运用需要学生具有相关的专业课程背景知识(例如,理解关系数据库加密的特征与过程必须具有关系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如果在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之后再独立开设“信息安全技术”课程,那么由于课时安排受限的关系以及授课教师专长有所不同,在授课过程中将信息安全技术各知识点与学科专业其他课程联系以及将信息安全技术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设计与求解的阐述可能就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如果在低年级就开设“信息安全技术”课程,那么学生们由于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支撑,一时半会难以理解授课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建议的实施方法是,首先聘请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科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授在大学低年级为学生开设“信息安全讲座”,以使得学生们对信息安全技术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然后,融合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传授贯穿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全过程,将有关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的讲授有机地集成到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下表所示。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相关课程实施我们提出的这种信息安全技术知识教学方法对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来说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例如“数据库系统”课程的任课教师除了具备坚实的数据库系统理论和技术知识之外,也应当比较熟悉数据库加解密和数据库系统访问控制技术(这些其实也是数据库系统课程的一部分内容),这样讲授如何将数据库安全技术知识应用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4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院校除了开办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批量培养信息安全技术专门人才之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信息类专业本科教学中讲述信息安全技术知识也已经成为共识,虽然各校讲授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内容的多少、深浅以及侧重点有所不同,实施教学方法也各有秋千。

我们提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及其教学方法已在广西大学实施多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为这些专业不少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就是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毕业受聘的工作岗位是直接从事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与维护工作,也有相当的本科毕业生考上了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本文结合信息安全学科发展趋势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以及教学实施方法,期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Erik Hjelmas, Pstephen D. Wolthusen. Full-spectrum information security education: integrating B.Sc., M.Sc., and Ph.D. programs. Proceedings of the 3rd annu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ecurit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 ACM Press, 2006:5-12.

[2] Matt Bishop. Education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IEEE Concurrency, 2000,8(4):4-8.

篇6

【关键词】计算思维 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135-02

1 前言

众所周知,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能力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1]。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常会先在课程体系中安排以数学分析为基础、以实数为主要运算对象的课程,接着安排以离散数学为代表的、以抽象集合及元素为运算对象的课程,希望能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尽管计算机科学在本质上源自数学思维,它的形式化解析基础筑于数学之上,但是仅仅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使学生弄清计算思维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是不够的,而且进程太慢。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进行专业学习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中学阶段获得的计算机知识是有限的,没有专业的背景,并没有认识到计算思维能力对计算机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在一年级就帮助学生对整个计算机科学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处理理解计算机科学的概念、思想和基本方法,将有力于学生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有助于学业的完成。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计算思维的角度向学生阐述计算机学科思想与方法论,使学生一开始对专业课程学习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对计算机科学的专业内涵和方法论有所了解,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培养自己良好的学风。

2 计算思维与计算机专业学习导论

J. M. Wing教授在《Computational Thinking(计算思维)》一文中指出[2]:计算思维是建立在计算过程的能力和限制之上的,不管这些过程是由人还是由机器执行的。计算方法和模型给了我们勇气去处理那些原本无法由任何个人独自完成的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计算思维涉及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它涵盖了反映计算机科学之广泛性的一系列思维活动[2]。

从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来看,目前的计算机已经成为适合于每一个人的“一种普遍的认识和一类普适的技能”[2]。一定程度上,这也意味着计算机科学从前沿高端到基础普及的转型[3]。

为了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开始就能对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一门导引型课程,站在计算思维的高度和广度来论述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发展趋势,讨论学科的内涵和本质,科学地为学生们进行正确的导学。

为此,针对初入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我们设置了“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并在课程的教学中坚持运用科学哲学的思想方法和高级科普的深刻定位[4],首先从科普的层面教育和帮助学生认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对学生进行一次整体的专业学习“导游”,达到既“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3 计算思维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3.1 计算思维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计算思维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过去,人们都认为计算机科学家的思维就是用计算机去编程,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计算思维不仅仅是程序化的,而是在抽象的多个层次上进行思维[2]。人是个活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计算机,人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设计实现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解决了那些计算机诞生之前不敢尝试的问题,拓展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方法论是对计算机领域认知和实践过程中的一般方法及其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学问,是认知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也是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的理论体系[5]。

我们通过在“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从计算思维的角度来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可以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的伊始就站在计算思维高度来看待专业的学习,注意培养自己严谨的抽象思维能力,使计算思维的精髓融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3.2 计算思维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科学又从本质上源自工程思维,因为我们建造的是能够与实际世界互动的系统[2]。目前,计算机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融入人类活动的整体,解决了大量计算时代之前不敢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目前计算机能力的有限性,许多科学问题和工程应用问题依旧亟待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激起我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计算机学科就是在挑战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得到发展的,计算思维能力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当中得到充实和提高。

对计算机专业来说,实践是指计算机学科的设计过程,基础的技能是每位学生未来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所必须掌握的。学生的应用能力一般是指编程能力和系统开发能力,它是要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不断加深和加强。在这其中,不断拓展对计算思维的理解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思维指导下,学校和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知识海洋里比较自主、自由地“航行”。例如,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在给定范围后,让学生上机自由操作,支持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业活动。这样做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我们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行“边学习、边设计开发、边实践”的教育过程,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系统开发实践、技术研究与认知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参与科技活动,培养了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增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认知能力。

3.3 计算思维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注重基础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注意加强学生知识融通与学习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所学专业有较好的宏观把握。

我们以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创新要靠科学素养和理解科学,靠科学的思想方法[4]。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思想,就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地观察和理解客观世界的变化,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去理解事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解决问题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可以说,计算思维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之一,也是创新型人才应该必备的首要条件之一。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过程中,首先必须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方法论;然后在此基础上,把创新教育融入学生培养和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创造性,激励学生进行思想创新和技术创新,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技术这一块神秘圣地的好奇心,以及培养怀疑精神和求异思维。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符合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们展开讨论和交流提供机会与场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学习,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体现当代教育思想,讲课内容要新颖、有趣。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尽可能设置创新情景,使学生感到在一个真实的创新环境中,自己成为创新人员之一。也可以与一些有实力的科技开发公司合作,联合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开展科技开发和软件设计的学生创新实验室。这个创新环境应尽量与社会现实基本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地进入角色,开展创新活动。同时,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应主要体现一个“导”字,即正面启发诱导,侧面辅导,后面督导,通过精心的环境设计把学生带入主动探索、独立钻研、活化知识的境界。

4 结语

J. M. Wing在文献[2]中指出:当计算思维真正融入人类活动的整体以致不再是一种显式之哲学的时候,它就将成为现实。我们应该在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向计算学科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真正理解计算学科的内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把人才的能力培养仅仅局限编程和系统设计开发上。

参考文献

[1] 蒋宗礼.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p.24-29.

[2] J.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ACM,2006,49(3):33-35.

[3] 王飞跃.计算思维到计算文化.科学时报,2007.10.12.

篇7

【关键词】 CDIO;创新型;工程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2

1 引言

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动力,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其本质是培养创新人才[1]。高等院校作为社会输出人才基地,承载着培养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的使命。目前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但对于工程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相对比较滞后,因此,教育部鼓励高等院校积极进行工程教育改革,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进行改进与优化,解决目前存在的工程教育体系不健全、工程教育和工业界脱节、课程体系相对陈旧、教师队伍缺乏工程经历等问题[2]。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教育是目前最热门的一种工程教育模式,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目的就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2 CDIO理念的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3]。,从2006年汕头大学工学院成为中国第一个CDIO国际合作组织成员开始,目前我国已经有几十所高等院校都进行了CDIO的工程教育改革。

基于CDIO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际项目为载体一种新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 基于CDIO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

我院以培养工程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于2010年引入了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提出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首批试点改革专业。

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为了更好实现CDIO理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基于理论、实践、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模式[4],以课堂教育为起点,将CDIO的四个环节与实践教学过程结合,强调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结合法律、道德与文明等素质教育,使教学与实践、理论与应用、学术与工程全面结合,培养有高度综合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分三个层面,即知识领域(area)、知识单元(unit)和知识点(topic)。知识领域是其最高层次,表示特定的学科子域,具体划分为14个知识领域,131个知识单元和808个知识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14个知识领域,如表1所示。

3.2计算机学科的问题空间

问题空间是对问题解决活动时在其中发生和进行的内部空间,它是由美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协会、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分会经专家研究后提出的。利用问题空间分析计算机学科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知识结构与应用取向,其问题空间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左边圆角矩形的阴影部分是计算机科学的问题空间,从问题空间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方向的知识取向与技术分布是注重计算机专业的理论知识,培养的是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软硬件系统的应用;虚线的椭圆形部分是软件工程的问题空间,它强调的是软件方法与技术,理论、开发、应用并重。

3.3教学改革方案

借鉴我系开展的“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链”研究成果,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将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相结合,以毕业设计为运行轨道,借助于科技活动平台,将理论、实践、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在一起,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目标滚动发展。

3.3.1教学总体规划

为了避免循规蹈矩,将学生的知识学习、素质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与项目教学。在学生入学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借助于启发性的教学,鼓励学生的参与式、互动式学习,让学生从中学的被动式学习转向高等学校的主动式学习。同时,实施学生的导师制,由专业教师从专业知识的体系结构、学习方法、学习方向、能力培养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科学领域,为大学的学习做好规划。

基于导师制,依托毕业设计的运行轨道,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相结合,从第一学期开始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学科、专业课程与专业学习,并结合课程的学习,将学校、二级学院及系的各种科技活动与竞赛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3.3.2教学模式的CDIO架构

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依循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将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挖掘与培养,将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过程运用到课程的教学中。依托毕业设计这一运行轨道,将毕业设计作为一个系统过程,结合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科技活动和素质教育,使学生的大学学习成为一个系统产生的流水线,其教学模式的CDIO架构如图2所示。

学生每一学年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学年重点在于构思,学生处于认知状态;第二学年重点在于设计,学生处于建设状态;第三学年重点在于实施,学生处于构造状态;第四学年重点在于运行,学生处于统筹状态。

3.3.3人才培养进程

基于CDIO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它依托于基本的课堂教学,但又高于普通的教学,借助于实验、课程设计、科技竞赛等形式[5],形成一种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科技实践为过程,素质提升为要素的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其人才培养进程如表2所示。

基于能力素质的培养过程,在立体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理论、实践和素质之间的联系纽带是毕业设计,以毕业设计为轨道,是导向性的知识进化方法。针对目前大学生存在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薄弱的弊端,以毕业设计为导航,基于学生的平时课堂学习,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实现过程能力的提升与素质进步,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把毕业设计作为轨道是教学改革的有效过程与方法。

4 结语

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院开展的CDIO教学改革,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的总体规划与进程,将CDIO的工程生命周期与教学环节相结合,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型应用性人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青年报,2009-4-11.

[2]颜辉.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

[3]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庄哲民,陆小华,熊光晶.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篇8

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与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目标以及相应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阐述,特别对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设置,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三种形式的具体教学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学;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在当今软件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很多高校认识到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既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更加合理地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为此将办学宗旨定格为应用型教育,且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但综观现存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依然存在不少弊端,如理论脱离实际、专业教学的改革落后于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发展,课程和教材内容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师因缺乏实际软件工程和项目研发经验而只能是“纸上谈兵”。凡此种种情况表明,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培养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当前急需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2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及社会需求分析

2.1学生就业与工作状况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范围包括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技开发、软件开发与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咨询与监理等工作,面向的职业岗位包括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等。另外,许多非计算机行业的公司里也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工程师。然而,有相当数量的该专业毕业生一旦到了工作岗位,却不能立即胜任工作,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

(1) 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教育机制同市场脱轨,专业特色不突出

高等教育在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与知识推广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层次单一,培养定位不清,专业定位与企业需求存在明显的偏差,而且一些院校对于“宽口径”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解还存在着偏差,宽口径意味着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什么都会一点的“万金油”。

(2) 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研究滞后

目前本科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设置陈旧,对新技术的发展跟踪不够,教学内容的设计存在明显的盲目性,甚至直接照搬其他重点学校的教学计划。

(3) 师资建设严重滞后

在许多学校,承担本科第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很重,无暇做科研项目,导致没有实际软件工程和项目研发经验,更缺少教学经验。由于IT行业的快速发展,这间接给专业教师教学造成了极大的技术压力。

(4) 实践环节欠缺

近几年来,各个院校都开展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新机房,配置成百台高档微机等等。但设施条件的改善不完全等于教学实验环节的加强。高质量实验的设计,合格实验指导人员的配备,在一些学校只是口头上的一句空话。有些实验教师带实验课前自己几乎未做过相关的操作实验或编写过类似的程序,更谈不上指导学生。而学生也缺乏充足的、系统的、综合的训练。

2.2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在大学办专业首先是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对当前和今后若干年社会对从事计算机产业和信息化工作人才的需求作了以下分析:

(1) 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人才需求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及发展进程密切相关。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不是因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只有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才能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2) 国内的大部分IT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在华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都把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作为本企业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

(3) 各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需要高校培养大批信息化类型人才。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从事信息化类型工作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

(4) 需要集学科、技术和产业思维于一体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复合型软件人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既精通软件又精通硬件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技能的人才;另一种是既精通软件基础理论和设计技能,同时又精通其他专业业务和应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计算机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应用型大学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应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而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类新的本科人才。2006年教育部计算机专业分委会根据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战略研究报告》、《专业规范》和《评估方案》,为我国不同类型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执行方案。文件的核心观点是“分类培养”,即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

3.1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本科计算机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教育部、IT企业界、IT专家及学者都作了有意的探索及尝试。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本科计算机专业教育应根据IT产业发展情况,将“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设作为改革的重点,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并具体提出了中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一种三类(四种)规格”的框架,即:

研究型:“计算机科学”(CS)

工程型:“计算机工程”(CE)和“软件工程”(SE)

应用型:“信息技术”(IT)

这样的框架结构符合国际上的趋势,也有利于将来参照国际标准进行认证。

在我国,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一般着重于培养研究型计算机专业人才,但研究型人才毕竟是整体计算机专业人才体系中极少的一部分,计算机专业行业的发展及社会各界更多的是需要能够在企业从事产品研发的工程型和面向社会各行业使用计算机解决各类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培养规格、专业能力和工作岗位指向等方面要有别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有计算机专业技能和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3.2人才培养方案

篇9

关键词:中职;对接本科;分段培养

“3+4”分段培养指的是将中职与本科结合起来,使职业教育的学生有机会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从而建成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3+4”分段培养模式在我国多个省市进行了运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是对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职对接本科“3+4”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简要分析。

一、“3+4”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分段培养模式主要有4种,“3+4”分段培养模式指的是学生在中职学习3年,然后再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4年。与其他几种模式相比,“3+4”分段培养模式具有更高的入学门槛,生源质量较好,中职学生在进入本科阶段学习之后也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很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中职学生在进入本科后,不仅能够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还能够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成长为高端的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人才。

要构建“3+4”分段培养课程体系,就要认识到“3+4”分段培养模式的培养目的就是解决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断层问题,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要构建合适的课程结构来实现两个阶段的贯通和统一。

二、解决“3+4”分段培养的课程衔接问题

要解决“3+4”分段培养的课程衔接,首先就要对培养目标进行衔接,也就是将计算机科技与技术专业的中职培养目标与该专业的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衔接起来,二者既有不同,又有联系。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使学生成长为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是学生成长为管理型、应用型、高层次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因此在“3+4”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体现技能、能力、知识、素质四个方面的培养要求。

三、“3+4”分段培养的课程标准

为了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联系起来,必须设置统一的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这才能避免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出现趋同、定位模糊、各自为政的问题,保障其课程结构具有分明的层次,并保障课程内容的沟通和连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要实行“活模块、宽基础”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使用模块化学习的课程体系。例如要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级网络管理人才,就可以根据“网络管理―网络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网络原理”这一技术主线来设置专业课程,并将教学大纲动态化,加强各操作单位和知识单元的衔接,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课程内容脱节。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为了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术,必须经常性的在课程内容中添加新的知识和学科内容,并保持中职和本科课程内容的连贯性。

四、加重专业基础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比重

要实现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中职教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该更加注重专业基础课程。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形式比较类似,例如中职和本科中都有程序语言课程这门课。这就需要从深度上对其进行区别,避免趋同化。在中职阶段,程序语言课程这门课程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和编程素养,而本科阶段这门课程就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与设计能力。

为了使中职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本科学习,要在中职教育的第一年着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例如数学这门文化课程对于本科阶段的数据结构、离散数学、大学数学等课程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要在重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基础课和文化基础课的比重,要求中职学生能够打好文化和专业基础,避免中职学生在升入本科学习之后在专业理论的深入和拓展学习中出现吃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3+4”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学分制度的弹性,使中职学生进入本科学习后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专业方向和相应的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对于已经在中职阶段取得了相应培训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的学生,应该允许将其折合为本科阶段的学分,避免学生的重复学习。

当前本科院校和中职院校之间已经展开了广泛的合作,“3+4”分段培养模式有利于更多的优秀中职学生有机会进入本科,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理论。特别是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3+4”分段学习能够接触到更加高端的计算机知识,成长成为高端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CCC2002的特点在于,它既有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又融合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研究成果;由体系到课程,自顶向下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按基础课程(包含部分核心知识单元)、主干课程(包含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特色课程(发挥各校特长,培养学生个性,体现地区特色),提出了课程分级实施策略;指出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描述及核心课程的设计方面,应充分体现“课程体系设计组织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密切相关”的理念。CCC2002强调教学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该教程提倡研究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向教育转变的重要思想。

在CC2002教程的引导下,国内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广大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如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实践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6,7,8,9],并根据学科体系要求,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丰富了计算学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的内容,推动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究竟什么是当代学生经过学科课程教育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而言,近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凯洛夫(N.A.Kaiipob)的“捷径主义”思想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教材内容通常比较“经典”,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围绕这些经过验证的、可靠的和基本成型的知识而进行,至于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却少有问津。所谓“捷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是科学上可靠的知识而不负有发现真理的任务,走的是教师引导的捷径而避免前人在历史上曾走过的弯路”[10]。虽然这一思想“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适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在目前高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它与CCC2002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教学向教育转变理念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因此,高校计算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理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2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计算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边界之外,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识,已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1]。

1989年1月,美国计算机学会(简称ACM)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简称IEEE-CS)联合攻关组在《ACM通讯》杂志上刊登了他们历经4年的研究成果——“作为学科的计算科学”的报告[2]。该报告围绕计算机的主要现象,从学科的三个基本形态,即理论、抽象和设计入手,结合科学与工程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基本特征,完成了计算学科的“存在性”证明,首次给出了计算学科的定义,为“计算”作为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计算已不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并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3]。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计算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从学科的角度得到进一步诠释,ACM和IEEE-CS以及计算机界关于计算学科认知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其中,CC1991(“计算学科教程1991计划”的简称)和CC2001(“计算学科教程2001计划”的简称)报告为计算学科建立了现代课程体系。随着计算科学的不断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4年11月,ACM、AIS和IEEE-CS又联合公布了新的计算学科教程CC2004,文[4]对该课程体系做了分析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世界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均设立了计算科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国内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于2002年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简称CCC2002)[5],该教程从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计算机学科本科生能力培养、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演变、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与组织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外延与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国内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南,对中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CCC2002给出了中国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描述,但如何围绕这一课程体系概括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来组织知识内容仍然具有随机性,特别是在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这种随机性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CCC2002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各高校自身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合理选择或组织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建立良好基础。

3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基础上知识结构的形成,越来越感受到学生关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内涵,在理工学科课程体系中引入越来越多的与学科有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可以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一种进步,是教学向教育转变的一种必然。然而,要真正做到教学向教育转变,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要去完成。其中,如何根据计算学科教程描述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在教材或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安排与讲授过程中,打破传统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种尝试,在课程知识的组织与传授过程中,把知识的来源即知识产生的背景有机地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或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背景和来源,更多地知晓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人和事,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并非易事,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其中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先导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同时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将产生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人们具备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学科思想史和学科方法论的知识。因此在学科教育中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科学和学科思想史研究。就计算学科而言,计算学科思想史研究是基于背景知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3.1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

现代计算科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绩,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是无数致力于计算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们共同智慧的结晶。计算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计算知识、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关于计算学科知识体系和与之相关领域知识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而计算科学思想史则是研究计算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计算科学发展过程中各个事实、各种现象和思想的分析,总结计算科学的历史经验,揭示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促进计算科学的发展。计算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并非计算科学本身,它是以哲学、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计算科学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涉及计算科学、工程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计算科学思想史是以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分析人类历史上计算科学重要成果和重要学术理论的诞生过程,其思想与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科学与哲学意义。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将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的发明与发现而不断变化并日趋完善,是一门极富发展性的科学。文[11]中,作者对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3.2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所谓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就是把学科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体进行施教与学习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感知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文化水平。

知识背景的内容可以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叙述,也可以是对学科知识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可以是直接的背景知识,如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知识进程、事件、理论、思想方法和人物等,也可以是与学科密切关联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是正史中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传说和轶事;可以是知识成功应用的经典,也可以是正在实践中的探索。

知识背景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程设置的方法整体阐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思想与方法,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也可以是针对具体课程的知识背景叙述,如关于课程的导论、绪论、前言等;还可以是关于课程单元知识背景的描述,如每个章节的前序、引导等;甚至可以是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背景,如有关概念的形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等。

把知识背景作为课程教材的内容,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在目前高校的计算学科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加以应用,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从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到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统一的课程教学,并非一门计算学科导论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整个计算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等一系列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广大的计算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的系统工程项目。

如果说基于知识的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是围绕计算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最新成果而进行的知识与技能传授,那么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科意识培养和学科素养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视。中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在其倡导的“全人教育”理念中就阐述了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思想,认为:“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更加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意向和动力,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等,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也不失为一重要因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背景”感兴趣的程度要比对“知识”本身更高。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中将与课程知识有关的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实例有机的融入其中,就能够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兴趣的延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并掌握知识。

(2)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过程,应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即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与认知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生动和直接的映像,包括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各个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等;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通常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等,这样的认知应属理性认识范畴。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通常是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到概念、例题分析、实际应用举例,习题练习等步骤顺序进行,而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是经过实践检验或严格论证的知识的精华部分,是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产物。让学生在对认识的事物尚不具备“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去“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填压式”的知识灌输,于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就有了许多“先记忆再慢慢理解”的东西。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将经过提炼的前人对事物认识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在对事物感性认识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3)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通常是以课程体系来描述的,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涵盖的知识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来刻画的。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主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课程之间、主题之间、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难以知识联想,对知识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平面中的“点”、集合论中的“集合”、命题逻辑中的“命题”等概念统一进行思考的,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学习向量空间和向量运算真正目的等等。基于知识背景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背景的阐述,将课程知识的初始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知识联想与知识探究的学习情境,更加全面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4)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CCC2002竭力倡导的研究型教学以及教学向教育转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综合运用与发展的过程,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思维固化,知识活力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探索性学习等各种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5)将有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使得分科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主流。分科教育很显然是为了造就专门人才,但狭窄的专门训练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经历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之后,人们已认识到分科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通才教育”观念,并以某些高校作为试点开展“大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对IT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有数学、物理及相关领域知识,更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要求,既能够适应专业的变化和拓展,又要有敏锐的专业拓展意识。总而言之,现代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学科素养,它涵盖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科过程与方法论的认识和对学科的理解与情感。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在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是领会科学的精神、掌握学科的方法、树立恰如其分的科学形象,以便在这个科学时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生活。”[12]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理念带入学科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仅仅靠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弥补其不足:首先,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反映学科知识进程,能够有效地避免课本知识的“神圣化”与“教条化”,将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贯穿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其次,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支领域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展现学科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克服对学科知识掌握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是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4结束语

计算学科不只是简单的一些课程汇总,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些计算的概念和知识还下放到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构建我国计算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人才,如何让全社会更深刻地认识计算科学的内涵,更全面了解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种实践,虽然它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提法,已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应用,但总体上仍然未形成一种趋势。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应有它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实施体系,这些都是需要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当我们面对计算学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在计算学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作为计算科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作些什么。

参考文献:

[1]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DenningPJ,municationsoftheACM[J].1989,Vol.32(1).

[3]郝宁湘.计算:一个新的哲学范畴[J].哲学动态,2000,(11).

[4]蔡启先.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5]黄国兴等.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周世平.CCC2002教学计划实施环节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4,(8):56-58.

[7]索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5,(1):40-41.

[8]李明江.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9]时全生,鲁书喜.《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研究[J].福建电脑,2007,(4):40-41.

[10]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5-187.

[11]张晓如,张再跃.浅谈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11):11-14.

[12]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AbstractItisanalysedinthispaperthecharacteristicoftheChineseComputingCurricula2002,anddiscussedfromtheviewpointofthemethodologyofthecomputersciencethebasicthoughtofthecomputingcurriculateachingbasedontheknowledgebackground.Meanwhile,itisalsoexpositedtheimportanteffectofthecomputingsciencehistoryresearchtothecomputercoursesteachingbasedontheknowledgebackground.

KeyWordsCC2002,Courseteaching,Computingscience,Sciencehistory